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讲话致辞 > 专题发言
公文写作专题辅导
编辑:独酌月影 识别码:95-215552 专题发言 发布时间: 2023-03-27 04:06: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公文写作专题辅导

一、什么是公文

1、公文的含义:所谓公文,是公务文书的简称,广义的公文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中所用的文字材料。广义的公文专指法定公文。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列出的十三类公文。这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2、公文的特点主要有:(1)法定性;(2)政策性;(3)实用性;(4)实效性;(5)规范性。

3、公文的基本功用。

(1)颁布法规,传达指示;(2)反映情况,请示工作;

(3)联系工作,商洽公务;(4)宣传教育;

(5)依据凭证。

二、公文的种类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1993年11月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我国现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分12类13种:①命令(令);②议案;③决定;④指示;⑤公告、通告;⑥通知;⑦通报;⑧报告;⑨请示; 10 批复; 11 函; 12 会议纪要。1996年5月中央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我国现行的各级党的机关公文有14种:①决议;②决定;③指示;④意见;⑤通知;⑥通报;⑦公报;⑧报告;⑨请示; 10 批复; 11 条例; 12 规定; 13 函; 14 会议纪要。

这里面不同的是什么呢:96年的取消了命令,议案换成了决议。93年把公告和通告规为一类。在96年的时候呢又进行了细分,划分为通报和公报两个文种。并新增了条例和规定。这样的话共14个文种。

到XX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对公文的种类又重新进行了划分,现在我们所用的公文处理规定,就是国务院XX年颁布的。自XX年1月1日起施行。下面我逐一介绍。

(一)命令(令)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位及人员。大家经常听到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36主席令。

(二)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关于对***党内记大过处分的决定

(三)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四)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通知: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六)通报:适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或者情况。

(七)议案: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按照法律程序向同级人民代表大会或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请审议事项。

(八)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请示: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比如:关于申请人才大厦维修经费的请示。

(十)批复:适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事项。

(十一)意见:适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十二)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

(十三)会议纪要: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2、公文的分类。

(五)发文字号:发文字号是指发文机关编制的公文代号,简称文号。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发文年度、发文顺序号三部分组成。其中发文年度用六角括号括入。如国务院1998年制发的第12号文件,发文字号为“国发〔1998〕12号”。发文字号位于版头与红线之间的正中处,用公函纸制发的,位于标题右上侧。几个机关联合发文,一般只标明主办机关发文字号。

(六)签发人

签发人与签署不同。签署是某些需要以本机关行政首长名义发布的公文,由其签名或加盖签名章后才能发出。签发人则有两种情况:一是指机关负责人在审定文稿后签上姓名表示同意印发;二是报送上级机关的请示、报告,必须注明签发人。这里指的是后一种情况,签发人的姓名署于版头红线之上发文字号的右侧:“签发人:×××”。为使公文显得对称,发文字号应相应向左移位。重要的或涉及面广的,必须由正职或主持日常工作的副职领导人签发。

(七)标题

公文标题位于版头下面居中的位置,通常在版头与标题之间,用一红线作区别标志。如一份公文没有版头,标题置于公函纸首端机关名称下的红线稍下居中位置。

公文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公文主题(事由)、文种三部分组成。例如,《酒泉市关于发布节能减排标准的通知》,这里“酒泉市”是发文机关;“关于发布节能减排标准”是事由;“通知”是文种。事由一般都用介词“关于”和表达主要内容的词组组成介词结构。

拟写公文标题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批转或转发公文的标题,一般由批转或转发机关名称、被批转或转发的公文标题、文种三部分组成。如《酒泉市政府批转酒泉市人事局关于加强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报告的通知》。批转和转发公文的标题,应杜绝出现介词和文种的重叠,如“关于”的“关于”,“通知”的“通知”。同时应注意,除批转法规性文件加书名号外,均不对原标题加书名号。

2、事由应简明确切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例如,酒泉市人民政府对历年来制定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应予废止的共有几十件,发文时如将这些废止的规范性文件的标题全部列为事由,显然不可能,即使仅写一个,后加“等”字,也嫌过长,但概括为“废止部分规范性文件”,就显得既明确又简洁。

3、在拟写标题时,一定要准确选定和标明文种,不能自造文种。

4、标题排列要对称、美观,除字数较少的一行字标题外,两行以上的可排成宝塔形,也可排成长短一致的双平行形或三平行形。在转行时,不要把人名、地名、机关名称等专用名词拆开。

5、公文标题中除书名号的使用有明确规定外,一般不加标点符号。标题过长或中间需停顿的,可用空格或换行的方式表述。例如:

国务院关于依靠科技振兴农业

加强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作的决定

(八)主送机关

主送机关是发文机关要求对公文予以办理或答复的对方机关。除了直接面向社会发布的公文之外,公文一般均应在正文之前标题左下方顶格书写主送机关的名称。

确定主送机关应注意:

1、政府各部门应根据本级政府授权和职权规定,方可对下一级人民政府直接行文。

2、请示的公文,应坚持主送一个机关的原则,不能多头主送;除特殊情况外,不得越级请示。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请示,应根据内容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接送领导者个人。

3、批复下级请示,只能主送原请示机关(单位),对相关机关(单位),用抄送。

4、普发公文,主送机关应写规范化统称,如酒泉市人民政府普发文件,主送机关写为“各市、县、区人民政府,政府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

(九)正文

正文是公文的主体,是反映公文具体内容的部分。正文紧接主送机关之后,提行空两格书写。在公文格式里我就不做重点讲解了。

(十)附件

附件是根据正文的需要附加的公文或材料,用以对正文作补充说明或提供参考资料。附件附于正文之后。

(十一)印章

印章是机关权力的象征。公文加印,是制文机关确认公文效力的凭证。印章盖于公文右下端落款处,上不压正文,下要骑年盖月。印章要清楚、端正。联合上报的非法规类公文,由主报机关加盖印章,但在首页要注明会签机关的签发人姓名,比如:酒泉市人事局、酒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一起上报酒泉市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情况的报告,劳动局可以不盖章,但在首页要注明会签机关的签发人姓名。联合下发的公文,都应加盖印章。以行政首长名义行文的公文,前具职务,后盖签名章,大家经常看到的法院门前的布告,叛***什么刑,法院院长***,签名章一盖。

(十二)成文时间

一般就是公文的签发日期,标注于正文右下方,比正文低三到五行即可,或者在盖章过程中压不到正文。联合行文的成文时间,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时间为准,特别是联合行的,一定要注意成文时间。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应以会议通过的日期为准,并写上会议名称及届次,以圆括号括入,标注于公文标题之下。

(十三)附注〖ht〗附注用以说明在公文其它区域不便说明的各种事项。如需要加以解释的名词术语,或用于表示公文的阅读范围、使用方法等内容,标注于落款下另起一行空两格位置。其中阅读范围是对阅读对象的规定,还应用六角括号括入,如〔发至省军级〕、〔发至县团级〕等。

(十四)主题词〖ht〗主题词是由对这一公文内容所述及的主题用规范的词加文种组成,以便日后按公文的主题和文种进行检索。制订公文主题词表,是为准确选用表中的词目提供方便,防止随意性。上报的公文,应标注上级机关公文主题词表中所规定的主题词。一件公文的主题词至少用两个,一般不超过七个。例如,《国务院关于深入开展企业扭亏增盈工作的通知》这一公文,主题词就有“企业”、“经营”、“效益”、“通知”四个。从这里也可归纳出,主题词必须正确无误地反映出公文的内容特征和归属类别,要有层次性,并且不要与标题混同。

关于主题词,1997年国务院专门发布了关于印发《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的通知,国办秘函[1997]35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办公厅(室):现将1997年12月修订的《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印发给你们。自1998年2月1日起,凡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文件和各地区、各部门报送国务院、国务院办公厅的文件,均按此词表标引主题词。1994年4月修订的《国务院公文主题词表》同时废止。词表共由15类1049个主题词组成,分为主表和附表两大部分,主表有13类751个主题词,附表有2类298个主题词。词表分为三个层次。第一 层是对主题词区域的分类如“综合经济”、“财政、金融”类等。第二层是类别词,即对主题词的具体分类,如“工交、能源、邮电”类中的“工业”、“交通”、“能源”和“邮电”等。第三层是类属词。如“体制”、“职能”、“编制”等。第二层和第三层统称为主题词,用于文件的标引。

(十五)抄送机关

抄送机关是指虽然不主办,但应该了解这件公文内容的有关机关。抄送机关名称应写在“主题词”后公文尾部的两条等长平行细实线内。

(十六)印发机关和时间

印发机关,为发文机关的办公部门;印发时间,一般为印刷时间,放在抄送机关细实线下。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什么呢?就是公文的成文时间和印刷时间不一定一致。

以上的公文格式要素在一份公文中要根据规定,合理安排,以示公文的严肃性。随着办公自动化的逐步实现,格式要素和编排更为严格规范,同时还将新增一些格式构成要素。

四、行文规则

行文应当确有必要,注重效用。行文关系根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确定,一般不得越级请示和报告。政府各部门依据部门职权可以相互行文和向下一级政府的相关业务部门行文;除以函的形式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审批事项外,一般不得向下一级政府正式行文。部门内设机构除办公厅(室)外不得对外正式行文。

同级政府、同级政府各部门、上级政府部门与下一级政府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相应的党组织和军队机关可以联合行文;政府部门与同级人民团体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也可以联合行文。属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务,应当由部门自行行文或联合行文。联合行文应当明确主办部门。须经政府审批的事项,经政府同意也可以由部门行文,文中应当注明经政府同意。属于主管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具体问题,应当直接报送主管部门处理。

部门之间对有关问题未经协商一致,不得各自向下行文。如擅自行文,上级机关应当责令纠正或撤销。向下级机关或者本系统的重要行文,应当同时抄送直接上级机关。比如:酒泉市人事局关于印发2012年人事编制工作要点的通知,在下发市直各部门、各县市区人事局的同时,就抄送两办、省人事厅。

“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需要同时送其他机关的,应当用抄送形式,但不得抄送其下级机关。比如说:申请人才大厦建设经费的请示,如果需要可抄送市政府办,但不能抄送县市人事局。

除上级机关负责人直接交办的事项外,不得以机关名义向上级机关负责人报请“请示”、“意见”和“报告”。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向上级机关行文,应当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上级机关向受双重领导的下级机关行文,必要时应当抄送其另一级机关。

草拟公文正文必须符合以下要求:

(一)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及有关规定。如提出新的政策规定,就要切实可行,并需另纸加以说明。

(二)情况确实,观点明确,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文字精练,书写工整,标点准确,篇幅力求简短。

(三)人名、地名、数字、引文准确。时间应写具体的年月日,如“1994年”不能写成“94年”。这种错误在公文写作中是常出现的。很多人也不注意。

(四)公文中的数字,在坚持同一公文中保持数字使用前后一致的前提下,除成文时间、部分结构层次序数和词、词组(一心一意)、惯用语(一是)、缩略语、具有修辞色彩语句中作为词素的数字必须使用汉字外,都要使用阿拉伯数字。

(五)结构层次序数,依次为“一”、“

(一)”、“1”、“(1)”。

(六)公文中应使用国家法定计量单位。

(七)引用公文,应先引标题,后引发文字号,并加圆括号。

(八)用词准确、规范。使用简称时,一般应先用全称,并注明简称。(甘肃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人力资源市场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规划的通知)甘政办2012**号,以下简称规划。

(九)请示的公文应一文一事,报告中不得夹带请示事项。

公文正文的写法主要有两条: 第一、通过叙述、说理表明目的。

公文的行文分上行文、平行文、下行文三种。不管是哪一种,公文的正文一般是分叙事、说理、目的(或结论)三个方面来写的。叙事是摆事实,说理是讲道理,目的(或结论)是指要求对方做的事,或是对某一事项所作的结论。应该通过叙述,说理表明目的。具体来说:

(一)向上级机关写请示性的公文,一般先叙述情况,再提自己的看法,最后提出要求,请上级机关审批。

(二)写陈述性的公文,一般是先陈述情况,再写做法,最后请领导机关或请上级对下一步做法给予指示。

(三)向平级机关写商洽性的公文,常常是先提出因为什么事情,再根据什么规定,最后写请求所要协助解决的问题。

(四)向下级机关发布指示性的公文,通常是先写根据什么情况,再提应该怎样解决,最后提出具体办法,要求下级贯彻执行。

(五)写复文(对下级请示的公文的批复),一般先根据来文所要求解决的事项,再写明审核的意见,最后要求下级按批复执行。

通过叙事、说理来表明目的,就是要深入调查,真正掌握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使理由充足、观点正确,提出的目的既考虑到实际的需要,也考虑到可能性。因此,材料必须真实可靠,论据确凿,说理符合政策、方针,又有的放矢,实事求是。这样,公文的目的就既明确又具体。

第二、文字表达简明、确切、条理清楚。

简明,是指简洁、明确。公文除综合性报告外,采取的是一文一事制。写作时,应反复地、认真地压缩文字,去掉可有可无的空话。较长的公文也应“开门见山”。同时,公文比一般文章对明确的要求更为严格。它的用语以语体文为原则,力求通俗,能说明问题。不准使用自造的简体字。它的语言必须符合语法,还要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确切,是指准确、贴切。公文必须符合准确性的原则,运用概念、判断、推理要合乎逻辑。表达上既重视内容的正确性,也不忽视形式的准确性。从内容到形式,从篇章结构到用词造句,都要与主题高度均衡、统一。

条理清楚,是指公文的布局和其它文章同样重要。一切较长的公文,均应开门见山,首先提出要点,即于开端处,先用极简要文句,说明全文的目的或结论(新闻学上称为“导语”,亦即中国古人所谓“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片言:极少的言辞。居要:处于关键、紧要的地方。警策:原义是使马惊动而疾奔的鞭子,此处比喻精练扼要、含意深刻能使读者闻之惊警的妙句。这两句大意是:在关键、紧要处插一句或几句精辟的话,就会成为一篇文章的警句。唤起阅者注意,使阅者脑子里先得一个总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然后,再作必要的解释。一份公文有几层意思或几项要求时,必须注意条理,分清层次,以数目字标明段落和项目。这样就可以使公文的正文做到纲举目张,条理分明。

五、拟写公文的步骤

我们掌握了公文的格式和行文规则,关键一步是什么呢?那就是拟写公文,怎么写好公文呢,我觉得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步骤:

(一)明确发文主旨

任何一份公文都是根据工作中的实际需要来拟写的。因此,在动笔之前,首先要弄清楚 发文的主旨,即发文的主题与目的。

1、文件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比如相关工作的改善,主要提出目前情况怎样?存在哪些问题,解决方式、需协助事项;再如请求事项,拟请上级机关答复或解决问题等。

2、根据文件内容,准备采用什么文种?比如,汇报工作情况,是写专题报告还是写情况简报;针对下级来文所反映的问题,是写一个指示或复函,还是一个带规定性质的通知等。

3、明确文件发送范围和阅读对象。比如,向上级汇报工作,还是向有关单位推广、介绍经验;是给领导、有关部门人员阅读,还是向全体人员进行传达。

4、明确发文的具体要求。例如,是要求对方了解,还是要求对方答复,是供收文机关贯彻执行,还是参照执行、研究参考、征求意见等。

总之,发文必须明确采取什么方式,主要阐述哪些问题,具体要达到什么目的,只有对这些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够落笔起草。

(二)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调查研究

发文的目的和主题明确之后,就可以围绕这个主题搜集材料和进行一定的调查研究。当然,这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并不是拟写每一份公文都要进行这一步工作。例如,拟写一份简短的通知、公告,一般来说不需要专门做搜集材料和调查研究工作,在明确发文主旨之后,稍加考虑就可以提笔写作了。但对于问题较为复杂,还要进行具体的分析和归纳;如拟订篇幅较长的文件,拟订工作计划、进行工作总结、起草规章、条例、拟写工作指示等,往往都需要搜集有关材料和进行进一步调查研究工作。

怎样为拟写公文搜集材料和进行调查研究呢?一是收集和阅读有关的文字材料;二是到实际当中搜集活材料。例如,要草拟本部门的年度工作计划,首先需要查阅去年的工作计划及工作总结,以及参考有关先进企业的同类工作计划等,还要研究本部门今年所面临的形势,今年的中心任务上级要求等。

总之,收集材料及调查研究,是一个酝酿的过程,是为了掌握全面的、大量的素材了解问题的各个方面,然后经过分析思考产生一个认识的飞跃。

(三)拟出提纲,安排结构

在收集材料的基础上,草拟出一个写作提纲。提纲是所要拟写的文件的内容要点,把它的主要框架勾画出来,以便正式动笔之前,对全篇做到通盘安排、胸有成竹,使写作进展顺利,尽量避免半途返工。

提纲的详略,可以根据文件的具体情况和个人的习惯、写作的熟练程度而定。篇幅不长的文件,可以大致安排一下文件的结构,先写什么问题,依次再写什么问题,主要分几层意思等。篇幅较长、比较重要的文件,往往需要拟出比较详细的提纲,包括文件共分几个部分,每一个部分又分作几个问题,各个大小问题的题目和要点及使用什么具体材料说明等。提纲的文字不需要很多,也不需要在文字上推敲。当然,需要集体讨论或送给领导审阅的提纲除外。

拟写提纲是一个很重要的构思过程,文件的基本观点,可以召集相关人员进行集体讨论研究和修改,使提纲日益完善。由两人以上分工合写的文件,更需要共同研究写作提纲,以免发生前后重复、脱节或相互矛盾的现象。

(四)落笔起草、拟写正文

结构安排好后,要按照要求所列顺序,开宗明义、紧扣主题、拟写正文。写作中注意两点:

1、要观点鲜明,用材得当。也就是说要用观点来统帅材料,使材料来为观点服务。运用材料要能说明问题,做到材料与观点统一。在写作当中,要注意明确观点,用语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词不达意,似是而非。如果观点不明,令人不知所云。有些文件,只讲观点没有实际材料,就会使人感到抽象空洞、缺乏依据,不易信服。而只罗列材料没有鲜明的观点,则会使人弄不清要说明什么问题,不了解发文的意图,特别是情况汇报、工作汇报介绍。

2、要语句简练,交代清楚。拟写文件既要尽量节省用字、缩短篇幅、简洁通顺,又要注意交代的问题清楚明了。

(五)反复检查,认真修改

初稿写出后,要认真进行修改。写文章,需要下功夫。自古以来,好文章都要经过反复修改的,写文件也同样,尤其是重要的文件,往往要经过几稿才能通过。在这个过程里需要注意把握的,一是关于主题的修改。看主题是否明确,主题论述是否集中,主题挖掘是否深刻。二是关于观点的修改。修改公文要考虑到观点是否正确,表达有无问题。三是关于材料的修改。材料是文件的基础,有了正确的观点,还要通过适当的材料表现出来。四是关于结构的修改。修改文件的结构,包括文件总体结构的修正,使全文更加严谨。五是关于语言的精练。主要是修改不通顺的语句,不规范的字及标点符号。

修改工作要做到认真仔细,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公文的写作

(一)请示

请示是下级向上级请求决断、指示或批准事项所使用的呈批性公文。

请示有这么几个特点:

一是针对性。只有本单位权限范围内无法决定的重大事项,如重要决定、重要决策、人事安排等问题,以及在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或克服不了的困难,才可用“请示”行文。请示上级给予指示、决断或答复、批准。因而“请示”具有很强的针对性。二是呈批性。请示是有针对性的上行文,上级领导对于呈报的请示事项,无论同意与否,都必须给予明确的“批复”回文。三是单一性。请示应一文一事,一般只写一个受文机关,即使需要同时呈送其他领导,也只能用抄送形式。四是时效性。请示是针对本单位当前工作中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求得上级单位指示、批准的公文,如能及时发出,就会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请示的分类

根据内容、性质的不同,请示分为以下三种:一是请求指示性请示。二是请求批准性请示。三是请求批转性请示。

请示的结构、内容和写法

请示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格式、内容和写法如下:

1、首部。主要包括标题和主送机关两个项目内容。

(1)标题。请示的标题一般有两种书写方式:一种是有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构成。如《***组关于********的请示》;另一种是由事和文种构成,如《关于*******的请示》。

2、正文,其结构一般由开头、主体、结语构成。

(1)开头。主要交代请示的理由。

(2)主题。主要说明请示事项,它是向上级机关提出的具体请求,这部分内容要单一,只宜请求一件事。

报告的特点:

一是报告的目的为了向上级汇报工作、情况、建议、答复等,它不直接请求上级机关正面回答报告中的问题,所以不带请示事项,这是它与请示的重要区别之一。

二是报告中一般不提建议或意见。如果确实需要在某一领域或某些部门贯彻报告中提出的建议或意见,可建议上级机关批转到有关部门贯彻执行,报告一经批准,便作为批转文件的附件下发,其权威性依赖或附属于批转机关。

三是报告在内容上不像“请示”那样有“一文一事”的要求,它可在一件公文中综合报告几件事情,层次结构比较复杂。

四是报告广泛使用于下级向上级反馈信息,是沟通上下级机关纵向联系的一种重要形式。向上级及时汇报工作、反映问题、提出建议,也是下级机关必须履行的一项工作制度。

报告的种类

报告从种类与内容上分主要有:汇报性报告、答复性报告、呈报性报告、例行工作报告。

写法:

报告的结构一般由标题、受文机关、正文、落款、成文时间组成,下面介绍几种报告的写法

1、汇报性报告

汇报性报告主要是下级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的报告,一般分为两类:

(1)综合报告。这种报告是本单位工作到一定的阶段,就工作的全面情况向上级写的汇报性报告。其内容大体包括工作进展情况,成绩或问题,经验或教训以及对今后工作的意见或建议。这种报告的特点全面、概括、精练。

(2)专题报告。这种报告是针对某项工作中的某个问题,向上级所写的汇报性报告。

2、答复性报告

这种报告是针对上级或管理层所提出的问题或某些要求而写出的报告。这种报告要求问什么答什么,不涉及询问以外的问题或情况。

3、呈报性报告

呈报性报告主要用于下级向上级报送文件、物件随文呈报的一种报告。一般是一两句话说明报送文件或物件的根据或目的以及与文件、物件相关的事宜。

4、例行工作报告

例行工作报告是下级向上级,因工作需要定期向上级所写的报告。如,财务报告、费用 支出报告等。

(四)通知的写作

通知是公文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文种,通常属于下行文。它适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发布规章;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需要周知或共同执行的事项;任免和聘用干部。

(一)通知的类别

根据功用,通知可分以下类别:

1、发文通知

①批转性通知 对下级机关来文如呈转性报告、意见等上级机关用通知批转下级各有关部门执行。例:《××市人民政府批转市住房工作领导小组关于解决特困户住房问题意见的通知》、《国务院批转国家土地管理局关于部分地方政府越权批地情况报告的通知》。

②转发性通知 对上级机关、不相隶属机关的来文,本机关用通知转发下级各有关单位执行。例:《××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在接待中不摆烟酒等问题的通知》;《建设部转发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中央管理的建设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的通知》。

③发布性通知 发布本机关制定的各类规章及其它材料,使之产生直接的行政效力。例:《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发布〈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通知》。

2、知照通知

用于向有关单位、部门传达、晓喻、告知有关事项或情况。如任免或聘用干部、设立或调整机构、启用或更换印章、迁移办公地点等等。例:《关于×××等四同志职务任免的通知》;《酒泉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成立酒泉市城市建设执法监察局的通知》;《酒泉市政府办公室关于更改作息时间的通知》。

3、事项通知

①布置性通知 就某些具体事项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下达任务、布置工作、提出要求。例:《酒泉市政府关于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节能减排达标工作的通知》。

②规定性通知 上级机关对要求下级机关执行的具体事项作出明确规定,以便遵照执行。例:《酒泉市人事局关于提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工资待遇的通知》。

③会议通知 告知某机关或部门将召开某一会议,同时提出与会的相关要求,故这类通知兼有告知和布置作用。例:《关于召开人事局长编办主任座谈会的通知》。

(二)通知的写法

1、标题

通常情况下,三大类通知的标题都由发文机关、事由及文种三部分组成。视具体场合和内容,发文机关可以省略,文种亦可变“通知”为“预备通知”、“正式通知”、“紧急通知”等。在发文通知里要准确使用“批转”、“转发”和“印发”,批转一般是上级机关转发下级机关的文件,转发一般多用于下级机关转发上级机关的文件,印发是般是普发文件或者在本级机关内部发行的文件。

2、主送机关

视通知内容,有些应具体写明受文单位名称,有些属普发性的则应写上规范化的统称。虽不属普发公文,但主送机关较多的,也可用相应的规范化统称。

3、正文

一般起草时要先交待发文的原因、意图或目的,然后写清通知的具体事情、办理要求、注意事项及时限等。

正文的表述除篇幅简短者多数通知用条款格式,即分条分款将内容按一定逻辑标准排序,做到条理清晰,一目了然。由于通知种类较多,各体正文写法、篇幅长短等差异较大,在此不做一一表述。

4、落款

正文结束后在右下方署名署时并盖公章。

(五)公告

公告是用于对内、外宣布重要事项的公文。

1、公告的写法。公告是一种严肃、庄重的公文,它内容较为单一,篇幅较短,表达直截了当,语言简洁明快。

(1)标题。

公告标题有三种:一种是完全标题,包括发文机关、事由、文种;《酒泉市关于招录乡镇机关公检法机关公务员的公告》。二是发文机关和文种《酒泉市人民政府公告》;以上两项,多用于政府机关;有的只有文种,如《公告》,法院这种文种用的比较多,标题之下,有时可依公告单独编号。

(2)正文。正文一般由主旨与说明构成。主旨单独成段,用简短的一句话概括出此公告的主题内容。说明写出公告依据、公告事项。结尾一般用“特此公告”作为结语。

(3)落款及日期。公告日期有的标注在标题下方,也可以注在公告结尾处。重要的公告落款处除注明发文单位外,还应标明发文地点。

(六)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是一种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及议定事项的纪实性公文。它用于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召开的工作会议、座谈会、研讨会等重要会议。

会议纪要通过记载会议的基本情况、会议成果、会议议定事项,综合概括反映会议精神,以便使与会者统一认识,会后全面如实的进行传达组织开展工作的依据。同时“会议纪要”是可以多向行文,具有上报、下达以及同级单位进行交流的作用。

会议纪要的写法

会议纪要一般由首部、正文、尾部三部分组成。其各部分的写作要求如下:

首部。这部分的主要项目是标题。有的会议纪要的首部还有成文时间等项目内容。会议纪要的标题通常是由会议名称和文种构成的。如《*****单位******会议纪要》。

正文。会议纪要正文结构由前言、主体两部分组成。

1、前言。首先概括交代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主持人、主要议程、参加人员、会议形式以及会议主要的成果。

2、主体。它是会议机要的核心内容,主要记载会议情况和会议结果,写作时要注意紧紧围绕中心议题,把会议的基本精神,特别是会议形成的决定、决议准确的表达清楚。对于会议上有争议的问题和不同意见,必须如实予以反映。

尾部。包括署名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七)函的写法

1、标题

函的标题量般由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三部门组成。发文机关视具体情况一般可省略。发函的文种不管是联系函还是请批函,均可写成“函”,但也有写“公函”字样的。属答复性质的函,文种均须标明“复函”。

2、主送机关

顶格写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后标冒号。复函的主送机关即来函单位。

3、正文

月开头 发函的开头应简述发函的缘由或目的;复函的开头应引述来函的日期、文号或标题等。

主体 发函要写清商洽、询问、告知、请准的主要事项;复函则要针对来函内容,作出具体的、明确的答复。不论去函还是复函主体的内容都要求明确、集中、单一,做到一函一事。

尾语 发函一般用“专此函告”,“敬请函复”等作结;复函多用“此复”、“特此函复”等为结尾。尾语应根据内容、要求来拟写。

落款 正文右下方署名署时并盖公章。正文除做到一函一事外,还要求语言得体,视内容、行文方向等掌握用语分寸并符合身份,做到多用雅语,既热情诚恳又务实直陈,有利办事。

公文页边:公文用纸上白边为:37毫米±1毫米,下白边为35毫米±1毫米;公文用纸左白边为28毫米±1毫米,右白边为26毫米±1毫米。

第二篇:实用公文及应用文写作辅导讲稿

实用公文及应用文写作辅导讲稿

刘保君

一、公文的含义

公文,即公务文书,是法定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等在公务活动中传达意图、联系事务、交流信息、记录情况等直接形成和使用的各种形式的成文性文字材料。

《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党的公文是党的机关实施领导、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格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和交流情况的工具”。

《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是行政管理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化的文书,是依法行政和进行公务活动的重要工具”。

公文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的公文,即法定性公文,特指《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中规定的14种党的主要公文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规定的13种行政公文。

广义的公文则涵盖了全部通用公文和专用公文。所谓通用公文,是指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 等普遍使用的公文。除法定性公文外,还包括计划、总结、建议、汇报、调查报告、简报、讲话等。

所谓专用公文,是指在一定的业务范围内,根据特定需要而专门使用的公文。专用公文具有很强的专业特点,如外交公文,它是外事活动中专门使用的文件,主要有国书、照会、备忘录、条约等;司法公文,即公安、检察、法院、国家安全等机关依法处理各种案件中产生、使用的文字材料,主要有立案报告、破案报告、通缉令、起诉书、公诉书、笔录、开庭通知书、判决书、抗诉书、调解书等。

二、公文的特点

(一)作者的法定性。只有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担负义务的组织或其法定代表人才能充当公文的作者。公文的起草者,不能视为公文法定的作者。法定作者有权制发公文,但只能制发与其法定职能、身份相称的公文,超过权限制发的公文是无效的。擅自制发公文、伪造公文是违法犯罪行为。

(二)特殊的工具性。公文是各级党政机关传达贯彻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实施领导与管理、办理各项公务的重要工具,是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公文是机关的喉舌,代表机关立言,是机关在公务活动中为实现某项奋斗目标、解决某个具体问题而产生的。因而,公文同时具有明确的公务性和鲜明的政治性。

(三)法定的权威性。公文的权威性和合法效力,来自于制发机关的合法地位和法律、法规、章程赋予的权力。党的机关公文代表和传达党的意志和意见,国家行政机关公文代表国家的权力和意图,都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上级机关公文的权威性大于下级机关公文的权威性。

(四)体式的特定性。体式即体裁、格式。公文不公有物定的种类即体裁,还有特定的格式。公文体式的规范化,维护了公文的权威,有利于党政机关处理公务,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保证公文的特定效力。

(五)严格的程序性。公文必须履行法定的程序方为合法有效。公文从起草、形成到发布,必须经过草拟、审核、签发、复核、登记、用印、分发等步骤。公文必须授权拟制,必须经办公厅(室)审核,必须经法定的机关领导集体或领导人签发。有的公文必须经过法定的会议讨论通过才能发布施行。

三、公文的作用

(一)明法传令作用。公文是传达贯彻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有效形式,具有明法传令,指挥、指导工作的作用。领导机关通过公文传达工作决策和安排,实施管理职能,布置、指挥、指导工作。党的领导机关制发的公文虽然不是法律法规,但都是法律法规赖以产生的重要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具有领导和规范功能。

(二)联系公务作用。公文是沟通机关之间的双向和多向联系的纽带。上下级、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报告情况、商洽工作、交流经验等,都是以公文作为主要工具,起联系和知照作用。

(三)宣传教育作用。党政机关、单位、团体常常利用会议纪要、通报等公文,宣传形势、宣讲政策、提出任务,以动员群众,提高认识,统一思想,推动工作。

(四)沟通信息作用。机关、单位、团体传递信息有多种渠道,公文是其中重要的渠道。在日常工作中,经常利用公文与上下左右的机关单位进行联系,沟通信息,了解情况。

(五)依据凭证作用。机关公文是机关的公务活动中产生和应用的,是机关公务活动的真实纪录,也是机关报公务活动的依据和历史凭证。

四、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公文种类简介 党的机关公文种类主要有:

(一)决议:用于经会议讨论通过的重要决策事项。

(二)决定:用于对重要事项作出决策和安排。

(三)指示:用于对下级机关布置工作,提出开展工作的原则和要求。

(四)意见: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五)通知:用于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的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相关的公文、批转下 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周知的事项。

(六)通报:用于表彰先进、批评错误、传达重要精神、交流重要情况。

(七)公报:用于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件。

(八)报告: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答复上级机关的询问。

(九)请示: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十)批复:用于答复下级机关的请示。

(十一)条例:用于党的中央组织制定规范党组织的工作、活动和党员行为的规章制度。

(十二)规定:用于对特定范围内的工作和事务制定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

(十三)函: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提出请示批准等。

(十四)会议纪要:用于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国家行政机关公文种类共有命令、决定、公告、通告、通知、通报、议案、报告、请示、批复、意见、函、会议纪要等十三种。与党的机关公文比较,不同的有四项:

(一)命令:又叫令,是行政机关发布重要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重大行政措施的一种公文。

(二)公告:《处理办法》中规定:公告“适用于向国 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三)通告:是机关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需要周知的事项。下行公文。张贴、登报、广播。

(四)议案:是政府向同级人代会或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事项的公务之书。

五、公文文体和公文写作总的要求

(一)公文文体:

属于实用文,兼有议论文、说明文、记叙文。在讲道理、说明观点、分析情况、得出结论时,有时要有适当的议论,但它又与议论文不同,不需要做过多的议论。

有时需要对事物作说明,但又不需要对细节作过细的说明。

在反映工作情况、事件发生的始末、某人某单位的事迹时,需要叙述有关情况,但又不在于具体叙事纪实,而是为了说明一定的问题,因此叙事必须简明、朴实,不作过多的描述。

总之,公文是办事的工具,要求以语体文为原则,兼以议论、说明、记叙等表达方式,要求文字通俗易懂、简洁清新,并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要求:

1.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及上级机关的指示,完整、准确地体现发文机关的意图,并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2.全面、准确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提出的政策、措施等切实可行。

3.观点明确,情况属实,条理清晰,内容充实,结构严谨,表述准确。

4.开门见山,文字精练,用语准确,篇幅简短,文风端正。

5.人名、地名、时间、数字、引文准确。公文中汉字和标点符号用法符合国家发布的标准方案,计量单位和数字用法符合国家主管部门的规定——GB/T 9704-1999《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

6.文种、格式使用正确。7.杜绝形式主义和繁琐哲学。

六、用种常用公文的写作

(一)通知

通知是法定公文中适用范围最广、类型最多、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文种,分为指示性(部署性)通知、转发性(规定性)通知、知照性通知、事务性通知四种。

1.指示性(部署性)通知。即布置工作的通知。主要传达上级机关指示或直接向下级机关发布指示;部署某项工作,开展某项活动。

正文。一般为两部分组成:通知目的、通知事项。通知目的:说明为什么要发此通知。这是正文的导语,一般比较简短扼要。通常这部分还可加发文的依据。然后紧接承启语:“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后跟冒号或名号,下面即转入通知事项。

通知事项:是通知正文的主体部分。一般分段分条叙述。说明做什么、怎么做,即写明工作任务、原则规定、执行要求、具体措施、注意事项等。

2.转发性(规定性)通知。主要是印发、转发、批转有关文件,发布党内或行政规章。上级机关转发下级的文件,可用批转性通知。下级机关照转上级文件、同级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照转文件,均可用转发性通知。

标题。一般由发文机关+转发(批转、印发)+被转发(批转、印发)的公文名称+通知构成。层层转发有关文件的通知,在标题中往往会出现两个以上的“关于”和“通知”,显得累赘,读起来别扭,理解也要转几个弯子。处理这种情况,简化这种标题,可采用两种办法,一是省略第一个关于;二是省略掉中间转发的层层过桥,直转最上级领导机关发文标题,而正文中说明转发情况。被转发(批转、印发)公文为多部门联合发文,标题中可省略部分名称。如“×××等部门”。

正文。一般由转发(批转、印发)导语和被转发(批转、印发)公文组成。导语可长可短。短的主要写明转发(批转、印发)的依据和要求。长的主要对其有关精神及贯彻要求加 以强调,以引起重视。

3.知照性通知。需要下级机关知晓,并作为实施依据的事项,使用这一类通知。如机构设置、调整,干部任免,召开会议等。这里主要介绍会议通知的写法。

标题。一般发文机关、事由和文种俱全。特殊情况也可只标文种“通知”。还可在“通知”前加“补充”、“紧急”等字眼。

正文。一般由导语、会议时间和地点、会议内容、参会人员、注意事项等组成。导语:谁召开会。会议时间、地点:要准确具体,并注明会期。会议内容:概述会议的主要任务。需要值得注意的是,会议内容不能以会议议程代替。参会人员:对参会人员要归类排列,既准确,又不累赘。注意事项:一般需说明会议材料和发言、报参会名单等要求。

4.事务类通知。这类通知的内容都是机关的一些日常事务。主要是向有关单位和个人通知需要经办的事宜或将有关事项公开通知有关单位和个人,使其明了或办理有关事项。如停水、停电通知等。

这类通知格式简单,大都篇段合一,直陈其事,简明扼要;少数内容稍多的则采用了多段式或总分条文式等结构形式。

(二)通报

通报为下行文,对下级有关方面的指导作用重于指挥作 用,主要起倡导、警戒、启发、教育和沟通情况的作用,常分为表彰性通报、批评性通报、情况性通报。

1.表彰性通报。用于表彰先进集体或先进个人。先进事迹:采用直述式,应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写清楚。对一批先进单位或个人的表彰,可用高度简约的语言概括出众多的表彰对象的共性。如表彰对象较多,名单可作为附件。如采用转述式,这部分只需概括地强调重点。

表彰事项:具体、简明。

希望和要求:既对被表彰者提出期望,也对有关方面提出要求。学习要求要在分析期精神实质基础上归纳典型经验,恰如其分,文字简明。

2.批评性通报。用于批评错误,纠正不良倾向。错误事实:采用直述式要详写,写明涉及的单位和人员、时间、地点、经过、结果及产生的影响。案件多、材料量大的采用转述式略写。注意:一定要实事求是,否则可能会与后面的处理结果有矛盾。

原因和教训:针对事实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指出危害。处理决定:扼要表述处理的目的、依据、决定。有关要求:针对教训,提出改进要求。

3.情况性通报。用于知照全局性或某一方面的重要情况。

正文,一般应一文一事。大体分两部分:基本情况、有 关要求。基本情况:可直述,也可分条文叙述。

有关要求:在叙述基本情况后,简明写出提出要求的目的,用“现提出以下要求”作承启语,紧接着提出要求(有关要求可按条文式分述)。

(三)决定

决定和决议同属决策性文种,但决议只能出自会议,一般要求行文主体层次比较高;决定可以是会议具体讨论通过的,也可以是机关单位、团体在自己职权范围内作出的。决定一般为部署指挥重要工作的决定、处理具体事项的决定、奖惩的决定。

1.部署指挥重要工作的决定。有较强的政策性和指挥作用,中央此类决定还具有一定的理论性(既要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分析当前的形势,又要作一些理论阐述,使读者不仅能“知其然”。而且能“知其所以然”,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正文一般由决定依据、决定事项、结语三部分构成。决定依据部分常常简明扼要阐述行文的目的意义,讲清道理,以使受文方面充分理解行文意图。

决定事项部分是决定的主要部分,写明决定事项的具体内容,既应高度概括,又应明确具体、切实可行,除在认识、意义部分讲道理外,在具体决定事项部分不宜作过多的阐述和解释;态度应鲜明、语言应确切,观点要反映领导机关的 一致看法和意见,有分歧的意见、说不清楚的问题,不能写入决定。常常以“必须”、“要”、“不准”之类用语表明态度,且用词准,不能引起歧义。

结语部分简要提出希望或号召,是对决定事项的强调或补充,也可不单写结语部分而将其内容列入决定事项之中。

这类决定通常篇幅较长,大多采用总分条文式结构或分段式结构,应注意结构严谨、层次有序。

2.处理具体事项的决定。这类决定一般篇幅简短,多采用篇段合一式结构,简明扼要地写明决定依据、决定事项即可,不必多加议论和陈述,也常常不写结语部分,写得直截了当,用较多的笔墨写决定依据、缘由,决定事项部分文字所占比重较少。

3.奖惩决定。应简要写明被表彰者或被处分者的身份、先进事迹及评价或被处分者的错误事实及评论、作出表彰或处分决定、提出希望号召。对先进事迹的评价或对错误根源、错误性质的分析应中肯、恰当而不多加议论;提出的希望号召应符合实际,有较强的针对性。

(四)意见

意见的写作:对重要问题不仅要有新“见解”,而且要有“处理的办法”,内在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意见一般分为指导性意见、建议性意见。

1.指导性意见。用于向下布置工作的下行文,内容常 常是阐明工作原则、方法,提出要求。它同决定、通知等文种一样,对下级有一定的规范作用和行政约束力,但意见与决定相比,更突出指导性,内容上更注重原则性和灵活性结合,为下级办文留有更多的创造性余地。

如不需作较多分析,且对下级规定性较强、要求事项很具体的,就应用“通知”而不用“意见”。

不同层次的机关使用这类意见时,内容的侧重点应有所有同,上级机关发布的意见更原则,理论色彩更深;下级机关的意见更具体,操作性更强。

2.建议性意见。用于向上级机关提出工作建议、设想的上行文;也可用于不相隶属机关和平行机关相互行文,对某一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供对方参考。上行文可分为呈报类意见和呈转类意见。

呈报类意见是向上级机关提出某方面工作的建议、意见,供上级决策参考,如对上级机关文件讨论稿的修改意见。

呈转类意见是职能部门就开展和推动某方面工作提出初步设想和打算,呈送领导审定后,批转各有关方面执行,这类意见是“形式上的上行文,实质上的下行文”,文中提出的建议、意见主要不是针对上级而是针对下级和有关方面提出的执行意见、指导性要求。

意见的结构:多数意见的正文采用了分部式结构,引言部分简要阐明行文的目的、依据,或者概述行文的原因、背 景;然后以条文形式分述意见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措施办法,或者建议事项、意见看法等。

(五)报告

正文一般由报告缘由、报告事项和结束语组成。报告缘由主要是由交待报告的起因、主旨,并用“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之类的话承启下文。

报告事项一般表现为三段式:情况—做法—问题(意见),情况(做法)—问题—今后意见,情况—问题—意见;情况—原因(责任)—下步措施,情况—原因—责任及处理意见等(这只是一个基本写法,可根据不同情况在此基础上做部分增减)。

结束语可用“特此报告”、“以上报告,如有不妥,请指示”等类,也可不要。

根据内容,报告主要可分为工作报告和情况报告。1.工作报告。如定期工作情况、重要专项工作情况等。一般包括基本情况、主要成绩、经验做法、存在问题、基本教训、今后打算等几部分,这类报告一般篇幅较长,应恰当安排其层次结构。

基本情况,可简要交代时间、背景和工作条件;主要成绩,应把工作的过程、措施、结果和成绩叙述清楚;经验体会,应从实际工作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存在问题,应写出工作中的缺点和不足;基本教训,应分析工作失误的原因 和反思值得吸取的教训;今后打算,应提出改进工作的打算,或提出今后开展工作的建议。

2.情况报告。常用于向上级汇报严重的灾害、事故,重要的社情、民意,督促检查某项工作的情况,举办重大活动、召开重要会议的基本情况,对某项工作造成失误和问题的检讨与反思等。情况报告大多写成专题报告,要求内容集中、单一,突出重点,把事项的经过写明白。相比工作报告,情况报告的内容多不确定、写法更加灵活。

如发生事故,就要写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事故的简要经过,伤亡人数,事故发生后采取的措施等。

如检讨报告,一般开头都用简洁的文字对事故或自己的错误作一个总的概括性表态,并引出主体部分,主体部分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责任事故的基本过程和自己的错误事实,用叙述的方法写得概括、具体、清楚;二是检查造成事故或错误的主观原因和自己的批评认识,多用说明、议论的方式,写得诚恳深刻。结尾简要说明今后改正的决心和努力的方向。

值得特别强调的是,撰写报告时应处理好五个关系: 1.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既要突出重点,就是要反映出影响全局的主要工作、工作中的显著成绩、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教训、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注意围绕重点反映一般情况。尤其是专题报告,要做到始终围绕一个问题陈述,中心明确。

2.处理好事与理的关系。如果不介绍情况、列举事实和数据,报告就会显得空洞;只罗列事实、数据,报告又显得肤浅。应把各种情况、成绩、问题归纳起来,对其进行综合归纳,确立主旨,以观点统率材料,用材料说明观点,做到观点和材料相统一。应写得有新意,把新情况、新问题发掘出来,总结新鲜经验。

3.处理好详与略的关系。重要内容要详写,非重点内容略写,详略得当;根据报告的不同类型和作用而定详略,如总结成绩的报告,就详写成绩、经验;检查报告就详写原因、教训。应陈述有序,层次分明。

4.处理好对上与对下的关系。报告是给上级机关看的,其用语与对下讲话应当有所不同,切忌照抄文件、讲话,高谈阔论,或以指示的口气,去教育上级、做上级的思想工作。应注重用语准确得体,体现对上级机关的尊重。

5.处理好时效与全面的关系。报告要及时,不失时机,如果时过境迁再写报告,就没有意义了。尤其是突发事件报告,应迅速报告了解的情况和已采取的措施,有关全面情况及教训总结可续报。

(六)请示

请示正文一般由请示原因(为什么请示)、请示事项(请示什么)和请示结语三部分组成。请示原因应简明扼要而又充分地陈述请示的原因、依据。如原因较复杂,就必须讲清情况,举出必要的事实、数据来说明原因。一份请示能否得到上级机关的同意或批准,关键在于请示的理由是否充足,是否言之有据。

请示事项是请求上级机关给予指示、批复、答复的具体事项,内容应具体,语气应得体(一般应写“拟”怎么办)。

请示结语常用“妥否,请批示”、“请指示”等惯用语。撰写请示应注意以下几点:

1.请示不宜多头主送,多级主送。一般只主送一个直接上级,以免因责任不明或者互相推诿影响到办文效率和质量。即便是受双重领导的机关、单位上报请示,也应根据内容写明主送机关和抄送机关,以根据主次分清承办责任,由主送机关负责答复请示的问题。除领导直接交办的事项外,请示不得直送领导个人,更不应同时主送多位领导,以免因违反行文制度或领导批示的不尽一致而误时误事。

2.请示一般不得越级上报。只有在特殊情况下,请示才可越级行文。而在越级请示时,一般应抄送被越过的上级。

3.请示内容应单一。应一文一事。如果请示几件事,则必须是与同一问题密切相关的几个方面,便于上级机关给予一次性批复。

4.注意请示与报告的区别。切忌用报告代请示行文,或在请示中夹带报告事项。

(七)函

函属平行文,按内容分为申请函、商洽函、询问函、答复函。

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行文方向,函的写法稍有不同: 1.标题不同。若是去函,标题中文种只写“函”;若是复函,标题中则应写明“复函”。

2.结构不同。若是商洽函、申请函的去函,应把商洽的原委、需要解决问题的经过叙述清楚,把商洽的事项写明确,用词恳切,提出的事项符合对方的实际情况,以求得对方的理解、接受、支持。若是答复函,应在开头写明“某月某日来函收悉”之类,如属于肯定性的,开头可将有关答复内容提出,后面再叙述其他有关事宜;如属否定性的,应先简明、恳切地说明理由,最后表明否定态度,这样能合双方谅解,感到否定是正常的、合理的,不致产生误解。总之,要针对来函事项逐一作答,不能不置可否或答非所问。

3.结束语不同。结尾处正确运用习惯用语,如去函可用“特此函告”、“请即复函”或“请予审批”;而复函可用“特此函复”,如前面写了“函复如下”,后面也可不要结束语。

(八)会议纪要

会议纪要主要用于记载和传达有关重要会议基本情况或会议精神、议定事项内容。某特点:

1.广泛性,不受单位性质、级别和权限的限制。2.纪实性,是根据会议的宗旨、议程、会议记录、会议活动情况等会议有关材料综合整理出来的。

3.概括性。不同于会议记录。会议记录是原始材料,目的是备查用。会议纪要则是结合会议议程、会议材料、会议活动情况进行的概括总结、整理提炼。

4.决定性,即一经印发,对有关单位和人员具有指导意义和约束力,有关范围人员必须按决定贯彻执行纪要所列会议精神。

会议纪要一般可分为决定性会议纪要、研讨性会议纪要。

1.决定性会议纪要。主要记载和反映会议作出的重要决策事项,作为传达会议精神和部署工作的重要依据,如各级机关的领导办公会、领导机关或领导主持召开的各部门协调会或多部门共同召开的联席会等。

2.研讨性会议纪要。主要记载和反映经验交流会议、各种专业会议或学术性会议的研讨情况,因是研讨性会议,自然会有不同的意见,所以只要把各方意见写明即可。

会议纪要标题一般为“会议名称+纪要”。

正文开头一般先概述会议的基本情况,包括会议名称、时间、地点、主持人、参加人、会议议程等,开头应写得简 略、概括,不宜写得太细,否则会冲淡或淹没主体部分会议精神的介绍。

正文主体一般采用“三大块”的写作形式,即对过去工作的回顾(或对工作性质的阐述)、对当前工作形势的分析和对工作的安排(会议议定事项),会议议定事项是会议纪要的核心,可用条款法表述,一条写一个事项。如果研讨会、座谈会纪要,可按会上发言的次序或几方面问题的发言次序,把座谈或发言要点写出来。

结尾可以就会议的贯彻落实提出要求,或提出号召和希望,也可以不写。

撰写会议纪要应注意:

1.真实准确,起草会议纪要,最好是会议记录者或会议参加者,应认真收集有关会议议题的文件,了解有关情况,把握政策规定和会议主要精神。应真实准确反映会议的情况和精神,不能随意增减或篡改。如确有必要增减,须经会议主持人同意,必要时应在一定范围内征求有关人员的意见。

2.突出重点。详写会议所集中解决的几个主要问题,不可面面俱到、巨细不分。集中反映符合会议精神的多数人的意见,对有分歧的意见,除学术性研讨会外,不可写入“纪要”。集中会议讨论的意见,应特别留意会议主持人发表的意见,特别是其总结性发言和结论性意见。

3.精练概括。应对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综合,分类归 纳,按一定逻辑顺序(分类别、分层次)进行整理,注重条理,集中、概括地反映会议的要点和精神实质,不同于会议记录的记“流水账”。对会议内容一般采用“会议听取了”、“会议研究了”、“会议认为”、“会议指出”、“会议议定”等提法,加以集中概括。

七、几种常见应用文的写作

(一)信息(新闻、通讯)

信息是以简明的文字直接叙述最近发生的事实的一种新闻体裁。它是传播消息、新闻的主体,因此又叫消息、或者新闻。

特点:实、快、新、短。A、基本格式:

1.导语:概述消息最主要、最核心的事实和思想。2.主体:展开叙述消息的主要事实和内容。3.背景:介绍事实发生的现实(历史)环境。4.结尾:如果事尽文止,则不需要再结尾了。B、写作要求:

1.以记叙方法为主要写作方法,把事实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照实写下来。

2.把信息的导语写好,先给护者一个总体印象,以吸引读者。

3.主体部分叙事要突出中心,分清主次,井然有序。对 事实的重要部分,要集中笔墨写,防止眉毛胡子一把抓。

4.争分夺秒,事发文成。就是一个“快”字。无题新闻——简讯的写法。标题新闻——新闻标题的写法。C、信息的分类:

1.简讯:又叫简明新闻、要闻简报、标题新闻、无题新闻、百字新闻等。

特点:短、快。一般不需要交代过程和背景。2.动态信息:是对正在发生的或处于运动状态中的具体事物进行报送的一种形式。

要求:对事实进行高度概括,不要求对事件的情节作描写,但又给读者提供一个完整的信息。

3.经验信息:即对单位(部门)某项工作(某阶段工作)的典型经验及成功做法的宣传。

交待情况(总述)介绍作法:

反映变化:有对比,有分析,总结一些规律。注意:把“经验信息”写成“工作报告”,面面俱到,抓不住要害。

4.综合信息:全面性的情况、动向、成就。

特点是报道面广、声势大。要在掌握大量有关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本质的分析与综合。然后提炼主题,进而将材料 或按情况分类或按观点排列,设计好结构。

在材料的选用上,既要有全面性的概括材料,又要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具体事例。在结构上要做到:观点集中突出,层次清楚而紧凑,材料典型而紧扣主题。

写综合信息应注意:①观点上“平分点力”,无重点可言;材料上“人海战术”,缺乏典型性。②掌握新旧材料使用上的比例,着力用最新的,适当安排较新的。③简明。要下大力气剪裁材料,要惜字如金,做到精悍精明。

5.人物信息:突出反映人的先进思想、先进事迹和精神风貌。

要求抓住典型人物的某个侧面,多用其“语言”报道其先进思想与先进事迹。不强调细节。不需要过多地描写。但又要让人物栩栩如生。

6.述评信息:就是边述边评、夹叙夹议的新闻。这类信息主要是针对某种思想倾向或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选择典型进行述评。同时阐发作者必要的议论。

(二)通讯

通讯是一种比较详细和形象地报道客观事实和典型人物的新闻体裁。

与信息(消息)比较:一是信息短,概括扼要,而通讯内容更详实具体、容量大、生动感人;二是信息表现形式单

一、简略,而通讯不仅要用叙述方法去表现,而且还经常运用描写、议论、抒情等多种表现方法,使其多资多彩、活泼形象。具有文艺性特点。

分为: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概貌通讯、微型通讯、侧记、纪实、见闻、小通讯(小故事)、专访特写。

通讯类我们在工作中用的不多,不再赘述。

(三)调研文章(又叫工作研究,工作研究报告。它是一种以实际工作为研究对象、有针对性地分析现这工作的新情况,提出解决问题、完成任务的对策和措施的一种应用性文体。

1.标题:两种,一是单行标题,二是双行标题(即正副标题)。

2.前言:又叫开篇语,要紧扣标题,突出主旨。开篇可概括全文;也可直接提问题,解释标题;还可说明研究的卡上的及意义。

3.正文:可系统分析工作的特点、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缓解矛盾的办法,开创新局面的途径和对策。

4.结语:可有可无。如果需要有,则是对正文的补充,或者提出希望和要求。

(四)述职报告:是实事求是地把自己履职情况和称职与否表达出来的一种实用文体。

特点:是总结性的新文体,与总结相似,即叙述自己的 履职的成绩、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又是理论性的,既要叙议结合表述履职成绩、展示过程,又要介绍履职的出发点、思路和归宿,还要申诉处理问题的理由和依据;还是针对性的,也是与总结报告的区别。写总结报告,做的事越多,成绩越大。写述职报告则不然,只有紧紧扣住职责范围,围绕职责这一基点构筑材料,才能充分证明自身价值。

1.标题:①述职内容加文种;②直接用文种。2.正文:由前言、主体和结论三部分构成。①前言概括介绍自己的职责及职责范围;②主体具体介绍自己履职的成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剖析履职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回答称职与否,并作出结论。

3.落款:单位、职务、姓名、年月日。

(五)总结:当做了一个阶段的工作或完成了某一项任务之后,进行回顾、检查和研究,找出经验、教训,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写出一些概括性的书面材料,就是总结。

1.分类:

①按性质分:学习总结、思想总结、劳动总结、工作总结等。

②按内容分:综合总结、专题总结等。

③按时间分:月份总结、季度总结、总结等。④按范围分:有地区工作总结、部门工作总结、单位工作总结、个人工作总结等。而在实际应用中,主要分为:综合总结、专题总结。

2、一般写法:

①标题:一是直书其事,总结性质、单位名称、文种;二是概括总结内容、展示前景;三是用个生动形象的正标题,再加一个副标题;四是只写“总结”二字。

②正文:开头,简要交代是什么总结。目的或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基本估价,概括叙述工作过和,给人一个总印象。主体,包括基本情况、成绩和缺点、经验和教训、设想和安排部分。

3.结尾。单位(姓名)、年月日、附表附图。

八、文秘人员素质和知识要求 1.讲政治,有大局意识。2.思维好,有创新能力。3.能力强,可以文辅政。

4.多研究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5.多研究法律法规知识。

6.多研究质检系统各级的政策文件。7.多学习各级领导的讲话文稿。8.多研究本地的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以上汇报,如有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第三篇: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公文的定义和分类

(一)定义

公文,是公务活动中所形成和使用的文字材料,是方针、政策、法规、政令和信息、情况的表现者、运载者,是机关实施管理的基本手段和重要工具,发挥着上令下达、下情上报和信息沟通的重要作用。公文贯穿机关管理工作的始终。我们要向上级报告情况,需要写成文件;我们要向乡镇、村安排什么工作,提工作要求,需要写成公文印发下去,备查、备用,便于基层照章执行;我们要告知社会公众一个什么决定,也要印制成公文。因此,公文写作与我们每一个机关告知人员息息相关,可以说,具备较强的公文写作能力,是每一个机关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

(二)分类

1、按照制文机关的种类划分:党务机关公文、行政机关公文、司法机关公文、军事机 关公文、企事业单位公文、社会团体公文。今天讲的,重点是行政机关公文。

2、按照行文方向划分:上行公文、平行公文、下行公文。草拟公文前,必须弄清楚行文方向,才能确定文种、内容、措辞等。

3、按内容分为

命令 决定 公告 通告 通知 通报 议案 报告 请示 批复 意见 函 会议纪要

第二部分:公文写作的基本要求 主题突出,观点正确结构完整,格式规范实事求是,讲求实效准确表达,简明生动

第三部分:公文写作的步骤 1.确立主题,明确目的收集材料,调查研究拟写提纲,安排结构

2.撰写初稿,征求意见润色加工,修改定稿

具体步骤:

(一)确定文种

这是写作公文首先要明确的。我们在写作公文前,要弄清楚这个文件具有或者说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是在什么背景下写这个文件材料。根据写作的背景、目的、受文对象(为什么要写这个文件;写这个文件要达到什么目的,是安排工作、通报情况,还是解决困难问题; 文件是写给哪个部门,是上行、平行还是下行),确定采取哪个文种。一般说来:

1、要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消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选择《决定》文种。比如:党中央决定在全党(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

开展讲政治、讲正气、讲团结的“三讲”活动,这对党的建设来说,是件大事,所以用决定文种;每年初的农村工作会议、计划生育工作会议上,县政府都要出台一个《关于兑现 **年农村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责任制的决定》,这就是个奖惩决定。

2、要向社会公众或者广大行政管理相对人宣布重要事项或决定,适用公告。比如,要

在县城取缔三轮车、或者实行三轮车分单双号进城运营,这涉及到广大三轮车从业人员的切身利益,我们就要事先以各种方式发出公告,告知社会各界。联合执法队、建设局、交警大队。要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该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比如停水停电,适宜采用通告文种。

3、我们要将上级的文件批转给下级执行,或者要求下级从哪些方面作好哪件工作时,一般印发《通知》

(二)规范写作

公文写作要努力做到“七个规范”:

1、主题规范。

主题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任何文章都要有主题,公文也不例外。公文主

题的提炼标准,就是集中单

一、鲜明显露。要求一文一事,一个主题,主题鲜明突出。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要鲜明直接,不能含糊,不能让人产生歧义。

2、文章格式规范。

公文普遍的结构格式是:公文标题—主送机关—正文—结尾—成文时间。为

了便于大家理解,我把公文格式方面的内容分为写作格式和印制格式两个方面来讲,这里主要讲公文的写作格式,写作格式包括标题、正文、结尾三个部分。

1、标题公文标题的写法一般是发文机关+事由+文种

3、正文的写法:正文是主送机关以下、结束语之前的部分。正文是一篇公文用笔最多、最重要的部分。一般是在主送机关之后,先写一段或几句导语,说明写这篇公文的原因、根据或者目的,导入正文。正文要做到逻辑层次清楚有序,说理简洁准确并力求深刻,用语符合规范。

4、结尾:正文写完后,一般要写几句号召的话(一般针对下行文),或者表决心、态度的话(上行文)。《请示》要说“妥否,请批示;《意见》要说“以上意见若无不妥,请批转执行;《通知》和《报告》可以不要结尾,说完就落款结束;讲话稿类的一般有鼓劲、号召的话语;汇报材料一般有表示感谢和今后打算、态度的。

5、文字表述规范。公文的用语用字要求简明、准确、朴实、得体、通俗、易懂,体现字面意义而非联想意义,讲求陈述性、写实性,而非描绘性、虚拟性。一般以概述为主,据事说理,言之有物。不象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需要大肆铺展、渲染,大量的想象,细致的描写,这些,恰恰是写公文所忌讳的。(比较文学作品语言与公文语言的异同:同是写一个夜晚发生的一件事,武侠小说写“月黑风高夜,***燕子李三一个鹞子翻身越窗而入,手起刀落,一剑封吼,杀死了仇家;而公文只写某年某月某日,谁在家中被人杀死,或者谁杀死了仇家。)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文学作品很过瘾,看公文则觉得死板、千篇一律,这个跟公文的性质有关系,但是公文同样可以写得很好,好的法规性、政策性公文,充分考虑了各阶层、各方面的利益问题和可能出现的反应,可以做到面面俱到或滴水不漏,好的讲话稿可以写得饱含感情,深刻、精彩。

5、、标点符号使用规范。该用逗号用逗号,该用句号用句号。需要慢慢积累琢磨。要注意:转发上级或下级文件时,标题一般不用标点符号(有书名号的,取消书名号);此外,标题中不要过多出现“通知”两个字,比如省、市层层转发国务院一个文件的通知,到县级,可直接说转发国务院***文件的通知。

6、数字和计量单位使用规范。一般使用阿拉伯数字。前后要统一,不能一时用大写,一时用小写。

三、几种常用公文的写作

报告:报告是典型的上行公文,是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答复上级的询问等。报告的特点是阅知性,不是批复、答复性,看的人可以签署意见,也可以不签署意见或表态。所以,在选择这个文种的时候,要选择那些只需要上级知道的工作或事件,或者向就某项工作提意见建议,但不一定需要批复。

1、分类一是工作报告,是按照上级机关要求做作的报告,如政府工作报告;二是情况报告,即在工作中遇到了问题,或觉得应该让上级知道某个重要事项的当前情况(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报告);三是回复性报告,回答上级问询、落实上级临时交办的某项工作(关于审计意见整改情况的报告);四是备案报告(规范性文件备案)。

2、写法

一是要有导语,说明依据什么写这个报告,或者为什么要写这个报告(依据什么机关的什么通知精神,或者根据某位领导的批示精神,我们做了什么,怎么做的)。

二是总体结构一般是:第一,基本情况;第二,主要做法;第三,收到的效果;第四,存在的问题;第五,今后工作的建议。这是常规格式,具体中有变化。我们要向市政府报一个土地使用及管理工作方面的情况报告,就要有基本情况(建设用地、开发区用地)、问题、措施。回复报告的写法比较直接,上级问什么问题,我们就答什么问题,一条一条的答(如审计意见整改报告,用打酱油的钱打了醋我们是怎么整改的,程序不规范我们是怎么整改的,挤占专项建设资金我们是怎么整改的)。

三是结尾。

通知:通知的应用范围很广泛。传达指示、部署工作、实施管理措施、处理公共事务、任免干部等等,都需要印发通知。通知以红头文件和白头文件印发都行。属下行文,要下级机关(或受文对象)明确做什么、怎么做(这与请示、报告不同,比意见要细),要具有操作性。例如写一个会议通知,开会时间、地点、参加人员、有些什么要求等等,要一、二、三逐一说清楚,让看的人一看就明白。通知可以不写结束语。

工作计划类: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的某项工作或全面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的文件,明确下一步做什么、怎么做。工作计划要有操作性(缺乏操作性是当前部门上报工作计划的通病)。计划、规划、方案、要点,都属于计划类公文范畴。计划类公文必须具备目标、措施、步骤三要素。计划类公文有两种格式:一是文字表述式,一是图表式(图表式越来越多,清晰、明了、包含的信息量大),政府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拟办实事分解、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分解、议提案办理责任分解等都是图表式。当前部门上报的计划类文件普遍缺乏前瞻性和操作性,都是泛泛而谈,随便写几条(以收集政府工作报告素材为例)

工作总结类:

1定义

2分类:综合性总结(单位工作总结)、专题性总结(专项工作总结)、个人总结(学习、思想、工作)

3写作关键和重点:其特点是实践性、经验性、自述性、理论性(不仅陈述工作情况,更要揭示理性认识,不仅回答“是什么”,更要回答“为什么”、“怎么做”的问题。一般包括本(半年)基本工作情况、所做的主要工作、工作进度、取得哪些成绩经验、存在的不足和教训、下步工作计划(个人总结写努力方向)。个人总结要抓住主要问题,把握写的侧重点,突出收获最大、成绩最突出或者感受体会最深的东西,不是记流水帐。当前各部门上报的工作总结类材料,缺乏亮点的提炼和总结,都是按部就班写来,看不出我们与别的县相比有什么亮点、与去年相比有哪些做得更好,政策上发生了哪些重大变化。信息的撰写

信息稿件篇幅短小、内容集中、文字简洁。这既是信息文体的特点,也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在写法上,信息文体是灵活的,不像通用公文那样有固定的格式,但也不是无规律可循。一篇质量好的信息稿件,应合乎以下几个要求:

一、主旨集中突出

主旨即主要意思,信息所表达的中心意思一定要集中和鲜明,才能起到为决策服务的作用。怎样才能使主旨鲜明呢?

1.一篇一事。一篇信息只表达一个主旨,否则“意多乱文”,篇幅也拉长了。比如,有的稿件将一项工作的经验和问题放在一篇里写,可是要将经验说透、问题讲深,结果出现了两层

意思,信息的主旨便不集中了。若采取“分拆门户”的方法,将经验、问题分写成两篇信息,内容就集中了。

2.删削多余。雕塑家将一块石头变成个性鲜明的人像的过程,实质上就是将石头上多余的部分砍掉的过程。一篇信息,只有将那些与主旨无关的“杂枝乱蔓”删削干净,才能使主旨变得鲜明起来。信息中的多余成分主要是:对说明主旨作用不大的事例,“老生常谈”的经验做法,工作中的次要问题,产生问题的次要原因,以及不切实际的建议等等,这些都在删削之列。

二、标题简洁醒目

标题是一篇信息给人的第一印象,好的标题能够提示公文的主旨或主要内容,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如潮水般涌来,领导同志很难做到逐件阅读,只有靠标题来选择最需要阅看的信息。一篇很重要的信息,如果标题没有准确地反映出其重要价值,那么这篇信息就很可能被忽略过去。因此,信息的标题要符合以下要求:

1.题文一致。标题应准确地表现信息的主旨,不能为了某种需要去突出信息中的次要内容,也不能为了吸引人而故作惊人之语。

2.概括得当。标题要有一定的概括性,但也不能过于高度概括,使标题太抽象,不具体。比较一下这样几个标题:《社会传闻引起群众不安》,《关于xx县将发生五级以上地震的传说引起部分群众的紧张和不安》,《一些县将发生地震的传说引起群众不安》。这三个标题反映的是同一件事。第一个标题概括过度,没有提出“地震”这一重要内容。第二个标题概括不足,对传说的内容写得太具体。显然,第三个标题既提示了信息的主要内容,又比较简练,这样概括是得当的。

3.一语破的。“的”是指箭靶,要害部位。标题要一句话就击中要害。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抓住信息中的最主要事实。如一篇信息反映某县一村民,施工中砍断了一株古银杏树的主根,市有关领导xx同志要求迅速查处此事。原拟标题为《xx同志要求查处某县农民砍坏古树事件》,这个标题虽然也切题,但角度选择得不好,从领导的角度去写,未能突出最重要的事实—古树遭严重破坏。后来这个标题改为《xx县一棵五百年古树遭严重破坏》,不但抓住了要害问题,而且比原标题更为醒目。

4.简洁凝练。信息文体突出的特点就是短小,标题也应尽可能简短。标题太长,不仅阅读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淹没公文的核心内容。要做到标题简洁,一是要省略标题中那些可有可无的内容。如《xx局反映招商引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可精炼为《招商引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至于是谁反映的,文中自有交代。二是要准确概括事物特征,如《电、路建设是发展商品经济的头等大事》这个标题中,有的词概括不好,经一位领导同志修改后,成为《电、路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基础》,既精炼又准确。

三、内容虚实结合信息内容要做到概括叙述与具体叙述相结合。概括叙述就是用高度概括的语言和数字,从宏观上、整体上反映全面的情况,使人看到事物的全貌。具体叙述,就是对事物、工作的某一方面详细叙述。通过具体的事实和数据来说明某种观点。只有恰当的运用这两种叙述方法,才能使信息的内容既全面又具体,做到“点面”结合。在这方面,要注意运用这样几种方法:

1.大题小作。信息篇幅有限,选题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一个事物往往包括几个方面,如果方方面面都加以反映,就容易大而空,什么问题也说不透。只有抓住一个主要方面,从一点入手深入下去,才能使信息的内容集中和具体,收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2.定量分析。就是对某一事物或社会现象进行总量分析,这是反映事物全貌的有效手段,也是提高信息综合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而统计数字就是从数量上来反映客观事实的,有时,一个数字胜过一大段文字叙述。

3.角度新颖。一个事实,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反映出不同的问题,只有选择好角度,才能使信息的内容新颖,引起领导的重视。如一篇信息反映某公证处为企业向银行办理个人购房贷款提供公证,从表面看这条信息的价值不大。后来改变了写作角度,不从公证处的角度去写,而从银行首次向个人提供高额购房贷款这个角度写,使信息有了新意,并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

改变写作角度,不是为了某种需要去人为地拧角度,甚至扭曲事实来标新立异,而是要在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事物的特点,抓住事物的本质。抓住本质的方法很多,如从事物发展的各阶段的特点中,找出它的发展道路;从各个不同事物的成功经验中,找出共同因果关系,从而发现这些经验的成因;从许多典型的差异中,找出共同的特点,发现特殊的规律等等。

四、语言简练顺当

语言是信息文体的细胞,语言不洗炼,信息材料就会显得臃肿,不好看;语序不顺当,读起来就觉得别扭,费脑筋;八股调太浓,看起来就令人头疼,不入脑。所以,信息的语言是很重要的,应当合乎以下要求:

1.文辞简洁。一是要删去一切可有可无的话,空话、套话,说了没错可是也没用的话,都应该毫不可惜地芟除。二是尽量少引用上级的精神。信息是给领导看的,对上级精神,领导同志是比较清楚的,所以信息中不要“反销”上级的精神,确有必要引用时,也要少而精。三是不要过多地强调某件事的重要意义,因为不说这些意义,领导同志也能领悟到,至多点到而已。四是不用过渡句,硬接硬转。领导同志每天阅读大量文书材料,对文件内容的理解能力很强,所以采取硬接硬转的方法,不仅不会造成理解上困难,而确能收到精简文字之效。五是多用省略句和简称。如“创三优”、“除六害”、“申办奥运”等。

2.语序顺当。信息常常是一段成篇,不分段落,而靠内在逻辑衔接,因此语序上要非常讲究。信息语言的顺序,大致分为三种:一是按时间顺序,二是按事物发展的顺序,三是按逻辑顺序,如意义的轻重,事情的大小。不论按哪一种顺序写,一般都要采取“顺叙”的写法,而不采用“倒叙”的写法。

3.写好导语。一条信息开头的第一句话就是导语,写好导语十分重要,它对信息的主要内容起到提示的作用。在短讯型、动态型信息中,还往往用导语来代替标题。导语一定要写得有新意,使人看了就想往下看。如一篇信息反映校办企业要求享受刚出台的对大中型国有企业的优惠政策,开头第一句话是:“校办企业要求随大中型国企一同上船”。这个导语不仅把主要事实在开头交待清楚,而且也较新颖。

4.改变文风。信息语言应不同于公文语言不必强调端庄得体,而要注重灵巧和生动。特别要去除八股腔,代之以清新、简洁的语言。一是长句变短句,不用理论性文章那种叠砌定语的长句子。二是倒装句变正装句,少用谓语前置的句式。如:“会议决定派工作队到xx县对受灾村民进行慰问”。这一句应改为“会议决定派工作队到xx县慰问受灾村民”。三是少用定型化的语言。有些语言刚一出现时很新颖,如:“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敢试敢冒敢闯”、“真抓实干,一抓到底,抓出成效”等等,但是你用我也用,就成了一种定型化的语言,再用下去就成了陈词滥调。所以要提倡“我手写我口”,而不要拾人牙慧。

正式公文排版要求:

题目:二号宋体加粗

一级标题:三号黑体加粗{例:一、二、三、}

二级标题:三号楷体加粗{例:

(一)(二)

(三)三级标题:三号宋体加粗{例:1.2.3.}

四级标题:三号仿宋加粗{例:(1)(2)(3)}

正文:三号仿宋

固定值:25磅

首行缩进:2字符页边距:上、下2.54厘米,左、右2.6厘米

第四篇:公文写作格式

公文写作基础知识:公文的格式

1.公文格式的组成公文格式的组成要素包括:

(1)发文机关标识(版头、红头)(2)公文份数序号

(3)密级(4)发文字号

(5)签发人(主要用于请示)(6)标题

(7)主送机关(内发可省略)(8)正文

(9)附件(10)发文机关署名

(11)成文日期(12)印章

(13)附注(此件发至 XX级)(14)主题词

(15)抄送单位(16)印刷机关和印刷时间

印刷用纸和技术要求:用A4型纸(297X210),正文用3号仿宋体,每页22行,每行28个字。

2.发文字号

编写发文字号原则:包括机关代字、年份、序号。

注意:年份不能省略,两边用六角括号;序号不编虚位,不加第。

3.公文标题

标准式:发文机关+发文事由+文种

凡是有红色版头的文件,因已表明发文机关,故发文机关名称可省略。特殊形式:

(1)发文机关+文种。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2)发文机关+转发文件名+文种,也称转文式标题,用于转发文件。

4.成文日期

成文日期确定原则:

(1)会议通过的决定、决议以会议通过日期为准。

(2)领导签发的,以签发日期为准。

(3)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的领导签发日期为准。

(4)法规性文件以文件批准日期为准。

(5)一般信函、电文以实际发出日期为准。

成文日期必须写年月日,且要用汉字。

5.主题词

《条例》和《方法》都明确规定:上报的文件应当按照上级的要求和《公文主题词表》标注主题词。

《上海市人民政府公文主题词表》使用说明中规定:

(1)一份公文标引的主题词,除类别词外,最多不超过五个。

标引主题词的顺序为先标类别词,再标类属词。在标类属词时,先标反映公文内容的词,最后标反映公文形式的词。如《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本市农村扶贫工作的通知》,先标类别词“农业”,再标反映公文内容的类属词“扶贫”,最后标反映公文形式的类属词“通知”。

(2)一份公文有两个以上主题内容时,先集中对第一个主题内容标注,再对第二个主题内容进行标注,最后标文种。

(3)根据需要,可将不同类主题词进行组配标引。

(4)在《公文主题词表》中找不到准确反映公文内容的类属词时,可用类别词替代。

6.用印

一般的用印方法是:骑年压月,上大下小。

国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规定: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在落款处不署发文机关名称,只标成文时间。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

第五篇:公文写作

公文写作

第一章公文写作概述

1.简述公文分类的重要意义。①有助于各类公文的规范撰拟②有助于各类公文的有序运转 ③有助于各类公文的立卷归档

2.公文的作用①领导和指导作用②规范和约束作用③宣传和教育作用④联系和指导作用 ⑤依据和凭证作用

3.公文有哪些特点?①明确的公务性②鲜明的政治性③极高的权威性④作者的法定性 ⑤较强的时效性⑥体式的特定性⑦文风的朴实性⑧严格的程序性

第二章公文的格式

1.确定公文格式有哪些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体现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②有利于更加准确的体现公文的内容,做到形式与内容的统一

③有利于受文者迅速、准确的识别公文和贯彻执行公文,提高工作效率

④有利于公文的安全、保密和管理

⑤有利于充分发挥公文应有的作用

2.简述公文标题的构成①发文机关名称②公文主题③文种

3.什么是公文的主送机关,标注主送机关应注意哪些事项?

概念:即主要受理公文的机关,应当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或同类型机关统称。问题:①主送机关只有一个或几个单位,这些单位应一一列出。

②主送机关是部分单位,但不是同类同级单位,可在主送单位中灵活书写。③普发性公文,用同类型机关统称,泛指这一类单位。

4.党的机关和行政机关公文版头的主要形式分别有哪几种?

党的机关公文版头:①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②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圆括号标注文种组成行政机关公文版头:①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文件”二字组成;②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即信函纸的文头,发文机关标识与红色横线之间不空行;③由发文机关全称或规范化简称加公文主题和文种组成第三章公文的要素

1.简述公文主旨的涵义与种类

涵义:一篇公文最主要的目的和意图,回答要做什么的问题。

种类:①目的主旨②意图主旨

2.简述公文依据的层级结构

①事实依据:现实状况、过去事实

②理论依据:法规文件、会议精神、领导指示、主观议论

3.简述公文分旨的语言形式1分旨句②分旨段③分条列项④附件

4.公文要素的组合规则有哪些?①内容集中②先后有序③详略得当

第四章公文的语言

1.简述公文用语言的特点

①公文中常用一些文言词

②公文中多用一些单音节词

③多用专用语

④多用概括性词语

⑤公文中较广泛地使用简称

⑥多用介词结构

⑦多用联合词组成句子成分

⑧公文中使用数字的情况比较多,所涉及的一些情况、问题往往需要用数字加以说明

2.简述公文用语的基本要求①准确②简练③朴实④庄重

3.简述公文用语的主要原则①词汇规则②句式规则③特殊事物和概念的语言表达规则 ④模糊语言的运用规则

第五章指令性公文

1.简述命令的涵义与用途

答:适用于依照有关法律公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嘉奖有关单

位及人员。

2.简述命令的特点严肃性、强制性、权威性

3.简述命令的写作要求

①缘由要准确、简练

②命令事项要具体、明确

③语言精确,语气肯定,态度严肃认真

4.简述指示与命令的区别

①命令除规定的国家机关及其首长外,其他机关及其首长都不得发布;指示则任何上级机关均可对所属的下级机关发布

②命令式强制性程度最高、法律效力最大的指挥性公文,下级机关必须无条件执行;指示下级机关可根据具体情况执行,有一定的灵活性

③命令只作原则性的指挥,指示则要对下级机关指出行动的原则、步骤、方法和注意事项等具体要求

④命令的措词严肃、语气坚定;指示的语气比较平缓,分析说理性比较强

5.指示的特点:指导性、宏观性

6.简述指示的写作要求①必须具有明确的政策依据与法规依据②应从实际出发,具有明确的针对性③指示内容应明确具体

7.批复的特点①针对性②指导性③被动性④简要性

8简述批复的写作要求①批复前必须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②批复的意见应明确、具体、可行③批复的内容要具体有针对性

第六章议决性公文

1.简述决定的涵义与用途

①适用于对重要事项做出对策和安排

②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2.决定的写作特点①规定性②指导性③稳定性

3.决定的写作要求

①要有简明的决定缘由②决定的内容,要求主旨集中,重点突出

③决定语言,要求郑重、简练、准确,语气坚决肯定④遵循特殊的行文格式

4.决议与决定的区别

①作用不同。决议是经会议讨论通过的公文,下级机关对所决议的事项必须贯彻执行。决定是用于对某些重要问题进行安排或部署重大行动的公文。

②产生的过程不同。决议是经有关法定会议对某一议题进行集体讨论并由法定多数表决通过而发布的公文;决定则不一定要经过会议讨论通过这一程序。

5.决议有哪些特点①具有较强的指令性②内容的重要性和单一性

③必须经正式会议表决通过

6.决议的写作要求①使用要严肃②表述要说理③结尾要有号召④语言要准确

7.会议纪要有哪些用途

答:记载会议主要精神和议定事项,适用于记载、传达会议情况和议定事项

8会议纪要有哪些特点①纪要行②决议性③备查行

8.会议纪要的写作要求

①要明确写作的素材和宗旨②要突出会议的中心和要点③要注意吸收回忆的一致意见 ④要忠实于会议的实际内容⑤要注意条理化、理论化

⑥按照不同使用目的而恰当地使用不同的用途

第七章公布性公文

1.公报的特点①时间的重要性②内容的重要性

2.公报的写作要求

①公报的内容要新颖,以体现其新闻性②公报的行文要有气势,以体现其重大性与权威性 ③公报的语言准确、简明、庄重、严肃

3.公告的用途、类型、特点

用途:①发布法律、法令②向国内外公布重要事项③宣布法定事项

类型:发布法律法规的公告、公布重要事项的公告、宣布法定事项的公告

特点:权威性、重大性、单一性

4公告的写作要求①内容要集中②事项要单纯③语言要简练

5通告的用途

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6.通告的特点①内容的广泛性②使用的普通性③发布的公开性

7通告的写作要求①内容要具体明确②主体部分要求条理清楚,逻辑严密

③用语要简明易懂

第八章指导性公文

1.通知的用途

在党的机关:发布党内法规,任免干部,传达上级机关指示,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发布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有关单位共同执行或周知的事项。在人大机关:用于传达指示,批转公文,传达需要办理、执行或周知的事项,任免人员等。在行政机关:用于批转下级机关的公文,转发上级机关和不相隶属机关的公文,传达要求下级机关办理和需要有关单位周知或者执行的事项,任免人员。

2.通知的特点①适用范围广②运转速度快③使用频率高

3.通知的写作要求①主旨集中②重点突出,措施具体③讲求时效

4.通报与通告的区别

①性质不同。通报属于传达、告晓性公文,也可以属于奖勉、告诫性公文;通告属于规范性公文。

②用途不同。通报可以用于表扬和批评;通告没有这用途。

③对象不同。通报的对象是机关和有关人员,通告的对象还包括人民群众。

5.通报与通知的区别

①用途不同。通报传达的是重要情况,告知的是特殊事项;通知传达的是上级指示,告知的是一般事项。通报可用于表扬和批评;通知没用。

②对象不同。通报对象不特定;通知的对象时特定的。

③目的不同。

6.通报的特点①指导性②教育性③时效性

7.通报的写作要求①内容必须有典型性②通报的材料必须具有真实性③通报表述要准确 8简述意见的涵义、用途、和特点

用途:用于对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办理办法;用于对议案或重要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 特点:①探索性②宏观性③指导性④灵活性

9.意见的的写作要求①要有针对性②要有实在性③要有可行性④要有建设性

第九章报审性公文

1.报告的用途①适用于向上级反应情况②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③要求上级机关批转或转发工作建议。④答复上级机关询问的事项、批示应查办落实的事项等。

2报告的特点①汇报行②陈述性③概括性

3.报告的写作要求①划清层次,概括叙述②中心明确,重点突出

③报告的内容应有新意④点面结合4.报告与请示的共性与区别

共性:都是上行公文,不经上级机关批示或转发,都没有任何指令性和约束力;其次都需要陈述下情,表述方式有很多相同之处。

区别:①行文的目的不同。请示一般要求上级机关批复;报告主要是下情上达,不要求批复。②行文内容不同。请示的内容主要是带有迫切性,并需要上级机关指示、批准的事项;报告只着眼汇报工作反映情况。

③行文时间不同。请示必须在事前行文,不允许先斩后奏;报告则在事先、工作进程中和事后均可行文。

5.请示的特点①请求行②单一性③政策性④客观性⑤回复性

6.请示的写作要求

①观点明确,请示的理由与事项清楚具体

②请示的内容,要求主旨集中,一文一事

③应正确标注主送机关与抄送机关,不搞多头请示

④文字表述简明、得体

7.议案的特点①法定性②程序性③重大性④创新性

8.议案的写作要求

①主旨突出,内容充实②语言庄重、简明、规范③要重视附件的写作

第十章商议性公文

1.不相隶属的机关之间用函行文,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①商洽工作②询问有关事情③答复问题④请求批准和办理有关事项⑤答复审批事项

2.函的用途和特点

用途:用于机关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无隶属关系的有关主管部门请示批准特点:①平等性②灵活性③使用频率高④效用法定性

3.函的写作要求①行文郑重②文字简要

③用于谦和,讲究礼节,必要时还要使用尊称与质疑性词语忌用命令性、告诫性词语

4.简述意见、批评和建议与议案的区别

①前者是人大代表向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对各方面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后者是法定机关和法定提案人依照法定程序提请代表大会或人大常委会列入会议议程进行审议并作出决定的议事原案②前者代表个人可以提出,代表联名也可以提出;后者必须由法律规定的机关,或者代表按法定的联名人数,依照法定的程序提出③前者针对各方面工作;后者内容必须是属于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职权范围内的④前者书写形式没有法定要求;后者要求有案由、案据和方案,法律案还需附有法律修改草案⑤处理程序不同

公文写作专题辅导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