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人性与神性的抗争论文(大全)
编辑:浅唱梦痕 识别码:130-742818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3-10-11 08:16:26 来源:网络

第一篇:人性与神性的抗争论文(大全)

[摘要]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在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压制下,爱情每每带有悲剧色彩。在西方文学作品关于神职人员的爱情的描写中,便有了“人性”与“神性”的抗争。本文试从三部作品诠释西方宗教下的爱情悲剧。

[关键词] 爱情;人性;神性;抗争;悲剧

爱情,永远是人类生活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爱情与“谈爱色变”的禁欲主义一直在作着努力的抗争,即“人性”与“神性”的抗争。尽管这种碰撞都带有悲剧色彩。本文试从这个角度出发探讨《巴黎圣母院》、《红字》、《荆棘鸟》中笼罩在宗教统治下的爱情悲剧。

一、扭曲、变态的爱情———人性悲剧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副主教克洛德一直被看作邪恶势力的代表,也是人们极力鞭挞的对象,但如果认真考察他的内心世界及同周围环境的联系,就不难发现,他身上不仅有牧师的虚伪,也有着人性遭到压抑之后的悲哀。纵观14世纪后期的欧洲,资产阶级掀起人文主义运动,这场运动直接抨击了中世纪的教会的精神独裁和禁欲主义,追求个人的现世幸福已成为普遍现象,而克洛德作为社会的一员,也有了人性的要求。但他一直过着远离女人的清修生活,节制自己的各种欲望,并且自以为是快乐的。直到见到了在巴黎街头跳舞的艾斯美拉达,人的意识才觉醒了。他被这种强烈的爱折磨着,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在忍受着一种比死亡力量还要强大的苦刑。作为一个神职人员,这可谓是大逆不道。但是副主教也是一个人,宗教的知识不能满足他对生活的要求,作为一个人,他也有人的感情、人的欲望、人的爱。基于这种爱,他才念念不平,发出人性的呼喊:“究竟,一个男人爱上了一个女人,这并不是他的错。”

然而,正因为他所要求的这种爱是他所代表的那种势力和环境所不能允许的,因此,它的表现出来的方式便是扭曲的,变形的。人要想得到解放,就必须消灭集中表现在他本身处境中的一切违反人性的生活条件,但是带着十字架的副主教既没有这样的勇气,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和觉悟。他一方面憎恨宗教的非人性,一方面又在心里激起了对自己人性要求的憎恨。他极力把这双重的憎恨搅合在一起,便自己成为一个无法解脱的疯狂的人。于是在他爱而不得中,他设置了一系列阴谋,劫持爱斯美拉达,诬陷她,直到把她送上绞刑架,处在“人性”与“神性”双重压迫下的克洛德,最终也在自己布下的宗教网中毁灭了。雨果曾宣称:“人是生来善良、纯洁、公正和诚实的,如果他的心变得冰冷,那是因为有人熄灭了他的火焰……”正是教会势力的“非人性”,才决定了克洛德的畸形可怕爱情观,才有了他为人性而丧失人性的追求。

二、内疚、自责的爱情———处境悲剧

与克洛德的悲剧不同的是,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红字》中则描写了海丝特·白兰与神职人员亚瑟·丁梅斯代尔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可谓处境艰难,举步维艰。作品以严酷的清教政权统治下的北美洲殖民地时期为背景,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由于犯了通奸罪,坚决不交待同犯,被清教徒政权关进监狱,终生戴上耻辱的红A字示众(A字是英语通奸Adultely一词的第一个字母),作为劝诫世人的活标本,受到人们的鄙视和摒弃。海丝特是年青、美貌的女郎,却嫁了一个年纪衰老、体态畸形的丈夫,她感受不到爱情,在她丈夫失踪以后,青年牧师丁梅斯代尔闯进她孤独的生活,她爱上了牧师。追求纯真的爱情,渴望幸福的生活,这是一个活的女人的生活权利和合理要求,可是,她却遭到清教政权的惩罚,终生戴着红字示众。丁梅斯代尔是一个博学多识,前途无量的教师,很早地就立下了献身宗教的志向。但是,清苦的教会生活,呆板的教条,虽然一时禁锢了丁梅斯代尔这样虔诚教徒的内心,但一看见“身体修长,容姿完整优美到堂皇程度,乌黑丰茂的头发那么光泽,闪耀出阳光的颜色,她的面孔,除去润泽的肤色与端正美丽的五官之外,还有清秀的眉宇和深黑的眼睛”的海丝特时,他的“人性”就复活了,并且最终战胜了“神性”,与海丝特发生了关系,但是,宗教精神象雅片一样毒害着他的心灵,他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宗教观念早已扼杀了他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望,他把自己与海丝特的爱情关系看成是“冒犯了一条神圣的法律”。他把自看成一个罪人,应该受到惩罚,但又不敢公开承担自己的罪责。他既害怕和海丝特一起戴红字示众,又怕上帝不饶恕他。为了悔罪,他在密室中用血淋淋的鞭子抽打自己,不断折磨自己,他的良心丝毫得不到安宁,“可怜的牧师一面受着肉体疾病的痛苦,一面受着灵魂极度烦恼的折磨,同时又听凭他的死对头任意摆布”。“而在这时,他在他的神圣职务上,却获得了灿烂的声誉”,更使他陷入无边痛苦深渊之中,他几乎丧失了理智,他的精神一直处在罪恶的痛苦和徒然的悔恨之中,心灵备受折磨,终于心力交瘁,成了宗教毒害的牺牲品。

透过这两个人物的处境,让我们看到了两颗破碎的心灵怎样在痛苦中呻吟,在绝望中挣扎,丁梅斯代尔在自己的头顶的一片天空上,又掀起了他自己无法平息的风暴,海丝特内心的迷惘、猜疑和疯狂则也搅暗了她自己头顶的天空,内心世界处境和外部环境的处境的艰难,注定了他们悲剧的结局。

三、执着、偷猎的爱情———结局悲剧

正如黑格尔说:“情欲是人的自然本性,具有原始本能的特性,情欲是能动的,躁动不安的,本质上讲是不安于现状的。”1977年,澳大利亚女作家科林·麦考洛在美国出版了她的长篇小说《荆棘鸟》,这篇小说一经出世即引起轰动,被誉为一部“澳大利亚的《飘》”。男主人公拉尔夫同样无法摆脱禁欲主义的束缚,但作为一个情感丰富的男人,他不能灭绝情欲,不能不爱梅吉,他的灵魂长期处于“神性”与“人性”的尖锐对立之中,他曾想“既不作一个男人,也不作一个教士,只作一个兼存二者的人。”同丁梅斯代尔一样,他也无法摆脱强烈的权利欲望和爱情需求,当富翁玛丽·卡森死后,把财产留给了罗马天主教会,其条件是“教会必须赏识拉尔夫神父的价值和才干”时,在他身上展开了上帝与情欲、权力与爱情的激烈搏斗,占有他整个身心的是“神性”与“人性”的厮杀,对他来说,两方面都是无法割舍的,放弃任何一方都是痛苦或毁灭……最终,“神性”战胜了“人性”,他摒弃了梅吉,虽然他爱她。在小说中,梅吉的形象最富魅力最激动人心之处,是她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与海丝特·白兰一样,爱情给她带来太多的痛苦,但她仍然爱得执着,她说过:“我生来就是为他的,只为他”,她苦苦思念,久久等待。从青春妙龄到白发苍苍,痴情不改,无怨无悔。为此,她无畏地闯入宗教禁区,与上帝争夺拉尔夫。值得一提的是,与前面两例爱情不同的是,拉尔夫与梅吉毕竟有过刻铭心的两天。深秋的麦特带克岛是旅游的淡季,在友人的帮助下,拉尔夫来看望在这里独自休养身心的梅吉,这时候的拉尔夫为了保持灵魂完美而进行的令人苦恼的斗争、意志对愿望的长期压抑,全都不要了,一辈子的努力在倾刻间冰消瓦解,于是在这20世纪的伊甸园中,亚当偷吃了禁果,结果则是他否定了上帝,他认为“上帝不过是一个骗局,一个幽灵,一个小丑。”两天的欢愉也使梅吉“从上帝那里偷到了拉尔夫”,尽管天主教会是那么的不可一世,上帝是那么的威严神圣,她却以傲然的力量与之抗争,并从心底喊出“我能战胜上帝!”

《荆棘岛》之所以引起轰动,还在于其“人性”与“神性”冲突的最终结局上,尽管梅吉从上帝那里偷到了拉尔夫———有了他的孩子,但作家最后还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坏了给读者看,那就是戴恩的死。梅吉一直瞒着拉尔夫有了两个人的结晶———戴恩,戴恩长大后,无比优秀,出于对拉尔失的崇拜,也要献身于上帝,作一个教士,梅吉答应了儿子,并给拉尔夫写信要他照顾他,“我偷来什么,就归还什么”。戴恩在神学院毕业后,在希腊由于救两个溺水的女孩而丧身。梅吉来到罗马要拉尔夫想办法运回戴恩的尸体,并告诉了拉尔夫:戴恩是他的儿子,拉尔夫失声痛哭,“从椅子上向前跌落在地上。”失掉了情人,又失掉了儿子,他感到出卖了自己,他为上帝付出了高昂的精神代价,到头来一无所有,埋葬儿子后,极度的痛苦使他麻木了,他倒在梅吉的怀里,喊着:“梅吉,梅吉……”合上双眼而死去。宗教以禁欲主义为工具,残害了法国中世纪的克洛德,又钳制了19世纪美国殖民地上的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在20世纪同样践踏了澳大利亚土地上的梅吉与拉尔夫。

《巴黎圣母院》、《红字》、《荆棘鸟》三篇小说都写到了神职人员的爱情,写出了“人性”与“神性”的冲突,其中一个重在写追求“人性”的过程中对“人性”的扭曲,一个写内心处境与外在处境的抗争中的毁灭,另一个则写险些抗争胜利后结局的失败,但在充满悲剧的追求中所表现的无所顾忌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必然令人振奋,使人的形象变得崇高伟大起来,从而赋予了宗教下的爱情悲剧美的内涵。这正是我要写作这篇文章的主旨所在。

第二篇:奥德修斯中的神性与人性

世界文学中期作业

题目:奥德修斯中的神性与人性

奥德修斯中的神性与人性

作者:陈可

汉语言文学二班

学号:20111106020119 内容提要:奥德修斯的故事大体上讲述的是特洛伊战争结束后,阿凯亚人的首领奥德修斯历尽千辛万苦返乡的故事。他之前因为刺瞎了独眼巨人吕斐摩斯而惹怒了海神波塞冬。但战争结束后,他不惧波塞冬的诅咒启程回家,一路困难重重,有诱惑有危险,在海上漂泊十年而无法回家,家乡的人都以为他死在了战争中。于是出现了很多向他妻子求婚的人。但他的妻子珀涅罗珀对他忠贞不二心中觉得奥德修斯可能仍在人世,于是千方百计的拒绝求婚者。奥德修斯后扮作乞丐回到家里,同他的儿子一起,杀死了大肆挥霍他钱财,逼迫他妻儿的求婚者,故事就在一家团聚的欢乐气氛中结束了。故事中奥德修斯的机智勇敢,坚强正直,不惧美色的诱惑等品质完美地体现了古希腊英雄主义精神。

关键词:神性人性,英雄主义,爱情观

古希腊神话中有许多英雄故事,奥德修斯的故事就是其中之一。这些英雄赞歌赞扬了勇敢和力量。英雄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能力高强。而且品格也刚正不阿,坚强不屈,充满智慧和人格魅力。这种英雄主义精神表现着古希腊人对英雄主义的崇拜,影响更是深远。欧美等西方国家深受影响,就如好莱坞大片中的英雄超人,救世主是永不落伍的题材。

就奥德修斯这个人物形象来讲,是个典型的英雄形象,很好地表现出了英雄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包含在人文主义精神之中,是“人性”的体现。当我们说起英雄,脑中总是会想起一个高大威猛,武艺高强的男子汉形象。奥德修斯同样也是如此,他力大无穷,在他从神女卡吕普索的岛上逃出后流落到了淮阿喀亚人的舍利亚岛,岛上的年轻人向他挑战,他应战,表现极为出色“说着,奥德修斯从坐位上站起来,连披风都没脱下,伸手抓起一只又大又厚的铁饼,用力将它掷了出去.铁饼呼呼地响着在空中飞过.附近的人忙弯下腰,朝后退,铁饼远远地超过了标志线.”雅典娜形容他说:“连盲人也看得出,你比任何人都要掷得远.在这项比赛中,谁也不会超过你!”

但奥德修斯不仅仅有力量,他绝不是那种四肢发达而没有大脑的人。一个英雄,一定还有一颗聪明的头脑。在故事中,奥德修斯主要代表的就是机智勇敢,他献出木马计里应外合围攻特洛伊,这是他足智多谋的最好体现。奥德修斯的聪明在故事中被描述得很充分,作者通过语言心里描写,心理描写,神态以及动作描写生动的刻画了这一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他初登舍利亚岛时惊吓到了当地的人。他没有鲁莽行事,而是深思熟虑后选择了合适的方法。他对瑙西卡公主说:“喂,我不知道你是女神还是人间女郎,但无论你是谁,我都要向你恳求援助!如果你是女神,那么你一定是阿耳忒弥斯,因为你像她一样端庄美丽.如果你是人间女郎,那么我要赞美你的父母和兄弟们,因为他们有你这样可爱的女儿和姐妹,一定很满意.能够娶你为妻的人该有多么幸福啊!请你怜悯我吧,我受尽了人间少有的折磨.二十天前我离开了俄奇吉亚岛,我被海浪卷入大海.最后我这个可怜的落难人被冲上了这儿的海岸,我在这里没有一个认识的人.请给我一件遮身的衣服吧!告诉我,你住在哪座城里?愿神保佑你万事如意,使你有一位好丈夫,一个美满的家庭,过上幸福的生活!”这些话赞美了姑娘们,引起了她们的关注,描述自己的遭遇又引起了她们的同情,自然而然的得到了她们的帮助。在他的海上冒险的一系列活动中,奥德修斯可谓智勇双全,他通过他的机智聪明多次帮助他和他的同伴摆脱了困境。

到达库克罗普斯人居住的地方的时候遭遇了巨人波吕斐摩斯,被巨人困在了山洞中。这里有一点值得说一下,被困于山洞是因为奥德修斯的好奇心,之前他们也在伊斯玛洛斯抢掠财产与女人。作者并没有把奥德修斯塑造成一个高大全的形象,他也有私欲,有”人性”。从巨人的洞中逃出也是靠奥德修斯想出的办法。他先是用美酒诱惑巨人让他喝醉,骗他自己叫无人,从这点可以看出他谋划的长远。刺瞎巨人的眼后,他们又利用羊群逃了出去。

回家的一路充满着各种艰难险阻,除开之前叙述的,奥德修斯还战胜了魔女基尔克,克服了还要用美妙歌声进行的诱惑,穿过了海怪斯库拉和卡律布狄斯的领地。最后,他又摆脱了神女卡普吕索7年的挽留,其中当然有他对爱情忠贞和心志坚定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他有一个坚定的目标——回家,这个目标使他得以找到极度诱惑与极度克制之间的最佳点,并最终完成英雄主义的自我回归。而这种自我回归可以用一句化加以诠释:“我就是我自己。”这也就是奥德修斯情结的真谛。①

说完了奥德修斯,我们再来说说奥德修斯的家人。奥德修斯的儿子忒勒玛科斯明显还有这孩子的稚嫩,在父亲生死不明的时候不知所措。但他也无愧是英雄的后代,在雅典娜的指引下勇敢地出击,怒斥心怀鬼胎的求婚者,保护自己的母亲,出海寻找父亲。而奥德修斯的妻子珀涅罗珀是位高贵而美丽,聪明而忠贞的女性。代表着古希腊人 对女性美的一切向往,也代表着对爱情的美好期盼。雅典人的爱情观是从一而终忠贞不二的,带有纯洁之美。在希腊的其他神话中也是,如《美狄亚》中,美狄亚因丈夫的背叛一怒之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决然离开了自己的丈夫。可见,古希腊人的爱情是容不得玷污的,一旦遭到被背叛就会极其强烈的反抗。

《奥德修斯》中表现出的英雄主义精神,还有爱情观,以及各种人的缺陷,都可用“人性”来概括。不过故事中除了人还有这各路神仙,主要的就是智慧女神雅典娜和海神波塞冬。在古希腊神话中,神支撑着整个体系,神是伟大的,人们把神当成一切,为了神而生存。而神呢,他们自视是宇宙的主宰,有权决定人的生死。神可以为了一个金苹果发动长久十年的特洛伊战争。普罗米修斯窃天火造福人类,宙斯不能容忍,不但让老鹰啄他的心肝,残酷地惩罚他,还迁怒于人类。②所以,在故事中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出人类对神的尊敬崇拜以及恐惧,如文中的这段话“.珀西斯特拉托斯对雅典娜变成的老人说:“外乡人,快向波塞冬祈祷,向他祭献美酒,让你的朋友也这样做,因为一切凡人都需要神的保护!”雅典娜端起酒杯,请求海神为涅斯托耳和他的子孙,以及皮洛斯人降福,祈求海神帮助忒勒玛科斯完成他的使命.说着,她把杯中的酒倾洒于地,同时吩咐奥德修斯的儿子也这样做.”祭祀就是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一,以祈求神的保佑。

不过虽然神是强大的,可以主宰一切的,但他们也有着明显的喜恶,有着和人一样的鲜明个性。她们都很强大,但都不完美。古希腊神话中的神具有人的形态.并且有人的性格和人的情感。古希腊人也是按照人的形象创造神的。神跟凡人一样具有欲望,他们感到饥饿,需要睡觉,会遇到困难,也会感染疾病,感到害怕、疼痛,等等。③如在文中波塞冬因奥德修斯伤害了自己的儿子,不问对错就迁怒于他,致使他十年漂泊于海上。雅典娜一直帮助着奥德修斯,但有的时候也武断固执。其他的神在其他的故事中也可已看出许多人性的一面,如宙斯花心,赫拉善妒,阿波罗自大,维纳斯自恋。

所以说,古希腊神话中身形也透露着人性,人性中也闪耀着神身上高尚的光辉。神性与人性的相互交融,深刻的反映出古希腊神话的人文主义精神。

注释:①出自《英雄主义的自我回归 揭秘奥德修斯情结》,作者:瞿鑫馨

②③出自《浅析中西神话故事中神性与人性的差异》 作者:徐俊凌(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金华321007)

第三篇:猪八戒人物分析作文《兽性,人性,神性》

兽性、人性、神性

《西游记》中,唐僧的三个性格各不相同的徒弟在取经路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孙悟空有勇有谋、沙僧任劳任怨,而每每谈到猪八戒,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就是他贪吃好色的丑态。不过我认为它是必不可少的,正是他多变的性格,丰富了西天取经的路程。

猪八戒外表的兽性是无法改变的,他错投猪胎,书中写他“卷脏莲蓬吊搭嘴、耳似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可见他相貌生得非常丑陋吓人。而猪八戒却常说:“我们丑自丑都有用。”难看的外形加上这般诙谐的语言,使得他的形象更加生动鲜活了。

猪八戒的内心中,无时无刻不显示出鲜明的人性。他好吃懒做,自私自利,在巡山时竟倒头睡下,这不正是它反映了明代社会中小生产者只顾自身利益的意识特点吗?他遇事总是第一个打退堂鼓,与黄袍怪交战时抛下沙僧自己逃跑,这不正是乡村劳动人民顽固的保守心理的表现吗?作者将这些复杂的特点融入猪八戒这个角色,可谓绝妙!

猪八戒的神性是最不可缺少的,他本为天蓬元帅,虽被贬下凡,但仍会使九齿钉耙、腾云驾雾、三十六变。虽然法力远不如大师兄悟空,但已是不同凡响,帮助大师兄降妖不在话下。虽是被迫取经,但他还是在危难时刻回到花果山,寻找悟空求助,忠心耿耿保卫师傅。西天取经的路上若是没了他,恐怕很难成功。兽性、人性、神性组成了猪八戒这样一个特殊的角色。可最重要的是,他是师徒四人中最真性情的一个,没有唐僧的虚伪,没有悟空的强势,没有沙僧的愚钝,他必是最能体现一个人性情的角色。

第四篇:“人性”与“神性”的抗争——探讨《巴黎圣母院》、《红字》、《荆棘鸟》中笼罩在宗教统治下的爱情悲剧

摘要: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而在西方宗教的禁欲主义压制下,爱情每每带有悲剧色彩。在西方文学作品关于神职人员的爱情的描写中,便有了“人性”与“神性”的抗争。本文试从三部作品诠释西方宗教下的爱情悲剧。

关键词:爱情;人性;神性;抗争;悲剧

爱情,永远是人类生活中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爱情与“谈爱色变”的禁欲主义一直在作着努力的抗争,即“人性”与“神性”的抗争。尽管这种碰撞都带有悲剧色彩。本文试从这个角度出发探讨《巴黎圣母院》、《红字》、《荆棘鸟》中笼罩在宗教统治下的爱情悲剧。

一、扭曲、变态的爱情——人性悲剧

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塑造的副主教克洛德一直被看作邪恶势力的代表,也是人们极力鞭挞的对象,但如果认真考察他的内心世界及同周围环境的联系,就不难发现,他身上不仅有牧师的虚伪,也有着人性遭到压抑之后的悲哀。纵观14世纪后期的欧洲,资产阶级掀起人文主义运动,这场运动直接抨击了中世纪的教会的精神独裁和禁欲主义,追求个人的现世幸福已成为普遍现象,而克洛德作为社会的一员,也有了人性的要求。但他一直过着远离女人的清修生活,节制自己的各种欲望,并且自以为是快乐的。直到见到了在巴黎街头跳舞的艾斯美拉达,人的意识才觉醒了。他被这种强烈的爱折磨着,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在忍受着一种比死亡力量还要强大的苦刑。作为一个神职人员,这可谓是大逆不道。但是副主教也是一个人,宗教的知识不能满足他对生活的要求,作为一个人,他也有人的感情、人的欲望、人的爱。基于这种爱,他才念念不平,发出人性的呼喊:“究竟,一个男人爱上了一个女人,这并不是他的错。”

然而,正因为他所要求的这种爱是他所代表的那种势力和环境所不能允许的,因此,它的表现出来的方式便是扭曲的,变形的。人要想得到解放,就必须消灭集中表现在他本身处境中的一切违反人性的生活条件,但是带着十字架的副主教既没有这样的勇气,也没有这样的能力和觉悟。他一方面憎恨宗教的非人性,一方面又在心里激起了对自己人性要求的憎恨。他极力把这双重的憎恨搅合在一起,便自己成为一个无法解脱的疯狂的人。于是在他爱而不得中,他设置了一系列阴谋,劫持爱斯美拉达,诬陷她,直到把她送上绞刑架,处在“人性”与“神性”双重压迫下的克洛德,最终也在自己布下的宗教网中毁灭了。雨果曾宣称:“人是生来善良、纯洁、公正和诚实的,如果他的心变得冰冷,那是因为有人熄灭了他的火焰……”正是教会势力的“非人性”,才决定了克洛德的畸形可怕爱情观,才有了他为人性而丧失人性的追求。

二、内疚、自责的爱情——处境悲剧

与克洛德的悲剧不同的是,美国19世纪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红字》中则描写了海丝特·白兰与神职人员亚瑟·丁梅斯代尔的爱情悲剧,他们的爱情,可谓处境艰难,举步维艰。作品以严酷的清教政权统治下的北美洲殖民地时期为背景,女主人公海丝特·白兰,由于犯了通奸罪,坚决不交待同犯,被清教徒政权关进监狱,终生戴上耻辱的红A字示众(A字是英语通奸Adultely一词的第一个字母),作为劝诫世人的活标本,受到人们的鄙视和摒弃。海丝特是年青、美貌的女郎,却嫁了一个年纪衰老、体态畸形的丈夫,她感受不到爱情,在她丈夫失踪以后,青年牧师丁梅斯代尔闯进她孤独的生活,她爱上了牧师。追求纯真的爱情,渴望幸福的生活,这是一个活的女人的生活权利和合理要求,可是,她却遭到清教政权的惩罚,终生戴着红字示众。丁梅斯代尔是一个博学多识,前途无量的教师,很早地就立下了献身宗教的志向。但是,清苦的教会生活,呆板的教条,虽然一时禁锢了丁梅斯代尔这样虔诚教徒的内心,但一看见“身体修长,容姿完整优美到堂皇程度,乌黑丰茂的头发那么光泽,闪耀出阳光的颜色,她的面孔,除去润泽的肤色与端正美丽的五官之外,还有清秀的眉宇和深黑的眼睛”的海丝特时,他的“人性”就复活了,并且最终战胜了“神性”,与海丝特发生了关系,但是,宗教精神象雅片一样毒害着他的心灵,他头脑中根深蒂固的宗教观念早已扼杀了他对爱情和幸福的渴望,他把自己与海丝特的爱情关系看成是

“冒犯了一条神圣的法律”。他把自看成一个罪人,应该受到惩罚,但又不敢公开承担自己的罪责。他既害怕和海丝特一起戴红字示众,又怕上帝不饶恕他。为了悔罪,他在密室中用血淋淋的鞭子抽打自己,不断折磨自己,他的良心丝毫得不到安宁,“可怜的牧师一面受着肉体疾病的痛苦,一面受着灵魂极度烦恼的折磨,同时又听凭他的死对头任意摆布”。“而在这时,他在他的神圣职务上,却获得了灿烂的声誉”,更使他陷入无边痛苦深渊之中,他几乎丧失了理智,他的精神一直处在罪恶的痛苦和徒然的悔恨之中,心灵备受折磨,终于心力交瘁,成了宗教毒害的牺牲品。

透过这两个人物的处境,让我们看到了两颗破碎的心灵怎样在痛苦中呻吟,在绝望中挣扎,丁梅斯代尔在自己的头顶的一片天空上,又掀起了他自己无法平息的风暴,海丝特内心的迷惘、猜疑和疯狂则也搅暗了她自己头顶的天空,内心世界处境和外部环境的处境的艰难,注定了他们悲剧的结局。

三、执着、偷猎的爱情——结局悲剧

正如黑格尔说:“情欲是人的自然本性,具有原始本能的特性,情欲是能动的,躁动不安的,本质上讲是不安于现状的。”1977年,澳大利亚女作家科林·麦考洛在美国出版了她的长篇小说《荆棘鸟》,这篇小说一经出世即引起轰动,被誉为一部“澳大利亚的《飘》”。男主人公拉尔夫同样无法摆脱禁欲主义的束缚,但作为一个情感丰富的男人,他不能灭绝情欲,不能不爱梅吉,他的灵魂长期处于“神性”与“人性”的尖锐对立之中,他曾想“既不作一个男人,也不作一个教士,只作一个兼存二者的人。”同丁梅斯代尔一样,他也无法摆脱强烈的权利欲望和爱情需求,当富翁玛丽·卡森死后,把财产留给了罗马天主教会,其条件是“教会必须赏识拉尔夫神父的价值和才干”时,在他身上展开了上帝与情欲、权力与爱情的激烈搏斗,占有他整个身心的是“神性”与“人性”的厮杀,对他来说,两方面都是无法割舍的,放弃任何一方都是痛苦或毁灭……最终,“神性”战胜了“人性”,他摒弃了梅吉,虽然他爱她。在小说中,梅吉的形象最富魅力最激动人心之处,是她对爱情的大胆追求和对爱情的忠贞不渝,与海丝特·白兰一样,爱情给她带来太多的痛苦,但她仍然爱得执着,她说过:“我生来就是为他的,只为他”,她苦苦思念,久久等待。从青春妙龄到白发苍苍,痴情不改,无怨无悔。为此,她无畏地闯入宗教禁区,与上帝争夺拉尔夫。值得一提的是,与前面两例爱情不同的是,拉尔夫与梅吉毕竟有过刻铭心的两天。深秋的麦特带克岛是旅游的淡季,在友人的帮助下,拉尔夫来看望在这里独自休养身心的梅吉,这时候的拉尔夫为了保持灵魂完美而进行的令人苦恼的斗争、意志对愿望的长期压抑,全都不要了,一辈子的努力在倾刻间冰消瓦解,于是在这20世纪的伊甸园中,亚当偷吃了禁果,结果则是他否定了上帝,他认为“上帝不过是一个骗局,一个幽灵,一个小丑。”两天的欢愉也使梅吉“从上帝那里偷到了拉尔夫”,尽管天主教会是那么的不可一世,上帝是那么的威严神圣,她却以傲然的力量与之抗争,并从心底喊出“我能战胜上帝!”

《荆棘岛》之所以引起轰动,还在于其“人性”与“神性”冲突的最终结局上,尽管梅吉从上帝那里偷到了拉尔夫——有了他的孩子,但作家最后还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坏了给读者看,那就是戴恩的死。梅吉一直瞒着拉尔夫有了两个人的结晶——戴恩,戴恩长大后,无比优秀,出于对拉尔失的崇拜,也要献身于上帝,作一个教士,梅吉答应了儿子,并给拉尔夫写信要他照顾他,“我偷来什么,就归还什么”。戴恩在神学院毕业后,在希腊由于救两个溺水的女孩而丧身。梅吉来到罗马要拉尔夫想办法运回戴恩的尸体,并告诉了拉尔夫:戴恩是他的儿子,拉尔夫失声痛哭,“从椅子上向前跌落在地上。”失掉了情人,又失掉了儿子,他感到出卖了自己,他为上帝付出了高昂的精神代价,到头来一无所有,埋葬儿子后,极度的痛苦使他麻木了,他倒在梅吉的怀里,喊着:“梅吉,梅吉……”合上双眼而死去。宗教以禁欲主义为工具,残害了法国中世纪的克洛德,又钳制了19世纪美国殖民地上的海丝特与丁梅斯代尔,在20世纪同样践踏了澳大利亚土地上的梅吉与拉尔夫。

《巴黎圣母院》、《红字》、《荆棘鸟》三篇小说都写到了神职人员的爱情,写出了“人性”与“神

性”的冲突,其中一个重在写追求“人性”的过程中对“人性”的扭曲,一个写内心处境与外在处境的抗争中的毁灭,另一个则写险些抗争胜利后结局的失败,但在充满悲剧的追求中所表现的无所顾忌的勇气和不屈不挠的精神必然令人振奋,使人的形象变得崇高伟大起来,从而赋予了宗教下的爱情悲剧美的内涵。这正是我要写作这篇文章的主旨所在。

第五篇:神性现代诗歌

我站在天使的墓前

所谓的冲击更为合适

没有无辜的怜悯

自己必然会喜欢尖叫和红色的痛苦

我站在天使的墓前

手长出兽的汗腺

汗腺是甜的突如其来的是我们想要的我站在天使的墓前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

你无法预感的神明和失落

紧跟着痛快的杀戮

我站在天使的墓前

祈求一次被火燃尽的权利

未知在失败中带着腥

在空虚和夜间折返

我站在天使的墓前

祈祷永恒的得到

得到的将被看见

我们必将一次次的走过

是啊我们不断地预感

预感卑弱的命运

命运是洁白如玉的水

生命是枯萎

无助的天使

何不历经人类认为的死亡

我把痛苦叫作苹果

嘴里每天都嚼着的苹果

人性与神性的抗争论文(大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