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援鄂医疗队个人工作总结2020
医护人员不是什么英雄和勇士,只不过是亲临抗击疫情一线,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在和死神抢人罢了,下面给大家分享援鄂医疗队个人工作总结2020.欢迎阅读!
援鄂医疗队个人工作总结【1】
李学勤,山东滨州民建直属六支部会员、副主任护师,是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最早一批的ICU护士,现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士长。她从医近30年,曾参与甲流、手足口病等传染病救治工作,有着丰富的危重症护理经验和医疗卫生管理经验。李学勤参加山东省援湖北黄冈第十批医疗队,于2020年2月13日抵达湖北黄冈,现在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人民医院一线值守。
在日常工作中,李学勤细心严谨,有责任心,为护士们讲解传授护理知识十分有耐心;从业多年,经验丰富,专业医护技能无可挑剔,科室工作打理起来得心应手。她曾在电梯间紧急救助一位晕倒的病人,展现了医护人员最美的姿态。
当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时,她主动请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山东省援鄂医疗救援队;她临危受命,担任起人民医院援鄂护士带队人的责任,即刻出发前往湖北省黄冈市;她身带腰伤,直到出征前还瞒着父亲;她就是这样,只要祖国需要,她就会主动站出来,巾帼不让须眉。
李学勤说,当看到日本捐助物资的外包装上写的一句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感触很深。九州大地,鲁鄂一家人,虽隔山川江流,但却是同呼吸共命运。在这样危急的时刻,为人民抗疫,为祖国除疫,她义不容辞,也是身为医者的初心。救助更多的人,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条路她坚守了近30年。而民建会员的特殊身份,更让李学勤感到责任在肩,她表示,将践行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誓言,将抗“疫”进行到底!
援鄂医疗队个人工作总结【2】
在此次援鄂医疗国家队成立之际,西安交大二附院吕建瑞主任临危受命,第一时间传达了院方志愿者征集的号召。麻醉科人员积极踊跃报名,志愿者众多。麻醉恢复室(PACU)九名护理人员第一批就抽调了六名,后由于一人在外地,一人被临时替换,最终四名成员入队。
麻醉科全体医护人员,在来武汉之前,早已熟练掌握新冠肺炎的三级防护,进行过模拟患者手术的数次演练,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呼吸支持和心肺复苏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麻醉科的医护人员是患者呼吸支持和生命维系的最后一道防线,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提供了最为重要的保障。
吕建瑞主任积极和同济医院协调,准备了气管插管的全套设备和镇静与复苏所需的全部药品。麻醉科团队从古都西安到江城武汉,把生的希望带给一个个患者。
援鄂医疗队个人工作总结【3】
2月16日,广西第五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飞抵武汉。队员们到达驻地酒店已是凌晨1点多,武汉市江汉区审批局和江汉区企业服务中心的保障组全体人员依然等候在驻地,还为队员们准备了热乎乎的晚餐。初到武汉,城市街道空荡,空气湿冷,队员们的心里却已然升腾起一股别样的暖意。
小小的举动背后是深切的关心
“离我远一点,不然传染给你就不好了。”医疗队初到医院,患者们都会主动和医疗队员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还不忘时刻将这句叮嘱挂在嘴边。
回想起刚到病房的那段时间,医疗队里来自贺州市人民医院的护师邱丽霞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到:“凌晨给一位发热的爷爷测体温,我轻拍他的背,告诉他要测体温了,他点点头便转过脸去。”在常人看来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小小动作,当时却重重地拨动了邱丽霞的心弦。
新冠肺炎患者通常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戴上口罩之后,呼吸会更艰难。尽管如此,病区里的患者们还是会非常自觉地互相提醒要戴好口罩。
一次,有一位患老年痴呆的婆婆,一直在病区里来回走,不愿意回病房,也不愿意戴口罩,医疗队员们只好陪着婆婆在过道里边走边聊天劝导。这时,一位同是病患的大姐走过来加入了劝导婆婆的行列:“医生护士从大老远的地方跑来帮助我们,我们也要戴好口罩,保护好他们。”出人意料的是,婆婆居然听明白了这句话,乖乖回到病房戴上了口罩。
在病房里,戴口罩、背过身、转过头,已经成了患者们在面对医护人员时的“标准动作”。尽管医护人员都穿着防护服,患者依然时刻记挂着他们的安全。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叮嘱、一个小小的动作,从中传递出的却是患者们对医护人员深切的爱护与关心之情。
志愿者无私奉献传递浓浓温情
护士长刘海娟尤记得第一天上夜班的时候,队员们要为6个转院患者准备床铺。床垫非常重,刘海娟和另一位女队友合力扛起来很是吃力。有位奶奶看到了,便主动跑过来帮忙,还不时给她们加油打气:“孩子,慢点。先喘一下气,歇一歇再装,我们不着急,慢慢来……”亲切的话语,听得人心里暖融融的。
医疗队物资组的组长何芳也碰到过医院的一名“特殊”志愿者,负责医院病区的清洁卫生。他告诉何芳,自己住在医院附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便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我和女朋友一起报名来的,下午她接我的班。”
此外,还有来驻地帮队员们剪头发的理发师。当队员们问他:“我们可是接触过患者的医护人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呢。你怕不怕?”他笑了笑,随即答道:“不怕!相比你们在最危险的一线与疫情斗争,我们所做的也只是尽一点绵薄之力而已。”
平日里,大家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但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他们毅然伸出援手,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湿冷的冬日里温暖着医疗队员们的心。
驻地后勤保障有求必应
抗疫前线,医护人员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医疗队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保障医护人员的吃、住、行等后勤工作也尤为重要。
医疗队驻地酒店离医院不远,但无论什么时间,都有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接送队员们上下班。不论队员们什么时候上下班,都不会饿着肚子。早上早起,早餐都已备好;深夜下班回到酒店,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为了尽量照顾队员的饮食习惯,每天的菜品都会迎合着队员们的口味来准备。
在驻地,还有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贴心自助小超市”的地方,里面准备了各种水果、泡面、零食和饮料。担心有队员吃盒饭上火,还备有凉茶和蜂蜜。深受女队员喜爱的,还有酒店精心准备的银耳羹。有的队员胃疼,酒店的厨师大哥便熬粥、煮面,面条里还会加两个荷包蛋。他说:“只要队员们想吃,我就煮。”在这里,毛巾、洗漱用品、常用药物甚至秋衣秋裤等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
此外,细心的保障组还会挨个记下队员的身份证号,早早地计划着为过生日的队员准备蛋糕。只要队员们有需要,保障组都会想尽办法满足。队员们能够心无旁骛的投入到战“疫”工作中,离不开他们对抗疫情的决心,更离不开无微不至的后勤保障。
医疗队员们身在异乡,却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家一般的温暖。武汉,是一座温暖有情的城市,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封一座城,是他们的姿态;护一国人,也是他们的愿望。在疫情面前,爱从来都不会只是一份的孤单,武汉人民与全国各地前来援助的人们一同携手抗疫。盼望医疗队员们能够早日还家,更是武汉和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援鄂医疗队个人工作总结【4】
疫情就是集结号,防控就是使命担当。当前,湖北省武汉市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广大党员干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的一次大考和初心使命的一次检验。近日,江汉区城管局涌现出一批勇于冲锋在前的优秀党员干部,他们深入疫情一线,在做好医院卫生防疫、服务外省援汉医疗队、做好社区群众服务工作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共同战“疫”的征途中奋力前行。
人民的呼声就是行动的命令,在疫情防控一线践行党员的使命担当。近日,江汉区辖区内的武汉红十字会医院因接诊病患量较大,每日产生的医用垃圾量激增,医院现有的保洁力量难以满足每日的垃圾清运需求。得知此消息后,江汉区城管局环卫质量管理中心迅速召开了动员会,江汉路班班长、党员张秀芹带头签下《请战书》,组成了个15人的突击队,全力为医院做好保洁工作。在进行了相关防护知识培训后,在单位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他们集中住宿、轮流隔离休息,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奋斗在抗击疫情工作的一线,为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做出一个城管人应有的坚守和奉献。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阵地高高飘扬。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江汉区城管局迅速组织起优秀的年轻党员干部,成立到汉医疗团队抵离接待志愿者服务队。近几日来,深夜的天河机场迎来了来自全国各地“逆行”而来的白衣“战士”,多名年轻的城管队员分批次带队往返于城区和机场之间,圆满完成了多家援汉医疗队的接机对接、医疗物资运输及住宿安排等工作。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初心使命不是泛泛而谈就能体现的,它浸润在明责、履责、尽责中,体现在敢不敢深入防控疫情最前线中,彰显在能不能取得防疫成效上。江汉城管的青年党员坚守岗位、迎难而上,以“防控疫情、党员先行”的担当精神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切实扛起疫情防控的应尽之责。
坚守一线落实防控巡查,做好社区内服务群众的民生工作。自武汉市进一步实化、细化、强化疫情防控措施,坚决落实“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两大任务,采取了“分级就医筛查机制”后,城管队员和广大社区工作者一道走上了抗击疫情的一线,他们走到群众身边发放防疫宣传册,根据社区微邻里群众上报信息,上门为群众测量体温,守护群众健康,也让群众恐慌的心理慢慢得到平复;利用城管小电瓶车的便利,做些为群众及时送药送菜等便民服务,让群众切切实实感受到温暖,在服务居民生活、抗击疫情蔓延的路上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生命重于泰山,防控就是责任。在这个不平凡的鼠年春节,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斗中,共产党员始终冲锋在防控一线,充分发挥着先锋堡垒作用,让党旗在防控战场高高飘扬,汇聚起抗击病魔的强大力量。
援鄂医疗队个人工作总结【5】
“目前,所有重症病人都已转为轻症,马上就能出院了;而且已连续一个星期都没收到典型病例,每天出院的人数远比入院的多,住院部的两层病房都空了……”2月17日下午,记者一行走进嘉鱼县人民医院,沈雯就迫不及待地和大家分享这个好消息。
沈雯是云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员之一,也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1月27日来到咸宁后,便带队在嘉鱼县奋战。
嘉鱼与武汉接壤,已融入武汉1小时交通圈。疫情暴发后,这里防控压力相当大。
嘉鱼县人民医院是该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两个定点医院之一。院长熊安岭告诉记者,该院呼吸科、感染科等科室医护人员较少,疫情暴发又特快,医院的接诊和处置能力几天就达到了饱和,无奈之下,他们不得不将全院300多名医生护士全部重新分工,分为8个病区,24小时对发热病人、疑似和确诊病例进行诊疗。但没有专业医生,救治真的太难了,“医疗队来后,帮了大忙!”
“我们到嘉鱼的第一天,就发现这里的预案做得很完善,一问才知道,原来这里2003年曾经历过非典,期间咸宁唯一的确诊病人就出现在这里,所以很多人经验都很丰富!”沈雯告诉记者,这次疫情防控刚开始,嘉鱼县就做了相关预案,而且开展得非常迅速,县里不仅成立了指挥部,还成立了院专家组、县专家组,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配,还制定了一系列非常适用的、创新的方法。
沈雯他们到达嘉鱼的第二天,就全部进入一线,直接参加救治工作。她进入了专家组,负责参与会诊、诊断的确立、病例的报告、危重症的诊治,其他人员就进入到了最危险的病房。他们总共15人,其中6名都是专业医生,除沈雯外,赵常迪、孙聪、王杰3人是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呼吸内科医师,杨芳是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感染管理科医师,李瑜华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感染科医师。
感染科是最危险的地方,援鄂医疗队员们进去以后,就把该医院原有的部分有经验的医生、护士替换了出来,开展新开病区的工作。整个过程中,大家齐心协作,迅速融合,时不时交流心得,探讨救治情况。
终于,救治措施逐现成效。2月2日,首例治愈患者出院,随后,天天都有“捷报”。最多一次,有8个病人一起出院,当时沈雯很队友们非常开心,在同这8个人一起合影留念时,其中一个病人哭着告诉沈雯:我的同事在武汉那边,已经不在了。而我跟他一样的病,却在嘉鱼得到了完美的救治……
“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我们做的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原来已得到了这里的医院和患者的肯定!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嘉鱼模式’的重要性!”沈雯说。
“本来,在面对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时,我们是有困难的,但第二批援鄂队伍的到来后,我们就不怕了!”沈雯告诉记者。
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嘉鱼组是由云南省红河州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宁选波带队,记者采访的前一天,宁选波他们刚成功抢救了ICU病房一位危重症患者。
“目前,还有两位80多岁高龄的危重症患者,因家人不愿意转院,也不同意有创抢救,我们正在想办法无创的条件下对她进行救治。”沈雯说。
第二篇:2020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工作总结最新
有一座城叫“众志成城”,中国加油!”遵守社会公德,履行公民义务,众志成城,就没有过不去的坎!下面给大家分享2020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工作总结最新.欢迎阅读!
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工作总结【1】
前,全国新型冠状肺炎疫情形势力严峻,住建局迅速响应中央、省市及晋州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部门职能,主动担当履职、不畏艰险、迅速行动,全面做好城区48个小区和16个建筑工地的疫情防控阻击战。
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局成立了新型冠状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亲自挂帅指挥,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单位、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设在物业管理处,牵头负责对城区48个住宅小区和16个建筑工地的排查数据、武汉回晋人员以及重点监测人员进行汇报总结,做到不漏报、不瞒报。
二是全员上阵,迅速摸排。1月29日上午,住建局全体干部职工提前返岗,立即对城区48个小区人员情况逐户进行摸排,其中龙头花园小区分包人员少,居住人员密集,楼层较高,摸排难度大,住建局临时抽调30名人员连夜对该小区进行入户排查,直至凌晨5点摸排登记完毕。同时,对摸排出的武汉回晋人员及时进行登记、上报,经昼夜排查,共摸排住宅楼385栋、24098户,地上和地下车位6245个,地上车库4229个,期间,摸排出2辆武汉车牌照,及时进行了登记上报,明确重点监测人员15人,对其进行包联。此外,对摸排不到位的住户进行再入户、再登记、再摸排,确保摸排工作无死角。
三是建档立卡,完善管控机制。各分包小区门口设立了疫情防控监测站,制定了疫情防控方案,均配置了人员情况登记表,实行早8点至晚10点不间断值守,并督促物业人员做好晚10点后出入人员的登记及体温测量工作,尤其对外来和返乡人员进行详细询问了解,有重点监测人员的小区建立监测日志和包联制度,形成详实的工作台账,并通过发放明白纸、悬挂条幅等形式,对小区居民进行思想引导和防控知识宣传,劝阻小区居民尽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配戴口罩,注意家庭卫生。此外,积极督促各物业小区不定时对小区的大门口、单元楼道、垃圾池等部位进行消毒和卫生清整,并填写消杀记录表,切实筑好防控工作的第一道“墙”
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工作总结【2】
疫情就是命令。肩负着抗击疫情所需的防护用品、医疗物资原材料及成品油等生产任务的中国石油炼油化工企业,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做出的“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指示精神,立即启动应急响应预案,按照集团公司疫情防控工作部署,数万名员工放弃休假重回岗位,开足马力加紧生产
石化公司各条战线员工全力保证生产运行平稳。
急全民之所急,争分夺秒生产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紧缺品原材料
武汉告急!全国告急!医疗战线和普通家庭急需口罩、防护服、消毒液等医用品。
聚丙烯无纺布专用料可用于一次性手术衣、被单、口罩、液体吸收垫等的生产。疫情防控时刻牵动着中国石油炼化企业员工的心,他们与时间赛跑,全力生产医用材料支援前线。
1月22日,大连石化生产的600余吨H39S-3产品紧急发往广东佛山医用无纺布厂。大连石化自主研发的新产品——H39S-3聚丙烯,是生产口罩、尿不湿等高端医用无纺布的原材料。1月份以来,每日千余名员工坚守岗位,加班加点生产聚丙烯。截至1月31日,大连石化第五联合车间两套聚丙烯装置实现增产3.7%。其中,生产H39S-3产品1.68万吨,H39S-2产品8300多吨。
余件;个体经营户郑亚朋,为一线执勤公安干警捐赠13箱84消毒液、500个口罩等防疫用品……
抗击疫情,从来不是孤军奋战。社会各界捐资捐物,用爱化作融融暖阳,涓涓细流汇聚起了坚定信心、共战疫情的强大正能量;广大群众积极参与,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凝聚起了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工作总结【3】
这个春节在不平凡中度过。疫情防控,没有谁是“局外人”,没有事是“份外事”,党中央成立应对疫情领导工作小组、发起“一级响应”、各级财政下达补助资金112.1亿元(截止1月26日0时),一批批“逆行”医疗队、人民子弟兵驰援武汉,政府工作人员“网格化”包保、“地毯式”摸排,企业加班连夜赶制医疗防护物资,群众自发捐款捐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份“同袍”之情,蕴含着14亿中华儿女同心同向同行的初心和使命;这场共同战“疫”,践行着民心才是的“刚性需求”,你我共情、偕作、偕行。
“共情”你我,众志成城共同战“疫”。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实时动态追踪的“疫情地图”紧紧揪着亿万群众的心,各部门多措并举遏制疫情蔓延,除夕夜多个地区医疗团队支援武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同你们站在一起,都是你们的坚强后盾”,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话鼓舞斗志、坚定信心。经过连续几天的摸排,在包保村里与同事交谈中,“入户你紧张吗?”“紧张呀,但这是我的工作”“比起战斗在一线的人,这算啥呦。”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辞藻不必华丽、文采也不必飞扬;这就是亿万同胞的“同袍”共情,在灾难面前,在时光雕刻下,践行着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誓言。一线人员严防死守的决心,政府的拳拳为民情与深深为民心,14亿“护旗手”保卫家园、共克时坚的信心,汇聚成为抵御“病毒”侵害的同“心”桥,铜墙铁壁、坚不可摧。这场战“疫”,我们,与你同在。
“靠前”站位,旗帜定向聚力偕作。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要在“年关”攻克“难关”,紧急进入应急战斗状态,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显著优势,包保到人、执行到底,全力以赴做好各项防控摸排、咨询、宣传工作,不搞对立、不激进,不传谣、不信谣,与鄂同心、稳定民心,既防止“病毒”侵害,又有效遏制焦虑和恐慌蔓延,做好直通身体和心灵的“后半篇文章”。广大党员干部要“靠前”站位,扛起“党员先锋”旗帜,立下战“疫”“请战书”,既当好“战斗员”服从一切调度“召必回”,又当好“指挥员”为科学有效防控出谋划策,保证“战必胜”,特别是农村地区要把握运用好宣传“大喇叭”,领导干部深耕细耕“责任田”,及时应对,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也要把握分寸,我们要抗击的是“病毒”,而不是我们的同胞。这场战“疫”,我们,一起加油。
“靶向”施策,联防联控同向偕行。要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要求,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措施,构筑“群防群治”严密防线,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除了直面疫情的“白衣天使”,还有一批批坚实的“后备军”力量支撑。国家药监局开通快速审批通道,商务部落实200多万只口罩供应,工信部紧急调用防护服1.4万件,交通运输部为疫情防治物资运输保障优先“绿灯”通行,海关保证进口抗击疫情物资快速“”……他们,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力求把物资、人员、资金落实到位。针对地区、区域精准施策,强化“一盘棋”意识,秉持“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找差距补短板,“专线”联通完整的动态舆情,控制、引导疫情防治具体举措,强衔接、联互动。这场战“疫”,我们,必定凯旋。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共同战“疫”,我们“同袍”共情、偕作、偕行,我宣誓我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土有责、冲锋在前,坚定信心、同舟共济,我们同努力,疫情定可防。终有一天,我们必将摘下“口罩”,去到我们想去的地方,歌唱我亲爱的祖国。
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工作总结【4】
风雨同舟,披荆斩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采取各种“硬核”措施防止疫情扩散蔓延,以责任和担当筑起了疫情防控堤坝。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少数“未感染群众”也准备抱着“试试看”“反正街上没人”“出去晒晒太阳”的心理去“以身试毒”。如何抵挡“麻痹”“侥幸”“焦躁”的“心理飞沫”,守住全民战疫阶段“战果”,还需各地政府和党员干部继续压实责任,多措并举,为群众戴好“护心口罩”,直到这场“疫情阻击战”取得最终胜利。
拴紧为民“两端系带”,抵挡“麻痹心理飞沫”。连日来,在各级政府、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交通管制、居家隔离已成为遏制新型冠状病毒传播蔓延的有效手段。但随着管制和隔离时间的延长,很多群众也没有了武汉“封城”之初的惊慌,慢慢放松了警惕,“反正我没事”“有什么可怕的”心理也有所显现。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将是疫情防控最关键的“窗口期”,全民提高警惕显得尤为重要。各级党员干部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把中央决策部署要求落实到最末端,把自己与群众的“两端系带”拴紧拴好,“软硬结合”抓好宣传与排查,切实克服麻痹思想,把“反正”心理彻底消除,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做好充分思想准备。
紧压醒民“金属护条”,抵挡“侥幸心理飞沫”。随着季节的变换,春天真真切切踱步而来。居家隔离一段时日,再见春日暖阳,恍若隔世,一些人也开始有了“出去晒晒太阳”的想法。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从初期“没有证据显示人传人”,到目前指出“可能造成持续的人传人”,甚至可能发生变异。所以,迫切需要各级党员干部时刻保持审慎态度,把疫情看得严重一些、把疫情蔓延的风险估计得大一些,坚持“点面并重”,紧压防控“金属护条”,让“耍大胆”“不设防”的“侥幸心理飞沫”无法“入体”。深入动员群众彻底抛弃幻想,把防控措施落实好,真正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严严实实织好全民“防控网”。
拉开困民“中间褶皱”,抵挡“焦虑心理飞沫”。近些天,很多人每天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然后浏览铺天盖地的疫情信息。新增多少确诊病人、官方发布的确诊病人行动路线、医疗物资是否充足,每遇“重点”赶紧看看自己是否“入列”,甚至有的人只是平常感冒也不敢出户,怕“被隔离”。加之不能走亲访友,不能逛街旅游,甚至怕口罩不够用,出门散步都是能免则免,“忐忑不安”“看报道就流泪”的焦虑心理也有所见。所以,需要各级政府动员和组织力量,坚持线上与线下咨询相结合、身体健康与心理安定并重、确诊患者与疑似人员心理辅导相结合,做好战疫期大众心理干预工作,把困扰群众心的“中间褶皱”拉开,聚力增强“镇定感”,确保安稳“过关”。
总之,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是全民之战,党员干部要坚定站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引领群众在疫情应对上不“麻痹”、不“侥幸”、不“焦虑”,出“实招”“硬招”防止出现掀开“护心口罩”随处“裸跑”的现象,真正当好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在这场“疫考”中交出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工作总结【5】
在这场与新型冠状病毒的战“疫”中,总有一面旗帜引领在前,一群“硬骨头”夙兴夜寐英勇奋斗。“敬爱的党组织”“作为一名党员”“我先上”……一封封“请战书”,一声声“冲锋号”,是14亿同胞“同袍”共情,9000万名“战友”共同战“疫”汇聚成的“硬核力量”。党员干部不仅要在重大战略机遇期改革创新,更要在危难之际冲锋陷阵,锻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硬骨头精神”,群策群力、同舟共济。
“硬骨头”严标“硬杠杠”,才有群而效之的号召力。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没有谁是“局外人”,没有事是“份外事”。“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动员令还响彻耳畔,各个“战场”就出现有他们“网格化”巡查、“地毯式”排查的身影。政治标准是党员干部的“硬杠杠”,旗帜鲜明讲政治,要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对照防控地区群众要求补短板,对标对表防控“点赞”先进典型、身边榜样,问题导向用于指导实践。这是修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终身课题的实践锻炼机遇,要把严苛的政治要求入脑入心入行,在政治历练中转化成果,重牵引、强指导,自觉监督和接受监督。
“硬骨头”支撑“硬肩膀”,才有锐意进取的贡献力。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党_成立应对疫情领导工作小组、发起“一级响应”、各级财政下达补助资金到位,一批批“逆行”医疗队、人民子弟兵驰援武汉,企业加班连夜赶制医疗防护物资,群众自发捐款捐物……“领头雁”凝聚起“协调各方”合力,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显著优势,自觉担负起“啃硬骨头”“趟地雷阵”的担当和使命,走出“格子间”,“靠前”站位,扛起“党员先锋”旗帜,召必回、战必胜。党员干部把“民心”作为“刚性需求”,克服“自我”意识和“畏难”情绪,不找借口,不推脱扯皮,自觉承担践行“我是党员,我先上”。在抗击“病毒”的自我革命中拧紧“总开关”,深耕细耕“责任田”,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敢于认错纠错、承担责任,在践行公仆情怀中办实事、出实绩。
“硬骨头”下足“硬功夫”,才有攻坚克难的战斗力。不怕骑生马,犹能挽硬弓。不论是“指挥部”还是“战斗部”,共产党人是历经无数挫折困难而依旧挺立、不断壮大,靠的是过硬的政治素养和执政本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都同你们站在一起,都是你们的坚强后盾”。“19个红手印”浙江桐乡八泉村拉起一支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队,一批批“逆行者”驰援湖北,天津首批1万人份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2019-nCoV病毒检测试剂盒”已发往武汉,各地区开通24小时冠状病毒咨询号码和家庭医生呼叫平台,提供咨询、留言服务……一线人员和后备力量下足“绣花功夫”,锤炼科学有效防控“真本事”,彰显为民服务解难题的“真智慧”。结合“居安思危”和“居危求安”两个形势,把防控疫情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及时发声指导,及时掌握疫情,及时采取行动,保持清醒、应对自如。要丰富疫情防控政策措施宣传和思想教育,精进业务素养,勤于总结、善于分享,用好宣传“大喇叭”,推进动员、组织和服务前进步伐。
“硬骨头”苦练“硬拳头”,才有狠抓落实的执行力。打铁还需自身硬。这场战役是全国总动员,大家全力以赴,做到“一把手”抓带头,“一张网”抓防控,“一盘棋”抓统筹,“一竿子”抓到底,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从应急响应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_决策部署,到“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稳防稳控”具体措施的执行,党员队伍秉持“做了不等于做好”理念,在积累经验中狠抓执行本领,严格规范行为,保障执行高效运转,既凝聚合力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又响鼓重锤强化紧迫感。《中共安徽省委致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信》中要求制度和执行必须有机统一,完善执行环节,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的执行机制。关键时期更要从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出发,让数据“说话”,严督实导、决胜出战,瞄准点牟足劲,发扬钉钉子精神,多积尺寸之功推动落实,不偏不浮、不庸不虚。
“硬骨头”发挥“硬作风”,才有共筑防控的向心力。以公灭私,民其允怀。公权重器不容丝毫私用,要紧盯“防控疫情”专项资金和落实不力、作风不实等问题。贯彻党的全面领导制度,以“严”的主基调狠抓上推下交、相互交办等现象“抬头”,核实核准、通报约谈,执行到底、反面震慑。这场战“疫”凝聚起14亿人民如“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的巨大向心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统一思想,维护团结。日本将不分国籍公费治疗新冠病毒肺炎,泰国宣布中国游客落地签过期也可以续签2个月……“八方支援”的“公心”矢志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放包容、同舟共济,我国“硬派”作风积极落实到行动中,众志成城,共克时艰,为共同打赢这场防疫战,回归健康祥和的美好生活而努力,明天可期。
第三篇: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以及收获
履行的是责任,诠释的是担当,他们给我树立了榜样——援鄂医疗队,下面给大家分享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以及收获.欢迎阅读!
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1
“目前,所有重症病人都已转为轻症,马上就能出院了;而且已连续一个星期都没收到典型病例,每天出院的人数远比入院的多,住院部的两层病房都空了……”2月17日下午,记者一行走进嘉鱼县人民医院,沈雯就迫不及待地和大家分享这个好消息。
沈雯是云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员之一,也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1月27日来到咸宁后,便带队在嘉鱼县奋战。
嘉鱼与武汉接壤,已融入武汉1小时交通圈。疫情暴发后,这里防控压力相当大。
嘉鱼县人民医院是该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两个定点医院之一。院长熊安岭告诉记者,该院呼吸科、感染科等科室医护人员较少,疫情暴发又特快,医院的接诊和处置能力几天就达到了饱和,无奈之下,他们不得不将全院300多名医生护士全部重新分工,分为8个病区,24小时对发热病人、疑似和确诊病例进行诊疗。但没有专业医生,救治真的太难了,“医疗队来后,帮了大忙!”
“我们到嘉鱼的第一天,就发现这里的预案做得很完善,一问才知道,原来这里2003年曾经历过非典,期间咸宁唯一的确诊病人就出现在这里,所以很多人经验都很丰富!”沈雯告诉记者,这次疫情防控刚开始,嘉鱼县就做了相关预案,而且开展得非常迅速,县里不仅成立了指挥部,还成立了院专家组、县专家组,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配,还制定了一系列非常适用的、创新的方法。
沈雯他们到达嘉鱼的第二天,就全部进入一线,直接参加救治工作。她进入了专家组,负责参与会诊、诊断的确立、病例的报告、危重症的诊治,其他人员就进入到了最危险的病房。他们总共15人,其中6名都是专业医生,除沈雯外,赵常迪、孙聪、王杰3人是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呼吸内科医师,杨芳是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感染管理科医师,李瑜华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感染科医师。
感染科是最危险的地方,援鄂医疗队员们进去以后,就把该医院原有的部分有经验的医生、护士替换了出来,开展新开病区的工作。整个过程中,大家齐心协作,迅速融合,时不时交流心得,探讨救治情况。
终于,救治措施逐现成效。2月2日,首例治愈患者出院,随后,天天都有“捷报”。最多一次,有8个病人一起出院,当时沈雯很队友们非常开心,在同这8个人一起合影留念时,其中一个病人哭着告诉沈雯:我的同事在武汉那边,已经不在了。而我跟他一样的病,却在嘉鱼得到了完美的救治……
“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我们做的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原来已得到了这里的医院和患者的肯定!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嘉鱼模式’的重要性!”沈雯说。
“本来,在面对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时,我们是有困难的,但第二批援鄂队伍的到来后,我们就不怕了!”沈雯告诉记者。
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嘉鱼组是由云南省红河州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宁选波带队,记者采访的前一天,宁选波他们刚成功抢救了ICU病房一位危重症患者。
“目前,还有两位80多岁高龄的危重症患者,因家人不愿意转院,也不同意有创抢救,我们正在想办法无创的条件下对她进行救治。”沈雯说。
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2
人生处处是考场,从升学考试、参加工作考试以及各种资格考试都记录在每个人的人事档案中。时下武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NCP)正在华夏大地肆虐,全民抗“疫”进展得如火如荼,这场战“疫”作为全民试题,考验着每位公民的责任和意识,更考验着每名党员的党性和修养。作为一名党员,特别是一名党员干部,应当向党中央和广大群众上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认真“审题”。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NCP发生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从中央层面作出了顶层设计,通过各省定期调度,每日媒体通报、专家组会商研判、召开新闻发布会以及组成指导组深入各地开展疫情督查指导等等一系列措施,既提升了信息公开效率,更保护了群众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作为一名“考生”,审清题意务必事先做好知识储备,应当在每日关注党中央的最新指示和政策法规基础上,知晓NCP的基本定义,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等三种传播途径,普通群众如何做好防护措施等基本常识,全面掌握目前党中央对NCP精准定位和科学防控,为进一步答好每道试题做足充分准备。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精准“做题”。条条大路通罗马。在面对突出其来的NCP疫情传播开来,各地均采取了发布管制公告,关闭了部分高速公路出口,停运了部分航班和列车,大型商场、超市、饭店等营业场所关闭,限制居民出行等等,凡此种种措施,最终目的皆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权利,降低人感染人的机率。作为一名“考生”,如果你是卫生专业专科出身,可以请愿奔赴抗疫一线救死扶伤;如果你是非卫生专业专科出身,可以做一些辅助工作,当防疫志愿者,深入社区村屯进行防疫宣传,深入家庭进行人口排查,协作专业人士做好往来人员的登记和测温,利用部门微信公众号进行宣传报道抗疫工作动态;如果你是一名普通群众,请关注国家卫计委和地方卫计委微信公众号,了解一定的防护知识,从自身做起,坚决不聚餐、不传谣、不造谣,给家庭成员宣传一定的防护知识,增强家人的防护意识。
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要接受“验题”。如果说历史是检验实践的唯一标准,那么群众是检验全体党员答好这场无硝烟战“疫”试题的唯一“考官”。作为一名党员,应当换位思考,站在“考官”的角度考虑问题,立足本职般作出维护群众利益或损害群众利益的“选择”;精准定位般作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判断”;逐字逐词般作出科学防控的“填空”;解剖麻雀般作出案例评判的“简要分析”。我坚信,在党中央统一部署下,各级党委、政府分工负责、各司其职,各级党员干部怀揣虚心、用心以及诚心的态度,一定能答好每一道试题,经受得住党中央和人民群众的检验,彻底打赢这场阻击战“疫”,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3
“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就同奥斯特洛夫斯基说的一样,在新冠肺炎疫情以异常迅猛之势席卷全国之时,基层干部胸怀一腔热血冲锋在前,以人民福祉为最大目标,整合力、出新招,力守一方热土、护百姓平安。
一腔热血来自于信仰。“信仰是个鸟儿,黎明还是黝黑时,就触着曙光而讴歌了。”奋战一线的勇士,虽身处抗击疫情的迷雾之中,仍不畏艰险毅然坚守岗位,这份执着源自心中的信仰。有幸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虽不能像_烈士那样发出“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绝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那样的豪言壮志,但是新时代的我们在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时,无数基层干部发出了“我是党员,我先上”的慷慨陈词。当看着身边头发花白的老党员坚守的身影、卡点值班的干部不厌其烦的耐心劝说,这里面的情怀、无畏,难以用只言片语去诠释,只有在为民服务、共筑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时才能体悟其中的力量。
一腔热血根植于人民。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重要指示:“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这是广大基层干部同舟共济、群策群力战胜疫情的法宝。大年初三寒风凛然,没有防护措施、没有厚实棉衣保暖、没有场所休息,没有的东西数不胜数,却都敌不过有一面心系群众的伟大旗帜。方法总比困难多,组织上积极谋划,把一件件大衣、一顶顶帐篷、一句句叮咛送到了基层干部身边。基层干部也迸发出了超脱的激情与能量,24小时的值班轮守,严谨有序的摸排、登记、测温、查杀程序,忙完疫情防控不忘本职工作的加班加点,基层干部用血肉之躯当好了群众的贴心人和主心骨。疫情无情人有情,基层干部用这份坚守换来了社区居民的支持与理解,社区居民送来的一份份暖心餐食、一句句亲切关怀,温暖了基层干部的心,也筑牢了这道充满爱的防疫防线。
一腔热血体现在行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中央一声令下,基层群起响应。身为组工干部,切身体悟到了组工干部的政治觉悟与能力素养。第一时间制定下发通知和方案、成立疫情联防联控督导工作组、积极组织组工干部下沉社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没有延误一刻战情,真正做到了身体力行抗击疫情。在疫情防控的工作开展以来,组工干部成为了多面手,既是基层一线的宣传员,又是出入关卡的守门员,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并肩作战、群防群控。危急关头方显英雄本色,艰险面前才见担当,参与疫情防控的工作人员,口罩挡住了面庞、臃肿的大衣掩盖了身材,但所有人都不计回报、兢兢业业地埋头苦干,努力与疫情抗争着……
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4
2月16日,广西第五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飞抵武汉。队员们到达驻地酒店已是凌晨1点多,武汉市江汉区审批局和江汉区企业服务中心的保障组全体人员依然等候在驻地,还为队员们准备了热乎乎的晚餐。初到武汉,城市街道空荡,空气湿冷,队员们的心里却已然升腾起一股别样的暖意。
小小的举动背后是深切的关心
“离我远一点,不然传染给你就不好了。”医疗队初到医院,患者们都会主动和医疗队员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还不忘时刻将这句叮嘱挂在嘴边。
回想起刚到病房的那段时间,医疗队里来自贺州市人民医院的护师邱丽霞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到:“凌晨给一位发热的爷爷测体温,我轻拍他的背,告诉他要测体温了,他点点头便转过脸去。”在常人看来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小小动作,当时却重重地拨动了邱丽霞的心弦。
新冠肺炎患者通常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戴上口罩之后,呼吸会更艰难。尽管如此,病区里的患者们还是会非常自觉地互相提醒要戴好口罩。
一次,有一位患老年痴呆的婆婆,一直在病区里来回走,不愿意回病房,也不愿意戴口罩,医疗队员们只好陪着婆婆在过道里边走边聊天劝导。这时,一位同是病患的大姐走过来加入了劝导婆婆的行列:“医生护士从大老远的地方跑来帮助我们,我们也要戴好口罩,保护好他们。”出人意料的是,婆婆居然听明白了这句话,乖乖回到病房戴上了口罩。
在病房里,戴口罩、背过身、转过头,已经成了患者们在面对医护人员时的“标准动作”。尽管医护人员都穿着防护服,患者依然时刻记挂着他们的安全。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叮嘱、一个小小的动作,从中传递出的却是患者们对医护人员深切的爱护与关心之情。
志愿者无私奉献传递浓浓温情
护士长刘海娟尤记得第一天上夜班的时候,队员们要为6个转院患者准备床铺。床垫非常重,刘海娟和另一位女队友合力扛起来很是吃力。有位奶奶看到了,便主动跑过来帮忙,还不时给她们加油打气:“孩子,慢点。先喘一下气,歇一歇再装,我们不着急,慢慢来……”亲切的话语,听得人心里暖融融的。
医疗队物资组的组长何芳也碰到过医院的一名“特殊”志愿者,负责医院病区的清洁卫生。他告诉何芳,自己住在医院附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便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我和女朋友一起报名来的,下午她接我的班。”
此外,还有来驻地帮队员们剪头发的理发师。当队员们问他:“我们可是接触过患者的医护人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呢。你怕不怕?”他笑了笑,随即答道:“不怕!相比你们在最危险的一线与疫情斗争,我们所做的也只是尽一点绵薄之力而已。”
平日里,大家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但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他们毅然伸出援手,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湿冷的冬日里温暖着医疗队员们的心。
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5
为做好全区肺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区委宣传部坚持以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根据市委宣传部、市卫生健康委有关宣传安排,引导社会各界正确认识、科学防范,为打好打赢疫情防控战役提供坚强的宣传舆论支持,取得阶段宣传成效,现将宣传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成立以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为组长的宣传工作组,石强桢常委召开专题会议,深入研究部署,落实宣传组各项责任。制定了《武隆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宣传工作方案》《武隆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网络舆情导控工作预案》,各成员单位紧密协作,情况互通,小组内召开了3次会议,及时高效推进各项宣传任务落实。
二、突出重点,压实责任
坚持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重点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宣传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防控工作安排;宣传我区防控工作推进情况、成效;宣传各级各单位深入一线开展防控工作;宣传科学防控疫情知识;开展舆情监测,及时回应社会关切。
一是强抓社会宣传,打通宣传“最后一公里”
共发布户外广告牌52块,各类电子显示屏152块,标语横幅657条,印制发布宣传单20万余张,入户宣传走访18.3万余次,以微信群、QQ群发信息11.4万余条,出动宣传车639台次;统筹利用小喇叭、流动音响697个;利用村村通广播宣传累计5420小时。印制《新型冠状病毒社区(村)防控行动指南》的印制100000份。
二是实抓新闻宣传,全面权威报道我区疫情防控工作
做好区属媒体新闻宣传。区属媒体全员在岗待命,组建一线采防小分队,全方位报道区防控工作指挥部各项工作部署,第一时间发布重要告示,全面宣传各级各单位工作进展及成效,突出宣传我区一线人员抗击疫情先进典型,广泛宣传科学预防知识,在电视、网站、手机报及 “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累计刊发转发相关信息300余条次。规范有序做好对外宣传。严格宣传纪律,第一时间发布我区首例确诊信息,第一时间召开新闻发布会权威发声音,并图文直播,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各界正确认识。对接联系某日报、华龙网、上游新闻等市级主流媒体报道报道武隆疫情防控工作10余条。
三是硬抓舆情管控,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突出引导自媒体网络正面宣传。统筹社会自媒体爱武隆APP,制作了以“防控疫情武隆在行动-我们承诺”的为题的H5、以“@武隆区广大网民朋友各类网站、自媒体”,为题的倡议书,在爱武隆论坛、微信群、QQ群、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平台开展了广泛的防控知识宣传,参与接力的网民10万余万人次。从严从实从快抓舆情管控。网络监测到涉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相关网络舆情46条,落地查人,训诫13人,网络上举报落地核查3人,批评教育1人,删除有害信息3条,处置敏感微博言论2条。监测提供不法商家恶意涨价线索3条,发布辟谣信息2条。属地网络舆情总体平稳,未发生热点舆情事件。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在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的领导下,持续加强全区疫情防控社会宣传,在电视、重点地段、电子屏等密集投放宣传标语,发布科学权威防控宣传资料。统筹区内区外媒体加强新闻宣传,增强全区上下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狙击战的信心和决心。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及时研判处置涉武舆情,坚决打击造谣者,维护网络空间良好秩序。
驻地后勤保障有求必应
抗疫前线,医护人员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医疗队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保障医护人员的吃、住、行等后勤工作也尤为重要。
医疗队驻地酒店离医院不远,但无论什么时间,都有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接送队员们上下班。不论队员们什么时候上下班,都不会饿着肚子。早上早起,早餐都已备好;深夜下班回到酒店,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为了尽量照顾队员的饮食习惯,每天的菜品都会迎合着队员们的口味来准备。
在驻地,还有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贴心自助小超市”的地方,里面准备了各种水果、泡面、零食和饮料。担心有队员吃盒饭上火,还备有凉茶和蜂蜜。深受女队员喜爱的,还有酒店精心准备的银耳羹。有的队员胃疼,酒店的厨师大哥便熬粥、煮面,面条里还会加两个荷包蛋。他说:“只要队员们想吃,我就煮。”在这里,毛巾、洗漱用品、常用药物甚至秋衣秋裤等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
此外,细心的保障组还会挨个记下队员的身份证号,早早地计划着为过生日的队员准备蛋糕。只要队员们有需要,保障组都会想尽办法满足。队员们能够心无旁骛的投入到战“疫”工作中,离不开他们对抗疫情的决心,更离不开无微不至的后勤保障。
医疗队员们身在异乡,却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家一般的温暖。武汉,是一座温暖有情的城市,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封一座城,是他们的姿态;护一国人,也是他们的愿望。在疫情面前,爱从来都不会只是一份的孤单,武汉人民与全国各地前来援助的人们一同携手抗疫。盼望医疗队员们能够早日还家,更是武汉和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第四篇:学习2020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体会最新
“自古邪不压正”,要将谣言击垮,那就是让正能量“发声”,让主流声音成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号角”。下面给大家分享学习2020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体会最新大全.欢迎阅读!
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体会【1】
“不计报酬,不论生死”!“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随时听从命令,绝不退缩”!一封封来自各地相关单位、组织的请战书犹如最响亮的战斗号角,吹响了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战“疫”冲锋。
本该是家人团聚,可是包括武汉在内的各地医务工作者却挡在疫情之前,在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护佑人民健康的坚固长城。不仅仅是医务工作者,“逆行者”还有很多各行各业的人们:加班加点紧急生产紧缺的医用口罩、医用防护服的工厂工人们,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们、铁路、警察、环卫、街道、战士等等。当然,“逆行者”中从来不会缺少党员。
“敬爱的党组织,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驰援武汉的第二天,年轻护士金珊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金珊的母亲是一名退役军人,2003年抗击“非典”时作为医院检验科大夫战斗在第一线,当时金珊还是一名护校学生。“母亲给我作了榜样,所以这次我毅然决然报名来到了武汉。我身边不少优秀的医护工作者都是共产党员,他们都非常棒,我决心向他们靠拢,发挥自己的专长,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甚至有的退休老党员也递交了请战书:“虽然我们年纪偏大了点,但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的精神没退!”在祖国和人民需要的时刻,党员从不会缺席。
在疫情面前,我们看到医院和医疗卫生单位基层党组织积极靠前指挥调度,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广大党员医护人员冲锋在前、战斗在前,视病房如战场、视病人如亲人,临危不惧、恪尽职守,争当“最美逆行者”。各级街道、社区则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建立党员责任区、设置党员责任岗、组建党员防控先锋队,组织党员和干部带头分片包干、全覆盖登记排查、宣传普及疫情防控知识。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攻坚战中,党员们纷纷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展现担当作为,把疫情防控作为巩固扩大“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重要检验,为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牺牲小我、成就大我。他们虽逆风而行,却向阳而生、绽放光彩。
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体会【2】
2月3日10点,山东省立第三医院第一批进驻发热门诊的四名医护人员,陆续从发热门诊的员工通道走出。他们刚刚结束14天的轮值,虽然有些疲惫,但看到在外面等候的同事,还是微微露出了笑容。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山东省立第三医院在全院范围内抽调骨干人员,实行“两医两护”制度。1月22日,第一批进驻发热门诊的医护人员在开始轮值。第一梯队的孟凡鲁是第一个进入发热门诊的医师。
“大年三十是我的第一个班,值了24小时。当时正好是全国的疫情处于严重的时候,发热门诊白天的接诊数量在20多个,晚上也有十几个。” 孟凡鲁告诉记者,因为要穿防护服工作,穿脱困难,同时为了节约医疗资源,他们一般只吃主食,不喝水、不喝粥。
“第一天值班,我们是一个医生、一个护士和一个检验科的人员,三个人。我们早上8点进入发热门诊,中午轮换着吃饭,轮到检验科大夫的时候都到了下午4点。从下午进去到晚上10点,才吃上第二顿饭,中间隔了得10个小时。”虽然防护服很闷也很热,但是孟凡鲁认为这就是医护人员的责任和使命。“从高三毕业前,报志愿选择医生这个行业就决定了,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我们有义务而且我们相信,这次疫情一定能过去。”孟凡鲁的妻子在医院的心脏彩超室工作,年初四就恢复了正常上班。春节期间,夫妻两人坚守抗疫一线,一直都是24小时待命的状态。
当被问到在发热门诊工作,每天都接触高危群体,是否也有担心时。孟凡鲁却说,“我们相信我们的防护能力,相信在科学防护下,我们能保护好自己,也能为患者服好务。担心肯定会有。但是我们还是那句话,这是我们的使命和责任,我们肯定会一往无前、勇敢前进。全国已经派出了6000多名医护人员支援湖北,他们接触的全是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他们都不恐惧,我们何来恐惧?”
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体会【3】
2月9日,泰安市中心医院第三批驰援湖北医疗队到达湖北省黄冈市,战“疫”已经打响,时刻准备战斗。为了降低感染风险,更迅速地穿脱隔离服,更好地投入战“疫”,队员们做了同一件事:理发。急诊科主任医师张利与老年医学科主治医师薛建峰两人互相帮忙剃光了头发,轻装投入到抗“疫”一线。
“头发剃了以后还会长,剃光了干净利落。”2月8日,正在值夜班的张利处理病人时,突然接到医务部通知自己入选驰援湖北医疗队,八点下夜班后,东西都来不及准备,中午12点就匆匆出发了。“紧急集合,所以也没来得及理发。主要就是为了工作方便,尽可能减少感染发生的可能,不只是保护自己,更是保护大家,因为我们工作、生活在一起,不论谁感染了,都会拖累这个团队,给组织添麻烦,影响正规团队运作,影响医院安排计划等等。疫情一日不除,长发一日不留!”张利说。
薛建峰也表示,“入驻病房后,势必迎来高强度的紧张工作,头发一定没时间再打理,剃光头,省事儿!在疫情面前,这些都是小事,重要的是能够顺利开展工作,早日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
不光两位男同志轻装上阵,老年科主管护师尹凤也毅然剪短了自己的头发,她说,只要疫情控制,美不美不重要。为了“战斗”需要,再多困难她们都能克服。
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体会【4】
俗话说,巾帼不让须眉,妇女能顶半边天。在生活中,女性是母亲,是妻子,是女儿。疫情当前,她们坚守一线撑起半边天,用她们的力量扛起责任和担当。
疫情来来袭之前,默默温情照顾着家人,温柔细语教育着孩子。她们柔情似水,遇“疫”则刚,疫情阻击战打响后,她们不再是母亲、妻子、女儿,她们是穿上红马甲变成“疫”线的志愿者,她们是穿上防护服化身“疫”线“天使战士”,她们是拿上一支笔、带上一张表的摸排员,她们是为居民奔走忙碌的代购员。她们面对疫情没有退缩,一往无前冲在抗“疫”第一线,舍小家顾大家,她们纷纷写下请战书、按下红手印,与疫情作斗争,与病毒拼速度,在防控战中亮出了巾帼底色,展现出巾帼担当。
当我们回顾历史,有很多英勇无畏的女性形象浮现在眼前,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挂帅出征的穆桂英、鉴湖女侠秋瑾、宁死不屈的刘胡兰……她们是驰骋疆场的巾帼英雄,是保家卫国的铿锵玫瑰。她们是一颗颗闪亮的星,驱散黑暗,照亮了历史前进的长河。
眼下正值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千千万万女性同胞奋战在抗疫一线,她们也是谁的女儿、谁的妈妈,有着温暖的家庭,但为了抗击疫情,却挺身而出,舍小家顾大家,把健康安宁留给千万的家庭,把危险留给了自己。
援鄂医疗队个人心得体会【5】
昨日,昆明市延安医院、昆明市儿童医院、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云南昆钢医院(昆明市第四人民医院)4家医院举行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仪式,共有40余名医护人员将赴湖北咸宁进行支援。
昆明市延安医院有5名医生、7名护士,共12人参加援鄂抗疫医疗队。其中7人是共产党员,3人是高级职称专家,学历方面,5人是博士、硕士学历。涵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心血管专科、感染性疾病科。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心内科党支部书记周旭是此次昆明市延安医院出征医疗队的队长,也是医院第一个提交请战书的人。“我参加过2003年非典医疗队,积累了相对完整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经验。这次疫情有部分确诊患者有心血管疾病,我去到当地能更好地为这部分患者提供诊疗服务。”周旭说。
“昆明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昆明市儿童医院援助湖北医疗队启程仪式上,12名队员喊出口号。担任医疗队医师组组长的高瑾说:“我们将在湖北疫情一线,发挥自己的专业医疗特长,全力抗击疫情。”1月29日,昆明市儿童医院经过认真筛选,从几百名自愿报名医护人员中精挑细选出17名医护人员,组成援助湖北医疗队,并对17名队员进行疫情防控方面的专业培训。最终,确定了12名医护人员援鄂名单,其中有4名呼吸科、感染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还有8名护士。
“爸爸加油,注意安全。”一句简单的话语、一个深情的拥抱,是孩子送给张广斌的离别祝福。2月12日,昆明市妇幼保健院妇一科副主任医师张广斌将和9名同事赴湖北进行医疗援助。在出征仪式上,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震介绍,疫情当前,院里的医务人员和护理人员纷纷主动请战支援湖北。最终经过遴选,在符合条件的200多名护理人员和100多名医务人员中,挑选了2名医生和8名护士。
2月11日晚7点,安宁市医共体举行援助湖北医疗队出征仪式。来自云南昆钢医院(昆明市第四人民医院)的10名医护人员将作为医共体派出的首批医疗队驰援湖北咸宁。这支医疗队包括2名医生、8名护理人员,其中党员2人,队员们分别来自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感染性疾病科、肾内科等科室。同时,安宁市医共体紧急召开会议,医共体内的云南昆钢医院、安宁市人民医院、安宁市中医医院通力协作组建队伍并筹集物资。
第五篇:援鄂医疗队抗击疫情个人工作总结
这个世界,人与人命运相连,国与国命运相通。面对疫情,隔岸观火,要不得;恶意攻击,更是有悖人类良知。积极担当、共克时艰,才是正解。一起来看看援鄂医疗队抗击疫情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欢迎查阅!
援鄂医疗队抗击疫情个人工作总结1
在此次援鄂医疗国家队成立之际,西安交大二附院吕建瑞主任临危受命,第一时间传达了院方志愿者征集的号召。麻醉科人员积极踊跃报名,志愿者众多。麻醉恢复室(PACU)九名护理人员第一批就抽调了六名,后由于一人在外地,一人被临时替换,最终四名成员入队。
麻醉科全体医护人员,在来武汉之前,早已熟练掌握新冠肺炎的三级防护,进行过模拟患者手术的数次演练,对急危重症患者的呼吸支持和心肺复苏有着极为丰富的经验。麻醉科的医护人员是患者呼吸支持和生命维系的最后一道防线,为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提供了最为重要的保障。
吕建瑞主任积极和同济医院协调,准备了气管插管的全套设备和镇静与复苏所需的全部药品。麻醉科团队从古都西安到江城武汉,把生的希望带给一个个患者。
援鄂医疗队抗击疫情个人工作总结2
李学勤,山东滨州民建直属六支部会员、副主任护师,是山东省滨州市人民医院最早一批的ICU护士,现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护士长。她从医近30年,曾参与甲流、手足口病等传染病救治工作,有着丰富的危重症护理经验和医疗卫生管理经验。李学勤参加山东省援湖北黄冈第十批医疗队,于2020年2月13日抵达湖北黄冈,现在湖北省黄冈市团风县人民医院一线值守。
在日常工作中,李学勤细心严谨,有责任心,为护士们讲解传授护理知识十分有耐心;从业多年,经验丰富,专业医护技能无可挑剔,科室工作打理起来得心应手。她曾在电梯间紧急救助一位晕倒的病人,展现了医护人员最美的姿态。
当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时,她主动请缨,第一时间报名参加了山东省援鄂医疗救援队;她临危受命,担任起人民医院援鄂护士带队人的责任,即刻出发前往湖北省黄冈市;她身带腰伤,直到出征前还瞒着父亲;她就是这样,只要祖国需要,她就会主动站出来,巾帼不让须眉。
李学勤说,当看到日本捐助物资的外包装上写的一句话“山川异域,风月同天”,感触很深。九州大地,鲁鄂一家人,虽隔山川江流,但却是同呼吸共命运。在这样危急的时刻,为人民抗疫,为祖国除疫,她义不容辞,也是身为医者的初心。救助更多的人,是她一直以来的梦想,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这条路她坚守了近30年。而民建会员的特殊身份,更让李学勤感到责任在肩,她表示,将践行保护人民生命健康的誓言,将抗“疫”进行到底!
援鄂医疗队抗击疫情个人工作总结3
一方有难,八方相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包含我市援鄂抗疫医疗队在内的国内各地医疗力量纷纷驰援武汉,展开了战“疫”大行动,当地群众也对危难时刻义无反顾前往医疗搏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护人员满是感激。护理师、中共党员邓达丽是汕大医附一医院援鄂抗疫医疗队队员,她向记者介绍了他们抵鄂开展工作后,武汉普通市民们对汕头医疗队发自内心的暖心细节,让她满是“感动和温暖”,这也是我市援鄂抗疫医疗队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心声。汕头援鄂抗疫医疗队表示,有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民众的大力支持,他们将全力以赴,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
邓达丽介绍,援鄂抗疫医疗队到达武汉后,最大的感受就是感动和温暖。听得最多的话就是“武汉加油!中国加油!”,第二多的话就是“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来支援武汉。”
“我们入住的酒店前台有2、3个经理,100多人入住后,他们不辞辛苦,不断给我们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像门锁、用电、清洁物品等各种出现的小问题,忙得像陀螺转,大堂经理下午接近2点了还没吃中午饭,但她没有丝毫怨言,每次见到我们都给我们大大的微笑,经常对我们说的一句话就是:‘真的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来支援武汉。你们辛苦了!’”邓达丽说道。1月28日抵达汉口入住后当晚有些人因当地天气寒冷冻得无法入睡,一反映,有关部门立刻让人送了暖炉和电热毯,还给医疗队配了洗衣机用来清洗外套,种种举动让人暖心窝。
1月30日上午,医疗队员们到在家乐福超市在购买日常用品时,超市店员听到队员们聊天交谈得知是支援武汉的医务工作者后,对队员们表示感谢:“感谢你们来武汉支援,谢谢你们,如果你们需要配送我们可以帮你们送到居住的酒店。”邓达丽称她听后随口感叹:“你们现在还有配送服务啊,真的很厉害呀。”超市店员解释说:“超市目前是暂停配送了,但是你们来支援武汉,我们真的谢谢你们,你们需要的话我们就配送上门,真的谢谢你们,你们温暖了我们武汉人的心。”
还有武汉市民自发捐赠生活用品的暖心行动,他们听说酒店有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入住,担心医疗队员一路匆匆,没有时间也不熟悉当地路况,可能来不及去购买生活的塑料桶和脸盆,就掏钱购买后送到酒店,悄悄放下后就离开了。另外,武汉市内的酒店还轮流热心援助医疗队的餐饮,爱心餐饮所附的便条写着:致敬可爱的白衣天使,谢谢你们拼尽全力守护这座城市,武汉加油!
援鄂医疗队抗击疫情个人工作总结4
“目前,所有重症病人都已转为轻症,马上就能出院了;而且已连续一个星期都没收到典型病例,每天出院的人数远比入院的多,住院部的两层病房都空了……”2月17日下午,记者一行走进嘉鱼县人民医院,沈雯就迫不及待地和大家分享这个好消息。
沈雯是云南省首批援鄂医疗队员之一,也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科副主任医师,1月27日来到咸宁后,便带队在嘉鱼县奋战。
嘉鱼与武汉接壤,已融入武汉1小时交通圈。疫情暴发后,这里防控压力相当大。
嘉鱼县人民医院是该县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两个定点医院之一。院长熊安岭告诉记者,该院呼吸科、感染科等科室医护人员较少,疫情暴发又特快,医院的接诊和处置能力几天就达到了饱和,无奈之下,他们不得不将全院300多名医生护士全部重新分工,分为8个病区,24小时对发热病人、疑似和确诊病例进行诊疗。但没有专业医生,救治真的太难了,“医疗队来后,帮了大忙!”
“我们到嘉鱼的第一天,就发现这里的预案做得很完善,一问才知道,原来这里2003年曾经历过非典,期间咸宁唯一的确诊病人就出现在这里,所以很多人经验都很丰富!”沈雯告诉记者,这次疫情防控刚开始,嘉鱼县就做了相关预案,而且开展得非常迅速,县里不仅成立了指挥部,还成立了院专家组、县专家组,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调配,还制定了一系列非常适用的、创新的方法。
沈雯他们到达嘉鱼的第二天,就全部进入一线,直接参加救治工作。她进入了专家组,负责参与会诊、诊断的确立、病例的报告、危重症的诊治,其他人员就进入到了最危险的病房。他们总共15人,其中6名都是专业医生,除沈雯外,赵常迪、孙聪、王杰3人是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呼吸内科医师,杨芳是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的感染管理科医师,李瑜华是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感染科医师。
感染科是最危险的地方,援鄂医疗队员们进去以后,就把该医院原有的部分有经验的医生、护士替换了出来,开展新开病区的工作。整个过程中,大家齐心协作,迅速融合,时不时交流心得,探讨救治情况。
终于,救治措施逐现成效。2月2日,首例治愈患者出院,随后,天天都有“捷报”。最多一次,有8个病人一起出院,当时沈雯很队友们非常开心,在同这8个人一起合影留念时,其中一个病人哭着告诉沈雯:我的同事在武汉那边,已经不在了。而我跟他一样的病,却在嘉鱼得到了完美的救治……
“那是我第一次感觉到,我们做的这些实实在在的工作,原来已得到了这里的医院和患者的肯定!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嘉鱼模式’的重要性!”沈雯说。
“本来,在面对危重症病人的救治时,我们是有困难的,但第二批援鄂队伍的到来后,我们就不怕了!”沈雯告诉记者。
第二批援鄂医疗队嘉鱼组是由云南省红河州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副主任医师宁选波带队,记者采访的前一天,宁选波他们刚成功抢救了ICU病房一位危重症患者。
“目前,还有两位80多岁高龄的危重症患者,因家人不愿意转院,也不同意有创抢救,我们正在想办法无创的条件下对她进行救治。”沈雯说。
援鄂医疗队抗击疫情个人工作总结5
2月16日,广西第五批赴湖北抗疫医疗队飞抵武汉。队员们到达驻地酒店已是凌晨1点多,武汉市江汉区审批局和江汉区企业服务中心的保障组全体人员依然等候在驻地,还为队员们准备了热乎乎的晚餐。初到武汉,城市街道空荡,空气湿冷,队员们的心里却已然升腾起一股别样的暖意。
小小的举动背后是深切的关心
“离我远一点,不然传染给你就不好了。”医疗队初到医院,患者们都会主动和医疗队员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还不忘时刻将这句叮嘱挂在嘴边。
回想起刚到病房的那段时间,医疗队里来自贺州市人民医院的护师邱丽霞在她的日记中这样写到:“凌晨给一位发热的爷爷测体温,我轻拍他的背,告诉他要测体温了,他点点头便转过脸去。”在常人看来只是再普通不过的小小动作,当时却重重地拨动了邱丽霞的心弦。
新冠肺炎患者通常会有呼吸困难的症状,戴上口罩之后,呼吸会更艰难。尽管如此,病区里的患者们还是会非常自觉地互相提醒要戴好口罩。
一次,有一位患老年痴呆的婆婆,一直在病区里来回走,不愿意回病房,也不愿意戴口罩,医疗队员们只好陪着婆婆在过道里边走边聊天劝导。这时,一位同是病患的大姐走过来加入了劝导婆婆的行列:“医生护士从大老远的地方跑来帮助我们,我们也要戴好口罩,保护好他们。”出人意料的是,婆婆居然听明白了这句话,乖乖回到病房戴上了口罩。
在病房里,戴口罩、背过身、转过头,已经成了患者们在面对医护人员时的“标准动作”。尽管医护人员都穿着防护服,患者依然时刻记挂着他们的安全。虽然只是一句简单的叮嘱、一个小小的动作,从中传递出的却是患者们对医护人员深切的爱护与关心之情。
志愿者无私奉献传递浓浓温情
护士长刘海娟尤记得第一天上夜班的时候,队员们要为6个转院患者准备床铺。床垫非常重,刘海娟和另一位女队友合力扛起来很是吃力。有位奶奶看到了,便主动跑过来帮忙,还不时给她们加油打气:“孩子,慢点。先喘一下气,歇一歇再装,我们不着急,慢慢来……”亲切的话语,听得人心里暖融融的。
医疗队物资组的组长何芳也碰到过医院的一名“特殊”志愿者,负责医院病区的清洁卫生。他告诉何芳,自己住在医院附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做点力所能及的事,便加入了志愿者的行列,“我和女朋友一起报名来的,下午她接我的班。”
此外,还有来驻地帮队员们剪头发的理发师。当队员们问他:“我们可是接触过患者的医护人员,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呢。你怕不怕?”他笑了笑,随即答道:“不怕!相比你们在最危险的一线与疫情斗争,我们所做的也只是尽一点绵薄之力而已。”
平日里,大家都是素不相识的陌生人,但在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他们毅然伸出援手,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在湿冷的冬日里温暖着医疗队员们的心。
驻地后勤保障有求必应
抗疫前线,医护人员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为了医疗队的工作能够顺利开展,保障医护人员的吃、住、行等后勤工作也尤为重要。
医疗队驻地酒店离医院不远,但无论什么时间,都有公交车、出租车司机接送队员们上下班。不论队员们什么时候上下班,都不会饿着肚子。早上早起,早餐都已备好;深夜下班回到酒店,也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为了尽量照顾队员的饮食习惯,每天的菜品都会迎合着队员们的口味来准备。
在驻地,还有被队员们亲切地称为“贴心自助小超市”的地方,里面准备了各种水果、泡面、零食和饮料。担心有队员吃盒饭上火,还备有凉茶和蜂蜜。深受女队员喜爱的,还有酒店精心准备的银耳羹。有的队员胃疼,酒店的厨师大哥便熬粥、煮面,面条里还会加两个荷包蛋。他说:“只要队员们想吃,我就煮。”在这里,毛巾、洗漱用品、常用药物甚至秋衣秋裤等生活用品也一应俱全。
此外,细心的保障组还会挨个记下队员的身份证号,早早地计划着为过生日的队员准备蛋糕。只要队员们有需要,保障组都会想尽办法满足。队员们能够心无旁骛的投入到战“疫”工作中,离不开他们对抗疫情的决心,更离不开无微不至的后勤保障。
医疗队员们身在异乡,却无时无刻不感受着家一般的温暖。武汉,是一座温暖有情的城市,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封一座城,是他们的姿态;护一国人,也是他们的愿望。在疫情面前,爱从来都不会只是一份的孤单,武汉人民与全国各地前来援助的人们一同携手抗疫。盼望医疗队员们能够早日还家,更是武汉和全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援鄂医疗队抗击疫情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精选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