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语言美(5篇可选)
编辑:雾花翩跹 识别码:10-923554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24 22:01:27 来源:网络

第一篇: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语言美

苏州市语言学会202_年年会交流论文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审美教育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全面发展。……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文学是意识的,也是审美的。作为审美客体的载体——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语言是作品中无所不在、处处充溢的成分,能够形成基调性的深厚的缜密的语言情绪,增加文体中的审美信息量。”(胡平《叙事文学感染力研究》

如何挖掘文本语言美的信息,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让他们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获得美感的陶冶,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发展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作了一些尝试探索。

一、激发想象 入景入境 在创造中体悟语言的丰富内蕴

在教学梭罗的《神的一滴》一文第二节时,为了让同学们品读文段感受作者的情感,我抓住“湖岸边的山太峻峭,山上的树木又太高,所以从西端望下来,这里像一个圆形剧场,水上可以演出山林舞台剧。”一句,让学生做编导来设计怎样演出这场山林舞台剧?背景,灯光,音响,角色等等,该怎样安排?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讨论热烈。通过讨论,同学们创造了这样的场景:巍峨的山茂密的林作背景,蓝天的倒影作幕布,太阳的光线作“灯光”,林中的鸟鸣虫唱为伴奏,而水上的水鸟,游鱼,甚至人就是舞台剧的主角。多么绚烂的一幅图画啊,山的青,树的绿,花的红,水的碧,天的蓝,鸟的白,色彩斑斓;多么生动的一幅画面啊,山的静穆,水的灵动,花木的静谧,鸟鱼的翔动,动静结合。在这样一个可以上演“山林舞台剧”的地方,谁还能无动于衷,不感动不陶醉其中呢?

同学们通过发挥想象,入景入境,在看似平淡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语言的美。这样学生们就会很自然地在优美文字的引领下体验作者所体验的情景:游者像和风一样在湖上漂浮,在湖心放任自流的慵懒和随意形成了强大的诱惑的力量。体会到作者 “我宁愿把一天中最宝贵的光阴这样虚掷,我是富有的,虽然与金钱无关,因为我拥有阳光照耀的时辰以及夏令的日月,我挥霍着它们。”的深厚感情。作者体验到了这种与金钱无关的富有,这种富有是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可以挥霍但不会觉得虚空的富有。而这种体验就是这个“圆形剧场”——瓦尔登湖的美丽和神韵对作者的心灵的直接作用的结果,从而体现出了作为“神的一滴”的那种净化人的心灵、引导人的精神的特性和圣洁。学生在自我的创造中创造中体悟语言的丰富内蕴,加深了对文本语言的深刻理解,获得了一种真正意义的审美享受。

二、进行变式 字斟句酌 于平淡处汲取语言的审美信息

中学课本中鲁迅先生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重。作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鲁迅先生以冷静深刻的思考、深沉强烈的感情、高超独到的手法、精准丰富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许多不朽的艺术形象;也用如椽之笔形象地阐释了对人生、对社会、对民众、对民族的独特的思考,常常给人以心灵的震撼。也正是由于其文具有丰富深刻的内蕴,更需在阅读时仔细品味,努力捕捉作品中的审美信息即情感信息,以期获得思想的碰撞、情感的陶冶和心智的启迪。鲁迅先生作为语言艺术大师,常常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中饱含强烈的情感,带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体验,做到了“意不浅露,语不穷尽,句中有馀味,篇中有馀意”(清·沈祥龙《论词随笔》)。在教学中就应引导学生在看似平淡处捕捉语言的审美信息,挖掘语言的深意,顿悟语言的极强的表现力。

在《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对刘和珍的喋血的过程,鲁迅先生作了如下的详细的描述:“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但竟在执政府前中弹了,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同去的张静淑君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立仆;同去的杨德群君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这段叙述表面上看可谓平静冷静到极点,没有一处直抒胸臆,没有一处议论,没有一个生僻的字眼。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们往往因对其内容的易于理解而不细加体味,一读而过。我就有意识的将文段加以改造,去掉了“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一句的三个逗号,将中弹及子弹射入的部位、角度的描写都去掉,投影给学生,让他们品味表达效果的不同。

通过合作探究和老师的讲解,学生们感受到:看似平淡的描写,仔细品味就会发现那是字字血泪!句句悲愤!“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十几个字的一句话,却用了三个逗号,而这三处停顿,却造成了强烈的表达效果。我们仿佛看到先生在写这几个字时,目光如炬,一字一顿,力透纸背,对自己学生遇害的哀痛悲愤尽现在这三处停顿上。“从背部入,斜穿心肺”,说明是背后的偷袭,且击中要害;“其一是手枪”,说明了有当官的有政府的手枪队;“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说明是居高临下甚或是走到跟前,也是致命之伤,“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面对手无寸铁的柔弱女子,面对救助同伴的爱国青年,面对已经受伤的自己的同胞,竟实行这样的枪杀!这样的棒杀!这样的虐杀!其手段的残忍狠毒令人发指,行径的卑劣无耻更令人切齿!而这一切又都是“在执政府前”发生的!政府的凶残狠毒,反动文人的阴险下劣,全都昭然若揭;而三位学生的爱国情操,在弹雨中互相救助的精神,虽殒身而不恤的勇毅,更令人感奋钦佩!可以说这段描述的语言饱含了“超于字典意义以外的内涵义”即强烈的情感意味,字字句句传达出强烈的情感信息,引起读者内心的巨大震动。

这种变式教学,引起了学生的高度注意,引发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感知了简约的文字中浓缩了丰赡的审美信息,收到了“于无声处听惊雷”的艺术效果。

三、强化诵读 咏之悟之 在吟诵中品享语言的诗情画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百遍”的过程,就是一个深入思考,反复品悟的过程。但在现实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没有多少闲暇的时间去反复地进行大量的阅读。如何立足课堂这个主阵地利用好文本进行阅读训练显得尤为重要。而诵读应该作为一种重要的训练手段,以读激情,以读促思。让生在诵读中感受语言的音韵美、建筑美、绘画美以及洋溢其中的诗情画意,从而提高学生感知语言美的能力。

但朗读是一种语言艺术。在教学实践中,我除了注意诵读的常规指导(断句、重读、快慢、高低等)采取不同的诵读形式(因文制宜,先听后读、先读后听读、跟读,仿读,角色读,齐读,师生交叉读,配乐读等)外,更注意学生主体化的阅读。

《语文课程新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在朗读教学中只有注意创新指导,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才能让学生想读,敢读,会读,读出个性,使阅读教学有声有色,才能使学生在读中求知、陶情、启智,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发展学生感知语言美的能力。

如我在教学郁达夫的《江南的冬景》一文时,在叫学生阅读时,就由学生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来读,并且要求说出喜欢的理由并读出内在的一种情感。结果同学们很快进入阅读的境界。当一位同学读“微雨寒村图”的“你试想想,秋收过后,河流边三五人家会聚在一个小村子里,门对长桥,窗临远阜,这中间又多是树枝槎桠的杂木树林;在这一幅冬日农村的图上,再洒上一层细得同粉也似的白雨,加上一层淡得几不成墨的背景,你说还够不够悠闲?若再要点些景致进去,则门前可以泊一只乌篷小船,茅屋里可以添几个喧哗的酒客,天垂暮了,还可以加一味红黄,在茅屋窗中画上一圈暗示着灯光的月晕。人到了这一个境界,自然会胸襟洒脱起来,终至于得失俱亡,死生不问了”几句时,很有情感,得到了大家的掌声。我让她说为什么喜欢这一段,她自豪地回答:这段的景和我家周围的景很相似。很显然,她融入了自我的生活体验,画面的描写引起了情感的共鸣。我又顺势让她说出“泊”、“添”、“加”、“画”几个动词表情达意的作用,然后,再让她朗读,那种悠闲的味道就更足了。这样以问带读,以读促思,以思促读,再以读生情,既体现了老师的主导地位,又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真正地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作者的内心世界,在吟诵中欣赏了文本的诗情画意。

“文学是显现在话语含蕴中的审美意识形态”(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文学作品的最终完成,必须依靠读者自己去体验,去“填空”,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有限的文字中得到无限丰富的意蕴和旨趣,获得宝贵的审美愉悦,进而陶情冶操,应是语文老师的不贷之责!

第二篇:对话文本,感悟语言美

对话文本,在赏读中感悟语言文字之美

——《拉萨的天空》教学案例分析

语文课标提出“语文课程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这一切目标的实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文字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让语文课散发它真正的魅力。我们年级的教研活动,根据这一主题制定的研究是“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品味词句感悟语言美”,具体怎样实施呢?以《拉萨的天空》教学为例。这是一篇意境优美的散文,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触和华美的语言描写了拉萨天空的“蓝””,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课文语言精美,用词准确、生动,比喻贴切,对拉萨的天空描写细致而且形象,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激发学生审美情趣的好文章。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感受美景、细细品读语言,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很自然地感受拉萨天空的“蓝”和“美”。【课堂实录】 „„

师:读了课文,拉萨的天空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湛蓝、透亮、蓝晶晶、蓝宝石。

师: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不长,可是描写天空时,有个字出现的次数却很多,是哪个字呢? 生:蓝!

师:对!你们看,除了第一句话,几乎每一句都含有“蓝”字。再找找,含有“蓝”的词语也很多呢!生:蓝天 蓝宝石 湛蓝 蓝晶晶 蓝得让人神往 师:谁来美美地读一读?

师:拉萨的天空,让人最难忘的就是它的蓝。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藏,走进拉萨。抬起头来,看,拉萨的天空多么蓝啊!(音乐声中出示拉萨的蓝天)这样的天空,你们觉得怎么样啊? 生:很蓝很蓝,蓝得很干净„„

师:(出示句子)谁来美美地读读这句话? 生:朗读句子。

师:见过蓝宝石吗?(出示蓝宝石图片)瞧,这样的颜色——清澈的深蓝,还透着光亮呢!这就叫——湛蓝、透亮。读好这两个词语,怎样读好这两个词语?

这么美的蓝宝石,再用清水一洗,该会怎样呢? 生:更加蓝,更加干净,更加亮了„„

师:所以我们就可以说——湛蓝湛蓝、透亮透亮。真是美得没话说了。加上第一句话,谁来美美地读好第一自然段? 生: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拉萨的天空,不仅是蓝的、美丽的,它还很奇妙呢!出示学习要求:大声读第二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展开想象,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生:自由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划句子。

师:四人小组,互相说说看自己的想法。

交流1:有人说:

“掬一捧蓝天可以洗脸”,这话真是太妙了。

师:“掬”是什么意思知道吗?让我们也来捧一捧蓝天洗洗脸,什么感觉?

生:凉、舒服、清爽„„

师:天怎么成了蓝蓝的海了?真的太妙了!读好这句话。

生:朗读句子。

交流2:在拉萨,人们说话的声音能碰到蓝天,伸出手来能摸到蓝天。师:声音真的能碰到蓝天,手真的能摸到蓝天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生:人们与天空很近。

师:(出示白云缭绕图)让我们看看这幅图。生:白云离我们很近、我们好像站在白云中间了„„

师:对啊,我们好像成神仙了!拉萨的蓝天,给我们神仙一样的感觉,真奇妙!再读读这句话,读出奇妙来。生:朗读句子。

交流3: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

师:这句话说,拉萨的天空除了湛蓝、透亮,还是怎样的? 生:纯净、明洁。师:读好这两个词语。什么样子是纯净、明洁的? 生:干净没有杂质、明亮纯洁„„

师:读好这两个词语,读出干净、一尘不染的感觉来。„„

【成功与启示】

一、创设情境,发现天空的“蓝”

天空对学生来说是很普通的,但是像拉萨那样的天空对学生来说却是陌生和遥远的。因此,在上课伊始,通过展示拉萨天空的图片,为学生进入课文内容的学习创造了情境。然后让学生打开课本欣赏课文插图,再次走进文本。通过两次视觉感受,学生就能很自然地说出拉萨的天空“蓝”这一最大特点,为学习文本内容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字词入手,品读天空的“蓝” 通过画面整体感受拉萨蓝天的基础上,请学生通读课文,找出作者直接描写拉萨天空的词语,补充完整作者眼中的是“()的天空”。学生通过自己的品读和伙伴的补充,很快就找到了“湛蓝、透亮、纯净、明洁、蓝晶晶”等描写天空蓝的关键词,学生在找的过程中就会发现这些词语分布在文本的各个段落,就能理解全文都是在描写拉萨天空的“蓝”。结合课文插图,读一读这些词语所在的句子、段落,在朗读中品味天空的“蓝”。

三、赏析句子,感受文字的“美”

在学生充分自读的基础上,请学生找找自己喜欢的句子,学生的回答集中在“那里的天空总是那么湛蓝、透亮,好像用清水洗过的蓝宝石一样。”和“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显得越发纯净;有拉萨河畔草地的对照,湛蓝的天空显得更加明洁。”学生在朗读中想到了“一碧如洗”,蓝天、白云、高山、河流、草地所组成的画面美得像一幅画,学生在朗读中渐渐对拉萨的天空也神往起来了。作者在描绘这一幅画面时,用到了“映衬”和“对照”,“越发”和“更加”,在赏读这些句子时,也发现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灵活,感受到了语言文字的美。

第三篇:感悟童话的语言美

感悟童话的语言美 ——以《巨人的花园》为例

摘要: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它主要是写给孩子们看的,能让孩子从中得到快乐,获得意义。本文主要是通过解读文本《巨人的花园》来探究童话的语言美:首先指语言的形象性;其次指语言的简短性;最后指语言的音乐性。这三者共同构建起童话语言的特色,使得这种文学体裁能够在孩子心中唤起最美的记忆。

关键词:形象性;简短性;音乐性

童话作为一种文字浅显的儿童文学体裁,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简单的故事中往往蕴藏着丰富的哲理,告诉孩子们真、善、美的道理,教会他们如何去爱与宽容,带给孩子们无尽的想象与启迪。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在如今提倡教改新理念的大环境下,我们更应该好好地利用这些资源,促进语文教学。童话教学的意义在于:

(一)童话教学可以加强学生的朗读与复述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和背诵是我国传统的教学方法。这是学生理解语言、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朗读和背诵时,如果教师指导得当,学生就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童话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能力

俄国小说家邦达列夫说:“一个人打开一本书,就是在仔细观察第二生活。就像在镜子深处,寻找自己的主角,寻找着自己思考的答案,不由自主会把别人的命运、别人的勇敢精神与个人的性格特点相比较,感到遗憾、怀疑、懊恼,他会哭、会笑、会同情和参与。”

(三)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

小学儿童的情感发展特点是:情感的表现形态不断发生变化;儿童不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情绪多变,激情占优势,心境的持续时间短;情感的内容不断丰富;情感的稳定性不断增强;高级社会性情感逐步发展。

(四)童话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想象,是童话的突出特点,没有丰富的想象,就没有童话。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是编写童话的主要核心。所以我们要因势利导,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的教具来引导他们先仔细观察,并教会观察的方法。

下面就联系我的教学经验,并结合《巨人的花园》谈谈童话的语言美。

一、语言的形象性:

语言的形象性指通过想象、拟人、夸张、比喻等,使事物亲切、熟悉;增强动作感;增强色彩感、画面感。《巨人的花园》开篇就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人间天堂:春天鲜花盛开,夏天绿树成阴,秋天鲜果飘香,冬天白雪一片。这是由作者通过想象构造的世界,经过语言这一媒介,进而由读者进行再想象、再构造。而对于四年级的孩子来说,他们乐于想象,也容易想象。乐于想象是因为孩子的天性,童话恰好可以满足他们对事物的美好遐想;容易想象是因为语言文字本身简洁而富有美感。这一想象的发挥对于学生产生的作用有三:其一,产生画面感。所谓画面感,就是看了文章像看了一幅画一样,和王维所说的诗中有画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回顾“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白雪一片”这几个词不仅对仗工整,而且突出了对应季节中的重要景物。有了一定阅读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孩子们,就能很迅速地在脑海中浮现四幅图景。对于优秀的孩子,也许还能在每一幅图画中增添自己感兴趣的景物。比如:在春天这副图景里,也许还能想象放风筝的趣事;在夏天,有荷塘月色;在秋天,有涨红了脸的高粱;在冬天,有干枯的树枝。这样的想象是富有童真和烂漫的,因而也是愉悦身心的。其二,增强色彩感。色彩是感情的语言,不同的色彩给人的感觉千差万别。原文中的几个关键词“鲜花、鲜果、绿、白”传递给我们的恰是不一样的感觉。先看“鲜花”和“鲜果”,花儿之所以鲜艳,是因为由各种明亮、娇艳的颜色聚拢而来产生的视觉美;瓜果之所以新鲜,也是因为它的色彩是靓丽,而非单一的。这两个关键词传递给我们的感觉是一种奔放的激情。而“绿”和“白”产生的色彩效果是一种反差美。“绿”代表青春、健康和朝气,“白”代表沉寂、纯洁和内敛。这样一种强烈的冲突,带来的感觉却是一种强烈的欢愉。其三,为理解文章中心思想作铺垫。通过想象产生画面感和色彩感的目的是让学生明白:花园本身是很美丽的,但如果有破坏力量来摧毁它的美,我们应该与之对抗和较量,一定要维持花园本身的美丽,因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坚持是应该保有坚定的信念的。有了这一层意思的理解,学生才能真正的明辨是非:巨人赶走孩子,不与孩子共同分享花园的美是错误的行为;后来巨人拆除围墙,与孩子共同分享幸福和快乐,这是正确的行为。最后,才能得出不要自私自利,要与人分享快乐的结论。

除了想象,《巨人的花园》里还善用夸张的修辞手法:“这个小男孩在树下一伸手,桃树马上绽出绿芽,开出许多美丽的花朵”此句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提起这个小男孩,就想起《最后一片叶子》里的主人公贝尔曼,他用画笔画了一片“永不凋零”的常春藤叶,给重病患者营造了一个美好而感人的谎言。对比小男孩和贝尔曼这两位主人公,他们共同之处在于都想通过自己的力量对外界作出一定的改变,而且这样的改变都是出于一种善意的目的。而不同的是,小男孩被赋予了一种神力,这就是夸张所带来的效果。这样一来,小男孩的形象就变得高大起来,这正好满足了孩子的一种心理需求。因为每个孩子心里都住着一个成年人,他们渴望自己能够像超人一样拯救世界。再仔细研读描写小男孩动作的词——“伸”。这个字非常简单易懂,做出这个动作也不难。它赋予小男孩的人物形象是天真,带点孩子气。把“伸”和后面的“绽出”、“开出”结合起来理解,还能得出以下联系:

一、“伸”是动作的实施,“绽出”和“开出”表示一个结果。

二、桃树绽出绿芽并开出花朵是一种神力的体现,而此种神力指向的并非神奇非凡的力量,它指的是一种崇高的美德——懂得与人分享快乐,就能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这种夸张的效果不仅仅突显童话语言本身的魅力,更把童话的内容和思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语言的简短性:

童话适合孩子阅读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语言的简短性。《巨人的花园》一文的段落中常用的开头用语有:从前、有一年秋天、不久、一天早晨和从那以后。这几个词和短语都非常简单明了。“从前”是许多童话故事中开头的常用词汇。它是代表过去的一个时态,往往能勾勒起孩子们对以往生活阅历的一个回顾,他们就会不自觉的在后面的故事情节中寻找和自身经历相似的一幕。这从心理学意义上叫做唤起记忆。通过记忆的被唤起,和想象的再现,孩子能产生一种模糊的意识:创作往往来源于生活,并且高于生活。只有在生活中去发现,去观察,去创作,才能真正践行大语文观。“有一年秋天”和“一天早晨”看似简单随意的语言,恰能突显童话的幻想色彩。这种叙事模式能让孩子的思维随之发散,甚至发挥更多的联想和想象。如果把“有一年秋天”改为具体的时间点,就少了童话的味儿,也会降低孩子的阅读兴趣。“从那以后”这组短语很明显将要引向童话的结尾,读了结尾,再回顾前面的因,才明白事物因果循环的道理。除了叙述的语言简洁明了以外,人物的语言同样如此。巨人一开始对孩子的态度是非常傲慢的,他连续说了三次“滚出去”,这样的用语是非常生活化,和契合实际的。联系课文内容还可以让我们清楚地明白:巨人不但自私,而且没有给予孩子应有的爱护与疼惜。

以上是联系课文内容理解童话语言的简短性,另外还可以从语法结构上进行分析和理解。“鲜花盛开、绿树成阴、鲜果飘香”属于主谓短语,这对于学生来说是最简单的。学生还可以仿照说出很多主谓短语:小鸟飞翔、汽车行驶、粮食丰收等。甚至可以在原文基础上进行扩展训练:五颜六色的鲜花绽开美丽的笑脸。“欢乐的笑声、刺骨的寒风、尽情地玩耍”属于偏正短语,这类短语难在“的”和“地”的区别:“的”是定语的标志,后面接名词;“地”是状语的标志,后面接动词。“绽出绿芽、拆除围墙”属于动宾短语,一般遇到这种类型的短语,可以让学生把主语补充出来,建立起完整的句式概念。除了这三种较常见的短语类型外,文中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短语,在此不一一列举。

三、音乐性:

语言不仅包括意义层面,还包括声音层面(字音、语调、节奏、押韵)。文中一开始描写花园的词语“鲜花盛开、绿树成荫、鲜果飘香”,这些词的最后一个字都是平声,读来非常响亮动听,给人带来听觉享受的同时,也能让人想象出花园的一幅幅美景。接着巨人回来后,他追赶孩子们,此时孩子们吓坏了,四处逃散。在这里的“坏”和“散”都是入声,使得矛盾双方冲突越发激烈,也让人感觉巨人的可恶和自私。这时,花园里北风呼啸,狂风大作。巨人开始疑惑道:“今年的春天为什么这么冷,这么荒凉呀?”此处连续两个“这么”的运用,使得语调变得缓慢肃静,也引起读者的深思。当巨人再次赶走孩子的时候,“纷纷逃窜、鲜花凋谢、树叶飘落”这几个词的出现,更突出了巨人的自私所造成的恶果。最后巨人在小男孩的指点下,终于领悟:“唤来寒冬的,是我那颗任性冷酷的心啊!要不是你提醒,春天将被我永远赶走了。”这句里的“是”和“不是”的对比运用,使得节奏短促有力。同时我们也能通过这扇窗户,看到作者的良苦用心和传达的意义。因此,总观全文,它富有音乐的节奏感,能使学生易于吟唱,乐于吟唱。

结合童话语言的特点,在教学中的方法和策略如下:

(一)在想象中走进童话的神奇意境

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征。童话常常采取夸张、拟人、象征等手法编织奇异的情节,营造浓厚的幻想氛围。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充分想象,在思维和情感上走进童话的幻想意境,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丰富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深刻道理。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理解小女孩在擦火柴的过程中产生的幻想。

(二)大胆创新,激发质疑,不通讲课文,只讲关键处

很多童话作品,因为情节曲折的缘故,篇幅相对其他体裁的文章而言较长。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大胆创新,采“用长文短教”的办法。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地理解课文。学生在把课文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提出疑难问题或不理解的词语和句子。教师梳理、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后,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去思考,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只讲关键处,不需通讲课文。

(三)让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尊重个人阅读感受

在“个性化”这个词日益被人们所关注的今天,许多学者开始从不同的角度 来诊释“个性化”的内涵。但一般来讲,都是从教学的角度来解释的:“个性化教学是指教师以个性化的教学手段,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并促进个体人格健康发展的教学活动。”

(四)采取多种有趣的训练形式

1、续编童话故事

续编童话故事是诶样想象能力的一种有效的训练形式,根据童话的内容,学生通过想,结合自己的实际感受,构思新的故事情节,在中年纪的语文教材中就有许多童话的结尾可以用来给学生进行训练。最常用的以《狼和小羊》、《坐井观天》为多。

2、看图编童

在孩子们的世界里,动物是他们最好的朋友,抓住这个特点,可以用直接出示图片或用幻灯片或用电脑演示出一制小动物,如白兔.然后有序地出现一些相关的画,如有顺序地出示草地、树林、太阳、蘑菇、小鸟、一条河.一只大灰狼.兔妈妈及一些动物.每增加一个画面,就让学生进行想象练说,到最后一个画面出现后,一个“小白兔与大灰狼”之间的故事救灾孩子们独特的构思中漫漫形成了。

3、仿写童话故事

学生的认识规律一般是由简到繁,由浅到深的过程。在一、二年级的时候,他们就接触到不少课本里的童话故事。这为训练提供了模仿的机会。以《小壁虎借尾巴》来仿写《小兔子借耳朵》......同时,也可以借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书、卡通片来仿写。

4、自由编童话的故事

童话故事的情节来自于孩子们的生活中,让孩子们的潜意识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训练的目的。孩子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所有的东西都有灵气,有生命。所以,在训练到一定程度上时就可以放手让学生在想象王国自由遨游,怎样想就怎样写,鼻子、嘴巴、耳朵、牙齿、舌头会互相争功;铅笔、书本会捉迷藏;柳树会跳舞,花儿会唱歌;小鸟会变魔术;森林里会举行一年一度的音乐会......当你被孩子们带入童话世界时,你不得不惊叹,他们的世界是多么美丽。

以童话的形式打开写作大门,让学生用自己的全部心思,全部感情,全部智慧去写作,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更能直接培养学生热爱人生、热爱世界的情感。

总之: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童话世界,教师只要能用心设计每个教学环节,一定会让孩子们的心灵童话世界更美好。

参考文献:

[1] 赫尔岑.赫尔岑论文学[M].辛未艾,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62.35.[2] 特伦斯·霍克斯.结构主义和符号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74.[3] 龙协涛.文学阅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2_.20.[4] 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_.123.[5] 恩斯特·卡西尔.语言与神话[M].北京:三联书店,1988.209.[6] 卢卡契.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第2卷[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5.429.[7] 黄健.文学与人生[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2_.[8] 席勒.美育书简[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117.[9] 姚斯.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340.[10] 童庆炳.文学概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7.469.[11] 北师大公共课编写组.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162.

第四篇: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

阅读教学中,学生学习语言不是一种纯客观的认识过程,而是一种带有浓厚主观色彩的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感悟过程。引导感悟——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的思维、想象、情感等心智活动积极地参与到阅读实践活动中去,达到对文本内涵及语言组织形式等方面有深层把握和领会。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有意识地给学生提供语言实践的机会,带领学生进行语言的朗读、品味、分析;引导学生去把握、领会语文内涵和语言形式,从而积淀和培养语言的感悟能力。

引导学生感悟文本内涵有不同的关键部分,篇、段、句各有其点。它们有的是课文内容的凝聚点,有的是思想感情的抒发点,有的是表达方式的启示点。因而,引导感悟能使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内容,体会感情,领悟表达方式。

由于感悟点表现形式不同,有的是显性的,有的是隐性的,因此,引导感悟的方法也有所不同。

一、评价朗读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表情达意的载体,作者借助语言是为了描述事物、说明事理、表达情感。因此,学生朗读,要进入情境,充当角色,深切体会含于语言文字的情感。但由于知识基础、认识能力、生活积累的差别,学生在阅读中又大多立于文外,难以真切地感受和深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如何克服学生与作者及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差距,促使学生与作者或文中人物走到一起,想到一起,以产生心灵共振,情感共鸣。评价朗读能促使学生与作者、文本之间的深层次对话。

如教学《我们也要当红军》第二自然段,有“传来”“清脆”“奔来”“恳切”等生字新词。如果把这些词语一个个拎出来教学,就割裂了段中词句整体的有机联系,如果抓住“红军叔叔,请等一等!”这句话,有感情地朗读好,就可收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因为评价学生朗读该句的音质,可导向“清脆”和所在语句的理解;评价学生朗读的音量,可导出“传来”;评价学生是否读出喘息感,可引出“奔来”及所在语句的理解。综上所述,引导学生体会两人要当红军的迫切心情,从而牵动“恳切”及感悟该句的深切内涵。

“红军叔叔,请等一等!”这句话的朗读指导及评价,上引下联,左右贯通。每一次评价都发出一种信息波,辐射一个信息点,经若干次引导及调整,学生获取全息,从而,使朗读入景入情,声情并茂,真切地体会两人想当红军的急切心情,使领悟课文内容与培养朗读能力融为一体。

二、活化形象

抓住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以此为感悟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借助形象显化语文,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如《詹天佑》里有一句话:“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其中“轰动”一词比较概括、抽象。特级教师黄桂林是这样引导的:“轰动”是一种怎么样的场面?如果你置身于这一场面之中,能具体描述出“轰动”的情境吗?学生有的描述大街上“轰动”的情境:消息一传开,顿时,大街上彩旗飞扬,歌声震天,人们奔走向告,欢呼雀跃„„有的描述乡村“轰动”的情景:消息一传出,村里的男女老少,欢聚一起,老人捋着胡须笑,孩子乐得拍手跳,青年男女乐得载歌载舞„„当学生对“轰动”有具体、鲜明的形象以后,黄老师深入引导:詹天佑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的情况下出任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心情一定十分复杂,当他看到这一个个轰动的场面时,又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以活化的形象为铺垫,促成学生与文中人物深层沟通,詹天佑为国争光的坚强决心和爱国热情跃然心中。

三、扩展练习

根据课文思想意义和中心内容的关系,设计具有扩展功能且能多元解答的练习题为感悟点,学生尝试后,针对不同答案展开讨论,从中牵动、引发、感悟这部分内涵。

如教学《我要的是葫芦》,在学生通读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填空:一()葫芦。学生有的填“个”,有的填“棵”。教师即可相机诱导,讨论“个”与“棵”两个词的不同,可导读第一段第一至第三句,认识“个”含在“棵”中;理解“个”与“棵”的关系,可导读该段第四至五句,感知一棵长得好,一个才可爱;讨论课文中的“我”要的是“个”还是“棵”,可导读二、三段,认真读析描写那个人的语言、神态、动作行为的语句,认识他不去管“棵”只要“个”的特点;讨论这个人能不能得到他所要的葫芦,可导读第四段,并联系全文寻找原因,感受棵与个的联系;想象这个人如果以后再种葫芦将会怎么做,可从结果引发多思,深化主旨。由此初步认识事物间的联系,受到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抓住“个”与“棵”的联系设计练习,在讨论引导中感悟,可起纲举目张之效。

四、转换角色

在阅读教学中,经常有这样的现象,无论课文描述的景色怎么迷人,叙述的事情怎样感人,可学生就是无动于衷。其重要原因是学生角色模式的定势,使得他们在阅读课文中常把自已置于文外,语言内容难以引起学生体验,语言激情难以激起学生共鸣。可见,要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必须以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灵活扮演角色,随机进入课文,通过角色转换,促进心理揣摩、情感体验,从而变旁观者为当事人,变阅读课文为经历生活,变感受人物情感为自我流露情感。这样,“角色”就成了引导感悟的桥梁,就能最大限度地缩小学生与课文、与文中人物的情感差、心理差,以促进学生真心地阅读,真切地体会,真实地感受,真情地感悟。

如教学《晏子使楚》,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引导的:

师:现在的国家领导人到国外访问,都有一些随行人员。为了人们及时了解出访情况,其中哪一种随行人员一定不少?(记者)而202_多年前春秋时期的晏子,出使楚国却没有记者随从。今天,大家想不想当一回齐国的小记者,随大夫晏子出使楚国,去见识见识春秋末期那变幻莫测而又扣人心弦的外交风云?

接着师生讨论当记者的要求:(1)耳灵——能听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2)眼尖——善于观察,特别是对方的动作、神态,能通过人物的外表推测人物的内心思想。(3)口利——要能言善辩,善于提问。(4)手快——动笔写报道要快。

师:现在我们出发了,跟随晏子出使楚国,先请大家放声自由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中的有关情况。然后教师进一步引导:(1)大家跟随晏子左右,他哪些方面给你们印象最深?你听出晏子哪些话是话中有话的?(2)你们愿不愿意用表演朗读来再现当时晏子三次受辱与反驳的情景?(四人小组选一节表演朗读)

表演朗读完后,让学生尝试反驳:

师:楚王本想侮辱晏子,以显显楚国的威风,却没想到被晏子反驳得哑口无言。他看斗不过晏子,却又不甘心。突然,他看见你们这班小记者,便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向你们瞟了一眼,轻蔑地说:“哼,齐国是不是没有大记者了,怎么来的尽是你们这些十一二岁的乳臭未干的娃娃记者?”小记者们,面对楚王对你们的侮辱,你们肯低头认输吗?

生:(坚决地)不肯!师:那你们将怎么反驳?

生:(拱了拱手)尊敬的楚王,敝国有个规矩:访问文明的国家,就派大记者去;访问野蛮的国家,就派小记者去。我们这班小记者,乳臭未干,最没本事,就被派到这儿来了。(说完故意笑了笑)

生:我们年纪轻轻就能出来闯天下,你们楚国有像我们这么能干的小记者?如果有,谁敢出来比试比试!

师:楚王听了你们的反驳,只好红着脸说: 生:真是人不可貌相,惭愧,惭愧。

生:咳!的确自古英雄出少年,我(楚王)输得心服口服。接着,用开记者招待会的形式,让小记者质疑:

生:请问楚王,你为什么一而再、再而三地侮辱晏子?那两个武士押着囚犯是不是你故意安排的?你输了心里有什么感受?

生:请问晏子,你出使楚国前有没有料到楚王会侮辱你?你为什么这样能言善辩,机智过人„„(“晏子”或“楚王”随机应答,“主持人”穿针引线,引导点拔。)

最后,教师更是别出心裁,要求学生写出感悟心得:

师:开好了记者招待会,出使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不过,各位小记者,你们跟晏子出使楚国已有四五天了,齐国的国王正焦急地等待大家的好消息呢?还是赶快动手给齐王发一条短消息,用简短的几句话夸夸我们齐国的大夫晏子,最后写上“小记者**报道”。

本课构建一个新角色——跟随晏子出访的小记者。他有意让学生通过传统学习方式和现代媒体操作方法的交互作用,颠倒时空,把自已融入课文情景,实现了学生与文本的深层次的对话。这种方法与普通的情境教学法不同。一般的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或帮助学生理解,如:假如你就是文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说、怎么做。而新建角色则让学生自始自终处于人为创设的大语言交际场景中,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阅读教学过程,教学中通常会产生出人意料的新体验、新思维、新感悟。

第五篇: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意境

古诗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意境

一、感受诗意,陶冶情操

古诗词教学的目标是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插图,反复诵读诗句、词句启发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营造良好的情境氛围,这既可深化学生理解诗意,又可引导学生自然地体会、感受诗词所蕴含的意境。诗意的语文课堂不能把具有感情色彩的语言作理性的分析,应该让学生运用自己的感受、视像、想象、情感、直觉、灵性等,去感受词语的气息,去触摸词语的质地,去把握词语的脉动和心跳。古诗词是古代的文人墨客宣泄内心情感成的一种短小精悍的文字,是作者心血的凝炼。而我们读者,要凭借含义深远、高度浓缩的文字体会诗词蕴含的境界,必须驰骋自己的想象,运用丰富的联想。如孟郊《游子吟》之“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反复吟咏之间可体味到洋溢在字里行间的浓浓亲情以及身为子女应该感念亲恩、报答慈母的良好规劝。学生通过吟诵感受,读透了,讲述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提高学生的理解程度。同时,学生的情操也能得到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熏陶。

一、抓诗眼,感悟诗意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想要了解一个人的内心真实想法,最好的办法是通过对他眼睛的观察。学诗亦如此,想要彻底了解一首诗的意境、诗情,最好的方法是紧扣诗眼。抓诗眼首先是诗的题目,所谓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解析诗题,对理解诗意,完成教学目标是相当有益的。就是通过题目了解作者生平的情况及有关诗文的一些简单的历史背景,这样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诗的语言是构成诗的意境的要素。所以教学时,要凭借已经创设的诗歌描写的情境,也就是为再现诗人胸中的诗境,在这个境界中来咀嚼诗句,学生才能品尝出诗的语言的准确、鲜明、生动。

二、品词句,体会语言美

古诗用词非常精炼,一字一词都经过作者的千锤百炼所至,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句意是古诗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传统的古诗教学采取的大都是“串讲法”。教师滔滔不绝地讲解,使学生的思想感情为之窒息,智力因而枯竭,学习成为负担。而电教媒体能克服时空限制,通过形、声、光、色等形式,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直观、形象、具体的视听文字,这样有利于学生抓住诗中的诗眼或者含有深刻的意义的词语,反复推敲、理解、体会语言文字的好处。在教学古诗《泊船瓜洲》“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领悟“绿”字的精妙,可通过录像展示江南春日美景,那一幅幅花红柳绿,草长莺飞的江南春色画面将学生带入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地品味了诗中的语言美,很快领悟到了“绿”字的神韵。“绿”字既涵概了“满”、“入”、“过”的意思,又突出了东风催春势不可挡的盎然生机。实践证明,在古诗教学中电教媒体发挥了它独特的优势,学生接受信息的过程由眼一耳一脑一口多种感官协同进行思维加工,加深了对词语的理解。

三、反复吟诵,以读为本,感悟诗情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从古到今,伴随着中华儿女的成长,不可或缺的便是从小对古诗文的吟诵。古诗文的教学应真正贯彻“以读为本”的理念,上承传统教育之优秀经验,下接现代教学理念的“活水”,采取各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感悟、体验、积淀。儿童学习古诗,进入了诗境,弄清了诗意,品味了诗句,最主要的还要体验、感悟诗情,而这些不是孤立地一项一项的进行的,应该是在诗境中,通过儿童进入情境激起的情绪,再通过咀嚼、品味诗句,体验、感悟诗的情感进行的,在这中间很重要的手段就是“读”,而且是反复吟诵。古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通过朗读,通过吟诵,使学生披文入情,缘情融情,感悟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时诗的语言便成为了有声有色的图画。反复吟诵,直接诉诸于儿童的听觉,那诗的韵律、节奏,激荡其间的情感,与情境所展示的形象,结合在一起,促使儿童势必带着情感,又通过儿童自己的运动觉,吟诵出来的那感受必然是深入了一层。

如何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语言美(5篇可选)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