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流动的空气》命题设计
编辑:红叶飘零 识别码:69-894431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2-01 09:18:56 来源:网络

《流动的空气》命题设计

教材来源:小学科学大象出版社20019年7月第一版

内容来源:小学了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空气》

主题:《流动的空气》

适合对象:三年级学生

设计者:丁茹梦+新郑市孟庄镇双唐完全小学

(一)考点分析

本单元流动的空气共有《空气占据空间》《会上升的热空气》《空气的流动》《大自然里的风》《我们来制造风》五节内容。

第一节《空气占据空间》中,教材选用“在瓶子里吹气球”、“纸杯倒扣在水中”等实验,使学生明确空气和固体、液体一样占据一定的空间,并充满各处这一考点。这一节考点比较单一,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学生也比较好理解。

第二节《会上升的热空气》在第1课学生认识了空气是占据空间的基础上,通过“转动的纸蛇”和“放飞塑料袋”两个实验对热空气进行专门的观察,最终在实证的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热空气会上升这一知识点。该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生活经验不足的情况下,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通过实验观察出来的结论能更使学生印象深刻。

第三节《空气的流动》是在已知热空气会上升的事实性知识后,开始从运动的视角关注空气的流动。本节的主要考点为热空气上升后,周围的冷空气会流动过来,补充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

第四节《大自然里的风》中第一个活动是调查大自然里空气流动现象;第二个活动是以海陆风的成因分析,初步了解大自然里风的形成也是由于热空气上升、较冷空气流动补充有关。最后得出空气流动会形成风这一考点。

第五节《我们来制造风》讲授了人们可以借助哪些工具制造风、利用风力发电和风的好处和坏处等知识点,这节课内容比较简单,而且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可以充分引起学生共鸣。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天真,探究积极性高、学习兴趣浓厚,经过之前的学习已经认识到我们周围有空气、空气存在于很多物体中,这对学习本单元课程有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特殊性,学生在理解这单元的概念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老师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建立认知冲突,通过观察、假设、实验、分析、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的理解。实验过程中,大部分三年级学生具有初步的归纳、概括实验现象的能力,但实操能力还不熟,教学时可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发他们联想,通过推想和验证,聚焦问题,并且要从学生的原有认识和经验出发,通过典型事例的分析,最终使学生理解本单元知识点。

(三)试题设计

一、填空(11分)

1、空气占据着一定的( ),并且充满各处。从“转动的纸蛇”和“放飞塑料袋”这两个实验中发现,热空气会( )

2、大自然中,空气的流动总是从( )(填“冷”或“热”)的地方流向( )(填“冷”或“热”)的地方。

3、热空气上升后,周围较冷的空气会( )过来,补充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 )

4、大自然的空气流动和空气的( )有关

5、风能是( )的能源之一,而且风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在缺少( )、( )的沿海岛屿、草原牧区、山区和高原地带,非常适合用( )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

二、判断(5分)

1、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人和动植物的生活都离不开空气。( )

2、我们周围的空间并不是真空的,而是充满了空气。( )

3、袋子里鼓鼓的,因为里面除了零食,还有空气。( )

4、人们把排风口设在窗户的上部是为了防止小偷进来。( )

5、炉子下方的风门开的越大,炉子里的火越旺。( )

三、选择题(14分)

1、( )里的空气最新鲜。

A 居民区 B 森林里 C 教室里

2、生活中,( )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

A 吹肥皂泡 B 盒装饮料 C 篮球

3、套在瓶子里的气球,只能吹起来一点点,是因为( )

A 用的力小 B 气球一定漏气了 C 瓶子里有空气

4、下面的现象不能说明热空气上升的是( )

A 蒸馒头时向上冒出来的热气

B 热气球升上天

C 从墙壁上方制冷空调吹下来的冷气

5、做空气是流动的实验时,我们必须要用到的材料是( )

A 蜡烛、线香、带孔的玻璃箱

B 细线、线香、带孔的玻璃箱

C 蜡烛、安全剪刀、带孔的玻璃箱

6、下列选项中,与空气流动关系不大的是( )

A 红领巾在胸前飘扬 B 夏天扇扇子乘凉 C 美丽的风景

7、做“风的模拟实验”,当我们点燃试验箱中的蜡烛后,线香的烟( )

A 继续向上 B 飘向箱内 C 飘向与洞口相反的方向

四、简答题(20分)

1、夏天,如果把冰箱门打开大约20厘米,此时冰箱内的空气和外面的空气是如何流动的?为什么?

2、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制造风?

3、夏天扇扇子会让人感到凉快,有人说是扇子扇凉了屋子里的空气,真的是这样的吗,请做出解释。

4、暖气片为什么一般设置在房间的低处?

(四)技术支撑

在布鲁姆原教育目标学为主的技术支撑中,主要分成了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创造等认知维度。在我的试卷设计中,填空题多以识记和理解为主,主要考察书上通过实验得出的概念、原理等,如大自然中,空气的流动总是从( )(填“冷”或“热”)的地方流向( )(填“冷”或“热”)的地方和热空气上升后,周围较冷的空气会( )过来,补充热空气上升后留下的( )等问题,这类题目对于学生的要求较低,只需对实验得出的结论理解、记忆即可;选择和判断题更考察学生的应用和分析能力,需要结合所学概念、原理具体分析题目,而且题目的灵活性较高,如生活中,哪项运用了空气可以被压缩的性质和下面的现象不能说明热空气上升的是等题目,学生光靠死记硬背是无法得出正确答案的;最后简答题对于学生的认知维度要求更高,着重考察学生的分析、创造能力,学生需要将本单元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去解释一些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可以充分锻炼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

(五)拓展变化

结合试题可以在班内举行一个关于空气的流动的知识比拼,除了试卷中出现的题目,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再列举出其他运用到本节课原理的例子并详细解释;还可以让学生自行演示试卷中所涉及到的实验,自己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从而加深学生的原理概念的理解,同时也更能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学习兴趣。

(六)评价、反馈的形式及合理性分析

评价的形式可以根据学生的做题情况划分不同等级,记录学生错误点,探究学生是在哪个认知维度下的题目出错多,对于错题着重分析,帮助学生更好的查漏补缺,从而不断取得进步;另外还要进行态度评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动机是否强烈,对于各种自然现象是否有兴趣、有求知欲等。因为我们的科学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究,我们要实现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反馈可以以逐个学生情况逐个分析的形式展开,一对一分析反馈,学生更能充分认识自己的薄弱点,也便于教师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补救或改进措施

可以先抽取部分学生做该套试题,根据做题情况调整试卷的难度,如学生普遍在问答题上做题吃力,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或者学生对于一些原理概念有疑问,可以再给学生进行实验的演示帮助理解。

《流动的空气》命题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