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四年级语文《趵突泉》评课稿(精选5篇)
编辑:天地有情 识别码:65-808104 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11-23 10:32:25 来源:网络

第一篇:四年级语文《趵突泉》评课稿

四年级语文《趵突泉》评课稿

机会难寻,幸需偶遇,听得实验小学孙老师一节异常生动的语文课,感慨良多、受益匪浅。

于语文教学,诸多专家、学者给予了不同的界定和指引,时至今日,我仍然相信,语言是课堂的灵魂、语言的艺术才是教学的艺术。孙老师借《趵突泉》一课,真正让自己的阅读教学实现了“凭借文本的语言、着重培养学生四种语言能力”,即感觉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本节课,孙老师以“大泉和小泉各有什么特点?”为教学主线,以感受趵突泉之美为教学主轴,以文本阅读为半径,画出了一个教学与语言训练双赢的、完美的“泉眼”。

在教学大泉时,孙老师采用默读、指名读等不同形式,让学生读中思索、读中感悟、读中体会,其特点不言而喻。进而理解大泉的活泼、神秘、翻滚、不知疲倦,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济南趵突泉。其实,细观此节,读,是语文学习的最佳和最美的'方式,趵突泉活泼、神秘、翻滚、不知疲倦,反观我们的老师、我们的课堂点拨者,何尝不是在教学中力现活泼、力呈神秘,力求学生思想的翻滚、力让师生共同的学生和促进不知疲倦。

不难发现,感悟是积累语言的前提、运用语言的基础、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接下来,孙老师用一组排比句:趵突泉永远那么()、永远那么()、永远那么()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这一过程,就是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真正理解了“活泼、神秘、翻滚、不知疲倦”的含义,语文文字的训练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过程。语文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和不断感悟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对语言、对生活的感悟,就谈不上积累,没有积累,就谈不上运用,没有运用,就谈不上语文学习。

通过课堂,还有个人的一点思考:孙老师在引导学生训练“无论……都……”这组关联词时,采用的是师说生练的方式,假想一下,如果给学生出示例句,不仅降低了句式训练的难度,学生在遣词造句时还会更好地发散思维,达到更好的、或预期的学习效果。

第二篇:趵突泉评课稿

一、“冒”出精彩

1、教形见真知

蔡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大大的“冒”字,一边写还一边提醒:“这个‘冒’字很特别,上面是个“冒”字头,和“日”不同的是它要写得扁扁的,和“曰”不同的是它中间一横和封口的这一横既不挨着左边一竖,也不挨着右边的横折。相信听课的教师中,不知道“冒字头”的也有(包括我),能将“冒”字写对的人可能也很少,与其说他在教学生写冒字,不如说他在教一种学习的态度。

2、悟意显内涵

写完“冒”字后,师问:“什么词可以代替‘冒’字?”生说了很多,如:窜、跳、钻等。师接着问:“那老舍先生为什么偏偏选择这“冒”呢?“这个问题问得可是极妙啊。一般人从“冒”字读到的只是趵突泉往上涌的力量足。但蔡老师看到了其更深层次的内涵:如果说从“冒”字读到的只是有力量,那么用“跳”“窜”等字比“冒”显得更有力,更恰当。这“冒”字有别于其他的,就是它传达了趵突泉生生不息的力量从而可折射出自然力量的伟大。蔡老师巧妙地运用了替换让学生理解了字意。紧接着一个回旋——为什么用它?让学生在思考、质疑、讨论中挖掘其内涵,同时也将趵突泉的力量引向了自然的力量,将文本内涵提升到了更高的层次。

3、幽默风趣凸显教育智慧 教学片段:

师:为什么作者连用三个“冒”?

生:因为趵突泉的大泉有三个泉眼,所以作者用了三个“冒”.师:(指图)一个泉眼一个“冒”,三个泉眼三个“冒”,冒,冒,冒.(笑)那如果有五个泉眼呢?那就用五个“冒”?冒,冒,冒,冒,冒?(大笑)八个泉呢?那就是冒,冒,冒,冒,冒.,冒,冒,冒.所以,粗看有理,细想有些牵强,但你说出了它的特点,就是有三个泉。

学生很诚实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尽管这想法在大人看来有些幼稚。面对这样的情况,也许很多老师会这样反问:“真的是这样吗?”学生就会被老师问得晕头转向,然后满脸疑惑地坐下.不用说,蔡老师的处理就高明得多,他幽默地利用学生的想法类推: “那如果有五个泉眼呢?那就用五个“冒”? „„八个泉呢?”无需老师多说,学生马上就明白这样的理解只是表面的、肤浅的、牵强的。蔡老师风趣的教学语言既肯定了学生的独特思维结果,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正面引导,更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这不正是教育智慧的体现吗?

4、巧妙的点拨彰显教学艺术

教学片段:

师:读这段文字,你还可以从哪里感受到趵突泉冒得时间已经很长?

生: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趵突泉冒得时间已经很长:“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师:老舍先生在济南生活了七年,明媚的春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炎热的夏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凉爽的秋天,他去看趵突泉,它在——冒;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他去看趵突泉,它还是在——冒,白天去看趵突泉,它在——冒;晚上去看趵突泉,它也在——冒。所以数次游览趵突泉的老舍在文中这样写——(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

在听 蔡老师上课之前,我也曾思考:怎样才能让学生深刻地体会到大泉冒得生生不息,冒得那么有活力呢?我想应该抓住“永不疲乏”“一年四季”“昼夜不停”等词让学生体会大泉冒的时间很长吧,可是仅此而已。同样的思路在蔡老师的点拨引领下,却发生了奇特的效果,学生感受到了这三个大泉不只春天冒,夏天冒,秋天也冒,冬天还在冒,除了白天冒,晚上还是冒。这就是“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这就是“老那么翻滚”的深切体会!我也明白了原来词语就是这样品的,语文味就是这样来的!

二、读出个性

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自读、自悟是阅读的基础。因此,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在初读课文后,蔡老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说说:这是一眼怎样的泉。学生发言踊跃,真正实现了课堂是学生的舞台的教学理念。在体会文中重点词句时,蔡老师也同样地重视了学生自读自悟的学习过程,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品味,读中提升自己的认识水平。

建议:

1、课堂评价不到位,评价性语言贫乏的问题。

2、“永远”的理解

为了让学生对“永远”一词的内涵有更深的理解,从时间上铺开,引入知识链接:

1.“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三股水均比吊桶还粗。”——100多年前,清朝刘鹗《老残游记》;

2.“有泉涌出,高或数尺,其旁之人曰趵突之泉。”——900多年前,北宋曾巩《齐州二堂记》

3.“觱bì涌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1400多年前,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4.“泺”luò——3500多年前,就有文字记载趵突泉为“泺”。

这段链接的出示方式也非常巧妙,他并非是一齐出示,而是由短到长,一段段给出。

从“100多年前、900多年、1400多年、早在3500多年前”这些逐步递升的数据中,“永远”二字在孩子的心中也慢慢拉长,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也随之递升。

第三篇:趵突泉评课

《趵突泉》评课

《趵突泉》是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作品。美丽的趵突泉是老舍先生灵感的泉。它再现了济南泉城“家家泉水,户户垂柳”的画面,使学生感受到山水自然的神采,陶冶了学生的心境。现对张秀艳老师执教的本课做以下点评: 优点:

一、导语设计将趵突泉融于世界名泉,开阔了学生视野,又激发了学习课文的兴趣,自然贴切的导入了新课。

二、组织学生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品味文中的精彩语句,指导学生在书中圈点勾画。其间穿插了教师的指导朗读与点拨。学生对课文由感知到感受,由感受到感悟。大泉的气势、富有活力及人间仙境般的美拨动了学生的心弦。

三、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创造性,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自主学习环境。从学生愿望出发,赋予学生选择学法的权利。学生选择学法,或读,或画、或议。从学生交流感受、展示作品中,看到学生体会到收获的快乐。使课外课内自然地沟通起来。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的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主动思维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四、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拓展了语文学习的领域,为学生创设了优美的教学情景。本节课趵突泉实景录象的适时播放,与课文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对语言文字获得真实的感受给学生创造了极其广阔的思维空间。

不足:

虽然学生朗读形式多样但是我感觉,读得还不够充分。有的同学没有读出趵突泉的美,今后,还要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感。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评课稿

四年级语文《颐和园》评课稿

评课教师:黎玲

时间: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三上午:第三节

班级:四(1)班

授课教师:潘庆丽

今天早上第一节课,我们到多媒体教室听课。这老师上的一堂公开课——《颐和园》。下面是本人的一些看法。

这是一篇写景的文章。教师紧扣浏览的顺序和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教学。整个教学过程条理清晰,师生配合不错,朗朗的书声时时萦绕耳畔,从中学生感受到了颐和园的美丽以及写景文章的写作特点。不过,个人有些看法:

1.语文强调多读,老师注意到了这点,但是如何读出其中的美,这就要强调感情朗读了。感情朗读有时候需要教师的引导。课堂上老师也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但我个人认为,教师可先让学生找准重音词后融入学生对美景的欣赏水平再读。这样,读书的效果会更好一些,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也就加深了对游览景物的深刻了解。从而更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

2.如何让学生对美景过目不忘?我想,除了让学生找出这些景物,还要对描写美景的词语进行推敲。课堂上,老师重点抓住了滑几乎等词进行教学,学生在对比教学中体会到了昆明湖的静。如果教师在讲景物的特点之前先让学生用笔找出景物,然后在小结的时候让学生跟着板书回忆,效果会更好一些。3.这堂课,教师主要是让学生学习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的景物特点。教学时可否将侧重点放在某一二方面,让学生掌握好学习方法,再运用于学其他两方面的景物特点。也就是说,可运用由扶到放的教学方法,避免平均用力。也许,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景物课文的能力。

以上是本人肤浅的看法,不正之处还敬请各位同仁批评指正.《鱼游到了纸上》评课稿

评课教师:黎玲

时间:2015年5月17日 星期三上午:第三节

班级:四(3)班

授课教师: 谢碧清

《鱼游到了纸上》是四年级下学期第七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写了“我”在西湖玉泉观鱼时认识的一位聋哑青年,他画鱼画到了忘我的境界,把鱼画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从而赞扬了聋哑青年勤奋、专注的品质。

课文在写法上有两个特点:一是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二是语言平实而含意深刻,很有启发性。

整体框架清晰,节奏推进非常明快,内容丰满。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牵一句而动全文。三扣小女孩的话“哟,金鱼游到了他的纸上来啦!”她把教学的核心目标锁定于“感悟青年爱鱼到忘我的境界”,精心找准了进入文本的发窍处。如在感悟过程中,能够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语言对人物神态、动作。刻画传神,那么在小练笔环节,就不用硬性要求学生写出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学生已经心领神会了。

老师的教学给人感觉非常大气,她没有娇柔造作的语言,有的只是真情实感和朴实的言语。她能够引导学生潜心会文。有句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课文中的重点词“工笔细描、挥笔速写”,老师引导学生从字面上猜一猜词语的意思,再从语言环境中理解该词语。这就教会孩子读书的方法。

总之,这次观摩活动让我受益匪浅。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教学因为扎实才有效,课堂因为有效才扎实。”

《麦哨》评课稿

评课教师:黎玲

时间:2015年4月17日 星期三上午:第三节

班级:四(1)班

授课教师:潘庆丽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作者满怀喜悦之情描写了初夏季节田野里即将丰收的景象和孩子们在其间无拘无束地玩耍嬉戏的情形,展现了乡村孩子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全文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情趣。课文以盛夏的乡村特有的“麦哨”为题,富有诗意。以麦哨的声音为线索,开头设疑。接着点出湖畔割草的孩子,重点描写了孩子们生活的自然环境和他们生活在这种天然娱乐场所中游戏的情形。最后再次以欢快柔美的哨声作结。全文首尾呼应,行文流畅,意韵悠长,暗示着孩子们的童年生活也如同那麦哨的声响,欢快、柔美,悠远、绵长。语言生动优美,比喻、拟人手法运用得形象传神,既有画的意境美,又有音乐的韵律美。但这样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在这一单元中是作为最后一篇略读课文来教学的。今天,老师的课堂,很好地把握了课文的语言特色,挖掘了语言的内在魅力,以及语言的表现力,课堂上有这样几点值得我们学习:

一、目标定位准确。这节课,小季老师把目标定为:“从优美的语言中感受乡村孩子纯朴自然、欢快的童年生活,积累作者生动形象的语言。”一方面关注到《麦哨》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另一方面也关注到这篇课文在本册教材所处的位置,是第六单元“走进田园,热爱乡村”一组课文中的最后一课。于是在教学中并不是仅仅抓住优美的语言,也不纠缠于比喻、拟人等写作手法的解剖,而是重视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和积累,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唤醒学生的语言意识,激发学习情趣。如:教学麦哨的声音时,让学生通过不同的朗读来体现“柔美、欢快、你呼我应”等各种美妙的麦哨声。我相信,这样的教学,这样的课堂一定能在孩子们的心中留下清晰的印记。

二、课堂教学体现了层次性。一是文本的层次性:很多时候,当课文的语言魅力十分突出的时候,老师们往往会被优美的语言而吸引,直奔主题,解剖语言。但在这堂课中,小季老师并不急于进入课文最精彩的部分,而是从整体入手,感知课文,梳理课文脉络。虽然这样做看起来比较烦琐,但对学生的认知能力来说却得到了锻炼,孩子们的语言概括能力得到了发展。然后在进行具体的重点段落教学。二是段落教学的层次性。在第四小节的教学中,先引导孩子体会“画面美”,接着引导孩子体会画面背后的美——丰收、喜悦“生活美”,最后引导孩子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美,是这样把这样的美景写出来的?——“表达方式”。这最后的表达方式恰恰是孩子们最需要学习的内容,做到了方法的引领。

三、值得商榷的地方:在教学中,老师和孩子都非常关注农村孩子们的天真、纯朴、可爱的形象,向往他们所过的那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快乐无比的生活,但恰恰没有关注到课文的几处重要的语言。如第三小节“湖畔,到处是割草的孩子。”第五小节“湖边的草又肥又嫩,只消用手拉拉,竹篮很快就满了。”等这些语句,这些语句足以让城里的孩子更全面地认识乡村的孩子,他们勤劳、懂事,先帮大人割草干活,劳动之余再去玩耍、游戏,这样大家对农村孩子的生活可以了解得更到位,乡村孩子的形象也会更加丰满。粗浅想法,仅仅是抛砖引玉,欢迎大家指正。

《乡下人家》评课稿

评课教师:黎玲

时间:2016年4月17日 星期三上午:第三节

班级:四(1)班

授课教师:潘庆丽

《乡下人家》是新课标人教版四下的一篇课文。全文语言朴素而清新,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乡下人家独特、迷人的风景:那房前顺着棚架爬上屋檐的碧绿的藤蔓,门前空地上依着时令开放的美丽的鲜花和屋后伴着春雨从土里探出头来的嫩笋,那寻食鸡群,那嬉水的小鸭,那乡下人家在门前的树阴下边吃饭,边闲话家常,其乐融融……

老师执教的这篇课文,收获颇多。老师首先以描写乡村生活的古诗导入,然后在感知全文的基础上,为每幅乡村生活画面取名,接着重点品味“瓜藤满架图”和“绿树红花图”,也就是文中的第一、二个画面,最后小结,进行作业布置。接下来本人将结合本次教研活动“练习设计与教学目标的整合”这一主题,对老师执教的《乡下人家》进行评课。

首先,从《课堂作业本》与教学目标的整合来看,老师在设计时有意将《课堂作业本》中的部分练习融入到整个设计之中。如针对《课堂作业本》中“()的藤,()的叶……”的练习,老师在学生初读课文后,进行“长长的藤、绿绿的浓阴、绿绿的叶、归巢的鸟儿……”这些短语的练读,随即进入下一个环节。我认为这里存在以下一个问题:首先,既然练读词语是为了《课堂》中的这一练习做铺垫,为什么不乘热打铁,翻开《课堂》,完成相应的这一题。其次,这里出示的词组形式对学生平时作业也有一个示范和引领的作用,像“归巢的鸟儿”这一词是否存在词性不

一、欠合适的嫌疑。再次,虽然在这一环节之后,还安排了一些词句的练读,如“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天高地阔地吃起来……”但是没有涉及本文重难点字词的练读,如“屋檐、捣蛋”等。

其次,从学习伙伴提示与教学目标的整合来看,本文出现学习伙伴提示的共有两处,一处是第二段后的“我仿佛看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另一处是全文末尾的“我真想去看看这道独特、迷人的风景”。陈老师重点讲解的是前两个自然段,在讲到“几场春雨过后,到那里走走常常会看见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这一句时,陈老师是先请学生齐读,然后让学生说说给“探”换个字,你能换什么?哪个好?结果有学生说是换成“冒”好,无奈,老师只好让学生再自己换字读一读,又问哪个好,全班齐答“探”好。最后合作读整段。严格意义上说,“我仿佛看见了‘雨后春笋’的画面”这一学习伙伴提示并没有被运用其中。老师可以先让学生自读,然后展示读,再进行想象,获得进一步感知,再练读,在此基础上,老师再问“哪个字用得好”,让学生自由说,自然会提到“探”,至此,老师的目的也就达成了。

以上是我从三个大方面来阐述练习与目标的整合,那么纵观整堂课,最大的一个练习就是给文中的个个画面取名字了。这里,陈老师给学生下发了一张助学卡,要求学生分别给文中的六幅图取名,并摘录相应的佳句。老师由扶到放,先示范给第一幅图取名,然后让足足有十分钟时间是让学生边思考,边完成助学卡上“取名”那一栏。

以上是我对这堂课的粗浅意见,如有不当之处,请老师们批评指正。

《生命 生命》评课稿

评课教师:黎玲

时间:2015年11月17日 星期三上午:第三节

班级:四(1)班

授课教师: 潘庆丽

《生命生命》这篇课文文章简短,语言朴素,然而意蕴深刻,显得有些厚重的生命话题本是四年级学生难以理解的。因此,理解本课含义深刻的句子,应是本文教学的重难点,同时,这也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这一难点,在这一节课中,在老师的班级上,我们看到的却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学生与作者之间思维火花碰撞后闪耀的晶莹美丽的火花。这是第一点。比如说,“那样强烈那样鲜明的仅仅是生命的力量吗?还有什么那样强烈,那样鲜明?”学生的回答是精彩的:“是它活下去的决心!”“还有它繁殖下一代的愿望!”“我们听到了看到了一只怎样的飞蛾?”学生说,“那是一只热爱生命的飞蛾,是一只为生命而挣扎奋斗的飞蛾。”如果不是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如果不是课堂上师生之间的有效对话,学生的思维又怎能如此活跃呢?当然,本文最重要的句子是在第三个事例上,老师的螺旋还未旋到,相信有了这一节课如此扎实的铺垫,学生对杏林子说的对自己负责的话,活得更加光彩有力的话,都完全能够说出自己的理解,很好地完成下一课时的教学。而这一难点的轻松解决,得益于老师巧妙的教学设计。这是我要讲的第二点。那是一种螺旋式上升的教学设计,既环环相扣,又层层递进,而这相扣与递进之间,过渡却又是那么自然。老师在本节课中设计了三个环节,一是话说生命,即初步学习课文,概括课文三个事例,二是读懂作者的思考,三是回到前面两个事例,以多种方式感悟理解飞蛾与瓜苗是如何对自己的生命负责。第一个事例主要以师生对话、读书的方式去理解感悟,研读第二个事例时,老师改变了教学策略,采用以读代讲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立即感悟瓜苗的顽强生命力,这又是一个精彩之处。第三点,老师的教学语言精练优美而富有激情。听老师的课,如同看一出精彩的戏,很能让人入戏,除了因为她巧妙的教学设计之外,还因为她的语言。无论是过渡语、评价语、还是引导语,都是个性、激情而艺术的。另外,老师关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提高,老师对教材的解读非常独特到位,真正走进了杏林子的生命之中。老师的课有很多优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我们也通过这节课的展示,发现语文课堂教学上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语文课堂上,学生永远是主人,是主体,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引导,但这又谈何容易?在第二个事例的朗读指导上,学生的朗读还不能完全达到教师的要求,学生的感悟也不够到位,于是就出现了类似于教师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

第五篇:四年级语文《泉城》评课稿

四年级语文《泉城》评课稿

四年级语文《泉城》评课稿

今天听了焦**老师执教的《泉城》一课,感觉焦老师的教学思路条理清晰。在阅读教学中起到了引领作用。教学中能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开放而有活力。

本堂课的亮点有:

1.老师课前精心的设计,加上精炼的语言,再加上精美的课件,整个课堂教学很紧凑。

2.老师教学思路清晰,环节齐全,过渡语设计精妙,整个教学过程给人浑然一体的感觉。

3.善于总结教学方法,抓住课文内容、形式类似的特点,先指导学生学习第五自然段,教给学生学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学法自主学习2-4自然段,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

4、教学设计细腻,抓文本以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感悟泉水的美。抓关键词精读第一自然段,先引导学生找出描写泉水美的句子读一读,然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感悟泉水的形态美,最后引导学生通过“虎啸狮吼、秋雨潇潇”这两个词体会泉声的声音洪大和低细。

本堂课教学难点是让学生感悟描写泉水流动的词语:涌、汇注、喷吐、冒,从而体会泉城的泉水美。焦老师在引导学生品味用词的妙处时,没有放手让学生通过充分读文来品味。

四年级语文《趵突泉》评课稿(精选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