第一篇:学习朱自明光荣事迹的心得体会
昨天晚上,脑海中总是出现这样一幅图景:清晨,乡间小路上,一个拾荒老人,路边的烟盒、矿泉水瓶都被他一一收入随身携带的红色塑料袋里。
这个老人就是朱自明老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举手一投足,坚持让58名学生的命运得到转机。
古人把人品高雅的人尊称为“空谷幽兰”,此时,我不禁要佩服造词者的高明,用空谷幽兰来类比朱老先生是多么的贴切——用26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用一种信念,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高地。朱老的美德,如同幽兰一般,不喧嚣,不做作,不张扬,高洁清幽,不为世尘所染。
在浏阳,甚至是在湖南,朱自明,已成为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告诉我们,什么叫“大善若水”什么叫“大爱无声”。朱老就像一面明镜,照见人世间最美好最高尚的心灵,也可以照见我们许多人在言行上的软肋。
我由佩服感动而变为羞愧。我反复回想着对朱老的报道,我的羞愧感更是强烈。面对徘徊在校门之外的孩子,我除了写一些闲文、呼吁一番,为他们做过什么有实质意义的事吗?清早出门拾荒,就是朱自明每日必做功课,我能够像他几十年如一日,奔劳不息吗?为了渴望读书的眼神,我会如此地克制自己的生活享受,节约每一分钱吗?面对问题,我坐而论道的多,勇于迈出步伐的少,朱老的高尚,“直榨出了我心灵中的小来”。
“朝朝暮暮,快快乐乐。一生到老,四处奔波。为了苦孩,甘为骆驼。”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对清代平民教育家武训的称颂,这何尝不是朱自明老人的写照?
也许,老人的事迹如同流星的光芒,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但是他有一颗温热的心,默默无言,让我们看到了亮色和暖意,看到了这个社会进步的希望。
朱自明是个很平凡的人,但他却用一件件不平凡的事和 “甘做红烛照来人”的奉献精神,充分诠释了新时期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和光辉形象。在人生的征程中,他将继续绘制出一幅幅美丽灿烂的夕阳耀辉图。
“总有一种感动,叫我们泪流满面。”面对这个无私,克己,利他,仍然执著地行走在助学路上的七旬老人,我感动并羞愧着。我决心以他为榜样,以实际行动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第二篇:学习朱自明光荣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朱自明光荣事迹的心得体会
学习朱自明光荣事迹的心得体会
昨天晚上,脑海中总是出现这样一幅图景:清晨,乡间小路上,一个拾荒老人,路边的烟盒、矿泉水瓶都被他一一收入随身携带的红色塑料袋里。这个老人就是朱自明老先生,就是这样的一举手一投足,坚持让58名学生的命运得到转机。
古人把人品高雅的人尊称为“空谷幽兰”,此时,我不禁要佩服造词者的高明,用空谷幽兰来类比朱老先生是多么的贴切——用26年辛劳,延展爱心,信守承诺,用一种信念,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一步一步地到达了善良的高地。朱老的美德,如同幽兰一般,不喧嚣,不做作,不张扬,高洁清幽,不为世尘所染。
在浏阳,甚至是在湖南,朱自明,已成为一个符号,这个符号告诉我们,什么叫“大善若水”什么叫“大爱无声”。朱老就像一面明镜,照见人世间最美好最高尚的心灵,也可以照见我们许多人在言行上的软肋。
我由佩服感动而变为羞愧。我反复回想着对朱老的报道,我的羞愧感更是强烈。面对徘徊在校门之外的孩子,我除了写一些闲文、呼吁一番,为他们做过什么有实质意义的事吗?清早出门拾荒,就是朱自明每日必做功课,我能够像他几十年如一日,奔劳不息吗?为了渴望读书的眼神,我会如此地克制自己的生活享受,节约每一分钱吗?面对问题,我坐而论道的多,勇于迈出步伐的少,朱老的高尚,“直榨出了我心灵中的小来”。
“朝朝暮暮,快快乐乐。一生到老,四处奔波。为了苦孩,甘为骆驼。”这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对清代平民教育家武训的称颂,这何尝不是朱自明老人的写照?
也许,老人的事迹如同流星的光芒,不能照亮所有的黑暗,但是他有一颗温热的心,默默无言,让我们看到了亮色和暖意,看到了这个社会进步的希望。
朱自明是个很平凡的人,但他却用一件件不平凡的事和“甘做红烛照来人”的奉献精神,充分诠释了新时期一名老共产党员的无私情怀和光辉形象。在人生的征程中,他将继续绘制出一幅幅美丽灿烂的夕阳耀辉图。
“总有一种感动,叫我们泪流满面。”面对这个无私,克己,利他,仍然执著地行走在助学路上的七旬老人,我感动并羞愧着。我决心以他为榜样,以实际行动做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第三篇:学习朱长海事迹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金集初中教师朱长海心得体会
朱长海同志生前系金集初中教师,中国共产党党员,1977年11月出生,2000年参加工作,长期担任班主任和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
2014年5月27日中午,金集初中一名初三学生因闹情绪,给班主任朱长海留下便条,准备离家出走。朱长海发现后,第一时间向班上其他学生了解情况,并顾不上中餐和晚餐,忍着饥饿和疲劳,联系家长多方寻找,当晚10:30分许在其同学家找到该学生后,耐心劝导,反复做其思想工作。谁知该学生一时情绪激动,竟欲跳窗。千钧一发之际,朱长海快步上前,拼命从身后拉住这名学生,由于身体重心前倾,朱长海连同该学生双双坠楼,就在下坠的紧要关头,朱长海紧紧地用身体托住该学生。最终该学生仅仅受了点轻伤,而朱长海身受重伤,经全力抢救无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37岁。
朱长海同志长期坚持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荣获了“天长市十佳师德标兵”“滁州市师德先进个人”“滁州市模范教师”等多项荣誉称号,并曾被提名为“滁州市公民道德先进个人”候选人,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了新时期人民教师的崇高品格和精神风貌。为弘扬朱长海同志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加强全市教师队伍和师德师风建设,经研究决定,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向朱长海同志学习活动。
一、学习他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高尚情操。朱长海同志面对生死考验,毫不犹豫,奋不顾身救助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他用高尚的道德情操弘扬了民族的传统美德,用英雄的壮举诠释了教师的光荣称号,他是当代优秀青年的杰出代表。
二、学习他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精神。朱长海同志没有豪言壮语,没有滔滔理论,他矢志育人之乐,默默坚守三尺讲台15个春秋。为了班上57名学生都能顺利升学,大龄的他曾一再推迟婚期,患胆结石后却一再拖延治疗…‥他用行动诠释了“献身、求实、负责”的当代教师精神,即便倒下,也倒在了他为之倾情奉献的事业中,展现了感人至深的精神力量。
三、学习他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大爱情怀。朱长海老师曾说:我 “甘心做一片绿叶”,时时处处“心怀学生”.在学生眼中,他亦师亦友,只要有机会,他就和学生谈心,谈理想,谈生活、谈家庭;他关注每个学生的心声,开通“心灵之约”信箱,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他的家庭经济并不宽裕,但他总是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带头为灾区捐款并资助贫困学生。在学校的支持下,他还启动以“亮化校园、奉献爱心”为主题的金集初中“爱环助学”计划,已累计资助贫困学生达300余人次。正是他的爱心和责任感,诠释了为师者的美丽,熔铸了大爱师魂的真谛。
四、学习他勤奋向上、追求卓越的崇高理想。朱长海同志工作起来像“拼命三郎”,每天早来晚走。
“要么不做,要做就最好”是他恪守的座右铭。他担任校团总支书记后,利用学校简陋的条件开通了“校园之声”广播站,组建金集初中第一支学生篮球队——“雏鹰”篮球队,金集初中团总支曾被评为“安徽省五四红旗团总支”;他重视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坚持向书本学习,向老教师学习,向媒体学习。他经常参加省、市、区各类教育教学交流互动,积极探索课程改革,他的学科教学和论文评优,多次获得全市一等奖,2003年参加安徽省思想政治课评优荣获全省二等奖,他还被聘任为市关塘教研中心思想品德课教研员。他的勤奋进取、争创一流的精神使他成为天长初中思想政治学科领域公认的骨干和带头人。
朱长海同志的先进事迹,展现了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先进本色,展现了优秀教育工作者的师德风范和育人之责。各校(园)要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广大师生学习朱长海同志的先进事迹。要将学习宣传活动与加强师德建设结合起来,与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激发广大教师爱岗敬业、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荣誉感和责任感,为建设教育强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篇二:学习天长教师朱长海事迹心得体会
朱长海同志生前是天长市金集初中思想政治教师、教导处副主任。2014年5月27日晚,为拯救学生生命身受重伤,经全力抢救无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年仅37岁。5月27日,安徽省天长市金集中学三(1)班一女生因闹情绪要跳楼,班主任朱长海老师及时抓住该女生,可由于重心不稳,最终与女生一同坠楼,就在坠落过程中,朱长海用自己的身体托举着学生,最先落地不幸身亡,被救学生幸免于难。
朱长海的先进事迹感人肺腑,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近日,安徽省文明委依照“安徽好人”评选规则追授朱长海为“安徽好人”,并授予其安徽“最美教师”称号。另报经中央文明办同意,朱长海将直接入围7月份“中国好人”.安徽省教育厅追认他为“省级优秀教师”,省总工会追授其“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天长市有关部门正在追授他“优秀共产党员”、“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等相关荣誉称号。
近日,我校组织教师学习了向朱长海学习活动。朱长海老师奋不顾身、舍己救人的行为,值得我们全社会来学习。这个平凡的教师的不平凡的瞬间感动了国人。教师朱长海勇救学生的感人事迹经媒体报道后,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学校教师中引起强烈反响。
朱长海老师在学生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舍己救人,把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以自己的坚强身躯支撑起一片生命的天空,用行动谱写了一曲感天动地的大爱赞歌。他践行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彰显了人民教师的良好形象。这位年轻的教师,用生命谱写着最伟大的爱的赞歌。他是当之无愧的“最美教师”.我认为,“最美教师”的义举正是对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崇高品质和心系学生、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的最好诠释,在他身上印证了平凡中的非凡,普通中的崇高,为广大教师树立了榜样。我们要向“最美教师”学习:一是至善大爱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大爱。这种爱就是把学生真正放在自己的心里。二是甘于奉献高度负责的精神。最美教师,美在责任。
朱长海老师的瞬间抉择,绝非来自于他偶然的条件反射,而是来自于他最美心灵和无远弗界的人性大爱。也正是她这种处处以他人利益和社会集体利益为重的“道德理性”,才会有他生死时刻的自然而然之举。
学校是教师教书的场所,同时也是育人的场所,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朱长海的英勇行为表现了一名人民教师慈母般的大爱情怀,展现了纯洁无私的大美形象,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尚的道德情操。
朱长海老师勇救学生的英勇事迹在感动中国的同时,也给我们每个人最真实的感动,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做一些不平凡的事。我也是一名教师,我决心以朱老师为榜样,学习他临危不惧、舍己救人的英雄气概,学习他无私奉献、爱生如子的高尚情怀,学习他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崇高品格,学习他对学生尽心、对工作尽职、对社会尽责的态度,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工作,踏踏实实的做事,兢兢业业的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出自己的光和热。
如今,社会各界正掀起一股缅怀朱长海,学习朱长海的热潮。“朱老师用自己的生命托举了学生的未来,用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德高为范,我们要将他这种无私无畏、舍己救人的精神传承下去。”铜陵市民曹思远说。“朱长海老师舍身救学生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从他的身上我们能够看到一份担当、一份责任还有一份大爱,这也是我们当前社会所提倡的一种精神。”合肥市民 方四平说。“朱长海老师的崇高师德深深地感染了我,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更应以实际行动去践行这种精神。”安庆市大观区德宽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吕红说。
网络上,网友们也纷纷热议朱长海的英雄事迹,网友“小弟豆奶”发起了“向朱长海老师学习什么?”的大讨论。网友“沙丁鱼小小罐头”说:“他的事迹深深打动了我,春风化雨、言传身教教会我们怎样做事、做人”.网友“小伙儿不爱吃水果”留言表达了对朱老师的怀念和崇敬,“他用生命教书育人,向伟大的人民园丁致敬!”
省教坛新星刘玉明在学习朱长海事迹后表示,“朱长海舍己救人的英雄壮举,是一种必然选择,是他高尚品行在危难时刻的自然凸显,我们向朱长海学习,真正做一个人民满意的教师,才是对英雄的最好纪念。”天长市城南小学教师王永斌为朱长海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进取精神、争创一流的拼搏精神,最值得他学习,“我要好好学习朱长海,做一个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的教师。”(记者 宋艺)
第四篇:朱自明同志先进事迹
朱自明同志先进事迹
‚充满物质诱惑的社会里,像朱老先生这样甘于平淡,一心为他人、为社会的人实在太少了。朱老先生始终坚持一个共产党员的本色: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朱老先生是我们传统儒家文化‘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实践者,是社会主义‘八荣’的集体体现者。朱老先生是我们时代的一座丰碑,当我们迷失在物质世界里的时候,抬头看看这座丰碑,必能汲取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这是朱自明同志1995年至2002年助学对象之
一、云南大学在读研究生张继莲在朱自明70大寿时的感恩之言。是的,共产党员、退休干部朱自明同志凭着对党的事业的一片赤诚,对人民群众的满腔热情,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扎根基层、服务群众,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从1983年至今,历时28年,他捐出18万余元资助72位贫困生完成学业。他捡破烂、卖废品,‚节约每一分钱,为了扶贫助学‛,用自己最朴实的行动默默履行自己‚希望孩子们能够多读点书‛的质朴心愿,也谱写了一曲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
‚节约每一分钱,为了扶贫助学。‛质朴的语言,饱含了多少希望,在细微之中我们感受到了最真切的人间大爱
1982年,在张坊担任乡镇干部的朱自明同志在长期的基层工作中了解到,许多品学兼优的孩子因贫困而辍学,想到自己短暂而辛酸的求学经历,想到自己儿时的梦想因贫穷而破灭,朱自明的心里忽然感受到了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为了不让孩子们重复自己的故事,一个伴随他终身的想法在他心里默默产生了。他泼墨挥毫书写了‚节约每一分钱,为了扶贫助学‛的条幅,也在心里立下了捐资助学的铮铮誓言。1983年,当时月工资仅40元的朱自明同志拿出200元为6位学生发放了奖学金。1983年至1988年,他资助朱学明等3位学生达3300余元,其中朱学明同学直至大学毕业。此后,随着工资的提高,朱自明对贫困生的扶助力度也逐渐加大,从每年捐出一半工资到每年捐助3000余元,直到他1998年退休,其实,在这段时间里,朱自明同志家庭负担也很重,妻子没有工作,儿女尚在上学,但是他并未因此而间断他的助学行动。1991年至1998年,先后有16位学生受到他的资助,金额从每人330元到3940元不等。1998年退休后,儿女们也各自成家立业了,没有了什么负担,朱自明干脆捐出了每年的全部工资,现在每个月的1890元退休工资,他都是‚代领‛一下,然后全部送到了贫困学生手中。28年间,先后捐款202474余元资助72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其中14人考上大学,2人在读研究生。
每年5月2日朱自明同志生日,带着声声的祝福和深深的感恩,当年和现在的受助学生总会回到朱老身边,和朱老的儿女们一起为朱老庆生。说起朱老清贫度日却给他们无私资助时,情到深处,他们忍不住泪洒当场。在长沙工作的朱学明忘不了小时候到朱老家量米度饥荒的往事:‚读书时我虽然成绩很好,但家里很困难,眼看就读不起了。朱老的女儿比我低一个年级,回家把我的情况跟朱老说了,第二天朱老就走路来到学校,后来又去我家看了,从此便开始资助我。朱老对我很好,不但给我缴学费,给我买课外书,还叮嘱我要是家里没吃的了,就去他家量米……他对我就像父亲一样。‛在广州工作的邹武动情的回忆:‚如果不是朱爷爷在我读高三时资助我5000元,我可能连大学的门都进不了。‛现在正在读研的黄春根更无法忘记,在2003年下半年,学习成绩优异的他就要升入高三了,但贫困的家庭让他面临辍学,他初中的校长与朱自明谈起此事,说他的爷爷奶奶都80多岁了,父亲腿脚不便丧失劳动能力,全靠母亲一个人支撑,如果因此不能参加高考实在太可惜了,朱自明听了,二话没说,当即拿出2000多元送到他家,第二年高考前夕,朱自明又亲自来到浏阳三中,给他送来了2000多元现金和两盒补品,并嘱咐他沉着应考。其实,在受助的58位学生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而每一个故事都体现了朱自明同志助人为乐、默默奉献的精神,都是朱自明同志对‚节约每一分钱,为了扶贫助学‛的践诺都浸润了朱自明同志在漫长岁月中永葆的无私大爱!
从一名国家干部到拾荒老人,这是一个时代的‚另类‛。但在他长期的执着坚持中,让人们读出了他生命的精彩和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怀
从张坊镇茶林村洪屋组到张坊集镇,两公里路程,无论寒暑,不管晴雨,朱自明同志在每天上午八点到十点都要走上一圈,路边的每一个烟盒、每一张废纸、每一个矿泉水瓶都被他收入他随身携带的红色塑料袋里。回到家里,朱自明便坐在屋檐下将他捡来的‚宝贝‛细细分类整理好,整齐地堆在角落里。退休后的朱自明便成为了一名‚拾荒老人‛,靠着拾荒,朱自明每年可以获得近千元收入。‚我们自己有田,自己种菜,每个月开支不超过一百元,有千把块钱足够我和老伴过日子。‛在朱自明将全部工资捐助给贫困学生后,他和老伴的生活就基本上靠他一点一点捡破烂、卖废品来解决。
作为一位月工资近2000元的老干部,完全可以在农村和老伴过上充足而舒适的物质生活,但他毅然将退休工资全部捐出助学,自己却选择了清贫,甚至连基本生活都靠种菜、养鱼、养兔、养鸡、捡破烂来维持。他住的还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的一栋土砖房,在附近邻居新建的楼房旁边显得特别破落,在他家里30年来没有添置过一件时髦的家具,他睡的是一张即便在农村也已经极其少见的‚架子床‛。没有洗衣机,每天十点后,在山泉水暖和点时,朱自明便开始洗衣,用手搓。朱自明从来没有用过手机,他与在外工作、读书的儿女、孙辈们或者是与他资助的学生联系都是使用固定电话,在他卧室里最现代化的就是那台21吋的彩色电视机,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本土新闻是朱自明同志每天不落的‚家庭作业。‛
朱自明同志在对贫困学生慷慨相助的同时,对自己和家人却特别‚抠门‛,他已经15年没有买过新衣服,最新的衣服是1993年在他担任乡镇领导时做的一件西装,‚那时流行西装,我也在浏阳做了一件,不记得花了几十元了。‛现在逢年过节或要出远门,朱自明才很舍不得地穿一次。大儿子1978年从部队转业时带回来的一双棉鞋,朱自明已经穿了整整30年,他还视为‚宝贝‛:‚这鞋子质量真好,今年下那么大的雪,那么冷的天,我穿着出去还是那样暖和。‛退休以后,他再没有从工资中给过老伴和儿女一分钱,1997年,最小的儿子建新房子,他没有给予任何经济上的帮助,儿媳原本想要朱自明支持一下,就对他说:‚爸爸,你在乡上当领导,在外面熟,帮我们去买点钢筋水泥来吧。‛朱自明明白儿媳的意思,满口答应道:‚好啊,你们列个清单出来,拿钱来我帮你们去买!‛结果忙是帮了,但还是儿子儿媳自掏腰包。
朱自明的‚另类‛生活,也曾遇到诧异的目光和风凉话,甚至有以前的同事和好友上门指责他对家人的吝啬,责备他捡破烂丢丑,损害了退休干部的形象。但是朱自明同志毫不在意,‚我不偷不抢,捡点别人不要的东西有什么要紧。‛他依然坦然地走在那条从家到集镇的路上,依然坦然地延续着他的助学行动。今年他又在小河乡重新确定了10名贫困学生为资助对象,上学期已经为每位学生解决了生活费400元。
看到他简陋的生活条件和朴素的穿着,听到他爽朗而开心的笑声,我们对这位拾荒的同志干部不禁肃然起敬!
‚三要‛、‚三不要‛是朱自明资助学生的‚苛刻‛条件,同时也是他至高境界的真实体现,这种低调与淳朴才是其价值的真正所在
对于贫困学生的困难,朱自明几乎是‚有求必应‛,但他同时对每一个受助学生都有‚苛刻‛的条件,那就是要求每一个受助学生必须做到‚三要‛、‚三不要‛:要努力学习、要勤俭生活、要为社会作贡献;不要往来、不要宣传、不要回报。
张继莲大学毕业后,在新疆工作,有一次回家要还朱自明以前资助的钱,朱自明说什么也不要,他告诉张继莲:‚我支持你,帮助你,不是要你回报,只要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看着你有出息也就高兴了!‛
山里人纯朴、重情,因此常常有受助学生或家长拿着土特产到他家表示感谢,朱自明每次都会坚决拒绝:‚如果我要你的鸡蛋、土鸡,我不会少给你几百块钱自己去买啊!‛
一名受助学生考上大学后,给朱自明来了一封信,信中提到了自己因没有运动鞋,进行体育活动时在操场上只能打着赤脚,接到信后,朱自明立即从自己刚领到的40元工资中,拿出15元寄给了这名学生。收到钱后,这名学生马上回信表示感谢,这封信朱自明没有保存下来:‚我不是要他们记住我,没必要嘛!‛
对自己资助贫困学生,朱自明一直相当低调,大多数的资助款项都是他亲自交到学生手中,因为他不愿让更多的人知道,他更不愿意把他资助学生的事当作新闻进行报道,当地政府领导为了了解朱自明助学情况,曾三次登门拜访,他三次避而不见。两年前,《浏阳日报》一记者听说了朱自明的先进事迹后,采写了一篇短讯进行报道,朱自明读后立即打电话责备该记者没有尊重自己的意愿。这次如果不是他的受助学生不顾‚协议‛而向当地政府领导大力推荐,不是市委领导以‚党的宣传工作需要‛‚强行‛他接受记者采访,朱自明的感人事迹也许还将不为人知,或许我们还无法了解和理解他‚三要‛、‚三不要‛助学的至高境界,或许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朱自明这个平凡而伟大的‚拾荒‛老人。
‚选择平凡,拒绝平庸‛,在平凡的生活中记述不平凡的人生历程,朱自明同志将永远是我们最具说服力的榜样
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朱自明同志依然对自己的助学行动说得很少,即便他作为‚政治任务‛而提供的材料也显得过于简单,他把自己长长的助学过程轻描淡写,他始终把自己当作平凡的一员,把自己的所作所为看作是一名普通党员理所当然的责任。当我们为朱老的行为表示我们的敬意时,朱自明笑着告诉我们:‚我祖上三代没有进过学堂门,我自己也只读了四年半书,我现在就是希望孩子们能多读点书,多学点知识,多为社会作点贡献。‛
朱自明同志选择了平凡,但他并不平庸。28年来,他不仅为72位学生捐资182405余元,同时,前后捐款1.4万余元支持家乡建校修路等公益事业,08年汶川地震,他个人捐款3420元,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他分别捐款2000元。
朱自明同志1954年参加工作后,一直从事基层工作,他工作认真负责,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顾全大局,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工作者‛。
2005年至今,朱自明同志还担任了张坊中学校外辅导员,他不仅经常来到学校了解学校发展情况,亲自参加学校德育活动,而且他还充分利用关系,牵线搭桥,为学校改善办学条件争取资金,为学校贫困学生争取扶助。现在在他的努力下,张坊中学与长沙市天心区一中开展了‚手拉手‛联谊活动,天心区一中在活动中不仅为张坊中学捐赠电脑等一批价值近4万元的现代教育设备,而且在学校管理、教育教学等方面为山区教育注入了活力和动力。更为可贵的是,在朱自明无私大爱的影响下,翁开明等朱自明的早期受助学生已经接过了爱心接力棒,目前在朱老的联系下,翁开明和他的朋友正资助着张坊中学18名贫困学生。2008年朱自明同志被市关工委评为‚优秀校外辅导员‛。
参加工作至今,朱自明同志多次获得县级以上奖励表彰,先后被评为浏阳市‚先进工作者‛、‚重教乐捐先进个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长沙市‚优秀共产党员‛、‚十佳五老‛、‚文明市民标兵‛、‚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首届道德模范‛;2008年荣登‚中国好人榜‛,2009年中组部授予‚全国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2009年荣获‚浏阳十佳道德模范‛、‚长沙市文明标兵‛、‚湖南省慈善奖‛等荣誉称号。关于他扶贫助学的感人事迹,《长沙晚报》、《潇湘晨报》、《浏阳日报》、新华网、红网、星辰在线、长沙电视台、浏阳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专题报导,在每一个人心底都产生了巨大的心灵震撼,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他是我最感激的人,也是我最尊重的人,我觉得朱伯伯是一位品德高尚、充满爱心、高瞻远瞩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从他身上我体会到了什么叫无私,什么叫人生意义。我觉得他真的很伟大,值得我们学习,我们的社会需要这样的榜样,我们的民族需要这样的精神。‛这是朱自明的受助学生的深情感言。是的,像朱自明同志这样,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甘于清贫,忘记得失,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将他人利益放在心头,无怨无悔地做着自己认为理所当然的事,这才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具说服力的榜样!
第五篇:学习朱彦夫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朱彦夫事迹心得体会1
学习朱彦夫,我们首先要了解朱彦夫的先进事迹,他是山东省沂源县人,14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上,18岁的他失去了手脚以及左眼很快入党,1950年在朝鲜战场成为特等伤残军人。1956年,朱彦夫离开疗养院,回到家乡,自食其力。在随后的25年,他被推选为村支书,带领全村百姓走上富裕路;辞去村支书后,年近古稀、从没进过学校的他,又亲笔写下了长篇小说《极限人生》。
可以想象,一个正常人,想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乡村变成富裕村,都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何况一个在战场上失去手脚和一支左眼的特等伤残军人,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只有朱彦夫自己和村里的乡亲们知道。正像乡亲们所说的那样,老朱心里装满着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一点从朱彦夫的四种“走法”就可见一斑,一是立行,第二种就是跪行,跪着走,第三种就是爬行,第四就是滚行,滚行快一点,但是损失很大。可他从未叫一声苦,说过一声累。没日没夜的为乡亲们奔忙。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用这半块躯干,不管是滚,不管是爬,不管是说,不管是写,我尽上我的职责。、因为共产党员呢,名实相符的话,你就得这么干,不这么干,这个共产党员就是假的,就是虚的。”
朱彦夫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一生。他用自己的一生实践着自己入党时的庄严誓言,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可以说,朱彦夫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沂源,感动了山东,感动了中国。省委书记姜异康说,朱彦夫同志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精神追求,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体现了一名伤残军人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拼搏精神,他的事迹值得全社会学习。特别是在当前正在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这样的典型、这样的榜样,将成为激励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的强大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相信,朱彦夫的事迹经过媒体和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宣传,一个学习朱彦夫等先进人物的热潮肯定会在齐鲁大地兴起。学习朱彦夫,一心为人民,再也不会是口号,而会实实在在的转化为全体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学习朱彦夫,不是一阵风,而是要持之以恒,坚持不解;学习朱彦夫,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并形成群ti放大效应,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做到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像朱彦夫那样,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地去拼搏、去奋斗,去开创山东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学习朱彦夫事迹心得体会2
3月29日,一个春日的周末,山东会堂座无虚席。在这里,正讲述着一个春风化雨般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朱彦夫,却未曾到场。
主席台两侧的电子屏幕上,朱彦夫的残臂挥舞着,带着沂源乡音的语调回响着。从这个报告会前放映的短片中,在场观众得知:朱彦夫左眼失明、没手没脚,已经81岁了。多年前的一次中风,让他连穿假肢行走都不能了。
在他曾经的工作搭档、他的女儿、故乡领导、小战友等人深情的诉说里,朱彦夫的形象逐渐清晰起来。未曾谋面的现场观众们,一步步接近朱彦夫的精神世界,一次次感受灵魂的洗礼。
出生于60年代的宋文军自小熟知苏联英雄保尔·柯察金的事迹。
90年代刚参加工作时,他了解到了中国的保尔·柯察金-朱彦夫的事迹,还读过其著作《极限人生》。今天的报告会,一下子打开了他记忆的大门,让他“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宋文军说,朱彦夫身上的闪光点很多,最打动他的是朱彦夫从朝鲜战场下来后,本可以享受特护、颐养天年,但他坚持回到农村。被选为村支部书记后,朱彦夫一干就是25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变成了先进村、富裕村。
“荣誉没成为朱彦夫的负担,反而变成了他人生的动力。”目前在省委老干部局调研处工作的宋文军己近天命之年,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他认为在目前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大背景下,重温朱彦夫的事迹十分有必要。“他的精神能够穿越时空,每一个党员干部,都应该从他的人生轨迹中汲取正能量,践行入党宣言时那最初的承诺-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济南市天桥区桑梓店镇桑梓店村村支书滕长利说,听了报告,敬佩之情溢于言表。“朱彦夫身患残疾,还能动员村民开山铺路平沟引电,带领群众致富,自己作为一名基层的村支书,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要改进的工作也有很多。”
从2004年到现在,滕长利己经当了十年的村支书,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今年恰逢村领导班子换届,他告诉记者,只要村民信任,还想继续干下去,像朱彦夫一样,为老百姓多干点事,为村集体多流些汗。
桑梓店镇一共有48个村,这次报告会,24个村的村支书都来了。
桑梓店镇党委副书记解承静说,动员他们过来,就是让基层的村支书们现场感受聆听朱彦夫这个以前的老支书的感人事迹,让大家受受教育。
“我们镇的村支书,有只干过一届的,也有一干就是30年的。我的经验是,老百姓认可的,干的时间就长。”解承静说,报告会结束后,要回去把朱彦夫的事迹传达到位,让基层党员干部学习到位,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
战场上舍生忘死、报效祖国,和平年代坚韧不拔、无私奉献,朱彦夫的精神让山东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大三学生陈邦伟“热血沸腾”。
陈邦伟正忙着为就业做准备,他的目标是进入银监会或四大国有银行。为此,他需要在毕业前考取计算机二级证、大学英语六级证、。
证券从业资格证、会计证、理财规划师等。
“就业形势比较严峻,我天天忙得焦头烂额,但是跟朱彦夫一生所遭遇的境况相比,我的困难都是‘毛毛雨’。”陈邦伟说,自己才二十多岁,未来的事业要靠自己的双手去打拼。
学习朱彦夫事迹心得体会3
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省民政厅、济南军区政治部和淄博市委共同举办的朱彦夫先进事迹报告会今天在济南举行虽然,许多人没有直接到现场听报告,但是,在网络上学习,已经让人感动,让人激动,让人感到正能量涌动。
朱彦夫,是让人震撼的,没有四肢,没有左眼,右眼的视力也只有0.3,看东西一片模糊。体内残留着7块弹片尚未取出,到处布满伤痕,颈部和腹部有明显的刀疤,还患有肝炎、脑梗、心脏病,然而,就是这样的身体条件,他却用假肢干出了比我们四肢健全的人更伟大的真事业。在贫痔的山村干了25年党支部书记,靠一双重达15斤的假肢,碰碰磕磕爬遍了全村大大小小的山头,带领群众治山治水,整山造田,修路架电,办图书馆和夜校,一个穷村变成富裕村,并在周围70多个村庄中创造了五个“第一”这是奇迹,这是一部励志传奇。
昨天,朱彦夫是一个战士,英勇顽强,战功赫赫,今天,朱彦夫依然是一个战士,冲锋陷阵,一心为民。阅读朱彦夫的事迹,我头脑中浮现的是一个英勇的战士形象,是山东好汉的形象。
省委书记姜异康说,朱彦夫同志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理想信念和崇高精神追求,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体现了一名伤残军人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拼搏精神。这“三体现”是对朱彦夫精神的精准概括,是我们所有党员干部学习的重要内容。作为一名普通公民,笔者认为,我们同样应该学习朱彦夫,学习他的思想,学习他的信念,学习他的精神,学习他的人格魅力。
朱彦夫用假肢干出真事业,这个过程本身就激荡励志,就是干事业的好榜样。作为齐鲁儿女,应该学习朱彦夫英勇无畏、一心为民的好品质,做一个现代版的“山东好汉”。
。,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需要更多朱彦夫式的真好汉!
学习朱彦夫,一心为人民,是这次报告会的根本宗旨。学习朱彦夫,我们首先要了解朱彦夫的先进事迹,他是山东省沂源县人,14岁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很快入党,1950年在朝鲜战场上,18岁的他失去了手脚以及左眼,成为特等伤残军人。1956年,朱彦夫离开疗养院,回到家乡,自食其力。在随后的25年,他被推选为村支书,带领全村百姓走上富裕路;辞去村支书后,年近古稀、从没进过学校的他,又亲笔写下了长篇小说《极限人生》。
可以想象,一个正常人,想把一个贫穷落后的乡村变成富裕村,都要付出难以想象的心血和汗水,何况一个在战场上失去手脚和一支左眼的特等伤残军人,需要多么顽强的意志和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德,只有朱彦夫自己和村里的乡亲们知道。正像乡亲们所说的那样,老朱心里装满着别人,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一点从朱彦夫的四种“走法”就可见一斑,一是立行,第二种就是跪行,跪着走,第三种就是爬行,第四就是滚行,滚行快一点,但是损失很大。可他从未叫一声苦,说过一声累。没日没夜的为乡亲们奔忙。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就用这半块躯干,不管是滚,不管是爬,不管是说,不管是写,我尽上我的职责。因为共产党员呢,名实相符的话,你就得这么干,不这么干,这个共产党员就是假的,就是虚的。”
朱彦夫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一生。他用自己的一生实践着自己入党时的庄严誓言,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奉献了自己的一切。可以说,朱彦夫的先进事迹,感动了沂源,感动了山东,感动了中国。省委书记姜异康说,朱彦夫同志的先进事迹,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坚定理想信念 和崇高精神追求,体现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体现了一名伤残军人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拼搏精神,他的事迹值得全社会学习。特别是在当前正在开展的教育实践活动中,这样的典型、这样的榜样,将成为激励我们践行党的群众路线、践行党的宗旨的强大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相信,朱彦夫的事迹经过媒体和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宣传,一个学习朱彦夫等先进人物的热潮肯定会在齐鲁大地兴起。学习朱彦夫,一心为人民,再也不 会是口号,而会实实在在的转化为全体党员干部的具体行动。学习朱彦夫,不是一阵风,而是要持之以恒,坚持不解;学习朱彦夫,不是要我学,而是我要学,并形成群体放大效应,让越来越多的人能做到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群众性教育实践活动,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像朱彦夫那样,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断地去拼搏、去奋斗,去开创山东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在沂源这片红色热土上,孕育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模人物,朱彦夫就是其中杰出的一位。
他是功勋卓著的革命功臣,14岁参军,身经百战,屡立战功,在朝鲜战场失去了四肢和左眼;他是顽强不屈的生命斗士,18岁重残,以惊人的毅力,实现了生活自理,主动放弃荣军院的特护待遇,回到家乡参加生产建设;他是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带头人,24岁担任村支书,带领群众治山种树,打井修渠,架电办学,一干就是25年,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小山村建成了当时全乡的先进村;他是当代中国的保尔,49岁离职后,以特残多病之躯,创作出版了长篇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和《男儿无悔》。
朱彦夫在67年的革命征程中,从未停止前进的脚步,创造了感天动地的英雄事迹。“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让他铁骨铮铮,立于天地之间,成为一个“特殊材料”制成的人!
“为群众做事,干不干,实不实,带头不带头,境界不一样,影响不一样,结果更不一样!”
这就是朱彦夫的工作信条。1957年,朱彦夫当村支书的第一天,他就拖着17斤重的假肢,拄着双拐,围着这个贫穷的小山村转了一圈。他对着大山发誓:穿军装的时候咱没当过孬种,在这个新的战场上也不能输给贫穷!
张家泉是个缺水村,祖祖辈辈吃水难。朱彦夫上任第一件事就是找水,他翻山越岭请来水利专家,转遍了沟沟坎坎,几天下来,数不清摔了多少跟头。晚上回到家,老母亲看到他摔得浑身是伤,心疼得直掉泪。
水源找到后,朱彦夫天天靠在打井工地上,现场指挥,解决难题。山里的冬天格外冷,他在刺骨的寒风中站了一天,截肢处磨得钻心疼,流出的血水和假肢冻在了一起,他想把假肢卸下来休息一会,却怎么也卸不开。大伙儿看到后,都围过来,争着把他送回了家。第二天,朱彦夫又准时出现在工地上,泄了气儿的大伙,干劲一下子又被鼓了起来!
就这样,经过3年苦干,他带领村民打了3口深水井和3眼大口井,修建了1500米长的水渠,彻底解决了村民用水匮乏和无水浇田的问题。
朱彦夫干支书25年,光假肢就磨坏了7副。他带领乡亲,在贫瘠的山地上造出了一块块旱涝保收的“小平原”,每年增产粮食几万斤;他顶住压力大搞副业,改善了村民生活;他带领林业队,种植苹果和花椒,绿化荒山近千亩。张家泉村,一跃成为全县第一个有拖拉机、最早平均亩产过600斤,最早实现水浇田过半、全乡最早通上电的村。
这就是朱彦夫,他没有手,却把群众的事办得更实;他没有脚,却为群众趟出了一条希望之路。他与群众一块苦、一块过、一块干,以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基层干部冲锋在前、务实为民的责任担当。
有一年,一户村民家的两个儿子因经济问题打架,老太太气得要喝药自杀。朱彦夫知道后,二话不说,绑上假肢,拄上双拐,摸黑赶去,路上被石头绊倒,脸上磕出了血。两个剑拔弩张的年轻人,一看到朱彦夫,惊呆了!“朱书记,您咋来了?”朱彦夫盯着他们,一句话也不说,慢慢挪到炕沿上,卸下了假肢,揉着发麻的膝盖。望着为村民操碎了心的朱彦夫,两个人自责地低下了头。一场看似复杂的家务纠纷迎刃而解。
朱彦夫当村支书期间,村里的民事纠纷、家庭矛盾没有一个上交的,全都在村里得到了妥善解决。
“做人要干干净净,当干部更要干净,有灰尘要快洗,没灰尘也要时刻自警!”
朱彦夫一直这样要求自己。作为革命功臣,他完全可以摆“老资格”,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在他看来,摆“老资格”就失去了共产党人的本色。
英雄就在身边,英雄就在眼前!在沂源,朱彦夫坚定的理想信念、一心为民的高尚情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已成为我们的一面镜子,工作的一把标尺,心中的精神高峰,激励着我们去拼搏、去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朱彦夫当兵时就在我们一营。作为教导员,传承老英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满怀崇敬,我一次次走近朱彦夫,仰望这座精神高地,我越发强烈地感受到,他的残躯仍然保持着冲锋的姿态,他的革命理想就是我们这代军人的最高追求。
朱彦夫家里有一样东西,他视若珍宝,那是他在战场荣获的3枚军功章。在他看来,军功章是党和人民给予的最高奖赏,它像一面镜子,照射出革命战士对党忠诚的深度和纯度。
在我们营荣誉室,记载着一场空前惨烈的战斗。1950年冬,抗美援朝战场,朱彦夫所在二连经过浴血奋战,成功拿下二五○高地,30多名官兵壮烈牺牲。来不及休整,他们就接到命令:死守高地。
炮弹像雨点般砸在高地上。在零下30多度的严寒中,二连既没有后勤补给,也没有弹药补充,渴了,抓一把雪含在嘴里,饿了,只能掏军被里的棉絮充饥。
“人在阵地在!”朱彦夫和战友们舍生忘死,硬是连续打退敌人10多次进攻。但战士们却一个个倒下。第一天下来,全连仅存19人;第二天,活下来6人;到第三天,就只剩朱彦夫一个人了。
朱彦夫眼里含着泪花,胸膛里燃起烈火,“有我在,阵地就不能丢。”他抱起机枪拼命扫射,小腿中弹,他就跪着开枪;左臂负伤,他就一只手射击;燃烧弹点着了衣服,他在雪地里一滚,继续厮杀。突然,一颗手榴弹落在身边,随着一声爆炸,朱彦夫昏死在阵地上。
昏迷93天后,朱彦夫终于醒了。“我的枪呢?我们的阵地呢!我们的阵地呢!”朱彦夫下意识地想要找枪,却从缠着眼睛的绷带缝里发现,两只手没了;他想站起来,却又感觉不到腿的存在,铁血战士变成了连自己都不敢看的“肉轱辘”。朱彦夫也曾痛苦万分,但很快又重新燃起了斗志。“身体虽然残缺了,但我的心还是完整的,我要用一颗火热的心报答党和人民!”
二五○高地的硝烟虽然已经远去,老英雄的壮举已不可复制,但军人生为使命效力、死为使命献身的执着追求从未改变。
当我们向老英雄汇报,全营完成40多项重大任务,打破15项军事训练纪录,老英雄吃力地举起残臂,郑重地向我们敬了一个军礼。我们明白,这个军礼饱含了一名老战士对新一代军人的信任和重托。
从老英雄床头摆放的军号,我感受到了革命战士冲锋不止的铁血豪情。
老英雄告诉我,在朝鲜战场,美国兵最怕听到志愿军的冲锋号,那是他们的“催命号”。所以,他最爱听冲锋的号声。我想,和着军号声往前冲,就是老英雄人生的写照!
在荣军院,衣食无忧的生活让朱彦夫感觉不到生命的价值。他决定回乡务农,自食其力。
失去四肢和左眼却要独立生活,这该有多难啊!朱彦夫却毫不畏惧:战士死都不怕,还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绑上假肢学走路,摔得头破血流疼痛难忍,他就大声唱军歌,他嗷嗷地唱,嗓子哑了,还唱,一直唱到不疼了。
当上村支书后,他依然冲锋在前。每天清晨,朱彦夫带着司号员第一个来到田里,吹响军号,召集大家下地干活。乡亲们说,那军号就是奔向富裕的冲锋号。
从村支书岗位退下来后,老英雄再次向人生极限发起冲锋。他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写成了自传体小说《极限人生》。
老英雄说,躺在床上这些年他经常听到冲锋号声,在耳边,在心中,在梦里。我懂得,他的心依然在部队。
导弹发射了他激动,卫星上天了他不眠,航母下海了他高兴得要喝酒。每年建军节,他都会穿上旧军装、戴上军功章,一个人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或许,他又想起了炮火硝烟的岁月;或许,他想告诉长眠的战友,你们用鲜血凝聚的长城永远屹立不倒!
也许,每个人眼里都有一个不一样的朱彦夫。但在我们眼里,朱彦夫是永远冲锋的战士。作为当代军人,我经常会思索:当兵为什么、扛枪干什么、打赢靠什么。其实,老英雄已经给出了答案。面对新的历史使命,请老英雄放心,我们会接过你的钢枪,传承你的精神,牢记强军目标、献身强军实践。明天走上战场,我们还会像您那样,赴汤蹈火,一往无前。我们一共姊妹6个,我在家排行老四。小时候对父亲的印象,大多是坐在炕上,油灯下用两只残臂抱着一本书看,再不就是和一帮叔叔大爷开会。开完会,母亲还会拿出家里舍不得吃的挂面招待大家。每天最熟悉的,就是一大早就听到父亲带着假肢走路时发出的“嘎吱嘎吱”的声音。靠着沉重的假肢,父亲风里来,雨里去,领着村里人去干事。
那时候我总在想,为什么身体都这样了,父亲还闲不住,就知道整天忙村里的事,家里的事只能靠母亲一个人来操持。
父亲的家教很严,总是要求我们生活上和最差的比,工作学习上和最好的比。
记得我6岁那年,秋收的时候,奶奶带我到地里去拔猪草,队里的蔡大婶随手掰了4个玉米棒,塞到我怀里。回到家,奶奶把玉米放到锅里刚要煮,父亲回来看到了,火冒三丈,说:“不行,快送回去!”我一听,捂住锅盖说:“这是蔡大婶给的,又不是我偷的!”奶奶也说,咱就违反一次章程,给孩子们解解馋吧。父亲的拐杖敲得口当口当响:“不行就是不行!集体的东西谁也不能占便宜。咱家搞了特殊,我这个书记还怎么当!”我只好含着泪,把玉米送了回去。
父亲铁面无私,有时看起来不近人情,实际上他对我们的爱很深很深。小时候我们睡觉常蹬被子,母亲照顾一家老小,白天还要到地里干活,晚上睡得很沉。常常是父亲半夜起来,自己小心地装上假肢,用嘴衔着油灯,一步一步挪到我们床前,帮我们塞好被子,再一步步挪回自己床上。
一次我发高烧了,半夜里迷迷糊糊听见了那熟悉的“嘎吱嘎吱”声,接着,一只软软的残臂轻轻抚摸我的额头。直到今天,我都忘不了那种感觉;每次回想起来,心里总是暖乎乎的。
很多人都以为,父亲当村书记,又有伤残金,家里一定过得不错。其实,我们家里人口多,父亲经常把自己的残疾金拿去接济村里的人,日子过得也很紧巴。村里谁家吃不上饭,父亲就让母亲把口粮送过去;谁家有人生了病,他就拿出伤残金;村里架电买材料,他又把压箱底的积蓄都拿了出来。
大姐出嫁时,连件嫁衣都没有,委屈地掉了泪。邻居张大娘看不下去,拄着拐杖过来,一边数落父亲,一边将两块钱塞到母亲手里。到了晚上,父亲硬是让母亲把礼钱退了回去。母亲和父亲商量,能不能把垫到村里的钱取回点来,父亲说:“村里打井到了紧要关头,更需要钱啊!咱闺女结婚就得带头艰苦些,结婚的钱,以后再补上吧。”
1996年,父亲千辛万苦写的《极限人生》出版了,当天晚上,他把我们姊妹六个叫来,郑重地送给我们一人一本。灯光下,他在书的扉页上用残臂认真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还特地跟我们几个闺女说:“当年一心靠在村里,对你们关心不够,连结婚都没有像样的东西。这本书算是给你们补上的嫁妆!”
捧着这本书,我感受到了这沉甸甸的分量,才感受到了父亲对女儿的良苦用心。
母亲处处维护着父亲。其实,在我们子女的眼中,父亲就是母亲,母亲就是父亲,他们俩是一个人!
1955年,母亲21岁,当县民政局长的姑父把她介绍给了父亲。母亲当年身材好,长得也好看。我问过母亲,你一个身体健康、四肢健全的姑娘,为什么愿意嫁给父亲?母亲说:“想到要和一个没有手脚的人过一辈子,起初是不情愿的。后来想,他是功臣,是为国家没了手和脚,我要是不跟着他、伺候他,他就掉地上了。生活在一起,了解他的经历后,就逐渐敬重起这个自立自强、有责任心的男人!”
听了这番话,我体谅母亲,也逐渐理解了父亲。
父亲是重残军人,他一天都离不开母亲。对父亲来说,母亲就是他的手和脚,就是他的“拐杖”。为了父亲、为了这个家,母亲结婚55年,只回过5趟在日照的娘家。
2010年,母亲得了肺癌。去世前一天,我用轮椅推着父亲去医院看她,母亲说话都含糊不清了,还嘱咐父亲:“你别累着,快回去吧。”父亲只是看着母亲,用残臂摩挲着母亲消瘦的双手。母亲去世当天,父亲一下昏厥过去,醒来一天都不吃不喝。父亲是个硬汉子,在修大寨田滚下山沟的时候,在双腿被假肢磨得皮开肉绽的时候,在文革中被批斗的时候,坚强的父亲都没掉过一滴眼泪。母亲出殡那天,父亲再也控制不住,他失声痛哭!大声呼喊着母亲的名字,挣扎着要为母亲披麻戴孝,他要用山村传统的方式给母亲送行,回报母亲对他一生一世的付出!
父母的为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用心照亮了我们前进的道路。
1996年,父亲外出作报告的时候,突发脑梗塞,落下严重的偏瘫,坐上了轮椅。县里虽然为他请了一位护理人员在白天照顾他,但我们姊妹6个都愿意过去陪伴他。因为我们需要父亲,我们更愿意跟父亲多呆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