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读孟子译注后的一点感想
编辑:空谷幽兰 识别码:10-1072868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7-21 00:54:17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读孟子译注后的一点感想

读孟子译注后的一点感想

10小学教育

黎泳珊

孔孟之道都主张“仁”,孟子也像孔子一样到处游学,并经常为一些君王宣扬仁政,我个人觉得还是很佩服他的耐心和志向的。但是据《史记》记载,由于当时的君王不采纳孟子的政治主张,所以他不再过问世务,以著作的方式,阐发儒家学说,写成了《孟子》一书。这样看来,其实孟子有一腔志向,但是遇到困难了,别人不服他了,他也便就没有了那股冲劲了,显得有点消极。

为什么后世人所称道的孔孟之道在当时为什么都不太受君王青睐呢?我看完了《孟子译注》后,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孟子去到哪里,说什么都会和“仁”扯上关系。确实让我有点审美疲劳了。

在《梁魏王上》这篇译注中,梁魏王问孟子能给国家带来什么利益,孟子说只有仁义,何必说利。孟子还提到,倘若不顾义而看重利,那不夺取全部是不会满足的。重仁的人从来不会遗弃他的亲族,重义的人从来不会不顾他的君主。那时候,魏国衰落,求强之心比较急切,因此梁魏王一见面就问孟子获利的问题。那时候战国纷攘,根源在于“利”,所以孟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仁义”。其实,我觉得他看问题还是比较透彻的,对于当时的魏国来说,确实有必要以“仁”淡定下来。但是,一来就跟一个求强心切的君主说不必说利,显然也有点太急于宣扬他的主张,而没考虑到被劝说者的心理状态,所以,我在译注中,最终还是没看到梁魏王有明显被说服的依据。所以,启发了我,如果以后遇到比较急躁的学生,我可能不会先急着给他灌输我的主张,而是先顺应他,在深入浅出,慢慢给他讲道理,这样可能会比较容易让人接受。

再者,在我认为,每个国家都需要为自己的国家谋求利益或捍卫利益,而不是一味说“仁”就万事大吉。以我们今天的眼光的看,我们国家外交的最根本依据是国家的根本利益。不能为国家谋求到利益,没有一定的国力,是无法空口说“仁”的。

除了孟子的主张外,我也从译注中观察着他的为人。觉得他虽然满口仁义道德,但是很明显自己有点自视清高,有点自负的倾向。

孟子离开齐国,充虞在路上问道:“夫子神色上似乎有不高兴的样子。前些日子我曾听夫子说:‘君子不埋怨上天,不责怪他人。’” 孟子说:“那时是那时,现在是现在。每五百年必定有称王天下的人兴起,其间必定有著名于世的贤人。周兴起一来已有七百多年,从年数上说已经超过了,以时势而论也该有圣贤出现了。上天大概还不想安抚治理天下,如果想安抚治理天下,当今之世除了问我还会是谁呢?我为什么不高兴呢?”

从这段,看出孟子其实有点言行不一的嫌疑,那时是那时,这样的话显然是被人发现错误了,觉得面子有点过不去了才说出的话。但从中可见孟子志向远大,一心想当个圣贤,所以到处传播他的政治思想,但是无奈没多少君主赏识他,他自己的态度也有点消极了。但是消极之余似乎还是有点心有不甘,还不是彻底地消极了。所以一旦被别人揭穿,自己便有点怨天尤人的感觉。其实,老师作为一个传道授业解惑之人,这种前后矛盾,那时是那时这样的话,真的很忌讳说出口。学生会觉得老师说话不算话,明明自己言行不一,却不肯承认错误反而是理直气壮地说道理,我认为这个说道效果微乎其微,难以服众。

综上所述,我觉得孟子“仁义”的主张很符合和谐社会的要求,但是不能过分强调而忽略了其他对社会安定作贡献的因素。另外,孟子作为一位号称“亚圣”的圣贤,显然也存在自负的心理。

第二篇:读孟子感想

读孟子感想

本学期在通识老师的带领下,我对《孟子》这本书有了一定的理解,因此下面我就谈谈我的感想。

以前,我总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为了一个“活”字,我宁愿在遇到的一些事情面前低头,但自从学了孟子后,我顿时醒悟:原来最重要的是生命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光和热。

文章用“鱼”和“熊掌”作喻,告诉我们在关键时刻应当作出如何的选择,也含蓄地告诉我们“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道理。

我们不能因为“半斗米而折腰”,也不能在金钱、权利面前失去良知,甚至做出伤天害理、背叛国家的事,更不能使用一切手段来达到“得生”、“避患”的目的。

宋朝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在一次战争中,被敌人俘虏,在他关押期间,敌人的说客一次又一次向其赠送金钱、权势,说只要他肯为他们的国王效力,金银财宝、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他当时的反应,我不知是怎样的,但我知道他没有答应,从而被敌人拷打、用刑……。文天祥不屈不挠,始终没有答应或屈服。我想后人之所以如此敬仰他,不仅仅因为他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而在于他给我们留下的那种“舍生取义”的精神吧。

革命前辈陈毅,我们也学过他的《梅岭三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暂阎罗”,表现了一个革命者死也不愿屈服,要与反动派们斗争到底的精神。

《红岩》中的叛徒甫志高,成为了叛徒的代表人物,这些叛徒们贪生怕死,变节求荣,成为历史的罪人,遭到人民的唾骂。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是一种多么崇高的精神!我一定会在以后的人生路上坚持和学习它,做一个顶天立地、有益于人民的人!生命是坎坷的,除非有了勇气;勇气是莽撞的,除非有了理性;理性是暂时的,除非有了信念;信念是可变的,除非有了信仰。

我们努力于物质遗存的碎片中,寻找和发现人类精神和智慧的交集。信仰使我们能在变化多端的时代,以淡然自若的潇洒决胜于千里之外;以游刃有余的技能突出于茫茫人海;以泰然自若的倜傥抒写生命的美好;在时代的竞争中,成为坦然面对的真正英雄。《孟子》所教给我的正是一种信仰,一种生生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

读《孟子》,读出的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这就告诉我们磨难是成功必经之路。《孟子》告诉我们:苦难和挫折是人生的标杆,往往更能测出一个人生命的高度和深度;而瀑布的美丽之处,也并非上游河水的浩荡,而是水到断崖处,那奋不顾身的向前飞跃。现代社会竞争激烈,不经历挫折、泥泞,不通过在困难中锻炼自我,又怎么到达成功彼岸的呢?“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只有正确面对挫折,厚积薄发,才能拥抱成功,享受幸福。

读《孟子》一书,学孟子精神,就是要学习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就是要学习孟子的“善养吾浩然之气”,就是要学习孟子的正义精神,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回报社会。

阅读《孟子》我不仅仅学到了语言,启迪智慧,似乎还担当了一个重要的使命——通过我的阅读,我的血液里融入了民族文化的基因,播下民族精神的种子,无论身处何地,一定都可以诗意的栖居,无论遭到什么困难,一定都可以仰望星空!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走在生命的大河两旁,修身,正心,不怕风吹雨打、坚持信仰,使其中穿枝抚叶的行人踏着荆不觉得苦,有泪可落但没有悲凉!

学号:20*** 班级:园艺1501

姓名:杨钤

第三篇:读书笔记之《孟子译注》

读书笔记:孟子译注感

书名:孟子译注(简体字本)

译注者:杨伯峻

责任编辑:聂丽娟

出版发行:中华书局

出版时间(版次):202_年12月北京第一版

初识“孟子”是在中学的课本中,知道孟子是战国时期鲁国人,中国各代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到烂熟于心。确并未揣测他更深的意义。

再次走进“孟子”,又有了一种不同的感受。感到孟子有一种雄辩的气势,他具有丰厚的学养,刚健的气质,机智应变的能力。感受到他性善论、仁政、王道等重要思想。

其中民本也是其中之精华所在。“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摘自《孟子译注.梁惠王章句上p11》)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摘自《孟子译注.尽心章句下p258》)他认为,决定统治者统治地位的是民心的向背,民心所向是一统天下的决定因素。“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摘自《孟子译注.离娄章句上p129》)从某种意义上说人民比君主重要,所以他还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摘自《孟子译注.公孙丑章句下p64》)民本这一理念,与我们现在所说的“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有联系、共同点的。“保民”“富民”“教民”,服务人民,满足人民的需求,促进全面发展。但是也有所不同,“以人为本”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还有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这比起民本的范围就扩大了,社会进步的体现,眼界也就放得更大了。“以人为本”就像是孟子思想的发展进步的成果,历史文化的借鉴与继承。

细细品味《孟子译注》,同时读到杨伯峻老师的注释,更加通俗地明白儒家思想,中华千年的文化精髓,倘佯在浓浓的“之乎者也”中,更觉一种享受。

《孟子译注.尽心章句上p233》:孟子曰:“莫非命也,顺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尽其道而死者,正命也;桎梏死者,非正命也。”《孟子译注.尽心章句上p234》译文:孟子说:“无一不是命运,但顺理而行,所接受的便是正命;所以懂得命运的人不站在有倾倒危险的墙壁之下。尽力行道而死的人所受的是正命,犯罪而死的人所受是不是正命。”

纷繁复杂,美丽奢华的大千世界,每个人的遭遇和经历相差甚远,怎样的生活,是苦是累,是快乐是难过,在孟子看来,是我们无法抗拒的命运安排。但是他说,如果我们遵循命运发展的规律,尽到自己最大的努力,不屈服,不懈努力,奋斗不止,无论结果怎么样,都符合“正命”。在主观努力中,顺其自然。相反的,如果有人明知危险,却偏要留恋于此,违背了事物的自然发展规律,最终压于围墙,落得“非正命”。在我看来他想要告诉我们的是,尽管人无法与命运抗衡,但是人们在命运面前也不是消极的,如果我们采取积极的心态,在能够预见事物的发展的最终结果,能够知道危墙即将倒塌的情况下,就会努力躲避开行将倒塌的危墙避免无谓的伤亡。同样的道理,不违法乱纪,不做坑蒙拐骗偷的坏事,坚持仁爱善良本性,认真的去对待生活,这就是孟子所谓的“知命。”

人身难免诸多的缺憾,人生难免诸多的坎坷。如果我们一味消极的听命于,等待于命运的安排,生命便会在命运的锁链下枯萎窒息,失去应有的光彩。让我们主动的去拥抱生活,热爱生活,这就是先哲遗训的丰富内涵了。

在孟子的言语中,似乎张口便是哲理,都是我们生活中实实在在可以总结的真谛。

《孟子译注·尽心上p243》:“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孟子译注.尽心章句上p243》译文:孔子登上了东山,便觉得鲁国小;登上了泰山,便觉得天下也小了;所以对于看过海洋的人,别的水便难于吸引他了;对于曾在圣人之门学习过的人,别的议论也就难以吸引他了。

表面上指泰山之高,实际指人的眼界。这一点告诉我们要不断寻求突破,超越自我,不断积淀,使自

己站得更高看得更远,形成更开阔的视野和人生境界。在生活和事业的征途上,我们经常都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的发展,或者“一叶障目”,被一点小障碍阻挡了视线。为眼前利益的迷惑而看不到长远的发展呢,为视野不够开阔而错失了机遇。因此我们要努力登上人生的“泰山”,观到事业的“大海”,摒弃“井底之蛙”的心态,做一只向往“井外世界”的“青蛙”,向着更高更远更开阔的境界靠近。

而“观水有术,必观其澜。日月有明,容光必照焉。流水之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译:“看水有方法,一定要看它的壮阔的波澜。太阳月亮都有光辉,一点儿缝隙都一定照到。流水这个东西不把洼地流满,不再向前流;君子的有志于道,没有一定的成就,也就不能通达。”

这里,杨伯峻老师的翻译已经明白地告诉了我们怎样理解原文。想要自己能都不断成长,不断进步,我们要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而不能够盲目的寻找。有了目标、方法,我们就要有坚定的信念,朝着已定的方向,前进、前进!

并且,在此书中,我还可以扩展知识面,了解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谓受益匪浅。

我想流传千年的璀璨文字,是需要一遍一遍读的,反复琢磨、推敲,然后运用、传播。Disiye77

第四篇:读《论语译注》有感

读《论语译注》有感
——浅谈小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 大邑县三岔镇高山小学周京平
最近,我读了杨柏峻译注的著作——《论语译注》。阅后发人深 省,这些不因时代更迭、岁月变迁而褪色的真知灼见,感悟出读书的 真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说的就是小的时候养成 的习惯会和他的天性一样自然,这个时期养成的习惯决定了一个人的 人格。小学阶段,尤其是低年级更是培养学生养成好习惯的关键时期,俗话说: “习惯成自然。”有人说: “读书足以移,足以博彩,足以长 才。”每当听到这句话时,身为教师的我,有一种本能的责任感油然而 生。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非常重视对小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如何 培养孩子的读书习惯呢?我结合长期的小学教学实践和当前的要求.提出以下设想:

一、激发兴趣。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 之者。”可见,学生有了读书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读书产生 主动需求,才会将教师的“要我读”转化为“我要读”。因此培养小 学生浓厚的读书兴趣,是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关键。要激发他们的读 书兴趣和愿望,提高他们的读书能力和认知水平,首先就要根据学生

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帮助学生选好读物,引导学生读好优秀的课外 作品。一般说来,低年级学生的思维主要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应 选取图文并茂的课外读物; 中段和高段的学生的思维已由具体形象思 维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因此,可以适当地选择一些逻辑性、说 理性较强的读物给学生读书。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选择 的内容应较广泛,可涉及儿童生活、历史故事、科学常识等;体裁应 多样,可以是诗歌、散文,也可以是小说、童话、寓言,不拘一格,只要是思想内容健康,有教育性,对儿童的思想、品德、智力、情感 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影响的文学作品,都可以推荐给学生读书,这样学 生才能博览群书。

二、学会方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 以“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才会使学生终生受益。同样,读书也 应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让学生愉悦地读,快乐地读,从中感悟作者 的思想感情,与作者心灵交汇,产生共鸣。1.读书笔记法。读书可以让我们的思想改变,读书可以让我们有更多反思,读书 让我们有更多的感悟。低年级的孩子是一张白纸,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对什么都充满了好奇,但是读书能力还不强,这就需要老师给他们指 指路,以故事为载体给他们讲

讲读书的方法,孩子们一定会记忆深刻,受益匪浅。比如:

毛泽东的不动笔墨不读书法。毛主席每读一本书,一篇文章,都 在重要的地方划上圈、杠、点等各种符号,在书眉和空白的地方写上 许多批语。有的还把书、文中精当的地方摘录下来或随时写下读书笔 记或心得体会。毛主席所藏的书中,许多是朱墨纷呈,批语、圈点、勾画满书,直线、曲线、双直线、三直丝、双圈、三圈、三角、叉等 符号比比皆是。2.读思结合。子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的核心是思维,在 读书教学中,学生想象丰富,不仅可以更充分更深刻的领会作者的思 想感情。寓情于景,留给学生充足的想象时间;创设安静的环境,留 给学生开阔的空间,让学生在语言文字所描绘的情境中,去驰骋想象,拓宽思维空间。如果读书时走马观花,不动脑子,你就是读完所有的 书,你也不会有所得。因此要让孩子养成读思结合的习惯,通过与文 本的对话,与作者的对话,与文中人物的对话,达到心灵的沟通,精 神的共鸣。在读书中放飞想像的翅膀,大胆想像,多方质疑。读书完 后,还要掩卷而思,看看自己究竟有何心得和体会。三.锲而不舍。书中说: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在培养学生读书习惯的过程中 有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是如何安排学生读书时间的问题。如果学生整 天埋在作业堆里,那读书只能是一句空话。应该保证学生每天有一段 独立的读书时间,使学生能仔细读书、品味、享受。读书时间的“充 足”可以把它巧妙的拆分一下,我的操作是同桌两个人发一个读书记

录本相互纪录每天的看书时间。要求学生在学校里自觉利用课余时间 看书,不少于 30 分钟,也不要求一次要看满 30 分钟,不定时的自由 安排。通过学生操作的情况来看,基本上都能达到这样的要求,因为 门槛低,学生更容易坚持,并且利用班会课每周做一个小总结,评比 出看书积极主动性高的孩子作为这一周的读书之星,让学生乐于坚 持。其实这并不繁琐,因为当坚持到一定的时间,读书变成不再是一 种任务,而是一种自然的生活状态时,其实也不再需要这些操作来辅 助,所以,慢慢地我就会让一些读书自觉性高的孩子不再做纪录,是 给予他最大的褒奖和信任。另外,每周应该有一节独立的读书课,提供一个好的读书交流氛 围,形式可以多样: 比如推荐读物课、读书方法指导课、自由读书课、读书汇报课、读书欣赏课。这些课并不是给语文教学增加的重压,而 是把读书课与语文教学甚至是班会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比如以语文 教材中的单元主

主题来拓展读书,四年级在讲到“智谋”这个单元的时 候,就十分自然地开展了一节《三十六计》的读书汇报课,既拓展了 知识面,又强化了这个单元的主题思想,达到了双赢的效果,何乐而 不为呢?并且,坚持每周进行一次欢乐读书会的活动,让学生将书中 收获通过各种形式表现出来,可以是课本剧、诗歌朗诵、知识竞猜等。给学生提供一个分享收获的机会,也激励学生坚持读书的好习惯。一 周一次读书会的操作还要注意到,如果每次都在全班范围内进行,一 堂课不能让所有孩子一一的展示,所以我采用一周一个大组主办的方

式,全组每个人都必须要参加,这样让学生的参与面更广,也让学生 有更充裕的时间来准备,让节目的质量更高一些。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的这句名言,形象地说 明了书籍对推动人类文明的作用。良好的读书习惯,是一个人终 生的宝贵财富,也是他终身学习的坚实基础。诚然,良好的读书习惯是在坚持不懈地反复练习中养成的,光说不练是不行的,没 有耐心和恒心也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都 应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断积累。亲爱的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一起创造一个 温馨、和谐的读书环境!一起养成一个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


第五篇:读《论语译注》有感

读《论语译注》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一部记录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其中不少言论颇具哲理,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我们每个人从小都受到了《论语》的熏陶,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等等。其实,《论语》的道理都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我们,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它教会我们如何看待人生,如何做人,如何增强幸福感,感悟人生的真谛。尽管我对《论语》仍是一知半解,但读《论语译注》后,受益匪浅,感悟颇多。

心态决定一切。孔子告诉我们做人的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这就是告诉我们,如何用平和、感恩的心态来对待生活中的缺憾与苦难。首先,我们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遗憾,不能纠缠在里面,否则只能加重我们的苦痛;其次,我们要尽可能地用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来弥补这个遗憾。虽然我们无法左右外面的世界,但是我们可以让我们内心的世界变得更加从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现实中我们都在恪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信条。我们都要求自己对人,不要太过苛求,要多一些宽容和理解,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彼此之间留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心情愉快,和睦相处。我曾看过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牧人捉住小猪,小猪大声嚎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它的嚎叫,便说:“牧人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牧人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住我,却是要我的命呢!” 所以说,立场不同、所处环境不同的人,很难了解对方的感受。因此,我们要学会用对自己的心去对待他人,学会换位思考,遇事先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想,多体会他人的难处,就可以做到仁者爱人。海纳百川,靠的是宽容的心。在工作、生活中我们多为他人着想,实际上是为自己铺路,宽容不是纵容,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多考虑别人的自尊和承受度。善待别人,等于就是善待自己,无论生活受到怎样的伤害,不必忿忿不平、耿耿于怀、怀恨在心。学会忘记,学会感恩。

要勤学善悟,学以致用。孔子在治学态度上,要求我们要有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治学方式上要求我们一定要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孔子也是这样做的,他本人没有呆在家里研究人与人的关系,而是周游列国,四处讲学。他还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读过了千万本书后,悟出人世间的道理,写出了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的六本书:《诗》、《书》、《礼》、《乐》、《易经》和《春秋》。因此,我们在工作中,首先要勤奋学习,其次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再者要学以致用。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我们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才能提高我们在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必须认真读书和思考,养成经常思考问题和总结自己的习惯,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判断,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才能使自己不断温故旧学、收获新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要多向身边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在我们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要想在本职工作中有所作为,真正胜任本职,就要多听、多看、多问、多思,以我们的身体力行结合别人的间接经验才能使我们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孔子教给我们快乐的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内心的安宁。而生活的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人、对事的看法。一个人的视力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看出去,无限宽广地拓展外部世界;另一个是向内看过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世界。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

你的态度决定了你一生的高度,你认为自己贫穷,并且无可救药,那么你的一生将会在穷困潦倒中度过;你认为贫穷是可以改变的,你将会积极主动地面对贫困。其实,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无关与内心相连。我们今天的生活与过去的生活已不可同日而语,我们享受着高度发展的文明带给我们物质上的享受,也承受着巨大的生存压力和烦躁不安的心绪,越来越多的人在追求物质和名利中丢失了自我,丢失了快乐。看一看我们的身边,有了小车,嫌自己的小车不够档次,要换新车;有了房子,嫌自己的房子没有人家的面积大,要换豪宅;有了一种固定的职业或收入,但还嫌自己赚得不多等等。生命本来已经很短暂,何苦还要自寻烦恼?我们一个人在三十岁以前通常用加法生活,就是不断地从这个世界上收集我们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经验、财富、情感、名誉等等。三十岁以后的年纪,我们就要开始学会用减法生活,也就是要学着舍弃那些不是你心灵真正需要的东西。因此,我们要学会选择,学会舍弃;人生有进有退,有加有减,进退自如,加减适当;不要灰心丧气,不要怨天忧人。

《论语》这本书是儒家思想的精华,对于《论语》的感悟每个人理解程度不同,感受也会不同。但一本好书,可以慧智;一本好书,可以明心。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绿化精神荒园的绿草,是陶冶人格情操的花香。读书使人明智,读书使人明理,健康向上的书籍能让我们明辨是非,懂得礼仪廉耻,在好书的引导下调整我们奋进的方向,用准则来约束自己的行为,用信条来支配自己的行动,用事迹来引导我们的思想,在精神的世界里为自己建造一座无与伦比的心灵花园。这样,你就不会再为自己的困惑而担心,你将获得的是享受、是信心、是勇气、是成功。读书决定着一个人的修养和境界,关系着一个民族的素质和力量,影响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一个不读书的人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不读书的民族也是没有希望的!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就相当于我们长了一双飞向成功圣地的翅膀,防止我们的知识老化、思想僵化、能力退化。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一起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读书环境!一起养成一个读好书、好读书的习惯!让书籍帮助我们越过重重困难,真正做到善于学习、认真做人、享受生活!让我们一起进一步推动读书活动的开展,让我们在读书学习中把握人生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体会人生的价值、实践人生的追求!

读孟子译注后的一点感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