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米粒的诉说 教学设计
编辑:风起云涌 识别码:69-956180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3-21 15:35:18 来源:网络

第一篇:米粒的诉说 教学设计

米粒的诉说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主要农作物,知道它们是怎样种出来的。

2、知道粮食得来之不易,懂的要爱惜粮食。

3、尊重农民,体验他们付出的劳动与智慧。

教学重点: 让学生知道粮食得来之不易,体会劳动人民的艰辛 教学难点:

1、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主要农产品

2、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辛劳和智慧,懂得爱惜粮食,勤俭节约,尊重劳动者,珍视劳动成果

课前准备:

学生通过阅读书籍、上网浏览收集与粮食相关的资料

教师准备相关的 多媒体课件,将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分别命名:玉米组、高粱组、小麦组、大豆组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师导入:同学们,我们都学过《锄禾》这首诗,谁能起来背诵一下? 师:谁来告诉老师这首诗蕴含着什么道理呢?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是啊,我们从诗中了解到农民的艰辛与不容易,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此相关内容,让我们一起走进田野,倾听《米粒的诉说》,感受那份艰辛与快乐。

2、板书课题——米粒的诉说

过渡:我们都生活在农村,从小就与这些粮食作物相知相伴,那么你们对他们真正了解多少呢?、分组活动,看、摸、闻本组准备的粮食作物(玉米、高粱、小麦、大豆),交流所了解到的关于这些粮食作物的知识,(教师巡视,参与学生小组活动,了解活动情况)结合课外查找的资料,谈谈自己对粮食作物的了解,大家可以适时补充。小组介绍自己组的代表物,其他小组可以帮助补充。

师小结:看来同学们真不愧是大地的子孙,对粮食作物了解了这么多,你们真棒。

二、课中体验深化感悟

1、师:接下来,我们一起走进小米粒的生活,看它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的?请同学们看大屏幕,看看“米粒成长的故事”

(米粒的诉说:整地 → 播种 → 移栽 → 管理 → 收割 → 晾晒 → 收藏→碾米)

2、讨论:同学们读完了小米粒的生活,你有什么想法呢?

3、师:是啊,小小一粒米,包含了农们伯伯多少辛苦和汗水呀!

4、想一想,为了米粒的出生,农民伯伯还要付出哪些劳动?(1)遇到各种灾害时,比如旱灾、水灾、虫灾,农民伯伯在做啥呢?(2)储存粮食时要注意什么?通风 干燥 禁火

三、学习的深入,感悟的深化

1、观看图片:小丽劝说军军吃饭时不要总是掉饭,要爱惜粮食。军军却毫不在乎地说:“不就是几粒米饭吗!不值钱,没什么大不了的!”

学生评论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发言,总结出:粮食来之不易,农们伯伯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和智慧,我们应该珍惜。

2、米粒的诉说还没有完,大家试着帮它补充一下。

(21页)活动:了解我们本地种植的一些农作物,它们是怎样种出来的,人们要付出哪些劳动?(白菜、萝卜、辣椒、西瓜„„)

交流生活实践体验,展现各自生活积累

通过补充交流,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感悟到必须珍惜粮食。(看图:看看这个孩子,节约粮食吧)

四、拓展延伸

在家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还可以将自己知道的农谚,节气歌 读给家人听,争当家里的“爱粮监督员”。

(1)珍惜粮食的名言警句(2)二十四节气歌、农业谚语

五、练习

板书设计

米粒的诉说

米粒的诉说:整地 → 播种 → 移栽 → 管理 → 收割 → 晾晒 → 碾米

来之不易 珍惜粮食

第二篇:米粒的诉说说课稿杨水清

《米粒的诉说》说课稿

中方县中兴学校 杨水清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上册中的第一课《让田野告诉你》,其中的第一节“米粒的诉说”。

一、说教学目标:

通过教学,我们要完成以下三个目标:

1、了解生活中的主要农作物,知道它们是怎样种出来的。

2、学生通过倾听米粒的诉说,了解粮食得来之不易,懂的要爱惜粮食。

3、尊重农民,体验他们付出的劳动与智慧。

二、说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通过倾听米粒的诉说,了解一些粮食的生产过程,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懂得要爱惜粮食。

三、说教学难点:

《米粒的诉说》其教学难点是 :体验农民为此付出的辛劳和智慧,懂得爱惜粮食,勤俭节约,尊重劳动者,珍视劳动成果。

四、学情分析:

我们的生活中,美味的食物、漂亮的服装、舒适的住房…...这些都与农业息息相关。本课以“让田野告诉你”为活动主题,旨在让学生从日常的现实生活出发,引导学生感受日常生活中普通劳动者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并懂的珍惜其劳动成果。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孩子们深刻的认识到劳动人民的艰辛,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

五、说教学流程:

我的教学流程主要由四个环节组成: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让学生通过背诵古诗《悯农》体会农民艰辛和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情境,讨论“小米粒是怎样来到这个世界上的?”

回归自然,实践体验生产过程。学生走进广阔的农田中实践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回归自然,很容易就能进入被教育者的角色中。因此,在课前,我就安排了要求学生参加一次农业生产活动,实际体验一下田地里的劳动经过,了解粮食的生产过程。因为正值一季稻收割季节,学生们可以通过这次难得的机会,与农民伯伯共同参加收割稻谷的劳动体验。

(三)、现身说法,感受劳动的艰辛。课堂中,我把学生们带到了农民劳动的田边。在学生体验劳动的过程中,让农民伯伯带领学生一边参加劳动,一边给他们讲劳动的过程、劳动的辛苦。

(四)、联系生活实际,教育学生爱惜粮食。

互相交流,感悟粮食来之不易。以动画的形式(米粒诉说自己的诞生过程),让学生了解粮食的来之不易。课堂上,指导他们通过眼看、手摸、鼻子闻等方式,对粮食作物加以认识和区别。学生还可以通过与农民伯伯面对面的交流,尽可能更多地了解我们所住的地方有哪些农产品,是怎样种出来的,人们要付出哪些劳动?等等,使学生进一步感悟到“粒粒皆辛苦”的情境。

六、说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运用:

1、利用信息资源,创设“小米粒成长”情境(动画),形象生动,富有情趣。

2、运用信息技术制作ppt课件,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农民伯伯劳作的艰辛,懂得爱惜粮食,尊重他人。

3、利用网络查找相关资料,获取知识,学写爱惜粮食的名言警句。

七、收获与反思:

1、信息技术不能滥用。

2、借助网络,让品德课堂充满乐趣。

3、整节课内容丰富,容量较大,运用多媒体手段吸引和调动学生参与,使学生对粮食的来之不易有了进一步了解,更懂得爱惜粮食。因此优化了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如果没有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

第三篇:《雨的诉说》教学设计

王爱娣

教材说明:

《雨的诉说》是第一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本单元以抒写大自然的诗为主题,让学生从欣赏诗词作品中更好地体味自然的诗意,感受人生情趣。

雨是一种最普遍的自然现象。春雨细,柳丝长,夏日暴雨晒高阳,秋雨缠绵冬雨凉。可以说,雨带给人的不仅是清凉,它滋润着万物,给自然万物带来生机,但是,雨也给人类带来灾难。本次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去倾听大自然的雨声,感受雨的韵律,品味雨的诗意,并在此基础上,以雨为对象,写一篇抒情文章。

活动前要求做好充分的准备,运用电脑制作课件,使课堂活动情感化、艺术化。课堂活动时间安排:2课时。活动准备:

学生:这篇综合性学习的文字叙述很美,四个部分的内容一气贯穿,很有诗意。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诉说雨的心曲。活动前,让学生认真研读,感受雨的诗情。

独自倾听、体味雨的韵律,可以带着录音机或摄像机,录下雨的音符,记下自己的感受;

搜集有关雨的诗文佳作或俗语,了解雨的奇特现象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教师:设计听雨的要求、内容;搜集整理有关雨的音像文字资料,制作课件;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搜集整理的资料进行编辑,装订成册。活动过程:

一、倾听雨的足音(一)听雨去

独自一个,带着录音机,观察雨幕,倾听雨韵,感受雨情。

要求做好记录,比如,听雨地点、季节、雨的特点,对雨声雨象的形象描绘,以及自己观雨时的心情,等等。

(二)听雨,以小组为单位,把大家听雨所得集中到一起,经过编辑整理,制作课件或者串联起来;课堂展示活动时,由学生上台讲述自己的听雨所得,略加描绘,并展示听雨成果。

说说我听到的雨声——讲述听雨感受

听听我收集的雨韵

…播放雨的录音

二、感受雨的诗意

(一)展示学生编辑的雨的诗集,并作简评。

(可以将他们最成功的页面扫描成图片,再做成flash动画,插入音乐,播放。)(二)感受雨的情丝

意境:幽深的小巷,一把油纸伞

字幕:杏花·春雨·江南——雨的情丝

音乐:伴着悠扬的笛音,朗诵,并鉴赏语言美,意境美。杜甫的《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陆游的《临安春雨初霁》: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白居易的《夜雨》: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赵师秀的《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孟浩然的《春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王维的《渭城曲》: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潆雨亦奇。……

朱自清的《春》中描写春雨的一段文字: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 戴望舒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第四篇:《雨的诉说》教学设计

《雨的诉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课在第18-20页。这是第一单元的主题活动,结合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辅助诗歌的学习与理解。诗作将“雨”拟人化,以第一人称“我”的口气,向学生娓娓道来,引发学生的兴趣,投入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培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景物、事物的习惯,学会抓住特点表现事物,描写景物。

2.提高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学会由此及彼的写作手法。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4.锻炼查找、搜索资料的能力,培养与他人合作、分享资源的习惯。◆过程与方法

1.结合主题,深入生活,进行实际探访。

2.利用书籍资源或网络资源,搜集、查找相关资料,并集成资料夹。3.在班级里开展诗歌朗诵会或专题辩论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诗歌的学习,感受艺术的魅力,体会自然的美好。2.培养公正、客观的评价观。教学重、难点及教学突破 ◆重点

1.能够搜集到“雨”的资料,并且资源共享。

2.能够流利、有条理地向同学陈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自圆其说、以理服人。

3.能够运用合理的想象和联想,独立完成以“雨”为话题的作文。◆难点

1.能够从不同角度客观地评价事物。

2.朗读诗歌时,能够领会作品的情感内涵,恰当地读出感情。◆教学突破

查找有关“雨”的诗歌、音乐、图画等,比较各种艺术形式下“雨”的不同展现。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设计主题活动过程,组织学生查找资料。2.有条件的可以制作课件,以创设课堂情境。

3.选择朗诵能力较强的学生,准备课上范读一些优秀作品。◆学生准备

1.查找以“雨”为主题的诗歌、散文、音乐、图画等。2.选择“雨”的一个特点,进行思考。教学步骤(1课时)

教学流程设计

教师指导

1.展示查找到的资料,可作精品的范读。

2.从写作内容和角度入手对资料进行概括和分析。

3.围绕“雨”,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体会它的形象和意蕴,并进行写作练习。

4.比较文学作品中和自然界中“雨”的不同,开展辩论活动,引导学生进行陈述观点和说服他人的练习。

学生活动

1.展示查找到的资料并介绍给同学,自荐朗读文章。2.配合教师,对资料进行分析。

3.结合自己对“雨”的不同感受和体会,从生活中挖掘素材,进行写作。

4.能够认识到文学形象与现实形象的不同,能够流利地陈述自己的观点,做到自圆其说、以理服人。

一、交流资料,进入活动(约分钟)

二、围绕雨,从不同角度倾听“雨”(约分钟)

三、畅所欲言,展开辩论(约分钟)

本课总结

作为诗歌单元的总结,这个主题活动,以流畅优美的文字表述开篇,四个部分的内容一气贯穿,很有诗意。以第一人称的手法,诉说雨的心曲,设计灵活、丰富,开展活动的空间很大。

板书设计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根据居住地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调查本地雨季的情况,做一份当地降雨量的调查报告,分析年降雨情况及其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组织学生讨论:在文学作品中,“雨”的象征意义是什么?由此推开,月亮、星星、落花等意象的象征意义又是什么?以此理解诗歌。

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设计

1.请你列举描写“雨”的文学作品。

2.你能够听到“雨的诉说”吗?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和联想,讲给同学和老师听。

3.以某一季节中的雨为描写对象,写一篇抒情文章。◆个性练习设计

1.以组为单位,对所在地的降雨进行调查。可以调查本地历史上降雨的变化,由此研究气候变迁;可以调查降雨分布对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影响。

2.在班里举办一次诗歌朗诵会,鼓励自我创作。

3.将师生查找到的雨的资料,以及学生所写的散文、诗歌等进行分类归纳,以“雨”为题,整理成册。

教学探讨与反思

学生缺少对生活的细致观察能力,常常忽略身边的细微小事。如何培养学生乐于观察、善于观察的习惯,是教学的目标之一。

初三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不高,尤其是客观、清晰地陈述自己观点的能力缺乏,在与人辩论时,很少能够做到有理有力有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逐步培养口语表达能力。

第五篇:小水滴的诉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第一课。第三单元的内容设计旨再告诉同学们要保护环境。这一节主要讲到了人们的生命之源——水。通过介绍水的重要性以及被破坏的情况。希望同学们能够重视目前的情况,能够爱护水资源爱护环境。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水是生命之源,水是大自然中万物生存的基础。(2)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状况。(3)知道如何节约用水。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水资源了解,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世界与我国水资源的危机,提高节约用水意识;(2)初步懂得合理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品德。

教学重难点

重点:(1)通过对水资源的了解,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并知道如何节约用水。

(2)感受水资源紧缺形势。

难点:通过对水资源的了解,学习用辩证的方法看待水资源的丰富和有限,并知道如何节约用水。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老师再课件上展示缺水和有水地方的图片进行对比,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板书 水很珍贵

师:同学们看看这些图片,大家有什么想说的? 生:有的地方很缺水,有水的地方风景很好看。师:没错,水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

从人的体重上看,水占人体重的70%,婴儿体内含水80%。人体的血液中所含水分占83%,水在肌肉中占76%;在心脏、肺中占80%;在肾中占83%;肝脏中占68%;脑中占75%。人不吃饭能撑十天,但是不喝水仅仅能活三天。所以水对人体意义重大。从我们刚才看到的图片我们也能看到谁能滋润秧苗,能给我们生命,是我们的生命之源。

老师出示课件地球的图片。

师:大家请看,我们的地球从高空上看,有人称它为水球,因为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按道理来说我们应该是不会缺水的。

引起同学们的思考。

师:(分析)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而人类所需的淡水资源仅占全球的2.5%。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级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为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如果把地球水比作一桶水的话,那么我们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仅相当于这桶水中的一小勺。由于可见,水资源是飞常准珍贵的。所以我们应该珍惜每一滴水,但是水资源正在遭到破坏。

板书:水资源遭遇了不幸。

师:我们水资源总量约为27500亿立方米,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水量仅为2167立方米左右,只相当世界人居的1/4,居世界第110位,中国已被联合国列为13个贫水国之一。水还面临着被污染的问题。

老师展示课件上的图片,一些工厂排放污水,还有一些家庭用水也被浪费。师:同学们看到这里有什么想说的? 生:我们应该保护水,不能浪费水。师:那大家以后要怎么节约用水呢? 板书:节约用水。老师出示节水标志。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希望大家以后都能节约用水。

三、作业

每人写一句节约用水的宣传标语,提醒自己也提醒别人要节约用水。

米粒的诉说 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