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编辑:烟雨蒙蒙 识别码:69-893201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1-31 09:15:1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四语上册第六单元单元备课

【课标要求】

1、识字与写字能正确认读本单元生字,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本单元生字、词语,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习作读懂习作要求,解决两个问题:写什么,怎样写?

4、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交谈。

【教学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

1、读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并能正确地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意思,通过对语言的理解,领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发展性目标

1、充分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3、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情感。

【教学内容分析】:第六组课文以“人间真情”为专题,包括三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和一个语文园地,编者精心地挑选文章,一篇篇充满人间真情和真挚的爱意,相信一定会拨动学生爱的心弦,激起仿效的意愿,以爱启迪爱,以爱传播爱。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要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写法,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感。

【本单元教学难点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要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写法,激发学生的美好情感,感悟相互关爱带来的快乐和幸福。

【解决措施与教法建议】

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3、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课时划分】:《古诗两首》 2课时

《搭石》 2课时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 2课时

《卡罗纳》 1课时 《给予是快乐的》 1课时

《语文园地六》 4课时

共12课时

四语上册第七单元单元备课

【课标要求】

1、识字与写字能正确认读本单元生字,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本单元生字、词语,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2、阅读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习作读懂习作要求,解决两个问题:写什么,怎样写?

4、口语交际能用普通话交谈。

【教学目标】

一、基础性目标

1、读本单元的生字词语,并能正确地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的意思,通过对语言的理解,领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二、发展性目标

1、充分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

2、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运用于自己的作文中。3、能从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学习其优秀的品质

【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以“成长的故事”为主题 编排了精读课文《为中华崛起而读书》、《那片绿绿的爬山虎》:略读课文《乌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和语文园地。这几篇课文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别人的成长故事,学生在阅读时一定会受到启发,在体验别人成长经历的同时,思考自己成长中的问题,学习如何立志,如何自立,如何与别人相处。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和习作是整合在一起的,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活动角度,是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确定的,为学生深入地思考和交流成长故事提供一次很好的机会。“我的发现”和“日积月累”的安排,展示了他们对成长、人生的一些积极看法,交流综合性的学习成果,体验成长的快乐。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在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练习上下文体会深刻含义的词句

【本单元教学难点】

1、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要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写法,同时学习修改i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2、能对文中的人物和事迹进行评价,增强独立生活、自立自强的意识。

【解决措施与教法建议】

1、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引导学生品味语言,领悟作者的写作方法。

3、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了解更多人的活同龄人的成长故事,并联系实际体会成长中的快乐

【课时划分】: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2课时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2课时

《乌塔》 1课时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1课时

语文园地 3课时

共计 9课时

四语上册25《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部分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抓住重点词句、发挥想象,深入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重点: 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教学准备:

1、媒体课件

2、生字卡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两分钟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师:有一个这样的人他活着的时候为人民鞠躬尽瘁地工作,为国家呕心沥血地奋斗;是他,在民族面临重大苦难之时挺身而出;是他,在国家陷入极度混乱之时,力挽狂澜,保存正气。有这样一个人当他离开这个世界时成千上万的人们自发为他落泪送行,联合国全体成员为他下旗致哀;有这样一个人,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没有留下一个后人,一分财产,一点骨灰,却永永远远地留在中国老百姓的心头上。他就是──周恩来!周恩来这个名字,陪我们走过了一百零五年的风雨历程,在二十六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深切地为他的精神所打动,这是为什么?这就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国爱民的心灵,一个报效中华的伟大理想。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他小时候立下宏伟目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二、理解课题1、请学生跟着写课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后,全体朗读一遍课题。2、提问:这个课题里面哪个词是我们不理解的?(崛起)请查查词典,说说它有几种意思?哪种意思更适合本课的意思?3、说说课题的意思。4、根据自己理解出来的意思再次朗读课题。

三、理解生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用笔画出生字生词,带拼音的生字词多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读顺。2、学习生字: 崛、帝、范、巡、嚷、惩、铿、锵。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看看哪些字特别容易读错、哪些字容易混?如果有哪个字特别不太认识,赶紧去请教别人,看看有什么办法记住它。等一下,我们看看小组学习的效果怎样?如果整个小组都读认识了,那就请这个小组的同学都把手举起来。3、检测小组学习生字的效果。请一小组全部读,全班同学判断对错。请二小组读,如果读对则全班跟读。4、在认识生字的基础上拓展课外词语。(师:这些生字你还在什么词语里面见过它?)提问若干同学。检测学生自学词语的情况。出示:帝国主义、焦点、伯父、模范、疑惑不解、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诸生、抱负、胸怀、铿锵有力、喝彩、振兴中华5、生词正音。学生跟随教师鼠标朗读一遍屏幕生词6、提问理解词语的好办法有哪些?(一查工具书;二联系上下文;三请教别人。7、本课出现的这些词语,哪些是你大概理解它的意思的?(提问个别学生。)8、教师帮助理解比较难的词语。(帝国主义、灯红酒绿。9、除了词语之外本课当中还有一些比较长、比较难的句子。老师把它拿出来让大家看看,读好了这些句子,读课文就没有问题了。

出示难句:⑴ 他们急忙奔了过去,只见人群中有个衣衫褴褛的妇女正在哭诉着什么,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⑵ 嘿!这一带果真和别处大不相同:一条条街道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黄头发、白皮肤、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⑶ 周恩来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魏校长的喝彩:“好哇!为中华之崛起!有志者当效周生啊!”。

指导朗读。10、为了帮助大家系统地记忆这些生词,老师用文字把它们串联在了一起组成了一段话。这样不但能够提高我们的记忆效果,也能够帮助我们培养写作能力。出示:1910年东北是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伯父的一句“中华不振”让在模范学校读书的周恩来感到疑惑不解。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星期天他来到了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外国租界地,看到有人在那里吵嚷。原来是那些耀武扬威的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得意扬扬的外国肇事者,反而训斥中国妇女。于是周恩来在心里立下了振兴中华的抱负。当校长问到诸生为何读书时,他铿锵有力的话语博得了校长的喝彩。11、去掉疑惑不解、风和日丽、灯红酒绿、得意扬扬、铿锵有力等形容词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词语的理解边读边补充完整。

师:如果还有词语我们无法理解怎么办?

(呆会进入课文的时候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三、初读课文(师:经过了刚才的学习我想同学们读课文一定没问题了。接下来,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课文,把我们读得不太好或不容易读好的地方多读几遍,可以请别的同学帮你听听,让他给您提提意见。)1、学生自由练习朗读2、展示: 师:下请3个同学合作为大家展示一下。指名读(1~6自然段)、(7~8自然段)、(9~16自然段),最后一段全班齐读。(其他同学听一听,看看他们的字音、句子是否读准确了,呆会咱们来评一评。)3、学生评价朗读效果。对学生指出来的错误进行更改。(1到2名学生进行评价。)4、给课文做眉批。师:有个文人说过:“不动笔墨不读书。”接下来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笔,读一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是讲了一件什么事?把课文当中你特别有感受的句子勾划一下,或者在旁边简要地写一写自己的感受。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在课文中作个标记,等一会儿咱们交流。5、交流本文的主要内容。(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出示:什么人在什么时候做了什么事?帮助学生概括主要内容。)6、交流学生感受较深的地方,并注意提问为什么有这种感受?(视学生反应情况交流1至2名。)7、交流学生有疑问的地方?能够由学生解答的尽量让学生给予解答,不能够解决的把问题写上黑板留下节课解决。

四、写字训练

1、打开课本124页,看一看本课的12个生字。看一看,哪些字在写的时候要特别地注意。(巡、嚷等。)2、教师示范。3、学生练习。(师:同学们把大家刚才提到的比较难写的字或者你认为难写的字在练习本上练一练,练几遍你自己决定,练到你满意为止。)4、个别评价。

第二课时

一、从题目入手,引出全文主线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与理解,我们知道课题的意思了。那通过上节课的理解,你能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说题目吗?你是从课本上的什么地方发现这句话的?(出示两句话,学生感受其语气:坚定、铿锵有力)从读中感受到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决心。这句话的意思与课题的意思一样,这是课文给我们的一个提示,说明这句话是课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那咱们一起认真地把这句话写下来。板书: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当时的中华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板书:中华?)请大家阅读第1~6自然段,想一想伯父与周恩来的一番对话。看看从伯父的嘴中,我们能知道些什么?(我们从伯父的嘴中知道了当时的中华是“不振”的。(板书:不振)3、自由练习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谈谈自己的感受。4、男女同学分角色表演对话。

二、分析课文的第二部分

1、师:从与伯父的对话中我们感受到周恩来的种种疑问,终于有一天他决定自己亲自去看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第7、8自然段,一边读一边想像当时的情景。特别让你感到气愤的地方多读几遍,等下咱们交流交流。

下列环节根据学生回答情况作机动处理:第7自然段:⑴(提问找到这里的学生)你从刚才的句子里面感受到了什么?从那些词语里面感受到种界的繁华?哪些词语感受到巡警的威风。(如果学生一时不会回答,那么老师引导:为什么会让你气愤?)⑵ 全体学生带着问题再读句子。谈谈感受。(教师引导之所以造成这样的原因在于“中华不振”。)

第8自然段:⑴ 这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⑵ 出示:请你根据课文的内容想像──妇女会哭诉些什么呢?洋人会说些什么?围观者又会说些什么呢?

(提问这样想像的根据是什么?)⑶ 带着总结出来情感(妇女悲伤、洋人得意、围观者愤怒而无奈)再读读本段。⑷ 总结刚才分析的结果,其原因还是在于“中华不振”。

2、同学们,像这样令人气愤的事情在当时来说太多太多了。当时的那个“不振”的中华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请大家看看一组图片。

(播放相关图片,加深学生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

3、访问看完图片后的感受。

三、分析课文的第三部分

1、看到这样的镜头,周恩来终于明白了中华不振的真正含义。那就是“国家落后,人民就要挨罪。”可是从租界地回来之后的周恩来并没有因为明白这个道理而沾沾自喜,相反地他陷入了一片沉思。请大家齐读第9自然段,想一想周恩来一个人沉思时都在想些什么?并把你想到的用笔记下来跟同学们交流。

2、经过认真、充分的思考后,周恩来的回答赢得了魏校长的喝彩。请问,他的理想跟其他同学的理想有什么不同?

四、课外拓展,交流感悟

1、正是因为少年周恩来就认识到中国人要想不受到帝国主义的欺凌,就要振兴中华,努力读书。所以才有了后来的开天辟地的丰功伟绩。请同学们看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光辉而伟大的一生。(展示“周恩来光辉一生的图片”。)

2、(如果有时间)看完影片后,我想同学们一定深有感触,就让我们带着对周总理的崇拜与感动把这篇课文从头到尾大声地朗诵一遍吧。

五、布置课后作1、讨论:我为什么而读书?2、抄写本课的生字词。3、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找找四个字的词语。

四语上册2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推荐、眼帘、删掉、规范、燥热、融洽、黄昏、客厅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含义的深刻。

4、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5、通过学习课文,感受叶老对文的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的文品和人品。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的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修改作文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懂得学作文应先学会做人的道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精彩两分钟

一、揭示课题,激趣导入。刚才我们复习了《爬山虎的脚》今天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也写了爬山虎,齐读课题。(那片绿绿的爬山虎)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放声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2、自学生字新词(同桌练习读准含有生字的词语)

3、检查自学情况(1)开火车的形式读词(2)自由读这两组词。想一想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写谁的。莫名其妙 愣住 意外 认真平和 质朴(第一组写肖复兴,第二组写叶圣陶)

4、理清课文结构:课文写了叶圣陶和“我”之间的那两件事?(修改作文1—5自然段,邀请做客6—10自然段)

三、细读课文,重点品味“修改作文”

1、出示自学提示,学生自学。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2、全班交流预设一(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翻开我的那篇作文,我一下子愣住了:映入眼帘的是红色的修改符号和改动好添加的小子,密密麻麻,几页纸上到处都是红色的圈、勾或直线、曲线。(1)我有什么感受?从哪些词中可以感受到的?(“密密麻麻”和“到处”感受到叶老先生的认真)(2)指名有感情的朗读,注意关键词要读出感情。过度:同学们,作者回家又仔细的地看了几遍叶老先生为他修改的作文,又看到了什么呢?学生找叶老先生为作者修改的三处读一读。你们在仔细看看叶老先生的圈画,有感受到了什么呢?(3)出示两句话:“怎么你把包几何课本的书皮去掉了呢?”和“你怎么把几何课本的包书皮纸去掉了呢?”,哪一句好?好在哪?(4)同学们,看到叶老先生这样一位大作家为“我”修改的作文,你感受到了什么了?那作者是怎样表达他的感受的呢?

预设二(课件出示)我虽然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1)你们知道吗?叶老先生为我修改的作为大概1500多字,可是却为改了一百多处呢!如果你是作者,你有何感想?(2)出示叶老挑灯批改作文的画面。当时的叶老先生已经年近七十岁了,夜深了,老人仍然不停笔,还在牵挂着我们这些孩子们呢!全班一起读。

四、抒发感情,谈谈感受。此时此刻,叶老先生在你们眼中还仅仅是一位认真的老人吗?他还是怎样的老人?

体会评语

1、叶老先生不但认真,细致的修改我的作文,还给“我”谢了一则简短的评语。(自己读读)

2、这则评语不仅告诉肖复兴也告诉我们怎么写好作文,你还从这则评语中感受到什么?(学生谈感受)

小结:叶老先生对“我”的鼓励使“我”竖立起了写作的信心。

五、小结本节。提出质疑。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不仅感受到了叶圣陶的认真、细心,也学到了不少写作方法。那么这篇文章是作者纪念叶圣陶写的,为什么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六、扩展练习:叶老先生还有不少写作文的好方法,发给学生资料,课下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回忆内容,深入理解

1、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与谁之间的哪两件事情?(学生回答)

2、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这件事,让“我”感受到什么?

3、叶老邀请“我”到他家里做客,又给“我”留下怎样的印象呢?

二、学习“邀请做客”。过渡:15岁那年暑假的一天,叶老邀请作者到他家做客,他有幸见到了这位大文学家。这次的见面,叶老又给作者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二部分,画出重点句子

1、学生自读,识记

2、把自己刚才的读书所得和本组的同学进行交流,展开讨论

3、交流汇报并出示课文的相关句子

我们交谈的很融洽,仿佛我不是小孩,而是大人,一个他的朋友。他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含期待、、、、、、一至不知黄昏的到来(1)引导学生好好的读这句话,读懂这就话的意思了吗?(2)联系生活理解“融洽”这个词,怎样的两个人会在一起融洽的交谈?而现在一个是大作家,另一个是普通的中学生,你又感觉到什么呢?(3)抓住对比理解“融化”引导:你见过什么融化?它们为什么融化?“心”会融化吗?“心融化”是什么意思?(这是没心的感动)为什么作者的心会被融化?(4)指名读句子,在用“因为、、、所以”回答问题。(教师随机板书:亲切、质朴)这句话中,有一对近义词,你找到了吗?(蕴含——包含)

4、补充资料,拓展文本。(1)个性解读,猜想“期待”:同学们,叶老对我包含着怎杨的期待呢?请你看着这幅图画,联系课文展开合理想象,莱猜想一下叶老先生会对作者谁哪些期待的话。(学生自由的发言)(2)引读叶老期望的话

“爱好文学的人不要只读文科的书,一定要读多科的书。”“ 我们的中国人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搞文学的人不搞清楚自己的历史更不行”

5、深情朗读,升华期待。同学们,面对着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文学大师,面对这样亲切的话语,面对这样热切的期待,我们的心怎么能不融化?让我们满怀感激之情再次朗读。

三、聚集难点

1、尝试命题,引导质疑(1)要点回顾:文章中讲了那两件事情(修改作文,邀请做客)(2)尝试命题:如果让你来给文章起名的话你会起什么名,并说处你的理由(3)引导质疑:课文主要写叶老为我修改作文和邀请我做客的事,为什么作者要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为题呢?(自由讨论)

2、学习写景的片段。预设:

(一)、刚进里院,一墙绿绿的爬山虎、、、、、闪烁这流利的光芒。

(二)落日的余晖染红了、、、、、、、显得虎虎有生气。请自由的读这两段话,你发现他们分别是些什么时候的爬山虎吗?(第一处是下午刚进院时见到阳光照耀下的爬山虎,突出夏日,联系上句点明“下午”;第二处是黄昏的时候照耀下的爬山虎,突出“落日”,联系上下句点明“黄昏”品读句子,同学们,让我们细细的来品味这两句话,你感受爬山虎什么特点?哪些词句让你有了这样的感受呢?圈出重点词句,自读一读,爬山虎的美与叶老的为人有什么联系呢写爬山虎其实就是在写叶老生的为人(借物喻人,借景抒情)

3、人物与景物的对比欣赏。让我们再次的走入文本,去体会绿绿的爬上虎和叶老先生的相似之处,去感受作者看到爬山虎的所思说感。出示:我虽未见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改中体会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刚进里院,一墙、、、、、、、、、、、、、、、、闪烁着迷离的光点。(我在叶老家看到爬山虎,立即想起叶老写的《爬山虎的脚》。虽还未见到叶老,却让人感受到可亲可爱,同时也表达我快要见到受人尊敬的大作家时的那份激动、紧张的心情)

四、深化文本

1、写话:面对这位真诚质朴、平易近人的老人,我们也一定有很多话要说》

2、阅读积累:推荐阅读《我教儿子学作文》

四语上册27《乌塔》

教学目标:

1、认读6个生字,以及“洗漱、惬意、反驳、逻辑、筋疲力尽、电话号码”等词语。

2、读懂课文,学习乌塔自立自强的精神。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通过描写人物言行突出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课文的叙述和描写中了解人物的特点,并在阅读后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见解教学重点:对文中的人物或事进行评价,阐述自己独特的看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和谁去过什么地方?

2、这节课我们来认识以为了不起的德国小姑娘(板书课题),看看他是怎样旅游的。

二、指导学生自学课文

1、出示自学建议

2、学生自学课文

3、交流初读感受,提出质疑之处

三、再读再悟,研讨质疑

1、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认真思考,自读自悟。

2、小组内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互助解疑(1)引导学生着重研讨“你对乌塔独自一人游欧洲有什么看法和见解(出示课件,介绍欧洲)要让学生畅所欲言,大胆的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2)谈一谈你对“光从电视和书本中认识世界总不完美”这句话的理解(3)你认为中国孩子缺少乐趣吗?(学生自由的说一说)

4、快速的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谈一谈乌塔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从文中的那个地方可以读出来?说说你的理由和见解(1)热情、活泼。如他一见到我,立刻做起来打招呼,问我玩的怎么样,、、、、、、她一听,高兴得打叫。(2)生存能力强如:乌塔说她在家里就有设计好了旅行的路线和日程。每到一地就先查警察局的电话号码,一便危险、、、、、、、发广告单,假期还到别人家里陪小孩玩。(3)有责任感 如:然后给家里拨个电话或寄张明信片。(4)做事有条理,有计划。如:这次旅游她准备了整整3年,读了很多有关这些国家的书籍。

四、知道学生交流讨论

1、小组讨论交流,请学生积极发表见解(1)可不可以像乌塔一样单身外出旅游(2)自立精神与冒险有什么区别?怎样才算自立?(3)从乌塔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启发,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话题来谈

2、小结(1)我们应向乌塔学习她的独立精神,但并不是要我们每个同学去像乌塔一样独自一人外出旅游,而是要我们从日常生活和学习各方面克服依赖思想,逐步实现自己的独立能力。(2)一个人外出,要有家长的同意和做些充分的准备(3)要像乌塔一样有主见而不盲动,大胆心细,会待人接物,一个人的自立精神、生活经验、生活能力,只有通过时间才能锻炼出来。

五、作业:把故事讲给父母听,听听他们的意见,自己有什么想法写下来。

四语上册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自读课文。通过自读,知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并明白其中的道理。2、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和他人。3、掌握书信的格式。4、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

教学重点:学习书信的格式和写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懂得书信的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的道理

教学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柯岩的资料(包括多媒体的图片材料),收集其他名人志士给少年儿童的书信。查字、词典并结合课文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了解作者

1、师:同学们,你们写过信吗?给谁写信?为什么写(写了什么内容)?学生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没写过信的同学,可让其说说“你或者父母收到过别人的信吗?信中都说了些什么?

2、板书课题:师:今天,我们来学习两封书信,一封问一封回。(教师边说边板书课题。)3、简介柯岩:师: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收集了相关的资料,大家拿出来看看(学生出示资料)。柯岩,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已出版专著50余部,最著名的诗歌有《周总理,您在哪里》。4、说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意思:尺和寸放在一起,尺比寸长(老师或者学生出示它们各自的长度),但尺和更长的东西相比就显得短了(出示比尺长的物体)。寸虽然很短,但寸和比它小的东西相比,它又显得长了(学生或老师出示比寸短的东西)。

5、作者为什么以此做题目呢?你读了课文后就会明白的,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二、自读自悟

1、出示导读提示:师:同学们,这是由两封书信组成的略读课文,老师相信大家一定能读懂这篇课文,并有所收获。自读的时候,下列问题或要求也许对同学们会有所帮助:⑴ 张国强同学为什么要给柯岩老师写信?信中他叙述了哪些苦恼?⑵柯岩老师是怎样帮助张国强分析原因的?柯岩老师在回信中还叙述了一些自己亲身经历的事,这有什么作用?⑶你明白了为什么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来作题目的原因了吗?⑷你还有哪些新的发现或者问题(请简要地写在书中的空白处)。

2、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学生自读的时候要给足时间,同时老师要参与其中并提示一些方法。

三、交流讨论1、交流上面提到的几个问题:交流时,要读(读有关的原文)和说(说自己的理解)结合,问题⑷是最能体现学生个性化阅读的,所以要作必要的启迪和挖掘,但又要区别对待。2、这封信对你有帮助吗?你妒嫉过别人吗?别人妒嫉过你吗?通过学习柯岩老师的回信你有什么想法?有代表性的让学生交流,要尽可能的说得具体一点。3、通过学习这两封信,看看书信在格式和语言上有什么要求?⑴格式:①称呼(顶格写,后面加冒号,怎样称呼,依人而定,称呼下面加问候语)。②正文(将要叙述的事情和说的话写清楚,格式按常规的行为格式)。③结语(单独一行并空两格写上祝语,内容因人而定)④写信人姓名和日期(信的正文的右下角,分两行写)。

⑵语言方面:相当于与收信人进行面对面的说话,一般用你或者“您”,写给很多人的要用“你们”或“您们”。语言亲切与否,根据收信人和要叙述的事情决定。

四、质疑拓展1、质疑解惑: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不理解或者感到疑惑的地方。2、拓展延伸:⑴出示冰心的《寄小读者》或《再寄小读者》,鲁迅的《给颜黎民的信》(具体的内容略)。让学生读一读内容,看一看格式。⑵ 练笔:张国强收到并阅读了柯岩老师的回信以后,对他会有什么启发?他会打算怎么做?假如你就是张国强,围绕上述问题仔细想一想,然后给柯岩老师写封回信汇报一下,注意信的格式。

板书设计 28*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

讨教:作文获奖──嫉妒、寂寞

书信格式:1、称呼 顶格、加冒号

2、正文 另起一行

3、结尾 另起一行、顶格4、署名和日期 右下角先署名后写日期

四语上册《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1.口语交际与习作:通过口语交际与习作训练,深入思考和交流成长中的故事和成长中的问题。2.我的发现:通过阅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学习一边读一边想的读书方法和习惯,体会到:读书时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现问题后,要想办法解决问题。3.日积月累:积累一些古代名句,通过了解古人对于成长和人生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看法,受到启发和激励。4.展示台:展示、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成果,体验成长的快乐。教学重点: 通过小东和小林的谈话,学习边读边想的学习方法和习惯,体会到,读书时要深入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发线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学习1.回忆本组课文,围绕“成长的故事”谈谈自己的感受。2.谈话:日子一天天过去,我们一天天长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有过获得成功的喜悦,有过遭受挫折的烦恼,也遇到过困惑不解的问题。但无论怎样,成长的经历都是令人难忘的。板书题目:难忘的成长经历

二、明确要求1.自读题目,勾画口语交际与习作的要求。2.交流:说、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交流读《乌塔》的想法,写“从《乌塔》想到的;讨论信中的问题,写回信。

三、口语交际1.认真阅读书中提示,以及《乌塔》、书信,确定自己感兴趣的话题。2.按要求独立准备,并说给自己听一听。3.根据选定话题进行分组。选同一话题的人过多,则可再分小组,每组以4—6人为宜。4.分组交流,要求每人都有机会交流自己的看法。5.指名在全班交流,集体评议。6.根据评议修改自己的谈话内容,说给同桌听,注意两人间的交流。

四、引导总结1.请你来总结这次口语交际活动。可从同学表现、老师表现、交际内容、交际方式等进行总结。2.请你为下一次口语交际活动提建议。

第二课时

一、引入谈话:上节课,同学们选择了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交流了难忘的成长经历。听过之后,我也想起了自己的童年,想起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那些难忘的经历。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难忘的成长经历”。

二、明确习作内容及要求1.写自己或别人的成长故事。要写得清楚具体。2.写“从《乌塔》想到的”。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3.给“需要帮助的王虹”写回信。要把想说的意思写清楚,书信格式正确。

三、指导习作1.根据自己选择的话题理出提纲。2.交流提纲,分组指导。话题一:写谁的什么事。阅读本单元课文学习如何写。话题二:《乌塔》主要讲了什么事?你对文中什么问题最感兴趣?对此你的看法是什么?(建议联系生活实际举出例子)。话题三:王虹遇到了什么烦恼?你的看法是什么?你认为她该怎么做?(指导书信格式)

四、学生独立习作,老师巡视指导

五、习作交流与讲评。1.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2.每个话题选出代表作讲评。

六、修改誊抄。1.生根据讲评修改习作,可同桌互相提建议修改。2.誊抄习作。

七、拓展活动:话题一:编成短剧演一演。话题二:开展读书心得展示活动。话题三:自学信封写法,把回信寄给老师。

第三课时

一、我的发现1.自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对你有什么启发。2.归纳小结阅读方法:一边读一边想。3.交流自己的读书经验,说说自己读书时是怎样深入思考、发现问题的,以及发现问题后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4、扩展练习:谈自己怎样读书的实例,从自己的读书实例中总结读书的方法

二、日积月累1.自由阅读,要求读得通顺流利。2.指名读,纠正读音。3.全班交流 警句的意思4.背名句竞赛。5.你还搜集了哪些关于成长的名言?交流。

三、展示台1.谈话: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回忆了自己成长的经历,通过阅读、访问、写信等多种渠道了解了别人的成长故事。你打算怎样展示这些成果呢?(自由说)2.个人或分组汇报自己展示成果的形式,根据不同形式安排展示程序。3.展示综合性学习成果。4.总结,评奖。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201)

宽带网

教学目标

学习浏览,获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教学过程 ① 自读.看图,读文,说说从中了解的知识。

② 小组交流.介绍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③ 拓展知识.搜集或下载资料,邀游祖国的山山水水。

④ 集体交流.图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图片自己口头介绍,或者直接在多媒体教室打开网页介绍。文章

第三篇: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蟋蟀的住宅》教学设计

朱市一中

杨绘敏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住宅、隐蔽、弃去、慎重、住址、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钳子、耐烦、宽敞。

2.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特点和住宅的修建过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拿出一个方阵的塑料蟋蟀)认识这小东西吗?叫什么? 蟋蟀。对,这是它的大名,小名叫什么?(蛐蛐)

师:“蟋蟀”两个字怎么写,老师忘了,谁来写一写?(一名学生到黑板上来写,其余学生书空)

师:小家伙虽小,但人缘特好,早已是大名鼎鼎、家喻户晓,你知道它有哪些本领?(好斗、唱歌、建住宅)

板书:蟋蟀的住宅

二、初读课文,了解蟋蟀住宅的样子

1.蟋蟀的住宅有多少平方米,有几层楼?小东西的住宅是什么样的?读课文,用“—”画出有关句子。2.讨论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蟋蟀的住宅。(在课题的右边画出蟋蟀的住宅,直观、形象)

三、变换角色,再读课文

1.师:小家伙的住宅不就是个小洞,有啥了不起的? 你们认识王老师的住宅吗?(不认识)

师:(惊讶、不认识)王老师住的楼房100多平米,二层楼,比它好多了。可我的房子竟没这小家伙的有名,我心里真不服气。今天就聘请我们全班学生做“住宅评判委员会的委员”来评一评谁的住宅有名。好不好?

2.要做好评委就要先了解各自的住宅。小家伙的住宅什么样?有什么特点?请各评委了解一下。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我想了解一下各评委的水平。

分段读课文(让学习困难的学生读),每人找一位小老师帮助纠正读音。

四、再读课文,找出生词,讨论

1.读课文,划出不理解的生词,写在黑板上。隐蔽、弃去、慎重、挖掘、搜索、骤雨、粗糙、简朴、干燥、耐烦、宽敞。

2.讨论词义。联系课文,学生理解哪个词义就请他讲哪个词,老师重点指导学习“随遇而安”。

(1)随遇而安,从字面看是什么意思?(随便找个地方就安顿下来)

(2)课文中谁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来的?谁不喜欢“随遇而安”,从哪儿看出的?

《巨人的花园》教学设计

朱市一中

杨绘敏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4.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教学重点

1.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懂得快乐要和大家分享的道理。

2.能在读的过程中,想象出文章的画面,并用比较优美的文字写出来。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童话那动人的故事和优美的语言,总能把我们带入美好的情境,使我们受到真、善、美的熏陶。今天,我们就将进入童话单元的学习。齐读课题,提问。

学情估计:学生会提到巨人的花园是怎样一座花园?这个问题,教师以此展开教学。

学习课文

一、粗读感知

1.自读课文。

要求:采用比赛等方式,让学生仔细读课文,并作简单的批注。

2.谈谈读后的感受。

3.认读生字

二、重点阅读,体会道理

1.再读课文,思考:这是怎样一座花园?

学情估计:学生会说这是一个美丽的花园,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

2.从哪里看出这个花园很美丽,很漂亮?

3.能通过你的朗读来让大家感受到这个花园的漂亮、迷人吗?

注:在这里,教师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方式要多样,如:赛读、品读。

4.为什么又说这是一个神奇的花园呢?

方法:学生再次读课文,并自己做简单的分析,教师巡视指导。

(1)第6自然段:春天到村子里时,巨人的花园还是隆冬。

A反复读3.4句,要读出村子和花园不同景色所蕴涵的不同情感。

B同是春天巨人的感受是什么?想象孩子们又在做什么?

学情估计:如果学生能说到孩子们想到他们的乐园──花园里去,教师可以点拨:巨人在里面日子过得并不好,孩子们也想进去玩,现在最好的是什么?

(2)第7自然段:孩子们在时,花园草翠花开;孩子们离开后,花园冰雪覆盖。

A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B体会“与此同时”。

C朗读本段。

(3)第8.9自然段:小男孩用手摸了一下树枝,桃树开花了,巨人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A巨人终于明白了,他究竟明白了什么?

B讨论:“没有孩子的地方就没有春天”是什么意思?

5.句型训练,理解中心

(1)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

唤来春天的。

(2)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注:要结合讨论的结果,让学生体会,教师要引导。

(3)反复阅读这两句话,在读中深化感受。

三、学习生字

1.认读要求学会的生字

2.师板书左右结构的字:溢、墙、牌„„

方法:先让学生自由识字,再汇报交流,教师根据出现的情况做有针对性的讲解。

需要重点讲解的字:溢:满;拆──折。

3.指导书写

“酷”左右差不多,其他的是左窄右宽。

4.学习剩下的生字“允、覆、”

“允”和“充”可辨析,“覆”的上面部分同“西”辨析。

本课小结

“把爱拿走,我们的地球就变成一座坟墓。”诗人白朗宁也曾这样说,在这里我衷心大家能人人都付出一点爱,让世界将变得更美好。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快乐需要和大家一起分享,不然,会出现什么情况呢?请大家结合上节课你所懂得的道理来说一说。明白了道理,那你还有不懂的问题吗?请大家再读读课文。

学习新课

一、解决细节问题

1.自读课文

要求:提出不懂的问题。

2.全班交流

需要指导的有:

(1)花园里常年洋溢着孩子们欢乐的笑声。

方法:洋溢是什么意思?可以换成哪个词语?(荡漾)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

(2)不知怎么,巨人看着他的眼神,心里感到火辣辣的。

方法:巨人为什么感到火辣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的内容回答,必要时要引导。

(3)巨人第一次感到了温暖和愉快。

方法:从第一次你体会到了什么?

二、想象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说、写

1.读课文,要求:看在读什么地方时脑袋里会出现相应的画面。

读写结合的点:

(1)巨人推倒围墙前后的情景。

(2)巨人生活在隆冬中的情景。

(3)孩子们在花园中玩耍的情景。

(4)巨人和孩子们一起生活、玩耍的情景。

„„

2.交流汇报

建议:学生说的时候,要进行语言规范性的指导,同时要引导学生尽量用积累的好词佳句。

3.把刚才说的写下来。

三、分角色朗读课文

语言积累

抄写喜欢的句子段落。

本课小结

童话读起来不仅有趣,而且还能让我们明白许多道理,以后可以多读读,在后面的活动课上我们要举行一次讲童话、演童话的比赛。推荐童话:《豪夫童话选》、《一千零一夜》等。

板书设计:

9.巨人的花园

分享

冬────────────春

(孩子)

第四篇: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课题:九色鹿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只好”、“竟然”造句。

3.通过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体会九色鹿的善良,国王的明辨是非以及调达的贪婪和忘恩负义,从而让学生认识到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教学重点:

1.体会九色鹿的舍已为人、见义勇为的精神,把握表现调达前后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的有关词句,反复朗读,认真体会,感悟理解。

2.复述课文。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做人要恪守信用的道理。教学准备:

电子教材及相关课件。教学时间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课。

1.同学们,你们读过那些童话故事和民间故事?请你说说。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民间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课 1.听写生字。

2.指名朗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指导精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课文。

2.思考:作者是怎样描写漂亮的九色鹿的? 3.学生自读课文,画出相关的词语句子。4.指名说说。

(从“洁白如雪”、“九种鲜艳的毛色”表现九色鹿的漂亮可爱。)5.齐读课文第一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学生自读课文,画出关键词语。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练习用自己的话复述九色鹿救调达的经过。(1)出示提纲:

鹿救调达 → 调达感激 → 鹿不图回报 → 调达起誓(2)学生默默自语内化语言。(3)同桌交流。(4)全班交流。

3.找出有关写九色鹿的行动、语言的句子,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学习第三段课文。1.学生带着问题,自主学习。

(1)调达看到皇榜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2)联系前面调达的言行,说说调达是怎样的人?(3)为什么说调达是一个灵魂肮脏的人?(4)最终结果怎样?

2.学生相互说说,教师相机指导。

三、总结全文。1.自由朗读课文。2.概括九色鹿、调达、国王、王妃等人物形象。3.练习复述课文。(1)出示复述提纲:

漂亮美丽的九色鹿 → 九色鹿救调达 → 九色鹿不图回报 → 调达郑重起誓 →调达出卖九色鹿 → 九色鹿怒斥调达 → 国王惩罚调达、保护九色鹿

(2)学生相互练习(3)指名复述课文。

四、作业。完成综合训练。

板书设计:

22.九色鹿

(见义勇为、不图回报)

九色鹿

救命

出卖

惩罚

不许伤害 调达

(见利忘义、背信弃义)

国王

(接受建议、伸张正义)

第五篇: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239)

趣味语文

学习目标:

1、结合对联,辨析好字的读法,将对联的意思表达正确。

2、读回文句。体会汉字的奇妙。学习时间: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学习对联。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体会对联的含义。

3、思考。讨论交流。

4、小结。

明白抓紧少年美好时光,努力发奋的重要性。

二、学习回文句。

1、同桌互读互听。发现句子的奇妙之处。

2、介绍这句子是印在茶杯上的。引导疑问,这是为什么?

3、学生体会每一句话的意思,以加深对句子的理解。并引导体会汉语的奇妙。

4、介绍类似回文句“清心明目”等。可以试读并体会。

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