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六》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编辑:月落乌啼 识别码:69-969038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4-20 15:57:57 来源:网络

第一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六》优质课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六

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2.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3.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4.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5.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重点

1.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2.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3.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4.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难点

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1.归类识字

汉字偏旁表意的规律在汉字学习中很重要,课本识字加油站中的加点字“蛾”“螃”“鲤”“鲫”等生字与昆虫和鱼类有关。借助图片帮助学生在自主发现中进一步牢固掌握识字规律,在快乐的游戏中巩固识字。

2.词句段运用

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切勿生硬讲解,尤其不可和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割裂。可让学生默读词语,想象画面。引导学生用课本给出的句子作为开头说句子,让学生交流互评。

3.交流平台

老师要大胆放手,充分给予学生交流的空间和时间,引导学生从已学课文中逐步得出规律和方法,注重“习得”过程。

4.日积月累

用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齐读等多种方式读,重点在于对诗词意境的感受,体味古诗的深远意境。

1.动物图片(蝌蚪、飞蛾、螃蟹、鲤鱼、鲫鱼、鲨鱼)。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交流、总结一段话中关键语句可能的位置及关键语句的作用。

2.认识“蝌、蚪”等6个生字,能说出“蝌、鲤”等字声旁表音、形旁表义的特点。

一、揭题导入。

同学们,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很多写景的文章,从中我们也有了许多收获,例如:写作手法。今天我们就一起进入“语文园地”,去汲取里面的营养吧。(教师板书:语文园地)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自由谈话的方式,回顾了这一单元的课文,使学生很自然地进入“语文园地”中学习。

二、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课件出示:

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有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初夏,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以上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开头一句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教师板书:围绕一个句子写)

2.课件出示:

校园的东墙边有一张乒乓球台。球台那里围了一圈黑脑袋,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乒乓小将们打得多精彩啊!他们你攻我挡,一个球常常打了几十个回合还不分胜负。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乒乓小将们打得多精彩啊!)

3.课件出示: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些数不尽的条石,每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汽车、火车,没有起重机,单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课件出示:

春天在哪里呢?到大自然中找春天去!春在枝头,柳条嫩绿,桃花鲜艳。春在空中,和风送暖,燕子翻飞。春在水里,鱼儿追逐,鸭子戏水。春在田间,麦苗返青,菜花金黄。到处都有春天,春满人间。

(1)指名读,自由读。

(2)小组交流,以上两段话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结尾一句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前面的内容都是围绕结尾这句话来写的。)

4.同学们,你们发现中心句是怎样运用的吗?

课件出示:

(1)有的时候,一段话的开头就表达了这段话的主要意思,后面的内容都是围绕开头这句话来写的。

(2)这样的句子也有可能在一段话的末尾或中间。

(教师板书:中心句)

5.这样的句子有什么作用呢?

6.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

(1)找到这样的关键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一段话的意思。

(2)我们习作的时候也可以学着这样写。

设计意图:

“交流平台”在平常上课中很容易被老师忽略,要么是老师不太明确要求,要么授课时“一笔带过”。事实上它对学生“习得”交流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写作手法等具有指导意义。在交流中让学生借助课外的阅读段落,指导学生了解中心句及其作用。

三、识字加油站。

1.课件出示课前预习准备的图片,指名说出名称。

2.出示第一行词语,指名读:蝌蚪、飞蛾、螃蟹。

3.识记生字“蝌、蚪、蛾”,说一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进行识记。

4.出示第二行词语,指名读:鲤鱼、鲫鱼、鲨鱼。

5.识记生字“鲤、鲫、鲨”,说一说这些字有什么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进行识记。

6.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这些字都是由两个文字复合成体,其中的一个文字表示事物的类别,而另一个表示事物的读音。这样的字叫作形声字。

(板书:形声字)

7.复习形声字的分类。

课件出示:

(1)左形右声:螃

(2)下形上声:蟹鲨

(3)另外还有右形左声、上形下声、外形内声、内形外声。

8.识记生字。

形声字结构特点识记:“蝌

鲨”。如“蝌”字,“虫”是形旁,表义,“科”是声旁,表音。(教师板书:声旁表音,形旁表义)

9.练习巩固。(课件出示识字游戏)

(1)出示6幅图片与打乱顺序的词语,请同学进行“词语对对碰”。

(2)送小鱼回家。课件出示6幅图片,图片上分别有“蝌、蚪、蛾、鲤、鲫、鲨”6个生字。读对一个小鱼图片上的生字,成功帮助小鱼回家。

设计意图:

通过形声字归类识字的规律,进行同偏旁汉字的积累,既解决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认读,又进一步强化和拓展了归类识字的训练,重视识字规律的习得过程。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说出由“懒洋洋、慢腾腾”等词语想象到的画面,并能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2.能围绕给出的关键语句说一段话。

3.朗读、背诵古诗《早发白帝城》。

一、词句段运用。

1.看下面的词语,你的眼前会浮现怎样的画面?选择一两个词语写句子。

课件出示:

懒洋洋

慢腾腾

颤巍巍

兴冲冲

静悄悄

空荡荡

乱糟糟

闹哄哄

(1)指名读,齐读,男女比赛读。

(2)小组交流,读读词语,说说自己在读这些词语时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预设:我眼前浮现:我和妈妈去超市购物完之后,每人手里拎着两大袋“战利品”,兴冲冲地走在回家的路上的画面。

我眼前浮现:在车水马龙的街道上,有一位老奶奶,拄着拐杖,颤巍巍地过马路的场景。

(3)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小结: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词语。第一行的这些词语都是描写行为动作的,第二行的词语都是描写环境的。(教师板书:ABB式词语)

(5)试着选择其中的一两个词语写句子,小组同学互相交流,评选出小组同学普遍喜欢的句子。

(6)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7)例句展示。

课件出示:

①懒洋洋——太阳打了个哈欠,懒洋洋地升起来了。

②乱糟糟——几天没有打扫房间,结果房间里乱糟糟的。

(8)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积累的这样的词语。

2.用下面的句子开头,试着说一段话。

课件出示:

车站的人可真多……

我喜欢夏天的夜晚……

(1)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试着用上面的句子作为开头说句子,互相评议,提出修改意见。

(2)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师生评议。

(3)学生独立完成写句子练习,小组同学互相评议,进行修改。

(4)例句赏析。

课件出示:

车站的人可真多。只见车站人山人海,人们都在焦急地等待。“车来了!”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我一看,真来了一辆车,谁知车还没停稳,人们就一窝蜂地挤上去,顿时大人的叫喊声和孩子的哭声混成一片。车里的人使劲喊着,别上了,站不下了。车下的人拼命地叫着,我们要上班,让我们上去。这时,我背着大书包被人群拥挤着,也不由自主地往车上挤。我个子小,被挤得喘不过气来。好不容易挤上了车,还没等我站稳,车子就开了。忽然,车下一位叔叔大声地喊着什么,可是车上、车下人太多,司机哪能听到他的声音啊!

课件出示:

我喜欢夏天的夜晚。看,星星们太调皮了。它们一会儿组成了一头凶猛的狮子向我扑过来;一会儿又组成了一个怪物,前面还有一个小孩,那个怪物正在和那个小孩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一会儿它们又组成了一幅图画,旁边放着颜料和画笔,好像要让我画画。我仿佛置身在星星们的中间,想要伸手去够那支画笔去填充颜色,但是怎么够也够不着,这时我才醒悟过来,我们相距太遥远了。想着想着,那些东西就不见了……

设计意图:

词不离句,句不离段。听不离说,读不离写。将贴近生活的语境作为学生思维和语言组织及训练表达的“脚手架”,让学生在语境中去习得语言的规律。

二、日积月累。

1.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课件出示: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教师板书:早发白帝城)

2.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

3.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朝”在这里读“zhāo”,“辞”的读音是“cí”,“陵”的读音是

“línɡ”,“还”在本诗中读“huán”,“重”在本首诗中读“chónɡ”。

4.用多种形式的读来进行巩固。

(1)同桌合作读。

(2)男女生合作读。

(3)齐读。

5.教师简介:《早发白帝城》是唐代诗人李白在流放途中遇赦返回时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李白诗作中流传最广的名篇之一。诗人是把遇赦后愉快的心情和江山的壮丽多姿、顺水行舟的流畅轻快融为一体来表达的。全诗无不夸张和奇想,写得流丽飘逸,惊世骇俗,但又不假雕琢,随心所欲,自然天成。全诗锋棱挺拔,一泻直下,快船快意,令人神远。难怪乎明人杨慎赞曰:“惊风雨而泣鬼神矣!”

6.理解古诗的意思。

课件出示:

(1)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

(2)朝:早晨。辞:告别。白帝:白帝城。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3)江陵:今湖北荆州市。还:归,返回。

(4)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5)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山。

7.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8.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课件出示:

译文: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课件出示:

作者简介: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以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诗风雄奇豪放。他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9.练习背诵。

设计意图:

教师放手让学生同桌间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齐读等,让学生熟读成诵,在读中感悟意象之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三、布置作业。

1.把学到的古诗背给家人听。

2.积累ABB式的词语。

设计意图:

学生在给家人背诵时,既可以检查自己的背诵情况,又可以加深对古诗的印象。积累词语,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同时为学生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成功之处:

在教学时,交流了中心句的问题,教学时出示了大量的例文片段,来形象地说明中心句在文中的位置。

不足之处:

词语积累环节,只是单纯地积累词语,效果不是很明显,如果能把积累的词语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会更好。

教学建议: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地将游戏或活动融入枯燥的教学活动中。

第二篇:新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六》优质课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六

1.能将生字分成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两类,初步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

2.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背诵儿歌,认识表示方位的词,能辨别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能参照太阳辨别方向。

3.在认识各种招牌时识字,养成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

4.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在朗读中体会月亮的神奇、美丽。熟读成诵,背诵并积累古诗《古朗月行》。学习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阅读方法。

5.爱上阅读,积累自己喜欢的好词佳句。

重点

强化识字与积累,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识字的习惯,能有感情地朗读儿歌与古诗。

难点

边读边想象画面。

1.字词句运用。

“字词句运用”由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连一连”。可让学生观察汉字的形状,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汉字由两部分构成:上、下两部分和左、右两部分,形成上下结构的字和左右结构的字,要求学生学习并掌握按字的结构进行分类的方法。二是“读一读,背一背”。让学生借助儿歌,复习巩固课文第3课和课文第5课学过的表方位时间,让学生了解方位词“东、西、南、北”,帮助学生借助太阳辨别方向。

朗读是语文教学永恒的主题。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儿歌的韵味,加强朗读的技能训练。

2.展示台。

“展示台”提供了5幅插图,列举生活中常见的5处地方,引导学生交流生活中识字的成果。识字教学应遵循汉字本身的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创设相关情境,引导学生发现识字的方法,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在活动中巩固识字,加深记忆。要拓展识字空间,拓宽识字渠道,加强在生活中自主识字的引导,同时提供交流、展示自主识字的机会与平台,不断扩大识字成果,如:认班上同学的姓氏字,认广告、路牌上的字,认电视屏幕上的字,认书报杂志上的字等。鼓励学生随时随地在生活中识字,强化课内外识字相结合。

3.日积月累。

古诗的内容节选自《古朗月行》。积累是语文素养的基本元素。“积累”是对语言材料的储存,“迁移运用”的前提是积累与内化。积累语言,积累好词佳句的途径是多读,多背,多实践。鼓励学生多读多背,日积月累,丰富语言。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字卡。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1.会把汉字分成上下、左右两部分。

2.通过“读一读,背一背”分清方向。

3.学习在生活中识字。

一、激发兴趣,谈话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游乐园吗?今天,教师就和你们一起去畅游语文乐园,让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六”。

一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但注意力不够集中。因此,上课伊始,教师便用极具诱惑力的话语,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畅游语文乐园的欢快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一)字词句运用:连一连。

1.教师出示生字卡:“星”和“地”。

2.引导学生从汉字的构成上找规律:“星”是上下结构,“地”是左右结构。

3.教师总结:在我们学过的汉字中有些是上下结构,有些是左右结构。

4.课件出示:

首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并思考:为什么将带“星”字的苹果装入写有“花”的果篮里?为什么将带“地”字的苹果装入写有“清”的果篮里?

接着,引导学生关注“学习伙伴”的提示,前后桌讨论得出结论:这是按汉字的上下结构和左右结构进行分类的。

然后,让学生尝试连线,教师点击课件完成连线。

5.引导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上下结构、左右结构的字。

6.拓展:汉字还有哪些结构?

举例说一说,如:“可”“边”是半包围结构;“下”“个”是独体结构;“国”是全包围结构。

通过游戏将学生带入语文学习的情境中,让学生边玩边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学生玩得快乐,学得轻松,既延长了学生注意力保持的时间,又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读一读,背一背。

1.过渡:小朋友们,分完了苹果我们继续往前走。呀,坏了,我们迷路了,我只知道要向东走,你知道哪边是东吗?

早晨起来,面向太阳。

前面是东,后面是西。

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2.这首儿歌能告诉我们怎样去辨别方向。

3.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儿歌。要求:边读边圈出表示方位的字。

4.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提示学生注意自己不认识的字。

5.指名学生朗读,教师相机指导字音。

6.同桌合作读一读,互相纠正字音。

7.请同学们再读这首儿歌,要求:找一找方向相反的字。

学生汇报交流成果。

课件出示:相对的方位词。

前——后

左——右

东——西

南——北

8.情境表演。

(1)请全班同学面向东方,也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现在我们的正前方就是东方,我的后面是——(西),我的左面是——(北),我的右面是——(南)。

(2)请一名同学做导航员,一边读儿歌,一边指示方向。

9.游戏巩固。

(1)介绍一下你前后左右的同学。

(2)教师说口令,同学们按照口令要求做动作:举起你的左手,摸一摸你的右耳朵……

(3)创设情境:现在你知道我们该往哪儿走了吗?

学生结合儿歌内容,根据课件中太阳的位置介绍“东南西北”。

10.图上有什么人?他在干什么?说说他的前后左右分别是什么方向。

11.教师启发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为我们服务的方位词。

预设:火车北站,汽车南站,海南,东北三省等。

12.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辨别方向的方法?

预设:北斗七星勺柄指向北方;大树树冠浓密一面为南;蚂蚁的洞穴大都朝南……

13.齐声背诵儿歌,整体回顾。

通过学习形式的不断变换,引导学生正确、流利地读儿歌。针对低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创设了丰富的情境,设计了有趣的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游戏、情境中动脑、动口、动手,读文识字,辨别方向。

三、创设情境,生活识字。

1.课件出示“展示台”的情境图。

小朋友们,我们现在来到了乡镇的一条街道上,你知道街道两旁的建筑物是干什么用的吗?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

2.学生介绍建筑物的名称和用途。

3.引导学生自由地读一读招牌上的汉字,不会读的可以问一问同桌,也可以问教师。同桌互相读一读。

4.指名领读招牌上的汉字。

5.开火车游戏:要求学生说出在什么地方认识了什么字。

预设:

我从公交站牌上认识了rén

mín

lù人

路。

我在电影院认识了diàn

yǐnɡ

yuàn电

院。

我在卫生院认识了wèi

shēnɡ

yuàn

院。

我从小卖部认识了xiǎo

mài

部。

我从报刊亭认识了bào

kān

tínɡ

亭。

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在自读、同桌互助、请教教师的过程中主动识字,逐步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

四、拓展延伸,强化识字。

说一说:你还在课外认识了哪些字?

我还从食品包装袋上认识了“面包”二字。

我还从药品盒上认识了“感冒”二字。

……

汉字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应拓展识字空间,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让学生养成留意周围事物,在日常生活中学习汉字的习惯。

第2课时

1.读背古诗《古朗月行》,初步感受诗人笔下月亮的特点。

2.和大人一起读《谁会飞》,感受儿歌的生动有趣,了解动物都有自己不同的活动方式。

一、情景导入。

晴朗的夜空挂着圆圆的月亮,多美的夜晚!看到这样的美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写了一首诗,大家想听吗?

二、吟诵古诗。

1.教师范读、领读,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通诗句。重点关注“青”“镜”的读音。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地朗读古诗。

3.指名读古诗,教师相机纠正字音。

4.同桌合作读。

5.学生领读。要求学生读得正确、流利。

6.结合书中插图,要求学生一边读一边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1)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李白把月亮当成了白玉盘?

(2)视频课件播放:圆圆的月亮慢慢出现,月亮中倒映着亭台楼阁,青云在天空中飘动。

圆圆的月亮像一个白玉做的盘子。

想一想,月亮还像什么呢?

7.指导朗读。

【译文】小时候不知道圆圆的月亮是什么,把它叫作白玉盘。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多美的景色啊。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首古诗吧!

(1)结合图画读古诗。

(2)给古诗划分节奏。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8.配乐诵读。

9.练习背诵古诗。

(1)同桌合作背一背。

(2)指名背诵。

形象、直观的表象是理解古诗的桥梁,借助多媒体视频播放,创设了丰富、生动的动画画面,既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又把图文结合起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的学习方法。

三、和大人一起读。

1.又到了语文乐园中的动物园了,里面的小动物们都在快活地游玩呢!它们是怎么游玩的呢?让我们走进这首儿歌,齐读儿歌题目“谁会飞”。

2.学生尝试自由朗读儿歌,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认字。

3.指名分小节朗读,纠正字音。

4.这首儿歌节奏明快,咱们一边拍手一边读吧,想一想:儿歌里写了几种动物?它们分别是什么?(鸟、马和鱼)

5.表演读。让我们学着它们的样子,一边做动作一边读吧。

6.文本对答(引导学生感受儿歌一问一答的语言形式)。

它们都是怎么活动的呢?我来问,你来答。

师生之间、同桌之间以一问一答的方式合作朗读。

7.想象对答(引导学生仿编儿歌,说说其他动物的活动方式,感受这种言语形式的有趣)。

预设:

(1)师:除了鸟儿,还有什么动物会飞?

生:蜂儿会飞……

师:蜂儿怎样飞?

生:嗡嗡嗡嗡采蜜飞。

(2)师:谁会爬?

生:虫儿会爬。

师:虫儿怎样爬?

生:扭扭身子爬呀爬;一拱一拱往前爬;弓着身子慢慢爬……

四、回顾总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畅游了语文乐园,收获真不少。我们在语文乐园中,一边做游戏,一边学语文知识。只要大家留心观察,就会学到很多知识,认识很多汉字。让我们关注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吧!

《语文园地六》编排设计的内容较为丰富,既关注了字词句的训练,也关注了积累和阅读,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汉字,学习语文,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今天的课堂上,为了将枯燥的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本课教学尤为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设计以畅游语文乐园这一线索贯穿始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在今天的课堂上,既关注了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又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语文园地六的学习,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了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遵循小学生活泼好动,乐于自我表现的特点,孩子们喜爱读读、唱唱、画画、演演、说说等活动,让他们表演课文有关内容,引导学生打开思维之门,迸发出儿童智慧的火花,从而快乐地参与学习。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使学生感受到:语文就是生活,生活就是语文。如:“在生活中识字”的教学就证明了这一点。大街上、电视上、车厢里……

到处都是学生识字的地方。课程资源无处不在,要抓住生活的点点滴滴。

假如语文教学是“一盘珍珠”,那么教学方法就是“一根线”。教师要用心去穿好这一串“珍珠”。充满童趣的课堂,需要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轻松、和谐、愉快的环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语言文字的学习。

第三篇:新部编版五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六》优质课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

1.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文章巧妙的结尾方法。

3.学习通过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结合具体句子,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4.试着写一写成长中的“第一次”。

5.积累有关勤俭的名句。

l

重点

1.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2.学习通过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结合具体句子,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3.体会文章结尾的特点,学习写好结尾。

l

难点

1.体会文章结尾的特点,学习写好结尾。

2.试着写一写成长中的“第一次”。

1.交流平台。

回忆什么是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整理三篇课文中出现的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有重点地分析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的作用。

2.词句段运用。

(1)学习课文结尾的方法和特点,并学以致用,练习写好结尾。

(2)交流成长中印象深刻的“第一次”,然后把它写下来,注意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日积月累。

理解“日积月累”中这几句名言的含义,扩展积累相关的名言。

l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l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

2.体会文章结尾的特点,学习写好结尾。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师:本单元我们学习的三篇课文是什么?

生:《慈母情深》《父爱之舟》《“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师:它们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特点?

生:它们写的都是父母之爱。

师:它们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情感的呢?

生:它们都运用了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这种简洁的导课方式很实用,既联系了旧知识,又导入了新内容,做到温故知新。

二、交流平台。

1.多媒体课件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

2.如何才能更好地体会文章中表达的感情?

(1)体会场景描写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①什么是场景描写?

场景描写,就是对一个特定的时间与地点内许多人物活动的总体情况的描写。它往往是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法的综合运用,是自然景色、社会环境、人物活动等描写对象的集中表现。常见的有劳动场面、战斗场面、运动场面以及各种会议场面等。场景描写要表现出一种特定的气氛,单一的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是不够的,要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以及映衬、象征等多种手法,这样才能使场面变成一幅生动而充满感染力的图画。

这是理论性的知识,是判断、分析场景描写的法则,这样的内容就是同学们学到的方法。

②“交流平台”中所说的场景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的内容,交流场面描写的作用。

拓展:找出本单元课文中其他描写场面的句段,分析其作用。

学生交流,畅所欲言。

(2)体会细节描写在表达情感上的作用。

①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富有特色的细枝末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没有细节描写,就没有活生生的、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②“交流平台”中所说的细节描写起到了什么作用?

学生回忆前面所学的内容,交流细节描写的作用。

拓展:找出本单元课文中其他描写细节的句段,分析其作用。

学生交流,畅所欲言。

师小结:阅读课文时,品味让你印象深刻的场景和细节,可以帮助你更好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先知道文学知识的相关概念和特点,然后依据概念和特点去判断和分析相关知识,事半功倍。

三、词句段运用。

1.体会课文结尾的特点。

(1)《慈母情深》的结尾:就这样,我有了第一本长篇小说……

学生阅读《慈母情深》的结尾,交流这样结尾的好处。

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令读者在回味中感受到作者那复杂的情感。

(2)《桂花雨》的结尾: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学生阅读《桂花雨》的结尾,交流这样结尾的好处。

教师小结:这样的结尾,在结构上与课文的开头相照应,使文章的结构更加严谨;在内容上,它进一步突出了桂花雨在作者心目中的地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留恋和热爱。

(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我从心底里知道,“精彩极了”也好,“糟糕透了”也好,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在爱的鼓舞下,我努力地向前驶去。

学生阅读《“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结尾,交流这样结尾的好处。

师小结:结尾揭示了这两种看来截然相反的评价所蕴含的共同点:那就是爱。母亲的爱是慈祥的爱、鼓励的爱;父亲的爱是严厉的爱、深沉的爱。这样结尾总结了全文,使文章的主题鲜明突出。

2.延伸拓展。

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主旨。精彩的结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常见的结尾方法有:

1.自然结束法。在把内容表达完了之后,自然而然地收束全文,而不去设计意蕴深刻的哲理语句,这样的结尾称为“自然结束法”。它完全避免了画蛇添足、无病呻吟的毛病,显得单纯明快、朴素无华。

2.画龙点睛法。这种结尾方式,就是在文章结束时,以全文的内容为依托,运用简洁的语言,把主题思想明确地表达出来,或者在全文即将结尾时,把写作意旨交代清楚,所以这种结尾方法又称“卒章显志法”。

3.抒情议论法。用抒情议论的方式收束文章,能够表达作者心中的情绪,激起读

者情感的波澜,引起读者的共鸣,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抒情议论式结尾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所以采取这种方式结尾比较自由,好的“抒情议论式”结尾必然产生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充足感。

4.首尾呼应法。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写出既呼应开头又不简单重复的语句,这种结尾方式是各类文章极常见的收束方法。这种收束方法能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呼应,浑然一体的感觉。

5.梦境结尾法、呼唤号召法……

这一环节起到延伸拓展的作用,大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四、布置作业。

1.找出《父爱之舟》中描写父亲背“我”上学的场景,品析它的好处。

2.找出《慈母情深》中描写母亲劳动动作的细节,品析它的好处。

3.给习作“我想对您说”设计两种结尾。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结合具体句子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2.试着写一写成长中的“第一次”。

3.积累有关勤俭的名言。

一、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导入本节课的学习。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交流平台”,知道了体会文章中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你还记得有哪些好的方法能帮助我们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吗?

生:场景描写、细节描写……

师:很好,下面我们就结合具体的语段,来体会场景描写的作用。

二、读语段,想象画面,说说场景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慈母情深》中的相关文段,学生读文段。

空间非常低矮,低矮得使人感到压抑。不足二百平米的厂房,四壁潮湿颓败。七八十台破缝纫机一行行排列着,七八十个都不算年轻的女人忙碌在自己的缝纫机旁。因为光线阴暗,每个女人的头上方都吊着一只灯泡。正是酷暑炎夏,窗不能开,七八十个女人的身体和七八十只灯泡所散发的热量,使我感到犹如身在蒸笼。

学生交流这段场景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师小结:作者不惜笔墨,浓墨重彩地写母亲的工作环境,突出了母亲的工作环境极其简陋,相当恶劣。着力渲染这一环境,烘托出母亲挣钱的不容易,为突出母亲的形象做了铺垫。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父爱之舟》中的相关文段,学生读文段。

我看各样彩排着的戏人边走边唱,看踩高跷走路,看虾兵、蚌精、牛头、马面……人山人海,卖小吃的挤得密密层层,各式各样的糖果点心、鸡鸭鱼肉都有。我和父亲都饿了,我多馋啊!但不敢,也不忍心叫父亲买。

学生交流这段场景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师小结:这样的场景描写至少起到两个作用:一是童年的小事进入了作者的梦乡,说明了这样的事情,在作者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表现了作者对童年的留恋;二是这一场景突出了“我”家境的贫寒,在如此贫寒的境况下,父亲还想办法满足孩子,可见父爱是何等的深沉、真挚和浓厚。

教师先出示课文中描写场景的片段,再引导学生分析场景描写的作用,并让学生互相交流,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读下面的句子,想象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试着写一写。

1.课件出示句子。

1.那一天我第一次发现,母亲原来是那么瘦小!那一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长大了,应该是一个大人了。

2.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

2.学生读句子,想一想这样的“第一次”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3.学生思考、交流,教师小结:这两个“第一次”都说明了“我”懂得体谅亲人的不易,内心感到愧疚,知道了应该感恩父母、回报父母。

4.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思考一下,和同学们交流。

5.把你“第一次”的经历写下来。

四、日积月累。

1.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背诵这几句名言,然后谈谈对句子的理解。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这句话的意思是:有道德修养的人,他们以静思反省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淡泊名利就无法明确志向,不安定清静就无法实现远大的目标。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

这句话的意思是:处在安定的环境中要想到可能出现的危险,戒除奢侈,倡导节俭。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

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节俭变得奢侈是容易的,从奢侈转到节俭却很困难。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朱用纯

这句话的意思是:一粥一饭,都应当想到得来是不容易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应常想到,这些东西生产出来是很艰难的。意指衣食来之不易,不能浪费。

2.请同学们展示搜集到的其他相关的名言,交流、评论,引导学生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3.选择其中的一句作为座右铭,摘抄到自己的笔记本上。

五、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体会课文结尾的特点;二是读语段,体会场景描写和细节描写在文中所起的作用;三是读给出的例句,想想在你的成长中有没有类似的“第一次”,试着写一写;四是“日积月累”。

六、课后作业。

1.把与你相关的“第一次”的经历整理一下,写到周记本上。

2.默写“日积月累”中的名言。

“语文园地”是单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整合的方式组织教材内容,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技能进行系统地整合、梳理、巩固,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自信,并向学生的生活拓展延伸。“语文园地”的教学,既能落实语言文字训练点,夯实基础,又能帮助学生揭示规律,掌握方法,拓展学习途径,让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使“语文园地”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本单元的“语文园地”紧扣教学重点,设计了“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这三个栏目。

本单元的教学活动是从回顾课文内容入手的,导课这一环节中设计的三个问题都是关于本单元课文内容和课文写作方法的,这种简洁的导课方式既联系了旧知识,学习了每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又导入了新内容,做到温故知新,非常实用。

在教学“交流平台”这一板块时,我紧扣教材,以课文中的场景描写和抒情方法为依托,使学生对场景描写和抒情方法有了直观、形象的认识,进而加以提炼,概括出场景描写的概念,同学们的认识就更上一层楼。这样的教学方法贯彻了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的理念。

在“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我同样贯彻由实践到理论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先认识本单元的几篇课文的结尾方式及其好处,进而拓展不同类型的结尾方式,然后加以概括提炼,使学生既有直观的认识,又有理论的体系,从根本上提高了学生对写作结尾的认识和使用能力。

在前边两个板块的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再去写自己的“第一次”,可以说是水到渠成,难度大大降低。

当然,不足之处是课件的设计还不够精妙,缺乏吸引力,今后应该在这方面做得更精致一些。

第四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一》优质课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一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并积累这样的成语。

3.能根据语意表达的需要,读出句子的重音。

4.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5.朗读、背诵古诗《所见》。

重点

1.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并积累这样的成语。

2.能根据语意表达的需要,读出句子的重音。

3.朗读并背诵古诗《所见》。

难点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1.词句积累

“交流平台”积累具有新鲜感的语句,引导学生联系本单元的课文学习,在课内外阅读时,要关注有新鲜感的语句,注重积累,知道要抄写这样的语句。

“日积月累”中的古诗《所见》,是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诗,由清代诗人袁枚所作。教师帮助学生感受诗歌描写的情境和诗句大意,重在朗读、背诵。

2.语言运用

“词句段运用”包含3个方面的内容:发现成语特点、朗读句子、给兴趣小组取名字。

“发现成语特点”部分编排了两行具有新鲜感的形容人的并列式成语。

“朗读句子”部分列举了课文中的3个句子,通过朗读练习和交流,学会抓住关键词读好句子,学习运用恰当的语气朗读。

“给兴趣小组取名字”部分先出示了5个有创意的兴趣小组名字,再提示学生取名字的方法——既要体现出活动的特点,又要加入有个性的词语,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关注有新鲜感的词语”相吻合。

1.预习提纲

(1)借助资料对“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词语的意思进行了解。

(2)熟读诗歌《所见》,解决诗歌的读音问题。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能交流在课内外阅读中遇到的有新鲜感的词句,知道要主动积累这样的词句。

2.能说出“摇头晃脑、面红耳赤”等成语的特点,并积累这样的成语。

3.能根据语意表达的需要,读出句子的重音。

一、交流平台。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中的句子,学生自读。

1.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2.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2.学生分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这些句子有些什么特点?你喜欢这些语句吗?

3.学生交流汇报。

生1:我觉得这些句子非常新鲜,树枝、鸟儿、蝴蝶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把树枝、鸟儿、蝴蝶都当成了人来写。

生2:好奇特的人啊,居然想当一名更夫,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4.小结:我们平时在读书时读到一些有新鲜感的词句,应该摘抄在积累本上,并多读几遍。相信经过这样的练习,你们一定会积累很多好的词句。

设计意图:

借助课本中的句子,让学生围绕有新鲜感的词句展开交流、讨论,不仅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梳理,还能培养学生在课内外积累有新鲜感的词句的意识。

二、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成语:

摇头晃脑

披头散发

张牙舞爪

提心吊胆

面红耳赤

手忙脚乱

眼疾手快

口干舌燥

(1)指名读,齐读。

(2)说说自己对哪些成语不理解,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3)说说这些成语都有什么特点,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生1:这8个成语都和身体部位有关。

生2:都和人物有关:有的描写人物动作,如摇头晃脑、张牙舞爪、手忙脚乱、眼疾手快;有的描写人物外貌状态,如披头散发、面红耳赤、口干舌燥;有的描写人物心理,如提心吊胆。

生3:每一个成语的前两个字组成的词和后两个字组成的词结构是一样的,是并列的。

生4:第一行成语的第一个字和第三个字意思相近;第二行成语的第二个字和第四个字意思相近。

(4)学生再次齐读成语,想象成语所描写的人物情态。

(5)想一想自己还知道哪些类似的成语,教师补充,课件出示:

眉飞色舞、垂头丧气、手舞足蹈……

2.练习句子的朗读。

①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②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

③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

(1)平时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表达出句子的意思呢?(边读边想象画面、把部分字词的读音加重。)

是啊,强调部分字词的朗读重音,无疑是突出句子意思的重要方式。

(2)引导学生认真朗读这三段话,想想怎样朗读才能准确表达出句子的意思。试着根据自己的理解练习朗读。

(3)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发现:第一段话中的“真的”“地下”、第二段话中的“一点儿”、第三句中的“不懂就要问”分别是朗读时要强调的重音。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三段话,注意强调句子中的几个词语的朗读重音。学生齐读句子。

设计意图:

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观察思考与交流指导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主观察发现,初步感悟了词语的特点以及句子朗读情感的处理技巧,并让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好地体会了词句的特点,进而提升了语言积累的有效性,也培养了良好的语感。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根据兴趣小组的特点,使用有个性的词语为其取名字。

2.朗读并背诵古诗《所见》。

一、探讨交流,创意取名。

1.同学们,你们的兴趣爱好是什么?试着说一说。

(预设:唱歌、跳舞、绘画、书法、阅读……)

2.同学们的爱好真广泛!那就让我们一起在班里组织几个兴趣小组,并根据小组的特点,取几个有创意的名字吧!小组合作、交流。

3.小组汇报:

(1)小组1:我们小组的名字叫“一剪美”,因为我们都喜欢剪纸,而且我们能用剪纸来表现生活中的美。

小组2:我们小组取的名字叫“书友之家”,我想请大家猜一猜我们小组的兴趣爱好是什么。

生:我认为你们小组的成员一定是喜欢书法或者读书。

小组2:对,我们都喜欢书法,所以我们觉得这个小组应该是我们这些同学共同的家园。

(2)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兴趣小组的名字?

(预设:篮球侠巧手剪纸组鲲鹏航模队探索者小队黑白棋社)

这些兴趣小组的名字有什么特点?

生1:这些名字体现了兴趣小组活动的特点。

生2:这些名字非常吸引人,让人印象深刻。

生3:这些名字有新鲜感,让人特别想加入。

生4:这些名字中加入了有个性的词语,让人一看就能记住。

设计意图:

此环节教学采取了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互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既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同时也让他们初次感受到了培养兴趣爱好的乐趣。

二、日积月累。

课件出示:

所见

[清]袁枚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注意朗读节奏,(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同时指导学生自主朗读古诗,注意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准诗歌的停顿节奏。

课件出示:

所见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2.出示重点字词的注释,请学生在小组里说一说诗句的意思。

课件出示:

牧童:指放牛的孩子。

振:振荡;回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

林樾:指道旁成荫的树。

欲:想要。

捕:捉。

鸣:叫。

立:站立。

3.教师说诗意,学生找出相对应的诗句。

一个牧童骑在黄牛背上,嘹亮的歌声在林中回荡。忽然他想要捕捉树上鸣叫的知了,就马上停止唱歌,一声不响地站立在树旁。

4.指导朗读。

5.练习背诵。

(1)独立背诵。

(2)同桌之间互相背一背。

(3)指名背诵。

设计意图:

此环节教学在朗读的基础上引入对诗歌的学习,通过指导朗读的节奏、语感降低学生对诗歌的理解难度,并激发他们诵读诗歌的兴趣。

三、课堂小结。

同学们,本单元的学习到此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看到你们收获了不少新知识,老师为你们感到开心。相信在下一单元的学习中,你们会掌握更多有价值的新知识。

成功之处:

在这一板块教学中,我主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目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足之处:

教学中,我对于教材的处理没有创造性,形式较单一,对于学生的引导和思考空间相对较小。

教学建议: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采用多种形式,肯定学生的能力,鼓励学生开阔思路,大胆地去说,去练,既能达到训练的目的,也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只是学教材。

第五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二》优质课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

1.交流平台,交流和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积累描写四季的词语,练习用所学方法理解词语。

3.书写提示,学会使用钢笔写字,注意握姿和坐姿,练习写好横画和竖画,注意“横平竖直”的书写方法,把字写规范、端正、整洁。

4.借助拼音诵读,体会有关秋天的词语,帮助小学生积累词语。

重点

先看后写再对照,写的时候要注意正确的坐姿和握姿;积累有关秋天的词语。

难点

学会运用各种方法理解词语。

1.“交流平台”交流和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引导学生回想自己读书时遇到不懂的词语是用什么方法去理解的。教师点拨:联系生活实际、查字典等都是很好地理解词语的方法。

2.“词句段运用”包含两个方面,一个是积累描写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词语,另一个是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小组合作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

3.在“书写提示”中要学会观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和字的笔画顺序,按照“横平竖直”的方法书写汉字。如“排”的写法,提示学生一是笔画要写规范、正确、整洁,二是字的大小要适中。

4.“日积月累”用读、写、默写等方法掌握描写秋天的一些词语。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解题导入。

1.今天我们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板书:语文园地)

2.板块一:交流平台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读书的时候如果遇到不理解的词语,你会怎样做?

2.小组交流,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

3.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评议,并小结。

课件出示:

生1: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会查字典,字典就是我们无声的老师,我请教它的时候很多,它对我也很有帮助,比如:有一天我看到一句话有“忐忑”这个词语,我就是通过查字典明白它的意思的。

生2:我时常运用组合的方法来理解词语的意思。一个词语,通常由几个字或几个词构成,所以我们只要先分开理解字义、词义,再组合起来就好理解了。如“忠勇”一词,“忠”有忠诚的意思,“勇”是勇敢的意思,“忠勇”就可解释为忠诚勇敢。

生3:刚才的同学说得都不错,我有时候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意思。读书时还要瞻前顾后,在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词语、句子或段落来解释词语或句子。

生4:遇到不理解的词时,可以找这个词的近义词,如“美丽”一词,它的近义词是“好看、漂亮”等。这就是用换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效果也不错哟。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除了刚才你们提到的方法,还可以用换词法、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去理解词语。

设计意图:

直接进入板块,然后根据学生的经验让他们放开去说,学生平时也有自己理解词语的方法,只是不善于总结归纳,老师提出问题“哪个小组总结的方法多”,激励他们动脑子去思考,去组织语言,激发他们的积极性,也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二、板块二: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

1.你会用哪些词语形容不同的季节?

2.小组交流,组长记录。

3.教师评议,推荐积累。

课件出示:

春:百花齐放

春光明媚

鸟语花香

春风满面

夏:酷暑难耐

挥汗如雨

烈日当空

骄阳似火

秋:五谷丰登

秋高气爽

秋风习习

瓜果飘香

冬:寒气逼人

鹅毛大雪

天寒地冻

漫天风雪

2.师:说一说,你们是用什么方法理解下面加点词语的意思的?

◇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

课件出示学习要求:

1.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师生评议。

2.分小组合作交流,看能用什么方法理解加点的词语。

3.小组派代表发言,互相交流,说说词语的意思和理解词语的方法,教师评议并小结。

(1)查字典理解词语。

憧憬:就是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忐忑不安:忐忑,心神不定。指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形容心神不定。

(2)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推敲揣摩,把握变化。

听了老师的这番话,我憧憬着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

想一想句子讲了什么。如“即将到来的一天”“期待着在活动中有出色的表现”,然后再思考“憧憬”的意思,就能领会“憧憬”在这里是对未来的美好生活的期待与向往的意思了。

(3)运用查字典和组合法理解词语。

小明打碎了家里的花瓶,心中有些忐忑不安,害怕爸爸妈妈会责备他。

“忐忑不安”一词,“忐忑”用查字典的方法理解,就是有心神不定的意思,“不安”是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的意思,“忐忑不安”就可解释为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形容心神不定。

设计意图:

通过第二个板块的学习,把理解词语的方法应用到词句段的词语理解中,巩固了字词理解的方法,再次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三、板块三:书写提示。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以及生字的笔画、笔顺。

2.学生按照提示“横平竖直”的规则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个别指导。

3.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

(1)笔画要写规范、正确和整洁。

(2)字的大小要适中。

设计意图:

老师在教学生写字时,让学生先观察,接着跟老师范写,再临写。给足时间让学生去识字、写字,提高了学生的书写质量。

四、板块四:日积月累。

秋高气爽

天高云淡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金桂飘香

层林尽染

五谷丰登

果实累累

春华秋实

1.师范读,学生跟读,自由朗读。

2.以上词语都是描写什么季节的成语?(秋天的成语)

3.分清这些词语的意思。

秋高气爽:形容秋季晴空万里,气候凉。

一叶知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透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五谷丰登:登,成熟。指年成好,粮食丰收。

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金桂飘香:金桂,是桂花的一种,颜色是黄色,所以称“金桂”。而桂花开在九月,也就是秋季,所以“金桂飘香的季节”就代指秋季,“金桂飘香”就象征着秋天。

果实累累:累累,连续成串。形容果实多。

秋风习习:和煦的秋风暖暖地、慢慢地吹动的样子。用于晚秋的景色。

层林尽染:山上一层层的树林经霜打变红,像染过一样。

春华秋实: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

4.自由朗读,积累背诵。

设计意图:

积累描写秋天词语并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储备库,为今后的习作打好基础。

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去学。教师只起引导作用,根据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适当的引导点拨,教学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

教学形式较单一,学生的思考空间相对较小。

教学建议: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使课堂氛围更加活泼。同时,要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部编版三年级上语文《语文园地 六》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合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