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新时期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彝区的移风易俗
编辑:落霞与孤鹜齐 识别码:10-653602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08-24 07:21:19 来源:网络

新时期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

与彝区的移风易俗

一、问题的提出

2019年3月9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河南代表团的审议时指出: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同时,又特别强调:“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所以我们要在移风易俗过程中,萃取民族传统文化精华、赋予其社会主义新意。

二、研究的意义

习总书记在2019年7月15日在内蒙古考察时讲到:“我们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党中央是支持扶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为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遗产,将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提炼出来,同时对老旧落后的观念和行为习惯进行移风易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为各级政府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提供参考,这是本课题研究的目标。

1、理论意义:目前地方上对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方面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丢失,很多优秀文化失去了传承,而且在下一代当中更是缺乏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者,所以加快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成了当前非常紧迫的事情,本课题可以提供相关理论依据,促进地方上重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

2、实践意义:金口河位于小凉山彝区,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的便捷,特别是高铁和高速的即将通车,外来人口越来越多,加上互联网的影响,本来就非常脆弱的民族文化将会受到更大的冲击,研究怎样才能让一个民族的文明之火传承下去,是一个非常具有实践意义的事情。

三、研究的框架

1、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与现状

2、挖掘、寻找更多彝族优秀传统文化

3、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与移风易俗

4、课题研究成果

5、课题研究进度安排

四、研究内容:彝族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及现状:

1、彝语彝文:作为一个几千年的古老民族,彝族优秀传统文化非常之多,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和文字。彝文是世界上六大古文字之一,是活化的文字遗产,不仅仅是彝族的,也是世界的瑰宝,是中华文化和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目前彝文的传承面临很大的困难,除了在少数毕摩当中传承之外,现实当中很多人都已经忘记或者很少使用了,金口河现在能认识彝文的人可能不超过30%,这个数字在年轻人当中更少。彝语的使用也同样面临着非常大的问题,特别是下一代人,受周围环境影响,很多都不说彝语了,没有语言环境那么语言文字都将会面临着消亡。所以要让大家了解、认识、学习彝语彝文,弘扬彝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不能让民族最重要的文化遗产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2、毕摩文化:作为彝族传统文化最重要的传承渠道,毕摩及毕摩文化是集成了彝族古代的语言、文字、宗教、哲学、历史、谱谍、地理、天文、历法、民俗、伦理、文学、艺术、医学、农学、技艺等内容,从其发轫、繁荣到鼎盛、发展,不仅促成了彝族意识形态领域的聚变,而且推动了彝族社会的发展,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十分深远,堪称是彝族人民世代相承的“知识武库”和“百科全书”。毕摩文化是由众多毕摩们共同传承的以神鬼信仰为主要内容,用牲畜、神布、“神枝”为媒介,通过念诵“指路经”和一定的仪式形式来实现人与神的沟通,以求六畜兴旺、人丁平安为目的的一种原始宗教文化。毕摩是毕摩文化的传承主体,其承袭有着严格的师承体系,一般以世承家学为主,以拜师学业为辅。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世传毕摩家支和毕摩大师。到目前为止,在大、小凉山依然有着较为广泛的受众。在今天的彝族聚居区,毕摩文化依然集道德教育、知识传授与文艺娱乐为一体,通过繁复的仪式程序和象征化的仪式行为,探求人的生存价值,掘进人的生活思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因此,毕摩文化及其仪式化的口头传播具有表达民族情感、促进社会互动、秉持文化传统的作用,也具有凝聚民族认同、维系道德价值观念和表现民族审美取向的功能。毕摩文化传承也遇到了很大的问题,首先在“文革”时期,毕摩文化受到严重摧残;大量的毕摩经书被焚毁,珍贵的毕摩法器被没收遗弃,享有崇高地位、知识渊博的毕摩大师们饱受批斗和侮辱、迫害过世,从而使毕摩文化出现了断层。而现代年轻的毕摩子弟必须进入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或更高的教育,使毕摩文化处于无人继承的境地。其次,毕摩在当今社会依然是不脱离生产劳动的兼职人员,有些毕摩甚至出去打工挣钱去了,加上当今社会互联网、科学技术、医疗水平等发展迅猛,彝族群众认知水平不断提升等原因使许多彝族人淡化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甚至存在歧视毕摩职业,将民族宗教与迷信混为一谈的现象。毕摩的施展和生存空间受到无情挤压,使得毕摩在彝族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不像以前那么重要,社会地位和作用急剧下降。另外,彝族祭祀除了毕摩以外,还有一种祭祀形式是“苏聂”,他是通过吟唱经文、“苏聂”手鼓和“苏聂”舞蹈形式来祭祀神灵,边敲鼓、边念经、边舞蹈,据说可以召唤神灵附身以驱除邪魅,保佑平安。和毕摩文化相比,苏聂的近况更加堪忧,后继者寥寥。

3、火把节:已由凉山州、楚雄州、贵州赫章县等申报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火把节对于彝族来讲,是最重要的一个节日,甚至比彝族年还要重要,是个有着深厚民俗文化内涵,蜚声海内外,被称为东方的狂欢节或情人节,古称“星回节”,彝族称为“都则”,在每年农历的6月24日(公历七月份)举行的一个盛大节日,俗称七月火把节。主要活动形式第一天祭火,第二天引火,第三天送火,同时举行斗牛、斗羊、斗歌、赛马、摔跤、彝族克智、毕摩祭祀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现在又新加入了深受年轻人喜爱的选美活动。火把节是彝族传统文化传承的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载体,目前小凉山的峨边和金口河还没有火把节,地方政府也没有规划火把节假日,希望以后各方能重视起来,将这个重要节日发扬光大。火把节不仅仅是彝族的一个重要节日,也是白族、纳西族、基诺族、拉祜族等彝族文化圈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火把文化传承下去并且发扬光大,是对政府执政能力的一个检验,是建立和谐社会的一个文化体现,是保护彝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举措。

4、彝族年:已由凉山州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语叫“库石”,“库”是年,“石”是新,合起来就是过年了。以前是每个地方过年日期不同,都是各算各的“好日子”,每个县、每个乡、村甚至每个组的过年时间都不同。凉山州规定每年11月20日为法定彝族年假日,而楚雄州的彝族年是按照太阳历来定的每年12月20日,相邻的两个州,彝族年整整差了一个月。因为彝族没有一个自治区,而是分散在四省区,彝历也没有统一,所以算出来日子就不一样,其实彝族年应该叫彝历新年,各地统一按照彝族太阳历来过年才能统一过年时间。彝族年由除秽、搓年猪绳、祭祖、杀过年猪、吃年饭、拜年等组成。首先在门口点燃火焰,意在驱赶邪魅并邀请祖先来过年,请祖先保佑平安,请祖宗来喝酒吃肉,然后杀过年猪,酒肉摆上先敬祖,之后就是吃年饭,待客、走亲、访友给长辈拜年,拜年是最好玩的,家家户户酒随便喝,肉随便吃,拜年从岳父岳母、舅舅、家支父辈长辈、孤寡老人等开始,然后家家户户都要走一遍或是几遍。因为是崇尚火的民族,所以过年期间家里的火塘是不能熄的,火越旺,代表来年日子越红火。彝族年是小凉山彝区最浓重的民族节日,就跟汉族春节一样。特别是在小凉山地区没有火把节的情况下显得尤为重要,民众参与度也最高。

5、婚嫁文化:已由越西县、美姑县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婚俗不仅是一家一户的个体行为,而且与整个家族、姻亲、邻居都有关系,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播与接受的过程。彝族婚礼一般三天,第一天男方设宴招待家族中人,安排好接亲队伍;第二天女方家举行嫁女仪式,男方接亲队伍要赶到女方家,会受到女方特别对待,如泼水、抹锅灰、灌酒等等。新娘凌晨就要出发,越早越好,唱出嫁歌,新娘哭谢父母养育恩,然后由男方背走,中途新娘脚不沾地,休息的时候地上必须垫个红毯;第三天由接亲队伍接回新娘子到男方家举行婚礼。而婚礼的仪礼过程是彝族传统文化的大展示,不论是穷古博今的“克斯”“克智”、“佐”等口头演述,还是优美动听的“牛牛伙”歌诗传唱,还是抒发离愁别绪、反抗包办婚姻的哭嫁歌等传统,抑或充满娱乐竞技色彩的泼水、摔跤、“蜀确”、打亲、迎亲仪式、不落夫家、圆房之夜的抓扯等习俗,都有着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表达了独特的民俗情趣,具有多重文化价值,一个成功的婚礼往往是彝族传统文化的综合体现。

6、丧葬文化:彝族丧葬具有非常先进的要素,彝族人讲究死后回归自然,彝族又是个崇尚火的民族,死后不占土地,没有棺材,只需穿着丧服,点燃一把圣火,尘归尘土归土。来奔丧的亲戚朋友,会背着猪、牛、羊等祭祀物品,唱着哭丧歌送走逝者。哭丧歌主要是诉说离别的悲痛,叙述、赞美死者的生平,表达不舍的遗憾。一般唱的差不多了就会有人劝哭,适当表达一下情感就可以了。如果是上了80岁老人去世,叫做喜丧,亲戚朋友来奔丧不仅不许哭的,还要唱歌跳舞高高兴兴把人送走。

7、彝族摔跤:已由云南石林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谚语到:“请客不能没有酒,快乐离不开摔跤”;摔跤文化在彝区历史悠久,是平时强身健体的一种主要方式,也是文化娱乐活动的一个重要形式。彝族摔跤,不分级别,没有特定服装,连小孩子都可以摔上几跤,只需要给选手拴上一根腰带找一块草坪即可。摔跤不光是比拼力气,也要讲究很多技术要领的,有下绊、缠腿、过胸摔、背摔、碰膝、左右摔等很多技术动作;此外摔跤还可以成为解决两个家支、两个村寨、两家人、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一些非原则性纠纷的一个途径,发生一些小摩擦双方互相不服时,便可以请长老来做裁判,一摔定胜负与是非。在彝族婚礼当中,往往都会有摔跤比赛,男方女方各派出若干人进行比赛,一个是显示双方家支实力,另外也是一种婚庆娱乐文化,以前摔跤是婚礼的必备节目,现在有些婚礼就把摔跤活动给减掉了。摔跤是个好的运动项目,不论是平时锻炼身体,娱乐大众,烘托气氛,还是在民俗文化旅游上面做表演都是不错的内容,几千年发展下来的,不能在我们这一代丢掉。

8、三雄夺魁:已由金口河区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雄夺魁”起源于明末清初,是彝族将士在庆功宴上展现战斗力和身体强壮的节目,主要流行于小凉山彝族聚居区。1989年10月,为参加四川省第八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金口河区正式将该竞技项目定为“三雄夺魁”,2009年7月被列入第二批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竞赛规则是以三名年轻力壮的青年男子在直径2米的圆的内接正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套上三根打结于圆心的牛皮绳(麻绳),分别向三个方向用力拉,以最先将胜利的标志拉出圆外为胜。

9、德古文化:“德古”是一种尊称,是以自身品格和能力在民众心中自然形成,不用选举、不用任命、不分等级、不论性别。用汉语翻译过来是“长老”的意思,是彝区具有渊博知识、一定威望、处事比较公正的人,是在生产生活过程当中逐渐形成的,专门处理家族之间或领里纠纷的人。金口河彝区也有不少“德古”人士,在平时配合政府处理矛盾,调解邻里纠纷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是现在的“德古”不像以前那样义务劳动了,现在调解纠纷都要根据标的抽取10

%左右的提成,有些打工的遇到工伤事故,赔偿几十万,德古去调解后提成金额就有点偏高了,所以这个提成最好有个限度,封个顶,太高了就有悖于德古文化的初衷。

10、家支文化:“家支”制度是彝族社会所特有的社会组织模式,是氏族社会组织的变迁形式。在当今社会它仍然是彝族基层社区主要运作机制。不管在彝族婚礼、葬礼和宗教仪式等公共活动中,在农村选举和社会冲突中都表现出强大的社会运作力量。彝族有一句谚语:“马的力量在腰上,彝人的力量在家支上;少不得的是牛羊,缺不得的是粮食,离不开的是家支。”在金口河家支文化也是彝人社会活动的基本形式,各家支每年都要召开若干次家支会议来共同商议决定家族中的大小事情,家支活动一般由男人参加,所以彝族社会实际上是以父系氏族血缘为纽带的,用父子联名谱系为链条,以血亲为连接,一个父系氏族繁衍发展而来的,后代之间无论相隔多少代距离多远也不能随意通婚的同一姓氏下的若干家庭和若干人的集合。从古至今,彝族人以大分散小聚居形式一直延续下来几千年,家支文化功不可没,在对外斗争对内斗争当中,家支文化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种形式。在新形势下,家支文化要继续发扬,带领彝族家庭融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当中去,在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11、彝族民歌文化:已由云南、贵州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民歌种类繁多,概括起来,大体可分为婚嫁歌、丧葬歌、情歌、新年歌、比赛歌、劳动歌、酒歌、儿歌等等,另外还有毕摩、苏聂的祭祀歌等,曲调类型包括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各自特点不同,用途不一。歌唱形式有独唱、合唱、男女对唱、基本上任何事情都可以用民歌来抒发,比如想念情郎的时候、难过的时候、高兴的时候彝族妇女都会哼上一曲,嫁女儿的时候更是歌声连歌声,从头唱到尾。彝族民歌可以从生活中的任何场景里找到它的身影。像著名歌曲《马儿快些跑》、《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邰正宵演唱的《999朵玫瑰》等都是根据彝族民歌改编的。虽然彝族民歌品种丰富、种类繁多,但是主要流传形式是口口相传,一代传一代,没有专门的典籍记载,中间稍微出点意外就失传了,所以加快保护步伐和力度是当务之急,特别是现在民歌传承人太少,从事民族音乐的人更少,所以归根结底还是要申请专项经费来做好保护、挖掘、开发工作。除了政府主导保护外,现在都在开发民俗旅游,把民歌当作一款旅游产品来开发是一个不错的注意。

12、银饰艺术文化:已由布拖县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银饰艺术,包括金器或银器加工的头饰、耳环、领饰、胸挂、手镯、戒指、酒壶、烟杆、刀鞘、马鞍等生活用品。银饰的发展延续是历史演变的一种过程、一种记录、一种发展、一种积累、一种升华、一种成果。彝族银饰工艺精湛,种类丰富,而且一直传承至今,对于研究彝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实用价值。但是在如今珠宝首饰业的冲击下,彝族银饰也是深受打击。还记得小时候经常有银匠来金口河打银饰,现在却很少了。彝族银饰行业没有形成品牌、规模、创新和价格优势,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只能逐渐被淘汰出局。所以要想将这门艺术传承下去,只有整合工匠和技术,加大资本进入,加入民族元素,加大创新力度,建立统一的品牌,不断开发具有民族特色和国际元素的饰品,这门技艺才能传承发扬下去。

13、彝族克智:已由美姑县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克智”是彝族的一种口头传唱诗词体,在音韵和节奏上都讲究协调和谐,讲究语气轻重缓急。克智"虽然是灵活机动的,但它却不是杂乱无章的,更不是漫无边际地乱说一通。它是有头绪,有条理,讲的是道理,说的是谚语,讲究韵律,由浅入深进行表达的,即按开场白、入题、逐步深入、开展、转折、发展、高潮、缓和、结尾等顺序进行的。“克智”一般在婚庆,集会,大型节日等场合进行,有单人表演,多人表演,也有主客双方组队进行比赛的,比如婚礼的时候就要进行“克智”表演,这时候男方为了能顺利接走新娘一般都会让着女方。克智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哲学,是一种诗歌,是一种教学,同样的,“克智”的传承也面临严峻挑战,后备人才严重不足,年轻人要么读书要么打工,都没有继续从事“克智”的精力和兴趣,所以“克智”文化怎么传承保护是个大问题。

五、发掘、寻找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除了上述优秀传统文化之外,还有许多彝族传统文化亟待保护,比如很多饮食文化如坨坨肉、酸菜、彝族烧烤文化、苦荞文化、苏聂祭祀文化、彝族太阳历、彝族斗牛、斗羊、斗鸡、赛马、彝族少女的成年礼等每个地方都有许多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濒临灭绝,而各地方上重视程度保护力度都不够,没有人员资金等要素,光是口头上喊保护是没有意义的。各地方政府应申请或者拨出专门的经费用于挖掘、保护彝族传统文化,挖掘培养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人,不能任其灭绝,如果坐视诸多的彝族传统文化都断绝,那么西方国家又会出来对中国的人权说三道四了。

六、传承保护与移风易俗要有机结合:这么多需要传承保护的民族文化,不管是物质的还是非物质的,只要能代表彝传统文化,能带来正能量,能在民族发展、社会进步、乡村振兴、民俗文化旅游、四好创建等方面能起到正面作用的都是可以传承保护并发扬光大的。反之则是要通过政府引导、部门乡镇牵头、群众自觉等形式进行移风易俗,逐渐淘汰老旧落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下面简单归纳一下,需要进行移风易俗的几个方面:

1、婚嫁文化中的高额彩礼现象。一般随着学历、工作、家支等因素,彩礼轻则十几万,重则几十万,为了虚荣心相互攀比之后彩礼更是水涨船高,彝族群众深受其害不堪重负,但是为了子女幸福又不得不忍受,高额彩礼成了彝区一个老大难的问题。其实彝族传统婚嫁,注重的是仪式感和门当户对,不会把彩礼钱放在首位。以前彩礼只是象征性的,彩礼高涨是最近几年的事情,彩礼涨了后再也控制不住了;建议由地方政府出台相关法律法规约束,加上彝族德古引导来逐渐控制彩礼,不然会严重影响到脱贫攻坚成果,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会大打折扣。

2、丧事大操大办。虽然彝族丧葬采用火葬,不占土地、不修墓碑。但是丧事大操大办现象屡禁不止,大凉山有些地方严重的一次可以杀几十条牛,办丧时间长达一个星期,最后费用几十上百万都有。另外在丧葬活动中都会燃放大量烟花爆竹,不仅污染环境,增加费用,而且丧事中燃放烟花也有点不伦不类。丧事大办不仅带坏了风气,办完丧事人都成贫困户了;为了所谓的面子大办丧礼,完全与中央关于建设文明乡风的精神背道而驰。

3、“赶礼”赶不起。现在动不动就要请客收礼,红白喜事、孩子出生、满月、读大学等等都要请一下,不去吧伤感情,去的多了工资都不够赶礼的。而且在彝区,只要有亲戚去世,沾亲带故的都得去奔丧,赶礼还赶的很重,少了怕丢面子,多了伤里子。

4、毕摩文化中的一些仪式应该革新。在毕摩祭祀中,会有很多祭祀仪式会用到牲畜血,比如大型毕摩活动用牛,中型的用羊和猪,小型的用鸡等,不仅费用高,而且过程复杂,需要的人手也多,用的时间长。如果在城里面作祭祀活动更加不便,还可能有扰民现象,既然要与时俱进,那么传承传统毕摩文化的时候,在不影响毕摩祭祀仪式庄严性的情况下,把祭祀猪牛羊鸡等现象改革一下,用神枝神草来代替动物祭品,一个是减少负担,减少扰民,一个是过程轻松,时间也节省下来,相信彝族群众对毕摩文化的接受度也会提高,更加有利于毕摩文化的传承发扬。

5、其他需要移风易俗的传统:酒文化,彝族的酒文化是非常悠久的,在各地区、各方言、各家支的交流沟通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有很多优美动听的祝酒歌,彝族谚语都说“客人来了先用酒”,所以要去做客的话先做好喝酒的准备,但是酒文化表现出来的是过度消费,过度饮酒,费用多又伤身体,但是酒不到位又怕

“丢面子”,待客不喝倒一方绝不下桌;重男轻女思想,儿子是根,没有儿子就没有地位,所以儿子就成了宠儿,但是生了儿子教育不好,灌输一些大男子主义,儿子在家里很少做家务,小事不干,大事又干不了,关键时候还不如女儿孝顺;家支文化,都为了家支兄弟不管不顾往前冲,不讲究方式方法,处理不好的话可能造成群体性事件,因为不懂法所以群体性事件、暴力抗法等现象时而发生。传统文化也不是都要传承,好的传统文化要传承下去,跟不上时代的就进行移风易俗,才能促进乡村振兴,乡风文明。乡村振兴不振兴,要看乡风好不好。但是,天价彩礼“娶不起”、豪华丧葬“死不起”、名目繁多的人情礼金“还不起”等这些农村社会不良风气成为广大彝族群众巨大的家庭负担,实际上它也扭曲了社会的价值观,移风易俗是一项涉及社会各方面的系统工程,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是深化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途径,也是彝区扶贫工作的成败关键。

七、课题研究成果

经本课题研究后认为,在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与移风易俗工作上,政府应担起更多责任,采取相应措施来传承保护民族文化,开发民俗文化旅游,发扬民族特色文化,促进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在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方面多下苦工,才能对濒临灭绝的彝族传统文化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推进移风易俗和四好创建:

1、由一把手(民工委书记)牵头,出台地方法规,申请或拨出相应经费,由文化旅游部门组织抽调相关部门专业人员组建专门的民族文化传承保护机构,负责民族传统文化的挖掘、保护、申遗等工作。

2、充分发挥彝学会的作用,增加彝学会经费,将文化传承人、毕摩、德古等等相关代表人员邀请进来,通过彝学会这个平台加大对民族文化的开发保护,探讨彝族文化传承保护问题,不能在小圈子里面搞所谓文化传承保护,必须要和各省、州、市、县的民宗局、彝学会、毕摩、德古或是文化传承人等多方沟通、了解,充分挖掘彝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多彩性,不能闭门造车,各做各的就会失去传承意义,所谓的“文化”也失去了民族性,成为四不像。

3、建立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人机制,类似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建立、扩大民族文化传承人队伍,将传承人纳入统一管理,通过一定奖励形式促使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比如彝族月琴、口弦、手工服饰制作、金银器工艺、摔跤、克智、民歌等诸多文化遗产在每个村寨都应有一个或多个传承人,在火把节或者彝族年等节日可以组织传承人进行巡回表演、文艺比赛等,不仅活跃节日氛围,还可以更好的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增加群众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参与度。

4、在大中专院校(如中央民大、西南民大、凉山州民干校和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相应学校)建立民族文化相关专业,培养专门人才,开设基础民俗文化课程,从小学、中学开始培养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爱好和认同感,建立健全民族文化人才培养体系。

5、各省、市、州举办彝族民俗文化节,定期举行各类民俗文化交流比赛活动,可以由四省区分别轮流举办,加强四省彝区文化、人才等多方面互动交流,互通有无,促进整个彝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发生质的转变。

6、将多媒体技术运用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上来,可以将传统文化制作成音频、视频等,通过抖音、快手等等APP或是其他视频网站来供大家下载学习,有条件还可以制作一个专门的网站来传播民族传统文化,促进各个地方相互交流、学习并向世界展示彝族优秀传统文化。

7、建立民族传统文化博物馆,通过博物馆收集有历史意义、艺术价值、民族特色浓郁的物品进行保存、陈列、展示,将传统文化更直观的展现在观众面前,面向彝汉群众进行民族特色文化的宣传推广工作,将民族文化建成金口河的一张城市名片。

8、根据中央农办和农业农村部等11部门共同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

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一是党员干部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特别是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在移风易俗中走在前头,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如果党员干部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大摆宴席,群众也跟着学,农村风气就会被带坏。二是要建立党员干部操办婚丧事宜的报备制度。三是地方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根据党内规章制度对党员干部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抵制天价彩礼、孝亲敬老等作出具体规定,同时发挥好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的作用,对违反相关规定的党员干部要进行相应的处理,广大干部群众热切盼望出台相关的措施,来抵制歪风、弘扬正能量。

八、课题进度安排

1、搜集整理资料

2、通过实地调研,发放、收集调查问卷,座谈等形式对课题进行全面总结,请导师对研究成果进行鉴定

3、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九、参考资料

[1]人类记忆遗产——彝族毕摩文化

[2]蔡华,吉尔体日等.对彝族毕摩宗教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3]美姑彝族毕摩调查研究[M].美姑彝族毕摩文化研究中心编,1996.[4]探析凉山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银饰艺术——马山

[5]论凉山彝族“家支”制度文化——​吴桃

2017.10

[6]凉山彝族婚俗——蒋志聪

新时期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彝区的移风易俗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