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马原知识总结
1、马克思主义:(狭义)即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体系。
(广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也包括列宁等对其继承和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集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度: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幅度、范围、限度。
质:是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量:是事物固有的规定性。是事物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组合,可以有数量表示规定性。
3、物质(列宁物质观):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4、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观的能动反映。
5、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6、实践:是指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对象性活动。具有客观现实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7、非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形式。
8、价值:(哲学)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们需要的意义关系范畴,是客体的基本属性,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经济)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消耗。
9、价值观:是关于人们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
10、感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最早形式。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现象。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11、理性认识:是人类认识的高级形式。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对事物的本质、规律、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的认识。
12、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规律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3、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14、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15、社会基本矛盾:是贯穿社会发展过程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的推动作用的矛盾。包括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16、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物理的、化学的性质决定。
17、交换价值: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互交换时量的比例关系。
18、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9、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形成价值规律。(表现形式:价格因供求关系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20、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21、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
22、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23、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成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
24、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它的二因素包括价值和使用价值。
25、决定剩余价值: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日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26、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不变的情况下,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剩余价值。
27、社会总产品:是指社会在一定时期(通常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物质生产资料的总称。
28、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简答题
1、什么是唯物辩证法?
答:唯物辩证法作为自然、社会、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更本方法。(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2)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3)辩证思维方法
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
2、如何理解认识是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
答: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种能动的反映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方面,反映具有摹写性,即人的认识作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必然要以客观事物原型,它总是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的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和规律。反映的摹写性决定了反映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反映具有创造性,反映的摹写性绝不是对对象的直接描摹或照镜子式的原物映像。如果把人对对象的反映过程看做是一种信息活动过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接受,而且还有对于认识对象信息的分析、选择、运用、重组、整合、建构和虚拟。
3、简述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
答: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过活动中式相互制约、相互引导和相互促进的。
4、简述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答:首先,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作用的发挥还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
1、从实际出发努力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2、实践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基本途径;
3、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还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5、什么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的规律?
答:(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形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合的生产力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促进作用,反之则起阻碍作用。
6、如何理解社会必要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更本动力?
答: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7、唯物史观在考察历史创造者问题是坚持了那些原则?
答:首先,唯物史观立足于整体的社会历史过程来探究历史创造着问题;其次,唯物史观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入手来考察和说明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最后,唯物史观从人与历史关系的不同层次上考察人们历史活动的作用及其性质。
8、简述价值规律在市场配置资源过程中的表现。
答: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即调节作用;第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即激励作用;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即分化作用。
9、资本主义国家宪法实在哪些原则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答:(1)私有制原则、(2)“主权在民”原则(3)分权于制衡的原则(4)人权原则
10、简述经济全球化的多样性表现。
答:一是生产的全球化,二是贸易的全球化,三是金融的全球化,四是经营的全球化。
11、简述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
答: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斗争自身权利和利益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势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2、简述社会经济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胜利的原因。答:第一,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是革命的客观形势和条件所决定的;第二,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并不违背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第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可以先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也是历史发展规律作用的结果。
13、马克思的产生与发展
1、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2)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的指导提出了强烈要求。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19世纪自然科学的突破:达尔文的进化论、细胞学说的提出、能量守恒。
3、马克思在实际中不断发展。马克思的两大发现: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
论述题
1、根据矛盾的普遍联系和矛盾的特殊性之间的辩证关系,结合实际说明如何运用该原理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
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既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21世纪,人类社会的变化将更加剧烈而深刻,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掌握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把马克思主义同我国的实际和时代发展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开拓新境界。
2、列出经济全球化的积极、消极后果,并举例说明。
答:(消极)一,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二,在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三,各国尤其是相对落后的国家原有的体制、政府领导能力、社会设施、政策体系、价值观念和文化都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国家内部和国际社会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治理危机;四,经济全球化是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的依赖越来越强;而有效地全球经济协调体制却没有建立起来,这就使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
(积极)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社会分工得意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可以在国际社会流动的优化配置。由可以带来巨大的分工利益,推动世界生产的发展。其中由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优势地位和有利条件,所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经籍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同时,对发展中国家也具有积极影响:一,经济全球化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加速流动,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这一机会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一实现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增强经济的竞争力,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二,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引进外资、扩大就业,使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三,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不断扩大的国家市场解决产品销售问题,以对外贸易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四,发展中国家换可以借贷投资自由化和比较优势组建大型跨国公司,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以便从经济全球化中获取更大的利益。
3、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
答:一,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落后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的甚至落后很远。这就决定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必须把大力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这就需要好长时间的努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奋斗;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状况的制约。由于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胜利,发展公有经济,改造小农经济,建立、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就成为无产阶级政权的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阶级就意味着实现了人类历史上最高的民主。但是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到这些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条件的严重制约,建设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面临许多困难僵尸一个长期的过程;
三、国际环境的严峻挑战。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以后,社会主义国家就处于强大的资本主义世界的包围之下,收到资本主义列强的遏制和扼杀,面临异常严峻的国际环境,国际资本主义的进攻与阻挠都使社会主义面临更大的挑战,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将是长期的、艰巨的任务;
四、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对社会主要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需要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实践证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试图一蹴而就是不显示的也是有害的,执政的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探索和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闭眼时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
材料分析提(仅有知识点,分析略)
1、(1)请说明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答:答: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群众其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过程中,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体变革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志和行动代表了历史的发展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具体表现为: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2)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体变革的生产关系的愿望的社会力量,是主张变革旧的社会制度和旧的思想观念的社会力量。人民群众的总体意志和行动代表了历史的发展方向,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最终决定历史发展的结局。具体表现为: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3)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英雄人物是主要事件的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英雄对历史的发展有深远影响,甚至有时能决定个别历史事件的结局,从而导致历史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重大变化。另一方面,必须明确,不管是什么样的历史人物,在历史中发挥怎样的作用,都要受到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制约,而不能决定和改变历史发展的总进程。
2、(1)评价苏联模式。
答:积极影响:苏联模式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曾经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推动国社会主义的生产力的告诉发展,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奠基了物质基础,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也有了提高。这种模式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为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和人员保障;
消极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种模式的弊端逐步显现。主要是集中过多,管的太死,否定市场的作用严重束缚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
3.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为什么?
答:社会主义的发展是前进行与曲折性相统一的过程。一方面;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是共有制代替私有制,是要消灭一切剥削制度,并且要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因此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在曲折中持续前进,则是任何力量都不能扭转的历史趋势。这是因为,社会制度能够从更本上克服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对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广阔前景;社会主义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愿望,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社会主义能够在改革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
3、(1)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是什么?
答:空想社会主义者只看到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命运,却未能揭示足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要求埋葬资本主义,却看不到埋在资本主义的力量;憧憬取代资本主义的理想社会,却找不到通往理想社会的道路。(2)为什么社会主义能够实现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答:马克思恩格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历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奥秘和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论证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把争取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斗争建立在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之上,从而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
第二篇:马原考试知识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他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有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他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条件的学说。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变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论述(全部)---1.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实践的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实践是人独有的活动。其次,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和社会性。最后,实践是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2.只有从实践出发才能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简单---开、、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就是不断进行的社会实践,时间既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表现,也是人的自觉能动性的根源,是人的生命表现和本质特性。3辩证法的总特征
1事物的普遍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首先,联系具有客观性。其次,联系具有普遍性。最后,联系具有多样性。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2事物的永恒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
4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2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3是贯穿否定之否定规律、质量互变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是一把钥匙。
5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
1规律性,揭示的是事物的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本质的联系。规律是事物的必然联系,规律是事物的稳定联系,规律是客观的。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作用: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1必须尊重客观规律2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6真理的检验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他的本性在于客观与主观相符合。2从实践的特点来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1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唯一性2不确定性即相对性是指实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7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2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要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8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与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9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
1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2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3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2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3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2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首先,是实现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性手段和决定性环节,其次,能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和积极性的伟大作用,最后,为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而创造条件。4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集中表现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生产力发展,催进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社会发展离不开改革,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一场伟大的改革。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科学技术是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首先,对生产力的影响,改变了其生产力的构成因素,改变了人们的劳动形式,使产业结构发生改变,其次,对生活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最后,促进了思维方式的变革。2与此同时,科学技术也具有两重性。10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矛盾的统一体。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凝聚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1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总起来讲是资本剥削雇佣劳动。具体说来,这里有三个要点。第一,资本家阶级垄断了对生产资料的占有。第二,广大劳动者对生产资料“一无所有”而成为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雇佣劳动者。第三,资本家无偿地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对剩余价值的追求成为社会生产的决定性动机和根本目的。(2)这是一种采取商品经济形式、以劳动力成为商品为前提、通过拥有资本而占有他人劳动获取剩余价值的剥削方式。(3)资本主义剥削制度与以往的剥削制度的区别在于,历史上一切剥削制度共同特征是:剥削者无偿占有被剥削者的剩余劳动,而资本主义剥削则表现为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的原则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12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生产商品的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这二重属性。具体劳动是指生产目的、劳动对象、所用工具、操作方法、生产结果都各不相同的劳动。具体劳动生产了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是指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抽象劳动生产商品的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过程形成的相互联系又对立的两个方面。商品的二重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的二重属性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属性决定的,具体劳动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1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1扬弃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为剩余价值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2揭示了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指导 14剩余价值
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并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那部分价值,他是雇佣工人剩余劳动的凝结,体现了雇佣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劳动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15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在生产不断发展,科技加速进步,社会分工和国际分工不断深化,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活动越来越超出一国和地区的范围而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表现:1生产的全球化2贸易的全球化3金融的全球化4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动因:1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发展2各国经济体制的改革3跨国公司的发展,后果:1积极地:是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以便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2消极的:1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加大,2经济增长中忽视社会进步,环境恶化与经济全球化有可能同时发生3各国特别是相对落后的国家面临全球化的冲击4有效的全球性经济协调机制没有建立起来,是爆发全球经济危机的风险不断增大。16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二)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三)社会阶层、阶级结构的变化(四)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五)政治制度的变化。新变化的原因: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根本力量;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重要力量;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影响;改良主义政党的改革促进。新变化的实质: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和资本主义经济规律作用的结果,是人类历史进步的表现。这种新变化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因为它没有改变:(1)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经济基础;(2)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3)工人阶级受雇佣的阶级地位;(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17社会意识形态
属于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式称为社会意识形态。主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政治思想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而产生的,在意识形态中据核心地位,起主导作用。道德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综合。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态。宗教是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的产物。18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功规律
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构成要素:实体因素------劳动者、生产资料。渗透性因素---科技、信息、教育。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两种基本类型①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②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②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又反作用:适应→推动;不适应→阻碍 运动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的规律
②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经济基础是指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②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运动规律: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第三篇:马原课知识要点总结
1.客观规律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2.对立统一规律 3.质量互变规律 4.辩证否定 5.认识运动规律
6.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7.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8.资本原始积累 9.价值规律
10.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 11.产业资本的生产和循环 12.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3.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
第四篇:马原总结
马原总结
唯物论相关原理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在运动过程中有相对的静止。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存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这个是相对的。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自在世界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
自然界(自在世界)和人类社会(人化世界)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
自然界(自在世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人类社会(人化世界)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其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其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辩证法相关原理
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于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反映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具有能动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在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在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一个系统的矛盾都有其特殊矛盾。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二者共同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 由于矛盾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包含了各个部分,事物的整体由部分构成,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总和。
实际工作中,人们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是一个整体,有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不能简单的把整体简单机械的分割为部分。
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认为,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系统由要素构成,系统内部各个要素都具有独特的、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功能。没有要素就没有系统,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各司其责,要注重系统的整体性,构成一个协调、高效的有机系统。
新生事物是必将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土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度的原理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然,也不能把“度”绝对化。
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③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原理
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肯定和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处于量变状态;当否定方面上升到主导地位时,促使事物发生质变,转化为他事物。
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
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原因和结果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第一,原因和结果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第三,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存在于结果之中。第四,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过、一果多因、一因同果、多果多因、复合因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趋势。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对立性: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本质和现象
现象和本质既对立又统一的。对立性: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变的、生动、丰富的。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比较深刻。
统一性: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可能和现实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与现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对立性:可能性是目前尚不存在的,它还不是现实性;现实性则是已经存在的,它不再是可能性。不要把二者相等同。
统一性:二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现实性不能离开可能性,它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的;可能性也不能离开现实性,它的内在根据存在于现实之中。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客观世界的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中实现的。
形式和内容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形式。
形式与内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任何事物的形式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另一方面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可以促进内容的发展,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就阻碍内容的发展。
认识论的相关原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
绝对真理(绝对性、无条件性):首先,绝对真理在内容上的客观性,真理总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其次,就整个人类认识而言,随实践的无限发展可达到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无限认识,反映了人类认识的至上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相对真理(相对性、有条件性):在一定条件下人类的认识只能达到对物质世界的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的认识——反映了人类认识的非至上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真理是由相对不断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又一个规律。
真理的具体性的原理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真理的具体性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
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真理和谬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和相互转化,是促进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的原理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②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③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价值的主体性和客观性原理
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包括人的需要、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以及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客观性。
价值具有主体性。这是因为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具有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
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对象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这种情况决定了检验标准只能是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首先,人的实践活动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其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再次,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认识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可以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认识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认识可以指导主体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最后,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其次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这种能动性又受到客体的制约。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借助一定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第三,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第四,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动力作用、诱导作用、激发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并重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它全面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同非理性主义划清了界限。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客观上,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主观上,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过程。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由于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它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实践和认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理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实践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想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想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是历史的、具体的。
历史唯物论的原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来源。其次,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再次,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的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或者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有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助它确立、巩固和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妄图使它免予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原理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过程。某些民族可以实现跨越,但其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种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充分显示出人类以及各个民族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进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最深刻的根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又在于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还在于社会发展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
第五篇:马原总结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从创立与发展主体来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从阶级属性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4)从理论体系来讲: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意识---为何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或属性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人脑的神经反射活动是意识的生理基础(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所以,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4.新事物---新事物为什么一定会代替旧事物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新事物在本质上优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2)矛盾的特殊性:
一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而且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3)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和个性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共性。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意义:
(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1.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1)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客观性
第一,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第二,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第三,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世界是可知的。
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所反映的对象在广度上是有限的。真理所反映的对象在深度上是有限的。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2.实践的定义、特征
(1)实践: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感性物质活动。(2)实践的特点
1.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通过人与客观世界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的活动,是人与世界之间实实在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过程。同时,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可以感知的,所以它又被称为“感性的活动”。
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
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实践的意义。
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三章
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历史观即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唯物史观;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唯心史观。
划分依据: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主要缺陷:1.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2.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唯物史观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从唯心史观的统治下彻底解放出来,给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把对社会的研究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告别空想,成为科学。
唯心史观: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而未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奥秘。
4.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A、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B、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C、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1)人民群众的定义
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2)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是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重要、决定性的影响。
第四章
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关系
(1)商品的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体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三者之间的关系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对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体内部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2)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3.资本的定义及其形态;资本与货币的关系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如果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就成为了资本。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用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第五章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的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2.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4.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无产阶级必将推翻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统治。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对长的时间跨度 2.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3.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多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第六章
1.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既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第七章
1.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它与当下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人的自由发展: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体力、智力各方面的发展,以及人的个性和社会联系的发展。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的基础上,而不是强迫的发展;旧式分工的消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自由时间的延长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方面是在多样化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实现的,另一方面又是在生产劳动之外的大量自由时间中实现的。
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 法制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第一种: 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哲学命题对我们当下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基本的哲学根据,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发展经济必须把保障和促进人的生存,发展,幸福作为最高行动准则和根本价值标准,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和谐。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二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新诠释。人类的全部历史就是一个不断走向人的自由和发展的历史,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奋斗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历史,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奋斗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正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努力奋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
第三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新社会的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最高追求,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已成功探索出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经济基础和现实路径,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目的,必须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
3.生产关系
A、定义:所谓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B、特性: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C、分类:狭义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因素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1.垄断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原因
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
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目的不同,手段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不同
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垄断没有消除竞争产生的经济条件,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是有限的 1.列宁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相对静止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