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本站推荐]
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将要说课的内容为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位第一小节课程内容,我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为3个课时,现在说的是第一个课时的内容。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大量的整数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则。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熟练掌握本节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对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提高,更拥有良好的数感。这是在之前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为之后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改应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有利于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认识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且引发思考,让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计算出结果。
2、激发学生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三)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整数的知识来类推分数的知识,学会从解题过程中总结具有规律性的法则。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思维活跃,对身边的数学感兴趣,极富有探索精神,因此教学中应采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法
1说教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新课标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启发自主探究的自主交流为主的教学方法,本着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应、错误让学生析、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小结让学生讲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学习品质和类比、归纳、概括等的思维习惯。
2说学法。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及交流、反思等学习方法,灵活地掌握本节知识点,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
四、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复习迁移,导入课题
1、我们在之前就已经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并会做一些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今天进一步学习分数的知识。
2、举几个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的填空题,不提供答案,让学生自主思考,通过交流合作得出答案。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激趣导入——出示书本上104页的情境图:图中两碟饼都被平均切分了,右边是完整的,左边是吃过之后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自主发现并从中探索数学问题,并分析一张饼被平均分成8份,把一张饼看成单位1,并由此:
1、提出问题:爸爸吃了3块是一张的多少,妈妈吃了一块是一张的多少?又该如何表示出来?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呢?用算式表达出。
2、探究:带着问题依据课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爸爸吃的表达式是八分之三,妈妈吃的表达式是八分之一,他们总共吃的是1/8+3/8)
3、试一试:让学生回答“一共吃了多少块?”又提问“一共吃了多少张饼?”(运用分数的加法)
4、小组合作交流:回答出上述问题,理解整数加法的含义和分数加法的含义。
5、引导学生明白:分数相加,分数的单位是统一的,即分母不变,只是分子间的加法的计算。
6、根据图示和教材104页中的直观图得出的4/8其实就是1/2,再通过学习约分部分知识,4/8不是最简分数,运用约分知识,我们得知1/2是4/8的最简分数。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创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三)师生互动,运用新知
1、通过学生对上述知识的初步了解,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究并举例说明:4/7+5/7=9/7然后化成带分数。
2、通过学习以上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教材105的例题2部分的填空并分析分数减法的含义。
3、交流并梳理: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四)练习设计,内化新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基础练习和巩固练习:教材105的“做一做”
2、思维练习:教材108页的练习二十一的第1.2.3.4题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教学理念。
(五)畅所欲言,梳理新知
为了使学生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让他们在小组内议一议,交流想法和收获。师生归纳: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需要把分子相加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养成了学总结——再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新知,我对作业做了分层要求,真正体现人人有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五、教学效果
本节课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获取新知,体验成功的乐趣,达到了我预期设定的教学效果。
第二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将说课的内容为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五单位第一小节课程内容,我将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分为3个课时,现在讲的是第一个课时的内容。
教材分析:
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通过四年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大量的整数运算知识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及其计算法则,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是数学运算的重要基础知识之一,熟练掌握本节分数的加法和减法对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个提高,更拥有良好的数感。这时在之前学过的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为之后学习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和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根据新课程标准“课改应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应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有利于进行创造性的教学”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学生认识规律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如下:
A:教学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且引发思考,让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计算出结果。
1。激发学生交流的意识,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B: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C:教学难点:通过学习整数的知识来类推分数的知识,学会从解题过程中总结具有规律性的法则。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思维活跃,对身边的数学感兴趣,极富有探索精神,因此教学中应采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丰富的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法:
1说教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新课标的指导思想,鉴于本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征,我确定了以启发自主探究的自主交流的为主的教学方法,本着思路让学生想,疑难让学生应,错误让学生析,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小结让学生讲的原则,努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交流合作的学习品质,类比、归纳、概括等的思维习惯。
2说学法: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本节课我从学生已经有的生活体验出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及交流,反思等学习方法,灵活的掌握本节知识点,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质的飞跃。
四、教学过程:
为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落实本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复习迁移,导入课题:
1。我们在之前就已经学习了同分母分数的简单加减法,并会做一些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今天进一步学习分数的知识。
2。举几个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法计算的填空题,不提供答案,让学生自主思考,通过交流合作得出答案。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激趣导入——出示书本上104页的情境图:图中两碟饼都被平均的切分了,右边是完整的,左边是吃过之后的。根据新课标的要求,让学生
自主发现并从中探索数学问题,并分析一张饼被平均分成8份,把一张饼看成单位1,并由此提出问题,爸爸和妈妈吃的各占。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创设,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提出问题:爸爸吃了3块是一张的多少,妈妈吃了一块是一张的多少?又该如何表示出来?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呢?用算式表达出
2。探究:带着问题依据课本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得出爸爸吃的表达式是八分之三,妈妈吃的表达式是八分之一,他们总共吃的是1/8+3/8。)
3。试一试:一共吃了多少块让学生回答?又提问一共吃了多少张饼?(运用分数的加法)
4。小组合作交流:回答出上述问题,理解整数加法的含义和分数的加法的含义。
6引导学生明白:分数相加,分数的单位是统一的,即分母不变,只是分子间的加法的计算。
7。根据图示和教材104页中的直观图得出的4/8其实就是1/2,再通过学习约分部分知识,4/8不是最简分数,运用约分知识,我们得知1/2是4/8的最简分数。
(三)师生互动,运用新知:
1。通过学生对上述知识的初步了解,让学生自主尝试探究并举例说明:4/7+5/7=9/7然后化成带分数。
2。通过学习以上知识,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教材105的例题2部分的填空并分析分数减法的含义。
3。交流并梳理:分数加减法的含义。
(四)练习设计,内化新知: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为了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展示自我体验成功,于是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1.基础练习和巩固练习:教材105的做一做
2。思维练习:教材108页的练习二十一的第1。2。3。4题。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各有侧重,体现新课标提出的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发展教学理念。
(五)畅所欲言,梳理新知:
为了使学生建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让他们在小组内议一议,交流刑法和收获。师生归纳: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需要把分子相加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养成了学习—总结—再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六)布置作业,巩固新知: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新知,我多作业做了分层要求,正正体现人人有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的发展。
教学效果
在本节课我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最大限度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获取新知,体验成功的乐趣,达到了我预期设定的教学效果。
第三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104 一106 的例
1、例2及做一做。
二、设计思想 教学指导思想:
学生已经在三年级及上一章的学习中对分数的意义有了相当的了解,并且对分数大小比较、分数单位的概念也有所接触,在此基础上引进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这一运算概念,旨在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做铺垫,同时也扩大加减法的运算范围。教学中尽可能的以学生的真实起点为教学的立足点,因以此为教学指导思想,所以在课的设计上、在策略的选择上都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举例、验证、概括,教学的素材取之于学生而用之于学生。
设计理念:
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交往的过程,传统的教将让位于学生的学,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一切只有从学生出发,才能有效的促进教学,才能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教者要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探索的空间。本节课我没有依据教材的编写意图,先学意义,后总结计算方法,而是打破传统的教学思想,先学习计算方法,再领会意义。之所以这样处理,是从学生的知识背景出发,学生已经学过分数的分数单位,并能根据分数单位进行口算,另外,孩子发现一个问题,最想知道的就是他的结果,为了照顾孩子的学习特点故做出上述处理。教学时让学生举出分数的例子,口答分数加减法,举例列算式,再观察,计算,完全让学生自主探究,使其经历一个口算——举例——比较——交流——概括——验证这样一个全过程。尽量尊重学生,相信学生,同时也努力使学生保持一个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
教材分析: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主要内容包括分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学习是进一步学习分数计算和以后学习数学的基础,是小学数学四则运算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是小学数学重要的基础知识。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册已学过一些简单的(分母不超过10)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有一定基础。本册第四单元,又系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学生已建立起分数单位的概念。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意义相同,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正确迅速地计算有关习题。
2、利用所学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四、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正确计算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五、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填空
2.整数加、减法的意义
(二)问题从情境中引入
1、演示情境:今天是小红的生日,妈妈为她准备了一个大蛋糕。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了8份,小红吃了其中4块,爸爸吃了其中3块,妈妈吃了其中1块。
(1)你能根据情境用学过的分数知识说一句话吗?
预设:爸爸将这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这个蛋糕的1/8,小红吃了这
3个蛋糕的4/8,爸爸吃了这个蛋糕的,妈妈吃了这块蛋糕的1/8。
8„„
(2)你能根据刚才想到的分数知识,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说说怎么列式解决吗?
预设:①小红和爸爸一共吃的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4/8+3/8 ②小红和妈妈一共吃的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4/8+1/8 ③爸爸和妈妈一共吃的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④我比爸爸(妈妈)多吃的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⑤爸爸比妈妈多吃的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
„„
师:今天就一起来探索这类分数的加减法计算的方法。
(三)猜想在探究中验证
1、学习同分母分数加法。
选择:1/8+3/8表示什么含义?(妈妈和爸爸一共吃了蛋糕的几分之几。)等于多少呢,先猜一猜结果是多少?
那同学们的猜想到底对不对呢?有办法验证吗?
学生独立思考、探究。
小组讨论,全班汇报。
1、整理汇报
①画图表示(线段图或者饼图)
1114+3个=4个,即 555513134③=0.2,=0.6,0.2+0.6=0.8,即 5555513134④= 5555②1个
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3、我现在把
1313,请选择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改成12012055134=,师:为什么不选其他方法?通过这些计算,你能否简单地说一下计算方120120120法?
(1)从图上看结果。
(2)说理:1/8是1个1/8,3/8是3个1/8,1个1/8加上3个1/8是4个1/8,也就是4/8。
(3)剩下的几道加法算式会计算吗(先想想算式表示什么含义,再说说是怎么算的?)
(4)联想整数加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加法的含义吗?(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
2、学习同分母分数减法。(1)选择:4/8-3/8表示什么含义?(小明比爸爸多吃了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等于多少呢?
学生独立思考后反馈,注意书写格式的规范。
(2)剩下的几道减法算式会计算吗?(先想想算式表示什么含义,再说说是怎么算的?)
(3)联想整数减法的含义,你能说出分数减法的含义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的含义相同,都是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
3、归纳方法
师:观察这几道分数加、减法算式有什么特点?(板书:同分母)
观察这几道分数加、减法算式与计算的结果,又发现什么?
板书: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追问:计算结果不是最简分数怎么办?
(计算的结果不是最简分数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设计意图:数学方法理论的倡导者波利亚曾经指出:“在数学的领域中,猜想是合理的、值得尊重的、是负责任的态度。”课堂上适时让学生合理猜想,对于培养学生的数感无疑是有很大帮助的。本节课教师在教学简单分数加减法之前,先让学生猜一猜结果是多少?再进行合作讨论验证猜想。学生经历了从“合理猜想”到“小心验证”的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四)知识在练习中刷新
1.完成课本第105页做一做
2.下面在用今天学会的知识来解决两道实际问题.(1)我有3/4瓶矿泉水,倒出了1/4,还多少瓶矿泉水?
(2)一个水池已经灌了5/8池的水,还要灌多少水才满?
3.拓展练习(口答): 5/()+ 3/()=8/()师:做了这道题,你有什么感受?
引导学生得出:只有分母相同(分数单位相同),才能将分子直接相加减;分母可以为任何非0自然数。
(五)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有什么收获 ?(六)作业
教材第106页“做一做”第1题;108 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2 题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反思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内容并不复杂,学生掌握起来也不是有多大难度,但它是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基础,所以如何把这个基础打好显得尤为重要。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内容的呈现应用到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而且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所以本节课的重点不应放在如何让学生牢牢记住计算法则上,即: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而应当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说出为什么分母不变上,即让学生把算理说清楚。也就是不仅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因为单纯的模仿与记忆不是学习数学这种发散思维学科的有效方式。只要学生明确了为什么分母不变,即它们的分数单位没有变的这个算理,哪怕他们记不住具体的法则,当他们拿过一道题时,同样会做,因为他们是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来进行数学学习的。这正体现了数学《课标》所倡导的学习理念。
我通过打破常规的教学模式,先学习计算方法,再去理解意义,学生感觉新奇,激发起学生好奇心,学生明白了算理后,其意义也就释然了,教学也真正达到事半功倍的功效。
1、今天学会了计算怎样的题?
2、这些题怎么做?
3、你还有什么问题?
2/8+3/8=()/
8、2/7+3/7=()/
7、2/6+3/6=()/
6、2/17+3/17=()/
17、2/19+3/19=()/()、2/()+3/()=()/()、师生共享快乐的课堂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赏析
儿童如可学数学是每位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思考的永恒的主题。只有读懂了学生,读懂了课堂,师生才能共享快乐的课堂。郎老师着实让孩子们享受了一顿数学美餐,它的美在于课堂的“真”、课堂的“实”、课堂的“趣”。
一、“真” —— 数学学习源于“真”问题
本节课以一系列源于儿童学习数学而“真”问题进行。课前交流,教给学生如何提问题,课中指导学生提出问题,课后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学生真正动的了在有困难的时候提问题,在有疑问的时候提问题,在易混易错的地方提问题„„切实体现了“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二、“实” ——数学学习注重简单背后的道理。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内容很简单。基本的算法学生已掌握,但是背后的道理并不一定完全理解。老师紧紧围绕算理进行教学,课伊始: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了3/
7、2/7两个分数:“看到3/
7、2/7你想到了什么”?一个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在头脑中迅速搜索与之有关的知识、经验等信息,学生通过画圆改定义等方法理解了算理。然后将这两个分数放到具体情境之中,从而进一步理解源于学生的“为什么只加分子不加分母的道理”。之后在练习巩固的基础上老师提出了三个问题:1 你学会计算怎样的题?2 这些题是怎么做?3 你还有什么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方法、理解算理,培养了学生的反刍意识、问题意识、策略意识。然后师生在互动过程中通过一组练习题将新知识、新经验、新思路、新方法纳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中。
三、“趣” ——数学学习循儿童数学学习的心理 郎老师真的读懂了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解题策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出理解(理解算理)。一个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你有什么新发现?”、“每一组题目有什么共同之处?”、“我们是怎样学会的?”等等,使学生整节课都处于问题情境中的学习。学生“真”思考、“真”学习、“真”体验,始终热情高涨。“反侧法”、“知识树”更使学生兴趣盎然。在郎老师的课堂上师生真正感受了充满“生命”的课堂,享受到了数学的快乐,享受了“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常见教学思路是这样的:创设教学情境,寻找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列出算式,揭示课题,尝试猜想,验证总结计算方法。
例如:
师:今天,正赶上小红过生日,妈妈给她准备了一个生日蛋糕。小红把蛋糕平均分成了8块(课件演示)。随后出示:爸爸吃了3块,妈妈吃了1块。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蛋糕?爸爸比妈妈多吃了多少? 3/8+1/8=;3/8—1/8= „„
而郎老师的设计却与众不同,饱含着浓浓的数学味,紧紧抓住数学的“根”,通过一个个巧妙而智慧的提问,将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处,不断地利用观察、分类、比较等良方,揭示出分数加减法的“根”——分数单位相同,直接进行单位个数的加与减。不仅如此,郎老师还将分数的加减与整数、小数的加减进行整合,从而归纳出更为一般的规律,这是多么的难能可贵啊!
1、问题中引发思考。
问题是课堂的生命,是智慧的源泉。郎老师的提问更是恰到好处,妙不可言。如:今天
你学会了计算怎样的题?这些题怎么做?你还有什么问题?用你那智慧的眼光去观察、去比较、去分析,这些题目有什么共同之处?„„这样的提问,直指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突破点、创新点,于问题处激发思维的碰撞,使学生温故而知新,知新而创新。
2、比较中追寻根本。
开普勒曾说过,数学就是研究千变万化中不变的关系。而研究的主要方法就 是分类、比较。而这正是学习数学的主要的、有效的方法。这一课,郎老师正是运用分类的思想,通过比较、归纳,追寻数学的根本。如:郎老师为什么出这么一些简单的、乱七八糟的题目?用你那智慧的眼光去观察、去比较、去分析,这些题目有什么共同之处?通过比较,学生清楚地发现:每一题里都有4、3、7。只不过每一题里的4、3、7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可以使4个苹果加上3个苹果等于7个苹果;也可以是4个100加上3个100等于7个100;还可以是4个0.01加上3个0.01等于7个0.01;4个1/8加上3个1/8等于7个1/8„„,根据分析比较,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单位不变,单位的个数加一加或者减一减,这不正是计算加减法的“根”吗?
3、赞赏中收获快乐。
我们的数学课堂要把学生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既然这样,那么学生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热烈讨论、精彩生成都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和表扬。你真棒!你的提问很有水平!„„看似简单的几句,却饱含教师的真诚。这样的课堂,学生会不喜欢、会不投入吗?
特级老师的课之所以精彩,在于他们能静下心来研究课、研究学生、研究自我。他们的课不见得多么的轰轰烈烈,却在平实的背后深藏着数学的神韵。
简约而不简单!平常而不平凡!
第四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范文模版)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初步学会计算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会正确计算,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观察比较等学习方式,自主探索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尝试、交流,猜想、验证等思维方式,发现一些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情境教学中,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积累生活经验。
2.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掌握分母在20以内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教具准备:小黑板,图纸。
一、情境导入:
以漫画故事猪八戒吃西瓜为引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新授:
1.分数的加法:(出示小黑板)
猪八戒找到一个大西瓜,他先吃了这个西瓜的,后来又吃了这个西瓜的,(1)、根据题目中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①、猪八戒一共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②、猪八戒先吃的比后吃的多几分之几?
(2)、根据提出的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①、+
②、-
(3)、你会计算吗?
学生自主尝试,探索计算的方法。
提问学生:
+
方法一:就是4个,4个加上1个等于5个,就是
方法二:用图形涂色,把一个圆平均分成9份,4份涂上红色,1份涂上蓝色,涂色的是5份,占整个圆的
(4)、及时练习
+
+
+
(5)、总结同分母分数加法的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分数减法:
(1)、你们学会了同分母的分数相加,那么第二个问题同分母的分数相减该怎样计算呢?学生探索交流而后回答。
方法一:就是4个,4个减去1个等于3个,就是
方法二:用图形涂色的办法让学生彻底认识他的算理。
(2)、及时练习:
(3)、总结同分母分数减法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3、总结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法则(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4、拓展练习:
1-=
+ +=
三、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抽生回答:从猪八戒吃西瓜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要学会分享,不能只顾自己。)
四、作业。(课本39页的练一练。)
第五篇: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五年级数学《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04—106页的内容及相应的练习。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探讨发现同分母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运用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推理、归纳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
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学难点:
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
五、教具准备:课件(一)复习旧知
课前检测:--采用较教学平板和易教平台 1、5/8表示(),它的分数单位是(),由()这样的分数单位组成的。2、7/9是()个1/9,4个1/7是()。
师:大家对分数单位的知识掌握非常好,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轻松、愉快的度过这节课。
(二)探究新知
1、引入例题
师:同学们,说到生日,你们会想到什么呢?前几天,小红过生日,妈妈给她准备了一个生日蛋糕。妈妈把蛋糕平均分成了8块(课件演示)。随后出示:爸爸吃了3块,妈妈吃了1块。师:爸爸、妈妈各吃了多少个蛋糕? 学生根据图上的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个蛋糕?
2、探究同分母分数加法的算理
师:要求爸爸和妈妈一共吃了多少个蛋糕?应怎样列式? 板书: 3/8 + 1/8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用加法?
师说明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相同。师:1.怎样计算呢? 2.你是怎样想的? 3.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汇报后用课件演示:
3个 1/8 +1个 1/8 =4个1/8 = 4/8 板书: 3/8 + 1/8 =4/8 4/8 = 2/4 = 1/2 强调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师:谁来说说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的加法。
3、明确同分母分数减法的算法
师:谢谢你们帮XXX同学解决了一个问题,现在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问题,你们愿意帮忙吗?课件出示:爸爸和小红一共吃了4/8 个蛋糕爸爸吃了1/8个,小红吃了多少个蛋糕? 学生尝试独立列式后同桌交流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4/8-1/8 师说明分数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减法相同 归纳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4、归纳概括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法
师:观察这两个算法有什么共同点?(分母相同)这叫同分母分数,这就是今天我们学习的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板书课题
师: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 同桌讨论,共同归纳概括。
课件出示: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
(三)知识应用 课件出示:
1.列式并计算。2.计算。
2/9+5/9=
2/7+5/7=
5/8+1/8=
4+1/4=
5/6-1/6=
7/10-1/10=
7/9-2/9=
1-11/30=
(四)课堂小结
师:今天学习了什么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3/8 + 1/8 =4/8= 2/4 = 1/2 计算的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4/8-1/8=4/8-1/8 =3/8
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