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央财经大学802管理学课件
中央财经大学
802管理学
第一章 管理与管理学
第一节 人类的管理活动 一:人类活动的特点
1:目的性:人类正是在为实现预期目的的活动中,在不断地劳动,思考,谋划,设计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逐步进化的。
2:依存性:人类的目的性来源于对外部环境和人类自身的相互依存关系。3:知识性:人类能从过去的实践中学习,从前人的经验中学习,并
能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记忆,积累,分析和推理,从而形成人类独有的知识体系。二:管理的必要性
1:资源短缺将是一种长期的经济现象,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利用,则是管理必须解决的问题。
2:科学技术是阻碍生产力的原因之一,实践证明只有通过有效的发展,才能使科学技术真
转化为生产力。
3:高度专业划的社会分工是现代化国家和现代企业的的基础,协调各种关系需要管理。
4:实现社会企业的长期发展,需要靠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
5:近几年来,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信息网络,互联网等在中国各行各业中得到了空前迅速的应用和普及
三:管理的概念
几种代表性的观点
1:管理是由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及控制等只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法约尔1916年提出
2:管理是指通过计划工作,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工作的诸过程来协调所有的资源,以使达到既定的目标。
3:管理是在某一组织中,为完成目标而从事的对人与物质资源的协调活动。4:管理就是由一个或更多的人来协调他人活动,以便收到个人单独活动所不能收到的效果进行的各种活动。
5:管理就是协调人际关系,激发人的积极性,以达到共同目标的一种活动。这种表述突出了人际关系和人的行为。
6:管理也是社会主义教育——毛泽东1964年提出
7:管理就是决策。——1978赫伯特。西蒙
综合前人的研究,管理的概念可以概括为a: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预期的目标b:管理的本质就是协调c:协调必定产生在社会组织当中d:协调的中心是人e:协调的方法是多样的,需要定性的理论和经验,业需要定量的专门技术
第二节
管理的职能与性质
一:管理的职能。许多新的管理论和管理学实践已一再证明: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这五种管理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一)计划.计划:制定目标并确实为达成这些目标所必需的行动。组织中所有的管理者都必须从事计划活动
(二)组织.根据工作的要求与人员的特点,设计岗位,通过授权和分工,将适当的人员安排在适当的岗位上,用制度规定各个岗位的职责和上下左右的相互关系,形成一个
有机的组织结构,使整个组织协调运转——这就是组织的职能
组织目标决定着组织的具体形式和特点
(三)领导:指导人们的行为,通过沟通增强人们的相互理解,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共同努力。
(四)控制:控制地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与计划,计划就是控制地标准。
(五)创新:创新职能与上述各种管理职能不同,他本身并没有某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他总是在与其他管理职能的结合中表现自身的存在与价值。
二:管理的自然属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这完是一种客观存在。——管理的自然属性。
三:管理的社会属性
1: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扩大,职能经理人出现,企业经营权
和
所有权分离。
2:部分职工持有股票,企业所有权的人数增多。
3: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对本国经济采取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干预 4:企业管理需要考虑消费者利益和社会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三节
管理者的角色与职能
一:管理者的角色.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这十种角色可归入三类。人际角色:代表人角色、领导人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监督者、发言人、传播人.决策角色:企业家、干扰对付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
二:管理者的职能
罗伯特。卡次的研究,管理者必须具备三种技能
(一)技术技能:运用管理者所监督的专业领域中的过程,惯例、技术和工具的能力。
(二)人际技能
(三)概念技能:能把观点设想出来,并加以处理以及将关系抽象化的精神能力,具有概念技能的管理者往往把组织视为一个整体,并且了解组织各个部分的相互关系 第四节
管理学的对象与方法
一: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各种管理工作中普遍适用的原理与方法 二: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三种:归纳法、试验法、演绎法
(一)归纳法:通过对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典型事物(经验)进行观察,从掌握典型事物的典型特点、典型关系。典型规律入手,研究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从中找出事物变化发展的一般规律。个别——一般1:在管理学研究中,归纳法应用最广,但其局限性也十分明显2:运用归纳法时应注意的几点a:弄清与研究事物相关的因素,以及系统的干扰因素b:选择好典型c:按抽样检验原理,保证样本容量d:调查问卷时应包括较多的信息数量,并作出简单明确的答案。
(二)试验法
(三)演绎法
一般——个别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传统管理思想
一:中国传统思想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五千年的文化,根深蒂固的儒家思想都是中国 的文化背景,在研究现代管理思想的时候,不能不首先研究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 二: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要点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
1:宏观管理的治国学——(财政赋税、人口管理、货币管理、等)2:微观管理的治生学——(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等)
(一)顺道——顺应宏观的治国理论和客观的经济规律
(二)重人——1:重人心向背
2:重人才归离
(三)人和——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
(四)守信——信誉是人类社会人们之间建立稳定关系的基础
(五)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六)求实——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是思想方法和行为的准则
(七)对策——运筹谋划,以智取胜。两个要点1:预测2:运筹
(八)节俭——理财和治生都提倡开源节流,勤俭治国
(九)法治——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逐渐演变成一套法治体系 第二节
西方传统管理思想
一:西方早期管理思想的产生,1: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英国)认为:劳动是人民财富的源泉,各国人民每年消费的一切生活用品的源泉是本国人民每年的劳动。亚当。斯密在分析“劳动生产力”的因素时,特别强调了“分工”的作用。2:查理。巴贝奇(英国)发展了亚当。斯密的观点,提出了关于生产组织机构和经济学方面的带有启发性的问题。巴贝奇提出了“边际熟练”原则,——即对技艺水平、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3:罗伯特。欧文(英国的空想主义家)经过一系列的试验,提出了“在工厂生产中重视人的因素”。欧文是人事管理的创始人
二: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一)“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管观点1: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谋求最高工作效率2:达到最高效率的重要手段——用科学的管理方法代替旧的经验方法3:实施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要求人员和工人双方在精神上和思想上来一个彻底的改变
泰罗提出的以下管理制度.1:对工人提出科学的操作方法,以便合理利用工时,提高效率2:在工资制度上实行差别计件制3:对工人进行科学的选择,培训和提高4:制定科学的工艺规程,并用文件形式固定下来以利推广5:使管理和劳动分离,把管理工作称为计划职能、工人的劳动称为执行职能.代表作《科学管理原理》1911年。亨利。甘特.重要贡献之一是设计了一种用线条表示的计划的因素成“甘特图”代表作——《工业 的领导》1916,《工作组织》1919。布雷斯及他的妻子.两人以进行“动作研究”而著称泰罗及其他同期先行者的理论和实践构成了泰罗制。“泰罗制”着重解决的问题是用科学的方法提高生产现场的生产效率问题
(二)对“泰罗制”的评价。
“泰罗制”应用在生产现场管理中效果显著,但其推广却很不顺利,遭到了资本家和工人的反对。“泰罗制”当时之所以遭到反对,一方面是因为社会上传统意识的影响,另一方面是由于它本身也存在着弱点,我们应当用历史的观点客观地评价。1:它冲破了传统地落后地经验管理办法,将科学引进了管理领域,创立了一套具体地科学管理方法2:科学地管理方法和科学地操作程序使生产效率提高了二三倍,推动了生产地发展,适应了资本主义地发展。3:由于管理职能于执行职能地分离,企业中开始有一些人专门从事管理工作4:泰罗把人看成会说话的机器,只能按照管理人员的决定、指示、命令执行劳动,在体力技能上受很大的压榨。缺陷:泰罗制是适应历史发展的需要而产生的,同时也受到历史条件和个人经历的限制,它的科学管理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小,管理的内容比较窄,企业的财务、销售、人事等方面的活动都没有涉及。
(三)法约尔的“组织管理理论”
泰罗制在科学管理中的局限性主要是由法国的亨利。法约尔加以补充的。“组织理论”的中心问题: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法约尔:认为要经营好一个企业,不仅要改善生产现场的管理,而且应当注意改善有关经营的六个方面的职能:技术职能、经营职能、财务职能、安全职能、会计职能、管理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14条原则1:分工2:权力与责任3:纪律4:统一命令 5:统一领导6:员工个人要服从整体7:人员的报酬要公平8:集权9:等级链10:秩序11:公平12:人员保持稳定13:主动性 14:集体精神。法约尔的贡献:在管理的范畴、管理的组织理论、管理的原则方面提出了崭新的观点。马克斯。韦伯:德国社会学家,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原则方面提出了若干新的理论 第三节
西方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1:世界大战结束后,工业发达的国家的劳工运动有了发展,劳资矛盾尖锐 2:企业规模在激烈竞争中迅速扩大 3:科学技术的个发展
4:职工队伍的结构、文化程度都有了变化。社会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为企业管理提出
了新的要求a:突出了企业的经营决策问题b:要求运用更先进的管理手段c:要求管理理论和经营方法能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一:行为科学学
(一)行为科学的由来.泰罗制的“科学管理“理论把人看成“经济人”而行为科学把人看成“社会人”即:影响工人生产效率的因素除了物质条件外,还有人的工作情绪。行为科学—一门研究人类行为规律的科学
(二)“行为科学”的早期理论——人群关系论(代表人:梅奥)
霍桑试验.目的:找出工作条件对生产效率的影响,以寻求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途经.过程:试验首先从变化现场工作的照明强度着手。研究人员将参加工作的工人分成两组,一组为试验组,一组为控制组。控制组一直在平常的照明强度下工作,而试验组则给予不同的照明强度。当试验组的照明强度逐渐增大时,试验组的生产增长比例与控制组大致相同,当试验组的照明强度逐渐降低时,试验组的产量明显下降。试验表明,照明度的一般改变不是影响生产率的决定因素。后来再进行其他方面的试验。观点:1:企业的职工是社会人2:满足工人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实际存在一种“非正式组织”——企业职工在共同工作和共同生产中必然产生相互之间的人群关系,产生共同的感情,自然形成一种行为准则和惯例,要求个人服从。这就构成了“非正式组织”4:企业应采用新型的领导方法.影响:人群关系理论是“行为科学”管理学派的早期思想,它只强调要重视人的行为,而行为科学还要求进一步研究人的行为规律,找出产生不同行为的影响因素,探讨如何控制人的行为以达到预定目标。
(三)“行为科学”学派的主要理论
1:需求层次理论——马斯洛.尚未满足的需要—-为目
标而驱使的行为——目标的满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有两个基本的观点:a:一个人的需要取决于他已经得到什么,尚缺少什么,只有尚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b:人的需要都有轻重层次,某一需要得到满足后,另一需要才出现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感情和归属需要D:尊重需要E:自我实现需要缺点:缺乏客观实际性
2:双因素理论——赫茨伯格.赫茨伯格抛弃了传统的观点:满意——(对立面)——不满意.提出新观点:满意——没有满意——没有不满意——不满意.调查认为:使职工感到满意的因素都是工作的性质和内容方面的。而使他们不满意的因素都是工作环境或者工作关系方面的。赫茨伯格把前面的因素叫激励因素,后者叫保健因素(1)保健
因素:当这类因素得到改善时,职工的不满就会消除,但是,保健因素对职工起不到激励的积极作用。包括:企业的政策与行政管理、监督、与上级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工作安全,个人生活、工作条件等
(2)激励因素:这些因素具备时可以起到明显的激励的作用,当这类因素不具备时,也不会造成职工的极大不满。包括:工作上的成就感、受到重视、提升、工作本身的性质、个人发展的可能性、职责.结论:激励因素是以工作为中心的,即以对工作本身是否满意,工作中个人是否有成就、是否得到提升为中心的。而保健因素则与工作的外部环境有关,属于保证工作完成的基本条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有很大的相似性,马斯洛的高需要层次即赫茨伯格的激励因素。而为了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次需要相当于保健理论
3:X、Y理论(1)X理论和Y理论——麦戈雷格.X理论的主要观点:人的本性是坏的,一般人都好逸恶劳,尽可能逃避工作的特性,由于人有厌恶工作的特性,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仅用奖励的办法是不够的,必须进行强制、监督、指挥、对惩罚进行威胁,才能使他们努力地去完成工作目标。一般人胸无大志,通常满足于平平稳稳地完成工作。Y理论的主要观点:人都是积极向上的,他们对工作的喜欢取决于他们把工作看成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人们在通常情况下愿意承担责任,人们都热衷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制造性。结论:x理论假设较低层次的需要支配着个人的行为,y理论则假设高层次的需要支配着人的行为。麦戈雷格认为y理论比x理论更实际有效,因此他建议让员工参加工作于决策。为员工提供 富有挑战性的工作。,建立良好的群体关
(2)超Y理论——乔伊。洛尔斯.主要观点:管理方式要由工作性质、成员素质等来决定
不同的人对管理方式的要求不同。有人希望有正规化的组织与规章条例来要求自己的工作,而不愿参与问题的决策去承担责任。这种人欢迎以x理论来指导工作,有的人则需要更多的自治责任和发挥个人创造性的机会。这种人则欢迎用y理论来指导工作。
4:Z理论——威廉。大内.主要观点:认为企业管理当局与职工的利益是一致的,两者的积极性可融为一体。管理的主要内容:a:企业对职工的雇佣应是长期的而不是短期的 b:上下结合制定决策,鼓励职工参与企业的管理工作c:实行个人责任制d:上下级之间关系要融洽 e:对职工要进行知识全面的培训,使职工有多方面工作的经验。F:相对缓慢 的评价和稳步提拔G:控制机制要较为含蓄而不正规,但检测手段要正规
二:“管理科学”学派
(一)管理科学学派的特点1:生产和经营各项领域的各项活动都以经济效果好坏作为评价标准,即要求最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2:使衡量的标准定
量化,借助数学模型找出最优的实施方案和描述事物的现状及发展规律,摒弃单凭经验和自觉确定经营目标与方针的做法3:依靠计算机进行各项管理4:强调使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管理方法。主导思想:使用先进的数理方法及管理手段,使生产力得到最合理的组织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而较少考虑人的行为因素
(二)数学模型与“管理科学”1:根据模型的作用可分为:描述性模型和指示性模型2:根据模型的变量种类分为:确定性模型和随机性模型
(三)系统管理理论的应用——把管理对象看作一个整体,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系统。研究企业管理的任何个别事物,都要从系统的整体出发,既要研究出此事物与系统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又要研究此事物同系统外部环境的相互关系.系统的6要素:人、物质、财、任务、信息、设备。企业的具体组织是各式各样的,但可按照理论将上述6个要素分为许多个系统,如技术子系统、财务子系统等!
三:“决策理论”学派.“决策理论”学派是以统计学和行为科学作为基础的。“决策理论”学派主要观点:1:管理就是决策2:决策分为程序性
决策和非程序性决策(图)程序化决策:按既定的程序所进行的决策,往往可制定一个例行程序的.非程序化决策:新发生的,非结构性的,问题极为重要、复杂、没有例行程序可循的决策。四:对现代管理理论的思考
五:新经济时代管理思想的变革.新经济时代的特征:信息化、网络化、知识化、全球化
(一):管理思想的创新.传统:以资源短缺性原理和投资收益递减规律为理论基础.新经济时代:以知识的无限性和投资收益递增规律为指导思想
(二)管理原则的创新.前四代管理思想的基本原则:1:劳动的分工和再分工、自身利益(亚当。斯密)2:依据精细划分的工作付酬(巴贝奇)3:管理的分工和再分工、体力与脑力分离(泰罗)4:所有权和管理权分离(泰罗、韦伯)5:每个人应该只有一个上司(法约尔)6:自动化运动
新经济时代的管理的原则基础1:对等的知识联网2:集成的过程3:对话式工作4:人类的时间与计5:建立虚拟企业与动态团队
(三)经营目标创新1:以可持续发展代
替利润最大化2:以公司市场价值代替市场份额
(四)经营战略创新.传统的竞争战略:“零和博弈”信息时代:竞争与合作并存的“双赢原则”
(五)生产系统创新.1990年代后由MPR和MPR2发展出EPR(企业资源计划)EPR的核心思想:实现对整个供应链的有效管理,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体现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3:体现事先计划和事中控制的思想
(六)企业组织创新1: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由极端化向扁平化方向发展2:建立学习型组织3:规模经济的传统正在改变4:虚拟公司正在代替传统的实体型企业 第四节
中国现代管理思想的发展 一:中国现代管理思想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中国官僚资本企业和民族资本企业的管理
(二)我国革命根据地公营企业的管理
(三)全面学习西方的管理模式
(四)探索中国现在管理模式 二: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一)由国内管理向国际化管理转化
(二)由科学管理向信息化管理转化
(三)由首长管理向人性化管理转化
(四)由政府管理向民营化管理转化
(五)由封闭式实体管理向开放式虚拟管理转化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一节 管理原理的特征
一:管理原理的主要特征—指对管理工作的实质内容进行科学分析总结而形成的基本真理,它是现实管理现象的抽象,是对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高度综合与概括1:客观性2:概括性3:稳定性4:系统性
二:研究管理原理的意义1:有助于提高管理工作的科学制,避免盲目性 2:有助于掌握管理的基本规律3:有助于迅速找到解决管理问题的途经 第二节
系统原理
一:系统的概念.是指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部分组成,在一定环境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二:系统的特征1:集合性。这是系统最基本的特征。一个系统至少由两个及两个以上的系统构成。2:层次性。系统的结构是有层次的,构成一个系统的子系统和子子系统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3:相关性。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就是系统的相关性
三:系统原理要点1:整体性原理——系统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要素与系统之间的关系以整体为主进行协调,局部服从整体,使整体效果为最佳2:动态性原理——系统作为一个运动着的有机体,其稳定状态是相对的,运动状态则是绝对的。3:开放性原理——明智的管理者都应当从开放性原理出发,充分估计外部与本系统的联系,努力扩大本系统从外界吸入的物质,能量和信息4:环境适应性原理——系统不是孤立的而是与外界不断发生联
系的5:综合性原理——把系统的各部分各方面和各种因素联系起来,考察其中的共同性和规律性 2个含义 a:系统目标的多样性和综合性b:组织的产品是综合而制造的 第三节 人本原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20世纪末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特点主要观点: 一:职工是企业的主体
(一)要素发展阶段——泰罗“科学管理”阶段.早期的管理理论基本上限于把劳动者视为生产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泰罗之后的几十年中所有对劳动和劳动力的研究大多都未摆脱把人视为机器附属物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二)行为研究阶段——马斯洛、赫茨伯格等.二战后,一部分管理学家和心理学家开始意识到劳动者的行为决定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质量和成本。劳动者的需要是多方面的,经济需要只是其中的一种。
(三)主体研究阶段.70年代以后企业界逐渐意识到职工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性,逐渐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二:有效管理的关键是职工参与 两种不同的途经1:高度集权,从严治厂,依靠严格的管理使得企业目标统一,行动一致,从而实现高的工作效率。2:适度分权,民主治厂,依靠科学管理和职工参与使个人利益和企业利益联系在一起,使职工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自觉努力的奋斗,从而实现高的工作效率。两种途经的根本不同之处:a:前者职工处于被动地位,职工是管理的客体b:后者职工处于主动地位,职工是管理的主体
三:现代管理的核心是使人性得到最完美的发展
四:管理是为人服务的1:企业要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市场需求的特点及发展趋势,据此确定企业的经营和产品发展的方向。2:企业要从用户的角度出发,提高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效率,降低成本3:企业要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研究企业的消费者
总结尊重人、依靠人、发展人、为了人是人本原理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第四节
责任原理
一:明确每个人的职责,挖掘人的潜能的最好的办法是明确每个人的职责1:职责的界限要清楚 2:职责中要包括横向联系的内容3:职责要落实到人
二:职位设计和权限委任要合理.一个人对工作是否能做到完全负责取决于三个因素1:权限 :实行任何管理都要借助于一定的权力,没有一定的权力任何人都不可能对工作实行真正的管理。2:利益:完全负责意味着要承担风险,任何的管理者在承担风险的同时都要对收益进行权衡。这种利益不仅仅是物质利益,还包括精神利益。3:能力:能力是完全负责的关键因素。职责和权限、利益、能力之间的关系遵守等边三角形三:奖惩要分明,公正而及时
第五节 效益原理.效益——管理的永恒主题。任何组织的管理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效益,效益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组织的生存和发展
一:效益的概念.效益、效率、效果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效果:由投入经过转换而产出的成果,其中有的是效益的,有的是无效益的.效率:单位时间内所取得的效果的数量,反映了劳动时间的利用状况,与效益有一定的联系.效益:有效产出与投入之间的一种比例管理,可从社会和经济两个不同角度去考察,即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经济效益比社会效益直接、明显,可有效度量;社会效益则难以计量,只能借助于其他形式来间接考察
二:效益的评价.不同的主体可从不同的角度去评价,所以效益的评价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不同的评价和标准得出的结论也不同,不同的评价都有它的长处和不足,应配合运用,以求获得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三:效益的追求1:管理效益的直接形态是通过经济效益而得到表现的。2:影响管理效益的因素很多,其中主题管理思想正确与否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3:追求局部效益必须同追求全局效益协调一致.4: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效益。5:建立管理活动的效益观。
第六节
伦理原理.伦理——是指导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
在当今世界,一个组织要维持足够长的生命力,不仅需要遵守法律,还需要遵守伦理规范或讲究伦理。对于伦理的重视,有助于经济组织取得较高的经济利益。一:伦理的重要性.举例说明1:强生公司1982年案例 2:美国埃可森公司1989年案例
二:伦理的特性1:非强制性——伦理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起作用,体现了自觉性和内在性2:非官方性——伦理是约定俗成的,不需要通过行政命令或法定程序来制定3:普适性——所有人都受伦理的指导、调节和约束 4:扬善性三:伦理与法律的关系.伦理和法律在内容上相互渗透。伦理是不成文的法律,法律是最低程度的伦理。伦理和法律在作用上相互补充。伦理可以引导人们遵守法律,而法律可以作为维护伦理的威慑力量.四:伦理与效益的关系.企业的伦理经营不仅使除所有者之外的利益相关者(债权人、员工、顾客、供应者、竞争对手、社区和政府)的利益得到不同程度的增进,而且使企业自身的效益得到提高。1:企业的伦理经营意味着企业注重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而需付出一定的成本2:伦理与效益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实证研究的支持3:历史证明效益和伦理具有兼得的可能性
第四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一节 管理的方法论
一:管理方法的重要性——是在管理活动中为实现管理目标、保证管理活动顺利进行所采取的工作方式
二:管理哲学——是关于管理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管理主客体矛盾运动规律的科学
管理哲学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1:管理的辨证法.2:管理的方法论3:管哩文化4:管理的科学价值观
三:关于管理方法的分类.管理方法一般分为:管理的法律方法、行政方法、经济方法、教育方法、技术方法。
第二节
管理的法律方法
一:法律方法的内容与实质,内容: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条例和司法仲裁工作,调整社会经济的总体活动和各企业单位在微观活动中所发生的各种关系,以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管理方法实质:体现全体人们的意志,并维护他们的根本利益,代表他们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活动实行强制性的统一的管理
二:法律的特点与作用严肃性、规范性、强制性 三:法律方法的正确运用 第三节管理的行政方法
一:行政方法的内容和实质 内容: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命令、规定、指示、条例等行政手段按照行政系统和层次,以权威和服从为前提,直接指挥下属工作的管理方法 实质:通过行政组织的职务和职位来进行管理 特别强调职责、职权、职位而并非
个人的能力或特权
二:行政方法的特点和作用1:权威性——行政方法所依托的基础是管理机关和管理者的权威。2:强制性——行政权力机构和管理者所发出的命令、指示等对管理对象具有程度不同的强制性,行政方法就是通过这种强制性来达到指挥与控制的目的3:垂直性——行政方法是通过行政层次来实施的,基本上属于“条条“的纵向垂直管理4:具体性5:无偿性行政方法的作用1:有利于组织内部统一目标,同意意志.2:行政方法是实施其他各种管理方法的必要手段3:可以强化管理作用,便于发挥管理职能.4:行政方法便于处理特殊问题 三:行政方法的正确运用1:管理者必须充分认识行政方法的本质是服务2:行政方法的管理效果为领导者水平所制约3:信息在运用行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4:行政方法由于借助了职位的权力,所以对下属有较强的约束力。,这种特点使得上级在使
用行政方法时忽视了下属的正确意见和合理的要求,不利于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
第四节 管理的经济方法
一:经济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经济方法:根据客观经济规律,运用各种经济手段,调节不同主体之间的关系,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管理方法。不同的经济手段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的作用不同。
(一)价格.价格是计量和评价劳动的社会标准,价格体系合理,是社会经济活动能实现良性循环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
(二)税收,税收是国家取得收入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宏观调控和管理经济重要手段之一。
(三)信贷,信贷是最为灵活、有效的经济杠杆,是银行存款、贷款等信用活动的总称,具体的手段主要有:多贷、少贷、差别利率和贷款期限等。
(四)利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润是反映经济组织经济效益的综合指标,利润把企业的经济利益和职工的经济利益结合起来,促使职工从个人利益的角度去考虑企业的经营及其结果。
(五)工资,此经济手段直接涉及到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物质利益,正确使用它,对于调动企业的经营积极性和职工的个人积极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六)奖金与
罚款.奖金和罚款最重要的是严明,该奖即奖,当罚则罚。只有如此才能成为有效的管理手段。管理的经济方法的实质是围绕物质利益,运用各种经济手段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与劳动者个人三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最大限度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二:经济方法的特点 利益性、关联性、灵活性、平等性
三:经济方法的正确应用1:注重经济方法和教育方法的有机结合2:注重经济方法的综
合运用和不断完善 第五节管理的教育方法
一:教育方法的实质和任务 实质: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从多方面施加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管理工作的任务:不断地提高人地政治思想素质、文化知识素质、专业水平素质。
二:教育的主要内容 教育的目的:提高人的各方面的素质 主要内容:1:人生观及道德教育2: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3:民主、法治、纪律教育4:科学文化教育5:组织文化建设(组织文化:组织员工在较长时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共有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及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在组织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上,必须突出管理的人本原理,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教育的方式 应少采用被动的讲授教育,而多采用主动的小组讨论、现场实习、和体验实习等方法。第六节 管理的技术方法
一:技术方法的内容与实质
技术方法:指组织中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基层管理者)根据管理活动的需要,自觉运用自己或他人掌握的各类技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的管理方法。包括信息技术、决策技术、计划技术、组织技术、控制技术。实质:把技术融进管理中,;利用技术来辅助管理1:根据不同的管理问题,运用不同的技术2:在了解各种技术适用范围的前提下,尽可能把所掌握的技术用到实处,发挥积极作用。
二:技术方法的特点与作用
(一)特点1:客观性(技术是客观存在的,技术的结果是客观存在的)2:规律性(技术是现实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客观规律;技术的方法是有规律的)3:精确性(只要基础数据是正确的,技术的结果是精确的)4:动态性(在遇到新问题和新情况时要及时更新掌握的技术)
(二)作用1: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获取信息的速度和质量2:决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决策的速度和质量3:计划、组织和控制技术的采用可以提高有关职能的执行效率,促进管理过程的良性循环
三:技术方法的正确运用1:技术方法不是万能的,不能解决一切问题2:管理者在解决管理问题是不能只依靠技术方法3:要知道技术的价值所在和局限性,并让技术专家参与进来,发挥长处,弥补不足。
第二篇 管理前提与本质
第五章 管理伦理
第一节 有关伦理的几种观点
一:功利主义伦理观 功利主义的目标:为尽可能多的人提供尽可能多的利益。例:他们认为解雇20%的员工是合理的,因为这样剩下80%的人的工作更有保障,而且符合股东的利益 1:功利主义对效率和生产率有促进作用,符合利润最大化原则 2:会造成资源配置的扭曲
二:权利至上的伦理观 认为:决策在尊重和保护个人基本权利的前提下作出。例:当雇员揭发雇主违法时,应当对他们的言论自由加以保护1:积极的一面:保护了个人的自由和隐私2:消极的一面:接收这种观点的管理者把个人自由的保护看的比工作的完成更重要。
三:公平原则的伦理观 认为:管理者应该公平的实施规则
四:综合社会契约的伦理观 主张:把实证和规范两种方法并入商业伦理中,即要求决策者在决策时要综合考虑实证和规范两方面的因素。这种伦理观综合了两种“契约”1:经济参与人当中的一般契约,这种契约规定了做生意的程序2:一个社区中特定数量的人当中的较特定的契约,这种契约规定了哪些行为方式是可接受的。研究表明:大多数人在做生意时,对伦理行为持功利主义态度。第二节 伦理管理的特征和影响伦理的因素
一:伦理管理的特征 合乎伦理的管理具有以下7个特征1:把遵守伦理规范最为获取组织利益的一种手段,更把其视为组织的一项责任2:不仅从组织自身的角度出发,更从社会整体角度出发3:尊重所有者以外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善于处理组织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4:不仅把人看作手段,更把人看作目的 5:超越了法律的要求,能让企业取得卓越的成就6:具有自律的特征7:合乎伦理的管理以组织的价值观为行为导向
二:影响管理伦理的因素
(一)道德发展阶段 国外的研究表明:道德发展阶段要经历三个层次,每个层次又分为两个阶段 如课本图p184页 有关道德发展阶段的研究表明:1:人们依次通过六个阶段,而不能跨越2:道德发展可能中断,可能停留在任何一个发展水平上3:多数成年人的道德发展处在4阶段以上
(二)个人特征 人们发现2个变量影响个人行为:“自我强度”和“控制中心”自我强度:用来衡量一个人的信念强度。自我强度越高,克制冲动并遵守内心信念的可能性越大.控制中心:用来衡量人们在多大程度上是自己命运的主宰。具有内在控制中心的人认为他们自己控制自己,具有外
在控制的人则认为生命中发生的任何事都是由运气和机会决定的。从伦理角度看:具有外在控制的人不大可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三)结构变量 在不同的结构中,管理者在时间、竞争和成本等方面的压力也不同,压力越大越可能降低伦理标准
(四)组织文化.最有可能产生高伦理标准的组织文化是具有较强的控制能力以及风险和冲突承受能力的组织文化,处在这种文化中的管理者,具有进取心和创新精神。与弱组织文化相比,强组织文化对管理者的影响更大
(五)问题强度 取决于以下6个因素1:某种伦理行为对受害者的伤害有多大,对受益者的利益有多大2:有多少人认为这种行为是善良和邪恶的 3:行为实际发生并造成的实际伤害的可能性有多大?4:行为和其预期后果之间的时间间隔有多长?
5:你觉得行为受害者与你的距离有多近?6:伦理行为对有关人员的影响的集中程度如何? 第三节 改善伦理行为的途经
1:挑选高道德素质的员工2:建立伦理守则和决策规则3:在伦理方面领导员工(高层管理者在言行方面是员工的表率,高层管理者可通过奖惩制度影响员工的伦理行为)4:设定工作目标5:对员工进行伦理教育6:对绩效进行全面评价7:进行独立的社会审计8:提供正式的保护机制 第四节 伦理行为的具体表现
一:企业环境的伦理行为 1:保护环境2:以“绿色产品”为研究和开发的主要对象3:污染治理
二:企业对员工的伦理行为1:不歧视员工2:定期或不定期的培训员工3: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4:善待员工的其他举措
三:企业对顾客的伦理行为1:提供安全的产品 2:提供正确的产品信息3:提供售后服务4:提供必要的指导5:赋予顾客自主选择的权利
四:企业对竞争对手的伦理行为 不压制竞争,不搞恶心竞争,不通过不正当的手段搞垮对手 五:企业对投资者的伦理行为 为投资者带来有吸引力的投资报酬;应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及时、准确的报告给投资者
六:企业对所在社区的伦理行为。企业不仅要为所在社区提供就业机会和创造财富,还要尽可能为所在社区作出贡献。
第六章 组织文化
第一节 组织文化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一:组织文化的概念 组织文化: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且为组织成员
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组织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 组织文化的任务:努力创造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体系和共同的行为准则 二:组织文化的基本特征 组织文化在本质上属于“软文化”范畴,是组织自我意识所构成的文化体系。组织文化相比教社会文化和民主文化有它们的共同属性和自己的不同之处。1:组织文化的核心是组织价值观2:组织文化的中心是以人为主体的人本文化3:组织文化的管理方式是以柔性管理为主4:组织文化的重要任务是增强集体凝聚力 第二节 组织文化的基本要素
迪尔和肯尼迪认为组织文化的构成要素有5种:环境条件、价值信仰、英雄人物、习俗礼仪、文化网络美国学者彼得斯和沃特曼认为组织文化得构成有7种要素:经营战略、组织结构、管理风格、工作程序、工作人员、技术能力、共同价值
现代系统论得观点:组织文化得结构层次有3个:表层文化、中介文化、深层文化 表现形态:物质文化、管理文化、制度文化、生活文化、观念文化 构成要素:组织精神、组织理念、组织价值观、组织道德、组织素质、组织行为、组织制度、组织形象等。从最能体现组织文化特征得角度看:组织文化得基本要素有一:组织精神 经过经心培养和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组织成员认同的思想境界、价值
取向和主导意识,它反映了组织成员对本组织的的特征、地位、形象等 例: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的“七精神”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的精神“IBM就是服务”二:组织的价值观
组织价值观是指组织评判事物和指导行为的基本信念、总体观点和选择方针。它具有调节性、评判性、驱动性。组织的价值观具有不同的层次和类型,优秀的组织总会追求崇高的目标、高尚的社会责任和卓越创新的信念。例:美国百事可乐公司认为“顺利是最重要的”三:组织形象.组织形象:指社会公众和组织成员对组织、组织行为与组织各种活动成果的总体印象和总体评价,反映的是社会公众对组织的承认程度,体现了组织的声誉和知名度 其中对组织形象影响较大的因素有5个:1:服务、产品形象2:环境形象3:成员形象4:组织领导者形象5:社会形象 第三节 组织文化的功能
一:自我凝聚功能二:自我改造功能三:自我调控功能四:自我完善功能五:自我延续功能 第四节 塑造组织文化的主要途经
一:选择价值标准 组织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选择选择正确的组织价值观
是塑造组织文化的首要问题 两个前提:1:要立足于本组织的具体特点2:要把握住组织价值观与组织文化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协调。选择正确的组织价值标准要抓住4点:1:组织价值标准要正确、明晰、科学、具有鲜明特点2:组织价值观和组织文化要体现组织的宗旨、管理战略和发展方向3:要使得组织文化标准和员工的基本素质相和谐4:要坚持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众的创造精神
二:强化员工认同1:充分利用一切宣传工具和手段2:树立榜样人物 3:培训教育
三:提炼定格1:精心分析,详细分析和仔细比较实践结果与规划方案的差距,必要实践吸收有关专家和员工和合理化意见。2:全面归纳,删除那些落后的,不为员工所认可的内容与形式,保留那些进步的为广大员工接受的内容和形式。3:精炼定格 四:巩固落实1:建立必要的制度2:领导率先垂范
第二篇:中央财经大学管理学原理试题
2007-2008管理学原理试题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1.顾客部门化
顾客部门化是指根据组织目标、产品结构和市场需求条件的要求,把顾客分成不同的群体组合,(2分)各个不同的群体享受不同的产品和服务(2分)。2.管理技能
管理技能包括概念技能、人际技能和技术技能 3.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由低级到高级分别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3分)。低级需要满足了,才会上升到高一级需要(1分)。
4.企业社会责任
企业社会责任是工商企业追求有利于社会长远目标的义务(2分),而不是法律和经济所要求的义务(2分)。5.多元化发展战略
多元化发展战略包括技术核心主导的多元化、市场核心主导的多元化、资源核心主导的多元化和混合多元化(每一种多元化1分,共4分)
三.简要回答(每小题8分,共16分)1.简述管理环境的内容
管理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中观环境(行业环境)(1分)
宏观环境包括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人文环境、科技环境,简称PEST(2分)中观(行业)环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行业竞争结构,二是行业内战略群体(集团)结构(1分)
行业结构包括供应商,购买者、潜在市场进入者、替代品和同行业厂商的竞争者(2分)。战略集团分析是指按销售量、市场占有率、生产能力等因素把同行业的企业划分出类别,这样可以清楚地明确自己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从而发现企业的机会和威胁,帮助企业管理者进行决策。一般的战略集团分析可以采取二维或三维形式(2分)。评分说明:(1)未答管理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中观环境(行业环境),而直接细分回答者,也可得应该得到的1分;(2)未答中观(行业)环境包括两个方面,而是直接分行业竞争结构,和战略集团结构的可得应该得到的1分 2.领导与管理的区别(1)从工作主体上看,领导者是管理者中担任领导职务拥有决策指挥权的那一部分管理人员。(2分)(2)从客体上看,管理的对象包括人、财、物等,领导的对象主要是人。管理注重制度建设,强调理性与控制,领导注重心心相印,用不易察觉的方法影响鼓舞别人。(2分)(3)从管理手段方法上看,管理涉及计划、决策、组织、协调、控制等,而领导主要是大政方针、人事安排和对各种关系的协调。(2分)(4)管理是任务导向,领导是结果导向。(2分)四.论述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1.组织文化的结构与内容
组织文化的结构分为三个层次:潜层次、表层、显现层。
(1)潜层次的精神层。是组织独有的意识形态,包括价值观念、组织精神、组织伦理等。精神层是组织文化的核心。
(2)表层的制度系统。是具有组织文化特色的各种规章制度、道德规范和员工行为准则的总称。制度层是处于组织文化核心层与显现层之间的中间层次,是由虚体文化向实体文化转化的中介。(2分)(3)显现层的组织文化载体。又称物质层,是凝聚着组织文化抽象内容的物质体的外在显现,它既包括组织整个物质和精神的活动过程、组织行为、组织产出等外在表现形式,也包括组织的实体性设施,如劳动环境、厂容厂貌等。显现层是组织文化最直观、最易于感知的部分。(2分)上述三个层次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组织文化的完整结构体系。其中,潜层次的精神层是组织文化的根本,决定着组织文化的其他两个层次。组织文化的内容包括:
(1)组织的价值观。是客观的价值体系在人们主观意识中的反映,包括价值主体的价值取向、价值主体对价值客体及自身的评价等内容。组织的价值观是一种以组织为主体的价值观念,是组织人格化的产物,是组织所信奉和推崇的基本行为准则,是组织内部全体员工对组织的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及指导上述活动的一般看法和基本观点,它包括组织存在的意义和目的、组织中各项规章制度的必要性与作用、组织中人的行为与组织利益之间的关系等。可见,价值观念为组织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方向和指南(2分)。(2)组织精神。是组织经过基月奋斗和长期培养所逐步形成的认识和看待事物的共同心理趋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组织精神是现代意识与组织个性相结合的一种群体意识,往往以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形式加以概括,通常以厂歌、厂训、厂规、厂徽等形式表现出来。通过领导者的引导、宣传、教育、示范,以及员工的积极参与配合,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它反映了一个组织的基本素养和精神风貌,是凝聚组织成员的精神动力(2分)。(3)组织伦理
组织伦理是一种微观的道德文化,以道德规范为内容和基础。一方面,组织伦理是一种善恶评价,可通过舆论和教育方式,影响员工的心理和意识;另一方面,组织伦理又是一种行为标准,可通过规章、习惯等成文或不成文的形式,调解组织及员工行为(2分)。2.过程型激励理论(1)期望理论
弗鲁姆的期望理论认为,人总是期望满足一定的需要和达到一定的目标,目标本身对于激发人的动机具有一定的影响,而激发力量的大小又取决于两方面的因素,一是目标效价,一是期望值,即这两个因素的乘积。其表达式为: 激发力量=目标效价×期望值
即:激发力量是指个人受到激励的强度:目标效价又称目标价值,是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将要达到的目标的效用价值的估价。即对组织所提供的诱因或报酬的全部预期价值的主观估计,衡量其价值大小的依据是这些诱因或报酬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个人的需要;期望值又称期望概率,是指个人根据过去的经验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取得报酬的可能性大小的估计(4分)。(2)强化理论
强化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该理论认为,诱发人的行为的原因来自外部,控制行为的因素是刺激物。因此,该理论不像其他激励理论那样重视目标、期望、需要、动机等内在因素,而只关注个体采取某种行为后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强调行为是结果(所受刺激)的函数。也就是说,强化理论研究的是行为及其结果之间的关系,而不是激励的内容和过程,因此它主张对激励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刺激。所谓强化,就其基本形式而言,指的是对一种行为的肯定或否定的结果。
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类型。正强化是指对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给予奖励,以便使这些行为得到加强,并持续保持下去,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负强化是指对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进行惩罚,使这些行为减少或者不再出现,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4分)。(3)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认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经常拿自己的付出和所得与别人的付出和所得进行比较。付出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工作经验、努力水平和能力、投入工作的时间与精力等,所得主要包括工资奖金、表彰、信任与赏识、晋升职务等。人们进行比较的目的在于借此寻找和确定自己是否受到了公平的待遇,比较的结果影响着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比较一般有两种形式。横向和纵向。
QP/IP= QG/IG
QP/IP>QG/IG QP/IP 其中QP代表一个人p对他自己的所得的评价;IP代表这个人p对自己的付出的感觉;Qg代表对比对象g对他自己的所得的评价;Ig代表对比对象g对自己的付出的感觉; 当一个人的所得和他的付出的比值与作为比较对象的比值相等时,人们会产生公平感;这两个比值不等,此时人们就会产生不公平感。当一个人产生受到了不公平待遇的感觉时,他可能采取以下措施求得公平,如减少工作投人,降低工作质量,要求降低别人所得水平或提高自己所得水平等(4分)。 五、案例分析(本题20分) [案例背景材料] 资料来源:经济观察报2007年12月3日 变身矩阵结构 青啤总部集权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青啤)正在悄然进行着新一轮的组织变革。这次组织变革“致力于全公司整体—致性、协同性的价值链平台的建设,实现由小价值链到大价值链的整体转型”,打造“结构一体化、资源集约化、分工专业化、执行一致性”的组织体系。青啤公司一位不愿具名的高管15日表示,“此次变革是两年来进行的系统整合的延续,核心是强调整体—致和协同作战,从分权向集权的转型可以说是这次组织变革的最大特点。” 三大中心 青啤自2000年起先后组建八个事业部,把全国的子公司接区域收归各事业部,划小范围管理。实施的是区域管理的事业部制,事业部同时承担区域市场中心、管理中心、利润中心职责。 2005年5月,青啤大扩张时期的事业部制最终撤销,取而代之为8个区域营销公司和3个子公司。变革后的组织结构中,总部是决策服务中心,第二级是营销公司,第三级是工厂。16个职能部门分为3个价值部分——业务职能中心、资源职能中心、支持职能中心。业务部门是价值链,其他各部门对价值链进行资源配置、专业化支持服务。 今年10月正式开始的新一轮组织变革,将形成战略投资、制造和营销三个中心,公司组织将变成矩阵型结构,三大中心成为全国整体一致、协同作战的大价值链,改变此前全国各地营销公司小价值链单兵作战的格局。尤其体现在营销变革上,据了解,原有八大营销中心将被打破,营销中心下属的营销公司计划以省级为单位划分。而与生产相关的50个工厂及技术、质量、安全等相关部门计划划归生产运营中心;而原来行使总部管理职能的部门将归属战略投资中心。 青啤这位高管表示,目前已经明确成立、即将运行的是营销中心和制造中心,战略投资中心目前还是虚设,总部各管理部门职能在一个时期内将继续行使。为落实公司组织机构变革方案,公司在人力资源上进行了相应的调整。 啤酒行业资深学者、青岛科技大学教授王家林表示,“新一轮组织变革对青啤来说,生产、营销、管理资源进行整合,实行集权化管理之后,将来主品牌统一做,生产计划统一协调,营销、采购、物流等环节进行全国一盘棋的统一管理,将降低成本,更好的适应公司竞争环境的变化,真正实现效率与效益的同步提高。” 青啤公司总裁金志国近日表示,作为青岛啤酒,在全球啤酒行业,在资源配置和市场运营当中,正在从一个啤酒的酿造商向一个品牌的运营商去转型。 “青岛啤酒在转型过程中,从公司的组织形态来看,要保持能够适应于全球供应链的组织形态的要求,就要保持组织在新背景下的新鲜度。在新的背景下,青岛啤酒所打造的不仅仅是一种制造能力,更多的是以品牌力和组织力为支撑的参与全球供应链的运营能力和品牌的运作能力。”金志国说。 应对华润挑战 早在半年前,新一轮组织变革雏形就已经在青啤公司决策层中酝酿形成。青啤公司执行董事、常务副总裁孙明波在今年6月20日的一次培训会议中曾表示,“公司面临新的转型,将从分权式的组织管理向集权式管理转变。为什么要实现这一转型?而且马上实现?主要来自市场的竞争和演化,主要是来自华润的挑战。” 2006年,华润雪花以534万千升的产销量位居中国啤酒行业产销量第—,青啤以454万千升位居第二,燕京以352万千升位居第三。今年华润雪花目标销量是700万千升,青啤目标是508万千升,燕京目标是400万千升。业内人士分析,这些目标在年内实现没有问题。这三大啤酒公司也规划出了2010年目标,华润雪花的目标是率先达到20%市场份额,逾1000万千升的销量,青啤去年年底提出的是“未来三年产能扩张200万千升”的战略规划。今年6月5日,燕京啤酒董事长李福成表示,燕京力争2010年实现产销量500万千升。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对于致力于成为中国啤酒行业领导者、国际市场开拓者的青啤公司而言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华润的市场,最大特点是协同作战,以集团公司的力量应对青啤区域的力量。青啤的八大营销公司,都感受到华润的威胁。但每一个区域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要实现集团化管理,实施集中化战略。集权管理,就是提升公司的管理水平的重要步骤。”孙明波说。“由分权式管理向集权化管理的转型,应该说面临着相当的挑战。这种挑战主要来自内部。目前管理人员专业化水平还不够好、不够强。每一个部门必须达到本行、本专业数一数二的水平,必须扎扎实实把本专业做到第一。”孙明波表示。 五、案例分析(本题20分) (1)组织变革是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你有什么想法? 组织变革的动因具有外部环境因素和内部条件因素 组织变革的外部因素:顾客因素、竞争因素、科技因素、经济因素、法律因素、政治因素(答PEST并适当解释也可以得分)(3分)组织变革的内部因素:目标因素、规模因素、技术因素、管理因素(2分)自己的想法:此次变化的主要动因是经济因素和竞争的需要(2分)(2)分权和集权管理分别具有哪些优缺点? 分权管理的优点:自称体系,有较大的经营自主权,提高了经营管理的灵活和适应性; 高层摆脱烦琐事务,集中精力筹划发展规划;有利于人才培养。 缺点:机构重叠,管理成本高;各部门自主经营,滋生本位主义;各部门之间联系协调较困难,不利于组织资源的综合运用。(4分) 集权管理的优缺点:统一指挥,集中管理,管理效率高;有利于组织资源的集中利用。 缺点:部门之间缺乏协调;高层负担重;对市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较差。(3分)(3)假设你是青啤的高层管理者,谈谈你对青啤的组织结构调整的看法。 青岛啤酒的组织结构的调整是为了适应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首先国家金融政策、经济政策的变化,使青岛啤酒必须收缩战线,改变分散的投资为集中人力、物力的投资和市场活动(2分);其次,竞争形势的严峻性迫使其逐步从事业部制和矩阵制,改为三个中心集权管理,以集中管理、投资和运营,改变在行业竞争中的被动局面(2分);第三,行业内管理标杆的影响,汲取了其他啤酒企业的管理模式的优势(2分)。(评分标准,由于这是一道发挥题,如果学生的答案没有按上述桑方面答,但意思正确可以适当给分) 第三章 计划职能概述 一.填空题 1.只在明确所追求的目标以及相应的()的活动,就是管理的计划职能。2.计划为有效()提供了标准和尺度。 3.“我要到哪里去”所对应的是组织的()和()4.在各项管理职能中,()活动处于首先的地位。5.()就是计划实施时预期的内外部环境条件。 6.()是组织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是组织的远大的目标或追求,是需要花五年甚至十几年来实现的目标。 7.()是一个机构的基本定位,一个机构存在的理由,回答“我是谁”这一问题。 8.()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9.()被人们称为“对管理者的管理”.10.()帮助人们认识和控制未来的不确定性,提高管理的预见性,是对未来的无知减少到最低限度。二.单选题 1.谋求实现目标的途径是通过履行管理的()职能完成的。A.计划 B.组织 C.领导 D.控制 2.()是计划职能的作用之一。A.计划能够自动提升灵活性 B.计划有助于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 C.计划能够提升活动的经济价值 D.计划有助于协调目标 3.计划活动将人们的行动聚焦于组织的()上。A.目的 B.愿景 C.目标 D.利益 4.()规定根据一定的情况,是否采取某一特定的活动。A.战略 B.政策 C.规则 D.程度 5.组织计划从上到下可分成多个层次,通常越低层次的目标越具有()A.定性和定量相结合 B.趋向于定性 C.模糊而不可控 D.具体而可控 6.在()的基础上,计划活动的第一步就是要为组织确立目标。A.确定备选方案 B.估量机会 C.明确计划的前提条件 D.制定财务预算 7.()是组织对于“我要到哪里去”的思考。A.使命 B.愿景 C.宗旨 D.目标 8.目标管理最突出的特点是强调()和自我控制。A.上下协调 B.成果管理 C.过程管理 D.统一目标 9.以下选项中()不是目标管理的局限性。 A.目标难以确定 B.缺乏灵活性 C.注重长短期目标的协调 D.增加管理成本 10.以下选项中()不是预测的作用。A.帮助人们认识和控制未来的不确定性 B.使组织的活动经济合理 C.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 D.促使管理者面向未来 三.多选题 1.下列关于计划作用的阐述中,正确的是()A.计划有助于管理者应对变化和不确定性 B.周密的计划能够使组织的长短期目标得以协调 C.计划使得组织的活动经济合理 D.计划为控制奠定基础 2.计划活动的特征包括() A.目的性 B.首位性 C.全局性 D.效益型 3.以下选项中()是计划活动的结果。 A.决策 B.政策 C.规则 D.规划 4.以下选项中()属于计划的前提条件。A.经济、技术、政治、社会和伦理条件 B.组织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和设备 C.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D.面对问题的结构化程度 5.使命、愿景、价值观的作用包括()A.是管理活动的逻辑起点 B.是组织前进的方向和追求 C.促进组织成员的活动、自律和责任 D.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 6.组织的使命或宗旨是通过达成一定的目标而得以实现的,目标本身则具有()的性质。 A.层次性 B.网络体系 C.多样性 D.是长短期目标相协调的整体 7.目标的作用包括() A.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 B.激励作用 C.凝聚作用 D.是靠考核组织成员绩效的客观标准 8.以下选项中()属于目标管理的特征。 A.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 B.强调集体管理 C.促使权力下放 D.注重成果统一 9.目标管理的一处包括()A.有利于组织全面提高管理水平B.有利于改善组织结构 C.有利于激发人们的主动精神和责任感 D.有利于长短目标结合 10.选择预测方法需考虑的因素包括()A.预测的期限 B.有无数据可用 C.时间与费用 D.预测人员的能力 四.判断题 1.一般而言,高层管理者主要致力于组织的战略性计划,这体现了计划活动的首位性。() 2.任何一个组织只有搞清楚自己的目标,其行动才能位于正确的轨道上。()3.测试是用以对特定的活动分配资源的数字性活动。()4.管理者层次越高,其计划工作就越具有操作性。()5.使命是组织对于“我要到哪里去”这一问题的思考。()6.利润是企业存在的理由,使命则是企业存在的必要条件。() 7.为了保证资源的有效使用,一个组织不可能同时追求多种多样的目标。()8.目标管理有助于协调集权与分权的矛盾。()9.预测是对未来行动的描述。()10.定向预测方法一般用于长期预测。()五.名词解释 1.计划职能 2.使命 3.愿景 4.目标 5.目标管理 6.预测 参考答案 一. 填空题 1.行动方案 2.控制 3.愿景;目标 4.计划 5.计划的前提条件 6.愿景 7.使命 8.目标 9.目标管理 10.预测 二.单选题 1-5ABACD 6-10BBBCB 三.多选题 1.ACD 2.ABD 3.BCD 4.ABC 5.ABC 6.ABCD 7.ABCD 8.ACD 9.ABC 10.ABCD 四.判断题 1-5错错对错错 6-10错错对错对 五.名词解释 1.计划职能:是指为了使集体活动卓有成效,必须首先明确所追求的目标,明确通过什么途径、采取什么方案来实现这些目标而进行的活动。 2.使命:也成宗旨或目的,是一个机构的基本定位,一个机构存在的理由,回答“我是谁”这一问题。他决定了一个组织做什么、不做什么。它是组织中的人们思考、决策和行动的共同依据。 3.愿景:是组织对于“我要到哪里去”这一问题的思考。愿景是组织未来期望达到的一种状态,是组织的远大目标或追求,是需要花五年甚至十几年来实现的目标。 4.目标:是组织活动所要求达到的结果。目标不仅是计划工作的终点,构成组织全部计划的基础,也是组织工作、领导工作和控制活动所要达到的结果。5.目标管理:是20世纪50年代发源于美国的一种综合的管理方法。它要求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组织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和个人贡献的标准。 6.预测:是对未来环境进行的估计,具体来说,就是对未来事件或现在事件的未来后果做出的估计。这种估计不是凭空的臆测,而是根据事物的过去和现在推测它的未来,由已知预计未织。 中央财经大学2011管理学(802)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企业使命2.组织设计3.绩效评估4.组织精神5.动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理想行政组织的特征: 2.学习型组织的五项修炼: 3.哥顿法(提喻法) 4.冲突产生的原因: 5.管理就是决策 6.激励因素与保健因素 7.德鲁克认为管理者扮演的三种角色 8.对劳动分工作用做出详细阐述的两位管理学家是 (仅列出了8道,总共10个小题) 三、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 1.控制的分类 2.以下不属于内容型激励的是 3.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4.以下属于决策理论学派的是 5.领导过程的三要素是 6.以下属于在职培训的是 7.以下对群体决策描述正确的是 8.人际关系学说包括以下哪几点 (仅列出了8道,总共10个小题) 四、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35分) 1.分析管理科学与科学管理 2.解释管理者的含义并谈谈管理者技能 3.用图画说明管理方格理论 4.结合传统思想和现代管理思想阐述管理以人为本 5.结合自身情况论述个人职业发展规划 五、论述题(第一题20分,第二题15分,共35分) 1.论述沟通的障碍和有效沟通应遵循的原则 2.计划经济时期中国管理的特征,并以此阐述国企改革的措施 六、案例分析题(共20分) 1.吉利并购沃尔沃后,列出几条其面临的挑战(共4分) 2.结合材料论述并购企业文化整合应遵循的原则(共10分) 3.结合材料论述并购企业文化整合的策略(共6分) 公共管理学 当前位置:序 一、课程设置的目的1.《公共关系学》是汉语言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同时也是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基础课。开设这门课程,是为了适应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更高要求:即使学生不仅具有社会需要的专业知识能力,而且具有洞烛社会,适应变化,迎接挑战,寻求发展的应变能力。 2.开设这门课程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既懂得公共关系理论又能从事公共关系工作多种技能的才情。 二、课程设置的要求 1.本课程的重点要求学生掌握主要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边缘学科的本质、规律、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发展趋势。 2.同时要求学生融会理解公共关系学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方面的辨证关系。 3.在每一章的后面所列的思考题,是为了一方面培养学生好学深思的习惯,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帮助学生抓住学科知识的关键。 当前位置:第一章 公共关系概述 [学习提示]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公共关系概念的基本含义、内容及其特征,以及公共关系在国外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同时在与其它学科的比较中,对公共关系是怎样一门学科做了简单的说明。本章在本教程中担负的是“引路”的任务。第三篇:管理学课件
第四篇:中央财经大学2011管理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第五篇:公共管理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