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初二语文《水调歌头》教学反思(五篇)
编辑:悠然自得 识别码:65-803988 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11-20 09:55:5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初二语文《水调歌头》教学反思

初二语文《水调歌头》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课堂经验,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二语文《水调歌头》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二语文《水调歌头》教学反思1

小时候,爱听邓丽君的歌,长大后,爱听王菲的歌,她们的歌声似天籁之音,婉转悠扬,而一首《明月几时有》被她们演译得淋漓尽致。喜欢上苏轼的这首词,源于对歌曲的喜爱。当看到教材中的选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甚至上研讨课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一课。对于这节课的成败之处,在此做一个反思。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这首词有着极其丰富深广的意蕴,它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孤高旷达的境界氛围,在月的阴晴圆缺中阐明人生哲理,贯穿着对于自然、宇宙、人生的深刻而独到的思索,具有令人回味无穷的永恒魅力。

如何上一堂新颖、生动、活泼的研讨课,让学生在无限趣味中领会词的意境呢?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1.聆听音乐,激趣导入。2.反复诵读,体会诗气;3.品析诗歌,领会意境。

首先,面对传统的古典诗词,很多同学拒之千里,认为传统老土,远不如一些现代文通俗有趣,如何让同学们对古典诗词感兴趣呢?我想到了我最喜欢的这首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惜没有找到原版的碟,只能从网上下载动画版的歌曲,虽然现代味少了一点,但从学生们听歌时专注的眼神和微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还是非常喜欢这首歌的。

音乐和文学本来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词初名曲、曲子、曲子词,还被称作诗余、歌曲、长短句。好的音乐和文学都能震撼人的心灵,音乐能营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乐趣,学生在音乐中展开想象,感受作品的魅力,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运用这种教学方式,甚至可以自己谱曲,自己演唱,学生当然兴致高昂了。

接下来是诵读环节,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朗读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之中最核心的一个方面,但朗读不仅仅是教师一声令下,大家张嘴就念这么简单,课堂朗读也有一定的'巧妙,要能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情绪,使学生能很快的进入文本状态;分派朗读有利于氛围的营造,关系到学生对诗词的初步感受;还可发动学生进行朗读表演,利用学生的表演欲,提倡“美读”“情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设计有学生跟读、齐读、自由读、男女生分派读、个人读他人评价这些读的方式。从中,我们读出了“琼楼玉宇”般的神话境界,也读出了千载离怨;我们读出了词人旷达超脱的胸襟,也读出了词人对亲人的怀念。朗朗的读书声把课堂气氛一下就推向了高潮,学生们个个情不自禁,争先恐后,以读为荣,以读为快,读得声情并茂。

但在课堂中,我认为在“读”这一环节还做的不够,总害怕课堂任务完不成而偷工减料,急于求成,显得有点仓促。

当然,张口、用耳,都代替不了动脑思考,词的意味是要靠细细地品位出来的,于是,熟读课文之后,我设计了“品”这一环节,让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词语,细细品位,先小组交流,然后学生发言。在学生的心目中,品古典诗词是一个难点,是“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为了让学生不望难生畏,在此之前,我先做了示范,给学生一些启示,学生也积极动脑思考,有的品的中规中矩,也有的品的别出心裁,也有的背道而驰,对于一些新奇的观点,我们不能一味否定,因为毕竟是他们自己的心得,我们只能加以引导,让他们再品再思,真正理解。品词就象品一道菜,尝到了其中美味,舌头就欲罢不能了。学生品出了感觉和想法,尝到了思考的甜头,对古典诗词也就不会再“望洋兴叹”了。在这一环节,我以为在对学生的引导方面做得不够,缺乏课堂上的应变能力,因此对有些问题品的不够透彻,可能还有学生不能心服口服。

虽然本节课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想,学生已经从这堂课中感受到了词的魅力,他们已经能饶有趣味地在词苑中漫步了。鲜花因芬芳而美丽,鸟儿因翅膀而翱翔,学习因兴趣而吸引,如果我们的诗词鉴赏课能像磁石一样牢牢吸住学生的心,那么我们又何愁学生喜欢不了古典诗词呢?让我们尽情地在词苑中漫步吧!

初二语文《水调歌头》教学反思2

学校这次组织的研讨课活动主题是“同课异构”,所以这次讲这个名篇我也希望上出一些不同来。以往上这类课,我喜欢给学生拓展其他同类篇目,扩大课堂容量,而这次上课,我刻意在避免这类情况,希望把这一首诗讲的深入一些,也让同学们对它理解的透彻一点。

苏轼的水调歌头是名篇,而且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理解,我这次执教就是希望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的理解。昨天在两个班上这个课,上午在4班,感觉学生理解和感悟都可以;下午在3班,有很多同行听课,感觉学生没有放开,理解和感悟情况反而不如4班。我近几年上公开课,存在一个问题,在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方面有欠缺,没有年轻时的亲和力了,这是我以后上课要着力解决的一个问题。

课后同行评课,有老师提到我的导课特别引人注意,我这才发现,这个导课确实振聋发聩。其实下面的课完全可以从这点出发,让学生体会它的艺术性和思想性的结合。

准备课的过程中,我有一些新的思考:诗的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到底应该如何理解?我突然发现我们以前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明月的象征义。

这句是化用自李白的诗句“青天有月来几时?我欲停杯一问之。”苏轼就是用这个化用来掩盖自己真正的目的的。我这几天寻找资料验证一下自己的猜想,然后把写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第二篇:《水调歌头》教学反思(推荐)

《水调歌头》教学反思

周静

汝城四中

古代诗歌是我国文学上的一份瑰宝,几千年来名篇佳作如星河灿烂,更有许多经典成为千古绝唱。这些诗词不但有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人生的哲理,学习他们就让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培养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和追求。

《水调歌头》作为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制作,在中秋词中最著名的一首,想来脍炙人口。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明其意、懂其理、诵其情”,不仅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更能够结合背景深刻体会苏轼的豁达与乐观的人生态度。鉴于此,在本堂课的设计上,重点在于对苏轼情感的体悟。于是对于该重点部分的教学设计是先从下阕“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两句词中体会苏轼因为想念远方的弟弟而无法睡眠,甚至怨恨月亮的离愁别恨。紧接着由小序中“兼怀子由“一词中的“兼”字引出,苏轼写这首词的目的并不仅仅在于“怀子由”,还在于我们可以从上阕“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这几句词中体会到苏轼政治上的失意,不得志,想要回到天上去,又怕处不胜寒的矛盾心理。其实这里的“天上”暗指朝廷罢了,苏轼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之间徘徊不定时,大醉中选择问月,在“起舞弄清影”中还是选择留在人间,一句“何似在人间”便是最直接的决定。然而,苏轼的伟大并不仅仅在于中秋夜抒发“仕途不得意的矛盾”也不仅仅在于中秋夜“怀子由”而在于最后两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豁达与乐观。似乎在把酒问月之间,想通了,明白了这人世间的事情很难有十全十美,大多十有八九不如意,所以不必纠结于此自己的那些得失与情绪。有人说:“如果整首词在这一句结束,那也不会有如此多的传诵。”是的,最后苏轼更大的豁达与乐观是体现在了这最后一句对所有人的美好祝愿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自己的得失与思念,想明白之后,还祝愿天下所有人都能长长久久,即使远隔千里之外,也能共赏这一轮美轮美奂的月亮。怎能不叫人叹为观止苏轼的豁达,这种精神永传千古,也便是整首词永传千古的原因。

教学设计永远只是设计,只有在课堂上将设计好的课堂通过与学生的交往顺利展现出来,才算是成功的。如果没有学生实实在在的理解和感受,也只是徒劳。而我这节课,有得也有失,现在做以下几点反思:

1、本堂课的感受:上着让自己释然了。整堂课中,由于课堂气氛未有效带动,学生并未积极举手发言,以我讲为主。所以,到最后,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煎熬,但对于台上的我来说,渐渐由煎熬到释然。最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不正是对本堂课,对我最大的释然吗?

2、本堂课的问题:

(1)时间严重拖沓

本堂课导入部分后面对苏轼及词的介绍用时很多,占用14分钟,近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原因有二:其一为课件播放中出现差错,反复跳出;其二为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原本以为可以很快过一遍就行,却无法前进。这样的结果便是直接导致在拖堂5分钟左右的情况下,仍然将教学设计中的“拓展延伸”未能进行。(2)未深入体悟情感

就像“多诺米骨牌”效应,由于第一个时间问题的把握未到位,直接导致后面体悟情感部分时间不够,便在师生的交流中快速而过,况且学生的积极性未调动起来,故而最后几乎是我来讲为主,便也无从谈起真正落实体会苏轼的豁达与乐观。(3)朗读未到位

本来应该在体悟情感的同时,反复通过朗读加强学生的理解,终究因为第一个问题导致后面的所有都未能进行。

3、本堂课的改进地方:(1)时间问题

对于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其实可以避免。一方面,注重细节。此次赛课给我最大的教训也莫过于此。注重每一个细节,课件的制作与存储、考虑到需要自备的教学工具(扩音器等),自备的更为熟悉,减少因为生疏感带来的上课疏忽。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大概,即便是进行过简单的交流,也可以采取一些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补充关于苏轼的经历

对于苏轼情感的把握一方面由于时间缘故,其实还可以加入苏轼人生经历的一些背景资料,加深学生对他的了解后,再来理解“怀子由”的离愁别恨、叹人生的失意矛盾到最后领悟人生真谛的豁达与乐观。(3)拓展:我听见月亮对我说

虽然课堂上关于拓展未能表现,但今天听到一首诗《我听见月亮对我说》似乎又有了一些想法,拓展时不再直接问学生学完这节课的收获,而用这诗意的语言让学生说出本节课的收获,并且由词中苏轼的问月到学完该词之后,我们的学生得到的体会听月说,自然呼应,或许会更好。

以上便是我对本堂课的一些思考,留作一次深刻的经验与教训。最后还是那句“此事古难全”终结此文,课堂因“残缺”会更美。

第三篇:水调歌头教学反思

掬水在手月在手——《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教学反思

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的一朵奇葩,几千年来名篇佳作浩如星河,更有许多经典成为千古绝唱。这些诗词不但有优美的意境和语言,而且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学习它们就要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培养他们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精神。《水调歌头》就是这些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向来脍炙人口。这首词有着极其丰富深广的意蕴,贯穿着对于自然、宇宙、人生的深刻而独到的思索,具有令人回味无穷的永恒魅力。

我个人非常喜欢古典诗词,所以选课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这一课,尽管有不少老师告诉我这一课很难讲,但我仍愿努力去尝试。对于这节课的成败之处,在此做一个反思:

初中学生文学素养还不高,赏析诗词是一个弱项,为了能让学生轻松快乐的领略诗词的美,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1.用诗化的语言导入,给学生创设一个古典情境; 2.反复诵读,激发学习兴趣;3.品析诗歌,读懂词情;

4、品词心,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首先,虽然多数学生很喜欢古典诗词,但由于文学素养不够,所以无法读出其中的美感。所以我用一段诗化的语言导入,先给学生创设一个古典意境,营造一个氛围。接着我把课堂的主体内容分为三个大版块:

一、初读知词意——在多种形式的诵读中初步感知词意 诗歌的学习重在朗读,所以这节课我把朗读作为了重点,贯穿整节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取了多种朗读形式相结合,有自由读、个人和小组展示、点评;其中小组读更是形式多样,有男女生合作,有唱读;最后又让学生闭上眼听名家朗读,感受诗歌意境。这一环节很好的把学生带进了课堂。

二、再读懂词情——以词前小序贯穿全文之情

这是理解词意及作者感情的基础,读小序可以得知词人写作时间及处境。在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兼怀子由”上,“兼”字说明作者写这首词除 “怀子由”外,还有他意。这也许比“怀”更重要。我让学生紧扣这四个字,并提示结合作词背景理解作者的感情。学生的回答让我惊喜,他们不仅能根据“兼”字分析出有两种情,还能结合背景分析课文,很快从“欲”和“恐”这两个字上分析出作者在入仕与出仕之间的矛盾心理。三、三读品词心——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观

新课标指出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所以本课教学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我先让学生讨论词人的感情变化过程,从而引出苏轼豁达、乐观的人生观;接着选取苏轼的几篇代表作简要说明;最后,为了避免长篇说教的苍白和枯燥,我和学生一起排练了一幕短剧,把几个学生都熟悉的文人放在一起比较,重点突出词人的人生观,学生的表演幽默诙谐却又令人深思,发人深省。这个环节把课堂推向高潮。最后,我让学生全体起立,在深情的朗读声中结束课程。本课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感悟和正确的人生观,所以在授课过程中有点轻视文本知识,对一些考点没有强化,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明月不朽,经典不朽!如果我们能把诗词鉴赏课上成一堂美学课,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感悟经典的魅力,那么他们就会像那清晨花朵上的露珠,晶莹中透着芬芳!

第四篇:水调歌头教学反思

水调歌头教学反思

篇一:水调歌头>教学反思

课前我让学生先预习课文,查阅相关的资料,并且先找王菲的《水调歌头》这首歌曲听。课上,我按我的教学思路进行教学:欣赏歌曲——引出词作者苏轼(学生展示预习情况)——导入新课《水调歌头》——理解词牌——介绍写作背景——预习检测——(听读课文)朗读课文——自主探究、疏通文意——小组研讨、理解内容、体会感情——背诵课文——课堂检测。由于预习比较充分,学生发言介绍作者、朗读、理解词义等方面都表现比较好。在小组讨论环节中,同学们轻松应对,圆满完成了教学内容。这节课总的来说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读书、回答问题、背书都比较大胆。但通过检测,我发现学生会说并不代表会写,问题百出,比如:有的学生把“矛盾”的“矛”写成了“予”,把“婵娟”的“婵”写成了“蝉”,把“古难全”中的“古”写成了“故”等等。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得到的启示是:

一、教师备课必须充分,扎实。教师备课不仅要熟悉新课标的要求,更要钻研教材,多翻阅资料更要备学生,掌握学生的实际。因为,教师所备的内容不完全是为了让学生明白,重要的是教师对教材内容要吃透、吃准,有的放矢,这样,教师自己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轻松应对课堂上有可能出现的任何情况。

二、多给学生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去发现、解决教材或资料中存在的疑难问题。因为现在的资料,包括教材和教参,只要我们认真阅读,就不难发现,问题相当多。教师鼓励学生用怀疑的精神去阅读资料,对学生能力的提高很有好处。

三、要重视学生的默写。现在的学生,你让他说,他会说的头头是道;你让他读,这也不是多么难的事。但是,如果你让他默写,那就说不准了。因此,对学生加强默写训练很有必要。只有让学生多写多练,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

篇二:水调歌头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的教学流程就是“读”“赏”“悟”。让学生在读懂诗词的基础上,借助一定手法进行诗词赏析,最后,体悟作者的情感。并通过为对联(板书)拟横批的方式进行主题升华。读懂古诗词需要以读为基本抓手,营造一种氛围,让学生能很快的进入文本状态,需要与课文、与作者同喜同悲的激情。所以,开课伊始,我就让学生自由朗读,不带着我的引导,不作过多地点评和干扰,让学生读出自己预习时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并决定让学生自己范读。这样既激励着学生勇于展示自己,又能为其他同学作出良好的示范。自渎、范读几遍以后,由于平时阅读习惯的培养,再加上书下注释,学生就能够从中理解词的大致意思。接下来,我抓住“兼”字使学生明白了作者写这首词的两个原因。其一,显而易见——念弟。我们带着另一个写作目的推进课堂学习。通过抓住关键词句和几个关联的问题的教学方法,展开对下片思念的情感的赏析,再又回溯到上篇,理解词人忠君、忧民的政治倾向。最后,以对联(板书)撰写横批的方式完成对本首词的主题的理解。

本堂课的教学设想是通过语文课上的琅琅读书声体现“语文味”,通过反复诵读赏析古诗词的语言魅力,理解我国古代诗人借物抒情、借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篇三:水调歌头教学反思

邓丽君的一首《明月几时有》把离别愁苦演译得淋漓尽致。这让我喜欢上苏轼的这首词,当看到教材中的选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对于这节课的成败之处,在此做一个反思: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秋词中最着名的一首,向来脍炙人口。这首词有着极其丰富深广的意蕴,它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孤高旷达的境界氛围,在月的阴晴圆缺中阐明人生哲理,贯穿着对于自然、宇宙,人生的深刻而独到的思索,具有令人回味无穷的永恒魅力。

如何上一堂新颖、生动、活泼的研讨课,让学生在无限趣味中领会词的意境呢?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步骤:1.聆听音乐,激趣导入。2.反复诵读,体会诗气;3.品析诗歌,领会意境。

首先,面对传统的古典诗词,很多同学拒之千里,认为传统老土,远不如一些现代文通俗有趣,如何让同学们对古典诗词感兴趣呢?我想到了我最喜欢的这首歌-----《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可惜没有找到原版的碟,只能从网上下载动画版的歌曲,虽然现代味少了一点,但从学生们听歌时专注的眼神和微笑的表情可以看出他们还是非常喜欢这首歌的。

接下来是诵读环节,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朗读是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之中最核心的一个方面,但朗读不仅仅是教师一声令下,大家张嘴就念这么简单,课堂朗读也有一定的巧妙,要能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情绪,使学生能很快的进入文本状态;分派朗读有利于氛围的营造,关系到学生对诗词的初步感受;还可发动学生进行朗读表演,利用学生的表演欲,提倡“美读”“情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虽然本节课有许多不足之处,但我想,学生已经从这堂课中感受到了词的魅力,他们已经能饶有趣味地在词苑中漫步了。鲜花因芬芳而美丽,鸟儿因翅膀而翱翔,学习因兴趣而吸引,如果我们的诗词鉴赏课能像磁石一样牢牢吸住学生的心,那么我们又何愁学生喜欢不了古典诗词呢?让我们尽情地在词苑中漫步吧!

第五篇:水调歌头教学反思

《水调歌头》教学反思

就本节课来讲,学生提出看法,教师可能有以下几种处理方案:

方案一:学生提出看法,老师不予理睬,长期以往将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方案二:课堂上,老师为了完成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程序,听到学生的不同意见后赶紧把学生的思路拉回来。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会不去想,不去问,更不会有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能力就成为一句空话。

方案三:学生提出异议后,老师创设平等交流的氛围,先肯定学生敢“思”敢“疑”的积极态度,再分析学生“问题”的合理部分或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让更多的学生参与“思”“问”“议”,这才有可能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育是爱的艺术,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只有发自内心、真正地去爱学生,从突发事件中探求出学生的潜在动机、思想奥秘,并能抓住突发事件这一契机,充 分挖掘、利用这种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才能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如果问题化解得巧妙,不仅能使教师自己摆脱窘境,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而且还会得到意想不 到的收获。本节课虽然最后没有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任务,但是学生真正经历了一个学习的过程,回味起来,我认为也是一节很成功的课。

(一)在阅读中置疑、释疑和存疑

1、置疑。宋代教育家朱熹认为,阅读要善于“置疑”,“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好问、善疑、钻研是古人学习的优秀传统。善疑、好问,在当今一点也不过时,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鼓励并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时敢于怀疑。虽然本人对“我认为‘起舞弄清影’一句是写作者想象自己在月宫中起舞,而不是在月光下起物。”这一答案毫无准备,但我能冷静考虑,看准并把握这个教学契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讨论,培养了学生“置疑”的精神。

2、释疑。我们知道,《论语》中记录了孔子与弟子采用师生互动交流,彼此沟通释疑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我在安排学生讨论时,也采用了“合作的方式”,师 生一起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具体做法:一是学生互动中的释疑。围绕两句词,针对不同理解,全班同学展开一场“天上——人间”大讨论。每个学生都参与这场讨 论,他们说出了自己的体验,尝试着讲出自己对这两句词意的理解。二是师生互动中的释疑。为了寻求合理的解释,我查阅相关资料,虽找不到满意的答案,但从中 发现了更多的问题。(1)“起舞弄清影”的意境感受较相同,都认为在月下起舞,清影随人,令人陶醉。(2)“何似在人间”理解有二:一是“清冷的月宫哪比 得上人间?”二是“这哪里像在人间呢?”或“这不也像仙境一般?”。教师的理解势必对学生有所影响,又将促进学生对词句的释疑。

3、存疑。我们在学习中、在阅读中,当碰到实在想不通、弄不懂、说不明、理不清的事情时,干脆暂时搁一搁,等有了某些经历与体验后,说不定就会豁然开朗。在语文教 学的阅读学习中不论有无确切的答案,不论学生有没有找到合理的解释,这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个“置疑——释疑”的过程中,师生们经历了“对形象感受 和情感体验”的阅读过程,经历了“发现问题”、“共同探讨疑难问题”的解读过程,也就是“运用合作的方式”、“探讨与研究”的尝试过程,经历了师生平等对 话的过程。在经历了这些之后,找到了合理的解释,固然值得高兴,当仍未找到最佳答案时,我采用了存疑的方法,把疑问留在课后,带到课外,不失为是一个妙 着,因为它能激发与锻炼学生不断探究、深入钻研的兴趣与能力。

(二)教育资源不愁“踏破铁鞋无觅处”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总是觉得教 育资源匮乏,其实资源无处不在,只是我们缺少发现罢了。就如这节课,在答案本身是没有讨论的必要的,因为这是名家名篇,前人对它有过深入的研究,如果有什 么不妥,早被人否认了,而同学们经过这样的相互辩论,既培养了他们主动探究的精神,又加深了对这两句词的理解,同时还进行了一次口语交际训练,真是一举

多 得。可见,我们的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及时发现课堂上富有价值的资源,并纳入临场设计的范畴之中,这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策略。

1、质疑生成。“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因此,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预设外问题,教师不能回避学生的质疑问难,而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顺其自然,因势利导,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之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2、出错生成。教学过程是学生认识和发展的过程,是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人格尚不完善到逐渐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说错话、做错事都是正常的。有 时,正是学生的天真无邪、幼稚无知,才使教学活动意趣横生,多姿多彩。教师要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找准“豁口”,或因势利导,在“错误”中发现合理的因 素,把学生从错误引向正确;或将错就错,让“错误”暴露无遗,使学生自己发现错误,自己改正错误;或将“错误”和“正确”加以比较,让学生自行判断,自己 得出结论。

3、偶发事件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与教学无关的“偶发事件”。如果对这些“事件”处理不当,不仅使正常的教学秩序被打乱,还可能伤害学生,损害教师的形象。如果处理得好,既能使教学正常进行,还能化被动为主动,使课堂出现意料之外的精彩。

4、空白探究生成。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本的意义充满了未定性。一方面,因为文本自身存在着创作中的空白;另一方面,因为读者与文本的对话是一种不对称 的交流,这种不对称的交流,产生了许多空白和未定点,造成文本意义的未定性。这样,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发现文本的空白,便 找到很好的教学资源。

5、拓展迁移生成。“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 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的确如此,我们不能把学生的视野框定在薄薄的课本内,而应把课本这本“小书”与生活这本“大书”融合在一 起。一篇课文学完了,并不是学文的终结,而应是以课文为范文,让学生在拓展延伸中生成新的知识,以提升语文素养。

(三)从学生的状态和问题出发组织教学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关于课堂,教师要有这样一个认识,那就是:课堂是动的,是活的,是情境化的,也是富有个性的,不存在一模一样的课堂。正如古希腊的哲 学家赫拉克里特告诫我们“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同样的,“一个教师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课堂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教师要在课堂上 根据变化的场景,随时注意整堂课的节奏、内容等。真正的课堂是应该出现种种“想不到”的,如果课堂上的一切都在教师的意料之中、掌控之内,那么课堂中生命 的灵动也就没有了,课堂也就开始步入压抑、死气沉沉的状态了,教师的教学也就逐渐成为机械的、重复性的劳动了。因此本堂课虽对学生4的答案讨论没有求得一 个共识,也导致没有完成预先设计的教学任务,但这动态化地处理课堂,改变教案的做法,不但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而且能培养学生探索求知的精神,使学 生有了一次学习与探究的体验。

可见,在当今的教学改革中,需要给学生一个平等、民主的课堂,需要一个展示自身的舞台。一节课,一次突发事件,本来困窘的场面却成了整堂课的亮点——不仅教师赢得了宝贵的思考时间,而且学生也得到了一次拓展思维的训练,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成长许多!小小课堂,知识与才情齐飞,奇思与妙想共色,情趣无限,真知无限!

初二语文《水调歌头》教学反思(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