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工作总结 > 其他总结
**乡2020年扶贫攻坚脱贫工作总结(最终五篇)
编辑:倾听心灵 识别码:36-449364 其他总结 发布时间: 2023-05-05 12:34:28 来源:网络

第一篇:**乡2020年扶贫攻坚脱贫工作总结

20_年全乡稳定脱贫任务92户265人(其中6户13人为脱贫不享受政策)。我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夯实脱贫攻坚工作基础,切实把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落到实处,做到脱贫攻坚期内政策不变、力度不减、帮扶不断,提升贫困群众获得感,巩固提升脱贫成果,现就20_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精心部署,强化保障

(一)加强组织,落实责任。

20_年,我乡积极调整充实碧里乡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任常务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乡扶贫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扶贫工作组织、指导、调研、督导,并配备扶贫专职工作人员1名,扶贫兼职工作人员1名。领导小组积极组织召开专题研究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下形成共识,把当前脱贫攻坚工作当作政治、第一任务来抓。并及时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挂点村进村入户,了解村情民意,逐家逐户走访贫困户,制定针对性帮扶措施。

(二)通力协作,乡村联通

组织多次乡村两级干部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上级相关精神要求,要求各村两委主动融入精准脱贫工作中,做到上下政策衔接、项目衔接、扶贫力量衔接,积极商谈脱贫措施,并各村实际调整好产业结构,靠项目带动实现富村富民,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

(三)积极宣传,营造氛围

利用各种宣传契机,在各村led、宣传栏等醒目位置张贴贫困横幅,积极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扶贫,努力营造“大扶贫”格局。同时要求帮扶责任人定期不定期走访贫困户,宣传扶贫政策,转变部分贫困户“等靠要”思想,提升自我发展动力。

二、分类施策,多措并举

(一)以产业扶贫为核心,拓宽增收渠道

1、我乡鼓励贫困户通过养殖下廪羊、种植花卉,计划以“农户+企业(合作社)”的模式,帮助贫困户发展产业。

2、及时拨付分类产业帮扶资金。20_年我乡及时拨付各类产业扶贫资金共计446545元,目前产业扶贫资金结转结余率为0。其中根据市县扶贫济困春风行动文件要求,我乡为62户贫困户发放3000元/户县级补助金用于发展生产;同时为46户贫困户发放5000元/户发放市级补助金;并为9户贫困户发放3000元/户中央财政帮扶资金用于发展产业,9户光伏扶贫对象发放10000元/户中央财政帮扶资金;为53户171人发放省级财政专项产业扶贫发展资金,每人440元;为53户171人发放20_年市级产业补助资金,每人235元。

3、20_年以来,我乡已建立碧里乡下廪羊产业扶贫示范基地,依托罗源县新下廪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公司+农户”模式,带动农民养羊,由该公司技术人员为农户养羊提供生产技术管理、操作规程、技术培训、现场指导、建立系谱档案、防疫等服务,并帮助回收销售成品羊,目前该公司已与28户农户签订《公司加农户养殖协议书》,其中贫困户3户。该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以农牧业为主的科技型企业,主要实行下廪羊保种和繁育。在种养保种的同时进行羊肉食品开发,成立罗廪海山羊食品公司,进行无公害羊肉食品开发及销售,推出具有食用、药用、保健于一体的精品山羊礼盒装。

4、我乡已引进福建省环保集团,养殖优质下廪羊,同时计划以公司加农户方式,带动农民养羊,回收产品,进行无公害羊肉食品开发及销售。

5、我乡积极筹建民富中心,已确定办公地点并挂牌,实施方案已制定。

6、我乡已为9户贫困户申报光伏扶贫项目,并协助将投资款共计9万元汇入县城建公司账户,20_年初将有电费分红收入。

(二)以就业帮扶为主导,增强造血动力

开设乡内清洁、生态护林管理等公益性岗位,20_-20_年安排陈华伍等20个贫困户就业,增加贫困户工资性收入。另以雨露计划为辅助,20_年雨露计划为中高职在校生提供职业助学金1人、0.3万元补助。同时20_-20_年多组织雨露计划培训班,开展内容为畜牧养殖和家禽饲养、蔬菜标准化种植和新茶园建设等劳动技能提升培训,共计150人次。

(三)以健康扶贫为根本,保障基本医疗

充分利用新农合、大病保险、商业险、医疗叠加保险、城乡医疗救助政策,对存在疾病贫困户给予重点帮扶,贫困户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率达90%,帮助陈盛文、林声琼等多户贫困户减轻医疗负担,20_年共计医疗保险费用约33万元。并针对患重特大疾病的吴强、张鑫等19户贫困户给予20_年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奖励金3200元/人。同时与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期间,协同碧里卫生院,对贫困户展开义务诊治活动。今年以来共接诊患者2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宣传品及宣传手册,提高民众养身意识。

(四)以低保兜底为补充,满足民生需要

20_年临时救助贫困户5人次、5800元。发放重度残疾人生活补助及护理补贴资金8人次、12524万元。20_年低保标准从350元/月,提高至600元/月,共计27户58人,做到“应保尽保”。

(五)以金融贷款为补充,培育增收动力

我乡扶贫小额信贷任务数48户。20_年扶贫小额信贷项目启动以来,凭借金融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主动衔接县邮政储蓄银行和县小额信贷协会。至20_年6月30日,我乡52户贫困户完成小额信贷办理。其中40户入股华鸿竹木业有限公司、益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或福州吉晟竹业有限公司,每年享受分红6000元,另有12户办理贷款贴息,为贫困户解决资金难题,全力托起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希望。

(六)以保障住房为基础,提升民众幸福感

我乡20_年造福工程搬迁任务数为26人,实施8户26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搬迁新建6户19人,在偏僻自然村一般农户购买商品房2户7人。造福工程易地扶贫搬迁对象8户均已完成验收,省市县补助金已全部发放到位。20_年给予陈惠端、郑秉章等4户贫困户20_年扶贫开发成效考核奖励金共计46600元用于补助新建房屋、房屋修缮,保障贫困户住房条件改善。

三、精准施策,突出重点

20_年,我乡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建档薄弱村为吉壁村,该村项目为陆岛码头便民服务点项目:陆岛码头便民服务点项目建设2层共197.5平方,投资约40万元(含县级追加10万元),便民服务点一楼对外出租,每年承包管理费5万元,租金约2万元。该项目增加了村集体经济的收入,为村委会各项事业发展提供经济保障。

20_年,我乡扶持集体经济发展的建档薄弱村为溪边村,该村项目为便民服务中心开发项目:便民服务中心(计划三层)一楼可以对外出租,估算租金每年4万元(作为便民超市,可对外销售日用、日杂、部分摊位作为鱼、菜摊出租);二、三楼可以做为村便民服务点;根据实际修建便民服务中心,该工程预计共需资金149万元,其中上级农业部门补助50万元(含县级追加20万元),其他县、乡有关部门争取资金99万元。

20_年,我乡扶持第六轮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为廪尾村,申报小澳旅游贸易休闲渔业便民码头项目与村道硬化项目,其中澳旅游休闲渔业与便民码头项目计划建设内容:进行码头后方配套陆域15亩土地的填方工程,修建停车场、建设水产品集散贸易中心、开展海岸渔家乐建设、海上垂钓服务中心建设、休闲渔业船舶码头建设、码头环境建设。该项目的建设,将逐步引导本村的养殖产业转向旅游与水产贸易与休闲渔业发展,发展绿色经济,拓展增加村财与村民收入。预算需资金75万,第六轮市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帮扶资金20万元,村自筹资金55万元。

四、脱贫工作“回头看”

我乡严格按照扶贫资金使用相关文件要求,落实好每一笔扶贫资金、使用好每一笔扶贫资金、监管好每一笔扶贫资金,确保每笔扶贫资金用于贫困户身上。同时按要求采集录入福建省及福州市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发数据平台所需的本级数据,开展相关数据、图片的采集、审核、录入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同时我乡不定期对本乡脱贫攻坚重点工作和政策措施等落实情况开展自查,20_年我乡联合县纪委开展“阳光监督下基层”督查,全方位走村入户了解扶贫政策落实情况对自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求立整立改,同时配合市县做好脱贫攻坚督查工作。

与此同时,脱贫工作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一是我乡部分贫困户存在等靠要思想,自身发展动力不足。二是众多贫困户存在老人病,医疗费用大,但又不在医疗报销范围,造成经济困难。三是部分贫困户无劳动力,除政策转移性收入外,无其他收入。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强化督查,压实工作责任。将定期不定期开展督查、考核,对执行制度不严,完成任务不力的坚决予以责任追究。

(二)坚持产业促进贫困户经济收入。通过产业扶持发展,创新产业发展模式,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脱贫致富。

(三)继续宣传动员。利用各种宣传媒介做好扶贫宣传工作,并让贫困户能够迅速了解到相关扶贫政策,让真正意义扶贫思想转变贫困户错误意识。

继续向上级争取医疗保障措施,减少贫困户医疗费用支出,确保不出现因病返贫。

第二篇:脱贫攻坚个人工作总结,个人扶贫攻坚工作总结

脱贫攻坚个人工作总结,个人扶贫攻坚工作总结

脱贫攻坚个人工作总结,个人扶贫攻坚工作总结精选励志名言 工作总结计划范文

2016年,我认真按照省委、市委、区委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和区政协领导提出的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在xx镇xx村的1、2、3、7社扎实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受到了所联系贫困户的热烈欢迎。

一、被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

按照区政协机关结对帮扶的统一安排,我主要负责联系帮扶xx镇xx村1社的刘德荣家、2社的刘世银家、3社的尹世富家和尹贤双家、7社的陈守信家和陈安福家等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德荣家共5人,妻子多病,无法干重活;刘世银家共3人,他本人年老有病,无法干重活;尹世富家共5人,他本人年老有病,劳动能力弱;尹贤双家共4人,常年不在家,住房条件差;陈守信家共6人,他妻子多病,劳动能力弱;陈安福家共6人,他本人年老多病,无法干重活,女儿有点傻,家里住房条件较差。这些贫困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搞养殖业和外出打工。

二、帮扶责任人所做的工作

根据责任分解,xx镇xx村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主要由区政协领导、xx镇相关领导和区上下派帮村的第一书记重点联系帮扶,我与区政协机关的陈静、王永芳等同志协助联系帮扶。就我本人而言,2016年主要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1、围绕实现脱贫目标积极建言献策。根据《xx镇xx村精准扶贫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主动出点子想办法,配合区政协主要领导、xx镇主要领导以及区政协下派帮村的第一书记和区政协相关委室的同志共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脱贫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2、围绕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主动作为。一是加强与xx镇主要领导及驻村帮扶干部的沟通协调,及时联系研究帮扶工作有关事宜,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漏洞给予提醒,促其尽快解决;二是加强与区政协相关领导、相关委室之间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情况、反馈信息,共同努力做好xx村的联系帮扶工作。三是加强与金融单位的沟通协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养业争取低息贷款。四是加强与贫困群众的沟通协调,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园、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自筹资金增加脱贫投入。

3、按照统一安排扎实搞好重点帮扶。根据区政协“三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我重点负责结对帮扶1社的刘德荣家、2社的刘世银家、3社的尹世富家和尹贤双家、7社的陈守信家和陈安福家等6户贫困户。在这6户贫困户中,刘德荣家和尹世富家已于2014年脱贫,尹贤双家和陈守信家已于2015年脱贫,刘世银家和陈安福家计划于2016年脱贫。所以,我2016年结对帮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巩固已脱贫的4户贫困户的基础上,重点帮助刘世银家和陈安福家通过发展养殖业、外出务工、医疗救助、改造危房、硬化院坝、美化环境等途径实现脱贫。刘世银家共有3 人,他自己在家搞点养殖业和带孙,他儿在外打工,家里还算吃穿不愁。陈安福家共有6人,家中有3个小孩,其中有两个小孩在上学,还有一个小孩才两岁多,大人又没有技术,主要靠搞种养业和农闲外出打工创收,因而家庭经济收入相对较少,虽然有四间破旧瓦房居住,面积大约90多个平方米,但屋内没有像样的家具和其他摆设。为了帮助刘世银家脱贫,我主要从两个方面作出了努力:一是向区政协领导汇报,下拨资金5000元,帮助他家改厨改厕和硬化地坝;二是联系区农牧业局下派帮村的技术员到他家进行养殖技术指导,帮助他家发展畜禽养殖业增收。为了帮助陈安福家如期脱贫,我主要从四个方面作出了努力:一是报请区政协出资购买了20只子鸡、3头小山羊和1头40多斤重的小猪,免费送给他家喂养,增加他家的经济收入;二是鼓励他家主要劳动力陈道均农闲就近外出务工,拓宽收入渠道;三是联系镇村干部帮助他家申报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争取上级项目补助资金改善他家人居环境;四是联系xx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给陈安福最小的那个孙女儿上了户口。脱贫攻坚个人工作总结,个人扶贫攻坚工作总结

息县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我县牢固树立“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意识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使命意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现将2016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1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17.33万人下降到2016年初的5.46万人,贫困人口减少68.5%,贫困发生率从20.8%下降到6.5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380元增加至7772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动脱贫攻坚

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息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9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32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先后出台了《息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息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息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督实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30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855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12701户、5.54万人。二是认真核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乡镇自查、交叉核查和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县9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省脱贫攻坚第三督导组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对我县“五清”核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县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阶段,从6月21日到现在,对各乡镇(办事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档案进行集中核查,针对存在问题,现场进行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5天内整改到位。截止目前,息县已核查20个乡镇,我们下达整改通知书89份,要求乡镇逐条进行整改。通过集中核查和整改情况来看,息县贫困人口严格遵循了识别原则、方法和程序,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加,信息档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

在精准识贫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一是组建队伍。认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共选派130名第一书记对126个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帮万家”、驻村帮扶、“百企帮百村”和乡贤结对帮扶等“四结对”活动,每位县处级干部联系帮扶1个乡镇5户贫困户,每名干部与至少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组建 99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05家企业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或若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积极推动项目协同、产业协同、合作协同和培训协同等“四协同”工作,明确18项重点任务、16个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制订涉农资金整合、宣传等18个扶贫专项方案,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二是夯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出台了《息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坚持结果导向,督促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夯实派驻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帮扶工作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派驻单位责任。三是创新举措。金融扶贫方面,县财政注资2000万元设立助保金,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保金贷款,已向贫困村发放贷款1.3亿元。电商扶贫方面,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如:息县八里莲花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当地蔬菜种植户合作,形成了微信卖菜销售模式,解决贫困群众100余人就业,且带动当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产业扶贫方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计划,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0家,种粮大户1986户,优质农产品基地11处,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四)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为99个贫困村21820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套餐”,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力争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二是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易地脱贫搬迁有关政策,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县政府研究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结合部门实际,全局着眼、全盘谋划,统筹脱贫资源,聚合脱贫资金,按照“5个办法”和“5个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拟定我县实施方案。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常务会,成立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为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脱贫工作,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委牵头制定《息县产业发展脱贫实施方案》,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配套专项方案,其中县旅游服务中心制定《息县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县商务局制定《息县电商扶贫专项方案》、产业集聚区制定《息县特色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县金融办制定《息县金融助推扶贫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息县基本养老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全县形成齐心合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

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精准实施扶贫项目。为了整合涉农资金,息县发改委结合息县实际制定出台了《息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县级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债务资金6702万元,集中用全县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在资金计划已下达,预计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2016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拨付2175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开始招投标,科技扶贫、雨露计划、产业化贴息和到户增收项目正在按要求申报中。

(五)加大宣传,精准营造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息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紧盯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工作,编辑刊发《县脱贫攻坚信息》32期。县广播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插播电子流动字幕;各乡镇(办事处)在首集镇、主干道、乡村结合部等位置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标语、宣传栏、标语牌,及时、全面、准确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倡树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强化督导,精准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导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查组巡查工作范围,抽调县纪委、督察局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组成专项督导督查工作组。二是严督实导。采取随机抽查、听取汇报、查看帮扶记录、进村入户、询问农户等督导方式,对各类帮扶力量,尤其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岗在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并完成督查台账,梳理并建立突出问题6个,责令16个单位限期整改,并积极落实问题销号制度,实现了对问题台账和整改单位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实。三是严厉问责。综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拟订《息县脱贫攻坚督查和问责办法》(试行),确保督查工作质量。重点督查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及完成情况,对落实不力的乡镇、办事处和县直责任单位严厉批评,目前已发督查专项通报4期,点名道姓通报驻村第一书记33人。

二、存在问题

一是贫困人口多,自我脱贫乏力。截至2015年底,息县仍有5.46万贫困人口,占信阳市贫困人口的14.67%.同时,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弱,“保”和“救”的压力大。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慢,转移就业有限。息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刚刚起步,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仅4家,转移就业带动力不足。同时,我县产业集聚区还处于成长阶段,入驻企业量多个小,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空间有限。三是基础设施差,支撑作用较弱。因历史欠账较多,我县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运输场站建设相对滞后。如:全县还有162个村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城区还没有实现24小时供水。四是财政收入少,保障压力较大。息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15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4.2亿元,而财政支出32.7亿元,其中28.5亿元来源于转移支付。

三、下步打算

1.突出精准管理。一方面,强化贫困人口信息维护,持续完善新增识别录入贫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对最新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及时识别录入系统,应进则进;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组织考核审定,应出则出。

2.落实“五条途径”.“转”字方面,聚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增加就业岗位。“扶”字方面,整合全县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搬”字方面,积极、稳妥、有序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6年,计划投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1.2亿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2户、1976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保”字方面,积极探索推进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在今年年底前,优先落实对“鳏寡孤独痴残”六类特殊困难群众的政策兜底。“救”字方面,对因病、因灾致贫的,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民政救灾、慈善救助、社会救助等方式,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3.积极谋划项目。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省道S337线夏庄至陡河沿淮河大桥拓宽改建、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城区新增小学建设等“双十”工程。强化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涉农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全面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整村推进等项目,完成农村土地整治22.8万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选自:范文大全 http://www.teniu.cc/fanwen/

第三篇:脱贫攻坚个人工作总结,个人扶贫攻坚工作总结(范文)

脱贫攻坚个人工作总结,个人扶贫攻坚工作总结

脱贫攻坚个人工作总结,个人扶贫攻坚工作总结精选励志名言 工作总结计划范文

2016年,我认真按照省委、市委、区委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和区政协领导提出的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在xx镇xx村的1、2、3、7社扎实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受到了所联系贫困户的热烈欢迎。

一、被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

按照区政协机关结对帮扶的统一安排,我主要负责联系帮扶xx镇xx村1社的刘德荣家、2社的刘世银家、3社的尹世富家和尹贤双家、7社的陈守信家和陈安福家等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德荣家共5人,妻子多病,无法干重活;刘世银家共3人,他本人年老有病,无法干重活;尹世富家共5人,他本人年老有病,劳动能力弱;尹贤双家共4人,常年不在家,住房条件差;陈守信家共6人,他妻子多病,劳动能力弱;陈安福家共6人,他本人年老多病,无法干重活,女儿有点傻,家里住房条件较差。这些贫困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搞养殖业和外出打工。

二、帮扶责任人所做的工作

根据责任分解,xx镇xx村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主要由区政协领导、xx镇相关领导和区上下派帮村的第一书记重点联系帮扶,我与区政协机关的陈静、王永芳等同志协助联系帮扶。就我本人而言,2016年主要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1、围绕实现脱贫目标积极建言献策。根据《xx镇xx村精准扶贫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主动出点子想办法,配合区政协主要领导、xx镇主要领导以及区政协下派帮村的第一书记和区政协相关委室的同志共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脱贫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2、围绕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主动作为。一是加强与xx镇主要领导及驻村帮扶干部的沟通协调,及时联系研究帮扶工作有关事宜,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漏洞给予提醒,促其尽快解决;二是加强与区政协相关领导、相关委室之间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情况、反馈信息,共同努力做好xx村的联系帮扶工作。三是加强与金融单位的沟通协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养业争取低息贷款。四是加强与贫困群众的沟通协调,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园、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自筹资金增加脱贫投入。

3、按照统一安排扎实搞好重点帮扶。根据区政协“三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我重点负责结对帮扶1社的刘德荣家、2社的刘世银家、3社的尹世富家和尹贤双家、7社的陈守信家和陈安福家等6户贫困户。在这6户贫困户中,刘德荣家和尹世富家已于2014年脱贫,尹贤双家和陈守信家已于2015年脱贫,刘世银家和陈安福家计划于2016年脱贫。所以,我2016年结对帮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巩固已脱贫的4户贫困户的基础上,重点帮助刘世银家和陈安福家通过发展养殖业、外出务工、医疗救助、改造危房、硬化院坝、美化环境等途径实现脱贫。刘世银家共有3 人,他自己在家搞点养殖业和带孙,他儿在外打工,家里还算吃穿不愁。陈安福家共有6人,家中有3个小孩,其中有两个小孩在上学,还有一个小孩才两岁多,大人又没有技术,主要靠搞种养业和农闲外出打工创收,因而家庭经济收入相对较少,虽然有四间破旧瓦房居住,面积大约90多个平方米,但屋内没有像样的家具和其他摆设。为了帮助刘世银家脱贫,我主要从两个方面作出了努力:一是向区政协领导汇报,下拨资金5000元,帮助他家改厨改厕和硬化地坝;二是联系区农牧业局下派帮村的技术员到他家进行养殖技术指导,帮助他家发展畜禽养殖业增收。为了帮助陈安福家如期脱贫,我主要从四个方面作出了努力:一是报请区政协出资购买了20只子鸡、3头小山羊和1头40多斤重的小猪,免费送给他家喂养,增加他家的经济收入;二是鼓励他家主要劳动力陈道均农闲就近外出务工,拓宽收入渠道;三是联系镇村干部帮助他家申报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争取上级项目补助资金改善他家人居环境;四是联系xx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给陈安福最小的那个孙女儿上了户口。脱贫攻坚个人工作总结,个人扶贫攻坚工作总结

息县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我县牢固树立“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意识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使命意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现将2016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1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17.33万人下降到2016年初的5.46万人,贫困人口减少68.5%,贫困发生率从20.8%下降到6.5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380元增加至7772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动脱贫攻坚

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息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9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32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先后出台了《息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息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息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督实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30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855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12701户、5.54万人。二是认真核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乡镇自查、交叉核查和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县9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省脱贫攻坚第三督导组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对我县“五清”核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县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阶段,从6月21日到现在,对各乡镇(办事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档案进行集中核查,针对存在问题,现场进行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5天内整改到位。截止目前,息县已核查20个乡镇,我们下达整改通知书89份,要求乡镇逐条进行整改。通过集中核查和整改情况来看,息县贫困人口严格遵循了识别原则、方法和程序,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加,信息档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

在精准识贫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一是组建队伍。认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共选派130名第一书记对126个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帮万家”、驻村帮扶、“百企帮百村”和乡贤结对帮扶等“四结对”活动,每位县处级干部联系帮扶1个乡镇5户贫困户,每名干部与至少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组建 99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05家企业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或若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积极推动项目协同、产业协同、合作协同和培训协同等“四协同”工作,明确18项重点任务、16个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制订涉农资金整合、宣传等18个扶贫专项方案,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二是夯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出台了《息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坚持结果导向,督促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夯实派驻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帮扶工作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派驻单位责任。三是创新举措。金融扶贫方面,县财政注资2000万元设立助保金,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保金贷款,已向贫困村发放贷款1.3亿元。电商扶贫方面,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如:息县八里莲花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当地蔬菜种植户合作,形成了微信卖菜销售模式,解决贫困群众100余人就业,且带动当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产业扶贫方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计划,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0家,种粮大户1986户,优质农产品基地11处,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四)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为99个贫困村21820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套餐”,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力争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二是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易地脱贫搬迁有关政策,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县政府研究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结合部门实际,全局着眼、全盘谋划,统筹脱贫资源,聚合脱贫资金,按照“5个办法”和“5个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拟定我县实施方案。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常务会,成立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为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脱贫工作,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委牵头制定《息县产业发展脱贫实施方案》,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配套专项方案,其中县旅游服务中心制定《息县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县商务局制定《息县电商扶贫专项方案》、产业集聚区制定《息县特色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县金融办制定《息县金融助推扶贫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息县基本养老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全县形成齐心合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

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精准实施扶贫项目。为了整合涉农资金,息县发改委结合息县实际制定出台了《息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县级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债务资金6702万元,集中用全县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在资金计划已下达,预计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2016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拨付2175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开始招投标,科技扶贫、雨露计划、产业化贴息和到户增收项目正在按要求申报中。

(五)加大宣传,精准营造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息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紧盯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工作,编辑刊发《县脱贫攻坚信息》32期。县广播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插播电子流动字幕;各乡镇(办事处)在首集镇、主干道、乡村结合部等位置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标语、宣传栏、标语牌,及时、全面、准确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倡树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强化督导,精准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导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查组巡查工作范围,抽调县纪委、督察局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组成专项督导督查工作组。二是严督实导。采取随机抽查、听取汇报、查看帮扶记录、进村入户、询问农户等督导方式,对各类帮扶力量,尤其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岗在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并完成督查台账,梳理并建立突出问题6个,责令16个单位限期整改,并积极落实问题销号制度,实现了对问题台账和整改单位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实。三是严厉问责。综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拟订《息县脱贫攻坚督查和问责办法》(试行),确保督查工作质量。重点督查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及完成情况,对落实不力的乡镇、办事处和县直责任单位严厉批评,目前已发督查专项通报4期,点名道姓通报驻村第一书记33人。

二、存在问题

一是贫困人口多,自我脱贫乏力。截至2015年底,息县仍有5.46万贫困人口,占信阳市贫困人口的14.67%.同时,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弱,“保”和“救”的压力大。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慢,转移就业有限。息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刚刚起步,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仅4家,转移就业带动力不足。同时,我县产业集聚区还处于成长阶段,入驻企业量多个小,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空间有限。三是基础设施差,支撑作用较弱。因历史欠账较多,我县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运输场站建设相对滞后。如:全县还有162个村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城区还没有实现24小时供水。四是财政收入少,保障压力较大。息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15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4.2亿元,而财政支出32.7亿元,其中28.5亿元来源于转移支付。

三、下步打算

1.突出精准管理。一方面,强化贫困人口信息维护,持续完善新增识别录入贫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对最新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及时识别录入系统,应进则进;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组织考核审定,应出则出。

2.落实“五条途径”.“转”字方面,聚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增加就业岗位。“扶”字方面,整合全县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搬”字方面,积极、稳妥、有序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6年,计划投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1.2亿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2户、1976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保”字方面,积极探索推进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在今年年底前,优先落实对“鳏寡孤独痴残”六类特殊困难群众的政策兜底。“救”字方面,对因病、因灾致贫的,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民政救灾、慈善救助、社会救助等方式,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3.积极谋划项目。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省道S337线夏庄至陡河沿淮河大桥拓宽改建、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城区新增小学建设等“双十”工程。强化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涉农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全面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整村推进等项目,完成农村土地整治22.8万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选自:范文大全 http://www.teniu.cc/fanwen/

第四篇:脱贫攻坚个人工作总结,个人扶贫攻坚工作总结

脱贫攻坚个人工作总结,个人扶贫攻坚工作总结

脱贫攻坚个人工作总结,个人扶贫攻坚工作总结精选励志名言 工作总结计划范文

2016年,我认真按照省委、市委、区委脱贫攻坚工作会议精神和区政协领导提出的脱贫攻坚工作要求,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在xx镇xx村的1、2、3、7社扎实开展了结对帮扶工作,受到了所联系贫困户的热烈欢迎。

一、被帮扶对象的基本情况

按照区政协机关结对帮扶的统一安排,我主要负责联系帮扶xx镇xx村1社的刘德荣家、2社的刘世银家、3社的尹世富家和尹贤双家、7社的陈守信家和陈安福家等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刘德荣家共5人,妻子多病,无法干重活;刘世银家共3人,他本人年老有病,无法干重活;尹世富家共5人,他本人年老有病,劳动能力弱;尹贤双家共4人,常年不在家,住房条件差;陈守信家共6人,他妻子多病,劳动能力弱;陈安福家共6人,他本人年老多病,无法干重活,女儿有点傻,家里住房条件较差。这些贫困户,家庭经济收入主要靠搞养殖业和外出打工。

二、帮扶责任人所做的工作

根据责任分解,xx镇xx村精准扶贫脱贫工作主要由区政协领导、xx镇相关领导和区上下派帮村的第一书记重点联系帮扶,我与区政协机关的陈静、王永芳等同志协助联系帮扶。就我本人而言,2016年主要做好了以下几项工作:

1、围绕实现脱贫目标积极建言献策。根据《xx镇xx村精准扶贫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积极主动出点子想办法,配合区政协主要领导、xx镇主要领导以及区政协下派帮村的第一书记和区政协相关委室的同志共同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作落到实处、脱贫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2、围绕加强沟通协调积极主动作为。一是加强与xx镇主要领导及驻村帮扶干部的沟通协调,及时联系研究帮扶工作有关事宜,对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或漏洞给予提醒,促其尽快解决;二是加强与区政协相关领导、相关委室之间的沟通协调,及时了解情况、反馈信息,共同努力做好xx村的联系帮扶工作。三是加强与金融单位的沟通协调,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种养业争取低息贷款。四是加强与贫困群众的沟通协调,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园、发展经济的积极性,自筹资金增加脱贫投入。

3、按照统一安排扎实搞好重点帮扶。根据区政协“三帮”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安排,我重点负责结对帮扶1社的刘德荣家、2社的刘世银家、3社的尹世富家和尹贤双家、7社的陈守信家和陈安福家等6户贫困户。在这6户贫困户中,刘德荣家和尹世富家已于2014年脱贫,尹贤双家和陈守信家已于2015年脱贫,刘世银家和陈安福家计划于2016年脱贫。所以,我2016年结对帮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巩固已脱贫的4户贫困户的基础上,重点帮助刘世银家和陈安福家通过发展养殖业、外出务工、医疗救助、改造危房、硬化院坝、美化环境等途径实现脱贫。刘世银家共有3 人,他自己在家搞点养殖业和带孙,他儿在外打工,家里还算吃穿不愁。陈安福家共有6人,家中有3个小孩,其中有两个小孩在上学,还有一个小孩才两岁多,大人又没有技术,主要靠搞种养业和农闲外出打工创收,因而家庭经济收入相对较少,虽然有四间破旧瓦房居住,面积大约90多个平方米,但屋内没有像样的家具和其他摆设。为了帮助刘世银家脱贫,我主要从两个方面作出了努力:一是向区政协领导汇报,下拨资金5000元,帮助他家改厨改厕和硬化地坝;二是联系区农牧业局下派帮村的技术员到他家进行养殖技术指导,帮助他家发展畜禽养殖业增收。为了帮助陈安福家如期脱贫,我主要从四个方面作出了努力:一是报请区政协出资购买了20只子鸡、3头小山羊和1头40多斤重的小猪,免费送给他家喂养,增加他家的经济收入;二是鼓励他家主要劳动力陈道均农闲就近外出务工,拓宽收入渠道;三是联系镇村干部帮助他家申报农村危房改造项目,争取上级项目补助资金改善他家人居环境;四是联系xx镇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给陈安福最小的那个孙女儿上了户口。脱贫攻坚个人工作总结,个人扶贫攻坚工作总结

息县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我县牢固树立“脱贫攻坚是第一民生工程”的政治意识和“精准扶贫、不落一人”的使命意识,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的要求,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现将2016年上半年脱贫攻坚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2011年以来,全县农村贫困人口从17.33万人下降到2016年初的5.46万人,贫困人口减少68.5%,贫困发生率从20.8%下降到6.55%.农民人均纯收入从5380元增加至7772元,年均增长10%以上。

(一)成立组织,精准策动脱贫攻坚

我县以脱贫攻坚工作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严格落实党委政府的主体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息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宣传、督查等9个专项工作组,由县委常委单位带头,从全县选调32名优秀干部充实到脱贫攻坚指挥部,单设地点、集中办公,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脱贫攻坚中的主导作用。二是积极部署落实。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动员会,先后出台了《息县全力推进四年脱贫攻坚意见》《息县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实施意见》《息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并严格监督实施,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扎实开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政策遵循。三是完善推进机制。建立脱贫攻坚七人领导小组例会制度,定期研究推进脱贫攻坚工作。2016年以来,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家联席会等各类会议共研究脱贫攻坚事项30余次,对脱贫攻坚工作实行高位推动和全程指导。四是层层传导压力。我县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察重要内容,进一步夯实责任。各乡镇(办事处)签订了精准脱贫攻坚军令状,各村签订责任状,层层落实责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坚持标准,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我们严格按照省市要求,认真开展精准识别工作,确保精准识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一是严格程序。按照“农户申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乡镇审核、县级备案”的程序,紧扣省定人均纯收入2855元贫困线和“两不愁、三保障”识贫标准,通过“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公示”,对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进行了精准识别和建档立卡,真正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薄,底数清、情况明。目前,全县共建档立卡12701户、5.54万人。二是认真核查。制定出台了《关于开展贫困人口精准识别“五清”核查工作实施方案》,采取乡镇自查、交叉核查和督导抽查的方式,对全县99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情况进行逐户核查,做到“一户一档”底子清、“一人一策”“一户多策”措施清、村支部书记心里清、帮扶责任清和脱贫轨迹清。省脱贫攻坚第三督导组在督导脱贫攻坚工作时,对我县“五清”核查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三是落实“回头看,再核实”.按照省扶贫办统一部署,对全县农业村和农业社区,重点是对非贫困村、五保户、低保户和残疾人口进行拉网式排查,对符合贫困户条件未识别进系统的,及时识别、建档、录入;对部分确实不符合贫困标准的家庭,严格按照退出标准和程序,逐户逐人销号,坚决做到“应进则进、应出则出”,进一步澄清了贫困人口底数。现在正在进行的是第三阶段,从6月21日到现在,对各乡镇(办事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档案进行集中核查,针对存在问题,现场进行整改,不能现场整改的,下达整改通知书,5天内整改到位。截止目前,息县已核查20个乡镇,我们下达整改通知书89份,要求乡镇逐条进行整改。通过集中核查和整改情况来看,息县贫困人口严格遵循了识别原则、方法和程序,基础性工作进一步增加,信息档案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三)凝聚合力,精准组织帮扶力量

在精准识贫的同时,我们统筹兼顾,多措并举,认真落实各项帮扶措施,确保到户到人。一是组建队伍。认真选派驻村第一书记,省市县共选派130名第一书记对126个村(贫困村、软弱涣散村)进行结对帮扶。深入开展“万名干部帮万家”、驻村帮扶、“百企帮百村”和乡贤结对帮扶等“四结对”活动,每位县处级干部联系帮扶1个乡镇5户贫困户,每名干部与至少一个贫困户结对帮扶,组建 99个驻村帮扶工作队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105家企业与99个贫困村结对帮扶,每名乡贤与一个或若干贫困户结对互助帮扶。积极推动项目协同、产业协同、合作协同和培训协同等“四协同”工作,明确18项重点任务、16个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制订涉农资金整合、宣传等18个扶贫专项方案,凝聚脱贫攻坚工作合力。二是夯实责任。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出台了《息县扶贫开发考核评价办法》,坚持结果导向,督促各级脱贫攻坚责任主体更好履职尽责。进一步夯实派驻责任,严格落实“干部当代表,单位做后盾,领导负总责”帮扶工作机制,对驻村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工作开展不力的,除追究当事人责任外,还要追究派驻单位责任。三是创新举措。金融扶贫方面,县财政注资2000万元设立助保金,优先在贫困村开展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保金贷款,已向贫困村发放贷款1.3亿元。电商扶贫方面,与京东集团签署了农村电商精准扶贫战略合作协议,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基地与电商企业合作。如:息县八里莲花电子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当地蔬菜种植户合作,形成了微信卖菜销售模式,解决贫困群众100余人就业,且带动当地扩大蔬菜种植面积1000余亩。产业扶贫方面,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脱贫计划,全县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30家,种粮大户1986户,优质农产品基地11处,有效带动贫困人口脱贫。

(四)综合施策,精准帮扶到村到户

一是逐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精准扶贫、不落一村、不落一户、不落一人”为总要求,结合贫困村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制定了“一户一策、一户多策”的帮扶措施,为99个贫困村21820户贫困户量身定制扶贫“套餐”,确保扶贫攻坚“精准到村、精准到户”,力争率先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二是积极谋划,精准施策。准确把握易地脱贫搬迁有关政策,坚持群众自愿、积极稳妥方针,因地制宜探索搬迁安置方式。县扶贫办、发改委、财政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县政府研究室等相关职能部门,围绕脱贫攻坚大局,结合部门实际,全局着眼、全盘谋划,统筹脱贫资源,聚合脱贫资金,按照“5个办法”和“5个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拟定我县实施方案。县政府召开脱贫攻坚专题常务会,成立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息县易地搬迁脱贫实施方案》。为了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脱贫工作,县政府明确由县发改委牵头制定《息县产业发展脱贫实施方案》,同时由相关部门制定配套专项方案,其中县旅游服务中心制定《息县旅游扶贫专项方案》、县商务局制定《息县电商扶贫专项方案》、产业集聚区制定《息县特色产业扶贫专项方案》、县金融办制定《息县金融助推扶贫方案》。为了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工作,由县民政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贫困人口政策兜底实施方案》;为了推进贫困人口转移就业工作,由县人社局牵头制定了《息县转移就业脱贫实施方案》《息县基本养老保障脱贫实施方案》;这些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在全县形成齐心合力抓脱贫攻坚的体制机制。

三是整合涉农资金,精准实施扶贫项目。为了整合涉农资金,息县发改委结合息县实际制定出台了《息县涉农资金整合实施意见》,县财政整合县级部门预算和政府性债务资金6702万元,集中用全县贫困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和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现在资金计划已下达,预计年底前可以建成并投入使用。2016年,第一批专项扶贫资金已拨付2175万元。目前,整村推进项目已开始招投标,科技扶贫、雨露计划、产业化贴息和到户增收项目正在按要求申报中。

(五)加大宣传,精准营造浓厚氛围

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印发了《息县脱贫攻坚宣传工作方案》,紧盯脱贫攻坚特色亮点工作,编辑刊发《县脱贫攻坚信息》32期。县广播电视台开设《脱贫攻坚在行动》专栏,插播电子流动字幕;各乡镇(办事处)在首集镇、主干道、乡村结合部等位置制作悬挂脱贫攻坚工作宣传标语、宣传栏、标语牌,及时、全面、准确解读脱贫攻坚政策,倡树脱贫攻坚先进经验和典型人物,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提供良好的舆论氛围。

(六)强化督导,精准推动工作落实

一是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督导制度。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县委巡查组巡查工作范围,抽调县纪委、督察局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人员组成专项督导督查工作组。二是严督实导。采取随机抽查、听取汇报、查看帮扶记录、进村入户、询问农户等督导方式,对各类帮扶力量,尤其是驻村帮扶工作队和第一书记在岗在位和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常态化督查。在督查中建立并完成督查台账,梳理并建立突出问题6个,责令16个单位限期整改,并积极落实问题销号制度,实现了对问题台账和整改单位动态跟踪管理,确保督查发现的突出问题都能限期得到整改落实。三是严厉问责。综合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拟订《息县脱贫攻坚督查和问责办法》(试行),确保督查工作质量。重点督查脱贫目标任务落实及完成情况,对落实不力的乡镇、办事处和县直责任单位严厉批评,目前已发督查专项通报4期,点名道姓通报驻村第一书记33人。

二、存在问题

一是贫困人口多,自我脱贫乏力。截至2015年底,息县仍有5.46万贫困人口,占信阳市贫困人口的14.67%.同时,贫困人口中因病因残致贫比重大,加上文化程度、年龄等多种因素影响,贫困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弱,“保”和“救”的压力大。二是农业产业化进程慢,转移就业有限。息县是传统农业大县,特色农业、优质农业、高效农业刚刚起步,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程度低,全县农业省级龙头企业仅4家,转移就业带动力不足。同时,我县产业集聚区还处于成长阶段,入驻企业量多个小,提供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的空间有限。三是基础设施差,支撑作用较弱。因历史欠账较多,我县路、水、电、气等基础设施薄弱,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低,运输场站建设相对滞后。如:全县还有162个村未解决安全饮水问题,城区还没有实现24小时供水。四是财政收入少,保障压力较大。息县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全县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均低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2015年全县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只有4.2亿元,而财政支出32.7亿元,其中28.5亿元来源于转移支付。

三、下步打算

1.突出精准管理。一方面,强化贫困人口信息维护,持续完善新增识别录入贫困人口信息。另一方面,做好贫困人口进出动态管理,对最新致贫、返贫的贫困人口及时识别录入系统,应进则进;对通过帮扶已经脱贫的贫困人口,及时组织考核审定,应出则出。

2.落实“五条途径”.“转”字方面,聚力打造“中国生态主食厨房”,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增加就业岗位。“扶”字方面,整合全县涉农资金和涉农项目,重点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改善。“搬”字方面,积极、稳妥、有序开展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2016年,计划投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资金1.2亿元,完成建档立卡贫困人口472户、1976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保”字方面,积极探索推进低保线和贫困线“两线合一”,在今年年底前,优先落实对“鳏寡孤独痴残”六类特殊困难群众的政策兜底。“救”字方面,对因病、因灾致贫的,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大病救助、民政救灾、慈善救助、社会救助等方式,帮助群众渡过难关。

3.积极谋划项目。坚持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省道S337线夏庄至陡河沿淮河大桥拓宽改建、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城区新增小学建设等“双十”工程。强化涉农资金整合,统筹安排涉农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全面实施财政扶贫资金整村推进等项目,完成农村土地整治22.8万亩,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选自:范文大全 http://www.teniu.cc/fanwen/

第五篇: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文成镇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工作总结

文成镇党委、政府始终把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一年来,我们以“村情民意直通车网格化管理”为载体,紧扣“基础设施、产业扶持、民生保障”三项重点,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争取项目扶持,多方筹措帮扶资金,建立健全扶贫机制,强化落实扶贫责任,走出一条脱贫攻坚新路子。

一、基本情况

文成镇位于玉山县西大门,距县城5公里,下辖13个行政村,10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534户,人口32800人,经评议、两次公示、镇村再次审核,国家扶贫开发建档立卡信息采集系统710户2236人,其中脱贫44户208人;上饶市大数据采集系统666户2028人,其中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直补人员4户6人,贫困发生率6.18%。按贫困属性,扶贫开发户245户799人,扶贫低保户276户964人,纯低保户75户183人,五保户70户82人。按贫困成因分,因灾、因病、因残致贫占72%,因学致贫4%,因缺资金、技术、产业致贫占24%。其中莲湖、乌鹰、毛塘、珠湖等村贫困户基数较大。

二、工作成效

(一)严把“四道关口”,精准识别到户。精准扶贫首先要找准扶贫对象并建档立卡,重点是要解决“扶谁的贫”问题。在贫困户识别上,我们重点把好了“四道关口”:一是严把政策宣传关。通过镇村政务栏、村情民意微信群、群众代表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精准扶贫相关政策,确保群众知晓率;二是严把培训指导关。加强对第一书记、扶贫工作组成员、支部书记、主任在工作要求、民主评议、识别认定、公告公示等关键环节的业务指导;三是严把公示公开关。坚持公开透明,阳光操作,初选对象对次公示,并记录在案,接受群众监督;四是严把核查验收关。由第一书记、支部书记、镇扶贫工作站成员层层把关,重点核查贫困对象是否经过民主评议、是否公示公告、是否存在弄虚作假违规的现象,确保扶贫对象的精准性。目前,全镇扶贫对象596户1725人已全部精准识别到户,并建立了贫困户档案,录入上饶大数据系统。

(二)破解“三大难题”,民心工程到户

一是实施道路硬质化工程,解决出行难问题。投资600余万元对乌鹰、毛塘、六亩、姜宅等村组实施道路硬化,全长16.6千米,以往的狭窄泥洼路变成干净康庄道,直接受益贫困群众199户568人;二是实施小农水工程,解决灌溉难问题。投资60余万元完成莲湖村小水机排灌工程;投资65万元对毛塘、珠湖、金桥三个村灌溉渠进行提升改造;投资120余万元对枫树湾、三叉坞、杨梅弄小

(二)型水库进行维修加固,彻底解决下游农田在旱期灌溉得不

到满足,影响农作物收成问题,也避免了不必要的纠纷,直接受益贫困群众312户873人;三是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饮水难问题。投资600余万元的农村安全饮水工程主管道已全面铺设,预计年底可入户投入使用,实现自来水户户通,让群众都能喝上放心水。

(三)推行“二大模式“,产业扶持到户

一是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大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姜宅、六亩、乌鹰等村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本村气候、土壤等特点,大力发展特色产业,目前已建成了蔗糖基地、苗木基地、马家柚,规模均达500亩以上。其中,姜宅村红砂糖、红芽芋、菜籽油种植面积已达1200亩,土蜂养殖户28户,年产值达2720万元,带动周边140户贫困户。二是互联网+农户模式。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今年,全镇成立了7家农村淘宝店并投入运行,打通了农副产品线上销售渠道,其中姜宅村电商服务占线上交易额已达200余万元。

(四)打造“一个平台“,社会帮扶到户

按照镇党委、政府统一部署,以“村情民意直通车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为抓手,全镇13个村党支部牵头创建 “微党建”服务平台——村民互动微信群,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全员参与到精准扶贫行列。其中乌鹰村党支部成立的微信平台——“乌鹰乡情群”,自组建以来,已收到捐赠资金、物资总计价值人民币18万元,惠及贫困学生家庭50余户。

三、存在问题

(一)贫困户素质偏低。贫困户小农意识根深蒂固,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落后,“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严重。

(二)贫困户发展“三缺“。通过建档立卡发现,大部分贫困家庭发展都存在缺资金、缺技术、缺劳力的问题,金融扶贫可以解决当前发展缺资金问题,但缺劳力和缺技术的问题确实是一个很难马上解决的问题。

(三)贫困户因灾因病返贫。贫困户中有长期生病或重大疾病患者,不仅不能通过劳动获得收入,高昂的医疗费用,导致一些农民债台高筑,甚至重新返贫。

四、下步工作

牢固树立扶贫先扶志的工作理念,切实增强贫困户增收脱贫的信心和决心,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高度重视民生保障,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今后,我们将紧紧围绕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科技扶贫、保障扶贫和社会扶贫“五大工程”,继续以“村情民意直通车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为抓手,全面建立“核定对象、因户施策、责任帮扶、限期摘帽”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通过各项帮扶措施的落实,力争2016年脱贫400人。

(一)大力实施基础扶贫,打造“造血式”大环境。结合实际,着力谋划“十三五”扶贫和移民规划,在2016

年有计划有步骤实施20个民生项目。一是实施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项目,改善贫困家庭居住条件,力争惠及100户贫困对象;二是实施村庄整治建设,对贫困比重大的村优先安排新农村建设村点,同时加大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力度,扎实开展村居环境整治;三是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入户安装工程,力争实现自来水户户通;四是加大对交通不便、贫困发生率高的村组在水利、电网、路网等方面的提升改造力度。

(二)大力实施产业扶贫,培育增收内生动力。一是围绕我镇已初具产业特色和规模的红芽芋、土榨红糖、果蔬、花卉苗木产业发展,结合村情和贫困家庭人口资源、技能、贫困原因和产业发展意愿,大力支持、鼓励、引导贫困户加入到富民产业中来,打造“一村一品”特色扶贫产业体系;二是建立产业发展合作组织,培育和引进农业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或“专业合作社+市场+农户”等模式,提高贫困户的参与度和受益度,鼓励贫困农户以土(林)地承包承包经营权作价入股,参与发展优势特色种植业、养殖业,力争2—3年覆盖带动当地农户1000余户;三是积极对接县信用联社,实施“产业扶贫信贷通“。摸实摸清建档立卡对象自主创业意愿,帮助贫困对象争取产业贷款项目,切实解决贫困农户产业发展资金不足的困难。

(三)大力实施科技扶贫,提升就业创业能力。充分

发挥毗邻县经济开发区区位优势,对接县就业局等培训机构,组织贫困家庭劳动力参与“雨露计划”、“金蓝领工程”、“新型农民职业培训”等培训工程,实施“订单式”培训,力争每个有条件的贫困家庭劳动力都能掌握1—2项就业创业技能,积极为扶贫对象提供职业指导、就业信息等就业服务,让在“家门口”就业成为现实。

(四)大力实施保障扶贫,实现发展成果共享。加强特困扶贫对象救助,实施精准特惠救助扶贫。一是建立长效的助学计划,确保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得起学;二是积极争取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达标建设项目,及时提供大病救助、大病保险等医疗政策;三是加大应急救灾力度,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它特殊原因导致生活陷入困境,其它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之后基本生活仍有严重困难的家庭及时给予救助;四是实施民政托底保障,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由民政托底,实现“应保尽保”,确保贫困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学上、有房住、有医疗”。

(五)大力实施社会扶贫,合力推进扶贫攻坚。充分发挥“10。17中国扶贫日“平台作用,一是充分发挥“微党建”服务平台——村民互动微信群,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扶贫开发;二是搭建社会志愿者互动平台,适时成立志愿者协会,引导和鼓励在外创业文成籍成功人士关心、关注家乡发展,关爱、帮扶贫困家庭走脱贫奔小康路,激发社会潜在扶贫资源向贫困群众有效直接供给,切实强化社会合力,全力推进我镇脱贫攻坚工作再上一个台阶。

**乡2020年扶贫攻坚脱贫工作总结(最终五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