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数学《比应用》评课稿
数学《比应用》评课稿(9篇)
数学《比应用》评课稿1本次,数学教研活动展示了冯老师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及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成功地课堂模式,使我受益匪浅。回味冯老师执教的《比的应用》教学环节中的难忘之处,让我再次分享冯老师教学中挥洒自如的独特教学风格。
1、问题导读,导入新课。
课开始,冯老师创设了分配书的问题情境。冯老师先问“把10本书分给两个人数相同的组,怎样分合理?”,学生回答后,自然引人平均分,她又问:“两个组分到的本数比是()比(),化简后是1:1。”接着要把这10本书分给两个人数不相同的组,怎样分合理?说说你的看法。学生按人数分别分给两个组6本和4本,这样每人分到一本,就公平了。通过分配书的操作,指出第一种情况是“平均分”,而第二种情况不是“平均分”。说明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常常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除了第一种情况是“平均分”外,还有第二种情况,由此导入新课,“按比例分配”。这样安排导入有利于学生把握知识的发展变化与延伸,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把握新旧知识和连接点
在导入新课后,冯老师设计了摩拳擦掌练一练的环节,通过练习复习比和分数关系,把握新旧知识和连接点,为分散难点起着积极的迁移作用,而且还及时进行总结。
3、问题引领,自主探究
在《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要运用学生关注和感兴趣的实例作为认识的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与现实世界密切联系。”在提出探究的问题后,冯老师要求学生摘录重要的数学信息,并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引导学生很条理的思考问题,自主探究,并找到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在一种无声的语言中,学生学会了思考问题的方法,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
4、在关键处提问,点拨,
冯老师的课堂,力求达到课堂环节环环相扣,学生认知步步为营。在每个环节中也只是预设了有层次性和目的性较强的问题,而给学生以较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以问题为引路,在学习活动中活跃思维、畅所欲言,使所学的知识自然生成,使学生既对只是有较深的体验和理解,又可提高能力、训练思维,使每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有所发展。如,在学生练习时,让学生自选题,然后独立完成,并说出思考过程。在交流环节,冯老师也只是在关键处提问,点拨,如,在学生交流时,提问“每一步算出的是什么,”“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什么?”,并提示学生“写小标题,帮助理清思路”,
总之,冯老师的课堂教学结构是合理,层次分明,思路清晰;学生学得愉快,老师教得轻松;达到学前有设疑,学中有突破,学后有发展的要求;体现以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数学《比应用》评课稿2这节课的教学中, 郑老师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水平,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感受一元二次方程知识发生、发展和形成的全过程,并在教师的激励、指导和帮助下,独立思考,探索,交流和感悟,从而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数学学习习惯。
在形式上,尽量采取学生之间的合作、学生独立动手实践等形式,使每个学生尽量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气氛显得十分活跃。
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及其相关实际问题的进一步探索,学生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认识更加深刻,这一切都为以后学习函数等内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节课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问题驱动式教学。 郑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宽松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经历观察、时间、交流、反思等活动,并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不是每一个问题都急于直接告知结论。此外,对于学习兴趣等问题,应多创设探索性的数学问题,给学生提供大胆猜想、自主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去体验“学数学”和“用数学”的乐趣。
郑老师提出的问题不仅余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而且基于学生的数学实际。难易适中的问题让每个学生进一步萌发了探究的欲望,教师通过一系列的问题串,层层递进,有剃度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交流,逐步突破难点。同时,教学采用了计算、讨论等手段,更有效地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如何分析实际问题的各种数量关系,进而建立方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这篇教学设计成功的地方。
数学《比应用》评课稿3肖浩彬老师执教的《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中,教师在教学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时,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运用教育理论指导教学
培养能力,发展智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心理学家认为把智力因素、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推理因素看作是数学能力结构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而应用题教学是锻炼学生思维的“磨刀石”。应用题教学主要帮助学生解决“想什么”和“怎样想”的问题。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任务是设法发展和巩固儿童对克服困难、特别是智力性质的困难的乐观主义信念。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必须在集体中创造一种能够进行创造性思维竞赛的环境。”因此,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就是把应用题的教学过程变成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推理及正确判断等思维方法的训练过程。以达到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目的。从而摒弃了过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避免了把学生教“死”的问题。
二、运用模式的“四环节”进行教学
(一)理解新知
1.理解题意。首先要教会学生读题。读题时要慢一些,边读边想边理解,培养学生默读题目的习惯,提高学生内部语言的水平。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为分析数量关系做好准备。
2.分析数量关系。在分析数量关系时,由于学生的思维过程不同,可分两种方法,一是综合法。由条件推向问题,即由因寻果。二是分析法。由问题推向条件,即由果索因。肖老师在应用题教学中主要采用综合、分析的方法。
3.列式计算。在明确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根据四则运算判断出每一步的计算方法,列成算式。教师在教学时,特别注意抓好理解题意、分析思路和指导解题方法的基本训练,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分析应用题,启发学生“一题多解”,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利用不同思路、采取不同解法。
4.验算与答案。验算的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根据题意对算式的意义和计算过程进行全面复查;另一种方法是看计算出来的结果是否与原来的数量相符,在确保整个列式和计算过程全部正确的情况下写出正确的答案。
在这一教学中肖老师还经常提出一些容易混淆的问题让学生区分,找出错误的原因。训练学生坚持正确的思维,养成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
三、练习巩固
授课之后,再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习题让学生练,设计的习题要具备启发性和趣味性。肖老师在讲解应用题时,一般设计三种类型的练习题:一是基本训练。应用题的类型与例题类似。指名到黑板前做(好、中、差生),其他同学在下面做。二是对比训练。出一组应用题进行比较练习,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了“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应用题”。
学生解题时,教师借机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加强分类指导,因材施教。
总之,通过练习,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使知识转化为能力。
数学《比应用》评课稿4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听了周老师的《7.5一次函数的简单应用(2)》。他在用好教材,深刻去领会教材的内涵,给我做了很好的榜样,在课堂上上出数学味。我个人认为这节课如何处理例题和通过一次函数图象交点的坐标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是教师在挖掘教材时应着重思考的,本节课的本质应该是数学结合思想,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体现的。现在我就结合周老师上得这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周老师这节课分为两个环节,第一部分先解决由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得到方程组的解,第二部分是例题的教学和对例题做拓展延伸。这样对教材的处理,思路清晰,难易合理,可以很好地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首先周老师以“y=x+1对于这个等式你有怎样的认识”这样的开放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其中有学生提到是二元一次方程,
老师再追问方程有多少个解?以这些解作为点的坐标,在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这些点,连起来是什么图形?教师再出示y=-2x+4的图象,这两条直线就会有个交点了,问“你对这个交点有怎样的认识”。这样就水到渠成从图象的交点坐标过渡到方程组的解,很自然,学生也理解的很深刻。为了巩固这个知识点,周老师设计了两个练习,第一个是比较容易看出方程组的解,第二个是近似解。教师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体验有时通过看图象得到的解有时是近似的`。但是当老师对学生的反馈做评价时,有学生说解是,这个解学生其实并不是通过看图象得到的,而是通过解方程得到的。然后教师的处理方法是用投影出示自己的标准答案,再告诉学生解有时是近似的。我认为这里教师应该追问“你这解是怎么得到的?其他同学还有别的答案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我想在老师的追问下,学生会对这为什么会是近似解会有更深刻的了解和体会。
对例题的教学,周老师出示例题之后,并没有急于去分析,启发,引导学生用函数的方法去解决,而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凭自己的理解去解决。这样处理问题,充分体现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之后老师再引导到用函数的图象去解决,但在让学生求函数解析式之前,我认为最好问一下学生问题中有哪些常量,哪些变量,你如何设这些变量,它们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吗。这样学生能比较清晰地理解题意,列出解析式。周老师为了让学生学生对s=26t+10这个函数解析式有更深刻的认识,周老师追问了“为什么小慧要的路程要加上10”结果在这问题上纠缠过久,让学生越问越糊涂,导致了后来的时间比较仓促。老师还对这例题做了适当的延伸,问“你还能从图象上得到哪些信息?”“你对图象还有什么疑惑。”这些问题的设置充分体现了教师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最后的问题“你能根据图象编写问题的情境吗?”这个问题比较有难度,应该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相互讨论去解决问题。
总之,周老师能较好的结合本次活动的主题,体现出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教学思路清晰,课堂结构严谨,教学密度合理。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因材施教,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传授知识的量和训练能力的度适中,给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主动参与,主动发展。但是老师上课的语调比较平缓,课堂的气氛不是很活跃,问题的设置虽比较开放,但是课堂上生成的不多。这是我本人对这节课的一点看法!
数学《比应用》评课稿5在本次经验性教师有效教学研讨课活动中,范xx老师所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应用》。本节课具有以下特点。
1、选材新颖,引人入胜。
本节课中,范老师创造性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从开封的美食入手,从舌尖上的数学说起,紧紧围绕比的应用展开教学。皮薄馅多开封灌汤包、麻辣酥脆的兴盛德花生、越嚼越香的马豫兴桶子鸡……一张张色泽鲜艳的图片,一道道极具地方特色的家乡美食,令学生垂涎欲滴,在调动学生感官的同时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学的有滋有味,兴致盎然。
2、层次分明,重点突出。
本节课上,范老师利用开封灌汤包的制作过程组织教学。和面过程中面与水的比、肉馅中肉与水的比,让学生从中提取信息,计算配料,收获新知。然后让学生从开封的各色美食中选取自己喜欢的食品加以研究进行巩固练习。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比的应用也涉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最后一个环节魔幻世界,范老师让学生通过观察,亲自动手,根据今天所学知识变出了晶莹剔透的雪花,学生兴奋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将整个课堂推向了高潮。
3、关注细节,培养习惯。
本节课上,范老师关注学生书写、检验、审题等习惯的培养。首先在教学新授过程中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进行板演,教师评讲过程中建议学生要做到列式过程中的每一个数据要有出处,另外在做完题之后要做到及时检验,培养了孩子检验意识。然后在学生进行选择性练习时发现条件不够提出疑问,这些可不是范老师准备不足,而是刻意设计的一个环节,旨在培养学生搜集信息以及认真审题的习惯。过程重要、结果重要,细节也绝对不可忽视。所谓态度比能力重要,这里的态度绝对是孩子们习惯和细节的体现。在本节课中,关注细节及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4、微瑕之撼,点睛之笔!
本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把学生从美食之旅转入魔幻世界,体现了按比分配渗透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果改为亲自动手制作奶茶或者其他饮品,让开封美食贯穿始终,不知道是否可行呢?有待商榷!
数学《比应用》评课稿6前几天到某校去听课,上课的内容是期末考试总复习,内容是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根据教师的介绍,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一般,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平时成绩介于及格线之内。
很可惜的是,一堂课下来,该老师一共上了10多道例题,包括6个解方程、8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问题。根据课堂观察记录,在课堂后面的24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该教师完成了8道应用题的教学,平均每道应用题的教学时间不到3分钟的时间。在教学应用题的过程中,大约在一分半钟左右的时候,该教师便问学生完成的情况如何了?那时有约10位左右的学生举起了手,余下的学生仍在默默的书写着,但该老师便开始展示解答过程,并简单的作了一些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该教师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如何解所列出来的方程的身上,这让我们听课的教师都有不太舒服的感觉。
课后,我忍不起回忆起自己日常观察到的复习课与试卷讲评课的课堂,不少的任课老师或多或少都把精力花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的身上,就算是能注意到应让学生先练习后讲评,也都局限于要完成自己课前的预设内容,这样,很难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了。
其实,对于复习课,从教学内容上看,这些内容与方法都是学生在新课学习时已经学习过了,复习课的根本任务之一在于,对于哪些已能掌握好的学生来说,关键在于他们能否灵活熟练运用所学习过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在运用过程中加深对数学模型与数学方法的理解。而对于哪些仍没能很好理解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的学生来说,更重要的在于要使他们经历复习之后,能强化双基,明晰知识与方法。无论对于那种类型的学生,对于复习阶段的教学来说,最根本的都在于落实,这需要我们开展分层教学,分步推进,分层落实。
因此,在复习阶段的教学里,不管是教学还是复习问题的呈现,都不应同步进行,也不应统一要求。例如,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课,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另一部分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其包括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配方法、整体思想与方程思想。对于此阶段的学生,他们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已有所了解,所以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可以直接呈现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主按要求来解方程,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与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方程解法的理解,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过程、公式的运用、因式分解法等。而且,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此环节不仅仅要强调方法的熟练运用及运算的准确性,同时要加强方法的选择及计算的速度训练。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应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应用题的复习教学,其重点在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信息的提取、加工与选择的能力培养、运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不是能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去强化的,也不是通过把问题进行分类,然后让学生套用数学模型而形成的,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交流的空间,给学生对问题进行思维加工的机会。只能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是主动的,学生的能力发展才是主动的,教学才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的事。
当然,我们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容量知识与方法的复习,这本身是一件矛盾的事情,但这不能作为我们教师代替学生复习的借口,更不能作为牵着学生走的借口。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复习前要充分了解学生,通过调查或检测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那些已学习过的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情况,在此基础上精选一些有针对性与典型性的复习练习题,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按教师自己想当然的思路来进行。
课堂上,在要求学生完成练习题时,我认为不仅仅要关注个体学生是否能正确顺利完成,同时要关注学生完成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对解答过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总结。这些都需要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评价与小组交流活动,都需要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学习过程的落实情况。
事实上,不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学习都应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的作用是主导性的,而不是代替性的,这无论对维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学习的情感,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学过程中,落实都是教师教学的关键。
数学《比应用》评课稿7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评课稿
听了潘**老师的《5.4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1)》一课,给我启发很多,他的课风趣幽默,自然流畅,结构严密,给听课的人一种享受,在享受的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知识以及教法,一堂好课应该是自然的、生成的和常态下的课,我认为这是一节成功的课。
1、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首先,他从学生感兴趣的画面入手,很快使学生进入了一种兴奋的状态之中,因为是应用题的讲解,一般情况下,学生学起来比较吃力,也觉得很没意思,但潘老师把题目改成学生所熟悉,所感兴趣的话题,譬如说去水立方去看跳水比赛,去看姚明比赛,问2008北京奥运会拿了几枚金牌?2012的伦敦奥运会拿了几枚金牌?大部分同学回答都不知道,于是潘老师说我给你们一个信息,“2008年奥运会上,我国获得金牌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获得的金牌数的4倍少13枚。同学们都在积极的思考,有的同学马上举手,有的同学相互讨论,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一下就被潘老师推到了高潮。
2、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数学的机会
潘老师在讲解行程问题时,让学生自己按题目要求表演,相遇问题,追及问题虽然在小学里已学过,但仍然是个难点,通过学生的表演,生动形象,让人一目了然,等量关系很容易找到,并且好多同学都能用几种方法解答。学生的学生思维活跃,气氛热烈。这样操作学生受益面大,不同程度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有进步。知识、能力、思想情操目标达成的很到位。
3、课堂结构安排的非常合理
潘老师的课安排的内容非常多,但整个一堂课上下来,听的人却不觉的累,主要是她这几方面做得很好,(1)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的很合理,没有前松后紧或前紧后松的现象,并且讲与练时间搭配也很合理。(2)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潘教师占用时间与学生活动时间刚好相等。并且学生的个人活动时间与学生集体活动时间的分配也很合理。
4、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很熟练,
制作的非常精美,画面生动形象,特别是行程问题中的相遇问题和追及问题中的动画制作非常吸引学生,几乎所有的学生看了都哈哈大笑,这也给课堂注入了新鲜血液,让他们重新振作起来,攻克一个又一个难题。
以上是我的一点粗浅认识,有不当之处,请各位同仁指正。
数学《比应用》评课稿8今天有幸听了六年级两位教师执教的《百分数的应用》的课,受益匪浅。这两节课各有特色:李老师的课体现了“实”,一步一个脚印,环环相扣,循循善诱,注重了细节。宋老师的课体现了“新”,运用了多媒体教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下面我就宋老师的课重点作一粗且的认识。
本节课上得扎实有效,可以说是“实”中求“动”,“动”中有“新”,“新”中“务实”,环环相扣,水到渠成。
一、教学素材生活化,而又不失数学味
教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宋老师从本地实际出发,让学生研究的是学生极其熟悉的列车提速问题、旭东超市搞活动等问题,学习素材具有现实性。学生解决这些数学问题时,感到亲切有趣,在处理信息、获取知识的过程中,可发现、可研究、可探索的东西处处皆有,真实的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
二、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夯实”双基
宋老师的课堂教学总是围绕着学生的思路,紧紧抓住学生的认知冲突去调控课堂,也就是说教师能时刻关注学生,在教师对学生不断的关注中,教师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与学生共同书写着一段段不可重复,不可复制的生成的精彩。从教学环节看,既灵活而又开放,一环紧扣一环,层层递进,遵循了教育教学的规律和学生的心理特点,科学合理,在课中我们可以看到宋老师首先引导学生发现题中的关键句子,接着引导学生[内容来于Y—Y_课—件_园学科吧。com]理解关键句子,而后深入分析解题过程,最后通过一系列有趣实用的练习设计,使本节课的重点,难点从学生实际出发都得到了有效的落实与突破,极大的建立了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坚实地夯实了双基,这也又一次说明了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心中有教材,更重要的是心中有学生,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角色由操作步骤被动的执行者,转化为主动探究者,在教师有意创设给予学生展示矛盾的认知冲突中,在学生争辩中掌握了知识,完成了教学任务。
最后还有一些不成熟的看法:
1、课件里有一道题:山坡上松树的棵数比柏树的棵数多83。棵数的数写成了树木的树。
2、教师的时间后面安排不恰当,以至最后的任务没有完成。
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边活动的过程,如果没有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教学过只源于自我形式,教学任务就无法真正落实,因此在数学课堂上要走出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只源于被动的机械的学习,做到“教法”到“学法”的转移从理论上就要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即把学生放在课堂学习的中心位置上,教师的一切活动都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工作者。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认识到:每一个数学知识都是在学生亲身经历了知识的产生过程,体验了愉快的学习过程之后才能在学生的脑海中生根发芽,也只有这样的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才能有利于学生学习到更有价值的数学。
数学《比应用》评课稿9今天有幸听了顾老师的课。课后顾老师询问建议,我说:上得很好。板书突出重点,设计思路很清晰。前面的一半学生反映不错,课堂效果也挺好。后排几个学生明显学习能力非常差,时常游离。
顾老师的这堂课是练习卷的分析,是锐角三角比的应用。整堂课把练习题的解法分为三种类型:直接求解、转化求解和构造求解。可见作为一名老教师,顾老师对题型的整理和把握还是很到位的。第一部分的题型是可利用现成的直角三角形来解决的。题目较简单。第三题图形较复杂,引出了转化求解的方法。顾老师用一系列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整理思路:
“角B在直角三角形中吗?”
“要知道什么条件才能求出SinB?”
“还有什么条件可利用?”
“∠B=∠DCB,那么∠DCB在Rt△中吗?”
“还有其他相等的角吗?”
……
然后顾老师对这题进行了板书示范。我刚在思考为什么顾老师不让学生自己写过程,顾老师说:月考中一些同学知道解题思路,但是书写过程很不规范。大家看看应该怎样写。原来顾老师的目的是很明确的。我又想是否可以让一名学生上黑板写过程,然后老师做修改呢?老师可以有意识的找月考中书写不规范的学生上来写,这样对大家的帮助也许会更大。但是花时肯定也更长。
后面的一题图形虽然不同,但有一些内涵没有变化:都有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运用找与目标角相等的角来转化。老师分析:要求的角在直角三角形内,但是无法直接求出它的三角比。于是要运用转化的方法。教师分析了过程,然后让学生自己书写。我想如果有了上一题的示范修改,这一题独立书写后教师巡视并一个个修改,一定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老师再回到一开始的简单题,把其中一条高去掉,引出在没有直角三角形的情况下,要构造直角三角形来解题的方法。然后是相应的练习题分析。
顾老师的课有几点很值得我学习:
1、顾老师分析题目节奏把握得很好,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我们学生的能力较差,绝大多数学生的思维远远跟不上老师。如果老师只顾自己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学生则只能云里雾里,不知所措。
2、顾老师能把握住题目中的基本图形,很对题中的已知条件的分析,带领学生寻找题中重要线索。一步步问题设计很细腻。
3、顾老师非常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很多次提醒学生抬头看黑板。今天上课我也用了这一招,在重要板书时,反复提醒学生抬头看,效果很好。
听完课,我也有几点思考:
1、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几何题。很多学生听得懂,甚至一点就通。但是独立解题能力很差,找不到正确的路。所以很多老师都很重视图形中的基本图型。但也有专家反对基本图型一说,甚至反对归类。我想基本图形和适当归类还是需要的,能帮助学生记忆和寻找线索。对于已知条件的分析和应用,是解题的关键。但是每题的条件是不同的。如何给予无法独立寻找解题思路的学生一个适用的方法呢?比如,看到某些已知条件可得出条件反射性的结论。又如,当图形较复杂,图中线较多时,我们可以让学生根据已知条件重新画草图,这样便于一个个的重视条件,也能看清这些条件在图中所起的作用。
2、课堂的教学目标的确定。一节课时间非常紧张,特别是几何题的分析,非常花费时间。由于我们学生能力较差,对过程的整理书写也存在问题。这节课主要是规范推理过程的书写,还是思路的分析?也许不够时间来兼顾,也容易分散重点。如果教学目标是三种解法的体会和掌握,那么可以通过更多一些的图形来着重讲方法。而把解题过程的书写放到下一节课,或教师课间一个个面改,就像改作文一样。
第二篇:比的应用评课稿45
比的应用评课稿
授课教师:六(1)班何玉梅老师
评课教师:马桂玲 哈生莲 袁香韩登清马建宙沙的贵陈焕英张春霞 魏晓燕
马桂玲老师评:
本次听课活动,开展的很成功,听课班级是六年级一班,听了何玉梅老师的课,让我有了很大的感触,针对何老师的课参加的老师们谈几点粗浅的看法。总体呈现五大亮点:(参加教师共同评论的结果)
一、课堂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知识这一先进的课程理念。课程标准中明确地告诉我们:数学的教学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学生原有的生龙活虎活经验和学生原来的认知基础上的。不管是摩拳擦掌中的男生和女生各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到后来团结合作中的制作什锦糖问题,无一不体现了生活中的数学。
二、注重学生自主探索,三维目标得到充分体现。教师能够充分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让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尝试,在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估验成功的喜悦。
三、合作交流体现团队精神,充分获取数学活动经验。课中,在不同程度上让学生在合作中进行独立思考,比如同心协力四道题组长分配组员完成,成功来源于所有成员的力量,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交流、合作,知道了自己的重要性,获得了成功的喜悦。
四、数学思想方法得到了充分渗透,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得到进一步优化。在练习中,教师不断总结、归纳,让学生摘录信息、根据比先求总份数,再求各部分数占几分之几,让学生做题思路清晰,得心应手。
五、课堂气氛很活跃,教师准备充分,板书美观大方。
总之,听课后的感受是:教学是我们的事,教会了是高兴的事,会教了是幸福的事,让我们争做一个幸福的人!
第三篇:七年级数学评课稿-二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
七年级数学评课稿-二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
前几天到某校去听课,上课的内容是期末考试总复习,内容是一元二次方程及其应用。根据教师的介绍,所任教的班级学生的整体水平一般,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平时成绩介于及格线之内。
很可惜的是,一堂课下来,该老师一共上了10多道例题,包括6个解方程、8道列方程解应用题的问题。根据课堂观察记录,在课堂后面的24分钟左右的时间里,该教师完成了8道应用题的教学,平均每道应用题的教学时间不到3分钟的时间。在教学应用题的过程中,大约在一分半钟左右的时候,该教师便问学生完成的情况如何了?那时有约10位左右的学生举起了手,余下的学生仍在默默的书写着,但该老师便开始展示解答过程,并简单的作了一些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该教师把更多的精力花在如何解所列出来的方程的身上,这让我们听课的教师都有不太舒服的感觉。
课后,我忍不起回忆起自己日常观察到的复习课与试卷讲评课的课堂,不少的任课老师或多或少都把精力花于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的身上,就算是能注意到应让学生先练习后讲评,也都局限于要完成自己课前的预设内容,这样,很难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了。
其实,对于复习课,从教学内容上看,这些内容与方法都是学生在新课学习时已经学习过了,复习课的根本任务之一在于,对于哪些已能掌握好的学生来说,关键在于他们能否灵活熟练运用所学习过的'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不同类型的数学问题,在运用过程中加深对数学模型与数学方法的理解。而对于哪些仍没能很好理解基本知识与基本方法的学生来说,更重要的在于要使他们经历复习之后,能强化双基,明晰知识与方法。无论对于那种类型的学生,对于复习阶段的教学来说,最根本的都在于落实,这需要我们开展分层教学,分步推进,分层落实。
因此,在复习阶段的教学里,不管是教学还是复习问题的呈现,都不应同步进行,也不应统一要求。例如,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复习课,其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另一部分是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其包括的数学思想方法主要有:配方法、整体思想与方程思想。对于此阶段的学生,他们对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解法已有所了解,所以对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可以直接呈现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自主按要求来解方程,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与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方程解法的理解,熟练掌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过程、公式的运用、因式分解法等。而且,对于优秀的学生来说,此环节不仅仅要强调方法的熟练运用及运算的准确性,同时要加强方法的选择及计算的速度训练。因此,对于不同的学生,我们应有不同的要求。对于应用题的复习教学,其重点在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对信息的提取、加工与选择的能力培养、运用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的能力等。这些能力不是能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去强化的,也不是通过把问题进行分类,然后让学生套用数学模型而形成的,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交流的空间,给学生对问题进行思维加工的机会。只能这样,学生的学习才是主动的,学生的能力发展才是主动的,教学才不仅仅是教师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学生自己的事。
当然,我们要在短时间内完成大容量知识与方法的复习,这本身是一件矛盾的事情,但这不能作为我们教师代替学生复习的借口,更不能作为牵着学生走的借口。更重要的是我们在复习前要充分了解学生,通过调查或检测等方式来了解学生对那些已学习过的知识与方法的理解情况,在此基础上精选一些有针对性与典型性的复习练习题,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按教师自己想当然的思路来进行。
课堂上,在要求学生完成练习题时,我认为不仅仅要关注个体学生是否能正确顺利完成,同时要关注学生完成的思维过程,引导学生对解答过的问题进行反思与总结。这些都需要教师组织形式多样的教学评价与小组交流活动,都需要教师关注学生个体学习过程的落实情况。
事实上,不论是新课还是复习课,学习都应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的作用是主导性的,而不是代替性的,这无论对维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是学习的情感,都是至关重要的。教学过程中,落实都是教师教学的关键。
第四篇:数学评课稿
《三角形的内角和》评课稿
开发区滨兴小学朱颖丹
“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的内容。“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学好它有助于学生理解三角形内角之间的关系,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的基础。经过第一学段以及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已具备了一些相应的三角形知识和技能,这为感受、理解、抽象“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概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整个教学设计上威老师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教育理念,将教学思路拟定为“谈话激趣设疑导入—— 猜想——验证{自主探究}——巩固内化——拓展延伸”,努力构建探索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
1、善用激趣设疑导入: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发和鼓励。刚开始上课,威老师用选王大会设悬念,三种类型的角在激烈的争执,到的谁的内角和大呢?这样,在很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的愿望和兴趣,而且也很自然地揭示了课题。
2、巧用猜想:学生有了探索的愿望和兴趣,可不能没有目标去探索,那样只会事倍功半,甚至没有结果,这时威老师就问到底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不是180度呢,我们总不能口说无凭吧?使后边的探索和验证活动有了明确的目标。
3、善用验证{自主探索}:学生形成统一的猜想{即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后,威老师就把课堂大量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开展有针对性的数学探究活动{即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否是180度?},在活动中,把放和引有机的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开动脑筋,从不同的途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
让每个学生自主参与验证活动,而且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分析、推理和想象活动过程中解决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和论证推理能力。具体过程为:量一量——拼一拼——看一看。
4、善于引导巩固内化:俗话说的好:“熟能生巧”。数学离不开练习,要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一定要通过练习。养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也要通过一定的思考练习,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对此,威老师非常注意将数学的思考融入不同层次的练习之中,很好的发挥练习的作用,如第一关牛刀小试:给出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度,学生求第三个角,从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关过关斩将:让学生判断有两个小三角形拼成的三角形的内角和的度数,使学生在图形变化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从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空间想象能力。这些练习设计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使学生不但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数学思维得到不断的发展。
5、有一定的拓展创新:数学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而学生学习内容的呈现是从简单到复杂,思维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前面学习的知识往往是后面进一步学习的基础。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可以先让学生学会对知识的迁移。本课最后,威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道题目:学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后,你知道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这道题通过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迁移就可以完成,既能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又能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总之,本节课教学活动中威老师充分体现以下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体,思维为主线的思想;充分关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练习体现了层次性,知识技能得于落实和发展。是一节非常成功的课。
2012年3月
第五篇:数学评课稿
首先感谢四位教师为我们提供了学习提高的机会。这四节课我们的观课点侧重于有效的学习情境的创设和学生有效的学习探究。
先说两节《秒的认识》。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了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使他们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因此,数学教师要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为数学问题。《秒的认识》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既熟悉又抽象,这两位老师设计上是独具匠心,引导上细腻灵活。
本节课把鲜活的数学事例带入课堂,把时间观念与数学文化紧密结合。“秒的认识”一课开始,张老师就借助物质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和非物质化教学手段声情并茂地语言描述,引领学生重温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倒计时的场景,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自然引出时间单位秒。这一设计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发了情感上的共鸣。震撼的画面,激情的导语,起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
春晚倒计时,学生通过看秒针转动、听声音、身临其境的体验1秒,并自主认识秒针,说说1秒1分等等,这些都是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完成的,于传统教学相比,教法上做到了 “指而不明,启而不发”,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时空去探索、经历、感悟、体验,从而获得新知,使学生在体验1秒的乐趣中放飞思维,这种主动而富有个性的体验活动,正是在教师的适度指导下,对新课程新理念的诠释。
让学生说说生活中的秒这一环节,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为了让学生感受1秒创造的价值,先后列举了火车、飞机、火箭、宇宙飞船1秒飞行的距离,某港口1秒装运货物重量、造纸厂1秒生产纸张数量,包括红绿灯转换、新闻联播倒计时等,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这种将数学教学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认识自己所生活的环境与社会,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当前新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注重结合学生心理发展特点,进行知识的建构
两位老师强调体验,重视估计。1秒到底有多长?它看不到,摸不着。郭老师把对秒的体验为重点,让学生描述1秒,自由体验5秒,闭眼睛估计10秒,估测有几秒,估测娱乐节目持续的时长,快乐的60秒等有效活动,一段1分钟闭眼感受秒针的脚步的时间估计,将教学进一步深化,通过观察分针与秒针走动的关系,研究得出1分=60秒这一结论。从1秒、几秒、10秒到1分=60秒教学内容环环相扣,层层递进,通过眼看、耳听、口说、手动,脑思,用心灵去感悟,令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从而建立秒的概念。
三、给学生足够的探究时间,让学生去体验学习过程。著名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而自己探究,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
例如:在教学“认识1秒”时,张老师让学生通过看秒针走动,猜测1秒钟你可能会做些什么,亲自试验一下等方式体验“秒”的实际意义。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从而形成初步的1分、1秒的观念,是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当提到“秒”时,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不再是一个无意义的时间概念,而是和数数、拍手、眨眼、回头……等现实情境联系起来了,学生对“秒”的认识就有了一个鲜明具体的情境支持。
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学会学习,已经成为共识。因此,我们应该在更大自由度的环境中鼓励学生大胆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郭老师设计了小组活动体验1分钟,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需要认真地观察,反复地比较、猜测,独立地思考、归纳、分析和整理。这一切都需要时间作保证。教师就要全心全意的给他们营造发挥自主性、能动性的环境和条件,创设充分展示创造思维的机会和舞台。张老四设计学生们发现了 “钟面上最长的是秒针”,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问题是开放的,目标是明确的,思维是发散的,操作是自由的,学生始终是主动的。这样,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所获得的数学活动经验有助于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四、练习设计,联系实际,灵活运用。
联系实际解决问题是数学学习的起点和归宿。本课以学生已有认知为基础,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来促进学生充分体验、感悟、使教学充满经历、体验、观察、思考等探究性学习活动,使知识在体验中增值,思维在交流中碰撞,情感在感悟中融会贯通,既丰富了学生的心灵世界,又唤起了学生珍惜时间,快乐向上的精神,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新理念: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由于整堂课教师都在关注学生的体验,所以学生学的积极主动,情绪高涨,这种交教材为学材,把静止的文本转化为动态的“体验课程”的教学活动,对本节课教学目标落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两节《一个除以小数》
抓住商不变的性质这个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大胆尝试,给了学生充足的思考机会和讨论空间,使学生能展开丰富的联想,使学生步入了“自己发现问题——自主发现问题——能动解决问题”的学习轨道,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整堂课自始至终充满了活力,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有力的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
一、从学生的思维实际出发,找准练习的着力点
本课的关键是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前面学过的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而要理解这一计算法则的准备知识是“商不变的性质”和“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在课堂中,我们看到了杨老师的出示口算题作复习铺垫,直接进入纯数学的研究氛围,通过练习,表明了商不变性质在小数计算中同样适用,但同时也明显的暗示了学生新问题解决的基本思路——用商不变性质可以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来解决。这组复习了解了学生最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哪里,新知识的生长点、连接点又在哪里,为下面探究新知做了良好的铺垫。
练习过程由浅入深。首先进行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单项训练,再通过笔算出现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几种不同情况,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并且穿插有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练习,以加强新旧对比,注意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接着又出现学生易错的几种情况,进行判断。以防患于未然,既概括了易犯的错误,又培养了学生的辨别能力。最后出现被除数和除数的数字相同,而小数点位置不同的两组除法式题进一步对本节的知识点强化训练,使学生达到熟练计算的程度。
二、创设有效地学习探究活动
例5教学上把重点定位在怎样移动除数和被除数小数点上也是恰到好处的。即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把除数0.85变成85?”,“为什么被除数7.65也要跟着移动相同的位数呢?”。以两个关键问题为载体,唤起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这样学生对算理与算法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既明于心又说于口。教师紧扣学习重点,难点设置疑问,引发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通过自主解决问题,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对的,也就是掌握了本科的教学重点,学生知道了什么是错的,也就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发挥,得到锻炼,学习是有效的。
由于受年龄、知识、能力的限制,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比如学生在处理商的小数点时受到小数加减法的影响。教师针对这种情况,是批评、简单否定还是鼓励大胆发言、各抒己见,然后让学生发现错误,验证错误?当然应该是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看法、想法。学生对自己的方法等于进行了一次自我否定。这样对教学知识的理解就比较深刻,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而且学生通过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分析或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自我否定,有利于学生促进反思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
值得我们学习的是,本课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看书,思考自学例5。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认识中,在教学中我们总认为阅读看书属于语文和英语教学,但实际上,数学教学更离不开阅读。我们有一些偏见,认为仅依靠听讲和做大量解题练习就可以学好数学,而忽略对教学语言的理解,以至于很少有学生能得到有关数学方法的指导,而缺乏阅读数学教材的能力和习惯,所以在教学中实施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课程标准(实验)》提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数学学习方式。
杨老师从例题读起,把当天所学的内容“读一遍”。一方面加深理解、掌握所学的内容,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使学生养成“读书”、“看书”的好习惯,这是学会自学的前提和基础。
三、注重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的长期发展。课堂的精彩,不是老师表演得多好,而是学生的精彩。能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善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学生,总是那么的耀眼。而在教学中能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需要老师长期的坚持和引导,从而让孩子乐学、善学、好学。整堂课中,张老师就用激励性的语言让孩子在课堂表现上自信一点,勇敢一点,在课堂中张老师也用孩子的眼光去看待孩子,用孩子的价值观去理解孩子,把话说到孩子的心灵中去。
课堂练习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中,充满平等和谐。每位参与交流的学生,都能充分完整表达自己的想法,时有不够完整处,张老师也能及时给予点拨让他们很好表达,同时听的同学也能认真倾听老师同学的发言。其实,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也是培养学生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能力。
以上是对四节课的理解,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