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学校管理
高考满分作文: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感受乡村》_高中作文5则范文
编辑:风月无边 识别码:73-341334 学校管理 发布时间: 2023-04-07 11:15:54 来源:网络

第一篇:高考满分作文: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感受乡村》_高中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感受乡村》_高中作文范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考满分作文: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感受乡村》_高中作文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以为,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它也许是梵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便是悠然游然。

那只是诗中画中的乡村,当我们真实的走进乡村,用心去感知乡村,便会发现,我们的乡村在经历着苦痛。那里也有阳光,那阳光不是温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这片土地。远望去,土地上那个佝偻的背影,在朝夕间,在春秋中,在这片土地上耗尽心力。他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他的汗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他在这片土地上学会坚强,他的脚步坚实了这片土地;他生于黄土又归于黄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风暴来了,他的心如那田间摇曳的庄稼般颤动,他的泪水在他满是沟壑的脸颊上纵横,如那淹没田间的水,层层漫过他的心田,浸没他的呼息。干旱来了,庄稼如他枯瘦的身体一般摇坠,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丰收,他混沌的眼干涸空洞。

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候,只是这种幸福仿佛如此卑微。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丰收,饱满的谷粒仿佛是一粒粒珠宝,他们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们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风调雨顺,他们只想也只要这样平凡的生活。

这样的乡村会不会让我们感到失望,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图景?而其实,乡村正因这份残酷的美丽而更见真实。感受乡村,别总是做一个悠闲的观光者,在体味它的宁静与纯净的同时,给它的苦痛多一点目光,给它的辛苦多一点理解与悲悯。

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跳动的脉搏,感受中国最浑厚的呐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润的血汗;感受中国农民最纯朴的执著与坚忍,感受中国农民所经历的苦痛与无奈。

第二篇:2008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感受乡村》

2008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感受乡村》

初以为,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它也许是梵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便是悠然游然。

那只是诗中画中的乡村,当我们真实的走进乡村,用心去感知乡村,便会发现,我们的乡村在经历着苦痛。那里也有阳光,那阳光不是温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这片土地。远望去,土地上那个佝偻的背影,在朝夕间,在春秋中,在这片土地上耗尽心力。他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他的汗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他在这片土地上学会坚强,他的脚步坚实了这片土地;他生于黄土又归于黄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风暴来了,他的心如那田间摇曳的庄稼般颤动,他的泪水在他满是沟壑的脸颊上纵横,如那淹没田间的水,层层漫过他的心田,浸没他的呼息。干旱来了,庄稼如他枯瘦的身体一般摇坠,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丰收,他混沌的眼干涸空洞。

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候,只是这种幸福仿佛如此卑微。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丰收,饱满的谷粒仿佛是一粒粒珠宝,他们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们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风调雨顺,他们只想也只要这样平凡的生活。

这样的乡村会不会让我们感到失望,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图景?而其实,乡村正因这份残酷的美丽而更见真实。感受乡村,别总是做一个悠闲的观光者,在体味它的宁静与纯净的同时,给它的苦痛多一点目光,给它的辛苦多一点理解与悲悯。

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跳动的脉搏,感受中国最浑厚的呐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润的血汗;感受中国农民最纯朴的执著与坚忍,感受中国农民所经历的苦痛与无奈。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们,我们是否想过是他们用血汗带给了我们生的希望。

看中国的农民用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的历史上站成了永恒,也且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

第三篇:2012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

2012浙江省高考作文满分作文

语文

【真题回放】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台湾女作家刘继荣在博文上说,她上中学的女儿成绩一直中等,但是却被全班学生全票推选为“最欣赏的同学”,理由是乐观幽默、热心助人、守信用、好相处等。她开玩笑地对女儿说:“你快要成为英雄了。”女儿却认真地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网民甲:坐在路边鼓掌,其实也挺好。

网民乙:人人都在路边鼓掌,谁在路上跑呢?

网民丙:路边鼓掌与路上奔跑,都应该肯定。

从上述网民的议论中,选取一种看法,写一篇文章。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议论。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得少于800字。⑤不得抄袭、套作。

【立意分析】以“站(坐)在路边鼓掌的人”为话题,题目平易,难度适中。符合作文写作的基本原则,能让大多数考生有内容、有兴趣写,可运用记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完成作文,适合不同文体写作优势的考生。

立意时从三个角度入手:一是如何看待英雄和为英雄鼓掌的人;二是如何确认人生理想;三是怎样才能快乐成长。

从审题角度看,比前几年的作文题都容易,审题基本没有难度。刘继荣的《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很多考生都熟悉,考生一般都能理解和把握题意,而且命题本身不会限制考生的思维。另外,试题有较大的写作空间,提供了较多的立意角度,也体现了时代精神,“鼓掌”可实可虚,可以激发考生的想象,打开考生的写作思路,考生是能够根据自己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写出一篇好的作文来的。考生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出发来写,可以只写某一点,不必面面俱到。

从内容角度看,命题符合学生实际,考生有话可说,都能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生活感触,“鼓掌”可实可虚,实质是人生的理想、价值、生活态度、思想情绪的外显,确定“为何鼓掌”“鼓掌的意义”是审题和写作的关键。因此,如何由表及里,体现自我对于人生定

位的价值判断就需要考生有较好的思维品质。总体看,这个题目有利于尖子生发挥,拉开距离。高分的作文应该有比较深刻的思想内涵,尖子生有内蕴的才能写得好。

【满分作文】

卑渺角落里的慷慨

我只愿放下步子,在一方静好无常的土地上,带着金砂般渺小而闪光的品质,为世界的前行慷慨解囊。

——引子

风无偿助力,鹰得以搏击长空;土慷慨汇实,花得以纷繁绝艳;星默然成伍,银河得以广邈非常„„这世上总有这那么两种角色:一方是聚光灯与荣誉追随的领跑者,一方是倨于静隅无谓名姓而给予助力的鼓掌的路人。历史总是将心偏予光芒独立之人,而我更愿为那卑渺角落里的慷慨发出敬仰的声音,即使他们如微尘,淡泊而无闻。

这个世界时常显得过于忙碌,利益的争夺早已让古者恬然处世默然奉献之言束之高阁。身边不缺勇于追求注目成功之人,看那选秀无休止海选中浮起的欲望与期待,看那层出不穷争先恐后在书架上占去一席之位的青春言情与致富“秘籍”。不错,他们不失为社会前行的推力,正如古代西方有言:“人无欲望便死亡”,可这些追逐时常太过聒噪与不安。

于是我更愿意成为那卑渺路旁鼓掌喝彩的无声一员,正因他更淡然,于是便更无私与自由。著名影星金•凯瑞的影片《一个头两个大》中有这样一个感人片段,在影片结束时所有群众演员的样貌与姓名皆一一得到展列,在惜时如金的好莱坞大片中整整占去了五分多钟的舞台。这便是对那些卑微而慷慨的尊敬与珍视吧!在主角无上光芒夺人心魄时,他们扮演的小人物在镜头吝啬的角落里作着锦上添花却是至关重要的添补,他们中有活泼的孩子,有美丽的少女,亦有白发如雪的老者,他们只是路人,而那份慷慨与无私的美丽却足以镶于奥斯卡金杯之巅。

在卑渺角落中奉献掌声与慷慨亦是历史前行不可忽视的一种助力。人生在世,有那些少数人可采撷的光芒,亦有多少人平凡而实在的付出。正如英伦博物馆曾特意留出一方黄金地段予以英国市民展示其家族的历史与个人的生活,这何尝不是一份予以卑微慷慨的身份证明。那些为伦敦前行奉献的掌声,那些为世界奉献慷慨品质的“路边人”,何尝不是值得世界重视和敬仰的主角?

于是朋友,我艳羡英雄的奋斗史与无上光荣,我亦肯定那些追求卓越的希望。但我更愿执守己身纯粹的悲喜和品质,在一方卑微无常的位置,为世界和他人,慷慨地鼓掌。光荣的荆棘路

台湾著名女作家刘继荣的女儿说:“我不想成为英雄,我只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可是,为别人喝彩固然重要,亲自参与人生努力奔跑才是一种圆满。

倘若人人都在路边鼓掌,那么这条光荣的荆棘路上将有鼓掌,那么这条光荣的荆棘路上将有谁在奔跑,将有谁来开辟一条新道,将有谁来为后来人树一个航标,开创一片全然不同的天地?

社会像一个大舞台,站在其上表演的人有之,而站在台下鼓掌的人却是占了多数。人们为他人的精彩鼓掌,分享他人的成功来体会快乐,殊不知,我们自己也可以创造,我也同样能够,让别人见证我的美丽,也唯有这样的共同创造,才能推动时代前行的步伐。

我想起来这样一群人,他们那一代人,多诞生于晚清的日落与新世纪的清晨,古老的文明古国迎来了新生的阵痛,他们比任何一代人多一份焦虑、困惑与希望。他们通过自己手中的笔或各种有意义的方式,引领民众,描写未来。

他们都在这条光荣的荆棘路上奔跑,不做路边鼓掌的人。他们都勇挑社会的大梁,建立了自己的赫赫功名。其中有沈从文对湘西文化的诗情礼赞,有巴金对旧式礼教的深切控诉,有茅盾对社会经济的深刻剖析。有郭沫若凤凰涅磐的呐喊„„他们都勇敢参与了这场战斗,才最终开辟了一个崭新时代。倘若人人只是鼓掌,那么谈何进步与复兴?我们都应该勇敢地踏上这一条荆棘路。

况且这样的参与对别人也可以说是一种鼓励。冰心曾说:“爱在左,同情在由。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让穿枝拂叶的行人,踏过荆棘,也不感痛苦,有泪可落,也不觉悲凉!”我也许不是鼓掌的那个人,但我踏过的每一步,洒下的每一滴汗,留下的每一份情,俨然都是为我身后的人群添了一点温暖,一点鼓励。谁能否认我在这样奔跑的同时也为他人留下了掌声?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我在奔跑。我勇敢地踏上了这一条光荣的荆棘路。哪怕一个人,哪怕孤单到想落泪,我都愿做一个先行者。

我不能否认刘继荣女儿的话有一定的可取性,为别人喝彩的确重要。但我更坚信,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一种信仰,一种期待,一种追求。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个亲自参与努力奔跑的过程。

历史拍着它强大的翅膀飞过那么多世纪,这是一条光荣的荆棘路,我只愿随历史的洪流一路奔跑,时代推我前进,我为时代领航。

守得云开见月明(60)

浙江一考生

曾做到这样的题目:“孔子强调‘矜而不争’是否有违现代的竞争观?”我思忖了一会

儿,只觉得这是老人家留下的现时代的大智慧。

同沐在一片日辉下,同枕一样的星河入梦,而人的本能却不断地告诉自己:要比别人多一份努力,多一份优势,才有更灿烂的早晨,更香甜的夜晚。

于是我们充实自己以知识,武装自己以冷漠,保护自己以拒绝,完善自己以获得,安慰自己以成功。而所拥抱的却不是最初想要的温暖世界,过度的竞争回应你以你所赠予的寒意。你怀疑,质问,退却,倘若有一双宽厚的手拥住你,有人告诉你:“我在这儿,等着你。”你会觉得全世界的光热都不及这片刻的温暖贴心真实。

你会觉得,一个人的战争,不如有人陪着一起走。

什么是胜利?成功的满足是,给予他人一路的馨香也是。弘一法师曾留下这样的箴言:“君子之交,其淡如水;执象而求,咫尺千里;问余何适,廓尔忘言。华枝春满,天心月圆。”我们追逐着希望的彼岸,但别忘了怀揣初心,用最澄澈最干净的目光,注视着他人的奔跑,并给予美好的祝愿,便得了心神坦荡,偷尝些真水里的神水味儿。当你无助、失落时,也自有人为你喝彩鼓励。

矜而不争,意为不争名夺利于市,却并不要求你停驻于原地,只一味帮助、成全他人,不求进步。人之能者,大抵有一些“不负如来不负卿”的双全法。

如能干的花匠,不吝于赠人珍贵的花木种子,蜂蝶采撷花蜜,便不会污浊了自家的花木。邻里溢着清香气,他的心里,又怎会少了赠人玫瑰之后留有的余香呢?又好比中国乒乓队的“养狼”原则,怀有满满的真诚,教与他国技艺,不也反过来促进自己力量的壮大?

心里种着花草的平凡人,必然也拥怀天地。我总这样想,这样的人,不焦不躁,不疾不徐,将他拥有的所有善意坦露出来,从容美好。也必有人怀着满腔的善意,为他的一方天地洒水锄苗锄虫,全呈现出愈益成熟美好的姿态来。

而谁又看不出那平凡中的不平凡!坚守的心,总能获得蒙着迷雾的天挥散开阴霾后,那心领神会的月的柔光。

第四篇:2018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

一、继往开来浙江人

滔滔长江,浩浩汤汤,民族母亲河流经浙江,孕育了浙江的水土,涵育了浙江文化,培育了浙江的人才。

浙江文化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年前,余姚的河姆渡已有了相当的文明。从遗迹看来,早在那时人们便已开始群居,有了祭祀,甚至有了阶级有了刑罚。虽然当时文化难免失之暴,失之野蛮,但正是自那时起,浙江人开启了摆脱蒙昧的征程,浙江文化开始自我的成长。浙江,很有可能是华夏民族文化的另一故乡。

浙江人才辈出,浙江文化底蕴深厚。从古至今,浙江代有才人出。一代宗师王阳明,跳出程朱理学框架,独创心学,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的伟大思想。于其身,则身体力行,以文人之躯带兵平叛,拯万民于战火,后亲传道授业,给浙江后人留下无数财富。学者黄宗羲,年轻时进京,持锥连刺魏忠贤残党十余人,举目震惊:这竟是看似文弱的浙江文人!明灭后起义兵反抗,失败后投身学术,又以泰斗之姿再度亮相,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为浙江后人树立强健人格的榜样。

浙江人才自有风度,自有浙江风骨。“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这是范仲淹评价浙江名士严子陵时所语,诚哉斯言。朱舜水抗清无果后远渡日本,将所学所知倾囊相授,以己治力开启德川家康时代中日数百年友谊,正是其舍己为国的风度;黄宗羲忠义两全,为国不顾生死,正是其刚烈的风骨……风雨不倒的天一阁,藏书播惠九州,书写了浙江尚德求知的风度,宁波帮商海打拼,谱写了浙江人诚信为本的风骨……浙江人在浙江文化熏陶下,从古至今,代代各领风骚,书写了浙江的传奇!

在今天的浙江,又形成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新时代浙江精神。在互联网时代下,浙江最早流行移动支付,拉动生活节奏,浙江最为普及“互联网+”创业,带动经济发展……不消多言,浙江的精神支撑着浙江人,浙江人带动浙江飞速发展,引领时代潮流,走在时代前列。浙江文化随浙江人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自我创新,给新时代的浙江人才提供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作为浙江学子,我为自己的故乡有如此文化,为先辈如此风骨深深自豪且感动着。作为新时代的浙江人,更当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所谓“心为平民,行为精英”,真是继往开来革故鼎新的浙江人之守则。我自当以此为志!

继往开来的浙江人,不负历史悠久的故乡,不负蒸蒸日上的祖国。不负日新月异的时代,必将于今,书写新的传奇!书写新的文化!

正是这样继往开来的浙江精神,撑起浙江人民不败的雄姿

二、心怀江潮,务本精耕

半丁画心,雁冰书情;良镛执纸笔笑傲江湖;良铮焚身膏振臂高呼;前有越王卧薪藏胆,后有鲁迅肩住黑暗。浙江宝地,人才济济;钱江潮头,涓涓不壅。浙江精神正是水的精神,务实肯干,润万物于无形;心怀江河,奔腾不息向东。作为青年学子,面对浩瀚无垠的广袤天地,唯有常怀浙江精神,方能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

水者,至清至淡。正如孔丘之喻浮云,老子之喻王相,现代信息社会乱花迷人眼,富贵名利纷繁无常。丹麦批评家勃兰兑斯将人心比作黏稠的沼泽,住着可怕的居民。而唯有将水之形化为心之形,洗濯内心的尘垢,以林庚先生所言,“年轻一代的翱翔姿态”,去触摸未知的或黑或白的世界,以浙江人傍水而生洗净的本性,方能抚去穿花而过时的急躁。

水者,至柔至默。无雷霆万钧惊落风雨,无狂沙淘尽一身锋芒。浙江人躬耕于土地,亲吻山林,侣友海洋。阳明心学,教化苍生万物于无形。浙江人敛起锋芒,脚踏实地,“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正如圣埃克絮佩里所言,“真正的事物用眼睛是看不到的。”无声处,阡陌纵横,水路清澈,庠序林立,黄老者自乐。沐浴于务实之风,青年学子更应走出伽达默尔所言的意义“前文本世界”,通过踏实的态度寻找青年人在新时代的意义。“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唯有扣得仔细、紧密,才能书写未来的传奇。从眼前的山花树木,星辰江河出发,方能真正抵达未知的远方。

水者,至刚至强。从来不是娇柔的花朵任人采摘,浙江人也在华夏大地上镇臂高呼自己的灵魂与精神。水遇礁石时,迸发朵朵飞花;鲁迅先生遇国民颓丧之际,笔力万钧,直刺旧社会阴暗面。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不应该囿于此,虽未能做到彪炳千古,屹立春秋。但我们要心怀梦想,怀着江潮的执着,一路向东;怀着江潮的力量,遇到山崖,也奋力冲撞开一片天地;怀着江潮的声响,高呼自己的理想,直到燃尽自己。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不应重踏莎翁所说“充满声音却空无一物的世界”,而应该放下沉重的包袱,蜕光稚嫩的英壳,以心怀江潮,务本精耕的浙江精神,不去做时代之下为意义与利益奔波的蝜蝂,而是仰首跨国独木桥,从新时代的巴别塔下直达天堂,解开人生的斯芬克斯之谜,成为傲立于理想国的君王。

三、争先亦不忘国忧

东南形胜,百川归海,这是繁荣而富庶的浙江。作为新一代的浙江人,我们必将成为时代的弄潮儿。面对滚滚而来的时代大潮,我愿临之铿锵发声:争先亦不忘国忧!

指尖轻触屏幕,用支付宝开启一天的生活;闲暇之际,于自助超市选购生活用品;远眺码头,集装箱罗列,各国商品络绎不绝。正因为开放和与时俱进,浙江勇立潮头,成为了时代的幸运儿。

从位居近代几大通商口岸之一,到走到改革开放的前列;从荒凉贫瘠的蛮荒之地到如今文明繁荣的浙江。千年历程,浙江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智慧与勇敢。时至如今,“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更是时刻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是的,“争先”已经成为了我们的品质。率先改革、勇于创新、知行合一,我们已经学会。

那么,与此同时,在关注着整个浙江的繁荣盛景之时,我们是否应该放大分辨率,将镜头对向更小的角落呢?

当城市中的人们欢声笑语之时,偏远山区中的百姓还在贫困线上挣扎;濒临海洋,发达的工业为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却将大量难以降解的垃圾推给蔚蓝世界;因为富庶,浪费问题更是加剧……

勒庞说:“可见的现象可以喻为波浪,它不过是海洋深处我们一无所知的湍流的表象。”如若只被繁芜丛杂的表象掩盖双眼,即使浙江再与时俱进,只会在不断的争先中不断地留下漏洞。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样的发展必不能长久。

再者,我们将镜头转移,看看中国的其他地方。贫困问题更加严重,尤其是贫富差距,一直拖着整体的发展。资源分布不均,许多地区难以得到充分发展。教育资源短缺,孩子们仍生活在蒙昧之中。

但浙江从不是一个自私自利的省,经世致用的思想一直鼓励着我们。“位卑不敢忘忧国”,何况行有余力的我们!供给侧改革,资源分配趋向合理,浪费现象日渐减少;依托科技,精准扶贫大放异彩;与外省结对扶助,浙江充分展现着它的责任感。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鲁迅先生说:“必须敢于正视,这才可望感想,敢做,敢当。”作为浙江的新学子,站在人生新起点上,我们不仅要继承前人争先的精神,更要接过已经燃起的忧国忧民的火炬。

平者,内保之而不外荡。当争先的锐意与忧患意识和情怀公平,浙江才能更好地走向明天。

四、脚踏实地,勇往直前

大美浙江,孕育着一个个传奇的浙江灵魂,从名扬世界的浙江温州人,再到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或是正在努力拼搏的你,究其根本,你会发现:每一个成功的浙江人身上都有一股相似的精神动力:既有脚踏实地的耐心,又有勇往直前的冲劲。

脚踏实地在浙江人的字典里不仅指务实和一点一滴的努力和积累,也指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和干在实处的实践精神。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没有一日日的摸索和积累,不会成功,而只空想却不付诸实践,也不可能成功。浙江众多的实业家都是白手起家,他们从基层做起,一点点积累经验,并最终将其运用于实践,终于建成了自己的商业大厦。

在脚踏实地,稳定前进的过程中,浙江人总希望加快步伐,走在时代的前列,成为时代的领跑者,成为照亮黑暗的第一缕阳光。创新始终是根植在浙江人心中的重要信念。无论是打破实体商店经营模式的网上购物,还是突破文理分科的高考模式的新高考,浙江人总是以无畏的尝试的姿态出现。他们不断地进行着突破和创新,创新成为浙江人前行道路上的一股强大的动力,使他们始终在改革开放的这场马拉松中保持领跑者的耀眼姿态。

脚踏实地,与勇往直前在浙江人的心中永远是紧紧相连,密不可分的。没有勇往直前的冲劲,即使脚踏实地得再牢,也是原地踏步,只会停滞不前,最终被时代的浪潮所吞没。而一味地向前冲,脚步虚浮,后劲不足,结果只会半路摔倒或跑到半路就精疲力竭。所以,在成功的道路上,这两者缺一不可!

作为一名浙江学子,即将离开高中的校园,迈向人生新的道路,我想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精神也必不可少。前行的道路或许布满荆棘,或许泥泞不堪,但是只要我们保持心中的信念,踏着坚定的步伐,秉承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定能在荆棘密布中走出属于我们的人生康庄大道,创造出属于我们的浙江传奇。

五、本昔文,立今知,铸新知

李大钊曾言: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的觉醒,应在对过往思想进行学习的基础上,而后立足脚下,以自身为模孕育新魂。

由古而今,斯文不灭。“浙东学派”创始人黄宗羲高言:“君者,天下之大害而已矣”;倡导经世致用的顾炎武力倡“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本昔文,就要以故学为本,学习精神,学会责任,学会担当,穿越时空与古人晤对,以得“鲜活的意识与理解”。文化是根,是每个人的根,是国家赖以生存的魂。无习前世之思,无后人之建新学。

在经古典文化思想滋养的现实土地上,立起新时代、精神的高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难道不是在现实语境下对古学的一种诠释吗?新精神伴随新人类而来,但它离不开对古学的吸收。诚如鲁迅所说:“没有拿来的,人类不成为其新人。”而研究《抱朴子》的屠呦呦从中获得灵感,也是一有力证明。但是古文化要想在新时代成为新思想离不开今人立足脚下对其加工处理。

因此,这也就要求我们,以自身经历与理解,对它加上新的注脚。与其还称之为“昔文”,我更愿名之为“新知”。正如《苏菲的世界》中说:“我们不止活在当下,我们也生活在历史里。”要让人们的思想、精神薪火相传,离不开每个时代的独特创新,离不开每个人的自觉努力。鲁迅先生“不怕的人面前才有路”激励着无数后人抛却无谓怯懦;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警醒无数人为国而奋斗。以自身铸就新知,这不仅是当代的财富,也更是后世力量的源泉。

要实现这一切,离不开人们的行动。或漫游浩然书海,为昔文寻今义;或身居攘攘红尘,践自己的学问与理想,如丹柯所言“你不能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时代的责任,个人的使命,呼唤我们将所思所学付诸实践。而作为青年,一切都大有可为,我们不能不顾历史,不能不管现实,不能坐而论道——如尼采所言,“不要把头埋进天堂之类的沙堆里,而要让它自由,让这颗尘世头颅为尘世创造意义”。我们将古时的精神传承内化于心;将现实的责任、疾苦牢记于心;通过个人奋斗创造未来,建立新的思想。

书写故事,创造传奇,离不开本昔文的坚守、立今知的踏实、铸新知的魄力。作为青年,我们的责任绝不止在小我,更关乎全局。所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而后,我们亦被书写成史,待后世青年观读。

六、雏凤清于老凤声

我仿佛看见,一位老童生,居于山林陋室,却经诵不断,向门人弟子传授着“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济世理念。我仿佛看见,荧荧灯幢一剪光,先生眉头紧锁,一字胡下轻声吟诵“俯首甘为孺子牛”。

昔日我不曾谛听这片土地的回声,不曾俯身倾听土地无声的诉说,而在行于这片土地十八载风霜后,我驻足回望,才发现它的铿锵,以及这铿锵背后容纳一方落拓与华美的力量。

我爱这片土地,因之(着)钱江之水浩浩汤汤,涤荡交织着时代的跫音;我爱这片土地,因着天一亭阁楹联书卷赐人的歆享,滋养灵魂的广度。

我爱这片土地,更因这片土地上的人,和它所涵养着的人。绍兴飘香的粽叶与黄酒洗练了师爷们的才情,乌镇一汪清渠洗刷了岁月的风尘,牵住了人们的脚步,而浙南丘陵“南有回秧清渠满塘”的农嫁所哺育的老实本分,同温州人的勇立时代潮头的弄潮儿形象辉映,共同构筑起这片土地共同的文化肌理。

一如钱塘江水向前奔涌,那些灿若繁星的人和事终是湮没在时代的流水中。

可是,他们真的远去了吗?正如默温在《蜜蜂与河流》中所说,“我们是历史的回声”。我看见,我们正忠实的记录着历史,在对过去的追忆中向往未来。承前衣钵,继往开来。

走过水乡余韵,走过时代大流,在**与修治之后,浙江的水土以其不变的深沉,催着我们继续向前。

也许在这个狄更斯笔下的时代,我们都面临着莎士比亚式选择。我们尽可分得时代一杯羹,在狂欢之下了却余生,但浙江的土地告诉我,我宁肯选择西西弗斯式生活,“纵使慢,驰而不息”。我们自是有开拓之眼界,“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接受时代的馈赠,但是我们的心灵深处却仍在呐喊,于是“干在实处”成了我们对时代最好的舒怀命笔。

在苦难日子里,鲁迅先生写下了《好的故事》,他于黑暗中扑向光芒。所以,今人与其沉湎于普鲁斯特式追忆,倒不如践履这片土地的呼唤,去用自己稚嫩的肩扛起时代大旗,铺展开属于我们的好的故事。

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不是后辈理所当然地站在时代的高地,而是沿着我们一以贯之的足迹,追寻前人未竞的梦。这,也便是“雏凤清于老凤声”的时代命题与夙愿。

我又看见,钱江奔涌,时代召新,这土地以其一贯温婉的目光送我向前。

七、品浙江文化,行浙江精神

缓缓回顾历史车辙,我们见过黄宗羲发出“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呼唤,我们望见了志摩投在扛河上的一汪柔情,亦体会到“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木心先生的达观与悲悯。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浙江钟灵毓秀,才辈迭出。作为新时代的浙江学子,亦需细细体味这浙江文化,创新传承,行浙江精神!

何为浙江文化?那是绵延于水,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一种意识,一种渗透于心灵的共识。何为浙江精神?那是勇立潮头的一份勇气,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一份担当。文化与精神相辅相成,息息相关。

浙江文化滋养,培育了浙江精神。浙江面向海洋,从古至今都在接受开拓、创新、冒险的浸润。如同木心先生,远赴异国,不畏艰难,在美国开始了他的“文学嘉年华”,将中国古典与西方文明巧妙结合,终成一代大家,成就独树一帜的浙江精神,木心仅是个例。浙江的无数名人,甚至芸芸众生都将文化慢慢凝聚,创造勇立潮头的浙江精神。

同时,浙江精神又反哺浙江文化,在新时期,新篇章为其添上耀眼一笔。当马云成就阿里商业帝国时,浙江文化慢慢走向世界舞台;当G20在杭州成功开办,赢得各国喝彩时,浙江文化之根愈扎愈深;当浙江领跑新高考,承受各方压力时,浙江文化止(?)向阳生成,凤凰涅盘(槃)。试想,若没有社会共识的形成;若没有务实、踏实、创造的浙江精神的出现,浙江文化还能在众多文化,在纷杂的世界中脱颖而出吗?

故曰,浙江文化与浙江精神如孪生兄弟,结伴而行。故曰,我们应在前进的道路上品浙江文化,行浙江精神。

丘吉尔曾言,“我们靠获得生存,靠给予生活。”浙江创新包容的文化与精神如同少年这棵小树苗的成长养料,而当树苗长成苍天大树之际,亦需在这片土地上,洒下眼泪与汗水,付出辛劳与勇气。

孔子周游列国,有着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担当意识。在佛系精神,“丧文化”流行的今天,年轻人挣脱枷锁,拥抱自由无错,但这并不能成为人们逃避责任,拒绝付出的理由。我们即使当不了时代英雄,成为不了千古人,但亦能在这个时代为他人鼓掌,亦能积极融入这个大世界,亦能在小小天地之中承担责任,成就平凡人的浙江传奇,成就属于同路人的浙江精神!

浙江精神与文化不仅给我们源源不断生命力,广阔的生活空间,亦教给我们责任担当意识。

人们说,慢慢走啊,欣赏啊。那我们在温柔西子湖畔,磅礴钱江潮头,欣赏那浙江文化,在灵隐幽径处,在宝石山高峰,行浙江精神!

第五篇:2008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

2008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

2008年8月14日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都巿和乡村,是我们栖居的空间;都巿生活和乡村生活,是我们平凡的生活。当我们从平凡中回望时,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感触和期待。

请以“触摸都巿”或“感受乡村”为题,写一篇作文,可讲述你自己或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情实感,也可阐明你的思想观点。

【注意】①立意自定,角度自选。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

【提示写作重点:无论选择触摸都巿还是感受乡村,都需要揭示各自的环境的特点,各自生活的特色,立足于自身所获得的“触摸感”和“感受”,倡导真心真情真感作文,要善于化大为小,化虚为实,争取小中见大立意。注意是命题作文,不再是话题作文,两选一,写作时可将都市或乡村作为主要角度,而将另一点作为对应或对比。审题是零难度,考生得分的高下全在选材、组材和立意及语言等功夫上。】

感受乡村

初以为,乡村便是童话的乐园。它褪去了城市的浮华,洗尽了尘世的繁杂。它也许是梵高画布上的阿尔,有明镜般纯粹的蓝天,有油彩般绚烂的花海,那金黄的向日葵在阳光的哺育下长出希望的种子;它也许是陶潜诗中的田园,在雾气迷蒙中演绎着仙侣的故事,斜斜的日光轻洒,便是悠然游然。

那只是诗中画中的乡村,当我们真实的走进乡村,用心去感知乡村,便会发现,我们的乡村在经历着苦痛。那里也有阳光,那阳光不是温暖而是毒辣地炙烤着这片土地。远望去,土地上那个佝偻的背影,在朝夕间,在春秋中,在这片土地上耗尽心力。他在这片土地上成长,他的汗水滋养了这片土地;他在这片土地上学会坚强,他的脚步坚实了这片土地;他生于黄土又归于黄土,世世代代,生生不息。风暴来了,他的心如那田间摇曳的庄稼般颤动,他的泪水在他满是沟壑的脸颊上纵横,如那淹没田间的水,层层漫过他的心田,浸没他的呼息。干旱来了,庄稼如他枯瘦的身体一般摇坠,他看不到希望,看不到丰收,他混沌的眼干涸空洞。

他们也有快乐的时候,只是这种幸福仿佛如此卑微。他们最大的幸福就是丰收,饱满的谷粒仿佛是一粒粒珠宝,他们的眼角笑成了月牙。他们最渴望的生活便是风调雨顺,他们只想也只要这样平凡的生活。

这样的乡村会不会让我们感到失望,当我们面对这样的图景?而其实,乡村正因这份残酷的美丽而更见真实。感受乡村,别总是做一个悠闲的观光者,在体味它的宁静与纯净的同时,给它的苦痛多一点目光,给它的辛苦多一点理解与悲悯。

感受乡村,感受农耕文明跳动的脉搏,感受中国最浑厚的呐喊,感受那片土地的厚重,感受那片土地浸润的血汗;感受中国农民最纯朴的执著与坚忍,感受中国农民所经历的苦痛与无奈。

当我们用鄙夷的目光看着他们,我们是否想过是他们用血汗带给了我们生的希望。看中国的农民用最卑微的姿势在中国的历史上站成了永恒,也且让我们用心去感受乡村!

【名家示范1】 感受乡村

爷爷留下来的家谱厚厚地四大本,摆在桌子上有半尺厚,沉甸甸的。拥挤不堪的家谱中,代表我的那三个字所占的地方还没有一片槐树叶大。但这就足够了,对一个人来说,一辈子走到最后,所能撑起天地也不过如此。

多年后的某天,如果后辈中的某人有幸目及这三个字,他们也知道有这样一个人存在过,就像我看到家谱中的诸位先人一样,没有具体形象,没有音容笑貌,只有在我身体中流动着的一脉相承的血液。我不敢妄想后辈们对我知道许多,一个过往的人相对于一个后来者来说,就像是深不可测的宇宙,无边无际,即使毕其一生来琢磨也只能晓得皮毛。

但我知道,在我生存过的这个土地上,一定有些什么会记得我,就像小鸟记着自己当年风雨之夜曾栖息过的一棵树,蜜蜂曾记得自己初次酿出来的一点蜂蜜一样。

有什么能记住我这个曾在这块土地上走过活过的人呢?同辈的人都已和我一样消逝于无形,后辈们在他们的时代急不可耐地体验着自己的生活。谁也不会关心一个平凡的如田野中的土块一样的人。

村口的那棵大椿树也许还会记得一些我的童年。对于当时等待长大的我来说,童年漫长得就像失眠的夜晚躺在床上等待天亮。而现在当我回首童年时,却短暂的如同一天。童年的一年和成年后的一年如此不同,以致我常困惑于时间的公平和可靠性。

大椿树从我生命初始前的漫长岁月一直站到我无法预知的未来,从我生命的此岸看着我到达彼岸,它一定会在某一刻忽然想起,在一个迟来的夏天的午后,有一个六岁的孩子在蝉声中怯怯地从坐在树阴下打盹的老人们中间穿过,他双手紧紧地拉住自己的裤子,小心翼翼,神情惶惑。这群把生活的担子交给了后辈的老人再也没有了对未来的期盼,他们最大的兴趣就是每年夏天聚在大椿树的树阴下,像当年耕种自己的田地一样,不厌其烦地翻动自己的记忆,把远或近的往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唠叨。他们的另一个兴趣就是对路过他们身边的每一个男性后辈进行嘲弄和戏谑。

他们不止一次地在这棵树下捉弄这个孩子。有时趁他从他们身边经过时把他的裤子扯落,而后哄堂大笑地看他慌乱不堪地一边往上提裤子一边落荒而逃。有时他们以一个游戏的方式来引起他的好奇。

“我捏住你的鼻子,你能把嘴张开吗?”

当孩子在被捏住的鼻子的当儿仰起脸张开嘴时,老人掌心里握着的东西也会掉进他的嘴里,是一块风干了的鸡屎。

一次,这个孩子端了满满一碗酱油从街头的供销社里出来,走的缓慢而谨慎。当他们远远地看到他专注认真的样子时,都大笑起来。孩子丝毫不受他们笑声的影响,平稳地一步步朝前走。忽然,他们中的一个高喊:“碗下面有个洞,正在漏呢!”孩子不假思索地把碗翻转过来看了一眼。

当孩子哭丧着脸拎着碗走向他爷爷奶奶居住的院子时,他们看着他渐渐走远的稚嫩的背影和懊恼的脚步,笑得前仰后合。

我六岁那一年就是这样学会了从人们脸上的笑容中分辨什么是善意和恶意的玩笑,这项早熟的本领得益于这群坐在大椿树下无所事事的老人。

村外牲畜棚角落里那窝蚂蚁应该记得我,少年的我就是在抓小虫喂它们时,那匹调皮的小骡驹也来旁边探头张望,我挥手驱赶它,它却调转身用刚会走路的蹄子在我的额头狠狠地来了一蹶子。它那一蹄子给我的人生历史留下了初次的刻骨疼痛,也留下了永久的伤疤,当我捂着鲜血直流的额头像受惊的兔子穿过田野一样跑回院子时,不知道它是否会后悔自己那一蹄子的重量。我真该感谢这次教训的恰到好处,如果再往下一点,我也许会成为一个海盗王似的独眼,从此的世界在我的脑海中一定是另外一番模样。尽管我对独眼所看到的世界同样感到好奇,但如果让我用终生的时间来体验它,我觉得还是有点单调。

我的青少年给了校园,菁菁校园中铃声是时间之王,它左右着上课和下课,睡觉和起床。校园如果留意过一个在宿舍、食堂和图书馆频繁作三点一线运动的人的话,我应该留给它深刻的印象。它给了我一个精神世界,给了我一个初恋的开始和终结,也给了我一个跨越千里的轮回。从乡村到城镇,从平原到高原,从芳草萋萋的故乡到漠野千里的戈壁。一个人到底要体验多少离别和惆怅才能真正长大?

我以后的人生注定要献给岁月,就像把爱情献给爱人,把孝心献给父母一样无怨无悔。它可能会把我珍藏,也可能会弃之如敝履般抛入时间的角落。但如同一棵树种选择了土壤,一条鱼儿选择了河流,我既然选择了人生,就得生根发芽,就得从过去中吸取教训,从希望中汲取自信,就得做更多能留下证明我此生的印记,以待我此身化作尘土之时,还能在飘浮的空气中顺着这些印记看一眼我无奈别离的故土和家园,看一眼我的亲人们在辛勤劳作后留下的痕迹和标志。

【名家示范2】 今生今世的证据 ◎ 刘亮程

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我们随便把一堵院墙推倒,砍掉那些树,拆毁圈棚和炉灶,我们想它没用处了。我们搬去的地方会有许多新东西。一切都会再有的,随着日子一天天好转。

我走的时候还不知道向那些熟悉的东西去告别,不知道回过头说一句:草,你要一年年地长下去啊。土墙,你站稳了,千万不能倒啊。房子,你能撑到哪年就强撑到哪一年,万一你塌了,可千万把破墙圈留下,把朝南的门洞和窗口留下,把墙角的烟道和锅头留下,把破瓦片留下,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即使墙皮全脱落光,也在不经意的、风雨冲刷不到的那个墙角上,留下巴掌大的一小块吧,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 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

我走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

有一天会再没有人能够相信过去。我也会对以往的一切产生怀疑。那是我曾有过的生活吗。我真看见过地深处的大风?更黑,更猛,朝着相反的方向,刮动万物的骨骸和根须。我真听见过一只大鸟在夜晚的叫声?整个村子静静的,只有那只鸟在叫。我真的沿那条黑寂的村巷仓皇奔逃?背后是紧追不舍的瘸腿男人,他的那条好腿一下一下地捣着地。我真的有过一棵自己的大榆树?真的有一根拴牛的榆木桩,它的横杈直端端指着我们家院门,找到它我便找到了回家的路。还有,我真沐浴过那样恒久明亮的月光?它一夜一夜地已经照透墙、树木和道路,把银白的月辉渗浸到事物的背面。在那时候,那些东西不转身便正面背面都领受到月光,我不回头就看见了以往。

现在,谁还能说出一棵草、一根木头的全部真实。谁会看见一场一场的风吹旧墙、刮破院门,穿过一个人慢慢松开的骨缝,把所有所有的风声留在他的一生中。

这一切,难道不是一场一场的梦。如果没有那些旧房子和路,没有扬起又落下的尘土,没有与我一同长大仍旧活在村里的人、牲畜,没有还在吹刮着的那一场一场的风,谁会证实以往的生活--即使有它们,一个人内心的生存谁又能见证。

我回到曾经是我的现在已成别人的村庄。只几十年功夫,它变成另一个样子。尽管我早知道它会变成这样--许多年前他们往这些墙上抹泥巴、刷白灰时,我便知道这些白灰和泥皮迟早会脱落得一干二净。他们打那些土墙时我便清楚这些墙最终会回到土里--他们挖墙边的土,一截一截往上打墙,还喊着打夯的号子,让远远近近的人都知道这个地方在打墙盖房子了。墙打好后每堵墙边都留下一个坑,墙打得越高坑便越大越深。他们也不填它,顶多在坑里栽几棵树,那些坑便一直在墙边等着,一年又一年,那时我就知道一个土坑漫长等待的是

什么。

但我却不知道这一切面目全非、行将消失时,一只早年间日日以清脆嘹亮的鸣叫唤醒人们的大红公鸡、一条老死窝中的黑狗、每个午后都照在(已经消失的)门框上的那一缕夕阳„„是否也与一粒土一样归于沉寂。还有,在它们中间悄无声息度过童年、少年、青年时光的我,他的快乐、孤独、无人感知的惊恐与激动„„对于今天的生活,它们是否变得毫无意义。

当家园废失,我知道所有回家的脚步都已踏踏实实地迈上了虚无之途。

【名家示范3】 城市与乡村

时光流转得真快,转眼春天来了,虽然北方的三月依然是枯树轻摇,冷风拂面,但湖面的冰已全部化开,柳树的枝条也变得柔软,北方真正的春天,草长莺飞的季节应该是在五月,生活在城市里,不似生活在乡村,能看到早春的薄雾,山间的野花或是春播的繁忙景象,而让我们感受春天的也许就是巷陌街头的几棵垂柳,或是小区一角的几株桃花,但就是这样,也足已让我们欣喜一阵子。

有一位英国诗人曾写道“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创造了城市”的诗句。是啊,在城市里,我们永远在忙碌,忙着工作,忙着挣钱,忙着应酬,时间被分割成无数块,钢筋水泥包裹住我们温柔的心。不知谁说过一句至理名言,美无处不在,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我喜欢乡村,因为它保持着原始的纯朴,山野乡村的生活仿佛让人感觉不到岁月的痕迹。而我也喜欢城市,尽管都市的生活,有着它的缺撼,却也有它独特的魅力。只要我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怀有一颗温柔闲适的心,你会发现其多彩的美。

城市,是美的。这里虽没有金灿灿的庄稼,茅屋竹篱,青翠安静的青纱帐,但这里有舒缓的池塘,映日的荷叶,还有流光溢彩的霓彩。不同的季节,同样带给我们别样的美丽,春天的杨柳,夏天的槐花,秋天的红枫叶,冬天的雪舞。

城市,是美的,它楼宇高耸,车水马龙,繁华的都市,见证着人类的进步,站在这里,能感受到前进中历史的滚滚车轮,这里有展示我们人生的舞台,这里有我们需要的数字和快捷的信息。

清晨,不妨到公园里走走,会带给你另一种美丽。晨练的人真多啊!你看那些老人的健美操跳得多精神,还有练太功剑的人们,一招一式刚柔并济,飒爽英姿。还有的在踢毽子,跳得真高,一个弹跳,把毽子舞得风生水起,更有趣的是大家围在一起踢,你来我往,配合默契,乐在其中。那边树林幽静的角落里,有学生在画速描,若隐若现的小桥,波光粼粼的水面,引得晨练的人们驻足观看。在这里锻炼的有各种各样的人,两鬓斑白的老人、活泼的孩子或是健朗的年青人,这里不分职位高低,不管谁更富有,共同拥有的就是快乐。

夜晚,暮色笼罩,城市里亮起万家灯火,与满天星斗相辉映,那一间亮灯的小屋里有我们温暖的梦境。

【名家示范4】 感受乡村

偶尔,与一颗劳顿的心,循着一片枯黄的落叶,走近乡村,投影于一条尚未锄芟的田埂上,逸兴悠然而沉默,遥望远处苍郁的青山与天空洗过雨水的云朵,凝神谛听山野的润湿与幽静。

时而,响睛的天空有鹰迹翔过,恰和此时的心情,一样恬淡而素洁。

静静地远望。一头水牛迈来,一抹清香扑来,一声鸟鸣啼过,让人试着怀想最初和最后的情感,走向曾经的童年。

其实,整日匆忙的我们确实有必要时常回来,小隐于安谧的乡村,忘却远方城市的喧嚣与诱或,让欲望和浮躁栉风沐雨。

而后,跳过一群人,去接纳另一种生活。

夕阳如橘,炊烟如一条回乡的路,时常隐约在我回望故土的瞬间。

远离了炊烟,漂泊在无家可归的城市,没有了依托,如风中一片坠落的叶了。有人说:上帝创造了乡村。

而如今,城市却远离了乡村,让人失去童年的记忆,枯涸了生存源泉的澄澈。

夕阳中的炊烟,总是让人忆起年迈的双亲伫立村口,一双望穿暮霭氤氲的眼眸,痴痴地守候着儿女们匆匆的归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亲近炊烟,生命才会被阳光恩泽。

炊烟让人纯粹、羞涩,让人变得如早春枯枝上的第一片新叶一样鲜嫩。

高考满分作文: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感受乡村》_高中作文5则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