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总结 > 其他总结
关于人才工作的经验总结[五篇范文]
编辑:静默星光 识别码:36-411733 其他总结 发布时间: 2023-04-16 10:33:3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关于人才工作的经验总结

【篇一】

**市**区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健全科学有效的人才机制,围绕产业升级抓引才、突出功能完善抓载体,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工作科学化水平。

创新人才机制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建立区委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工作机制,每名常委包联1名高层次人才,服务、激励专家人才参与区域发展建设。推荐入选自治区“**英才”工程个人、团队、基地25家,位于全市前列,形成人才发展良好氛围。依托**市人才优先发展战略相关措施,先后三批次引进39名具有境外著名大学或“双一流”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学历的人才,为事业单位补充了新鲜血液。选派1名处级干部,到**市驻深圳人才工作站工作。引入5名北京大学优秀在读研究生赴黄合少镇开展社会实践,为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

搭建交流互动平台,促进人才引育

依托**区党群服务中心,建立2000平方米的区级人才驿站综合共享服务区,建成“线上+线下”人才工作站体系。线上建立医疗、教育、科技、经济、社会、文化、企业、高新技术、农林专业、土专家田秀才10个领域人才库,运用“互联网+”技术,联络自治区、市人才工作机构,联合人大、政协、群团组织共同搭建首府城区高端人才库,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互动群、网络专家留言等方式提供人才咨询服务。线下构建人才交流平台,高效利用人才驿站阵地,为各类人才提供开展学术研究、洽谈会客的空间。

关注基层民生,人才服务全面下基层

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吸纳青年大学生、支持鼓励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多渠道引进人才、鼓励吸引社会人才参与乡村振兴。加大人才培养、提高乡土人才开发培养等措施,开展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产学研结合工作,切实提高农业农村发展质量。指导协调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农牧等领域人才,组成志愿服务队、专家团队、宣讲队等,积极开展送教下乡、专题讲座、结对帮扶等活动260余次,惠及群众17000余人次。

创建人才创业园,打造人才创新创业基地

搭建金桥电子商务产业园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筛选符合入驻条件企业187家,就业人数2183人。基地采取政府主导、市场专业化运营的机制,重点关注基地企业发展情况,从人才引进、孵化培训、上市辅导等多方面,针对创业企业需求做好服务对接工作,着力为企业发展提供服务与支持。基地先后获得国家级众创空间、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第八批“**英才”工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殊荣,成为集聚电子商务类人才的新高地。

【篇二】

**市**区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构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深入实施**市人才强市战略,坚持把人才作为第一生产力,通过奏响“广纳贤才、精心育才、大胆用才”三部曲,下好人才一盘棋。

坚持需求导向,广纳贤才。立足自治区和全市人才工作大局,联合市级部门成立自治区级人力资本产业园区——**人力资本产业园区,致力于为地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智力动能。立足老城区发展实情,结合近年来我区人才队伍建设情况,设立区属事业单位人才专项编制,有计划、分批次引进各类人才。2019年**区面向全社会引进高层次紧缺急需人才30名,2020年计划引进高层次和紧缺急需人才50名,进一步壮大**区人才队伍。同时,做好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招考工作,坚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原则,为**区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放眼长远发展,精心育才。围绕人才队伍建设规划,通过定岗位、办培训、抓管理,“一条龙服务”引导人才走向职业发展正轨。新引进的30名人才全部安排到街道工作锻炼1年,在基层工作中,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本领;

上岗前举办岗位教育培训班,通过区情介绍、机关礼仪讲授等为人才职业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

定期召开引进人才座谈会,了解掌握人才所思所想,随时为思想跑偏的年轻人“修剪枝叶”。秉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诚恳态度和坚韧毅力,致力于为**区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开辟新鲜路径,大胆用才。坚持量才而用、任人唯贤的原则,使用关键人,用到关键事,用在关键时。以“专业技术人才”为主角,坚持做好区级“万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截止目前分派到农牧业、金融、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宣传等各个领域共计70余批次985人;

以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全国人口普查、文明城市创建等工作为依托,选派各单位人才到关键性工作中施展才华,尽情发挥各自才干;

以新冠肺炎防控时期为契机,全力将医疗人才放在艰苦岗位守护群众安全,大力将其他优秀人才放在疫情防控第一线,考验其在关键时期的政治定力,锤炼政治品格。通过三个关键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区通过建立引才、育才、用才环环相扣的人才工作机制,逐步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

【篇三】

“国以才兴,政以才治”。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形势,**市**县始终牢牢拧住“人才工作”这个螺丝扣,进一步加大“人才强县”战略实施、提高服务保障水平、持续升级加速,为人才来托提供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和干事创业的平台,跑出了**县人才队伍建设的“加速度”。

一盘棋统筹,用最大的诚意招引人才。充分发挥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与县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业园区管委会、工商联等各有关部门,持续加强协调联动,相继组织开展了大型人才招聘会、人才交流座谈会等活动。6月5日,各部门联合举办了**县贫困劳动力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及退役军人就业招聘会,为人才就业与企业用工牵线搭桥。6月5日-6日,组织**久泰新材料公司参加了“青城汇英才·共赢毕业季”**市2020年网络招聘系列活动第5场—“**工业大学毕业生专场”网络视频招聘会。县教育局引进了6名中小学人才。通过“线上推广+线下宣讲”的模式,县委人才领导小组办公室第一时间发布企业用工需求和就业创业渠道,与工业园区管委会联合推送企业招聘公告5期次,带动就业200余人次,引导各类型人才积极返乡,在乡村振兴大潮中主动作为,在时代发展中建功立业。

一体化服务,用最好的待遇保障人才。县委组织部进一步统筹各方资源,从四方面入手,为来托人才创设优质、舒适、安心的工作环境。一是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九项措施》,对引进人才在安置、住房、子女入学、交通、旅游、卫生等方面给予“全天候”支持,特别是推出了成本价购房、免费乘坐县域内交通工具等具体措施。二是严格落实人才扶持各类优惠政策,对引进到我县事业单位工作的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境外著名大学和国内“双一流”高校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给予10万元安置费。三是对引进的博士,在工作满2年且考核合格后,提供考试选拔的机会,优先晋升职务职级。四是投入60万元,建设了人才公寓——“云中英才驿家”,配备热水器、洗衣机等生活必要设施,购置2000余册不同类别书籍,全面开放活动室、阅览室等休闲文娱场所,切实为引才留才做好服务保障工作。

一站式关爱,用最真的情感打动人才。要保持人才来托工作的稳定性和长期性,光是事业上有奔头、待遇上有保障还不够,还要以真心换真心,让人才一心一意、踏踏实实地留下来。一是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每位县委常委班子成员联系服务2名高层次人次,对26名人才经常性地座谈、走访、慰问,切实把感情倾注到人才工作的方方面面。二是建立谈心谈话制度,组织召开引进人才座谈会、人才工作协调推进会,面对面交流、点对点答疑,全面了解掌握人才在思想、工作、生活方面动态动向,帮助解决人才在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三是建立健康服务工作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免费健康体检,保证引进的各位人才身心健康。四是建立意见建议定期征求制度,让各类人才结合工作实际,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畅所欲言、建言献策,切实带动智力资源向基层聚集,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发展。

今后,**县将进一步整合资源、主动作为、靠前服务,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带动各类人才向基层集聚、在一线涌流,为**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二篇:人才工作经验总结

人才工作经验总结两篇

本文仅供参考

企业新青年新担当主题发言稿【篇一】

xx市xx县始终坚持人才振兴引领乡村振兴战略,盘活在基层一线的乡村“田专家”“土秀才”,充分发挥他们在基层一线的引领、带动、示范和促进作用,推动人才工作与乡村振兴工作深度融合,有力助推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让“田专家”“土秀才”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高度重视,让人才“安心”。按照《xx县农村乡土人才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对各个乡镇乡土人才逐村进行摸底核查,针对设施农业、种植业、林果业、养殖业、手工业(服务业)等不同领域的“田专家”“土秀才”,分门别类登记造册,建立“五类”优秀农村乡土人才信息库。努力消除认为乡土人才水平低,不算“正经”人才的错误观念,充分认识乡土人才是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充分发挥示范引导、龙头带动、服务拉动等作用,通过广泛宣传发动,在全县形成关心乡土人才、争当乡土人才、重视发挥乡土人才作用的浓厚氛围,进而让人才“安心”。

注重培训,让人才“宽心”。坚持请进来、走出去、在线学相结合的方式为乡村“田专家”“土秀才”进行“充电”。根据产业技术需求合理设置培训内容,遵循“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改善培训方式,依托学习讲堂、党员活动中心、党建直通车等平台,推行课堂教学与现场体验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训练结合,以产业基地、产业大户、产业园地为课堂,以现场实践、示范实习为主,侧重教会操作技能。积极探索“远程+实训”“白天+晚上”“课堂+现场”“集中+流动”等模式,按照实际、实效、管用的原则,多角度全方位加强优秀乡土人才培养,进而让人才“宽心”。

政策优惠,让人才“暖心”。推行领导联系和部门帮扶制度,在信息引导、技术指导、依标生产、市场准入等方面出谋划策,排忧解难。县农牧局、县林草局适时组织乡村的“田专家”“土秀才”进行学习考察,进一步开阔视野,提高技能;对表现突出的农村乡土人才,优先推选“两代一委”,发展党员,目前全县已有120余名乡土人才被吸收进村两委班子中,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对表现特别突出的,优先推荐评选“十佳致富能手”“十佳致富带头人”,并结合实际情况对“五类”优秀农村乡土人才给予一定的交通和伙食补助,进而让人才“暖心”。

企业新青年新担当主题发言稿【篇二】

近年来,xx市xx区委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创建尊重人才、关注人才、支持人才、服务人才的良好氛围,坚持“筑巢”和“引凤”相结合,积极完善各类人才政策体系,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不断提高人才服务水平、优化人才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人才带头作用,着力打造人才工作“新引擎”。

抓政策落实,精准“筑巢”加大聚才力度。xx区委积极推进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实体化运行,建立健全成员单位向协调小组报告重大事项、通报重要情况和报审重要政策等制度,起草并下发《2020年xx区人才工作要点》《xx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运行机制》《xx区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及成员单位工作职责》《xx区2020年人才工作宣传方案》等文件,加强对全区人才工作的谋划和指导。根据《中共xx市委员会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要求,立足xx区人才工作实际,制定《中共xx区委员会联系服务高层次人才实施办法》,并针对xx区8个“草原英才”团队和个人建立区委常委重点人才项目“一对一”帮扶制度。

抓服务保障,大力“引凤”提升爱才温度。xx区委为更好的向人才提供服务,对各类人才进行摸底统计,进一步掌握各类人才情况,及时了解掌握人才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积极营造关心人才、爱护人才、成就人才的社会环境。在“2020年北京大学研究生青城暑期实习工作”中,协调市委组织部共为xx区引进11名北京大学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分别在xx区财政局、住建局、文旅局、xx策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促进营造相互学习借鉴、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同时,xx区委组织部积极组织驻区单位、企业申报“西部之光”“草原英才”等人才工程,为xx区人才发展、项目研发争取上级技术和资金支持,释放关爱人才、支持人才的强烈信号。

抓优势发挥,发动“引擎”助力区域发展。xx区委持续推进“千名人才下基层”活动,今年以来,共选派农牧、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专家人才300余人次深入农村、社区,充分发挥人才和专家的智力优势、技术优势、信息优势,举办各类种养殖培训,将健康扶贫、多彩文化送下基层,为基层居民带来优质医疗、文化、教育、农牧、科技等服务和知识,累计帮扶700多人次,有力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同时,xx区委将引进的40余名“双一流”人才纳入信息员队伍,锻炼人才文字能力,提高人才综合能力素质,为区域发展建言献策,充分发挥各类人才领跑全区经济发展中的“强引擎”作用。

第三篇:人才工作经验总结

人才工作经验总结五篇

本文仅供参考

人才工作经验总结【篇一】

2019年,xx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工程,进一步强化政策引导、平台建设、资金保障等一系列促进人才工作的举措办法,为盟府中心城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强化人才机制建设,营造人才集聚政策环境。制定了《加强和创新人才工作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实施方案》《实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实施方案》《实行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目标考评责任制实施方案》,形成人才工作“一意见三方案”政策体系,通过建立科学的聘用、激励、培养机制,用好用活人才政策,为人才就业创业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搭建人才发展平台,拓宽人才才华施展空间。积极组织企业开展国家、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工作,培育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3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研发中心2家、自治区级知识产权试点单位2家、草业院士工作站1个、明阳电气博士后工作站1个,打造了毛登牧场、沃原奶牛场等一批农牧业重点科技示范园区,为人才施展才华提供了广阔空间。

设立人才开发资金,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建立了以财政投入为引导,用人单位投入为主体的人才保障机制,设立100万人才开发专项资金,专项用于人才引进、奖励、培训和服务,为扎实推进人才工作开展、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热情奠定坚实基础。

实施人才引进政策,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积极落实《锡林郭勒盟人才引进和流动实施办法(试行)》,每月举办1次人才招聘会、牧区“三送”活动,围绕地区特色产业以及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等重点工作,年内引进了44名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人才,为企事业单位充实了力量,增强了发展活力,切实提升了人才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水平。

人才工作经验总结【篇二】

xx坚持把留住和用好本土人才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政策引导、搭建平台、优化培育等措施,进一步盘活用好本土人才资源,不断健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真正盘活用好本土人才。

突出政策引导,促进本土人才回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把本土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战略推进结合起来,研究制定本土人才培养计划,逐级压实责任。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等9个重要政策文件,逐步构建起“1+N”人才政策体系。注重从优惠政策、资金支持、激励保障等方面着手,改善本土人才的待遇及发展空间,切实为返乡人才解决后顾之忧。鼓励和引导复转军人、大学生村官、务工返乡人员和回乡知识青年到家乡创业兴业,通过举办人才交流大会、沙产业创新创业大赛、“智汇驼乡·鸿雁归巢”高学历引才招聘等方式,吸引人才返乡创业,不断激发激活本土人才主战场、主阵地的内生动力。

积极搭建平台,加大本土人才培养。深入推进“人才强旗”工程,搭建沙产业、文化旅游、就业服务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四类平台,重点建设党政、专业技术和乡土三支人才队伍,根据人才特点建立“驼乡智库”储备各类人才850人。分门别类建立“本土人才信息台账”,精准掌握土专家、田秀才、种植养殖能手、专业技术骨干、农民企业家和科技示范户的优势特长,发挥“一心多点”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通过“走出去”开拓视野、“请进来”提升能力、“送出去”实施轮训等方式,举办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培训班40余期,提升人才素质,多渠道培养人才。

强化激励保障,创新本土人才使用。通过强化激励保障、坚持精准选派、优化服务环境等措施,着力破解人才向艰苦边远地区和基层一线流动难的问题。在教育、卫生、文化旅游等领域探索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探索打破职称评聘“终身制”,逐步形成导向鲜明、精准科学、规范有序、竞争择优的人才评价机制。对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创新创业能力强的本土人才进行重点培养,下派专家、科技特派员近100人,培育“田专家”“土秀才”2000余人。对农牧区各类本土人才先进事迹进行广泛宣传,充分调动了基层“土专家”的积极性,增强了本土人才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人才工作经验总结【篇三】

今年以来,xx区始终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要求,通过创新“引才、留才、育才”三项工作机制,一体化推动人才工作创新发展。

一是创新引才机制,确保有人来。

贯彻落实市委人才引进工作实施办法,坚持高标准精准引才,举办“海纳百川”人才引进专场推介会3次、引进人才185人,开展陕西师范大学等名校招聘会3场、引进人才120名;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发挥“xx师范大学师范生教育实践基地”、国际欧亚中医药院士工作站等30个人才基地聚才作用,引进高端人才400名;坚持技术引进和人才引进联动,聚焦产业升级和技术改造集聚实用人才,坚持招才引智与招商引资联动,推进招商政策与人才政策叠加依托企业重点项目和工程吸引专业技术人才9000名,初步缓解了总量不足、结构不优的现状。

二是创新留才机制,确保留得住。

坚持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和感情留人,抓好人才政策兑现落实。采取“户口不迁、身份不变、保障到位”的措施,吸引本地籍大学毕业生和区外人才就业或兼职、短期服务、合作研究、技术入股、承包经营。鼓励行业权威、业务骨干和带头人采取结对联系、团队培养等方式,搭建人才梯队成长平台,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严格落实人才公寓、就餐补贴、购房补助、教育培训等保障措施,做到思想上引导、生活上关心。

三是创新育才机制,确保用得好。

建立健全分工协作、信息共享、督促落实机制,组织精英团队深入诊室课堂、车间工厂送技术送服务送关怀,培养实用型人才。建立就业孵化基地、人才交流中心以及企业人才驿站信息共享数据平台,开展项目合作人才交流活动,建立成果评估和利益链接机制,培养创新型人才。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创新,解决人才发展的瓶颈问题,培养优秀人才10000名、建立各类人才示范站(所)100个,让管理人才变成服务人才。通过技能培训、岗位培养,绩效考核、组织考察等方式,实现付出有回报、贡献有褒奖的尊重人才氛围。

人才工作经验总结【篇四】

xx坚持紧贴实际,不断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通过聚焦旗域经济发展育人才、聚焦优势产业发展选人才、聚焦锤炼能力用人才,逐步建起人才培养、激励、使用全链条机制,为特色化旗域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建机制,明责任,健全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xx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定期召开旗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对全旗引才、育才、用才各项工作进行统筹推进。加强部门间协调联动,聚集引才育才、就业保障等目标,建立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人社部门具体负责,各xx镇以及各行业部门密切配合、共同推进的“1+3”人才工作体系。强化对全旗各领域人才发展的统筹谋划,制定事业单位人才培养引进管理办法和急需紧缺人才需求信息汇编及基础人才名录。结合旗域经济发展需要,对全旗各领域人才队伍现状和需求情况进行全面摸底,发布了全旗人才开发指引“蓝皮书”“白皮书”。将人才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加强工作责任落实情况的检查、评估,增强各部门“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责任意识,进一步确保人才工作责任落实到位。

强服务,重激励,增强人才发展的内生动力。积极探索创新人才服务模式,依托网站、微信公众号、电话、电子邮箱等信息化媒介,探索推行以在线预约备案、信息跟踪推送为主的“一站式”服务模式,畅通人才信息诉求反映通道。建立高层次人才报备制度,面向社会发布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限时报备通告,195名本地户籍高校毕业生主动备案信息、咨询政策、了解全旗人才工作动向。落实人才激励政策,积极申报自治区、盟人才工程支持项目,全旗先后有xx骆驼研究院人才发展团队、xx沙漠之神公司产业创业团队和范荣南、吕永才、张惠珍等多个团队及多名个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和全盟“xx英才”项目支撑计划。改进完善人才评价机制,按照职能权限对长期在xx镇工作的事业身份人员破格申报中级职称,进一步激励广大基层人才担当作为,着力营造用才、惜才、爱才的良好氛围。

抓教育,提素质,练就人才助力发展的过硬本领。把教育培训作为人才队伍素质提升的重要方法,采取联合办学,“送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先后举办农牧民特色产业培训和就业创业培训10期,培训各类乡土人才530余人次。立足发挥“草原英才”“xx英才”和具有副高职称专业技术人员的传、帮、带作用,积极探索“英才+团队”“英才+项目”“师带徒”工作模式,聘请10名国内肉苁蓉科研领域专家,成立xx荒漠肉苁蓉产业发展顾问团,集聚智慧,助推产业发展。深入开展“千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先后40次组织农牧林水、文旅、卫健委等部门专业技术人才,开展节水灌溉、文化下乡、诊疗义诊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短期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有效缓解了基层公共服务人才短缺的问题,切实发挥了人才助推发展的作用。

人才工作经验总结【篇五】

xx把高层次人才、产业创新创业人才团队等人才项目的申报工作,作为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重要载体,认真研究推动、强化责任落实,提升了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目前,全旗共获评市级以上人才项目13个,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传导压力,落实申报责任。坚持储备和培育相统一,每年年初,就将人才项目申报工作,列入全旗人才工作考核重点指标,要求十支人才队伍牵头单位围绕产业布局,挖掘培养一批运行机制健全、特色亮点突出、成果转化明显的人才和团队,并加强分析研判,对其中符合自治区、市级人才项目评定条件的,进行重点培育和政策扶持,动员做好申报的思想准备和材料准备,确保申报时“手中有粮、心里不慌”。

精准发力,优化申报服务。每年采取“一图一会一专员”的形式,为推荐申报成功提供“保姆式”服务。将申报工作程序绘制成流程图,在各个节点都注明工作重点、注意事项,确保图示明确、使用方便。专门召开人才工作者培训会,解读自治区、市级人才政策,讲解申报细节,确保申报对象牢牢把握政策、严格申报程序。从十支人才队伍牵头部门中,分别确定1名申报专员,提供“一对一”全程服务,确保申报材料齐全规范并及时报送,防止申报时“眉毛胡子一把抓”。

凝聚合力,严把申报关口。主要通过看基本条件符不符、认证材料全不全、成果转化实不实的“三个看一看”方式,对申报对象的资格条件、业绩成果以及违法违纪等情况从严进行审核。采取查阅原件和网络查验相结合的形式,印证学历、论文、专利的真实性,并由组织部门联合申报对象的行业主管部门,深入实地考察、评估产业创新创业情况。同步征求纪检监察、公安、检察院、法院、税务、工商等部门的意见,对资格不符、材料造假等情况一律不予申报,切实做到“关口前移”。

第四篇:关于人才工作的经验总结

【篇一】

**市**把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生力军,坚持从选才、育才、用才上出实招,切实倍增人才示范效应,确保高质量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开启乡村振兴之路。

“智慧泉”中下功夫,选准“生力军”。对全旗20个苏木乡镇场488个嘎查村40周岁以下的农村牧区致富能手、农民企业家、外出务工有成返乡青年、退役军人、优秀大中专毕业生等人才进行详细摸底,从中挑选政治素质过硬、党务政务熟练、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人员纳入“乡村振兴人才库”,建档造册、科学分类、动态管理。通过逐村建立人才种养殖基地示范点,充分发挥人才在知识、技术、资源等方面的优势,领办种养殖业发展项目,示范带动农民群众创业脱贫致富。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志愿服务活动,定期举办农技人才大讲堂,让人才真正成为激发嘎查村发展活力的生力军。同时,对表现特别突出的优秀人才进行表彰,增强人才库的吸引力,保持人才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截至目前,“乡村振兴人才库”入库人数已达1500多人。

“孵化室”内见成长,育实“好能手”。依托农广校建立健全旗、镇、村三级立体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以产业知识、职业技能等内容为重点,着力打造专业化、多元化的人才“孵化室”,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人才105期7400余人次,充分发挥其主力军作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借助京蒙扶贫协作项目开设“远程课堂”,培训中心累计播放北京、吉林等专家讲授的田间管理、青贮加工、浅埋滴灌等远程课程37节,培育“土专家”“田秀才”7329人次。创设“互通课堂”,与北京、山东、河南等地培训中心开展“手牵手”互通培训,组织150余名“乡村振兴人才库”优秀人才赴外学习种养殖技术、集体经济、电商平台等先进经验,提升“好能手”综合能力,并与贫困户结对帮扶,提供产前示范指导、产中跟踪服务、产后回访反馈等“链条式”服务。

“练兵场”上出实效,用活“智囊团”。建立健全旗、镇两级专家体系,组织7个旗级推广单位、20个苏木乡镇场级服务站所总计107名技术人才,成立“产业指导服务智囊团”,开展“专家人才基层行”行动,对全旗有产业贫困户,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服务。举办现场培训班35场次,组织贫困户深入种、养殖示范基地,学习观摩成熟的种养殖模式与成功经验,发放技术资料0.86万(册)份。建立26个qq群、微信群等交流平台,举办网络讲座139场次,为贫困户讲解饲料配比、疫病防治、水肥管理等实用知识。因户施策,量身定制个性化“精扶”措施,“5+2”“白+黑”在线解答贫困户提出的技术难题,实现“实地培训+网络学习+个性化指导”的常态化培训。截止目前,累计培训贫困户1.82万人次,解决困难问题300余个。

【篇二】

****始终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全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以健全人才引用机制、强化人才培育理念、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为着力点,坚决打好引才、育才、用才“三张牌”,全面推动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主动出击,打好“引才”牌。制定《**“人才强旗”规划(2014--2020年)》,切实为人才引用工作提供遵循。积极参与全区人才交流会、全盟人才引进工作、校园招聘等活动,主动发现人才,同时,采取定向培养、人才储备的方式,提升教育、卫生等行业人才引进力度,近年来,做好1997年以前毕业生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三类人员”、退役军人安置工作,并积极推进全盟“鸿雁专家”人才信息征集工作,积极开展人才调研和信息征集活动,注重“外引内选”,不断拓宽各类人才引进渠道。截至目前,引入定向医学生10人、人才储备人员15名,安置1997年以前毕业生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186人、安置“三类人员”35人、安置退役士兵到事业单位、公益性岗位51人,同时共征集汇总**籍在外高端人才信息33条。

多措并举,打好“育才”牌。今年以来,大力实施“183”人才工程,做好年轻干部配备、优化苏木镇班子结构层次以及配强嘎查“两委”班子力量,储备选拔培养一批“183”人才。加大90后优秀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力度,在全旗范围内选拔90后优秀年轻干部31名纳入后备信息库,目前已提拔使用7名。做好党政人才和专业技术人员的日常培训工作,按照制定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通过“请进来讲、走出去学、基层挂职”等方式,做好全旗干部的教育培训工作。2018年以来围绕政治理论和专业能力提升共开设45期培训,其中走出去2次;

每年邀请讲师开展全旗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同时,加大“草原英才”工程人才项目上报力度。近年来,乌兰老师、宝格达音高勒苏木伊很乌苏嘎查创业致富团队、阿斯尔人才创新团队都已入选“草原英才”工程。

搭建平台,打好“用才”牌。遵循“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理念,采取技术合作、座谈交流、开展培训的方式,鼓励引导专家服务基层。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积极“请进来”讲,充分利用好党建直通车、“**领航”等线上平台,邀请多名中央、自治区或盟级专家教授为旗科级干部进行授课。有计划地开展多岗位锻炼,把人才放到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和急、难、险、重等关键岗位进行磨炼,激发工作潜能。同时,强化人才的合理使用与任用,对不适合现任专业岗位的人才进行实时调整,放到能充分发挥其才能与特长的岗位上,在使用中更好地发现和培养人才,为各类人才创造广阔的舞台。

【篇三】

近年来,**市**县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遵循党管人才要求,创新人才机制、激活人才存量、整合人才资源,积极构筑人才集聚高地,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全县人才总量达到5721人,其中党政人才754人,经营管理人才224人,农村实用型人才119人,高技能人才789人,专业技术人才3835人,人才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显现。

健立完善人才工作运行机制。及时充实和调整了人才工作组织领导机构,制定印发了《**县人才队伍建设实施意见》,完善了人才培养、引进、激励、资金投入等工作运行机制。积极探索党管人才的新途径,形成了全局工作由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日常工作由组织、人社部门“双轮”驱动,具体工作由教育、农牧、卫生等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2017年以来,全县累计引进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34人,招录公务员30人,选调生13人,选聘社区民生工作者和“三支一扶”80人,安置复转大学生军人66人,为干部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

建立完善域外人才信息库。抓住全市“凤凰栖梧”“金雕聚集”等人才引进机遇,结合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每年上报引才目录。建立并完善了**籍域外人才信息库,收集整理域外人才信息290余条,借助政策引导**籍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着力抓好高端人才培育工作,梨花镇东壕赖村蔬菜种植团队被评为“草原英才”创新创业人才团队;

智广俊、程海涛2人被评为“**英才”创新人才。

健全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完善人才培养、引进、激励、资金投入等工作运行机制,通过打破地域、身份等界限和提高人才待遇,进一步优化了人才环境,让各类人才留得住、展其长、尽其才。积极协助企业引进高端技术人才,累计引进高级工程师3人,中级工程师8人,助理工程师17人。开展“千名专家服务基层”活动,选派35名农林牧水、科教文卫等部门专家到基层服务。

【篇四】

今年以来,**市**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关于人才工作的会议精神,紧密结合财政工作实际,围绕全旗“一心三线多点”的人才工作思路,“三优化”做好人才工作,全面提升财政系统干部的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营造财政系统“尊才、爱才、敬才、用才”的良好氛围。

一是优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积极选派专职人才工作者参加全旗人才工作者专题培训,召开人才工作专题学习会2次,由参训干部向全体干部职工传达培训内容以及上级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精神,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财政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的正确方向,做大做优做强财政系统人才队伍。同时,积极发挥职能,强化人才政策兑现落实。加强资金统筹安排力度,及时拨付相关经费。从资金申报、审批、拨付等环节入手,加强资金监管,确保人才资金使用依法合规、安全高效。2020年旗本级预算安排人才工作经费1086万元,主要用于“马兰英才”评选、旗级创新创业人才团队评选、十支人才队伍牵头单位开展相关工作等。截至目前,已拨付资金158.7万元。

二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强化人才信息化管理。以“85后”、“90后”等青年骨干和“高层次人才”为重点,全面细致的进行摸底调查和信息数据采集,建立全局干部信息库和“高层次人才信息库”,时时更新,实现人才信息化管理。优化人才服务方式。深化“人才服务年”活动实效,实施人才健康体检、表彰激励和慰问等,关心关爱人才健康成长。截至目前,发放体检卡80余张,开展慰问2次,表彰奖励优秀党员7名、优秀党务工作者2名、疫情防控先进个人10名、脱贫攻坚先进个人5名。利用重要节日节点,组织体育比赛、趣味比赛等文体活动3次,满足人才精神需求、增强凝聚力,营造队伍和谐氛围。

三是优化自身人才建设。局党组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召开专题会议3次,把人才工作的完成情况列入全年工作的重点,明确相关股室工作职责,明确专员进行工作报送。开展摸底调研,了解财政系统人才工作现状及人才队伍建设情况,形成调研报告1份。强化人才培养力度,借助“财政大讲堂”,用学、看、思、悟、行等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截至目前,累计开展集中学习21次,开展红色教育1次,观看廉政警示教育片2次,专题党课1次,业务专题培训2次,撰写学习心得17份,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服务能力。强化人才事迹宣传,及时对人才政策、创新创业信息、人才先进事迹和人才活动进行宣传报道,营造浓厚的尊才爱才氛围。

【篇五】

年初以来,**市**县着力选拔、培育农村实用人才,使乡土人才成为带领群众脱贫的“领头羊”,持续为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和组织保证。

深挖优选聚人才。建立发现培养“乡土人才”的长效机制,放宽眼光辨才识才,通过实地走访、广泛推荐、精准识别等措施,对有技术特长的种植养殖能手、致富能人、能工巧匠、民间艺人等进行“拉网式”摸底登记,按照“发现一个、培养一个、储备一个”的原则,通过自愿申报和调查填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县乡土人才的数量、技能水平等进行调查摸底和综合评定,按照生产型、经营型、技能服务型、社会服务型和技能带动型等五大类,将符合条件的乡土能人及时纳入乡土人才信息库,按“标签”分类归档、动态管理。目前乡土人才库已入库1138名“田秀才”“土专家”和“能工巧匠”。

精培细育强能力。充分利用党校、农广校、远程教育站点及各行业协会等资源,围绕乡村产业发展需求和乡土人才个性特长,依托13个乡土人才培训基地先后举办党建理论培训班26期,设施蔬菜、林果业产业化发展、电子商务带头人、休闲农业管理等培训班50期,重点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加强专业知识指导,组织市县农林牧技术专家进乡村,通过现场专题讲座、解答疑难问题等形式,与乡土人才零距离互动、手把手传授,使专家“真经”与乡村“土法”有机结合,不断提升专业技能知识和水平。有针对性地分批组织各镇乡村乡土人才开展学习交流,不断拓展眼界、增长见识、提升能力,培养造就一批农村致富领头雁。

指导帮扶解难题。由农牧、科技部门牵头组织农业技术人员42批次196人分类分片区全覆盖开展农业技术指导行动,推广新品种、新技术,解决产业基地、合作社、务农人员在“一村一品”产业化经营、生产一线中碰到的技术难题。积极鼓励“乡土人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本着“就近帮扶、自愿结对、因需施策”的原则,因地制宜实行“1+1”“1+n”帮带模式,组织致富能力较强的乡土人才作为“中心户”,与周边贫困群众结对帮扶,通过技术、信息等方面的帮扶,引导贫困群众加入富民产业链,全县共有1200余户贫困户得到帮扶指导。

储备选拔建平台。落实“鸿雁引才计划”,以乡愁为纽带打好乡情牌,通过党建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发布信息,大力吸引优秀民营企业家、技术骨干、复转军人、退休还乡人员、毕业大学生等200余名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并建立乡贤人才库,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储备培养,对能力强、素质好、品质优的乡土人才优先推选进入村级“两委”班子,让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乡土人才有动力、有舞台、有奔头。

第五篇:人才工作经验总结交流特色亮点材料

人才工作经验总结交流特色亮点材料

人才是引领发展的第一资源。X县坚持以用为本、服务发展,持续丰富人才工作载体,不断强化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聚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全面实施“引领振兴”工程。围绕构建“一心多点”人才工作格局,以政策创新、计划支撑、工程带动、优化服务、强化保障、专项述职为抓手,推进人才工作取得实效。制定《关于强化乡村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方案》,储备村“两委”后备人才X名,培养领富带富本土实用人才X名,用人才振兴推进乡村振兴,用乡村振兴推动全县经济社会振兴。

深入推进“双向服务”活动。健全人才服务保障体系,抓实抓好“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活动,深化推进县委常委联系专家和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建立专家人才工作联系点,及时了解掌握专家人才日常工作需求,加强对人才的政治引领和联系关爱,提升各类人才团队服务基层的能力水平,切实发挥各类人才在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中的智力支撑作用。开设人才工作专栏,大力宣传人才风貌,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的浓厚氛围。

大力开展“创先争优”工程。加大各类人才工程评选申报,鼓励人才队伍创新创造、创先争优。扎实开展“古郡英才”评选活动,评选古郡英才X名,积极申报“X英才”“草原英才”等人才工程。加大“三站两中心”创建力度,年内争取新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研究开发中心X个,建设博士科研工作站X-X个。充分发挥“X英才”“草原英才”“博士工作站”等各类人才及团队作用,进一步提升成果转化力度,努力实现人才效益最大化。

关于人才工作的经验总结[五篇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