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总结 > 其他总结
工作总结:我市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总结(五篇材料)
编辑:风华正茂 识别码:36-420943 其他总结 发布时间: 2023-04-20 07:30:44 来源:网络

第一篇:工作总结:我市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总结

我市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工作总结

我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认真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培育新动能、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确保全市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农业提质增效、农民持续增收。今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 2.33 亿元,同比增长 5.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32 元,增长 8%。

立足特色产业

擦亮绿色金字招牌 绿色金字招牌,绿在生态、绿在健康、绿在安全。我市充分发挥高原夏菜生产环境洁净、安全、优质和高海拔冷凉灌区病虫害天然隔离区优势,通过推广蔬菜标准化、规模化、订单化、品牌化生产经营,推进蔬菜绿色标准化生产基地和供港澳优质蔬菜基地建设,不断完善保鲜、储运等设施,全面推动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同时,引进菜心、芥蓝、银丝王菜、散花、松花等广受市场欢迎的冷凉型高原夏菜新品种 20 余个,建设智慧蔬菜种植示范基地 2 万亩。

我市积极引导传统规模扩张型养殖向现代质量效益型转变,持续推广养殖效益更高的优质品种和标准化养殖技术。今年上半年,全市新(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12 个,完成绵羊杂交改良 25 万只,黄牛冻配改良 0.33 万头,累计创建国家级动物疫病净化创建场 2 家,省级种畜禽场 5 家,畜禽饲养总量达到 238.56 万头(只),优质牧草种植面积达到 21 万亩,占农作物播种面积的 17%左右。同时,把肉羊产业发展作为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启动了东弗里生奶绵羊开发研究和生态养殖基地建设,以元生农牧、中天羊业等一级种羊场湖羊种群为基础,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养殖小区”的模式,发展二级扩繁场和三级良种肉羊骨干生产场,建立优质肉羊种羊核心群,年繁育优质种羊 3.6 万只。

以特色助力休闲农业发展。通过将传统油料、小杂粮、中药材种植与休闲观光紧密结合,大力发展金川区双湾镇古城村休闲观光采摘园、戈壁香草园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田园综合体 1 个、乡村旅游示范点 10 个、农家乐 239 家、休闲农庄 76 个;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做优花卉、藜麦、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开发“养生三宝”藜麦系列、“震藩”大麦茶系列、“健源”胡萝卜汁系列、“紫金印象”花产品系列等小而优、小而精、小而美的特色农产品 10 余个系列。

以农业园区为引领,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集群。通过引导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向园区聚集,持续推进清河现代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金川循环农业综合示范园、金昌现代畜牧循环产业园等 10 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打造以示范园区为引领,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及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支撑的全市现代农业产业集群。金川区、XX 县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金川循环农业综合示范园、XX县万亩高效节水高产高密栽培现代化农业示范园等园被认定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

全面落实扶持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各项政策措施,完成第七批市级重点龙头企业评审、认定及第一至五批市级重点龙头企业监测工作,推荐 4 家企业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对新认定的11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给予220万元奖励,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 43 家;建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初加工、深加工、综合利用加工和主食加工企业 59 家,固定资产总值达 18.35 亿元,年销售收入 21.23 亿元,从业人员近3000 人。

质量兴农

保障优质农产品供给

为加强源头治理和全程执法监管,我市制定了《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成立了农业质量年行动领导小组,强化生产标准化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创建、产地环境净化、农业品牌提升、质量兴农科技支撑、生产经营主体能力提升“八大行动”责任落实,建立健全了市、县、乡、村四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监测体系。今年,市财政预算共安排食品药品监管经费 1045 万元,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经费114 万元。全市建成生产经营主体追溯试点 36 家,基本实现了重点企业、重点农产品从生产地向消费终端的正向跟踪监管和从餐桌到田间反向溯源追查的目标。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实验室、兽医实验室建成并通过省级认证,全市农产品抽检合格率年均达到 99%以上。

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申报绿色食品 22 个,新获证绿色食品 11 个。全市累计认定无公害农产品 22 个、绿色食品 72 个、有机食品 5 个、地理标志农产品 7 个,建成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5 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区 7 个,元生饲料、丝路花雨苜蓿颗粒、戈壁情糯玉米等产品被评定为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或著名商标,XX 县胡萝

卜获得“XX 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全市农产品生产面积和养殖总规模的 60%以上。XX 县被认定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金昌市被认定为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市,金川区被认定为第二批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试点单位。

推行农业绿色发展方式,我市大力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积极推广水溶肥、控缓释肥、沼液肥等高效新型肥料和科学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技术。下发了《关于全面禁止生产销售和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的通告》,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施用生物农药,采用诱虫板物理诱控、太阳能杀虫灯诱杀等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推进农药减量控害工作,推广应用生物农药、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深化改革

激发发展新活力 我市在全省各市州中率先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完成土地确权 119.67 万亩,占应确权面积的 98.90%,颁发经营权证书 5.86 万本,占应确权农户数的 99.27%。

通过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用出租、互换、转让及土地股份合作等方式发展适

度规模经营,全市建成县级流转服务中心 2 个,乡镇流转服务站 12 个,村级服务点138 个,成立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 2 个,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室 12 个,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土地流转面积达到 67.96 万亩,占春播面积的 61.5%。

制定出台《推进“三变”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全力推进金川区市级试点和 XX县两个镇的县级试点工作,初步形成了营盘村“三变+玉米压片深加工”“三变+乡村旅游”、康盛村“三变+高原夏菜”、许家沟村“三变+设施蔬菜”、东湾村“三变+戈壁农业+产业扶贫”等一批改革模式,为下一步全面推进“三变”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召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产业扶贫工作座谈会,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用工需求和贫困户就业意愿进行了全面调查摸底,主动为贫困户就近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就业提供服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市注重发挥农民合作社辅导员作用,指导贫困村农民合作社加强规范化建设;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镇、村社、田间地头和农业生产一线,提供特色种植、畜禽养殖技术、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科技及实用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

导服务。今年以来,全市先后举办特色种植、畜禽养殖、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科技及实用技术培训 52 场次,现场指导 163 场次,培训贫困户 1489 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 1.92 万余份;遴选驻村农业科技人员入驻 15 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农业技术扶贫,提高了驻村帮扶工作队科技帮扶能力。

第二篇:关于我市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

关于科技支撑我市

现代农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提纲

市政协

一、我市农业科技工作取得的成绩

1、理念提升,促进科技创新环境优化

(1)中央、省、市出台的有关促进扶持农业科研工作和加强农技推广的政策情况;

(2)各有关部门和县市结合地域实际,研究制定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实施方案情况;

(3)科技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情况;

(4)科技宣传与培训采取的多种形式情况。

2、科技提升,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1)深化体制改革,完善农业科研推广体系建设情况;

(2)以科研项目为切入点,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情况;

(3)加强农业科技教育工作情况。

3、产业提升,促进特色优势产业的集聚

(1)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情况;

(2)提升特色产业优势情况;

(3)积极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情况。

4、设施提升,夯实现代农业发展基础

(1)抓好中低产田改造及标准农田提升工程项目,改良

1农田地力情况;

(2)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发展设施农业情况;

(3)加大农机补贴力度,促进农机化情况;

(4)提高资源利用率,优化生态环境情况。

5、服务提升,创新服务机制

(1)以农民信箱为主要载体,构建信息服务平台等情况;

(2)以作业服务为主要手段,构建专业服务平台情况;

6、管理提升,保障农业安全

(1)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情况;

(2)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3)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情况。

二、存在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1、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与实施科技创新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2、科技项目的实施与生态文明建设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3、科技要素资源的整合与培养优秀人才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4、抓好当前工作与谋划长远相结合存在的问题。

三、对我市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提出建议

1、转变发展理念,加强组织领导,强化措施保障,推进科技发展方面。

(1)明确工作重点;

(2)争取政策支持,推进项目建设;

(3)科学管理,依法行政。

2、转变服务方式,提升队伍素质,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支撑方面。

(1)加强农技推广干部队伍建设;

(2)加快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合作社;

(3)积极培育现代新型农民。

3、转变生产方式,突出科技创新,全面放大农业比较效益方面。

(1)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培育;

(2)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3)提高设施装备水平。

4、转变工作机制,调动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积极性,提高工作效能方面。

(1)加强内部管理,健全规章制度,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建设一支懂政策、有技术、会管理、善服务、廉洁高效团结的干部队伍;

(3)实行工作目标考核,对科研和推广成效显著的科技人员进行奖励。

5、转变经营方式,充分发挥政策、投入、环境对科技的推动作用方面。

(1)强化政策保障。

(2)强化投入保障。

(3)强化社会环境保障。

6、转变组织方式,在科技项目、科技合作等取得新突破方面。

(1)做好科技项目的引进、审批和储备的工作;

(2)做好科技对外合作的工作;

(3)做好科技创新平台与载体建设的工作;

(4)做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作。

第三篇: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我市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市农业局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农业投入的有利机遇,本着为农兴农富农的宗旨,按照“产业大发展、科技大提升”的发展思路,加强领导,统筹规划,强化措施,不断调优结构,转变方式,提升科技,推动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方向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发展概况

经过多次结构调整,我市农业种植业主要形成了水稻、油菜、蔬菜、山药、茶叶等五大产业。2011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16万亩,总产6.8万吨,今年上半年早稻种植面积50337亩,比去年同期增长13.5%。2011年冬种油菜种植面积18.15万亩,总产2.33万吨,今年冬种油菜种植面积预计可扩大到20多万亩。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8.29万亩,总产16.5万吨,今年蔬菜面积要力争扩大到20万亩。2011年山药种植面积1万亩,总产1万吨,今年要在保持种植规模的基础上着重做好良种良法以及品牌的宣传推广工作;2011年茶叶种植面积10000亩,总产73吨,今年要重点发展白茶等高端茶,力争新发展白茶面积4000亩。

二、主要措施

1、优化产业结构。根据我市耕地总量偏小的主要市情,确立了“强传统、创特色、出亮点”的产业发展思路,明确提出要立足传统抓粮油,广开门路抓蔬药茶。

一是在巩固粮油产业上,突出稳面增产。今年上半年,在早稻生产大力推行“集中育秧、免费供秧”,在全市建立53个示范点,把合作社、种粮大户、农机大户作为示范主体,免费提供种子、化肥、农膜等农资,补贴人工、水电、柴油等费用,免费提供秧苗给种植户。集中育秧面积达到405亩,为1.5万亩早稻大田供应秧苗,带动全市早稻面积达到50337亩,比去年增加6000多亩。大力创建粮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率先集成技术推广、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农业生产方式创新等措施,推进粮油高产创建向纵深发展,单产水平不断提高,极大地推进了我市粮油生产。今年,示范片早稻平均单产突破1000斤,油菜平均单产156.6公斤。

二是在发展特色产业上,突出规划先行。以市政府办文件形式下发了蔬菜、山药、茶叶三个产业2012年到2015年的发展规划,并制定了2012年发展计划,提出了发展目标、布局、步骤,明确了发展措施、政策保障以及责任分工。为贯彻落实规划精神,今年以来我局集中各方面资源,推动三大产业发展。在蔬菜生产方面,着重建设高丰、赛湖两个九江市城郊蔬菜基地,今年新扩了3000亩面积。推进高山蔬菜、供港蔬菜、水生蔬菜生产,全市落实高山蔬菜40000亩、供港蔬菜19000亩、水生蔬菜6000亩。在山药生产方面,着重开展良种繁育、品种命名工作,在高丰建立了百亩山药良种繁育基地,为筛选生物性能最好、营养最丰富的我山药品种提供支持,同时为品种命名以及来年的品种更新换代做好充分准备。在茶叶生产方面,春季在青山、九源、武蛟等地新扩白茶面积1800亩。

2、转变发展方式。按照“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方向,着力推进农业主导产业发展方式转变。

一是推进规模化生产。在全市建立了市、乡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有序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今年全市土地流转面积7.4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0.8%,涉及农户2.1万户,签订流转合同3250份。通过土地流转,全市培育百亩以上水稻种植大户92户,油菜种植大户16户,蔬菜种植大户46户,山药种植大户13户,茶叶种植大户12户。在规模化的同时,着重推进机械化、组织化生产。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31.23万千瓦,百亩农机总动力126千瓦。在南片乡镇基本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普及了油菜机开沟免耕直播,在种植大户中示范推广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我市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78家,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家,省级示范社8家。上半年全市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6家,使全市合作社总数达到178家,合作社总出资额1.3亿元,入社农户7000户。

二是推进标准化生产。重点在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生产基地、种植大户中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鼓励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目前,全市“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24个,其中全市无公害农产品20个,绿色农产品2个,有机农产品1个,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三品一标”农产品的种植面积达到3.9万亩。为推广标准化生产,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今年我市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宣传建立生产基地质量安全监督跟踪制和生产过程记录、销售台账,发放宣传资料1万多份,各类检查48次。同时,做好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项目实施各项准备工作,开展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在每个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内挂牌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

三是推进品牌化生产。鼓励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注册农产品商标。目前全市农产品商标总数达到32个。今年我市重点开展了“独一支”我山药创江西名牌农产品工作,目前已通过省技术质量监督局公示。同时完成了“独一支”牌省著名商标续证工作。为宣传好品牌,我市专门在产业化资金中安排了30万元,组织各类农业生产主体参加省绿博会、江西省农产品上海展销会等各类农产品展销会。

3、狠抓科技推广。贯彻“科技兴农”的理念,在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着力推行“新服务、新技术、新装备”,提高农技应用水平。

一是推行新服务。结合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工作,以市政府名义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工作的意见》,成立乡镇综合站管理办公室,加强乡镇综合站日常管理。同时在全市推广“市农技员包片联乡、乡农技员包村联户”的对接服务模式。市农技员组成3个组,由局分管领导带队包南中北三片,每个组成立若干个小分队,每个小分队负责一个乡的技术服务、示范片建设等各项工作。每个乡农技员要负责3到4个村的服务工作。今年还按照九江市农业局要求,在全市开展了技术承包活动,每个乡镇农技推广综合站要有50亩以上的技术承包基地,每个局直属技术业务单位要有100亩以上的技术承包基地,粮油、经作、蔬菜、山药中心等站所要有1000亩以上的技术承包基地。技术承包遵循公益性质,活动成果与经费、奖金安排挂钩。同时,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服务,今年培训农民3万人次。

二是推行新技术。结合产业发展需要,注重引进、试验、示范以及推广新技术。在水稻生产中开展高产创建活动,集成推广工厂化育秧、双季抛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绿色综合防控等技术。今年7月8日我市成功举办全国水稻绿色防控示范现场观摩会。在油菜生产引进推广浔油8号等双低优质品种,示范推广机开沟免耕直播、机械翻耕精量直播、机械化收割以及“一菜两收”技术。在蔬菜、山药、茶叶等生产中,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

三是推行新装备。结合科技示范区和示范基地建设,引进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装备。在横港、赛湖、范镇等水稻生产基地,引进了全套机械化生产、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等先进装备,特别是横港种植范长青发明了一套机械化喷药设备,得到了全国水稻绿色防控示范现场观摩会与会领导的一致好评。在高丰、赛湖等地科技示范园,建设了千亩钢架蔬菜大棚,装备了滴灌设施。新装备的应用,极大提高地农技应用水平。

三、问题和建议

1、投入不足。推进现代农业发展,需要在产业扶持、技术服务等方面加大投入,调动集聚各方面力量、各方面资源参与其中。例如,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方面,乡镇综合站站房、设备老旧,经费不够。建议各级政府加大对农业扶持力度。

2、信息服务不够。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信息服务。例如农产品价格及市场信息,可以为农业经营者快速应对市场变化提供帮助。建议要加强农业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四、下步打算

一是重点抓好今年冬种油菜生产,确保面积有增加、单产有提高、效益有提升。

二是继续抓好茶叶、山药、蔬菜三大产业的发展工作,重点做好面积扩大、技术推广、品牌建设等工作。

三是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转变发展方式。加强农产品市场信息服务工作,帮助抓好产销对接工作。

四是开展好科技促进年活动,抓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以及植保、测土配方施肥、农机化、高产创建等各项技术推广工作。

2012年8月30日

第四篇:关于加快发展我市现代农业的几点建议

关于加快发展我市现代农业的几点建议

近年来,我市坚持用工业化思维谋划农业发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步伐,经过几年来的发展,已经形成“优质农畜产品农业带、优质农畜农产品生产基地、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发展格局,目前全市规模以上农业产品加工企业315户,农产品加工能力165万吨,实现产值165亿元,2015年我市被评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

虽然我市在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和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从现代农业的内在要求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落后,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靠天吃饭”问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经济发展步伐不适应,长期以来,导致部分地区出现耕地土壤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使我市粮食稳产高产缺少根本保证;二是农业机械化整体程度不高,严重制约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目前我市农机装备较差,配套比例不足,小型的多,大型的少,闲置的多,利用的少,单作业的多,综合利用的少。据统计,全市现有农机总动力48万千瓦,大型拖拉机6800万台,综合机械化水平仅为77.6%;三是产业经营水平低,目前我市农业生产还是以一家一户为主,“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非常突出,没有从整体上形成相互间的专业合作,这种分散的小生产和小经营的落后生产方式,不仅使信息闭塞,而且也形成不了农业生产的规模,更适应不了千变万化的市场需要;四是农业生产方式落后,我市 农业生产主要以资源开发为主,缺乏对资源的保护,经营方式粗放,这样不仅会破坏生态环境,而且也是造成农业生产“质量不高成本高、产量不低效益低、增产不难增收难”的主要根源。

鉴于我市农业实际,就如何加快发展我市现代农业,特提出如下几点建议。

1、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条件,要根据我市“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粮食生产的天然屏障,可以通过水利枢纽工程建设,进行引水和灌区改造,促进中低产农田改造升级,增加水浇地和水田的面积。以国家加大水利设施建设为契机,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最大限度使基本农田改造成为高标准农田。同时也要提高农业科技水平,要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大力推广转化农业科技成果,将科学技术普及到农业生产各个环节,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2、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高效、低耗、标准化生产的前提条件。一是要抓住国家实施购机补贴政策的有力时机,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落实好国家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事业的优惠政策,也要做好购机补贴的实施和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政策落实到位。二是要全力做好全程农机化示范区建设项目,通过示范区的带动示范效应,全面推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3、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要彻底解决我市农业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必须大力发展农业化,并合理有效开 发利用农业资源。要充分利用粮食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畜牧业,实施“粮变肉”工程,加快粮食的“过腹转化”增值。在发展畜牧业的同时,要依托粮食资源优势,实现农产品加工业和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化发展,并大力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充分发挥其他协调生产,联接市场和捕捉信息方面的中介作用。

4、加快农业生产方式改变,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现代农业生产的实现,必须要改变传统农业粗放的生产方式,促进农业经济结构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水平。一要积极培育农业龙头企业,用龙头企业带基地、带农户的形式,把每户农户独立的生产方式,统一结合在生产和销售等环节,促进农民由单一生产方式向合作化发展,形成农业产业链。二要实现农业生产信息网络化,可以发挥农村专业协会作用,利用互联网功能,加强有关农业生产信息相互传递,使农户能够及时准确掌握市场供求信息,增强相互之间的经营合作,实现专业化生产,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第五篇:推进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推荐]

近年来,常德*县坚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积极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县现有规模以上种养大户2180户(经营耕地50亩以上、山林100亩以上、水面50亩以上,养猪出栏100头以上、禽5000羽以上,加工或服务产值100万元以上),有力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pipadbeg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