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剖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演变历程论文范文大全
编辑:红尘浅笑 识别码:130-797132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3-11-15 09:02:40 来源:网络

第一篇:剖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演变历程论文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是两对相互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前两者回答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后两者回答的是世界的发展状况怎么样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要将唯物主义贯彻到底,必须高举辩证唯物主义的大旗,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本文拟就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历史演变及发展脉络作一简介,望同仁赐教。

一、辩证法的历史演变

辩证法,源出希腊文,含义是进行谈话、进行论战。论文百事通这一术语在哲学史上曾在各种不同的意义上被使用,其历史发展经历了古代的朴素辩证法、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辩证法、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等三个阶段。

在古希腊哲学中,辩证法一词最早出现在柏拉图的著作《理念论》中,但是“辩证法”作为一种谈话或辩论时揭露和克服对方议论中的矛盾以取得胜利的艺术,还有更早的历史,亚里士多德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将爱利亚派的芝诺称之为“辩证法的创立者”。在苏格拉底看来,辩证法是通过对立意见的争论而发现真理的艺术,而智者派则将辩证法作为一种据理论证的艺术而广泛运用,至于亚里士多德本人除了在“研究实体的属性”、“揭露对象自身中的矛盾”等含义上使用辩证法之外,还把它视作概念思维的逻辑方法,这使得“辩证法”其后常在逻辑学的意义上被使用。

在漫长的中世纪,哲学沦为神学的婢女,一些经院哲学家把荒唐无稽的提问,空洞烦琐的考证,千篇一律的公式证明等也称之为“辩证法”,辩证法被糟蹋得声名狼藉。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自然科学的发展和社会历史所显示的辩证性质为德国古典哲学家对辩证法的探讨提供了条件,康德之后,唯心主义辩证法大师黑格尔赋予了辩证法以新的含义,即辩证法不只是一种方法,同时也是适用于一切现象的普遍原则,是一种宇宙观。他说:“无论知性如何常常竭力去反对辩证法,我们却不可以为只限于在哲学意识内才有辩证法或矛盾进展原则。相反,它是一种普遍存在于其他各级意识和普遍经验里的法则。自然世界和精神世界的一切特殊领域和特殊形态,也莫不受辩证法的支配。”黑格尔是哲学史上第一个明确地在宇宙观意义上使用“辩证法”概念的人,然而黑格尔的辩证法又是头脚倒置的,他讲的不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现实的客观的辩证法,最终,其辩证法的生机被过分茂密的唯心主义体系窒息了。

19世纪中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概括革命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新成果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辩证法,创立了崭新的唯物主义辩证法,使辩证法在历史发展中第一次取得了真正科学的形态,成为“关于自然、人类社会和思维的运动和发展的普遍规律的科学”,成为由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等基本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内容与形式、原因和结果、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等诸项范畴按其内在联系而组成的开放性的科学体系,为人们不断探索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规律性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

中华民族是崇尚辩证思维的智慧民族,虽没能像西方那样使辩证法最终走上成熟和科学的形态,但中国历代贤哲们那充满朴素辩证法的光辉思想,在世界辩证思维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地激荡起醉人的浪花:“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对事物矛盾转化现象的深刻认识,已暗暗触及到“辩证法的精华”;《系辞上》“一阴一阳之谓道”的两点论,更是闪烁着对立统一思想的光辉。

辩证法,一作“辨证法”,二者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讲反映出了中西方在文化、心理上的不同情趣:前者很容易让人回想起辩论、清谈、找对方毛并对立斗争的辩证法原意,更西方化一些;后者来自中医辩证论治,有分辨、认识事实、反馈回去、协调平衡之意,似乎更符合辩证法的精神,更中国化一些。

二、形而上学的来龙去脉

形而上学原为亚里士多德论“第一哲学”的书名,亚氏生前没有刊行。公元前一世纪,吕克昂学院的继承人安德罗尼柯整理亚里士多德著作时,把讲述自然现象的著作定名为《物理学》,把讲述哲学原理的十四卷著作放在《物理学》之后,无以名之,姑叫《Metaphysica》,即“在物理学之后”,此书在被译成中文时,译者借助孔子师徒“究天卜之际”的著名哲理论文《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话——意思是:无形或未成形质的抽象道理谓“形而上之道”,有形或已成形质的具体器物谓“形而下之器”——便将亚里士多德自称“专门研究‘有’本身以及‘有’借助自己的本性而具有的那些属性的科学”即“第一哲学”取了一个中国名,意译为“形而上学”。从此,欧洲哲学史上凡是讲到纯哲学的这部分思想,主要是亚氏所说的讨论实体或有本身的本体论思想,都叫做“形而上学”,简单地说,形而上学就是哲学,特别是指本体论思想。当然,这里应该指出:不能将西方的本体论思想简单地等同于中国的“形而上之道”,否则便抹杀了中国传统哲学的相对独立性。撇开宋代以后中国哲学界对形上与形下,道与器的具体争论,我们不难看到,中国古代的“形而上之道”实际上已远远超出了本体论的范畴。“道”是一个古老而深奥的概念,其出现甚至在《系辞》之前,比如老子,他既将“道”看作原始的混沌、万物的本原(“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又将其看成规律、万物的本质联系(“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还视“道”是万物发展的原因、运动的源泉(“道者万物之奥”)由此可见,早在老子的眼里,那形而上之“道”亦绝不仅仅是个实体而已。

后来,黑格尔从西方形而上学所包含的“抽象和不变化”的含义中引伸出一种方法论的意义,即:反辩证法的思维方法,称之为“知性的形而上学”,从此形而上学一词就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纯哲学,其二则指反辩证法的思维方法。

现代西方学术界经常在第一种含义上指称形而上学,黑格尔本人和马克思主义者都是在第二种含义上使用这一概念,高二《思想政治》教材在论述“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等内容时,也正是在这一含义上来彻底揭露形而上学反科学的本来面目的:形而上学是与辩证法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唯物辩证法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科学宇宙观相反,它是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来看世界,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静止的,如果说有变化也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否认事物的矛盾,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这种观点不仅不能解释事物质的多样性,不能解释一种质变为他种质的现象,相反,还会导致把事物发展的根源归于上帝或“绝对观念”,而走向唯心主义。形而上学作为一种关于宇宙发展法则的静止的、僵化的见解,既可存在于唯物主义体系之中,也可存在于唯心主义体系之中,但不论在哪一体系,它对客观世界的反映都是错误的、歪曲的、反科学的,都必须给予坚决的批判。比如:产生于17、18世纪近代欧洲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其机械的、形而上学的自然观,不仅使其抵挡不住唯心主义的猛烈进攻,而且还在社会历史观上自觉不自觉地陷入了唯心主义。实践表明:唯物主义离不开辩证法,辩证法也离不开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唯物主义,是真正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必须坚决反对唯心主义,反对形而上学。

第二篇:辩证法论文

辩证为基,数学为楼

——浅论数学与自然辩证法之间的关系 数学这门学科是根据自然辩证法所揭示的客观规律发展起来的。按照古希腊数学哲学的观点, 数的本原就是万物的本原,数的属性是正义,数目的属性是灵魂、理性或机遇,其他事物也能用数来表示。无限是偶数,把偶数拿来用奇数限定,就会赋予事物以无限性。万物都是成双的, 任何对偶的事物皆可以平分。计算两部分的平分可以无限进行下去,因为这种两两平分可以无限进行。但是,如果增加到奇数,平分就成为有限,就会使无限的二分终结。数学源自实物的实性,而数学方法是进人哲学殿堂的阶梯,是认识理想世界的准备工具。最早的毕达哥拉斯学派为解释宇宙生成而去研究数学,并从数学研究中得出结论,认为数学研究抽象概念,一切对象均由整数组成,数乃宇宙的要素。古今中外,自然哲学流派无一例外地围绕着宇宙生成这一中心问题,力图在数学中寻求宇宙生成的圆满答案。

数学与哲学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历史上,亚里士多德和欧几里德同是柏拉图学派的门徒,柏拉图则是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学生,阿波罗尼斯曾在亚历山大里亚城和欧几里德的门徒相处很久。这些著名的数学家和哲学家,在思想上、学术研究中相互影响,在同一时期使得数学和哲学都发展到各自的高峰。从毕达哥拉斯的自然哲学、机械决定论到逻辑实证主义都表明,数学确实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许多哲学思想的方法和内容。作为人类的一种理性精神,数学在今天已渗透到以前由权威、习惯、传统、风俗所统治的领域,并且逐步取代它们而成为思想和行为的指南。有些数学成果,如非欧几何、哥德里定理,对人类的真理观、时空观、伦理观乃至人生观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无处不存在着对立统一,即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从而推动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对立统一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要求人们全面地看问题,因为一切客观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并且具有其独特的内部规律,不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不认识事物的内部规律,得出的观点必然是主观主义的。要真正地认识事物就必须把握和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一切联系和媒介。

数学所反映的数目关系和空间形式同样也充满着矛盾,充满着“对立统一”的内容。如:正数与负数,实数与虚数,乘法与除法,微分与积分,这些数量之间的关系都是对立统一的,是数学整体性的具体体现。事实上,数学整体性是一系列繁简不

一、层次不同的具体数目和形体关系的内容,按一定逻辑和顺序组成的严密知识体系。强调数学的整体性,就是要使人们的头脑反映这种数学的整体性,使客观的东西逐步地变成主观的东西,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全面地看问题,对外界事物能够有正确的判断和清醒的认识,用丰富的想象能力,高度的概括能力,发挥智力的独创性,形成思维的完整结构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

哲学是世界观的学说,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和看法,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它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的思想武器,同时也给我们以方法论的指导。认识论把科学研究奠定到了实证即实验的基础上,认为科学必须是经过对经验的排列和归纳才能获得。思辨与实证、想象与逻辑、直觉与知觉、抽象与具体的研究方法是自然辩证法的主导思想,只有把彼此对立的概念、思想、方法统一起来,才能创造出诸多全新的科学概念、思想和独特的研究方法。自然辩证法还认为,科学认识应奠定在实践基础之上,实践是创立理论、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的基础与标准。要揭示自然现象的本质、联系和规律就必须在科学认识过程的实践基础上,把观察和假说、实践和理论、归纳和演绎辩证地统一起来。科学真理既不能按现存的理论来判断,也不能按人数的多寡来表决。

在人类构筑的庞大的精神财富宝库中,数学无所不在,无所不有。傅立叶级数使人们对音频的把握更加清楚,为创造各种优美的乐曲提供了可能;几何学成为西方近代画家的必修基

础课;散文大师着力体会数学的简洁明快及数学风格;文艺创作从模糊数学、实变论吸取指导思想和方法,而这些仅仅是数学成功应用的一朵奇葩。科学发展到今天,数学应用已渗透到各个领域,应用数学的理论、概念、手段和技巧,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量和量变的分析、描述、计算和推导,找出其内在联系的数学表达形式以及发展变化规律,为科学研究提供数量分析和计算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并将理论模型付诸实际,检验其符合程度,并根据检验结果修正和完善模型。这一切都建立在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上,实践, 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指导数学学习,有利于帮助提高辩证分析能力,理解数学系统关系的整体性。这种数学整体性的修养,有利于获得哲学观点和数学知识,同时,它也是发展思维结构整体性的基础。从事数学学习、研究与应用的人们应当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者。数学作为人民生产活动知识的结晶,在人类历史上是一种起推动作用的力量,它在本质七是同宗教蒙昧和唯心主义对立而同辩证唯物主义紧密相联的。它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提供了与日剧增的新材料,证明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正确。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数学工作者要想取得成功,首先必须自觉地学习和运用唯物辩证法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坚持唯物主义的理论,排除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对数学研究的阻碍,在科学实践中捍卫和发展辩证唯物主义的哲学。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应划清一些界限: 一是把数学性质的问题同哲学性质的问题区分开来,既要强调用唯物辩证法来指导,又不要搞“代替论”;二是要正确区分社会历史观与自然观,既要看到人们由于受社会的影响而存在唯心史观,又要看到大多数人在自己的数学研究中会自觉地存在唯物主义的倾向,努力把唯物辩证法这种高度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运用到自己的数学研究中去,指导和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学发展的历史证明,数学愈向前发展,数学探索的难度就愈大,就愈需要更加准确的计算、更加精密的实验仪器和更加高超的哲学武器。进行创造性、探索性的数学研究工作,必须借助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维。唯物辩证法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最高度的概括,但它并不能自动地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这里关键是要真正通晓唯物辩证法,勇于实践,善于探索,解决数学研究中的疑难问题。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数学研究方向的正确性,才能获得促进人类进步和幸福的数学成果。

第三篇: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

题目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学 院: 化学化工学院 专 业: 环境工程

班 级: 研 131 班 学 号: 1314393009 姓 名: 赵慧凯 指导老师: 练新颜

二〇一四年四月

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赵慧凯

(化学化工学院,环境工程,学号1314393009)

摘要:在论述和谐社会及人与自然和谐基本内涵的基础上, 通过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 阐明了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通过分析国家相关政策、加强环境保护、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可以促进民主法治和公平正义, 促使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促进经济繁荣和持续发展, 阐明了以人与自然和谐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进而全面论述了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

关键词:和谐;人与自然;物质基础;生态文明建设

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自然界对人类来说具有极高的价值。古代,人类对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存在、发展一般规律的认识集中在对自然界的看法上。主要分为:朦胧的自然意识、朴素的自然观、神秘主义自然观三种。随着以铁制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古代生产力的发展,世界各国先后进入了封建制社会。古代中国在奴隶制社会,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不如古希腊、古埃及,但进入封建社会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总体水平超过欧洲,特别是公元3—6世纪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世界的辩证法的自然观有重大发展。特别是元气说很盛行。宗教神学自然观在中世纪的整个欧洲占据统治地位,但是,其发展过程也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第一,早期直截了当地宣扬和推崇盲目迷信;第二,盲目迷信披上了精致化了的哲学外衣;第三,以自然科学的成果作为宗教神学自然观的依据;第四,宗教神学同暴政相结合。14-15世纪初,欧洲在逐渐发展的手工业和农业中,越来越多地应用机械技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以后,日益发展的工场手工业尤其是钟表业,更促进机械技术的发展[1]。伴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欧洲近代自然科学从自然哲学的母腹中脱胎出来,迅速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生产中所应用的近代科学革命和发现、发明有三个明显特点:工具多是机械装置,生产中所解决的大量问题是力学问题,机械力学分门别类地分析和实验研究十十分突出,其他学科发展还不充分;分流行;近代科学技术所继承的古代科学遗产,主要是同力学相关的原理、定律,如杠杆原理、浮力原理等。自然界具有统一性。所谓自然界,从广义上讲,是指整个宇宙,即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物质世界及其一切表现的总和;从狭义上讲,是指与人类社会相区别的物质世界,即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自然界的物质形态是千姿百态、无限多样的[2]。根据能否新陈代谢、遗传变异等特征,可以把自然界中各种各样的物质形态划分为非生命世界和生命世界两大类。自然界的物质虽然多种多样,各不相同,但各种物质形态之间却存在着内在的统一性。根据人对自然物的参与程度分析,自然界中的系统区可分为天然系统、人工系统和复合系统天然系统。自然界物质系统包括整体性和稳定性。所谓整体性,是指物质系统具有的不可还原的整体性质。任何物质系统都是由相互联系的物质要素构成的结构和性能相统一的有机整体。整体性是系统的基本特征[3]。物质系统的整体性,首先反映了物质系统的整体和它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一方面,整体由部分组成,因此,整体中部分的性质和行为必然影响整体的性质和 2

行为;另一方面,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的性质和行为不同于孤立状态下部分的性质和行为,必然受到整体的支配和制约。

人与自然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象性关系,即认识与被认识、改造与被改造、审美与被审美的关系。人依赖于自然,又能动地认识和改造自然,使自然界适合于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历史。人对自然界具有先天的、本原的依赖性。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化发展的产物,是直接的“自然存在物”[4]。

人与自然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而和谐社会的构建首要之处就是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地球,实现人类永续发展。

1人与自然界和谐发展

人类作为自然存在物,不能离开自然界而生活。人类的出现使自然界深深地打上了人类活动的印记。但是,人类在自然界中并不处于特别优越的地位,自然界是人类的摇篮,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础和永恒的物质前提。人同其他生物一样,是自然界的非生命物质发展演化的结果,人的生命在发生、存续、终结的过程中,始终受自然的规定和制约,自然界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造就了人类。

一、人是自然界物质长期发展的产物。

二、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三、自然界为人类提供劳动对象和资源。

四、自然界为人类创造精神文明提供了原材料。人的能动性是人区别于动物以及其他存在物的内在标志,能动性的人类活动实践是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纽带。人的能动性实践活动是造就人与自然对象性关系的本质原因。人对自然界的能动作用是通过社会生产活动来实现的。人通过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变“自在之物”为“为我之物”,使自然变得适合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具有自觉能动性,能够认识和驾驭自然规律为自己服务。人类的生产劳动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人在进行劳动之前,能够设定目标,规定一定的活动程序和方式、方法,预见自己活动的结果,通过劳动引起外部自然界的种种变化,以满足自己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要在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关系不断优化的前提下,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协调,使社会的发展获得可持续性。它所追求的目标是:促进人类之间和谐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5]。由此,要求遵循以下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

一、公平性原则。要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就必须正视和体现公平要求,既要体现代际公平,保证不同代人之间在资源和收入上的公平分配;还要体现代内公平,即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另一部分人的利益。

二、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得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

三、共同性原则。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应该在达成全球共识类家园即地球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的前提下,采取全球的联合行动才能成功。总体来说,这种发展观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损害长期发展的基础,而是近期效益与长期效益、局部效益与全局效益的有机统一。

2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个古老的哲学问题。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就是说,人类应该怎样与周围的自然界共处,人类自进入文明时代起就一直在探寻着思索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我们都知道,人口问题在中国由来已久,人口基数大、增长迅速,成为目前中国发展的沉重包袱[6]。虽然计划生育体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中国人口的高速增长,但我们看到人口问题在短时间内是难于解决的。资源有限、人口众多、人口整体素质不高,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瓶颈。

与所有的工业化国家一样,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是与工业化相伴而生的。五十年代前,我国的工业化刚刚起步,工业基础薄弱,环境污染问题尚不突出,但生态恶化问题经历了数千年的累积,已经积重难返。五十年代后,随着工业化的大规模展开,重工业的迅猛发展,环境污染问题初见端倪。但这时候污染范围仍局限于城市地区,污染的危害程度也较为有限。到了八十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环境污染渐呈加剧之势,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使环境污染向农村急剧蔓延,同时,生态破坏的范围也在扩大[7]。时至今日,环境问题与人口问题一样,成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两大难题。中国经济的发展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与环境为代价的,缺乏可持续性。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对中国社会的一切思考和决策都不得不以全球性的人口困境、生态困境和资源困境为背景,不得不考虑人口、生态、资源困境对社会发展的强制约束。人口、资源、环境相关联的人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党的十八大报告新意解读

“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这一充满激情和期待的号召,引起人民大会堂内代表们雷鸣般的掌声[8]。

相比5年前党的十七大报告直接提到“环境”或“生态”字眼的地方达28处,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大幅增长至45处,同时,值得关注的是,“自然”也成为报告中的又一个关键词。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首次把“美丽中国”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表明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认识的深化,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五位一体的高度来论述,也彰显出中华民族对子孙、对世界负责的精神。

要实现真正的国富民强,必须守住“绿水青山”。那么,如何实现“美丽中国”?报告也给出了答案: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不仅是当今世界的主流观念,也越来越受到我们党的重视。

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党中央相继提出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生态文明等新的发展理念和战略举措。

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并将到2020年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要求之一。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绿色建筑、绿色施工、绿色经济、绿色矿业、绿色消费模式、政府绿色采购不断得到推广。“绿色发展”被明确写入“十二五”规划并独立成篇,表明我国走绿色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

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首次被写入党代会报告,就是向世界宣告:我们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我们要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

基本的环境质量是一种公共产品,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在去年召开的第七次全国环保大会上的讲话首次将环境保护纳入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提供具有公共服务属性功能的环境产品是政府不可推卸的职责。

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不少代表发现,在提到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时也提出要“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作为公共产品的良好生态环境,包括清新空气、清洁水源、安全食品——这些都是人类生产生活的必需品,是消费品,而各级政府理应成为第一生产者、提供者。“生态产品”的概念首次 4

亮相党代会报告,体现了党对人民群众渴望优质生态产品、优良生态环境迫切需求的积极回应,同时也对各级政府加大环保投入、保障基本环境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

将生态环境质量纳入基本公共产品范畴,从理论上明确了生态环境的显性价值,同时,提供生态产品应该是政府的职责,是公共财政保障的重点,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资金补助的考量因素;也要求我们从实践上按照统筹城乡、梯度推进的原则解决农村、农民的环境问题,要因地制宜、创造性地解决农村、农业领域小而分散的污染问题。对地方政府而言,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底线,作为衡量又好又快的“好”字的最基本要求。

可以说,历经30多年快速发展,我国提供物质产品的能力有了大幅提高,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也在快速进步,但相对而言,提供生态产品特别是优质生态产品的能力实际上却提升得较慢。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谈到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时,把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列在第一位。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和问题时,“资源环境约束加剧”仍然位列其中。这足以表明,资源环境问题已经成为我们党的重点关切。要真正实现“三大发展”,建设好“美丽中国”,任务仍然艰巨,需要我们高度重视,一步一步攻坚克难,在今后的工作中把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推向前进。

4未来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展望

到“十二五”末期,主要生态建设任务基本完成,森林覆盖率达到55%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95%以上,总体进入生态养护保育阶段;生态友好型经济成为主导,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明显提高,区域内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翻一番;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初步实现;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力争形成1至2个国际性的会议休闲度假名区。

在不断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中要时刻走在时代前沿。坚持把生态建设和保护作为首要任务,不断完善生态屏障和生态服务功能。严格控制并减少重点生态保护区的经济活动,完善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长效机制。坚持经济发展以保护生态为前提,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9]。充分发挥生态资源效益,立足首都经济和国际大都市特点,大力发展生态服务型经济。突出优势资源,发展服务型第一产业,壮大第三产业,实现产业的跨越式升级。坚持把融合化发展作为产业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融合互促[10]。促进生态农业与旅游业的延伸融合,促进传统产业与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渗透融合。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生态保护协作,共同增强生态屏障功能;整合区域资源,推进山区县之间的产业互补和整体发展;加强与城区乃至国内国际的合作,引进和培育高端产业,为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奠定基础。

在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社会中我们要不断完善。第一,培育良好的生态涵养系统。分层次、分阶段、分步骤地推进深山原始生态系统、浅山农村生态系统和城镇人工生态系统三个子系统的建设,并结合流域治理、矿区生态恢复等重点工程,继续建设首都生态屏障体系。加强涵养区水源生态建设。以保护区域内各种河流和水库为重点,全面启动对河流、湖泊、水库、湿地等水源及流域的综合治理,防止地表植被破坏,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污水流入河道和水库。开发节水设施,提高水利用率,发展节水产业。通过植树造林加强山区生态建设,扩大生态林规模。加强空间管制,特别是生态涵养区中的密云水库上游、官厅水库上游要禁止开发;加大禁牧力度,保护野生动物,防止违规采伐和非法开矿,形成全面的生态林资源的安全保障体系。以农田林网为主要内容加强浅山区生态建设。更替过熟林带,培育新生林带,健全农田林网。以公共绿地为基本内容加强城镇生态建设。继续以公园大型绿地为主体,以街道绿化为骨架,以单位庭院和居住小区为基础,植树种草,增加绿地,美化环境。第二,积极创新生态与农村发展模式。建立若干个生态建设试验区,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和统筹安排生态建设。建立各个区县之间生态建设协调机制,促进生态链在涵养区以及更大的范围内良性循环。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把经济社会发展纳入生态系统建设规划统筹考虑,培育文明生活方式,构建节约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与

生态环境共赢[11]。建设科学、完善的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涵养区生态补偿制度,加强水源建设补偿制度,制定扶植涵养区发展的经济援助政策,积极支持涵养区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继续把涵养区“新农村”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认真贯彻落实并不断完善各项农村经济政策,发挥政府宏观调控作用,建立“三农”发展的投入与分配机制和全面建立城乡接轨的各项保障制度。遵循“比较优势”和“市场需求”两大原则,通过全面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从根本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为山区农民转行增收,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养殖业、旅游业、林果业等富民产业,引导山区农民由“靠山吃山”向“养山就业”转变。第三,建设可持续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和污染源治理,以提高生态保护和水源涵养功能,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生活垃圾处理率,提高再生资源比重,减少直接处理投资;建设垃圾填埋场以及粪便处理场,提高城镇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能力。提高县城和重点乡镇范围内的社会单位及居民楼房垃圾袋装率和县城内垃圾分类率;建立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机制,建设清洁农村,文明乡镇。限制或减少农业生产污染,实施有机农业工程。推广缓释肥,提倡农家肥和有机肥,改善施肥方式,推广测土平衡施肥技术,控制化肥施用量。扩大生物治虫农田范围,减少农药使用量。杜绝污水灌溉,推广可降解地膜,控制白色污染;实施绿色畜牧养殖工程,加强畜禽养殖场污水粪便处理监管;加大对农业生产的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力度,实施控制农业生产污染源示范工程。第四,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制定促进涵养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积极推动“环境一票否决”制度,建立产业项目筛选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的综合评价,严格限制不合指标的项目进入。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保障,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减少废物排放,倡导绿色消费,逐步形成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推广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工业生产方式。逐步降低资源依赖型工业比重,增加企业污水处理、废弃物利用的费用投入。研究制定有关政策法规,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长效机制。建立农业循环经济链。以加工企业及相关服务组织为纽带,链接种植业和养殖业以及农民家庭生活,构建农业循环经济链。倡导科学消费方式。通过宣传教育、政府绿色采购,引导全社会绿色消费,节约消费。鼓励使用绿色标志食品、环保标志产品和节能节水论证产品。倡导使用洁净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减少煤炭使用量,并实施“全程管理、清洁高效”的措施;在农村减少使用薪柴秸秆等燃料,发展生物质工程,提倡使用沼气等可再生能源,继续实施“绿色照明”工程、扩大太阳能杀虫灯的使用范围。第五,加快推进区域城镇化进程。建设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发展聚落,通过生态移民、生产移民、生活移民等方式调整人口布局,推进农村人口向新城的集聚,坚持以环境友好型工业和服务业的产业集聚带动人口的空间集聚,构筑科学合理的区域城镇体系。集约发展经济,坚持以内涵式发展为核心,充分发挥生态涵养发展区的比较优势,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一产,提升二产,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培育新型产业,壮大特色产业,促进经济集约增长。要努力提高城乡基础设施承载能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基本形成覆盖城乡、比较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体系。

综上所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繁荣,国家昌盛的基础。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我们应该不断完善政治体制,严格控制并减少重点生态保护区的经济活动,完善生态建设与保护的长效机制。坚持经济发展以保护生态为前提,更加注重资源节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为构建健康、和谐、文明的繁荣社会而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陆新元,熊跃辉,曹立平,张 胜.人与自然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1(3).[2] 浦明霞.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N].新华日报.2010,7,6.[3] 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报告

[4] 李林,薛景华,阎广强.《自然辩证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2005 [5] 武坚.《人口、环境、资源约束-决定现代中国社会演进的四个因素》.光明网-光明观察-学术观点,2005-3-24. [6] 黄选平.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就是可持续发展[J].甘肃环境与监测,2000,13(1):52-54. [7] 张坤民.可持续发展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

[8] 宫希魁.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 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3,(5): 28-29.[9] 王松霈.生态经济学[ M].西安: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27-28.[10] 李昭新, 张敏.自然和谐、社会公正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J ].天津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3, 18(1): 76.[11] 熊刚.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J].中国环保产业, 2004,(1): 14.7

第四篇:历朝行政制度演变历程

历朝行政制度演变历程

战国时期初步形成: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商鞅变法建立县制,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实行郡县制。

西汉巩固:汉武帝解决了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的理论基础。

隋唐完善:创立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提高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北宋加强:北宋初年,“杯酒释兵权”解决兵权的问题;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和军权收归中央。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明清达到顶峰(衰落):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第五篇:内控的定义及演变历程

内部控制的定义与演变历程

学习导航

通过学习本课程,你将能够: ● 全面认识内部控制; ● 了解内部控制理论的演变; ● 掌握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进程。

一、什么是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合理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性、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的过程。

1.内部控制的主体

内部控制的主体不是某一个人,也不是某一个部门或岗位,如同财务工作和人力资源工作,不只涉及财务部门和人力资源部门,而是与企业的所有员工都相关,只有所有员工都了解财务工作和人力资源工作,企业的财务工作才会健康,人力资源工作才会做好。

企业的内部控制如果只有董事会和总经理重视,那么内部控制体系不会做好,只有企业的各个业务流程衔接部门理解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支持并贯彻执行,内部控制体系才有可能真正健康化,否则只是形式主义。

2.内部控制的目标

实施内部控制,是要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性、可靠性和真实性。

目标效益性

控制的目的不是增加成本、限制人员自由、限制弹性,首要目标是保证经营活动的效益性,产生增值。

将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性控制到位,会为企业带来很大好处: 第一,企业能够赚钱; 第二,企业赚钱具有持续性; 第三,企业赚钱比较有质量。

很多企业赚钱没有质量,只追求账面利润,而忽视现金利润。如果将内控做好,不仅能够让企业效益更好,而且会大大提升效益的质量。

数据的可靠性

企业实施内控可以提高企业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信度。例如,财务制度中的财务核算制度,就是依据国家财政部的会计准则和会计实务制定的,这对于企业的财务处理非常重要,因为针对同样业务可以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方式,会得到不同的处理效果。

法规的真实性

法规的真实性是指,要按照国家的法律制度实施内部控制制度。

3.内部控制的目的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主要有四大目的:

实现企业目标

实施内控可以实现企业的目标,包括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

确保企业守法经营

实施内控可以保证企业各经营层符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减少违规行为。

提供正确信息

实施内控可以规范相关的经营流程和业务季度,确保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

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

实施内控可以维护企业的资产安全,包括企业的后备资金、应收账款、存货、固定资产,也包括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等。通过制定流程管理这些资产,从而保护资产的安全,减少资产不正常的损失。

4.内部控制的原则

一般来说,内部控制具有五大原则:

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原则是指,内部控制要调动全体员工,将内部控制体现在企业业务流程的方方面面,全过程、全方位实施内控。

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把企业的核心环节、重要的经济业务都纳入内部控制范畴。

制衡性原则

制衡性原则在内部控制中体现得更加强烈,内部控制理论最集中的起源和最根本的方面就是制衡。

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是指,内部控制的流程、体系要与企业的发展规模相适应,并不是大而全的内控就好,大公司的内部控制体系不一定适用于中小企业。一般来讲,内部控制体系是一个专门经营思想的集中体系,不同的领导层具有不同的经营风格,内部控制体系的思想也不同,中小企业不要追求大而全的内控体系,只要适应就好。

成本效益原则

成本效益原则是指,做任何控制流程都要考核成本效益。

【案例】

卖场中损失的最优选择

某卖场中经常出现损失问题,叫做货损。为了避免这一问题,该卖场制定了如下方案:

第一,如果每年花费30万元,在卖场中投入10个保安,此时货损为零; 第二,如果每年花费6万元,在卖场中投入2个保安,此时货损为10万元。通过对比选择方案,如果追求完美主义,放弃成本原则,会选择前一种方案,需要花费30万元雇佣保安;如果考虑成本效益原则,会选择后一种方案,货损10万元并花费6万元雇佣保安。

由此可见,在实施内部控制过程中,企业需要认真思考成本效益原则。

二、内部控制理论的演变

内部控制可以追溯到我国几千年前的西周时代,那时的内部控制体系堪称全球典范。西周时期的财务部设有司书、职内、职系和职币四个职位,他们各自的职责权限为:司书相当于现代公司的会计,负责核算;职内掌管全国的税收来源,负责收入;职系掌管全国的财政支出,负责支出;职币相当于现代公司的出纳,负责余财管理。这些职责内部牵制,收支两条线,职务分离,做到制衡。

具体来说,内部控制的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

1.内部牵制

内部控制发展的第一阶段称为内部牵制,内部控制的原始形态叫做内部牵制。内部牵制的思想依据是,两个人同时犯相同错误的概率很低,并且两个人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发生舞弊的概率比较低,基于这个假设提出了内部牵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集体舞弊也有发生,内部牵制的思想假设发生了改变,所以内部控制理论需要向前推移。

2.内控评价与内部审计

内部控制发展的第二阶段称为内控评价与内部审计,这个阶段要求从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迈进。

3.内部控制结构与完善

内部控制发展的第三阶段称为内部控制结构与完善。这个阶段提出内部控制“三要素”: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这个阶段为下面各个发展阶段奠定了理论基础,下面各个发展阶段是这个阶段的延伸。

要点提示

内部控制结构与完善阶段的三要素: ① 控制环境; ② 会计系统; ③ 控制程序。

4.恪守法案

内部控制发展的第四阶段称为恪守法案。这个阶段在第三阶段“三要素”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要素——风险评估和监督信息沟通,从而提出了内部控制的“五要素”。

5.风险管理

内部控制发展的第五阶段称为全面风险管理阶段。这个阶段起源于2004年美国的安达信事件,美国公司经过彻底反省,认为风险管理依然存在问题,于是提出了“八要素”,这是在第四阶段的“五要素”基础上提出的,将风险环节一分为四,分别是目标的设置、事件的辨别、风险的评估和风险的反映。

三、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进程

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01年,而后几乎每年都有相关部门出台相关的内部控制体系。

内部控制最早是在2001年1月,由证监会出台了《内部控制执行》。

2001年至2006年,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中注协、银监会、上交所、深交所、国资委等部门相继出台各种制度,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群雄割据、各自主导,有些制度之间有冲突,不仅没有提高效率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内耗。同样,在企业中也会出现相冲突的制度,降低企业效率,进而引起内部控制体系被废除。

2008年5月22日,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五部委联合颁发了《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这个规范被外国理论学者誉为中国的科学法案,至此我国的内部控制体系从理论共识到行为开始统一。

2010年4月26日,五部委又颁布了“18项指引”,包括评价指引、应用指引、审计指引,这些指引教导企业如何做好内部控制。

2011年,政府要求在境外上市的国内公司采用《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

2012年,政府要求在中国主板上市的公司采用《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对于创业板、中小板企业暂时未作要求。

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非上市公司,对于内部控制体系都越来越感兴趣。

《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附有评价指引、应用指引、审计指引三项指引,这些指引的目的各不相同。评价指引,用于公司管理层的自我评价,上市公司的年报中都有“内部控制自我评价”项。应用指引的核心是如何控制,也是整个配套指引的核心,主要用于企业控制、设计和建设内部控制体系。一般来说,一套内部控制体系,80%的工作是在应用指引上。应用指引分为控制环境、控制活动和控制手段,其中控制环境分为五个方面——组织架构、发展战略、人力资源、社会责任、企业文化,控制活动分为九个方面——资金活动、采购业务、资产管理、销售业务、研究与开发、工程项目、担保业务、业务外包、财务报告,控制手段分为四个方面——全面预算、合同管理、内部信息传递、信息传递。审计指引的核心是外部审计的见证及审核。这些指引采用文件形式,而且是通用体,需要转变成公司的个性内部控制体系。

通过课程的学习,我认为在我们企业内控建设得到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全体员工的充分认同。内控建设做为企业管理和个人能力提升的需要,首先我们要认真学习《企业内部控制的基本规范》及评价指引、应用指引、审计指引,其次要结合企业实际将各法律、法规要求落实到各经营环节,做到制度设计、执行、结果有效,再次要不断总结、优化流程,达到精简高效运转。

1、内控主体是企业的全体员工,体现的是以人为本、全员参与;

2、内控目标是要保证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益性、可靠性和真实性;

3、内控目的是:实现企业目标、确保企业守法经营、提供正确信息、保护企业的资产安全。

剖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演变历程论文范文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