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一、师导入:
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是我国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它出土于西安以东30千米的临潼。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让我们一起去神奇的地下王国看一看吧!
二、生观看视频——全景
师问:你看到了什么?
三、学习第2节:
1、师:第2自然段写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认真读读这一段,找一找从哪些句子中可以体会到秦兵马俑规模的宏大。
2、生自己读
3、指名交流
(师补充: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13000平方米,三个俑坑大约有一个半我们学校这么大。)
4、指名当小导游读第2自然段(还有谁?可邀请)
师过渡: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让我们先来看看将军俑。
四、学习第4节:
1、生看图(将军俑)
请同学说说看了以后有什么感受?
2、指名读第4节
3、自己读课文,体会体会将军俑有什么鲜明的个性特点?
4、师:你可以说说你的体会。你也可以读课文,把你体会到的将军俑的个性特点通过朗读体现出来。
生交流:(师评价:威风凛凛、指挥若定)
5、男生齐读
五、学习第5~9节
1、师:除了将军俑外,课文中还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
生: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
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种兵马俑,用刚才学习第4自然段的方法重点学习,看看图,读读课文,体会体会它们的个性特点。
2、生自学
(时间允许:两人交流)
3、第5节
(1)选择学习武士俑的举手
(2)谁来说说体会?还有吗?读出体会也可以。
(3)现在想介绍武士俑的起立——齐读
(评价:英勇无畏、整装待发)
4、还有交流其他兵马俑的吗?
第6:骑兵俑(能骑善射、勇猛无比)
第7:车兵俑(忠心耿耿)
第8:弓弩手(箭术高超)
第9:马俑(跃跃欲试)
过渡: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你会发现它们神态各异。让我们近距离地再看一看。——生放视频(神态各异)
六、学习第10节
1、请同学们自己练读这几种神态的描写
2、你能读好哪一种神态,就选这一种来读。(可邀请伙伴)
师评价:能征善战
准备以身殉国的勇士 勇武干练 思乡心切
七、学习第11节
1、师生接读: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这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秦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秦兵马俑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它是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
八、课外延伸:
1、师提问:对于秦兵马俑你还想了解些什么?学了课文后你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
让我们进入资料室找找答案。介绍资料汇总,举例回复。介绍两个网站。这两个是正规网站,3月11日改版,资料科学可信,还要学会辨别。上网查资料并非解答疑问的唯一途径。
2、还有两个帖子,也可选择回复。
(1)请你谈谈学了课文后的感受。
(2)请你看图或观看视频,展开想象,描述你感兴趣的一个秦兵马俑。
3、生浏览资料,回复
4、交流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怡202_.4)
一、揭题解题:
1、写“兵马俑”?(古代陪葬的偶像)我国古代其它朝代也有兵马俑,我们今天学习的是秦兵马俑,写“秦”
2、对秦兵马俑有了解吗?想为大家介绍吗?(生扼要交流)
3、有一个人这样评价:【投影】(指名读)从此,“世界第八大奇迹”就成了秦兵马俑的代名词,知道是谁说的吗?【投影动态】
4、法国总统都如此评价,这更让我们自豪。作者在文中介绍了什么,是怎样介绍的,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学习。
二、检查字词
1、字词预习了吗?【投影】 生字:指名读(2人-齐读)
吏:在文中组成什么词?(军吏)“吏”是在词典上有两个意思?
1、官员的统称;
2、特指小官或差役。军吏的“吏”应选?在文中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再做选择,(指名)你为什么选2? 理解的确应当联系语境。意思1可以组成什么词?
二类字:开火车读-齐读
乘:义?(古代用于四匹马拉的兵车,相当于“辆”)
“战车千乘”,是一千辆?还有个词叫“千乘之国”,这是个什么样的国家?(交流)秦国就是这样的国家。读出气势。(指名读-齐读)。
弩?见过吗?(看图)古代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投影】
易误读的词:【投影】
这些字虽然都是熟字,但容易读错,谁来为大家提个醒。靡”
三、整体感知
自读课文,秦兵马俑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在书上勾画勾画【交流:投影、随机链接】 第2段句子:
第3段:这样的段我们不陌生。在文中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在阅读时能帮助我们?(分段、概括段意、主要内容甚至中心思想)
对比两句话:读一读这两句话,你有什么发现?(提示:两句之间的关系)宏大的规模展现了恢弘的气势,类型众多、形象鲜明反映制作工艺的高超。
气势恢弘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制作工艺高超
形象鲜明
这就是文章两大部分的内容。现在,你最迫切想了解的是什么?
四、了解类型、体会个性:
1、浏览课文4-10节,介绍了哪些兵马俑?
2、这些不同类型的兵马俑有哪些鲜明的个性呢。自己再读读书,你对哪种类型的印象最深?仔细读读。
3、你对哪个类型印象深?
【武士俑】 A生读这一段
B你对武士俑的什么印象深?(威风凛凛、坚定自若、临危不惧、立志为秦王朝一统天下拼杀)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身高、体格/服饰/动作/神情)
“好象一场大战就在眼前”:想象让眼前这尊武士俑有了神韵,更显英勇。
师渲染:兵临城下,战鼓擂动,武士们毫不畏惧,只待一声令下,就会冲上去与敌兵殊死拼杀。英勇无畏、斗志昂扬。
C、你觉得这是怎样的武士? 【将军俑】 A生读这一段
B你对将军俑的什么印象深?(说-读)C【投影】(比对两俑图片、文字)
将军俑和武士俑相同的是“英武、威风”,仔细观察,有什么不同之处?
[其他俑]还有对其它类型的俑感兴趣的吗?(和同座交流、自读)(略)有关注马俑的吗?【马俑】 “膘肥而不臃肿,腿瘦而不单薄。”
连战马都是这样机警敏锐、强壮善驰,足见秦王朝的强盛。
这些俑虽然身分服饰不同,动作神态各异,但有一点是共通的,你发现了吗?(骁勇神武,忠贞为国,民族魂相通,中华民族英雄的民族气概。)
五、体悟写法:
1、再默读这几段文字,发现在表达上有什么共同点?(细腻描写中恰当的想象)
2、真会读书,想象赋予了兵马俑神韵和精神,更让未能亲眼见到的我们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知道这些俑为什么神态各异吗?每一个俑都是按真人雕塑的,如果有5000个武士俑,就是5000个真的武士。近8000兵马俑,作者不可能把他们的样子一一描绘,但把他们最传神之处做了描写,同样注意在描写中融入了恰当而丰富的想象。【投影】(课件逐条上)齐读——
师接读:“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来参观时曾摸着马佣说:“我真担心它会不会踢我一脚!”多么栩栩如生的兵马俑啊。这不正是我国古代制作工艺的高超和魅力所在吗?
3、写话:
„„每一尊俑都是当年将士出征前的心灵写照,选择一尊,像作者这样,先描述它的神情,再进行适当想象。
正是这一个个形象鲜明、神态各异的兵马俑组成了壮观宏大的军阵,让我们一睹这支蓄势待发两千多年的军阵的雄姿吧。
【录像】
下节课我们将通过语言文字进一步领略兵马俑宏大的规模,感受它恢弘的气势。
(一)内容:第二自然段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比较法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通过观察画面、音响效果感受地下军阵的恢弘气势,有感情地朗读“站在„„大军”长句,感悟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程序:
1、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课文《秦兵马俑》,初步领略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魅力。举世无双的秦兵马俑向我们再现了什么,又展示了什么?指名读课文最后一节。(出示课件)红字部分再齐读一遍。
师:研读课文内容,感受“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就是这节课最主要的学习目标。
2、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呢?打开课本,自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兵马俑总面积的句子。
(1)指名读写总面积的句子,作者用什么方法写的?(列数字,比较)
师:光有具体的数据读起来显得很抽象,很枯燥,但作者又用我们生活中较熟悉的篮球场来进行比较,这样总面积究竟有多大,在我们的脑海中就更加形象,清晰了。(出示课件:展示三个坑)
(2)其中最大的是一号坑,我们就用刚才学习的比较法来体验一号坑的规模。(出示课件)老师想用红旗小学的教室和它进行比较,课前我进行了测量,一个教室约有50平方米,你算一算一号坑相当于多少个教室那么大?(生算出285个)生齐读课件。
(3)现在一号坑上面已盖起了拱形大厅,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高处鸟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副怎样的情景?(出示课件)〈1〉师: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简直就是一个勇往直前,所向无敌的军团,谁来读好书上这个长句(指名读)--从你的朗读中我感受到秦国军队兵强马壮的宏伟场面,大家一起读就更有气势了。(齐读)
〈2〉如此大的规模,(板书)这么多的兵马俑,如果此时你就站在一号坑旁,你最想说什么呢?
〈3〉师:是啊,所以作者说-----(出示课件:引读最后一小节)
(二)内容:3~10自然段
教学目标:
1、品赏兵马俑,体会语言表达的形象,用介绍的形式感悟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2、品析四个“好像”,体验个性与共性,感悟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程序:
1,高处鸟瞰,使我们感受到兵马俑恢弘的气势,若是走到近处仔细端详更是令人叫绝。兵马俑不仅------而且------(引读课文第三小节过渡段)
2,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3-9小节,看看书上介绍了哪几种俑?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用一,两个词)板书: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3,在这些俑中一定有你最感兴趣的,你选择一,两种,生动形象的向大家介绍好吗?注意,介绍时能适当补充一些课外收集的相关资料,或者是自己的联想和感受就更好了。(学生自由准备)
〈1〉指名介绍,评价。
〈2〉教师介绍其余几种,看图。
小结:看到眼前的这些兵马俑,我仿佛看到了将军指挥若定,各兵种团结作战,在战场上英勇杀敌的英姿。感受到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真叫人不得不赞叹每一件兵马俑都------(引读第10小节,出示课件)
〈3〉你看,作者都用了四个字,四个字的词语来描写兵马俑的神态。即使是同一类型的俑,神态也各不相同。但他们都表现出什么共同之处呢?再读描写神态的句子,注意抓住四个“好像”后面的词语来体会。(同仇敌忾的民族精神)
〈4〉“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还能听到--呼吸声。真的听到吗?说明什么?(栩栩如生,仿佛复活;作者和他们心灵相通了)
〈5〉师:在这些兵马俑中,有气宇不凡的将军,身经百战的武官,更有生动传神的士兵,可谓千人千面,互不雷同,喜怒哀乐,各有其情,完全是当年秦军将士的真实写照。难怪世人给它如此高的评价----(出示课件)引读最后一小节。
(三)写感言
1、读了这篇课文,我们借助了作者精美的语言文字,参观了享誉世界的兵马俑。此时你一定感慨万分,有很多话要说。(指名说)
2、就在前不久,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在参观了秦兵马俑后,写下了留言:游秦冢而悯万民,跨海峡为创双赢。老师还收集到一些,你们看---(出示课件)
3、你看,他们都用四个字的词,或者是
一、两句精辟的话写下自己的感受,老师也想请你把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以留言的形式写在书上课题旁。的魅力;多读书,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真正做一名学生语言学习的引路人。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202_-12-16 19:10:48|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教学目标:
⒈认识8个生字。
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想像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准备:
⒈学生收集兵马俑的相关资料。⒉老师制作好相关课件。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引入,走进西安兵马俑。
⒈谈话:同学们去过西安吗?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者的文字走进我国的又一处世界文化遗产,去领略一下被誉为世界第八大的奇迹的秦兵马俑的风采吧。⒉出示课题,全班齐读。提示断句:秦/兵马俑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兵马俑。
⒈课前大家都认真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想看看你们预习的效果怎样。课件出示词语:
鸟瞰
统率
魁梧
拼搏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 举世无双
享誉世界
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
个性鲜明
绝无仅有
惟妙惟肖 指名读词语再全班齐读。
⒉选择词语说一句话来形容秦兵马俑给你留下的印象。
预设:①秦兵马俑举世无双,享誉世界。师:这句话总写了秦兵马俑在世界上的地位。
②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师:这句话在文章第几自然段。文章哪些自然段写兵马俑规模宏大?哪些自然段写兵马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在此处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③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师:“绝无仅有”与哪个词语意思相同?(举世无双)这句话也是对秦兵马俑的高度评价。
⒊问;谁能用“先写„„再写„„最后写„„”的句式来说说文章主要内容。
课件出示:文章按总分总的结构,先总写
;然后 具体写
;最后总结。
三、品读课文,具体感知兵马俑。㈠规模宏大。
⒈问:文章哪个自然段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第2自然段)“宏大”是什么意思?“大”可以组个什么词?这个自然段已经写出来的,找一找。(巨大)“宏”又可以组个什么词呢?(宏伟)把这两个词合起来:宏伟巨大。这就是“宏大”的意思。这种理解词语的方法叫拆字组词法。
⒉提出要求:接下来请同学们用笔勾出最能体现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体会,也可好好读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学生勾画,读书。⒊交流:
①兵马俑规模宏大。
这个句子是这一自然段的中心句。
②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
这两句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写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引导: 20000平方米有多大,五十多个篮球场。闭上眼睛想像一下:我们学校现在铺了塑胶的操场只有4个篮球场那么大,叠加一次8个,再加一次16个,大约有我们十二三个学校操场那么大。现在再来读这句话,注意强调句子中的数字,读出大的感觉。
过渡:除了这两个句子,还有哪个句子也写出了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③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真像是秦始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鸟瞰”什么意思?(站在高处往下看)看书92和93页图,这幅图片就是作者站在高处看到的兵马俑的样子,这就是鸟瞰。看到这幅图你想说些什么?(多么威武,多么有气势)假如你就是秦始皇,带着这样一支军队南征北战,所向披靡,这是何等的气魄,一起读出这种气势吧!。㈡类型众多。
过渡: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兵马俑类型众多。(4——7自然段)
⒈提出要求:自由读4——7自然段,看作者向我们介绍了哪几种兵马俑的类型,用笔勾出来。⒉生读书勾画: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
⒊请大家再仔细读读,看看作者是怎样把每种俑写得活灵活现的,能不能在头脑中想像出这些俑的样子。⒋现在老师来跟大家做做游戏,我念每一种俑的特征,你来猜出猜出是哪种俑。它身材魁梧,头戴HE冠,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这是什么俑? 它们身高约1.8米,体格健壮,体形匀称。这是什么俑?
它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登长靴,右手执缰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这是—— 只见他们张弓拉箭,目视前方,或立或跪,好像一声令下,就会将手中的箭射出去?这是什么俑?
生答不出,师提示:课文中能把所有兵马俑的类型都写出来吗,不会。那就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提示去猜猜这是什么俑吧。(弓箭手俑)是的,作者不可能把所有的俑一一列举出来,而是选择重点的向我们介绍。如果你能到这个博物馆参观,你看到这么多的俑,你会用怎样语气给介绍大家?下面我们分大组来读读,一组读将军俑,二组读武士俑,三组读骑兵俑,四组读陶马俑,把这些俑的特点展示在游客面前。⒌分大组读四种类型的俑,师相机点评。将军俑:好一群威风凛凛的将军。
武士俑:有这样一群能冲锋陷阵的武士,何愁不能打胜仗。骑兵俑:骑兵已作好了准备,那战马呢? 陶马俑:“跃跃欲试”什么意思?(急切地想要试试)好,全班再读读,读出这种跃跃欲试的样子。㈢个性鲜明,⒈过渡:下面我们进一步走进兵马俑,再去感受一下它的个性鲜明。读第8自然段,看看你发现了些什么? ①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这句话是8自然段的中心句。
②第二句话是个排比句,每个分句都用了“有的„„好像„„”先写出了兵马俑的神态,再写作者自己的想像。这句末为什么要用省略号,说明什么?(还有其他神态没有一一列举出来)师:八千多个兵马俑,没有哪两个是完全一样的,请充分发挥你的想像,接着用“有的„„好像„„”的句式,再写出几种兵马俑的神态吧。
⒉生写句子,说句子。
⒊师:它们不仅个性鲜明,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这还说明什么,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说就是(惟妙惟肖)也难怪许多人参观兵马俑后会发出由衷的赞叹。出示课件:①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赞美:“世界的奇迹、民族的骄傲。②法国总统希拉克说:“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世界第八奇迹”。③美国总统里根赞扬:“兵马俑制造工艺真好”。④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更喜爱秦俑的服饰。⑤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说:“我完全被感动了”。⑥泰国公主诗琳通认为秦陵兵马俑的“学问很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四、升华感情,自豪赞美兵马俑。
老师总结:这样美妙绝伦,无与能比的兵马俑是谁制造的,是古代的中国人民。作为一个中国人,你为此而自豪吗,让我们一起用自豪的语气来赞美一下兵马俑吧。齐读第9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向人介绍兵马俑。
课后大家可以继续查找秦兵马俑的有关资料,摘抄课文中的四字词语,向家长介绍秦兵马俑。
《秦兵马俑》教学后记
《秦兵马俑》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从两方面详尽介绍了秦兵马俑:一是用详实的数据说明了兵马俑宏大的规模;二是从身材体格、衣着披挂、动作神态等方面,准确、细腻地表现了兵马俑的类型众多、神态各异、个性鲜明。本着以学定教的原则,着力于学生语言素养的提高,在教学中,我考虑到了这些。
一、教学内容的循序渐进。
对四年级的学生而言,这篇目课文的生字词较多,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生词的问题不解决就谈不上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因此,我决定从生词入手,从生词的学习过渡到课文几个重点句子的解读,再由此整体感知课文主要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段、不离篇的原则来进行。为学生的学习铺好路,搭好桥。
二、教学方法的扶放结合。
本文是一篇略读课文。对于略读课文的教学,我认为应以学生自己的学习为主,老师的引导或讲解为辅,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但四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还不够强求,老师不能完全放手,因此,在教学中我决定有扶有放地进行。对于写兵马俑规模宏大和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这两部分作为本节课教学的重点,而对于兵马俑类型众多这一部分则处理的简略一些,留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自学空间。
三、语文素养的着力提高。
语文课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怎么培养,我认为还是应从最基本的听、说、读、写中来。因此在这节课中,我作了如下一些训练:听,让学生听老师的描述猜是什么俑;说,说文章内容,说自己的体会;读,读出兵马俑规模的宏大,气势的雄伟,读出每种俑的特点,默读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写,写一写自己头脑中想到的兵马俑的神态。
但是由于自身的素质及考虑问题的不周全等因素,在教学中我还是出现了以下一些问题:表情不够丰富,一直只有一种表情——微笑,教师本身对学生的感染力不够;课件制作不够精美,色彩搭配让人没有赏心悦目的感觉;教师的语言还不够美,对学生的引领性还不够。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注重自身表情和语言的变化,让教师自身更有一种吸引学生的魅力;多读书,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真正做一名学生语言学习的引路人。
第二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
【教材分析】
《秦兵马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课文的前两篇课文分别是《长城》、《颐和园》,这三篇课文共同反映一个主题:中国的”世界遗产”。课文从两方面详尽而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文中既有说明、描述的文字,也有作者丰富的想象,使我们如临其境,而且深深地体会到字里行间洋溢着的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选编这篇课文,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设计理念】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新课标精神。本课课文较长,但思路清淅,在教学时,可以抓住“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个“纲”,帮助学生分析它在文中的作用,并由此前后推导,整体教学。纲举则目张,这样可以让学生明确文章的写作思路,理清课文结构,也可以从整体上去感受秦兵马俑的气势磅礴,避免把文章讲读得支离破碎。又因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自主感悟上,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产生心灵的碰撞。
【学情分析】
课文着重介绍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这两个方面的内容,表达了作者对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艺术的热爱。本文介绍的重中之重还是类
型与个性,因为这才能真正体现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体现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雕塑艺术。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电脑、网络已经不再陌生,反而更能激发他们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本节课结合学生特点及教材特点,利用网络查找资料、借助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效果会更好。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8个生字,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进一步掌握过渡句在文中的运用。
3、在理解的基础上,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阅读课文,想象秦兵马俑宏伟的气势和鲜明而丰富多样的神态,激发民族自豪感。
2、体会并学习文章中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法与学法】
我在进行教学时,选择了以读为主,有自读、齐读、有选择的读、师生配合读这些读书形式。在这个充分接触文本的基础上,给学生大量的时间去想象、感悟、交流。我在教学秦兵马俑的不同方面时分别采取了三种不同的学习形式:
规模宏大:默读批划—反馈—感悟
类型众多:默读—有重点的读—感悟—感情朗读—信息反馈
个性鲜明:默读—感悟—想象扩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
2、学生课前搜集兵马俑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介绍历史背景,激趣导入
1、教师声情并茂地讲述秦兵马俑的发现。
2、学生交流课前查找到的有关秦兵马俑的资料。
3、板书并齐读课题:19*秦兵马俑
4、解题:秦,指的是秦代;俑,指古代殉葬的偶像;秦兵马俑,是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刀的偶像。
二、初读感知,直奔重点
1、自由朗读课文,争取把课文读通,并想一想从中感受到什么?
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感想,扩散学生的思维。
3、兵马俑究竟有哪些特点,文中一句话概括的好,迅速浏览课文,找一找。
4、交流:课文第三自然段是对全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同时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引出兵马俑的三个特点: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三、体会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1、默读课文第2自然段,画出最能体现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
2、交流反馈。
句子一:“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进八千个。”
(1)自由读,你从哪里体会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2)指名反馈。重点指导学生从“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这句话中感悟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结合课文中的数据“五十个篮球场”“八千个兵马俑”,用学生熟悉的事物作比较,使模糊的概念清晰化,同时引导学生注意文章所用的表达方法。
(3)引导学生想象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4)指导朗读。
句子二:“走进大厅,站在高处鸟瞰,……南征北战、所向披靡的大军。”
(1)出示一号坑的视频,直观感受。
(2)师生合作读,体会兵马俑的阵容巨大和气势宏伟,体会规模宏大。
师:秦兵马俑的规模如此宏大,怪不得全国政协副主席胡绳参观后题词:中华第一帝,世界第八奇。
四、品词析句,学习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如果只是规模宏大,你觉得这第八奇的称呼?它还有什么可以称之为奇迹的特点?
(一)学习4-7自然段
1、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写了哪几类型的兵马俑?
2、仔细默读课文,想一想他们有什么鲜明的个性?画出有关的词语、句子
。(生默读,画句子。)
3、交流感悟:你想象大家介绍哪种兵马俑?为什么?
将军俑:威武、神态自若
武士俑:高大威猛
骑兵俑:能骑善射
马俑:惟妙惟肖
跃跃欲试
4、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引导体会各种兵马俑鲜明的个性。
5、教师小结:无论是地位显赫的将军,还是驰骋疆场的战马,都给我们带来强大的震撼,这就是雕塑的魅力。
(二)学习“神态各异”
1、请同学们静下心来,认真的读读这段话,想象一下兵马俑的神态。课件出示: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象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重,好象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象在思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2、读完之后,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神态各异、个性鲜明的兵马俑。(课件出示图片)
4、还有的兵马俑会是什么样子,它们又在想着什么呢?请学生也用“有的……好像……”来说一句。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感受兵马俑的神态各异,扩展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四、升华感情
秦兵马俑,这国之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世界。走进秦兵马俑博物馆,人们无不为它的恢弘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许多杰出人物纷纷题词。
1、出示题词
2、感受题词。
五、总结谈话,激发学生探究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
1、教师总结:秦兵马俑,这沉睡了几千年的艺术瑰宝,一朝醒来,震惊了全世界。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为拥有这颗异彩独放的明珠而感到骄傲。其实,中华民族值得我们骄傲的历史文化遗产,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了解、发现。
2、拓展延伸:请大家下课以后,就行动起来,去搜集你感兴趣的相关资料。课文虽然学完了,但是语文学习并没有结束,而应是一个新的开始,通过这个巧妙的点拨,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的语文学习,培养学生探究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兴趣。
【板书设计】
19*秦兵马俑
总写:举世无双
规模宏大
秦兵马俑
分述
类型众多
享誉世界
个性鲜明
总结:绝无仅有
第三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给课文分段,了解过渡段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 文中生字、新词的含义。
2、了解过渡段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兵马俑图
问:同学们,这是什么?(秦兵马俑)
师:兵马俑指给秦始皇殉葬的军队官兵和战马的偶像。
2、简介资料
秦始皇不仅在生前建立统一的秦帝国,死后也想为自己营造庞大的地下王国,于是便有了“秦兵马俑”,它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说;“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兵马俑,不算到中国。秦兵马俑到底有怎样的魅力,让人们发出这样的赞叹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近秦兵马俑,一起来赞叹。
带着你的赞叹一起读课题两遍。“秦兵马俑”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秦兵马俑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2、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
(2)指名读、正音
(3)指导书写“靴、擎”
(4)齐读
(5)生描红
3、出示词语
举世无双
绝无仅有
惟妙惟肖
宏伟气势 昂首挺胸
张弓搭箭
跃跃欲试
若有所思 雄兵百万
战车千乘
南征北战
所向披靡(1)自由读
(2)读出节奏
(3)读出画面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快速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按照哪两方面的特点来介绍兵马俑的?找出最能概括秦兵马俑特点的一句话。
2、认识过渡段
(1)出示: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2)过渡段作用承上启下
(3)课文哪几部分写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哪几部分写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4)给课文分段
四、抓住“过渡”,感悟“规模宏大”
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描写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句子。
2、全班汇报、交流(1)出示句1: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平方米,足有()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个。
问:你们有什么发现?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你能读出它的规模宏大吗?(2)出示句2:在三个俑坑中,()最大,东西()米,南北宽()米,总面积有()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共有()个左右。
问:你们又有什么发现?采用什么说明方法?从你的读中体现它的规模宏大。
3、师引读:一号坑上面,现在已经盖起了一座巨大的拱形大厅·····(1)问:人们看到如此规模的兵马俑会有什么感受?(2)你还从哪些词语中去体会到它的规模宏大?(3)你能读出兵马俑的气势吗?
(4)再次欣赏图片,感受规模宏大的气势。
五、小结
同学们,这支威武雄壮的胜利之师已跨过历史的硝烟,迈着整齐的步伐向我们走来,让我们期待下节课与他们零距离接触,再去欣赏他们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第四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授课人:余美英
授课时间:202_.11.28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读文中的多音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课文内容领会中心句在文中的作用。
4、激发民族的自豪感。教学重难点:
1、探究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2、认真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章清楚的条理、细致的描写、生动的语言。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欣赏图片导入
师:今天让我们带着登长城和游颐和园的美好印象,前往西安,那里有一支震憾人心的“威武之师”——秦兵马俑。(板书课题)请同学们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介绍一下秦兵马俑。
生:介绍资料。
师:秦兵马俑能受到如此高的评价,举世无双,享誉世界。同学们是否怀着迫不及待的心情要一睹风采呢?请大家欣赏图片,看后谈谈你对秦兵马俑的印象。
(预设学生会答:规模大、数量多、栩栩如生……)
师:看看这篇课文展示给我们什么样的兵马俑。请同学们开始学文。
二、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
2、检查生自学字词的情况。
3、请和找出课文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一句话(第三自然段)。这个句子是课文中的中心句,也是过渡句,起了概括全文和承上启下的作用。
4、请生齐读该句。
三、自学课文,感悟读文。
1、自学:课文中讲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你们能找也相关的语句来说明这些特点吗?请大家自学课文,把能说明这三个特点的内容找出来,并思考作者是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或抓住了哪些方面来描述的,在句子后作批注。
2、生自学。
3、生汇报:A、规模宏大:生汇报该句后出示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了解作者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来说明,更准确形象。
B、类型众多:课文介绍了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陶马。
请生读自己喜欢的类型,最后小结:作者抓住了穿着和动作神态来写,使我们感觉到前面站着的是活生生的人。
C、个性鲜明:出示第八自然段,指导同学发现了什么?(作者用了排比的句式,加入了自己的联想,使我们感觉到他们似乎和我们共同呼吸,共同生活在同一片蓝天上。让我们不禁惊叹古代劳动人民的鬼斧神工,更让我们对古人肃然起敬。)
4、请生再读这一自然段,后面有一个省略号表示什么呢?(内容的省略,请生运用“有的……好像……”句式来说说。)
5、同学们,课文学到这里,如果让你参观这么恢宏的秦兵马俑,最想说什么?
6、秦兵俑的历史地位在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都有所有表达,请生读读这两个自然段。
四、小结。
秦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给我们介绍了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它的发现,轰动了中国,震惊了世界,身为中国人,都应该到西安秦始皇亲眼目睹这世界奇迹。
五:作业:请当个小导游,向朋友与家人介绍秦兵马俑。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举世无双
19* 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享誉世界
个性鲜明
教学反思:
课文《秦兵马俑》是一篇状物类散文,生动地描绘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再现了中华民族一段强盛辉煌的历史。针对本文篇幅较长,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况,我认真研读教材,在教学设计上大胆取舍,直奔中心,突出文章重点以及根据实际情况,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进行了以下几点的尝试:
首先,采用直奔中心段落的教学方法。我让同学们找出全文的中心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向同学们讲解了文章就是围绕这句中心句展开的,并细讲了这句话在文中起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在迅速理清全文脉络的基础上,采用多种方式对“神态自若”“擎着利剑”“惟妙惟肖”等词语进行深敲细酌,逐一品味,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感悟语言文字的生动与准确。
其次,在朗读指导上做足功夫,确保有效的读的时间,确保了有效的朗读指导,让学生的情感活动始终伴随读书的全过程,与文中的兵马俑们进行了一番零距离的接触,书声朗朗的课堂显得情趣浓浓。教学中,我还在点拨、过渡的语言上做好推敲,让学生在倾听的过程中学习语言。
再次,说明方法是这节课的重点,在列数据、打比方、作比较这些方法的讲解上,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重难点的突破。比如在介绍兵马俑规模宏大时,光是书本上的一些数据,是无法让同学们切身体会到得,所以我找了一些兵马俑的图片,通过图片向同学们展示,让他们感受到这种恢弘的气势。这一切,都为学生更真切地了解秦兵马俑提供了视觉材料,让学生在看的同时丰富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可见,教科书中的知识信息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教室、学校、学生……都是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师平时要做个有心人,要注意挖掘身边的教学资源,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教学资源,要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实现语文教学的生活化。
第五篇:《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秦兵马俑》教学设计
姓名:
备课组长签名: 第 周教案 202_ 年 月 日
第 五 章(单元)第 19 课
教学内容:19* 秦兵马俑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兵马俑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和古代劳动人民的无穷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 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教学难点: 认真朗读课文,细细品味文章,细致的描写和生动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引导质疑。
1、古人说:“学贵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今天,我们来学习《秦兵马俑》这一课,学习一些质疑的本领,老师建议大家围
/ 4 绕课文题目、课题前的导读、课文的第3自然段质疑。请大家再一次朗读课文,准备提出自己的疑问。
2、学生质疑,教师简要在黑板边板书,如:秦兵马俑在哪里?是什么样的?兵马俑有哪些特点?课文是怎样描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
3、师生梳理问题,简单的问题学生可以通过介绍资料,根据预习马上解决。师生共同确定重点问题:课文是怎样描述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
4、师生交流解决问题的办法与过程:(1)熟读课文,解决重点词语。
(2)带着问题边读课文边勾画,查阅相关资料、图片。(3)先自己阅读思考,再小组讨论,然后全班交流解决问题。
二、自主探“思”。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读顺,难读词句生生互教或请教老师。
2、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正音。重点强调:“瞰、靡、率、魁、搏”五个字的音容易读错,多读几遍;了解多音字“乘、率”的不同读音及意思。(相机理解“乘”,简介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
3、学生开火车读、齐读,将词语读准确,可以说说自己的理解。
4、学生独立默读思考、查阅资料。(可以在文中画一画,找出问题的答案)
5、小组合作讨论交流:一人组织,依次发言,共同归纳发言的 2 / 4 要点与理由。
三、全班研“议”。
1、学生汇报,解决问题。(1)规模宏大。
①说一说。学生结合第2自然段汇报讨论的结果,即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体现在哪里。
②议一议。作者运用怎样的方法将俑坑的规模宏大写得如此形象?教师引导学生抓住“20000平方米、近八千个、230米、62米、14260平方米”等数据,体会列数字这种说明方法的重要作用。
③赏一赏。学生观赏,感受兵马俑的规模与气势。④读一读。指名读第2自然段,提醒突出数据。(2)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①抓词语。学生在交流兵马俑的类型时,思考:作者为什么能将兵马俑写得这样栩栩如生?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昂首挺胸、神态自若、整装待发、跃跃欲试、腾空而起”等词语,感受用词准确。
②想画面。再读第4~8自然段,想象兵马俑的动作、神态,体会作者用词恰当形象。
③做动作。启发学生除了课文中讲到的还可能有什么样的兵马俑,指学生摆一摆造型。
④看图片。学生观赏图片,猜一猜哪个是将军俑,哪个是武士俑。
2、再读课文,畅谈体会。
过渡:我们靠大家的力量解决了这个重点问题,观赏了西安的兵
/ 4 马俑,了解了它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1)再读课文,说说自己观赏之后的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第1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谈谈自己的感受。
四、小结
不仅我们感到自豪,外国人看了都由衷地感慨,1978年前法国总统希拉克参观后的赞言:“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
五、丰富积累。
1、有关兵马俑的内容,你还知道哪些?说一说。
2、积累课文中的四字词语,读一读,写一写。
3、课后可以阅读现代作家季羡林和汪曾祺笔下的兵马俑。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