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心得体会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五篇模版)
编辑:风起云涌 识别码:65-797593 教学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 2023-11-15 15:07: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小儿垂钓》教学反思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儿垂钓》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

今天上了21.《古诗两首》中的《小儿垂钓》。有两个地方值得回味:

其一、“遥招手”的预设生成。在上课前就对“遥招手”这一词的理解与教学设想做了预设,因而整个过程自己觉得还算满意。在教学这一词语时,先让一位学生说说对“路人借问遥招手”诗句的理解。一位学生说:一位路过的人远远地向这个小孩问路,小孩担心他的声音惊跑了鱼儿,就远远地冲那个人摇手。我顺势问:那诗人为何不把“遥招手”写为“遥摇手”?问题一扔下去,学生都愣住了。我扮作问路人,问一生,他朝我摇手。我又拔高音量问路,那生又朝我摇手。我又一次拔高音量,那生再摇手(下面已是笑声一片)。我这时问那学生,你为什么朝我摇手?生回答说是不让我说话,这样会惊跑鱼的。我说那你这样做我只当是你没听到,会一次次的拔高声音问,你这样做不是适得其反了嘛。其他学生在下面帮忙说是表示不知道,我说那样路人又不知,他还会继续问的,应该如何做这个手势。下面有学生做出往外摆手的动作,意思让路人走开。我说这样你太不礼貌了吧。又有学生做食指指路的姿势。我说这样我还是不明白,隔得太远,不明白你指的路。学生又一次陷入了无语中,我引导学生说:这小孩要表现得有礼貌,又不惊扰鱼儿,应该怎么做才会两不误。终于有一生在下面说:先摇手,再招手。我连忙问他为什么这么做?生说这样就可以两不误了。我说第一次摇手,路人没明白,还再问,你应该还要加个什么动作,会让人更清楚明白。有学生在下面做了一个食指放嘴边的紧声的动作。我让两学生表演了这个问路的过程,学生通过表演明白的“遥招手”为何不用“遥摇手”的原因。后来查资料得知,其实到现在,数百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我适时引导:“诗歌最吸引人的,就是诗人在诗里留下的不少模糊的地方,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想象,只要合乎情理,都是正确的。”这一教学是预设中的生成。

其二、“蓬头”、“侧坐”的意外生成。教学“蓬头”前,已看过教参解释说是“蓬乱的头发”,当时也没看书上插图就这么定了,只是再了解了一下“蓬头稚子”大概的年龄是多少,和“弱冠少年”区分了一番。在课堂上,一讲这个词语,头一个学生的答案就出乎我的预料,他的答案是一种发型。在他说答案时,我顺势看了一下书上的插图,果然这个学生的答案比我的更能说服人。但我并没有予以肯定,因为我知道还有学生通过查词典所得的答案和我的预设一样,直接肯定也许查词典的学生会不服。于是我问还有其他的理解吗?于是查词典的那部分学生说出“蓬乱的头发”的意思。我顺着说:是的,有一个词语“蓬头垢面”就是讲头发蓬乱的。那到底该是哪一种解释更确切呢?请看插图再来说。学生一看插图就都同意“一种发型”的答案。当时我的脑海里与课前收集的资料马上联系起来。也为自己课前没认真钻研教材感到惭愧。当然也对学生说清了,古时发型也是区分年龄的一种方式。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虽然与教参的有区别,但我觉得教参教参毕竟是仅作参考的嘛。

“侧坐”更是一个没想到的插曲。当所有的诗句都讲完后,再让学生说诗句中的哪些词语比较有趣味时,前面几个说的都是一切尽在我的掌握中,一切都那么顺利的了时候,有一生站起来说“侧坐”,的确这也是一个有趣味的地方,因为与一般的钓鱼姿势不同,说明这个小孩的确是在学钓鱼,然这位学生的理由却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说觉得有趣味是这个词语写出了这个小孩聪明的一面,理由是他坐在莓苔上,石头上的苔藓是很滑的,容易滑倒,正坐危险,而侧坐有脚支撑,安全。真是一个非常美妙的想法。意外的答案,意外的收获。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2

《小儿垂钓》是唐朝诗人胡令能仅存的四首诗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前两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写小孩学钓鱼的姿势;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路人借问,小童招手不应的动作神态,重在写神。全诗平易自然,准确生动地刻画出小孩那种天真专注的神态。

古诗应怎么教学呢?小学语文《课标》中对中年段的学生提出了学习诗文的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当课题确定下来后,我想了许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决定:学生通过自学能解决的问题,不教;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我要作为重点来指导的。如:把诗读正确(咬字清晰、读准字音等);能通过注释、查字典等方式理解自己不懂的字词的意思;能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我把这些内容定为学生自己能完成的目标。那么,什么内容是学生不易理解,难以体会的呢?于是我把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做为教学的重点、难点。

方向确定后我着手这首诗的教学设计,在设计中我力显这样的教学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注重鼓励,善于引导和评价;重视诵读能力、想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自己做得较好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读的层次性明确。

古诗教学,诵读诗句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中各种形式、各种程度的诗句诵读,充盈着40分钟的课堂。如:

1、二读诗题,解诗题。诗题即是诗眼,读好了的诗题,学生的学诗的情感也就调动起来了。在第二次读诗题时,学生读出了美,读出了小儿垂钓时的乐。这为学习此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初读古诗,感知全诗,让学生将诗句读正确。即做到:咬字清晰,读音正确,基本读准诗的节奏。在指名学生读的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读准“蓬”是后鼻音,“稚”是翘舌音,“侧”是平舌音,“纶”的声母是“l”而不是“r”。在学生的努力下,都能达到要求,读得字正腔圆。

3、自己读诗句,结合字词的意思理解诗句,并先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做到了面向全体,并适时进行个别指导,顾及个体。

4、想像读诗句,感受小儿形象。“读读诗句,展开想像,在你的脑海中出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学生摇头晃脑地吟诵着诗句,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立刻展现在他们的脑中。

5、感情诵读,背诵全诗。河边垂钓的小儿鲜活的形象已深植学生的心中,这时,引导他们有感而发,感情诵读,也就水到渠成。在这40分钟的课堂上,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读,对这首七绝已然是非常熟悉,再给他们练习几遍,有感情地背诵已不难。

二、创设情境,丰满小儿形象。

意境的感受必须由学习的主体——学生亲自去感受、体会。《小儿垂钓》这样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诗,学生并不难以体会。于是在背景音乐声中,学生想像读,感情诵读的同时,让学生调动全身感官演上一演。这样通过想、说、演,小儿河边垂钓的种种乐趣,小儿的形象,在学生的脑中、心中不再是一个个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孩童。

三、充分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课中,处处体现着这一教学理念。如:

1、放手学生课前预习。

2、学生质疑,“小老师”解疑。

3、学生想像读诗句,参与完成板书,定格“小儿”形象。

4、读读、演演、说说,深入体会小儿形象。

5、作业难易选择有弹性,充分尊重学生。

四、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好习惯,好人生。学习语文,其实就是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的习惯,查阅资料的习惯。各个年级,预习的要求也是有所区别的。四年级是向高年段过渡的一个年级,那么这个阶段的学生就应学会由课内预习转向课外独立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查字典等方法解决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部分难题。

2、质疑的习惯。有人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还重要”。在检查预习过程中,我这样问:“在预习中有不懂的吗?”话音刚落,高举着不少小手。

3、边读边想像的习惯。

4、学一仿三的习惯。在我国瑰丽的诗文化中,描写儿童情、趣的诗不少,我例举了《村居》让学生能在学习《小儿垂钓》的基础上,仿之,学之,悟之。这样不仅巩固了学习之法,还丰富了学生的诗歌积累。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也存在着一些失误。如,齐读诗句的次数还是挺多的(据统计有7次),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诗句大意的理解,教得比较粗糙,还应再细致些。

教学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有效、朴实、扎实、清新、灵动、诗意的语文课堂,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一生永恒的追求。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3

古诗简短四句却意境悠远,更因为远离学生实际而费时费力。在《小儿垂钓》的教学中就犯了几个相关的错误。

教学中最浪费时间的大概就是学生说想象画面这个环节。我没想到学生根本不理会诗句,纯粹说自己的想象,比如“蓬头”的理解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一个说小孩子扎两个圆溜溜的头发,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我想到的”。另一个说的也是这种两个圆溜溜的发型,第三个说是“没有戴帽子的就叫做蓬头。”第四个说是“乱蓬蓬的头发。”我在此时缺乏引导机智,没有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准确的回应,而是让学生充分发表完意见后,出示插图,按部就班地介绍“蓬头”的两种解释。

应对策略:应在学生说出第一个答案时就出示插图:“是这个样子的发型吗?”学生肯定后,老师也相机肯定:“对,可以这么理解。”然后再问:“还有不同的意见吗?”就避免了学生说出雷同的答案。关于“没有戴帽子的就叫做蓬头”的意见,可以反问:“后面那个成人也没有戴帽子,我们可不可以说他是蓬头大人?”第四个学生说是“乱蓬蓬的头发”直接肯定说:“是呀,也可以这么理解的。”

思考:对于不懂得如何在读诗中想象画面的学生,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据词想象呢?如这所小学的校名叫杭西,我就告诉孩子们,当我听到这个词时,我就想到了杭州西湖美丽的风光。请问你们在听老师读“蓬头稚子”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当老师读“垂纶”的时候,你又想到了什么?以此一步一步引导,到第二句再放手,老师读整句诗,让学生想象画面。我想,这样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更适切的教学策略。

同样在这个环节,第一个学生一口气说完了全诗的意思。我用“那个孩子的样子你能看清楚吗?”将学生的思路导向第一行诗的理解。可是当理解完第一行诗,我问“孩子钓鱼的环境怎么样”时,学生就不知所以然了。有两个学生说:“周围的环境静静的。”有一个学生说:“在一棵柳树下,花草树木很茂盛。”问她怎么知道的?是不是看插图知道的?她又说“是我想到的。”后来,总算有个学生说到了草,却又说“他的身子映到了河里。”这个“草映身”导得可真辛苦啊。

应对策略:当第一个学生说不到位时,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轻轻地、看似无心其实有意地低吟:“侧坐莓苔草映身……,你猜他在怎样的地方钓鱼?”暗示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学生还不明白,就一遍又一遍地吟,他们肯定会有所感悟的。这样做比一个接一个地换学生回答更省时间,也更有效。还有,也许学生根本就不大理解“环境”一词的意思,他们只知道环境很安静,不会想到要去描述具体的景物。所以,此时老师要及时调整问题,改变问话的策略中。

还是在这个环节,当我询问“路人与小儿的距离是近还是远”时,不知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说“近”,问他们理由,他们又说是“路人借问遥招手。”还说“如果不是很近,很远的回答就不会惊到鱼了。”(真不知他们在说什么,大概是想说小孩子跟鱼的距离近吧。)就这一个“遥”的意思我也费了半天工夫。

应对策略:还是和刚才一样,该出手时就出手,教师吟诵:“路人借问遥招手”,看学生有没有感悟。如果还悟不到,就直接问:“遥”是什么意思?可见路人和小儿的距离怎么样?不可思议的是,当我板书“不应人”后询问:“应的意思?”居然有同学说是:“应该。”这里我的处理比较简单,直接:“不,这里的应就是答应、回应的意思。”

最后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是在学生读出画面之后,让学生轻轻地读诗,静静地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你觉得垂钓的小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结果发现读诗思考的孩子不多,而回答的学生也都回答不到位,如有两个学生都“我觉得那是一个非常喜欢钓鱼的孩子。”“那是一个非常钓到鱼的孩子。”“你怎么知道的?”他说从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知道的,你说他错吗?似乎又有些道理。说他感悟正确,却又不大合适。后来又有学生说:“认真”“耐心”,最后总算有个学生讲到了“专心”,这是一般课堂上学生最先想到的答案,也是本诗中最容易感受到的特点呀。可见,学生并没有真的读懂了这首诗的意思。

应对策略:将问题改为“你觉得那个孩子在学钓鱼时怎么样?”这样一改,固然,学生容易体会到“专心”“认真”,但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就消失了。要不,就在学生感悟到“专心认真”的学习品质后,问:你喜欢他吗?请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这样难度就降低了。还有,是不是可以在这个环节渗透杜老师说的侧面衬托的表达方法呢?一般写钓鱼会写什么?为什么诗人别的都不写,单单写路人问路这件事呢?从而感受这样写更能衬托孩子学钓鱼的专心致志,然后再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在结束《小儿垂钓》的教学之后,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儿童古诗,结果发现学生古诗积累很不够。一首《所见》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然后其他的就想不起来,一首《夜书所见》是我出示后引读的,一首《宿新市徐公店》我起了一个头:宿什么?学生半天也没想不起来,所以只好还是由我告诉了。

应对策略:不要说诗题了,这个比较难。改为:老师直接说前一句,学生接后一句,然后再问是哪一首,还记得吗?目的同样还是把难度降低。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4

1、学生看到图上小孩子头发梳得很是整齐,所以有学生说:蓬头的解释不能是头发乱蓬蓬的,而是古代小孩子的一种发型。看看书上的图片,倒也觉得这种大有可能。但再想小孩子躲在草丛中钓鱼,头发可能整齐吗?班上为了这个展开了讨论。最后大家达成一致,的确应该解释为头发乱蓬蓬的。

2、遥招手和遥摇手的辩论,“招”用的恰当,还是用“摇”用得比较好。学生通过表演当时的情形,知道在孩子钓鱼时,他不敢大声说话,怕惊吓了鱼,但他又是很热情的,想帮助别人,所以在哪个情景下,他招手是十分确切的。

在教学时,我是这么做的:

1、放手让孩子自己了解诗的意思,但又有必要的引导,自学前让孩子们回忆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看注释、看图猜、联系上下文”等,孩子们按自己归纳的方法在小组里展开热烈的讨论。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学习的效果是很好的,一个孩子起来说诗的意思,很多孩子争相发表不同的意见,相互补充。对古诗的意思达成共识以后,有一个女孩坚持要再说说诗意,可能感到老师不大想让她说了,她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把看注释和看图猜结合起来理解的。”多会学习的孩子呀。教师宽松的学习空间,使孩子们的潜力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我们要培养的不就是这样会学习,会思考的孩子吗?

2、多种形式感受诗歌的意境。

《小儿垂钓》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学生倍感亲切,童真童趣跃然纸上,教师让孩子们分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丰富对诗歌的感受。孩子们的表演反映出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有的小组用原诗做解说,有的小组则用自己的话来解说;有的组表演时添加了水中游的小鱼,有的给路人增加了恰当的问话,那个“蓬头稚子”更是演得活灵活现。精彩的还在后面,老师问:“能不能把这首古诗用熟悉的旋律唱出来?”一个孩子自编小调唱了一遍,一个孩子说能用黄梅调唱,仔细一听,还真有那回事,另一个孩子说:我能用“梁祝”把它唱出来。马上有几个孩子窃窃私语:这能用梁祝唱出来吗?我也倍感好奇。听,梁祝的旋律配上这首诗倒也是另一番情趣。我想不管恰当与否,这种学习的形式学生感兴趣,最后欲罢不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是愉悦的心理体验,这应该是有益的。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5

《小儿垂钓》这首诗充满儿童情趣。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我在课堂上设计了许多有趣的形式,孩子们学习的兴头很足,课堂上时时充满欢声笑语。

首先,我放手让孩子自己了解诗的意思,但又有必要的引导,自学前让孩子们回忆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看注释、看图猜、联系上下文”等,孩子们按自己归纳的方法在小组里展开热烈的讨论。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学习的效果是很好的,一个孩子起来说诗的意思,很多孩子争相发表不同的意见,相互补充。对古诗的意思达成共识以后,有一个女孩坚持要再说说诗意,她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把看注释和看图猜结合起来理解的。”多会学习的孩子呀。教师宽松的学习空间,使孩子们的潜力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我们要培养的不就是这样会学习,会思考的孩子吗?

接着用多种形式感受诗歌的意境。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学生倍感亲切,童真童趣跃然纸上,我让孩子们分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丰富对诗歌的感受。孩子们的表演反映出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有的小组用原诗做解说,有的小组则用自己的话来解说;有的组表演时添加了水中游的小鱼,有的给路人增加了恰当的问话,那个“蓬头稚子”更是演得活灵活现。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6

我在上《小儿垂钓》时,为切实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讨论、观察、诵读体会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边读边想象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古诗。首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诵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在理解诗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把学习古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来感知,想象诗句中描写的景象,充分利用插图边观察边想象。在初步理解诗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并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读出节奏、韵脚和感情,边读边想象,进入古诗描绘的意境。

诗中写在遇到“路人借问”的情况下,小儿急着“遥招手”,为什么呢?因为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所以没有马上回答路人的问话。这把小儿专注垂钓的神态活脱脱地展现出来了。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一点,我让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写“遥招手”,而不是“遥摇手”?从“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能否体会到小儿当时的心理?通过讨论,学生认为:诗中用“招手”而不是“摇手”,说明小儿并没有完全拒绝答话,只是请路人再靠近些,他会轻声作答的。诗句把小儿的神态写得十分传神,令读者不得不爱上这个可爱的孩子。接着我让学生把《小儿垂钓》一诗描绘的情景分角色演一演,不仅仅演到“遥招手”为止,还要把“招手”以后的情景通过想象表演出来。学生兴趣盎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7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因为这首诗通俗易懂,课前已让学生对全诗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可以说,领悟能力强的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因此,我准备改变以后学习古诗时,逐句讨论串讲的方法,而着重在关键字词上讨论赏析古诗在锤炼语言方面的精妙。

板书完诗题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垂钓”的意思,这大部分同学都已明白。学生说出就是“钓鱼”之意后,我追问:“为什么称‘钓鱼’为‘垂钓’呢?”由于平时学生大多只是从资料上查到意思记下来,并没有进行“知其所以然”层面的思考,所以一下子被问住了。不一会儿,有过钓鱼经历或看过钓鱼的同学举起了小手,他们从钓鱼时钓竿上垂下的钓钩及钓线上理解了“垂钓”。

在讨论“蓬头稚子”时,学生都知道“稚子”就是小孩子,我让学生说说对“蓬头”的理解。有的说“蓬头”就是“头发很乱”;有的`还联想到上学期学过的《维生素C的故事》中的“蓬头垢面”一词;有的说“蓬头”一词写出了农村孩子形貌不加粉饰,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还有一个细心的学生发现文中的插图上,垂钓的小男孩头发梳得很整齐,他认为“蓬头”就是头发蓬松的意思。我对他们的理解一一给予肯定,特别是最后一个同学,我还告诉她,古时候男的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把头发束起来,而文中的小男孩显然还没到这个年龄,所以“蓬头”是很正常的。

同学们对“遥招手”讨论得非常激烈。有的同学认为“招手”就是“摆手”,意思是因为怕惊跑鱼儿而不予理睬。有的同学认为“招手”就是告诉他往哪个方向走。也有不少同学认为“招手”是让“路人”走近点,再轻声告诉他。我说,如果你就是那个钓鱼的小男孩子,你会怎么做?让学生体会到,虽然同样是不惊跑鱼儿,但后者的做法对人更有礼貌。这样,学生还领悟到这是个热心的小孩子,在享受钓鱼乐趣的同时,还不忘帮助别人,真是十分可爱。老师想,同学们也愿意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处处乐于助人吧。

孩子的心灵都是纯洁的,就像一张白纸写上什么就会是什么,随着他的年龄增长,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从细微之处塑造儿童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正是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出发,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同时结合行为规范的准则,引导学生养成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好品质。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8

《小儿垂钓》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浪漫的神态跃然纸上。是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的勾画出一个天真浪漫的小孩儿的形象,是人感到逼真,亲切。

根据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情感,丰富学生的积累,陶冶爱美情趣。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理解诗句、诗意,体会情感,培养想象能力。

为切实突破这一难点,我主要采用,讨论、观察、诵读体会的教法,指导学生运用边读边想象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古诗。需要用的教具,主要有,配乐录音带,插图投影片,投影机。我在教学中涉及以下方案。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诵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所以在预习时,让学生借助拼音把两首诗多读几遍,说说通过预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以利于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重点字词,如:通过查字典,看插图理解,用揣摩诗句的方法理解,或联系已知解决疑难。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重点指导字词,理解诗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把学习古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来感知,想象诗句中描写的景象,还要充分利用插图边观察边想象。在初步理解诗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要求读出节奏、韵脚和感情,边读边想象,进入古诗描绘的意境。最后利用学生画出对诗句的理解,把学生的感知呈现出来。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9

本课是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课《古诗两首》的其中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内容简单,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对乡村儿童的喜爱的之情。我在教学本课时采用了这样的设计:

1、从学生了解的唐代诗人入手,引出胡令能,再通过胡令能引出古诗,这样顺理成章。

2、看课文插图学生自己编故事,为后文的理解诗意打好基础。

3、熟读古诗,小组内训练。然后各个小组分别上台表演。在熟读古诗的情况下,自己对古诗的意思有一定的了解。

4、教师出示注释,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查资料等方式理解诗意。然后教师加以指正。

5、最后设计检测题对本课的任务进行检测,教师针对问题总结。整个环节我设计了对各小组进行小红花的实物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存在的问题:

1、设计的环节不太完美。

2、检测完后没有对获胜的小组进行激励。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0

《小儿垂钓》一诗充满儿童情趣。这位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许多有趣的形式,孩子们学习的兴头很足,课堂上时时充满欢声笑语。这节课有不少可取之处。

1、放手让孩子自己了解诗的意思

但要有必要的引导,自学前让孩子们回忆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看注释、看图猜、联系上下文”等,孩子们按自己归纳的方法在小组里展开热烈的讨论。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学习的效果是很好的,一个孩子起来说诗的意思,很多孩子争相发表不同的意见,相互补充。对古诗的意思达成共识以后,有一个女孩坚持要再说说诗意,可能感到老师不大想让她说了,她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把看注释和看图猜结合起来理解的。”多会学习的孩子呀。教师宽松的学习空间,使孩子们的潜力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我们要培养的不就是这样会学习,会思考的孩子吗?

2、多种形式感受诗歌的意境。

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学生倍感亲切,童真童趣跃然纸上,教师让孩子们分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丰富对诗歌的感受。孩子们的表演反映出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有的小组用原诗做解说,有的小组则用自己的话来解说;有的组表演时添加了水中游的小鱼,有的给路人增加了恰当的问话,那个“蓬头稚子”更是演得活灵活现。精彩的还在后面,老师问:“能不能把这首古诗用熟悉的旋律唱出来?”一个孩子自编小调唱了一遍,一个孩子说能用黄梅调唱,仔细一听,还真有那回事,另一个孩子说:我能用“梁祝”把它唱出来。马上有几个孩子窃窃私语:这能用梁祝唱出来吗?我也倍感好奇。听,梁祝的旋律配上这首诗倒也是另一番情趣。我想不管恰当与否,这种学习的形式学生感兴趣,最后欲罢不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是愉悦的心理体验,这应该是有益的。

3、不足也是明显的,动有余而静不足。比如自学古诗意思,缺乏学生个人安静的思考读书,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再交流会更利于交流。另外,活动很多,但最需要的活动——吟诵不够,学生没有读几遍诗,更谈不上熟读成诵。激发学生想象不够,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进入古诗描绘的境界中,感受诗的意境美,语言美。一堂课一首诗,单薄了。可缩短学习这首诗的时间,补充其他写儿童的古诗词,让学生感受更多的古典诗词中的儿童形象。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1

我在这节课整体把握上,是先由实际生活引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古诗内容。通过指名读、齐读,扫清生字障碍,为分析古诗做准备。通过再读古诗,思考:诗中的小孩是个怎样的小孩?来灵活处理诗句,由易入难,让孩子能有体会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当分析完后,再带着自己的感悟来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并讲述这个小故事,巩固所学知识。

《小儿垂钓》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前两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写小孩学钓鱼的姿势;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路人借问,小童招手不应的动作神态,重在写神,在遇到“路人借问”的情况下,小儿急着“遥招手”,为什么呢?因为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所以没有马上回答路人的问话。这把小儿专注垂钓的神态活脱脱地展现出来了。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一点,我让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写“遥招手”,而不是“遥摇手”?从“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能否体会到小儿当时的心理?通过讨论,学生认为:诗中用“招手”而不是“摇手”,说明小儿并没有完全拒绝答话,只是请路人再靠近些,他会轻声作答的。诗句把小儿的神态写得十分传神,令读者不得不爱上这个可爱的孩子。接着我让学生把《小儿垂钓》一诗描绘的情景分角色演一演,不仅仅演到“遥招手”为止,还要把“招手”以后的情景通过想象表演出来。学生兴趣盎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2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纳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态度等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滞停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更需努力为学习者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以唤醒、激活其自主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最近,我在教学古诗《小儿垂钓》一课时,就此理念作了一些物化探索。

“你们来做小老师”

在封闭式课堂教学中,学生被视作一无所有的容器,只能被动而简单地接受(听、记、抄、背),古诗教学尤其如此,大大压抑了学生的发展。其实,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体,教师若能创设适宜的条件,激活其沉睡的能量,帮助其获取成功的体验,势必能催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与信心。

理解诗意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在研究了教材内容与学生能力后,我设计了请学生做“小老师”这一环节。首先启发学生自由质疑,有效调动其学习心向,亦为稍后的“排障”与交流设置方向;接着鼓舞学生:“这些问题同学们都能自己解决,老师想请你们做小老师,自己教自己。”富于诱惑力的角色与教师期待性的语言,激起了学生浓烈的学习热情,他们在小小组内或三思语文网、或看插图(如“蓬头”)、或揣摩诗句(如“草映身”)、或联系已知(如“借问”曾在《清明》一诗中接触过),个个主动投入了“做小老师”的准备活动中。继而,“小老师”们纷纷登台宣讲自己的“发现”,师生互相补充、完善,完满地实现了既定目标。更具价值的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蓄积起了进一步学习的良好态势。

“文坛公案”“辩论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小儿垂钓》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招手”之意历来存有异议。我以为,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萌生探究欲望、进而实现自主学习的良好契机,便导演了一场有趣的“辩论赛”。

我告诉学生:“‘招手’一词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意见认为,‘招手’指摆手,意思是:呀,别过来,别吓跑了我的小鱼儿!另一种意见认为,‘招手’就是招手,意思是:嘘,别出声,凑过来,我指给你看!数百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今天,同学们有信心断一断这桩文坛公案吗?”看似平常的词语,截然相悖的内涵,这一颇具张力的矛盾情境燃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沉思片刻后,两派学生引“经”据“典”,开始唇枪舌战:思维在争辩中碰撞,语言在交锋中砥砺。双方相持不下时,我适时引导:“诗歌最吸引人的,就是诗人在诗里留下的不少模糊的地方,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想象,只要合乎情理,都是正确的。想想,该怎么对待这两种观点。”学生们顿悟:“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说得通,不过我还是认为自己的理解更有道理。”“我明白了,遇到不同观点时,既要相信自己,又要虚心倾听对方意见。”掌声与笑声中,谁能说,治学为人的种子不会在他们稚嫩的心田悄然播种?

“你想做哪道题”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同一性”,注重的是“类”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群体中常态分布的“差异”现象。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即要求班级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以同一方式学习同一材料,并主观地期望达成同一目标,严重钝化了学生的个性。本课的作业布置中,我就此作了反思与尝试--让学生选择各自喜好的方式重现诗歌:⑴画,画家爷爷画的课文插图只表现了后两句诗意,请画出前两句;⑵唱,配上熟悉的旋律演唱诗歌;⑶编,把诗歌编成一个小故事;⑷演,同学合作,根据诗句表演。

诗歌的广阔意境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开掘的空间,而多元化的作业样式则激活了学生各富色彩的智慧。他们选择其一,自由演绎:或以画配诗,或古诗吟唱,或“垂钓新编”,或憨态模拟,个性在唐风古雨中尽情沐浴,潜能在诗情画意间从容释放……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3

苏教版古诗《小儿垂钓》,这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描写农村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全诗是这样的:“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因为这首诗通俗易懂,课前已让学生对全诗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可以说,领悟能力强的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因此,我板书完诗题后,直接让学生说一说“垂钓”的意思,这大部分同学都已明白。学生说出就是“钓鱼”之意后,我追问:“为什么称‘钓鱼’为‘垂钓’呢?”发现教室里突然鸦雀无声,看来孩子在预习时只是从资料上查到意思记下来,并没有进行“知其所以然”层面的思考,所以一下子被问住了。我等了大约30秒时间后,有两三个孩子举起了小手,他们有过钓鱼的经历,联系钓鱼时钓竿上垂下的钓钩及钓线上理解了“垂钓”,其他孩子听了他们的答案后都随声附和。

在讨论“蓬头稚子”时,孩子们都知道“稚子”就是小孩子,我让他们说说对“蓬头”的理解。有的孩子说 “蓬头”就是“头发很乱”,有的孩子说“蓬头”一词写出了农村孩子形貌不加粉饰,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还有一个细心的孩子发现文中的插图上,垂钓的小男孩头发梳得很整齐,他认为“蓬头”就是头发蓬松的意思。我对他们的理解一一给予肯定,特别是最后一个同学,我还告诉她,古时候男的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把头发束起来,而文中的小男孩显然还没到这个年龄,所以“蓬头”是很正常的。

《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功能,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改革中的热点,也是实际教学中的难点。在学习《小儿垂钓》一诗时,我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遥招手”出发,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用“遥招手”而不用“遥摇手”?从“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纷纷举手发言。“因为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儿,所以没有马上回答路人的问话。”“嘘,别出声。不然我就钓不到鱼了。”“请你再靠近一点,我会轻声告诉你的。”……从他们精彩的发言中不难看出,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具体的语言文字,知道诗人抓住了孩童瞬间的变化,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孩童的神情意志,令大家不得不爱上这个可爱的孩子。通过思维和想象,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古诗准确生动的描写,也培养了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从细微之处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习语言文字,也在学习做人。我想,这就是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4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这首诗前两句写了小孩的样子和钓鱼的姿势,后两句描述了小孩专心致志学钓鱼的神态,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描绘得活灵活现,用词准确,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色。

我在这节课整体把握上,是先由实际生活引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古诗内容。通过指名读、齐读,扫清生字障碍,为分析古诗做准备。通过再读古诗,思考:诗中的小孩是个怎样的小孩?来灵活处理诗句,由易入难,让孩子能有体会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当分析完后,再带着自己的感悟来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并讲述这个小故事,巩固所学知识结束本课。

不过,通过这次讲课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缺点:

1、把句子支解了,问题太细化,让孩子不能整体感知故事大意。如能从“发生了什么事”和“怎么看出小孩小?”两个大问题出发分析两部分内容,孩子会从整体来分析句意,效果会好的多。

2、在分析后半句的时候,没有让孩子表演出他着急的心情,所以读的时候不太到位。

3、注意孩子习惯养成还不太到位,如:有的孩子在读“怕得鱼惊不应人”时“应”读错了,我是在读完后订正的,这样孩子可能已经成为定式,不好改,所以以后要及时订正。还有,在一个学生读的时候,应该及时布置其他生听的任务,让所有孩子都动起来。

这是我讲完课以后,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争取在以后有所提高。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5

今天下午教学古诗,这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描写农村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全诗是这样的:“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因为这首诗通俗易懂,课前已让学生对全诗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可以说,领悟能力强的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因此,我准备改变以后学习古诗时,逐句讨论串讲的方法,而着重在关键字词上讨论赏析古诗在锤炼语言方面的精妙。

板书完诗题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垂钓”的意思,这大部分同学都已明白。学生说出就是“钓鱼”之意后,我追问:“为什么称‘钓鱼’为‘垂钓’呢?”由于平时学生大多只是从资料上查到意思记下来,并没有进行“知其所以然”层面的思考,所以一下子被问住了。稍纵,有过钓鱼经历或看过钓鱼的同学举起了小手,他们从钓鱼时钓竿上垂下的钓钩及钓线上理解了“垂钓”。

在讨论“蓬头稚子”时,学生都知道“稚子”就是小孩子,我让学生说说对“蓬头”的理解。有的说 “蓬头”就是“头发很乱”;有的还联想到上学期学过的《维生素C的故事》中的“蓬头垢面”一词;有的说“蓬头”一词写出了农村孩子形貌不加粉饰,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还有一个细心的学生发现文中的插图上,垂钓的小男孩头发梳得很整齐,他认为“蓬头”就是头发蓬松的意思。我对他们的理解一一给予肯定,特别是最后一个同学,我还告诉她,古时候男的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把头发束起来,而文中的小男孩显然还没到这个年龄,所以“蓬头”是很正常的。

同学们对“遥招手”讨论得非常激烈。有的同学认为“招手”就是“摆手”,意思是因为怕惊跑鱼儿而不予理睬。有的同学认为“招手”就是告诉他往哪个方向走。也有不少同学认为“招手”是让“路人”走近点,再轻声告诉他。我说,如果你就是那个钓鱼的小男孩子,你会怎么做?让学生体会到,虽然同样是不惊跑鱼儿,但后者的做法对人更有礼貌。

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对诗句进行了多次朗读,而且较准确地把握了诗句的意境,还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第二篇:《小儿垂钓》教学反思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到岗不久的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小儿垂钓》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

我在上《小儿垂钓》时,为切实突破难点,我主要采用,讨论、观察、诵读体会的方法,指导学生运用边读边想象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古诗。首先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诵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在理解诗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把学习古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来感知,想象诗句中描写的景象,充分利用插图边观察边想象。在初步理解诗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并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读出节奏、韵脚和感情,边读边想象,进入古诗描绘的意境。

诗中写在遇到“路人借问”的情况下,小儿急着“遥招手”,为什么呢?因为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所以没有马上回答路人的问话。这把小儿专注垂钓的神态活脱脱地展现出来了。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一点,我让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写“遥招手”,而不是“遥摇手”?从“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能否体会到小儿当时的心理?通过讨论,学生认为:诗中用“招手”而不是“摇手”,说明小儿并没有完全拒绝答话,只是请路人再靠近些,他会轻声作答的。诗句把小儿的神态写得十分传神,令读者不得不爱上这个可爱的孩子。接着我让学生把《小儿垂钓》一诗描绘的情景分角色演一演,不仅仅演到“遥招手”为止,还要把“招手”以后的情景通过想象表演出来。学生兴趣盎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2

《小儿垂钓》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的绝句。作者是唐代诗人胡令能。诗描写了一个小孩儿初学钓鱼时的情景,孩子认真专注,天真浪漫的神态跃然纸上。是句通俗易懂,活灵活现的勾画出一个天真浪漫的小孩儿的形象,是人感到逼真,亲切。

根据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想象,体验情感,丰富学生的积累,陶冶爱美情趣。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理解诗句、诗意,体会情感,培养想象能力。

为切实突破这一难点,我主要采用,讨论、观察、诵读体会的教法,指导学生运用边读边想象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古诗。需要用的教具,主要有,配乐录音带,插图投影片,投影机。我在教学中涉及以下方案。首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诵读,思考,领会,掌握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学生读古诗的能力。所以在预习时,让学生借助拼音把两首诗多读几遍,说说通过预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之处,以利于有的放矢的进行指导。鼓励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问题,灵活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重点字词,如:通过查字典,看插图理解,用揣摩诗句的方法理解,或联系已知解决疑难。鼓励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重点指导字词,理解诗句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把学习古诗和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在一起来感知,想象诗句中描写的景象,还要充分利用插图边观察边想象。在初步理解诗句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背诵理解诗意,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注意运用多种方式进行朗读。要求读出节奏、韵脚和感情,边读边想象,进入古诗描绘的意境。最后利用学生画出对诗句的理解,把学生的感知呈现出来。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3

苏教版古诗《小儿垂钓》,这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描写农村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全诗是这样的:“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因为这首诗通俗易懂,课前已让学生对全诗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可以说,领悟能力强的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因此,我板书完诗题后,直接让学生说一说“垂钓”的意思,这大部分同学都已明白。学生说出就是“钓鱼”之意后,我追问:“为什么称‘钓鱼’为‘垂钓’呢?”发现教室里突然鸦雀无声,看来孩子在预习时只是从资料上查到意思记下来,并没有进行“知其所以然”层面的思考,所以一下子被问住了。我等了大约30秒时间后,有两三个孩子举起了小手,他们有过钓鱼的经历,联系钓鱼时钓竿上垂下的钓钩及钓线上理解了“垂钓”,其他孩子听了他们的答案后都随声附和。

在讨论“蓬头稚子”时,孩子们都知道“稚子”就是小孩子,我让他们说说对“蓬头”的理解。有的孩子说“蓬头”就是“头发很乱”,有的孩子说“蓬头”一词写出了农村孩子形貌不加粉饰,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还有一个细心的孩子发现文中的插图上,垂钓的小男孩头发梳得很整齐,他认为“蓬头”就是头发蓬松的意思。我对他们的理解一一给予肯定,特别是最后一个同学,我还告诉她,古时候男的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把头发束起来,而文中的小男孩显然还没到这个年龄,所以“蓬头”是很正常的。

《语文课程标准》以全新的理念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如何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人文性的功能,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改革中的热点,也是实际教学中的难点。在学习《小儿垂钓》一诗时,我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遥招手”出发,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用“遥招手”而不用“遥摇手”?从“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纷纷举手发言。“因为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儿,所以没有马上回答路人的问话。”“嘘,别出声。不然我就钓不到鱼了。”“请你再靠近一点,我会轻声告诉你的。”……从他们精彩的发言中不难看出,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感悟具体的语言文字,知道诗人抓住了孩童瞬间的变化,惟妙惟肖地刻画出了孩童的神情意志,令大家不得不爱上这个可爱的孩子。通过思维和想象,学生不仅体会到了古诗准确生动的描写,也培养了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从细微之处塑造学生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学生在课堂上不仅学习语言文字,也在学习做人。我想,这就是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4

《小儿垂钓》这首诗充满儿童情趣。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我在课堂上设计了许多有趣的形式,孩子们学习的兴头很足,课堂上时时充满欢声笑语。

首先,我放手让孩子自己了解诗的意思,但又有必要的引导,自学前让孩子们回忆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看注释、看图猜、联系上下文”等,孩子们按自己归纳的方法在小组里展开热烈的讨论。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学习的效果是很好的,一个孩子起来说诗的意思,很多孩子争相发表不同的意见,相互补充。对古诗的意思达成共识以后,有一个女孩坚持要再说说诗意,她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把看注释和看图猜结合起来理解的。”多会学习的孩子呀。教师宽松的学习空间,使孩子们的潜力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我们要培养的不就是这样会学习,会思考的孩子吗?

接着用多种形式感受诗歌的意境。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学生倍感亲切,童真童趣跃然纸上,我让孩子们分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丰富对诗歌的感受。孩子们的表演反映出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有的小组用原诗做解说,有的小组则用自己的话来解说;有的组表演时添加了水中游的小鱼,有的给路人增加了恰当的问话,那个“蓬头稚子”更是演得活灵活现。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5

今天下午教学古诗,这是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一首描写农村儿童生活情趣的诗作。全诗是这样的:“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因为这首诗通俗易懂,课前已让学生对全诗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可以说,领悟能力强的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因此,我准备改变以后学习古诗时,逐句讨论串讲的方法,而着重在关键字词上讨论赏析古诗在锤炼语言方面的精妙。

板书完诗题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垂钓”的意思,这大部分同学都已明白。学生说出就是“钓鱼”之意后,我追问:“为什么称‘钓鱼’为‘垂钓’呢?”由于平时学生大多只是从资料上查到意思记下来,并没有进行“知其所以然”层面的思考,所以一下子被问住了。稍纵,有过钓鱼经历或看过钓鱼的同学举起了小手,他们从钓鱼时钓竿上垂下的钓钩及钓线上理解了“垂钓”。

在讨论“蓬头稚子”时,学生都知道“稚子”就是小孩子,我让学生说说对“蓬头”的理解。有的说 “蓬头”就是“头发很乱”;有的还联想到上学期学过的《维生素C的故事》中的“蓬头垢面”一词;有的说“蓬头”一词写出了农村孩子形貌不加粉饰,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还有一个细心的学生发现文中的插图上,垂钓的小男孩头发梳得很整齐,他认为“蓬头”就是头发蓬松的意思。我对他们的理解一一给予肯定,特别是最后一个同学,我还告诉她,古时候男的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把头发束起来,而文中的小男孩显然还没到这个年龄,所以“蓬头”是很正常的。

同学们对“遥招手”讨论得非常激烈。有的同学认为“招手”就是“摆手”,意思是因为怕惊跑鱼儿而不予理睬。有的同学认为“招手”就是告诉他往哪个方向走。也有不少同学认为“招手”是让“路人”走近点,再轻声告诉他。我说,如果你就是那个钓鱼的小男孩子,你会怎么做?让学生体会到,虽然同样是不惊跑鱼儿,但后者的做法对人更有礼貌。

一节课下来,学生不但对诗句进行了多次朗读,而且较准确地把握了诗句的意境,还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6

《小儿垂钓》一诗充满儿童情趣。这位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许多有趣的形式,孩子们学习的兴头很足,课堂上时时充满欢声笑语。这节课有不少可取之处。

1、放手让孩子自己了解诗的意思

但要有必要的引导,自学前让孩子们回忆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看注释、看图猜、联系上下文”等,孩子们按自己归纳的方法在小组里展开热烈的讨论。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学习的效果是很好的,一个孩子起来说诗的意思,很多孩子争相发表不同的意见,相互补充。对古诗的意思达成共识以后,有一个女孩坚持要再说说诗意,可能感到老师不大想让她说了,她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把看注释和看图猜结合起来理解的。”多会学习的孩子呀。教师宽松的学习空间,使孩子们的潜力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我们要培养的不就是这样会学习,会思考的孩子吗?

2、多种形式感受诗歌的意境。

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学生倍感亲切,童真童趣跃然纸上,教师让孩子们分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丰富对诗歌的感受。孩子们的表演反映出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有的小组用原诗做解说,有的小组则用自己的话来解说;有的组表演时添加了水中游的小鱼,有的给路人增加了恰当的问话,那个“蓬头稚子”更是演得活灵活现。精彩的还在后面,老师问:“能不能把这首古诗用熟悉的旋律唱出来?”一个孩子自编小调唱了一遍,一个孩子说能用黄梅调唱,仔细一听,还真有那回事,另一个孩子说:我能用“梁祝”把它唱出来。马上有几个孩子窃窃私语:这能用梁祝唱出来吗?我也倍感好奇。听,梁祝的旋律配上这首诗倒也是另一番情趣。我想不管恰当与否,这种学习的形式学生感兴趣,最后欲罢不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是愉悦的心理体验,这应该是有益的。

3、不足也是明显的,动有余而静不足。比如自学古诗意思,缺乏学生个人安静的思考读书,在个人思考的基础上再交流会更利于交流。另外,活动很多,但最需要的活动——吟诵不够,学生没有读几遍诗,更谈不上熟读成诵。激发学生想象不够,应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进入古诗描绘的境界中,感受诗的意境美,语言美。一堂课一首诗,单薄了。可缩短学习这首诗的时间,补充其他写儿童的古诗词,让学生感受更多的古典诗词中的儿童形象。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7

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指出,学生的学习不是被动的接纳过程,而是一个以已有知识、经验、态度等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滞停于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更需努力为学习者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以唤醒、激活其自主学习的热情,让他们在主动参与中生动活泼地发展。

最近,我在教学古诗《小儿垂钓》一课时,就此理念作了一些物化探索。

“你们来做小老师”

在封闭式课堂教学中,学生被视作一无所有的容器,只能被动而简单地接受(听、记、抄、背),古诗教学尤其如此,大大压抑了学生的发展。其实,学生是具有巨大潜能的生命体,教师若能创设适宜的条件,激活其沉睡的能量,帮助其获取成功的体验,势必能催发他们主动参与的热情与信心。

理解诗意是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在研究了教材内容与学生能力后,我设计了请学生做“小老师”这一环节。首先启发学生自由质疑,有效调动其学习心向,亦为稍后的“排障”与交流设置方向;接着鼓舞学生:“这些问题同学们都能自己解决,老师想请你们做小老师,自己教自己。”富于诱惑力的角色与教师期待性的语言,激起了学生浓烈的学习热情,他们在小小组内或三思语文网、或看插图(如“蓬头”)、或揣摩诗句(如“草映身”)、或联系已知(如“借问”曾在《清明》一诗中接触过),个个主动投入了“做小老师”的准备活动中。继而,“小老师”们纷纷登台宣讲自己的“发现”,师生互相补充、完善,完满地实现了既定目标。更具价值的是,学生在主动参与中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蓄积起了进一步学习的良好态势。

“文坛公案”“辩论赛”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儿童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小儿垂钓》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招手”之意历来存有异议。我以为,这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萌生探究欲望、进而实现自主学习的良好契机,便导演了一场有趣的“辩论赛”。

我告诉学生:“‘招手’一词历来有两种理解,一种意见认为,‘招手’指摆手,意思是:呀,别过来,别吓跑了我的小鱼儿!另一种意见认为,‘招手’就是招手,意思是:嘘,别出声,凑过来,我指给你看!数百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今天,同学们有信心断一断这桩文坛公案吗?”看似平常的词语,截然相悖的内涵,这一颇具张力的矛盾情境燃起了学生的探究欲望。沉思片刻后,两派学生引“经”据“典”,开始唇枪舌战:思维在争辩中碰撞,语言在交锋中砥砺。双方相持不下时,我适时引导:“诗歌最吸引人的,就是诗人在诗里留下的不少模糊的地方,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想象,只要合乎情理,都是正确的。想想,该怎么对待这两种观点。”学生们顿悟:“我认为这两种观点都说得通,不过我还是认为自己的理解更有道理。”“我明白了,遇到不同观点时,既要相信自己,又要虚心倾听对方意见。”掌声与笑声中,谁能说,治学为人的种子不会在他们稚嫩的心田悄然播种?

“你想做哪道题”

传统教学过分强调“同一性”,注重的是“类”的教育,忽视了学生群体中常态分布的“差异”现象。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即要求班级所有学生在同一时间以同一方式学习同一材料,并主观地期望达成同一目标,严重钝化了学生的个性。本课的作业布置中,我就此作了反思与尝试--让学生选择各自喜好的方式重现诗歌:⑴画,画家爷爷画的课文插图只表现了后两句诗意,请画出前两句;⑵唱,配上熟悉的旋律演唱诗歌;⑶编,把诗歌编成一个小故事;⑷演,同学合作,根据诗句表演。

诗歌的广阔意境给学生留下了自由开掘的空间,而多元化的作业样式则激活了学生各富色彩的智慧。他们选择其一,自由演绎:或以画配诗,或古诗吟唱,或“垂钓新编”,或憨态模拟,个性在唐风古雨中尽情沐浴,潜能在诗情画意间从容释放……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8

《池上》“偷”字用的多好呀!其实那就是真实的,孩提时代,这种“偷”是会经常发生的,大人发现了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这个字写出了小孩子的顽皮、天真。

但诗中那句才更能体现出孩子的天真呢?看了不同的教参,却有不同的答案.和同年级老师讨论了一下,还是觉得第一句比较合适.

在教学《小儿垂钓》这课时,我班有两个争论点:

1、学生看到图上小孩子头发梳得很是整齐,所以有学生说:蓬头的解释不能是头发乱蓬蓬的,而是古代小孩子的一种发型。看看书上的图片,倒也觉得这种大有可能。但再想小孩子躲在草丛中钓鱼,头发可能整齐吗?班上为了这个展开了讨论。最后大家达成一致,的确应该解释为头发乱蓬蓬的。

2、遥招手和遥摇手的辩论,“招”用的恰当,还是用“摇”用得比较好。学生通过表演当时的情形,知道在孩子钓鱼时,他不敢大声说话,怕惊吓了鱼,但他又是很热情的,想帮助别人,所以在哪个情景下,他招手是十分确切的.

在教学时,我是这么做的:

1、放手让孩子自己了解诗的意思,但又有必要的引导,自学前让孩子们回忆通过什么方法来理解诗意,“看注释、看图猜、联系上下文”等,孩子们按自己归纳的方法在小组里展开热烈的讨论。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孩子们学习的效果是很好的,一个孩子起来说诗的意思,很多孩子争相发表不同的意见,相互补充。对古诗的意思达成共识以后,有一个女孩坚持要再说说诗意,可能感到老师不大想让她说了,她振振有词地说:“我是把看注释和看图猜结合起来理解的。”多会学习的孩子呀。教师宽松的学习空间,使孩子们的潜力有了充分发展的机会。我们要培养的不就是这样会学习,会思考的孩子吗?

2、多种形式感受诗歌的意境。

<小儿垂钓>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学生倍感亲切,童真童趣跃然纸上,教师让孩子们分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丰富对诗歌的感受。孩子们的表演反映出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有的小组用原诗做解说,有的小组则用自己的话来解说;有的组表演时添加了水中游的小鱼,有的给路人增加了恰当的问话,那个“蓬头稚子”更是演得活灵活现。精彩的还在后面,老师问:“能不能把这首古诗用熟悉的旋律唱出来?”一个孩子自编小调唱了一遍,一个孩子说能用黄梅调唱,仔细一听,还真有那回事,另一个孩子说:我能用“梁祝”把它唱出来。马上有几个孩子窃窃私语:这能用梁祝唱出来吗?我也倍感好奇。听,梁祝的旋律配上这首诗倒也是另一番情趣。我想不管恰当与否,这种学习的形式学生感兴趣,最后欲罢不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是愉悦的心理体验,这应该是有益的。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9

我在这节课整体把握上,是先由实际生活引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古诗内容。通过指名读、齐读,扫清生字障碍,为分析古诗做准备。通过再读古诗,思考:诗中的小孩是个怎样的小孩?来灵活处理诗句,由易入难,让孩子能有体会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当分析完后,再带着自己的感悟来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并讲述这个小故事,巩固所学知识。

《小儿垂钓》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前两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写小孩学钓鱼的姿势;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路人借问,小童招手不应的动作神态,重在写神,在遇到“路人借问”的情况下,小儿急着“遥招手”,为什么呢?因为害怕惊动快要上钩的鱼,所以没有马上回答路人的问话。这把小儿专注垂钓的神态活脱脱地展现出来了。这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为了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一点,我让学生合作探究:为什么写“遥招手”,而不是“遥摇手”?从“招手”中你能想到什么,能否体会到小儿当时的心理?通过讨论,学生认为:诗中用“招手”而不是“摇手”,说明小儿并没有完全拒绝答话,只是请路人再靠近些,他会轻声作答的。诗句把小儿的神态写得十分传神,令读者不得不爱上这个可爱的孩子。接着我让学生把《小儿垂钓》一诗描绘的情景分角色演一演,不仅仅演到“遥招手”为止,还要把“招手”以后的情景通过想象表演出来。学生兴趣盎然,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0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因为这首诗通俗易懂,课前已让学生对全诗进行了充分的预习,可以说,领悟能力强的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理解诗意,感悟诗的意境。因此,我准备改变以后学习古诗时,逐句讨论串讲的方法,而着重在关键字词上讨论赏析古诗在锤炼语言方面的精妙。

板书完诗题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垂钓”的意思,这大部分同学都已明白。学生说出就是“钓鱼”之意后,我追问:“为什么称‘钓鱼’为‘垂钓’呢?”由于平时学生大多只是从资料上查到意思记下来,并没有进行“知其所以然”层面的思考,所以一下子被问住了。不一会儿,有过钓鱼经历或看过钓鱼的同学举起了小手,他们从钓鱼时钓竿上垂下的钓钩及钓线上理解了“垂钓”。

在讨论“蓬头稚子”时,学生都知道“稚子”就是小孩子,我让学生说说对“蓬头”的理解。有的说“蓬头”就是“头发很乱”;有的还联想到上学期学过的《维生素C的故事》中的“蓬头垢面”一词;有的说“蓬头”一词写出了农村孩子形貌不加粉饰,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还有一个细心的学生发现文中的插图上,垂钓的小男孩头发梳得很整齐,他认为“蓬头”就是头发蓬松的意思。我对他们的理解一一给予肯定,特别是最后一个同学,我还告诉她,古时候男的到了一定的年龄都要把头发束起来,而文中的小男孩显然还没到这个年龄,所以“蓬头”是很正常的。

同学们对“遥招手”讨论得非常激烈。有的同学认为“招手”就是“摆手”,意思是因为怕惊跑鱼儿而不予理睬。有的同学认为“招手”就是告诉他往哪个方向走。也有不少同学认为“招手”是让“路人”走近点,再轻声告诉他。我说,如果你就是那个钓鱼的小男孩子,你会怎么做?让学生体会到,虽然同样是不惊跑鱼儿,但后者的做法对人更有礼貌。这样,学生还领悟到这是个热心的小孩子,在享受钓鱼乐趣的同时,还不忘帮助别人,真是十分可爱。老师想,同学们也愿意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处处乐于助人吧。

孩子的心灵都是纯洁的,就像一张白纸写上什么就会是什么,随着他的年龄增长,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从细微之处塑造儿童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正是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出发,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同时结合行为规范的准则,引导学生养成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好品质。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1

本课是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0课《古诗两首》的其中一首古诗。这首古诗内容简单,字里行间包含着作者对乡村儿童的喜爱的之情。我在教学本课时采用了这样的设计:

1、从学生了解的唐代诗人入手,引出胡令能,再通过胡令能引出古诗,这样顺理成章。

2、看课文插图学生自己编故事,为后文的理解诗意打好基础。

3、熟读古诗,小组内训练。然后各个小组分别上台表演。在熟读古诗的情况下,自己对古诗的意思有一定的了解。

4、教师出示注释,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查资料等方式理解诗意。然后教师加以指正。

5、最后设计检测题对本课的任务进行检测,教师针对问题总结。整个环节我设计了对各小组进行小红花的实物奖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存在的问题:

1、设计的环节不太完美。

2、检测完后没有对获胜的小组进行激励。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2

《小儿垂钓》是唐朝诗人胡令能仅存的四首诗之一。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乡村儿童在河边学钓鱼的情景,流露出浓郁的生活气息。前两句“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写小孩学钓鱼的姿势;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路人借问,小童招手不应的动作神态,重在写神。全诗平易自然,准确生动地刻画出小孩那种天真专注的神态。

古诗应怎么教学呢?小学语文《课标》中对中年段的学生提出了学习诗文的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

当课题确定下来后,我想了许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决定:学生通过自学能解决的问题,不教;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才是我要作为重点来指导的。如:把诗读正确(咬字清晰、读准字音等);能通过注释、查字典等方式理解自己不懂的字词的意思;能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我把这些内容定为学生自己能完成的目标。那么,什么内容是学生不易理解,难以体会的呢?于是我把领会感情和培养想象能力做为教学的重点、难点。

方向确定后我着手这首诗的教学设计,在设计中我力显这样的教学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注重鼓励,善于引导和评价;重视诵读能力、想象能力的训练和培养,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我觉得自己做得较好的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读的层次性明确。

古诗教学,诵读诗句是非常重要的。这节课中各种形式、各种程度的诗句诵读,充盈着40分钟的课堂。如:

1、二读诗题,解诗题。诗题即是诗眼,读好了的诗题,学生的学诗的情感也就调动起来了。在第二次读诗题时,学生读出了美,读出了小儿垂钓时的乐。这为学习此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初读古诗,感知全诗,让学生将诗句读正确。即做到:咬字清晰,读音正确,基本读准诗的节奏。在指名学生读的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读准“蓬”是后鼻音,“稚”是翘舌音,“侧”是平舌音,“纶”的声母是“l”而不是“r”。在学生的努力下,都能达到要求,读得字正腔圆。

3、自己读诗句,结合字词的意思理解诗句,并先与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做到了面向全体,并适时进行个别指导,顾及个体。

4、想像读诗句,感受小儿形象。“读读诗句,展开想像,在你的脑海中出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学生摇头晃脑地吟诵着诗句,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一个个鲜活的形象立刻展现在他们的脑中。

5、感情诵读,背诵全诗。河边垂钓的`小儿鲜活的形象已深植学生的心中,这时,引导他们有感而发,感情诵读,也就水到渠成。在这40分钟的课堂上,学生通过各式各样的读,对这首七绝已然是非常熟悉,再给他们练习几遍,有感情地背诵已不难。

二、创设情境,丰满小儿形象。

意境的感受必须由学习的主体——学生亲自去感受、体会。《小儿垂钓》这样一首充满童真童趣的诗,学生并不难以体会。于是在背景音乐声中,学生想像读,感情诵读的同时,让学生调动全身感官演上一演。这样通过想、说、演,小儿河边垂钓的种种乐趣,小儿的形象,在学生的脑中、心中不再是一个个文字,而是一幅幅生动的画面,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孩童。

三、充分彰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这一课中,处处体现着这一教学理念。如:

1、放手学生课前预习。

2、学生质疑,“小老师”解疑。

3、学生想像读诗句,参与完成板书,定格“小儿”形象。

4、读读、演演、说说,深入体会小儿形象。

5、作业难易选择有弹性,充分尊重学生。

四、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好习惯,好人生。学习语文,其实就是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课前预习的习惯,查阅资料的习惯。各个年级,预习的要求也是有所区别的。四年级是向高年段过渡的一个年级,那么这个阶段的学生就应学会由课内预习转向课外独立预习。让学生在课前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查字典等方法解决在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部分难题。

2、质疑的习惯。有人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还重要”。在检查预习过程中,我这样问:“在预习中有不懂的吗?”话音刚落,高举着不少小手。

3、边读边想像的习惯。

4、学一仿三的习惯。在我国瑰丽的诗文化中,描写儿童情、趣的诗不少,我例举了《村居》让学生能在学习《小儿垂钓》的基础上,仿之,学之,悟之。这样不仅巩固了学习之法,还丰富了学生的诗歌积累。

当然,在这节课中,我也存在着一些失误。如,齐读诗句的次数还是挺多的(据统计有7次),这样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解读;诗句大意的理解,教得比较粗糙,还应再细致些。

教学虽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有效、朴实、扎实、清新、灵动、诗意的语文课堂,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一生永恒的追求。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3

这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很少,因而显得可贵。一二句重在写形,三四句重在传神。这首诗前两句写了小孩的样子和钓鱼的姿势,后两句描述了小孩专心致志学钓鱼的神态,把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孩描绘得活灵活现,用词准确,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读后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色。

我在这节课整体把握上,是先由实际生活引入,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初读古诗,整体感知古诗内容。通过指名读、齐读,扫清生字障碍,为分析古诗做准备。通过再读古诗,思考:诗中的小孩是个怎样的小孩?来灵活处理诗句,由易入难,让孩子能有体会自己解决问题的成就感。当分析完后,再带着自己的感悟来有感情的朗读、背诵古诗,并讲述这个小故事,巩固所学知识结束本课。

不过,通过这次讲课也发现了自己的一些缺点:

1、把句子支解了,问题太细化,让孩子不能整体感知故事大意。如能从“发生了什么事”和“怎么看出小孩小?”两个大问题出发分析两部分内容,孩子会从整体来分析句意,效果会好的多。

2、在分析后半句的时候,没有让孩子表演出他着急的心情,所以读的时候不太到位。

3、注意孩子习惯养成还不太到位,如:有的孩子在读“怕得鱼惊不应人”时“应”读错了,我是在读完后订正的,这样孩子可能已经成为定式,不好改,所以以后要及时订正。还有,在一个学生读的时候,应该及时布置其他生听的任务,让所有孩子都动起来。

这是我讲完课以后,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争取在以后有所提高。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4

古诗简短四句却意境悠远,更因为远离学生实际而费时费力。在《小儿垂钓》的教学中就犯了几个相关的错误。

教学中最浪费时间的大概就是学生说想象画面这个环节。我没想到学生根本不理会诗句,纯粹说自己的想象,比如“蓬头”的理解就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一个说小孩子扎两个圆溜溜的头发,问他怎么知道的?他说“我想到的”。另一个说的也是这种两个圆溜溜的发型 ,第三个说是“没有戴帽子的就叫做蓬头。”第四个说是“乱蓬蓬的头发。”我在此时缺乏引导机智,没有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准确的回应,而是让学生充分发表完意见后,出示插图,按部就班地介绍“蓬头”的两种解释。

应对策略:应在学生说出第一个答案时就出示插图:“是这个样子的发型吗?”学生肯定后,老师也相机肯定:“对,可以这么理解。”然后再问:“还有不同的意见吗?”就避免了学生说出雷同的答案。关于“没有戴帽子的就叫做蓬头”的意见,可以反问:“后面那个成人也没有戴帽子,我们可不可以说他是蓬头大人?”第四个学生说是“乱蓬蓬的头发”直接肯定说:“是呀,也可以这么理解的。”

思考:对于不懂得如何在读诗中想象画面的学生,是否可以换一种方式;据词想象呢?如这所小学的校名叫杭西,我就告诉孩子们,当我听到这个词时,我就想到了杭州西湖美丽的风光。请问你们在听老师读“蓬头稚子”的时候想到了什么?当老师读“垂纶”的时候,你又想到了什么?以此一步一步引导,到第二句再放手,老师读整句诗,让学生想象画面。我想,这样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更适切的教学策略。

同样在这个环节,第一个学生一口气说完了全诗的意思。我用“那个孩子的样子你能看清楚吗?”将学生的思路导向第一行诗的理解。可是当理解完第一行诗,我问“孩子钓鱼的环境怎么样”时,学生就不知所以然了。有两个学生说:“周围的环境静静的。”有一个学生说:“在一棵柳树下,花草树木很茂盛。”问她怎么知道的?是不是看插图知道的?她又说“是我想到的。”后来,总算有个学生说到了草,却又说“他的身子映到了河里。”这个“草映身”导得可真辛苦啊。

应对策略:当第一个学生说不到位时,教师该出手时就出手,轻轻地、看似无心其实有意地低吟:“侧坐莓苔草映身……,你猜他在怎样的地方钓鱼?”暗示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学生还不明白,就一遍又一遍地吟,他们肯定会有所感悟的。这样做比一个接一个地换学生回答更省时间,也更有效。还有,也许学生根本就不大理解“环境”一词的意思,他们只知道环境很安静,不会想到要去描述具体的景物。所以,此时老师要及时调整问题,改变问话的策略中。

还是在这个环节,当我询问“路人与小儿的距离是近还是远”时,不知为什么,大部分学生都说“近”,问他们理由,他们又说是“路人借问遥招手。”还说“如果不是很近,很远的回答就不会惊到鱼了。”(真不知他们在说什么,大概是想说小孩子跟鱼的距离近吧。)就这一个“遥”的意思我也费了半天工夫。

应对策略:还是和刚才一样,该出手时就出手,教师吟诵:“路人借问遥招手”,看学生有没有感悟。如果还悟不到,就直接问:“遥”是什么意思?可见路人和小儿的距离怎么样?不可思议的是,当我板书“不应人”后询问:“应的意思?”居然有同学说是:“应该。”这里我的处理比较简单,直接:“不,这里的应就是答应、回应的意思。”

最后一个比较难的问题是在学生读出画面之后,让学生轻轻地读诗,静静地想:你从诗中感受到了什么?你觉得垂钓的小儿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结果发现读诗思考的孩子不多,而回答的学生也都回答不到位,如有两个学生都“我觉得那是一个非常喜欢钓鱼的孩子。”“那是一个非常钓到鱼的孩子。”“你怎么知道的?”他说从后两句“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知道的,你说他错吗?似乎又有些道理。说他感悟正确,却又不大合适。后来又有学生说:“认真”“耐心”,最后总算有个学生讲到了“专心”,这是一般课堂上学生最先想到的答案,也是本诗中最容易感受到的特点呀。可见,学生并没有真的读懂了这首诗的意思。

应对策略:将问题改为“你觉得那个孩子在学钓鱼时怎么样?”这样一改,固然,学生容易体会到“专心”“认真”,但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就消失了。要不,就在学生感悟到“专心认真”的学习品质后,问:你喜欢他吗?请把你的喜爱之情读出来。这样难度就降低了。还有,是不是可以在这个环节渗透杜老师说的侧面衬托的表达方法呢?一般写钓鱼会写什么?为什么诗人别的都不写,单单写路人问路这件事呢?从而感受这样写更能衬托孩子学钓鱼的专心致志,然后再指导学生读出喜爱之情。

在结束《小儿垂钓》的教学之后,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儿童古诗,结果发现学生古诗积累很不够。一首《所见》是大家比较熟悉的,然后其他的就想不起来,一首《夜书所见》是我出示后引读的,一首《宿新市徐公店》我起了一个头:宿什么?学生半天也没想不起来,所以只好还是由我告诉了。

应对策略:不要说诗题了,这个比较难。改为:老师直接说前一句,学生接后一句,然后再问是哪一首,还记得吗?目的同样还是把难度降低。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15

今天上了21.《古诗两首》中的《小儿垂钓》。有两个地方值得回味:

其一、“遥招手”的预设生成。在上课前就对“遥招手”这一词的理解与教学设想做了预设,因而整个过程自己觉得还算满意。在教学这一词语时,先让一位学生说说对“路人借问遥招手”诗句的理解。一位学生说:一位路过的人远远地向这个小孩问路,小孩担心他的声音惊跑了鱼儿,就远远地冲那个人摇手。我顺势问:那诗人为何不把“遥招手”写为“遥摇手”?问题一扔下去,学生都愣住了。我扮作问路人,问一生,他朝我摇手。我又拔高音量问路,那生又朝我摇手。我又一次拔高音量,那生再摇手(下面已是笑声一片)。我这时问那学生,你为什么朝我摇手?生回答说是不让我说话,这样会惊跑鱼的。我说那你这样做我只当是你没听到,会一次次的拔高声音问,你这样做不是适得其反了嘛。其他学生在下面帮忙说是表示不知道,我说那样路人又不知,他还会继续问的,应该如何做这个手势。下面有学生做出往外摆手的动作,意思让路人走开。我说这样你太不礼貌了吧。又有学生做食指指路的姿势。我说这样我还是不明白,隔得太远,不明白你指的路。学生又一次陷入了无语中,我引导学生说:这小孩要表现得有礼貌,又不惊扰鱼儿,应该怎么做才会两不误。终于有一生在下面说:先摇手,再招手。我连忙问他为什么这么做?生说这样就可以两不误了。我说第一次摇手,路人没明白,还再问,你应该还要加个什么动作,会让人更清楚明白。有学生在下面做了一个食指放嘴边的紧声的动作。我让两学生表演了这个问路的过程,学生通过表演明白的“遥招手”为何不用“遥摇手”的原因。后来查资料得知,其实到现在,数百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争论不休,至今没有定论。我适时引导:“诗歌最吸引人的,就是诗人在诗里留下的不少模糊的地方,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去想象,只要合乎情理,都是正确的。”这一教学是预设中的生成。

其二、“蓬头”、“侧坐”的意外生成。教学“蓬头”前,已看过教参解释说是“蓬乱的头发”,当时也没看书上插图就这么定了,只是再了解了一下“蓬头稚子”大概的年龄是多少,和“弱冠少年”区分了一番。在课堂上,一讲这个词语,头一个学生的答案就出乎我的预料,他的答案是一种发型。在他说答案时,我顺势看了一下书上的插图,果然这个学生的答案比我的更能说服人。但我并没有予以肯定,因为我知道还有学生通过查词典所得的答案和我的预设一样,直接肯定也许查词典的学生会不服。于是我问还有其他的理解吗?于是查词典的那部分学生说出“蓬乱的头发”的意思。我顺着说:是的,有一个词语“蓬头垢面”就是讲头发蓬乱的。那到底该是哪一种解释更确切呢?请看插图再来说。学生一看插图就都同意“一种发型”的答案。当时我的脑海里与课前收集的资料马上联系起来。也为自己课前没认真钻研教材感到惭愧。当然也对学生说清了,古时发型也是区分年龄的一种方式。这是一个意外的收获,虽然与教参的有区别,但我觉得教参教参毕竟是仅作参考的嘛。

“侧坐”更是一个没想到的插曲。当所有的诗句都讲完后,再让学生说诗句中的哪些词语比较有趣味时,前面几个说的都是一切尽在我的掌握中,一切都那么顺利的了时候,有一生站起来说“侧坐”,的确这也是一个有趣味的地方,因为与一般的钓鱼姿势不同,说明这个小孩的确是在学钓鱼,然这位学生的理由却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他说觉得有趣味是这个词语写出了这个小孩聪明的一面,理由是他坐在莓苔上,石头上的苔藓是很滑的,容易滑倒,正坐危险,而侧坐有脚支撑,安全。真是一个非常美妙的想法。意外的答案,意外的收获。

第三篇:《小儿垂钓》教学反思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小儿垂钓>这首诗写的是孩子们的同龄人,学生倍感亲切,童真童趣跃然纸上,教师让孩子们分组表演,在表演过程中丰富对诗歌的感受。孩子们的表演反映出他们的智慧和创造:有的小组用原诗做解说,有的小组则用自己的话来解说;有的组表演时添加了水中游的小鱼,有的给路人增加了恰当的问话,那个“蓬头稚子”更是演得活灵活现。精彩的还在后面,老师问:“能不能把这首古诗用熟悉的旋律唱出来?”一个孩子自编小调唱了一遍,一个孩子说能用黄梅调唱,仔细一听,还真有那回事,另一个孩子说:我能用“梁祝”把它唱出来。马上有几个孩子窃窃私语:这能用梁祝唱出来吗?我也倍感好奇。听,梁祝的旋律配上这首诗倒也是另一番情趣。我想不管恰当与否,这种学习的形式学生感兴趣,最后欲罢不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的是愉悦的心理体验,这应该是有益的。

第四篇:小儿垂钓

小儿垂钓

教学目的:

1.逐字逐句理解《小儿垂钓》的意思,体会钓鱼的孩子的天真、可爱。2.学习生字“钓、蓬、遥、稚”,理解“蓬头、稚子、垂纶、侧坐、莓苔、映、路人、借问、遥、招手、鱼惊、应”的意思。3.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诗题 1.导入诗题 2.理解诗题

(二)理解诗句 1.朗读全诗

2.回顾方法:我们怎样理解诗句(读诗→释词→调序→解句)

(三)总结练习

1.指导朗读、背诵。

2.根据这首诗,想象出一幅画。3.教师总结。

(四)巩固练习1.形近字组词

钓()稚()遥()钩()准()摇()2.多音字组词

3.读下面诗句,先解释划线的词语,再解释诗句意义。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4.背诵《小儿垂钓》 《小儿垂钓》案例:

师:小孩正在专心致志地钓鱼,行人匆匆走来向他大声提问,他心里会怎么想

生:这么大的声响会把鱼儿吓跑的。

生:千万别再叫喊了,不然我就捉不到鱼了。

生:我应该做个手势让行人不要再叫喊了。

师:如果你是那个小孩,你会对行人做什么手势(请学生边演示,边说说手势的含义)

生:(做摆手的动作)让行人不要叫喊了,免得惊吓了鱼儿。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走开,不要打扰我钓鱼。

生:(做手指向外甩的动作)让行人走近说话,这样就不会影响我钓鱼了。

师:你认为课文中的那个小孩做的是什么手势

生:那个小孩做让行人走近的手势,行人走近后轻轻地回答他的问题,这样就不会吓跑鱼儿。

生:我也认为这样。小孩子愿意回答行人的问题,只不过不想惊吓鱼儿,所以让行人走

近说话。

生:我想那个小孩应该先摆手让行人不要大声叫喊,再招手让他过来轻声说话。这样既帮助了别人,又不会把鱼儿吓跑。

师:大家说得非常对。这位乡村小男孩十分机灵,他陶醉在垂钓乐趣之中的时候,还不忘帮助别人,真是十分可爱。老师想,同学们也愿意像这位小男孩一样处处乐于助人吧。

[评析]

孩子的灵魂嫩如面粉团,不当心碰它一下,你的指纹就印在他的灵魂深处。随着他的年龄增长,那指纹就发展成脑组织纹路,发展成一种人生方式。因此教师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应从细微之处塑造儿童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这位教师正是从一个不引人注目的小动作出发,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同时结合行为规范的准则,引导学生养成礼貌待人、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好品质。

别董大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懂得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

懂得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挂图和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同学们,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学习上或生活中有过失败的经历吗?面对失败,你当时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呢?

(请学生说略)

是啊!世界上没有人一生从不失败,从来不会遇到困境。(板书:面对困境)

面对困境,有的人怀着一种忧伤,把失望和气馁刻在了人生的底片上,而有的人接纳失败却像捧起一本书,倾注一种自信和智慧的目光去阅读,而后去创造一种新的生活。

二、自选短文,初谈感受。

同学们手上拿着的一首古诗、三篇短文,都告诉了我们同样的道理,老师每读一次,都会被里面的故事所震憾、所感动。我想,这么好的故事应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课前这几篇短文大家都读过了,现在就请你选择一篇你感受最深的文章,再把它读一读,特别是那些感动你的话,多读几遍。读好后请你谈谈你的感受或理解。

(学生交流,从学生的答案中板书。)如:自信、不气馁、乐观、接纳失败、积极面对人生、靠自己、不向逆境低头等等。

说得真是太好了!同学们,面对困境我们是应该(学生读——板书。)

听了大家刚才的交流,谈的大多是自己对三篇短文的理解,而老师在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恰恰是《别董大》这首诗给我的感受最深。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别董大》这首诗,看看在这首诗中,到底是什么感动了老师,或许你读着读着,你也被深深地感动。

(出示古诗:《别董大》)

(学生读)

三、简介背景,研读“雁”字。

通过刚才的读,大家已经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谁在哪里送别谁?(高适在塞外送别董大)

高适?高适是谁?(学生讲:高适是唐代诗人。字达夫,渤海蓨(tiǎo)(今天的河北省景县)人。

因为官至散骑常侍,所以又称高常侍。他的诗大多反映边塞生活,诗情奔放。作品集为《高常侍集》。)

董大?多奇怪的名字啊?你能说说吗?

(学生说: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我记得这样的称呼在王维的一首古诗中也出现过?(见机点拔:那首诗是“渭城朝雨浥轻尘„„”)

对,是——《送元二使安西》,这里的“元二”就是?(在家中排行第二,所以他为——元二。)

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当时分别时的环境。读了诗以后,你了解到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分别的? 板书:()的环境)。

(请学生说)你读得可真仔细。

后两句是高适在临行前对董大说的赠言。你能从诗中找到根据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是高适对董大说的?

(学生说:是从“君”字中看出的,因为“君”在诗中就是您,指董大。)

现在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古诗的前两句,读一读。(请学生读——个别读,小组读,集体读。)

细心的同学可能已经发现这两句诗中涉及到的一些景物。你能来把它划出来吗?

(学生划)——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黄云?白云、乌云大家听得多了,这里怎么是黄云?你读读诗,猜猜看,这到底是什么原因?(见机点拔,当时他们分别是在塞外,那里大部分都是沙漠,黄沙飞扬,以至于云都成了黄色的了。)

你能把这句诗读一下吗?

(学生读)——你读得黄云还不够多,只是一片黄云。(突出“千里”。)

谁能再读一下?——你读得黄云还不够浓。谁愿意再来试试?(突出“曛”。)个别试读,男生试读,女生试读,全班试读。

读得真不错!第二句谁来读一下?学生读——见机点拔:你读的“北风”能再猛一些吗?你读的雪能再大一些吗?(学生读)

连起来读。(小组读、个别读)

读好后——(画雁)„„?

同学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你注意到这只大雁了吗?

大雁在这样的环境中奋力高飞(读重音),它会怎么想,对自己会怎么说?请你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句子来说说。(出示句子)

1、大雁对北风说:。

2、大雁对飞雪说:。

3、大雁对自己说:。

4、我想对大雁说:。

四、由雁及人,感悟诗情。

诗人高适也看到了这只雁,他又有什么想法,又有什么感触呢?(学生说)

(从学生的回答中见机引导)从哪里可以看出,高适他没有放弃,没有气馁。

(读古诗——找出“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怎么说?(指出高适这不仅仅是在对董大说,也是在对他自己说。)

是啊!这如果不是诗人内心的郁积喷薄而出,如何能把临别赠语说得如此体贴入微,如此坚定不移。它不仅仅是在对董大说,其实也在对自己说。

同学们,要知道诗人怀才不遇,将近有30年啊,直到50岁才得了一个“有道科”的官衔。他在困境面前是多么自信,多么乐观,积极地面对人生。我想这就是高适的人格魅力所在,也正是这首诗广为传诵的原因所在吧!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教学目标:

1、体会诗中蕴含的情理,做到学以致用。

2、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3、领略古诗词的凝练姜、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难点:理解诗句蕴含的情理。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二、课内交流: 1.你对韩愈了解多少?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当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河南河阳(今孟县)人,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倡导古文运动,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有时流于险怪,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2.写作背景

韩愈写此诗时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这是他一生所作最大的官。虽然时间不长(他57岁就病逝了),但此时心情很好。此前不久,镇州(今河北正定)藩镇叛乱,韩愈奉命前往宣抚,说服叛军,平息了一场叛乱。穆宗皇帝非常高兴,把他从兵部侍郎上调为吏部侍郎。在文学方面,他早已声名大振。在复兴儒学的事业中,他也卓有建树。因此,虽然年近花甲,却不因岁月如流而悲伤,而是兴味盎然地迎接春天。黄叔灿《唐诗笺注》评此诗云:“写照工甚,正如画家设色,在有意无意之间”。朱彝尊《批韩诗》曰:“景绝妙,写得亦绝妙”。3.读诗题,你从诗题读出了哪些信息?

“早春”二字点明了季节;“呈”是说作者写的这首诗是送人的,并且说出了呈送的对象:这首小诗是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张籍在兄弟辈中排行十八,故称张十八。

诗的风格清新自然,简直是口语化的。看似平淡,实则是绝不平淡的。韩愈自己说:“艰穷怪变得,往往造平淡”(《送无本师归范阳》)。原来他的“平淡”是来之不易的。

三、整体感知:

1.结合课下注释自学。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悟诗中的意境,朗读全诗。2.赏析诗歌

理解诗意、感受情境,体味诗境。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或注释:

初春的小雨落到京城的街道上,如同酥油一样柔腻光滑,绿茸茸的细草,远看似青,而近看似无。这种景致正是一年中最美的,胜过春末满城佛动着的如烟如雾的杨柳。

3.诗中写了什么景?其特点是什么? 这首诗咏早春,抓住了早春的景色特点,将初春草色与满城“烟柳”做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能给读者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运用对比手法,与一般不同,这是一种加倍写法,为了突出春色的特征。

四、小组合作研讨问题:

1.本诗中的“润”字用得很好,请加以品析

一个“润”字,写出了蒙蒙的小雨雨丝的轻细和柔和,有滋润的意思,同时和缓而不朦胧,又有无声的隐含意,表现出在草色呈现之前,雨滋润小草而不被众人发现的原因。

总之,一个“润”字,形象生动,余味绵延。

2.韩诗写春草“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一种怎样的视觉体验?人们都说这句诗写得妙,说说它妙在哪里。(问题结论参看“阅读练习”四题第四小题解答,见教师用书。这一个问题或可与白居易的诗句“浅草才能没马蹄”比较,还可探究审美启示。但这对初中生可能有难度。)

提示:试想,早春二月,在北方,当树梢上、屋檐下都还挂着冰凌的时候,春在何处?连影儿也不见。但若是下过一场小雨后,第二天,你瞧吧,春来了,雨脚儿轻轻地走过大地,留下了春的印迹,那就是最初的春草芽儿冒出来了,远远望去,朦朦胧胧,仿佛有一片极淡极淡的青青之色,这是早春的春色。看着它,人们心里顿时充满欣欣然的生意。可是当你带着无限喜悦之情走近去看个仔细,地上是稀稀朗朗的极为纤细的芽,却反而看不清什么颜色了。诗人像一位高明的水墨画家,挥洒着他饱蘸水分的妙笔,隐隐泛出了那一抹青青之痕,便是早春的草色。远远望去,再像也没有,可走近了,反倒看不出。这句诗,真可谓兼摄远近,空处传神。3.会心一悟:写出了早春和盛春的不同景象。更重要的是,体会和认识春天,不必等到“烟柳满皇都”之后,要善于在“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时候就去感悟它,了解它,把握它。说早春的“草色”,可以“遥看”却难近视,蕴含了世间许多事物的普遍规律。有的事,朦胧地看似乎是有的,一叫真去看细部却又说不清楚了。到底是有还是无呢?全在看者的眼光和见识了。看待社会形势,何尝不是如此。

五、本课小结

这首诗咏早春,能摄早春之魂,给读者以无穷的美感趣味,甚至是绘画所不能及的。诗人没有彩笔,但他用诗的语言描绘出极难描摹的色彩——一种淡素的、似有却无的色彩。如果没有锐利深细的观察力和高超的诗笔,便不可能把早春的自然美提炼为艺术美。

六、布置作业

1.熟读并背诵这首诗。2.课后练习(或省)。

塞下曲(其三)教学目标:

1、学会古诗中的两个生字“遁、逐”。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

3、能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教学重点:

1、学会古诗中的两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能背诵古诗。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你们还记得卢纶的诗《塞下曲(其二)》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2、简单介绍:卢纶是唐代诗人,他的边塞诗雄壮豪放,字里行间充溢着英雄气概,读后令人振奋。

3、卢纶的《塞下曲》组诗共六首,刚才同学们背的是第二首,今天我们要学的则是第三首。

二、教学古诗:

1、朗读古诗:(1)要想学好古诗,必须首先要读好古诗,自己练习将字音读准,诗句读通顺。(2)指名读,教师指导。(3)教师范读,注意停顿和语气。(4)再指名读,齐读。

2、自学古诗:(1)自学,说说每句诗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查字典,看图,或联系上下文进行解释。(2)小组讨论,每位同学都说一说,小组长进行总结。学习“单于、欲、将、逐”。

夜书所见

学习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其中的意境。学情分析

学习本篇课文时正好是深秋时节,也正值重阳之际,而这两首诗又正好是抒写秋色乡情的千古绝唱。要引导学生结合秋天的特点来理解诗意。

课前准备 1.课文插图。

2.学生搜集描写秋景或表达思念家乡的古诗,读读背背。

教学过程: 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学生交流已知的材料。

2.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

3.看图说话:(出示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正确。

2.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3.体会情感。假如你就是这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4.感情朗读。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指导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

2.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听。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学习目标:

1.认识“促、忆、异”等7个生字。会写“促、深、忆”等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要懂得热爱家乡,珍惜亲情。

教学重点、难点

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体会其中的意境。

教学过程: 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指名背诵《夜书所见》。

2.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提问: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吗?

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根据学习《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怎么学习这一首古诗。自学基本步骤:

(1)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2)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渎中产生的疑惑。

(3)交流:读读、说说、问问。(4)有感情的朗读,背诵。

2.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每组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讨论的结果。

2.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指名朗读诗文。提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引导以情促读。提问:你能用读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吗?3.3.引导以读启发想象。提问:同学们在朗读时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能交流一下吗?

4.学生交流想象的景象,并再次练习有感情朗读。

熟读成诵,品赏文字 1.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2.品赏文字,述说感觉。问: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在用得特别好?

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1.出示生字:促、忆、异、逢、佳、倍、遥、遍、插,读记、组词。

2.说说要求会写的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3.练写生字,同桌互相评点或当堂展评。拓展活动

1.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听。

2.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第五篇:小儿垂钓

《小儿垂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侧、稚”,理解“蓬头稚子、侧坐、遥招手”在诗境里的意思。2.朗读古诗,熟读成诵,理解古诗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感受乡村儿童的童真童趣,体会诗人的写作意图。【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并能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古诗意思。【教学难点】通过看图读诗,感受童真与童趣,体会作者向往孩童般淳朴自然无拘无束的生活状态的写作意图。【教学过程】

课前先学:

1、搜集描写童真童趣的古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小儿垂钓》,试着划节奏。

3、自学诗中两个生字“稚”“侧”,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看图理解“稚子”和“侧坐”。

4、看图大致理解诗意,不理解的地方用“?”在书上标注。

课堂共进:

一、交流分享:(出示先学问题)

1、交流收集的表现童真童趣的诗。

2、交流初读。

(1)出示古诗,指名读,评议,正音,再指名读。

(2)读诗要读出古诗特有的节奏,指名划节奏,自由读,指名读。齐读。(3)小儿在悄悄地垂钓呢,谁来轻轻地读。

3、交流自学的生字。“稚”、“侧”是本课的生字,“稚”是翘舌音,“侧”是平舌音。谁来读好这两个字,指名读。

你能记住这两个字吗?“稚”禾字旁加一个隹字,“侧”单人旁加一则古诗的则字。一起读读这两个字,稚子就是小孩子。侧坐:斜着身子坐着。

4、交流诗意和先学问题:你理解这首诗吗?说说你理解的词句,不理解的提出来一起交流。

二、探究共进:

孩子们,这首古诗写的是(指板书)——小儿垂钓。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小儿呢?这小儿学垂纶学得怎么样呢?下面就请大家围绕这两个问题,再读古诗,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1.出示合作问题,指名读。

合作小贴士:

1、读读古诗,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小儿呢?

2、你发现小儿学垂纶学得怎么样?从哪儿读出来的?

2、小组合作。

3、全班交流。问题一预设:

(1)蓬头 古时男孩子都是从小就开始留长发的,头发分两边在头顶扎成一个发髻,扎的松松的;而有的孩子呢,年龄小,头发还扎不到,这样的头发都叫——蓬头。

(2)稚子 稚子,就是幼儿,小孩子五六岁的样子,上幼儿园,或者小学一年级的小弟弟可以称为稚子。看来小儿比我们小多了,“蓬头稚子”多可爱呀。(齐读第一行。)你还可以从哪儿读出这是一个小孩子?

(3)学垂纶现在来读读诗的第一行,“蓬头稚子学垂纶”——纶,是指什么?(钓鱼用的丝线。)是的,垂纶本来是指钓鱼时垂下来的丝线。诗句中的垂纶就是题目中——垂钓的意思。

可是诗人这儿为什么不用垂钓,而用垂纶呢?古诗讲究押韵,这首诗一、二、四句是押韵的,师范读,再读读古诗,体会诗的韵味。刚才我们读出了小儿很小,很稚气,还从哪儿可以看出他很小呢?说说理由。

(4)草映身是呀!因为身子很小,河边的小草都把他遮掩住了。映:在这里是遮,隐藏的意思。小儿好像躲在了草丛里一般,真是个有趣的孩子!* 孩子们,再读读一二两行,你的眼前出现了一个怎样的小男孩?(板书:天真、可爱)

1、能说说他长得什么样吗?脸蛋,眼睛,头发„„一个充满稚气的小男孩,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头发蓬松。

2、多可爱啊,来,读好这两行,读出你眼中的那个小男孩,指名读。

3、引读:头发乱乱的小男孩。„„

眼睛大大的小男孩。„„ 脸蛋圆圆的小男孩。„„

问题二预设:你发现小儿学垂纶学得怎么样?(有模有样的、认真、专注、全神贯注、聚精会神„„)从哪儿读出来的?

(1)遥招手 为什么只做动作?因为他怕惊跑了鱼,不能回答人家,只能做手势。有人问路都不回答了,学得多认真、多专注啊!那我们就来演一演当时的情景。

(2)师生表演:你们是小儿,我是路人。小儿在野草丛中专心垂钓。

* 侧坐的感觉怎么样啊?

想怎么坐就怎么坐,怎么坐舒服就怎么坐,很随意,很轻松。

准备好了,开始表演了。

“小朋友,杏花村怎么走呀?”怎么没有人回答我呢?怎么只是冲我招手啊?我要去问问是什么意思了。

唉,小朋友,你为什么不回答我啊?怕鱼被吓跑。是呀,大人钓鱼的时候也怕打扰,你这个小儿真专注。

这位小朋友脸都憋得通红了,冲我摆摆手,你刚才为什么也不回答我呢? 这个小儿钓鱼也像大人一样钓得很投入。

你一个劲儿冲我使眼色,后来冲我招手是想和我说什么? 这个小儿钓鱼可真够认真呀!你冲我摇摇手这是为何? 学垂钓很投入呢!

我冲你大声喊,你心里怎么想?

看来你们此刻的感受就是诗中的一个字“怕”。怕什么?

原来是“怕得鱼惊”,所以你们“不应人”,所以你们才冲着我“遥招手”。看看这个小儿“不应人”只用手势动作来打发我,你觉得他学钓鱼学得怎样?有模有样、专心致志呢!(板书:认真、专注„„)

(3)表演得真有趣,真传神哪!通过表演,走进诗的意境,也是学习古诗的一个好方法。能通过你的朗读把小儿“不应人”的认真劲读出来吗?读读诗的后两行。

挺认真的。钓得很专注呢!

专心致志,有小大人的样子了全神贯注,完全投入了。

三、反馈提升:

1、小练笔:

小儿,专心钓鱼而“不应人”的场面多么有意思啊!诗人看着情不自禁地笑了。现在,你就是那个小儿,或者就是看着站在旁边看小儿钓鱼的诗人,拿起笔,写一写当时的情景。注意把刚才你心里的想法和你的表现写出来。老师给你一段开头:

开头一:春风拂面,阳光明媚,我随意地坐在小河边长着青苔的小石块上,学着大人的样子钓鱼。我正目不转睛地盯着河面,这时…… 开头二:春风拂面,阳光明媚,我正走在开满鲜花的乡间小路。走着走着,不禁迷了路。抬头一看,河边的野草丛中这有一个头发蓬乱的小孩在钓鱼呢。我走上前去……

(1)生练写。(2)指名读写作片段。

(3)多么可爱专注认真的孩子啊!此时诗人胡令能就站在不远处看见了小儿垂钓,他会想些什么?

小男孩真是天真可爱,专心致志啊!诗人多么喜欢这个小儿!

诗人多么羡慕这样的生活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2、背诵全诗。

(1)是呀,正是孩子的天真、活泼、专心致志打动了诗人,所以诗人欣然动笔,写下了这首诗。现在,把这首诗完整背一背,待会儿比一比谁最能把小孩的形象传神地表现出来。(自由背)(2)指名背诵

(3)让我们学着诗人的样子,一起赞叹小儿自由自在的生活,一起感受他的天真可爱,认真专注。齐背。

课后延伸

1.师再补充表现童真童趣的诗。

儿童可爱天真的样子令人陶醉,其实古往今来写儿童的诗还有很多,让我们再次走进那些熟悉的诗句,体会体会诗中的童趣吧!自己读。(出示诗句)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村晚》宋〃雷震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宿新市徐公店》宋〃杨万里

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些诗句。

2、默写《小儿垂钓》。

写儿童的诗还有很多,同学们课后可以再去搜集,查找。今天我们学习了《小儿垂钓》,认识了一个充满稚气得小儿,看到他学钓鱼的认真专注,特别喜欢,拿起笔,试着默一默这首古诗。

《小儿垂钓》教学反思(五篇模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