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编辑:雾花翩跹 识别码:69-949338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3-16 10:09:2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蒸汽时代”的到来》教学设计

苏家屯区城郊九年一贯制学校

任慧

【教学目标】

1、了解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一系列工作机的发明。

2、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作用以及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瓦特与蒸汽机;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学情分析】我校地处郊区,是城市与农村的交接地带,外来打工的子弟较多,他们家庭状况不是很好,所以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及其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爱好,让学生爱学历史这一学科。【教学过程】导入:

1、你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

2、一件衣服成衣的大致过程你知道吗?

这是做一件衣服,如果做成千上万件用手做可以吗?那用什么呢?(机器)在纺织领域内使用用机器进行生产的革命就叫工业革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些内容。

【设计意图】由生活中的服装来导入本课,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即将学习的课程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索!

一、工业革命

1、背景:

⑴ 教师出示图片,思考给出的问题并回答。

⑵ 出示材料:在16、17世纪,英国的商业活动随着英国的海上实力和海外殖民地的增加而更加活跃。18世纪,英国已经成为欧洲领先的商业和殖民帝国。英国原本就河流密布,1760年后修建的众多运河,更是大大地提高水路运输能力,比陆地运输快捷而便宜的水上运输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原料——尤其是煤、铁和棉花,在这个岛国的工业革命中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英国的北美殖民地生产大量的棉花。英国乡村不仅有丰富的煤藏,而且它们通常和铁矿相距不远,铸造厂的工人们因此能够方便地利用这两种原料生产出铁。

——选自《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问题:根据材料,概括说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因素。(说出两点即可)答案:商业活动活跃、水上运输便利、原料丰富

教师过度语:英国在新航路开辟后,走上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道路,使英国的殖民地越来越多。到了18世纪中期,英国商品不断的销往海外,手工工场的生产供不应求,满足不了需要了,这样就要求人们要进行改进生产技术,于是在纺织生产领域内就开始了一系列的机器发明,工业革命开始了。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等综合能力。请同学看书P88页第一段回答下列问题:

2、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

3、开始国家:英国

4、开始标志:珍妮机的发明

5、工业革命过程:出示PPT,请同学观看,并回答问题。

随着棉纺织部门出现的一系列发明,我们可以看到这些机器使用的动力是什么?(水力)那么当时人们把工厂建立在什么地方?(河流附近)在这些地方建造工厂受到哪些自然条件的制约不能使用机器?既然出现了这些问题,那么通过什么方式解决呢?

这时候就出现了一位机械师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是谁?(学生回答)那么瓦特怎样解决的?

【设计意图】通过识图培养学生把知识与实际联系的运用。出示PPT并观看视频

教师:他改进蒸汽机,并在纺织部门投入使用,“蒸汽”取代了水力,成为新的动力,那么工厂选址还会不会受到自然条件的限制了?这样瓦特改进的蒸汽机广泛应用于生产领域,极大地促进了大工厂生产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使学生更好的掌握蒸汽机发明的意义及工作原理。

6、交通工具的发明

出示PPT图片同学们想象一下,蒸汽机成为机器动力后,工厂会是怎样一幅情景?

工厂生产的产品堆积如山,那些人力畜力车辆能满足运输需要吗?如何解决?

这样交通问题随之被提上日程,这样在交通方面出现了新的交通工具,汽船和火车出现。

请同学们回答具体的发明者和交通工具名称,并回答问题。

请同学总结在工业革命期间一些主要发明

二、工业革命影响

出示材料1

材料2

材料3

分析材料:学生讨论并回答工业革命的进行带来了哪些影响? 师生一起总结工业革命影响

工业革命创造的巨大生产力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设计意图】针对中考题型进行设计,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及分析、归纳等综合能力。

三、板书设计

四、课堂练习

1.首先开始工业革命的英国经济发展尤其迅速。19世纪40年代,在以纺织为代表的轻工业部门,工厂生产已占据主导地位。1771-1840年间英国工人的日生产率平均约提高了20倍,19世纪20年代初,英国纺锭总数比法国多三至四倍,比德国多十倍,遥遥领先于世界。上述材料说明(A)

A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B工业革命主要是在轻工业 C工业革命只在英国进行

D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2.作家丹尼尔•笛福说:“格拉斯哥城是“大不列颠最清洁、最美好、结构最好的城市之一,……但到了1839年,它被称为存在如此大量的肮脏、犯罪、痛苦与疾病的地方”。导致这一转变的直接因素是(A)

A工业革命

B工人运动

C第一次世界大战

D经济危机

3.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1个,1851年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迅速,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这段材料说明了(A)A工业革命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B战争的侵略与扩张给人类带来破坏 C欧洲文明传播到东方

D某种意义上说战争促进文明的交往与融合 4.“它的出现使人类有了动物类以外的机械动力,是直接通过热能转变为动能,这就使很多机械摆脱了人力、畜力的束缚,直接使用不用停顿、不用休息的动力,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这里所说的“不用停顿、不用休息的动力”是指(A)A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B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机 C史蒂芬孙制造的火车机车

D富尔顿发明的蒸汽轮船

5.下面两幅图片为工业革命中重大的发明,它们的出现给人类哪一方面生活带来变化(C)

A、饮食

B、通讯

C、交通

D、照明

五、最后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句话: 心中有梦,才能看到远方。心中有路,才能走得踏实!祝愿同学们都能考上理想的学校!【教学反思】

本节课基本按照预想的教学过程顺利的进行,但在课堂上作为九年级的同学们不爱发言,还有针对材料分析题型不会进行归纳,综合能力差些,争取在今后的教学中在这方面多注意培养学生的能力。

第二篇: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篇一:《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202_-202_上学期)塔河五中 刘红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过程及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轮船、蒸汽机车等重大发明;法国工业革命、美国工业革命、德意志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2、德育目标:

通过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经济要发展,科技要先行。通过对工业革命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只有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才能取得巨大成就。

3、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及影响,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提高学生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

2、难点: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三、课型:新授课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授部分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二、工业革命的过程:

1、什么叫工业革命?

所谓的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在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2、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重要的新机器、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

②、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③、首先在棉纺织业进行,各部门之间相互促进,产生连锁反应。④、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

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

①、棉纺织业为新兴的工业部门,受旧习惯束缚比较少,②、对新方法采用比较容易,③、棉纺织业比较集中,也比较容易改变为机器化大生产,④、棉纺织品价格低廉市场需求量大。

4、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

1765 珍妮纺纱机 英国 哈格里夫斯 1785 改良蒸汽机 英国 瓦特 1807 轮船 美国 富尔顿

1814 蒸汽机车 英国 史蒂芬孙

5、工业革命的扩展(法、美、德等)(1)法国工业革命(不利因素):

①中小企业大量存在——新机器的发明和推广困难

②小农经济大量存在——劳动力相对缺乏

③高利贷资本发达——工业资本相对缺乏

(2)美国工业革命:(有利因素)①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②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之害

③大量移民涌入,提供劳动力,④移民带来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

(3)德国工业革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四)、布置课后作业

篇二:第一次工业革命优秀教案 202_级历史一班

学号:0903015姓名:胡景

第二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的市场的形成

第七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高中历史(必修2)】

(一)【教学目标】 ? 知识目标:

1、记住工业革命首先开始的国家和时间;记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进蒸汽机,富尔敦建造第一艘汽船,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的基本史实;认识蒸汽机在大工厂生产中的作用和铁路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影响。

2、理解工业革命的概念和英国首先发生了业革命的原因以及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对英国最早发生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影响的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工作机相互作用以及各部门间相互促进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比较、判断、联系、推理分析历史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工业革命中的一系列发明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态度;

2、通过工业革命中一系列国家的科学家在发明创造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史实,让学生树立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开放性观点;

3、通过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二)【重难点】

重点:英国最早进行丁业革命的原因;工业革命中的重要发明创造及工业革命的影响。

难点:工业革命中各环节的相互促进和工业革命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

讲述为主,辅以讨论法、列表法、图示法、问题探究法。

(四)【教具】

多媒体,黑板,粉笔

(五)【教学过程】(30分钟)? 导入新课(3分钟)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和轮船吗?你们知道它们发明于什么时候?谁为它们的发明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生回答】:

【教师解答】:这两种重要交通工具诞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在哪个国家?其间有哪些重要发明创造?工业革命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影响?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板书课题,引入新课)? 教学环节:(27分钟)

一、何为工业革命?(2分钟)

【教师讲述】: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过渡到机器大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一次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首先发生在英国,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中期基本结束。

二、从珍妮机到蒸汽机(10分钟)

1、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从英国开始?

【教师提问】:为什么“工业革命”会首先从英国开始?

【学生回答】:

【教师解答】: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前提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另外还有四个条件:

①劳动力条件:通过圈地运动,大批农民被从土地上赶走,不得不去手工工场做工。

②资本条件:通过殖民贸易和殖民地掠夺获得财富。

其中市场条件是必要条件,市场的扩大,对商品的需求增加,使工业革命的进行成为必要,这也是促使工业革命进行的直接原因。

引用一段话加以佐证说明: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也不能再满足 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共产党宣言》

【教师提问】:工业革命首先是在什么行业之中进行的?为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解答】:棉纺织业。

原因:棉纺织业作为新兴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

棉纺织品较便宜,市场需求量较大

2、工业革命的概况

【教师讲述】: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的发明

首先是纺织领域的技术革新,介绍棉纺织机器的主要发明: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 机、水力织布机,并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

【教师提问】:工厂利用河流里的水力作为动力,有哪些不足的地方?

【学生回答】:

【教师解答】:交通不便,而且远离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限制了工厂的发展

【教师讲述】:其次是机器动力的革新——蒸汽机的改良和运用(瓦特、1785)

影响是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工业革命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蒸汽时代” 再次是交通运输业的革新:轮船、火车的出现

用图片向同学们展示1807美国人富尔敦制造的第一艘汽船和英国史蒂芬孙1826制造的蒸汽机车已经英国早期的蒸汽火车。

3、工业革命的扩展

【教师讲述】:

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欧美国家:

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标志是: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教师总结】: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三、从工场到工厂(8分钟)

【教师】:向同学们展示两幅图片,分别是16世纪纺织业手工工场和工业革命后的纺织工厂

【教师讲述】: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下面两图,从图片中你得到什么信息?(待学生思考片刻)篇三:第一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一次工业革命

(岳麓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二单元第12课)

广西桂平市木乐二中 蒋汪希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瓦特改良蒸汽机,史蒂芬孙发明“旅行者号”机车的基本史实;理解工业革命最先从英国开始,后扩展到欧洲、北美的基本线索。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引导学生读图、阅读,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工业革命过程中各个环节相互促进的连带关系,培养学生比较、判断推理能力和初步使用唯物主义历史观解释历史现象的能力。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优秀品质。学习瓦特勤于观察和爱思考的良好品质。

二、重点难点

重点:瓦特改良蒸汽机及其作用 英国工业革命影响难点: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三、教学对象分析

初三学生经过二年的历史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历史学习方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唯物主义历史观,认识历史有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和观点,所以教学方法主要以启发引导和问题目标教学法,让学生自己感知历史资料,在老师的引导下探究其中的规律,从而掌握所学的知识,开成对历史事件的独到的认知。

四、教学策略及教法

应用多媒体,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第三篇: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一次工业革命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或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和重要发明及进程,掌握工业革命的影响;

(2)分析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的条件和工业革命的影响,领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

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辩证关系;

(3)分析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提高材料解析能力;

(4)分析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的影响,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

事件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启发式谈话法,问题探究法:层层设疑,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地理解知识。联系比较法:构建知识体系,突出事物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使学生尊重科学,热爱科学;正确认识工业文明的成就与代价,帮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联系中国历史深刻理解科技兴国,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影响。

2、难点: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应教学资料。

三、教学过程

1、学生朗读教材,熟悉教材

2、根据教材分析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

师:阅读教材第一自然段结合所学知识和历史纵横,归纳工业革命首先产生英国的条件,并说出这些条件是如何获得的?

(1)政治: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一方面,扫除了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促使英国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工业革命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力迅速发展的产物;另一方面,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后,也必须发展资本主义的生产力才能巩固自己的统治基础,所以,在英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所需要的一切条件都因为有了资产阶级的政权而得到了保证。因此,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既是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前提,也是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英国社会的稳定,也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雄厚的资金,丰富的资源,充足的劳动力,那么这五个条件到底是如何获取的呢?(2)市场:英国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广阔的殖民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丰富的原料。

(3)资本与自由劳动力:殖民掠夺也积累了雄厚的资金。血腥的圈地运动迫使广大农民离开土地,为工业提供了劳动力,也扩大了国内市场;同时形成了大片土地,便于采用新技术,促进农牧业的发展,为工业提供大量原料,也积累了资金。这两个前提,五个条件是不光是分析工业革命开展的因素,同时也是今后分析资本主义发展的金钥匙。不管是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迅速的原因,还是缓慢的原因都从这些因素入手就能做出准确全面的分析。(4)技术:手工工场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日益扩大的海外市场既是工业革命进行的条件,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讨论:哪个因素是促使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呢?

(学生如果答不出来,就多媒体显示《共产党宣言》中的材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生答后师说:英国通过殖民扩张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产品供不应求,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促使人们进行技术革新,提高生产率,用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业革命应运而生。

3、工业革命时期的重要发明和革新创造

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一次能纺出很多根线的珍妮纺织机,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1769年阿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 1779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1785年卡特莱特发明水力织布机,同年瓦特又改良了蒸汽机; 1807年美国的富尔顿发明了轮船;

1814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4、工业革命的影响

(1)根据教材,从不同角度总结工业革命的影响:

从生产组织形式上看,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由手工工场转为大机器生产的工厂;在国民经济中,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下降,而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上升,工业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工业化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中做工,推动工业国家的城市化进程;工业革命也使社会关系发生变化,产生两大对立阶级工业无产阶级与工业资产阶级;工业革命增强了资产阶级实力,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资产阶级要求获得更多政治权利,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化。(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2)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①、分析殖民扩张原因:

机器大工业生产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开拓海外市场,掠夺原料;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工业革命提高了殖民国家实力。(东方依附于西方)②、殖民扩张结果:以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③、讨论:世界市场是如何逐步形成的呢?(引导学生回忆世界市场产生发展情况)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拓展了世界市场;

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板书设计

一、工业革命在英国出现原因:

(1)政治: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社会稳定;

(2)市场:英国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广阔的殖民地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直接)(3)资本与自由劳动力:殖民掠夺、圈地运动;(4)技术:手工工场生产技术的不断积累。

#重要发明:见教材(注意: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织机,成为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二、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组织形式:工场→工厂

2、工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的变迁:农业↓工业↑

3、城市化:推动工业国家的城市化;

4、阶级:产生两大对立阶级工业无产阶级VS工业资产阶级

5、民主化:巩固资产阶级统治,推动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化。(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

6、殖民扩张:

三、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1、殖民扩张原因:

(1)机器大工业生产不满足于国内市场,需要开拓海外市场,掠夺原料;(2)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3)工业革命提高了殖民国家实力。(东方依附于西方)

2、殖民扩张结果:以欧美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总结:世界市场形成过程?

1、新航路开辟后,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2、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进一步拓展了世界市场; 3、19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促成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4、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

第四篇:《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202_-202_上学期)塔河五中 刘红霞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工业革命的过程及珍妮纺纱机、改良蒸汽机、轮船、蒸汽机车等重大发明;法国工业革命、美国工业革命、德意志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影响。

2、德育目标:

通过对工业革命的影响的分析,使学生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社会生产的发展需要技术革命。经济要发展,科技要先行。通过对工业革命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只有刻苦学习,认真钻研,才能取得巨大成就。

3、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及影响,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工业革命的影响,提高学生全面、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工业革命的影响。

2、难点:如何理解工业革命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基础。

三、课型:新授课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新授部分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条件:

1、前提: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

2、条件: ①资本:海外贸易,殖民掠夺②劳动力:圈地运动

③资源:丰富的煤铁资源,海外原料④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技术⑤市场:海外市场的扩大——————可能性

二、工业革命的过程:

1、什么叫工业革命?

所谓的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大机器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是在生产领域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

2、工业革命的特点:

①、重要的新机器、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

②、许多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③、首先在棉纺织业进行,各部门之间相互促进,产生连锁反应。④、新兴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

①、棉纺织业为新兴的工业部门,受旧习惯束缚比较少,②、对新方法采用比较容易,③、棉纺织业比较集中,也比较容易改变为机器化大生产,④、棉纺织品价格低廉市场需求量大。

4、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 1765 珍妮纺纱机 英国 哈格里夫斯

1785 改良蒸汽机 英国 瓦特

1807 轮船 美国 富尔顿

1814 蒸汽机车 英国 史蒂芬孙

5、工业革命的扩展(法、美、德等)

(1)法国工业革命(不利因素):

①中小企业大量存在——新机器的发明和推广困难

②小农经济大量存在——劳动力相对缺乏

③高利贷资本发达——工业资本相对缺乏

(2)美国工业革命:(有利因素)

①国内资源丰富,市场广阔

②国际环境优越,少受战争之之害 ③大量移民涌入,提供劳动力,④移民带来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

(3)德国工业革命——四分五裂的政治局面阻碍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四)、布置课后作业

第五篇: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第9课

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高中历史大课堂(40)

【巩固知识】

1、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时代的到来

(1)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条件:政治前提是建立起资本主义制度,具有广阔的海内外市场(市场需求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强有力的动因),科技条件是牛顿力学的确立,圈地运动为其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殖民掠夺和贩运黑奴提供了充裕的资金,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技术经验。

(2)开始和结束的标志:1763年珍妮纺纱机的创制使用开启了工业革命,1840年前后机器制造业的机械化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完成。

(3)主要成就: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成功使用,成为推动工业革命深入发展的动力;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轮,加强了洲际间的联系;1814年英国的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迎来了铁路时代。

(4)工业革命的扩展,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扩展,首先是棉纺织业纺纱和织布两个环节的相互推动,其次是纺织业、冶金业、采矿业、机器制造业的连锁反应相互推动。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部门。最后从英国向法国美国等其他国家扩展。

(5)重要影响:蒸汽机是工业城市之母,机器工厂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社会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成为两大对立阶级;欧美国家加紧对殖民地掠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2、第二次工业革命----进入电气时代

(1)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成为最主要的推动力。

(2)电力的广泛应用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性成就。爱迪生发明了电灯,世界开始进入电气时代。

(3)内燃机的发明使用,飞机、汽车等新的交通工具诞生,也推动了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业的产生。

(4)化学工业的兴起,合成染料、合成橡胶、合成油漆和多种塑料,诺贝尔发明了炸药。

(5)重要影响:电力、电器、化工、石油、汽车等新兴工业兴起,钢铁工业大大发展,重工业成为整个工业的主导。世界被列强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提高能力】

1、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1)直接动因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由手工工场不能满足广阔的市场需求而起,第二次工业革命因科学领域的重大突破而兴。

(2)起始国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由英国开始向欧美扩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由美、英、德等国同时进行。

(3)主要动力和新能源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蒸汽机为主要动力,煤炭成为新能源;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和内燃机为主要动力,石油成为新能源。

(4)企业规模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多数为中小企业,企业主即使资本所有者又是企业管理者(即资本家兼厂长);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大企业时代到来,所有权(董事长)和经营权(总经理)开始分离,提高了生产效率。(5)生产组织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工厂制是最普遍的生产组织形式,第二次工业革命由于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组织产生。

(6)对社会关系的影响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资产阶级和新的中间阶层(管理阶层即“白领”)。

(7)对殖民地掠夺的方式不同: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以商品输出为主,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以资本输出为主。【历史反思】

1、工业革命和环境污染

伴随着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人们在享受工业革命的成果时,同时也被迫吞咽着工业革命的苦果。

首先,随着蒸汽机的推广,煤炭成为工业化初期的主要能源。煤的大规模开采并燃用,必然会释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的污染物质。与此同时,在一些工业先进国家,矿冶工业的发展既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硫,又释放许多重金属,如铅、锌、镉、铜、砷等,污染了大气、土壤和水域。而这一时期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构成了环境污染的又一重要来源。另外,水泥工业的粉尘与造纸工业的废液.也会对大气和水体造成污染。其次,伴随着内燃机的推广,石油成为最受人类青睐的能源,汽车和飞机成为新型的交通工具。然而,汽车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以及铅尘、烟尘等颗粒物和二氧化硫、醛类、3,4一苯并芘等有毒气体;一定数量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在静风、逆温等特定条件下,经强烈的阳光照射会产生二次污染物一一光化学氧化剂,形成具有很强氧化能力的浅蓝色光化学烟雾,对人、畜、植物和某些人造材料都有危害;遇有二氧化硫时,还将生成硫酸雾,腐蚀物体,危害更大。这是一种新型的大气污染现象,因最早发生在洛杉矶,又称洛杉矶型烟雾。造成人眼痛、头疼、呼吸困难甚至死亡,家畜犯病,植物枯萎坏死,橡胶制品老化龟裂以及建筑物被腐蚀损坏等。此外,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以石油和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的有机化学工业的发展,西方国家不仅合成了橡胶、塑料和纤维三大高分子合成材料,还生产了多种多样的有机化学制品,如合成洗涤剂、合成油脂、有机农药、食品与饲料添加剂等。就在有机化学工业为人类带来琳琅满目和方便耐用的产品时,它对环境的破坏也渐渐地发生,久而久之便构成对环境的有机毒害和污染。

再次,伴随着原子弹的爆炸,“核”又成为人类开采的新能源。所以也有了新的污染源一一放射性污染,这不仅加重了已有的环境污染危机的程度,而且使环境污染危机向着更加复杂而多样化的方向转化。放射性污染因利用原子能和发展核电厂而产生。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爆炸之后的幸存者中出现了所谓的“原子病”,主要表现为白血球异常增多的血癌(记得日本有一部电视剧叫《血疑》)。战后,和平利用核能的发电厂则广泛发展。核能在为人类提供巨大的动力和能量时,也产生了核废料以及由这种放射性物质带来的环境污染。更为严重的是,核电厂在运转中发生事故所造成的放射物质泄漏和放射性污染,会对人类造成严重而持久的威胁,最近由日本海啸引发的日本核电站的爆炸泄露和核辐射危害,我想朋友们都深受其害吧。

我国古代思想家庄子认为“天与人,不相胜”,人们对自然的改造其本质就是对自然的破坏。改造自然可以说有百害而无一利,人类就是破坏自然的罪魁祸首,最终人类的灭亡就是因人类的“科技发明”而导致,聪明反被聪明误,最终是害了卿卿的性命。【文化遗产】

1、关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一篇论文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

山东淄博市周村二中 邵祺昌

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叙述的较具体,从政治前提、资本、劳动力、技术和市场等五个方面都有明确的说明。但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条件,新旧教材都无明确的交代。其实,第二次工业革命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也是有其充分的必要的历史条件。

首先,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良好的政治前提。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的议会改革,法国的共和制最终确立,美国内战,德意志和意大利的统一,日本明治维新,到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初步确立,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政治前提。其次,资本主义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对广大殖民地的掠夺,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雄厚的资本。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大机器生产使资产阶级在他统治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时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与此同时,资本主义列强到处扩张,在亚非拉抢占殖民地,使得东方从属于西方,巨额财富滚滚流向宗主国。而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科学技术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产生的,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是难以支持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数以千计万计的科学实验的。

第三,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兴起的科研之风和取得科技成就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直接推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特别是通过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们逐渐认识到,要想生产更多的产品,赚取更多的利润,在资本主义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只能靠科学技术。单靠延长工时,增加劳动强度来榨取剩余价值是不可能长久的,并且容易激化阶级矛盾,危及资产阶级的统治。因此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最重要的出路是依靠科学技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一大批学者、教授和科学家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而资本主义的经济实力就为他们进行科学实验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如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奠定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有线电报的发明,化学、物理学成为独立的学科等,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总之,19世纪自然科学的大发展和一系列重大突破性的科研成果,促成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发展。第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是一次生产力的大发展,但如果市场狭窄,工业革命则无必要或者说无可能。1857年,第一次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发生,说明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加之第一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列强到处抢占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掌握了广大的海外殖民地,这些都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第二次工业革命之所以规模广泛、发展迅速,这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广大海外市场的拓展是分不开的。

另外,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处于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也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的条件。

至于劳动力的需求,则比第一次工业革命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新兴工业部门科技含量的大幅度提高,越来越需要劳动力具有相应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对于繁重简单劳动的需求则相对逐渐减少,这些岗位往往被贫穷的外来移民或文化经济条件较差的人所接受。许多科技含量低的工业部门迁到了价格便宜缺乏资金的落后国家或地区。这既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劳动力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也深刻说明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不可缺少的重要意义。

人类社会前进的每一步,都是在其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这些条件制约着,在其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决定着这种进步(历史)。具备了某些条件,便可能发生某种进步(历史)。历史虽不会重复第二次,但分析辨明这种关系,却可提高我们对历史对人类对自我的认识。

本文刊登于1999年《历史学系》第3期

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