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某市务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XX传达了XX会议精神,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领航定向,释放出了强烈的政治信号、政策信号和工作信号。我们必须提高政治站位,紧密联系实际,全面抓好落实。
今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XX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央、省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深化改革开放,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大力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全力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XX。为此,必须统筹把握“防”和“建”、“稳”和“进”、“内”和“外”、“城”和“乡”、“享”和“治”、“严”和“实”六个方面关系,高质量做好今年各项重点工作。
一、聚焦“防”和“建”,全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疫情形势,针对近期防控工作暴露出的短板,既从操作层面解决当下的紧迫问题,也从制度层面谋划安排,健全体制机制。一方面,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继续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体防控策略,深化落实入境人员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人员跟踪监测,抓好冷链食品监管和风险防控,不断完善社区防控措施,进一步扩大核酸检测范围,守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秋冬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要做好谋划部署,完善防控预案,强化医疗卫生物资储备,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另一方面,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健康工作方针,改革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健全疾控机构和城乡社区联动工作机制,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加快打造一支现代化疾控人才队伍。按照平战结合、长短结合、专兼结合要求,建立健全重大疫情救治机制,加快推进市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完善综合医院传染病防治设施,切实增强应急医疗救治储备能力。丰富爱国卫生运动内涵,大力普及健康知识,推动从环境卫生治理向全面社会健康管理转变。当前,防汛正处在“七下八上”关键期,全市上下必须绷紧防汛救灾这根弦,树牢打持久仗思想,克服麻痹松懈心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精准研判汛情走势,夯实防汛备汛责任,消除防汛安全隐患,继续做好预案准备、物资准备、队伍准备,确保万无一失、河湖安澜。
二、聚焦“稳”和“进”,持续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势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稳”和“保”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去年我市经济之所以能够全面回暖,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超前应对、未雨绸缪,落实好了“六稳”“六保”要求。今年,我们必须持续巩固扩大成果,紧紧扭住“保”和“稳”的关键点、突破点,重点发力,精准用力,进一步保持“进”的良好态势。保护市场主体添活力。全面落实国家及省、市减税降费政策,深化减税、减费、减息、减租、减支“五减”行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专项贷款,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合理让利,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引导各类要素流向制造业以及中小微企业。围绕“四上”企业,扎实推进以“三包三抓”为重点的“四送一服”专项行动,帮助企业打通人流、物流、资金流等“堵点”“断点”,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大力实施产业升级“个十百千”工程,推动重点企业做强核心主业、做大规模效益。强化科技创新增动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抢抓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机遇,统筹推进绿金科创大走廊和东部科教新城建设,积极推动和支持市高新区争创国家级高新区,巩固源创客获评国家级孵化器成果,紧盯“四基一高一大”战新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等重点领域,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不断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政府搭平台的科技创新体系,加速“政产学研用金”深度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利用,支持XX合作建设XX研究院,全力推动XX重点实验室,以钉钉子精神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培育一批拥有市场主导权、代表X形象的科技型领军型企业,加快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长极。持续深化改革挖潜力。统筹推进XX项国家级、XX项省级改革试点,以重点带动全局,力争形成更多X经验、X模式。推深做实围绕“六稳”“六保”的重点改革,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资国企、民营经济、财税金融、农业农村、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不断释放更多改革红利。
三、聚焦“内”和“外”,加快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应对逆全球化和疫情后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必须坚决按照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最新部署要求,着力增强战略思维、系统思维,积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逐步贯通“优化环境—招商引智—调度项目—扩大投资—提升服务—培育消费—推动出口”的经济循环链条,推动形成以内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优化环境中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把优化营商环境包括生态环境作为开放招商的重要前置条件,把X建设得更加宜居宜业宜游。坚持高位招商,创新招商思维、招商方式,高标准招大引强,围绕“四基一高一大”战新产业,引进一批产业链关键环节、上下游配套的大项目好项目,重点加强与沪苏浙、珠三角、京津冀等重点地区的交流合作,特别是准确把握沪苏浙中心区产业升级转移趋势,力争骨干企业迁移布点、相关企业配套跟进,实现全产业链高质量承接。高标准引进人才,建立人才需求目录,积极到京津沪等人才资源富集城市,引进一批产业发展急需的基础人才和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在推进项目中扩大投资、增强后劲。盯紧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对标新增中央投资和地方政府专项债重点支持方向,引导资金重点流向“两新一重”“三重一创”、先进制造业等重点领域,特别是充分发挥新基建“一业带百业”的乘数效应,确保完成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的目标任务。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对引进项目和自建项目,严格落实“四个一”“四督四保”等机制,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在精准服务中亲商安商、助商育商。持续优化涉企服务,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破除各类障碍和隐性壁垒,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特别是统筹做好防疫、融资、环保、安全生产等各项服务,不要只说“这不行、那不行,这不能办、那不能办”,要多讲“怎么行、怎么办”,全力以赴帮助企业破解难题,推动企业轻装上阵、健康发展。在创新方式中扩大内需、稳定外贸。在严密疫情防控前提下,加速恢复经济活力,推动消费扩容升级,特别是抓好服务业发展,培育壮大夜间经济、线上经济、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业态新模式,支持用好消费券、优惠券、免门票等方式,让X的产品服务走出去,让市民的钱花出去。学习借鉴成都市“公园+新业态”“公园+现代生活”等模式,依托我市山水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瞄准国内外文化旅游业的龙头企业招商,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把生态优势和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注重监测研判外贸形势,妥善防范应对风险,稳定外贸增长良好势头,同时支持发展“出口转内销”、跨境电商等新型贸易方式,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四、聚焦“城”和“乡”,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下功夫解决城乡发展二元结构问题,力度要更大一些,措施要更精准一些,久久为功,把短板变成“潜力板”。必须深入贯彻协调发展理念,坚持全域统筹,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筑牢高质量转型发展的坚实载体。扎实推进全域城镇化建设。坚持以科学规划为引领,积极推进“多规合一”,注重把“公园城市”理念融入规划编制中,进一步优化城市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抢抓国家新一轮扩大老旧小区改造规模政策,全力争取专项资金支持,统筹做好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城市修补、绿化节点、露天微市场试点等工作,不断提升城市宜居舒适度。抢抓国家支持新型城镇化建设机遇,高标准推进东部新城、南部次中心、高铁新区、凤凰新区和双堆集中心镇等新城新区建设,特别是推动市规划展示馆、市一中新校区等重点项目尽快建成使用,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做好“人的城镇化”文章,全面落实农民市民化和新市民落户优惠政策,解决好进城农民居住、生活、就业、社会保障等问题,不断加快农民市民化进程。积极推动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加快编制“数字X”(202_—202_年)总体规划,充分利用省政府地方专项债支持,依托X市科创中心,建设集大数据、城市运营指挥、城市展示、智慧政务服务等为一体的“城市智慧大脑”项目,进一步提高城市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实现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积极争创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不断壮大富民乡村产业,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完善乡村治理体系,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把保障粮食安全放在突出位置,全力稳政策、稳面积、稳产量,抓好高标准农田和水利设施建设,确保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XX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XX万吨以上。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入实施农产品加工业“五个一批”工程,推进数字乡村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电商、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X乡村振兴工作走在全省前列。持续改善城乡生态环境。坚决抓好中央、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工作,确保各类问题高质量整改到位。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四个专项行动和夏季臭氧综合整治,持续推进黑臭水体治理、老城区雨污分流工程,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控、土壤污染管控修复,推动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认真落实好林长制河(湖)长制,大力推进增绿增效、石质山森林多目标经营和林地保护等工程,巩固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成果,实施朔西湖、凤栖湖等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加快打造山水在城中、城在山水中的公园城市,进一步彰显山水相望、和谐共生的生态美城特色。
五、聚焦“享”和“治”,坚决维护团结和谐良好局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必须始终坚持共建共治共享,进一步巩固团结和谐局面,把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上来。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持续抓好“XX”突出问题整改的巩固深化,高标准开展秋冬季攻势,扎实推进“抗补促推”专项行动,建立健全防范返贫、稳定脱贫及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巩固拓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成果,认真开展脱贫攻坚普查,着力构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政策桥梁,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坚持过“紧日子”,进一步压减“三公”经费支出,保障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把资金更多用于教育、医疗、养老、社会救助等民生领域,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大力实施“四进一促”专项行动,全力落实援企稳岗各项政策举措,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缓解疫情对就业压力。加快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严防冒名顶替上学等问题发生,坚守教育公平底线。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切实加强对人大、政府、政协工作的领导,不断巩固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政协资政的良好政治格局。积极改进党的群团工作,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引导广大成员为稳定经济增长多作贡献。坚持党管武装,推动市域军民融合发展走深走实。全力维护安全稳定。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把“更为安全的发展”要求落到实处。全面落实防范化解重大风险“XX”总体方案,始终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坚决抓好产业体系安全、粮食能源安全、财政金融安全、生态环境安全等重点工作。深入推进法治X、平安X建设,扎实开展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不断完善“一组一会,自治、法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模式,坚决打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收官战,进一步加大房地产领域历史遗留“难办证”问题处理力度。必须着重强调的是,认真吸取黎巴嫩重大爆炸事件深刻教训,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抓好化工园区、危化品储存安全等专项治理以及各行业领域安全防范工作,确保全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六、聚焦“严”和“实”,努力推动党的建设更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的党建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证。必须牢牢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不断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增强“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的政治意识。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紧紧跟随党中央的步伐,时刻关注党中央的动态,真正把“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烙印在脑中、牢记在心上,身体力行“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地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打造具备“必胜之心、责任之心、仁爱之心、谨慎之心”的干部队伍。扎实做好选人用人工作专项检查、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专项整治等工作,探索开展分类考察考核,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储备力度,认真筹备明年市县区党委换届工作,特别是注重在疫情防控、防汛备汛、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真正把具备“四心”的干部选拔出来、任用起来。进一步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建立人才服务发展“四个清单”,不断完善高层次人才储备金制度,出台支持高校毕业生来淮就业创业有关政策,继续推进“相城英才计划”等重点任务落实,营造“五湖四海、群贤毕至”的良好人才生态。建强“党旗在一线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总结推广党员干部“三报到”和“双千工程”的宝贵经验,持续抓好农村基层党建“一抓双促”和城市基层党建“三抓一增强”工程,深化“整镇推进、整县提升”示范县镇创建行动,加大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力度,探索完善“网格党组织+民情议事会”工作机制,统筹抓好机关、国有企业、高校等各领域基层党建,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牢固树立“严管和厚爱结合”的鲜明导向。持续深化“三个以案”警示教育,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深入开展专项整治,坚决打赢作风建设持久战。一体推进“三不”机制建设,强化对权力集中、资金密集、资源富集部门和行业的监督,保持惩腐高压态势,进一步巩固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按照“三个区分开来”要求,认真落实容错纠错机制,持续开展暖心回访,积极推进诬告陷害澄清正名工作,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者担当、为敢于负责者负责。
同志们,目标已经明确,任务已经部署,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全市党员干部务必振奋精神、担当作为,以顽强的斗志直面困难、以拼搏的状态应对挑战、以高超的本领干好工作,奋力完成全年目标任务。担当尽责抓落实。坚决扛起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政治责任,切实做到发展思路我来谋,上级政策我来争,重点项目我来跑,招商引资我来干,脱贫攻坚我来抓,污染防治我来管,千斤重担我来扛,推动各项工作争先进位。敢于斗争抓落实。直面工作中的疑难复杂问题,拿出破釜沉舟的气魄,拿出拼搏进取的闯劲,盯住目标敢打敢拼,聚焦问题敢抓敢管,当好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确保问题解决、目标实现。苦干实干抓落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教诲,埋头苦干,真抓实干,一锤接着一锤敲,一锤更比一锤深,把工作干彻底、干到位、干出彩,真正干成几件城市有记忆、群众有赞誉、人生有骄傲的实事、好事。
第二篇:在党群务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党群务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县委在半年工作全委扩大会议上指出:下半年工作是以增强体制机制优势为抓手,实现安吉发展弯道超越。那么如何来理解增强体制机制优势的根本含义呢?本人粗浅认为:就是在体制机制不断创新过程中善于减轻发展的压力和困难、率先在常规中迈出一步、争取发展新优势、奋力推进快发展。安吉团委作为我县党群部门的一个组织,接下来将进一步发挥青年敢为人先、敢闯敢干的特点,立足本职工作、突出中心工作、加大创新工作。围绕“三考三破”争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服务参与党政中心工作求实效。
三考主要是指我们对本部门工作目标考核自加压力分三个标准。一是确保本部门本职工作及县委县府交办工作的考核为合格;二是确保一考合格的基础上争取本系统上级资源项目及系统工作的考核为良好;三是确保二考良好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完成或帮助县委县府完成重点中心工作的考核为优秀。
三破主要是指我们将根据党政中心工作的要求突破常规抓工作。一是打破部门抓工作。共青团组织是党领导下的一个群众性组织,不是单独的一个部门。在以往工作中共青团大部分是参与配合党政中心工作,帮助党委政府教育管理青年,很多工作是站在后台,不冲锋一线。但当前随着经济的转型及县委县府中心工作的要求,我们必须要打破这种常规工作局面,努力发挥共青团组织力所能及的作用,凝聚力量,主动向政府职能部门的重心前移,要像老鼠一样无孔不入,参
与到经济发展一线;二是打破身份抓工作。共青团由于是党群系统内的组织,很多团干在过去工作中大都是从事团务工作兼职党务工作,或者是办公室事务工作,很少有兼职其他经济、社会类方面的,工作的面比较狭窄,接下来,我们要打破这种身份,努力营造环境让团干部主动的参与到县委的中心工作上来,多从事经济、社会等一些事关一个地区发展与稳定的工作上来,努力培养多面手的团干部;三是打破机制抓工作。共青团工作相对于政府工作还是比较轻松,没有硬的指标任务要完成,工作做的好坏也没有科学的衡量标准。为此在过去的工作中,往往是重数量轻质量、重布置轻考核、重本职工作轻中心工作及创新工作,没有长效的评价机制,团干部干好干坏没有根本的区别。接下来我们将建立以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及绩效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机制及团干部以工作业绩为主要内容的干部推优推干考核机制,力争抓出成效。
下半年我们将在完成以上体制机制创优的基础上重点抓好以下两方面工作。
一、积极的参与县委中心工作,发挥后备军作用。
1、进一步壮大青年招商引资队伍。深入招商引资一线工作。力争在上半年引进两个项目的基础上,下半年再引进2家企业,启动青年创业科技园建设。
2、进一步加强青年项目推进志愿者队伍。力争在城西北、城北已建立两支队伍的基础上,建立梅溪临港、天子湖园区两支队伍。
3、进一步加强青年中国美丽乡村建设服务都队伍,力争在高禹
团委与城建局团委结对创建美丽乡村队伍、上墅团委与供电局团委结对追寻美丽乡村队伍的基础上,再建立孝丰、山川、递铺三支队伍,真正实现团委年初制定的把团旗插在经济一线上的目标。
二、积极的服务党政中心工作,发挥生力军作用。
1、全面开展印象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寻找我心中最美的大型活动。通过这项活动的开展,力争把我县奋战行动及美丽乡村建设中最美的人、事、景推荐上来,选出典型,努力在全社会形成人人崇尚美、人人争创美、人人热爱美的浓厚氛围。
2、成立志愿者协会,招募志愿者队伍。为积极服务参与下半年我县举办的大型活动打好基础。
3、成立青年企业家协会队伍,组织青年企业家加大相互间沟通与合作力度,助推相互间抱团竞争,全力推进我县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4、大力实施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着力完成5431工程。
5、全面实施低收入青年农户关爱行动。动用社会各方力量实施助学、助业、助困、助医工程。参与和谐社会建设。
202_年8月5日
第三篇:常委在务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立足当前放眼长远
全力推动我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常委在全区务虚工作会议上的发言
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安排,按照《XX区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下基层开展“三界三促三满意”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本人在深入基层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回顾总结 “十一五”期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取得的成效,正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立足当前,放眼长远,深入思考“十二五”期间我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方向,为我区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撑。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创先争优”活动全面化,切实增强学习型党组织的战斗力
一是学习制度科学化。通过建立集体学习制度、干部培训制度、调查研究制度、主题教育制度等科学的学习制度,逐步将学习成果转化为符合XX实际的实践经验。
二是责任体系明确化。建立健全党委“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责任体系,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区委宣传部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分工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是学习培训基层化。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实时采集和推广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加大经费保障,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和干部培训力度。
二、加强舆情信息工作长效化,牢牢把握舆论导向工作的引导力
今年以来,全市新闻事件暨网络舆情呈现频发态势,主要是涉及征地补偿、拆迁安置、土地流转、增减挂钩、工业用地和新农村建设等敏感性话题。网络舆情涉及面广、传播快、影响大,要求我们不断创新机制制度,强化监控监管,不断提升舆论引导水平,努力为XX经济社会发展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一是通过抓防控、抓处置,抓引导、抓协调等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舆情管控,大力提升舆情处置工作水平。
二是建立健全机制,不断加强新闻和网路舆情处置工作机构和队伍的建设,充分发挥“XX区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强化舆论应对和引导水平。
三、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规模化,积极打造文化产业新业态的集聚力
近年来,我区上下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得了一定的成绩。目前,已经成立了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编制出台了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建立了文化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300万元)。但是由于区划调整等因素的影响,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不容乐观,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总量不足、层次不高、投资规模不够,文化消费市场还有待进一步培育。202_年,全区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仅为2.95亿元。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十二五”《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目标要求,重点实施“四大产业”(文化旅游产业,生态文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特色文化产业)“和”八大工程”(XX文化研究工程、文化公园建设工程、文化旅游繁荣工程、动漫游戏发展工程、印刷复制整合工程、文体器械扩量工程、休闲娱乐提升工程、影视博览推动工程),全力引进和发展重点文化产业,引导和培育一批骨干文化企业,造就一批XX文化产业品牌 ,建设若干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 进一步培育完善文化市场,扩大文化产品消费,扩大对外文化产品和服务业务,推动更多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进入国际市场。
四、推动文化重点工程项目化,全力加快文化惠民工程的推进力
进一步加快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实施XX文化品牌打造工程。充分挖掘开发利用我区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大力推进XX文化公园建设、运河湾现代农业产业园特色场馆建设、XX古镇文化旅游景区建设、XX文化研究等工作,加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推广,打造非物质遗产文化品牌,开发龙王庙行宫及中运河等风光带,打造XX特色旅游文化产业品牌。目前京东信息科技园已完成总平面图设计工作,XX古镇文化旅游开发已全面启动,文化公园项目正在进行基桩施工,大剧院施工图已报省审图中心审批。
五、推进对外宣传工作多样化,努力提升我区对外形象的影响力
一是进一步强化正面宣传引导功能,坚持舆情应对和正面宣传“两手抓”、“两手硬”,做到正面宣传导向鲜明,声势强劲,负面舆情及时应对,有效化解;全力做好舆情管控工作,一旦发现有涉及XX的负面报道和舆情信息,立即从正面引导回应,“封堵”有害信息和失实报道,切实做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出去,把消极有害的负面信息“沉”下去。
二是加大力度打造外宣工作高位平台。做到广角度定位,层次深有高度。围绕 “上头版、上头条、上大台”的“三
上”目标,对XX招商引资,工业突破、高效农业、企业上市等重大典型,开展立体式、全方位、大范围的集中宣传,形成舆论强势,为我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安定和谐的外部环境。
六、打造地方文化特色品牌化,加快转化XX文化研究的生产力
十二五期间,XX文化研究会将进一步解放思想,以 “七个一”工程建设为工作重点,深入发掘、研究、弘扬XX文化,打造XX文化品牌,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办好中国•XXXX文化国际研讨会,颁好XX文化研究“金鼎奖”。按照研究会章程规定,每两年举办一次。
二是认真组稿,出版《XX研究》论文集。目前,我们已经整理97篇(共85万字)优秀稿件,结集出版了论文集《XX研究》(第一辑)。
三是加强内刊建设,完成其升格为公开出版物工作。项目研究会主办的连续性出版物《XX文化》,目前已经编印出四期,下一阶段我们将进一步提升《XX文化》的质量档次,力争202_年内将其升格为国内公开发行。
四是协助XX纪念馆建设,创作XX雕像。目前,XX纪念馆的设计建设方案已经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十二五期间,我们将协助XX纪念馆建设并聘请一流雕塑家,创作XX雕像,再现这位叱诧风云的盖世英雄形象
五是举办“XX的破釜沉舟精神与企业的发展”企业家高峰论坛暨XX区大项目签约仪式。
六是筹拍大型历史题材电视连续剧《英雄盖世》(暂定名),谱好主题曲。
七是多角度、多层次组织XX文化研究活动。筹划组织
“作家诗人看XX”、XX题材的影视剧展等活动。
七、推进网络创业培训市场化,努力提升创业文化建设的创造力
一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xx市XX区委 xx市XX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全民创业的意见》,《XX区大力推进网络创业实施办法》等文件要求,实行 “六放宽”政策,开辟创业“绿色通道”,拓宽创业渠道。
二是继续加大各类创业基地、创业园、创业示范街和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平台。
三是进一步加强对创业者的帮扶和服务,全面推行一个项目、一张图纸、一套班子、一路绿灯的“四个一”帮办模式,不断提升帮办服务环境;四是积极利用各种方式加大全民创业的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想创业、敢创业、创大业”的浓厚氛围。
八、丰富精神文明创建内涵化,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的感召力
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一体文明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夯实基础,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力争在“十二五”末,努力培育两到四个能对外开放、对内示范的高标准文明生态村典型,有80%农户成为“诚信新农户”;着力加强效能、环境、道德三个重要内容建设,进一步规范文明行业、文明单位、文明窗口评创管理工作,树立一批文明创建标兵单位;深入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通过举办“市民大讲堂”,“公共文明建设年”等活动进一步提升公民思想道德素质;扎实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规划建设好乡村少年宫和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指导中心等阵地建设项目,完善农村未成年人
活动场所建设,不断满足未成年人校外精神文化生活需求;进一步抓好网吧管理,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斗争,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积极营造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
九、强化文化队伍建设专业化,努力提高宣传文化工作的服务力
新形势、新任务下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是关键。无论是发展宣传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还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都必须以人才为基础、为保障,我部将大力实施“人才兴文”战略,着力打造五支专业化队伍,为宣传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是以提高政治理论综合素质和实务能力为核心,深入推进理论宣讲队伍建设;二是以提高新闻宣传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为核心,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高素质新闻宣传队伍;三是以推进艺术水平和原创能力为核心,建设一支门类齐全,业务精湛的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四是以提高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为核心,以文化科技人才、文化金融人才和文化创意人才为重点,加强文化产业新兴领域人才队伍建设;五是以提升服务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建设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
第四篇:A市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也是我市建大市以来召开的第一次人才工作专题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传达落实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实现我市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去年市委先后召开两次常委会,组织学xxx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听取并研究全市人才工作。5月中旬市里组织三个调研组,就我市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形成了《欠发达地区人才强市战略研究》的调研报告,同时制定下发了《衢州市****-****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关于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完善和创新了人才队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和保障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1月*日,市委常委会再次专题研究了我市人才工作,并就下一阶段人才工作作了研究部署。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极端重要性人才问题至关重要。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教兴国、依法治国战略,作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去年底中央和省委相继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今后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几年来,我市的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人才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成长环境不断优化,人才数量增长较快,人才综合素质也有较大提高,初步形成了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较好,理论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人才队伍。主要体现在:--人才总量不断增加。到202_年底,全市共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人员**.*万名,比****年增加*.*万人。其中党政人才近*.*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万人;专业技术人才*万人。--人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到202_年底,全市共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才约*.*万人,占人才总数的**.*%,比****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达到****人,占人才总数的*.*%。--人才创业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市相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新世纪人才资源开发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企业锻炼或帮助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大力开展创业富民活动,引导鼓励各类人才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争创业绩、锻炼成才,全社会尊重人才、倡导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逐渐形成。--人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加大了市、县两级人才专业市场建设力度,人才市场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人才市场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并朝着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明显。--人才工作成效不断显现。202_年,全市列入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已达***项,比上年增加***%;争取到国家和省科技项目经费****.*万元,创历史新高;获得省科技进步奖**项;全市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亿元,比上年增长**.*%。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市人才队伍现状仍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总量不够。202_年底全市每万人口的人才拥有量为***人,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差***人。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大量人才集中在党政机关及学校、医院,企业管理人才普遍紧缺。据有关问卷调查显示,认为机关对人才最有吸引力的占**.**%,外资企业占**.*%,事业单位占**%,而私营企业只占*.**%。三是人才引进难、易流失的矛盾比较突出。市里连续几年外出招聘城市规划方面的高级人才,一直未果;国际贸易、计算机、外语、生物工程等人才十分紧缺。202_年,衢州籍大中专生回衢工作的只有****人,仅占总数的**%。1999年以来,全市仅教育卫生系统就流失专业技术人才***人。四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人才工作得不到应有重视,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明显存在。解决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本的是要以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人才观,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开发人才观。最近,世界银行对全世界资本存量进行了一次分析,提出国民财富的新标准可分三类:人力资本、土地资本、货币资本,其中三个资本的构成分别是人力资本占**%;土地占**%;货币占**%。从这个比例看出,我市第一财富是***万的衢州人口,第二财富是****平方公里的土地,第三财富是***亿的城乡储蓄。所以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宝贵的部分,人才资源则是人力资源中的精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第一资源,也是欠发达地区最稀缺的生产要素。培养人才就是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抓住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变这一关键中的关键,就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以最小的成本撬动所有资源转变为资本的最佳支点。对一个地区、一个企业而言,谁抓住了人才这个根本,抢占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就能赢得未来。衢州要培育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一点是要发挥人力资源这一比较优势。各级党政一把手必须抓第一资源,抢抓、善抓第一资源的领导是称职的领导,否则就是不称职领导。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转变经济建设中争资金、抢项目、重物轻人的做法,把人才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以培养人才作为加快发展之基,以用好人才作为加快发展之本,以吸引人才作为加快发展之策,依靠人才资源的大开发,推动经济的大发展。--树立人人都能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开放人才观。什么是人才?长期以来,全国各地实行的是以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的人才标准,这种唯学历和职称的人才观是不科学的。以这种标准去衡量,拥有专利***项,创建了***电子集团的项青松,当年却只有初中文凭,算不算人才?美国《华盛顿邮报》一年多的科技类招聘广告有****则,其中****条完全是没有任何学历要求,要求学士学位的仅***条,要求硕士的仅**条。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首先是要转变观念,破除以往狭隘的人才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不仅包括党政干部、知识分子,有经验的管理者、资金的拥有者以及有社会关系的人,还应包括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乡土人才如衢州保姆、衢州保安、衢州保绿等,这些都是人才。也就是说,只要具有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有所贡献的,都是我们需要的人才。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就是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树立以人为本的开明人才观。以人为本是科学人才观的核心。尊重人才需求规律是做好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前提。我市人才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少数单位领导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不关心人才发展,不尊重人才利益,不宽容人才失败,由此造成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很好发挥,这归根到底是没有按人才需求规律做好工作。人才需求至少有这几点:一是好待遇;二是受尊重;三是能发展,四是有自由。尤其是尊重人才,给予人才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自由,应作为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从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出发,把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对各类人才都要一视同仁地提供服务,使他们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工作条件,最大限度地满足各类人才身心健康、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的需求;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努力形成相互信任、彼此尊重、鼓励创新、鼓励探索的良好氛围。尽管我市难以提供发达地区那么好的物质待遇,但如果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业,充分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环境,我们就同样具有吸引力,这也是做好我市人才工作的突破点所在,二、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人才强市战略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环境,加快发展,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各项事业中来,为我市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我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经过若干年努力,人才效能明显提升,人才总量明显增加,人才素质明显改善,从而实现人才增长率与知识生产率两个明显提高。具体说,到202_年,各类人才占社会总人口比例达到*.*%,每万人口的人才数达到 5**人,高层次人才达****人;每百万GDp所使用的人才数降到*人以下,使知识生产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到****年,各类人才占社会总人口比例达到*.*%,每万人口的人才数达到***人,高层次人才达到*万人,努力形成一支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具有创新精神、能够适应区域竞争的人才队伍。每百万GDp中所使用的人才数降到*人以下,力争知识生产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着力推进三支人才队伍建设。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关键是要加快建立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洼地。重点是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努力培养能干事、会办事、办成事的执政能力,建设一支靠得住、有本事、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党政人才队伍,这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努力培养精通经贸、法律和资本运作的能力,建设一支既有实干精神、又有开拓魄力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这是我们努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积极举措,也是加快实现富民强市的有效途径。努力培养技术研发和运作的能力,建设一支既能创新、又能创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这是我们增强产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衢州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必然选择。这三支队伍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其中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设,是当前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凝聚人才的人才,是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的主体力量,但这类人才我市目前十分稀缺。以企业产值和销售收入超***万元的企业为统计对象,我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现仅****余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余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同时在自身素质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如系统的经营管理和知识培训不够,市场运作的经验积累有限,个别企业主依然有小生产观念,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还有待于提高等等。解决企业人才问题的关键在企业家,有了高素质的企业家,就会有引进人才、重用人才、留住人才的平台和机制。对此,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从过去简单帮助企业引人才转到注重培养、引进企业家上来。一是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市多数企业为成长型企业,重在帮助他们强化开放意识,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谋发展;帮助他们不要走老路,要靠不断创新去做大做强企业。二是要通过招商引资和联合重组,引进一批外地优势企业家,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衢州经济以增量推动为主,今后外来企业还会不断增多。在衢州,企业不要有内外之分,都是一家,要开放兼容,不能排外,不要人为对立起来。三是发挥企业家协会作用,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主管部门要善于把协会推到一线,这是锻炼企业家的好机会,不要什么事都包揽。四是办好衢商研究会,大力弘扬衢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努力形成具有衢州特色的企业家队伍。与此同时,要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各类专业人才需求排名前**名的是:市场营销、化工类、师范类、机械类、建筑类、建材类、电子信息类、经营管理类、医学医药类及财务管理。企业是吸纳人才的主体,要善于按市场规律办事,舍得在培养人才上投资,不惜重金聘人才。凡是在这方面有眼光的企业一定兴旺成功。
(二)以三项工程为载体,着力构筑人才培训体系。人人可以成才的前置条件是要有学习的机会。我市人力资源丰富与人力资本短缺并存,要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首要环节就是抓培训。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树立大培训观念,要象抓基础设施、抓项目、抓技改那样抓人才培训,舍得花钱、舍得投入。当前,要努力完善开发人才资源的培训机制,以人才培训三项工程为载体,使各类人才通过培训,尽快提高实践技能和水平,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力,成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1、深化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培养农村乡土人才。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加快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以劳动力结构调整带动农业结构调整,这是我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之举。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这个高度,进一步增强搞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深化、提升和创新文章。万名农民素质工程不仅解决农民群众的就业出路,也是在培养农村乡土人才。正是由于农民掌握了一技之长,今天的就业就是明天的创业。当前要重点抓好劳务技能培训,确保培训质量,打响衢州三保一技劳动力特色品牌。尤其是抓好农业龙头企业经营人才培训、种养大户培训、返乡创业人员培训和衢州保绿培训,在培养乡土人才上下功夫,促进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具有开发、生产、销售等技能的实用人才。
2、全面实施创业素质工程,提升工商企业竞争力。创业素质工程是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的重要举措。我们计划从202_年起,用*年时间,着重培训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者****人、工程技术人员****人、新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人、企业技术蓝领*****人。这项工作昨天已开会进行动员部署,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会议精神,把培训的过程看作是支持企业发展的过程,尽快抓好启动实施。要组织一批专家、教授来衢授课,帮助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充实工商管理新知识;对工作业绩突出、有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由企业报名,政府联系有关高校研究生班进修培训。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根据自身用人特点,学习借鉴外地成功企业的培训机制,在政府帮助下,通过自培、委培等形式,抓紧培养企业紧缺的技术蓝领,并通过继续教育形成稳定的企业人才队伍。
3、加快实施***人才工程,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完善市***人才工程人选的选拔、培养、考核办法,实行动态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在市***人才工程人选中的比重。凡是在我市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人员、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培养人员、全日制博士等,经考核合格,可直接纳入市***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序列;在我市企事业单位的全日制硕士,经考核合格,可直接纳入第二层次培养人员序列。同时,对有突出贡献的工人技师和乡土人才也可列入市***人才工程选拔范围。力争到****年,市***人才工程人员达到****名,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质量优秀、与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建立健全五项机制。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是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三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培养、引进、使用人才,要以机制建设为保障,在实践中切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社会环境。一是建立健全人才的终身教育机制。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规划,建立继续教育带薪学习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形成政府、单位、个人三方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建立继续教育培训信息网络和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开展继续教育公共课和技能课培训,每个人才每年的继续学习时间须达到**个学时以上。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学习培训考核办法。加快衢州学院的筹建进度,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办学层次,调整专业设置,注重工科建设,多为本地培养高级灰领和技术蓝领,努力把衢州学院建设成为我市乃至闽赣皖周边地区的人才孵化基地。职业教育是我市的强项,要采取多种形式,扩大招生,加快培养,成为技术蓝领培养基地。加强指导,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等活动,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二是建立健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国内外各类优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采取柔性流动方式来我市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或从事其他专业服务。鼓励用人单位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和人才租赁等灵活用人方式引进人才和智力。实行引进人才 绿卡制度,在职称评定、社会保险、子女入学等方面与本地人才同等对待,并可为其建立人事档案,确认原有身份,连续计算工龄,养老和医疗保险经费由用人单位补交。各级人事部门要从过去为机关引进人才为主转变为为企业引进急需人才为主。党政机关引进全日制硕士以上研究生,经考核合格可直接录用为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引进本科以上人才可以不受编制限制。在衢的工业企业新吸纳本科以上毕业生和中级职称以上人才的,两年内按新增人数给予一定额度的地方税收奖励。市、县两级集中建造人才(专家)公寓,解决引进人才和柔动人才的临时住房问题。引进的大中型企业经营人才、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在衢服务满一定年限后,可以购买房屋产权,所需经费由用人单位给予补助。今年市里将尽快启动***套人才公寓建设,并研究制定人才公寓出售或租住的管理办法,确保按期交付使用。三是建立健全人才的市场配置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完善人才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培育和发展网上人才市场,加快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络建设,积极推动现有各类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实现联网贯通;放手发展人才中介机构,鼓励各种专业协会、人才联谊会发展,为人才沟通创造平台。积极推行以引进人才为主导的工作居住证制度,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限制。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下海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三年内保留身份、职级、编制和人事关系,工资照发。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在不利用职权、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以资金、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创办工业企业。本着干部自愿、企业欢迎的原则,每年从党政机关选派一批县、科级干部到企业工作。对表现突出的离岗创业和到企业工作人员,视工作需要,适时予以提拔重用,或通过人才评荐机构,推荐到更好的经营管理岗位工作。四是建立健全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机关部门奖金分配制度,拉开档次,调动积极性。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根据责任、业绩、贡献大小,合理拉开收入差距,逐步建立体现人才价值和人才市场价格的分配机制。组织开展对优秀企业家、名校长、名院长、名师、名医等各方面优秀人才的评选表彰,并实行动态管理,激励人才不断创新,提高素质,争做贡献。建立突出贡献人才重奖制度,每三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名,入选者给予奖励*-**万元。定期开展人才环境评估,设立人才投诉信箱,做好维权工作。五是建立健全人才的多元投资机制。树立人才资本优先积累的观念,加快形成和完善以政府适当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各方出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人才资源开发投入的增长要与财政支出的增长相适应。各级政府要根据人才工作实际需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各类人才的培养、紧缺急需人才的引进等工作。企业是吸纳人才和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强化企业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全面提升吸纳人才的能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对人才资源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人才资源开发的投资。对以上五项机制,各地和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抓好落实。
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由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所决定的,是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是党管干部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化和发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就是要充分发挥我们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更好地统筹人才工作,更好地组织人才资源,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1、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最根本的是要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各级党委要统筹规划人才工作,市、县都要把人才建设作为生产要素配套的重要内容,制定和完善人才开发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同时明确发展目标,制定人才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发展。要注意整合力量,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人才工作合力。要积极提供服务,通过政策支持、精神激励和环境保障,不断改善各类人才的工作与生活条件,以感情和人格的力量,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实行依法管理,加快推进人才法制化建设,增强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最关键的是要做好识人和用人的工作。坚持选贤任能的制度、机制和政策,做好识人和用人工作,是落实党管人才的重要环节。要坚持辩证地看待人才,看一个人,要从主流和大节上去看,不能只看一时一事;看人才首先要看品德、能力和业绩,不能只看学历和资历。要坚决打破论资排辈、唯学历资历的传统观念,把实践作为衡量人才的根本标准,作为发现和识别人才的根本途径。要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既要坚持用人标准,又要不拘一格,特别是对符合德才兼备原则的优秀人才,只要工作需要,就要大胆使用、破格使用。要区别人才类型,把握成长规律和特点,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按照各类人才成长的规律和不同特点去识别和使用人才。总之,党管人才就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
3、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最重要的是形成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合力。一是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真正把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第一要务、第一资源和第一生产力,开展人才工作的调查研究,重视解决人才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有的地方人才工作机构尚未健全,人才工作启动较慢,要尽快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具体措施。二是建立市、县配套的人才规划体系。目前,市里已制定人才规划,各地也要对人才队伍建设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人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三是建立人才工作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市级各部门,并纳入县级党政领导科技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党政一把手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去年出台的《关于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要深入抓好落实,并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四是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和党的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化程度。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组织部门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人事、教育、科技等部门要在人才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五是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新闻宣传部门要为人才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形成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同志们,时代呼唤人才,发展需要人才。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的兴衰成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人才观,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把我市人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
第五篇:A市在全市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市人才工作会议,是市委、市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也是我市建大市以来召开的第一次人才工作专题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传达落实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创新机制,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为实现我市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去年市委先后召开两次常委会,组织学xxx省委关于人才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指示精神,听取并研究全市人才工作。5月中旬市里组织三个调研组,就我市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形成了《欠发达地区人才强市战略研究》的调研报告,同时制定下发了《衢州市****-****年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和《关于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完善和创新了人才队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和保障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今年1月*日,市委常委会再次专题研究了我市人才工作,并就下一阶段人才工作作了研究部署。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树立和落实科学的人才观,充分认识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极端重要性
人才问题至关重要。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教兴国、依法治国战略,作出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科学判断,提出了人才强国战略和党管人才原则。去年底中央和省委相继召开人才工作会议,就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人才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今后人才工作指明了方向。
近几年来,我市的人才队伍建设得到明显加强,人才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成长环境不断优化,人才数量增长较快,人才综合素质也有较大提高,初步形成了一支思想政治素质较好,理论水平较高,业务能力较强的人才队伍。主要体现在:
--人才总量不断增加。到202_年底,全市共有中专以上学历或初级以上职称人员**.*万名,比****年增加*.*万人。其中党政人才近*.*万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万人;专业技术人才*万人。
--人才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到202_年底,全市共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才约*.*万人,占人才总数的**.*,比****年提高了*.*个百分点。具有高级职称的人员达到****人,占人才总数的*.*。
--人才创业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市相续出台了《关于加快新世纪人才资源开发的若干意见》、《关于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企业锻炼或帮助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大力开展创业富民活动,引导鼓励各类人才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争创业绩、锻炼成才,全社会尊重人才、倡导创业的良好环境和氛围逐渐形成。
--人才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加大了市、县两级人才专业市场建设力度,人才市场体系框架初步形成,人才市场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并朝着信息化、网络化方向发展。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明显。
--人才工作成效不断显现。202_年,全市列入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已达***项,比上年增加***;争取到国家和省科技项目经费****.*万元,创历史新高;获得省科技进步奖**项;全市省、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产品销售收入达到**.**亿元,比上年增长**.*。
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我市人才队伍现状仍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才总量不够。202_年底全市每万人口的人才拥有量为***人,与全省平均水平相差***人。二是人才结构不合理。大量人才集中在党政机关及学校、医院,企业管理人才普遍紧缺。据有关问卷调查显示,认为机关对人才最有吸引力的占**.**,外资企业占**.*,事业单位占**,而私营企业只占*.**。三是人才引进难、易流失的矛盾比较突出。市里连续几年外出招聘城市规划方面的高级人才,一直未果;国际贸易、计算机、外语、生物工程等人才十分紧缺。202_年,衢州籍大中专生回衢工作的只有****人,仅占总数的**。1999年以来,全市仅教育卫生系统就流失专业技术人才***人。四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人才工作得不到应有重视,见物不见人的现象明显存
在。
解决人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根本的是要以全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人才观,克服在人才问题上的各种不合时宜的观念。
--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开发人才观。最近,世界银行对全世界资本存量进行了一次分析,提出国民财富的新标准可分三类:人力资本、土地资本、货币资本,其中三个资本的构成分别是人力资本占**;土地占**;货币占**。从这个比例看出,我市第一财富是***万的衢州人口,第二财富是****平方公里的土地,第三财
富是***亿的城乡储蓄。所以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宝贵的部分,人才资源则是人力资源中的精华,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第一资源,也是欠发达地区最稀缺的生产要素。培养人才就是高层次的人力资源开发。抓住人力资源向人才资源转变这一关键中的关键,就抓住了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住了以最小的成本撬动所有资源转变为资本的最佳支点。对一个地区、一个企业而言,谁抓住了人才这个根本,抢占了人才的制高点,谁就能赢得竞争的主动权,就能赢得未来。衢州要培育成为全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跨越式发展,关键一点是要发挥人力资源这一比较优势。各级党政一把手必须抓第一资源,抢抓、善抓第一资源的领导是称职的领导,否则就是不称职领导。各级各部门都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转变经济建设中争资金、抢项目、重物轻人的做法,把人才工作紧紧抓在手上,以培养人才作为加快发展之基,以用好人才作为加快发展之本,以吸引人才作为加快发展之策,依靠人才资源的大开发,推动经济的大发展。
--树立人人都能成才、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的开放人才观。什么是人才?长期以来,全国各地实行的是以具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以上职称的人员的人才标准,这种唯学历和职称的人才观是不科学的。以这种标准去衡量,拥有专利***项,创建了***电子集团的项青松,当年却只有初中文凭,算不算人才?美国《华盛顿邮报》一年多的科技类招聘广告有****则,其中****条完全是没有任何学历要求,要求学士学位的仅***条,要求硕士的仅**条。树立科学的人才观,首先是要转变观念,破除以往狭隘的人才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才存在于人民群众之中,不仅包括党政干部、知识分子,有经验的管理者、资金的拥有者以及有社会关系的人,还应包括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乡土人才如衢州保姆、衢州保安、衢州保绿等,这些都是人才。也就是说,只要具有
一定的知识或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对社会有所贡献的,都是我们需要的人才。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就是要在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下,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
--树立以人为本的开明人才观。以人为本是科学人才观的核心。尊重人才需求规律是做好人才资源开发的基本前提。我市人才队伍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少数单位领导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少吃草,不关心人才发展,不尊重人才利益,不宽容人才失败,由此造成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没有得到很好发挥,这归根到底是没有按人才需求规律做好工作。人才需求至少有这几点:一是好待遇;二是受尊重;三是能发展,四是有自由。尤其是尊重人才,给予人才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自由,应作为欠发达地区人才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从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才观出发,把促进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放在首要位置,对各类人才都要一视同仁地提供服务,使他们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工作条件,最大限
度地满足各类人才身心健康、相互交流和学习提高的需求;加强沟通,增进理解,努力形成相互信任、彼此尊重、鼓励创新、鼓励探索的良好氛围。尽管我市难以提供发达地区那么好的物质待遇,但如果以人为本,尊重人才,尊重知识,尊重创业,充分营造人才工作的良好环境,我们就同样具有吸引力,这也是做好我市人才工作的突破点所在,二、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人才强市战略的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以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以调整和优化人才结构为主线,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为主体,紧紧抓住培养、吸引、用好人才三个环节,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优化环境,加快发展,努力把各类优秀人才集聚到各项事业中来,为我市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我市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主要目标是:经过若干年努力,人才效能明显提升,人才总量明显增加,人才素质明显改善,从而实现人才增长率与知识生产率两个明显提高。具体说,到202_年,各类人才占社会总人口比例达到*.*,每万人口的人才数达到5**人,高层次人才达****人;每百万GDP所使用的人才数降到*人以下,使知识生产率提高一个百分点。到****年,各类人才占社会总人口比例达到*.*,每万人口的人才数达到***人,高层次人才达到*万人,努力形成一支高素质、高层次、复合型、具有创新精神、能够适应区域竞争的人才队伍。每百万GDP中所使用的人才数降到*人以下,力争知识生产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着力推进三支人才队伍建设。
为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关键是要加快建立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洼地。重点是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努力培养能干事、会办事、办成事的执政能力,建设一支靠得住、有本事、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党政人才队伍,这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努力培养精通经贸、法律和资本运作的能力,建设一支既有实干精神、又有开拓魄力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这是我们努力增强经济发展活力的积极举措,也是加快实现富民强市的有效途径。努力培养技术研发和运作的能力,建设一支既能创新、又能创业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这是我们增强产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也是加快衢州制造业基地建设的必然选择。这三支队伍是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统一体,其中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设,是
当前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企业经营管理人才是凝聚人才的人才,是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的主体力量,但这类人才我市目前十分稀缺。以企业产值和销售收入超***万元的企业为统计对象,我市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现仅****余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专业技术人才*****余人,占全市人才总量的**。同时在自身素质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如系统的经营管理和知识培训不够,市场运作的经验积累有限,个别企业主依然有小生产观念,知识结构和综合素质还有待于提高等等。解决企业人才问题的关键在企业家,有了高素质的企业家,就会有引进人才、重用人才、留住人才的平台和机制。对此,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应引起高度重视,从过去简单帮助企业引人才转到注重培养、引进企业家上来。一是帮助企业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市多数企业为成长型企业,重在帮助他们强化开放意识,在竞争中求合作,在合作中谋发展;帮助他们不要走老路,要靠不断创新去做大做强企业。二是要通过招商引资和联合重组,引进一批外地优势企业家,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衢州经济以增量推动为主,今后外来企业还会不断增多。在衢州,企业不要有内外之分,都是一家,要开放兼容,不能排外,不要人为对立起来。三是发挥企业家协会作用,实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提高。主管部门要善于把协会推到一线,这是锻炼企业家的好机会,不要什么事都包揽。四是办好衢商研究会,大力弘扬衢商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培育企业文化,努力形成具有衢州特色的企业家队伍。与此同时,要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目前各类专业人才需求排名前**名的是:市场营销、化工类、师范类、机械类、建筑类、建材类、电子信息类、经营管理类、医学医药类及
财务管理。企业是吸纳人才的主体,要善于按市场规律办事,舍得在培养人才上投资,不惜重金聘人才。凡是在这方面有眼光的企业一定兴旺成功。
(二)以三项工程为载体,着力构筑人才培训体系。
人人可以成才的前置条件是要有学习的机会。我市人力资源丰富与人力资本短缺并存,要实现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首要环节就是抓培训。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树立大培训观念,要象抓基础设施、抓项目、抓技改那样抓人才培训,舍得花钱、舍得投入。当前,要努力完善开发人才资源的培训机制,以人才培训三项工程为载体,使各类人才通过培训,尽快提高实践技能和水平,充分发挥其能动性和创造力,成为经济建设的主力军。
1、深化万名农民素质工程,培养农村乡土人才。实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提高农民就业技能,加快人力资源向人力资本转化,以劳动力结构调整带动农业结构调整,这是我市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之举。各级各部门要站在这个高度,进一步增强搞好万名农民素质工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深化、提升和创新文章。万名农民素质工程不仅解决农民群众的就业出路,也是在培养农村乡土人才。正是由于农民掌握了一技之长,今天的就业就是明天的创业。当前要重点抓好劳务技能培训,确保培训质量,打响衢州三保一技劳动力特色品牌。尤其是抓好农业龙头企业经营人才培训、种养大户培训、返乡创业人员培训和衢州保绿培训,在培养乡土人才上下功夫,促进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具有开发、生产、销售等技能的实用人才。
2、全面实施创业素质工程,提升工商企业竞争力。创业素质工程是深入实施工业立市战略的重要举措。我们计划从202_年起,用*年时间,着重培训企业家和企业经营管理者****人、工程技术人员****人、新办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主*****人、企业技术蓝领*****人。这项工作昨天已开会进行动员部署,各地各部门要按照会议精神,把培训的过程看作是支持企业发展的过程,尽快抓好启动实施。要组织一批专家、教授来衢授课,帮助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充实工商管理新知识;对工作业绩突出、有贡献的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由企业报名,政府联系有关高校研究生班进修培训。同时,鼓励和引导企业根据自身用人特点,学习借鉴外地成功企业的培训机制,在政府帮助下,通过自培、委培等形式,抓紧培养企业紧缺的技术蓝领,并通过继续教育形成稳定的企业人才队伍。
3、加快实施***人才工程,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进一步完善市***人才工程人选的选拔、培养、考核办法,实行动态管理。提高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在市***人才工程人选中的比重。凡是在我市企事业单位工作的享受国务院政府特贴人员、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人才工程一、二层次培养人员、全日制博士等,经考核合格,可直接纳入市***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序列;在我市企事业单位的全日制硕士,经考核合格,可直接纳入第二层次培养人员序列。同时,对有突出贡献的工人技师和乡土人才也可列入市***人才工程选拔范围。力争到****年,市***人才工程人员达到****名,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结构合理、质量优秀、与衢州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着力建立健全五项机制。
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是做好新时期人才工作三个十分重要的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培养、引进、使用人才,要以机制建设为保障,在实践中切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社会环境。
一是建立健全人才的终身教育机制。制定和完善人才培养规划,建立继续教育带薪学习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形成政府、单位、个人三方负担的继续教育投入机制。建立继续教育培训信息网络和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开展继续教育公共课和技能课培训,每个人才每年的继续学习时间须达到**个学时以上。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应的学习培训考核办法。加快衢州学院的筹建进度,加大扶持力度,提高办学层次,调整专业设置,注重工科建设,多为本地培养高级灰领和技术蓝领,努力把衢州学院建设成为我市乃至闽赣皖周边地区的人才孵化基地。职业教育是我市的强项,要采取多种形式,扩大招生,加快培养,成为技术蓝领培养基地。加强指导,深入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等活动,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形成,提高全民的整体素质。
二是建立健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鼓励国内外各类优秀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采取柔性流动方式来我市从事兼职、咨询、讲学、科研和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投资兴办企业或从事其他专业服务。鼓励用人单位以岗位聘用、项目聘用、任务聘用和人才租赁等灵活用人方式引进人才和智力。实行引进人才绿卡制度,在职称评定、社会保险、子女入学等方面与本地人才同等对待,并可为其建立人事档案,确认原有身份,连续计算工龄,养老和医疗保险经费由用人单位补交。各级人事部门要从过去为机关引进人才为主转变为为企业引进急需人才为主。党政机关引进全日制硕士以上研究生,经考核合格可直接录用为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引进本科以上人才可以不受编制限制。在衢的工业企业新吸纳本科以上毕业生和中级职称以上人才的,两年内按新增人数给予一定额
度的地方税收奖励。市、县两级集中建造人才(专家)公寓,解决引进人才和柔动人才的临时住房问题。引进的大中型企业经营人才、高层次人才和紧缺人才,在衢服务满一定年限后,可以购买房屋产权,所需经费由用人单位给予补助。今年市里将尽快启动***套人才公寓建设,并研究制定人才公寓出售或租住的管理办法,确保按期交付使用。
三是建立健全人才的市场配置机制。进一步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完善人才市场信息发布制度,培育和发展网上人才市场,加快人才市场公共信息网络建设,积极推动现有各类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实现联网贯通;放手发展人才中介机构,鼓励各种专业协会、人才联谊会发展,为人才沟通创造平台。积极推行以引进人才为主导的工作居住证制度,进一步消除人才流动中的城乡、区域、部门、行业、身份、所有制限制。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员下海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三年内保留身份、职级、编制和人事关系,工资照发。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才在不利用职权、不影响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以资金、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创办工业企业。本着干部自愿、企业欢迎的原则,每年从党政机关选派一批县、科级干部到企业工作。对表现突出的离岗创业和到企业工作人员,视工作需要,适时予以提拔重用,或通过人才评荐机构,推荐到更好的经营管理岗位工作。
四是建立健全与人才贡献相适应的人才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机关部门奖金分配制度,拉开档次,调动积极性。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根据责任、业绩、贡献大小,合理拉开收入差距,逐步建立体现人才价值和人才市场价格的分配机制。组织开展对优秀企业家、名校长、名院长、名师、名医等各方面优秀人才的评选表彰,并实行动态管理,激励人才不断创新,提高素质,争做贡献。建立突出贡献人才重奖制度,每三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名,入选者给予奖励*-**万元。定期开展人才环境评估,设立人才投诉信箱,做好维权工作。
五是建立健全人才的多元投资机制。树立人才资本优先积累的观念,加快形成和完善以政府适当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社会各方出资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各级财政要加大对人才资源开发的投入,人才资源开发投入的增长要与财政支出的增长相适应。各级政府要根据人才工作实际需要,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必要的资金用于各类人才的培养、紧缺急需人才的引进等工作。企业是吸纳人才和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强化企业吸纳人才的主体地位,全面提升吸纳人才的能力。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对人才资源开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开展人才资源开发的投资。
对以上五项机制,各地和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抓好落实。
三、坚持党管人才原则,不断开创人才工作新局面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是由人才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所决定的,是人才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的根本保证,是党管干部原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化和发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就是要充分发挥我们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更好地统筹人才工作,更好地组织人才资源,为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1、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最根本的是要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各级党委要统筹规划人才工作,市、县都要把人才建设作为生产要素配套的重要内容,制定和完善人才开发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同时明确发展目标,制定人才工作的重大方针政策,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协调发展。要注意整合力量,建立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人才工作合力。要积极提供服务,通过政策支持、精神激励和环境保障,不断改善各类人才的工作与生活条件,以感情和人格的力量,提高对人才的吸引力和感召力。要实行依法管理,加快推进人才法制化建设,增强工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2、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最关键的是要做好识人和用人的工作。坚持选贤任能的制度、机制和政策,做好识人和用人工作,是落实党管人才的重要环节。要坚持辩证地看待人才,看一个人,要从主流和大节上去看,不能只看一时一事;看人才首先要看品德、能力和业绩,不能只看学历和资历。要坚决打破论资排辈、唯学历资历的传统观念,把实践作为衡量人才的根本标准,作为发现和识别人才的根本途径。要坚持任人唯贤、唯才是举,既要坚持用人标准,又要不拘一格,特别是对符合德才兼备原则的优秀人才,只要工作需要,就要大胆使用、破格使用。要区别人才类型,把握成长规律和特点,充分尊重人才的个性,按照各类人才成长的规律和不同特点去识别和使用人才。总之,党管人才就是党爱人才,党兴人才,党聚人才。
3、落实党管人才原则,最重要的是形成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合力。一是要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真正把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抓第一要务、第一资源和第一生产力,开展人才工作的调查研究,重视解决人才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从目前情况来看,有的地方人才工作机构尚未健全,人才工作启动较慢,要尽快完善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具体措施。二是建立市、县配套的人才规划体系。目前,市里已制定人才规划,各地也要对人才队伍建设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人才需求进行科学预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制定出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三是建立人才工作责任制,把人才工作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和市级各部门,并纳入县级党政领导科技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党政一把手考核的重要内容。市委、市政府去年出
台的《关于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要深入抓好落实,并从实际出发,制定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四是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形成统分结合、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和党的干部工作、人才工作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运行机制,提高人才队伍建设的组织化程度。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组织部门要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加强对人才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组织协调和督促检查,人事、教育、科技等部门要在人才工作中发挥骨干作用。五是加强宣传思想工作,新闻宣传部门要为人才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进一步形成有利于各类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
同志们,时代呼唤人才,发展需要人才。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事关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事关我市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大业的兴衰成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人才观,大力推进人才强市战略,努力把我市人才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