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初中科学课程标准
1.课程性质:
①初中科学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课程
②初中科学课程是体现科学本质的课程(基础)
③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课程
2.课程的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
(2)立足学生发展
(3)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科学的本质
(4)体现科学探究精神
(5)反映当代科学成果
3.设计思路(课程应包括的内容):突出“整合”与“探究”两个特点
(1)统一的科学概念、原理;
(2)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3)自然科学中最基本的事实、概念、原理、观点和思想;
(4)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内容;
(5)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的内容;
(6)反映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新成果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内容。
4.科学素养:
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备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5.科学知识:
科学知识是人类经过科学探究对客观世界和人类自身的系统认识,其表现形式包含科学事实、科学概念、科学原理、科学模型和科学理论,对自然现象有解释和预见的功能。
6.课程目标:
科学课程以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总目标。
(1)科学探究(过程、方法和能力)
①理解科学探究是获取科学知识的基本方式。
②经历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研究方案,获取证据,分析和处理数据,得出结论,评价与交流的过程。
③能用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开展学习与探究活动。
④掌握观察、实验、收集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
(2)科学知识与技能
①逐步加深对自然科学中一些统一的概念与原理的理解。(物质、能量、系统、结构和功能等)
②了解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认识生物体的基本构造、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以及人、健康、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③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认识常见的物质运动形态,理解物质运动及其相互作用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④了解地球、太阳系和宇宙的基本情况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
⑤具有观察、实验、收集和处理信息的初步技能、以及用科学语言表达和交流的初步技能。
⑥具有应用科学知识描述和解释周围世界及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3)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①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热爱自然,珍爱生命,养成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的生活态度,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②不断提高对科学的兴趣,深化对科学的认识,关心科学和技术的发展,尊重科学,反对迷信。
③求真务实、坚持真理,具备探究与创新的初步意识,敢于依据客观事实提出和坚持自己的见解,能听取与分析不同意见,面对有说服力的证据时敢于改变自己的观点,初步养成善于交流、分享与写作的习惯,形成良好的相互尊重的人际关系。
(4)科学、技术、社会、环境
①初步认识科学推动技术进步、技术又促进科学发展的相互关系,初步认识社会需求是促进科学和技术发展的强大动力。
②了解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社会中的作用,了解科学发展带来的重大的技术发明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初步认识科学和技术的社会功能。
③了解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认识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了解对一个问题的解决可能又带来新的问题;了解有关正确运用科学技术的伦理问题;初步懂得适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意义。
④了解科学技术不仅推动物质文明的进步,还促进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发展。
⑤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问题。
7.科学探究:
通常意义上的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以研究自然界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种种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
科学教育中所说的科学探究是指学生经历与科学家相似的探究过程,为获取知识、领悟科学的思想观念、学习和掌握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的方式和过程是多种多样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但具有一些基本要素,如:
提出问题;提出猜想和假设;制定探究方案;获取事实与证据;解释、检验与评价;表达与交流。
(科学探究是科学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它不仅可以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科学知识,更好地掌握科学方法,而且使学生得以亲身体会科学精神的实质,培养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而更有效地提高科学素养。)
8.科学探究所需要的基本技能:
①观察技能。包括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和全面的观察,能描述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
②实验技能。使用基本的工具和仪器进行观察和测量,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遵守安全操作的规则。
③合理合法地收集、处理和发布信息的技能。能从多种渠道获得信息资料,如从教材或工具书中,利用图书馆和网络,或从有关部门获得数据,或通过自然调查、社会调查等手段收集信息。
此外,科学探究过程始终贯穿着各种思维活动,如比较、分类、判断、归纳、演绎、想象和分析、综合等,在科学探究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技能和能力。
9.教学建议:
①注重引导学生形成对自然和科学的整体认识
②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和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
③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
④注重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的联系
⑤优化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
10.教学评价的目标:
①通过评价让学生明确最重要的学习目标;
②总结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从而激励学生并促使他们更有效地学习;
③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家长对他们进步的关注;
④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过程和需求;
⑤确定学生个体发展水平,作为分类和选拔的依据;
⑥帮助教师发现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改进教学。
11.评价原则: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保障科学课程的顺利实施,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
导向性原则。评价应以课标为基本依据,要能增进学生对科学的理解,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②
发展性原则。评价要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同时要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③
科学性原则。评价必须科学规范,以保证评价信息客观、准确,确保评价结果可靠性和有效性。
④
多元化原则。不仅要有外部评价,还要重视学生自我评价。
⑤
公平性原则。考虑学生实际情况,避免因民族、地域、风俗、性别等差异导致评价结果的偏差。
12.主要的评价方法
①实践活动评价:包括科学探究、实验、调查、科学制作、问题研讨、角色扮演等。
②书面测试:是最常用的评价方法,要改变以知识记忆为主、脱离实际的内容,加强试题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开放性。
③个人成长记录:由学生本人、家长、教师记录学生科学学习的成长经历。包括学习内容、学习成绩等。
④连续观察与面谈:通过对学生较长时间的连续观察或面谈,记录学生在科学课程达成目标上的表现,从而做出评价。
13.科学技术史在课程中的地位与作用:
①通过科学家获取成功与遭受挫折和失败的案例,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培养为获得真知锲而不舍、百折不挠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态度。
②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学生对科学过程、方法、概念、原理的理解,帮助他们实现科学知识的建构,形成正确的科学观点。
③使学生感受到科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已有的结论也可能被修正,科学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
④使学生了解到在科学探索的过程中,前人如何处理竞争、利益与合作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处理道德与伦理规范、价值因素、社会责任、继承与发扬、成果共享和荣誉分配等现实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行为准则,提高综合素质。
⑤增进学生对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到科学创新可能遭遇来自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等多方面的阻力,一些科学家为此牺牲了个人幸福乃至性命。
科学课程中适当引入科学技术史,主要是作为学生学习科学的一种补充手段,因此不应作为新的知识来考核,其教学效果应当通过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来体现。
14.科学技术史融入科学课程的若干建议:
①要强调科学技术史融入科学课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②要避免对科学传奇故事的过分渲染甚至误传。
③科学技术史融入课程时,要有选择性和针对性,要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④作为拓展的阅读材料,可以引导学生阅读,完成读书报告或调研报告,以锻炼收集、处理、表达信息能力。
⑤可以介绍我国古代一些长期领先的科学技术,使学生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及其文化有所了解。
⑥教材编写者应带在教师参考书中编写有关内容供教师上课选用,并提出引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