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市委书记(教育局长)在2021年全区教育工作动员部署推进会上的工作报告讲话
编辑:春暖花香 识别码:10-820150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2-02 09:30:17 来源:网络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

全面开启教育现代化新征程

——在2021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

2021

年全区教育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十三五”和

2020

年工作,分析研判形势,明确目标任务,部署“十四五”和

2021

年重点工作。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十三五”和2020

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五年,是我们爬坡过坎、攻坚克难的五年,全区教育事业实现了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格局性变化。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效落实。各级各类教育实现普及目标,主要发展指标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

88.5%,小学六年巩固率达到100.3%,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

99.6%,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93%,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

54.1%。率先在西部地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目标;**大学成为教育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进入国家一流学科;**职业技术学院和**工商职业学院进入国家“双高”建设行列;**广播电视大学更名为**开放大学,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基本形成。教育脱贫攻坚圆满收官,贫困地区学生学位教师保障能力显著加强。教师队伍年龄、学历、职称结构不断优化,乡村教师支持政策全面落实。获批建设全国唯一的“互联网+教育”示范区,教育信息化发展综合指数全国排名第7

位。校园治理体系初步建立,教育治理现化化水平稳步提升。

特别是刚刚过去的2020

年,极不平凡、极为特殊。我们遭遇了世纪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教育系统带来了一场大考。这一年,在自治区党委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教育系统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教育改革发展,攻坚克难、砥砺前行,打赢了疫情防控、教育脱贫攻坚、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教师工资保障、化解大班额等一系列硬仗,打造了十大亮点。

一是党的创新理论培根铸魂持续深入。

认真落实陈润儿书记的指示要求,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工作的实施方案》,加强教材、教师、教学三个环节,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全过程。实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领航计划,创新开展全区师生“同上一堂思政课”,学习收看超过

300

万人次,思政课教师培训实现全覆盖。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全国网上交流讨论“大接龙”活动,广大师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情感认同不断增强。

二是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坚强有力。

区、市、县三级党委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教育工委和教育团工委工作体系全面建立,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高校党委会、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全面规范,“三长进常委”要求全面落实,高校党组织“对标争先”计划、教育系统“书记项目”等建设工程深入推进,扎实开展党员信教参教和软弱涣散党组织排查整治。民办中小学党组织“五个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中小学校开展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稳步实施,有力推动基层党组织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建成“互联网+智慧党建”云平台,党建工作实现资源数字化、管理信息化、教育多样化、学习常态化、督导实时化。

三是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创新发展。

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健全,“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改革纵深推进,自治区党委常委联系高校、省级领导上讲台、高校领导干部“七进一交友”等活动常态化开展,“一校一策”落实《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格局全面形成。广泛开展“四史”学习和“网上重走长征路”主题教育,广大青年学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热情空前高涨。成立自治区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和

个课程建设联盟,统筹推进全区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

四是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召开庆祝第36

个教师节座谈会,自治区主要领导与教师代表亲切座谈,各地为教师“亮灯”点赞。落实师德师风通报制度,有偿补课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建立教师资格申请人犯罪核查等9项制度,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实现全覆盖。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比例达到

37%,培训教师

万人次。制定中小学教师减负10项具体措施,建立中小学督检考清单和进校园社会事务清单,清理比例分别达

73%和

83%。着力提高教师队伍待遇,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高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校长津贴和班主任津贴明显提高,乡村教师补贴覆盖率和补贴额度分别位居全国前列。

五是教育重点交账任务清仓见底。

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全部按标准配齐配足。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任务基本完成,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分别达到

57%、89%,双双超过国家确定的“50、80”目标。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启动实施,大班额比例降至

1.4%,明显低于国家控制标准。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由原来的600元提高到1050元。建立自治区党委“630

专项行动”部门联席会议机制,“一校一册”“一人一档”排查硕博士毕业生、普通和成人本专科毕业生65万人次,有力维护了教育公平。严格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实现了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

100%同步招生。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完成率达到

100%。创新开办“市县区长谈教育”,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经验在全国交流。稳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创新素养教育,着力加强教育教学研究和语言文字工作,各项重点任务如期完成。

六是教育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明显提升。

建成自治区级高水平高职院校4所、高水平专业群12个。大力实施高水平本科教育十大行动和“六卓越一拔尖”计划,全面优化本科和研究生招生比例,人才培养规模和质量大幅提升。聚焦先行区建设和九大重点产业发展,组织开展校企“对接谈”“对接行”“对接策”活动,促进专业链、产业链、人才链融合发展。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76.7%,超额完成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下达的目标任务,教育部陈宝生部长专门致信表扬。

七是教育系统抗疫保学成效显著。

创新建立学校疫情防控“两案九制”,指导全区学校与属地卫生医疗机构组建“医教联合体”,严格落实校园封闭管理、人盯人排查、日报告和零报告等措施,深入开展“十必查十必看”督导检查,全区师生未发生一例感染。以最高标准和最严举措守住考场疫情和考试安全两道防线,确保了各类考试有序进行。在全国率先以省为单位启动空中课堂,累计访问量超过

亿人次,有力保障了停课不停学、离校不离教。

八是教育脱贫攻坚圆满收官。

坚决完成“义务教育有保障”底线任务,有序推进农村学校“厕所革命”,全面消除

D

级危房,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全部达到建设标准。完善控辍保学机制,辍学学生实现动态清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现应助尽助,资助

73.5

万人次。开展教育脱贫攻坚“四查四补”,抓好问题整改。推进“农校对接”消费扶贫,全力支持西吉脱贫摘帽,陈宝生部长亲自赴西吉县挂牌督战,教育脱贫攻坚顺利通过国务院考核验收。

九是“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硕果累累。

扩容升级**教育云平台,建成“互联网+教育”指挥中心,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实现了一块屏指挥、全流程可视和多系统融合。全区中小学200M

以上互联网接入、“班班通”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在线互动教室、数字校园、数字教育资源实现五个全覆盖,提前2年实现“三全两高一大”国家目标。高质量承办全国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暨加强新时代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现场推进会,挂牌成立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院,率先开展教师信息素养全员测评,教师智能素养显著提升。

十是校园治理能力显著增强。

出台《关于完善校园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的实施意见》,召开现场推进会,实施校园治理“五大行动”,开展校园治理示范县(区)和示范校创建活动。“七五”普法任务全面完成,**代表队在全国宪法知识竞赛总决赛中荣获团体二等奖和演讲比赛小学组一等奖、高中组二等奖。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成立自治区党委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协调小组,深入开展教材图书、高中国际班办学等排查整治,彻底清理“三化”问题,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为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做出了积极贡献。

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回望过去的五年,全区教育工作用汗水书写精彩,用实干铸就辉煌。奋斗充满艰辛,成就来之不易,整个教育战线生机勃勃。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的结果,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区直各有关部门和各地党委政府大力支持的结果,是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真抓实干、团结奋战的结果!每一个人都了不起!在此,我代表自治区教育工委、教育厅向关心支持教育事业的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社会各界,向全区教育工作者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二、深刻认识**教育发展的历史新方位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标定了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历史方位,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到

2035

年建成教育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提出“十四五”期间要使“教育软件建设水平明显改善,供给质量、服务效率大幅提升,教育现代化进程位居西部地区前列”的目标。我们要深刻把握这一要求,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广阔的全局视野、更深邃的战略眼光来审视我区教育工作,系统谋划、科学部署,推动教育事业在新起点上实现新跨越。

(一)自觉站位新发展阶段,奋力担当新使命。

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的时代使命,也是**新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主动服务好先行区建设,教育部门和学校责无旁贷,教育工作义不容辞。要把握全局,紧紧围绕建设先行区、建设美丽新**编制好教育“十四五”规划,谋划“教育强区”施工方案和路线图。要抓好布局,进一步调整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布局,统筹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推动更多优质教育资源向沿黄人口密集地区聚集、向城市和县镇聚集,打造与先行区建设相匹配的教育布局升级版。要着力破局,紧盯解决我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优质的不均衡、均衡的不优质等问题突出,不断促进教育同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同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

(二)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我区教育发展的一些方面相对落后,与中东部地区还有差距,从根本上看,理念落后是关键因素。我们要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让**教育强起来,必须坚决纠正不适合新发展理念的行为,彻底摒弃不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做法,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贯穿于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全过程。要以创新发展激发教育活力,在创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体制机制、创新教育教学内容上下功夫,着力解决发展动力问题。要以协调发展理顺教育关系,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提高教学质量和减轻负担的关系、“管与放”的关系、破“五唯”和科学评价的关系、公办教育和民办教育等关系。要以绿色发展引领教育风尚,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全面实施创新素养教育,反对奢侈浪费、崇尚勤俭节约,建立教育

绿色GDP生态,重视升学率但不唯升学率。要以开放发展拓展教育资源,扩大教育系统内部开放共享,引导社会多元参与校园治理,建立家校共育模式,大力推进我区教育内外开放,双向交流、合作共赢。要以共享发展促进教育公平,五中全会首次提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地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在教育领域的体现就是要更加突出有质量的公平,完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的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三)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作出的重大决策。我们要把融入新发展格局作为逻辑起点,主动把教育摆进去,自觉成为新发展格局的内生变量和优先要素。要坚持前瞻性思考,着眼和主动服务于以新发展格局,深入研究教育与社会经济的循环、教育自身国内国际循环,努力在新发展格局中有担当有作为。要坚持创造性培养,牢牢把握人力资源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依托,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大力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紧缺人才,以创造之教育培养创造之人才,以创造之人才造就创新之国家。要坚持系统性性谋划,对接自治区九大重点产业和十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建设一批科技协同创新基地,促进产学研用一体化,推动我区高校学科专业链、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教育服务

区域发展的贡献度。要坚持战略性部署,谋划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扬优势、补短板的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政策,推动我区教育战略性转型。

(四)积极适应新发展要求,统筹发展与安全。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不保,何谈教育?当前,国际外部风险挑战日趋严峻和复杂,我国发展进入一个风险易发多发期。教育工作性质特殊,涉及政治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甚至科技安全、经济安全,稍有不慎就有可能造成重大风险隐患。我们必须绷紧安全发展这根弦,坚决守好“三条生命线”,筑牢防范化解各类风险的“铜墙铁壁”。要强预判,了解国际国内大势,掌握师生动态,对学校风险有哪些,风险会从哪里来,薄弱环节在哪里,要经常分析研判,做到见叶知秋、心中有数。要抓防范,防范是最经济、最有效的控制风险办法。要紧盯政治安全、意识形态工作、网络阵地管理、国际交流合作、人身财产安全,加强动态排查和防范化解,切实把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快处置,学校安全稳定事故的危害程度与处置快慢成正比,一旦错过时间窗口,就有可能引发“蝴蝶效应”,让局部风险演化为系统性风险。要提高应急响应能力,以最快速度第一时间处置突发事件,降低次生灾害。

三、提振信心,奋力开创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全区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实施科教兴宁、人才强区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为目标,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继续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美丽新**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主要预期目标是:到2025年,终身学习体系更加完善,教育公平惠及更多人民,学生发展更加全面,教育质量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更加优化,教育治理更加高效,“互联网+教育”成果经验广泛推广,基本建成高质量教育体系,教育现代化水平位居西部地区前列,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先行区建设能力显著增强。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我们党成立100周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我重点强调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

党的全面领导是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要以迎接庆祝建党

周年为契机,深入实施“百年行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庆祝活动,进一步完善党的领导纵到底、横到边、全覆盖的工作格局。

一是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

扎实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加强跨学段、跨学科交流研修,开展“三进”优秀示范课巡讲、优秀教研成果巡礼等活动,引导党员干部师生做到学深悟透、融会贯通、真信笃行。通过通识课融入、专题课讲授、实践课领悟等形式,推动“四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筑牢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二是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

推进高校党建示范创建和质量创优,规范院系党组织会议、党政联席会议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大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力度。扩大中小学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试点范围,深化“双培双带”工作,把更多优秀教师发展成党员,把更多优秀党员培养成学科骨干。全面落实市、县(区)党委和政府向民办中小学选派党组织书记兼任政府教育督导员制度,突出抓好民办学校党组织“五个一”标准化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党建工作作为民办学校年检的必查内容。广泛开展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和先进党组织评选表彰。深化创建“让党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的模范机关,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单位,推动教育工委、教育厅机关党建走在前、做表率。

三是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各地教育部门和各学校党组织书记和班子成员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抓好清风校园建设。深化高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工作机构,选优配强专职纪检监察干部。持续整治教育系统不正之风,今年要聚焦工程建设、招标采购、招生入学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巡察整治,确保存量清除、增量清零、生态清明。

(二)深入推进五育并举全面育人。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本质要求。要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培养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着力解决轻于德、弱于体、疏于美、缺于劳的问题,让教育回归初心、回归本质。

一是德育要提高质量。

完善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持续推动新时代先进人物进校园,创新开展网络思政教育,创建形式多样的“行走课堂”。推动大中小幼德育一体化,推进德育“一校一特色”,常态化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师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发挥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和五市学校思政课建设联盟的重要作用,加强对不同学段思政课建设的专业指导。实施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工程,举办“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大赛和示范巡讲,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学质量。研究制定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配备要求,各市、县(区)要采取“招聘一批、转任一批、特聘一批”方式,配齐配强专职思政课教师,把这项硬任务落实到位。

二是智育要提升水平。

创新素养教育是我区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富有**特色的重大举措,必须常抓不懈。各地各学校要聚焦思想观念转变、课堂模式变革、评价体系重构、教学方式创新等重点环节,着力在培养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创新方法上总结经验,形成特色。要把教研工作作为智育的重要支撑,着力提高教研队伍的专业能力,完善区域教研、校本教研、城乡联动教研等机制。目前,全区教研员队伍建设还存在学科配备不齐、专业素养不高等突出问题。今年,各市、县(区)要在这方面拿出实招硬招,通过让教研员讲示范课、公开课、听课、说课、评课等措施,对不能胜任岗位要求的教研员进行坚决调整,遴选补充三级优秀骨干教师进入教研员队伍,优先配齐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专职教研员。各学校和教师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到“五个必须”,即国家课程必须规范开设,不得随意压缩,不得随意用校本课程替代国家课程;课标必须得到高度重视,关注学科知识体系,关注学科主要思想和基本经验;新教材研修必须与时俱进,深度研究教材,避免穿新鞋走老路;学生必须成为学习主体,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愿望和学习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教育教学理念和方式必须科学先进,坚决纠正题海战术、超纲教学、重灌输轻实践等做法,注重思维训练和能力养成。

三是体育要强化教会勤炼常赛。

开齐开足开好体育课,完善“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体育”的教学模式,强化学校体育教学训练,保障学生校内校外一小时体育活动。注重发展特色体育项目,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的特色,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运动技能。深化体教融合,常态化开展校内比赛、校级联赛、选拔性竞赛。加快完善学校体育评价机制,逐步将中考体育分值增加到

分以上。

四是美育要加强熏陶。

实施学校美育教师配备和场地器材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确保音乐、美术、书法等课程教学有效落实。支持学校结合地方文化设立艺术特色课程,广泛开展班级、年级、院系、校级等群体性展示交流,组织开展戏曲进校园等艺术展演,做到教会、勤练、常演,帮助每位学生掌握1至2项艺术技能,会唱主旋律歌曲。完善学校美育评价机制,探索将美育纳入中考计分科目,逐步达到

分以上。

五是劳动教育要注重实践。

推广使用劳动教材和读本,推进学校开足开好劳动教育必修课,组织开展劳动教育周。今年要实施劳动教育“3153”行动,即精心打造30门劳动教育精品课,遴选培育100所劳动教育示范校,命名挂牌50

个自治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重点支持创建

个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县区。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大力开展劳模、先进工作者进校园活动,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奋斗精神。

六是心理健康教育要增强实效。

受各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学生心理问题、精神抑郁呈现多发和低龄化趋势,务必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不断增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健全学校、院系(年级)、班级、宿舍四级预防体系,把责任落实到每一位辅导员、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身上,重点关注学习困难、家庭变故、情感受挫、违纪违规等方面的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做好心理辅导。按标准加强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建设,配备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做好专业指导、心理咨询和危机干预。

在这里,我特别强调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今年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生近视率有所反弹。各地各学校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近视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严格落实自治区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通过减轻学生作业量、控制电子产品使用、坚持眼保健操、增加户外活动、改善用眼环境等措施,确保总体近视率每年降低

0.5%以上。

(三)启动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

质量是教育的永恒主题。自治区党委提出“十四五”时期重点实施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等“四大提升行动”,今年将全面启动。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印发的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等重要文件部署,做到“一个坚持、两个查清、三个推进”。一个坚持就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目标制定上实事求是、科学可行,在财政投入上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在工作落实上用心尽心、真情实意。两个查清就是查清基础教育师资力量配置、软硬件水平、教育教学质量等底数,查清基础教育弱在哪里,聚焦症结,该增补措施的及时增补,该补齐短板的及时补齐、该提升水平的努力提升。三个推进就是重点推进,瞄准主攻方向,聚焦靶心发力,下大力气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统筹推进,对照“十四五”目标,逐年细化任务,一项接着一项落实、一年接着一年推进,确保齐头并进,防止单兵突进;协同推进,争取各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密切协作、高效协同,该给的项目给到位、该投的资金投到位,共同下好这盘“大棋局”。

一是加快学前教育普及优质发展。

实施第四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巩固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成果,统筹解决普惠性幼儿园教职工数量不足、待遇保障低等问题,实现同工同酬。贺兰县、金凤区要加快补齐普及普惠发展短板,力争今年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2022

年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幼儿园要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积极创设寓教于乐的游戏环境,坚决克服和纠正“小学化”倾向,实施科学保教。

二是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盐池县、大武区、灵武市、惠农区等基础设施较好的县(区)要对照优质均衡评估标准,加快补齐短板,建立台账逐项销号,力争今年通过自治区评估验收;其他县区要统筹好质量与速度的关系,倒排工期、挂图作战,争取到

2022

年,有

20%的县(区)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到2025年,50%的县(区)实现优质均衡目标,每个地级市至少1至2个县通过国家审核认定,推动全区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走在中西部前列。自治区将把优质均衡发展与经费安排、项目建设等进行挂钩,对工作成效明显的给予倾斜支持。各地要完善强校带弱校、城乡对口支援的办学机制,推进集团化办学,增加城镇学位供给,扩大城乡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三是加快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发展。

启动实施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计划,改革自主招生政策,加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健全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大力培育和建设一批特色示范高中,为学有所长的学生搭建成长通道,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今年,自治区安排改善

所普通高中办学条件,新改扩建校舍13万平方米,各地要精心组织实施,同时也要统筹资源、加大投入,积极化解普通高中大班额,确保今年基本完成化解任务。

(四)提升教育服务先行区建设能力。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先行区建设的重要依托。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源源不断为先行区建设培养输送各类人才。

一是大力促进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聚焦九大重点产业,组建一批服务现代农业、葡萄酒等产业的职教集团,重点建设一批优质特色专业(群)。启动国家级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共建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健全产教融合性企业认定制度,完善自治区现代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共享机制。持续实施好职业院校“五提升工程”和“双高”“双优”建设计划,推进“1+X”证书试点和教材教法教学改革,培育一批职教创新团队。今年,要完成对**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

所院校办学质量评估,对学前教育、护理、会计等同质化问题突出的专业开展质量评估,进一步优化学校和专业布局。

二是加快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加强“部区合建”**大学和

个一流学科建设,启动**师范学院“申博创大”工作,加快推进**大学新华学院和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转设,开展**职业技术学院本科层次试点。加大先行区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建设力度,重点支持水利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建设。实施新时代研究生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加强研究生学位授权点建设,强化教学质量内控制度,稳步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完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课程、教材体系,打造一批“创客空间”“众创空间”,办好自治区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聚焦先行区建设的重点领域,持续加大高校科技

R&D

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今年,我们要抓住新一轮中西部高校振兴计划的战略机遇,主动走出去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山东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对口合作,拓宽合作领域,提升合作成效。

三是完善终身学习推进机制。

加强**开放大学和市县开放学院(学习中心)建设,建好用好“学分银行”,推广使用个人终身学习账号和档案,推动学历教育、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技能证书衔接贯通。健全社区教育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办学网络,开展多种形式的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

(五)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

只有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性工作,优先谋划教师工作,优先满足教师需要,优先保障教师待遇,努力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需求的“四有”好老师。

一是持续净化师德师风。

严格落实教师理论学习制度,开展思想政治全员轮训,切实解决好教师队伍的信仰信念信心、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行为举止、职业规范等问题。今年,要对各地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准则情况进行专项督导评估,对违规有偿补课、违反课堂纪律、学术不端、收受学生家长礼品礼金等师德失范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曝光一起。对师德师风问题高发频发、群众反映强烈的地方和学校,坚持失责必问、问责必严,既追究直接责任,也追究领导责任。

二是大力振兴教师教育。

加大对师范院校和师范专业建设的支持力度,开展专业评估认证,提高师范教育质量。开展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教师资格改革,扩大地方公费师范生培养规模,完善定向培养、严格考核、协议到校、到岗退费代偿新机制。**大学、**师范学院要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加强“人工智能+学科专业”复合型师范生培养,着力培养面向新时代的未来教师。

三是精准开展教师培训。

继续开展教师信息素养网络全员测评,精准设计研修项目,改革培训方式,切实增强培训针对性实效性。实施新周期国培区培计划和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加强校长、教研员和教师队伍培训。持续抓好校长智能教育领导力和教师智能教学能力专项研修,广泛开展人工智能示范教学、情景仿真专项教研等研修活动,进一步提升教师智能素养。支持普通高校、职业院校与企业共建教师培养基地,进一步壮大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

四是切实减轻教师负担。

各地各学校要严格落实教师减负“10

项措施”以及督查检查评比考核和社会事务进校园事项“两个清单”,健全审批报备和审核备案制度,凡未列入清单的严禁进入校园,坚决杜绝打折扣或“明减暗增”,大力营造让教师潜心教书、静心育人的良好环境。

(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要深刻认识教育改革的阶段性新特点新任务,持续深化改革,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活力添动力。

一是全面推进教育评价改革。

教育评价改革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大改革,是一项需要用坚定的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来推进的改革。今年是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起始之年,要打好这场事关我区教育发展方向的龙头之战、最硬一仗。各地各校要开展全面清理,对标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的负面清单27条内容,把现行规章制度中与方案精神不一致的做法规定坚决改过来,力争在今年6月完成任务。要狠抓学习培训,尽可能实现系统内外相关人群、学校干部教师全覆盖,切实提高对改革的思想认识、增强推动改革的行动自觉。要落实改革任务,围绕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五大评价对象,聚焦“五唯”顽瘴痼疾,坚持破立并举,逐项落实改革任务,校准教育评价的“指挥棒”。

二是落实教育改革重点任务。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完善中考招生制度,启动实施本科高校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工作,改革高考加分政策。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依法保障学校教育教学自主权、扩大人事工作自主权,落实经费使用自主权,增强学校内生动力。加强民办教育规范管理,全面推行民办学校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持续开展民办义务教育学校规范办学整治行动,引导民办教育健康规范发展。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推进中国人民大学与自治区政府共建中法国际学院项目落地,组织实施好教育服务“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坚定不移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启动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县创建,培育建设中华经典传承推广特色学校。

三是深化教育督导体制机制改革。

持续开展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和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扎实抓好国务院督查反馈问题整改,组织开展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等专项督导评估,加大通报、考核、奖励、约谈、问责力度,让教育督导“长牙齿”。

(七)加快推进“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

“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建设从2018年启动到今天将近3年时间,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按照教育部和自治区党委政府部署要求,2021年要完成建设任务,2022年要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和经验。我们必须采取超常规的措施,打造智能时代**教育“新名片”,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增智赋能。

一是加快教育云平台扩容升级。

加快**教育云大数据中心、资源中心、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电子学籍卡等服务系统的建设,提升应用服务能力。完善教育资源服务体系,构建以云平台为核心的“互联网+教育”资源供给服务新生态、新体系。深化教育大数据应用,推进校园治理,构建**教育“智能大脑”,支撑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全要素全方位向数据化、精细化、智能化、可视化转变,为全国“互联网+教育”省级云平台树立新样板。

二是加快“互联网+教育”创新融合应用。

实施“三个课堂”应用质量提升工程,加强应用质量监测与效果评估,完善组织运行和考核激励机制,形成“三个课堂”应用新常态新形态。大力培育示范县(区)和标杆学校,完善专家团队包县包校指导机制,深化融合应用创新,形成“千校千面”的教育发展格局。加强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体系建设,提升学生的数字化学习实践能力、信息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大力发展在线教育,建设数字学校平台,健全“空中课堂”机制,为建设学习型社会提供坚强支撑。

三是加快经验总结模式提炼和成果推广。

修订完善教育大数据应用、学校“画像”、平台接入、智慧校园建设等系列标准,为全国推进“互联网+教育”提供重要参考。全面总结和凝练“互联网+教育”示范省(区)建设的经验和模式,开展国家教学成果奖申报工作,组织开展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等活动,推动示范区建设成果经验覆盖全区、辐射全国。

四是营造良性有序的发展环境。

“互联网+教育”的应用主体是学校。各教育部门要充分尊重学校和校长的意见,按照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实际需要实施项目建设,杜绝包揽包办甚至打招呼、插手项目招投标、暗箱操作等不正之风。要强化网络空间治理,严格落实备案审查制度,严禁任何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软件、资源等进入校园、进入课堂。

(八)努力提升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

高质量发展是建立在公平基础上的发展。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教育公益性原则,持续增进人民群众的教育福祉。

一是动真碰硬强化“五项管理”。

据监测显示,2020

年我区“学生课业负担重”不满意率达到

9.86%、位居教育公共服务群众不满意问题之首,家长反映十分强烈。近期,自治区教育厅将印发《关于规范管理构建良好育人环境的二十条措施》,下功夫规范中小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五项管理”,作为年度重点任务进行挂牌督战。各地各学校要细化工作措施,切实抓好落实。作业要严控总量,不得要求家长批改;睡眠要保证充足,培养良好作息习惯;手机要限制使用,严禁带入课堂;教辅要控制种类,图书不得随意推荐;体质要纳入学校管理,不得挤占运动时间。

二是规范发展校外培训机构。

根据教育部统一部署,今年要重点整治学科类培训、虚假广告、合同欺诈等不良行为,目的是减轻学生和家庭负担,把学生从校外学科的补习中解放出来,把家长从送学、陪学中解放出来。各地要主动作为,全面评估前期治理成效,把“关系链”搞清楚,把“责任面”理顺畅,把“新路径”规划好,综合运用经济、法治、行政等手段措施,打好这场攻坚战。中小学和幼儿园要及时调整和跟进教学安排和管理服务,切实解决好课堂教学不到位的问题。

三是扎实推进乡村教育振兴。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决策部署,落实过渡期“四个不摘”要求,分类调整优化教育脱贫攻坚政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持续改善乡村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留并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完善农村特殊教育保障机制,加强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不断缩小城乡教育差距。健全完善控辍保学长效机制,严防失学辍学问题反弹。

四是全力维护学生切身利益。

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完善政策性岗位招录、基层项目、升学考试、实习见习、创业贷款、求职补贴等政策措施,严格落实就业工作责任制,确保初次就业率稳中有升。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学困儿童教育关爱。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提高资助精准度,确保应助尽助。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营养配餐能力,坚决整治虚报、挤占、克扣、挪用营养餐资金问题。严格规范学校食堂经营行为,把大宗食材公开招标采购全面落实到位,坚决杜绝从孩子嘴里捞取不义之财。

(九)完善校园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开展校园治理是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次全会部署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2020年校园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今年要按照“一年攻坚落实、两年巩固提升、三年建立长效机制”的目标,紧扣校园治理《实施意见》要求,围绕“五大行动”,加大力度、加快节奏,扎实推进校园治理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切实解决基层党组织作用弱化、治理体系不健全、治理能力不适应、治理责任不落实的“一弱三不”问题。

一是全面实现校园治理县达标、校达标。

这是今年的底线要求。达标任务涉及县区的有

项,涉及高校的有

项,涉及中小学的有

项。各地各学校要对照目标任务,坚持问题导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哪里弱、强哪里”的原则,分步推进、整体提升、全面达标。在达标的基础上,总结特色亮点和示范案例,积极向示范创建的高线目标冲刺。要严格落实通报问责制度,对进展缓慢、成效不明显的地方和学校要进行全区通报,对相关责任人进行约谈问责。

二是全力确保意识形态阵地稳固、校园稳定。

全面落实维护校园稳定和政治安全各项工作机制,紧盯重大时间节点、敏感领域,定期排查研判学校面临的新风险、新挑战。要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聚焦课堂、教材、学术活动、学术成果、学生社团、网络等6块阵地,完善管理制度,确保阵地稳固、人员稳控、校园稳定。今年重点要突出抓好教材管理和使用,健全审查备案制度,严把教材和教学用书选用关,用好、教好、学好三科统编教材。要铸牢师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广泛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大学习、大培训和“百校万人”民族团结教育大宣讲活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试点,常态化开展“三化”治理,坚决抵御宗教向校园渗透。

三是全面做到学校安防有效、保障有力。

要严格落实校舍安全年检制度,按照“谁拥有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学校属地政府主体责任,组织专业机构加强动态筛查,做到有险必排、有危必除,绝不允许有一处“D”级危房。“C”级危房要全面加固,提升自然灾害风险防御能力。要深化校园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目前全区中小学及城市、县镇幼儿园按标准配备保安数的学校占60.7%,安装一键式报警并与公安机关联网的学校占

57%,安装视频监控并与公安机关联网的学校占

46.9%,固原市、中卫市三项指标整体较低,与实现3个

100%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今年必须抓紧完成。要加强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治理,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非法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推进“校园贷”清理整治,抓好消防安全、食品安全、暴恐音视频等专项治理,为学校育人营造良好环境。

四是全面推进依法治教能力提升、更加成熟。

去年

月,中央召开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确立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到依法治教各方面,切实把法治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校园治理的根本依托。要加强青少年宪法法治教育,推进法治示范校建设,培养师生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要健全学校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治副校长作用,妥善处理校园矛盾纠纷。要协调属地加快配齐乡镇教育专干,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基层教育干部履职尽责能力,改善校内校外治理微循环。

(十)慎终如始抓好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

虽然我区疫情防控持续保持平稳,但全球疫情仍处于大流行阶段,国内出现多点散发疫情和部分省市聚集性疫情,只要国外区外传播风险不消除,校园疫情防控的警报就不能解除。当前,随着学校放假和春节临近,人口加速流动,校园疫情防控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繁重、时间更加紧迫。各地各学校要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厌战情绪、侥幸心理、松劲状态,落实落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持续巩固全区教育系统疫情防控成果,守护好广大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一是科学合理安排寒假离校和开学返校。

各地要优化调整中小学寒假放假时间安排,2

日前全部离校,离校后一律不得安排师生返校或补课,开学时间原则上为

日,各地可根据属地疫情形势进行调整。各高校要坚持“一校一策”原则,错时错峰安排学生有序放假离校和开学返校。学生家庭实际居住地是疫情低风险地区的,要尽早离校返乡;疫情中高风险地区的,要按照属地管理要求,根据学生返乡需求暂时安排留校,待疫情有效控制后,再安排分批有序离校返乡。

二是坚决阻断疫情传播渠道。

要注重“三防”:把外防输入作为关键,坚持“非必要不出国”和人物同防,严格管控师生出访、境外旅游等活动,严格做好进入校园的境外和中高风险地区货物、商品、包裹、邮件、车辆等核酸检测,持续做好海外留学人员关心关爱工作。把内防感染作为重点,严格执行入宁通道管控要求,做好开学返宁学生和区外返宁教职员工启程前、行程中、终程后的闭环监管,落实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健康行程码查验和健康管理等措施,健全密切接触者追踪协查、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等应急响应机制,确保不漏一人。把严防扩散作为根本,坚持外防和内防“两手抓”,围点控源、切断渠道、加强预防,倡导广大师生寒假居家期间加强个人防护,保持健康饮食习惯和科学运动,提高免疫力。要做到“三个减少”:减少人口流动、减少聚集活动、减少互相走动。寒假期间,要引导师生不跨省旅游,提倡网上拜年、短信祝福,尽量减少走亲访友、家庭聚会、朋友聚餐,从严控制寒假期间大型活动。要妥善安排留校师生寒假生活,做好后勤服务保障及关心关爱工作,避免简单化、一刀切和出现负面舆情。

三是压紧压实疫情防控责任。

要强化“三抓”,即早、紧、实。抓早就是要加强师生健康监测,对师生出现的疑似症状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掌握工作主动权;抓紧就是要把各项防控措施和要求及时安排部署下去、不拖延、不推责、不懈怠,切实把风险降到最低。抓实就是要坚持属地管理原则,加强学校与属地卫生医疗结构、社区、街道的协同防控,把人盯人排查、体温监测等措施落到实处,坚决杜绝各类形式主义。要强化五个重点:强化

责任落实,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党政主要领导要严格履行第一责任,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保持战时状态,做到不外出休假,守好自己的门;不擅离职守,尽好自己的责;不敷衍失责,办好自己的事。强化校园封闭管理,未经学校批准学生一律不准返校,校外无关人员一律不准进校门,师生进入校门一律核验身份和检测体温,对发烧咳嗽者一律实行医学隔离观察,不服从管理者一律严肃处理;强化应急准备,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技术方案要求,适量储备防护物资,做好隔离准备,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宁可备而不用、不能用而无备,主动防范疫情和其他常见传染病叠加风险;强化值班和信息报送,继续严格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各高校、区属中职学校向教育厅每日报送在校学生疫情信息,其他学校每日向属地教育主管部门报送相关工作情况;强化督导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全面查补漏洞,消除各类风险隐患。自治区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将对各地各学校和校外培训机构假期疫情防控和安全管理工作进行明察暗访。

四、强化担当,推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蓝图已经绘就,任务已经明确,而且今年的任务一点儿也不比去年轻松,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各地各学校要切实增强抓落实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发扬钉钉子精神,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勇气和信心,坚决抓好落实。

一要提升干部能力素质。当前,我们面临的改革发展任务更加繁重,要求每一位干部都要有过硬的素质和本领。要注重提升政治能力,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确保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不走偏、不掉队。要注重提升专业能力,学好用好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卫生学和教学法等专业知识,尽快补齐专业上的短板、知识上的缺项、能力上的不足,努力成为教育的行家里手。

二要加强教育项目管理。今年的教育项目资金已经全部下达,各地各学校要把项目建设作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和硬支撑,规范管理、加速推进。要把好项目前期关,抢抓“冬闲”时节,落实建设用地,完成规划设计,组织项目招标,一刻不停地做好各项前期准备工作。要把好项目进度关,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压茬推进建设,促进项目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要把好项目质量关,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安全生产等责任制,依法依规管理项目各个环节,确保每个项目经得起历史检验。

三要增强舆论引导主动性。今年是政治大年,舆论引导尤为重要。要建好用好发挥好教育系统自有媒体的作用,积极争取主流媒体支持,加大正面宣传力度,传播教育好声音,树立教育好形象,增强社会认可度和赞誉度。要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加强与有关部门配合,对网上负面舆情早发现、早应对、早处置,绝不能听之任之,引导师生和社会各方理性发表舆论,最大限度的争取全社会对教育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为教育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要大力发扬奋斗精神。陈润儿书记在自治区党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强调“敢担当、想干事,可以找一千个办法,再多的困难也阻挡不了;怕担当、不干事,也可以找一千个借口,再好的机遇也捕捉不了”。全区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真正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秉持“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建功必须有我”的担当,靠苦干开路、用奋斗架桥、凭实绩交卷,以各地各学校的“一马当先”推动全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万马奔腾”。

同志们,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奋进“十四五”、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已经开启。征途漫漫,惟有奋斗。我们通过奋斗,披荆斩棘,走过了万水千山;我们还要继续奋斗,勇往直前,创造更加灿烂的辉煌。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工作,开拓进取,奋力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教育现代化,为建设美丽新**、共圆伟大中国梦作出新的教育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庆祝建党

周年!

2021市教育工作推进会讲话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大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x教育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在新时代有新作为。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站位,增强教育优先发展意识。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不动摇,大力推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全市教育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教育实力明显提升。

学前教育普惠率、义务教育质量和水平、普通高中优质资源占比、特殊儿童少年入学率、职业教育社会贡献力实现“五个明显提升”。

二是教师队伍得到加强。

教师招录渠道多、起点高,教师培训数量足、质量高,教师结构更均衡、更稳定,教师交流常态化、机制化,培养了一支创新型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

三是教育民生全面保障。

中小学建设全面达标,“土操场”全面消除,学生资助体系全面覆盖,家庭教育全面开展,“双返生”职业培训全面实施,学校、家庭、社会、政府四位一体的育人格局基本形成。

四是竞争能力持续增强。

在全省率先实现“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和省“双高双普”县全覆盖,省级“教育强县”和市级“教育现代化先进县”双过半,综合实力在全省乃至西部地区持续领先。当前,教育事业发展已经迈入新时代。看大势,在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变化的背景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更加强烈,迫切需要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大力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更具个性、更有特色的教育,培养出能够适应和引领未来发展的一代新人。看发展,x正处在加快追赶超越、聚力“四城”建设的关键时期,教育是副中心城市综合服务功能的重要体现,必须全面推动教育变革,努力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高度匹配、高度契合、高度适应的教育新格局,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看自身,我市教育工作仍然存在“城市挤、乡村弱”,“入公办园难、入民办园贵”,城区学位紧张,“择校热”“大班额”“小眼镜”等诸多问题,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较突出,教育对外开放、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任重道远。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市各级要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认识加快教育现代化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强化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把教育作为推动x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性举措,做到教育问题优先研究,教育规划优先实施,教育资金优先保障,教育项目优先安排,教育需求优先满足,教育人才优先引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争取率先在西部实现教育现代化,早日建成教育强市。

二、突出工作重点,加快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持正确方向,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市各级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力在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品德修养、增长知识见识、培养奋斗精神、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要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抓好思想品德教育,完善德育课程体系,深化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等活动,引导广大学生涵养优秀品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深入开展“万名学子扶千村”等活动,科学安排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课程实验、社会实践,锤炼学生吃苦耐劳、顽强拼搏的精神。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积极举办各类创新创业创造比赛,踊跃参加小发明、小制作等活动,提高学生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能力。要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开好体育课,开足艺术课,加强劳动、健康和社会实践教育,培养全面发展人才。

二是坚持协同发展,提高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进一步增强产教融合、协同发展的共识,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同步发展。一要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坚持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支持x文理学院建设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抓好x职业技术学院和一批具有鲜明x特色的高职院校“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建设,为x发展提供高层次、专业化、技能型人才。积极抢抓省上支持非省会城市建设高校的机遇,着力引进一流高校在x举办分校或联合办学。二要提升职业教育创新水平。鼓励企业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体制,将企业转化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将能工巧匠转化为专业课教师,将生产设备转化为生产性实训设施,将企业文化转化为职业精神,培育更多“x工匠”。结合我市汽车产业、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现代服务等产业布局,支持中等职业学校转型升级,积极筹建2-3所具有鲜明x地方特色的高职院校。

三要提升特殊教育普及水平。要重视做好特殊教育工作,加快推进适龄残疾少年儿童教育全覆盖,不断健全学段衔接、普特融通、医教结合的特殊教育体系,让每个残疾少年儿童都能享受适宜的教育服务。

四要提升民办教育规范化水平。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建立差别化扶持政策体系,引导民办学校明确办学定位,更新办学理念,创新办学模式,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育打造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民办教育品牌。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着力破解教育改革发展难题。

百姓关心的问题,就是改革的方向。要针对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等问题,抓紧出台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办法,优先配置学前教育设施空间资源,不断扩大普惠性资源占比,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

针对义务教育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大力实施“乡村教育振兴计划”和教师支教计划,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保障学位供给,规范招生入学秩序,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有效化解“城挤乡弱”的矛盾;

针对青少年学生“小眼镜”问题,通过减轻课业负担、加强体育锻炼、培养良好习惯、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等综合措施,有效控制和降低中小学生近视率,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针对教育对外开放度不够问题,认真贯彻落实《加强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实施意见》,支持我市学校与海外学校建立伙伴关系,加快建设国际学校,开设国际班,把x建成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教育国际化先行试验区。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关键支撑。

一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队伍的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提高广大教师政治理论素养、思想道德素质,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教师的神圣使命。积极开展“西府名师”“最美乡村教师”等评选表彰活动,充分发挥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广大教师热爱教育、教书育人。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严肃认真处理教师队伍中存在的违法违纪问题,维护教师队伍纯洁性。

二要完善教师编制管理。要针对教师阶段性、结构性、区域性短缺问题,加快盘活事业编制存量,重点向教师队伍倾斜,加强幼教等紧缺薄弱领域教师补充。深入推进教师交流轮岗,引导城镇优秀教师、校长向乡村学校、薄弱学校流动,促进师资均衡配置,不断提升乡村教育质量。

三要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健全完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加快建设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分级分层分类开展培训,为教师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搭建平台。要强化专业素养评估考核,探索建立教师淘汰和退出机制,促进教师更新专业理念,提升专业知识,增强执教能力。

四要营造尊师重教风尚。切实保障教师权益,完善绩效分配机制,畅通职称晋升渠道,改善教师特别是基层一线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健全教师荣誉制度,实现义务教育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让教师成为全社会受人尊敬、值得羡慕的职业。每一位校长都要以社会主义教育家的标准要求自己,涵养教育情怀,敢于啃硬骨头,一心一意抓好学校发展,实现专家治校、教育家办学。

三、强化保障措施,全面提升教育工作水平。

一要坚持规划引领。近日,《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正式印发,为加快教育现代化做好了顶层设计。我市制定的《x教育现代化2035》等3个文件也在会上印发征求意见,各县区、各部门要结合实际,研究细化时间节点、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制订好未来五年以及十几年的行动计划。要进一步完善《x市主城区学校布点规划》,指导县区制订县域内学校布点规划,进一步扩大教育资源供给,推动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二要形成工作合力。各县区要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落实第一责任人责任,主动关心教育,深入研究教育,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事项亲自督办,满腔热情地支持教育事业发展。市县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主管职责,加强对教育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下气力解决好社会关注、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其他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推动教育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要强化项目支撑。坚持以项目支撑发展,用项目落实思路目标。今年,各县区、各相关部门要集中精力抓好全市x个教育重点项目实施,确保x等重点项目序时推进。同时,要抢抓《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实施机遇,在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等基础设施短板领域,谋划一批重大教育民生项目,积极争取中省投资,吸引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为教育强市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四要建立长效机制。要加快推进中小学党组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要加强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定期研判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校环境。要强化安全保障机制,全力做好防恐防暴、消防安保、卫生防疫、食品安全等工作,切实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坚决防范和遏制重大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要加强教育督导工作,完善各级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机制,深化教育质量评估检测,确保教育改革发展举措落地见效。

市委书记(教育局长)在2021年全区教育工作动员部署推进会上的工作报告讲话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