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陈仓区新街镇老庄小学
荔涛
一、教材依据:
北师大版小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混合运算”教材(第12~13页)的教学内容。
二、教材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根据购物图的内容,指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指导学生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混合运算顺序,在课堂中,在课堂中精讲多练,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指导学生练习会计算方法。通过练习,学生正确的进行两步式题的计算。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计算能力。
三、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的两步试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掌握先乘法,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五、教学难点:
如何指导学生学习探索有关乘法和加减法两步式计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六、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七、教学时数: 一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3*5
7*3
20--15
17--9
12+6
20--4
10+3
7+6
8+7
6+4
2、解答下面的问题:
(1)丁丁买一双袜子3元,买5双多少元?
3*5=15(元)
(2)小东有童话故事4本,小文的童话故事是小东的2倍,小东有几本童话故事?
4*2=8(本)
(二)出示挂图,学习新知
1、引导学生详细观察“小熊购物”挂图:
超市里的东西可真多啊,我们和胖胖、乐乐一起去超市购物吧!
面包每个3元
饼干每包4元
饮料每瓶6元
花生每包7元
糖果每袋5元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1)胖胖要买四个面包和一瓶饮料,该付多少钱?
学生分组讨论,列出算式,教师板书:
方法1:3+3+3+3=12(元)
方法2:3*4=12(元)
方法3: 3*4+6
6+3*4
12+6=18(元)
12+6=18(元)
=12+6
=6+12
= 18(元)=18(元)
答:该付18元。
注意:上下等号要对齐,结果后面有单位名称的要写单位名称。归纳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法,先算乘法后算加法。(2)乐乐有20元,想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大家帮助乐乐估计一下,20元钱够买三包饼干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教师指导学生列式,并板书:
方法1:4*3=12(元)
方法2:20--3*4
20--12=8(元)
=20--12
=8(元)
答:20元钱够买3包饼干,还应找回8元。
归纳总结: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减法,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三)课堂练习
7*3+5
50--4*5
7+6*2
(指名学生上黑板做题,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们有哪些收获?
学生发言,教师明确:
在一个算式里,有乘法,又有加减法,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五)布置作业
P16练习二
第1、2题。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小熊购物”挂图,指导学生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探索学习了一个算式,有乘法,又有加减法,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通过讲解练习使学生掌握了脱式计算的方法,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附: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
购物超市
胖胖
3块面包和1瓶饮料
3*4+6
乐乐 20元钱买3包饼干
20--3*4
第二篇:小熊购物 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混合运算“小熊购物”P16—P17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2、通过购物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重点
探索“先算乘法,后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脱式计算
四、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理解“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的合理性
五、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购物吗?那今天我们一起跟随小熊胖胖和小熊乐乐一起去超市购物好吗?瞧,兄弟俩进了超市就迫不及待的来到食品柜台,同学们,在这食品柜台里,你都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2、师:小朋友的眼睛可真亮,一下就发现了图上的许多信息。那你们能从找到的信息中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解答出来吗?(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师:可是,小熊胖胖遇到问题了,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吗? 出示问题:小熊胖胖买4个面包和1瓶饮料,该付多少钱? 请小朋友赶快动脑筋想一想,怎样来解决这个问题,把自己的方法写下来,然后同桌互相交流一下你的想法。
(二)探索交流,构建新知
1、小组交流活动后,请学生上台列出自己的算式,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估计学生可能列出的算式)
①3×4=12(元),12+6=18(元)
②3×4+6=18(元)
③6+3×4 =18(元)
2、师:同学们真棒,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请同学们观察黑板上的三种方法,有什么不同?(通过观察比较,引出混合运算)
3、师:这两个算式跟以前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一个算式中含有几种运算?(一个算式中含有两种运算)像这种一个算式中含有两种运算它属于混合运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混合运算
(一)(板题:混合运算)
4、师:现在请同学们继续观察这三个算式,它们又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5、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如果一个算式中既有加法又有乘法,该怎样算呢?现在四人小组里讨论讨论。谁能说说这个算式(指第二个算式3×4+6)具体表示的是什么? 你认为先算什么?(乘法)为什么要先算3乘4而不算4+6呢?(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6、师:同学们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对,像这样有加法又有乘法的混合算式,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这就是它的运算顺序。同学们一起读一读,把它记下来
7、师:现在老师想把这个算式的计算过程写下来,你们能帮帮老师吗?那要怎么写呢?(学生边说老师边写)同学们真棒!这就是混合运算的书写格式,我们把它叫做脱式运算。同样地,那这边的这个等式,同学们先自己写一写它的脱式运算,然后老师再请一位同学上台来写
8、师:帮助了小熊胖胖解决了付账的问题,现在我们来看看小熊乐乐又遇到什么问题了呢?
出示小熊乐乐的问题:“小熊乐乐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师:同学们先想一想,要求找回多少元得先求什么,要怎么算呢?同学们现在四人小组讨论一下,然后在全班一起交流。
9、交流后全班一起说,师列出算式3×4=12,20-12=8 那同学们能把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写吗?20-3×4=8 同学们,像这种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混合运算,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交流后得出结论:先算乘法,再算减法。追问为什么要先算乘法(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先算乘法再算减法)同学们一起读一遍(有乘法又有减法,要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10、师:同学们,通过刚才帮胖胖和乐乐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知道了如果一个算式中既含有加法、减法,又有乘法,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板书:在一个算式中,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你们都记住了吗?真了不起!
(三)巩固练习
①混合运算题(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计算,一是为了巩固学生对于乘加、乘减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二是为了巩固脱式计算的书写,检查学生计算的准确性。)②判断题(设计了3道题,其中2道错误,1道正确。2道错题分别是运算顺序出错和脱式的书写出错,目的是为了巩固学生对于运算顺序的掌握和脱式书写的掌握。)
③应用题(先让学生认真观察,然后说说图意,再列式计算,一方面是为了巩固学生运算顺序和脱式书写,同时也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的知识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④思考题(结合小熊购物图的情境叙述算式的意思,让学生结合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的合理性)
(四)课堂小结,实践延伸
1、师:今天我们一起帮小熊胖胖和小熊乐乐解决了问题,你们都有哪些收获呢?
2、师:同学们学到的知识真多,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用学会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以老师今天留了一个作业,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但老师有一个条件,同学们只能带30元,到了超市,算算你一起花了多少钱,还找回多少钱,好吗?
3、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一个算式中如果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我们要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那如果有除法又该怎样算呢,下节课让我们一起去买鲜花来解决这个问题。
六、板书设计
混合运算
(一)小熊购物
①3×4=12(元)②3×4+6 ③6+3×4 3×4=12(元)20-3×4 12+6=18(元)=12+6 =6+12 20-12=8(元)=20-12 =18(元)=18(元)=8(元)
在一个算式中,有加减法又有乘法,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
第三篇: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小熊购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探索先算乘法,再算加减法的运算顺序。
2、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3、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学难点 理解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
一、问: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 师: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学生充分回答)
师板书课题——小熊购物
二、探: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学生独立思考。
生:3×4=12(元)12+6=18(元)生:3×4+6 6+3×4
三、示:展示交流,内化提升
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学习脱式计算的读法:6+3×4 读作:6加3乘4的积(4)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通过讨论得到结论: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12+6 =6+12 =18(元)=18(元)
答:该付18元。
四、高:拓展应用,深化提高
1、练一练第1题。
(说图意、独立列式计算、演板全班集体纠错。)
2、练一练第3题
(说题意、独立解决问题、集体汇报交流并订正)
五、励:回顾整理,激励评价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混合计算需要注意什么?
六、作业设计:
教材第3页“练一练”第2题。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12+6 =6+12 =18(元)=18(元)
答:该付18元。
教学后记
第四篇:小熊购物
小熊购物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了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行的混合运算教学。本节课可以分成五部分:一是创设了购买食品的情境,与学生实际联系紧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从情境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三是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四是自我参与解决实际问题,拓展练习,巩固应用;五是课外购物,将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外,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养成留意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习惯。
学生状况分析
学生生活在城市,经常接触购物活动。平时我也经常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学习,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解决本节课的问题。教学目标
1、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能列简单的综合算式。
2、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了解其书写格式。
重点难点:能列综合算式解答问题,并掌握“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 设计理念
苏格拉底说过:“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力图为学生创设一个学生所熟悉且感兴趣的教学情境,增加探索,体验的机会,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的数学活动中,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本课采用了“创设情境”“组织实践”“联系生活”等方式方法来组织教学。以体现教师在课堂的主导性作用。
在学习过程中,一道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学习方法参与到数学活动中,以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设计了一个“小熊拿着压岁钱购买食品”的情境,并把本课的学习内容巧妙的放在了情境中,这样的设计是为了创设出平等、民主的教学情境,因为营造最佳的教学情境是实施新课程有效课堂教学的平台,有趣的活动会像磁石一样牢牢地把学生吸引住。
二、合作、探究,掌握新知
在这个环节中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了“我陪小熊一起购物”的活动。首先是引导从情境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然后是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在列式计算的过程中,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有乘法和加法的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并尝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在这里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进来,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最后是自我参与解决实际问题;这样的设计使学生这个学习的主体真正参与到数学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中来,我们的课堂教学才会有所收益。
三、综合应用
我们的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们设计了“买饮料”等小练习,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的动机,使学习活动更有效。
评课
本节课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引入数学问题,再应用到生活中,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性、价值性、有效性。教学设计注重动静结合,在开放的同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教学效果很理想
第五篇:小熊购物(精选)
“小熊购物”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2--4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点:口算题卡、ppt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3×5=
4×8=
7×6=
36-17=
80-43=
9×3=
8×5=
37-15=
8+15=
36+7=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
答:该付18元。
三、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
1、提问: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3×4=12(元)
20-12=8(元)
答:应找回8元。20-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0-12
=8(元)
答:应找回8元。
3、重点讨论解法b。算式中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情况下,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在既有减法又有乘法的两步计算的式题中,应先算乘法,在算减法。
5、小结:观察三个混合算式,有什么共同点?(以上三个算式是乘加、乘减两步计算的式题。)
板书课题: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提问:这样的式题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四、巩固练习:
1、P3“结合主题图,说说下面每个算式的意思,再算一算。”
2、试一试第1题注意注意提醒学生讨论先算什么,把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3、试一试第2题学生板演并订正。
五、拓展练习:
1、第3题让学生再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可进行小组讨论,写出算式并把现算什么标记出来。第二问根据题目创设的情景来叙述算式的意义。
2、第4、5题学生独立完成。
3、第6题先让学生说一说题目的意思,再根据题目意思选择方法进行计算。
六、总结强调:计算乘加、乘减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板书设计:
小熊购物(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
答:该付18元。“买文具”的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P5 ~ 7
教学目标:
1、通过“买文具”的问题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地进行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除加、除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口算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40÷8
28÷7
36÷6
24÷8
81÷9
15÷3
2、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乘加、乘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计算顺序式什么?
3、练习(二人板演,全班齐练)
4×8+6
40-6×4
二、探索新知 出示P5 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理解图中内容,让学生找信息。
2、让学生根据图示提出问题,并着重注意:3本作文本一共18元。问题:笑笑一共需要多少元?
3、解决问题。
(1)分析问题:笑笑买了一本作为本和一本英文本。
分析条件:主题图中只给出英文本每本4元
3本作文本一共18元
所以先要解决一本作文本多少元的问题,再算出作文本和英文本一共多少元。(2)列算式。学生通过讨论可以得出两种方法:
a.18÷3=6(元),6+4=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b.18÷3+4
=6+4
=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3)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全班讨论:18÷3+4 表示什么意思?
算式“18÷3+4”中的“18”表示3本作文本18元,“18÷3”表示1本作文本多少元。所以“18÷3+4”表示1本作文本和1本英文本一共多少元?
因此计算“18÷3+4”的时候,应先算18÷3=6,再算6+4=10,用脱式计算。(4)引导学生发现:有加法又有除法时,要先算除法后算加法。
4、尝试解决问题。
(1)提问:每本算术本现价比原价便宜多少元?(2)让学生小组讨论后尝试独立解答。
(3)订正,并引导学生发现:既有减法又有除法的两步计算式题,要先算除法,后算减法。
5、小结: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
6、说一说下面哪种做法对。
总结脱式计算写法:
1、不参加运算的部分要抄下来,等号前后应该相等。
2、现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三、课题巩固练习P6“试一试”。
1、提示:先算淘气买的钢笔一支是多少元。
2、先说运算顺序,后让学生独立计算。
3、结合情境说下面算式的意思,并计算:
四、巩固练习: P6~7连一连全部内容。
五、总结
计算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先算除法后算加减)板书设计:
买文具(除加、除减两步计算式题)
解法一: 18÷3=6(元),6+4=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解法二: 18÷3+4
=6+4
=10(元)
答:笑笑一共需要1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