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读《陈九川录》感想
编辑:雨后彩虹 识别码:10-926517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27 10:50:46 来源:网络

第一篇:读《陈九川录》感想

读《陈九川录》感想

《致良知》通篇都在阐述‚立志、勤学、改过、责善‛,本篇《陈九川录》主旨阐发了求学、格物和致知,通过阳明先生和其弟子交流的方式讲解了在求学和致知之间的关系,探究内外之间的辩证关系,通过学达到知的过程。

1、确立‚身、心、意、知、物是一件‛,阐明‘心斋坐忘’,在求学的过程中达到忘却身体和周边事物的存在,身心一体的去求,才能领略格物致知的真谛。

2、明确动和静的关系,动亦是静,静亦是动。静坐用功,收敛放溺之心。

3、确立求学过程的内外、本体之说,物自有内外,但要内外并着用功,达到功夫不离本体,本体原无内外。

4、讲明格物和致知的关系,只有存善念,去邪恶才能算是真正的致知,即内圣和外王。

5、谈求学交友之道,‚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即所谓的多激励少批评,同时,即使掌握了真理也不要狂妄自大,否则真理得不到推广,也就不是真理了,也是企业管理中的用人之道。

6、通过‚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的辩论,再次阐明格物和致知之间的辩证关系,什么是真格物,作为主政官员,不能因诉讼人员的脾气不好,言语不周而发怒;不能因为其说话圆滑而喜悦;不能因

其粗语正言提醒而惩治;不能因其曲意请求而答应;不能因诸事繁杂而应付;更不能因其网路亲信言辞凿凿而听之任之随意裁决,须精细省察。说明了格物致知的过程,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尊重事实,不偏不倚。

企业产品定位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市场调查和消费需求分析,不能随意听生产的说这个产品好,营销的说这个产品不错,就研发什么产品,要精细省察,做好调研,才能研发出好的产品,不能脱离了市场的本体作用而空谈产品。

7、通过谈论饮食消化和营养转化的关系,阐明学以致知,学以致用,此消彼长。

8、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说明求学的态度和持续的过程,自然不息。

本篇的学习体会,除了自然的文字流露之外,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学习、格物和致知之间的辩证关系同企业管理的融通之处。企业追求发展亦同格物致知:以社会发展和群众消费提升为本基、以群众的健康为依托、以企业的阶段性发展视为‚立志‛,以市场定位而谋求产品规划、保证产品质量、提升产品竞争力、不断降低成本为‚求学‛,以大力健康发展市场为‚格物转化之机‛,以企业荣誉和报效社会服务人民为‚致良知‛。这就是所谓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遵循自然之道,企业才能永葆青春活力。

第二篇:《陈九川录》读后感

《陈九川录》读后感

当我们从内心深处相信自己原本存在的圣性,相信此生的使命是朝向光明,是开发内在的宝藏,那么我们就踏上了寻找光明的旅程——这是一段永无止尽的光明之旅。致良知,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任何时候结束都太早。

我们常常提起“良知”这两个字,但是我们是否真正相信自己拥有能生万法的良知?我们是否真的相信自己胸中有个圣人住着?

阳明先生当年的学生说“不敢当”,今天我们大多数人同样也不敢把自己与圣人联系在一起。很多时候,我们都感到自己的生命如此卑微和渺小,如何能够和“圣洁”、“伟大”这些词联系起来?但是阳明先生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良知是我们自家本有,无论如何也不会泯灭。哪怕你是盗贼,你的内心也仍然清楚地知道何为善恶,何为是非,只是盗贼不肯听从自己良知的召唤。

当我们从内心深处相信自己原本存在的圣性,相信此生的使命是朝向光明,是开发内在的宝藏,那么我们就踏上了寻找光明的旅程——这是一段永无止尽的光明之旅。致良知,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任何时候结束都太早。不可因阳明先生说“陆象山之学粗些”就生出轻视之心,如此,便是慢心。陆象山之学之精粗,即便如陈九川,阳明先生的高足,尚且看不出,说明陆象山之境界远在陈九川之上,何况我辈。任何走在我们前面的同学都值得我们学习,何况陆象山这样的大贤。把自己的傲慢心放下,正是我们要修习的。

念如何可息?只是要正。念正,行则正;行正,果则正。人生不就是由一念一念相续而成的吗?若念念皆正,一生的生命就庄严、舒展和真实。

做人要老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如果自己没有真正的体悟,只是文字上的解读,那不是真知,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已经知道了。有这样一念,就障住了继续前进的道路。

学习圣贤文化,最容易产生的障碍就是文字障。如果解读文字就可以通达圣贤之道的话,太多的人可以位列圣贤了。看一个人是否真正有收获,要看他的生命状态是否焕然一新,与读多少书无关,与学多长时间也无关。

尹延磊

《陈九川录》读后感

| 正文 |先生曰:“大凡朋友,须箴规指摘处少,诱掖奖劝意多,方是。”后又戒九川云:“与朋友论学,须委曲谦下,宽以居之。

| 读后感 |阳明先生指导学生,可谓是循循善诱、细致入微。他特别提到在劝人为善的时候,应该遵循”导之以正,激扬其高远“的原则,以鼓励和激扬为主,以批评指责为辅。与朋友一起讨论学问的时候,也应当春风化雨、宽以待人,而非居高临下、疾风暴雨。尽管每个人心中都有良知,但是引人入善殊为不易,故而我们时而婉曲,时而直白,都是为了让朋友真正走向光明!

郁章义

《陈九川录》读后感

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

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枉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在心灵深处建设心灵品质,心灵深处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处,这即是我们的得力处。事上磨炼,事是镜子,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还是在心上用功,不是去磨事。就如扫地,有人扫一辈子地一无所获,有人扫成得道高人,差别就在于此。

葛城福

《致良知》读后感

”温故而知新。“这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它的意思是:温习旧知识后,就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我对这句话有较深的体会:我时常会拿起小学时的课本来复习,每次复习后,就会比以前有更深的理解,更深的体会,有时还能发现一些以前不曾注意的新的知识,由此可见复习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讲的是处世之道。意思是:自己所讨厌的事,就不要施加到别人的身上。不是吗?自己不喜欢的事或物,怎么可以强施到别人身上呢??举个例子吧:开学时,xx要发新课本给同学,如果她/他发现有一本课本缺了个角或有破损,就马上发给了别人,这就是错误的做法。我们应该学习鲁迅先生,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如果人人都能学习鲁迅先生,这世间该多么的美好,多么的和谐啊!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寒冷的冬天,才会知道松柏是最后落叶的。读了这句话,可想而知,松柏是多么坚韧不拔,是那么经得起恶劣环境的考验。我们不正需要这种精神吗??不论在如何恶劣的环境中,都应该坚强不屈,高风亮节!抗战英烈吉鸿昌,面对着敌人的酷刑,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烈士罗学瓒在狱中坚强不屈,同敌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共产党员贾起面对国民党的严刑拷打,但他沉着冷静,英勇不屈,严守党的秘密……这些烈士,他们这种坚强不屈的品格,是多么令人肃然起敬!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免不了要碰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是我们决不能退缩,应该坚强面对,鼓起勇气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学习要讲究方法;遇到困难,就得去克服它;还懂得了处世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韩涛

《陈九川录》读后感

阳明先生说过,乐是心之本体。良知清澈,无私欲障碍,便无烦恼痛苦。那么,为什么有很多自认为是好人的人,却在生活中感到很痛苦呢?

答案在于所谓的好人还不够好,内心还有很多的”伪“和”贪“,自欺欺人,人格分裂,他只是扮演了一个好人而已。

故而,阳明先生说:常快活就是功夫。一个人遇到苦难,遇到刁难,遇到不堪,却无入而不自得,这便是圣贤的境界。唯有圣贤,才能在家不怨,在邦不怨,乐在心田。

这个世界上最艰难的是选择。不知道如何选择,只因不明。万般烦恼皆因看不清。心不明则眼不亮!有怎样的心,就有怎样的道;有怎样的道,就有怎样的德;有怎样的德,就有怎样的事业。

在心灵深处建设心灵品质,心灵深处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处,这即是我们的得力处。事上磨炼,事是镜子,通过镜子看到自己的起心动念,还是在心上用功,不是去磨事。就如扫地,有人扫一辈子地一无所获,有人扫成得道高人,差别就在于此。

不必为良知还未知的情况而去纠结,感觉断了时继续补上就是,纠结只会耽误时间扰乱心志。在之前的文章中有一篇悔与改的,正是如此,有悔的时间不如用在改上。

不管是学习致良知还是学习其他的专业知识,一定要理论用在实际上,学习无处不在,只有用得上才是真知真学,脱了实际所学只会是一场空。想做却不会做、没时间做、没机会做、做不好等等,都是给自己的惰性和不上进找借口。

学习的路上,将不忘初心,始终保持刚开始时的那种激情。我相信初心即是终点,共勉!

孙晓明

《陈九川录》读后感

我们常常会有一种体验,就是陷入自己的思虑中津津有味而不能自拔,或者是贪污丛生,或者是杂思邪念,萦绕脑中,难以割舍。

对于这类妄念,该如何克去? 经历过的人就知道,这并非一件容易事,能管住自己的念头,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面对弟子的请教,阳明先生说,你只是好好用上致良知的功夫,功夫久了,自然就养成了浩然正气。

正气增多,邪气自然消退,这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到了能够轻易战胜妄念的时候,就迈上了贤者的台阶了。

由此可见,致良知没有什么秘诀,也没有什么捷径,就是老老实实地为善去恶。”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一开始可能见不到明显的成效,坚持做下去,黑暗褪去,光明现前。

王海龙

致良知——读王阳明传有感王阳明致良知读后感读致良知有感致良知读后感

第三篇:《陈九川语录》读后感600字

读《陈九川语录》有感

今天闲来无事,拿起《致良知》,翻到了《陈九川语录》,好几天没有读过,今天读起来特别认真。先生告诉九川、于中和谦之,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圣人,只因自己不能真的相信,把这个圣人给埋没了。每个人的心中都存在良知,纵使身为盗贼,心中也有良知。

先生这番话,我读过之后深有感悟,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圣人,只是自己不能够相信。我有一个从小玩到大的朋友,因为一件事情我们起了冲突,还相互之间动了手,我决定不再与他做朋友,就算在一起也相互不说话。我当时以为我们真的会从此以后变为路人,直到有一天他生病住院,我才感觉心中很难受,原来我们之间的友情依旧在,我去医院看他,他挣扎着从床上坐起来,我们之间没有说话,但是我知道,我们之间的友谊又回到了从前。

于中是个很谦虚的人,也深得先生喜爱。当先生告诉于中心中住着一个圣人的时候,于中表示不敢当,先生再三告诫,于中才笑着接受。做人应该谦虚,不能骄纵,毕竟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但是做人也不能过度谦虚,谦虚过度就是虚伪,这个度一定要掌握好。如果于中没有把握好这个度,不停地谦让,先生听到后面也会厌烦,先生就会觉得于中是个虚伪的小人,不值得去结交。

九川在虔州因病卧床不起,心情很是糟糕,先生听到之后感到虔州,告诉九川,人要懂得快活,病由心起,只有心情好了,病才会好的快,九川谨记先生教诲,在大夫的调理下,病慢慢好了。

如何才是真正的做学问,先生告诉我们,做学问不是刻意去做,而是在心中种下一棵学问的种子,根由心生,种子才会发芽。做学问一定是遵从内心,要时刻谨记,在任何时候不要因为他人的干扰而影响自己的判断,不要因为他人而随意更改自己的意愿,这才是真的做学问。

第四篇:录课感想

录课感想

师大的武老师及时地发回了对我第一次录课的回复。老师评价说,教师服饰得体,声音宏亮,多媒体课件设计得很丰富,多媒体和板书结合使用也很合理,讲解深入浅出,逻辑明确。存在的不足是授课结束时,注意适当总结知识点,教师尽量多的使用英语课堂用语,还有课堂练习设计时,注意生生互动的练习设计,提出针对课文或知识点的问题,充分练习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看了老师的评价,我深知自己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

因此我在课下搜集了很多关于西方文化的神话故事,这样每节课开头儿我都花五分钟的时间讲故事,效果真的好了很多,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渐渐地我觉得课堂气氛好了很多,学生不再觉得英语是一门枯燥的学科了。后来我又开始设计一些关于英语教学的课堂小游戏,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比如把每单元的核心重点词汇设计为猜词游戏,同学在比划的同时想了各种聪明搞笑的办法,猜的同学不仅记得快,而且记得牢.在讲授新课时要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课本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小组活动为学生主要活动方式,面向全体学生。教师成为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活动主要是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为主,在活动前老师应明确这次活动的任务,这些任务体现出学习的实效,要求所有的学生通过活动来完成所给的任务。

总结下来,我慢慢意识到,在当今信息化的时代,传统的教学已不能适应学生们的需求,要综合各种资源,探索各种吸引他们眼球的上课方式,才能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五篇:读沉思录

人生哲思

——重读奥勒留的《沉思录》

科学与哲学同源于惊异。也许是上帝对人类偷吃智慧果的惩罚,人类宁愿做会思维但痛苦的苏格拉底也不愿做快乐却无所事事的猪。康德曾说过“有两件东西我越是思考就越是充满了敬畏,一是头上的心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如果说科学是人们对未知的外部世界尤其是宇宙的探索的话,那么哲学更关注于人对自身的认识,更体现对人类自身的终极关怀。重读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我看到的是二千年前的一位先哲对人生的反思,他通过探求人的本性而追问人生的意义与价值,进而得出怎样地生活才是合乎理性的。他表明了自己的伦理价值观,首先是人的自律,然后是怎样对待他人,在此基础上建立理性的社会与国家。马可·奥勒留·安东尼(Marcus Auselius,121-190年)是一位罗马皇帝,在哲学史上属于晚期斯多亚派的代表。斯多亚派在哲学史上先后持续500多年,前后期的思想也有所变化,但贯穿始终的主题并没有变,即:如何使人类生活与宇宙一样有秩序。他们都相信人最基本的规则应是按本性或遵循自然而生活。奥勒留与爱比克泰德(Epiketetos,50-130年)的社会地位截然相反,一个是至高无尚的皇帝,一个是卑躬屈膝的奴隶,但他们的思想却十分相近,都体味到了人生的真谛。奥勒留认为宇宙中的万事万物都处于不断地运动变化之中,但在变化之中又有由神决定的内在次序。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必须服从宇宙,满足神给予的命运安排。由于不论地位高低,人都只是自然所统治的整体的一个部分,所以人们都互相关联着,都是同胞兄弟。一个人必须经常做有利于他人的事,满足于周围的一切、爱人类、服从神、安分守己、清心寡欲才能身心愉悦地生活。古希腊的哲学家一开始关心的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从泰勒斯的“水”到德莫克利特的“原子”无不体现质朴的唯物观。自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到人间开始,哲学家们开始关注人类社会与人自身。奥勒留继承和发展了前人的思想,在鞍马劳顿的征战之余完成了一部写给自己的书,一部记录自己与自己的12卷对话的著作《沉思录》来表明他对人生的一点哲思。人是沧海一粟,其生存时间极其短暂,生存空间非常狭小,功名利禄及尘世中的其它事物也和宇宙一样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如过眼云烟,它们是卑污的,似昙花一现,应对之持冷漠态度。他重视人类的伦理思想并将之建立于美好、有序、完善的宇宙唯理基础之上,要求顺从自然而理性地生活。那么,有理性的存在,或者说理性的动物人是为何和怎样存在的呢?理性动物是彼此为了对方而存在的,所以,在人的结构中首先的原则就是友爱的原则,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同类友好,意识到他们是来自同一根源,趋向同一目标,都要做出有益于社会的行为,进而探讨了人的社会性,在《沉思录》第二卷最后一条中他曾提到唯有哲学可以指引理性的人生。人应当用理性来统率自己,让自己的灵魂清醒,对自己严格要求。赫拉克利特吸收了米利都学派的唯物原素又加入了毕达哥拉斯“数”的理性,说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它在一定分寸上燃烧又在一定分寸上熄灭。这里的分寸就是“逻各斯”,也就是宇宙理性。斯多亚派认为宇宙由原始的神圣的火演变而来,并趋向一个目的,这一思想源于赫拉克利特,奥勒留承继了这一思想,认为人也是宇宙体系中的一部分,是一个小宇宙,人的本性也于万物本性相同一,应按宇宙的规律性目的相协调而行动,具体到对人的要求就是按本性而生活,这种本性不是子曰的“食色性也”,不是对生理上的愉悦追求而是一种德性,是内心的安宁与

灵魂的无纷扰。那是一种摆脱了激情与欲望的冷静而达观的生活。这种达观如同中国古代圣贤颜渊那样,“一箪食、一瓢饮、身居陋巷,人不堪其忧而回亦不改其乐。”但这种达观又不像后期犬儒派第欧根尼那种消极的出世,当亚力山大大帝问他“我能为你做些什么?”时,他说“请走开,不要堵住我的阳光。”只是像狗一样地靠乞讨为生。奥勒留主张克己欲,强调对社会的责任感,克制人懒惰的本性而积极做应该做的事。在《沉思录》第五卷开篇就说“早晨当你不情愿地起床时,让这一思想出现——我正起来去做一个人的工作。如果我是要去做我因此而存在,因此而被带入这一世界的工作,那么我有什么不满意呢?”“你不愿做一个人的工作,不赶快做那合乎你本性的事吗?”“休息是必要的,但自然也为这确定了界限,她主吃喝规定了界限,但你还是越过了这些限制,超出了足够的范围;而你的行动还不是这样,在还没有做你能做的之前这停止了。”做好现在应做的事,而不要受感性的干扰,不要让将来的事困扰你,因为如果那是必然要发生的话,你将带着你现在对待当前事物的同样理性走向它们。奥勒留强调人的本性要“善”,不管任何人做什或说什么,我必须是善的,正象黄金、绿宝石或紫袍总是这样说:无论一个人做什么或说什么,我一定还是绿宝石,保持着我的色彩。人要正视痛苦与死亡,而不应对它们充满恐惧,《沉思录》卷七中说“关于痛苦:那不可忍受的痛苦夺去我们的生命,而那长期持续的痛苦是可以忍受的。”“关于死亡:它不是一种消散,就是一种化为原子的分解,或者虚无,它或者是毁灭,或者是改变”属于身体的一切只是一道激流,属于灵魂的只是一人梦幻,生命是一场战争,一个过客的旅居,身后的名声也迅速落入忘川。因此要以一种欢乐的心情等待死亡,死亡只是组成一切生物的元素的分解,只是自然变化中的一个环节而已,它也是合乎自然本性的。

人是一种理性动物,也是一种政治动物,一种社会动物。奥勒留在关注自身,要求人们严于律己的同时告诫人们要宽以待人,以达到整个社会的和谐,以此形成他的社会政治理想。亚里士多德说“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马克思把人定义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只要生存就离不开他人,离不开社会,必然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对待他人要有德性,善待他人而不求回报,为善不是为了让他人知道而仅仅是行为高贵动机纯正的内在要求。《沉思录》第二卷第一条说“一日之始就对自己说:我将遇见好管闲事的人、忘恩负义的人、傲慢的人、欺诈的人、嫉妒的人和孤僻的人。他们染有这些品性是因为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我们每天都要准备碰到各种各样不好的人,但由于他们是我们的同类,我们仍然应善待他们。“任何人不可能把恶强加于我,我也不可能迁怒于这些与我同类的人,或者憎恨他们。”这种道德观源自苏格拉底的知识即美德,苏格拉底说“知识即德性,无知即罪恶”,每个人都不是有意为恶的,没有人自愿追求恶或他认为是恶的东西,作恶只是因为他们无知。人不能脱离社会,脱离整体而存在,因而要重视整体重视义务。人作为宇宙的一部分,也是社会的一部分,对于来自整体的一切事物就都要所欣然接受。对于蜂群无害的东西,也不会对蜜蜂有害;同样不损害国家的事情,也不会损害到公民。爱甚至于那些做错事的人,是人特有的性质。如果当他们做错事时你想到他们是你的同胞就会宽恕他们。作为一个国家和社会中的一员,奥勒留不赞成“达则兼济天下,穷则善其身”明哲保身似的处世哲学,他不宣扬中国古代文人们的消极避世。在第四卷中他提到“人们寻求隐退自身,他们隐居于乡村茅屋,山林海滨;你也倾向于渴望这些事情。但这完全是凡夫俗子的一个标记。”这个世界是个政治社会,一个自由人,一个公民,要遵从理性。我们有共同的理智也就有共同的法,我们都是同一类公民,都是某种政治团体的成员,整个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一个国家。只有达到这种兼爱,不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更要己所欲而欲人,己所达而达人才能使整个人类社会形成柏拉图的理想国,成就人类社会的大同世界。

梁实秋先生在《影响我的几本书》里提到了影响他的第八本书,说“《沉思录》没有明显的提示一个哲学体系,作者写这本书是在做反省的功夫,流露出无比的热诚。我很向往他这样的近于宗教的哲学。他不信轮回不信往生,与佛说异,但是他对于生死这一大事因缘却同样不住地叮咛开导。”美国教授费迪曼在《一生的读书计划》中认为《沉思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说它甜美、忧郁而高贵。何怀宏老师在译完《沉思录》后也说“这不是一本时髦的书,而是一本经久的书,买来不一定马上读,但一定会有需要读它的时候。近两千年前一个人写下了它,两千年后一定也还会有人去读它。”这足以说明《沉思录》的价值,它不愧为全人类宝贵的思想财富,必定会造福于当代,并持久地影响人类的将来。

读《陈九川录》感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