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诗歌教学反思
高中诗歌教学反思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诗歌都很熟悉吧,不同的诗歌,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你知道什么样的诗歌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诗歌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中诗歌教学反思,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诗歌教学反思1诗歌是文学之骄子,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朱光潜先生说“诗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语言精炼简洁,音调和谐、节奏鲜明。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宋词到现代汉诗,源远流长。诗歌教学是学生学习、继承和发扬我国古老而优秀的诗歌文化途径之一,而且诗歌深远的意境和情感有助于增强学生严谨的思维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所以我国教科书,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的语文教科书都选入大量是诗歌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从而教会学生学会品读、研究和写作诗歌。
而我觉得,诗歌教学最重要的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相应的情景中学习和领会作者的情感。初中诗歌教学中鉴赏诗歌的传统步骤、方法是:
1.先弄懂作品的表层意思
2.进一步理解深层含义
3.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
这个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被沿用,直到现在,大多数教师也还是在使用这3个步骤来进行诗歌教学。这三个过程一般都是从解释词义、句义,翻译,挖掘典故、修辞,归纳主旨等方面来得以实现的。但是这样的教学难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去想象和感悟诗歌的意境美。那么,诗歌教学应该如何创设情景,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想象和审美情趣,散发思维,陶冶情操呢?
首先是背景了解。
教材中入选的诗歌有古体诗和现代诗歌。不过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其写作都有一个背景,而且这个背景可能和学生的生活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诗歌的作者和写作的背景介绍占据着什么重要的地。所以背景介绍是诗歌的突破口,学生通过对背景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感悟诗歌,体会诗歌中的情感。例如在教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要让学生其了解李白被排挤出长安的背景,还要了解李白虽狂放不羁,但仍有牢固的报效朝廷,有所作为的儒家思想,才能很好地体味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满与怨愤。通过诗歌背景的学习和了解,学生以能初步走进情景,去体验作者的情感了。
其次是朗读。
诵读是开启思维大门的金钥匙。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更是需要反复吟读,才能领会其深义。在诗歌教学中,要给充分的时间学生朗读,或默读,或齐读,或小组竞读,或老师范读,或播放录音。至于采取什么朗读发,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诗歌类型和具体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朗读方法。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要注意断句停顿,并结合相对应的轻音乐,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快速进入情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录音慷慨激昂,抑扬顿挫,把作者李白的性格和诗歌中所表达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情感揭露得淋漓尽致。学生耳听录音,神已被录音勾走,正和李白一起梦游天姥山呢!所以说朗读,特别是诗歌配乐的录音,能更快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吸引学生自主地创设情景并走进次情景,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接着是图文结合。
图片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变诗歌文字为可触可观的图片,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教学诗境。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展示出来的最表层的美,是视觉上雪景的构图。诗人颇具匠心,以画家的眼光、作画的方法,准确地表现了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行人,没有飞鸟,只有一位披着蓑戴着笠的老翁独处孤舟,默默垂钓的静谧画面。这幅广袤无垠,万籁寂静,大雪纷飞的图画展示出来,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把学生的思绪带入画面,去体验雪后的宁静和老翁的孤独与静谧境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我们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瘦马和游子,构成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画面,这画面的展示,把学生带入诗人无限愁思的情景中去体验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最后是讲解描述。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仅仅通过背景介绍、朗读和图片展示来创设情景是不够的,还应该加以适当的讲解描述,才能使学生进入情景后和领略其中的奇妙。背景介绍、朗读和图片展示来创设的情景大多都通过学生的想象实现的,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用生动的语言,富有情感地加以客观的讲解描述,娓娓道来,让学生在教师的描绘讲解中不知不觉进入情景,去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王维的《使至塞上》通过朗读和图片展示可能只能领略诗歌的韵律美和大漠的奇景,却未能完全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所以教师要对该诗歌进行必要的讲解描述,使学生理解和领会该诗是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另外,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表达了诗人的抑郁、愤闷、孤独、寂寞之情,和希望边疆平定的感情。
我觉得诗歌教学,盲目地分析讲解背诵是行不通的,教师要极力创设更多的情景,并吸引学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走进诗歌所描绘的世界和作者的心灵,才能真正地领会诗歌的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情感。教师可以通过以上背景了解、朗读、图文结合和讲解描述等方法来灵活创设情景,为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飞向诗文,飞向作者,飞向生活,飞向明天。
高中诗歌教学反思2古典诗歌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教学对于陶冶性情、加强美育、继承传统,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在诗歌教学中,知识、技巧训练大于思想的领悟、价值的追求、审美的熏陶。这有待于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
在高考指挥棒效应明显的大环境下,设想如果不考诗歌,又有多少学生真正主动的搜集诗歌、背诵名句、感悟意境?因为“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1]当代高中生浸泡在媒体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的情境中,很多学生拒绝传统,崇尚个性,已经失去学习诗歌的动机。如果诗歌教学与现实脱节,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就会更加厌恶诗歌学习,这与诗歌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周易》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因此,高中诗歌教学求新求变迫在眉睫。在新课程背景下,变的是思想、方法,不变的是道德感悟、审美追求。道德的崇高与审美的品位是学生对诗歌的自觉式追求。现从心理学视角,从动机、美感(艺术鉴赏)、能力三个维度,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三专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谈高中诗歌教学改革,并作一定的反思。
背景分析
传统的诗歌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形成符号化认识。如谈到杜甫,就想到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成“诗圣”,思想是“忧国忧民”。提到李白,就想到他被称为“诗仙”,将他与浪漫主义紧密联系,想到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这已形成当下标准化、范式的诗歌教学模式,在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思维定势”。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引导学生以知人论世为起点,多元化解读文本,找到传统与现实的平衡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与创新能力。而《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梦”属于想象的类型,教学中带领学生跟随李白的思维踏上多彩的追梦之旅,找到神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衔接点,回归现实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王国维说:“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结合体,鉴赏诗歌除了进入意境中外,还可以获得情感的愉悦、心灵的共鸣、审美的体验。而高中生鉴赏诗歌,有三大步骤:读懂诗歌、感悟意境、创新理解。其中激发学习动机是前提和基础,感悟意境是领悟与内化,创新理解是目的与结果。
以下是从心理学角度解决上述问题:
一、培养学习动机
“诗歌教学是重点更是难点,年代久远,时空跨度大,要想真正领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需要每个参与者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品味诗歌。”[2]而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有效的途径是课前问题的设置。“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3]针对《梦游天姥吟留别》我确定的课前预习目标是:(1)温故知新,复习已学习的关于李白的诗句;(2)知人论世,了解李白豪迈洒脱的生命轨迹;(3)诗海探珠,联系诗歌谈别人对李白的评价;结合这一学习目的,我创造性地选用诗歌名句,分别是温馨预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学子用功时”、知人论世“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诗海探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并将这些学习目的作为学案,课前复印给学生。
“温故知新”环节我引用一段文字:
就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秦民们曾一千次地吟咏过的那条河,白霜与芦花茫茫;魏武曾挥鞭遥指过的那片海,秋风正洪波澹澹;我们将在边塞再听“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久远浑响,我们将到荒原重温“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兴衰无常;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叹息使我们也“怆然而涕下”,令“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傲啸也激起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赤壁大江东去,那尚未销蚀的铁戟被大浪淘出,问英雄安在?楚天千里清秋,那在少女的红巾翠袖上留下泪痕的豪杰,已身老沧州!杨柳岸边,晓风残月凄然相送;春花秋月,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学习动机的培养途径中最重要的一条:引起学生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这段文字中,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是:秦民吟咏与音乐的魅力;魏武与海的渊源;边塞诗的雄浑豪放与美国西部片的苍凉之美;“怆然而涕下”与“揾英雄泪”的异同点;“三赤”名篇与余秋雨的《东坡突围》;柳永与“奉旨填词”的故事;李煜与仓央嘉措、纳兰性德三个“情圣”的人格魅力。
“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实践和训练、测试手段,在未来的教学和测试中将更加受到重视。要提高比较阅读的质量,必须熟悉比较阅读的思维方法:求同和求异。”[4]无论求同还是求异,这段文字都能从音乐、地理、影视、文学、宗教等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引起内心的共鸣,维持其对新鲜知识的好奇心。
“知人论世”环节设计问题:
“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这样清晰地规划了自己的生活蓝图: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他希望找一条终南捷径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5]李白的个人理想是否现实?他的个人才华如何一步登天,成为唐玄宗的御用文人?李白的性格是否适合醉心于功名利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适权贵”与他的“卿相”理想是否矛盾?
这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由外到内,结合文本,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体验进入到诗歌中来,达到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诗海探珠”环节我引用李白的《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这首诗的“亮点”在“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上,“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蓦然回首,发现李白也有人格上的“偶像”孟浩然。由此联想到《诗经·孔子世家》中的名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在李白傲慢、不可一世的外表下有一颗谦逊的内心。打破对李白认识的思维定势,也是维持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在“温故知新”“知人论世”“诗海探珠”这三个课前预习环节中,学生能带着兴趣去阅读文本、了解诗人、反思自我。这为后面进入诗歌文本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追求美感体验
“林萍在《引导学生徜徉在美的意境中——中学古诗词教学琐谈》中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领会古诗词意境美:①紧扣情与景,赏析意境美;②知人论事,感悟意境美;③品味“诗眼”,进入美的意境;④激发想象,感受意境美。”[6]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台精彩的戏剧,是一部多章节的小说。要想让学生打起精神来听课,课堂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内涵,还需要一个精彩的导语。”[7]要让课堂这幕“戏剧”高洁雅净,让课堂这部“小说”气势奔放,“导语设计”可以视为一堂课的“凤头”,应斟酌再三。这是我执教《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入时的一个片段:
师:(展示图片)天姥风光欣赏。同学们,欣赏完天姥山的风光,你有哪些感触,能不能用四个字概括一下你的心情?
生1:风光旖旎、云雾缭绕、如梦如幻。
生2:湖光山色、田园风光、神仙世界。
师:同学们概括的很好,那么,除了,天姥山外,还有哪些山让你们向往呢?
生1:我想到少林寺去看看,我向往嵩山,感受一下那里武术氛围。
生2:我想登上泰山,感受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据说秦始皇、汉武帝也曾经到过那里呢。
师:不错。你也可以去那里沾沾灵气啊。刚才这两位同学向往的山统称为什么呢?
生:统称为“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这是我从《笑傲江湖》中了解到的。(其他同学偷笑)
自我反思:一、展示图片方式的好处:(1)符合心理学“有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吸引到课堂上来;(2)情境式导入。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绚丽多姿的天姥山的风光,能冲击学生的视觉神经,领悟到钟灵毓秀的内涵;二、对话式导入。符合心理学中的“思维品质的广阔性”原理,由天姥山到嵩山、泰山,再总结“五岳”,谈《笑傲江湖》,神游万里,但又“入乎其中”,可谓妙合无痕。三、体悟意境美。“如梦如幻”的天姥山与超然物外的李白完美融合,使学生明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诗的意境,并与本诗“诗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契合。“神仙”怎能被尘世的污垢所蒙蔽呢?四、提升审美品位。这段对话中出现对多的词是“山”,如设计与泰山有关的诗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并进行有关“山的沉稳”与“人生豪迈”的片段写作,必能使学生的作文有“源头活水”,净化学生日益浮躁的心灵。
三、激发创造能力
“创造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是首当其冲,因为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8]创造能力具体表现为诗歌鉴赏中立足于文本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解读”。而小组讨论能最大限度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①诗歌为什么不直接写天姥山,写“瀛洲”的作用?②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③天姥山真的有“四万八千丈”这么高吗?④“天姥连天向天横”与《蜀道难》“可以横绝峨眉颠”两句中的“横”是“冲”的意思吗?⑤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⑥“且放白鹿青崖间”的“鹿”可以理解为“功名利禄的”的“禄”、“大道如青天”的“道路”的“路”吗?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古代三座仙山之一的“瀛洲”的了解,感受到天姥山的神秘、梦幻色彩;“四万八千丈”是夸张的修辞,突出天姥山的高峻,并与“横”联系起来,对天姥山获得挺拔、高大的感性认识;而作者花大量笔墨写梦境,是采用象征手法,写梦中仙境的美妙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让学生获得理性的认识。只有在感性与理性之间不断进出才能让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被思维的“牢笼”束缚,做到收放自如;至于将“鹿”解读为“禄”或“路”,只要有合理的解释,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把决定权交给学生未尝不可。
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本身是个难题,从意象、语言、艺术手法、思想感情四方面赏析诗歌,已成为教学的范式。从动机、美感、能力三个角度谈诗歌改革,本身有些牵强附会。关于诗歌鉴赏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实施策略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是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抓住学生的心理,“以人为本”让学生自愿、主动地接触诗歌,获得诗歌意境的美感体悟,在传统与现实中找到平衡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化鉴赏能力,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是要追寻的目标。
高中诗歌教学反思3中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和谐的韵律,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使人们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素质获得提升,文学艺术素养有所丰富,不断完善。
诗歌教学贯穿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部语文教学过程,甚至可以延伸到幼儿学说话时候。按说,高三学生应有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了,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因何在呢?经过长期观察,我感到以下几个因素阻碍了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鉴赏:
1、背诵积累少。
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识记,恰恰相反,要提高语文素养,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原始积累。由于一些错误的认识,目前学生能完整背诵的诗歌非常有限,这对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对语文教学都是极大的悲哀。
2、语言障碍。
古代诗歌中的特殊句式,文言词汇,都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鉴赏。
3、缺乏必要的训练。
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对一首诗歌,学生即使感悟到了,也不会表达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除平时教学中的不足,就是重讲轻练,同时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基于以上思考,高三诗歌鉴赏训练中,通过对内容归类,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理解能力;通过训练解题模式,提高鉴赏表达能力。
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常常与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真正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对作者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诗歌作品。“以世论诗”即为再现当时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以其世观其诗。
语文教学应该重欣赏,而诗歌教学尤其要重视欣赏,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对比较难懂的古诗文更加不赶兴趣。
当然,要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并不是仅靠一朝一夕之功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诗歌训练中,了解作者,辨清风格,仔细揣摩、细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认真积累一些诗歌知识,增加自己文化底蕴的积累,相信我们在“操千曲”“观千剑”之后,一定会“晓声”“识器”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古典诗歌鉴赏阅读中立于不败之地。
高中诗歌教学反思4“诗言志,歌咏言。”《礼记·经解》记载了孔子的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余秋雨先生也曾说:“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可见诗歌这种短小、简洁、含蓄的韵文,是最能进行情感和审美教育的一种语言形式。
高中语文新教材中所选的诗歌,都是各个时期的艺术精品,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可是由于过去长期以来大多老师不愿学生多走弯路,使很多诗歌教学课堂过于强调理性分析的教学模式,对知识和问题的探究过程完全由老师包办代替,应该最爱诗的高中学生只是为了应付高考而努力背诗。可是对高中语文老师而言,上好一堂诗歌赏析课并不容易,尤其是如今高考诗歌赏析考查得分率不高,很多学生喜欢读诗歌但是害怕做诗歌赏析题目,所以上好一篇诗歌课文绝不是像基础教育阶段一样会读会背就能解决问题。面对诗歌赏析的困难,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抓好诵读,体会诗歌音韵之美
以朗读贯穿整个诗歌教学已经成为不少语文老师在诗歌教学中达成的比较一致的共识,很多老师确实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读,特别是年轻教师的课堂上,个人轮流读、小组接龙读、全班整齐读,教前教时教后不忘读,总之形式多样,书声不断。如在《我爱这土地》中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让学生用两种读法:一为天真的节奏明快的疑问式,声调稍高,读出后显得俏皮;而另一种读得深沉、缓慢,为痛苦又关爱的表白,让人感到诗人饱经风霜后仍然痛苦执着的追求,那份爱国青年对受日寇践踏的故国的爱就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了。
二、创设情境,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教古诗时,我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是能够相通的。现在很多中学已经有了多媒体设备,诗句描写的情景,都通过媒体再现了出来,使原本难以意会的诗句变得形象可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各种教学媒体,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使之自由地在思绪的天空翱翔。在一次《雨霖铃》的教学过程中,我自己进行了一次有感情的范读,同时配乐和加以画面提示,给课堂增色不少。在传统的高中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单靠一张嘴和一支粉笔,采用理论分析和进行板书来达到教学活动的开展。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表达的内容极其有限,而且还无法激起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激情。所以,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局限了教师的教学内容,还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如今社会所欠缺的创新能力无法在学习中得到有效的培养,是需要得到内容上和形式上的丰富的。
三、披文入情,体味古诗的情感之美
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绘的景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情感美。诗人“情动而辞发”,诗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才能使学生领悟到诗中的情感美。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己之情来激发学生之情,使学生带着丰富的情感,和老师一起进入诗中或欢喜或悲伤的情感中。这就需要教师自己有着丰富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枯燥乏味的讲解是毫无效果的。教师可以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诗中具体的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既要从整体上把握住一首诗的情感,又要去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情感。朗诵是学诗歌的基本切入点,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以“一解题、二释词、三解构、四总结”这样一种模式来组织整个教学活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机械乏味。要知道,很多诗歌中都蕴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情感,如果只是采用这样一种呆板的教学方式来解析,那么学生最多只能感受到教师所表达出来的教学情感,对于诗歌所传达的思想,便难以得到深刻的体会,而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也就无从谈起。
四、正确理解,把握作者思想之美
古语说“诗言志”,古诗词往往用唱的形式来表现,在音乐的美感中传递动人之情,凸现其深邃的思想和喻世的道理。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那么,艺术技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要准确透彻地理解作品,应注意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这是理解作品的基础。诗词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它既离不开诗词家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更离不开产生诗词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
中国诗歌从《诗经》到《楚辞》,从陶谢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璀璨夺目。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它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目前,教育改革日渐深入,语文教育正在逐渐回归诗性和人性。朱光潜说得好:“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的文学可有真切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总之,语文教师只要以这个标准为中心,就不难上好诗歌赏析课。
高中诗歌教学反思5一、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1、功利性的心理影响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以往评价学生的标准就是分数,因此学生变成了做题目的机器,师生都忽略了彼此情感态度的教育,而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是非常需要投入情感的。回顾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多是教师为主体,满堂讲满堂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只会动笔不会动脑。如,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将各种诗歌表现手法及鉴赏手法进行罗列,然后给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示范,之后便是用了再用的题海战术。生搬硬套,学生不求甚解,只需要知道答案,求得高分,而忽视了情感体验的过程,没有将自己放入到作者的创作情境中,所以写出来的答案千篇一律,漏洞百出,缺乏思考性,鉴赏能力自然不会提高。
2、乏味的教学过程无法吸引学生鉴赏诗歌
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以“一解题、二释词、三解构、四总结”这样一种模式来组织整个教学活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机械乏味。要知道,很多诗歌中都蕴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情感,如李白的《将进酒》气势雄伟,有如大河奔流,一泻千里;诗情豪迈,言语狂放,却又沉着抑郁。如果只是以老套的方式来讲解,学生便无法体会当中的情感。那么对于李白其人以及对于诗所传达的思想,便难以得到深刻的体会,而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也就无从谈起。
二、有效的诗歌鉴赏教学方法探析
1、改变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目的提高高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教学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什么样的活动,都在目的的指导下,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所以,以应付考试为诗歌鉴赏教学的目标,只会让学生成为被动接收知识和做题的机器。如今,新课程改革让教学目标得以明确,为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而教师便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改变了教学心态,为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而努力。
2、改进教学过程,生动教学环境
改进教学过程,为的是使整个课堂教学能有个井然有序而又不失热情的环境,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极易学习和愿意学习的氛围。而改变教学过程,可以以教师自己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为基础,将诗歌讲解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教师在讲授柳永《雨霖霖》时,教师可以深情演唱李叔同的《送别》,将学生引入离别的感伤氛围中,再用伤感的思想情感作为基调,利用带感情的朗读进行情感渲染,从而让整个教学活动都在诗人的思想情感下进行,让学生能在深刻体会的基础上,把握住整首诗所要表达出的各种内容。这是种极易学习的氛围,可以让学生不用刻意学习便能体会诗歌情感,从而加强对诗歌表达方式的探究和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能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形象的动画与诗歌联系起来,再加之与诗的内容极其贴近的音乐,那么学生的对整首诗的鉴赏能力在这些工具的辅助下,便能得到了相应地提升。
三、总结
诗歌篇幅较短,诗歌鉴赏是多方面的、综合的,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还应该关注标题、作者、题材、注解、技巧、典故、语言风格等等。在这里不一一阐明。笔者认为,传统的诗歌鉴赏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说教式教学,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感受和知识接受能力,只为教出考高分的学生而努力。这完全背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结合诗歌教学的特征,立足诗歌本身,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掌握技巧,日积月累,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会有更大的提高。我们更要加强素质教育思想的普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活动与社会相联结,为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高中诗歌教学反思6高考,诗歌鉴赏题十一分,对于福建学生而言,这是一座大山,一座有点难以逾越的大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不知怎么搞的就是那么害怕,就是那么无语。每次考试得分率很低,不少人连诗歌的基本内容都无法读懂,只是瞎蒙乱写而已。
于是我不能不想想:我们的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背唐诗宋词,小学也要求背七十多首,初中又背了五六十首,到了高中至少也背四五十首,一共加起来我们的学生至少背了两百多首诗歌。按道理能够背两百多首诗歌的学生文学素养应该不太差,而实际上这些背了那么多的学生为什么对高考的十一分的古典诗歌鉴赏题居然束手无策?这是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不能不反思。
是不是我们这些学生从小背诵诗歌的时候根本就是无心?还是这些学生的语文老师没有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还是我们这些古典诗歌对这些学生没有一定印象力?
这些问题作为语文老师可能我们并没有仔细思考过,顶多是每次在教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时候,我们才会想起如何教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如何理解诗歌,当时我们上课的时候讲解诗歌并不是按照高考诗歌考题的模式来讲,我们只是从纯粹的欣赏的角度来讲,学生听讲的时候也只是以一种并非认真的态度来听,除非这首诗歌是他喜欢的,除非他的确是对诗歌有兴趣,不少学生在上诗歌的时候都是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甚至有些麻木的状态。
现在进入复习的状态,有必要对以前学过的诗歌进行一个小结,既要让学生多背一些过去学过的诗歌,也要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慢慢地理解与感悟诗歌的特点,特别是应该适当地给予学生诗歌诵读与理解的方法与策略的指导。这个工作要做深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这些学生的诗歌基础并不是很扎实,以前所学过的那些诗歌对于他们而言仿佛是遥远的记忆,仿佛是隔世的电影。
而要让学生由以前那种相对麻木相对混沌的状态转入相对积极相对明确的状态并非易事,因为大部分学生对这些古典诗歌并没有办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没有办法在朗读背诵这些诗歌的过程中获得美妙的体验和成就感。而这是需要我们这些语文老师寻找到一个切入点,一个能够让学生经过语文老师指点之后能够慢慢进入诗歌鉴赏门口的点。这很重要。学生一旦能够从这个点开始理解了如何读诗,如何赏诗,如何品诗,这些工作是可以慢慢地一个个开展。当然真正要达到如此境地却非易事,至少是需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至少得让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有一点点的收获,有一些进步,至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会像以前那样对诗歌无动于衷,对诗歌麻木不仁。
我相信,只要我们当语文老师的能够很好地理解诗歌的特点并且能够以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讲述,让自己的学生能够接受与理解,学生是可以一点点进步与提升的。虽然诗歌鉴赏很难,虽然学生的基础不好,但我们一定要努力去教,去帮助每个学生,尽可能使他们有所进步。
高中诗歌教学反思7从刚接到课题的诚惶诚恐,到备课过程的煎熬辗转,到走上课堂的坦然自若,这节公开课,让我实现了十几年教学生涯的飞跃,完成了对课堂教学认识的质变。
反思此次公开课感触颇多,有收获、有遗憾,更有满满的感动和幸福: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有这样一个锻炼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我也诚挚地感谢每一位关心帮助我的同仁们,他们在百忙之中给我调课、观课,坦诚地为我指出教学设计的不足和上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热诚帮我出谋划策,优化课堂设计……正是各位领导同仁的满怀智慧的无私引领才使我得以重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
诗歌鉴赏是中考备考的难点之一,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方面细心研究了各地中考题尤其是我市近五年的诗歌鉴赏考试题型,认识到考试涉及比较多的是内容把握和情感理解类题型,另外就是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类;另一方面从侧面了解到,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得分率较低的主要是在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类题型,因此确定以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这两类题型为重点进行答题技巧的探究揣摩。同时结合当前初三学生实际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设置了这样一堂课。
为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容量,本节课我借鉴“三步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的基本原则,设计了第一步积累知识、第二步培养能力、第三步拓展训练的课堂大框架,整堂课又分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了解课标考纲,第二环节理题型、明重点,第三环节明手法、增能力,第四环节品字词、赏语句,第五环节实战演习、规范答题。我认为整节课学练结合,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知识有了升华,能力有了提升。
下面我就这节课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实际课堂效果和目标达成的经验总结如下:
1.对中考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和命题角度的梳理和把握。
为了让学生初步把握中考诗歌鉴赏的出题方向和题点的分布的变化规律,我下功夫搜集了山东各地市近几年的中考诗歌鉴赏诗题,集中精力对我市近五年的诗歌鉴赏题进行了纵向的分类整理和整合梳理,意图一方面通过几年考题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试题的难易程度的变化和考点、难点的分布,从而总结出一些命题规律,并以此为抓手让学生总结出各种出题方式和做题方法,使学生的做题能力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对中考诗歌的鉴赏的感性认识,消除对这类题型的陌生感甚至畏惧感。
2.摸清学情,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欠缺的能力进行重点突破和有效指导。
备课伊始,我把中考涉及频率较高的内容把握和情感理解确定为课堂的重难点,但是,区教研室范老师结合中考命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得分情况,及时为我调整了课堂教学目标。为进一步摸清学情,找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应考过程的薄弱环节,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在不同学校、不同水平层次的班级中两次试讲,以此确立了合理的目标,并检验课堂环节设计和导学案上试题难度的合理性。
从实际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掌握了答题步骤,明晰了鉴赏的一般答题思路及规范的表述形式,突破了学生在面对诗歌鉴赏题时往往“心中有而笔下无”的瓶颈,能够依分布点有效作答了。
3.注重了对学生答题规范的指导。
据了解,参加中考阅卷的老师很多是高中学校刚刚送完高三的老师,他们每天面对的学生答题能力和规范程度与初三的学生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语文阅卷不可避免的主观性会使一些答题不规范的学生语文成绩受很大影响,很多所谓发挥失常的学生,我以为,其中的原因恐怕多是由于答题不够规范。规范答题意识的强化和习惯的养成,贵在平日课堂教师的重视和引导。因此,在课堂上,我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指导,还特别重视了规范答题习惯的培养。通过细心的指导和温馨的提示,很多学生在导学案上的答题书写和用语规范程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4.学案贯彻课前、课中、课后,提高了课堂效率。
为构建合作探究、自主高效课堂,在这次公开课中,在教研室专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尝试编写使用“学案”。虽然因为对学案的认识不到位,导致编写过程中几易其稿,但我自己感觉,学案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习目标清晰,分项成果有了载体,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有了依据,让课堂的推进有条不紊,有效渗透了复习的方法,引领了学生温故知新。
学案的编写,让我学会改变教学策略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它让我不停地反思是不是站在学生立场备课、上课。学案的编写,大大提高了我备课中的“选材”能力,课堂上与学生的“亲和”能力以及方法中的“导演”能力。学案的使用,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内容更清楚,学习方法更有效,学习过程有本可章,合作探讨有了平台,连做笔记的效率都大大提高,也让一节课学习时间更合理、更科学。如果没有学案,我很难相信自己能够在一节课上完成如此丰富信息量的交流。
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学案的检查,迅速地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同时督促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我尝试的这种教法,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这堂课犹如一面镜子,让我获得了一定的自信,对于自己的认识有了新提高,但这认识绝不都是正面的。这面镜子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氛围驾驭能力的不足,学生主动质疑问难不够,创意问题不多。
有位教育家说:“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一个火把,用我们的智慧去点燃;而不是把他们看成一个瓶,用我们的知识去浇灌。”
回顾本节课,虽不乏对学生的提问,但诚如观课老师所言,却缺了学生的主动质疑,我还是太过拘谨于课堂的预设,没有放手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乍看去,这群孩子很听话,积极的记笔记,回答问题。但这背后都是我在主导着,知识是在实践中习得的,一堂课如果不能真正做到学为主体,真正的放手发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思考的意识,终究是算不上一堂真正的高效课堂的.。
2.预设的东西多了,生成资源少了。
叶澜教授曾经针对生成性的课堂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就要求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成为知识王国探险队的队长,而不是旅游团的讲解导游。
但是在我的课堂上,为了能保证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我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的导演”,把课堂的主导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虽然我备课也算用心,也算充分,按说有生成的前提,有超越和发展预设的可能。但是,我没有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是努力引导学生走向我预设的“景点”。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世上最难的是便是认识你自己,于我而言,通过这节诗歌鉴赏的公开课,我确实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部分,这足以证明这堂公开课与我自己是有价值的。最后以屈原的话自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以上是我在教学《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这一堂课后的反思与总结,不妥之处,还恳请各位专家及同仁批评指正。
高中诗歌教学反思8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是如果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而且,专家们都说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诗歌单元的教学让笔者感觉收获很大,这里来谈谈笔者的教学感受。
诗歌作为我国科学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学史的一个奇葩,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诗歌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博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古代诗歌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代表着高品味的文学趣味,中小学生可以从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丰富中小学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诗歌教学实践中受到心灵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培养伟大的人文精神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高中阶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又要求对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我们在教法上传统采用创设情景法将学生带入特定意境中感受作品形象对古代诗词有自己的感悟。既然是感悟和鉴赏,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教师有自己的感悟外,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感悟和独特想法,让教学也带有个性化色彩。往往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使得诗歌教学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局面,下面是笔者上课的一个实例,从这个实例来谈对诗歌鉴赏课的个人感悟。
在上了几节关于炼字型的诗歌鉴赏课后,笔者带着学生总结一下这类题型一般的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高二学生对于诗歌鉴赏也有一定的阅读体验,这点他们也可以总结出来。通过展示近几年高考中关于炼字类型的诗词让学生去研究讨论如何答题能抓住得分点,接着师生共同探究找出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笔者感觉这一课上得很是热闹,学生也很积极。笔者给学生留下三道题目都是关于炼字类型的,笔者抽查一个班级的作业,结果发现问题很多,模式是有了,但是对于诗歌的内涵理解没有把握住,光有形式没有内容,这是很大的问题,下面就一个教学例子进行简单分析: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题: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好多同学的答案就是说“看”字用得好,很形象,主人公看到眼前的景想到留别的愁苦来表现内心依依不舍之情。这种答案表面看问题不大,但是“看”到底什么意思,在文中到底是个什么妙处几乎没点出来。当然,这首诗便变成了讲课的重点。于是,笔者就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看他们答题的漏洞,然后具体去解析这首诗歌,先看诗歌的题目,强调“南浦”跟长亭一样都是送别的代名词,意见“南浦”令人顿生离愁,接着看诗歌找关键词,目的就是让他们领会“看”字在文中的妙用。拓展的时候,笔者举了《别赋》中的句子帮他们消化所学。看似学生有所领会,一节课下来笔者觉得特累,感觉这种教法没什么太大的效果,但是一时真是想不起来有什么好的方法去讲鉴赏题目,一时走进了死胡同,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
在另一个班上课,笔者思路一时没打开,如果还按照上面的方法去讲课,收获甚微。笔者就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先让学生欣赏一下李清照《一剪梅》的mv,在《月满西楼》这首韵味十足的歌曲中,学生仿佛也被带到了词中的意境中来,有的学生看完后居然在书上写下了大约二三百字的鉴赏片断,每个同学鉴赏的角度也不一样。于是笔者顺势把《南浦别》打在大屏上,学生开始没多少反映,接着展示题目:“假如你是导演,你怎么把这首诗拍成mv或做成flash动画,要把诗中所要展现的东西表现出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好。”班里顿时热闹起来,三五成群讨论起来。十分钟后,同学自告奋勇把自己的剧本设计讲给大家听,创意十足,包括配什么类型的音乐,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动作,包括什么颜色的字体学生都考虑到了……笔者觉得最好的就是班级一个学美术的同学和她同位的配合,一个画画,一个用语言去解说,生动形象,意境设置精彩独到。我们把鉴赏课变成了对诗歌的再创作课,一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就是古代诗歌教学中常用的创设情境,体验情感教学法。上面的课堂实例中,传统的创设情景法和现代化多媒体被结合了起来,创设教学情景其目的是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生动、具体的形象。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借助语音、图像、影像、文字等媒体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语文中有许多优美的、令人心驰神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篇目,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那些生活阅历不深、没有身临其境的中学生讲解半天,他也许无法理解,而借助于影视形象再阅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诗句的音韵美和形式美。传统与现代的适时结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高二学生也开了计算机这门课程,他们主动将所学计算机知识用于语文课堂,学习诗歌的兴趣大大提高,自己找了好多课本外的诗歌进行情境创设,并成立了诗歌兴趣小组,达到了学习诗歌空前的高潮。
笔者的教学思路这时候彻底打开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由“山穷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收获很大,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发挥他们独特的想象力,他们的创造力带有个性化色彩,笔者也发现了原来班上的学生这么有才!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实施途径和课堂结构,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
随着形势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知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能增进教学效率,提高信息增殖率,扩大教学规模。在新的世纪里,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信心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我们要认真探索一下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基本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尝试,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同时把这种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我们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巧妙结合,打开了诗歌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让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方式是为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目标是多元的,教学方式也不应该是单一的。不管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并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久而久之,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高中诗歌教学反思9摘 要: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与完善,在新课标概念下,高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而对于高中语文来说,诗歌鉴赏是目前高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这样的实际下,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心得提出来的,亦是现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着重从现在的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为提升诗歌鉴赏教学质量做好必要的保障。
关键词:诗歌鉴赏;少教多学;教学思考
诗歌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在现今的高中诗歌教学中,并没有积极地发扬民族文化,不重视诗歌教学,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质量。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完善,我国大力推行新课标教学,尤其是高中的语文诗歌鉴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但是从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状况来看,诗歌鉴赏教学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主要是以诗歌的记忆、背诵、朗读为主,学生对诗歌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是单纯地记住了诗歌,应付了目前的考试,这虽然解决了学生当前的问题,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单纯的记忆会使学生产生厌恶的心理,学习兴趣下降,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下降,就达不到教学的效果。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新课标针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所推行“少教多学”教学方式的优点,并为改善教学状况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教师引领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并巧设问题
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学习压力比较大,尤其是在诗歌鉴赏和文言文的学习上比较吃力,而这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要想学好诗歌鉴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但是从现在的高中教学来看,学生很少进行课前的预习,忽视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导致课堂上没有学习的方向,盲目地学习,学习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进行预习,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为诗歌的学习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
1.在预习中要给学生布置简单的任务。预习不仅仅是要对诗歌有一定的熟悉,如果只是这样往往达不到预习的效果,在预习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简单的任务,要有预习的目的性,不仅要对诗歌熟悉,还要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简介等一系列问题,这就凸显预习的目的性,能有效地提高预习的效果。
2.在预习中教师所布置的预习任务难度要适中,不要过于简单,也不要过于难,过于简单学生没有预习的兴趣,难度过大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预习效果,因此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诗歌创作的背景、作者的写作环境,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性。
二、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提高学习质量
所谓的少教多学的意思就是教师要将主动权放在学生的手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在学生的手中,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满足了这一点,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几乎就不会参与,学生进行思想心灵的沟通。对于比较难的诗歌,学生独自学习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候就需要发挥小组学生的优势,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用心去交流沟通,进行思想的融合,会产生新的思想,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小组学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小组学习中始终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这一基本原则,在学习中享受的并不是学习的成果,而享受的是学习的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学习,学生的逻辑得到了提升,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产生了高效的学习效果。
2.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在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多多展示学生之间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学习中竞争,在各个小组进行学习成果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旁边进行点评,做一些补充,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小组之间的一些问题,这样不仅能将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落到实处,还能达到教学目标。
总的来说,诗歌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但在今天却成为教学的难点、重点所在。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状况,推行新课标所提倡的少教多学教学方式,将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落到实处,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才能真正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权调动起来,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能有效提高高中诗歌鉴赏的课堂效率。
高中诗歌教学反思10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还要注意课内外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李白、苏轼两位诗人的资料。课后,收集两位诗人的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为了改变串讲串问的教学结构,我抓住重点进行教学。两首古诗没有平均地使用力量。《望天门山》和《饮湖上初晴后雨》相比,第二首易学好懂。于是我把第一首诗作为教学重点,又抓住第一首诗中插图的运用,为重难点的突破口。因此,增大了这节课的教学容量,节省了教学时间。
二、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1.自学时间充分。
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同时渗透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潜移默化培养自学能力。
2.质疑环节落实。
在汇报了读懂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而且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很有水平。如,“出’是“出现”的意思,为什么这里不用“像”为什么“生紫烟”的“生”不用升起的“升”张老师并不急于解答这些问题,而转向全班学 生:“谁帮他解决”“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大家怎么想”很巧妙地把“球”又传给了学生。
3.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第二首古诗。
基于《饮湖上初晴后雨》浅显易学的特点,学习这首古诗时,我宣布:“对于这首古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还有什么别的方法都可以试一试。”这样的安排彻底放开了学生,让学生自主选择最喜欢的方式学习,真正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思想,课堂气氛热烈。
三、创设情景,以读为本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师的配乐范读,投影打出的画面,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配画加上动作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师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重视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四、主导作用发挥得当
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老师能顺势引导,随机应变,表现出对古诗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如,观察点的巧妙解决:“我应该站在哪儿望着天门山来吟诵这首诗呢”当一学生没有说准时,老师问:“谁还有不同的意见”当学生能联系诗句说准观察点后,老师仍引导到“再看一看题目,还有补充吗”这些指导与点拨,及时、准确、到位。另外,激励语言的运用,也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思想,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少了老师个人风采的展示,多了切实为学生服务的应变。
五、加强了课内外的结合课堂上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收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终生有益。特别是课后作业的布置:“除了学过的,同学们再找一两首,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很有新意,它打破了课内外的界限,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第二篇:高中诗歌教学反思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王等堂
诗歌作为我国科学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学史的一个奇葩,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诗歌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博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诗歌鉴赏是语文学习的重头戏之一,而学生在这方面能力薄弱,积累不足,阅读背诵的诗词作品少,对诗歌的形象、诗歌常用的意象、诗人个人经历创作风格等都缺乏了解,缺乏直接的感触,致使鉴赏时难度颇大。经过一段时间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诗歌部分的学习,我积累了一些较为粗浅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诗歌鉴赏是需要文言功底的。因为现在的选题往往都是古诗,特别青睐唐诗宋词元曲,而这些诗作都是古词语,有实词虚词。我们要告诉学生,在鉴赏前一定要把诗歌读懂,只有了解了内容才可能去做题,去分析字的妙处,去把握诗句的特点。如果不让学生去复习实词和虚词,不抓住课本中的诗词古文来复习,学生的古文功底差,要做好诗歌鉴赏题是难上加难的。
做好诗歌鉴赏题还要了解诗歌中的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很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含的意义基本是固定的。如果我们熟悉这些意象,会给鉴赏诗歌带来很大帮助。如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杨柳,柳永《雨霖铃》词中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等。长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南浦,如唐代白居易《南浦别》中的“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等。酒,“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等,是以酒抒写别离之情。再如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菊花,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菊花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梅花,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至于诗歌的意境,因其概念比较抽象一些,只需要学生明白,由多种意象组合而形成某种意境,客观图景与主观情感完美结合,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情景交融是意境的基本特点。让学生在不断鉴赏中逐步领悟意境的内涵。
另外,我们在做诗歌鉴赏题时可从这四个方面来答题,做到这些方面,可以说是以不变应万变。一是解释字词的意思或分析意象,这一步是最基础的一步。二是把字词放回原诗句中,分析作者所创造的意境,这一步可把完整的句子译出来,然后加以概括说明。三是交待这一意境的特点,特别要点明他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四是结合全诗,概括地分析一下诗句是如何在表达出作者的思想的,分析时可从内容、语言、修辞、表现手法等方面入手。
当然,要分析好诗歌,还要掌握大量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如什么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描写渲染、白描、以动衬静、先抑后扬、对比、象征寄托、比喻拟人、借古伤今等。只有做到心中有积累,才能面对诗题不心慌,回答起来有内容。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教学如何开展审美教育
王等堂
古典诗歌鉴赏一直以来就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诗歌鉴赏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都有很大作用。新课改特别强调审美教育,而诗歌鉴赏是语文审美教育实施的必要的途径和重要内容。系统、深入地研究诗歌鉴赏教学的规律,寻觅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近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我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希望对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有一定的益处。
一、把握背景,情境导入。古诗词鉴赏课之前,应该首先鼓励学生去搜集诗词的创作背景资料,只有在了解相关背景后,才能丰富学生对于诗词作者、社会现象、历史背景等的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诗词的内涵,积累诗歌知识,为学生自己赏读诗歌奠定良好的基础。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教师要研究的是如何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达到“神与物游,心与理合”的境界。应该说每篇诗歌,如果仔细研究,都能找到调动学生兴趣的突破口。如有些诗歌可以利用背景知识及诗人的魅力来调动学生的学诗兴趣。比如,在学习柳永的词时可以这样介绍:有一位词人不仅是个风流才子,还是个屡试不中的补习生,常喝常醉的酒鬼,出没秦楼楚馆的浪子,仕途坎坷的小官,“奉旨填词”的中国第一位专业词人,浪迹江湖的游客,自命不凡的“白衣卿相"、“歌楼妓女”的铁哥,放荡不羁的花花公子,市井街头的自由撰稿人,惹怒皇帝的笨蛋,敢恨敢爱的汉子,无室无妻的光棍,创新发展宋词的巨匠。这些生动的介绍使学生情绪立刻高涨起来,有时可以利用和诗作有关的感人的故事创设情境,当然也可适当地利用直观、形象的视听手段,来激发学生对于诗歌的兴趣。当学生鉴赏的热情被点燃后,教师还需要引导他们深入感悟作品,这样在实际的教学中才能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朗读感受,深化理解。朗读是学生走进诗歌殿堂的一把钥匙,也是一个深入体会诗歌内涵的过程。在琅琅读书声中,学生可以亲身体味到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雄浑、李清照的婉约。诗歌是感情高度凝结的文体,必须以读者细腻的体味来感受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需要给学生以足够的时间去咀嚼、品味诗歌,而朗读恰恰是捕捉诗歌所表现的微妙情感变化的一种良好方法。“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歌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只有在朗读中,才能充分感受诗歌的韵味;只有在朗读中,才能使学生有效赏析和理解诗歌。教师可以在诗歌教学之前,让同学们把聆听名家配音朗诵作为新课的切人点,然后让学生自己模仿朗读,在朗读中激发学生赏析诗歌的兴趣。通过朗读,学生可体会诗歌所蕴涵的超越时空的喜、怒、哀、乐,在感情上与诗人产生共鸣。如杜甫的“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表达的就是喜悦。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辟天下寒士俱欢颜”就是忧思;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透露的是激愤。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是豪放之情言于溢表。只有通过朗读,而且是大声朗读,才能体味出诗歌中无限的意味。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通过对经典诗歌的点评,针对诗歌的特点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作更深入的思考,指导学生汲取更多的优秀诗歌的养份。并不断地鼓励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朗读,这样既有助于学生强化语感,又可以帮助学生记忆,让学生终身受用。
三、感悟意境,领会意象。感悟意境是指将诗歌整体作为对象来深入体味独特的意境,体验诗歌的思想感情,进而对诗歌作品的艺术特色、作品意义等方面给予正确的评价和欣赏。诗歌的美是通过意境的渲染和营造来得以展现的,那么高中古典诗词鉴赏教学中教师就要十分重视引导学生体味意境带来的情景交融的境界。如以杜甫的《登高》为例,诗篇前四句描写登高闻见之凄清的秋景。首联借风、天、猿、渚、沙、鸟六种景物,并以急、高、哀、清、白、飞等词修饰,指明了节序和环境,渲染了秋风萧瑟,败叶纷扬,长江滚滚的浓郁的秋意。诗篇后四句抒发登高所生的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诗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抒情,情与景高度融合渲染了深远悲凉的意境。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就必须要使学生根据不同的诗歌作品去体味各自的意境。对于诗歌意象的把握,教师可从诗歌的意境着手,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仔细体味,通过联想、想象来领会诗词营造的意境,理解诗歌所蕴含的“人情”。如李清照的《声声慢》,抓住黄花、秋风、过雁、梧桐和细雨等一系列景和物,来倾吐词人受尽磨难、内心煎熬以及处境凄惨,诉说着词人悲愤、哀愁、凄苦、孤寂的内心世界。如果我们在教学时抓住这些意象,引导学生深入挖掘,就可以对这首词做深刻而准确的理解。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搜集和掌握常用意象具有的象征意义。例如明月、残月、新月大多表达离愁别苦,渲染悲寂氛围;斜阳,大多表现昏黄暮色中愁思万千;凭栏,大多为思恋他人或发泄心中忧闷之意。这样学生就会建立一个宏阔的诗歌鉴赏观,从而为更好的读懂诗歌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依托载体,优化教学。古典诗歌所特有的含蓄、意境和美感,是一种主观感受的过程。这一特点给诗歌鉴赏教学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何有效引导学生体味诗歌的优美意蕴,让书面文字的感知转化为有效的消化和吸收,真正让学生在情感上靠近诗人、在感知上体会诗意,这是诗歌教学的一个难点。适时、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充分地将文本、图像、动画、声音等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可以全方位、多层次地获取诗歌的意境,有效地弥补常规教学的不足,调动学生所有的感觉器官,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诗歌特定的氛围中,实现以声传情,以形传意,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因此,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优化诗歌教学过程。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的音画之美进行新课导入或播放范读,从而将课堂学诗氛围营造得更浓,有利于学生把握诗歌感情基调,全面激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使诗歌教学充满乐趣。
第三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肯定对各类诗歌都很熟悉吧,不同的诗歌,其语言艺术所表现的语言风格、特点、技巧各不相同。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1从刚接到课题的诚惶诚恐,到备课过程的煎熬辗转,到走上课堂的坦然自若,这节公开课,让我实现了十几年教学生涯的飞跃,完成了对课堂教学认识的质变。
反思此次公开课感触颇多,有收获、有遗憾,更有满满的感动和幸福: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有这样一个锻炼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我也诚挚地感谢每一位关心帮助我的同仁们,他们在百忙之中给我调课、观课,坦诚地为我指出教学设计的不足和上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热诚帮我出谋划策,优化课堂设计……正是各位领导同仁的满怀智慧的无私引领才使我得以重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
诗歌鉴赏是中考备考的难点之一,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方面细心研究了各地中考题尤其是我市近五年的诗歌鉴赏考试题型,认识到考试涉及比较多的是内容把握和情感理解类题型,另外就是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类;另一方面从侧面了解到,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得分率较低的主要是在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类题型,因此确定以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这两类题型为重点进行答题技巧的探究揣摩。同时结合当前初三学生实际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设置了这样一堂课。
为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容量,本节课我借鉴“三步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的基本原则,设计了第一步积累知识、第二步培养能力、第三步拓展训练的课堂大框架,整堂课又分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了解课标考纲,第二环节理题型、明重点,第三环节明手法、增能力,第四环节品字词、赏语句,第五环节实战演习、规范答题。我认为整节课学练结合,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知识有了升华,能力有了提升。
下面我就这节课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实际课堂效果和目标达成的经验总结如下:
1.对中考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和命题角度的梳理和把握。
为了让学生初步把握中考诗歌鉴赏的出题方向和题点的分布的变化规律,我下功夫搜集了山东各地市近几年的中考诗歌鉴赏诗题,集中精力对我市近五年的诗歌鉴赏题进行了纵向的分类整理和整合梳理,意图一方面通过几年考题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试题的难易程度的变化和考点、难点的分布,从而总结出一些命题规律,并以此为抓手让学生总结出各种出题方式和做题方法,使学生的做题能力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对中考诗歌的鉴赏的感性认识,消除对这类题型的陌生感甚至畏惧感。
2.摸清学情,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欠缺的能力进行重点突破和有效指导。
备课伊始,我把中考涉及频率较高的内容把握和情感理解确定为课堂的重难点,但是,区教研室范老师结合中考命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得分情况,及时为我调整了课堂教学目标。为进一步摸清学情,找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应考过程的薄弱环节,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在不同学校、不同水平层次的班级中两次试讲,以此确立了合理的目标,并检验课堂环节设计和导学案上试题难度的合理性。
从实际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掌握了答题步骤,明晰了鉴赏的一般答题思路及规范的表述形式,突破了学生在面对诗歌鉴赏题时往往“心中有而笔下无”的瓶颈,能够依分布点有效作答了。
3.注重了对学生答题规范的指导。
据了解,参加中考阅卷的老师很多是高中学校刚刚送完高三的老师,他们每天面对的学生答题能力和规范程度与初三的学生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语文阅卷不可避免的主观性会使一些答题不规范的学生语文成绩受很大影响,很多所谓发挥失常的学生,我以为,其中的原因恐怕多是由于答题不够规范。规范答题意识的强化和习惯的养成,贵在平日课堂教师的重视和引导。因此,在课堂上,我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指导,还特别重视了规范答题习惯的培养。通过细心的指导和温馨的提示,很多学生在导学案上的答题书写和用语规范程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4.学案贯彻课前、课中、课后,提高了课堂效率。
为构建合作探究、自主高效课堂,在这次公开课中,在教研室专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尝试编写使用“学案”。虽然因为对学案的认识不到位,导致编写过程中几易其稿,但我自己感觉,学案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习目标清晰,分项成果有了载体,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有了依据,让课堂的推进有条不紊,有效渗透了复习的方法,引领了学生温故知新。
学案的编写,让我学会改变教学策略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它让我不停地反思是不是站在学生立场备课、上课。学案的编写,大大提高了我备课中的“选材”能力,课堂上与学生的“亲和”能力以及方法中的“导演”能力。学案的使用,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内容更清楚,学习方法更有效,学习过程有本可章,合作探讨有了平台,连做笔记的效率都大大提高,也让一节课学习时间更合理、更科学。如果没有学案,我很难相信自己能够在一节课上完成如此丰富信息量的交流。
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学案的检查,迅速地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同时督促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我尝试的这种教法,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这堂课犹如一面镜子,让我获得了一定的自信,对于自己的认识有了新提高,但这认识绝不都是正面的。这面镜子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氛围驾驭能力的不足,学生主动质疑问难不够,创意问题不多。
有位教育家说:“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一个火把,用我们的智慧去点燃;而不是把他们看成一个瓶,用我们的知识去浇灌。”
回顾本节课,虽不乏对学生的提问,但诚如观课老师所言,却缺了学生的主动质疑,我还是太过拘谨于课堂的预设,没有放手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乍看去,这群孩子很听话,积极的记笔记,回答问题。但这背后都是我在主导着,知识是在实践中习得的,一堂课如果不能真正做到学为主体,真正的放手发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思考的意识,终究是算不上一堂真正的高效课堂的。
2.预设的东西多了,生成资源少了。
叶澜教授曾经针对生成性的课堂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就要求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成为知识王国探险队的队长,而不是旅游团的讲解导游。
但是在我的课堂上,为了能保证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我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的导演”,把课堂的主导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虽然我备课也算用心,也算充分,按说有生成的前提,有超越和发展预设的可能。但是,我没有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是努力引导学生走向我预设的“景点”。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世上最难的是便是认识你自己,于我而言,通过这节诗歌鉴赏的公开课,我确实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部分,这足以证明这堂公开课与我自己是有价值的。最后以屈原的话自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以上是我在教学《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这一堂课后的反思与总结,不妥之处,还恳请各位专家及同仁批评指正。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2诗歌是文学之骄子,是文学的最高形式之一。朱光潜先生说“诗比别类文学更严谨、更纯粹、更精微,一切纯文学都有诗的特质”。诗歌作为一种文学体裁,情感丰富,意境深远,语言精炼简洁,音调和谐、节奏鲜明。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从《诗经》到《楚辞》到唐诗宋词到现代汉诗,源远流长。诗歌教学是学生学习、继承和发扬我国古老而优秀的诗歌文化途径之一,而且诗歌深远的意境和情感有助于增强学生严谨的思维的感受力和想象力,提高审美情趣,丰富情感体验,陶冶情操。所以我国教科书,不管是小学、初中、高中还是大学的语文教科书都选入大量是诗歌作为重点教学内容,从而教会学生学会品读、研究和写作诗歌。
而我觉得,诗歌教学最重要的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相应的情景中学习和领会作者的情感。初中诗歌教学中鉴赏诗歌的传统步骤、方法是:
1.先弄懂作品的表层意思
2.进一步理解深层含义
3.从艺术的角度去欣赏
这个传统的教学方法一直被沿用,直到现在,大多数教师也还是在使用这3个步骤来进行诗歌教学。这三个过程一般都是从解释词义、句义,翻译,挖掘典故、修辞,归纳主旨等方面来得以实现的。但是这样的教学难以创设情景,让学生去想象和感悟诗歌的意境美。那么,诗歌教学应该如何创设情景,才能更好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积累知识,开阔视野,提高想象和审美情趣,散发思维,陶冶情操呢?
首先是背景了解。
教材中入选的诗歌有古体诗和现代诗歌。不过是古体诗还是现代诗,其写作都有一个背景,而且这个背景可能和学生的生活有很大的距离,所以在诗歌教学中,诗歌的作者和写作的背景介绍占据着什么重要的地。所以背景介绍是诗歌的突破口,学生通过对背景的了解,从而更好地感悟诗歌,体会诗歌中的情感。例如在教学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要让学生其了解李白被排挤出长安的背景,还要了解李白虽狂放不羁,但仍有牢固的报效朝廷,有所作为的儒家思想,才能很好地体味中“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不满与怨愤。通过诗歌背景的学习和了解,学生以能初步走进情景,去体验作者的情感了。
其次是朗读。
诵读是开启思维大门的金钥匙。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歌更是需要反复吟读,才能领会其深义。在诗歌教学中,要给充分的时间学生朗读,或默读,或齐读,或小组竞读,或老师范读,或播放录音。至于采取什么朗读发,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诗歌类型和具体实际情况来设计不同的朗读方法。在朗读的过程中,要指导学生要注意断句停顿,并结合相对应的轻音乐,使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快速进入情景。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课文录音慷慨激昂,抑扬顿挫,把作者李白的性格和诗歌中所表达的“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情感揭露得淋漓尽致。学生耳听录音,神已被录音勾走,正和李白一起梦游天姥山呢!所以说朗读,特别是诗歌配乐的录音,能更快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吸引学生自主地创设情景并走进次情景,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
接着是图文结合。
图片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能变诗歌文字为可触可观的图片,刺激学生的视觉神经,引导学生快速进入教学诗境。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展示出来的最表层的美,是视觉上雪景的构图。诗人颇具匠心,以画家的眼光、作画的方法,准确地表现了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没有行人,没有飞鸟,只有一位披着蓑戴着笠的老翁独处孤舟,默默垂钓的静谧画面。这幅广袤无垠,万籁寂静,大雪纷飞的图画展示出来,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把学生的思绪带入画面,去体验雪后的宁静和老翁的孤独与静谧境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为我们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瘦马和游子,构成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画面,这画面的展示,把学生带入诗人无限愁思的情景中去体验诗人怀才不遇的悲凉情怀。
最后是讲解描述。
在诗歌教学中,教师仅仅通过背景介绍、朗读和图片展示来创设情景是不够的,还应该加以适当的讲解描述,才能使学生进入情景后和领略其中的奇妙。背景介绍、朗读和图片展示来创设的情景大多都通过学生的想象实现的,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和片面性,教师在教学中还要用生动的语言,富有情感地加以客观的讲解描述,娓娓道来,让学生在教师的描绘讲解中不知不觉进入情景,去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环境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王维的《使至塞上》通过朗读和图片展示可能只能领略诗歌的韵律美和大漠的奇景,却未能完全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所以教师要对该诗歌进行必要的讲解描述,使学生理解和领会该诗是通过写诗人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表达诗人由于被排挤而孤独、寂寞,悲伤、飘零的孤寂心情,以及在大漠雄浑的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另外,诗中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叹,表达了诗人的抑郁、愤闷、孤独、寂寞之情,和希望边疆平定的感情。
我觉得诗歌教学,盲目地分析讲解背诵是行不通的,教师要极力创设更多的情景,并吸引学生穿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走进诗歌所描绘的世界和作者的心灵,才能真正地领会诗歌的内容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深刻情感。教师可以通过以上背景了解、朗读、图文结合和讲解描述等方法来灵活创设情景,为学生的想象插上翅膀,飞向诗文,飞向作者,飞向生活,飞向明天。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3一、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存在的问题
1、功利性的心理影响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以往评价学生的标准就是分数,因此学生变成了做题目的机器,师生都忽略了彼此情感态度的教育,而对于中国古典诗歌是非常需要投入情感的。回顾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多是教师为主体,满堂讲满堂灌,学生完全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学生只会动笔不会动脑。如,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将各种诗歌表现手法及鉴赏手法进行罗列,然后给学生进行一定量的示范,之后便是用了再用的题海战术。生搬硬套,学生不求甚解,只需要知道答案,求得高分,而忽视了情感体验的过程,没有将自己放入到作者的创作情境中,所以写出来的答案千篇一律,漏洞百出,缺乏思考性,鉴赏能力自然不会提高。
2、乏味的教学过程无法吸引学生鉴赏诗歌
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以“一解题、二释词、三解构、四总结”这样一种模式来组织整个教学活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机械乏味。要知道,很多诗歌中都蕴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情感,如李白的《将进酒》气势雄伟,有如大河奔流,一泻千里;诗情豪迈,言语狂放,却又沉着抑郁。如果只是以老套的方式来讲解,学生便无法体会当中的情感。那么对于李白其人以及对于诗所传达的思想,便难以得到深刻的体会,而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也就无从谈起。
二、有效的诗歌鉴赏教学方法探析
1、改变教学思想,明确教学目的提高高中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教师教学活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什么样的活动,都在目的的指导下,拥有不同的实现方式。所以,以应付考试为诗歌鉴赏教学的目标,只会让学生成为被动接收知识和做题的机器。如今,新课程改革让教学目标得以明确,为的是提高学生自身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而教师便在素质教育的指导下,改变了教学心态,为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而努力。
2、改进教学过程,生动教学环境
改进教学过程,为的是使整个课堂教学能有个井然有序而又不失热情的环境,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极易学习和愿意学习的氛围。而改变教学过程,可以以教师自己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为基础,将诗歌讲解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教师在讲授柳永《雨霖霖》时,教师可以深情演唱李叔同的《送别》,将学生引入离别的感伤氛围中,再用伤感的思想情感作为基调,利用带感情的朗读进行情感渲染,从而让整个教学活动都在诗人的思想情感下进行,让学生能在深刻体会的基础上,把握住整首诗所要表达出的各种内容。这是种极易学习的氛围,可以让学生不用刻意学习便能体会诗歌情感,从而加强对诗歌表达方式的探究和学习。另外,教师还可以能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将形象的动画与诗歌联系起来,再加之与诗的内容极其贴近的音乐,那么学生的对整首诗的鉴赏能力在这些工具的辅助下,便能得到了相应地提升。
三、总结
诗歌篇幅较短,诗歌鉴赏是多方面的、综合的,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还应该关注标题、作者、题材、注解、技巧、典故、语言风格等等。在这里不一一阐明。笔者认为,传统的诗歌鉴赏教学多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说教式教学,完全不考虑学生的实际感受和知识接受能力,只为教出考高分的学生而努力。这完全背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结合诗歌教学的特征,立足诗歌本身,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掌握技巧,日积月累,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会有更大的提高。我们更要加强素质教育思想的普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活动与社会相联结,为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而努力。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4“诗言志,歌咏言。”《礼记·经解》记载了孔子的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余秋雨先生也曾说:“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可见诗歌这种短小、简洁、含蓄的韵文,是最能进行情感和审美教育的一种语言形式。
高中语文新教材中所选的诗歌,都是各个时期的艺术精品,有很强的艺术魅力,给人以美的享受。可是由于过去长期以来大多老师不愿学生多走弯路,使很多诗歌教学课堂过于强调理性分析的教学模式,对知识和问题的探究过程完全由老师包办代替,应该最爱诗的高中学生只是为了应付高考而努力背诗。可是对高中语文老师而言,上好一堂诗歌赏析课并不容易,尤其是如今高考诗歌赏析考查得分率不高,很多学生喜欢读诗歌但是害怕做诗歌赏析题目,所以上好一篇诗歌课文绝不是像基础教育阶段一样会读会背就能解决问题。面对诗歌赏析的困难,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抓好诵读,体会诗歌音韵之美
以朗读贯穿整个诗歌教学已经成为不少语文老师在诗歌教学中达成的比较一致的共识,很多老师确实想方设法让学生多读,特别是年轻教师的课堂上,个人轮流读、小组接龙读、全班整齐读,教前教时教后不忘读,总之形式多样,书声不断。如在《我爱这土地》中的诗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让学生用两种读法:一为天真的节奏明快的疑问式,声调稍高,读出后显得俏皮;而另一种读得深沉、缓慢,为痛苦又关爱的表白,让人感到诗人饱经风霜后仍然痛苦执着的追求,那份爱国青年对受日寇践踏的故国的爱就得到淋漓尽致的表达了。
二、创设情境,感受古诗的意境美
教古诗时,我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见诗与画是有共同点的,是能够相通的。现在很多中学已经有了多媒体设备,诗句描写的情景,都通过媒体再现了出来,使原本难以意会的诗句变得形象可感。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各种教学媒体,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使之自由地在思绪的天空翱翔。在一次《雨霖铃》的教学过程中,我自己进行了一次有感情的范读,同时配乐和加以画面提示,给课堂增色不少。在传统的高中诗歌鉴赏教学中,教师单靠一张嘴和一支粉笔,采用理论分析和进行板书来达到教学活动的开展。这种教学方式不仅表达的内容极其有限,而且还无法激起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激情。所以,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不仅局限了教师的教学内容,还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如今社会所欠缺的创新能力无法在学习中得到有效的培养,是需要得到内容上和形式上的丰富的。
三、披文入情,体味古诗的情感之美
就古诗而言,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感情、愿望寄托在所描绘的景物之中,使自然事物好像也有了人的感情,从而创造出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事物的情感是随着人的情感变化而变化的。正如清代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所云:“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
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也应该十分重视引导学生领悟诗中的情感美。诗人“情动而辞发”,诗中常常蕴含着丰富的感情。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披文入情”,才能使学生领悟到诗中的情感美。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己之情来激发学生之情,使学生带着丰富的情感,和老师一起进入诗中或欢喜或悲伤的情感中。这就需要教师自己有着丰富的语言、表情、动作等,枯燥乏味的讲解是毫无效果的。教师可以根据每首诗的不同特点,从诗中具体的文字出发,启发学生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既要从整体上把握住一首诗的情感,又要去体会诗中某些词句的情感。朗诵是学诗歌的基本切入点,在高中诗歌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大都以“一解题、二释词、三解构、四总结”这样一种模式来组织整个教学活动,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机械乏味。要知道,很多诗歌中都蕴含着诗人强烈的思想情感,如果只是采用这样一种呆板的教学方式来解析,那么学生最多只能感受到教师所表达出来的教学情感,对于诗歌所传达的思想,便难以得到深刻的体会,而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也就无从谈起。
四、正确理解,把握作者思想之美
古语说“诗言志”,古诗词往往用唱的形式来表现,在音乐的美感中传递动人之情,凸现其深邃的思想和喻世的道理。准确地把握作品内容,透彻地理解其内在含义,是作品朗诵重要的前提和基础。固然,朗诵中各种艺术手段的运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不能准确透彻地把握内容,那么,艺术技巧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成了一种纯粹的形式主义。要准确透彻地理解作品,应注意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动机,这是理解作品的基础。诗词是作者在特定时期思想感情的反映,它既离不开诗词家的生平经历、性格特点,更离不开产生诗词时具体环境和事件的刺激。
中国诗歌从《诗经》到《楚辞》,从陶谢到“建安七子”,从唐诗到宋词到元曲,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璀璨夺目。诗歌是语言艺术的精髓所在,它从来就代表着文学艺术的最高成就。目前,教育改革日渐深入,语文教育正在逐渐回归诗性和人性。朱光潜说得好:“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的文学可有真切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得人生是干枯的。”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指出:教读古典诗词,应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学生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总之,语文教师只要以这个标准为中心,就不难上好诗歌赏析课。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5古典诗歌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教学对于陶冶性情、加强美育、继承传统,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在诗歌教学中,知识、技巧训练大于思想的领悟、价值的追求、审美的熏陶。这有待于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
在高考指挥棒效应明显的大环境下,设想如果不考诗歌,又有多少学生真正主动的搜集诗歌、背诵名句、感悟意境?因为“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1]当代高中生浸泡在媒体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的情境中,很多学生拒绝传统,崇尚个性,已经失去学习诗歌的动机。如果诗歌教学与现实脱节,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就会更加厌恶诗歌学习,这与诗歌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周易》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因此,高中诗歌教学求新求变迫在眉睫。在新课程背景下,变的是思想、方法,不变的是道德感悟、审美追求。道德的崇高与审美的品位是学生对诗歌的自觉式追求。现从心理学视角,从动机、美感(艺术鉴赏)、能力三个维度,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三专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谈高中诗歌教学改革,并作一定的反思。
背景分析
传统的诗歌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形成符号化认识。如谈到杜甫,就想到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成“诗圣”,思想是“忧国忧民”。提到李白,就想到他被称为“诗仙”,将他与浪漫主义紧密联系,想到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这已形成当下标准化、范式的诗歌教学模式,在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思维定势”。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引导学生以知人论世为起点,多元化解读文本,找到传统与现实的平衡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与创新能力。而《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梦”属于想象的类型,教学中带领学生跟随李白的思维踏上多彩的追梦之旅,找到神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衔接点,回归现实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王国维说:“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结合体,鉴赏诗歌除了进入意境中外,还可以获得情感的愉悦、心灵的共鸣、审美的体验。而高中生鉴赏诗歌,有三大步骤:读懂诗歌、感悟意境、创新理解。其中激发学习动机是前提和基础,感悟意境是领悟与内化,创新理解是目的与结果。
以下是从心理学角度解决上述问题:
一、培养学习动机
“诗歌教学是重点更是难点,年代久远,时空跨度大,要想真正领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需要每个参与者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品味诗歌。”[2]而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有效的途径是课前问题的设置。“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3]针对《梦游天姥吟留别》我确定的课前预习目标是:(1)温故知新,复习已学习的关于李白的诗句;(2)知人论世,了解李白豪迈洒脱的生命轨迹;(3)诗海探珠,联系诗歌谈别人对李白的评价;结合这一学习目的,我创造性地选用诗歌名句,分别是温馨预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学子用功时”、知人论世“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诗海探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并将这些学习目的作为学案,课前复印给学生。
“温故知新”环节我引用一段文字:
就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秦民们曾一千次地吟咏过的那条河,白霜与芦花茫茫;魏武曾挥鞭遥指过的那片海,秋风正洪波澹澹;我们将在边塞再听“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久远浑响,我们将到荒原重温“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兴衰无常;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叹息使我们也“怆然而涕下”,令“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傲啸也激起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赤壁大江东去,那尚未销蚀的铁戟被大浪淘出,问英雄安在?楚天千里清秋,那在少女的红巾翠袖上留下泪痕的豪杰,已身老沧州!杨柳岸边,晓风残月凄然相送;春花秋月,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学习动机的培养途径中最重要的一条:引起学生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这段文字中,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是:秦民吟咏与音乐的魅力;魏武与海的渊源;边塞诗的雄浑豪放与美国西部片的苍凉之美;“怆然而涕下”与“揾英雄泪”的异同点;“三赤”名篇与余秋雨的《东坡突围》;柳永与“奉旨填词”的故事;李煜与仓央嘉措、纳兰性德三个“情圣”的人格魅力。
“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实践和训练、测试手段,在未来的教学和测试中将更加受到重视。要提高比较阅读的质量,必须熟悉比较阅读的思维方法:求同和求异。”[4]无论求同还是求异,这段文字都能从音乐、地理、影视、文学、宗教等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引起内心的共鸣,维持其对新鲜知识的好奇心。
“知人论世”环节设计问题:
“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这样清晰地规划了自己的生活蓝图: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他希望找一条终南捷径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5]李白的个人理想是否现实?他的个人才华如何一步登天,成为唐玄宗的御用文人?李白的性格是否适合醉心于功名利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适权贵”与他的“卿相”理想是否矛盾?
这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由外到内,结合文本,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体验进入到诗歌中来,达到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诗海探珠”环节我引用李白的《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这首诗的“亮点”在“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上,“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蓦然回首,发现李白也有人格上的“偶像”孟浩然。由此联想到《诗经·孔子世家》中的名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在李白傲慢、不可一世的外表下有一颗谦逊的内心。打破对李白认识的思维定势,也是维持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在“温故知新”“知人论世”“诗海探珠”这三个课前预习环节中,学生能带着兴趣去阅读文本、了解诗人、反思自我。这为后面进入诗歌文本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追求美感体验
“林萍在《引导学生徜徉在美的意境中——中学古诗词教学琐谈》中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领会古诗词意境美:①紧扣情与景,赏析意境美;②知人论事,感悟意境美;③品味“诗眼”,进入美的意境;④激发想象,感受意境美。”[6]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台精彩的戏剧,是一部多章节的小说。要想让学生打起精神来听课,课堂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内涵,还需要一个精彩的导语。”[7]要让课堂这幕“戏剧”高洁雅净,让课堂这部“小说”气势奔放,“导语设计”可以视为一堂课的“凤头”,应斟酌再三。这是我执教《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入时的一个片段:
师:(展示图片)天姥风光欣赏。同学们,欣赏完天姥山的风光,你有哪些感触,能不能用四个字概括一下你的心情?
生1:风光旖旎、云雾缭绕、如梦如幻。
生2:湖光山色、田园风光、神仙世界。
师:同学们概括的很好,那么,除了,天姥山外,还有哪些山让你们向往呢?
生1:我想到少林寺去看看,我向往嵩山,感受一下那里武术氛围。
生2:我想登上泰山,感受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据说秦始皇、汉武帝也曾经到过那里呢。
师:不错。你也可以去那里沾沾灵气啊。刚才这两位同学向往的山统称为什么呢?
生:统称为“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这是我从《笑傲江湖》中了解到的。(其他同学偷笑)
自我反思:一、展示图片方式的好处:(1)符合心理学“有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吸引到课堂上来;(2)情境式导入。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绚丽多姿的天姥山的风光,能冲击学生的视觉神经,领悟到钟灵毓秀的内涵;二、对话式导入。符合心理学中的“思维品质的广阔性”原理,由天姥山到嵩山、泰山,再总结“五岳”,谈《笑傲江湖》,神游万里,但又“入乎其中”,可谓妙合无痕。三、体悟意境美。“如梦如幻”的天姥山与超然物外的李白完美融合,使学生明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诗的意境,并与本诗“诗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契合。“神仙”怎能被尘世的污垢所蒙蔽呢?四、提升审美品位。这段对话中出现对多的词是“山”,如设计与泰山有关的诗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并进行有关“山的沉稳”与“人生豪迈”的片段写作,必能使学生的作文有“源头活水”,净化学生日益浮躁的心灵。
三、激发创造能力
“创造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是首当其冲,因为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8]创造能力具体表现为诗歌鉴赏中立足于文本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解读”。而小组讨论能最大限度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①诗歌为什么不直接写天姥山,写“瀛洲”的作用?②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③天姥山真的有“四万八千丈”这么高吗?④“天姥连天向天横”与《蜀道难》“可以横绝峨眉颠”两句中的“横”是“冲”的意思吗?⑤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⑥“且放白鹿青崖间”的“鹿”可以理解为“功名利禄的”的“禄”、“大道如青天”的“道路”的“路”吗?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古代三座仙山之一的“瀛洲”的了解,感受到天姥山的神秘、梦幻色彩;“四万八千丈”是夸张的修辞,突出天姥山的高峻,并与“横”联系起来,对天姥山获得挺拔、高大的感性认识;而作者花大量笔墨写梦境,是采用象征手法,写梦中仙境的美妙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让学生获得理性的认识。只有在感性与理性之间不断进出才能让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被思维的“牢笼”束缚,做到收放自如;至于将“鹿”解读为“禄”或“路”,只要有合理的解释,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把决定权交给学生未尝不可。
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本身是个难题,从意象、语言、艺术手法、思想感情四方面赏析诗歌,已成为教学的范式。从动机、美感、能力三个角度谈诗歌改革,本身有些牵强附会。关于诗歌鉴赏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实施策略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是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抓住学生的心理,“以人为本”让学生自愿、主动地接触诗歌,获得诗歌意境的美感体悟,在传统与现实中找到平衡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化鉴赏能力,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是要追寻的目标。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6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是如果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而且,专家们都说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诗歌单元的教学让笔者感觉收获很大,这里来谈谈笔者的教学感受。
诗歌作为我国科学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学史的一个奇葩,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诗歌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博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古代诗歌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代表着高品味的文学趣味,中小学生可以从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丰富中小学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诗歌教学实践中受到心灵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培养伟大的人文精神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高中阶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又要求对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我们在教法上传统采用创设情景法将学生带入特定意境中感受作品形象对古代诗词有自己的感悟。既然是感悟和鉴赏,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教师有自己的感悟外,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感悟和独特想法,让教学也带有个性化色彩。往往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使得诗歌教学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局面,下面是笔者上课的一个实例,从这个实例来谈对诗歌鉴赏课的个人感悟。
在上了几节关于炼字型的诗歌鉴赏课后,笔者带着学生总结一下这类题型一般的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高二学生对于诗歌鉴赏也有一定的阅读体验,这点他们也可以总结出来。通过展示近几年高考中关于炼字类型的诗词让学生去研究讨论如何答题能抓住得分点,接着师生共同探究找出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笔者感觉这一课上得很是热闹,学生也很积极。笔者给学生留下三道题目都是关于炼字类型的,笔者抽查一个班级的作业,结果发现问题很多,模式是有了,但是对于诗歌的内涵理解没有把握住,光有形式没有内容,这是很大的问题,下面就一个教学例子进行简单分析: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题: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好多同学的答案就是说“看”字用得好,很形象,主人公看到眼前的景想到留别的愁苦来表现内心依依不舍之情。这种答案表面看问题不大,但是“看”到底什么意思,在文中到底是个什么妙处几乎没点出来。当然,这首诗便变成了讲课的重点。于是,笔者就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看他们答题的`漏洞,然后具体去解析这首诗歌,先看诗歌的题目,强调“南浦”跟长亭一样都是送别的代名词,意见“南浦”令人顿生离愁,接着看诗歌找关键词,目的就是让他们领会“看”字在文中的妙用。拓展的时候,笔者举了《别赋》中的句子帮他们消化所学。看似学生有所领会,一节课下来笔者觉得特累,感觉这种教法没什么太大的效果,但是一时真是想不起来有什么好的方法去讲鉴赏题目,一时走进了死胡同,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
在另一个班上课,笔者思路一时没打开,如果还按照上面的方法去讲课,收获甚微。笔者就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先让学生欣赏一下李清照《一剪梅》的mv,在《月满西楼》这首韵味十足的歌曲中,学生仿佛也被带到了词中的意境中来,有的学生看完后居然在书上写下了大约二三百字的鉴赏片断,每个同学鉴赏的角度也不一样。于是笔者顺势把《南浦别》打在大屏上,学生开始没多少反映,接着展示题目:“假如你是导演,你怎么把这首诗拍成mv或做成flash动画,要把诗中所要展现的东西表现出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好。”班里顿时热闹起来,三五成群讨论起来。十分钟后,同学自告奋勇把自己的剧本设计讲给大家听,创意十足,包括配什么类型的音乐,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动作,包括什么颜色的字体学生都考虑到了……笔者觉得最好的就是班级一个学美术的同学和她同位的配合,一个画画,一个用语言去解说,生动形象,意境设置精彩独到。我们把鉴赏课变成了对诗歌的再创作课,一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就是古代诗歌教学中常用的创设情境,体验情感教学法。上面的课堂实例中,传统的创设情景法和现代化多媒体被结合了起来,创设教学情景其目的是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生动、具体的形象。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借助语音、图像、影像、文字等媒体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语文中有许多优美的、令人心驰神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篇目,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那些生活阅历不深、没有身临其境的中学生讲解半天,他也许无法理解,而借助于影视形象再阅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诗句的音韵美和形式美。传统与现代的适时结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高二学生也开了计算机这门课程,他们主动将所学计算机知识用于语文课堂,学习诗歌的兴趣大大提高,自己找了好多课本外的诗歌进行情境创设,并成立了诗歌兴趣小组,达到了学习诗歌空前的高潮。
笔者的教学思路这时候彻底打开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由“山穷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收获很大,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发挥他们独特的想象力,他们的创造力带有个性化色彩,笔者也发现了原来班上的学生这么有才!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实施途径和课堂结构,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
随着形势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知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能增进教学效率,提高信息增殖率,扩大教学规模。在新的世纪里,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信心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我们要认真探索一下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基本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尝试,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同时把这种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我们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巧妙结合,打开了诗歌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让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方式是为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目标是多元的,教学方式也不应该是单一的。不管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训练,并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久而久之,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7高考,诗歌鉴赏题十一分,对于福建学生而言,这是一座大山,一座有点难以逾越的大山,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不知怎么搞的就是那么害怕,就是那么无语。每次考试得分率很低,不少人连诗歌的基本内容都无法读懂,只是瞎蒙乱写而已。
于是我不能不想想:我们的学生从幼儿园就开始背唐诗宋词,小学也要求背七十多首,初中又背了五六十首,到了高中至少也背四五十首,一共加起来我们的学生至少背了两百多首诗歌。按道理能够背两百多首诗歌的学生文学素养应该不太差,而实际上这些背了那么多的学生为什么对高考的十一分的古典诗歌鉴赏题居然束手无策?这是我们这些当老师的不能不反思。
是不是我们这些学生从小背诵诗歌的时候根本就是无心?还是这些学生的语文老师没有教会学生如何鉴赏诗歌?还是我们这些古典诗歌对这些学生没有一定印象力?
这些问题作为语文老师可能我们并没有仔细思考过,顶多是每次在教学生学习古典诗歌的时候,我们才会想起如何教学生如何鉴赏诗歌,如何理解诗歌,当时我们上课的时候讲解诗歌并不是按照高考诗歌考题的模式来讲,我们只是从纯粹的欣赏的角度来讲,学生听讲的时候也只是以一种并非认真的态度来听,除非这首诗歌是他喜欢的,除非他的确是对诗歌有兴趣,不少学生在上诗歌的时候都是一种浑浑噩噩的状态,甚至有些麻木的状态。
现在进入复习的状态,有必要对以前学过的诗歌进行一个小结,既要让学生多背一些过去学过的诗歌,也要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慢慢地理解与感悟诗歌的特点,特别是应该适当地给予学生诗歌诵读与理解的方法与策略的指导。这个工作要做深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毕竟这些学生的诗歌基础并不是很扎实,以前所学过的那些诗歌对于他们而言仿佛是遥远的记忆,仿佛是隔世的电影。
而要让学生由以前那种相对麻木相对混沌的状态转入相对积极相对明确的状态并非易事,因为大部分学生对这些古典诗歌并没有办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并没有办法在朗读背诵这些诗歌的过程中获得美妙的体验和成就感。而这是需要我们这些语文老师寻找到一个切入点,一个能够让学生经过语文老师指点之后能够慢慢进入诗歌鉴赏门口的点。这很重要。学生一旦能够从这个点开始理解了如何读诗,如何赏诗,如何品诗,这些工作是可以慢慢地一个个开展。当然真正要达到如此境地却非易事,至少是需要经过一个相对漫长的时间,至少得让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有一点点的收获,有一些进步,至少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不会像以前那样对诗歌无动于衷,对诗歌麻木不仁。
我相信,只要我们当语文老师的能够很好地理解诗歌的特点并且能够以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讲述,让自己的学生能够接受与理解,学生是可以一点点进步与提升的。虽然诗歌鉴赏很难,虽然学生的基础不好,但我们一定要努力去教,去帮助每个学生,尽可能使他们有所进步。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8摘 要: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不断的深入与完善,在新课标概念下,高中教学重在培养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而对于高中语文来说,诗歌鉴赏是目前高中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创新性的教学模式,少教多学的教学模式就是在这样的实际下,根据教师的教学经验以及教学心得提出来的,亦是现在高中语文诗歌教学中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着重从现在的高中诗歌鉴赏教学的状况进行分析研究,为提升诗歌鉴赏教学质量做好必要的保障。
关键词:诗歌鉴赏;少教多学;教学思考
诗歌是我国在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之一,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在现今的高中诗歌教学中,并没有积极地发扬民族文化,不重视诗歌教学,严重影响了高中语文教学质量。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入,不断地完善,我国大力推行新课标教学,尤其是高中的语文诗歌鉴赏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文素养。但是从目前的高中诗歌教学状况来看,诗歌鉴赏教学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主要是以诗歌的记忆、背诵、朗读为主,学生对诗歌并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只是单纯地记住了诗歌,应付了目前的考试,这虽然解决了学生当前的问题,达到了教学的目标,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有很大的影响。单一的教学方式以及单纯的记忆会使学生产生厌恶的心理,学习兴趣下降,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学习效率下降,就达不到教学的效果。下面我就简单地谈谈新课标针对高中诗歌鉴赏教学所推行“少教多学”教学方式的优点,并为改善教学状况提出一些有效的解决措施。
一、教师引领学生做好课前的预习,并巧设问题
对于现在的高中生来说,学习的科目比较多,学习压力比较大,尤其是在诗歌鉴赏和文言文的学习上比较吃力,而这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要想学好诗歌鉴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做好课前的预习工作。但是从现在的高中教学来看,学生很少进行课前的预习,忽视了这一环节的重要性,导致课堂上没有学习的方向,盲目地学习,学习的效果不理想。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带领学生进行预习,养成预习的好习惯,为诗歌的学习做好课前的充分准备。
1.在预习中要给学生布置简单的任务。预习不仅仅是要对诗歌有一定的熟悉,如果只是这样往往达不到预习的效果,在预习中教师应该给学生布置简单的任务,要有预习的目的性,不仅要对诗歌熟悉,还要理解诗歌的大致意思。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的简介等一系列问题,这就凸显预习的目的性,能有效地提高预习的效果。
2.在预习中教师所布置的预习任务难度要适中,不要过于简单,也不要过于难,过于简单学生没有预习的兴趣,难度过大会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不到预期的预习效果,因此在预习过程中教师要多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学生提供诗歌创作的背景、作者的写作环境,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性。
二、采用小组学习的方式,提高学习质量
所谓的少教多学的意思就是教师要将主动权放在学生的手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在学生的手中,而小组合作学习正是满足了这一点,在小组合作中,教师几乎就不会参与,学生进行思想心灵的沟通。对于比较难的诗歌,学生独自学习是比较困难的,这时候就需要发挥小组学生的优势,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能够用心去交流沟通,进行思想的融合,会产生新的思想,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1.小组学习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小组学习中始终坚持“组间同质,组内异质”这一基本原则,在学习中享受的并不是学习的成果,而享受的是学习的这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促进了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学习,学生的逻辑得到了提升,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散,产生了高效的学习效果。
2.各个小组之间进行比赛,展示各小组的学习成果。在诗歌鉴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多多展示学生之间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在学习中竞争,在各个小组进行学习成果展示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旁边进行点评,做一些补充,并有针对性地解决小组之间的一些问题,这样不仅能将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落到实处,还能达到教学目标。
总的来说,诗歌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但在今天却成为教学的难点、重点所在。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中语文诗歌教学的状况,推行新课标所提倡的少教多学教学方式,将少教多学的教学方式落到实处,彻底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才能真正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权调动起来,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也能有效提高高中诗歌鉴赏的课堂效率。
第四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是如果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而且,专家们都说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诗歌单元的教学让笔者感觉收获很大,这里来谈谈笔者的教学感受。
诗歌作为我国科学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学史的一个奇葩,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诗歌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博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古代诗歌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代表着高品味的文学趣味,中小学生可以从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丰富中小学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诗歌教学实践中受到心灵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培养伟大的人文精神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高中阶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又要求对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我们在教法上传统采用创设情景法将学生带入特定意境中感受作品形象对古代诗词有自己的感悟。既然是感悟和鉴赏,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教师有自己的感悟外,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感悟和独特想法,让教学也带有个性化色彩。往往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使得诗歌教学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局面,下面是笔者上课的一个实例,从这个实例来谈对诗歌鉴赏课的个人感悟。
在上了几节关于炼字型的诗歌鉴赏课后,笔者带着学生总结一下这类题型一般的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高二学生对于诗歌鉴赏也有一定的阅读体验,这点他们也可以总结出来。通过展示近几年高考中关于炼字类型的诗词让学生去研究讨论如何答题能抓住得分点,接着师生共同探究找出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笔者感觉这一课上得很是热闹,学生也很积极。笔者给学生留下三道题目都是关于炼字类型的,笔者抽查一个班级的作业,结果发现问题很多,模式是有了,但是对于诗歌的内涵理解没有把握住,光有形式没有内容,这是很大的问题,下面就一个教学例子进行简单分析: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题: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好多同学的答案就是说“看”字用得好,很形象,主人公看到眼前的景想到留别的愁苦来表现内心依依不舍之情。这种答案表面看问题不大,但是“看”到底什么意思,在文中到底是个什么妙处几乎没点出来。当然,这首诗便变成了讲课的重点。于是,笔者就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看他们答题的漏洞,然后具体去解析这首诗歌,先看诗歌的题目,强调“南浦”跟长亭一样都是送别的代名词,意见“南浦”令人顿生离愁,接着看诗歌找关键词,目的就是让他们领会“看”字在文中的妙用。拓展的时候,笔者举了《别赋》中的句子帮他们消化所学。看似学生有所领会,一节课下来笔者觉得特累,感觉这种教法没什么太大的效果,但是一时真是想不起来有什么好的方法去讲鉴赏题目,一时走进了死胡同,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
在另一个班上课,笔者思路一时没打开,如果还按照上面的方法去讲课,收获甚微。笔者就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先让学生欣赏一下李清照《一剪梅》的mv,在《月满西楼》这首韵味十足的歌曲中,学生仿佛也被带到了词中的意境中来,有的学生看完后居然在书上写下了大约二三百字的鉴赏片断,每个同学鉴赏的角度也不一样。于是笔者顺势把《南浦别》打在大屏上,学生开始没多少反映,接着展示题目:“假如你是导演,你怎么把这首诗拍成mv或做成flash动画,要把诗中所要展现的东西表现出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好。”班里顿时热闹起来,三五成群讨论起来。十分钟后,同学自告奋勇把自己的剧本设计讲给大家听,创意十足,包括配什么类型的音乐,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动作,包括什么颜色的字体学生都考虑到了……笔者觉得最好的就是班级一个学美术的同学和她同位的配合,一个画画,一个用语言去解说,生动形象,意境设置精彩独到。我们把鉴赏课变成了对诗歌的再创作课,一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就是古代诗歌教学中常用的创设情境,体验情感教学法。上面的课堂实例中,传统的创设情景法和现代化多媒体被结合了起来,创设教学情景其目的是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生动、具体的形象。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借助语音、图像、影像、文字等媒体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语文中有许多优美的、令人心驰神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篇目,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那些生活阅历不深、没有身临其境的中学生讲解半天,他也许无法理解,而借助于影视形象再阅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诗句的音韵美和形式美。传统与现代的适时结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高二学生也开了计算机这门课程,他们主动将所学计算机知识用于语文课堂,学习诗歌的兴趣大大提高,自己找了好多课本外的诗歌进行情境创设,并成立了诗歌兴趣小组,达到了学习诗歌空前的高潮。
笔者的教学思路这时候彻底打开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由“山穷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收获很大,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发挥他们独特的想象力,他们的创造力带有个性化色彩,笔者也发现了原来班上的学生这么有才!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实施途径和课堂结构,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
随着形势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知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能增进教学效率,提高信息增殖率,扩大教学规模。在新的世纪里,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信心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我们要认真探索一下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基本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尝试,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同时把这种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我们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巧妙结合,打开了诗歌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让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方式是为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目标是多元的,教学方式也不应该是单一的。不管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并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久而久之, 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2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中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和谐的韵律,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使人们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素质获得提升,文学艺术素养有所丰富,不断完善。
诗歌教学贯穿了从小学到初中的全部语文教学过程,甚至可以延伸到幼儿学说话时候。按说,初三学生应有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了,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因何在呢?经过长期观察,我感到以下几个因素阻碍了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鉴赏:
1、背诵积累少。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识记,恰恰相反,要提高语文素养,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原始积累。由于一些错误的认识,目前学生能完整背诵的诗歌非常有限,这对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对语文教学都是极大的悲哀。
2、语言障碍。古代诗歌中的特殊句式,文言词汇,都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鉴赏。
3、缺乏必要的训练。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对一首诗歌,学生即使感悟到了,也不会表达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除平时教学中的不足,就是重讲轻练,同时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基于以上思考,高三诗歌鉴赏训练中,通过对内容归类,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理解能力;通过训练解题模式,提高鉴赏表达能力。
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常常与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真正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对作者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诗歌作品。“以世论诗”即为再现当时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以其世观其诗。
语文教学应该重欣赏,而诗歌教学尤其要重视欣赏,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对比较难懂的古诗文更加不赶兴趣。
当然,要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并不是仅靠一朝一夕之功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诗歌训练中,了解作者,辨清风格,仔细揣摩、细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认真积累一些诗歌知识,增加自己文化底蕴的积累,相信我们在“操千曲”“观千剑”之后,一定会“晓声”“识器”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古典诗歌鉴赏阅读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3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古典诗歌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教学对于陶冶性情、加强美育、继承传统,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在诗歌教学中,知识、技巧训练大于思想的领悟、价值的追求、审美的熏陶。这有待于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
在高考指挥棒效应明显的大环境下,设想如果不考诗歌,又有多少学生真正主动的搜集诗歌、背诵名句、感悟意境?因为“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1]当代高中生浸泡在媒体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的情境中,很多学生拒绝传统,崇尚个性,已经失去学习诗歌的动机。如果诗歌教学与现实脱节,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就会更加厌恶诗歌学习,这与诗歌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周易》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因此,高中诗歌教学求新求变迫在眉睫。在新课程背景下,变的是思想、方法,不变的是道德感悟、审美追求。道德的崇高与审美的品位是学生对诗歌的自觉式追求。现从心理学视角,从动机、美感(艺术鉴赏)、能力三个维度,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三专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谈高中诗歌教学改革,并作一定的反思。
一、背景分析
传统的诗歌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形成符号化认识。如谈到杜甫,就想到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成“诗圣”,思想是“忧国忧民”。提到李白,就想到他被称为“诗仙”,将他与浪漫主义紧密联系,想到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这已形成当下标准化、范式的诗歌教学模式,在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思维定势”。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引导学生以知人论世为起点,多元化解读文本,找到传统与现实的平衡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与创新能力。而《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梦”属于想象的类型,教学中带领学生跟随李白的思维踏上多彩的追梦之旅,找到神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衔接点,回归现实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王国维说:“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结合体,鉴赏诗歌除了进入意境中外,还可以获得情感的愉悦、心灵的共鸣、审美的体验。而高中生鉴赏诗歌,有三大步骤:读懂诗歌、感悟意境、创新理解。其中激发学习动机是前提和基础,感悟意境是领悟与内化,创新理解是目的与结果。
以下是从心理学角度解决上述问题:
一、培养学习动机
“诗歌教学是重点更是难点,年代久远,时空跨度大,要想真正领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需要每个参与者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品味诗歌。”[2]而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有效的途径是课前问题的设置。“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3]针对《梦游天姥吟留别》我确定的课前预习目标是:(1)温故知新,复习已学习的关于李白的诗句;(2)知人论世,了解李白豪迈洒脱的生命轨迹;(3)诗海探珠,联系诗歌谈别人对李白的评价;结合这一学习目的,我创造性地选用诗歌名句,分别是温馨预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学子用功时”、知人论世“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诗海探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并将这些学习目的作为学案,课前复印给学生。
“温故知新”环节我引用一段文字:
就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秦民们曾一千次地吟咏过的那条河,白霜与芦花茫茫;魏武曾挥鞭遥指过的那片海,秋风正洪波澹澹;我们将在边塞再听“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久远浑响,我们将到荒原重温“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兴衰无常;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叹息使我们也“怆然而涕下”,令“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傲啸也激起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赤壁大江东去,那尚未销蚀的铁戟被大浪淘出,问英雄安在?楚天千里清秋,那在少女的红巾翠袖上留下泪痕的豪杰,已身老沧州!杨柳岸边,晓风残月凄然相送;春花秋月,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学习动机的培养途径中最重要的一条:引起学生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这段文字中,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是:秦民吟咏与音乐的魅力;魏武与海的渊源;边塞诗的雄浑豪放与美国西部片的苍凉之美;“怆然而涕下”与“揾英雄泪”的异同点;“三赤”名篇与余秋雨的《东坡突围》;柳永与“奉旨填词”的故事;李煜与仓央嘉措、纳兰性德三个“情圣”的人格魅力。
“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实践和训练、测试手段,在未来的教学和测试中将更加受到重视。要提高比较阅读的质量,必须熟悉比较阅读的思维方法:求同和求异。”[4]无论求同还是求异,这段文字都能从音乐、地理、影视、文学、宗教等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引起内心的共鸣,维持其对新鲜知识的好奇心。
“知人论世”环节设计问题:
“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这样清晰地规划了自己的生活蓝图: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他希望找一条终南捷径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5]李白的个人理想是否现实?他的个人才华如何一步登天,成为唐玄宗的御用文人?李白的性格是否适合醉心于功名利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适权贵”与他的“卿相”理想是否矛盾?
这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由外到内,结合文本,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体验进入到诗歌中来,达到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诗海探珠”环节我引用李白的《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这首诗的“亮点”在“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上,“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蓦然回首,发现李白也有人格上的“偶像”孟浩然。由此联想到《诗经·孔子世家》中的名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在李白傲慢、不可一世的外表下有一颗谦逊的内心。打破对李白认识的思维定势,也是维持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在“温故知新”“知人论世”“诗海探珠”这三个课前预习环节中,学生能带着兴趣去阅读文本、了解诗人、反思自我。这为后面进入诗歌文本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追求美感体验
“林萍在《引导学生徜徉在美的意境中——中学古诗词教学琐谈》中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领会古诗词意境美:①紧扣情与景,赏析意境美;②知人论事,感悟意境美;③品味“诗眼”,进入美的意境;④激发想象,感受意境美。”[6]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台精彩的戏剧,是一部多章节的小说。要想让学生打起精神来听课,课堂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内涵,还需要一个精彩的导语。”[7]要让课堂这幕“戏剧”高洁雅净,让课堂这部“小说”气势奔放,“导语设计”可以视为一堂课的“凤头”,应斟酌再三。这是我执教《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入时的一个片段:
师:(展示图片)天姥风光欣赏。同学们,欣赏完天姥山的风光,你有哪些感触,能不能用四个字概括一下你的心情?(绥棱教育信息网 www.teniu.cc)
生1:风光旖旎、云雾缭绕、如梦如幻。
生2:湖光山色、田园风光、神仙世界。
师:同学们概括的很好,那么,除了,天姥山外,还有哪些山让你们向往呢?
生1:我想到少林寺去看看,我向往嵩山,感受一下那里武术氛围。
生2:我想登上泰山,感受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据说秦始皇、汉武帝也曾经到过那里呢。
师:不错。你也可以去那里沾沾灵气啊。刚才这两位同学向往的山统称为什么呢?
生:统称为“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这是我从《笑傲江湖》中了解到的。(其他同学偷笑)
自我反思:
一、展示图片方式的好处:(1)符合心理学“有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吸引到课堂上来;(2)情境式导入。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绚丽多姿的天姥山的风光,能冲击学生的视觉神经,领悟到钟灵毓秀的内涵;
二、对话式导入。符合心理学中的“思维品质的广阔性”原理,由天姥山到嵩山、泰山,再总结“五岳”,谈《笑傲江湖》,神游万里,但又“入乎其中”,可谓妙合无痕。
三、体悟意境美。“如梦如幻”的天姥山与超然物外的李白完美融合,使学生明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诗的意境,并与本诗“诗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契合。“神仙”怎能被尘世的污垢所蒙蔽呢?
四、提升审美品位。这段对话中出现对多的词是“山”,如设计与泰山有关的诗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并进行有关“山的沉稳”与“人生豪迈”的片段写作,必能使学生的作文有“源头活水”,净化学生日益浮躁的心灵。
三、激发创造能力
“创造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是首当其冲,因为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8]创造能力具体表现为诗歌鉴赏中立足于文本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解读”。而小组讨论能最大限度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①诗歌为什么不直接写天姥山,写“瀛洲”的作用?②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③天姥山真的有“四万八千丈”这么高吗?④“天姥连天向天横”与《蜀道难》“可以横绝峨眉颠”两句中的“横”是“冲”的意思吗?⑤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⑥“且放白鹿青崖间”的“鹿”可以理解为“功名利禄的”的“禄”、“大道如青天”的“道路”的“路”吗?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古代三座仙山之一的“瀛洲”的了解,感受到天姥山的神秘、梦幻色彩;“四万八千丈”是夸张的修辞,突出天姥山的高峻,并与“横”联系起来,对天姥山获得挺拔、高大的感性认识;而作者花大量笔墨写梦境,是采用象征手法,写梦中仙境的美妙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让学生获得理性的认识。只有在感性与理性之间不断进出才能让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被思维的“牢笼”束缚,做到收放自如;至于将“鹿”解读为“禄”或“路”,只要有合理的解释,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把决定权交给学生未尝不可。
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本身是个难题,从意象、语言、艺术手法、思想感情四方面赏析诗歌,已成为教学的范式。从动机、美感、能力三个角度谈诗歌改革,本身有些牵强附会。关于诗歌鉴赏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实施策略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是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抓住学生的心理,“以人为本”让学生自愿、主动地接触诗歌,获得诗歌意境的美感体悟,在传统与现实中找到平衡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化鉴赏能力,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是要追寻的目标。
【第4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从刚接到课题的诚惶诚恐,到备课过程的煎熬辗转,到走上课堂的坦然自若,这节公开课,让我实现了十几年教学生涯的飞跃,完成了对课堂教学认识的质变。
反思此次公开课感触颇多,有收获、有遗憾,更有满满的感动和幸福: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有这样一个锻炼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我也诚挚地感谢每一位关心帮助我的同仁们,他们在百忙之中给我调课、观课,坦诚地为我指出教学设计的不足和上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热诚帮我出谋划策,优化课堂设计……正是各位领导同仁的满怀智慧的无私引领才使我得以重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
诗歌鉴赏是中考备考的难点之一,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方面细心研究了各地中考题尤其是我市近五年的诗歌鉴赏考试题型,认识到考试涉及比较多的是内容把握和情感理解类题型,另外就是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类;另一方面从侧面了解到,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得分率较低的主要是在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类题型,因此确定以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这两类题型为重点进行答题技巧的探究揣摩。同时结合当前初三学生实际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设置了这样一堂课。
为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容量,本节课我借鉴“三步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的基本原则,设计了第一步积累知识、第二步培养能力、第三步拓展训练的课堂大框架,整堂课又分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了解课标考纲,第二环节理题型、明重点,第三环节明手法、增能力,第四环节品字词、赏语句,第五环节实战演习、规范答题。我认为整节课学练结合,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知识有了升华,能力有了提升。
下面我就这节课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实际课堂效果和目标达成的经验总结如下:
1.对中考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和命题角度的梳理和把握。
为了让学生初步把握中考诗歌鉴赏的出题方向和题点的分布的变化规律,我下功夫搜集了山东各地市近几年的中考诗歌鉴赏诗题,集中精力对我市近五年的诗歌鉴赏题进行了纵向的分类整理和整合梳理,意图一方面通过几年考题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试题的难易程度的变化和考点、难点的分布,从而总结出一些命题规律,并以此为抓手让学生总结出各种出题方式和做题方法,使学生的做题能力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对中考诗歌的鉴赏的感性认识,消除对这类题型的陌生感甚至畏惧感。
2.摸清学情,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欠缺的能力进行重点突破和有效指导。
备课伊始,我把中考涉及频率较高的内容把握和情感理解确定为课堂的重难点,但是,区教研室范老师结合中考命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得分情况,及时为我调整了课堂教学目标。为进一步摸清学情,找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应考过程的薄弱环节,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在不同学校、不同水平层次的班级中两次试讲,以此确立了合理的目标,并检验课堂环节设计和导学案上试题难度的合理性。
从实际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掌握了答题步骤,明晰了鉴赏的一般答题思路及规范的表述形式,突破了学生在面对诗歌鉴赏题时往往“心中有而笔下无”的瓶颈,能够依分布点有效作答了。
3.注重了对学生答题规范的指导。
据了解,参加中考阅卷的老师很多是高中学校刚刚送完高三的老师,他们每天面对的学生答题能力和规范程度与初三的学生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语文阅卷不可避免的主观性会使一些答题不规范的学生语文成绩受很大影响,很多所谓发挥失常的学生,我以为,其中的原因恐怕多是由于答题不够规范。规范答题意识的强化和习惯的养成,贵在平日课堂教师的重视和引导。因此,在课堂上,我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指导,还特别重视了规范答题习惯的培养。通过细心的指导和温馨的提示,很多学生在导学案上的答题书写和用语规范程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4.学案贯彻课前、课中、课后,提高了课堂效率。
为构建合作探究、自主高效课堂,在这次公开课中,在教研室专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尝试编写使用“学案”。虽然因为对学案的认识不到位,导致编写过程中几易其稿,但我自己感觉,学案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习目标清晰,分项成果有了载体,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有了依据,让课堂的推进有条不紊,有效渗透了复习的方法,引领了学生温故知新。
学案的编写,让我学会改变教学策略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它让我不停地反思是不是站在学生立场备课、上课。学案的编写,大大提高了我备课中的“选材”能力,课堂上与学生的“亲和”能力以及方法中的“导演”能力。学案的使用,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内容更清楚,学习方法更有效,学习过程有本可章,合作探讨有了平台,连做笔记的效率都大大提高,也让一节课学习时间更合理、更科学。如果没有学案,我很难相信自己能够在一节课上完成如此丰富信息量的交流。
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学案的检查,迅速地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同时督促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我尝试的这种教法,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这堂课犹如一面镜子,让我获得了一定的自信,对于自己的认识有了新提高,但这认识绝不都是正面的。这面镜子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氛围驾驭能力的不足,学生主动质疑问难不够,创意问题不多。
有位教育家说:“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一个火把,用我们的智慧去点燃;而不是把他们看成一个瓶,用我们的知识去浇灌。”
回顾本节课,虽不乏对学生的提问,但诚如观课老师所言,却缺了学生的主动质疑,我还是太过拘谨于课堂的预设,没有放手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乍看去,这群孩子很听话,积极的记笔记,回答问题。但这背后都是我在主导着,知识是在实践中习得的,一堂课如果不能真正做到学为主体,真正的放手发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思考的意识,终究是算不上一堂真正的高效课堂的。
2.预设的东西多了,生成资源少了。
叶澜教授曾经针对生成性的课堂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就要求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成为知识王国探险队的队长,而不是旅游团的讲解导游。
但是在我的课堂上,为了能保证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我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的导演”,把课堂的主导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虽然我备课也算用心,也算充分,按说有生成的前提,有超越和发展预设的可能。但是,我没有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是努力引导学生走向我预设的“景点”。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世上最难的是便是认识你自己,于我而言,通过这节诗歌鉴赏的公开课,我确实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部分,这足以证明这堂公开课与我自己是有价值的。最后以屈原的话自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以上是我在教学《诗歌鉴赏专题复习》这一堂课后的反思与总结,不妥之处,还恳请各位专家及同仁批评指正。
第五篇:高中诗歌教学
(E12)诗兴 诗品 诗心
—— 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实践的探索
【论文摘要】“不学诗,无以言”,诗一样的年纪,该有一颗诗般纯粹、晶莹、飞翔的心。社会的变迁、经济体制的改革、效益意识的强化,让少年们的原本洁净、美好的心灵蒙上世俗、功利的污垢。语文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利用各种手段重新找回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培养学生欣赏、品评诗歌的能力,进而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拥有一颗诗意地看待生活的可贵的心。
浙江省楹联学会会长王翼奇在一次“征集全国中学生古诗词作品”活动的采访中说:我们要在孩子们的心中重新唤醒中国人的“诗情”,古体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寻找会写古诗的少年,就是寻找当代人身上的中国“文脉”。
纵横古今,极负盛名的少年诗人颇多,唐代“诗鬼”李贺,7岁能辞章,年少时便言“笔补造化天无功”;当代诗人海子19岁就写出被中国诗歌界一致好评的《亚洲铜》。与这些天才少年诗人相比,当代学生中却存在着这样一个令人堪忧的普遍的现象:对诗歌的无知和淡漠。然而,在广大青少年学生身上,却又蕴涵着极其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潜藏着令人激动的创作动力和源泉。因此,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引导、发掘、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并进而进行创作,延续我国诗歌传统,就成了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和巨大挑战。
诗 兴——培养学习诗歌的兴趣
笔者曾调查学生对诗歌的了解、喜欢程度,然后和他们谈中国诗歌的辉煌历史和当代诗歌遭遇的尴尬、“失语”状态,许多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沦落表示出极大的危机感和责任感。但在课堂上要抓住学生活跃的心,光靠一时的激情是不够的,更需要的是向他们展现大量优秀精美、风格各异的诗作,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强烈兴趣。
(一)展现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显现,它呈现出诗人鲜活的魂,流淌着温热的血。在现代诗歌教学中,如果只对诗歌作图解式的分析,无疑会割断诗歌内在的韵律,阻截诗人内心情感的再度抒发,更品味不到诗歌的深层意境。诗歌教学的课堂上需要激情,需要发现,需要陶醉,美读法就是这样一种很好的方法。
叶圣陶指出:“所谓美读,就是指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和作者的心灵相通了。”用美读法可体味诗歌的音乐美、意境美和语言美。音乐美是诗歌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特质,把握诗歌的用韵、节拍、停顿,把握声调的轻重缓急、字音的响沉强弱、语流的疾徐曲折,或浅吟,或高歌,在朗朗读书声中来体味“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的豪迈之情,体味“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的浪漫之意,体味“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的失落之心。
再以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为例,此诗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六、七字,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诗的第一节旋律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踮着脚尖走路的声音;诗的第二到第六节舒缓而悠扬,象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起的欢乐的曲子;诗的结尾与首节相似,遥相呼应,又有情感的升华,令人回味无穷。示范朗读时,笔者忆起了自己毕业前夕流连在大学校园里的情景,一下就找到了与诗人情感的共鸣,朗读时声情并茂,尤其是读到诗人情感欲喷薄而又不得不压抑的诗句时,笔者的眼角有些湿润了,教室里更是寂静无声,学生都沉浸在诗人的离情别绪里,从而将诗歌之音乐美尽情地展现。
(二)展现诗歌的意境美
莱辛说过“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苏轼也赞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人以有限的词句,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或多幅充满情意的画面,将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契合,创造出既不同于生活真实,而又可感可信,且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那么,如何将学生引入诗的意境中呢?
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在诗歌教学上的应用不失为一种好方法。诗歌含蓄、简洁、意境深幽、跳跃性强,多媒体直观教学利用画面和音乐可以很快将学生带入情境当中,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欣赏,并获得美的享受。
第二种方法,就是将诗歌小说化。学生们喜欢小说甚于诗歌,因为小说有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易懂的叙述方式。其实很多诗歌也蕴涵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诗歌语言高度凝练,跳跃性强,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调动学生,力求通过他们丰富的想像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用他们的想像去演绎诗人的情感和诗歌体现的社会生活。如郑愁予的《错误》,诗歌不长,但学生对此类题材比较感兴趣,就可以让学生利用原诗通过想像创作出一篇小说来,在课堂上交流评论。既多角度地理解了原诗,又锻炼了他们的创作能力。
(三)展现诗歌手段的多样性
“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歙张。”诗歌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内的几篇诗文,就太狭隘了。教师可以开展诗歌主题活动课,如:学生喜爱的诗人或诗歌专题讲座,诗歌接龙比赛,访名胜寻佳对,四季赞诗创作等;还可以组织诗歌课外兴趣活动,如:举行诗歌朗诵比赛,组织读诗会,开辟课外阅读课堂。让学生去接触更多诗人的佳作,接触不同的流派,让学生了解惠特曼的《草叶集》,泰戈尔的《飞鸟集》;感受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体味苏词的豪放,柳词的婉约。
诗 品——培养品鉴诗歌的能力
中国一向有读诗品诗写诗的传统,历年的高考中也总有几分是为诗歌鉴赏而设,所以品评鉴赏诗歌能力的培养必不可少。
(一)插上想象的翅膀
诗歌如茶,是浓缩的精华。诗人是个心纯眼尖情长手巧的采茶女,也是心细思深技艺娴熟的制茶匠,从繁复的生活现象中撷取几叶“顶尖”,加以高度提炼,成了浓香四溢、引人遐想的“精品”。诗人创造般地完成了“制”的过程,那欣赏者也需创造般地完成“泡”的过程;诗人作诗,“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欣赏者品诗,需源于诗歌,又需借助对诗人所处时代和创作意图的了解,以及自身对此诗的产生的情感共鸣来完成欣赏上的再创造。诗人与欣赏者,有时代的距离,也可能有阶层、性别、年龄、看法等的距离,要达到共鸣何其困难!而能协助欣赏者横渡过鸿沟的正是那神奇的想象的翅膀。有了它,我们可以随着“诗仙”李白的奇异梦境上天入地,可以“一夜飞度镜湖月”,可以与“云之君”、“仙之人”交游,甚至与之一齐愤愤不已:“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有了它,我们可以随同“诗圣”杜甫登高远眺,“风急天高”,萧瑟秋景,触景生悲,韶光已逝,与之一起沉溺于苦楚:“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通过想象,我们可以触摸到作者内心的最细微之处;可以透过有限的意象看到更广阔的天空;可以联结时空,由此及彼,纵横古今。
(二)前行于“理论”的旗帜下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首先以课本为载体,将诗歌的各个知识点落实下去,在一个单元诗歌学习的积累下,与学生一道将诗歌知识系统地进行概括,然后将之打印、下发。指导学生知道什么是意象,什么是意境;知道诗歌有哪些表达方式,情与景的关系有哪些;知道诗歌有哪些表现手法,有多少种常见的修辞„„最后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让学生不仅学会用心感受诗歌,而且要学会在诗歌理论的指引下进行赏析、评价。
(三)细品诗歌其义
学生普遍认为诗歌是语文学习中的一只拦路虎,多数是因为诗歌过于含蓄,与小说相比晦涩难懂,又具多义性。的确,诗歌中意思、情感明白如《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并不多见。因而,读诗、品诗不能不多留个心眼,寥寥几句诗,多咂摸点诗味出来。尤其是如下几种情况:
1、双关义
如: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古诗十九首》 .此诗中的“远”既可以理解为空间距离之远,也可以理解为时间距离之远。双关义将受离情煎熬的妇女刻画得入木三分:滞留异乡的丈夫离开自己是那么的久,距离自己又是那么的遥远,时空上都无可依托,无可奈何地忍受着相思之痛,直至“衣带渐宽”。
2、象征义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千百年来的实践基础上,诗人们赋予了所歌咏的景物以特 定的文化内涵,也即象征义。如鲲鹏、长风、高山,多用于表达豪情壮志;闲云、野鹤、小桥,多用于表达闲情逸致;古道、西风、落日,多用于表达寂寞凄凉;松、竹、梅,多用于表达高洁情怀„„我们只有准确地把握景物与情志之间的联系、象征,以景悟情,才能正确地解读诗歌。
3、深层义
深层义隐藏在字句表面意义之下,有时可以一层一层地剖析出来。如: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 《江南逢李龟年》 ....从字面上来看,“落花时节”是点明了相逢的时令;但由于时令的特殊性,结合诗 人和朋友的遭遇,我们还可以将之理解为暗指李龟年不幸的身世;“同是天涯沦落人”,此也暗指诗人自己不幸的身世;此外,还有更深的意义,对唐王朝来说,经历了“安史之乱”,盛世的繁荣已不复见,也像是“落花时节”了。我门必须透过表层意思,体会出后面的意味,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这句诗。
(四)留点空白给学生
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角。教师没必要讲析过细,何妨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感悟的空间。“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在这一点上,绘画、作诗、品诗其理是相通的。可以先从一些浅显、活泼又不失深度的诗歌入手,引学生入胜。如狄金森的《篱笆那边》一诗,大意是:有一株红色的草莓在篱笆那边向我招手,我想爬过去采摘,可又怕弄脏了漂亮的围裙。过去还是不过去,我的心里有点矛盾了。如果上帝也是个孩子,他会不会爬过去呢?诗中童趣盎然,意思浅显,学生在理解上并没什么难度。这时可以让学生自己深入挖掘下去。经过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学生很容易就认识到草莓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如理想、幸福、爱情等等;篱笆则可理解为实现理想,达到目标时所经历的挫折和坎坷。在谈读后感时,有个学生当场吟诵了席勒的《摇篮中的婴儿》一诗:“幸福的婴儿!摇篮还是你无限的空间。长大了,无限的世界就变成了狭隘。”该生以诗品诗,见解独到,将篱笆赋予人的正与反、保护与阻碍深刻地勾勒,带给人渴望,又带给人孤独。实际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篱笆,教师要学会肯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诗 心——鼓励学生以写促学
诗歌鉴赏离不开主体的情感和认知水平的积极介入,那么,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接受,绝不是学诗、赏诗的好方法,不如鼓励学生以写促学。有一位著名诗人说过:一个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去写诗,他便错过了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应让这样的憾事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发生。学写诗,可以循序渐进。
(一)仿写
比如学习裴多菲的《我愿意是急流》一文时,可以用“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爱 人„„”的格式当堂创作出一段诗;
比如仿写学生喜爱的冰心的短诗:
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就小了。
(二)、对对子
有人认为绝句是律诗的截句,那对联就是绝句的截句。上一堂对联知识讲座,讲讲对联的历史,以期学生对对联有大致的概念,谈谈对联一些奇闻逸事,说说一些奇联妙对,以期学生积极地投入创作。其实,学生对对联这种文学形式很感兴趣,他们对早先热播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九岁县太爷》中的妙对仍记忆犹新,如“两碟豆(两蝶逗)”对“一瓯油(一鸥游)”;“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对“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等等。以此为切入点,加以对联知识辅助,课堂上就可以开始这种有趣的文字游戏。以故事带动创作,如年少轻狂的苏轼在门上贴上一副对联自诩:“识遍天下字,读尽天下书。”在受到一老先生的教训之后,深感学海无涯,那么该如何表态呢?其实,他只稍稍添了几字,内容就完全不同了:“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天下书”,以此激励自己,终成一代大文豪;以生活带动艺术,从俗事中升华,如“千年老树为衣架”对“万里长江作浴盆”,“因荷(何)而得藕(偶)”对“有杏(幸)不须梅(媒);以新奇带动思考,如拆字联:“因火成烟夕夕多”对“此木为柴山山出”,如绝对:“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一时间,课内课外对对子声不绝如缕。
(三)、展示一些趣味诗,讲一些趣味诗的典故。
如:玉连环诗:“可以清心也” 从任何一个字开头依次读去皆可。藏头诗:“卢花滩上一扁舟,俊杰黄昏独自游。义到尽头原是命,反躬逃难必无忧。” ....其他的图形诗、打油诗、拆字诗、叠字诗等,学生兴趣果然很大,课后也有不少模仿之作。
(四)填词的难度稍高,但学生的情绪很高,佳作甚多。如:《沁园春 幻》(学生作品)
凡尘俗景,落日西烬,朔月沉音。望星河静夜,绚美容颜;轻舟孤零,桂棹兰桨。愁,天际流,欢,泪阑珊。银河水无语漫游。此生愿,与君畅饮酒,一醉千年。
今尝暖日烟霞,忆少年为友自闲悠。却晴岚霓裳,蝶光澈影。浪潮无涯,梨园落花。长亭古道,舒风残笛,万语千言琴中明。盼回首,共曲水流觞,谈笑人间。
(五)将诗歌小说化、散文化。前文已经提及过,如将郑愁予的诗歌《错误》扩展为小说。作家张晓风也曾根据张继〈枫桥夜泊〉一诗,写就《不朽的失眠》一文,可将资料印发给学生,引导学生学习张晓风的写法,巧借诗文,营造意境,借诗人的遭遇及其诗文作为自己人生感悟的载体。
有人说,“只读不写,眼高手低;只写不读,眼低手低”。我们要读写结合,学然后知“不足”,就将动之于心、呼之欲出的情化成文字,由此促动学生更广泛地阅读。在诗歌写作中,教师的鼓励很重要。一句有韵味的诗句,一个创新的建构,几个妥帖的用词,几个新颖的修饰,完全可以视为闪光点加以表扬。例如:“天很累了,夜色降下了帷幕”、“等待是一盏旧旧的灯”、“等待是一支清远的笛”、“等待是一轮皎洁的月”这样意象新颖、意境深远的诗句,怎不值得表扬呢?
其实,笔者并非是希望每个学生都能成为诗人,如果学生能在繁重学业和烦琐生活中,有一颗“诗心”,诗意地去看待我们的生活,墙边的一朵花,嘴边的一个微笑,一座断桥,一弯新月,都能让他们情不自禁地在心灵深处画上优美的或者忧伤的感情弧线,感觉那一刻被什么拨动,震撼了,那笔者也就欣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