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张衡教学设计
《张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2、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3、鼓励学生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播放课件,情景导入。
播放有关地震的图片,问学生这是什么现象,面对这样的现象有什么感受? 教师:从图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地震造成的破坏是多么的巨大。那么有没有一种仪器可以预测到呢?在距今202_年左右的东汉时期,我国出现了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张衡。他经过研究,发明了一种用于预测地震的仪器——地动仪,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人们对地震有了新的认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张衡》。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思路:让学生观看地震危害的现象,对地震有一个认识,对体会古人类对地震的看法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质疑,交流资料。
1、看到这个题目,你想提出什么问题?教师梳理问题。
2、课前你收集了哪些资料?向大家汇报一下。
【设计思路:小疑则小进,让学生学会质疑。课前收集资料,培养学生的收集资料的能力。】
三、自读课文,小组交流,看解决了哪些问题。
1、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课文,说一下,本课主要讲了什么?
2、对于提出的问题,看看小组已经解决了哪些?
[通过这个环节设计,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班内展示,教师点拨。
本课写张衡发明了地动仪,那么哪段话主要写了地动仪?哪组来展示。
1、展示地动仪样子和作用。
(1)、第四段,想一想这部分写了什么?第一学习小组齐读这一部分,其它组同学体会地动仪的样子和作用。
(2)、出示课件:地动仪。第一组学习小组派一名代表讲解地动仪的样子和作用。
(3)、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得这么好的?他先写了什么,又写了什么?体会写作顺序。再读这一段。
【 设计思路:对地动仪的样子和作用进行透彻的学习和探究,通过正确理解课文,朗读体会,准确把握地动仪的样子和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爱科学,有着积极的作用。对于后面仿写这一段起到了铺垫作用。】
2、体会发明的过程。有请第二学习小组来展示。
(1)、当发生地震时,当地的人们有什么表现,是怎么想,怎么做的?(2)、张衡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从中看出他具有什么精神?
(3)、想象一下研究时遇到了困难,他会怎么做?
【设计思路:小组合作,让学生走进文本,把自身沉浸到文本的情景中,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感受文中的情景,揣摩文中人物在此情此景下内心的思想、情感活动,从而引发情感上的共鸣。让学生设想当时人们对张衡的看法,体会研究时遇到的困难和他的做法,正确认识张衡,体会他认真钻研实践的科学态度。】
3、实例验证地动仪的作用。
教师:张衡研究出来的地动仪管用吗?人们对这个地动仪有什么看法?请第三学习小组来交流展示。
(1)、采用自己小组喜欢的方式说一说,读一读或谈一下感受。
(2)、教师总结:可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事实面前,谣言不攻自破。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发挥了它的预测和报告作用。大自然中还有很多未解之谜,我们也应像张衡一样敢想敢干,勇于实践,去探索自然的奥秘。
【教学思路: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感受作品的思想内涵,引领学生真正从内心领会作品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启迪,从而获得情感熏陶和精神契合。这是阅读所追求的境界。由文章中的作者到自己,将张衡的爱科学的思想转化为动力,使学生真正受到爱科学的教育,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四、从读到写,提高能力。
1、回顾第四段的写作方法。
2、仿写自己熟悉的东西,比如:文具盒,书包等。写完后交流。
【教学思路:学以致用,第四自然段是一个写物的好例子。这一段按照先介绍样子,再介绍作用的方法来介绍地动仪。在介绍样子时按照先总体后部分,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非常值得我们来学习。因此读写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五、课外延伸
1、张衡除了发明地动仪,在天文学方面还做出了许多的杰出贡献,请同学们朗读课后链接。此时此刻你对张衡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
2、今天我们生活在信息化的时代,历史像滚滚的黄河水离我们远去,但是张衡却世世代代留在了人们的心中。当我们又一次的走近他,学习他、了解他后,你一定想对他说些什么。
第二篇:张衡教学设计
《张衡》教学设计
内容简析: 《张衡》是一篇人物故事,写的是我国东汉时期,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张衡,不相信鬼神,认真思考,大胆研究,经过细心的考察和分析,终于发明了一种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的故事。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教育学生相信科学,养成多动脑、勤动手的好习惯。
设计理念: 新课改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由分析课文内容的教学,转向以策略为导向的教学,注重读法、写法、学法的指导,以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运用语言能力以及学习能力。实现观念创新、内容创新、教法创新。因此,本课时的教学我力求紧扣年段目标和单元要求,针对学情,确定学习目标,精选学习内容,带领学生深入到文本的语言中,让学生读通课文,感受语言,熟悉语言,理解语言,借鉴语言,让学生得意、得言、得法。
教学目标:
1、在句子中学习本课21个生字新词,指导书写“录”字。
2、读通课文,整体把握,理清文章思路;读中感悟张衡的“杰出”。
3、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写了些什么,学习第四自然段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教学重点:
1、学习生字新词,读通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抓住文眼“杰出”,找出文中体现张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的地方,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读中感悟张衡的“杰出”。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语句和段落写了些什么,学习第四自然段是怎样把意思表达清楚的。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认识张衡,理解“杰出”
1、引出课题,让学生跟着老师一起板书课题,读课题。
2、出示张衡的图片和书本学习链接中的资料。自由读一读。从张衡的简介,我们知道了张衡的才能和成就怎么样?
3、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理解“杰出”的意思。“杰出”可以换一个什么词?
再读这一自然段,把张衡的了不起读出来。
二、读通课文,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含有生字词的句子,在读句子中检查字音,相机强调难读准的生字词“征兆”,通过与“凹”字对比理解词语“凸(tū)起”,通过换词法理解词语“卓(zhuó)越”。
3、齐读生字词,巩固字音。
4、出示难读的句段,检查读。
5、出示去掉拼音的生字,认读生字。
6、观察要写的字,提出最难写的或最容易写错的字。
7、指导书写“录”字,提醒写字姿势。同桌互相交换检查欣赏。
8、理清文章脉络。
课文是怎样介绍张衡的?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先说了什么,接着说了什么,然后说了什么,最后说了什么?(可给学生温馨提示:第一到三自然段写了什么?第四自然段写了什么?第五到七自然段写了什么?第八自然段写了什么?)
三、研读课文,感悟“杰出”
1、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张衡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请同学们再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说出为什么从这个地方可以看出张衡的杰出。
2、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感悟“杰出”,弄清写法。
(1)出示地动仪图片,用自己的话按一定的顺序来说一说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什么样的。
(2)课文是按什么顺序介绍地动仪的?
请自由读第四自然段,边读边想:这段先介绍了地动仪的什么?再介绍了什么?(构造、用途)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它的构造的? 用小圆圈标出表示顺序的词语。
(先说它是用什么做成的和它的形状,再介绍它的顶上、四周、龙头下面,按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的顺序)
(4)这段话是怎样把地动仪介绍得那么具体的呢?你觉得这地动仪怎么样?(精巧美观、设计科学、作用很大)是呀,这个地动仪构造十分精巧,设计特别科学,作用非常神奇,这足见它的设计者张衡真的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让我们怀着对他的无限敬佩来读一读这段话。
(5)请自己一边看着图,一边介绍地动仪的构造和用途。
四、引学下文,布置作业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从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中感觉到了他的杰出,课文还从其它方面写出了张衡的杰出,特别是他的杰出还体现在他发明的地动仪真的准确地预测了地震,我们下节课再细细品读。
课后,请同学们按照课文介绍地动仪的方法去介绍一样我们熟悉的物品,如文具盒、书包、台灯等,可以先介绍它的构造,再说说它的用途。在介绍构造时,先整体说一说它大概的样子,再一部分一部分地介绍,从整体到部分,从上到下、从外到里等把物品介绍清楚。
第三篇:张衡教学设计
9、张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习本课会认的字9个,会写的字15个,掌握“吉利、杰出、贡献”等10个词语。
2、能力目标:
能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三、教学难点:
了解地动仪的构造及功能,鼓励学生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介绍自己熟悉的事物。
四、教学安排:2课时
五、预习:
1、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或查询相关资料弄清不懂的地方;
2、收集张衡的资料,了解地动仪的相关知识。
3、学习生字。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明确单元学习任务:
1、导语:今天,将开始一个新的单元的学习,在这个单元中,我们将认识几个有名的科学家,他们都是谁呢?讲述了他们哪些发明创造呢?在这个单元中,我们还会学到哪些学习方法?我们赶快打开书,自己读读单元导读吧!
2、自由朗读单元导读。
3、交流体会:引导学生明确:导语由两部分组成——课文内容和单元训练重点(即学习方法)。
二、解课题,学习新课:
1、导语:同学们,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隐藏着许许多多的科学秘密,科学家们在研究、探索,为我们揭开了一个又一个科学之谜。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古代的天文学家——张衡。
2、板书课题,揭示课题。
3、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边默读边思考:课文是怎样向我们介绍了张衡的?(2)说一说课文大意。
(3)自己再读课文,了解课文从几方面来介绍张衡的?
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1、小组交流自学生字情况。
2、全班交流生字学习情况。
(1)请学生提出预习生字时有什么困难。(2)重点指导学生易读混,易写错的生字。(3)出示生字卡,检查学习情况。(指名读、自由读)(4)自读全文,画出新词,再把词语放到语句中读一读。
3、小结:
同学们已经掌握了生字的读音,写法,理解了部分词语的意思,希望在课文的学习中,不仅能掌握字的读音,写法,还要进一步深入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作用。
四、再次读书,理清课文顺序。
1、指名读。
2、课文从几方面来介绍张衡的?
3、学生汇报,教师进行梳理。①张衡是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
②地震给人们带来了灾难,张衡发明了地动仪。③地动仪构造精巧,能预测地震。
④公元138年发生了一次地震,地动仪做出了准确的预测和报告。⑤张衡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预测仪器,他的发明创造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把学会的新词放入“词语花篮”。
2、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七、预习:
1、想一想,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张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
2、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地动仪的外形的。
八、板书设计:
9、张衡
杰出
吉利
征兆
记录
研究
分析
仪器
形状
酒坛
贡献
第二课时
一、复检导入:
上节课,我们结识了杰出的科学家张衡,他经过研究发明了地动仪,地动仪是什么样?它能不能准确地预测地震呢?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1、我会读
2、回忆课文的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二、自悟初知、(一)、学习课文第一——三自然段。
1、自由读读三个自然段,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理解词语:“杰出”。东汉时期,有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名叫张衡。(1)你能把“杰出”,换意思相近的词吗?(著名、有名)(2)他与众不同的地方在哪里?
(3)理解“发明”的意思,说说它和“发现”有什么不同?
3、地震有哪些危害,从哪些词看出危害很大/
4、小结: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构造怎样?是怎样准确预测地震的呢?我们接着探讨。
三、交流探究
(一):
学习第四自然段:(1)、自己默读课文,思考:
①、地动仪是什么样的?在文中画出有关的句子。②、地动仪是怎样测定地震方位的?
③、作者是用什么方法把地动仪的样子介绍清楚的?(2)、全班交流自学成果。①、指名指图说说。
②、评价说的是否清楚明白。
③、再指名说一说,教师随机板书。
④、你觉得地动仪的构造怎样?(造型精巧、精致、造型别致)⑤、同桌看图说一说。
闭上眼睛,想想一下地动仪是什么样的,这样造型美观、精巧、灵敏的仪器,让我们介绍给别人吧。(3)、教师小结:作者首先介绍了地动仪像一个大酒坛,然后具体地介绍了每一部分的构造特点,准确地运用了动词,把地动仪的外形特点形象地展示在我们眼前了,我们可以学习这种写法,写写自己喜欢的小物品。(4)、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有什么作用呢?谁来说说?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
如果_______________(什么方向)发生地震,地动仪的__________。(5)、张衡的地动仪到底能不能预测地震呢?我们继续学习。交流探究
(二)学习第五——七自然段(1)自学提示:
①、默读课文,想想地动仪准确吗?人们相信吗? ②、人们是通过什么事信服的?
③、这件事是按什么顺序记述的?(事情的发展顺序)(2)、全班交流,说说事情的全过程。(3)、体会词语:议论纷纷。①、议论纷纷什么意思?
②、人们会议论什么?假若你就在这里,你会说什么?
③、看来人们对张衡的地动仪持怀疑的态度?什么改变了他们的看法?(3)、读读第七自然段。
①、你有什么感受?理解“才”的意思。
②、对比第六自然段,再来读一读。你觉得张衡是一个怎样的人?(4)、同桌的两名学生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叙述这件事。交流探究
(三)、学习第八自然段:
(1)指名读,想一想究竟怎样评价张衡的发明?(2)“卓越”是什么意思?
四、点拨归纳
1、回顾全文,从哪里看出他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
张衡研究出了地动仪,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能学科学、用科学也能成为一名发明家,造福人类。
2、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张衡的?重点写了他的什么事?(是从张衡是个什么样的人以及对地震的认识,地动仪的构造和用途,地动仪准确测定和报告了公元138年的一次地震,地动仪的意义几方面介绍张衡的。重点写了地动仪的构造和用途。)
3、我们应该向张衡学习些什么?(相信科学不迷信鬼神,从事研究细心认真等)
五、拓展深化
1、出示古观象台的图片,介绍浑天仪,阅读“学习链接”。
2、请你对张衡说
一、两句话。赞美他为人类做出的贡献或谈自己的感受。
六、作业:
仿照课文写一写自己喜欢的小物件。(笔袋、铅笔盒、芭芘娃娃„„)七板书设计:
9、张衡
不相信鬼神
造型奇特
杰出
发明地动仪
最
早
准确 预测
卓越贡献
研究认真、细心
第四篇:张衡教学设计
9.《张衡》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人物故事,讲的是我国东汉时期科学家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的事。课文通过对地动仪发明过程的介绍,赞颂了张衡认真研究实践的科学精神和为我国科学事业做出的卓越贡献。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感情,并学习文章第四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写一个你熟悉的东西。学情分析:
在经过了两年的学习后,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能自主识字、写字,能熟练的朗读课文,能基本理解课文内容,但一些重点句子理解不深刻,对文章的结构把握不太好,对文章的写法也掌握不太好,要加强指导,练习,促使学生提高。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2.了解地动仪的构造及功能,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3.体会张衡的杰出表现在哪里。教学重点: 了解张衡发明的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体会张衡的杰出表现在哪里。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谁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儿?(学生汇报时教师相机点拨)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整体感知能力和语言的概括能力,很重要;教师相机指导,教给学生概括的方法,更重要。】
一、学习课文,理解感悟(一)学习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
1.请大家自己读课文1、2、3自然段,思考:张衡是一个什么人?他做了一件什么重要的事?
(张衡是东汉末年杰出的科学家,他发明了地动仪。)2.地动仪有什么用途?(能测量地震方位)
3.张衡为什么要发明地动仪呢?(那时候,经常发生地震。每发生一次地震,都会影响到很多地区。不仅城墙、房屋大量倒塌,还会死伤许多人畜。)
4.(出示地震图片)请看:地震有哪些危害? 5.指导朗读,读出对老百姓的同情。
【设计意图:通过看图,学生对地震有了直观认识,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并受到深刻教育。此时再指导朗读,可以使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
6.面对地震,当时人们是怎么认识地震的?张衡又是怎样看待地震的呢?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当时人们把地震看做不吉利的征兆,认为是得罪了上天的结果。张衡不相信鬼神,他细心考察和认真研究地震,发明了测量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
大家的看法反映了他们的什么思想?(封建思想)。张衡的是什么思想?(科学思想)。
(在202_年前,在人们普遍迷信的情况下,张衡就具有科学精神,这是非常可贵的。)
张衡之所以能发明地动仪,靠的是什么?(认真记录、研究地震现象,细心考察和分析)6.师:认真记录、研究,细心考察和分析,这就是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秘诀,如果今后遇到问题,你也能这样做的话,说不定你就是明天的小发明家。
【设计意图:在此部分浓墨重彩地有序指导,意在加深学生对张衡科学态度和精神的认识,从而在他们心里种下科学的种子。】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听说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人们都想去看一看,你想看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地动仪长什么样?它是怎样测量地震的呢?
2.(出示地动仪的图片)谁来说说你看到的地动仪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自由描述)
3.那么课文又是怎样描述的呢?指名读第四自然段。(用铜铸成,形状像大酒坛。顶上有凸起的盖,四周有八条龙,龙头对准八个方向,每条龙的嘴里衔着一颗小铜球,龙头下面有八只张着嘴的蛤蟆。地震发生时,朝那个方向的龙嘴里的小铜球就会吐出来,落在下面蛤蟆的嘴里,人们就知道是哪个方向发生地震了。)
3.男生读课文,女生看图,看看地动仪的样子。接着女生读文,男生看图,认识地动仪。作者对地动仪样子的描写多清楚呀!4.这一段有几句话?(七句)5.指名读第一句
(地动仪用铜铸成,形状像大酒坛。)这是对地动仪什么的介绍?(整体)
指名读二、三、四句话,这是对地动仪什么的介绍?(部分)
把描写地动仪部分方位的词画出来。(顶上、四周、下面)
谁来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地动仪的?(从整体到部分,描写部分时又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我们可以用这个写法,写你熟悉的东西。
【设计意图:通过对这一部分的细致分析,让学生掌握作者的写作方法,为接下来的仿写做好铺垫。】
6.你相信不相信地动仪能测定地震方位? 7.如果你见到张衡,你会怎么说呢?
【设计意图:设置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练说,基于课文情境进行说话练习,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想象、说话练习的空间,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又发展了语言。】
过渡:一个东西到底好不好,用什么来检验?(事实)。地动仪到底能不能测定地震方位,紧接着就发生了一件事情。
(三)学习课文五、六、七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
2.一开始,人们为什么说张衡的地动仪是骗人的玩意儿?如果你这时见到张衡,你会对他说什么? 3.后来人们怎么又信服了呢? 4.1000多里,就是从我们鹤壁到北京的距离,一个小小的地动仪,竟然能测定一千多里外的地震,实在是太了不起了。所以我们说张衡是个()的科学家。【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加深了学生对1000多里的认识,瞬间学生对冰冷的数字有了感觉,激发学生对地动仪的深刻认识,对张衡产生崇拜之情。】 5.这时你见到张衡,又会怎么说呢?
【设计意图:再次换位思考,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刷新学生的存在感,激发学习课文的兴趣。】
(四)学习第八自然段 1.齐读第八自然段
2.张衡发明的地动仪到底有多大的贡献呢?
(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他的发明创造,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五)总结
1.张衡不仅在地理方面成绩显著,而且在其他方面也颇有建树,读学习链接。
2.人们把张衡称为中国的牛顿,人们为了纪念张衡,把太阳系中的一颗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
【设计意图:学习链接,拓展延伸,源于教材,又超越了教材。教师充满深情总结,相信学生对张衡更加喜欢,对张衡的科学精神更加喜欢,也培养了学生热爱科学的思想情趣。】
三、完成练习课后第三题:读句子,选择词语填空。
发生 发明 发现
1.他认真记录、研究地震现象,经过细心考察和分析,()了一种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哦—地动仪。
2.同学们继续向前走着,突然()小路旁的大树上,挂着一条条像蜡烛一样的东西。
(一)读准词语,比较他们的不同。
(“发生”原来没有的事出现了。“发明”创造出的新事物或新方法。“发现”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发觉。)
(二)启发学生认真想一想,句子需要哪个词语,按说话的习惯选取合适的词语。
(三)交流 板书设计:
9张衡
东汉杰出的科学家 地 材料、形状 动 顶上 仪 四周
底下
测定地震方位
第五篇:9.张衡 教学设计
9.张衡
教材分析
《张衡》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主要讲述了东汉时期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张衡,在认真思考,大胆研究和细心考察、分析的基础上,发明了地动仪的故事。这篇课文一方面是让学生在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故事中,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一方面是让学生学习作者有条理地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目标
1.会写15个生字,会认9个生字,积累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经过和意义,培养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4.了解地动仪的构造和设计特点,并仿照第4自然段写一件东西。教学重点
1.体会张衡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理解张衡是“杰出的科学家”的内涵。(突破方法:引导学生抓住张衡发明地动仪的重点词句进行品读感悟,研读5-7自然段,体会地动仪的重要作用。)教学难点
1.了解地动仪的构造和设计特点,并仿照第4自然段写一件东西。2.培养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思想感情。(突破方法: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第4自然段。)教学准备:ppt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课前展示:
1、主持人上台,学生展示。2、2分钟限时记忆,出示“张衡的名言”。
3、主持人总结,正式上课。
导入新课
1.导入:(课件出示地震图片)地震给我们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有失去亲人的伤痛。在古代,人们是怎样进行地震测定的呢?早在东汉时期,张衡就已经发明了测定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这节课,就让我们穿越时空,走进张衡生活的年代,看看他是如何发明地动仪的。(板书课题)2.课件出示张衡简介,引导学生了解张衡。
活动一 积累字词
1.生字书写指导:吉、兆、酒、录、献。2.多音字:都、量、落、吐。3.我会读词语
杰出 吉利 征兆 记录 研究 分析 仪器 铜钱 形状 酒坛 凸起 洛阳 骗人 卓越 贡献 议论纷纷 造谣生事 4.理解词语
杰出 征兆 研究 卓越 贡献 议论纷纷 造谣生事 5.填量词
一(位)科学家 一(次)地震 一(种)仪器 一(条)龙 一(颗)铜球 一(只)蛤蟆 6.填动词
(研究)现象(发明)仪器(测定)方位(发生)地震(张开)嘴巴(吐出)铜球 7.选择词语填空
发现 发生 发明 贡献 奉献 捐献
活动二 划分意义段
1.学生自读课文,给课文划分意义段。
第一部分:()东汉时期的张衡发明了地动仪。第二部分:()介绍地动仪的构造及用途 第三部分:()公元138年发生的一次地震证实了地动仪的准确性。第四部分:()张衡发明地动仪的意义。
小结: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什么样子的?真的能准确检测到地震吗?它于我国古代科学的发展又有哪些重要的意义?这些问题留待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导入:这节课,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了解张衡发明地动仪的始末。活动一 感悟人物
1.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张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请在同学们文中画横线标记,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①当时,人们把地震看做不吉利的征兆,认为是得罪了上天的结果。张衡却不这么看。(当地震灾害发生以后,人们迷信,对地震缺乏科学认识,但张衡的态度却截然不同。)过渡:那张衡又是怎样做的呢?
②他认真记录、研究地震现象,经过细心考察和分析,发明了一种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引导学生抓住“认真”、“细心”体会张衡对科学认真、谨慎的态度,以及注重实践的科研精神。)
③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引导学生抓住“最早”体会张衡的了不起,比欧洲早1700多年。适时引导学生表达对张衡的敬佩。)
④他的发明创造,为我国的科学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抓住“卓越”、“贡献”,理解地动仪的发明在我国科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师小结:之所以说张衡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一是因为当地震灾害发生以后,人们弄不清是怎么回事,认为是“得罪了上天的结果”。张衡却不这么看,他经过自己的认真研究,发明了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地动仪。二是因为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测定地震方位的仪器,他的发明为我国的科学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活动二 认识地动仪
1.课件出示地动仪,认真观察地动仪的样子。
2.有感情地齐读第4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描写地动仪的?
(1)说说共有几句话(四句话)。
(2)简单分析四句话分别写了地动仪哪些方面的内容?
①整体介绍了地动仪的材质、样子;
②写地动仪的顶部;
③写地动仪身上龙的样子; ④介绍了地动仪下面的蛤蟆。
(3)师引导;作者先整体介绍了地动仪的样子,再具体介绍龙和蛤蟆的构成及作用;在方位上先介绍地动仪的顶,再介绍其四周。顺序:形状→四周→龙头→蛤蟆(从整体到局部)顶上→下面(从上到下)
活动三 写一写
1.仿照课文介绍地动仪的方法,简单介绍自己熟悉的东西。要求:有序地介绍事物的样子和特点。
教师小结:同学们,张衡的地动仪意义重大,他作为一个科学家,当之无愧于“杰出的科学家”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