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常用文言文常识总结
编辑:前尘往事 识别码:10-1001501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19 21:57:12 来源:网络

第一篇:常用文言文常识总结

常用文言文常识总结(节录)

作者:陕西王亚其

编审:赵怀兵

发布:公众号yuwenyuekan

字: 1.古今字 2.通假字 3.异体字

词: 1.实词 2.虚词

而、何、乎、乃、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3.古今异义词

(1)词义扩大。(2)词义缩小。(3)词义转移。(4)感情色彩发生变化。4.一词多义 5.固定搭配

所以…者、所+动词(…的原因)动词+者(…的人)6.词类活用

(1)名词 活用为动词 使动 意动 作状语

(2)动词

活用为名词 使动 意动

(3)形容词 活用为名词 动词 使动 意动

(4)数词 活用为动词

(表示数目多少的基数词临时可活用为动词)例:六王毕,四海一; 统礼仪,一制度;

句:

1.判断句:“…者,…也”、“…,…也”、“…者,…”、“…,…”、2.否定句:“非” 3.省略句:

4.被动句:“为…所…”、“为…”、“所…”、“见…于…”、“见…”、“于…”、“被” 5.倒装句:(1)主谓倒装

(2)状语后置 “于”

(3)定语后置 例: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4)宾语前置

A:疑问代词“谁、何、奚、安”作宾语,宾语要前置; 例:大王来何操。B:否定代词“不、毋、未、莫+动词+宾语”,宾语要前置; 例:未之有也。C:用指示代词“之、其”指复的句子,宾语要前置 6.固定句式

“如……何? “不亦……乎” “何其……” ” “孰与” “以……为” “是故”、“是以” “不亦……乎”

“得无……乎” “与其……孰若……” “宁……无”。

一、古字通假

指文言文中音同、音近而形体不同的字互相通用和假借的情况。中学教材还包括古今字。A:通用。

读音相同或相近,意义也相通的词,古代可以写这个也可以写那个。如:“雷鼓大震”(《赤壁之战》)中“雷”和“擂” B:假借。

读音相同或相近而意义不同的词有时可以借代。

本无其字,借用一个同音字代替。“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本有其字,前人写了别字,后人跟着写,别字和本字通用了。“甚矣,汝之不惠” C:古今字。

古时只有某个字,后来为了区别这个古字所表示的几个不同的概念,就造出了另一个或几个今字。如“莫”的义项有日落的时候,没有人,没有,步,不要等,后来另造一个“暮”表日落的时候,古人有时今字不用而用古字,“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中的“暴”与“曝”,“益----溢”“受---授”“孰---熟”“说----悦”等。D:异体字。

音同义同形不同。“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俛同“俯”)

要学会识别常见的通假字,当一个字按照他的一般义项讲不通的时候,可试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解释;一个字与那个字相通,要根据上下文文意来判断;能不解释为通假字的尽量不要解释为通假字,因为古人用通假字毕竟是特殊情况。古汉语中,有些字可以用声音相同或相近(有时形体也相近)的字来代替,这种语言现象叫做文字“通假”(“通”是通用,“假”是借用)。“通假”是“本有其字”却弃而不用,临时借用了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别字。一般认为,通假字的产生可能是由于书写或抄书的人一时笔误,写了音同或音近的别字,或是因地方习惯而写了另一个字。后人见古人有先例,便跟着写,约定俗成,别字和本字就通用了,学会辨识通假字,对学习文言文是很重要的。

通假字与本字的联系上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读音完全相同。如:故不错意也 《唐睢不辱使命》 “错”(cuò)通“措”(2)声母或韵母相同。如:河曲智叟亡以应。亡通“无”如: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bān)通“攀”

(3)形旁或声旁相同。如: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唱通“倡”如:欲信大义于天下。“信”(xìn)“伸”

(4)读音相近。如:身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yǒu)同“又” 检测

项为之强 《童趣》

诲女知之乎 《〈论语〉十则》

窥谷忘反 《与朱元思书》

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

属予作文以记之 《岳阳楼记》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亲戚畔之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公输盘不说 《公输》

乡为身死而不受 《鱼我所欲也》

选贤与能 《大道之行也》

答案:

“强” 通“僵”(jiāng)“女”同“汝”(rǔ)“反” 通“返”(fǎn)“被”通“披”(pī)“属” 通“嘱”(zhǔ)

“要”通“邀”(yāo)

“畔” 通“叛”(pàn)“说” 通“悦”(yuè)“乡” 通“向”(xiàng)“与” 通“举”(jǔ)

二、古今异义词

现代汉语由古代汉语发展而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词的意义古今有很大差别。我们把古义和今义不相同的词叫古今异义词。概括起来,古今异义主要有这样几种:

①词义扩大,即今义大于古义。

A:原单指某事物的词,扩大到兼指特征、性质或功能相似的事物。如:皮(兽皮——皮肤,表皮——包在外面的东西,封皮)

雏(小鸡——幼小的动物或诱饵,以及未定型前的最初形式形状,雏鸟,雏形)B:由感觉性质相通,从原意扩大到其他感情相似的意义。如:甘(味美,味道甜——味美,心理乐意)病(重病——病)C:由专名扩大为通名。

如:江、河(长江、黄河——一切河流)

匠(专指木工,其他工匠另有名称,铁匠叫“冶”,瓦匠叫“陶”— 泛指各种有专门技艺的人)

好(与“丑”反义,一般专指女子相貌漂亮——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与“坏”反义,对一切人事物都可以修饰)中国(中原地区——全中国)

D:由原只表示某事物一部分的词,扩大到表示这一事物的整体。如:秋(秋季——一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② 词义缩小,即今义小于古义。A: 词义程度的减弱。

如:饿(严重的饥饿,达到受死亡威胁的程度。“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一般的肚子饿)

怨(恨。“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不满意,责备,任劳任怨)B: 词义表示范围的缩小。谷(各种谷物——专指稻谷)

丈夫(专指成年男子或男子“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生丈夫,二壶酒,一犬”——女子的配偶)金(金属——金子)

臭(各种气味“其臭如兰”——难闻的气味)丈人(老人——岳父)子(孩子——儿子)

亲戚(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古代除了指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外,通指自己家庭中的成员,现代汉语中则不能用于自己家庭中的成员。)C:词义义项的减少。

劝(鼓励、劝说、规劝“劝学”,“肃劝权召瑜海”——劝说,规劝)

迁(迁移、变换,调任、升职,贬谪、流放。“战、守、迁皆不及施”“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太史令”“顷襄王怒而迁之”——迁移,变换)让(责备,谦让——谦让)怜(爱,怜悯,爱惜——怜悯)

③词义转移。即一个词由表示某事物变为表示另外的事物。A: 由表示甲事物转变为表示乙事物。涕(眼泪——鼻涕)

币(礼物“置币遗单于”《苏武》——钱)B: 由表示甲动作转移为表示乙动作。

走(快步跑,逃跑。“窃计欲亡走燕”《廉颇》——一般步行)去(离开——到某地去)

勤(辛苦,与“逸”相对。勤而无所,必生悖心”《崤之战》——做事尽力,不偷懒)C:由表示甲义的范围转移到表示乙义的范围。

牺牲(作祭品的牲畜。“牺牲玉帛,弗敢加也”《曹刿》——为正义事业献身)假(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劝学》——假期,真假)偷(苟且——偷窃)

④ 感情色彩变化。A:褒义词变为贬义词。

明哲保身(聪明有智慧,善于适应环境“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诗经》——不坚持原则,只顾自己的处世态度)爪牙(勇士,武将——坏人的党羽)

衣冠禽兽(官服上绣的禽和兽的图案——道德败坏的人)B: 贬义词转为褒义词。

乖(偏执、不驯顺“行为偏僻性乖张”——听话,安顺)锻炼(玩弄法律、陷人入罪“上奏畏却,则锻炼而周内之”,却,批驳退回,内通纳《汉书》—— 锻炼身体,褒义)

C: 中性词变为褒义或贬义。

卑鄙(地位低,见识浅,表谦虚的中性词,“先帝不以臣卑鄙”——品行不端,不道德,贬义词)

谤(公开批评别人的过失,“能谤讥于市朝者”——无中生有的诬蔑,贬义词)钩心斗角(形容阿房宫的形制——各用心机,互相排挤)祥(预兆,有吉有凶“是何祥也,吉凶焉在”——吉兆)

⑤名称说法改变。“目”改为“眼睛”,“日”改为“太阳”

⑥注意单音词和复音词的辨析。

注意单音词不能与现在的复音词混淆。古代汉语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复音节词为主。如:

痛恨(痛心,遗憾——非常恨)

地方(土地方圆——与中央相对的某一地区)妻子(妻子儿女——男子的 配偶)

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其中夹杂——方位名词)

注意不要把双音词误认为两个单音词。现代汉语中有些双音节词,在古代汉语中是由两个单音节词组成的短语,这类词不是太多,但一定要引起特别重视。如: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无论”就是两个词:无,不要;论,说。“无论”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起关联作用的连词,而文言文里却是两个词。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中,“妻子”原来是两个词,“妻”指妻子,“子”指儿女。现代汉语是一个双音词,指男子的偶。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秋水》“望洋”指仰视的样子,不能理解为“看着大海”

“匍匐以进”《中山狼传》 “匍匐”指伏地而行,是一个双音节词。注意古文中的同义词、近义词连用的现象。如:

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出师表》 “和睦”是同义连用,都是“和好”的意思。登即相许和 会不相从许 《孔雀东南飞》 注意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就是古汉语中有的一个词由两个意义相近、相对或相反的词构成,其中一个语素表示意义,另一个语素不表示意义,只作陪衬。如: 逼迫兼弟兄 昼夜勤作息 《孔雀东南飞》 以上所说只是一般情况,其实某些词语的意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往往不同,要根据具体语境分析,防止以“今义”解释“古义”。三、一词多义。

根据语境正确推断实词词义

语境,即上下文。上下文对词义具有制约和提示作用。一般地说,不管一个词有多少义项,在具体的语境中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含义。因此,必要的知识储备与较强的语境意识结合起来,就是我们“ 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关键。所以,平时要注意做必要的知识积累,阅读文言文篇段时要细心体察语境(上下文)的意思。要力戒孤立、片面。

由于文言文单音词居多,这一现象特别突出。它们中有一个是本义,其余为引申义,要注意从本义推断引申义,结合上下文确定词的正确含义。

①本义。指最初造字时表示的意义。如:朝,本义是“早晨”。(朝令夕改)②引申义。指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与本义相类似、相对立或相关联,如:朝,早晨是大臣朝见国君的时间,故由“早晨”引申为“朝见”(率天下诸侯而朝周);朝见的地方也叫“朝”,故引申为“朝廷”(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再引申为“朝代”(改朝换代)现代汉语中也有,如“深山”--道理很深(深刻、深奥);友谊很深(深厚,深刻);夜深人静(时间久);颜色太深(浓、重)

③比喻义。用比喻的方法形成的词义。如:爪牙,比喻武臣(今阁下为王爪牙,为国藩垣)现代汉语中也有如“乱扣帽子”(坏名义或罪名)冻结资金(阻止流动或变动)

④了解词义的两种引申方式。A:连锁式。

寒:冷--寒冷季节--缺乏冬衣而受冻--贫寒--恐惧、害怕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大渡桥横铁索寒 B:辐射式。

节:竹节--木节;关节;季节;节操;节拍 一节复一节,千枝破万叶 盘根错节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清明时节雨纷纷 单于壮其节 钿头银篦击节碎 例1:“引”,①会意字,由一弓一箭组成,本义是“拉开弓”,“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孟子 尽心上》

②“拉开弓”引申为“拉”,“左右或引相如去”

③“拉”引申为“拉长”,“岸木影下布,水鸟时引吭”《宣州环波亭》

④“抽,拔出”,“马蹶,坠地,引佩刀刺马杀之”《宋史 太祖纪》

⑤“拿”,“引绳而束缚之”《中山狼传》

⑥“带领”,“燕引兵东围即墨,即墨大夫出与战,败死”《史记 田单列传》 ⑦“承担”,“公卿各引咎自则”《北史 周武帝纪》 ⑧“举荐,提拔”,“奖引后进,如恐不及”《欧阳修传》 ⑨“延请”,“乃设九宾礼于廷,引赵使者蔺相如” ⑩“退却”,“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之战》

例2: “一”

①一人,一桌,一扇,一抚尺而已。(数目,自然数的开始。)②长烟一空(全部)《岳阳楼记》 ③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④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第一次)《曹刿论战》 ⑤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相同、一样)

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专一)

例3: [卒](zú)

1.名词

①步兵,“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过秦论》)

②古代军对编制,一百人为卒,“全卒为上,破卒次之”(《谋攻》)③差役,“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左忠毅公逸事》)

2.动词

①死,“初,鲁肃闻刘表卒”(《赤壁之战》)

②完毕,结束,成全,“庶刘侥幸,保卒余年”(《陈情表》)

3.副词

①终于,“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廉颇蔺相如列传》)②(cù)同“猝”,突然,仓促,“五万兵难卒合”(《赤壁之战》)

检测

①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①(答应)②杂然相许《愚公移山》

②(赞许、赞同)③高可二黍许《核舟记》

③(表约数)④曳屋许许声《口技》

④(拟声词)⑤吾头颅如许。

⑤(这样)⑥一生长恨奈何许。⑥(语气词)

四、词类活用:

在古代汉语里,某些词,主要是实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灵活运用,在语句中临时改变它的功能,即改变原来的词性。古汉语词类活用,常见的主要有:

1.名词作动词2.名词作状语3.形容词作动词4.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5.使动用法6.意动用法 7.数词有时也活用为动词

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有:

(一)名词作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后有宾语或补语。“朝服衣冠”服,穿戴 “沛公军霸上”,军,驻军 2.前有副词或能愿动词。“二月草已芽”,发芽 “三岁贯汝,莫我肯德”,德,感激

3.用“而”连接,一端是动词,另一端的名词常活用。“蹄而杀之”,用脚踢 “项王复引兵而东”,向东进发 “男耕而食,女织而衣”,穿衣 4.两个名词连用,其中一个通常活用。

“面山而居”,面对着 “春风风人,夏雨雨人”,吹拂,滋润

5.句子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作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活用为动词。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名词作动词的译法是:(1)动+名,如驻军(2)介+名+动,用蹄踢(3)换成动词,如德,感激

一狼洞其中(《狼》)洞:“打洞”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陈涉世家》)目:用眼睛看 小信未孚,神弗福也(《曹刿论战》)福:赐福,保佑

(二)名词作状语,有以下几种情况:

1.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译为“像……一样” “有狼当道,人立而啼”,像人一样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犬:像狗一样地坐。2.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译为“用对待……的方式”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用对待客人的方式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3.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手段、依据。译为“用……”,“好事者船载以入”,用船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4.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译为“按照……” “予分当引决”,按照道理 “其势必不敢留君”,按照那情势

5.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趋向。译为“在、从、向、往……” “东连吴会,西通巴蜀”,《隆中对》东西:向东、向西。“卒廷见相如”,在朝廷上 “间“至军中”,从小路 “草行露宿” 6.表示动作行为的时间、频率。译为“在、当、每……” “时公兵不满百万”,当时 “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

“日扳促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日: “天天”、“每天”的意思。

(三)形容词作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后面有宾语。“亲贤臣,远小人”,亲近,疏远 “山多石,少土”,有许多,少有“素善留侯张良”

2.前面有能愿动词。“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到尽头 3.前面有助词“所” “世之所高,莫若黄帝”,推崇

4.其他表动态的。“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轩邈,争高争远 形容词作动词的译法是:换成动词或动词短语。

(四)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1、动词活用为名词

就是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一般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有时前面有“其”或“之”。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 奔:飞奔的马。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到达的人。吾射不亦精乎 射:射技。猛浪若奔 奔:奔马。

2、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翻译时一般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如《陈涉世家》中“将军身被坚执锐”中“坚”和“锐”本是形容词,这里临时改变了词性,充当名词,作宾语,表示“坚固的铠甲”和“锐利的武器”。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出师表》 良实:善良诚实的人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五)使动用法: 动、形、名后面带宾语,表示“主语使宾语”发出动词所具有的动作行为、具有形容词的性状或成为名词所代表的事物。

1、动词的使动用法:宾语发出动作,一般限于不及物动词。“无案牍之劳形”(《陋室铭》)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劳累。“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君将哀而生之乎” “项伯杀人,臣活之”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宾语具有形容词的性质。

“必先苦其心志”(《<孟子>二章》苦:形容词使动用法,使……苦恼。“会盟而谋弱秦”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3、名词的使动用法:宾语成为名词代表的事物。“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使动用法的译法是:

(1)动+宾=使+宾+动(2)形+宾=使+宾+形(3)名+宾=名+宾+为+名,有时也可以译成一个动补式词语。如 活,救活

检测

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穿丧服。名为动。复前行,欲穷其林。走完。形为动。斗折蛇行。

像北斗星那样。名为状。皆若空游无所依。在空中。名为状。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使……凄凉。使动

(六)意动用法:

谓语动词名动形后面带有宾语,含“以…为…”“主语主观上认为…怎么样”、“把…当作…”

1、形容词意动用法: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乐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成以其小,劣之”

2、名词意动用法:

“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宾客:名词的意动用法,把……当宾客。“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3、动词意动用法: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以恶衣恶食为耻 “且庸人尚羞之”

(七)此外,数词有时也活用为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

五、常见实词:

文言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掌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一词多义

教学大纲开列了120 个常见文言实词。高考涉及文言实词的试题基本不会超过这120个实词的范围。

具体用法,此略。见前文:《高考文言文120个实词小故事练习(实用)》

六、常见虚词

文言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代词。

文言虚词很多,但“常见”者毕竟有限。《考纲》中要求“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常见的文言虚词”指的是考纲规定的18个:而、何、乎、乃、其、若、所、为、焉、也、以、矣、因、于、与、则、者、之。高考涉及文言虚词的试题不会超过这18个虚词的范围。

具体用法,此略。见前文:《高考18个文言虚词小故事》

仅举一例:之

(一)代词

可以代人、代物、代事。代人多为第三人称,译作“他”(他们)、“它”(它们)、这、这件事。

1.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2.桓侯故使人问之(《扁鹊见蔡桓公》)3.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公输盘》

(二)助词

1.结构助词,译为“的”,有的可不译。如: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岳阳楼记》)2.结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

3.音节助词。用来调节音节,无义,一般不翻译。如:怅恨久之(《陈涉世家》)4.结构助词,宾语提前的标志,无义。如:何陋之有?(《陋室铭》)

(三)动词

译作“去、往、到”。如: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其他17个略。

七、文言文特殊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

(一)判断句

翻译时要译作:“……是……”

1.用“者”“也”表示,这是典型的文言判断形式。2.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 3.用动词“为、是”表示判断

4.用“非、未、弗”等表示否定的判断。例1:莲,花之君子者也。例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例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例4: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二)被动句

翻译时要将有关词语译成“被”。

1.用“于、见、“受…于…、见…于…”表被动

2.用“为”、“为…所…” 表示被动。

3.词语本身含被动,无标志词语。

如:贤能为之用。舌一吐而二蛇尽为所吞。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

(三)省略句

1.省主语、谓语、宾语“之”。

2.省略量词、介词“于”。

翻译文言省略句时,省略的词语,特别是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省略的部分,要补充翻译出来。

例1:如(余)每假借于藏书之家,(余)手自笔录,计日以还……(余)录毕,(余)走送之。

例2: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例3:此诚不可与(之)争锋

李4:宅边有五(棵)柳树。例5:见二虫斗(于)草间。

(四)倒装句

文言中有些句子成分的排列次序跟现代汉语不同,习惯上称之为“倒装”。谓语前置(主谓倒装)、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短语后置做补语

1.谓语前置(主谓倒装)为了强调谓语,有些感叹句或疑问句把谓语置于主语之前。一般常用逗号将主谓隔开。

如:甚矣,汝之不惠!

2.宾语前置

①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在介词前。

②用“之、是、以”把宾语提前,以强调宾语。“之”是标志,无义。②文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

微斯人,吾谁与归? 忌不自信。宋何罪之有? 全石以为底。唯命是听 3.定语后置

动词短语作名词的定语常常放在名词的后面。一般在定语后加“者”字,有的还在名词和后置定语之间加“之”字来表示。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介宾短语后置做补语(状语后置)

(1)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

(2)介词结构“以……”、“乎……”等有时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并不多见)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的,翻译的时候要把它提前用作状语,因此,我们也称它“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例如:为坛而盟,祭以尉首。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文言倒装句译成现代汉语时,要依现代汉语的句子成分的排列规律,将其 “顺装”过来。

例如: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判断句 苟全性命于乱世

状语后置 君与俱来

省略句 何陋之有

宾语前置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被动句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状语后置 中蛾冠儿多髯者为东坡

判断句 盖拣桃核修狭者为之

定语后置句

(五)固定句式 文言文中有一些结构固定的格式用法。这些类固定句式,翻译时要合乎现代汉语的习惯。

“如……何?

“不亦……乎” “何其……” ” “孰与” “以……为” “是故”、“是以” “不亦……乎” “得无……乎” “与其……孰若……” “宁……无”等等

如: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如土石何? 以虫草为林。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课堂小结:

高考考文言句式,一般与对文意的理解的考查结合起来进行。学习文言句式,固然要会辨认某句是何种句式,因为这是基础;但更为重要的,是要会正确翻译。从高考的角度讲,了解这些句式,也是指能在文言文阅读的材料中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有识记与辨别的能力,进而把握文意,而不是要求考生去抽象地记忆到底有哪些种不同于现代汉语的句式,以及各种句式的具体用法如何。(责任编辑语焉)

第二篇: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常识

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常识大全

本文题目:文言文基础知识:文言文常识大全

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应该说就具备了读懂文言文的基本条件,并且也的确能通部分文句,因为古今语法差异不大,句子的组合次序基本相同,如果真的对现代汉语语法知识掌握比较牢固,并能熟练地分析各种句子,那么文言百分之七十的常见句式也就能触类旁通了。但古今毕竟有异,例如,若不懂古汉语宾语前置的知识,就译不通‚宋何罪之有‛(《公输》)、‚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齐桓晋文之事章》),用现代汉语语序‚硬译‛,则会译成:‚什么罪的有?‛‚一支羽毛的不能举起,是不用力气。‛这使人想起日本人说中国话。因此古汉语语法不但要学,而且要认真学。力量要放在古今语法歧异之处,即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所谓特殊句式。这些特殊句式是: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特殊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宾结构后置……)一些固定格式等等。这些知识,随中学语文教材的学习,均能逐一接触到,这里强调几点:

1、可以借助虚词知识掌握文言句式。如‚者‛、‚也‛常用在判断句里;‚哉‛、‚夫‛常用来表感叹;‚乎‛、‚与‛、‚邪‛、‚何‛、‚盍‛、‚孰‛常用表疑问;‚之‛、‚是‛常用来表疑问;‚之‛、‚是‛常用来作句子倒装的标志等等。

2、要从与现代汉语的比较入手,掌握各种特殊语序句式的表示方法,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牢记住这些形式。每一种形式要记一两个典型例句,以便类比判断。

3、背记一些固定的句式结构。如:

‚不亦……乎‛?表反问,可译为‚不是……吗?‛(其中‚亦‛只起加强语气作用,可不译);‚无乃……乎?‛表推测语气,比较委婉,可译为‚恐怕……吗?‛或者‚莫非……吧?‛;‚得无……乎(耶)‛表猜测、疑问语气,可译为‚莫不是……吗?‛‚能不……吗?‛或者‚恐怕……吧?‛;

‚如……何‛、‚若……何‛、‚奈……何‛都表示疑问的格式,都可译为‚把……怎么办?‛、‚拿……怎么样?‛、‚对……怎么样?‛;

‚……孰与……‛表示‚与……相比,谁……‛,常可译为‚与……比较起来怎么样‛;‚其……乎?‛表猜测或反问语气,可译为‚大概……吧?‛、‚难道……吗?‛;‚何……为?‛表询问或反问,可译为‚为什么……呢?‛或‚有什么……呢?‛;

‚有以……‛、‚无以……‛,前者可译为‚有什么可以拿(用)来……‛,后者可译为‚没什么可以拿(用)来……‛;

‚有所……‛、‚无所……‛,其中‚所‛是助词,‚所……‛是‚有、无‛的宾语,所以前者可译为‚有……的‛,后者可译为‚没有……的‛。

了解古代文化常识是完整把握文言文内蕴的必经之路

语言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产物。文言文。不仅关涉着造字之源、句式之法、为文之妙,还包容着先哲之理、阴阳之变,乃至礼俗、宗法、地理、数术,更与古代历史密切相关。特别是先入我们中学教材的,又都是久传不衰的华章,其内蕴就更丰富、更深邃。那么,要准确理解古文文意,不具备一定的古代文化常识是不行的。我们在逐篇学习古文的过程中,要注意点滴积累,而且还要做必要的、较有系统的整理,如古代吏制,刑法,科举制度,人的姓、名、号、谦称、敬称等等,不求过繁过细地掌握,但要大体了解。

学习文言,还有一些重要环节(如诵读,就非常重要),还要学会断句,掌握翻译方法等等,诸多环节和技能训练要同时进行,才能提高阅读水平,达到中学大纲要求,完成中学阶段文言文学习的任务。

一、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1、重视预习,学会自学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

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去理解、体会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

3、要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

二、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诵读可分四步进行:

1、借助注释,粗读课文 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地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再连猜带蒙,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2、质疑、解难、细读课文

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深入领会,精读课文

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4、鉴赏评价,熟读课文

这一步主要靠课后同学们主动进行。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是文言教育造就了白话大师,文言学习形成纯粹、典雅的汉语语感,文言是白话的根基。20世纪上半叶,中国文坛的上空升起了一片‚璀璨‛的群星,他们是鲁迅、胡适、梁实秋、郭沫若、老舍、巴金、曹禺、林语堂、穆旦、张爱玲等等,他们光华四射、文采灼灼、风流儒雅,他们学贯中西、鉴古知今。与其说他们是文学大师,不如说他们是运用白话语言的大师。他们的作品90%以上用白话写成,他们灵动地驾驭白话,‚垒筑‛起白话汉语的华彩篇章。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文坛却‚顿失光彩‛、‚暗然失色‛,再也没有涌现出一个灵动地驾驭白话的‚大师群体‛,堪称‚白话大师‛的只有寥寥几位。

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当然很多,譬如社会政治动荡等等,但一个最合理、最令人信服的解释,也是最根本的解释,就是20世纪三四十年代开始,中小学阶段截断了系统的文言教育的‚血脉‛。这使得在20世纪下半叶成为文坛主流文人们,在孩童时期的语言‚敏感期‛阶段,即13岁之前,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深入的文言教育。他们在语言‚敏感期‛所接受‚语文教育‛,即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的所谓‚现代语文教育‛,是在废除文言的背景下,基本以白话为主体的、为本位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之后的人们,在语言‚敏感期‛,基本是‚通过白话‛来学习‚运用白话‛,而不是‚通过文言‛来学习‚运用白话‛。

20世纪上半叶的大师们,具有深厚、扎实、完整的文言根基,少年时期就基本已经形成一种以文言为本位的‚语感‛。这种文言本位的‚语感‛,跟随他们成人,伴随他们终生,奠定他们文字表达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他们文字表达的‚下意识‛,使得他们运用语汇时,总是比较纯粹、凝练、典雅、古朴,他们能够自如、娴熟地从古诗文中,选取极富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词汇、诗句,生动、鲜活地或摹像、或写意、或达情,寥寥数语,便传神极致。

文言是一种有着几千年历史渊源的语言,而白话是一种历史极短的语言。文言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了数量巨大的极富表现力的典故、语汇、辞章,而全民使用白话自‚五四‛诞生至今不过百年。白话还没有创造出自己‚辉煌‛、‚丰厚‛的历史‚积淀‛,白话基本源自文言,当今白话的基本语汇几乎依附于、脱胎于文言,白话的辞章文法也并没有超脱文言。用不太恰当的比喻来说,文言与白话的关系,一母一子,一本一末。人们在孩童的‚语言敏感期‛,从‚根源处‛ 学习语言,阅读和背诵一定数量的古诗、古文,打好文言根基,再运用白话来表达,那么,写出的文字就比较简洁、干净、纯粹、典雅、形象、传神;相反,通过白话来学习运用白话,写出的文字,就难以达到以上境界,而可能拖沓、冗长、繁琐、欧化、罗嗦、抽象。

五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大陆作家、学者,整体上文字水平(主要是白话表达水平),难以与上半叶的大师‚比肩‛,根源就是少年时代‚语言敏感期‛接触的文言愈来愈少。20世纪上半叶的大师们,如鲁迅、郭沫若等人,他们成为‚白话大师‛,开白话运用的一代风气,根本原因是,他们在19世纪接受了系统、全面、深入的文言教育,可以说,这些‚白话大师‛们,少年时期在文言的‚酱缸‛里浸泡过的,成人后登上文坛,每个‚汗毛孔‛里都渗透着文言的滋养。而20世纪五十年代到八九十年代的文人、学者们,少年‚语言敏感期‛,恰好处在大陆的所谓‚现代语文教育‛从诞生、发展、再发展的时期,也即三十年代到七十年代,此时,正是大陆所谓的‚现代语文教育‛对文言否定愈演愈烈,语文课本摒弃文言愈来愈多的时期。大陆语文课本在七十年代彻底告别了文言。因此,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成人的文人们,少年时期接触文言的数量‚一代少之于一代‛,因而他们成人时的文风也基本上‚一代逊于一代‛。几十年来,大陆文人的整体文字面貌是越来越 ‚水‛,越来越‚白‛,越来越‚俗‛,越来越‚痞‛,失去了纯粹、古雅、洁净、朴素。不可否认,这正是所谓大陆‚现代语文教育‛斩断了‚文言‛血脉的结果!历史的教训,我们不能不汲取,我们不能再重蹈覆辙!少年‚语言敏感期‛诵读相当数量的一流的文言,成人后形成一流的白话表达的可能性将大大增加;少年‚语言敏感期‛仅仅涉猎极少的文言,或者仅仅学习白话,哪怕是一流的白话,那么,成人时期,形成一流的白话表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通过白话学习白话,似近实远,事倍功半;通过文言学习运用白话,似远实近,事半功倍。根扎于‚文‛,语发为‚白‛,这应是‚现代语文教育‛的基本法则。

可以听听香港著名学者,堪称语言大师的董桥先生对鲁迅先生的点评:‚(鲁迅)‘先生之文,上穷远古,旁及异邦,近逮人生,一言一语,苍然深邃,情致极焉’。鲁迅读过古书不少,从而‘知旧世之弊’,文章‘雄厚冷峭,于书卷气杂以斗士风采’。仔细阅读鲁迅的白话文,不难发现他笔下其实‘白’中处处有‘文 ’,可见文言真是白话的基础。‛

我绝对不是主张在中小学阶段全面恢复文言教育,全面实行‚通过文言‛来学习‚运用白话‛,我主张白话、文言,各占半壁江山,适度加大中小学阶段文言的课文比例,而且是小学、初中、高中循序渐进地增加,至高中阶段在课文篇目数量上应当略高于50%;我们中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也绝不是放在培养‚白话大师‛上,我们着眼于奠定一代几代‚现代人‛的‚白话运用‛的根底,提高‚现代语文教育‛‚学习运用白话‛的效率。

现代汉语等于‚现代‛‚进步‛,文言等于‚非现代‛和‚落后‛,用啥即学啥,不用啥就摒弃啥,这是一种简单、机械的思维逻辑。

常常听到一种说法,我们是‚现代人‛就应该学习现代文,现代语文教育应当着眼于‚现实运用‛,文言已经不用,至少是几百年前的书面语,是一种落后的甚至是陈腐语言,现代人何必再去学,再学说不定会受到拘囿、禁锢甚至毒害,也无益于应用。这里面潜藏着一种简单的认知逻辑:白话等于‚现代‛、‚进步‛、‚民主‛、‚自由‛,文言等于‚非现代‛、‚落后‛、‚陈腐‛、‚封闭‛、‚禁锢‛。包含着一种简单的实践逻辑:现代生活应用用什么,就直接学习什么,现代生活不直接应用,干脆就可以摒弃不学。

其实,对文言和白话这种简单的认知逻辑,早在20世纪上半叶就已经存在过,我们还是细细听听‚脚踏中西文化‛的林语堂先生是如何说的吧:

‚古学诚不能无病,现代人也决不能单看古书,这何消说,但一见古书,便视为毒品,未免有点晒不得太阳吹不得野风的嫌疑。现代人贵能通古今,难道专看什么斯基译作,读洋书、说洋话、打洋嚏、撒洋污。《史记》、《汉书》不曾寓目,《诗经》、《左传》一概不识,不也是中洋毒吗?‛

文言诗文中,有糟粕,也有精华,正像白话中有语言垃圾,也有语言珠玉一样。对于中小学课本来说,宜古今兼选,不可偏执一端,或偏古失今,或偏今失古,关键是编写教材者选择、取舍得当。‚古者则幽深淡远之旨,今者则得亲切逼真之妙。两者须看时并用,方得文字机趣。‛‚国语要雅健,也必有白话、文言二源。‛(均为林语堂语)林语堂先生还说,文言与白话的谁现代与谁保守,关键不在于‚之乎‛或‚了吗‛,而在于文中是今语还是陈言。如文中是今语,即使借了 ‚之乎者也‛穿插,也不碍事,不伤大雅;如果文中是陈言,即使借了‚吗呢吧‛来穿插,也还是鬼话。其原因就在于,一真切、一浮泛。所以,林语堂说我宁可写 ‚白话的文言‛(明白晓畅、雅俗共赏、简洁素朴的文言),不写‚文言的白话‛(貌似白话,口语,却罗嗦、繁冗,让人不明不白)。

我们再想想,司马迁《史记》所体现的精神气度、文化襟怀,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堪称博大、恢弘,李白诗歌中所体现的铮铮傲骨,俯仰天地的目光,即使放在今天,也堪称超绝。诗经的质拙、唐诗的雍容、宋词的典丽,都已经成为文化史、文学史的绝唱。我们能够说以上这些是‚非现代‛、‚保守‛、‚封闭‛的吗? 文言诗文,更有对学生精神和语感熏陶感染的作用。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等先贤,以文言构筑的诗文,是辉煌灿烂的‚精神灯塔‛,照彻千万年,沐浴古今人。他们的灵魂,用‚文言‛‚走过‛的漫漫的精神历程,我们今人再通过‚文言‛,让学生去‚循迹走过‛,对学生的精神就是一次次历练。不断地 ‚走过‛、不断‚历练‛,就是民族的精神‚积淀‛、‚精神记忆‛与‚精神传承‛!同样也是语感的形成。作家李霁野上世纪四十年代说:‚读过一点诗词的人,黄鹂、燕、鸠、杜鹃等鸟所引起的的情绪,也自然和未曾读过诗的人完全不一样。我们经过诗人的眼睛来看万象,经过诗人的耳朵来听万籁,仿佛是增加了一种感官;而不曾读诗的人,却仿佛是瞎了眼睛,聋了耳朵,他们的生活经验自然也就贫乏得多了。‛这里的诗词指的是古典诗词,如此量化积累,就是语感的形成,也是精神气质的形成。这些恐怕是单纯学习白话诗文所不可替代的吧? 另外,如果须循着‚学什么,就用什么;不用什么,就摒除什么‛的思路,发展下去,进行语文教学,那么,现代的我们是不是应该把大量产品说明书、市场调查报告、手机短信、QQ聊天语等等,放在语文课本中呢?因为它们是今天用得最多的呀!鲁迅、胡适、郭沫若反对文言,更多是从政治、思想、社会变革的角度出发的。而他们自身的文言素养,却早在青少年时期,就奠定得异乎寻常的雄厚了,所以他们成年后,无论怎样大张旗鼓地反对文言,而自身所受的文言的有益滋养,是反对不掉的;他们自身的文言功底或者说是文化的根底,是不会因此而变薄的。而如果出生在20世纪五十年代、六七十年代的‚语文教师们‛,自身文言根基很浅,却也跟在大师后面,齐声附和‚废掉文言‛,那么,我们可能‚废掉中华文化灯塔‛,废掉几代人‚文化根基‛,同时废掉‚白话的根基‛。使几代人的‚白话‛成为‚浮萍‛!这不是危言耸听。因为,现代大陆文人的文字正在出现‚粗鄙化‛ 趋势,广大青少年的语言也正在‚网络语言‛、‚商业语言‛的冲击下,出现‚垃圾化‛趋势。

学生厌学文言文,是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普遍现象。我们教文言文时,花的力气很大,却收效甚微。若算一下时间,学生从小学时就接触文言文,到了高中,他们学习文言文的时间并不比外语短,但‚能读懂浅显的文言文‛这一要求是否达到了呢?显然没有。学生面对一篇哪怕是浅显的文言文,还是一片茫然。这是什么原因呢?这里面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认真思考。

首先,学习文言文的目的没有搞清楚。我们的中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若说是为了交流吧,假如我们的学生都变成了古人,峨冠博带,一见面就是‚之乎者也‛一大串,显然是很荒唐的。若说是为了研究古代文献吧,这显然是少数人的责任,从普及的角度来说,这少数人把古代文献翻译成现代文,做成光盘,或直接进入网络,全民即可受用,为什么要让一个高中毕业生具备‚能读懂浅显文言文‛的能力呢?现在,你若是随便到高中生中做一下民意测验,问你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他保管回答是为了应付考试,如果考试不考文言文的话,他会立马将文言文放弃。所以,在学习文言文的目的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模糊不清,无论是教还是学,都没有明确的方向。

那么,我们究竟为什么要学习文言文?我觉得应当把文言文当作一种文化,而不应当仅仅当作一种语言来学,更不应该当作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文言文是一种文化载体,它把我们国家博大精深的文化,经由我们的手,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从《尚书》,一直到清代,文言典籍里蕴藏着多么丰富的中国文化!我们让学生接受什么?就是接受这种文化。可我们长期的文言文教学严重走偏了,只停留在字意的层面上,而且通过词语解释和语法特点等的标准化题型的反复操练,把学生刚刚萌发的一点兴趣给磨平了,使文言文像洪水猛兽一样变得那么面目可憎。其实文言文全然不是那么回事,它里面包含着古人卓越的智慧和博大的思想。我有时不无偏激地想,我们今人和古人相比,我们的智慧和思想是不是越来越变得迟钝了?你看,我们所有发现的智慧和思想,在《论语》中都可以找到。过去有人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事实上,我们的古代文化对于世界文明产生了巨大影响,日本的企业家就曾拿我们的《孙子兵法》来管理他的企业;德国现任总理施罗德就对我们的古代文化情有独钟。我们阅读古代典籍,可以了解到孔子、孟子、庄子、晏子、鬼谷子、诸葛亮这样的大智,也可以了解到郑袖、吕后、秦桧、魏忠贤这样的大*,了解到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看到现代生活的影子,为我们了解现代社会提供一面镜子。

其次,学习文言文的过程有些混乱。学生的认知过程应该是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可我们的文言文教学不符合这条规律,在过程安排上有些混乱。比如说,你能说出《小石潭记》、《岳阳楼记》、《出师表》等放在初中和放在高中有什么区别吗?事实上这几篇经典篇目并不比《石钟山记》、《游褒禅山记》、《与朱元思书》、《醉翁亭记》等浅显,于是就出现了同一篇课文,过去是放在初中的,如《醉翁亭记》,现在又放在高一的情况。上海的二期课改也没有解决这一根本问题,比如《左忠毅公逸事》,过去上海H版教材是放在高二的,现在新教材放到了高一,你不能说它的根据是从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的。我觉得过去学习文言文可能就是从学生的认知规律考虑的。这点是不是可以值得我们编排文言文教材时借鉴,还望方家考虑。

再次,文言文的学习方式应当改变。我认为,学习文言文,诵读是最重要的手段。我们的读书被做题目所代替,尤其是文言文学习,被标准化的A、B、C、D的题目所代替,这是多么可悲的现象!做这样的题目,只能使本来就不高的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更加弱化。文言文的阅读能力,是靠长期诵读、感悟培养出来的。尤其是那些繁琐、细碎的所谓文言句法训练,不是真心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是存心捉弄学生,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绞尽脑汁,让他们在那里做着大量的无用功,浪费他们宝贵的时间。这种状况若不尽快改变,害莫大焉!试想一想,一方面现代文在淡化语法,一方面文言文在强化语法,不是与我们的课改精神背道而驰吗?当然,我这样说并不是让学生对语法一无所知,毕竟古文和现代文有着许多不同,我们只需引导他们了解究竟有哪些不同即可,不必在这里做过多的纠缠。关于这一点,吕叔湘先生在《语言的演变》一文中讲得很清楚,不需要我在这里饶舌。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学生对文言文的诵读呢?我在这里强调两点: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是古人总结出来的重要的读书方法。我们只要这样实践过,就能够体会到这句话的真理性。

二、文以气为主。现在能够留存下来的文言文,是经过了几千年读者眼光的过滤,大浪淘出来的金子,是文质兼美的精品,它们不仅思想内蕴丰富,更是气韵生动。这种气韵,我们只有通过反复诵读才能体会出来,像《孟子》的‚浩然正气‛,《庄子》的汪洋恣肆,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范仲淹的宠辱皆忘,欧阳修的超然自乐,韩潮柳海,等等,你不通过反复诵读,是难企其妙的。别的不说,每当我咏起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就觉得有一股清泉流溢胸间,那种快意和美感是别的享受所无法比拟的。我们如果能引导学生通过诵读体味到文言文的文美和质美,使他们受到文与质的感染与陶冶,充实其底蕴,丰富其情操,何愁他们不具备宽广深厚的人文情怀?这样,学生面前的文言文还怎会是那样面目可憎而索然无味呢? 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浩瀚的文化瑰宝,毛泽东主席曾说过,对于古代文化要采取‚古为今用‛的态度。我们学习文言文,就是要掌握方法,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们写了大量的作品,在各方面有较高的价值,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激发我们的爱国情感,例如宋代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的‚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等诗句至今传诵。古人写作时是非常讲究谋篇布局,章法技巧的。为写作可以说是呕心沥血,贾岛就有‚推敲‛的典故之说。因此,古人有些篇章不仅可以使我们受到文学熏陶,而且对我们的写作也会有帮助的。因此,我们不但要学习文言文,而且还要学好文言文,才能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真正做到‚古为今用‛

第三篇:文言文文化常识

1、A.“字”,又称“表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

B.“博士”,古为官名。秦汉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后成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从事教授生徒的官职。

C.“至正”属于谥号;年号是古代帝王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的一种称号,用以褒贬善恶,如“崇祯”“康熙”皆是。

D.“乞骸骨”,古代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其意是年事已高,就上书皇帝请求退休,好让一把老骨头能葬在故乡。

高中文言文中重要的文化常识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7)太尉:军事首脑。(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13)太史:记史,管文收。(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20)主簿:秘书。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⑦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3.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狷介 耿:光明。埂:正直。

鲠:直爽,正直。

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谲:欺诈,玩弄手段。

4.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5.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6.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8.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多:称赞。嘉:赞美。与:赞许。

9.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10.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夷:东部少数民族。戎:西部少数民族。狄:北部少数民族。

11.表人物地位的:贵、显、卑、官绅、豪 12.表主管的:知、典、主

13.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4.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稔:庄稼成熟。

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禀:给于各物。

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后来成了同义词。荒:荒年,收成不好。15.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赡:富足,充足;供给。给:足,丰足。

16.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7.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

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18.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秩:官吏的俸禄。

19.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2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宇:屋檐。

庑:高堂周围的郭房,厨房;房屋。22.表桌床的:案、几、床、榻

23.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忤:违反,抵触。

一、与政事相关的常用词

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3.课:考核、督促、征收。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10.短:进谗言,说坏话。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15.党:偏袒,伙同,包庇。16.矫:假托,假传。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二、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7)太尉:军事首脑。(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13)太史:记史,管文收。(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20)主簿:秘书。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张衡传》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张衡传》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左传”襄公三年》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宋史〃侯可传》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张衡传》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陈情表》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谭嗣同》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鸿门宴》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元史〃贾鲁传》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三国志〃吴主传》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孔雀东南飞》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晋书〃许迈传》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魏其武安侯列传》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封建论》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汉书“贡禹传〉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书博鸡者事》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元史〃贾鲁传》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汉书”赵充国传》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李白《与韩荆州书》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贾谊传》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出师表》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宋史〃辛弃疾传》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阳楼记》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刘禹锡传》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新唐书〃柳宗元传》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卜居》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琵琶行》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淮阴侯列传》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汉书“袁盎传》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汉书〃王尊传》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宋史〃王济传》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张衡传》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指南录〉后序》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晋书〃袁乔传》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汉书〃王尊传》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刘公嘉话》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宋史”韩琦传》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⑦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汉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3.表人物个性的:耿、(仁)厚、(仁)矜、耿介、刚毅、周密、宽厚、正直、埂、鲠、骨鲠、鲠切、聪、慧、敏、木讷、佞、诈、阿谀、谄谗、谲、狷介 耿:光明。埂:正直。

鲠:直爽,正直。

佞:能说会道,引为巧言谄媚。谲:欺诈,玩弄手段。

4.表人物品行的:行、德、操、节、清(廉)、淫(靡)、贪(浊)5.与科考有关的:贡举、第、登第、中第、状元、解元、乡试 6.与学校有关的:庠、序、太学、博士、太傅 7.表敬重的:敬、重、尊、恭

8.表赞扬的:多、嘉、称、誉、与、许、叹 多:称赞。嘉:赞美。与:赞许。

9.表社会状态的:治、乱、兴、盛、衰 10.表少数民族的:蛮、夷、戎、狄

蛮:南蛮,古代统治阶级对南部民族带污蔑性的称呼。夷:东部少数民族。戎:西部少数民族。狄:北部少数民族。

11.表人物地位的:贵、显、卑、官绅、豪 12.表主管的:知、典、主

13.与水利有关的:堤、决、溃、溢、涨、灌溉、涝、旱、堰、芜秽 14.与粮食有关的:粟、黍、禾、谷、稻、菽、稼穑、耕耘、稔、熟、刈、籴、粜、廪、禀、府、荒、欠收 稔:庄稼成熟。

刈:割;镰刀一类的农具。廪:米仓。官府供给粮食。禀:给于各物。

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藏兵器的地方叫库。后来成了同义词。荒:荒年,收成不好。

15.表粮食丰收的:丰、饶、赡、足、给、佚 赡:富足,充足;供给。给:足,丰足。

16.表食物的:糗、馔、肴、膳、羞(馐)、蔬、果、脂膏 17.表饱饥的:饱、饥、饿、馁、馑 馁:饥饿,五谷没有收成。

馑:蔬菜和野菜吃不上。连用时饥和谨无区别。18.表俸禄的:俸、禄、秩、饷 秩:官吏的俸禄。

19.表布匹的:布、麻、匹、丝、绢、锦、练、绫、绡、缣、绸、罗、缎、绮、纱、绦、缟、缣、缯、蚕、桑

20.表穿戴的:纨绔、布衣、履、绶、冠、冕、巾、弱冠、免冠、带 21.表房舍的:宇、舍、馆、宅、第、邸、庑、屋 宇:屋檐。

庑:高堂周围的郭房,厨房;房屋。22.表桌床的:案、几、床、榻

23.表违背的:牾、忤、逆、倍(背)忤:违反,抵触。牾:逆。

24.表揭发的:劾、讦、揭、擿 劾:揭发罪状。

讦:攻击或揭发别人的短处。

25.表害怕的:畏、惧、惮、慑、骇、患

26.表嫉恨的:恶、厌、憎、贬、衔、怨、患、疾、恨、怒、诅 衔:藏在心中,特指怀恨。诅:诅咒。

27.表暗中的:阴、间、密 28.表诬陷的:中、谮、诬 谮:说坏话诬陷别人。29.表朝见的:朝、觐

觐:原指诸侯秋天朝见天子,朝:诸侯春天朝见天子,后来都泛指朝见帝王。30.与京城有关的:禁、阙、畿、京、京畿 畿:京城所管辖的地方。

31.与皇帝有关的:上、帝、祚、践祚、登基、用事、朕、孤、寡人、御、诏、召、诰、(驾)幸、膳、对策、轮对、奏、表、疏 祚:福;帝王。践祚:即位。

32.表说话的:曰、云、谓、诏、诰、告、敕、白、陈、对、语、谕、喻、晓、辩、问、谢、折、诘、诉、咨(谘)

告:告诫,嘱咐;皇帝的命令或诏书。谕:告诉,使人知道;知道,了解,明白。折:驳斥,使对方屈服。诘:责备,追问。诉:告状;诽谤。

33.表劝说的:说、劝、规、讽、讥、谤、谏 34.表责备的:过、责、咎、诛、让、谴、尤、折 让:责备,责怪 尤:罪过,过错

折:驳斥,使对方屈服

35.表宽容的:容、贷、恕、宽

36.表喜乐的:乐、欣(然)、悦(说)、欢、蹈舞

37.表哀怒的:怒、愤、恼、忿恚、涕泣、骂、责、戾、诟、谩 戾:①凶暴,猛烈②违背,违反或乖张,不讲情理。诟:①耻辱②骂 忿:愤怒,怨恨。恚:恨、怒。

38.表刑罚的:辟、大辟、髡、笞、磔、刖、族、杖、流、赭衣、械 族:灭族。

流:流放,古代的一种刑罚。

赭衣:赭,红褐色。“衣赭衣,关三木”是古代犯人特穿的衣服。械:桎梏,脚镣和手铐。39.表监狱的:囹圄、狱

40.表拜访的:造、过、访、谒(见)、顾 41.表告别的:辞、别、谢 42.表离开某地的:去、迁、徙

43.表到往某地的:如、过、诣、往、经

44.与马匹有关的:马、驹、厩、策、羁、縻、辔、逸、驭、御、驾、辕、辙 逸:马脱了缰绳,放纵。

45.表行动的:步、趋、走、遁、亡、逃、徙、匿、逋

遁:逃,“遁”与“逃”均是逃离某个地方,但“遁”比“逃”更隐蔽,多指悄悄地遛走,不知去向。

逋:①逃亡,逃跑。②拖延,迟延。

46.表死亡的:(驾)崩、山陵崩、薨、卒、不禄、死、没(殁)、终、圆寂

三、值得重视的特殊单音词

1.狱:案件,案情;监狱:监管案件。

2.脱:①副词,表推测,也许、或许;“事既未然,脱可免祸”。②连词,表假设,倘若、如果。

3.第:①只,只是,只要;②科举考试或官员考核的等级,如“高第”就是高的等级。(单独的“最”也可表示等级)

4.独:若在疑问句中,表反问,难道、怎么。“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廉颇蔺相如列传》)。同样用法的还有“宁”“顾”。w 5.他:别的,其他的,另外的。“又顾而之他”“王顾左右而言他”(《齐人有一妻一妾》)。

四、值得了解的相关复音词

1.下车:刚上任、刚到任。现有成语“下车伊始”。2.乞骸骨、请辞、告老、请归、乞归:辞官。

3.用事:掌权,主管。

4.视事:在任,在职;办公。5.听事:办公的地方。6.逆旅:旅馆。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五、相对稳定的通假字

1.乡,通“向”:“侯生果北乡自刭”(《史记〃魏公子列传》)。2.详,通“佯”:“行十余里,广详死”(《史记〃李将军列传》)。3.蚤,通“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4.倍,通“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项羽本纪》)。5.禽,通“擒”:“禽灭六王”(《史记〃秦始皇本纪》)。

6.畔,通“叛”:“人言公之畔,陛下必不信”(《史记〃淮阴侯列传》)。7.趣,①通“趋”:“兵法,百里而趣利者蹶上将”(《史记〃孙膑列传》)。

②通“促”:“趣赵兵亟入关”(《史记〃陈涉世家》)。

8.内,通“纳”:接纳,让……近来;藏。“无内诸侯军”(《史记〃高祖本纪》)。9.郤,通“隙”:隔阂,矛盾。“令将军与臣有郤”(《史记〃项羽本纪》)。10.责,通“债”:“此两家常折券弃责”(《史记〃高祖本纪》)。

六、表示时间的词

1.表瞬间:俄、俄而、俄顷;顷、顷之、顷刻、有顷;旋、寻、无何。

2.表过去:既、既而,先、先是、先时,初,时、当是时,曩、尝,昔、向。

3.表一段时间:比、迨、逮、及、洎、居(后带时间,则译作“过了…”,不译作“居住”,如“居无何,居三月”)

第四篇:古代诗歌鉴赏文言文常识总结

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点梳理提要

一.诗歌分类

按表达方式,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悼亡诗、爱情诗等。

叙事诗——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石壕吏》《卖碳翁》《陌上桑》《木兰诗》,有的还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如《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怀(即咏怀诗,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和托物言志(即咏物诗,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中以石灰自喻,表达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即歌咏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喻理诗———特点: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说理,耐人寻味,富于理趣。主要写法:

①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绘中说理)——形象、生动、有趣

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熹《观书有感》(问君哪得清如许……)、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议论说理——议论与形象描写相结合,多用比喻等修辞法。

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③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注意】

1.读诗时要"想诗"。诗中的道理,如盐溶于水——“体匿味存,现相无相”,要细细品味。

2.诗中之“理趣”①本身固有 ②引申而来,其理趣要用辩证观点分析诗句,“思而得之”。

3.一般诗歌也常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有的诗还把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如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怎样鉴赏诗歌

(一)知人论世,了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及其身世、地位和创作风格,更好了解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注意诗序和诗歌后注释)

如李纲《病牛》“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赞颂牛不辞羸病、任劳任怨、志在众生、唯有奉献、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托物言志”,借咏牛来为作者言情述志。

作者李纲是跨越两宋的抗战派领袖,为相时颇有政绩。因为被投降派所排斥,屡次被谪。《病牛》便是他罢相后在鄂州所作诗歌。诗人疲惫不堪,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想着社稷,念着众生,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

【诗人风格补充】

1.三曹——苍凉雄健。

2.陶渊明——田园诗之大家。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辞官归隐,表现不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反抗精神。讴歌田园风光,把美丽朴素的田园风光与黑暗污浊的仕途生活加以鲜明的对比,有力地揭露和批判了佳途的虚伪。亲自参加生产劳动,接近劳动人民,歌颂劳动。在《咏荆何》、《读山海经》中,诗人通过对古代英雄战斗精神的颂扬,反映了诗人自己反抗黑暗现实的思想,表现了他“金刚怒目式”的一面。说明他没有忘怀现实,也没有放弃他的伟大理想。

3.陈子昂——其诗开一代诗风,其中《登幽州台》最为出名,抒写不遇之悲怆,蕴含自信自负,情怀壮伟,得风气之先而不被理解之伟大孤独。

4.张若需——《春江花月夜》,融入浓烈情思和深刻哲理。

5.王昌龄——诗歌具深厚历史感和清刚的风格,诗风雄健浑厚。

6.高适、岑参——诗风雄浑奇拔。岑参写边塞风物雄奇瑰丽,写人物豪情奔放。

7.王维、孟浩然——山水田园诗表现山水田园之美,表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宁静平和心境。王维诗风的恬淡生动,其山水诗既有雄浑壮观的自然景象,又有清逸雅致的山水画面。更多见的是融诗情画于一体而清逸雅致、表现物即我、我即物的庄禅境界的山水诗。孟浩然诗风的语淡味重、恬静浑健。

8.李白——飘逸洒脱,豪迈奔放,其诗抨击时政,愤世嫉俗,表达怀才不遇、希望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诗歌具浪漫主义色彩,意象明丽清新、色彩鲜艳,想象瑰丽而变幻莫测;乐府和歌行写得如行云流水,感情喷涌而出。其山水诗的显著特征是自然山水景物的个性化。有时充满逍遥游的精神和超尘出世的幻想,有些山水诗,带有浓厚的游仙色彩,自然山水不只是他寄托精神,消融苦闷的处所,更重要的是他追求个人自由解放的天地。

9.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诗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以诗写历史,深刻地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20多年的社会全貌,生动地记载了诗人一生的生活经历;把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紧密结合,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代表了唐代诗歌的最高成就。被后代称作“诗史”。

10.李贺——灵心善感,诗风的忧郁激愤。诗歌充满青春乐趣以及人生寥落的悲哀,意象色彩斑斓且组合密集。

11.白居易——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他所写的《秦中吟》、《新乐府》,抨击黑暗,针砭弊政,反映人民疾苦,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他是中唐

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人。白居易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描写细腻,生动感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影响极为广泛。在诗歌创作理论上,他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 的主张。诗风平白清新。

12.杜牧——咏史诗的大手笔,历史与现实感在流丽自然的形象和感慨苍茫的叹息中融为一体。诗风含蓄绰约。13.李商隐——诗风清丽俊逸,开拓朦胧、幽约之美丽、令人回味无穷的境界。

14.贾岛—— 其诗以清奇幽峭见称,诗风萧瑟悲愁。

15.张九龄——委婉蕴藉。

16.韦应物——清新典雅。

17.韩愈——诗风气势磅礴、奇特新颖。

18.元稹——诗风艳丽浅近。

19.刘禹锡——诗风的清峻明朗。

20.李煜——词风伤感细腻。

21.欧阳修——词风清丽明媚。

22.范仲淹——词风苍凉悲壮。

23.苏轼——旷达豪迈,开拓豪放派词风。

24.柳永词风——缠绵悱恻,开拓婉约派词风。

25.黄庭坚——词风自然流畅。

26.秦观——词风情真意切。

27.李清照——词风婉约凄切,表现闲适与愁苦。也有金刚怒目式的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28.杨万里——词风新鲜活泼。

29.陆游——诗风雄浑奔放、明朗流畅。一生“位卑未敢忘国忧”。也有爱情诗和悼亡诗传世。

30.辛弃疾——词风气势雄壮。一生力主抗金,成为作品主旋律。也有充满生活气息的田园诗。

31.姜夔——词风精心刻意、清妙秀远。

(二)把握诗歌题材及其表达的思想感情。

1.咏史诗——借题发挥——对史实“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多用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融合对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

思路:历史的人或物——描写古今的盛衰之比———表达主旨。

①借古讽今——劝谕统治者借鉴历史,或讽刺当政者荒淫无耻,抨击时弊。

②怀古伤今——喟叹朝代兴亡变化,悲叹昔盛今衰,或物是人非。感慨岁月瞬息变幻,表现作者阅尽沧桑之后的沉思,蕴涵了深沉的忧患意识。

③借古抒怀——寄托对人生的深沉感慨。时光不再,英雄易逝,以古人自况,抒发豪情壮志,或自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功业未就鬓发已白。

咏史诗的代表人物是刘禹锡、杜牧等。

(特别注意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与诗人身世之间相似点,相似点常见于学过的课本。)

2..咏物诗——托物言志,咏物 “不即不离”,状物“似与不似”——由形写神,物我一境——所写似物非物,意在写人——写时曲尽“物”之妙处而寄情其中。

思路:物——情 物——理。

——要抓住诗歌中所表现的“物”的主要特征(某一与诗人情感相吻合的特征)——揣摩诗中的比喻意和象征意。

①托物言志——表达诗人志向情感。

②借物喻人——赞美或批判社会上某类人。

③借物喻理——.劝世道德箴言

(物之特征具多面性,诗人写时“只取一瓢饮”;诗人性格、经历各异,故同咏一物,诗歌主题可能有差异。但因文化积淀,不同诗人对同一“物”的吟咏,所抒之情感也可能相同,注意诗歌具体的意境)

如王勃《咏风》“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来去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借“风”而起兴,结句表达自己要成就一番事业要在诗坛上引领风骚的志向。

【物象象征意义举例】

松——傲霜斗雪,刚毅坚强,不畏艰难,高洁,正直、坚贞,不谄媚权贵。具有高风亮节。

梅——坚强,,高洁、超逸、傲岸,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也有以梅自喻,写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陆游《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或表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竹——虚心劲节,不随流俗、不畏风霜、刚直不阿、宁折不弯、孤高刚劲。

菊——卓尔不群,坚强、、坚贞、高洁、宁死不变节(如宋人郑思肖《寒菊》的“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或隐者形象。

兰花———朴实与纯真,不事雕琢,有卓尔不群、宁静之美。具有美女似的纯洁,君子似的风范,勇士似的气概。也喻坚定不移的气节和情谊。

但陈子昂《感遇》(其二)咏兰:“兰若生春夏,苹蔚何青青。幽独空林色,朱蕤冒紫茎。迟迟白日晚,袅袅秋凤生。岁华尽摇落,芳意竟何成!”首联写兰叶的茂盛,领联叙兰花兰茎的艳丽,须联述兰在秋风中遭到打击,尾联叹兰的一生劳意无人理解。诗人通过对兰的咏叹,寄予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心。

3..写景诗 ——“一切景语皆情语”

⑴写法:

①写景抒情——先写景,后直抒胸臆。

②情景交融——全诗皆写景,但融情于景,注意景物色彩,特别是注意常用的寄托某种情思的意象(景物)。

例: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全诗对仗工整,看是句句写景,实则字字含情,情景交融。开头两句描写明媚的春景图,流露出诗人喜悦之情。后面两句“千秋”与“万里”相对,表现诗人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浩茫心绪,卒章见底,关键词(诗眼)在“万里船”。门外所泊是来自东吴的“万里船”。可是诗人却有船行不得,有家归不了。只能倚窗见到千年不变的茫茫雪山,满眼异地风光。再回想去年官兵收复河南河北,诗人就想“青春作伴好还乡”,可是一年已过,春天又至,诗人仍然淹留他乡。于是喜悦之情随着视线的转移而消逝,代之而起的是无限思乡之情,以至心随白鹭和东吴万里船俱往故乡。最后乐景却反衬了诗人的离愁别绪。

⑵写景诗类别及其常常抒发的感情:

① 田园诗

原是歌咏恬静悠然情景的田园生活。如东晋陶渊明一些诗曾被称为“田园诗”代表作。某些诗人不满现实,退居乡野,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歌咏,流露出不愿同流合污的情绪。诗人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远离尘嚣,表现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的高洁品质。

——对于趋膻逐臭的官场生活的极大憎恶。

——隐逸田园、躬耕陇亩的喜悦、闲适的心情。

——弃官归田后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安贫乐道的思想。

——表现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典型的耕读生活。安贫乐道的思想。

田园诗有浓郁的人文色彩,不仅描写美丽的田园自然风光,还涉及农事方面的內容,是农业文明的产物。《现代汉语词典》“田园诗”词条解释:“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夫的劳动为题材的诗”因此一些田园诗也表现以下主题:

——描写农村勤劳、淳朴、安乐的生活情景。

——描写江南稻乡安静富庶的田园风光。表现盛唐时期农民安居乐业的生活图景和诗人轻松愉快的心情。

——庆丰收、与民同乐的情感。

——对农村劳动生活的热爱之情。

——辛勤劳动,秋收时的欢快心情。

——男丁戍边,田里只有妇孺老人耕种,土地荒芜,揭露战争带给农民的深重灾害。

——反映了农村凋零残破的情景。

——闵农、怜民的思想感情。即对农民们艰苦生活的同情。对官府的赋税徭役繁重,残酷剥削农民和社会制度的不合理表示强烈的不满。

——对比农民的痛苦生活,为自己过着不劳而温饱的生活表示疚愧和自责。

——讽刺嘲笑那些四体不勤五谷不识的城里富贵人家。

——把农家苦与王孙乐对比,表达希望农民与王家“不饥不寒,上下一般”的美好理想。

写田园诗的主要有:晋代陶渊明,南朝的鲍照、江淹、沈约、谢脁南北朝的庾信,盛唐时期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家有王维、盂浩然,此外唐朝诗人张籍、刘禹锡、柳宗元、白居易、李绅、元稹、姚合、温庭筠、司马札、皮日休、聂夷中、陆龟蒙、杜荀鹤、颜仁郁、可朋、韦庄、王驾等。李白、储光羲、高适、杜甫、元结、袁高、戴叔伦、韦应物、孟郊、王建、颜仁郁都留下田园诗达到佳作。

② 山水诗

个人心灵的写照,也是时代思潮在诗国的投影。

——表现自然美的艺术境界。表现向往自然、回归自然的意愿。

——甘于淡泊、守拙归真。追求平和悠闲的心境与冲淡朴素的物境的融合的胸中之景——意境。

——远离尘嚣,不与世同流合污、不媚俗,不改变志向。

——隐逸山水的喜悦、闲适的情感。

——表现大自然的勃勃生机,表达希望、喜悦之情,热爱大自然之情。

——与自然和睦相处的宁静平和的心境,“旷而且真”的怀抱的自然流露。

——表现自然恬淡的情趣以及掩盖不住的内心的孤清和寂寞之情。

曹操《观沧海》——汉以前唯一完整的山水诗,全诗不加作者主观抒情,只作客观描写,是汉以前所未有的。山水诗代表人物主要有晋代的陶渊明、谢灵运、谢脁,唐代的孟浩然、王维、李白,宋代的杨万里和范成大等。唐代诗人几乎都写有山水诗,杜甫和宋代的梅尧臣、苏东坡、王安石、陆游等大诗人也有大量描写山水的佳作。

③四季图及其它风景诗

——希望、喜悦之情,热爱大自然之情。

——自伤迟暮,独守闺房,感伤青春易逝,佳人(良人或家人难再);或感叹物是人非,昔盛今衰;或抒发亡国之恨。

——感伤物是人非,人生短暂,报国无门,功名难就。

——怅恨离别,思念家乡。

(想象诗歌画面,融绘画欣赏技法于其中。从动静、虚实、形、声、色、点线、面对比等去欣赏构图美、形象美、色彩美和意象美,抓住诗眼挖掘深意)

4.边塞诗和战争诗:

诗文思路:塞外景物——戍边战士的情怀。

——豪迈奔放、一往无前,显示祖国河山之壮美,抒发戍边将士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之豪情。(盛唐时期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高适、岑参。)

——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表示戍边战士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为国捐躯的决心。

——写边塞的风光或思乡怀人的情怀。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懑压抑以及归家无望的哀伤之情。

——表达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代表人物如范仲淹。)

——诉连年征战之苦,思乡思亲之苦。(宋代的边塞诗多如此。)

——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

——通过征夫怨妇侧面写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战争诗常如此)

5.赠别诗和悼亡诗:

两类诗共同点:

① 较其他类属作品,情感更为挚厚、强烈。

——古语: “悲莫悲兮生离别。”

②展现出主体意愿与严酷现实的矛盾,前者 “欲留不能,欲舍不忍”,后者 “抚存感往,物是人非”,以感情的悲剧性冲突和心灵的巨大波荡唤起读者的共鸣、同情与悲悯。

⑴送别诗:

①重团聚、怨别离,诗中除了抒发恨别之情外,往往蕴含其他思想感情:

A.建功立业的豪情 B.壮志难酬之惆怅 C.被贬之愤懑 D.忧国忧民之情.E.男女之情爱 F连年战争,有家难归之悲愤

②注意想象诗中描写的景物所蕴含之感情。

古人送别多在歧路旁、津渡口、长亭间或都门外。

可供作者触而伤怀、借以言情的客观物象:

落日余晖、流水通波、江风引雨、平沙卷蓬、云横秦岭、路绕蜀山—— “人化的自然”,———荒寒而悲凉、空廓而沉深。

③领会诗中典故含义。(注意注解提示或联想已学过的诗歌。)

④化用前人诗文,如:

萧萧斑马、携手相看泪眼——写离别 六郡良家子、霍去病、魏大——表为国立功之志向

⑤注意细节描写。

⑥注意谐音——“柳”谐“留”,“秋”谐 “愁”,“丝”谐“思”。“晴”谐“情”, “莲”谐“怜”,爱怜,借以表达爱情。

⑵悼亡诗——多是感怀亡妻之作。从魏晋南北朝潘岳悼亡妻的三首代表作起,后人感怀亡妻的作品多沿袭之,用“悼亡”为题。——悲叹“双栖一朝只”、“比目中路析”——表达悼亡的痛楚和哀伤。

①诗中所写地点或物象:

【地点】

⑴闺阁庭院———亡妻生前所生活的空间。——“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睹物思人,黯然伤神。

【物象】苔径凉阶、弱蕙衰兰、芜闺尘窗、孤帐空床、长簟床空、室虚悲风、残灯虚座、余墨遗芳、翰墨馀迹、遗挂在壁、朗月胧胧、针线犹存————物是人非,凄寂而清冷、衰颓而黯淡。

⑵墟墓间——怅恨阴阳两分隔,表现“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的伤逝之情。

【物象】坟、墟墓、落叶、孤魂、凄凄朝露、烈烈夕风。

【其他词语】茕茕 徘徊、踟蹰、不忍、未忍

②历代著名诗人如潘岳、鲍照、韦应物、孟郊、元稹、李商隐、梅尧臣、苏轼、黄庭坚,一直到明代的于谦和清代的吴嘉纪、厉鹗等,都有悼亡诗流传。

6.乡思诗、.行旅诗、记游诗。——表现愁肠百结,思乡怀人的主题。

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思路:写物象——触“物”生情——抒情。

①注意所写物象:如:黄昏、落日、枯藤、老树、昏鸦、倦鸟、流水、孤雁、鸿雁、秋雁、万里船、孤舟、浮云、杨柳、明月、残风、笛声、歌吹、鸡声、茅店、寒灯、孤影、夜雨、孤灯、风烟、家书、书札、梦、乡关、等。

②乡思诗还有写节日之乡思。如佳节、重阳、寒食。

构思上“以超极表至极”——把乡思之情推到极点之后,又往前推进,超过极点——虽有悖常规,却合情理。如: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更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刘皂《旅次书朔方》)划线句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使乡思之情得到超强表现,微妙真实。

7.咏怀诗——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也有的咏怀诗叹世道不予我生、伤夫妻离别、苦人生短暂(人生若尘露)、哀朋友遗弃,即抒发嗟生、忧时、愤世、疾俗等思想感情,如阮籍的咏怀诗。

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咏怀名作。

8. 游仙诗

——历代文人被压抑的情况下而产生的不平则鸣的文艺成果。在浪漫的想象之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摹,建构理想中的仙境,以寻求对现实环境的解脱。宣泄心中的愤懑不平,表达对时局的无可奈何与失望之情,表现诗人自由自在的精神和离经叛道的气质。

(也有写道家求仙求长生不老的游仙诗。)

9.悯农怜民诗——讲农民劳作之苦,或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或苛捐杂税政策,表达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10.家庭生活、亲情之乐或.农家、渔家乐与苦

11.讽喻诗——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运用含蓄的手法,往往是同讽刺相结合在一起的。

12.闺情诗———是以女性为主题的的描写女性心理情感的诗篇。——归结“怨”字。

①宫怨诗——反映皇宫内妇女生活的怨诗,——写皇帝喜新厌旧和封建社会红颜衰老而被遗弃的可悲结局。表达诗人对宫中广大嫔妃不能自主命运的深切同情。(如王昌龄的《春宫曲》《长信秋词》,李白《玉阶怨》,杜牧的《秋夕》,白居易《后宫词》,张祜《宫词》。)

②征妇怨——妇人独守空闺,对远在边关的良人(丈夫)的思念。良人可能是为了功名,但更多的却是被征调入边关。诗歌既有战争早日结束、良人早归的期盼,也有对战争的诅咒。亲人不得相见,无尽的思念只好寄托在梦里。如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休教树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但是更可怕的是春闺梦里人已经成了无定河边骨。

③商妇怨——商人重利轻别离,留下妻子独守空房,商人妇因爱而生怨。如李益《江南曲》“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早知潮有信,嫁于弄潮儿。”

④情人怨——担心自己命运、或抱怨自己被抛弃。也有写对爱情的向往。

13.干谒诗——为得到对方的赏识和录用而作,诗中表现自己的才华,抒发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情怀。含蓄是好的干谒诗的必备条件之一。

(三)注意诗歌标题、诗序和有关考题后的注释。

1. 标题——表明所咏之景、物,所说之人、事,或所抒之情。

【分析诗题,把握中心】

如:岱宗夫何如,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隔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全诗围绕诗题中的“望”字。如清代仇兆鳌评:“首联远望之色,次联近望之势,三联细望之景,未联极望之情”。

2.诗序——交代背景、作品产生缘由和过程,奠定感情基调。

3. 注释——解释词语,交代背景,或解释诗中有关典故。

(四)抓住意象特征领悟意境:

㈠注意不同景物色彩所象征的情感特征。

㈡借助物象分清作者情感,【部分常见意象所寄寓的情感】

思乡类:

孤灯、孤云——孤苦的思乡、思亲情、游子情,或孤独、失落的感觉。

飞镜、明月——望月怀远、思乡、思亲情,别离思聚;或发怀古之幽思。

落日——故人情。日暮——思乡。

杜鹃——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

鸿雁、雁书、雁足、鱼雁、双鲤、鲤鱼、鲤素——传递书信,信、音讯。

尺素:、札、书札——信。

青鸾,青鸟——传递书信的人。

长亭,南浦,柳岸——:送别地。

浮云、孤雁、飞蓬、孤蓬、归蓬落帆、断鸿、——:孤寂的游子。

烟波——离别后漂泊无依。

戍鼓、雁声——离别、思念之悲凉。

玉关情、羌管——思念征人远戍或征人思归。

战争类:

投笔——弃文从武。

长城——守边的将士。

朔马、胡马、楼兰——:边境之敌。

胡霜——边地。撞金——止行阵。鸣鼓——进军。

边声、角起、角声——军中号角吹响。戎旌——军旗。

千嶂、孤城——边塞之荒凉

山水田园诗类:

闲云、野鹤——隐居之闲适、怡然自得。

其他类:

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武陵人——桃花源

旧家燕子——物是人非的伤感。

庄生梦蝶——美好而虚幻。

红豆———爱情或相思。

比翼、比目、双栖——夫妻恩爱。

杜康———酒。

化碧——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黍离——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指垂老之年

商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

鹧鸪——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

五柳——隐者

鸿鹄——人有远大志向

东篱,采菊——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闲雅的情致

雕虫——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三径——隐士居住的地方

风骚——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文采

劳歌,渭城——,阳关:送别时唱的歌曲

夕阳——离别时的心情或暮年 老年

牧童——淡泊,田园生活

吴钩——:武器或有勇武豪情

青云——高的地位

青紫——高官显爵

丁香——愁心或情结

青梅竹马——男女小时天真无邪一起玩耍

蝉鸣——悲秋

青天——清官

落花——:伤春

落叶——:秋天

黄昏、日暮——死亡迫近的忧惧或苍茫的历史意味,有时也有思乡之意。如“日暮乡关何处是”。

西楼,望江楼——送别地或悠悠愁绪

梅子——含有风情意味(梅子成熟:少女怀春)

(梅雨:悠悠愁绪)

飞蓬,孤蓬,归蓬——孤寂的游子

出山——①首次当官②隐居后又出任官职。4.注意季节、节日中的意象所寄寓的情感。

①春日——喜庆、美好、希望。

【借助的物象】

青山、霞、春色、春光、春阳、春昼、春风、东风、晴云、烟笼、麦雨、好雨、春雨、春流、绿波、兰溪、鹅湖、新燕、早燕、飞燕、喜鹊、鹊声、鸳鸯、新莺、娇莺、杜鹃、黄鹂、黄鸟、黄蜂、粉蝶、戏蝶、白鸥、白鹭、芭蕉、草色、绿锦、浮萍、杨花、梅花、海棠、兰花、菜花、绿葵、芍药、蔷薇、山榴、梨花、杏花、红杏、梅杏、点红、桃花、桃红、柳絮、柳花、暗翠、绿翠、翠柳、翠微、晴翠、垂杨、花树、暖树、红树、芳树、鞭笋等。

也有以乐景反衬悲情的,如伤春诗、怀人诗。

②夏日——青春、热烈,畅抒情怀。

【借助的物象】

子规、蚕桑、蛙声、鸣蛙、蜻蜓、黄梅、梅子、雨蓑、琵琶、种瓜、菜花、芙蓉、小荷、莲花、莲叶、荷叶、荷香、藕花、榴花、榴红、早菱、初莲、白鹭、鸣蝉、萤火、浓荫、稻畦等。

① 秋日——多表凄清、悲苦、乡思之情。

【常用词语】

愁、孤、残、寂、冷、凉、凄、苦、清、黄等。

【借助的物象】

秋夕、秋夜、秋水、秋风、秋雨、秋霜、秋月、秋兰、秋叶、木叶、霜叶、落叶、黄叶、落木、落霞、残霞、孤烟、芦花、残阳、夕阳、落日、桐叶、梧桐、衰草、寒山、夕岚、飞霜、霜天、霜晴、霜气、霜月、冷月、冷露、冷桂、冷松、婵娟、月斜、月落、半月、寒星、寒塘、寒蝉、寒雁、寒鸿、塞鸿、鸿声、凉雁、北雁、去雁、孤雁、雁阵、燕去、虫吟、蟋蟀、乌啼、采菊、菊花、菊黄、黄花、荞麦、西风、枫林、江枫、清笳、渔火等。

② 冬日——傲寒、狩猎、艰难、旅景、艰难、咏雪。

【借助的物象】

冬雪、江雪、琼枝、飞花、天寒、风雪、风霜、草尽、沙雪等。

注意借代修辞格所常用的景物“套路”——古人状物抒情常用的一些较为固定的代称。如:

【战争、战乱】烽火、硝烟、狼烟、干戈、天狼、兵锋。

【书信】鸿雁、鲤鱼、青鸟、青鸾、尺素、锦书、函、笺、简、札、书札、尺牍。

【船】扁舟、兰舟、画舫、樯、帆、棹、橹、楫。

【马、车马】平聪、玉鞭、玉勒、征辔、鞭、雕鞍、鞍。

【太阳】羲和、东曦、金鸟、金盆。

【月亮】蟾蜍、蟾宫、蟾、玉兔、素娥、姮娥、嫦娥、婵娟、银阕、珠宫、银盆、玉轮、冰轮、玉环、玉盘、清辉、桂树、桂花。

【时光】鸟、兔、漏、鉴

表节日的词:

元日——正月初一,喜庆之日。寒食、清明、重阳——登高怀远。

(五)揣摩诗眼,注意诗中用字。

诗眼,即点睛之笔,着此一笔,境界全出。

——一个词语含有丰富的信息,能引起人无限联想。如:“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令人想象到枝头蝶飞蜂舞,鸟争鸣,花争艳,人欢笑的景象。

1.多是动词,有时是形容词

2.或形容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活用之词不但具有原有词语所具有的色彩、情状或具体形象,而且有了动感。

3.动词的使动用法 或形容词或名词活用使动用法——言简意赅。(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即诗眼)

4.巧用虚词,有时虚词也传神主要是转折连词或语气副词。(如:“无端偏向别时圆”的“偏”字)

5.平字见奇,常字见新。(如“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出”状鱼儿之乐。“斜”状燕儿之轻盈,两字皆诗眼)

6.注意诗中与标题相照应的词

如:“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早梅》,其中“早”与“一枝”相呼应。

又如:“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唐人钱珝《未展芭蕉》)

诗中“未展芭蕉”——“冷烛”——“绿蜡”相照应,说明把“未展芭蕉”比作不冒烟的绿烛;“未展芭蕉”——“书札”——“芳心”相照应,“卷”——“未展”——“缄”相照应。说明把未展芭蕉叶比作卷起的“书札”书札包藏的是因为害怕什么羞于展开心曲的“芳心”。即书札里表露的是一个正在暗恋中的姑娘的心意。

7.多用具体名词,塑造具体形象,或使多个意象并列入句,组成生活画面(如“枯藤、老树、昏鸦”)。

(六)分析写作方法

㈠情感表达方式

1. 直抒胸臆

2. 借物咏怀(借物喻人言志)

3. 借事抒情

4. 借景抒情

5. 情景交融

㈡修辞手法

1.修辞格

⑴用典(借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言简意赅、含蓄,以古人自况,借古讽今(以诗歌形式写时事评论),告诫世人或统治者……的历史教训,寄托……的理想和情怀(书怀咏志)。构成超现实的……艺术境界,寄托诗人的……理想和情怀。

⑵借代——含蓄、委婉,表达特定的感情

⑶比喻——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生活哲理。想象、联想,设想奇巧,勾画了……的生活或社会图景。

⑷双关——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具含蓄美。

①谐音双关,含蓄,富有情趣。【如“东边日出西边晴,道是有晴(情)还无晴(情)。】

②语意双关

⑷对比

矛盾的对比,揭示和强化(如“心忧炭贱愿天寒”“近乡情更怯”),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对生活、社会的思考,或批判了……社会现象。

其他对比:

形-色-态、明-暗、浓-淡、虚-实、冷色调-暖色调-热色调、动-静、点-线-面、曲-直、忧-乐、无声-有声、忆昔-伤今、美-丑、贫-富、善-恶、纵-横、今是-昨非、物是-人非、现实-梦境 ……

作用: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的……思考。例:明代杨慎曾批评杜牧的《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相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风雨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但若作此修改,虽然实景俱在,却使诗境全无。因为前两句“千里”虚写,其余景物实写,实中有虚,使得“实景清而空景现”,描绘了广袤美丽的江南春景图,意境开阔,若“千里”改作“十里”,则无此表达效果。

同样的,后两句中 “南朝四百八十”“风雨”也是虚写,而寺院是眼前实景,虚中有实,“真景逼而神景生”,诗人所见是阳光下金碧辉煌的寺庙,却想象它们是处于春天的风雨之中。这样诗人在想象中为景物抹上一层迷离的色彩,全诗既描写了晴光潋滟的春景图又想象了山色空朦的春雨图,明亮与迷朦对比,色彩丰富多变。而且用“风雨”与诗人所见不到的“南朝”相呼应,使之具有历史的沧桑感,进而在赞美江南美景的同时,流露出些许物是人非的历史感慨。(加点的文字引自语文课文第五册《中国艺术表现的虚与实》,课文的有关知识要熟知。)

⑸衬托(烘托或反衬)

⑹拟人,景和物人格化,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或借物喻人,象征。

⑺夸张,突出特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或造成奇特的意境,表现浪漫主义的情感。

⑻反复,连用某字,突出特点或某种情感。

⑼设问,一问一答,富有情趣;反问,增强说服力,发人深醒。

⑽反语,讽刺。

2.遣词造句

⑴练字

⑵多用具体 名词入句——多种物象入句,言简意赅。语言跳跃,激发联想想象,含蓄美。

⑶句式(语法)

①对仗工整,整齐美

②运用不完全句(多是省谓语句),言简意赅,语言跳跃,激发联想想象,含蓄美。

③倒装句——为符合平仄韵律。

有时也能强调某种情感或事物特征。(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先听见竹喧,看见莲动,而后才发现浣女归和渔舟下,表现发现的喜悦,制造悬念。)

④假设句,联想、想象丰富,或造成正反对举,强调某种情感。

㈢其他表现手法

⑴取材方法

a)以小见大【以小景传大景之神(例:“风正一帆悬”——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表现了……的意境。

b)写梦幻——想象奇特,表现某种理想或追求。——浪漫主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的热烈追求。

⑵赋比兴

赋(直陈其事,交代事件;铺写了……的场面;渲染了……的气氛)、比(比喻,形象生动地表现了……特征或生活画面)、兴(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渲染了……的气氛)。

(七)注意语言和结构特点

㈠语音:

⑴平仄韵律、押韵,——造成音韵美、抑扬美、回环美。

⑵平声韵常见,平声开口韵——声音清亮高扬,表喜悦昂扬之情,仄声闭口韵韵声音短促表急促、紧张之情状。

⑶双声、叠韵、叠词,造成音韵美、抑扬美,或使声音响亮。或摹状声色行态,或强调某种情感。

㈡结构上:

1. 起承转合――首句(或首联),奠定感情基调,引领全篇,或描绘背景画面;颔联与颈联叙事写景,颈联或转入抒情议论;末句(或尾联)抒情议论,或以景语作结,寓情于景,耐人寻味……

2.结构跳跃.或如散文形散神聚——写景上放开,可时空交错,抒发的……情感是统一的。巧于构思,善于用事。或咏物寄托遥深,寄托了诗人……的思想或情感。

㈢语言表达手法:

1. 叙述描写

⑴用第一人称写,便于表达感情,更加自然亲切,真实感人。

⑵描写顺序

① 远-中-近;

② 景-情;

③ 时空顺序;

④ 心理顺序,常表现为时空往复(如:“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纸,却话巴山夜雨时”,随着诗人的意识流动而表现为诗歌物象在空间上的往复:“巴山-西窗-巴山”为“此地-彼地-此地”,造成回环往复之美);

⑤ 物-人-物,造成物我交融。

⑶观察、描写角度——指感觉角度(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视觉观察角度(注意,此仅指视觉角度)——俯视、平视、仰视

⑷典型片断描写、细节描写——

① 侧面烘托。

① 正面描写:(注意虚实、动静结合的写法,色彩烘染的方法和修辞手法)

③ 描写特点:如

描写逼真,叙事确切,丰满地表现形象。描绘出(开阔、雄浑、壮美、明丽、明朗、优美、祥和、民风淳厚、和谐、清隽、宁静、淡雅、质朴、冲淡、清远、惨淡、阴晦、凄美、悲壮、沉郁、苍凉、幽静、清幽……)的……(行旅图、行军图、春色图、离别场面、战争画面、渔家生活画面、农家生活画面、……)生活画面。——此情景交融的生活画面即意境。展示……精神世界【抒发(豪迈、坦荡、旷达、激动、喜悦、欣慰、愉悦、热爱大自然、挣脱……的束缚后的轻松愉快、闲适、欢乐、怡然(悠然)自得、爱国、忧国忧民、报国无门或壮志难酬的失望和悲愤、怀才不遇的感慨、悲苦、忧伤、无奈、哀伤、孤独、凄苦、惆怅、思念、失落、失意落魄而黯然神伤、不向世俗献媚、洁身自好……)的感情】,或抒写建功立业的抱负,表达对……的追求和向往,或对……的同情,或对……的不满。

⑸状物,浅切形象,言近旨远,发人深思。

2.抒情

⑴直抒胸臆——热情奔放或富于激;,⑵以曲笔抒写胸臆,即间接抒情——耐人寻味,富有情趣。

3.少有直接议论,常用形象说理——“象教”,不加评论,表现具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意蕴深刻。(宋诗更常用此法)

把日常……的生活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结合,发人深醒。

(详见“喻理诗”)

㈣语言风格:

⑴平淡而有味 ⑵清新自然 ⑶质朴通俗(明浅如话)⑷俗语俚词入诗,通俗凝练 ⑸冷峻 ⑹镂金错采。⑺自然流畅,不事雕琢 ⑻清丽 ⑼隽永……

【说明】以上是不完全归纳,可按此法从诗歌鉴赏题中归纳出其它特点。分析具体诗词时,不要面面俱到。要根据考题要求选择以上。

第五篇:文言文文学常识(最终版)

文言文文学常识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

伤仲永》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王安石,是改革家、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四部丛刊》本)卷二五。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题目是编者加的。《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儒家经典,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指《易》、《诗》、《书》、《礼》、《春秋》。

常用文言文常识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