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学资源 > 教学设计
绪论部分教学设计
编辑:轻吟低唱 识别码:69-998048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 2024-05-17 10:04:01 来源:网络

第一篇:绪论部分教学设计

《学前心理学》绪论部分教学设计

职教中心 张惠琴

授课类型

新授 学时数 2 教学目标

1.知道学前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和主要任务。

2.能够解释心理现象、心理、学前儿童心理学等概念。

3.能够举例说明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思考

1、如何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 教学过程

一、导入:让学生回忆学过的文章,复述有关心理内容的故事。有的讲述杨修之死的故事,突出曹操的嫉妒和多疑,有的讲述周瑜和诸葛亮的冲突,指出心胸狭窄带来的危害等,以此引出本课的话题。

二、让学生看书,了解本章节的主要内容

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人从出生到入学前心理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2、、什么是心理现象?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心理过程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如观察一个人,有人观察得很细,身高、肤色、体貌特征都能描绘,有的人则观察得很粗。又如学习,有人对公式记忆深刻,有人对年代记忆准确,有人则对事件印象很深,当然也有人对学习内容记不住,但对影视名星的一点一滴都了如指掌。对一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有人痛恨,有人可怜。对一交通事故现场,有人挤着凑热闹,有人远远躲开。男孩喜欢车,女孩喜欢娃娃,有人勇敢、有人文静等都是心理的外在表现。

3、什么是心理呢? 心理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能力、气质、性格。

认识过程包括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前面提到的观察就是知觉,知觉与记忆都是认识过程;痛恨与可怜属于情感,男孩与女孩兴趣不同则属于个性,勇敢与文静则是气质。师总结

心理是脑的机能

脑正常的人有正常心理,脑瘫孩子则会出现不正常心理。如发育迟缓,语言产生晚,行动慢,反应迟钝等等。这说明脑是产生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但目前也有另一种说法,心脏也能产生心理,因为一名曾做过 换心脏手术的人在术愈后常常光顾酒吧、大吼,这是他不曾有过的行为,后来经过了解才知是交通事故中捐赠心脏的人的嗜好。目前对此现象仍无法解释。

讨论:梦境属于心理现象吗?

师总结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只有当客观现象作用于人脑时,才会产生心理。我们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梦是想象一种,属于认识过程。白天见到的客观现实作用于人脑,进入到了潜意识,到了夜里,潜意识升入到意识里,成为梦,梦是认识过程中的想象。师举例让学生讨论

一次电台请一位商界奇才作嘉宾,主持人请他谈成功之道,他淡淡一笑,说:出 题考考你们吧。某地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拥去,但一条大河挡住必经之路,你会怎么办? 有学生说绕道,有学生说游过去。我说出了商人的做法:为什 么非要淘金,为什么不买条船开始营运?讲此故事的目的是成功在于想他人不 曾想的,此故事是让学生明白对待事情思维各异,想象不同。是心理过程中的认识过程。

三、师强调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内容

1、个体心理的发生:在讲注意、感觉、知觉、记忆、想像、思维、言语、情绪、意志、个性、社会性等这些章节时都会提到它们是何时产生的

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一般在每章会提到什么心理现象的发生 或一般趋势。

3、学前时期心理过程和个性的发展:研究每个心理现象的各自特点和规律。

四、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

1、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一)阐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表现(发展趋势、年龄特征、个别差异); 包括各种心理现象发生的时间,出现的顺序和发展的趋势以及随着年龄的增 长,学前儿童各种心理活动所出现的变化和各个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二)揭示心理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和机制。揭示儿童心理发生发展的原因和机制,说明是什么因素在影响儿童心理的变 化,这些因素又如何制约心理的发生和发展。

2、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儿童心理学诞生的标志;1882 年德国生理心理学家蒲莱尔(W·Preyer)的《儿童的心理》一书的出版。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既有理论价值又有实践意义

(一)理论价值

1.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

2.有助于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

(二)实践意义

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儿童心理学产生的根源;

2.学前儿童心理学必须为实践服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作为未来的 幼儿教育工作者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可以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教育工作 成效,科学的教育儿童,还能巩固为学前教育事业献身的专业思想。放视频,让学生观察学前儿童做游戏过程

师建议:这是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就是有目的、有计划的 观察学前儿童在日常生活、游戏、学习和劳动中的表现,包括其语言、表情和行为,并根据观察结果分析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并形成记日记的习惯。思考题:

1、为什么孩子的父母双休日带孩子比上班还累,而幼儿园的老师天天带孩子不觉得怎么费劲?

2、【案例分析】在长沙生活的孩子,有的在 5 岁时既可以说长沙话,也可以学 父母说其它的方言,还可以在幼儿园说普通话,而许多大学毕业后从外地分配的成年人在长沙工作和生活了几十年却说不好长沙话。这是为什么?(错过了语言 发展的关键期)儿童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有一个最佳年龄段。如果在这个最佳年龄期间为儿 童提供适当的条件,就会有效的促进这方面心理的发展,如果错过了这一时期,将来很难弥补。(结合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回答)

第二篇:高中物理绪论教学设计

绪论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用具

电脑,大显示屏,有关程序以及视频资料、图片资料,自制“水流星”装置,竖直圆环轨道,小球,自感现象演示仪,电磁继电器,激光器,光导纤维等.

二、教学过程

(一)通过视频演示、图片演示介绍物理学的特点、研究领域和地位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运用思维和数学工具研究自然界最基本、最广泛的物质运动规 律和物质结构层次的一门精密的自然科学.时间上,物理学前溯到宇宙起源,后推到宇宙的 归宿;空间上,小到基本粒子,大到宇宙天体,近乎无所不在,无所不管。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六大基础学科的两大支柱之一,是现代技术(包括信息技术、生物技 术、通信技术、航天与空间技术和镭射即激光技术)的重要基础.现代科技的三大支柱(材 料科学、能源科学和信息科学)和现代科研的三大前沿阵地(基本粒子、天体演化和生命起 源)也处处离不开物理学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

物理学的高技术性和强渗透性也使之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二)高中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高中物理分为力学、热学、电学、光学、原子物理与核物理和相对论初步六部分内容,涉及宏观物体和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和结构特征.

1、力学部分,主要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问题.重点学习牛顿运动定律、机械能和动量等知识.演示;小球从竖直圆环的斜轨道上不同位置释放后在竖直圆环上的不同运动情况以及小球恰能沿圆环做完整圆周运动的临界情况,指出,通过高中力学部分的学习,我们将理解小球做上述各种运动的原因并能定量计算出小球恰过最高点的条件.游乐场中的“翻滚过山车”和杂技演员表演的“水流星”节目就以此为基本原理.(演示“水流星”节目,使同学看到当小水桶在最高点且开口朝下时水竟一点不流出来.)演示竖直方向弹簧振子的运动,介绍惊险娱乐活动“蹦极运动”就以此为原理.介绍运载火箭的工作原理.

2、热学部分,主要研究分子动理论和气体的热学性质.以投硬币为例给学生介绍大量微观粒子的运动所遵循的统计规律;介绍热气球升空原理及日常生活中的吸盘、拔火灌等均遵循热学规律.

3、电学部分,主要研究电场、电路、磁场、电磁感应和交流电等内容.简介这部分内容在科学技术及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磁悬浮列车、超导技术、电磁继电器等.演示自感现象.

4、光学部分,主要研究光的传播规律和光的本质属性.介绍光缆通迅,演示光导纤维传递电能的实验.介绍光电管的应用——有声电影以及银行、宾馆的自动门等.

5、原子物理与核物理部分,主要研究原子和原子核的组成与变化规律以及人类了解微观世界的科学方法.简介核裂变反应——原子弹原理,核聚变反应——氢弹原理,核能的利用——核电站等.介绍我国“两弹”元勋邓稼先,放弃国外优厚的生活待遇和优越的工作条件,毅然回到当时还很贫穷的祖国,长期工作和生活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与他的战友们一起研制出了我国自己的原子弹和氢弹,为保卫祖国的安全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6、相对论简介,主要研究物体在光速、准光速和近光速情况下运动的物理现象.介绍高速空间尺缩、质增、钟慢效应以及“光子飞船”、“黑洞”和“引力透镜”等.

从上面的介绍中可以看到,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相比较,知识面加宽了,内容加深了———定性到定量.

(三)为什么要学习高中物理

1、物理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活动的关系最为密切.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经历了三次大的工业革命,每一次都是物理学的发展为之拉开了序幕.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由于物理学的一个分支热力学的发展,导致第一台蒸汽机的出现,从此工业进入了机械化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1831年)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得出电磁感应定律,导致发电机、电灯、电唱机等的相继问世,从此工业进入电气化时代.

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中叶(1946年)电子计算机的诞生到今天电脑网络的大规模使用,标志着工业进入了自动化时代,同时也标志着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

(相关内容可以参考媒体资料中有关内容)

事实证明,任何一种新的物质运动形式的发现和理论上的突破,总会导致重大的技术革 命,从而促进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地向前发展,而科技的发展同时又向物理学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两者相互促进.今天电子计算机的迅速更新换代正是这一点的例证.

2、学习物理学是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的素质.通过物理学的学习,人的各方面素质都会得到显著 的提高.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通过物理学的学习,一方面提高我们的动手操作能 力和观察能力,同时也培养我们尊重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提高我们的思想素质.

学习物理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学习科学家认识自然、探索规律的方法和途径,培 养学习者科学的思维方法,提高认识世界的能力.

学习物理学,还要学习科学家献身科学研究和实验,不怕挫折和失败的坚韧不拔的意志 品质,使学习者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发展,提高学习者的心理素质.

物理学充满了对立统一,是活的唯物辩证法.通过学习物理学,学习者自觉不自觉地就 受到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坚持唯物论和辩证法,反对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坚持真理、崇尚科学,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

(四)怎样学好高中物理

1、做好实验.亲手操诈,不只当观察员和记录员.要亲身感受知识的获取过程,学会探索,学会创新.

2、认真阅读教材,学会做摘记,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为学习课外知识以及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3、上课认真听讲,学会做笔记,积极思考、主动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不做旁听生.

4、学好物理概念和规律,正确运用思维和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要理解概念和规律的实质,不死记硬背,不把物理知识数学化.

在物理上,l+1不一定等于2.

如:二力平衡,1+1=0

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1+l<2

同温物体接触,1+1=1(三人拉手,3×36.5℃=36.5℃)

在高中我们还要学到:3+4=5(几何加法)等等.

5、做好练习,可起到理解、巩固、深化、活化知识的作用.

6、经得住挫折和失败的考验,做到胜不骄、败不馁,正确对待考试成绩.

(五)课堂小结

今天的绪论课,我们研究了四个问题:

1、介绍物理学的特点、研究领域和地位;

2、介绍高中物理研究的主要内容;

3、为什么要学习高中物理;

4、怎样才能学好高中物理.

今后,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我们还要结合具体问题学习解决物理问题的一些思考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发散、收敛、图象、图景、动态分析、临界态、极值等方法.千 里之行,始于足下,同学们现在要认真学习,将来要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改造自然,造福人 类,报效祖国!

三、布置作业

1、回味绪论课所讲内容.

2、预习第一章

第三篇:高中物理绪论 教学设计 [1500字]

《高中物理绪论》教学设计

风陵渡中学 杨华峰

一、设计思想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课件采用了powerpoint制作平台,在设计制作时所追求的是知识性和思想性,而不追求多媒体技术的技巧性,追求的是多媒体技术为我服务而不是我为多媒体技术服务,课件在设计制作时力求通过恰到好处的动画效果,通过多媒体技术的特殊渲染作用,通过视觉和听觉上的强大震撼效果,使学生一进入高中就立刻感受到全新的物理学气息,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

二、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的分析

《高中物理绪论课》的教学目的主要有三个:

第一个目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更加热爱祖国,使学生树立起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树立起努力学习长大报效祖国的崇高理想;

第二个目的:使学生对物理学的概况、物理学的发展历史、物理学的研究特点等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物理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起学生学好物理学的强大动力;

第三个目的:对学生开始进行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的培养,对学生开始进行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逐步使学生树立起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逐步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提高学生的文化科学素养,激发起学生创新的欲望,使学生更加热爱科学、热爱科学家,树立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二)学生学情分析

我校虽然是一所省级重点中学,但毕竟是一个农村中学,这里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可以这样说我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中考失败的学生,甚至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初中学习困难学生。经过大量资料调查和实地调查, 我们发现了学习困难学生有一个共同过程和主要原因:这就是不管这些孩子一开始变差的原因是多么的不相同, 但有一个过程却是一样的, 这就是他们经历一个学习反复失败的过程, 也就是说, 学习反复失败是学习困难学生学习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差的主要原因。学习反复失败必然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正是在反复失败的过程中, 学生形成了消极的自我概念和失败者心态, 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原动力, 反复失败的恶性循环

导致自身内部动力机制的缺损, 最后导致学习愈来愈困难。所以我校很多学生一般会出现厌学现象。

而物理学科又是较难学的高中学科之一。很多学生反映高中物理一学就会,一用就错,一放就忘。所以,学生普遍出现对物理厌学,或者未学就先生恐惧感,或者先是有信心学好物理学,但经常碰到不会做的课外题,信心被打击得一干二净。学习物理困难学生学习障碍不消除, 自信心不建立,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不能形成, 那么学习习惯, 学习技能, 基础知识等一系列于后续学习有关的问题都不能解决, 学生学习物理困难从根本上也就无法改变, 这样整个矫治工作的效果就可能事倍功半, 乃至于徒劳无功。所以要学好物理学,首先是要让学生消除心理障碍,接着树立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成功感。

所以上好高中第一节物理课至关重要。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认识物理学概况,了解物理学的研究范围.知道学习物理学的重要意 义.知道物理学是现代科学和技术的重要基础.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自学能力.3.激发学生研究探索的兴趣和积极性.4.激发学生学好高中物理的积极性.5.知道怎样学好高中物理.(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绪言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和体会物理学的研究方法,领略物理理论的形成过程和物理学家的思维方法.2.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动手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绪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探索、质疑精神,提高科学素质.2.对绪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辩证唯物观点,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四、教学重点、难点

(一)重点

罩、物理学的研究范围和学习方法

(二)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阅读教学法、归纳法

六、教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砖(三块)、泡沫塑料、瓦、四个生鸡蛋、金属屏蔽

七、教学过程设计:

第四篇:《〈物种起源〉绪论》教学设计

《<物种起源>绪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阅读目标

1.能够辨别和筛选重要信息和材料。

2.能够把握文中关键句,进而整体把文章的结构层次和作者的观点态度。3.了解序言的写作体例。情意目标

了解达尔文及其进化论,学习达尔文尊重客观事实、深入细致、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掌握筛选信息、整体把握的方法。2.难点:如何提高学生对说明性文字的阅读兴趣。【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点拔引导,通过对疑难点的点拔,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2.讲练结合,通过练习提高文本阅读的可操作性。媒体设计

1.拟采用图片和文字投影的方式,以扩大课堂的容量。2.有条件可在课前播放有关介绍达尔文的影视片。

【教学时数】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投影 达尔文头像

大家一定还记得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中,把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和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相提并论。一百多年前,达尔文的思想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看法,一百多年来,这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作为跨世纪的新一代,你了解达尔文吗?你知道进化论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打开达尔文进化论之门。

二.解题: 1.板书课题 投影

辨析下列句子标点使用正确与否。(1)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2)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3)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序言。(4)我们学习《物种起源导言》。

2.关于“导言”。导言即绪论。书的前面有一篇导言,目的是让读者了解全书的要旨,引导读者更好地理解全书的内容。

3.介绍达尔文及其进化论。请一位学生读浅释1,教师补充。投影

查理·罗伯特·达尔文(Charles Robert Darmin,1809—1882).英国博物学家,进化论的奠基人.22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以博物学家的身份乘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作历时五年的环球旅行,观察并搜集了动植物和地质等 方面的大量材料,经归纳整理与综合分析,形成了生物进化的概念,于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物种起源》一书,成为生物学史上的一个转折点。随后骏马征服 《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人类起源及性的选择》等书,进一步充实了进化学说的内容。

摘自《辞海》(1999年版)投影:

进化论 亦称“演化论”,旧译“天演论”。通常指生物办的进货理论。生物进化论是研究生物进化、生物发展规律以及如何运用这些规律的科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部门。进化论一词最初是拉马克提出。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一书奠定了进化论的科学基础。而现代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生命起源、物种分化和形成等进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认为生物最初从非生物而来,现代地球上生存的各种生物,有共同的祖先,它们在进化过程中,通过变异、遗传和自然选择,由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种类由少到多。恩格斯认为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是19世纪自然得科学三大发现(能量守恒和转换定律、细胞学说和进化论)之一。

摘自《辞海》(1999年版)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A.速读课文

a.画出文中结论性的语句;b.理出文章结构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段意;B.学生相互交流各自对文章结构和段意的理解,请一位同学回答;C.教师板书并明确。整理成书的过程(1)

写作经过 提前发表的原因(2)(1—3)内容过简的原因(3)物种由演变而来(4)

基本观点 介绍研究的方法(5)(4—7)家养变异的作用(6)强调观点的正确(7)

(解说:通过速读,整体感知文章并初步筛选出文章的关键句及主要观点;通过讨论交流,理清文章结构。整体把握全文;通过简洁的段意概括,意在培养学生提炼观点、准确表达的语用能力。)

2.具体研习,突出重难点

(1)请一位学生说出其所画的关键句,而后集体加以确认。明确:什么是关键句?有哪些类型?

关键句是指文章中十分重要的语句,它突出地体现了文章的旨趣,标示文章的思路,显示文章结构的特点。其类型为:

A、从内容来看,中心句是关键句。它是集中揭示说明对象的特征或点示主要事理的语句。

如:第1段“„„我之所以说明这些,是为了要表明我并没有轻率地下结论。”

第2段“„„这也是使我早日发表这个摘要的一个原因。”

第4段“„„生物的种,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

B、从结构看,总结句、总提句及重要的过渡句是关键句。总结句概括了文章最基本的内容,总提句、过渡句显示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的推进。

如:第4段“关于物种起源的„„问题而不是分别创造出来的。”这个总提句清晰地把文章分为两个部分。

第5段“因此,我们对于生物变异及相互适应的原因和方法,迫切地需要有个明确的了解。”这个过渡句提示了下文的主要内容。

第7段“我深信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我又确信自然选择作用,它虽然不是物种变异的唯一条件,也该是最重要的条件。”简明扼要地总结了进化学说的基本观点。

C、从出现的频率来看,反复出现的文句是关键句。一方面是作者着力要表达的观点需要强调,另一方面也用于显示层次。

如:第4段、第6段、第7段都反复说“生物的各,和变种一样,是由以前别的种演变而来”,“大量的、遗传的变异是可能的”“生物的种不是不变的。”

(2)如何筛选关键句? 明确:从内容入手,找出中心句;从思路、结构入手,确认总提句、过渡句和总结句。

3.欣赏品味

思考:这篇“导言”主要说明了《物种起源》的写作经过和作者对物种起源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透过说明的文字,我们可以看到达尔文怎样的一种精神和人格魅力?在文章中找出能够体现这种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文字。

学生讨论,圈点。明确:

第1段,从“远航”(1831年)到“现在”,其间“深刻的印象”,“耐心搜集”、“整理研究”、“专心思考”、“又把这些札记加以充实”等等,一个正确的结论,从考察到研究,从感性到理性,从纲要到全书,历经二十几年,可以看出达尔文对待科学工作的严谨审慎的态度和长期刻苦钻研的精神。

第2段,“华莱斯先生„„一般结论,几乎和我完全相同,„„”并结合注释4,可以看出达尔文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3段,指出本书的缺陷,“还是摘要的性质”;说明今后的打算,“详尽地刊出”避免使别人“得到完全相反的结论”,反映出达尔文对理论著作严肃、审慎的态度及谦虚的精神。

第4段,“仍然难以令人满意”表明作者决不轻率地作出结论的科学态度。第5段,“这类的研究,虽然常为一般博物学家所忽略,但是我却相信它的价值的重大。”说明作者注重亲身实践的科学态度。

第6段,“很不幸”“不得不简略”反映出不回避缺陷与不足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第7段,“毫不怀疑地断言创造论的错误”、“我相信”、“我深信”、“我又确信”,这些突出地说明了达尔文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毫不动摇的信念和勇于坚持真理的精神。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精神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并板书:长期考察,实事求是,谦虚审慎,决不轻率,亲身实践,不避缺陷,毫不动摇。

4.课堂训练

印发以下材料(或投影),课堂讨论完成。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1982年,英国伊丽莎白皇家学院的科学家加德纳提出了一种新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a),鸟类和哺乳动物并不像传统观点所认为(b)的分别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而是起源于共的祖先—“哺乳鸟”。这一鸟类和哺乳动物的共同祖先是2.25亿年前从古代爬行动物中分出来的,因而鸟类和哺乳动物的亲缘关系比爬行动物更接近。与众不同的是,加德纳提出这一学说时,并不像以往的动物进化研究者那样主要依据古代动物的化石资料,而是依据对不同动物形态结构和生理特征的比较。

画横线的句子中,两个“认为”所认定的内容各是什么? 1.认为(a)2.认为(b)提示:本题考查对关键句的理解。回答两个“认为”所认定的内容,从本质上说,就是理解关键句的含义,把握两种不同学术见解。要正确回答两个“认为”所认定的内容,可以借助句子结构分析。画线句子是复杂单句,作为谓语“认为”所认定的内容是“鸟类和哺乳动物并不像伎观点所认为的分别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而是起源于共同的祖先—‘哺乳鸟’。”“认为(a)”所认定的内容包括“不像”、“而是”两个侧面,也就是从否定和肯定这两个角度说的。“认为(b)”所认定的内容正好是“认为(a)”所否定的内容。可见“认为(b)”所认定的是“分别起源于两支不同的古代爬行动物。”

5.课堂小结

阅读是为了获取信息,求得知识,以丰富自己,不断完善看书的知识结构。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不仅了解了达尔文和他的进化论,而且通过对作者说明性导

言的阅读,使我们在整体感到遗憾知文章内容和思路的基础上,学会了如何发现关键语句,懂得了正确理解关键语句对理解文章的作用,并以此来指导我们今后的阅读实践。

四.布置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琐忆》中鲁迅曾说:“进化论牵制过我,但也有过帮助。”怎样理解这句话?请加以思考。

3.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达尔文的《物种起源》的片段。附:课堂板书设计:

整理成书的过程(1)长期考察

写作经过 提前发表的原因(2)实事求是(1—3)内容过简的说明(3)谦逊审慎 物种由演变而来(4)决不轻率

基本观点 介绍研究的方法(5)亲身实践(4—7)家养变异的作用(6)不避缺陷 强调观点的正确(7)毫不动摇

第五篇:句子部分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句子部分教学设计

(一)——扩句、缩句、句式变换 复习目标:

1、巩固扩句和缩句的方法,掌握缩句的要求。

2、通过归纳复习和练习巩固句式变换的方法,能按要求熟练转换句式。重点:句式变换的复习

一、复习扩句和缩句

1、出示句子:小明读书。

小明在教案里认真地读书。请学生辨别并说出两个句子的区别。小结什么是扩句和缩句——扩句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缩句与扩句正好相反,删去句子中的“枝”和“叶”,即删去附加成分,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更加简洁。

2、请学生说说扩句可以在一个句子什么地方增加?缩句应该怎样缩?

(师小结归纳:扩句可在名词和动词前面增加修辞的成分,缩句先找了句子的主干,即谁干什么?什么是什么?什么怎么样?等,然后把修辞的词语删去,如“的”字前面的成分,“地”字前面的成分,“得”后面的成分。)

3、请学生说说缩句关键要注意什么?(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4、练习:扩句——红旗升起来了。

缩句——我很难忘记巴塞罗那奥运会结束的那一天的夜晚。

二、复习改换句式

1、出示句子,能否把下面的句子换一个说法,意思不变?(1)看到他今天的成功,我真感到自豪。(我怎能不感到自豪?)(2)小明发烧了,他不得不去看医生。(他一定要去看医生。)(3)妈妈对小刚说:“你的作业要尽快完成。”(妈妈对小刚说他的作业要尽快完成。)

2、让学生观察这些句子,说说这些都是什么句式,变换后有什么区别。(反问句和陈述句、双重否定句和肯定句、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3、师归纳:除了上节课复习的“把”句和“被”字句,我们小学阶段还要掌握这三种句式之间的转换,尤其是反问句和陈述句之间的转换。请学生回忆反问句怎样转换成陈述句?陈述句又怎样转换成反问句?要注意些什么?(四人小组讨论)

4、学生汇报,老师整理:

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为了加强语气,一般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5、看看下面的句子改得对不对?为什么?

△我们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我们怎么不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关心? △没有太阳,就不会有我们这个世界。——没有太阳,怎么会有我们这个世界。

6、请把下面的陈述句改成反问句,反问句改成陈述句。△我们的战士是可爱的。△他的话真使我感动。

△除了你,谁能为我遮挡雨水? △

不耕耘怎么有收获?

六年级句子复习

(二)——修辞手法 教学目标:

1、复习巩固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问、设问等六种修辞手法。能区别比喻和拟人句。

2、能够迅速判断出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重点:比喻、拟人、夸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比喻句和拟人句

1、比较两个句子,说说他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啄木鸟在给树治病。(拟人)

啄木鸟像医生在给医生给树治病。(比喻)

你能说出两个句子有什么区别吗?(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彩

拟人是把物直接当作人来写,拟人的特点是本体事物和人,二者完全融为一体。比喻是用一种事物来比作另外一种有相似特征的事物,比喻句有本体和喻体,并有比喻词“像”。拟人句不能有不同类的事物——“人”出现,也不能有比喻词;反过来说,凡有“人”出现,有比喻词出现,拟人句就成了比喻句。

2、分辨:

春风象母亲的手抚摸着你。(比喻)△春风温柔地抚摸着你。(拟人)

二、分辨比喻句和非比喻句

1、请分辨下面哪句是比喻句,为什么? △

他象要发火了。

△那又浓又翠的景色,简直是一幅青绿山水画。

2、小结:比喻句中的本体与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即以他物比此物。第二句中的景色和水画是不同本质的事物,用水画比喻景色;第一句则是表示对一种事物的一种推测,没有出现喻体。

3、辨别:

石拱桥的桥洞象虹。

小李象过去那样尊敬老师。

三、复习夸张

1、什么是夸张?

(夸张是指故意言过其实,对客观的人、事物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如“桃花潭水深千尺”

2、你还能举出另外的句子吗?

四、复习排比、反问、设问

1、请学生说出这三种修辞手法的特点,老师适当补充。

2、让学生在十二册课文中分别找出有以上三种修辞手法的句子,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五、练习:

辨别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当而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说,会后乱说。()△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附课后练习:

一、读句子,判断各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选择一种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排比 反问 设问 拟人 比喻 夸张

(1)天空中的星星快活地眨着眼睛。

()

(2)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

()

(3)世界上有没有给自己写信的人呢?有!他就是欧立希。

()

(4)武松提起铁拳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力气只顾打。

()

(5)真正的英雄,永远不知停顿,永远不知满足,永远要向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

(6)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7)高粱涨红了脸,稻子笑弯了腰。

()(8)暴雨冲不垮,狂风刮不动,巨雷劈不倒。()(9)天上闪闪发光的星星,像无数的眼睛望着我。()

(10)阳春三月,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的黄绿眉眼的柔柳。(二、读句子,分别说说句中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1)祖国的东沙、中沙、西沙和南沙群岛,就像一把珍珠撒在南海的海面上。

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2)夕阳之下,浪涛像顽皮的小孩似地跳跃不定。

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_

(3)河马的一对下门牙,不是向上长的,而是向前平行探出,好像两把铲子一样。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三、请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方法。

1、几场春雨过后,许多鲜嫩的笋,成群地从土里探出头来。(拟人)

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夸张)

3、牛群吃草时非常专注,有时站立不动,仿佛正在思考着什么。(拟人)

4、一个麦穗儿,就是一个跳动的音符。(比喻)

5、是谁又吹响了那欢快、柔美的麦哨?是田间玩耍的孩子们。(设问)

6、骆驼是沙漠之舟。(比喻)

7、兴安岭多会打扮自己呀:青衫作伴,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拟人)

8、不劳动,连棵花也养不活,这难道不是真理吗?(反问)

9、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排比、拟人)

10、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虹那么绚烂。(排比)(比喻)

11、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比喻)

12、不再胆怯的小白菊,慢慢地抬起它们的头。(拟人)

13、你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反问)

14、森林里的害虫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排比、拟人)

15、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反问)

16、有翠绿,有淡青,有金黄,也有火一般的红色。(排比、比喻)

17、太阳冲破了云霞,跳出了海面。(拟人)

18、桂子花开,十里飘香。(夸张)

19、他在呼唤什么?在呼唤和平。(设问)

20、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比喻、排比)

绪论部分教学设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