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编辑:烟雨蒙蒙 识别码:69-1009811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5-25 22:20:33 来源:网络

第一篇: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学设计

《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这篇课文是张中行回忆叶圣陶的文章。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景仰之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1.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作者通过回忆与叶圣陶先生交往中的几件小事,表现了叶圣陶谨严自律、待人宽厚的节操和风范,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追思敬仰之情。

2.《新课标》要求:七年级的学生“有自己的心得和体会,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同时要求:“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并能说出来,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获得有益启示。”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既要引导学生通过精读和略读领会文章主要内容,又要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情感,更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的特点,生发出自己的体会,获得对人生有益的启示。

3.七年级下学期的学生,一方面对写人记事的散文不再陌生,除了掌握了概述文章内容的基本方法之外,他们对于文章中人物特点的写作手法也有了一定的提升。这个学段,要求学生在继续领会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打开思维,领悟文字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借鉴本文写法进行写人记事的记叙文写作练习。所以,在这堂课上,一方面需要深入了解课文的主旨,另一方面需要重点引导学生思考和感悟。

4.通过这篇文章要让学生体会到叶圣陶先生的精神品质,领会本文以小见大、叙议结合写法的好处,引领学神在学习人物美好品德的基础上掌握写人写文的技巧。

学情分析:

七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经过半年初中语文的学习,在初中现代文的学习方法层面已经有了初步的积累。另一方面也渐渐开始有了自主合作学习方法上的思考。这个学段的孩子具有较强的好奇心,价值观也在形成过程中,一旦调动起来,课堂效率会大大提高。所以应该着重打开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通过适当的激励,来让学生真正高效地参与的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进而产生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教学目标:

1.识记文中字词,了解作者的有关知识。

2.认真阅读课文,了解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3.理解文章,掌握本文对人物以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4.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5.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过人品性。

教学重点:

掌握本文以小见大、通过具体事例展示人物全貌的写人方法。

教学难点:

领会本文夹叙夹议、行文平易、内涵丰富的写作特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1.导语:大家看我们语文课本封面的“语文”二字,知道是谁写的吗?它出自我们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之手。字体浑厚圆润,气概凛然,正如叶老先生的品格:宽厚待人,严于律己。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先生,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先生。

老师板书题目: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2.学生通过预习作业对叶圣陶有了一定的了解。全班齐读课题。勾画注释1关于叶圣陶和作者的重要信息。

简介张中行和叶圣陶:

张中行,原名张璇,河北省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字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早期代表作为长篇小说《倪焕之》。“九一八”事变后,积极参加爱国抗日活动,发表了《多收了三五斗》等著名短篇小说。叶圣陶还是中国现代童话创作的拓荒者,主要作品有《稻草人》等。

二、字词预习与交流

1.出示任务: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2.反馈指导:小组开火车读准字音,解释词义。全班齐读生字词,并找学生用其中至少两个词造句,以检验学生对词义的掌握。

草率(shuài)生疏(shū)商酌(zhuó)恳切(kěn)

譬如(pì rú)朦胧(lóng)累赘(zhuì)拖沓(tà)

妥帖(tuǒ tiē)诲人不倦(huì juàn)不耻下问(chǐ)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颠沛流离(diān pèi liú lí)

3.解释下列词语。

(1)〔修润〕修改润色。

(2)〔商酌〕商量斟酌。

(3)诲人不倦: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诲:教导。

(4)不耻下问: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指人好学。耻:以6767为耻。问:请教。

(5)颠沛流离: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颠沛:跌倒,比喻穷困,受挫折;流离:浪落。

(6)付之一笑:用笑一笑来回答。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

三、阅读文章,整体感知

1.导语:叶圣陶在作者眼中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作者通过那些事件来表现他的品德?下面让我们再回到课文,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2.出示任务:

默读课文,思考:

①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②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

③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为文章划分层次。

3.反馈指导:

①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

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内心无比悲哀,写此文以示纪念。

②本文记述了叶圣陶先生的哪些品德?分别用了哪些事例?

待人宽和律己严两方面品德。

待人宽:(第3段)修改文章;(第4段)送客;(第5段)复信;

律己严:(第6段)写话重风格;(第7段)文风重简洁;(第8段)写作求完美。

③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为文章划分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叶老去世自己内心的悲哀。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

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宽的一面。

第四部分(第6-8段):详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

第五部分(第9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四、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整体感知,梳理了文章思路,了解了叶圣陶先生的待人宽,律己严的高尚精神品质,下节课我们通过细读文章,品味和体会本文的言语特点。

第二课时:

一、品味语言

1.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并说明其作用。

作用: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结构严谨,简洁有力。

2.找出给你留下最深印象的语句,与同学交流,指出其表达效果。

(1)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万家团圆的除夕夜,叶老走了,鞭炮声所代表的乐景反衬出“我”的悲哀之情,这就是“双层的悲哀”。

(2)晚年,记得有两次是已经不能起床,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总是举手打拱,还是不断地说谢谢。

这里是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叶老尽管患病在床,他仍依旧“举手打拱”,说着“谢谢”,细腻而生动地表现出宽厚待人,虚怀若谷。

3.本文语言呈现出两种不同风格,你能举例加以说明吗?

一方面,行文平易,如用了一些明白如话的句子,如平常的口语,通俗易懂。

另一方面,内涵深厚,如引用了一些名句,增强了文章的厚度。

例如:

(1)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2)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二、理解写法,把握形象。

文章所写的都是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琐事,请举例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他鞠躬,口说谢谢”,这样一些琐碎之事,可见其待人之宽厚。

又如:对于“做”和“作”分工不明的情况,叶老引导明确其区别,并监督执行。由此可见叶老对待学问严谨的程度。

这是因小见大的写法,这些具体而细微的小事,表现了人物的高尚的品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联系生活,拓展训练。

1.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叶圣陶先生做到了,我们能做到吗?

2.文中,为了表明叶老在文风上追求“简洁”,作者举了“了”和“太”两个例子。读后,相信你也颇受启发,那么,请打开你的作文簿,看看文字中有无“累赘”之语,并进行修改。

四、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作业。

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学设计2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目标】

一、能运用略读法写出课文内容框架;

二、能说出叶圣陶“写话”主张的具体例子;

三、能感受叶圣陶先生宽厚待人、严于律己的品质。

【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能运用略读法写出课文内容框架。

二、难点

(一)能运用略读法写出课文内容框架;

(二)能说出叶圣陶“写话”主张的具体例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我们曾提过杨绛的文字像一杯茶,今天要学习的张中行的文章,是否有相似之处?这次换个比喻,我们可以把它比作什么呢?(抽问或点主动举手的)有人评价他的文字像一颗橄榄,需要细细嚼,入口清淡,回味甘甜,又不时含有一点苦味。我们这就来品品看。

二、字词积累

[屏显课文生字词]全班齐读后,亮出字音答案。再亮出检测题,请1名学生到黑板上写,其他学生写在练习本上,最后亮出答案。

三、方法指导

之前几个单元我们主要在学习“精读”,今天我们来正式学习另一种阅读方法“略读”。有哪位同学可以先为我们介绍下?(抽问或点主动举手的1名学生)

[屏显“略读”方法介绍及技巧]

略读:又称跳读或浏览,是一种快速阅读文章以了解其内容大意的阅读方法。它要求读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技巧:1.不纠结于个别字词,也不追求理解所有细节,只要“观其大略”;

2.利用文章的标题、小标题、注释等,进行预测略读;

3.借助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文章的开头结尾等,快速掌握大意;

4.把握文体要素进行快速阅读,如记叙文六要素,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等。

四、整体感知

“略读”方法要求我们浏览课文的速度要快,并且又要把握好文章大意。接下来就试试大家的略读水平。请在6分钟内快速读完全文,并画出内容框架。

(先独立学习,再小组交流,后抽点一组到黑板上画出框架,与全班交流)

小结:文章总的概括句是“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总的又分成“为人宽的一面”和“为人严的一面”两方面;“为人宽的一面”分为语言文字和日常交往;“为人严的一面”分为写作要“简明如话”、文风求“简洁”和语言使用要“规范”等。

五、细读深化

大家已经快速浏览过课文,那你认为叶圣陶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具体事件,说说评价。

教师先介绍范例:

“有一天到叶先生的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描”是“依照原样摹画或重复地画”,与“改”不同,“改”是“直接变换更改”。“描标点”事件中,一个“描”字就能体现叶圣陶先生严谨认真的做事态度,同时也显示了他对原作者的尊重。

(先独立学习,再小组讨论,后可抽问或请主动举手的)教师及时补充基本理解:

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我遵嘱,不客气,这样做了。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我当然表示同意,并且说:“您看怎么样好就怎么样,千万不要再跟我商量。”他说:“好,就这样。”可是下次还是照样来商量,好像应该作主的是我,不是他。

“不必”“反而”“还是”“有什么……都……”“千万不要”体现了叶圣陶先生严谨认真、诚恳谦逊的口吻。“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是叶圣陶先生为了让“我”更容易接受直接修改,但实际遇见这种情况,他又是来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

例如一些可以算作末节的事: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他晚年的时候已经不能起床,记得有两次,我同一些人去问候,告辞时,他还举手打拱,不断地说谢谢。

“无论怎样”“一定还是”“才”“还”“不断地”,以及“走过”“送到”“鞠躬”“说谢谢”“举手打拱”等动词都表明叶圣陶先生在这些生活小细节上,始终保持着宽厚、谦逊的作风。

第二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精选)

学习目标:

1、概括内容,了解文中记述叶圣陶先生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小事。

2、感知形象,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了解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3、积累语言,领悟作者简洁的表达,体会真挚的情感。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大家看我们语文课本封面的“语文”二字,知道是谁写的吗?它出自我们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之手。字体浑厚圆润,气概凛然,正如叶老先生的品格:宽厚待人,严于律己。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张中行先生,看看他眼中的叶圣陶先生。老师板书题目: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二、预习检测

草率(shuài)生疏(shū)商酌(zhuó)恳切(kěn)譬如(pì rú)朦胧(lóng)累赘(zhuì)拖沓(tà)妥帖(tuǒ tiē)诲人不倦(huì juàn)不耻下问(chǐ)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颠沛流离(diān pèi liú lí)小结:请同学们注意以下重点词语:譬如、朦胧、累赘、拖沓、颠沛流离 商酌:商量斟酌。

颠沛流离: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学而不厌,诲而不倦,何有于我哉: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对我来说,做到了哪些呢?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三、略读课文,整体感知

同学们,本单元我们重点学习略读。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它要求读者可以有选择地进行阅读,可跳过某些细节,以求抓住文章的大概,从而加快阅读速度。

1.概括文章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哪几方面的特点?

日期:202_年3月19日

点拨:文章主要写了叶圣陶先生两方面的特点:宽厚待人,严以律己。2.本文通过叶圣陶先生的哪些事,表现他的特点? 点拨:

为吕叔湘先生描文章标点。

亲自和“我”谦虚恳切的商量修润课本的意见。亲自送客到大门外。宽厚待人 及时给“我”回信表达悔恨和悲伤。严格执行自己“写话”的主张。

强调“简洁”的文风。严以律己 统一“做”和“作”的使用体例。

3、根据对文章的理解,为文章划分层次。点拨:

第一部分(第1段):叶老去世自己内心的悲哀。

第二部分(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的品德有过人之处。第三部分(第3-5段):详写叶圣陶先生待人宽的一面。第四部分(第6-8段):详写叶圣陶先生律己严的一面。第五部分(第9段):谈学习和仿效叶先生品德的思考。

四、感知形象 1.回味先生的语言

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明确:——待人平易,为学谦虚。

他说,他非常悔恨,真不该到天坛去看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明确:——待人真诚,关怀备至。

他不只一次地说:“写成文章,在这间房里念,要让那间房里的人听着,是说话,不是念稿,才算及了格。”

明确:——写话风格: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他是带着一些感慨说的:“你写成文章,给人家看,人家给你删去一两个字,意

日期:202_年3月19日

思没变,就证明你不行。” 明确:——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2.回忆先生的身影

一次听吕叔湘先生说,当年他在上海,有一天到叶先生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明确:——治学严谨

有事,或无事,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才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明确:——待人宽厚 3.理解先生的苦心

凡是拿笔的人,尤其或有意或无意而写得不像话的人,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明确:——写文章用写话风格,文风方面重视简洁,重视语文力求完美。叶圣陶先生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等。

4、作者眼中的叶圣陶先生是怎样的形象?

点拨: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宽以待人、严于律己的精神风貌。

日期:202_年3月19日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深入理解课文,并读出自己的心得。2.学习叶老待人宽待己严的品格。导入:

叶圣陶先生是中国文艺界、教育界的老前辈,他为人敦厚,彬彬有礼。著名诗人臧克家曾经说过:“温、良、恭、俭、让这五个大字是做人的一种美德,我觉得叶老先生身上兼而有之。”

叶圣陶热切的主张规范现代汉语包含规范的语法、修辞、词汇、标点、简化字和除去异体汉字。最重要的是,叶圣陶在出版领域提倡使用白话文。他的杂志和报纸大多使用白话文,这极大地方便了记者和读者的阅读。所有的这些贡献促进了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

上节课文,我们从总体上了解了叶老的德行以及在写作方面的主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学习他在为人与为文方面的风范。

一、为人:(同学们,文中有哪些句子简洁明了的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德行品质,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谈谈你的看法。)例如:

(1)有一天到叶先生的屋里去,见叶先生伏案执笔改什么,走近一看,是描他的一篇文章的标点。

“描”这个字的解释为“依照原样摹画或重复地画”,“描”与“改”不同,“改”是直接变换更改,这一个“描”字就能体现叶圣陶先生的严谨认真,绝不草率了事的做事态度,同时也显示了他对作者的尊重。

(2)其时他刚到北方来,跟家乡人说苏州话,跟其他地方人说南腔北调话。可是他写文章坚决用普通话。

和不同的人说不同的话,能够看出他在生活方面随和的品性,易于相处;但是在工作方面坚决用普通话,对比表现了先生的这种工作认真严谨的态度。(3)普通话他生疏,于是不耻下问,让我帮他修润。

作为一个颇有成就的大家,能够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与别人商讨课本的修润,不厌其烦,足可见他的谦和以及一丝不苟的态度。

日期:202_年3月19日

(4)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语言描写,表现了叶圣陶先生的直爽,对待工作的时候并不拘泥于情面,不厌其烦,努力工作--待人厚。

总结:从语言、动作这些描写体现了叶圣陶先生的严谨认真,谦和诚恳的品质,足见其律己严和待人宽的德行。

二、为文

作者用什么词来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课文中的原话回答)本文有这样的“写话”风格吗?请举例说说。点拨: “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重视“简洁”。

三、理解写法,把握形象。

文章所写的都是关于叶圣陶先生的一些琐事,请举例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点拨:这是因小见大的写法,这些具体而细微的小事,表现了人物的高尚的品德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四、出示自己的疑难问题,请大家讨论解决。例如:

1.作者强调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的目的是什么?

强调叶圣陶先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人之师表,并为写他行为的单一作铺垫。

2.文章开篇写道“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双层的悲哀”的含义是什么? 对叶老去世的悲哀,对失去这样一位教育大家而悲哀,也暗示了他与叶老的关系非比寻常。

五、学以致用,获得启发

文中,为了表明叶老在文风上追求“简洁”,作者举了“了”和“太”两个例子。读后,相信你也颇受启发,那么,请打开你的作文簿,看看文字中有无“累赘”之语,并进行修改。

日期:202_年3月19日

第三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涪陵区江北街道实验学校

郭金伟

教学目标 知识能力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2、了解叶圣陶先生其人,快速阅读并概括其事。

3、学习略读的方法,并能初步运用于本文的阅读。

4、通过本文的学习,了解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初步运用略读的方法快速阅读,通过讨论并概括所写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情。

2、从所叙事情中讨论、总结出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德,学习以小见大的写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传统美德。教学重难点

1、学习略读的方法,并能运用。

2、概括叶圣陶先生的传统美德。

3、感知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教学方法

自学法、略读法、讨论法、概括法、迁移运用法 教学工具

教学一体机、PPT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本节为第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叶圣陶先生二三事》这篇课文,看看张中行眼中的叶圣陶先生是什么样子的。

二、简介叶圣陶和张中行及写作背景。

资料链接:

1、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江苏苏州人,现代作家、教育家、出版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曾任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辑等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等。

2、张中行(1909—202_),原名张璇,河北香河县(今属天津)人,学者、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邓广铭合称“燕园四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代表作有随笔集《负暄琐话》等。

3、写作背景

作者和叶圣陶都是著名的语文学家。二人有多年的交往,曾一起共事多年,感情深厚,亦师亦友。张中行一直敬佩叶圣陶先生的为人,二人的交往也持续到叶圣陶先生去世。1988年2月叶圣陶先生辞世,三个月后,作者就写下了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叶圣陶先生言行的记录,表达了对叶圣陶先生的怀念之情,赞美了叶圣陶先生的高尚品行,同时也颂扬了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

三、检测预习

1、给加点字注音。

丁卯(mǎo)生疏(shū)商酌(zhuó)譬(pì)如

修润(rùn)朦......胧(méng lóng)累赘(léi zhuì)别 扭(biè niu)拖沓(tà)妥帖(tiē).......诲(huì)人不倦

不耻(chǐ)下问 颠沛(diān pèi)流离 鞠(jū)躬尽瘁(cu.......ì)

2、根据释义写出词语。(1)修改润色。(修润)(2)商量斟酌。(商酌)

(3)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诲人不倦)

(4)比喻谦虚好学,不介意向不及自己的人请教。指人好学。(不耻下问)

(5)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颠沛流离)

(6)用笑一笑来回答。比喻不计较,不当一回事。(付之一笑)(7)以自己的行为做出榜样。(以身作则)

四、运用略读方法展开阅读。

本课明确要求我们先略读课文,再细读。下面我们就一起了解略读的方法(见单元提示),然后运用略读来读这篇文章。

(一)略读的方法

略读侧重观其大略,粗知文章的大意。略读可以根据依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确定阅读重点,其他部分的文字则可以快速阅读。

略读的主要特征是选择性阅读,不能在只言片语上纠缠,也不追求对所有细节都理解,只要能以最快的速度掌握文章大意即可。遇到不懂的字、词等都可以跳过,甚至可以某个部分或某些部分不读。

(二)略读课文。

1、释题,确定阅读重点——记叙的几件事。文章标题传达了哪些重要信息?

“先生”:表达了作者对叶圣陶先生的尊敬。(情感)“二三事”:叙述了有关叶圣陶先生的几件事。(内容)

2、既然要找出所叙之事,我们可以跳过哪几段不读?(1、2、9段.这样一来,文章大致结构也了解了。)

3、能不能快速找到3—8段的主题句?这几个主题句有什么共同特点?

(都位于段首)

4、小组讨论:

3—8段分别叙述了叶圣陶先生什么事?体现了他什么样的过人品德?

明确1:

(2)律己严:(1)待人厚:

写文章用写话风格

修改文章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重视语文力求完美 恭送客人 真诚复信 明确2:

(1)这些平凡小事的叙述,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家身上的传统大德。这就是作者善用以小见大的手法,也是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

(2)这些小事的叙述,作者娓娓道来,语言明白如话,结构清晰,事情清楚,六件小事,恰如六颗珍珠散在盘中,但散而不乱,因为有一根红线串起它们,就是作者对叶圣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尚品格的赞美和对他的深切怀念。这就是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

5、找出文章中评价性的语句,体会其在结构上的作用或表现的作者情感,并对照所叙之事,谈谈你的看法。

(1)品读评价(议论)性语句——体会其在结构上的作用 ①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第一个方面领起句。)②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③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承上启下,过渡到第二个方面总起)(2)品读评价(议论)性语句——体会作者情感 读出深情的赞美:

①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②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读出深切的怀念: ①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②我看了信,也很悲伤,不是为自己的颠沛流离,是想到十年来的社会现象,像叶圣陶先生这样的人竟越来越少了。

③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常常想到他的业绩。

五、课堂练习

本文入选七年级课本时,因篇幅过长,被编者删去了一些段落,请你阅读下面的段落,看看它适合放在文中的什么位置,并写出自己的理由。

叶圣陶先生待人厚,还有一次表现得更为突出,是在某一小型会上发言。大概是“讨论”批评和自我批评之类的大题目吧,他说,这,他只能做到一半,是自我批评;至于批评别人的是非长短,他不是看不出来,可是当面指摘人的短处,他总是说不出来。这只能做到一半的作风,是对是错,自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这里我只能说说自己的感觉,那是:至少是某些时候,或从某个角度看,“德”的力量会比 “力”大,因为它可以使人自重,努力争取不愧于屋漏。

(明确)应放在文中第5段之后。从内容上看,这一段讲的是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事例,而第一句中写到“叶圣陶先生待人厚,还有一次表现得更为突出”,“还有”可见这一段是承接上文写的,在此之前已经列举了事例,“更为突出”可见这一事件比前面的事件表现其“待人厚”的程度都要深。

七、小结

作者通过一些典型事例,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躬行君子、堪为师表的忠厚长者独具而可贵的精神风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叶圣陶先生做到了,我们能做到吗?通过本文的学习,希望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乃至于今后的人生道路中学习叶圣陶先生的品格,宽厚待人,严格要求自己。

八、作业

1、对1、2、9段的一些关键语句加强阅读和理解。比如“双层的悲哀”如何理解?

2、叶圣陶先生关于写文章要简洁的观点,对你有启发吗?拿出自己最近写过的作文,看看有没 有累赘的地方,做一些修改。

九、板书设计

大家——小事

修改文章 恭送客人 真诚复信

大德

待人厚

写文章用写话风格 文风方面重视简洁 重视语文力求完美

律己严

以小见大

第四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教学设计

教材解读:

读完课文心中便留下一个“德”字。叶圣陶先生的德从文中叙事的角度看分为“宽厚待人”之德;“正心修身律己”之德。一是对己,一是对人,泾渭分明,前后形成鲜明的对比。也正因此叶老的伟岸形象才立体、可感。

细读课文,叶老的美德都含在字里行间的一言一行中。细读叶老之语言“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这“不必”、这“千万”、这“都”简单的几个副词却处处透着叶老的谦虚与恳切,宽厚与严己,可敬、可爱的形象立刻在心中高大起来。再读叶老的行“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回复”敬意而生,一代大家本可以高高在上受人膜拜,拒人千里,但他却不耻下问,亲自登门,这是何等的勇气、何等的虔诚,这是心底的坦荡与纯洁。看叶老送客“定要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这慈善和蔼之态就是长者,就是亲人,谁不心怀暖意?这是怎样的一份宽厚呀!谈到谨严律己,我辈之人更是为之汗颜,看叶老为标点而推敲、欲简洁而力行。稍有不妥则改之,且是必改之,坚决改之。

叶老之美德更是藏在他的名字里。叶老字秉臣乃“秉国之君,四方是维”之意,叶老愿做一个忠国、爱国、为改变国之命运而献身的臣子;叶老名圣陶乃“圣人陶钧万物”之意,叶老又多么期望自己能够像圣贤一样造就万物、孕化万物。可见叶老志趣、德心。

叶老之德朴实敦厚,不虚夸、不造作,难怪作者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这叶老的种种美德应植于学生的心中,更要植于学生的行动中。教学此文应带领学生认识从最初的姓、名、籍贯;到叶老的言语性;到叶老的德与心。从而对先生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认识,感受人的伟大。在学习与感受的同时内化学生的精神世界,击中学生心里慈、善的一面,达到熏陶感染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略读课文,找出文中评价性语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精读课文,赏读文中描写叶老言与行的文字,感受叶老的宽厚与律己,从而达到内化学生心灵的目的。

教学重点:

赏读文中描写叶老言与行的文字,感受叶老的宽厚与律己。

教学难点:

赏读文中描写叶老言与行的文字,感受叶老的宽厚与律己,从而达到内化学生心灵的目的。

教学过程:

一、观照片

初始叶圣陶

投影:叶老的老年时期的四副照片。

交流:说说叶老给你留下的最初印象。(用一个词来形容你的最初感受。)明确:慈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认真、一丝不苟„„

二、略读文

感知叶圣陶

1、略读文本,尽量在五分钟内读完课文(本文202_字左右),找出文中评价性的语句,感受在作者的笔下,叶圣陶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略读、汇报。

投影:我常常跟别人说:‚叶老既是躬行君子,又能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所以确是人之师表。‛ 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

文字之外,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在文风方面,叶圣陶先生还特别重视‚简洁‛。

在我认识的一些前辈和同辈里,重视语文,努力求完美,并且以身作则,鞠躬尽瘁,叶圣陶先生应该说是第一位。

3、观察以上的关键句,寻找承上启下的过渡句。

明确: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三、精读文

景仰叶圣陶

1、默读课文(3—5小节),如果读到哪里你感受到了叶老先生的宽厚,你就在旁边做上标注,写下感想。

2、赏读“言”中的宽厚。

投影:我出于对他的尊敬,想不直接动笔,只提一些商酌性的意见。他说:‚不必客气。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不限于语言,有什么不妥都改。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

交流:这里共说几句话,表达了几个意思?其余的几句能否去掉? 明确:“不必客气”这是对人的尊重,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这样反而费事,还是直接改上。”点出了改的原因,感受到一个老者的祥和。“千万不要慎重,怕改得不妥。我觉得不妥再改回来。”此句更是对对方的宽心,一切有我,你可以放心。这字字动听,句句含情,话语里透着温暖、谦虚和诚恳。

3、赏读“行”中的宽厚。

投影:有人到东四八条他家去看他,告辞时,客人拦阻他远送,无论怎样说,他一定还是走过三道门,四道台阶,送到大门外。告别,他鞠躬,口说谢谢,看着来人上路才转身回去。

交流:叶老怎样送客?偶尔这样做吗?猜想他都这样送过谁?

投影:可是他却不放弃客气,比如有一两处他认为可以不动的,就一定亲自来,谦虚而恳切地问我,同意不同意恢复。

交流:“亲自”怎么理解?这亲自的背后包含着怎样的情怀?

投影:他看我的地址是公寓,以为公寓必是旅店一类,想到我在京城工作这么多年,最后沦为住旅店,感到很悲伤。

交流:一个老师关心自己的学生不是很正常吗?这里面有藏着怎样的一番爱心?

资料补充:叶老的文革十年。

4、请用“叶圣陶先生的严,严到 的程度。”的句式表达你对叶老谨严律己的理解。

5、小结、这就是叶圣陶,做学问上对己严格要求,语言运用简洁明了,时时提醒我们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

四、跳出文

深知叶圣陶

1、名字拾趣。投影:叶圣陶曾数次改名,他原名叶绍钧,小学时,请先生章伯寅取一个立志于爱国强国的字。章先生说:‚你名绍钧,有诗曰‘秉国之钧’,取‘秉臣’为字好。‛1911年10月15日,苏州在辛亥革命中光复了。次日,叶绍钧找到章伯寅先生说:‚清廷已覆没,皇帝被打倒了,我不能再作臣了,请先生改一个字。‛先生笑了笑说:‚你名绍钧,有诗曰‘圣人陶钧万物’,就取‘圣陶’为字吧。‛

交流:人如其名,在文化教育领域,叶圣陶像一名辛勤的制陶器的工匠,从事文化教育,陶冶了一代又一代青年学生,育化万物。

2、小结:叶圣陶先生,人,往矣。我们常常想到他的业绩,常常想到他的美德。

投影:“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16日逝世。记得那是旧历丁卯年除夕,晚上得知这消息,外面正响着鞭炮,万想不到这繁碎而响亮的声音也把他送走了,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

3、齐读。

第五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单

第1课时 设计:董杰

执教:

教学目的:

1.了解作者,积累相关语言。

2.学习与运用略读的方式,理清结构,基本理解文意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

张中行,原名张璇,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代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今天我们所学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记载的叶圣陶先生就是一位拥有崇高德行的人,让我们一起走进张中行的《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看看叶老具有怎样的德行。

二、探究生趣:

(一)泛读课文。采用略读的方式,把握文章的要点,要求用序号标出意义段,用波浪线标出抒情或议论的文字,批注自己的阅读心得,列出自己不懂之处。

略读方法指导: 1.快速掌握文章大意即可。

2.要利用文章的标题、副标题等,对文章进行预测略读。3.通过阅读段落的主题句和结论句以快速掌握大意。

4.把握文体要素,如记叙文六要素,议论文抓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等。

在阅读的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语言:

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结构要从抓线索或文眼入手。)

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段(1): 第二段(1-9): 1.总写叶老品行(2)2.叶老待人深厚:

⑴(3)

⑵(4-5)3.叶老待己严格:

⑴(6)

⑵(7)

⑶(8)第三段(9):

三、总结固趣:

本节课,我们一定要注意积累语言,从总体上了解叶老的德行以及在写作方面的主张。1.本节课你有怎样的收获?

2.本节课按教学目标来检查,你还有哪些内容没有掌握?应怎样弥补?

四、教后反思:

第2课时 教学目的: 1.深入理解课文,并读出自己的心得。2.学习叶老待人宽待己严的品格。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 上节课,我们从总体上了解了叶老的德行以及在写作方面的主张,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要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学习他在为人与为文方面的风范。

二、探究生趣:

(二)精读课文,深入理解文意。

A、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心里立即罩上双层的悲哀”这句话表达了怎样的含义?

B、朗读课文第二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相识之后,交往渐多,感到过去的印象虽然不能说错,也失之太浅”,这句话中“过去的印象”指什么?“失之太浅”指什么?

2.作者为什么要写汉魏以后中国读书人思想搀合的情况?

3.作者强调叶圣陶先生是单一的儒的目的是什么?

4.“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些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感动”,第三自然段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叶老深厚的?

5.“日常交往,他同样是一以贯之,宽厚待人”,文中举了哪些事例来说叶老在日常生活方面宽以待人的?

6.“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他的律己严的?

C、朗读课文第三部分,然后回答问题:

1.“问题是行方面的如何效法”,作者认为应如何效?

2.“都要常常想想叶圣陶先生的写话的主张,以及提出这种主张的深重的苦心”,这句话表达的含义是什么? D、理解课文表达的中心

1.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2.本文的中心思想对你有何启示?

(三)选读相关内容,个性解读,读写结合。

个性解读: 探究

1.你对本文有哪些与众不同的理解? 2.学了本文后你有哪些与众不同的收获?

读写结合。

1.你认为文中最主要的写作手法是什么?作者是如何运用的?有怎样的表达效果?对你的写作有怎样的借鉴作用?

2.以《XXX二三事》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注意借鉴张中行先生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中的写作技巧。

三、总结固趣: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了《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要思考叶老具有怎样的品德以及在写作与文风方面有怎样的主张。我们要从文中所写的小事中洞察到叶先生的宽以待人、严以律己的品格,也学习到了叶先生为人谦和诚恳、平易近人,做事认真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并用以指导自己的为人处事。

四、教后反思 :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检测题

班级 : 姓名 : 等第 :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别扭(bié)譬如(pì)鞠躬尽瘁(jū)...B.业绩(jì).C.恢复(huī).D.累赘(zhui).字帖(tiē)细致恳切(kěn)..商酌(zhuó)颠沛流离(pèi)..拖沓(tā).

以身作则(zé).2.下列字形书写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谦虚

业绩

B.悔恨

C.儒家

D.微末 悠久 公寓 天坛

朦胧

出板 丁卯 悲哀

正心修身 南腔北调 躬行君子 学而不厌

3.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国庆节来临之际,春华街道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召开了一次廉政教育会议,要求全街干部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严格执行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正风肃纪,过好假期。...B.新春佳节,我们一家人津津乐道地谈论着春晚的精彩节目,共享天伦。....C.对于外界的流言,他只是付之一笑,毫不在意。....D.他一生勤勤恳恳,诲人不倦,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栋梁之才。4.课内阅读。....

4、阅读课文“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至“叶圣陶先生监督执行,于是‘做’和‘作’就有了明确的分工”,回答问题。(1)下面两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以上说待人厚,是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宽的一面。他还有严的一面,是律己,这包括正心修身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答:(2)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是什么?他在这方面是怎样严格要求自己的? 答:(3)叶圣陶先生对文风不简洁的现象为什么这么感慨呢? 答:(4)叶圣陶先生在“总的用语方面”是怎样律己严的? 答:

叶圣陶先生的二三事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