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有几辆车教学设计
编辑:倾听心灵 识别码:69-1026570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6-07 22:15: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有几辆车教学设计

第三届“语文报杯”全国初中语文教学论文大赛获奖名单

国家级特等奖:

朱彩英

张国斌

丘飞雁

刘滢莹

李文英

柯丽宁

崔良敏

徐夏丹

韩慧姝

王艳丽

王晓霞

张红蕾

金丹叶

唐向东

王美丽

刘雪红

唐晓英

时金龙

陆敬梅

李新文

冯加聪

程东升

孟祥霞

段新艳

季竹秀

丁毅斌

黄新囡

国家级一等奖:

郑扬菲

张细林 吴海燕

唐永富

苏红梅 梁佩坤

李丽萍 王洋玉

刘会琼 车

陈慧轶

吕小梅 龚

刘云翔

葛明雯 林道雄

屈艳梅 彭福春

周胜

谢沿红 杨玉秋

邱孝生

刘彦华 国家级二等奖:

卓柳玲

朱美仙

涵 杨海龙

谢中华

夏福胜 鲁洁贞

刘滢莹

刘雪芬 黄

黄翠红

黄成艳 陈泰茂

敏 张雪莲

孙希凤

睿 陈

董建军

平杨

陆昕慧

姬爱华 庞海霞

喆 张凤艳

薛丽萍

王晓湘 张

刘瑞芳

荣 卢启仁

胡永志

吕胜强 方家友

马金红

仉小红 罗开智

唐华秀

立 王敬华

陈荣华

周卫东

省级特等奖:

邹莉莉

朱桂桃

周衍月 赵国汉

张细林

张西云 余仿彬

叶源宗

珍 唐

谭艳君

谭敏红 詹俊华

余锦耀 舒吉武

莫肇琼 胡

何雪梅 卢凤山

赵艳梅 齐丽玲

宋小朋 王晓蓉

静 卢

丰万华 邹

吴莹莹 杨

顾立欣 郑师佳

郑佩茵 席

吴英浓 刘从容

梁球容 何

何超民 陈丽娟

陈承英 张

边丽秋 叶翠艳

阎凤敏 杨风华

亮 胡新丽

周雪玲 刘家元

郑桂兰 王

李春梅 房淑杰

王晓虹 李连彬

王孝珍 张

韩贵杰 薛汉忠

霱 钟

赵柳勤 张韶华

张萍萍 熊清怡

肖悦华 苏蕴瑜

苏国华 徐晓梅

武宏伟 罗志群

陆茵茵 何晓红

刁永红 李

吴晓智 吴凌夫

徐红梅 张金秀

刘远秀 闫明伟

王德富 胡玉琴

魏凤芳 曾继翔

丁毅斌 张永森

张西云 王衍胜

唐升辉 梁大成李钟涛 傅哲夫

方曼梨 蔡建国

王忠义 王

朴明丽 赵

田秋实 粟

王献琴 汪玉玲

荷 胡婵娟

曾祥花 陈晓君

辉 李新文

席昌琴 高吉龙

孙会玲 胡侠靖

梁国庆 戴

张红军 赵建萍

俊 张慧珍

虹 吴小丹

巫彩琴 舒吉武

施丽华 吴艳珍

宇 卢桂英

江 陈

陈翠红 刘

马秀娜 王

周志珍 徐冬兰

骆红军 曹彩虹

黄鹏飞 张荣卫

荀洪燕 华嫣飞

俊 詹凌云

苗 邱宇宁

潘海燕 邝英嫦

黄燕锋 陈友贤

陈颖蓉 邵

倩 吴凌夫

潘建英 赵颖新

慧 周健

萍 吴

红 李金萍

安俊英 王艳玲

邱小倩 吴

萍 姚雪莲

李世玲 孙世良

吴惠清 李海艳

郭东志 薛菊香

周文忠 曾红坚

余青娜 王玉芬

旭 彭海苑

潘希光 路秀芬 林镜炎

徐文健 金红玉

谷磐歌

孙惠娟

廖冬明

张洪明

杨文英 陆茵茵

黄文珍

陈燕玲

贾丽娜

曹晓红

刘远秀

张凤华

黄桂玲

郑兴华

李朝国

崔国庆

陈梅华 余锦耀

田秋燕

潘海燕

罗志民

卢桂英

刘滢莹

刘明广

刘丽萍

刘红雨

梁雪艳

梁二珍

李志嫦

严丽华 李玉玲

何雪梅

范旭玫

于秋菊 黎小婵

何雪玲

范新国

杨玉华 赖文花

崔艳茹

林基涛 赖海容

韩平丽

陈友贤

邝少苗

韩平丽

李姝娟

江玉芬

郭聘鑫

陈凤婷

佟德丽

黄文珍

关亮凯

黄美红

冯燕珊

王东辉

魏吉娥

黄露芹

尹秀梅

郑宏稳 王丽英

朱艳军

张春英

鲁成霞

赵敬伟

张艳红

赵万玉

蔡俊梅

李宁宁

刘丽梅

邱园园

郭桂春

高纪红

周煜晴

李成荣

马碧珍

杨淑雅

马江梅

胡曼玲

潘建华

徐忠莲

廖丽平

宋心心

王献琴

杨晓莉

吴宏燕

戴春平

杨越斌

陈祥亮

王双利 吴云发

李海军

江永鸽 崔永芳

李天勇

黄振芬 赵

李小娟

朝 王济洪

叶志峰 李六柱

毛永柱 姜

何其方 林

李伟霞

吴媚媚 省级一等奖:

朱美仙

周永生

钟俊球 叶树胜

杨文星

婷 韦盛海

王秀端

旭 莫

梅越明

麦弄雅 林

林文金

林进军 黎惠芳 赖海容 黄湘丽 陈燕玲

陈燕华

陈佩娜 朱

李晓春

刘桂萍 厉

韩秀荣

杨永奎 马

盖丽敬

孟丽华 钱忠福

张慧敏

安海美 孙

吴潇彬

俊 周琛云

郭雨泠

谢莎莎 尹伟红

芸 张惠军

陈丽萍

玲 刘文华

保积丽

莉 吴国禹

胡晋红

于美莲 吴成伟

潘培国

王德富 贺国卿

尹红英

陈黎明 段翠芝

王绍勇 秦长元

杨建平

静 吴赛富

雷旭峰

汪莉莉 朱金源

燕桂荣

李宝珠 刘云霞

解文艳 刘海静

王晓清

赵新华 张

张爱林 顾爱萍

瑾 徐文容

琳 舒永明

丽 刘红莉

姜怡珍 孟祥国

岩 杨

伍小平钟菊莲

吴英敏 张韶华

娜 杨琦璧

杨君伟 唐升辉

欢 罗志群

陆慧凌 梁雪艳

梁球容 黄成艳

黄碧娟 陈晖东

陈合群 吴雅丽

赵玉芹 崔凤杰

原 史宏伟

伊 俞凤兰

杨冬梅 蒋小芬

洁 李

杨燕平马小慧

王世珍 杨春明

蒋祖明 肖祥菊

勇 李

王元早 李淑慎

邢淑华 汤玉萍

张小荣 杨国平

侯翠萍 张旺生

张西仓 朱

郭静雯 刘运芳

黄宏生 范红英

烨 田

杨春霞 宋淑阳

杨冀玲 薛丽萍

林道雄 李

何承玲 李雕琦

袁图波 张文辉

胡志勇 隗继刚

党翠香 李

张明宣 王

文 余茵妮

余茵妮 严燕娟

丹 任小红

区燕平陆国汉

陆碧珊 李

李卫华 胡

洪李香 蔡德仙

爽 于

昱 李善姬

房胜非 彭

新 李

惠 李

王丽敏 冯

静 程

旭 高

琼 张荣丽

程晓丽 闫爱娟

王伦芳 朱金环

廉艳双 王玲玲

涛 李

郭俊普 邓

汤红军 杨木根

魏海芬 吴凤梅

李雪莹 佟桂玲

王慧艳 侯久立

刘宏燕 孙清誉

王世珍 任希贤

陈凤梅 荚恒水

马雪峰 兰明顶

平田墨文

桑玉蓉 张允宝

霞 张中海

宁 郭玉亚

余晓东 余青娜

余仿彬 冼

彤 彭祖成彭旭辉 刘妙青

刘红雨 李升华

李启铭 戴

陈玉荣 柴

谭清平魏

涛 熊丽迪

芳 赵国静

路晓熳 关

佳 谷磐歌

张清玲 田

刘景帜 叶春琴

胡立新 张

张戈英 张学峰

斌 吴

秋 单

叶志峰 王

宋彩霞 贺跃齐

唐海波 赵航标

胡永玲 王

祈寿举 高

静 郭文英

高秀敏 李学东

柴米娜 吕迎凤

李正成 王

邢淑华

邓灿明

李冬梅

韩梅红

叶源宗

吴洁妮

欧阳凌

刘红艳

黎小婵

吕庆荣

刘德宏

郭艳艳

海永红

周榕

陈凝洁

康志华

敖光萍

窦兰奎

陈朝玲

徐冬花

魏恩友

李满园

省级二等奖:

钟秀珍

钟小玉

赵柳勤

赵建萍

赵国汉

刘华明

王雪梅

吕庆荣 张伟裕

曾红坚

姚容兴

杨锡辉

谢丽君

吴洁妮

吴凤芳

巫彩琴

王文钢

汪和欣

盛冬芬

饶宝华

区燕平

邱宇宁

欧平富

莫健火

陆碧珊

刘淑翩

刘妙青

刘丽萍

刘惠霞

林卓宏

林泽纯

林茵茵

林清桃

廖国庆

梁月芬

梁柳眉

梁二珍

李子山

李子庚

李志嫦

李吴金

李剑平

黎惠芳

蓝兴军

赖文花

赖三明

邝少苗

孔令斌

黄媛娟

黄新明

黄敏华

黄冬梅

黄翠红

韩平丽 邓设花

邓勤茂 胡素杰

单志冰 孙岚凤

赵沛玲 岳彩杰

张越越 张新宇

英 钟少君

张玉成 姬淑芬

枫 王晓珍

李淑琴 黄立荣

李永芬 马

王伦芳 房淑杰

王晓虹 张祖瑜

李松梅 朱

马玉敏 李家钰

孔祥春 杨

丽 李永红 何纯华

婧 张

施晓清 陶明义

刘洪军 张

官学燕

高焕容 邓勤茂

戴冬梅 曹金兰

李庆玲 林轶群

迪 季婉莹

任亚英 韩

马秀娜 刘

伟 王美丽

杨明玉 楚德艳

杨伟林 高小平

华 谭春燕

罗贤科 彭建元

秀 高艳玲

吴江宇 季生贵

彬 李勤昌

王晓辉 李寿奎 吴学文 舒理敏

项爱红 何

北 王秀云

张志萍 解文艳

李雪莹 冯燕珊

方振宗 陈小兰

陈社教 李文婷

吝俊起 焦淑娟

杨 李秀文

原 孟

陈慧轶 王

王彩红 许丽芳

燕 薛少娟

李淑琴 吴永前

闫明伟 兰明顶

张重庆 张北平

陈传福 何

张先锋 顾秀丽

党翠莲 李朝晖

华 高启荣

涛 雷旭峰

陈黎琴 江陈树

王海燕 柏玉梅

郭永刚 马立民

梁艳秋 方惠青

范旭玫 陈国丽

陈朝枫 张淑田

刘建华 汪宗仁

才国君 马继伟

王新全 龚

王湘豫 张蓉蓉

张晓洁 邓爱萍

沈爱芳 殷

杨敬军 王艳玲

勘静梅 任

王德富 周胜

裘学均 王

曾宪贵 李文英

丽 黄

李继军 张爱华

进 章姝兰

刘志勇 师菊花

任文知 贾清艳

静 代琳娜

鄢海林 范新国

邓永荣

曹彩霞

胡金玲

宋立巍

杨凤兰

姬淑芬

吴四光

刘桂英

刘爱玲

张晓非

卢信友

单永杰

赵春梅

刘汝瑞

张云波

董修青

张白鸽

邓菊红

杨新华

史卫军

李海良

严金山

郭丽琴

张春利

林以广

沈修峰

戴丽敏

熊素文

王立荣

第二篇:小学数学《有几辆车》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有几辆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活动中体会加法交换律,培养学生的数感。

2.是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能看图列出两个不同的加法算式。

3.能熟练计算5以内的加法。

4.利用各种游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创境导入

有一天猴妈妈给小猴子分桃子,她说:“今天我们早上吃两个桃子,晚上吃三个,好吗?”贪吃的小猴子一听,觉得早上才两个,太少了,纷纷摇头表示不满意。聪明的猴妈妈灵机一动,说:“那么这样吧,改成早上三个,晚上两个,可以吗?”小猴子一听,觉得早上有三个桃子吃,好像是多了,于是高兴地答应了。

师:小朋友们,你们动脑筋想一想,猴妈妈第二次的分法,比第一次分的桃子是不是多了? 生:„„

师:现在同学们有两种意见,没关系,等我们学完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再来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二、通过摆一摆,形象感知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笑笑和淘气也来到课堂上和我们一起来学习,喜欢吗?

1、出示小棒图。

师:看,这是笑笑摆的小棒图。你们能照着样子,摆一摆吗? 学生活动。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是怎么摆的?先摆什么?再摆什么? 生:„„

师:哦,明白了,你是从左边开始看起的,先摆了左边的1根,再摆了右边的2根,是这样吗? 生:是。

师:那好,看着这幅小棒图,老师提一个数学问题,大家动动脑筋想想,怎么列式计算。听好了,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生:1+2=3 师:你为什么这样列式?1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 生:„„

师:听明白了吗?老师也听明白了,刚才这个同学是这样摆的,她从左边开始摆起,先摆1根,再摆2根,所以列成加法算式就是1+2=3。你们同意吗? 生:„„

师:大家都是这样的吗?有没有不一样的? 生:„„

师:你是怎么摆的?先摆几根?再摆几根? 生:„„

师:你这种摆法,是从右边看起的,如果要算一共要多少根小棒,又应该怎样列式呢? 生:2+1=3 师:2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 生:„„

师:嗯。同学们听明白了吗?老师也明白了,重复一遍他的意思。

2、课件演示。

师:咦,大家看到的是同一幅图,解决的也是同样一个数学问题,为什么列了两道不同的加法算式呢?

生:„„因为从左边看,从右边看起„„

师:真了不起的发现。原来从不同的观察角度来看,所以解决同一个问题就有不同的列式方法。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事情,如果我们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去观察,也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三、例题。

师:下面,让笑笑和小淘气带我们一起到室外走走,看一看有什么新发现,好吗?

1、出示图画。师:这是哪里? 生:停车场里

师:谁能用一句话来说说汽车是怎么停放的? 生:„„

师:那谁能根据这些信息,像老师刚才那样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呢? 生:有多少辆车? 板书:有几辆车。师:怎样列式? 生:2+3=5 师:你是怎么看的?能说说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吗? 生:„„

师:哦,你是先看到2辆车,再看到3辆车,合起来就是5辆车,对吗? 生:对

师:真棒,笑笑和你的想法是一样的呢。还有谁想到不同的列式方法吗? 生:3+2=5 师: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 生:„„

师:真棒,刚才学到的知识,马上就能运用了。小淘气的看法和你的一样呢。老师奖给你一朵红花。

2、比较算式。

师:同学们看一幅图列出了两道加法算式,现在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的眼睛最雪亮,能找出这两首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到的先跟旁边的同学互相说说,好吗?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

师:怎么样?有什么发现吗?

生:都有3、2、5这几个数。但是2和3的位置不一样。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很了不起。3和2的位置虽然调换了一下,但3+2和2+3的结果是一样。聪明的智慧老人告诉我们。3+2和2+3的结果都等于5,那么我们就可以说:3+2=2+3 板书:3+2=2+3

四、巩固。

1、试一试。

师:同学们真不错,老师相信下面的练习肯定难不倒大家的。请看第一幅图,画的是什么? 生:„„

师: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练习。

2、练一练第1题。

师:好了,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做做手指操轻松一下。还记得吗? 1个手指点点,2个手指剪剪,3个手指弯弯,4个手指擦擦,5个手指抓抓。老师做动作学生列式。学生同桌间互相做一做,说一说。

3、蝴蝶采花。

师:小朋友们,秋天已经到了,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你们成为了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学校里收获知识,连小蝴蝶也要去收集花粉了。可是它们却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那朵花,你们能帮帮忙吗?

4、比一比,谁最快。

师:非常感谢同学们,你们真是助人为乐的孩子,下面我们来做个口头游戏,好吗?

注意听老师说的算式,你们算出结果后,再运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说出另一道与它意思一样的加法算式来,听明白了吗?

5、送信。

师:好,最后一个游戏;送信。这里有三个信箱。分别是3、4、5号,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的哪些加法算式结果等于3、4、5的,你们想到哪一道就在纸上写出哪一道,然后以最快的速度放进篮子里,听明白了吗? 学生活动。师:小淘气也写出一道算式,大家想想他应该送到哪一个篮子里面去呢? 生:„„

师:如果要你根据这道加法算式,写出另一道加法算式,谁能想出来?

五、解决故事问题

师:好了,今天的内容我们就学完了。回过头来看看猴妈妈分桃子的故事,她第二次分给猴子们整天的桃子,比第一次分的是不是多了?

六、总结全课。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吗?

板书设计: 有几辆车

小棒图 汽车图

1+2=3 2+3=5 2+3=3+2

第三篇:《有几辆车》教学反思

一、规律的总结

这一节课中的教学重点就是体会加法交换律,在课的一开始我设计的笑笑与淘淘看图根据视觉先后感知“有几辆车”,这一环节就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加法交换律,但在课中学生只能说出2+3=5,3+2也等于5,却不能总结出规律性的话,在这里我便出示了2+3=3+2的规律性总结,并引出了加法交换律的概念。后来发现,其实类似这种规律性的总结不必过早出示,应继续让学生通过进一步学习自己探索总结。

二、“加数”概念的提出

加法交换律的规则是“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在给学生出示加法交换律概念时,我用了“加数”一词,忽略了以前我并没有提到过这个概念,这样很容易引起学生对规律理解模糊。所以在课堂中的用语一定要符合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

三、“兔子”能加“萝卜”吗?

这是一个很多低年级学生都会犯的错误,当这节课中,一个学生将兔子和萝卜加在一起时,我毫不犹豫的告诉他,不是同类的事物是不可以加在一起的。课后几位有经验的教师告诉我,遇到这类问题不如让班里其他同学来说说,兔子能不能和萝卜加在一起,并且反问那个学生,如果加在一起了,得出来的是兔子还是萝卜呢?这样让学生自己找到正确答案,远比老师硬给的效果要好。

这节数学课虽然创设了有趣的故事情节,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且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能力,但仍有诸如整节课都局限在课本之中缺乏创新精神,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激励手段不够丰富等遗憾之处。希望能和更多有经验的老师一起学习探讨,设计出更好的数学课。

第四篇:有关于《螳螂捕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螳螂捕蝉》是苏教版第十一册的一篇历史故事,讲述了一个少年用讲“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寓言说服吴王打消攻打楚国念头的故事,说明了不能只顾眼前利益的道理,深刻地揭示了事物之间互相依存,应全局整体思考的寓意,塑造了一个机智勇敢的少年形象,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作为六年级的学生,从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来看,基本能体会到文章的主旨。那么我们语文老师怎么办呢?语文如同人文宇宙中承载生命讯息的一艘小船,教师能在文本背后这个意义世界走得远些,学生就能跟得远些。(当然,老师不能让学生过分深入,也要根据学生年龄决定)语文课程作为母语教育,其设置目的不只是为了把握一种工具,它是要培养具有我们民族的行为方式和思想精神的人。因此,我仔细阅读了这篇故事,发现两个串联的故事之中蕴藏着人类社会交往的交际法则(在当时是君臣之间的交往法则)。吴王乃一国之君,且独断固执,少年是用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进行了具有谋略意义上的劝说呢?这是一个难点。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育是一个具有整体性和教育性的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是它的基本特点。因此,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来确定综合的目标体系。

本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用简洁的语言进行内容复述;把握“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含义,会用“自由安闲”“恍然大悟”造句。

2、把握“思前想后”的读书法,学会推己及人、推测事物发展可能性的思维方式。

3、通过对文本语言材料的阅读,懂得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要保持社会和谐共处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

㈠直奔重点,引向最精要处

课堂中的活动安排不应该是随意、任意的,而是需要对活动进行系统规划设计并进行科学组合,在教学过程中构成一个逻辑环。本文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是一个表象,与题目文意间的距离最小,所以它应在逻辑线路的第一层。

我问“故事中哪几段直接讲述了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快捷迅速地把注重力指向第9、11自然段。我指名学生朗读这两个自然段,其他学生边听边圈画:在这个故事中涉及到了哪几个具体对象。借板书画一个关系链:蝉——螳螂——黄雀——少年。在这个关系链中,蝉是最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它整天叫着“知了,知了”,却对自己将碰到的灭顶之灾浑然不觉。这样的人可以用什么成语来形容呢?自得忘形、自鸣自得……等等,学生体会“自由安闲”“悠闲”中强烈的讽刺意味就不难了。而其他几个具象由于比较类似而可以一笔带过,不再浓墨重彩地进行处理。

这一组块最后,我请学生借助关系链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完成复述的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中的口语交际应在具体的交际情景中进行,让学生承担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老师先扮演小弟弟的角色,请学生讲给小弟弟听,引导学生尽可能采用生动、简洁的口语来复述;再变换角色,老师当吴王,引导学生注重语气的转换。

㈡多元体验,引向最广阔处

“吴王听了少年的故事,恍然大悟。”什么叫恍然大悟?就是一下子明白过来了。这时候老师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再次凸显寓意:吴王明白了,你小子说这么一大段话,无非就是为了说一句话。哪一句?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齐读,加深巩固。贾志敏说“三分文章七分念”。到这里,我请学生再次好好读书。“吴王还明白了什么呢?”这个问题可以指向文章的不同空间,也可以因学生理解特点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答案。

语文教学中有很多种读法。出声朗读比较适合一开始接触课文和对文章有了深刻理解之后,而默读有助于学生产生独特的体验,迸发思维的火花,把思维更向纵向深入。

我送给学生一种读书方法:思前想后法,也就是读读前面的,看看联系后面的,你能得到哪些新的收获?

学生通过读书、思考,得出:

1、吴王明白了少年说的寓意。清醒地熟悉到自己身处的情势实际与寓言故事相差无几,自己也是这个关系链中的一员。怎么得到的?课文第一自然段早有交代,引导学生读一读,说一说。

2、吴王明白了少年的用意。结合着少年的行为体会一下,少年几天来异样的表现有了原因。

3、吴王明白了自己该如何决断。“取消了攻打的念头。”便是证实。如此思前想后,全文贯通!

㈢适时点拨,引向最深远处文及此,似乎意已断。但诚如前面所说,语文课堂是人的课堂,是文化的课堂,是民族的课堂。

因此,结尾处,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吴王明白了少年的专心,从好的来讲是专心良苦,从坏的来说则叫居心叵测。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全在吴王一念之间。那么吴王会怎么处置少年呢?从结果可以推想应该不会处罚。那么少年这次说服成功的奥妙何在呢?这个问题故事里没有揭示,但生活中却十分需要,让学生讨论一下。

通过交流,可以小结出两点:

1、少年方式巧妙,增强了成功的可能性;

2、少年是站在吴王的利益角度着想,忠心可嘉。

以此类推,我们在生活中,若要说服别人,也当注重这样两个原则。

最后,我给学生留一道口语交际题。说服大师在试图说服别人时,先确定自己的目的,并把握住“站在对方立场设想”和“事情的可能发展”两大原则,就能增加说服力!请你也来试试看。先勾选你说这段话的目的,再写出说服别人的话。

一、目的:□想增加零用钱 □想买新的玩具 □想出去旅行□其它()

二、我会

这么说:()尾声引用周老师的一段话,其实就是想表达本次说课中努力体现的三个理念:科学设计教学逻辑、尊重学生的多元体验、重视老师的适时点拨。

第五篇:《有多重》教学设计

《有多重》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通过多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了解1千克 和1克 的实际质量。掌握“ 1千克 = 1000克 ”,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能结合对千克、克的感受对一些物体的质量进行估量。

3、体会数学就在身边, 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教学重点】:在活动中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掌握“1千克 = 1000克 ”,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难点】:初步形成克、千克的质量观念,能结合实际正确应用质量单位。

【教学用具】:各种秤、多媒体课件、1千克的盐等多种物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感知轻重。

1、游戏导入。请三位学生到台前做“背一背”的游戏(请一位同学背另外两位同学)背的同学把感受讲给同学们听,让学生感受到人是有轻重的。

2、联系实际,掂一掂。

请拿出到超市购买的物品。如:一袋奶等。然后分小组用手掂一掂,互相比较一下自己所买的物品和小组同学的物品比哪些重、哪些轻。让学生选出其中最重的和最轻的物品。

从刚才的汇报中,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有的后面带“克”,有的是“千克”。比较轻的都用“克”作单位。比较重的用“千克”作单位。)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千克和克是国际通用的两个质量单位,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克和千克”。克的国际单位符号是g,千克的国际单位符号是kg。

二、在活动中体验感悟。

师:看来物体是有轻有重的,怎样才能知道物品的轻重呢?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

师;你们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秤?

欣赏课前学生收集有关秤的资料做展示,如台秤(盘秤)、天平、电子秤、弹簧秤、磅秤等。最后介绍本节课要用的台秤和天平。

(一)建立1千克 的概念

(1)估一估:请学生从学具袋中拿出一袋盐,掂一掂、估一估一袋盐有多重?一起来看质量标注500克 来验证。

思考:一袋盐重500克,那两袋呢?(1000克 板书)

掂一掂1000克 重的盐,感受1000克的质量。

(2)称一称:思考:再来称一称这两袋盐的重量,引出弹簧秤或者台秤的用法,师做补充。

放进方便袋里称一称1000克的盐,读出结果1千克。(板书)

(3)思考:师:还是这两袋盐,计算得到的是1000克,用秤称是1千克,你发现了什么?(1000克 等于 1千克。)

(4)估一估。拿一个塑料袋装苹果,再掂一掂,估计一下大约几个苹果是1千克,然后再称一称,并互相说说1千克 大约有几个苹果。

(5)找一找。在小组内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质量也大约是1千克 吗?并称一称,掂一掂,感受1千克 的重量)。

(6)说一说。说说生活中以千克为单位的物品和它的质量。例:

1000枚2分的硬币、10包饼干、2瓶矿泉水、1小串香蕉、2包盐„„

(二)建立1克 的概念

1、猜一猜:1克 究竟有多重呢?拿出一克砝码,让学生先用手掂一掂,再猜一猜1枚2分硬币有多重?

2、师介绍天平的用法,称一称。

师:天平不仅能比较东西的轻重,还能称物体的重量,称比较轻的物品的重量,常用“克”做单位。

老师用天平称,让学生发现2分硬币有多重?(1克)

3、掂一掂:一起来掂一掂感受1克的质量,说说自己的感受?(好轻)

(再次拿起来,让学生建立1克 的概念)

4、说一说:生活中大约重 1克 的物品。

学生举例:如:一小块橡皮等。

5、做一做:从桌上的物品中,挑选出比1克轻的和几个是 1克的物品。请学生先掂一掂、估一估有多重,再用天平称一称。(如果多一点或少一点,取整数)

6、生活中1克 的物品不是太多,更多的是十几克、几 十克、几百克的东西。请同学们感受10克 有多重。

总结:刚才我们通过估一估,称一称、掂一掂的方法感受了不同物品的质量,知道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而且还知道了他们之间的关系是1千克=1000克。

三、在实践活动中巩固应用

填写合适的质量单位。

(1)一个乒乓球重1();(2)一袋洗衣粉重1();

(3)一管牙膏重100();(4)一个小朋友重23();

四、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延伸。

请同学们课后在我们的生活中(家、商场、校园、小区等)展开寻找千克、克的活动。

五、回顾所学,归纳整理

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全课总结:较轻的物品用克作单位,较重的物品用千克作单位,他们之间的关系是1千克=1000克

板书设计: 质量单位 千克 kg 克 g 千克

=

1000克 kg

=

1000 g

有几辆车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