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爱与严的辩证
编辑:浅语风铃 识别码:10-920025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22 09:27:49 来源:网络

第一篇:爱与严的辩证

爱与严的辩证

我是一名普通的小学老师,我觉得作为一个好老师,首先要爱孩子们,包容孩子们的童心,用孩子的心和孩子们相处,或许在工作中也有这样那样的失误,但我会努力去爱我的学生.培养积极探究习惯,发展求异思维能力。在教学中具体表现为:

一、要对学生严慈相济。教师对学生的爱,要与“严”紧密结合在一起。要严得合理,严得适当,不迁就学生,不放任学生,也不溺爱学生。

二、要严而有理。所谓严而有理,是指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一切要求都要符合党的教育方针,都要有利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健康,有利于学生学业的进步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学生的真爱要体现为既对学生有种种严格、严厉的要求,又不损害学生的生理心理,让学生心服口服,心甘情愿地接受。

三、要严而有度。这一点是指教师爱学生,对学生提出的各种要求都符合他们的身份、年龄和特点,如果离实际情况太远,要求过高,学生无法达到,这种严格也就毫无意义。虽然年龄差不多,又同在一个教室,但由于多种因素所致,学生的思想水平、认识水平、知识水平以及理解能力都不会完全相同。因此,严格要求必须防止“一刀切”。有的要求对于多数学生来说可能是适度的,但对于后进生来说可能是他们努力也难以达到的,而对于好的和优秀的学生来说又显得偏低。所以,针对这样的问题,教师要区分对待,适度地要求学生,这样才会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四、要严而有方。伊索有一则寓言:太阳和风争论谁比谁强壮。风说:

“当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外套的老人,我可以比你更快地让他把外套脱下来。”说着,风便用力对老人吹,希望把老人的外套吹下来。但是它越吹,老人把外套裹得越紧。风吹累了,太阳从云后走出来,暖洋洋地照在老人身上。没多久,老人开始擦汗,并且脱下了外套。于是,太阳对风说:“温和与友善永远强过激烈狂暴。”教师对学生的严格要求能否收到显著成效,关键在于方法。要求学生这样做那样做,却不管学生心理感受如何,“我讲你听,我打你通”,只有方法得当,严格才能在教育中奏效,才能培养和训练出出色的学生。

五、要严而有恒。所谓恒,就是要坚持长久。对学生的严要求绝不能时有时无,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六、要严中求细。瑞士著名教育家斐斯泰洛奇曾说:“每一种好的教育都要求用母亲般的眼睛时时刻刻准确无误地从孩子眼、嘴、额的动作中来了解他们内心情绪的每一种变化。”“细”就是不放过所能了解和察觉到的任何问题。在纷繁的工作中,教师要尽力抽出时间多听,多问,多看,多想,从生活、学习、思想、劳动、工作、活动以及家庭等多个方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善于从细节处发现潜在问题,及时引导和规范,防患于未然,避免酿成大错。“细”本身就是爱。

一位教师要想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就要对他们倾注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这种爱和情就是关心、体贴、帮助加严格要求,这种情和爱既深刻又博大。慈母对孩子之所以无私,是因为有血缘关系。教师对学生付以无私的爱和真挚的情,付以慈母般的柔情,那就是一种更崇高而伟大的爱,它强烈地感化着青少年一代,使他们感悟 人生,走向人生。

第二篇:班主任的爱与严

班主任的爱与严

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 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

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问题。

一、对班主任“爱”的理解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班主任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在班主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因此,学生往往把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等与班主任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的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班主任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于是班主任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份量。由此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对教育好学生是多么重要啊!

二、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班主任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班主任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班主任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严惩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种感情上的相悖,怎能教育好学生?

三、爱的几种不当类型

我们许多班主任常常埋怨:“怎么我们付出那么多的关怀、那么多的爱心,我们的学生仍不懂礼貌、不尊敬老师、冷漠自私,一点也不理解班主任的一番苦心?”这恐怕就是班主任老师爱的方式不当的原因吧。目前班主任对学生爱的方式不当有人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家长型 这是一种传统的家长式的爱,这种爱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班主任自尊、利已和虚荣的基础之上。表现在班主任言行专制,不尊重学生人格,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学生,学生稍不顺从,则批语训斥,甚至辱骂体罚。因为仍有一些班主任主人“服从便是美德”,对学生实行严厉管束是出于对他们的爱。显然,这种爱是很难被学生理解和认同。

2、保姆型 在班级管理中,有些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近似于溺爱,他们对学生缺乏严格要求和基本期待,事事包办代替,从不轻易放手。对于这种爱,不同年龄、见识的学生看法就有别。年龄稍小的学生认为这是班主任老师对他们最好的关心和爱护,而见识稍多、年龄稍大的孩子会想,不给他们锻炼的机会,是对他能力的剥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保姆型”的班主任是“吃了亏”却不见得“讨好”。

3、暖水瓶型 有些班主任爱学生,但表现出来外冷内热。变是像“暖水瓶”一样,内心似火而貌似冰霜。他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但为了维护所谓的威信,在学生面前总是过于严肃,不苟言笑,从不“失态”。这种“暖水瓶型”的爱学生,往往难以让学生感悟,师生情感难以交流,结果学生对班主任是“敬而远之”。

4、势利型 一些班主任对优秀生与差与的爱呈现明显的两级分化。对于优秀生,爱意常常溢于言表,而差生,则完全忽视或冷处理。班主任喜欢优秀生本属正常,但这种爱变为“嫌贫爱富”,则有损教育公平的主旨,不利于学生的正常发展,更不利于良好班级的形成。

四、班主任对学生的严

在育人实践上,一些班主任老师对“严”的曲解、误用令人深思。在他们那里,“严”演变为体罚和变相体罚。心虽善,动机也好,但严而无格,爱必荡然无存,再不是“严是爱”的范畴,而坠入了“严为害”的泥坑,学生的自尊、人格、上进心被“严”的霜风冷雨击碎。心灵受创伤,心理被压抑,久而久之将形成视“师”如仇的逆反心态。这种“严”,于事无补,于人无益,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隐性扼杀。真正的严应该是:

1、严而不厉 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

2、严而有格 “格”就是范围、分寸。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同样的错误——作业未做,一惯表现好一学生未定一定有其客观原因,而普通学生就很难说了。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学生,就不能简单、草率批语完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这个不同方法就是格。如果班主任严而无格,乱严一气,乱批语人,势必会有不好的结果。

五、爱与严的关系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班主任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尤其结后进生,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但光爱不严,师生关系极其融洽,像朋友难道不好吗?打打闹闹,嘻嘻笑笑,推动了班主任最基本的尊严,将会造成学生对班主任的要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因为学生认为反正我和班主任关系好,我不做、不听,班主任又不会怎样,这样,良好的班风无法形成。

班主任对学生一味地严格,不给学生以关怀、体谅,表面上看,学生非常听话,甚至做得很好,学生也能遵守各项制度,在一般人眼中,有良好的班风,是一个不错的班级,但时间长了,学生见了班主任就像老鼠见了老猫一样,害怕之至。学生长时间处于这样一种被动压抑之中,将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一种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厌学、退学、逃学、辍学等。

班主任对学生不仅要给予关心、爱护、帮助、鼓励、鞭策、指点、引导、开导等,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自由、和睦,而且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加管教,使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爱必严,严是爱”。爱与严是辩证统一的。

九八年十二月

(此文于99年1月获合肥市优秀论文一等奖)

第三篇:班主任的爱与严

班主任的爱与严

-------把学生当子女的心得体会

湖北省钟祥市第八中学 徐国文 电话 *** 邮编 431900 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不是对学生爱得太过份,爱得太随便,失去师之尊严,就是束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渗爱,是我们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问题。

一、对班主任“爱”的理解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而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班主任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在班主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实意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班主任对学生的爱不同于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之间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因此,学生往往把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等与班主任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的集体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班主任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于是班主任的这种情感实际上就转化为一种社会环境因素在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不同寻常的心理份量。由此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对教育好学生是多么重要啊!

二、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起点和基础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当学生意识到班主任教师是真心爱护他关心他,为他操心时,无论你是耐心的帮助,还是严肃的批语甚至是必要的斥

责,学生都会乐意接受。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相反,如果班主任没有取得学生的信任,那么即使你教育目标正确,教育方法科学,教育也无法达到期望的结果。因为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既是老师作用的对象,又随时显示一种“反作用”,这种反作用表现在:班主任的教导和要求,都要经过他们情感的过滤或催化。如果师生没有达成信任,学生面对班主任教师的教导就无动于衷,严惩的还会产生抵触情绪和对抗行为。这种感情上的相悖,怎能教育好学生?

三、爱的几种不当类型

我们许多班主任常常埋怨:“怎么我们付出那么多的关怀、那么多的爱心,我们的学生仍不懂礼貌、不尊敬老师、冷漠自私,一点也不理解班主任的一番苦心?”这恐怕就是班主任老师爱的方式不当的原因吧。目前班主任对学生爱的方式不当有人概括为以下四种类型。

1、家长型 这是一种传统的家长式的爱,这种爱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班主任自尊、利已和虚荣的基础之上。表现在班主任言行专制,不尊重学生人格,将自己的主观意志强加于学生,学生稍不顺从,则批语训斥,甚至辱骂体罚。因为仍有一些班主任主人“服从便是美德”,对学生实行严厉管束是出于对他们的爱。显然,这种爱是很难被学生理解和认同。

2、保姆型 在班级管理中,有些班主任对学生的情感近似于溺爱,他们对学生缺乏严格要求和基本期待,事事包办代替,从不轻易放手。对于这种爱,不同年龄、见识的学生看法就有别。年龄稍小的学生认为这是班主任老师对他们最好的关心和爱护,而见识稍多、年龄稍大的孩子会想,不给他们锻炼的机会,是对他能力的剥夺。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保姆型”的班主任是“吃了亏”却不见得“讨好”。

3、暖水瓶型 有些班主任爱学生,但表现出来外冷内热。变是像“暖水瓶”一样,内心似火而貌似冰霜。他们热爱自己的学生,处处为学生着想,但为了维护所谓的威信,在学生面前总是过于严肃,不苟言笑,从不“失态”。这种“暖水瓶型”的爱学生,往往难以让学生感悟,师生情感难以交流,结果学生对班主任是“敬而远之”。

四、班主任对学生的严

在育人实践上,一些班主任老师对“严”的曲解、误用令人深思。在他们那

里,“严”演变为体罚和变相体罚。心虽善,动机也好,但严而无格,爱必荡然无存,再不是“严是爱”的范畴,而坠入了“严为害”的泥坑,学生的自尊、人格、上进心被“严”的霜风冷雨击碎。心灵受创伤,心理被压抑,久而久之将形成视“师”如仇的逆反心态。这种“严”,于事无补,于人无益,是对学生个性发展的隐性扼杀。真正的严应该是:

1、严而不厉 任何时候对学生严格要求都是正当必要的。缺乏严格要求,放任自流,是对学生不负责任。但严格不等于严厉。严厉意味着班主任态度的强硬、武断和偏执,严厉会使孩子产生惧怕、退缩心理。久之,学生依赖性、神经质、故意……等不良心理都会滋生。因此,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应该是严格,而不是严厉。

2、严而有格 “格”就是范围、分寸。班主任对学生的要求严但不能超过一定的范围,严要有分寸。同样的错误——作业未做,一惯表现好一学生未定一定有其客观原因,而普通学生就很难说了。班主任对待这样的学生,就不能简单、草率批语完事,而要采用不同方法去严格要求学生,这个不同方法就是格。如果班主任严而无格,乱严一气,乱批语人,势必会有不好的结果。

五、爱与严的关系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班主任唯有心里时刻装着学生,学生心里才能有你这个老师尤其结后进生,爱之深切,才能唤起他们奋发向上的勇气、信心和激情。但光爱不严,师生关系极其融洽,像朋友难道不好吗?打打闹闹,嘻嘻笑笑,推动了班主任最基本的尊严,将会造成学生对班主任的要求不执行或执行不力,因为学生认为反正我和班主任关系好,我不做、不听,班主任又不会怎样,这样,良好的班风无法形成。

班主任对学生一味地严格,不给学生以关怀、体谅,表面上看,学生非常听话,甚至做得很好,学生也能遵守各项制度,在一般人眼中,有良好的班风,是一个不错的班级,但时间长了,学生见了班主任就像老鼠见了老猫一样,害怕之至。学生长时间处于这样一种被动压抑之中,将对学生的身心产生一种不良影响,从而导致厌学、退学、逃学、辍学等。

班主任对学生不仅要给予关心、爱护、帮助、鼓励、鞭策、指点、引导、开导等,使师生之间关系融洽、自由、和睦,而且要对学生严格要求,严加管教,使师生之间有一定的距离。唯有做到宽严适度,严爱统一,方能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质、行为习惯。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教不严,师之惰”“爱必严,严是爱”。爱与严是辩证统一的。

第四篇:班主任经验交流严与爱

严与爱 作为班主任,用热情关爱来打动学生的心灵,用严格要求来引导规范学生的言行,爱与严结合,才会被学生所理解、接受,才能最终达到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

我开学初刚拿到我班学生名单时,首先映入我眼帘的是总成绩前十名的学生全是女生,所以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男生差,班级肯定不好管理。接下来就是我选定班长让教过的老师给予建议时,老师们看到我班学生名单后都笑了:不好管理的学生怎么都到你们班了?董文斌、唐立军属于家长撑腰、溺爱常犯错误的人,王震、柳金良、李贺、李昆等是课堂上常说话、接下音的典范,李权智是带动全班学生给老师找麻烦心地不善良的学生,孙宇是“滚刀肉”等。面对这状况我踌躇过,从哪下手?怎么办才能使这些学生的缺点消灭在进入八年级的萌芽状态呢?说实话,开学初我的头都大了,满脑子都是如何管理他们?经过思考我决定初步采取以下两项措施:

第一、开学初的第一天就给全班学生立规矩,说白了就是将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的规矩告示学生,告诫大家严格贯彻执行。开学初的前三周几乎每节课我都要去教室外观察学生的动静,每个课间都去教室内查看他们的动向。按照我当班主任的惯例,我在接纳一个新班级的前两周我不批评学生,只是观察掌握学生的第一手材料再对症下药。可是这批学生不可以,在开学的前两周我就找了四名学生谈话,当然这四名学生主要是课间耍闹、课上搞小动作,批评后也就见效一两天,第三天就把老师的批评又忘到脑后了。面对此我就下定决心必

须抓两个课间耍闹的典型,从此来为其他学生敲一下警钟。有一次我针对孙亚光、李越壮课间耍闹次数采取了班规的处罚措施,孙亚光犯错误已超过三次达到了四次与家长协商,家长同意在家反省一周,李越壮犯错误达到两次招呼家长到校共同教育,我在班里宣布这些处罚时,我观察课间爱耍闹的学生表情很紧张、害怕,从那以后在教室耍闹的学生明显性的大大减少了。我认为合理的处罚也是一种严格的爱,合理的处罚是在用言语说服教育不起作用的情况之下采取的一种措施。这样的处罚是一种约束,让学生不能随意去犯错,当然这也是一种管理的手段,而不是最终的目的。通过合理的处罚,让学生明白,错在哪里,能够从犯错的地方着手改正自己的错误。

第二、我大胆起用“有问题”的学生做班干部。只要了解李权智的老师都提到李权智智商不错就是不用,并且能鼓动周围的学生给老师找麻烦,影响面较广。鉴于此我开学初就让他当了班干部并担任数学科代表,我起用他的目的就是让他有一种责任感,也让他感受到老师在器重他,即使他想犯错误也觉得不好意思,从而无形中克制自己。为进一步让他感受老师在关心他,我在九月中旬又亲自去他家家访,家长以为是他犯错了而家访的,当我告诉家长我主要是因为李权智有潜力可挖而来的,家长听后很高兴并且也信心十足的表态:在家监督并督促孩子的学习。果然学习进步了。可是这样的时光只是维持了一个多月,到十月中旬就逐渐出现不好的苗头了:上课有时说话,甚至还出现过与老师顶撞现象,并且背后鼓动同学欺负女生,面对这些反常现象我并没有对他失去信心,我总的指导原则是:持续不断地努力,改变可以改变的,接受可以接受的,把忍耐力加大到最大限度。所以我仍课下找他推心置腹地谈心,再次与家长接洽,并将其调到与学习好的同学一桌来影响他,尤其是从我所教的数学课上给他吃“偏饭”常利用课间、午自习时间给他辅导,人都是有感情的,也许老师的这些做法感化了他,也许是他的醒悟,他现在与老师不礼貌的语气,不尊重老师的做法不见了,还时常给我反应班里的一些情况,起到了班干部的作用,并且积极找任课老师背诵题。通过李权智的改变让我领悟到:教师的爱激发学生的情感,教师的情熏陶了学生的人格。

总之,不知是我适应了学生,还是学生适应了我,我现在并不象开学初那阵见到他们感觉头都变大了,反而让我觉得带这样的班级是对我更好的锻炼,是一种难得的阅历,更能提高我的管理能力,把一个这样的班级带出来,会产生更加强烈的成就感,对自身能力的认可和自信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德育论文

严与爱

尖字沽中学-李彩兰 202_ 年元月

第五篇:班级管理的爱与严

班级管理的爱与严

亳州市第九中学

马士明

许多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对学生“爱”与“严”的尺度。有的班主任对学生爱得太过分,爱得很随便,师生之间的距离太近了。有时看到某些学生搂着班主任的肩头称兄道弟,关系看似很融洽。老师和学生的关系融洽是好事,但这样的班主任往往没办法对学生严格要求,令出不行,甚至造成班级管理混乱。与此相反,有的班主任管理得太紧,管得太死,以致学生“谈师色变”,看到班主任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班级如一潭死水。怎样把握好对学生恰当的“爱”和适度的“严”,做到爱中有严、严中透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班主任值得研究问题。

世界上的爱各种各样,而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复杂高尚而无私的爱,这是多忙高尚的精神境界,教育心理学家认为,这种爱是由班主任老师的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凝聚而成的一种高尚的教育情操。内容上表现在班主任深入细致地了解学生,真心地关心学生,充分尊重学生和信任学生,严格地要求学生等。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和父母对子女的天然之爱有着不同之处,它蕴含更多的社会内容,比父母的更有意义。班主任的爱不仅是个人的一种态度,一种积极的肯定情感,它还是一种评价。班主任对学生的态度常常反映学生所在集体,甚至是社会对他的某种评价。因此,学生往往把班主任对自己的关怀、爱护、信任等与班主任老师对自己的评价联系在一起,同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和人格价值联系在一起。班主任一句话有时能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于是班主任的这种情感在每个学生心目中具有非凡份量。由此可见,班主任对学生的爱对学生将来成人多么重要。

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

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努力。

1、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

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没有爱就没有教 育“,”爱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钥匙“,这是每一位班主任都熟知的道理。“亲其师,信其道”,班主任爱护和关心每一位学生,学生就会欣然接受他的教育和管理。为了尽快地使自己对学生产生真诚的师爱,我充分利用各种机会与他们接触、交往。课间、饭后找他们聊天、说笑;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想办法帮助解决;在他们出现思想问题时,找他们谈心,耐心细致地说服教育。同时与他们的家长保持联系,取得家长的密切积极的配合。在我们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学生对陌生环境的焦虑和不安很快被新奇和欢乐所取代,逐渐的喜欢这个集体并安心开始学习。前几天我们班级的李宁和谷万英同学发热,向我请假去看病,下第二自习时,我去了医院看了她们两个,两个孩子很受感动,回来后学习尽头比以前充足了。

班主任还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各种活动,既做组织者,又做普通一员,让学生感到班主任不仅”可敬“而且”可亲"。每天我下课后并不急于离开教室,总是找个同学聊天,和她们一起游戏。我们班每天上午第二节课后的大休息时间,同学们都要到大操场跑步,我带领着她们和他们一起跑,一起走走,事情虽小但师生情感加深了,也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增强了新集体的凝聚力。

2、制定一套人性化班级管理制度,让班级管理充满“人情味”

俗语说得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班风正,学风盛”,班规是对学生不良行为的约束和纠正。利用通常的强制手段迫使学生遵守往往会适得其反,多设奖励机制,减少惩罚手段,如班级量化考核中多加分少扣分,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会为了弥补自己的扣分而积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甚至是额外工作。另外,“人无完人”,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班规的制定不需要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但不能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更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学生犯错后不要马上处罚,可先提醒、后警告,或罚以娱乐节目等等。譬如,在我班里如果有人迟到了 或者违反了班级的纪律,班干部就会让他到前面唱支歌,写一份迟到的说明书就可以了。开始阶段的常规工作抓得好,就能为以后的深入教育打下基础,班级会出现积极向上稳步前进的局面。班集体的凝聚力增强了,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班级的综合评比也就会有很大的进步,每周一次的流动红旗既是见证更是进一步前进的 2 动力。

3、建立一支优良的班干部队伍,使班级“分权”、“分层”合作

初中的孩子较为单纯,有着强烈的表现欲望,都希望在参与班级管理时大展身手。如果权力过于集中在几个同学手中,既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又不利于营造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良好氛围,并且会大大减弱班级自身的教育力和感染力。通过对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经验的摄取,我在我的班级里实行班级工作“分权”,班干部、课代表、小组长、各级各类管理员以及班主任“小密探”都应当各司其职、分工协作、相互制约,力争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人做能使班级工作更加有序。

当然,选出的这些班级干部毕竟不是完人,对他们不能过分苛求、更不能指责,特别是在工作出现失误的时候。定期召开班干部会,对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进行培训提高,检查落实情况,总结得失,召开班干部会的时候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不当的地方要加以纠正。同时必须严厉批评班干部在班级中的不良行为,鼓励他们以身作则并带动其他同学,跟其他的同学做好榜样,促进整个班级树立良好班风。

4、培养一班充满自信的学生群体,尽快适应紧张的初中学习生活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人能否成功有三条:自信、专注、条件。自信,是做好任何工作的前提,它建筑在对自己能力的清醒估计上,并能认清自己潜在的能力,相信今天办不到的事,经过努力明天一定能办到。由此可见,自信是成功的起点。要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能认真做好每一件事情,培养树立他们相应的自信心是必不可少的。

特别是开学初,很多学生会因为跟不上进度,出现“消化不良”或“欠债”的现象,严重的还会产生厌学心理,导致恶性循环。我主张学生在自我暗示中培养自信,自我暗示有一种神奇的威力,它能控制并指导人的行为,使之按预想的目标活动,最终达到目的。开学的时候,我班学生王亚飞同学问我,上学有什么用呢,我还能学好吗?等问题,我从他身边的例子入手做工作,使他对学习有了正确的态度,同时我要求他每天做五道题目,背十个英语单词,现在的他知道学习了。例如,当一个人心情沮丧时,反复在心里默念:“我精神抖擞,心情愉快。”很快就能帮助人从不良情绪中摆脱出来。3 所以,经常让学生在心里郑重其事地默念一些暗示语,比如“我一定能学好英语”,“我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考前默念“这次考试一定能考好”等,不仅对学生能力的提高,而且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我们里的邢长顺同学不讲卫生,同学们都不愿意和他接近,更不用说和他同桌了,不仅女生这样,男生对他也很反感,我找他和他谈话,开导他,要相信自己一定能做的更好,在他的努力下,头发干净了,身上也没有气味了,同学们也愿意和他一起玩了。

有了自信,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就能引导学生采取相应的对策。开学初,我就邀请了几位学习成绩优异的老生来到班上进行学习的经验介绍,一方面请他们从整体讲他们的学习经验体会,另一方面讲学好各科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建立信心,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我还经常与其他各科任课老师交流,请她们对各科学习从方法上指导,引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真正地学会学习。对一些学习较差的同学,加强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分析问题所在,有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

“万事开头难”,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但一个班级的管理如果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这位班主任在管理这个班级时就已经成功了一半。只要我们在日常的管理中爱字当头,严格要求,我们会受到学生的理解和爱戴的,我们的班级也就有希望了。

爱与严的辩证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