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贝多芬传读书感悟精品(全文5篇)
编辑:雨后彩虹 识别码:130-1125085 其他范文 发布时间: 2024-09-01 15:28:52 来源:网络

第一篇:贝多芬传读书感悟精品

贝多芬传读书感悟集锦

贝多芬不断钟情,但却不断遭受痛苦的折磨。他钟情于圭恰迪妮时,窘于自己的残疾,境况的艰难,无法娶他所爱的人。其次,圭恰迪妮是稚气的,自私的,这使贝多芬烦恼。最终,圭恰迪妮嫁给了贝格伯爵。东星资源网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贝多芬传读书感悟,欢迎查阅。

贝多芬传读书感悟1

今天,我看了茨威格的《名人传》中的《贝多芬》传。当我看完了着篇文章之后,是我更加了解了音乐大师贝多芬。路德维夕,凡,贝多芬一七七零年二月十六日出生于可隆附近的波恩的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贝多芬的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汹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一个仆人,一个厨子的的孩子。贝多芬的童年是艰苦的,不象摸扎特般享受过家庭的温暖。一开始,他的人生就是一场艰苦而残酷的斗争。他20岁就离开了自己的家,到外面谋生,就当他在音乐界崭露头角的时候,他的耳朵几乎聋了,但是,他凭着对音乐的深厚情感和超人的天赋,创作了许多着名的钢琴奏鸣曲和交响乐曲,成为闻名世界的一代音乐家。

众所周知,贝多芬不仅身材矮小,容貌丑陋,而且一直患有重病,后来发展到耳朵失聪。可是这位自尊心极强的音乐家仍然相信,“谁也无法战胜我,我要死死握住命运的咽喉。”

在悲苦的日子里。贝多芬从事于讴歌欢乐的事业,只有音乐才能使他战胜自己的痛苦,将他从死亡的边缘一次又一次拽了回来。

在贝多芬的创作生涯中,战胜恶劣的命运,战胜人类的平庸始终是他的主题!

啊!贝多芬真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百折不挠、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人。我想:我们从小也要发扬贝多芬的这种精神,不能轻易向命运屈服,对未来一定要充满信心,在学习中发扬刻苦拼搏、勇于进取、不向困难妥协的劲头,争取各方面都取得优异的成绩。

贝多芬传读书感悟2

相信提起贝多芬这一位伟大的音乐家,大家都不会陌生。或许在你的眼里,他仅仅只是乐师罢了。可恰恰是这一位乐师,用他的生命为我们谱写了一首首光辉乐曲。贝多芬全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他出生在德国波恩的一个贫穷的家庭。父亲是男高音歌手,碌碌无为,嗜酒如命,母亲是女仆,性情温和。

艰苦的童年,使他饱受折磨。人生于他不过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把他当做神童般炫耀。贝多芬的父亲常把他拽到键盘前,让他在那里艰苦地练上许多小时,每当弹错的时候就打他的耳光。邻居们常常听见这个小孩子由于疲倦和疼痛而抽泣着睡去。贝多芬26岁时听力开始减弱,中年失聪。耳聋对于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是多么残酷。他有过失落,有过彷徨,有过绝望……但是,他对艺术的爱和对生活的爱战胜了他个人的苦痛和绝望--苦难变成了他的创作力量的源泉。在这样一个精神危机发展到顶峰的时候,他开始创作他的乐观主义的《英雄交响曲》。就这样,他被人们尊称为“乐圣”,不仅是他所创作的作品里的人生力量,更是他的坚强。

贝多芬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尽管是悲惨的,尽管是痛苦的,尽管命运从未站到他身边,但他用坚强,铸就了伟大辉煌的一生。人生是困难重重的。你,永远无法预料到下一刻是怎样的场景。痛苦、幸福、难过?或是其他。如何面对是自己的决定,你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勇敢面对。贝多芬用自己的人生历程向我们证明:人只有具备坚强意志,才能经受厄运的打击,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贝多芬传读书感悟3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是《贝多芬传》,贝多芬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百折不挠,放下《贝多芬传》,无数感慨涌上心头……

贝多芬是着名的作曲家,他的父亲是一个不求上进、嗜酒如命的男高音歌手,而他的母亲是女仆——一个厨师的女儿。贝多芬的童年包含辛酸。一开始,他父亲就逼他学音乐,在小时候就失去了他最爱的母亲。正当贝多芬风华正茂时,病痛已经悄悄叩门。1796至1820--年,耳聋症开始肆意,听觉也渐渐衰退。一个钢琴作曲家最需要的就是听觉,而贝多芬在他可以大显自己的才能时听力衰退,甚至不能听到任何声音,可想而知当时的贝多芬是多么的无助,面对的挫折是多么大。如果换做别人,肯定对自己的未来不报希望,从而破罐破摔。但是贝多芬并没有这样,他一直独自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仍坚持创作,还为他的心上人朱丽塔?圭恰迪尔谱写了着名的《月光奏鸣曲》,直到1820年,他才告诉了他的两个好友。我深深地被贝多芬折服了,他以他惊人的毅力在困苦中坚持下来,要知道他的大多数作品是在他耳聋之后创作的。

贝多芬饱经风霜,他经历了挫折也享受了成功,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成功是有汗水换来的”。只有付出过,才会有收获。

记得那次体育800米测试,一向体育不好的我就开始担心起来。果然,刚跑完一半就跑不下去了,正当我快要放弃时,突然想到了贝多芬的那句话:“我要用双手扼住命运的咽喉。”想到贝多芬遇到那么大的挫折都没有轻言放弃,我才遇到这么小小的困难就坚持不下去了吗?于是,我坚持跑完了全程。虽然跑出的成绩不如人意,但至少我坚持了下来。

人的一生是多么短暂,然而却又有那么多的不如意,有的人遇上困难就只会怨天尤人,而有的人却会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战胜困难,用自己的双手去扼住命运的咽喉,难么成功往往会降临于后者。有时候逆境往往会使人坚强起来,让人拥有惊人的承受力,即使在挫折面前也能高昂自己的头,不会屈倒于困难之下。

我知道我稚嫩的双肩很难为自己担起一片属于自己的晴空,我知道我独行的身影很难战胜黑暗的束缚,但我绝不会倒下,也绝不会低下我高昂的头。即使在逆境中,在挫折前,我也不会放弃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在人生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即使碰得遍体鳞伤,我也会用剩下的最后一点力气站起来,用干裂的嘴唇说:“不要倒下,前面就是一片光明!”因为我深知,贝多芬正是用这种毅力坚持到最后;我深知只有拥有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我深知困难会因我这样执着而向我屈服,挫折会因我这样执着而倒下,成功会因我这样执着而落到我身上……

我会像贝多芬一样不言放弃,会像贝多芬一样坚持到最后……

贝多芬传读书感悟4

贝多芬,一个一点儿也不陌生的人名,但事实上,我是前阵子才真正地接触到他。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把我带到贝多芬的世界。

在一七七零年十二月十六日,贝多芬出生在德国波昂一所破旧简陋房子的小阁楼上。从一开始,人生对他来说就像一次残酷的战争。他的父亲是个不求上进、嗜酒如命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个女仆,一个厨师的女儿,最初嫁给一个官臣之家的男仆,丈夫死后嫁给贝多芬的父亲。

父亲想发掘他音乐的天赋,以便将他当作神童来炫耀。父亲用暴力逼着他学习各种乐器,繁重的功课把他累得死去活来,几乎让他恨死了音乐。他的童年几乎无温暖可言,看着都觉得心酸,也让我觉得很疑惑。在一个没有温暖、没有关爱的家庭,怎么会培养出如此出色的音乐家?难道真是逆境磨砺人吗?

十二岁的贝多芬就受聘为宫廷古钢琴与风琴师,负起了养家的重任。那么,12岁时的我在干嘛?12岁的我,在上六年级,在和同龄人高谈阔论着理想,沉浸在家人的关爱中。

贝多芬远赴维也纳拜见莫扎特,也在那里举行了他的第一场音乐会,当时他亲自弹奏自己写作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让维也纳市民为之折服,他也因此名闻遐迩。突然让我想起了萧风的《贝多芬的悲伤》的歌词“黑白琴键上谱写华丽的乐章”。但很不幸,母亲不久就去世了。这似乎是老天爷的妒忌心在作怪,在他事业稍有成就时,却再次把痛苦带来他身边,夺走他的亲人。没有了亲人,世界就会像坍塌了一样,是那么的无助,那么的孤独。我不敢再去想象失去亲人的那种滋味。

老天果然是嫉妒贝多芬的才华。它再一次把灾难带给贝多芬。贝多芬在一帆顺风之际,声名如日中天之时,不幸的命运再次降临在他身上———他有了耳聋的疾病。这是个很残酷的打击。一个音乐家没有了听觉,就像奔跑的斑马没了四肢,再也奔跑不起来。多么可悲啊!于是贝多芬隐瞒着,他害怕被别人发觉,就逐渐离群索居,自己变得越来越孤僻。而在此时,他与一名十七岁少女朱丽叶塔。古奇阿帝相恋。总算是有个心灵伴侣了,总算可以让贝多芬不再那么孤僻了。

「第九号交响曲」预演时贝多芬亲自指挥,但因耳聋无法进行,秩序大乱,因此正式公演时由他人指挥。贝多芬仍在舞台上弹奏,当全曲演奏完毕,听众深受感动,高声欢呼,掌声如雷,但贝多芬毫无知觉,还是经过演出者的提醒,他才看到了感人的场面,含泪答礼。「第九号交响曲」的成功为他带来了一生最大的荣耀与欢欣。真感到欣慰!

贝多芬他在不知不觉下患了肝病,在病情益渐严重的日子里,写作了五首最后的弦乐四重奏曲。这是贝多芬留给世人的遗嘱。

我从他身上领悟到了,精神可以克服痛苦,甚至可以克服死亡!惟其痛苦,才有欢乐!

贝多芬传读书感悟5

从贝多芬身上学到了许许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别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种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当他稍长大一些,恶运又一次降临到了贝多芬的头上:他失去了最亲爱的母亲,贝多芬悲痛欲绝,只有写信向朋友哭诉。

苦难中长大的贝多芬也是幸运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遇见莫扎特,并相互交流。接着,又拜海顿为师。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就在贝多芬初次尝到成功的甜蜜的时候,痛苦又一次降临。慢慢地,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内脏也受着剧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还是瞒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隐瞒了,才写信给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这两位好友。贝多芬耳聋的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没有完全聋,可以说,几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聋后写的。

不但如此,他的身体也“背叛”了他,先后得了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尽管如此,但他从未放弃过音乐。要知道面对这么大的困难,贝多芬却毫不动摇,这需要用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医治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求爱情;他充满着希望。也许现在你的成绩是差了点,但这并不代表以后你依然是这样。一定要相信自己的实力,对自己要有信心。

贝多芬与命运抗争,最终成为名人,同样,我们也要努力学习,做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曾说过:“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钱。”

除了这一点外,本书的作者罗曼?罗兰也想告诉我们一些道理: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不仅降临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样也降临在伟人的身上。当我们遭受挫折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些忍受并战胜痛苦的榜样,不再怨天尤人,要坚定自己的信仰……

第二篇:贝多芬传

贝多芬传》 《 贝多芬传 》 音乐家: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贝多芬 本人相貌丑陋,童年和少年时代生活困苦,还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贝多 芬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 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1793 年 11 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德国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 1796 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 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 年,他爱上了一 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自己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 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 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 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 《热情奏鸣曲》。1806 年 5 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 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 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 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 浮的风气。1827 年 3 月 26 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的一口气。米开朗琪罗传 罗传》 《 米开朗琪 罗传 》

雕塑家、绘画家、诗人兼建筑师 :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中翻译为<米开朗琪罗传>(在 < 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 中翻译为 < 米开朗琪罗传 >)该传记分上下编,上编“搏斗”,下编“放弃”和尾声“死”。1475 年 3 月 6 日,米开朗琪罗出生于意大利 卡森蒂诺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琪罗 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 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基罗转入另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 那里。后来,他又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 提高。1505 年 3 月,米开朗琪罗被他人鼓动教皇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 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

意的作品。1527 年米开朗琪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 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

从隐避的地方找了出来,米开朗琪罗不得不重 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 年 9 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琪罗原以为 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新主人——保罗 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不仅如 此他的爱情也不太理想.1564 年 2 月 12 日,米开朗琪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 日他开始发烧,18 日下午 5 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永远地离开了人 间!托尔斯泰传》 《 托尔斯泰传 》 小说家;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 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貌感到绝望。托尔斯泰 1828 年 9 月 9 日出生于俄国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纳 亚·波利亚纳(今属图拉省晓金区)。他家是名门贵族,其谱系可以追溯到 16 世纪,远祖从彼得一世时获得封爵。父亲尼古拉·伊里奇伯爵参加过 1812 年卫国战争,以中校衔退役。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谢·沃尔康 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1841 年他的监护人姑 母阿·伊·奥斯坚—萨肯去世后,改由住在喀山的姑母彼·伊·尤什科娃监 护。于是他全家迁到喀山。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 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阿拉伯语,(俄罗斯殖民地)准备当外交官。期终考试不及 格,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同时却对哲学尤其 是道德哲学发生兴趣,喜爱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受到卢梭、孟德斯鸠等启蒙思想家影响。在大学时代,他已注意到平民出 身的同学的优越性。1847 年 4 月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这是他 母亲的陪嫁产业,在兄弟析产时归他所有,他的漫长的一生绝大部分时间 在这里度过。回到庄园后,他企图改善农民生活,因得不到农民信任而中止。(结 果这件事被果戈理讽刺后写在《死魂灵》中)1849 年 4 月曾到彼得堡应法 学士考试,只考了两门课就突然回家。次年秋天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1 月起名义上在图拉省行政管理局任职,次年 12 月被提升为十四品文官,实 际上却周旋于亲友和莫斯科上流社会之间。但他渐渐对这种生活和环境感 到厌倦,1863~1869 年托尔斯泰创作了长篇历史小说《战争与和平》,这 是其创作历程中的第一个里程碑。小说以四大家族相互关系为情节线索,展现了当时俄国从城市到乡村的广阔社会生活画面,气势磅礴地反映了 1805~1820 年之间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特别是 1812 年库图佐夫领 导的反对拿破仑的卫国战争,歌颂了俄国人民的爱国

国热忱和英勇斗争精神,

主要探讨俄国前途和命运,特别是贵族的地位和出路问题。小说结构宏大,人物众多,典型形象鲜活饱满,是一部具有史诗和编年史特色的鸿篇巨制。1851 年,托尔斯泰来到高加索,群山环抱的清明环境使他纷乱的大脑 清醒过来。他创作出了《童年》(1855)、《少年》(1857)、《青年》 和《一个地主的早晨》(1856)等优秀作品。俄土战争期间,托尔斯泰曾 亲临战场,常常处于危险之境。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仍然写出了《塞瓦斯 托波尔纪事》那样令人激赏的作品。这一时期的托尔斯泰是比较充实而快 乐的。1851 年 4 月底随同服军役的长兄尼古拉赴高加索,以志愿兵身份参加 袭击山民的战役,后作为“四等炮兵下士”在高加索部队中服役两年半。虽然表现优异,但也有赖亲戚的提携才晋升为准尉。1854 年 3 月,他加入 多瑙河部队。克里木战争开始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曾在最危险的 第四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并参加这个城市的最后防御战。在各次战役中,看到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加强了他对普通人民 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态度。1855 年 11 月到彼得堡进入文学界,其成名作:自传体小说《童年》(1855)、《少年》(1857),这些作品反映了他对贵族生活的批判态度,“道德自我修养”主张和擅长心理分析的特色。从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 早晨》(1856)之中可以看到他站在自由主义贵族立场主张自上而下改革 而在自己庄园试验失败的过程。1857 年托尔斯泰出国,看到资本主义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 会罪恶的途径,只好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这些观点反 映在其短篇小说《琉森》(1857)之中,后又创作了探讨生与死、痛苦与 幸福等问题的《三死》、《家庭幸福》。1860~1861 年,为考察欧洲教育,托尔斯泰再度出国,结识赫尔岑,听狄更斯演讲,会见普鲁东。他认为俄国应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自己的 理想社会;农民是最高道德理想的化身,贵族应走向“平民化”。这些思 想鲜明地体现在其中篇小说《哥萨克》(1852~1862)之中。1862 年托尔斯泰结婚了,幸福的家庭生活使他有足够的时间与精力创 作出了震动 19 世纪整个小说界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与《安娜·卡列尼 娜》。但是,托尔斯泰是苦恼的:他本人拥有地位和财富,但他时常为自 己的富裕的生活感到羞愧难安;他同情下层民众,又对他们缺乏信心。因 此,他厌倦自己的生活,决心和自己的社会决裂,他又得不到人们的支持。在精神上,他一直是孤独的。八十二岁的时候,他选

择了出走,并病死于 一个小火车站上。三位名人中,列夫托尔斯泰是罗曼·罗兰的启示者和引路人与指引人。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1866-1944),法国思想家,文学家,法 罗曼 · 罗兰 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小说家,传记文学家,音乐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1866 年 1 月 29 日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 岁时,随父 母迁居巴黎。1899 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 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其后入罗马考古学校当研究生。归国 后在巴黎高等师范学校和巴黎大学讲授艺术史,并从事文艺创作。这时期 他写了 7 个剧本,以历史上的英雄事件为题材,试图以“革命戏剧”对抗 陈腐的戏剧艺术。20 世纪初,他的创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罗兰为让世人“呼吸英雄 的气息”,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连续写了几部名人传记: 《贝多芬传(1902)、米开朗琪罗传(1905)和《托尔斯泰传(1911)贝多芬传》 《米开朗琪罗传 米开朗琪罗传》 托尔斯泰传》 贝多芬传 托尔斯泰传(共称 名人传)《名人传 名人传》 等。同时发表了他的长篇小说杰作 约翰 · 克利斯朵夫,《约翰 克利斯朵夫》 约翰· 这是他的代表作,被高尔基称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 20 世纪最伟大的 小说。这部巨著共 10 卷,以贝多芬为原型,围绕主人公约翰·克利斯朵夫 的生平,描述了这位音乐天才的成长、奋斗和终告失败,同时对德国、法 国、瑞士、意大利等国家的社会现实,作了不同程度的真实写照,控诉了 资本主义社会对艺术的摧残。全书犹如一部庞大的交响乐。每卷都是一个 有着不同乐思、情绪和节奏的乐章。该小说于 1913 年获法兰西学院文学奖 金,由此罗曼·罗兰被认为是法国当代最重要的作家。1915 年,为了表彰 “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 和对真理的热爱”,罗兰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他是 20 世纪上半叶法国著 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两次大战之间,罗曼·罗兰的创作又一次达到高潮,1919 年发表了写 于 1913 年的中篇小说 《哥拉·布勒尼翁》 1920 年发表了两部反战小说,《格 莱昂波》和《皮埃尔和吕丝》,1922 至 1933 年又发表了另一部代表作《欣 悦的灵魂》。这一时期还发表了音乐理论和音乐史的重要著作七卷本《贝 多芬的伟大创作时期》(1928-1943),此外还发表过诗歌、文学评论、日 记、回忆录等各种体裁的作品。罗曼·罗兰的艺术成就主要在于他用豪爽质朴的文笔刻画了在时 代风浪中,为追求正义、光明而奋勇前进的知识分子形象。在提到艺

第三篇:《毛泽东传》读书感悟

思政理论课实践教学

“中外名著阅读活动”论文

题目:《毛泽东传》读书感悟

作者和学号:杨晓晴 58

班级:10金融2班

日期:202_年10月25日 《毛泽东传》读书感悟

摘 要:毛主席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都不容忽视。他身上许多可贵的品质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本文通过对阅读本书后的毛主席的几点可贵品质做了一个深刻的反思,从感悟他身上的可贵品质和成功因素开始,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结合自身实际生活提出一些启示和建议,希望伟人身上的闪光点能够对自己以后的人生路有所启发,并且借助伟人的力量在自身上做一些人格修炼,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人生路上看得更加广阔、活得更有意义和价值。同时通过几点启示对自己下一步的人生提出目标,并将会努力去实现。

关键词:毛主席;精神;使命;

一、引言

克林顿说过:“毛泽东无愧于世界级领袖,„毛泽东热‟在中国内部乃至国外不降反升现象,更令人不可思议,美国人应当研究他的思想精髓。”这足以见证毛主席对世界的影响。毛主席虽然已经离开我们三十余载,但是他的热度不减、光度不减、影响力不减!

这两周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阅读了《毛泽东传》这本书,同时上“毛泽东旗帜网”、“环球网”、“铁血网”等一些网站查阅了有关毛泽东的个人事迹,真是受益匪浅!非常感谢老师能够给我们布置这样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作业,通过两周的阅读,使我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了生命的意义,它让我把眼光放到一个更高的角度,开始思考人类、思考世界、思考未来,同时也扩宽了我的眼界,让我明白了自己这一代人身上肩负的使命。

二、从阅读中得到的几点感悟与体会

之所以选择阅读这本书,是因为我非常欣赏毛主席。非常渴望把他身上的很多闪光点去剖析解读一番。认真地阅读毛主席的传记,真的会让一个人心潮澎湃,因为他的一生跌宕起伏,就像未完待续的小说,环环相扣,读完了一章节,你就会急迫地想继续阅读另一章节,因为你会发现真的是越读越精彩,越读越振奋。毛主席本人真的就像一本活字典,他身上有许多闪光点,都是值得我们终身学习的,而且拥有这些良好的品质,将会使我们终身受用。下面就是我阅读本书后的一些感悟与体会:

第一,毛主席具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也是毛主席传读下来对我印象最深的一点感受。书中有一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毛泽东的风格是不断完善自己,与任何放纵自满都格格不入。在任何情况下,他都是把利刃,他将挑战、探索、鉴别和反抗。这句话可谓是对毛主席的真实写照。早年的毛泽东就很注重对自己这种精神的培养。他严于律己,青年时候经常拿着一本书到嘈杂喧闹的大街上去看,用以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塑造自己的性格。这对他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身处困境但依然镇定自若、坚忍不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在1927年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装夺取政权的思想,也确实用枪杆子在走属于他自己的路。书中的评价中在写到他被围剿时“身处困境但仍有胆识”、“坚信奋斗出英雄”,更有意思的是,书中还指出:“在井冈山的斗争不但没有击败毛泽东,而且使他成为一位普罗米修斯式的人物。”也是对毛泽东百折不挠精神的侧面反映。而毛泽东的百折不挠的精神也体现在他长征途中回挥笔写下的气势磅礴的诗句。书中提到,长征途中是毛泽东出产诗词最多的时候,但是这位伟人留给后人的都是积极向上、气势磅礴的诗句,“乌蒙磅礴走泥丸”、“屈指行程二万”都是毛泽东在场正时写下,体现了他百折不挠、永不屈服的决心和无比坚定的积极向上的心态。

在现今生活中,一个人如果没有百折不挠的坚毅和决心他将很难成功,我自己也是深有体会,比如说大学里面靠考各类证书,有的难有的简单,当我一次失败时要放弃还是努力把它啃下来,再来一次,说不定就能成功,就是这个道理。虽然这个道理放在这件事情上显得很小,但是它也在无形中改变着我,积少成多,它不断改变着我的行为方式,我相信长期下来我将会受益匪浅。

第二,毛主席具有火一般的热情。书中在尾声部分问道“是什么使他掌握权力,取得伟大的成就?那就是他特有的火一般的热情。的确,没有毛泽东火一般的热情,可能不会有人有勇气把中国末代王朝的衰落来用来点燃属于他的时代。对于自己的事业,毛泽东确实无怨无悔地投入了,也确实收获了。这一点在毛就泽东青年时期就显现出来了:毛泽东像水蛭一样盯住一切好东西,渴望设计知识的大门。毛泽东早在青年时期参加了新闻研究会和哲学研究会,并且勇于担任《新青年》的主笔,因为这是他的热情所在。而阅读报纸的习惯他也坚持了一生,足以见得热情对于他的影响。书中提到,他常常读报纸到深夜。为了他所热爱的东西,他可以通宵达旦地工作,好像除此之外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因为有热情,他在最晦气的日子里也能振作起来。参加革命后,毛泽东作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办人,担负着全面的领导工作,既管军事,又抓政治,还要操心部队的生活问题,犹如一家之主,什么是都得想到管到。中央苏区红色医院,就是在毛泽东的亲自关心下创办的。毛泽东由于长时间得不到休息,但他凭借着强大的热情,不知疲倦,在医院是仍然心系自己的工作和使命。全然忘记了“小我”。可见“热情”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和改变是多么巨大啊!

读了这本书后,我更加体会到热情的重要性。“激情成就梦想”,我希望自己也能找到生命中属于自己毕生去追求的东西,并且用全部的热情去完成它,无怨无悔!因为,这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精彩的人生,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人生。

第三,毛主席心系祖国人民。这一点相信大家都不容置疑。因为我们也是新时代的受益者。“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也继承着先辈留下的一切果实。书中也提到:毛主席十几岁就经常翻阅《秦始皇》、《汉武帝》一类的书籍,对书中英雄的情结特别深厚。他很早就坚信并且认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承载着太多的责任。毛泽东对此坚定不移。当毛泽东到了11岁的时候他父亲逼着他耕地、抬粪便,毛泽东就明确地告诉父亲,活儿我要干,书也要读!表明他很有主见。后来毛泽东忍受不住父亲对他的欺压便自己私下攒钱最后离开家到外面闯荡。他看到了人们的苦难生活便一心想拯救祖国,这种胸怀是多么令人佩服啊!

读着读着我不由地为他种精神所感动。没想到毛泽东从小就关注国家的兴亡!我也跟着痛恨起他那只想着自己的父亲他也不想想:没有了国家哪儿会有他呀?读到后面我知道了毛泽东是一位政治家。他把一直受人剥削而藏在黑暗里的旧中国变成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它同时也是一位诗人想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首词明显的体现出了毛泽东的诗词寓意深刻气势磅礴。毛泽东不仅是诗人和政治家他还是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和书法家。我真的很敬佩毛主席。他虽然出生在农民家庭却发奋图强拯救了中国这颗赤子之心是多么令人敬佩。所以如今的我们在通讯发达的今天更应该关注国事,用实际行动来报效祖国!

第四,毛主席用积极态度直面人生。“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这句毛主席的诗词不就是正对过去人生的赞美么,不就是告诉人们要珍惜眼前的岁月,用积极的人生态度直面人生吗?相信毛主席积极的人生观大家都有所体会,所以他的诗词就已经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他坚如磐石的性格。书中提到游泳对毛主席积极的人生观的形成大有好处,可谓非常有意思!我在读《毛泽东传》时,有一种情感是贯穿始终的,就是感慨共和国第一、二代建设者的创业之艰辛。经历了旧中国那么多的战乱、那么多的外侮后,新中国诞生之时,所面临的国民经济形势是极其严峻的,农业减产、工厂倒闭、交通破坏、物资奇缺、物价飞涨、失业众多,1949年的特大自然灾害,更使经济雪上加霜。同历史上最高水平相比,1949年工业产值下降了一半,其中重工业下降70%,轻工业下降30%,农业下降25%,粮食总产量仅为1125多亿公斤,人均国民收入只有27美元。

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就是在旧中国这样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的。在巨大困难面前,共产党人没有畏惧,毛泽东讲了简明有力的三句话:“有困难的,有办法的,有希望的。”表现出直面人生的积极态度和信心。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在以巨大财力支持抗美援朝战争的情况下,党和政府领导人民仅用了三年时间,就建立起强大的国营经济和低、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超过了建国前最高水平;国家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实现了“节制资本”和“统制贸易”,为国有资产的迅速积累和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基础。身处今天美好世界的我们,更应该珍惜先辈们的财富,并且对未来充满信心,不断进取,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

三、阅读本书给我的几点启示

读完这本书,我真的受益匪浅。除了上述提到的可贵品质,毛主席身上还有很多的可贵品质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自信、冷静、有目标、好学问、严于律己、有主见、有领导能力等等。我明白我的阅读并没有结束,而是刚刚开始。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明白我现在还难以挑起国家重任。但我脚踏实地,不负时代的使命,努力学习,关心国事,积极提高自身实力,为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合格的接班人而不懈奋斗!参考文献

[1]杨炳章:《从革命到政治:长征与毛泽东的崛起》,202_年1月第1版。

[2] 萧三:《毛泽东同志的青少年时代和初期革命活动》,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出版。

[3]《毛泽东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512页。

第四篇:贝多芬传读后感

贝多芬是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更是一位英雄!《贝多芬传》记述了贝多芬的一生,本书是“中小学生必读丛书”之一。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了“贝多芬传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帮助到您。贝多芬传读后感范文1

一直很想了解贝多芬是一个怎样的人,现在终于有机会拜读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巨人三传》中的《贝多芬传》,从中不仅看到了贝多芬坎坷的生活和艰辛的创作历程,同时看到了这位艺术大师伟大的心灵。

首先真的要感谢罗兰大师为我们创造了这部享誉文坛的巨作,他用生动而又通俗的语言以及丰富的材料向人们道出:任何伟人的天才必定要经过一个与同他对立的社会激烈斗争的过程,才能完全展现他们的天才,完成他们的创作。欣赏《贝多芬传》时,与其把它当作是一部人物传记,不如把它当成是文学作品来欣赏,因为它既有大量翔实的史料,又有通俗生动的文学语言,既有传记的真实性,又有文学作品的审美观。罗兰的《贝多芬传》在揭示贝多芬面对各种困难——爱情的破灭、贫困的侵扰、致命的耳聋——但在精神上依旧坚贞不屈,而且最终在欢乐的凯歌中完成了举世闻名的第九交响曲乐章,从中投射出了罗兰对伟人强烈的敬仰之情。这部作品的一大特点是抒情贯穿始终。

贝多芬是一个音乐伟人,于是罗兰在诠释他的人生时,又犹如诠释他的交响乐一般,这可能就是为什么我在欣赏这篇传记时觉得它也像贝多芬的交响乐一样激昂的原因吧。这篇作品的抒情格调,就犹如贝多芬的交响乐一样抑扬顿挫,其中,罗兰采用了拟人的手法,满怀激情的将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中充满欢乐的情调描绘出来,并且将这种格调贯穿了全篇作品,于是《贝多芬传》自然而然地也成了一部激昂的交响曲。虽然《贝多芬传》充斥了抒情的格调,但在谋局布篇上,罗兰还是忠于传记的写法,以贝多芬的生平事迹为主线展现主人公的顽强意志。首先,罗兰用了一大段的文字来刻画贝多芬的肖像,让读者对贝多芬的形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仿佛贝多芬那充满忧郁的双眼就在我们的眼前。在有了第一观感的时候,罗兰带领我们走进了贝多芬的生活,霎时间,贝多芬的喜怒哀乐又让读者与其同喜同悲,仿佛我们是在身临其境地陪伴贝多芬走过他的人生。

这里最值得一说的是罗兰对贝多芬之死的描写,如果要说贝多芬的一生是坎坷的,那么他的死是平静而震撼人心的。原文中有这么一段描写,让我感觉内心波澜壮阔。罗兰把他的一生比作一天——一个有雷雨的日子:先是一个明净如水的早晨,然后是一阵复一阵的狂风,黄昏将近,雷雨也随着酝酿。然后是沉重的云,饱蓄着闪电,夹带着大风雨。

接着有了一个大转变:“突然,当风狂雨骤之际,黑暗裂了缝,夜在天空给赶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重还给了我们。”这是罗兰笔下的贝多芬的震撼人心的死,让我们既感受到了伟人死前的悲壮,也将伟人的精神永远铭记在心。这种写作手法就好象是电影中常用到的“蒙太奇”,不断变换镜头,罗兰最后引领读者从狂风骤雨中走出来,回到晴朗的白天,我想,他是要告诉我们:贝多芬的一生虽然历尽风雨黑暗,但他给后人留下的,永远是明朗的白天!以上就是我对《贝多芬传》印象最深刻的两点。《贝多芬传》的立意也是很高的,以我的理解,罗兰选取贝多芬作为他的写作对象,主旨是在于歌颂克服困难和战胜痛苦的精神。罗兰崇敬贝多芬,崇敬贝多芬的英雄主义,所以英雄主义精神贯穿整部作品。真可谓是英雄眼中看英雄。

通过这部作品,我既看到了文学大师罗曼。罗兰的光辉,又看到了音乐家贝多芬的才华。在文学史和音乐史上,他们都各有一席之地,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写下一篇又一篇的文章和乐章,所以,在我的眼中,他们都是我们值得尊敬的英雄!

贝多芬传读后感范文2

弹奏着《交响乐》、《欢乐颂》,让我不禁对贝多芬产生了好奇,能谱写这么优秀的篇章,他究竟是怎样一个人呢?带着浓浓的好奇我翻开了《贝多芬传》这本书。

《贝多芬传》是一本富含哲理的传记类书籍。主要讲述的是他从声名鹊起、荣耀满身到刹那间坠入人生低谷,甚至有时连基本生活都得靠救济,感情生活也是屡受挫折。而对一个音乐家来说,他还遭受到了最为毁灭性的打击,那就是失聪,他为此曾不止一次地陷入绝望,甚至产生过强烈的自杀念头。然而,对音乐的热情,对换乐的执着,对完美的渴望,使得“他抓住了大自然的精华所在”,使他“成为大自然的一股力量,一股原始的力量,在与大自然其他的力量在碰撞冲击后,便产生荷马史诗般的壮观气象。”

他的人生,正如他自己所说,是“用苦难赢取欢乐”。

他的经历,让我不止一次感动。不由萌发出要向贝多芬学习的念头,学习他顽强战胜前进道路上困难的毅力,学习他为实现自己的理想想方设法地去努力的精神。书中讲到这样一个事例,让我记忆深刻:他耳朵失聪后,为了继续他的编曲梦想,用木棍把牙齿和琴键“钉”在一起,靠牙齿通过琴键的振动找到感觉,就这样,一首首名曲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中产生。跟他相比,我们前行道路上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呢,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退缩呢?

同学们,听了我的介绍,想了解贝多芬吗,我借给你看吧!

贝多芬传读后感范文3

你们知道贝多芬吗?

贝多芬,一个世界音乐史上久负盛名的音乐家,他是人类的明星,他是灵魂的营养,他给了我坚强的意志和巨大的力量,读完《贝多芬传》,我又一次被震撼了。

贝多芬是着名的作曲家,他的父亲是一个不求上进、嗜酒如命的男高音歌手,而他的母亲是女仆——一个厨师的女儿。贝多芬的童年包含辛酸。一开始,他父亲就逼他学音乐,在小时候就失去了他最爱的母亲。正当贝多芬风华正茂时,病痛已经悄悄叩门。1796至1800年,耳聋症开始肆意,听觉也渐渐衰退。一个钢琴作曲家最需要的就是听觉,而贝多芬在他可以大显自己的才能时听力衰退,甚至不能听到任何声音,可想而知当时的贝多芬是多么的无助,面对的挫折是多么大。如果换作别人,肯定对自己的未来不报希望,从而破罐子破摔。但是贝多芬并没有这样,他一直独自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仍坚持创作,还为他的心上人朱丽塔圭恰迪尔谱写了著名的《月光奏鸣曲》,直到1801年,他才告诉了他的两个好友。我深深地被贝多芬折服了,他以惊人的毅力在困苦中坚持下来,要知道他的大多数作品是在他耳聋之后创作的。常人都很难做到,何况一个聋人?

人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总有这样那样的不如意,有的人遇上困难只会到处埋怨,有的人却会以自己不懈的努力去战胜困难,用自己的双手去扼住命运的咽喉,那么成功往往会降临于不屈服的人。有时候逆境往往会使人坚强起来,让人拥有惊人的承受力,即使在挫折面前也能高昂自己的头,不会屈倒于困难之下,贝多芬就是这样的人,我打心眼里佩服他。

我知道我稚嫩的双肩很难为自己担起一片属于自己的晴空,我知道我独行的身影很难战胜黑暗的束缚,但我绝不会倒下,也绝不会低下我高昂的头。即使在逆境中,在挫折前,我也不会放弃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理想。在人生布满荆棘的道路上,即使碰得遍体鳞伤,我也会用剩下的最后一点力气站起来,用干裂的嘴唇说:“不要倒下,前面就是一片光明!”因为我深知,贝多芬正是用这种毅力坚持到最后;我知道只有拥有这种不服输的精神才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我知道困难会因我这样执着而向我屈服,挫折会因我这样执着而倒下,成功会因我这样执着而落到我身上……

我会像贝多芬一样不言放弃,会像贝多芬一样坚持到最后……我相信,胜利在向我招手。

贝多芬传读后感范文4

《贝多芬传》是法国着名作家罗曼·罗兰《名人传》中的一部传记。它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还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部传记中,罗曼·罗兰着力刻画了贝多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

从贝多芬身上,我们能学到了许多崇高的精神,特别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种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贝多芬全名叫“路德维希·冯·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当他稍长大一些,恶运又一次降临到了贝多芬的头上:他失去了最亲爱的母亲。贝多芬悲痛欲绝,只有写信向朋友哭诉。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这引起了我的深思。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它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而不是直面困难,下定决心一定要解决。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苦难中长大的贝多芬也是幸运的。法国大革命爆发之时,贝多芬曾遇见莫扎特,并相互交流。接着,又拜海顿为师。后来,贝多芬开始崭露头角。就在贝多芬初次尝到成功的甜蜜的时候,痛苦又一次降临。慢慢地,贝多芬耳朵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内脏也受着剧烈的痛苦的折磨。但他还是瞒着所有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隐瞒了,才写信给韦格勒医生和阿曼达牧师这两位好友。贝多芬耳聋的程度是逐渐增加的,但没有完全聋,可以说,几乎贝多芬所有的作品都是耳聋后写的。

人们在贝多芬那青春洋溢的脸上看到了天才的目光:从那目光里人们又可以看到他悲惨的命运。之后的岁月里,性格过于自由暴躁的贝多芬也不止一次的遭到了爱情的否绝。在遭受这些肉体痛苦之时,贝多芬又必须承受着另一种痛苦。

不但如此,他的身体也“背叛”了他,先后得了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等。身体一天不如一天。尽管如此,但他从未放弃过音乐。要知道面对这么大的困难,贝多芬却毫不动摇,这需要用多大的勇气和毅力啊!

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贝多芬渴望幸福,他不愿相信自己的不幸是不可医治的,他渴望治愈,他渴求爱情,他充满着希望。贝多芬与命运抗争,最终成为名人。贝多芬在写给弟弟们的信中曾说过:“只有道德才能使人幸福,而不是金钱。”

本书的作者罗曼·罗兰告诉我们一些道理:只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努力向前。同时,悲惨的命运和痛苦的考验不仅降临在普通人的身上,同样也降临在伟人的身上。当我们遭受挫折的时候,应该想到这些忍受并战胜痛苦的榜样,不再怨天尤人,要坚定自己的信仰。

贝多芬传读后感范文5

前两天,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贝多芬传》的书,觉得十分好看,很有教育意义,让我爱不释手。

这本书的作者,用大量的事实和典故,讲述了贝多芬成长、成材的故事。作者描述时文笔流畅、精炼清晰。笔下描述的贝多芬发奋图强、锲而不舍、顽强拼搏的精神,让我看了深受启发。

贝多芬是18世纪著名的德国音乐家,他谱写了众多优美动听的乐曲,他高尚的品德让我心生敬佩。可是,贝多芬的童年是不幸的。他的父亲是一个酒鬼,酗酒败了家业,就企图把四岁的贝多芬变成摇钱树。天天强迫幼小的贝多芬练习小提琴为他卖艺赚钱,使贝多芬没有了像同龄人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生活的磨难使贝多芬从小养成了自强不息、坚持不懈的性格。他勤勤恳恳地磨炼琴技,孜孜不倦地学习作曲,使他成为了一代有名的琴师。可惜的是上帝没有眷顾这位天才,贝多芬不到30岁时,听力渐渐变弱直到最后失聪了。对于一个音乐家、作曲家,没有听力是多么痛苦的事呀!可是贝多芬承受了内心的痛苦,用自己坚强的意志战胜了耳聋带来的影响,继续创作他最喜爱的音乐……现在我们所熟悉的那些贝多芬最杰出的作品,几乎都是他后半生耳聋的状态下创作的。

这本书告诉了我,伟大的作品不是靠天赋,而是靠勤奋、靠坚持来完成的。

面对新的事物,起初热心的人很多,而在前进的道路上,稍微遇到了困难,就打“退堂鼓”,就会冷淡、撒手不做了的大有人在。贝多芬的故事告诉我,任何成功,不经过一番苦学、苦炼是做不成的,而只有想认真做的人,才忍得住这番痛苦,事业才能成功。

记得我初学二胡时,面对二胡优雅的声音,我爱上了它。可是当我真正学拉二胡时,就产生了畏难情绪。学习拉二胡,要先学基本知识、要学习手法、指法,还要学习各种拉二胡的技巧等等。特别是练习拉二胡时,手臂手指很痛,腰也酸,背也痛,我产生了放弃学二胡的想法。看了《贝多芬传》这本书以后,我不由得感慨: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还那么认真、那么执着,最终创作出那么多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难道我不应该向他学习吗?

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我决心要克服困难,向贝多芬学习,学习他坚持不懈、坚韧不拔、持之以恒的精神,把二胡学好,把课堂上老师传授的各种知识学好,成为优秀的少年儿童。

第五篇:《贝多芬传》读后感

《贝多芬传》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贝多芬传》读后感范文(精选11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贝多芬传》读后感1

在这个寒假,我读了《贝多芬传》深深地体会到了贝多芬一生的艰难困苦。

贝多芬的原名是路德夕·凡,贝多芬,他的童年是悲惨的。他的父亲急于求成,很想把儿子培养成当时年纪轻轻就已经响彻全世界的作曲家,音乐家被誉为“音乐神童”的莫扎特。在父亲的暴力和被迫下,贝多芬差点被父亲毁了他的音乐之路。

当他稍长大一些,恶运又再一次降临到了贝多芬的头上:他失去了最亲爱的母亲,贝多芬痛不欲生,只好写信向朋友倾诉。后来贝多芬来到维也纳,见到了莫扎特,拜了海顿为师,渐渐地他开始抛头露面了。当他终于品尝到一丝甜蜜时,痛苦却再一次降临到他的身上,贝多芬的耳朵渐渐地开始听不见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比死还难受。后来他找到了医生,可还是没能医好。后来他就聋了,可贝多芬并没有被命运按到,他先后创造出了许多被人们所唱的曲子,被人们尊称为“乐神”

在贝多芬身上我学到了许多做人的道理,不能被困难所压倒!

《贝多芬传》读后感2

贝多芬的最后时刻,是悲惨的,他好像被全人类抛弃了,他的生活极度困苦,他的耳朵完全聋了,他开始自暴自弃,他的生活没有来源,他的朋友亲人或死或散,保护他的人也走了,他无依无靠,只能孤独的生活。

他曾经精心培养侄子,但他的侄子最后成了一个失败的商人,贝多芬想送他去上大学,但他经常去赌场,结果欠了一屁股的债务。

后来,贝多芬放弃了音乐,这让他陷入了更大的痛苦之中,他把自己封闭起来,与世隔绝。又过了几年,贝多芬在痛苦中沉沉的睡去了,再也没有醒来。为他送终的,只有几个亲密的朋友,甚至他的侄子也没有来,贝多芬最终没有摆脱痛苦。

读完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一定要不抛弃不放弃,不然就会有失落之感,陷入痛苦,贝多芬的例子也启示我们,身体缺陷不足以打垮我们的精神,即使再大的困难,我们也要勇于克服。

《贝多芬传》读后感3

贝多芬生于德国波恩,他的童年是十分不幸的。一生下来父亲就急于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强迫他练习各种乐器,等他长大了一些却失去了挚爱的母亲。他前往维也纳拜见当时的大音乐家莫扎特,在莫扎特面前大展身手,连被誉为神童的莫扎特都很惊叹,他又刻苦练习各种乐器,第一次在科隆登台演出获得了成功,可是厄运又一次降临在他的身上,他的听力越来越差,可是他没有停下探索音乐的脚步,靠着他顽强的毅力,继续在舒伯特的辅导下创作了《第七交响曲》、《五重奏赋格》《玄月四重奏》等名曲,在他生命的最终那段日子里,他又创作了《第十交响曲》这首世界名曲。

贝多芬顽强的毅力,不懈的努力使我深深的感动,想到自我,我在学习上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有点懒惰,不愿意吃苦,对自我没有信心。从今以后,我要向贝多芬学习,当遭到挫折时不气馁、不服输要勇敢的应对它,要对自我有信心,相信自我必须能赢。

《贝多芬传》读后感4

今天,我读了贝多芬转的开头,我读了它之后,有很大的感触,想了很多。

贝多芬出身平庸,甚至可以说是贫寒,他若成功,一定要比平常人付出更多努力,他的父亲希望他能成为像莫扎特一样的欧洲神童,但他的不当行为差一点就扼杀了这位伟大的音乐艺术天才。贝多芬的母亲给了贝多芬最大的呵护、关爱与帮助,他也是贝多芬最爱的'人,可惜的是她走得太早。

贝多芬的勤奋是至高无上的,他废寝忘食,从来不注意自己的外貌和生活,他全身心都在音乐的世界中遨游。

我想,贝多芬这种伟大执着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如果在现代,有人像贝多芬这样勤奋那么他肯定是一个出色的人物。

或许贝多芬的情况太困难,但不管怎样,他都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出色的音乐家,他的这种坚强执着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贝多芬传》读后感5

我读了《贝多芬传》后,懂得了什么是百折不饶的精神,无数感慨涌上心头。

贝多芬很小的时候就尝尽了生活的艰辛,在他风华正茂的时候却又遭到了病痛的折磨。尽管这样,他却仍然坚持不懈的进行着创作。创作出了很多经典的交响曲。

他的这种精神让我想到了一首诗《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记得在一次体育课上,老师要我们进行400米跑,可是我只跑了200米就跑不动了。这时,我想起了贝多芬坚持不懈的精神,于是我又鼓足了力气向前继续跑。最后,虽然成绩不理想,但我尽力了,我战胜了我自己。

今后,我会像贝多芬一样,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轻言放弃,会坚持到最后一刻。

《贝多芬传》读后感6

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年幼的贝多芬练习各种乐器。当他稍微长大一些,厄运再一次降临到贝多芬的头上:他失去了最爱的母亲。贝多芬悲痛欲绝,只有写信向朋友诉苦。苦难中长大的贝多芬命运真是十分曲折——他的听觉越来越衰退,他的内脏也受剧烈的折磨,但他还是尽可能地瞒着别人,直到他再也不能隐瞒。性格过于自由暴躁的贝多芬也不止一次地遭到爱情的否决。

我觉得贝多芬的命运十分坎坷。耳聋对于音乐家来说是无法弥补的灾难,不但影响工作,而且使贝多芬从此过着孤独凄凉的生活,还可能受到敌人的诬蔑。同时,我也特别佩服贝多芬。因为他虽然耳朵失聪,身体虚弱,但他从未放弃过音乐,他凭着自己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精神,不屈不挠,创造了许多著作。

影响成功的因素不是环境或者遭遇。而是我们是否能保持一颗坚强的心、一种不屈的信念。

《贝多芬传》读后感7

今日偶然看见一本《贝多芬传》静静地躺在我书架底层,她那么无声无息、那么安静。看见她,我想起以往钟爱过的贝多芬的《月光奏鸣曲》,于是我拿起了她。

我一向忘记了我还有本《贝多芬传》,我明白这是一本好书,它一向都列在我的“未来读书目”里,只是一向没有去实现,看见这本崭新如初的书,我的心中有些惭愧。

于是,我坐在窗边读了起来,连我自我都惊奇于我进入书中的速度,我像一个生活在书中的书虫,很快便溶入其中了。

我不啰嗦了,来谈谈读书的感受:我很喜欢这本书的开头“银色的月光照到屋里,就像一把尖锐的利剑插进黑暗,尖尖的一端顶在床头,使得熟睡的孩子动了动,睁开了眼睛。一双又黑又大的眼睛充满了恐慌,紧紧地盯着黑暗的房间。”这是贝多芬小时候的经历,他的经历我不多说了,相信大家都读过。

《贝多芬传》读后感8

贝多芬以自己的人生历程证明了坚强的意志在人生中的重要作用!人只有具备坚强的意志,才能经受住厄运的打击,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

亲爱的贝多芬,多少人赞颂着你!你是音乐家榜样,你是现代艺术最英勇的一股力量,你是受苦不屈的人们最伟大、最真挚的朋友。当我们为世界上存在的苦难感到悲伤的时候,你尽管自己身处无声的世界,却谱写出了最强的音符,安慰了人们受伤的心灵。

贝多芬的音乐和自然元素融为一体,他抓住了大自然的精髓。此言不假,贝多芬可以说是一股来自于大自然之间强大的力量。当这股力量和其他力量碰撞,便产生了壮观的景象。

贝多芬是一个穷困潦倒,残废孤独,生而痛,没有地欢乐的人,却创造了欢乐,并给予了全世界欢乐,一句充满豪情的话可以概括你的一生,这句话就是一切勇敢人的座右铭。

“唯其痛苦,方显伟大,才有欢乐。”

让我们一起向贝多芬学习吧!

《贝多芬传》读后感9

在寒假里,我读了一本书,叫《贝多芬传》。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做人要坚强。

贝多芬出生在一个音乐世家,他不像莫扎特,享受着家庭的温暖。他耳朵聋了以后,还在坚强的写自己的歌曲。当他耳朵完全聋的时候,他也没有放弃,他写了许多著名的歌曲。在他当指挥的时候,第一次指挥时,指挥得一塌糊涂。第二次指挥时,指挥完了,观众席里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掌声,他却不知道。他获得了自己兄弟的儿子的监护权,而比尔却出入赌场,负了很多债务,贝多芬绝望了,在自己死后,竟然不是自己的儿子为自己阖上眼睛。

我和贝多芬不一样,他坚强,我软弱。他双耳失聪,还能写出很好的曲子。我只要被刀片划一下,就会哭的惊天动地泣鬼神,更不要说双耳失聪了。不过我变了,在2月10日中午吃完饭,我下去和初一的姜雨心去玩游戏,我和她一人买了个刀片,切雪用,我不小心用刀片划到了手,我没有哭,也没有大声地喊叫,我一看,在右手无名指上有个小口子,我马上从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创可贴贴上。从那以后,我知道了要坚强。

《贝多芬传》使我学会了坚强,我喜欢这本书。

《贝多芬传》读后感10

当我看完《贝多芬传》的时候,我已知被贝多芬一种无形的力量震撼了。路德夕·凡,贝多芬一七七零年二月十六日出生于可隆附近的波恩一所破旧屋子的阁楼上。贝多芬的父亲是一个不聪明而酗酒的男高音歌手,母亲是一个仆人,一个厨子的孩子,贝多芬的童年是艰苦的,不像莫扎特般享受过家庭的温暖,开始,他的人生是一场残酷而艰苦的斗争,他20岁就离开了家,到外面谋生,当他在音乐界崭露头角的时候,他的耳朵都又几乎聋了。但是,他凭借着对音乐的深厚情感和超人的天赋,创作了举世文明的钢琴奏鸣曲与交响音乐曲,成为了一代音乐家,他最终用痛苦换来快乐。

他,靠着自己不变的信念,完成了人类的梦想,在32岁那年,他甚至把遗嘱都写好了,在看他遗嘱的时候,我发现贝多芬竟有些“如果真的去了,是比现在更快乐些”的念头,面对残酷的命运,他最终还是没有低头。是的,假如他在稍稍自私些,他定会就此撒手归去,摆脱一切愁苦,但是,他仍然渴望痊愈,偏偏希望“可怜的人类”快乐幸福。于是,这天生的性格给予他无比的意志,把死神和解脱又拒之门外,开始了苦难的历程。当痛苦与日俱增的时候,积聚到他无法承受的时候,就如潮水般倾海而出,成为一部伟大的作品,他的血与泪的结晶。

贝多芬,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在书的前页提到过这样一句话“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肌,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一个英雄,注定就要承受超乎寻常的苦难,这,已经成为一条不变的真理,每个伟大的诞生是和超乎常人的牺牲换来的,我们不得不承认,摆在贝多芬面前的无非是让他生命走到尽头的牺牲,可他终究抱着自己的梦想踏上了这条路。

一个不幸的人,当贫穷、残废、孤独,都袭他而来的时候,当世界不给他欢乐、声音的时候,—贝多芬,他却将这一切给予了世界,就像罗曼罗兰说的那样,“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甚至没有伟大的艺术家,伟大的行动者。”而我了解的是一个伟大的贝多芬。

《贝多芬传》读后感11

《贝多芬传》是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著名的人物传记之一。这是一颗受伤后近乎窒息的心灵勃发而出的一曲激昂的交响乐,是对音乐艺术大师贝多芬一生的真实素描。贝多芬所处的年代,正值旧的毁灭与新的勃发交加,他的成功掩隐着无可言说的苦痛,他的一生就是一个天才的艺术家与多难的命运斗争的过程,那是“苦难铸成的欢乐”。

这本书主要讲贝多芬,米开朗基罗,托尔斯泰,屠格涅夫的赞歌。从诞生之日起,它就以其独特有的旋律震撼着世界,使一代又一代的读者的心里中掀起了狂澜。

在世界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痕迹,罗曼·罗兰以极其丰厚而卓越的创作,发展了传记文学的体裁,成为了20世纪的一道风景线。

我十分佩服罗曼罗兰,把书中的人物详细的写了出来,活灵活现的展现了人物的特点,以及值得我们引以为荣地方,如贝多芬在耳聋的情况下仍保持着不屈不挠的高昂的斗争精神,巨大的创造力和高尚的道德标准,有一个伟大的人格对讨厌的人也会忍耐,他虽是不幸的人,但他却创造幸福给予世界,他的一生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只要你愿意付出,成功一定会来到你的身边。

贝多芬传读书感悟精品(全文5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