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讲话
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讲话
同志们:
经市委研究决定,今天召开市委农村工作暨全市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州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总体要求,奋力开创工作新局面。刚才,卫计、教育、农商行分别就医疗扶贫、教育扶贫和金融扶贫作了发言,国税、川恒公司、湖南商会就帮扶工作作了交流发言,农工、扶贫、仙桥和温氏集团也对扶贫工作作了承诺发言,平湘同志就全市农业农村工作、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作了安排,我完全赞同,大家务必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把准发展大趋势,在农业农村发展上树立新理念
一要充分认识取得的成绩,自我鼓劲。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梨、茶、畜”主导产业发展、农业“接二连三”、精准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具体工作上花了心思、下了力气,也见了效果。一是农业发展态势良好。坚持发展以“梨、茶、畜”为主导,烤烟、蔬菜、中药材等为补充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梨、茶产业XX.X万亩,畜牧业产值累计完成XX.X亿元。成功引进温氏集团、大北农、天丰等企业入驻,培育龙头企业44家、专业合作社XXX个。**年,全市完成农业增加值完成XX.X亿元,全市农业发展呈现出传统产业稳步前进、主导产业持续扩模和“大企业带动大发展”的良好态势。二是农村环境全面改善。通过“道路建设三年会战”“骨干水源工程”“六小工程”和美丽乡村等建设,农村交通保障更给力,出行更便捷,饮用、灌溉用水保障更到位,全市广大农村基础设施较大改善。三是扶贫基础不断夯实。通过对“一山两流域”重点贫困区域走访、摸排、建档、立卡,贫困人群、致贫原因等扶贫底数进一步摸准,为“精准滴灌”打下了基础。
二要全面认清农业农村工作存在问题,自我鞭策。**历来是工业城市,我们起步转型不久,农业基础薄弱,“三农”工作仍存在诸多问题,出现“四有四欠”状况:一是有产业,但欠强大。我市虽然明确了“梨、茶、畜”作为主导产业发展,但均属起步阶段,对农业经济支撑还明显不足,特别是梨、茶两个产业,虽然有了XX.X万亩的种植规模,但还存在管护不善、经营不好等较多问题。二是有产品,但欠品牌。在全市农业产业方面,我们推出了保利食品、金狗茶油、“**金谷福梨”等农特产品,但除“**金谷福梨”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区域公用品牌外,其他产品品牌价值不大,农业效益,离不开品牌效应,我们在创品牌、出特色方面还任重道远。三是扶贫方面有推进,但欠精准。针对“一山两流域”重点贫困区域,我们给予政策、资金等倾斜,各部门(单位)也进行大量走访帮扶,但仍然存在产业覆盖、医疗扶贫、项目帮扶不精准情况,实施扶贫工程项目还存在个别“扶大户”“帮富人”的情况,产业覆盖与贫困户的利益连接不好。四是农业“接二连三”方面有连接,但欠速度。“接二连三”是我市农业跨越发展的一大突破口,但是就当前来看,我市除金狗茶油、保利食品等有二产加工和黄丝江边、金山双谷连接三产外,“接二连三”推进速度还较慢,而且点少面窄,质量也不高。对此,我们务必自我鞭策,加快进度,牢固树立“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的意识,及时补齐“短板”,加快发展。
三要全面掌握农业农村工作发展新理念,自我更新。理念不对头,发展难对路。加快农村发展,我们必须以新的理念去引领、去推动。一是要树立适度规模经营的新理念。要统筹谋划农业产业布局,准确定位、科学规划、财政扶持、主体带动,着力一村或几村连片发展一类种植业、养殖业,向规模农业、基地农业、产业农业方向发展,形成大产业区域、大产业基地、大产业市场。二是要树立三产互动相融的新理念。突破就农业抓农业的局限,着力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延伸农业产业链、拓展农业多功能、发展农业新业态,构建农业与二三产业交叉融合的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农业“接二连三”。三是要树立培育农业工人的新理念。大力发展农业技能培养,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业支持政策,吸引和培育一大批科技带头人、农业营销人才、农业经营人才等,让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农民成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成为新型农业产业工人。四是要树立深化农村改革的新理念。要摆脱农业发展主要依靠增加要素投入、透支资源环境的发展方式,有效应对日益加重的农民老龄化、农村空心化等问题,不断深化改革,继续推行好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推动农村“三变”。五是要树立市场主体引领的新理念。着力引进工商企业、工商资本等市场主体投资农业,由市场主体去带动、引领农业发展,统筹协调好各类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的关系,使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与农户结成互利互惠的关系,形成一个完整的有利于对外开展市场竞争的利益共同体。
二、紧扣致富小康大目标,在精准脱贫攻坚上要有新作为
按照全省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面摘帽的脱贫任务,我们必须保持脱贫攻坚的思想不松、力度不减、措施加强,确保20**年减少贫困人口XX.X万人以上,XXX个贫困村出列。全市上下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州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按照长春书记“两个绝对不行,两个情有可原”要求,即“该进入的没有进入绝对不行,不该退出的退出绝对不行;不该进入的进入情有可原,该退出的没有退出情有可原”,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一要以产业扶贫为根本,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抓好扶贫攻坚,既要输血,更要造血,突击式扶贫、短时期扶贫等方式治标不治本,发展产业才是根本之举。一是加快完善产业规划布局。农工局要牵好头,发改、扶贫等部门要密切配合,结合全市“一山两流域”地域特性、产业特征,按照有针对性、有操作性的要求,进一步完善贫困村产业发展规划。二是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各乡镇(街道)要立足贫困村和贫困户实际,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点围绕“梨、茶、畜”产业,着力在培育上下功夫,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产业、每个村都有增收项目、每户人都有脱贫门路。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要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和带动作用,鼓励工商资本下乡,流转承包农村土地,争取让企业落户贫困村,有效解决贫困村发展和贫困户就业问题。要围绕提高贫困村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加快培育专业合作社、股份合作制等形式多样的新型经营主体,更好地带动脱贫致富。四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发挥好龙头企业、合作组织、致富能手等作用,把贫困群众的利益联结起来,用好用活“特惠贷”等政策,引导入股参与“保底分红”,增加租金、股金和薪金收入。
二要以扶贫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项目进度。抓好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解决贫困群众出行难、吃水难、用电难、通讯难等实际问题,不断改善贫困村发展条件,提升农村幸福指数。一是加快启动未开工建设的项目。目前道坪、牛场、陆坪等地易地扶贫搬迁、“道路交通建设三年大会战”较多路段和“十大骨干水源工程”大多数工程项目已开工建设并序时推进,对于少部分未开工项目,各行业主管部门和属地乡镇(街道)要进一步梳理,找准原因和问题所在,拿出解决办法,确保尽快开工建设。但必须强调,宜快则快,该走程序的必须严格按程序进行。二是扎实推进在建项目建设。落地“一山两流域”项目较多,各项目实施主体单位,一定要督促施工单位组建精良施工队伍,确保机械器具充足、建设材料供应顺畅,加快推进工程项目建设。特别是涉及到工程建设周期较长的项目,各主管单位一定要严格打表,随时督查进度,预留时间进行项目验收,只能超前,不能延后。三是加强质量和安全监管。切实抓好工程建设质量安全,严格按照程序和标准进行建设,绝不能偷工减料,出现“豆腐渣”工程。
三要以构建大扶贫格局为纽带,不断完善帮扶体系。要充分发挥“市委主体、政府主抓、干部主帮、基层主推、社会主扶”五大主体的作用,构建头等大事、人人出力的良好氛围。一是要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各乡镇(街道)党委(工)书记、乡镇长(主任)要把脱贫攻坚放在心中、抓在手上。贫困村“第一书记”要进角色、在状态,真正静下心、沉下去,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农村,不脱贫不脱钩。充分调动农村致富能手的作用,激起他们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就近就地发展产业,带动家乡贫困乡亲致富。二是发挥部门帮扶作用。市直各部门(单位)都要积极投身脱贫共建事业,自觉把“头等大事”落实为“头等任务”。主要领导要亲自上手,推出精兵强将,真帮实促。今年,把各部门(含垂管部门)对口帮扶情况作为目标考核的主要内容,推行帮扶大比拼活动,赛成绩、亮作风、比进度。三是扎实推进社会帮扶工作。鼓励商会、协会、企业积极参与“百企帮百村”“一户一人就业计划”“一村一企”等帮扶工作,用好企业的信息资源、商业资源、岗位资源,引导企业积极投身大扶贫事业。统战部、工商联、工信局要精准掌握企业帮扶情况,做好成效评估,要构建项目资金向优秀脱贫企业倾斜的机制,将各项财政支持资金更多支持爱心企业。
四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追求,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扶贫攻坚的重要内容和提升贫困地区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的重要保证。一是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阵地建设。挂帮联系单位、企业要进一步转变作风,切实履职,准确掌握贫困人口基本情况,真正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贫困村“第一书记”要进角色、在状态,真正静下心、沉下去,把主要工作精力放在农村,不脱贫不脱钩。充分调动农村致富能手的作用,激起他们参与扶贫的积极性,就近就地发展产业,带动家乡贫困乡亲致富。二是要强化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保障。教师全员聘任后,边远贫困地区师资明显不足,教育局要调配好教师,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好这些最实际的问题。要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入学的帮扶力度,确保不因贫困而辍学,不因入学而返贫;人社局、工信局等有关部门要做好贫困户就业引导和推荐吸纳工作,实施好“贫困户一户一人就业计划”,让贫困户通过就业增收来实现脱贫致富;卫计局要用好“国家资金保障助推医疗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好仙桥整乡实施结核病筛查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市民政局要全力做好民政救助兜底保障;市双拥办要尽快出台复退军人“两个率先”方案,及时启动该项工作。同时,要借助慈善平台和志愿服务力量,动员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工作。
五要以达到搬迁脱贫为目标,全力实施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要继续推行好我市易地扶贫搬迁“333”工作法(三优先、三结合、三保障),着力做到七个精准(对象识别精准、政策知晓精准、规划选址精准、安置面积精准、实施配套精准、项目调度精准、后期扶持精准),探索走出一条“农民集中居住、公共服务均等配套、城乡统筹发展”的易地扶贫搬迁路子,扎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把准搬迁对象条件,确保“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农村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应搬尽搬、实现脱贫;精准选定安置点,全部实行城镇化集中安置,以城区及产业园区安置为主,重点集镇安置为辅,不搞农村搬农村,同时要注重“以岗定搬”“以产促搬”,合理确定安置点规模;严格执行建筑面积标准,不能让未稳定脱贫的搬迁贫困户因搬迁影响脱贫;重点突出搬迁群众就业增收工作,通过加大劳动力培训力度,引导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通过加大搬迁村土地流转、土地托管、土地整理和资源开发,增加搬迁群众收入,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可发展、能致富”。
三、坚持转型创新大方向,在农业产业发展上要有新举措
围绕建设全省梨产业第一县(市)、重点产茶县(市)、生猪调出大县(市)的目标,我们要落实要求、调优结构,在做好“梨、茶、畜”主导产业的同时,加快农业与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以更多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农业经济实现新的增长,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升级、跨越发展。
一要围绕主导产业做强传统农业。要继续做好以“梨、茶、畜”为主导,烤烟、蔬菜、中药材等为补充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文章,做大一产总量。要把绿色健康作为农产品产业发展的核心,建立绿色产业、绿色农特产品的标准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鼓励、引导企业做好“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产品)的创建和申报,帮助企业打响品牌、树立名牌。要注重产业配套,积极招引或培育茶叶、果蔬及肉食加工企业,要突出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以大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实现大发展。要深入推广“互联网+”在农业上的应用,依托电子商务平台,拓宽农特产品销售方式,努力使农业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户融入和赢得更大范围的市场。
二要加快产业融合打造农业新业态。在做强传统农业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经济由“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由单纯在耕地上想办法到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农村资源做文章。要充分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和多重价值,加快实现农业“接二连三”,通过产业间相互渗透、交叉重组、前后联动、要素聚集、机制完善和跨界配置,交叉融合成新技术、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要加大对黄丝江边、金山双谷等特色农业的开发打造,以规模花海、万亩果园等为载体,开发农耕文化体验、慢行骑旅、摄影、亲子采摘等体闲项目,继续做好农旅融合文章,实现以农造景、以景带旅、以旅促农、农旅结合、协同发展,释放农旅叠加效应。要拓宽思路,广泛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做法,积极探索发展创意农业和循环农业,大力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经济。
三要强化改革创新促进农户增收。要通过深化改革,进一步激活农村生产要素,让农村土地活起来、资产活起来、市场主体活起来。要发挥**敢于先行先试的精神,积极响应国家、省有关改革政策,加快推进农村“三变”、农村土地“三权分置”等改革,争取改出成效、试出亮点,积极培育**经验,尽快释放土地红利,激发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帮助农户增收。要建立农村用地保障机制,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助推支持农村产业发展,并深入研究放活土地经营权,完善市、乡、村三级联动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引导土地适度规模经营。要持续推进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协会统筹、金融支持、保险兜底、政府帮助的“六方合作”机制,形成更加紧密的利益共同体,特别是加强龙头企业、农民专合组织、家庭农场等市场主体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推行合同订单、保护价收购、利益兜底等,让农民直接受益;推行利润返还、收益分成等,让农民充分受益;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股份合作+保底分红等,让农民持续受益。同时,要进一步健全风险防范机制,落实工商资本租赁农地准入制度,推进农业保险、农业担保,增强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
四要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农村发展后劲。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一直是阻碍农村发展的重要原因,农业农村要发展,基础设施要先行。要加快要素保障,完善基础设施配套,大力整合扶贫、农工、交通、水务、供电、文旅、工信及“一事一议”等项目,加快实施好县乡道改扩建、撤并建制村和通组联户道路硬化、人饮安全、农村电网改造、宽带覆盖等项目建设,切实改善农业农村最基本的水、电、路、讯等问题。要加大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保护好青山绿水,增强农村生态及其产品的供给能力。要加强农村电子商务流通体系建设,建立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解决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创新农村金融等服务,加快农村经济发展。
四、构建齐抓共管大格局,在强化组织领导上要有新魄力
农村发展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农业产业是一二三产发展的薄弱环节,农村工作面广量大、点多线长、任务繁重。我们必须要像重视工业一样加大投入、要像建设城市一样增加精力、要像服务招商一样热情周到,严格落实农业农村工作“重中之重”的责任要求,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农业农村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一是在组织领导上要突出合作共建。要不断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统筹协调、各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大格局,确保工作部署精准、资金投入到位、干部配置合理、措施有力得当。各乡镇(街道)、涉农部门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能,统筹谋划,确保做到工作和服务向“三农”延伸和倾斜。健全完善新农村建设考核办法,加大考核力度,科学运用好考核结果,形成合力共建的良好局面。
二是在政策引导上要注重落实效果。各乡镇(街道)、涉农部门、扶贫部门要认真研究上级利好政策,吃透政策精神,把握政策精髓,坚决将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到位。要善用督查和考核武器,开展好政策落实情况督查和实施绩效评估。要坚持政策创新,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出台符合我市实际的有关政策文件。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主流媒体和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政策宣传和技术指导,让群众知晓政策、掌握政策、善用政策,提高利好政策的落实效果,发挥利好政策的助推作用。
三是在要素投入上要强化需求保障。要按照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进一步健全财政“三农”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加强财政“三农”投入资金的有效整合,不断提高“三农”资金绩效。要加强引导主要涉农金融机构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力度,力争保持涉农贷款增量占比不低于上年,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增速。要积极引导工商资本、民间资金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新农村建设。要加强“三农”发展用地保障,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在符合规划前提下,优先满足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宅基地置换、“空心村”整治和各类重大“三农”项目发展的用地需求。
四是在队伍建设上要严格纪律作风建设。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保障好村干部报酬和养老保险等政策待遇。要完善农村工作指导员和科技特派员制度,积极参与“进村入企”大走访活动。同时,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纪律和作风建设,一要廉,严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州、市委各项规定;二要勤,坚持走群众路线,到群众中去,密切与群众的联系,全面准确地掌握农村实情,研究提出切合实际的对策措施;三要实,切实解决一批农民群众呼声集中、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和突出问题,办成一批农民满意的民生实事。
五是在基层自治上要坚持服务发展。要强化村支两委对村集体的领导,发挥好村规民约的自治作用,持续扩大农村基层民主,推进党务、政务、事务、财务、服务公开,巩固民主管理。要发挥好“乡贤会”的助推作用,凝聚关心和支持家乡建设的乡贤人士为地方发展献计出力。要强化社会风险评估,妥善处理好各种社会矛盾,落实好信访维稳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政法、公安等部门要继续做好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保持各类犯罪活动严打高压态势,确保农村大局和谐稳定,为农村发展夯实基础。
同志们!一季度即将过去,时间已极为紧张。今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脱贫攻坚和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任务十分艰巨、挑战前所未有,各级各部门要迅速行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州委农村工作和脱贫攻坚、易地扶贫搬迁有关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振奋精神、锐意进取、真抓实干,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