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生活 多元实践 智慧生成——
浅议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有效策略
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西塘小学 朱琳妹
[内容摘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能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提倡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提倡学科学,重实践,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成长,在参与和合作中融入社会,在认识自我和重塑自我中发展并成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综合,决定了其教学组织形式在时间、空间上,应该是开放的。综合实践活动之劳动与生产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则是全新意义上的结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社会相结合,它永远是学生创造的源泉,是学生展示特长和才华的舞台。
[关键词]:活动时空开放
形式多样
与社会相结合是创作的源泉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出现的一种新的课程形态,是一种与各学科课程有着本质区别的新的课程领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的结构性突破。它提倡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提倡学科学,重实践,让学生在体验与探究中成长,在参与和合作中融入社会,在认识自我和重塑自我中发展并成长。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我们的教育,要解放孩子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眼睛,让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因此,综合实践活动要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主动实践,主动探索,主动创造,大胆探究,敢于质疑。真正亲近生活,走近实践,因为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是动态中的美。
一、时空开放 形式多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综合,决定了其教学组织形式在时间、空间上,应该是开放的,而非限制在课堂的40分钟之内,开展教学活动的方式也应是多样的,而非单一的课程教学。教师的教学不仅仅限于讲台,而是到学生中,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让学生亲自体验,教师充当组织、指导的角色。由于学习内容的重新整合、综合,学生在完成某一主题时,或是观察、记录,或是动手实践操作、制作,或是尝试实验,这些活动有时需要个体来实施,有时要以小组合作形式来开展。因此,在时空上,既要有课堂上的教学,又要有走出课堂到家庭、社会的教学。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应增加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营造活动气氛,充分利用多样化的问题情景,拓展学生思维。在组织形式上,既有培养自我独立精神的个人活动,又有体现团结协作的小组合作活动,也有两者的结合,运用灵活多样的形式。
综合实践课程活动形式多样,时空灵活,需要走出课堂,融入生活。非指定领域的活动都是学校固定的传统活动项目,一般都有很多年的历史,并且形成了特有的校内和校外资源,可定期参加本地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或者是著名的企业等。这些基地都与学校有着很好的关系,使用起来非常方便,而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指定领域的活动时,就可以很好的利用这些现有的资源。比如教学《我可爱的家乡
—古镇西塘》,就是研究性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活动。西塘是生活着的千年古镇,吸引着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因此,我们组织小导游、小记者、小摄影师走出校园,走向社会,在各个景点向游客作讲解。在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众多游客的啧啧称赞,更能感悟到作为古镇的小主人的自豪感。又如学校每年都组织小记者去采风。为此我们专门为学生留出一小片空间,供学生的作品展览(有拍摄的照片、有美术作品、有体验的文章等)来体验活动带来的快乐。因此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资源,可以增强活动的丰富性。
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社会使教育设施更开放,这些空间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为我们多样化地开展活动创造了条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交往和发展的活动场所。
二、走进生活 融合社会
传统的教学中,也提倡与生活、社会实践相结合,它的前提是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此基础上结合。而综合实践活动之劳动与生产及社会实践的结合则是全新意义上的结合。从内容看,“主题”是从生活、社会实践中产生的,是发生在学生生活中的事情或现象。从过程看,实现“主题”规定的目标,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和实验室操作就可以完成的,必须让学生围绕主题,去参加社会实践到真实的世界中去进行各种感受和体验。如在英语课堂上学生学习了购物时的设问句型。平时的教育,就在课堂上问问答答。为了把学生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场景中去,我协助英语老师在古镇朋友的店堂里与外国朋友交流并做买卖,进行实践尝试。正是由于我们没有只是“纸上谈兵”,而是实实在在地让学生去做,贴近生活,学习效果十分明显。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过程,就是社会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形成技能。在实践中解决现实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生活能力。
我们学校地处古镇西塘,这是一个古朴的千年水乡古镇,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几年来,古镇旅游蒸蒸日上。这些我们的学生都看在眼里。为了寻找答案,在综合课时,我们成立了《古镇文化的探索》课题小组,子课题《家乡的弄堂》、《家乡的特产》、《古民居探究》等。学生选定课题后,每人根据自己的能力、特长,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收集、研究。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去图书馆、逛书店、上网搜寻,尽可能地为自己选定的专题搜集材料。有时两三人结成一组,有时独自去收集,大家收集的资料很多。他们身背照相机寻找古桥的踪迹,亲自上桥走走看看,拍摄下很多照片,从中汲取到丰富的素材和灵感。他们为了古镇“弄文化”,走街串巷与车夫攀谈,走遍了古镇的弄堂,并利用节假日休假,让家长陪同拍下了好多古弄的英姿。同学们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从中感受到古镇西塘有着浓浓的文化底蕴。他们深入了社会,增强了社会活动能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实践出真 课程整合当今社会迅猛发展,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问题,如环境问题、道德问题、国际理解问题、信息科技问题等等,这些问题都具有跨学科的性质,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参与、探究、理解这些新的社会问题提供了机会。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已经把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突出的位置。这就需要教师改变教学观念,以努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改变教学模式。因此,要提高课程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不依赖于原有的课程材料,拓展途径开发德育、科普、学科主题等课程。挖掘各学科教学中的科普点,聚焦整合点。比如梳理
“以德树人、以德铸魂”的学校传统的“每月一乐”主题活动,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生活中的数学、音乐、劳技学科等,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特点,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
如我在教学《制作绳绘壁饰》前,先让学生在课外参与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然后让描述家乡桥、弄、廊棚的特点,在老师的启发下,制作出很多很好家乡的作品,学生分别用各色彩珠、保险丝、瓦轮纸创造出《G20峰会》的会徽,《小桥、流水、人家》的古镇风貌,别致的《餐巾纸盒》等。又如在编织茶杯套时,我发给同学同样的毛线颜色编织,编织后的茶杯套颜色较单调。第二天,有位同学兴冲冲地跑到我面前,拿出一个用二种颜色编织的茶杯套,比用一种颜色编织的茶杯套漂亮多了。我马上给予肯定并在课堂上展示,后来在我的办公桌上,放着更多的用多种颜色、多种材料编制的茶杯套。我认为这样的教学环节很有意义,它会激发学生将创造性思维转化为创造性成果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这正是我们老师所希望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捕捉、赏识学生的创新意识,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我想,这也许就是“实践出真知”吧。所以教师要善于启发诱导学生将知识创造性用于实践,向他们布置由易到难的作业或提供素材,让他们独立探索,别出心裁的完成作业,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凸显主体 其乐无穷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始终处于动态的活动之中,并处于主体地位,在整个活动中教师要让学生自己去想、去做,对学生放心、放手、放权,学生主动参与,亲自实践,教师只是根据活动内容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如,《牙膏盒的妙用》这一小课题中,学生将自己写的调查问卷进行数据统计,形成了一份较简单的调查报告。在研究牙膏盒的利用价值时,学生又发动全年级的同学用牙膏盒搭出了长城、坦克等很多美观的小制作。在 教学《水果拼盘》时,可让学生课前搜集水果种类,课堂中说说手中的水果营养价值,它的特点,它的形状等,通过对形状剖析后,学生对各种的水果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十几分钟后,在他们灵巧的双手下纷纷捧出一盆盆得意之作:有“大闹天空”、“群英会璀”、“锦上添花”等,足见这是因为有了观察,有了想象,才有了这小小的创意。学生的能力在自由发挥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之后,又纷纷品尝佳肴,其乐融融……如此教学,使学生的精神都集中在一个“乐”字上,这乐的情绪,乐的氛围,把学生团结在一起,达到了喜悦情绪的宣泄,何乐而不为呢?如生活常识课,同样也要体现主体性。在教学《保险知识》时,让学生在课外收集有关保险知识的事例。可以是自己的事例,可以是身边的事例,也可以是看到的、听到的。在课堂上,让学生自由介绍这些事例。学生们的情绪高昂,纷纷讲述,然后进行“智力大冲浪”,对所掌握的保险知识进行竞赛。这时,课堂上已达到高潮,学生全体参与。在角逐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学生心情舒畅,教学气氛和谐。充分让学生在情景中去感受,去适应现代生活的习惯、礼仪和做法,有效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五、成果展示 激励评价
成果展示是综合实践活动中交流反馈的环节,学生的成果展示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动态的,比如口头汇报成果、辩论赛、演讲等;另一种是静态的,比如一张小报、一副绘画、一篇日记等。不管是哪种形式的汇报,都是学生辛勤实践所得来的果实。更要重视学生实践活动中的每一细节上的评价,特别是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的热情、自醒自悟的感想和独特的看法,实践操作中,在设计、制作、表演、展示时表现出的闪光点和在劳动成果中付出的辛苦,都应得到应有的鼓励、肯定和认可,可以采用学生喜爱的星星、笑脸、奖章等评价方式,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学习的最大潜能和创造欲望。对学生的评价一定要多加鼓励,切切不可横加指责,即使学生在综合实践中不够投入,即使他们在活动中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即使他们的实践报告写得乱七八糟,我们也要努力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在充分肯定他们的成绩的同时,真挚的给他们介绍同学好的活动方法,指一指今后活动路子,在这个课题中生成新的课题。教育教学的艺术主要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励,这样才能保证活动的有效实施并取得预期的成效。
多年的综合实践教学使我成长了好多,这期间我有过困惑,也有过反思;有过无奈,也有过感慨。综合实践课程对教师专业化程度要求较高,目前专职的综合教师很少甚至没有,综合实践的课时为何总是得不到落实,安全问题影响课程的开展等。对于这些困惑需要在实践体念过程中寻求解决的方式和方法来完善教学效果。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课的产生,确实向老师提出了挑战,要让它成为学生通往成功殿堂的一条途径,让它真正成为服务于学生,成为学生喜欢的学科。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回归生活,在多样的生活中进行多元化地实践,必将还学生一片天地,孩子们将会智慧迭出,知识与欢乐双赢,双收获。诚然,洋洋言言,终觉纸上浅,我们必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所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张建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10
[2]郑巍巍《阳光城》
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01
[3]《劳动技术教育》中央教科所 2010-05
[4]《陶行知教育文选》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