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论《驮水的日子》的艺术审美特征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论《驮水的日子》的艺术审美特征
汉语言文学专业
军旅作家出身的温亚军,早年曾在新疆居住十余年,其小说背景大多是奇丽神秘的西部荒漠。其短篇小说《驮水的日子》(《天涯》202_年第3期)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小说讲述了一个上等兵赶驴下山驼水、将一头倔驴变成了一头温顺的驴故事。作者借助独特的审美体验,赋予了小说中驴以灵性,同时描写了边疆士兵生活,表现了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人与动物之间亲密的关系。小说中没有激烈的矛盾冲突,展现了人与动物的冲突、融合、分离,讲究的是一种生命哲学,处处充满对生命的体悟与关怀。小说的叙述语言灵动、平缓,又深情、虔诚,叙述中充满着朴素的自然观和生活观,对生命怀着珍惜和敬畏之情,同时这种对人类生存、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性的思考富有深度,体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生命意味。现代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失语症候,而小说中的人与动物的思想交流、情感共鸣就显得理想化、难能可贵了。借助生态批评的方式,分析小说的内在的艺术审美特征,希望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小说传达的形而上的情感。
小说中驴的性格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第一,驴从不断地摔挑子、不愿意下山驼水变成后来在上等兵手里说走就走、说停就停的可爱模样,表明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需要不断磨合、探索的、互相适应的过程。小说中在下士手下,驴根本不愿意驼水干活。在上等兵手里,刚开始驴也是有脾气的,可是一连几天被上等兵强逼着必须驮够四桶水才能休息之后,驴就被驯服了,没有了脾气。在这个调教的过程中,上等兵没有辱骂驴,没有抽打驴,只是耐心的以一种温和的方式告诉驴:你必须驮水,每天四趟,这是你的工作。由于上等兵的爱惜和耐心的调教,以后的日子里,驴没有了那份暴烈,在上等兵不愠不怒、不急不缓的调教下逐渐熟悉了驮水的线路、工作细节。于是驴变得心平气和,接纳了上等兵,和上等兵亲密起来。第二,当上等兵为驴起了个名字黒家伙时,驴一开始不明所以,等慢慢听惯了才对这个名字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也是一个磨合的过程。
小说能够突破人与动物的界限,让人与驴在思想交流方面毫无障碍。第一,驴听得懂上等兵的话,比如上等兵会对驴说“走吧”、“你自己回去吧”、“路上不要贪玩”等等。因为驴熟知上等兵走在山间小路上的节奏,驴就完全信任上等兵,上等兵也完全信任驴,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来说,驴是听得懂人话的。第二,在往返山路驮水的过程中,驴是富有人性和灵性的,它就像一个善于合作的伙伴、朋友。驴“到了河边,上等兵只需往驴背上的桶里装上水就行,水装满了,驴驮上水就走。”第三,上等兵和驴亲如手足,爱如恋人,交流起来自然比其他士兵更容易、更亲密、更有趣。上等兵对驴的感情愈益深厚,这一点可以从上等兵为驴起了个叫黒家伙的名字上看出来。上等兵把驴视为连里的一员、战友。这样一来,上等兵和驴的关系又近了一层,这反映出人和动物亲如一家的理想状态。
通过大自然这个媒介,小说表达了一种人与驴的感情共鸣。第一,上等兵和驴产生过许多次情感的共鸣。有一次,上等兵在山沟里拉稀,没有跟着驴,可驴独自将水驮回送到了目的地。驴像人一样富有感情,这时它以为上等兵因为它自己独自回到连里惹得他生气了,于是驴流露出伤感,可当它感受到上等兵没有生气而是激动的喜悦时,驴又转悲为喜。可见,驴和上等兵的感情非常深厚。这样深的感情使得上等兵不能自拔。第二,上等兵与驴之间的情感媒介与人际交往的媒介不同。上等兵和驴亲密无间,他亲吻它表示表扬它的勇敢,而它甩尾巴表示高兴。另外,上等兵和驴分别的那一天,驴下山走得特别慢,在上等兵眼里,驴这是对他的依依不舍,后来驴又在下山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奔向上等兵,达到了一种情感上的共鸣,而这种共鸣是依靠各种无声无色的媒介载体来传达的。
小说中人与自然的相处充满美感和诗意,融入自然,才能更好地体会“生活在别处”的韵味。第一,在作者富有感情的笔调中,读者可以体会到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欢乐与深情。例如上等兵“不再牵它了,让它自己走,他跟在一边,一人一驴,走在上山或者下山的小道上”,这是一种人与动物达到的知心与欢快。虽然小说故事单薄,人物简单,但语言充满诗意,创造了一个优美的真情的意境。不急不缓,娓娓道来。作者在部分描写景物的地方追求诗性思维,善用诗意感觉的语言来渲染氛围,能叫读者的感情进一步投入到小说的故事之中,具有很强的生命感染力。第二,作者描写驴的眼神的时候,写道驴的眼神如女人一般温柔多情,湿湿的。这样的场景就像是人与人之间才有的恋情或者其他的感情,那种含情脉脉的眼神似乎是在传达一种立于人世之上的美的形式。这样的存在无疑是真实感人的,它不属于人类本身,也不属于自然界,它属于宇宙,是和谐统一的宇宙孕育了这种跨越时空、见诸于人与动物之间的情感。
人不是自然的主宰,人与其他自然界的生命一样神圣而有魅力。其一,小说中写到的自然界的生命并非只有驴,还有山间的各类生命,包括青草、小昆虫等。在穿插这些灵动的小生命的时候,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宜人,如“被嚼碎的青草的芳香味”,“小昆虫振翅跳跃”,“风钻入草丛拱出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黑家伙”的身影“竟是这山中唯一的动点”等等,这是远离尘世,天地一合的感情。现世的功名利禄、幸福痛苦都被淡出,在充满灵性和善意的大自然中,和驴一起度过的时光让上等兵十分留恋。在小说的结尾,作者又重复说了这个山中唯一的动点。这象征着生命的灵动,旺盛的生命。其二,《驮水的日子》中的名字是“下士”、“下等兵”,只有一个有名字的是那头叫“黑家伙”的毛驴。自然界的生命就是温亚军小说中没有姓名、然而影响着一切的东西。什么样的故事,看来并不是温亚军真正关心的,他需要表达的是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是一种突然来自心底的深沉的情绪。
小说的人物设置成对出现,在对比中彰显人与自然的和谐终将战胜困难。第一对是上等兵与下士、新兵。在上等兵接手赶驴驮水这个工作之前,是一个下士 在做。俩人形成鲜明对比,下士比上等兵等级高,因此下士脾气倔,没有耐心,与驴搭档负责全连的运水工作时没有采用合适的方法。与下士相反,上等兵虽然平时沉默寡言,但脾气好。他积极迎接挑战,不急不恼,对驴有耐心和同情心,注意调教的方式方法。最后与驴达成默契,并在一次又一次的运水工作中和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另外,上等兵考上军校与驴分别时,准备接手驮水工作的新兵与上等兵相比,也显得没有耐心。结尾写这个新兵意味深长。总有人永远学不会与自然交流,这浸透着生命独特感悟的悲凉,永远是自然界的矮者。从反面衬托上等兵的可贵之处,告诉人们要有与自然和善共存的道理。第二组人物是连长和司务长。司务长眼里只有钱,注重利益,目光短浅,因为一条牦牛的钱可以买两头驴的缘故就没有买本应该买来驮水的牦牛,而是选择了更加便宜的驴。后来,下士没法赶驴去驮水时,司务长又主动找连长希望下山用驴换购一头牦牛回来,他却没有想到要与驴达成一种共识,对自然与动物没有感情,心思不够细密和敏感。他与动物无法建立一种共鸣,在动物面前就像一个失语症患者。与之相反,连长显得更通达。他没有同意司务长换购牦牛的意见,而是主张调教驴,另外连长很聪明,他看出问题不仅在驴身上,而且还在下士身上,于是把负责驮水任务的下士换成上等兵。连长对驴的驮水能力以及上等兵的能力深信不疑,而且也十分支持上等兵连夜调教驴的作法。
生态批评赋予的哲学的思考在这篇小说里则体现为分别与放弃、驯服与和谐。一是分别与放弃。上等兵在得知自己要上军校之后,便伤感起来。其实,上等兵心里清楚,不管上等兵考不考得上军校,他和驴是注定会分开的,这让他很难受。可是他又不能放弃自己的理想与追求。这样的别离是建立在生命意义上的,并不是简单的出走或者下山,作者试图表达一种人与动物的难舍难分的情感。上等兵的离开,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亦是达到了一种永恒。人有许多的追求与理想,这些都需要人离开自己的土地、原有的情感,走向一个陌生的、冒险的地方,探寻人生更多的秘密。可是,曾经拥有过的风景、朋友,却必须放弃。这里的放弃,也是一种对自然的爱的割舍与减少。人与自然,本该一体,亲如一家。可如今,这些美好的事情,只能在小说里留恋了。二是驯服与和谐。小说中仅用了5700余字描述了一个理想化的故事,表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之美。作者温亚军用另一种方式阐释了这种美,即富有中国色彩的道家哲学。小说中的上等兵未伤驴之野性与率性,通过“道法自然”的方法,驯服了驴,成就了一段美妙的故事。
第二篇:论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
内容 摘要:从歌唱 艺术 心 理学 的角度出发,运用 音乐 美学的思想和 方法,对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探索性的 研究。笔者认为:歌唱艺术审美就是歌唱者对声乐艺术美的一种心理感受。在歌唱审美中,歌唱者扮演着一个审美主体的特殊角色,他既是审美者,又是美的形象的表演者和美的音响的创造者。歌唱艺术是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及生命升腾的展开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其审美功能与价值,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歌唱者只有从歌唱声音、音乐感觉、情感表现、艺术形象等方面去领悟和体会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把所有美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倾注在歌唱之中,把美的声音与情感融为一体去揭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绪,才能使歌唱艺术富有生命力,并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关键词: 歌唱艺术 审美特征
探寻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展示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美好感受,体现歌唱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需求,塑造感人的歌唱艺术形象,构筑理想的艺术境界,追求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对于歌唱艺术的 发展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歌唱艺术审美的认识。在音乐艺术中,歌唱的审美是歌唱者对歌唱艺术美的一种感受和体验。任何人对现实生活中美的生活、美的事物以及对美的艺术的欣赏都是一种审美活动。相比较之下,歌唱艺术在展示其审美功能的方法和形式上是极其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因为歌唱艺术美的构成法则,不仅在于歌唱审美的功能与价值上,而且还在于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从美学角度来看,无论西方美学强调音乐形式属性的“听觉艺术”、“情感艺术”,还是 中国 古典美学的“心声结合”与“心物结合”、“听觉——心觉”艺术,作为艺术审美对象,歌唱艺术其审美价值都存在于整个审美活动过程 —— 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中。也就是说,声乐艺术作品不是离开主体独立存在的,它的价值“正在于它以其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呼唤并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主体审美的自由创造”。“它在本质上是一个 问题,一句向起反应的心弦所说的话,一种向情感所发出的呼吁”。歌唱艺术正是这样一种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生命升腾的展开形式,是一种“有生命力的形式”。歌唱艺术以它独有的魅力,从审美创造到精神愉悦,在广阔无垠的音响空间里,回荡着激情昂扬、细腻深情、如泣如诉、扣人心弦等美妙动听的声音。没有哪一种艺术能像歌唱艺术一样,拥有如此众多的热爱者、参与者和审美从众者。这就要求在声乐作品的演唱中,必须渗透着歌唱者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歌唱者只有在歌唱时把自己所有的情感都倾注在作品之中,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审美感受和爱憎情感,通过歌唱形式全部呈现给听众,才能使听众从中得到美感和享受。歌唱艺术作为人声音响的美,它是以文学作品的语言美、音乐作品的旋律美、歌唱的声腔美、表演动作的形态美和乐器的伴奏美为基本构成要素。在一般的音乐审美活动中,欣赏者是审美的主体,音乐是审美的客体,而在歌唱审美中,歌唱者扮演着审美主体的特殊角色,他既是一个优秀的审美者,同时又是美的声音的创造者,歌唱者只有具备高超的审美能力和歌唱水平,才能创造出美的歌唱声音,为听众提供美的审美音响材料,使听众获得美的享受。可见,歌唱艺术的审美感受和体验是具有一定审美态度和超越意识的主体,在以某种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客体)的呼唤下,经过生理愉悦到精神愉悦乃至精神升华的心理感应过程。它包括了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因素,是美感经验的基础和出发点。在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比如当你听到某一位歌唱家的歌声以后,在未听清楚歌词与旋律时,就已经被他那明亮清脆、悦耳动听的声音深深地感动了,当你听到某种不同的声音时,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有些声音会使人产生兴奋或轻松的感觉,有些声音会使人产生忧伤的感觉,有些声音仿佛使人感到微风拂面,十分美妙,并在很短时间内就可以激发我们对歌声美的感受。因此,研究和确立正确的歌唱审美观,形成正确的歌唱审美感受,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应当引起广大声乐教师和歌唱 学习者的高度重视。
二、歌唱声音的审美特征。
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学习歌唱的人,首先要充分认识歌唱声音审美的重要性,应当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形成正确的声音审美感受。歌唱者对声音的审美感受,实际上是根据自己以往形成的听觉经验,依靠长期积累的声音形象,在内心构想出实际的艺术形象,并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实践证明,“如果单纯追求生理方面的感觉,歌唱的声音就会缺乏美感,似乎只是一些纯技巧性的肌肉声,是一种没有任何表现力的声音”。这样的声音是毫无价值的,是不会打动人的心灵的,更不会使听众得到美的感受和享受。因此,歌唱者必须建立良好的声音美感。歌唱者只有把声乐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美好情感融入到自己的歌声之中,他的歌唱才能具有美感,才能产生更强的艺术感染力,才能引起听众的共鸣,打动听众的心弦。
笔者认为,对歌唱声音的审美,不能仅仅局限于听觉与情感方面,还要进一步从歌唱者的视觉、味觉、触觉等方面的美的感受上去把握。因为歌唱审美心理要通过想象和联想,它不仅要让耳朵听到美的声音,似乎还要让眼睛也能看到美的声音的色彩,让味觉感受到美的声音的味道,让触觉感受到美的声音的力度和分量。如通过视觉看到美丽的景色,感觉很好看,进而引发赏心悦目的美感感受和体验,然后再通过歌声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又如当你听了某一位歌唱家的演唱后评价说:“他的歌唱声音很甜美”等等。这说明人的感知系统的味觉器官对声音产生了美的感受,如同你通过味觉尝到了蜜糖一样,感觉很甜蜜,进而引发了愉悦的情感体验。再如当你听到“她的声音很柔和、细腻、富有弹性”等等。这种评价是来自人的触觉器官对歌声的一种审美感受。无论那一种感官的审美感受,就其实质来说,都是对声音的审美评价。声音美感的构建和培养除了声乐教师的悉心指导之外,主要应通过歌唱者自己的心理感觉去细心体会和领悟,应充分发挥和调动人体各种感觉器官的作用,感受和体验声音的美感。虽然说人体各种感知觉器官是来自大脑的不同反应,但在歌唱艺术审美中,各种感官却可以打通,交互作用,即产生文学上所说的“通感”现象。所以说,歌唱者的声音审美应该是“通感”现象的产物。如当你看到白色和听到明朗的声音时,会感到一种淡雅、纯洁的情绪和情感;看到黄色和听到明亮的声音时,使人产生活跃、欢快的情绪和情感;抚摸柔软的物品和听到轻柔的声音时,使人产生柔和、细腻的感觉等等。
在歌唱声音的审美中,对歌唱声音的波音技巧的运用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歌唱声音的波音技巧是歌唱的生命线,缺乏波音的歌唱声音是没有生命力的声音。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你聆听了一个没有歌唱方法者的演唱以后,总会认为他的声音生硬、僵直、浅白,喊叫的成分较多,显得很刺耳、很难听,其原因是他的歌声里严重缺乏波音。“从歌唱声音的艺术角度来讲,没有波音的歌唱声音就不是乐音,其歌声也就不具有美感”。自然、良好的波音技巧是在正确的发声基础上形成的,掌握了 科学 的发声方法,就能获得美好奇妙的波音,使歌唱的声音增添异彩,魅力无穷。曾经有人认为“歌唱的波音是天生的,不可训练”,实践证明这种观点是不科学的,波音完全可以经过科学的发声训练来获得。歌唱的波音是通过母音振动表现出来的,波音的产生离不开母音频率的快速振动,这种振动能够超出歌唱者本身有意识控制的范围。歌唱声音的波音振动频率与歌唱声音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音高频率则高,(振动次数越高);否则相反。歌唱声音的波音振动频率不能过快,也不能过慢,振动次数过快就会产生尖细、刺耳的声音,振动次数过慢就会产生一种慢速的、大波浪曲线感的声音,犹如电压不稳,忽高忽低,也很难听。歌唱的波音振动频率只有适度,才能使歌唱出来的声音具有美感。
此外,对歌唱声音音色的审美也是歌唱声音审美中不可忽视的又一重要因素,应值得每一个歌唱者积极探索和潜心研究。因为,歌唱的音色是歌唱者心理上的思维反映,漂亮的音色能为歌唱的声音带来金子般的光辉,没有漂亮的歌唱音色,就不可能生动地表现声乐作品的情感内涵,那种失去光泽的歌唱声音是毫无价值的,绝对不会产生任何美感。
三、歌唱音乐感觉的审美特征。
在歌唱艺术的表演中,音乐感觉的美感是歌唱审美的重要方面。歌唱艺术的审美愉悦和审美情感是靠歌唱者的心理感觉而感受的。一个成功的歌唱家和演奏家在演唱、演奏时,都会有一种独特而奇妙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对音乐的审美感觉。它不仅能使歌唱者充分地表达声乐作品,而且更能打动听众的心灵,并同时唤起听众与歌唱者同样的审美感受。歌唱者的音乐美感除了良好的天资以外,主要应在长期的音乐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养成,不断提高。对于歌唱者而言,不但要注重音乐审美感觉的培养,而且要重视音乐的音准、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基础训练,还要注意体验生活,观察日常生活中人们说话时的情绪、语调和心理状态,观察动人的景色和美丽的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美感,观看著名歌唱家、演奏家的艺术表演,倾听美的音乐,从中领略声音与语言的美感、韵味与风格的美感、情感与形象的美感等等。还可以通过阅读小说、朗诵诗歌、观看电影、电视等途径,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体验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内在的情感活动,丰富音乐感觉的美感性。
四、歌唱情感的审美特征。
歌唱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而情感审美又是歌唱艺术的重要因素之一。歌唱情感的审美是一种心理反映,包括了声音技巧和情感表现两个方面。在歌唱中,声音的美感是重要的,但歌唱情感审美也不能轻视,二者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歌唱时不但要追求声音的美感,而且要注意声音的情感表现,只有做到声情并茂,才能达到歌唱艺术的最高境界。情感是歌唱艺术的核心,歌唱又是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表现情感。歌唱是情感的美化和升华,要想把审美情感正切地表达出来,就必须“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声乐作品所表现的情境之中,才能赋予歌唱以感人的魅力。声乐作品能否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让听众得到美的情感的感受,关键就在于歌唱者需要准确表达作品的内涵,从心灵深处爆发出一种把自己美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强烈愿望。
第三篇: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题 目: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指导老师:
学生姓名:
班 级:
学 号:
南京体育学院奥林匹克学院
《艺术学概论》科目学术论文
202_年6月11日
论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电影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仅仅有一百来年的历史。然而这门新兴艺术在诸多艺术门类中却是最具综合性的,同时也是发展最快﹑影响最大的艺术。电影是一门可以容纳文学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综合艺术,但它又具有独自的艺术特征。电影艺术不断的使用现代高新科学技术,使其获得无与伦比的表现力,因而拥有了大量的受众。本文将从电影艺术的发展历史﹑电影艺术的基本分类﹑电影艺术的主要特征三大方面浅析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
一﹑电影艺术的发展历史
电影是在摄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八八九年,狄克逊在美国拍摄了一小段连续的画面,只是表现一个人打喷嚏的短暂过程,被看做是电影的萌芽。初期电影只是生活片段的简单记录,还不具备艺术的性质。进入二十世纪,有情节的戏剧内容才被引入电影。美国导演格里菲斯把电影从戏剧中解放出来,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其标志是把组成电影的基本元素由场景变成镜头,由此便产生了镜头的剪接,也就是蒙太奇。
蒙太奇是从法国建筑学上借来的名词,原意是把各种材料按照总的计划安装在一起,使它们各自的作用上升到更高的境界。它可以使镜头之间通过组接,产生1﹢1>2的效果。格里菲斯在《党同伐异》中表现在法庭上看着无辜的丈夫被判罪的妻子的痛苦时,只集中拍摄她痉挛着的双手。《红色娘子军》里,琼花看到地主南霸天,便违反侦察纪律开了枪,紧接的镜头是队长把缴下来的琼花的枪往桌上一拍,避免了向连长汇报的经过。动作是中断了,但剧情是连续的,人物关系是发展的。这种分解与组合的作用,使电影具有高度集中概括的能力,使一部不到两小时的影片能象《公民凯恩》那样介绍一个人的一生,涉及几十年的社会变迁。
但是无声影片由于没有声音,只能依靠形体动作和字幕来进行表达,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环境的真实气氛和画面的逼真性,影响了电影的艺术效果。一九二七年有声电影出现,使电影突破了单纯依靠视觉的局限,成为一种视听艺术。到了现代,电影不但是现代人最重要的娱乐方式之一,而且已经成为体现现代人类最高精神活动和审美理想的重要艺术载体。与传统艺术形式所经历的循序渐进的漫长发展历程相比,电影艺术的发展史几乎可视为一个奇迹。在短短的一个世纪里,电影艺术从萌芽、成长到成熟完善,并且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开放式和高度适应性的姿态,迎接新世纪的艺术革新和新兴艺术形式的挑战。
二﹑电影艺术的基本分类
电影的主要类型,按传统说法是“四大片种”,即故事片﹑美术片﹑科学教育片和新闻记录片。
故事片是电影艺术的主要类型,它以叙事的方式,通过刻画鲜明的人物形象和描述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感情的,具有强大的艺术感染力。故事片的创作是以剧本为基础的,可以说一个好剧本是一部好故事片的灵魂,同时对于导演和演员也有很高的要求;摄影﹑音效等也是重要的构成因素。故事片由于题材和接受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历史题材片﹑战争片﹑武打片﹑科幻片﹑儿童片等等。故事片是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电影题材,因而对它的探讨是电影艺术的主要方面。
美术片的人物造型和背景绘制,首先要根据导演的统一构思,采取美术的手段来创作,把动作分解成一系列画面,一一拍摄下来。现代电脑绘制技术给美术片制作带来很大方便。夸张﹑变形是它常用的手法。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人华尔特•迪尼斯创造了米老鼠和唐老鸭的生动奇特的形象使得动画片为世人所熟知。中国动画片也有较长的历史,早期的动画片采用水墨画﹑皮影等形式,形成了鲜明的民族风格,产生了《大闹天宫》《阿凡提》这样过的经典。现代国产漫画虽说受到政府的大力扶植,却有着粗糙滥制﹑抄袭﹑题材单一等现象,好作品乏善可陈。若不是相关部门对日漫采取限制措施,恐怕日漫早已在国内大行其道。我以为现代国漫更多的是缺乏创造力与人文关怀,跟风之作泛滥。目前许多国漫都采用3D技术制作,殊不知绝大部份日漫仍然停留在二维层面,是日本人裹足不前么?其实不然,现在的三维技术表现力算不上绝对成熟,3D动画成本也大,而那些拿着国家补助大肆制作3D动画烂片的人着实可恶。
科教片是以传播科学知识和推广技术经验为目的的电影题材,内容包括一般科学原理与常识,科学技术领域新的发现与发明,新技术的应用等方面。新闻记录片是一种新闻报道的直观形式,能够直接地及时地拍摄新闻发生现场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科教片和新闻记录片虽然都要求绝对客观的反映事实,但是在思想与结构的构思﹑形象表现与画面构图等方面也要追求艺术性,否则也要削弱影片的力量。
三﹑电影艺术的主要特征 运动的画面语言
电影主要是依靠画面来表现的,电影构图是结合被拍摄对象和摄影造型要素,按照时间顺序和空间位置有重点地分布、组织在一系列活动的电影画面中,形成统一的画面形式。这不同于绘画、摄影具有静止性的画面根本不同。它不是通过瞬间来反映生活,而是可以直接反映生活的某些过程。蒙太奇是电影画面的主要表现手法,上文已有叙述,这里不再赘述。长镜头也是构成画面语言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采用较长时间不间断的连续拍摄,比较充分而且更具有真实感地交代出一段情节或一个场面。台湾导演侯孝贤、日本导演沟口健二及希腊导演安哲罗普洛斯都可谓使用长镜头的高手。其中侯孝贤以其固定镜位的长镜头而著名,沟口健二的长镜头则摒弃了复杂的设计,安哲罗普洛斯拍摄过几个极具风格化的360度环形运动的长镜头。随着摄影条件的不断改进,如追随摄影、空中摄影等,以多种方式使用的长镜头具有更大的可能性。
色彩的情感内涵
色彩有冷暖色调,比如,红色,使人联想起火焰,所以给人温暖、热烈、热情奔放的感受;黄色使人联想起太阳及其光芒,所以,也是温暖、温馨、幸福的暖色调;而黑色使人联想起暗无边际的黑夜,所以让人感到肃穆甚至恐怖;蓝色使人想起广阔的天空,所以有辽远宁静的感受„„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自我认识和感觉的不断积累,从而赋予了客观的色彩以情感的内涵。色彩强烈的表情性,使它成为电影影像一个十分重要的抒情手段。把红色的表现推向极致的当数我国著名导演张艺谋。他的影片《红高梁》中红红的高梁酒。《菊豆》中的染坊。《大红灯笼高高挂》中的大红灯笼,甚至《秋菊打官司》中那一串串挂在墙头上的红辣椒,都构成了一种视觉张力,象征着一种热情的生命活力。暗黑色在影片《英雄》中,表现了秦王朝的威严与冷酷。前苏联的著名导演安德列·塔尔可夫斯基的《潜行者》,所有的空间都以黑色为基调的,就像一座凋零的废墟,就连潜行者身上的着装,也是一身黑。黑色最大限度的传达了影片的窒息与压抑。张艺谋的影片《千里走单骑》中有大量展现原生态天空的镜头,那种纯粹青透的湛蓝有一种震人心魄的美丽,延续了一种回归质朴与本真的风格,以水面无波、平铺直叙的方式,反映了亲情的厚重深沉之美。
黄建新导演的《黑炮事件》影片中。白色的运用很是荒诞,特别是第一次党委会,整个会场几乎全是白色的:白墙、白色的衣服、白色的钟面、白窗帘、白桌布、白玻璃杯子、白开水、白色的椅子套等等,人物也一律穿着白上衣,只有人的头发和武书记背后那占了整个墙壁的走得很慢的超常石英钟的刻度和指针是黑色的。虽然单个颜色会有不同的视觉感受,也能传达一定的感情,但色彩真正的美感是在有意识地、合理地运用色彩基调时体现出来的。
时空高度自由性
电影艺术是一种典型的时空综合的艺术。它作为一种全新的综合艺术,是在时间与空间上同时展开的。电影艺术的时间是指空间化了的时间,成为具体可闻可见的空间运动;电影艺术的空间是指时间化了的空间,它有一个时间的流动过程。电影既是在空间中展开的时间艺术,也是在时间上延续的空间艺术,它把时间艺术的表现性与空间艺术的造型性有机地结合了起来,而成为拥有时空自由的一门崭新的艺术。由于电影艺术的这种特性,它在时空结构上具有了极大的自由性。王家卫影片中的时空观具有一种独特的现代性。他习惯于把时间转化为物态,并迷恋于运用独白对时间进行精确的数字记忆。《重庆森林》中“5月1日过期的凤梨罐头”就是时间物态化的一例。在《重庆森林》中,爱情也是可以用一个日期来截止和阻断的,而这个日期可能恰恰是5月1日主人公的生日;在《春光乍泄》中,在与重大政治事件的强烈反差中,个人情感的迷失对个人内心的强烈冲击在对比中凸现了出来。这是王家卫作为一个都市作者以一种情感经验来对都市时间做出的新的阐释,这或许也是作者与观众之间的一种对话。
电影艺术的逼真性
追求逼真。追求真实,是艺术本性的要求。“真实是艺术的生命”,这是公认的真理。因为艺术反映生活,必须是真实地反映,不能虚假。但是这里所说的,是本质的真实,而不是表面形态的逼真。现在大多数成功的电影都能做到这一点。但然,影视艺术毕竟不是现实生活本省,如同戏剧一样具有一种假定性。银幕和屏幕上的任务是有演员扮演出来的;即使采用实景拍摄,也不过是把所选择的实际地点假定为作品中所构想的地点。在这里,逼真与假定性是统一起来的,因为影视艺术毕竟不是现实生活本身。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论述,我们对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当然这只是浅层次上的,要深入的探究电影艺术的审美特征,不仅要对电影艺术本身进行深入的研究,而且还要对音乐、舞蹈、建筑、摄影、现代科学技术以及审美心理学等学科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王宜文《世界电影艺术发展史教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 [2]王志敏《现代电影美学基础》中国电影出版社202_
第四篇:论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
论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
内容摘要:从歌唱艺术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运用音乐美学的思想和方法,对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笔者认为:歌唱艺术审美就是歌唱者对声乐艺术美的一种心理感受。在歌唱审美中,歌唱者扮演着一个审美主体的特殊角色,他既是审美者,又是美的形象的表演者和美的音响的创造者。歌唱艺术是人类心灵对世界感应的产物,是以歌唱声音为物质材料的人类精神唤醒及生命升腾的展开形式,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示其审美功能与价值,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歌唱者只有从歌唱声音、音乐感觉、情感表现、艺术形象等方面去领悟和体会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把所有美的审美感受和情感体验倾注在歌唱之中,把美的声音与情感融为一体去揭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情绪,才能使歌唱艺术富有生命力,并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
关键词:歌唱艺术审美特征
探寻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展示歌唱艺术的独特魅力和美好感受,体现歌唱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需求,塑造感人的歌唱艺术形象,构筑理想的艺术境界,追求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对于歌唱艺术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歌唱艺术审美的认识。
在音乐艺术中,歌唱的审美是歌唱者对歌唱艺术美的一种感受和体验。任何人对现实生活中美的生活、美的事物以及对美的艺术的欣赏都是一种审美活动。相比较之下,歌唱艺术在展示其审美功能的方法和形式上是极其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因为歌唱艺术美的构成法则,不仅在于歌唱审美的功能与价值上,而且还在于它充分体现了人类情感表现的自我创造与追求。从美学角度来看,无论西方美学强调音乐形
式属性的“听觉艺术”、“情感艺术”,还是中国古典美学的“心声结合”与“心物结合”、“听觉——心觉”艺术,作为艺术审美对象,歌唱艺术其审美价值都存在于整个审美活动过程 —— 审美感受和审美体验中。也就是说,声乐艺术作品不是离开主体独立存在的,它的价值“正在于它以其感性存在的特有形式呼唤并在某种程度上引导了主体审美的自由创造”。“它在本质上是一个问题,一句向起反应的心弦所说的话,一种向情感所发出的呼吁”。
二、歌唱声音的审美特征。
学习歌唱的人,首先要充分认识歌唱声音审美的重要性,应当从一开始就要注意形成正确的声音审美感受。歌唱者对声音的审美感受,实际上是根据自己以往形成的听觉经验,依靠长期积累的声音形象,在内心构想出实际的艺术形象,并产生一种愉快的心理体验。实践证明,“如果单纯追求生理方面的感觉,歌唱的声音就会缺乏美感,似乎只是一些纯技巧性的肌肉声,是一种没有任何表现力的声音”。对歌唱声音的审美,不能仅仅局限于听觉与情感方面,还要进一步从歌唱者的视觉、味觉、触觉等方面的美的感受上去把握。因为歌唱审美心理要通过想象和联想,它不仅要让耳朵听到美的声音,似乎还要让眼睛也能看到美的声音的色彩,让味觉感受到美的声音的味道,让触觉感受到美的声音的力度和分量。
在歌唱声音的审美中,对歌唱声音的波音技巧的运用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歌唱声音的波音技巧是歌唱的生命线,缺乏波音的歌唱声音是没有生命力的声音。大家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当你聆听了一个没有歌唱方法者的演唱以后,总会认为他的声音生硬、僵直、浅白,喊叫的成分较多,显得很刺耳、很难听,其原因是他的歌声里严重缺乏波音。“从歌唱声音的艺术角度来讲,没有波音的歌唱声音就不是乐音,其歌声也就不具有美感”。自然、良好的波音技巧是在正确的发声基础上形
成的,掌握了科学的发声方法,就能获得美好奇妙的波音,使歌唱的声音增添异彩,魅力无穷。
三、歌唱音乐感觉的审美特征。
在歌唱艺术的表演中,音乐感觉的美感是歌唱审美的重要方面。歌唱艺术的审美愉悦和审美情感是靠歌唱者的心理感觉而感受的。一个成功的歌唱家和演奏家在演唱、演奏时,都会有一种独特而奇妙的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对音乐的审美感觉。它不仅能使歌唱者充分地表达声乐作品,而且更能打动听众的心灵,并同时唤起听众与歌唱者同样的审美感受。歌唱者的音乐美感除了良好的天资以外,主要应在长期的音乐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养成,不断提高。对于歌唱者而言,不但要注重音乐审美感觉的培养,而且要重视音乐的音准、节拍、节奏、速度、力度等基础训练,还要注意体验生活,观察日常生活中人们说话时的情绪、语调和心理状态,观察动人的景色和美丽的风光,体验大自然的美感,观看著名歌唱家、演奏家的艺术表演,倾听美的音乐,从中领略声音与语言的美感、韵味与风格的美感、情感与形象的美感等等。还可以通过阅读小说、朗诵诗歌、观看电影、电视等途径,加强自身的艺术修养,体验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内在的情感活动,丰富音乐感觉的美感性。
四、歌唱情感的审美特征。
歌唱是最富有情感的艺术,而情感审美又是歌唱艺术的重要因素之一。歌唱情感的审美是一种心理反映,包括了声音技巧和情感表现两个方面。在歌唱中,声音的美感是重要的,但歌唱情感审美也不能轻视,二者联系紧密,相辅相成,互相补充,互相促进。歌唱时不但要追求声音的美感,而且要注意声音的情感表现,只有做到声情并茂,才能达到歌唱艺术的最高境界。情感是歌唱艺术的核心,歌唱又是情感的艺术表现形式,而艺术的魅力就在于表现情感。歌唱是情感的美化和升华,要想把审美情感正切地表达出来,就必须“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声乐作品所表
现的情境之中,才能赋予歌唱以感人的魅力。声乐作品能否产生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让听众得到美的情感的感受,关键就在于歌唱者需要准确表达作品的内涵,从心灵深处爆发出一种把自己美的情感表达出来的强烈愿望。
一是情感审美表现与情感审美价值标准的制约。人不但有情感,而且是丰富多彩的,只是对情感的表现方式及程度不同,但不论是哪一种情感都要受到社会环境与历史条件的规范和制约,都要受到理智的支配。情感审美标准实际上就是对是非、利害的评价,如大家都喜欢美的情感,讨厌丑恶的情感。
二是情感审美表现要力求真实性。也就是说歌唱要有真情实感,所谓真情实感就是要极力抛弃虚情假意和矫揉造作的东西,使歌唱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等情感的轻重、强弱、深浅及准确程度,都要与音乐作品中产生的各种情感刺激物相互对应。例如爱的感情,恋人之间的爱与夫妻的爱不同,朋友之间的爱与情爱不同,父子之间的爱与师生的爱不同等等。
三是情感审美是心灵的直接语言。歌唱艺术表演之所以能广为流传,并深受大家的喜爱,其关键就在于它富有感人的情感力量。每当人们听到优美的歌声和动人的旋律时,在心理上就会产生一种精神愉悦的感觉,得到歌唱的审美愉快。例如人们听到活泼、欢乐的歌声,就会情不自禁地快乐起来,听到悲哀、痛苦的歌声,就会产生悲伤的情绪等等。
五、歌唱艺术形象的审美特征。
歌唱者在塑造感人的艺术形象时,主要应以人为表现主体来塑造歌唱艺术形象。因此,必须对声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充满强烈的审美感受。人既有理智,又富有感情,在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中,应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为核心,要注意把人的情感与理智紧密结合起来。因为,歌唱在表现以人为主体的艺术形象时,无论是反映什么主题和什么内容的声乐作品,实际上都是在表现人和人的思想感情。
在歌唱艺术形象审美方面应注意这样几个问题:一是要突出歌唱艺术形象的个性特征。二是要突出歌唱艺术形象的典型性。三是要突出歌唱艺术形象的独创性。四是要突出艺术形象的美感性。
总之,歌唱艺术的审美特征是多方面的,它包括歌唱的审美认识,审美观念,审美感受,以及对歌唱音乐感觉的审美、声音的审美、情感的审美、艺术形象的审美。这些都是歌唱艺术审美的重要因素,都有其独特的审美特征和奇妙的审美感受,只要我们每一个歌唱者积极探寻,潜心研究,才能使我们的歌唱感觉更好,声音更漂亮,表现的情感更丰富,塑造的形象更典型、更完美、更动人。
参考文献:
叶朗主编:《现代美学体系》,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管建华著:《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年10 月。王次炤主编:《音乐美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
田丁著:《论声乐表演的艺术再创造》,《中国音乐》编辑部,202_年7月。
赵梅博著:《歌唱的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年,11月。
李晋伟、李晋瑗编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华乐出版社,202_年2月。邹长海著:《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2_年8月。
第五篇:论明代小曲的审美艺术特征
【摘要】明小曲属于古代民歌一脉,也是中国俗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枝奇葩,在体式上、曲调的历史悠久,在内容更是无情不入、无事不入。在审美艺术特征上表现为:注重真性情的书写,奇趣的风格,朴素直白的俚俗化语言,在文学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关键词】明小曲;民歌;奇趣;俚俗
小曲通常是指明清时代南北曲以外的民间歌曲,虽为非主流文学,却受到了正统文人前所未有的关注与青睐,小曲在内容上表现出了无事不入、无情不入的极大的丰富性,而且在艺术手法的运用上也呈现出独特的审美意趣,“一方面具有民间恋歌中所特有的明白如话,质朴可爱,而又秀美动人的风趣;一方面又蕴着似浅近而实恳挚,似直捷而实曲折,似粗野而实细腻,似素质而实绮丽的情调。”
明小曲的艺术成就较高,其艺术特色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真性情的抒写
明小曲的表现方式为原生态,情感上表现了民间大众的喜、怒、哀、乐,内容上来源于现实,在描述现实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准则上,传达出民众对人的自然欲望的肯定与对世俗生活的喜爱。
在谈民歌特点时,明代的文人谈论最多的是“真”。他们一致认为民歌就是所说的“真诗”。冯梦龙在《挂枝儿》、《山歌》的评语中,也一再地提出“真”、“真趣”、“天地间自然之文”、“民间性情之响”等,用来评价民歌的艺术风格与特色,例如在《挂枝儿?卷一?私部?调情》第二首第三首评:
亦真?以上二篇,毫无奇思,然婉如口语,却是天地间自然之文,何必胭脂涂牡丹也。
正如上述文人所评价的,明代民歌的确反映了真实的社会生活,描写了真人、真事,生动再现了生活的原貌,具有极大的感染力。又如《挂枝儿?卷四?别部?泣别》:
汗巾儿止不住腮边泪,手挽手,我二人怎忍分离。送一程,哭一程,把我柔肠绞碎。你在旅馆中休要思想着我,你身子儿瘦损又受不得亏,可怜半霎儿相看也,好似五更时梦儿里。
在描述与情人分别的时候,已经伤心到“柔肠绞碎”,但是又怕情人因为想念而生病,因此反过来劝说情人不要思念,真可谓句句情真意切。
这些描述了人的真情实感,描写了真人、真事的民歌作品就形成了民歌美学意义上的“真境”。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二、奇趣的风格
民歌的奇趣风格总的说来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用常得奇。民歌的作者大多为市井中的平民,他们亲身经历的,亲眼所见的,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他们熟悉并了解这些事物的特点,一旦心灵有所感触,就能从这些平常的事物中发现与内心感受相契合的地方,并且借用事物来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因此他们擅长从日常的事物挖掘出奇妙的艺术趣味,并采用寻常的词语贴切而巧妙地表达出来,类似于王安石《题张司业诗》中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如《挂枝儿?卷三?想部?倦绣》:
意昏昏,懒待要拈针刺绣。恨不得将快剪子剪断了丝头,又亏了他消磨了些黄昏白昼。(一转。)欲要丢开心上事,强将针指度更筹。绣到交颈的鸳鸯也,我伤心又住了手。(二转。)
篇末评“此篇与《喷嚏》转折可味,熟玩得作文之法。”讲述女主人公为情所困,百无聊赖之际只好用刺绣来打发时光,好不容易暂时不去想他却又发现手中无意间绣的竟是一对鸳鸯,所以又伤心起来。诗歌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凡俗琐事的细节来着意表现,使歌曲情节起伏,一波三折,独具生活与艺术情趣,能够让人感觉到一唱三叹艺术效果,进而回味无穷。
再如《乐府万象新?卷三中层?[五句妙歌]》中一首:
郎上孤舟妾倚楼,东风吹水送行舟。老天若有留郎意,一夜西风水倒流!五拜拈香三叩头。自有文艺创作以来,送别题材的创作者就不乏其人,而倚楼远望亲人的情境也屡见不鲜,但是一句“西风水倒流”却好似异峰突起,使闻者能在反常的举动看见主人公的痴情,真可谓是常物见奇意,常事见奇趣。袁宏道说:“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追夫年渐长,官渐高,品渐人,有身如侄,有心如棘,毛孔骨节俱为闻见知识所缚,入理愈深,然其去趣愈远矣。”
三、朴素直白的俚俗化语言
明代小曲是无名的下层文人或书会先生所写的唱本,它的受众者基本上是不识字或识字不多的普通市民,因而作品语言必须充分通俗化,而且必须是口语化的。明代的小曲集《挂枝儿》就多用北方土语,而《山歌》则是用南方的吴语,这些都便于地区性的市井民众所接受。
冯梦龙于《挂枝儿?卷四?别部?送别》末评“最浅,最俚,亦最真”,歌中这样写到:送情人,直送到门儿外。千叮咛,万嘱咐,早早回来。你晓得我家中并没个亲人在,我身子又有病,腹内又有了胎。就是要吃些咸酸也,那一个与我买。歌曲全篇无一处比喻,只用孕妇的口吻直接道来,却足以使人动怜惜之情。语言出自肺腑,情感真挚,在平铺直述的白描中,勾画出生动的人物形象,即把有孕妇女希望得到情人照料的心声直接托出。
总之,明小曲在审美艺术上表现出来的注重真性情、奇趣风格、朴素直白的俚俗化语言,迎合了大众的审美情趣,因而,明小曲以其自身率真的本色和独特的个性征服了无数受众者,也因此在文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