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课件
第三章 课程目标与内容课件
编辑:梦回唐朝 识别码:72-661471 课件 发布时间: 2023-08-28 12:16:07 来源:网络

第一篇:第三章 课程目标与内容课件

第三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教学目标:

理解课程目标的内涵、取向及其确定的依据; 掌握课程内容的取向及其选择与组织原则; 了解当代小学教育课程的目标与课程内容。

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确定课程目标,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课程目标有助于指明课程编制工作的方向,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并可作为课程实施的依据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只有解决了课程目标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教的问题,才能解决应该教什么的问题即课程内容问题。因此,怎样确定课程目标,怎样选择课程内容,这是课程论和课程改革的基本问题。

一.课程目标

(一)涵义

课程目标是指那些人们需要掌握和形成的能力、态度、习惯、鉴赏和知识的形式(博比特)。

课程目标是根据教育宗旨和教育规律而提出的课程的具体价值和任务指标。课程目标是对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反映。每一门课程既具有一般性的总体目标,又具有具体化的学段目标。

相关概念: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教育目的、教育目标、教学目标

宗旨、目的、目标具有内在的联系,从宗旨到目的再到目标是一个从宏观到中观再到微观的过程,越来越具体。在教育系统中,教育宗旨、教育目的、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等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宗旨是指最终的价值追求,具有较强的理想色彩,一般体现为宏观的理念。教育宗旨常以教育方针的形式贯彻、落实。

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教育工作总方向,是教育政策的总概括,内容包括教育指导思想、培养人才的规格及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不同时期对教育方针的表述不同。我国现阶段的教育方针: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教育理论界,教育宗旨往往表现为对教育目的的研究。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总目标,是社会对教育所培养的人才的总要求,它规定了人的质量规格和基本素质。教育目的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教育目的受制于社会制度、民族文化传统与教育思想。

确定了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教育目的),就可制定一定的教育目标。目的一般体现长期的价值标准,关注总体任务;目标一般体现短期的价值标准,关注具体任务。教育目标一般是指培养目标,即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它是在教育方针或办学宗旨、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所担负的任务和学生年龄、文化知识水平而提出的。

教学是课程实施的重要方式,是达到课程目标的手段,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总之,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或教育目的)是教育活动的最高层次,对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起着统帅、支配、制约的作用。教学目标则是实现课程目标的具体化和操作化。

(二)课程目标的取向

如何把教育目的转化为课程目标,是课程领域中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课程目标是一定 1 教育价值观(教育宗旨、教育目的)在课程领域的具体化。明确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有助于提高合理制定课程目标的自觉性、自主性。

1、课程目标的价值取向 每一种课程定义,都渗透了某种哲学假设和价值取向,隐含着某种意识形态和教育信念。一般来讲,社会、学生和学科是课程目标形成的源泉。确定合理的课程目标,应当从整合的角度全面考察学科的发展状况和未来发展趋向、学生的发展状况和需要、社会的发展状况和需要。但是,在具体发的课程实践中,人们制定课程目标往往强调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忽视了其他因素,从而出现了不同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当前,影响较大的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主要有三种:

(1)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主要反映学科的固有价值,如强调以学术为中心的学科课程理论认为,人类文化遗产中最具学术性的知识是课程中不可缺少的因素,学术性是课程的基本形式。

(2)学生本位的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主要反映课程促进个体成长的价值,如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人本主义课程理论认为,课程的核心是情感(情绪、态度和价值观等)与认知(知识和理智技能)和学生行动的整合。

(3)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课程目标主要反映课程的社会价值,如强调以社会问题为中心的改造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社会问题来认识课程,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参与制定社会规划并将它们付诸社会行动。

2、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根据美国课程论专家舒伯特的观点,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主要有四种类型,即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和表现性目标。

(1)普遍性目标:

普遍性目标是根据一定的哲学或伦理观、意识形态、社会政治需要,对课程进行的总括性和原则性规范与指导目标,一般表现为对课程有较大影响的教育宗旨或教育目的。它对各门学科都有普遍的指导价值。

我国古代的《大学》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教育宗旨,即为典型的“普遍性目标”取向。在古代西方,采用普遍性目标取向的也大有人在,如柏拉图提出的培养“哲学王”(理想国的统治者),视“有德行的生活”为教育的终极目的,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幸福”,他们为教育实践所设置的科目就直接指向“有德行的生活”和“幸福”;洛克提出的“绅士教育”,要培养社会契约的履行者;斯宾塞提出的教育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等。

我们现行教育方针规定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各学校的校训都是普遍性目标。

普遍性目标取向仅体现为课程目标的一般性原则,这为教育工作者的创造性工作提出了广阔的背景,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但普遍性目标的涵义比较模糊,不够清晰,有一定的随意性,使人容易模糊或模棱两可而产生歧义,不具有可操作性。

某门课程也有普遍性目标,如高中生物学科中“获得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和探索未知的兴趣,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创新意识,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责任感。等等”

(2)行为性目标:

行为性目标是以设计课程行为结果的方式对课程进行规范与指导的目标,它指明了课程结束后学生自身所发生的行为变化。它的基本特点是:目标精确、具体和可操作。

如高中生物:能够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说出水和无机盐的作用。等等。

行为性目标取向克服了“普遍性目标”取向模糊性的缺陷,对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保证一些相对简单的课程目标的达成,是有益的。

行为性目标具体、可操作、容易评估、但它的局限性:一,只强调可以明确识别的要素,忽视了难以测评、难以转化为行为的目标,如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审美情趣等。二,把学习分解成各个独立的部分,不把学习看做一个整体,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行为性目标具有还原论取向,把人的高级心理能力和素质加以分解,支解了“完整的人”,背离了教育的本性。三,实现明确规定课程目标,有“控制本位”的倾向。人的行为是主体的行为,带有很大的创造性,具有很大程度的不可预知性。行为性目标把目标与手段、结果与过程间的有机联系割裂开来,抹杀了对课程目标体验的创造性和主体性。

(3)生成性目标

生成性目标又称“形成性目标”、“生长性目标”、“展开性目标”。它是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课程目标。这是爱帮助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是必须考虑的目标。如果说行为性目标关注的是结果,那么,生成性目标注重的是过程,它强调教师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进展情况提出相应的目标。

生成性目标萌芽于杜威的“教育即生长”的命题,他认为,目标不应该是预先设定的,而应该是教育经验的结果;课程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成长。英国的课程论专家斯滕豪斯认为,学校教育的真正目的是使人类更加自由、更富于创造性,因而教育的本质是引导。课程不应以事先规定的目标或结果为中心,而要以过程为中心,即要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而展开,在课程与教学的开发过程中,教师并不是把一些规定的东西作为教育目的或结果来评价学生,而是在处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发展持一种审视、研究和批判的态度,从而使教师和学生都成为创造的主体。人本主义课程论是生成性目标发展的极端。人本主义课程强调学生个人的生长、个性的完善;认为课程的功能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有助于个人自由发展、有内在奖励的学习经验。罗杰斯指出,凡是可教给别人的东西,相对来说都是无用的,即对人的行为基本上没有什么影响。能影响一个人的行为的知识,只能是他自己发现并加以同化的知识(有些极端)。

当代受重视的综合实践活动,较明显地体现了生成性目标的特点。伴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的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课程目标的生成性在此得到了集中体现。

如“调查当地的主要自然资源,列举合理或不合理利用方面的事例,并撰写简要报告”;“查阅资料说明现代通信技术对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生成性目标的优点是强调教育过程中学生在与教育情境的相互作用中所产生的属于自己的目标,它不是教育者代表社会所强加给学生的。学生有权力自己选择要学的东西,同时,教师也被从目标中解放出来而成为研究者,教师的主动性得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现。这一目标的缺陷在于:面对着这种教学,在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时间的控制,教学时机的把握,社会、家长对学生学习的各种要求等方面,始终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而这种较多的不确定性与教育教学的本质是特殊的认识过程存在严重冲突,势必导致教学的实施变得非常困难。

(4)表现性目标

表现性目标是指每一个学生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的个性化表现,它追求的是学生反应的多元性,而不是反应的同质性。它关注的是学生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某种程度上首创性的反应形式,而不是事先规定的结果。一般来讲,它只为学生提供活动的领域,而结果则是开放的。因此,表现性目标的特点是个性化、开放性。

美国课程论专家艾斯纳认为在课程计划中存在着两种不同教育目标:“教学性目标”和 3 “表现性目标”。教学性目标是在课程计划中预先规定好学生在完成一项或几项学习活动后所应习得的具体行为,旨在使学生掌握现成的文化,通常是从既有文化成果引出的并以适合儿童的方式进行表述。表现性目标主要描述儿童在教育中作业的情境、儿童将要处理的问题、儿童将要从事的活动任务等,旨在培养儿童的创造性与个性。表现性目标旨在成为一个主题,围绕这一主题,学生可以运用已经学到的技能和理解的意义。通过主题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发展那些技能和加深理解,并使其带上个人特点。

相信表现性目标的教师有时使用一些粗略的一般性术语陈述的目标来表示学生将要做什么。如: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学生能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不同的课程目标已经拥有各自的地位,正在发挥各自的作用;复杂的课程目标问题的解决需要运用多元价值这个“利器”,多元的目标在课程活动中存在切合点、融合点。

一般来说,普遍性目标与行为性目标是“以社会为本的”,属于控制本位,普遍性目标采用经验描述守法,实施定性控制,行为目标借助科学手段,实施定量控制;生成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是“以人为本”的,以人的,个性解放为最高追求。人本主义学者认为,教育的目标就是个人的成长、完善和自主。它强调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强调目标与手段的连续性、过程与结果的连续性,强调教师和学生在课程与教学中主动性和创造性表现。所以,以上四种课程标准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及其合理性,但又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弊端。每一种目标形式在解决某类问题较为有效的同时,也必然产生一些难免的副作用,我们应该综合利用,互为补充,扬长避短。

(三)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课程目标的确定,需要考虑各种依据。一般而言,大家比较认同的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主要有三个方面:学习者的需要、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和学科的发展。

1、学习者的需要

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习者的身心发展,因此,学习者的需要是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学生的需要是“完整的人”身心发展的需要,即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应当很好地研究学生的兴趣、认识发展和个性形成的特点,明确学生发展的要求。根据泰勒的观点,了解学习者的需要应调查其健康、直接的社会关系、社会公民关系、消费者方面的生活、职业生活、娱乐活动等不同生活方面。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学校课程要反映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要求。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

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就空间维度看,它指学生生活与其中的社区、民族、国家乃至整个人类的需求;就时间维度看,它既指当前现实的社会生活需要,又涉及社会生活的发展趋势和未来需要。

如何将社会生活的需要确定为课程目标呢?其基本的方法是进行调查分析,了解社会生活需求,并根据以下三个原则从社会生活需求中推导课程目标:第一,民主性原则。当前已进入“大众主义”时代,课程目标应该体现民主与公平的原则。第二,民族性与国际性相统一原则。国际化的社会趋势要求课程目标既要具有国际视野,又要坚持民族传统的个性特色,把本社区、本民族、本国的需求与整个人类的需求统一起来。第三,教育先行原则。教育不能被动地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而应超越当前的社会现实,走在社会发展的前面。

总体上说,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学校强调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学生个体的发展总是与社会的发展交织在一起的,学生发展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的过程。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在任何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的内容:把社会文化遗产传递给青少年一代或者引导学生关心 4 当前社会紧迫的事情。在传递社会文化遗产和关心社会紧迫事情的过程中,学校教育的文化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才能得到实现。

3、学科的发展

学科是知识的最主要载体。正是通过学科的方式,人类的知识才得到最有系统、最有规律的组织。学科知识及其发展是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之一。

以学科的发展作为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之一,主要包含两层含义:

一,从学科知识传递与发展的需要中推导出课程目标。学科知识及学科的逻辑体系,包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结构、研究方式、该学科与相关学科的关系等。学科的知识的典型类型有“自然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所涉及的描述性知识”旨在通过一定的概念符号和数量关系,反映不同层次自然界所存在的一些“事实”和“事件”;社会科学知识(如语言学、历史学、经济学、教育学、人类学等),它所涉及的知识是一种“规范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旨在借助一定的理论传统和价值立场,对“”社会事实“社会事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化、类型化和模型化的分析,并得出或暗示着有关的实践建议或策略了三十人文科学(如哲学、文学、艺术学等),它是一种“反思性知识”,旨在通过认识者个体对于历史上与亲历的价值实践的总体反思,呈现出认识者个体对与人生意义的体验。

二,以学科专家提出的建议作为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依据之一。不同学科的专家对课程领域的基本概念、逻辑结构、探究方式、发展趋势了如指掌,大多数课程的教科书多由学科专家编写。(宋心琦清华大学)

确定课程目标应注意到学科的两个功能:意识学科本身的特殊功能,它是专门化的研究领域所必备的一种属性,指向学科本身的创造与发现;二是学科所能起到的教育功能,这就是学科的工具价值,它指向学科知识的应用,满足个人或社会的需求。

在从学科发展角度确定课程目标时,应注意三个问题:一,知识的价值何在?知识的价值究竟是理解世界,还是控制世界?人们创造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提升生活的意义,还是为了人的功利需求(青霉素、原子弹、毒品)?二,什么知识最有价值。人们逐渐认识到,最有价值的知识是使生活的意义得以提升的知识,是使人获得自由解放、社会不断趋于民主公正的知识,这类知识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整合。三,谁的知识最有价值。任何知识都负载着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负载并衍生着文化、种族、民族、阶级的差异和不平等。因此,确立课程目标,应当考虑知识所负载的价值观是推进社会民主和公平,还是维持社会的不平等。

(四)确定课程目标的基本环节

确定课程目标的过程,是根据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结合学生、社会和学科等方面的要求。采用恰当的目标取向,运用需要评估模式,对学校课程的要求进行分析与判断的过程。

1、明确教育目标和培养目标

教育目的或教育宗旨是课程的终极目的,是特定的教育价值观的体现,它制约着课程目标的提出。培养目标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所担负的任务和学生年龄、文化知识水平而提出的,它对各个不同教育阶段的课程目标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2、分析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

课程目标的基本来源是特定教育价值观的具体化,即如何看待学生、社会与学科三方面的关系,把哪一方面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怎样处理处于优势地位与从属地位的目标来源的关系?对以上问题的不同回答将形成不同的课程目标,这是去诶到呢个课程目标的关键。例如,学科中心论使儿童服从分门别类的教学科目,儿童完整而统一的经验被支解;儿童中心论满足于儿童兴趣和能力的自发性,排斥对儿童心智的训练;杜威则把儿童和课程统一起来,消解二元论倾向,认为教师的使命就是把教材解释为儿童的生活经验,并指导儿童的经验不断生长。

3、选择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这一环节要求在“普遍性目标”“行为性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等取向之间做出抉择。目标取向的选择为课程内容的选择和陈述奠定了基础。值得指出的是,每一种课程目标取向都有其特点。“普遍性目标”有利于教师对目标做出创造性的解释,可以适应各种具体教育实践情境的特殊需要,但这类目标往往以教条的形式出现,有一定的随意性,在含以上不够清晰常常出现歧义;“行为性目标”具体明确,便于操作和评价,但一些内隐的目标如思想品德很难用外线行为方式来表述;“生成性目标”考虑到学生兴趣的变化等内隐方面,但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很难落实;“表现性目标”考虑到学生的独特性,但很难保证使所有的学生达到课程计划的基本要求。选取哪种取向的课程目标,应依据课程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而定。一般来说,若要传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行为性目标”较为合适;若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成性目标”比较合适;若要鼓励学生的创造性精神,“表现性目标”较为有效。

4、运用“需要评估模式”

需要评估模式是通过学校行政人员、教师、学生、家长以及课程工作者,对学生的教育需求进行那个调查评估,以便了解学生的教育需求,并确定各种需要之间的饿先后顺序。该模式一般经历四个阶段:一,系统阐述实验性的目标。全面系统地确定大多数人所觉察到的问题,并围绕这些问题来确定学生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二,确定优先的课程目标。根据对学生教育的重要性程度将课程目标加以排列,确定目标的主次;三,判断学生达到每一种课程目标的可能性。对学生目前达到这些目标的可能性程度评出等级。四,根据目标优先程度的顺序编制课程计划。

(五)课程目标制定的基本要求

一般来说,目标要涉及学习、教学、评估,以及它们之间是否一致等方面。

1、涵盖了学生要学习的最重要的内容

2、非通过特定教学过程不能让大多数学生产生高水平学习

3、提供准确评估学生学习效果信息的工具和程序

4、使目标、教学活动和评估三者之间保持一致

二、课程内容

在某种意义上说,课程问题就是内容问题,课程设计、课程目标、课程评价以及课程实施,都可以理解为围绕课程内容的安排而展开的。课程设计是关于内容的组织安排,课程目标是选择和决定内容的依据,课程评价是判断内容产生的结果,课程实施是内容的逐步实现。

(一)课程内容的涵义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关于课程内容的理解,需要重点把握如下三点:

一,课程内容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教育是人类社会组织帮助个人习得种族经验以缩小个人发展与种族发展之间差距的专门活动,有计划、有组织地传递人类经验,是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定性。在教育活动中所传递的人类经验具体化为课程内容。在人类通过教育传递种族经验的过程中,存在着人类种族经验的无限丰富性和个人学习种族经验的时间、精力的有限性之间矛盾。所以,课程内容必须要经过选择。即课程内容不可能包括人类社会的所有经验,人们只能选择出那些对于个体的成长和社会化来说最有价值的、最基本的和最需要的经验,把这些选择出来的内容传递给下一代,从而为他们从事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提供最一般的帮助。对个人成长最有价值的、最基本的和最需要的经验,从教育的视角看,无疑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部分。这些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的社会生活规范、科学知识和活动技能等。

二,课程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课程内容要符合学生学习的特点)。人类文明成果往 6 往是以知识体系、技术体系和规范体系(价值体系)的形式存在的,不一定能为学生直接理解和接受。人类文明成果只有经过加工改造才能适合学生的学习。也就是说,在教育活动中人类文明成果的表现形式和组织方式,必须符合学生认识的水平和特点。如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前后呼应和互相衔接等。事实上,在教育活动中传播的人类文明成果,都是经过了一定的加工改造的。从教育角度出发改造加工人类文明成果的过程,是依据教育目的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构造学生学习对象,从而确定课程内容的具体过程。课程编制就是从总体上设计一种便于学生学习的教育内容体系,即把人类文明成果转化为供学生学习的课程和教材。

三,课程内容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材料。教育活动的宗旨是促进学生发展。学生在教育活动中获得发展,主要是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实现的。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活动主要是围绕课程内容的学习而展开的,是认识课程内容、把课程内容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并通过这种过程提高能力和思想境界的过程。教育活动能否对学生发展产生积极促进作用,与课程内容的性质和特征密不可分。

概括起来看,课程内容就是为了促进学生发展而精心选择出来的人类文明的精华成果,是经过改造加工适合于学生学习的教育材料。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度,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政治体制与教育目的不同,课程内容也不相同。社会主义社会学校的课程内容,要求学生继承人类文化遗产的精华、充分发展智力和体力、完善道德品质修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好准备等。

(二)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

课程内容是根据特定的教育价值观以及相应发的课程目标而选择出来的。如前所述,学科的发展、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和学习者的需要时确定课程目标的三种基本依据,相应地,课程内容也有三种基本取向。

1、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学科取向)课程内容一般表现为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和教材三种形式。课程计划需要考虑各类课程应当有什么样的比例关系,具体的课程门类、开设顺序、时间分配等,即人们以往所说的教学计划、课程标准即原来所说的教学大纲,是单科课程的总体设计,它从整体上规定某门课程的性质及其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规范和确定某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顺序等,是编写教科书的指南。教材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分学科门类和年级编写的教学材料,有文字教材和视听教材等形式。

要选择恰当的学科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应处理好以下两对关系:科学与技术、社会的关系,科学与道德、艺术的关系。

2、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生活经验(活动取向)课程内容即当代社会经验的取向,最明显的表现是把课程内容看作学习活动,这是对“课程内容即教材”的挑战。活动取向的重点是放在学生做些什么上,而不是放在教材体现的学科体系上。它关注的不是向学生呈现什么内容,而是让学生积极从事某种活动。以学生活动为取向的课程,特别注意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课程内容的活动取向,往往注重学生外显的活动,而忽略了学生深层次的学习结构。

3、课程内容即学习者的经验(儿童取向)学习经验取向强调的是,决定学习质量的是学生而不是教材,学生是一个主动的参与者,教师的职责是要构建适合于学生能力与兴趣的各种情境,以便为每个学生提供有意义的经验。18世纪法国的卢梭,20世纪美国的杜威,20世纪70年代流行的人本主义经验课程理论等都把学习者的经验置于课程内容的核心。其特点是:一,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强调课程选择真正尊重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形成丰富的、人性化的课程;强调学习者经验的选择过程,实质上是学习者的自我选择过程。二,确立学习者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强调课 7 程结构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性,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进行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目标,主动地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与教师和其他学习者共同开发自己的课程。三,关注学习者的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通过日常生活、班级与学校交往,生成自己的个人知识和同伴文化,这是重要的社会生活经验。

三种课程内容取向实际上是不可分离的。学科知识和当代社会生活必须转化为学习者经验,才能成为相应的课程内容。同时,离开了学科知识和当代社会生活的价值,学习者的经验又有什么意义呢?

(三)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知识的无限丰富性与学习者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要求选择课程内容要遵循如下原则:

1、注重基础性

基础教育是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基础的教育,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教育,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因而,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因而,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应该是基础的、有限的和具有发展性的。选择的课程内容应该致力于促进儿童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养成,同时要为每一个学生今后的发展和从事终身学习打下全面的综合的基础。它包括系统知识的基础,即基本知识和技能;一般学习能力基础,即组织学习和查找资料的能力;方法的基础,即科学探索方法和学习方法;使用工具的基础,即手工工具及计算机操作与技能的基础;做人的基础,即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现代文明习惯;艺术鉴赏的基础,即鉴赏力与艺术技能;健身的基础,即身心健康的知识、能力和习惯等。需要指出的是,强调课程内容的基础性,并不是不让学生了解学科前沿,但学习的重点要放在学生牢固地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上。

2、贴近社会生活

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应当在保证课程总体稳定的同时,力求开放课程的结构,及时地将具有时代性的新知识、新技能纳入到课程内容中。比如,在当前,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学会使用各种帮助自己提高的工具,包括图书馆、计算机、因特网,都是社会生活的新要求。也就是说,为适应信息化社会,儿童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但是,课程内容并不是越先进越好,入股不顾学生的实际和接受水平,一味地追求课程内容“现代化”,也会走入误区。因此,课程内容不仅要贴近社会,还要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3、尊重学生经验

课程要为儿童所理解和接受,课程内容必须注重联系学生经验。要尊重儿童经验,把儿童从大人世界的控制下解放出来。只有结合学生的经验来开发课程,课程才能为学生所理解。

课程是沟通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和可能生活世界的桥梁。当前,小学课程内容指向的是“科学世界”,而不是学生的“生活世界”。因此,课程内容应加强综合性,通过各类课程、各种领域内容的统整,来满足学生生活的需要,使课程进入学生生活。要强调课程与儿童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小学生对生活的感受、体验与领悟。

4、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教育从来都不是价值中立的,作为学校教育核心的课程,必然体现出一定的价值倾向和道德要求。课程内容必须传递国家和民族核心的价值观,帮助学生提升人格。小学课程内容应渗透爱善憎恶、崇尚公正、珍惜生命、尊重人权等道德伦理精神和社会奉献精神,为小学生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四)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

1、概念和主题。概念时课程内容的最基本的构成,如物理学中的力,化学中的元素、生物学中的细胞。

2、原理

此为科学家通过观察实验而得出的结论。

3、技能

如读写算的技能,实验技能,资料搜集与解释技能,各种专业技能等。

4、价值观

如人类应与自然和谐共存,经济、社会的发展应以人为本等,它是支配行为的基本理念,是支配课程的核心因素。

一般来讲,课程内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系统地组织起来的知识,特指学科知识和技能;一类是没有经过学者系统组织和处理的实际知识。有人认为学校应该指关心学科知识,有人认为实际知识具有更大的价值,折中的看法是,小学阶段的课程所包含的知识,大多数是实际知识,中学阶段则兼有两类知识。

(五)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在课程论发展史上,课程论专家对课程内容的组织问题提出了许多有创建的观点。博比特提出要制定详细计划,即对为达到教育目标而提供的各种活动、经验和机会加以设计。

查特斯提出要根据儿童心理特征安排内容。泰勒提出了“怎样有效组织学习经验”的问题,确定了课程内容组织的基本标准与规则,即连续性、顺序性、整合性。连续性是指直线性地陈述主要的课程要素;顺序性是强调每一后继内容要以前面内容为基础,同时又对有关内容加以深入、广泛展开;整合性是指各种课程内容之间的横向联系。

1、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1)学科取向。

优点:以学科逻辑为依据,知识系统明确。缺点:难以引起学生兴趣。(2)学生兴趣与发展取向。

优点:根据学生心理逻辑组织课程内容,学生是课程开发的主动参与者。缺点:增大了课程编制者研究的难度。(3)社会问题取向(活动取向)

优点:以适应或改进社会生活为根据,注重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缺点:易使人只注重外显活动的热烈,而忽视深层次的学习结构,从而偏离学习的本质。(4)混合取向

注重学科知识、学生经验和当代社会生活经验三方面的整合统一。

2、处理好垂直组织与水平组织的关系

垂直组织又称纵向组织、序列组织,是指将各种课程要素按纵向的发展序列组织起来。其基本标准是“连续性”(强调课程要素的重复,将选出的各种课程要素在不同学习阶段给予重复。)和“顺序性”(根据学科逻辑和学习者身心发展阶段,由浅入深地组织起来)。

水平组织,又称横向组织。是指各要素按横向关系组织起来。其基本标准是“整合性”。即渐进分化和综合贯通。

3、处理好逻辑顺序与心理顺序的关系

逻辑顺序是按照有关科学知识内在的基本逻辑程序组织课程内容。心理顺序是按照一定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组织课程内容。学生的心理顺序既有阶段性又有连续性。

4、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

直线式就是把一门课程的内容采取环环紧扣、直线推进、不予重复的方式进行排列。

螺旋式又称圆周式,是针对学习者的接受能力,按照繁简、深浅、难易的程度,使一门课程内容的某些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螺旋上升。

直线式和螺旋式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直线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螺旋式考虑到了学生的认识特点,有利于加深对学科的理解。

(六)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

1、选择小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1)基础性原则(2)时代性原则(3)适用性原则

(4)综合性原则(设置综合课程:科学、品德与社会、艺术)

2、小学教育课程的基本内容(1)小学语文

搞好幼小衔接、平稳过渡;

体现语文学习的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加快识字,重视写字的编排;

大幅度更新课文,使教材更具有时代感,更贴近儿童生活; 大力改进呈现方式,使教科书成为学生喜爱的“学本”; 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加适应性。(下要保底,上不封顶)(2)小学数学

具有科学合理的内容结构; 具有新颖丰富的呈现形式;

体现了新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 新颖实用的立体化教材体系。

以上知识可以帮助小学教师对课程进行评判(如对教材和教辅材料进行评价)10

第二篇:课程目标

泾县茂林小学2018/2019学第一学期教案

课程目标

一 运动参与

在3年级,要着重让学生体验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一)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

【水平目标】

水平二

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运动动作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向同伴展示学会的简单运动动作;

向家人展示学会的运动动作。(二)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

【水平目标】

水平二

根据科学锻炼原理制订并实施个人锻炼计划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科学锻炼的基本原理;

知道如何设置锻炼的目标;

根据自身情况,制订个人锻炼计划;

按计划坚持体育锻炼。

学会评价体育锻炼效果的主要方法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评价体能测试的结果;

描述出经过一段时间体育锻炼后的体能变化;

应用简单的测试方法了解自己的体能变化,如台阶试验、5分钟跑测试、仰卧起坐测试等。

学习领域二 运动技能(一)获得运动基础知识

【水平目标】

水平二

知道所练习运动项目的术语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球类运动技术术语,如投篮等;

知道体操动作术语,如前滚翻等;

知道武术动作术语,如马步冲拳等;

备课人:徐成玉 泾县茂林小学2018/2019学第一学期教案

知道舞蹈或韵律活动动作术语,如舞蹈中的跑跳步等;

知道田径动作术语,如起跑等;

知道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技术或动作术语,如滑冰运动中的蹬冰等。

观看体育比赛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观看现场体育比赛和表演;

观看电视中体育比赛和表演。

(二)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

【水平目标】

水平二

会做简单的组合动作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做出多项球类运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体操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武术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舞蹈或韵律活动中的简单组合动作;

做出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简单组合动作。(三)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

【水平目标】

水平二

知道如何在运动中避免危险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不按规则运动和游戏会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知道在安全的环境中运动和游戏;

知道水、冰等潜在的危险因素及避免危险的方法。

(四)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学习在野外条件下的活动技能与方法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参加有组织的较大型野外活动;

以小组形式制订野外活动计划;

运用野外生存的知识和方法,如识别方向、识图、求助等。学习领域三 身体健康

(一)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

备课人:徐成玉 泾县茂林小学2018/2019学第一学期教案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基本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初步具有正确的身体姿势;

在徒手操、队列等练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

(二)发展体能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发展灵敏、协调和平衡能力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通过多种游戏发展位移速度和动作的灵敏性;

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如各种跳跃游戏和跳绳等)发展跳跃能力;

通过多种练习形式发展平衡和协调能力。

(三)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

【水平目标】

水平二

描述身体特征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说出身体各主要部位的功能;

描述自己的身体特征;

比较自己与同伴的身体特征。

(四)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初步学会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营养食品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营养需求与年龄、性别、身体活动等的关系;

初步学会选择有利于健康的营养食品;

初步学会选择适合运动需要的健康营养食品。

知道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饮食、体育锻炼对控制体重的作用;

认识吸烟、酗酒和吸毒的危害。

备课人:徐成玉 泾县茂林小学2018/2019学第一学期教案

学习领域四 心理健康

(一)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

【水平目标】

水平二

体验身体健康状况变化时的心理感受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注意力、记忆力的不同表现;

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情绪的不同表现;

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意志的不同表现。

(二)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在体育活动中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在体育活动中努力展示自我;

对体育活动表现出较高的热情。

(三)学会通过体育活动等方法调控情绪

【水平目标】

水平二

观察并说出同伴在体育活动中的情绪表现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观察并说出同伴进步或成功时的情绪表现;

观察并说出同伴退步或失败时的情绪表现。(四)形成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品质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在一定的困难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参加较剧烈的游戏或运动时,在身体有轻微难受感觉的情况下坚持完成运动任务;

不害怕与比自己“强大”的同伴一起游戏和运动。学习领域五 社会适应

(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

【水平目标】

水平二

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合作行为

备课人:徐成玉 泾县茂林小学2018/2019学第一学期教案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体验并说出个人在参加团队游戏时的感受;

知道在集体性体育活动中如何与他人合作;

与他人合作完成体育活动任务。

(二)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

【水平目标】

水平二

简单评价媒体的体育与健康信息

达到该水平目标时,学生将能够:

知道一些体育名人并能对他们进行简单的评价;

简单评价一两个体育节目或栏目。

备课人:徐成玉

第三篇: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目标 明确战略规划

规范管理平台运行 优化人力 资源配置

提高运营 管理能力

提升领导领导力与管理艺术

问题表现症状

对市场环境和竞争变化缺

乏充分的认识和分析;盲目追求市场热点、投资过度多元化、缺乏明确的、切合实际的长期发展规划与战略目标;

经营决策盲目性大、缺乏科学的专家论证体系;缺乏管理监督与控制功能;机构设置不科学、分工不明、职责不清;经验型管理;

难以吸引并留住人才;人才的选拔、培养、晋升缺乏科学依据,主观因素大;员工缺乏工作热情,人心涣散;员工缺乏归属感。

财务管理素养差,重会计功能,轻财务管理;资本运作能力不高,不善于进行资源整合;生产流程组织效率低,供应链体系运转不良;项目管理漏洞多,效率低。以权管人,以权压人;决策

水平不高,操作能力欠缺;不善于进行危机管理;不善于进行沟通,协调与激励;不善于运用激励手段;个人魅力欠缺。配套课程 企业战略计划、过

程;建立成功的战

略联盟;战略实施

与组织结构

危机管理与危机公关;企业执行力打造;太极管理系统;《周易》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的P

-O模型;强化员工的优势与才干;建立发挥优势的环境

经济周期波动的行

业周期轮动;企业必备经济法规解读;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

领导用人艺术与领导激励艺术;卓越领导力的成功方程式;情境领导 培训目标

明确公司远景和战略

目标;制订相应发展战

略、;引入新的管理模

式和盈利模式;制订战

略实施计划。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建立严密的管理控制体系;定编定岗、引入新的管理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人才选拔、培养、考核与淘汰机制。

增强财务管理意识;降低风险,控制成本;具备规范高效的项目管理能力;具备卓越的现场管理能力;建立完备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思维、决策水平;

传授有效的领导方法;讲授用人、用权艺术;帮助领导人发挥个人魅力,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第四篇:课程目标

总目标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阶段目标

第三学段(5~6年级)(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写。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二)阅读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6.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7.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8.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三)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像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能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学写常见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根据表达需要,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一定速度。课内习作每学年16次左右。(四)口语交际

1.与人交流能尊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3.听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4.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根据对象和场合,稍作准备,作简单的发言。6.注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五)综合性学习

1.为解决与学习和生活相关的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获取资料,尝试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

一、教材基本结构

本册教材继续以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分别是:第一组“走进西部”,第二组“永远的童年”,第三组“语言的艺术”,第四组“他们让我感动”,第五组“中国古典名著之旅”,第六组:“走进信息世界”,第七组“作家笔下的人”,第八组“异域风情”。

本册教材还编排了两次综合性学习。第一次是在“语言的艺术”这一组,以课文学习为主,同时安排了一些语言实践活动,我们称之为“小综合”。第二次是在“走进信息世界”第六组,编者突破了以课文为主体的教材结构,改为围绕专题、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形式,我们称之为“大综合”。

本册口语交际的话题主要有:策划一次与远方的小朋友“手拉手”的活动:讲童年趣事;劝说;讲述一件自己感动的事;演课本剧;就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的问题,展开讨论或辩论;讲人物故事;聊聊热门话题。高年段口语交际的安排,不仅内容更加广泛了,而且口语交际技能的训练更全面,兼顾交际和独白两个方面,难度也有所提高。

习作的编排是这样的:(1)记实作文。安排了三次,在第二组安排写童年趣事,第四组安排写一件令自己感动的事,第七组安排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2)应用文。安排了三次,第一组是写信,介绍了信封的写法,并鼓励学生将写的信寄出去;第三组是写发言稿,教材介绍了发言稿的具体要求和写法,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某种需要写一篇发言稿:在第六组综合性学习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是“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教材提供了两个研究报告的范例,要求“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写研究报告,然后分头撰写。”(3)材料作文。安排了两次。在第五组安排了缩写练习,并提供范例,要求学生不超过四百字缩写《草船借箭》或《金色的鱼钩》;在第二组,安排了看图作文,学生要认真观察图画的内容,还要发挥自己的想象。这对学生观察力和想象力培养都是很好的训练。从以上安排可以看到,更加重视写实性作文,体现了习作为日常学习和生活服务的思想。另一方面,习作的内容、形式更加丰富。

除去第六组,全册共有课文28篇,精读和略读各14篇。这七组教材,每组由“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在每组课文之后设“词语盘点“。其中“读读写写”的词语,是由会写的字组成的,要求能读会写;“读读记记”的词语,只要求认记,不要求书写。一些课文的后面还安排了资料袋或阅读链接。全册共安排了五次“资料袋”,两次“阅读链接”。

全册还编排了8篇选读课文,并附两个生字表。生字表

(一)是要求认识的200个字。至此,完成小学阶段认识3000个常用字的识字任务。生字表

(二)是要求写的150个字,至此累计写字量为2300个。

二、本册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汉字200个,累计识字3000,完成小学阶段识字任务。写字150个,累计会写常用汉字2300个。

2.读写由识写字组成的词语;读记由认读字组成的词语。

3.朗读课文,要有感情。默读课文,有初步感受,并有一定的速度(每5分钟不少于300字)。

4.能用多种方法(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利用生活经验等)理解词句,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词句的表达的效果。

5.阅读叙事性作品,能把握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理清叙事顺序,领悟表达方法。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读懂内容,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

6.略读文章,粗知大意。学习浏览,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课外阅读不少于25万字。

7.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比较具体,感情真实。练写书信,表扬稿及简单的研究报告,注意格式。能根据需要分段表述,使用常用标点。40分钟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8.修改习作,做到语句通顺,正确,书写规范。

9.听,能抓住要点;说,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乐于交际,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稍作准备,能当众作简短的发言。

10.积极参与语文综合性学习,在制订计划、开展活动、进行展示交流中发挥作用。学习运用获取的资料,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三、教学建议

(一)依纲扣本,熟悉教学目标,了解编辑意图,一个学期的教学都是为着实现本同教学目标的。

(二)整组备课,整组设计,整组教学。

要有整合的思想。语文知识的掌握,读写训练重点的落实,语文能力的形成,要整组教学完成。要加强各部分的联系,如,精读课文、略读课文与交流平台的教学,阅读教学与口语交际·习作教学,读写教学与本组训练点的联系。也可对一组教学内容根据教学需要进行重组,目的是使教学更加省时,高效。

(三)识字、写字教学(在讲论教学时提的不多,但要重视识字主要靠自学,继续培养独立识字能力。写字仍重视,既要写单个字,又要写词语。要适当提高写字能力,培养听记能力(由词到句到写)

(四)阅读教学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读后能发表感受,提出问题,是阅读的两项基本功,是保底的要求。要舍得花费境,要落实到每一个人。自主学习的重点是自学,阅读教学的起点是自读正悟。

2.继续重视词和句的教学。能抓住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能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推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重视词语的积累和运用,扩大词汇量。

3.加强续写结合,兼顾理解、表达

(1)通过课后思考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内容,领会表达方法。

(2)了解课文在表达上的特点。

(3)借“交流平台”总结读写规律。

4.继续训练精读、略读,学习通过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

(五)口语交际教学

1.提高交际的质量。(有层次,有深度,语言美,看对象)

2.交际训练与独白训练并重。在稍作准备的情况下,能当众作简短发言,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六)习作教学

1.激发表达的欲望,增强表达的自信心。

2.40分钟能完成约400字的习作。

3.养成修改的习惯。修改重点是:内容是否具体,用词是否准确,语句是否通顺,书写是否规范。

4.加强结合阅读课和日常的小练笔,养成读书记笔记的习惯。

(七)综合性学习

1.结合课文教学进行的“语言表达的艺术”单元,要抓布置;活动过程中的交流──交流做法(搜集幽默故事、古今笑话、名人演讲、趣联名谚;写提示语、广告词);活动后的展示,评议。

2.大综合单元

第一板块:了解信息传递方式的变化;感受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主要活动方式是搜集资料,阅读(包括收上提供的和同学们搜集的)讨论交流。

第二板块: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主要活动方式有:搜集资料,调查访问,撰写报告,发表交流。

特点:任务驱动,会作探究。

重点抓以下环节:

(1)制订计划。

(2)就第一板块进行交流。

(3)阅读例文,了解研究报告的写法。

(4)研究报告撰写过程中的跟踪辅导(研究问题的确定;资料的获取与筛选;形成观点;得出结论„„)。

(5)成果的展示与交流。

第五篇:表达与交流课程目标

表达与交流课程目标

(1)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2)能考虑不同的目的要求,以负责的态度陈述自己的看法,表达真情实感,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3)书面表达要观点明确,内容充实,感情真实健康;思路清晰连贯,能围绕中心选取材料,合理安排结构。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创造性思维。

(4)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

(5)进一步提高叙述、说明、描写、议论、抒情等基本表达能力,并努力学习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能调动自己的语言积累,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

(6)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结合所学语文知识,多写多改,养成切磋交流的习惯。乐于相互展示和评价写作成果。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

(7)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在口语交际中树立自信,尊重他人,说话文明,仪态大方,善于倾听。敏捷应对。

(8)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地进行表达。借助语调、语气、表情和手势,增强口语交际的效果。

(9)学会演讲,做到观点鲜明,材料充分、生动,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力求有个性和风度。在讨论或辩论中积极主动地发言,恰当地应对和辩驳。朗诵文学作品,能准确把握作品内容,传达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感情倾向,具有一定的感染力。

第三章 课程目标与内容课件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