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文课件和教案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美育的必要性
龙泉八小
宁望琴
1.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和科学思想方法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培养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的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由此可见,“培养爱美的情趣”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培育新时代人才的需要。
2.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美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来进行,因此,语文学科也是美育的一个途径,担负着美育的任务。而语文学科中的美育任务必须通过课堂教学过程来实现。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名作,涉及到古今中外,涵括了天、地、人、物、事等,有丰富多彩的艺术
形象,引人入胜的深邃意境,凝炼生动的优美词句,强烈感人的抒情色彩。所有这些,都是美育的极好内容和形式,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3、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基础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对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和继续学习,对于弘扬祖国的优秀文化和吸收人类的进步文化,提高民族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在素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要使学生学好语文,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最为重要。课堂教学中的美育,能把美感直觉的形象性,经验的理论性,心理现象和积淀的系列性(包括感知,联想,想象,情感,理想,趣味,能力等),以及耳濡目染的愉悦性等引进课堂教学,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创作活动产生更多的吸引力,更强烈的感召力,更浓的诱导力,将学生带进引人入胜、欲罢不能的情景,从而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师在上课时表现出来的谐趣,志趣和情趣,能使学生产生各种审美趣味:授课知识的丰富多彩作用于学生的审美感官,能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社会美、生活美的喜爱和向往;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巧妙性、和谐性能时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感受形式美;精心设计的技巧能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愉快,从而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
知识,得到收获,能感受取得成就的乐趣;教学过程中思想内容的深刻性,能使学生产生感悟,受到真、善、美的陶冶,产生对真、善、美的喜爱和对假、恶、丑的厌弃,从而对丰富多彩的文学艺术产生极大的兴趣;教学中的情感弥漫于学生的心灵,能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内心受到濡染;教师高尚的情操,新奇的思想,独到的见解等,能使学生心里佩服,自觉不自觉接受教师的思想观念,模仿教师的风度,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从而更加喜欢语文。综上所述可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美育,不仅是培养时代人才的需要,而且是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需要;既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和初步的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又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第二篇:语文课件下载
语文课件下载
篇一:语文课件
小学语文二年级第二学期电子教案
第三篇:语文课件
在沙漠中心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清课文叙述的顺序及线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能力目标: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情感目标:体味生命的意义,培养敢于面对挫折的坚强意志与品质, 培养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难点
1.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 学习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2.在熏陶感染中引导学生体味生命的意义,积极乐观地对待挫折和失败。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互相合作,探究创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探险,是充满危险的活动,是当今社会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例如,去沙漠探险,在沙漠中心你可能会遇到哪些困难?你会采取哪些措施?当一切措施都无效果时,你的心情会如何?当那些勇敢的探险者们身陷困境、面对死亡的威胁时,他们是否也有常人一样的恐惧?下面让我们走进探险家的心灵世界,去感受他们的情怀。
二、介绍作家作品,了解时代背景:
1.本文节选自《人类的大地》,作者是法(国家)作家圣埃克絮佩里(人名),其代表作有《夜航》、《空军飞行员》、《小王子》等。
圣艾克絮佩里,是一位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是优秀的飞行员,法国航空事业的开拓者之一。同时他又是一位出色的作家,他把自己的飞行体验,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类、对世界的思考写入作品,为人类展现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人们评价他有飞行员的勇气,诗人的气质,儿童的纯真,思想家的深度。
2.20纪初的飞行,飞机制造技术不完善,信息技术不发达,天气预报不准确。飞行是一项冒险的事业,飞行员每一次驾驶飞机上天都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考验,开辟新的航线更是一件冒险的事情。圣埃克絮佩里是法国最早的飞行员之一,是撒哈拉航线的飞行员。在1935年的一次飞行中,飞机坠毁在利比亚沙漠。
三、整体感知课文:
1.用简洁的话语概括文意。(文章写“我”和战友在利比亚的撒哈拉沙漠的一场遇险。)
2.在沙漠中心作者遇到哪些困难?
3.面对这些困难,作者采取了哪些应对措施?效果如何?
4. 跳读课文,勾画出表达作者心理描写的句子,分析这些句子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绪?
梳理作者的心理变化历程。
心理变化:痛苦→绝望→平静→自豪、无悔、乐观→求生
小结:文中多次运用了心理描写,并贯穿了全文的始终。让我们体验到作者面对困境由绝望,痛苦到平静最后乐观的内心情感历程。思绪回归,星光下一夜的思考结束,作者内心深处坚定的求生。作者的精神气韵跃然于平缓的字里行间,这是本文的成功之处。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1.资料:新华社加德满都5月21日体育专电(记者陈乔炎)尼泊尔旅游部官员21日证实,至少3名外国登山者在从南坡尼泊尔一侧攀登珠穆朗玛峰返回途中遇难,其中包括一名中国登山者。
迪彭德拉保德尔说,一名德国登山者是本月19日在珠峰地区海拔8700米处遇难的;一名加拿大登山者在海拔8650米处遇难;另一名中国登山者21日被发现在海拔8600米处遇难。
2.你对冒险有什么看法?(小组合作探究)
3.冒险在你心中有怎样的意义呢?(小组合作探究)4.结论:
因为山在那里,所以我要攀登。
冒险,不是为了寻求刺激,不是为了显示个人超凡的勇气,而是出于对社会的奉献,出于造福人类的责任感。他向往的是富有挑战性的充实、有意义的生活。
五、课堂小结: 卡耐基曾说:“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圣埃克絮佩里在为开辟航线,为祖国命运的飞行中搏击长空,历尽艰险和考验,将生死置之度外。让我们对死有了不同的理解,对自我价值与人生价值有了深刻的理解。让我们重新定义生之意义和死之价值吧,让我们的生命在这光辉的足迹中闪光吧。
六、作业:
课外阅读圣埃克苏佩里的其他作品《夜航》《小王子》。
第四篇:中学语文课件
中学语文课件
篇一:初中语文教学课件的制作和使用
初中语文教学课件的制作和使用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初中
陈静华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引起了整个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整个教育界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潮流,必须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课程整合”已成为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
特别在语文教学中,电教媒体越来越显出了它的优越性。,因此,现代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转变角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
过去的语文教学方式一般是:让学生预习、教师讲解、然后巩固练习。遇到那些具体介绍某一事物的文章时,这种学法就显得很单调、枯燥,学生的学习状态也相当被动。现在有了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设施,情势发生了很大改变。如我们在学习学习方式也由原来静止的、被动的转变为动态的、主动参与式的。这些生动、逼真的东西,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唤醒了他们探索的欲望,使许多课文的学习成为一个颇有意思的探究过程。
2.构建语文阅读学习情境。
阅读是一系列非常复杂的心智活动。阅读中所感知的材料不是一个个单字,而是一系列的字、词、句、段组成的篇章,教师设计的
教学过程,无论多么精心、合理,如果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的教学效果将是十分有限的,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前精心设计教学,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创设情境,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变无声为有声,通过生动、直观的画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3.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我国的教育正面临着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人们几乎都能感觉到素质教育的精髓就是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意识、精神、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不容易实现,因为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以教材为世界,受视野的影响,创造能力不能有效发挥。而利用现代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学生可以以世界为教材,从中获取大量的信息,在分析,综合,处理信息的过程中,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必然就可以培养起来。
4.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计算机多媒体可以通过屏幕呈现教学内容、展示学习目标、提出思考与讨论的问题,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思考、讨论并做出回答,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同时,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还便于课堂的及时反馈、知识的迁移和能力的拓展,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5.优化课堂结构。运用多媒体,就可以精简课堂教学内容,突出课文学习重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课堂教学的优化。
学习制作和使用语文课件在今天的多媒体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
二. 语文课件的分类
根据语文课件的制作难度不同,分为高、中、低三档。低难度语文课件一般用Powerpoint等简单制作工具完成,仅包括少量图片及文字,适用于配合演讲、口语交际等单一情节;中难度语文课件一般也用简单制作工具完成,包括大量图片、文字、少量录像及声音,适用于一般教学需求。高难度语文课件一般用 Authorware、Flash或Director等专用工具完成,包括大量图片、文字、录像、声音、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等,适用于重点课程教学。
根据语文课件的表现内容不同,分为记述型、说教型、情议型。记述型语文课件适用于带情节的故事、历史、事件,表现手段多选用照片、文字、录像等再现情节,尽量少用动画,以体现出真实感;说教型语文课件适用于描述原理、成因等抽象内容,多用动画、文字,以描述其组成、机制;情议型语文课件适用于散文、议论文,多使用图片作底图,突出运用文字效果,以达到引人思考的目的。
在语文课件制作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及能力,确定语文课件的难度及类型,以选择合适的表现形式。确定语文课件难度时不应一味求难求高,能够满足自己需要的就是最好的。为了满足普通上课的需要,我们通常选择用简单软件制作中等难度的语文课件,这样既可节省时间,也便于修改。只要运用得当,像Powerpoint这样的软件完全可以制作出优秀的课件。
三.语文课件制作的一般步骤
有经验的制作者可能会直接在计算机上开始自己的工作,但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语文课件必须进行充分的设计和准备,并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步:准备教案
第二步:编制脚本
第三步:选择素材
第四步:素材处理
第五步:制作课件
第六步:打包执行
1.准备教案
合理设计教学清节。语文课件是配合教学、为教学服务的,没有好的教案、好的创意、就没有整体教学效果可言。
2.编制语文课件脚本
脚本如同剧本,是语文课件的灵魂,体现出教学者对教学情节的设计。脚本中应按教学情节先后逐一排列,每一情节内容应包
括:教师的讲话内容、设想中课件显示的文字、配音、配图、底图、动画、录像等。
3.选择语文课件的素材
脚本是对语文课件提出要求,选择素材则是实现这种要求,素材可以是课文插图、背景资料、录像带、VCD、照片、声音等。素材的选择必须紧扣脚本,根据脚本不同情节选择合适的表现手段,再根据表现手段寻找、取舍素材。
4.对语文课件素材进行处理
图片需要进行扫描、处理、存储;录像、VCD需要采集、编辑、合成;声音需要录音、处理。素材处理过程也需要按脚本需求,同时考虑到后期制作时格式、大小的要求。
5.制作语文课件
根据语文课件难度、形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制作工具,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突出表现效果。
6.语文课件打包或制成可执行文件
这样可以脱离编辑环境,方便在不同机器上使用。
在上述步骤中第二步和第三步最为关键,而对不同情节表现手段的选取则是难点。篇二:中学语文
一填空题
1、“
三、百、千、千”是我国古代流传的最为著名的启蒙读物,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2、宋代朱熹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
3、近现代语文教学指的是1903年正式独立设科至今的语文教学。
4、语文学科曾用过读经、词章、字课、习字、作文、读经讲经、中国文字、中国文学等名称。
5、蔡元培等1902年创办爱国学社,梁启超1906年前后创办长沙女子学堂,将语文学科定为“国文”。
6、北洋军阀政府于1920年通令全国,小学开设“国语”,主要教白话文,在中国教育史上,白话文第一次进入语文教材北洋军阀政府于1;中学开设“国文”,仍然教文言文。
7、1949年10语文教材;中学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正式使用“语文”这一名称。8、1956年秋,1949年10月,中我国语文教育进行了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1958年,该实验停止。
9、1961年以后,语文教育界明确提出了“加强双基”的口号。
10、1963年,新编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了语文教学的目的,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提出了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原则,注重能力训练,强调文道统一。
11、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建国后的第五套全国通用的中学语文教材,恢复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工具性。
12、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
13、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大纲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
14、2000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15、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这一次的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以育人为本”,凸现素质教育。
16、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17、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标。
18、回归生活世界是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
19、“
三、百、千、千”是我国古代流传的最为著名的启蒙读物,即《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主要作用是集中识字。
20、宋代朱熹撰写了《四书章句集注》,“四书”之名始立。
21、近现代语文教学指的是1903年正式独立设科至今的语文教学。
22、语文学科曾用过读经、词章、字课、习字、作文、读经讲经、中国文字、中国文学等名称。
23、蔡元培等1902年创办爱国学社,梁启超1906年前后创办长沙女子学堂,将语文学科定为“国文”。
24、北洋军阀政府于1920年通令全国,小学开设“国语”,主要教白话文,在中国教育史上,白话文第一次进入语文教材北洋军阀政府于1;中学开设“国文”,仍然教文言文。
25、1949年10语文教材;中学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正式使用“语文”这一名称。
26、1956年秋,1949年10月,中我国语文教育进行了汉语、文学分科教学实验。1958年,该实验停止。
27、1961年以后,语文教育界明确提出了“加强双基”的口号。
28、1963年,新编定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明确了语文教学的目的,突出了语文的工具性,提出了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的原则,注重能力训练,强调文道统一。
29、197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建国后的第五套全国通用的中学语文教材,恢复了语文学科的基本性质——工具性。30、1992年,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
31、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初审稿)。大纲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文化载体”。32、2000年3月,教育部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和《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
33、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正式颁布。这一次的课程改革,注入了新的课程理念,强调“以育人为本”,凸现素质教育。
34、现代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35、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教学的根本目标。
36、回归生活世界是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
37、语文是交际工具,就是说:语文是思想的工具、学习的工具、工作的工具、生活的工具。
38、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此外还具有基础性、实践应用性、综合性等特点。
39、语文课程的任务有:积累语言材料的任务,发展语文能力的任务,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任务,构建和应用语文知识的任务。
40、发展语文能力包括:发展语文的一般能力,应用能力,审美和研究能力。
41、语文一般能力主要有:应用检索工具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语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42、语文应用能力主要有: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4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具体任务有: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培养科学态度,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4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的具体要求是:注意语文教育的特点,注意语文课任务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要求培养现代观念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45、国古代的学习概念是:通过仿效、练习以习得知识、技能。
46、中国早就提出了“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教学过程。
47、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
48、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调动学生的语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
49、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包括调动学生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
50、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设计的本质特征。
51、解决学生问题、满足学生需求是“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也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52、教学方法要为教学目标服务。
53、语文教学目标表述必须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行为主体必须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54、教学过程的设计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要考虑教学内容的实际。
55、教育应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为起点,为中心,为归宿。
56、《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规定了“应注意学生阅读时的心理卫生和用眼卫生。”
57、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生制定阅读计划的参谋,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是学生选择和实施
阅读方法和策略的知指导者,是学生阅读探究活动中的平等参与者和首席发言人。
个性化阅读,已经成为新世纪改革阅读教学的一个科学理念了。
58、、个体的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不能不顾及到个体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育,以及个性倾向的张扬。
59、还原语境就是还原生活,理解语境就是理解生活。
60、言语分析法是语文课程与教学区别于其他课程教学的最基本、最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61、文学鉴赏大致有感知、得意、共鸣和延留等阶段。
62、文学欣赏是一个由直觉到理性升华再到情感深入的过程。
63、单元教学最早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是欧美“新教育运动”的产物。
64、写作是个体的言语行为,所表达是某一个体对事物独有的认识。
65、作文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记忆力等。
66、作文的特殊能力包括审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表达、自评修改等能力。
67、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人的发展的需要。
68、口语交际能力是一个人智力水平的表现,也是一个人智力潜能的标志。
69、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是依据学生发展、社会发展的需要,依据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确定的
70、口语交际教学目标具有发展性、整体性、操作性三个特征。
71、语文知识教学的依据是《语文教学大纲》、《语文课程标准》以及根据这些文件编写的教科书。
72、语文知识的学习、语文技能的掌握具有循环学习、螺旋式上升的特点。
73、语文课程和教学的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学生的言语能力和养成学生良好的言语习惯。
74、教学语文知识的原则是学以致用、综合实践、注重言语情境
75、教育技术一词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
76、20世纪80年代中期,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始使用电化教学手段。20世纪90年代以后,语文教学步入计算机辅助教学(CAI)阶段
二、名词解释题
1、五经(P3)
2、四书(P3)
3、千字文(P3)
4、千家诗(P3)
5、三字经(P3)
6、语文(P8)
7、合作学习(P53)
8、逻辑思维(P56)
9、形象思维(P56)
10、直觉思维(P56)
11、社会思维(P57)
12、学习习惯(P64)
13、语文教学设计(P71)
14、教学目标(P77)
15、语文教学策略(P84)
16、诊断性评价(P87)
17、形成性评价(P87)
18、终结性评价(P87)
19、区分度(P90)
20、信度(P91)
21、效度(P92)
22、个性色彩(P93)
23、阅读能力(P117)
24、学习策略(P124)
25、联想意义的策略(P125)
26、朗读(P127)
27、美读(P127)
28、吟读(P127)
29、涵泳(P147)
30、作文教学(P161)
31、听话品评力(P229)
32、精要(P265)
33、致用(P265)
34、教育技术(P282)
35、课件(P289)
36、教育技术的实用性(P297)
37、教师专业化(P306)
38、教师心理素质(P312)
三、问答题
1、中国古代语文识字教学的经验有哪些?(P4)
2、中国古代语文阅读教学的经验主要有哪些?(P5)
3、中国古代语文写作教学的经验有哪些?(P5)
4、中国古代语文教学的弊端有哪些?(P6)
5、语文课程的三维度目标体现了哪些新的价值观?(P13)
6、举例说明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的统一。(P15)
7、举例说明语文和思维的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辩证统一关系。(P15-16)
8、语文教学方法优化选择的依据是什么?(P19-20)
9、语文教学方法优化选择的原则是什么?(P20-21)
10、联系教学实际,谈谈你对语文课程新理念的理解。(P23-24)
11、为什么说“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P30-31)
12、为什么说“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P32)
13、怎样理解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P32-33)
14、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有什么意义?(P35-37)
15、语文课程主要有哪些任务?(P38-46)
16、语文学习为什么要重视积累语言文字材料?(P38-39)
17、语文学习为什么要发展审美能力和研究能力?(P43-44)
18、语文学习中构建和应用语文知识有哪些具体要求?(P46)
19、传统学习方法与现代学习方法是怎样的关系?(P53)
20、自主学习具有哪些特征?(P53)
21、与语文课程性质相关的语文学习特点有哪些?(P54)
22、与语文课程任务相关的学习特点有哪些?(P55)
23、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语文教师的职能是什么?(P60)
24、在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过程中,为提高教学效率,语文教师可采用哪些策略?(P60)
25、为什么说教师的教学影响学生的学习方法?(P63)
26、语文教学设计包括哪些要素?(P71)
27、语文教学设计的要求有哪些?(P72-76)
28、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有哪些?(P78)
29、教学过程的安排有哪些要求?(P80-82)
30、语文教学评价有哪些作用?(P86)
31、诊断性教学评价的目的是什么?(P87)
32、编写语文教学方案有哪些要求?(P93)
33、为什么说阅读是一种审美实践?(P107)
34、萌发阅读动机需要什么条件?(P110)
35、读者的阅读期待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11-112)
36、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提问应注意哪些问题?(P136)
37、言语分析的具体方法有哪些?(P144-145)
38、教师应如何引导学生涵泳?(P147)
39、举例说明文学鉴赏大致可分为哪几个阶段?(P150-152)
40、作文教学对学生具有哪些意义?(P165-167)
41、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教师应从哪些方面去指导?(173-175)
42、作文课中的情境教学通常采用哪几种方式?(P194-195)
43、运用心理规律进行写作指导大致有哪些思路?(P210-214)
44、为什么说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P224-225)
45、中学生口语交际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哪些?(P225-226)
46、口语交际的倾听能力包括哪些内容?(P227-229)
47、口语表达和交流能力由哪些要素构成?(P229-230)
48、倾听的心理过程是怎样的?(P231)
49、倾听的心理特点有哪些?(P231-232)
50、表达与交流的心理特征是什么?(P232-233)
51、听写训练法常用的方式有哪些?(P235-236)
52、以培养表达和交流能力为主的方法有哪些?(P238-240)
53、从1992年的“语文教学大纲”到2001年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知识”教学的阐述有哪些变化?(P247-249)
54、教学概念应注意哪些问题?(P267)
55、在语文课程和教学中区分“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有什么意义?(P257)
56、从语文教学的目标出发,怎样进行言语规律的教
第五篇:初一语文课件
第一课 散步
○教学目标
① 知识和技能:整体感悟课文内容,通过比较阅读提高审美情趣。
② 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③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揣摩语句。
○课前准备
学生:强调课文预习,自读课文,圈点生字词。勾画出文中不理解的句子,提出疑难问题。
教师:①准备课前说话训练的资料(尊老爱幼的故事),安排学生作准备。②可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内容
① 整体感悟课文内容。
② 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学设计
导入
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体现着人世间美好的情感——亲情。其实,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一直都沐浴着亲情。哪位同学能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你都感受到哪些亲情?(学生举例回答,教师予以肯定)像在日常生活中全家人一起吃饭、看电视、聊天,等等。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平常的小事,也能体现出浓浓的亲情。《散步》这篇课文就为我们讲述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
出示学习目标并板书课题
感知课文内容
① 检查生字词。
② 教师可配乐范读课文,学生体验作品的语感和情感。
③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或仿读)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
④ 带问题朗读课文。
大屏幕投影出示问题组:
a.课文写哪几个人物?主人公是谁?
b.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什么事?请你用自己的语言概括。(用文中的语言也可以)
「教师导学」
“读”是学生接触课文的开始,也是学生自主与文章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所以,在这一部分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到文章中去,理解、品味而不要流于形式。
[教师小结]
文中描绘的就是一家四口外出的事,而四口人又是以“我”为纽带组建起来的。散步过程中所发生的事,只要意思对即可,给予肯定。用文中一个词来概括“分歧”。
自主合作探究
[教师引导]精读课文,想一想在散步过程中“分歧”是怎样解决的?
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若遇到有深度或理解不透的地方大胆提出来,共同探讨学习。
[提示质疑]a.母亲为什么偏偏要走大路?
b.“我”为什么感到责任的重大?
[教师小结]
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况且母亲身体不好。文中第2段交代母亲的身体情况,为下文进行埋下伏笔。“我”为什么感到责任重大?学生根据课文可能回答,因为一切都取决于我。本段中告诉我们:“我的母亲老,她早巳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总是听我的。”引导学生认识到在这个家庭中,“我”正好处在中间,上有老下有小,如果一旦抉择错误就会伤害家中成员的感情,破坏家庭的和睦,破坏家中这份浓浓的亲情。(这个祖孙三代人家中包含着祖孙情、母子情、夫妻情、父子情)正是由于这四种亲情纠缠在一起,而他们又取决于“我”,所以“我”感到作为中年人责任的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