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员学习沈浩感悟收获范例
什么是沈浩精神?我认为沈浩精神的核心是“为民”二字,实质是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历史深刻表明,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脱离群众是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下面是由小文档下载网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党员学习沈浩感悟收获范例五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党员学习沈浩感悟收获范例五篇【一】
再一次阅读有关沈浩的事迹,再一次落泪。一位基层的党员干部,一位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在平凡的岗位上燃尽了自己,以一颗赤诚之心,感动全国亿万人民;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一位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以自己毕生的精力书写无悔人生。沈浩精神带给我们的除了感动,还有对人民群众对待人生的一种态度:以人为本,服务群众,不畏艰难,创新发展。
沈浩走了,带给我们一些思考。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基层工作人员?如何让群众满意,让人民放心?沈浩用他的实际行动给我们一个完美的答案:怀揣爱民之心,心系群众,想群众之所想,及群众之所及。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要学习沈浩精神,扎根基层,为民服务,让自己的青春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光彩。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一切工作围绕群众的利益,顺应人们过上好日子的愿望,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沈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用一名共产党员最质朴的方式回馈百姓,做人民群众满意的公仆。
工作一年来,我端正心态,积极转变角色,走村入户,与群众谈心,及时了解他们的需求,俯下身子,做好本职工作。积极做好计划生育统计工作,深入到农户为他们宣传计划生育基本常识:利用远程教育网络为村民提供有关种植技术帮助村民致富;城中村改造,冒着大雨到农户家里做工作,一次做不通再来第二次第三次,现在他们住在舒适干净的楼房里,每次见到我都会报以感谢的微笑。我在实现着我的人生价值,当然我也会时刻提醒自己要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为人民群众做出更大的贡献。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我要以沈浩为榜样,学习他时时刻刻想着群众,为群众办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群众的认可。俯下身子,扎实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自己无悔的人生。
党员学习沈浩感悟收获范例五篇【二】
刚刚观看完《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沈浩身上,我们看到他是一个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他把他的一身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小岗村。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村官,我们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沈浩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楷模,他的事迹和精神是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写照,更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最直接、最生动的宝贵教材。沈浩同志的事迹和精神,我最近不断地、多方面地领悟着。生前他作为x省选派担任凤阳县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干部,在任职的6年间,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为改变小岗村“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跨过富裕坎”的困难局面做出突出贡献。2009年11月6日,他终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5岁,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被群众誉为“我们离不开的干部”。
沈浩在小小的“村支书”岗位上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在其位,谋其政”,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他3年服务期满后,原本可以“载誉而归”回到舒服的财政厅工作岗位,但他却选择了留下;当他干出了工作成绩、受群众拥戴时,他本可以“群众信任”为“本钱”,向组织提出个人职务职级上的要求;当他获到各种奖项和荣誉时,他本可以“表彰与使用相结合”为由,要求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这些“本可以”他一个都没有选择,而是心甘情愿地在村支书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
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很多人认为村官是在镀金,是一项跳板,而不是要真正扎根农村,而沈浩,他的“官”虽然越当越小,工作却越干越有成效,人生却越活越精彩。与“小岗支书”沈浩相比,这些人应该羞愧、汗颜!作为村官,要扎根基层,扎根农村。把我们的青春奉献给农村,用我们的知识来为新农村服务。
“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励”。我要化悲痛为力量,认真学习沈浩书记的精神,在现在以及将来的工作中,把沈书记的精神作为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自己前进。
我要学习沈浩同志一门心思让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努力在造福群众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沈浩同志到小岗村以后,“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所做的事情虽然很具体,但都是为了按党的要求,改革完善机制制度,推进科学发展,让村民富起来、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沈浩同志在小岗任职期间,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活条件在改观,小岗人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沈浩同志所做的事情,也正是广大基层干部每时每刻在干的工作。我们要结合学习沈浩同志,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岗位职责的神圣性,进一步加深对当代共产党人所肩负的时代使命的理解,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建设美好社会,创造美好生活。
我要学习沈浩同志善于结合实际、加快发展的工作本领,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沈浩同志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积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小岗村的“品牌” 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红色旅游”,进行招商引资,努力增加集体收入,扩大村民就业,使小岗村的发展一步一步迈上新台阶。作为农村基层干部,他十分注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讲究群众工作方法,干什么事情都和村民将心比心,深入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善于统一群众思想,组织动员引导帮助农民群众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新生活。正因为这样,小岗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土地征用、迁坟等各方面,才创造了让人叹服的“小岗速度”。作为基层干部,“官”虽不大,但也要为官一任,致富一方。广大基层干部要像沈浩同志那样,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不断锤炼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素质能力。特别是要抓住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契机,努力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明确科学发展观在本地的具体要求,善于学习,善于钻研,善于借鉴,善于总结,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工作思路、具体措施和实际本领。
我要学习沈浩同志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沈浩同志对自己要求严格,模范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为加快小岗村的发展,他多方争取资金,积极引进外来投资,有一个项目投资高达15亿元之多,但他自己却生活俭朴,一直居住在村里一间简陋的平房里,一件毛衣穿了多年也舍不得扔。沈浩同志以自己的行动,树立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在他第一个任期结束时,98户村民按下鲜红的手印把他留了下来;今年,在他第二个任期将要结束时,小岗村的.村民又再次按下了自己的手印。小岗村群众之所以对沈浩如此信任和支持,也与他的清正廉洁、艰苦创业是密不可分的。基层干部身处群众之中,一定要把沈浩同志作为一面镜子,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要牢记“两个务必”,条件再改善、生活水平再提高,都要艰苦奋斗,艰苦创业,要永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时刻提醒自己,如果好处被党员干部先得了,人民群众离我们党就远了。千万千万不要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放松要求,始终保持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将“清正廉洁”四个大字鲜明地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我要学习沈浩同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切实做到扎根基层,尽职尽责,任劳任怨。沈浩同志为小岗村、为群众贡献了很多,对家庭对自己却亏欠了很多。6年来,他一家人分居三地,既不能在年迈的老母身边尽孝,也难以为心爱的妻子助力分忧,更无暇顾及女儿的学习生活;2000多个日日夜夜,他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为小岗村的发展殚精竭虑,为小岗人的幸福奔波操劳,最终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人民的壮丽篇章。广大基层干部学习沈浩同志,就要时刻牢记在基层工作,是党和人民、是组织的信任和重托,一定要有职业的珍爱感、职业的责任感。要树立当干部干事是硬道理的思想,恪尽职守、勇于负责,倾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要专注投入,不懈进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乐观向上,顽强拼搏,不浮躁,不懈怠,不消沉,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党员学习沈浩感悟收获范例五篇【三】
我们要学习沈浩事迹,善于结合实际、加快发展的工作本领,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下面是带来的学习沈浩事迹的心得体会,仅供参考。
一:
刚刚观看完《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沈浩身上,我们看到他是一个优秀的农村基层干部,他把他的一身都奉献给了党,奉献给了人民,奉献给了小岗村。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村官,我们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怀着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发扬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务实作风,踏踏实实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沈浩同志是优秀共产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楷模,他的事迹和精神是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写照,更是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最直接、最生动的宝贵教材。沈浩同志的事迹和精神,我最近不断地、多方面地领悟着。生前他作为x省选派担任凤阳县小溪河镇党委副书记,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村委会主任的干部,在任职的6年间,团结带领村“两委”一班人,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忠实履行共产党员的神圣职责,为改变小岗村“一夜越过温饱线,20年没跨过富裕坎”的困难局面做出突出贡献。2009年11月6日,他终因积劳成疾,突发心脏病不幸倒在工作岗位上,年仅45岁,用生命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被群众誉为“我们离不开的干部”。
沈浩在小小的“村支书”岗位上用行动诠释了什么是“在其位,谋其政”,什么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他3年服务期满后,原本可以“载誉而归”回到舒服的财政厅工作岗位,但他却选择了留下;当他干出了工作成绩、受群众拥戴时,他本可以“群众信任”为“本钱”,向组织提出个人职务职级上的要求;当他获到各种奖项和荣誉时,他本可以“表彰与使用相结合”为由,要求提拔到更重要的岗位……这些“本可以”他一个都没有选择,而是心甘情愿地在村支书岗位上,默默地工作着、奉献着。
我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很多人认为村官是在镀金,是一项跳板,而不是要真正扎根农村,而沈浩,他的“官”虽然越当越小,工作却越干越有成效,人生却越活越精彩。与“小岗支书”沈浩相比,这些人应该羞愧、汗颜!作为村官,要扎根基层,扎根农村。把我们的青春奉献给农村,用我们的知识来为新农村服务。
“死者长已矣,生者当勉励”。我要化悲痛为力量,认真学习沈浩书记的精神,在现在以及将来的工作中,把沈书记的精神作为黑暗中的灯塔,指引着自己前进。
我要学习沈浩同志一门心思让群众过上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努力在造福群众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沈浩同志到小岗村以后,“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所做的事情虽然很具体,但都是为了按党的要求,改革完善机制制度,推进科学发展,让村民富起来、让群众过上更好的生活。沈浩同志在小岗任职期间,基础设施在改善、生活条件在改观,小岗人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沈浩同志所做的事情,也正是广大基层干部每时每刻在干的工作。我们要结合学习沈浩同志,进一步认识到自己岗位职责的神圣性,进一步加深对当代共产党人所肩负的时代使命的理解,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更好地带领广大人民群众,齐心协力,团结奋斗,建设美好社会,创造美好生活。
我要学习沈浩同志善于结合实际、加快发展的工作本领,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沈浩同志带领村“两委”一班人积极转变观念,充分利用小岗村的“品牌”优势,调整产业结构,推进“红色旅游”,进行招商引资,努力增加集体收入,扩大村民就业,使小岗村的发展一步一步迈上新台阶。作为农村基层干部,他十分注重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讲究群众工作方法,干什么事情都和村民将心比心,深入细致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善于统一群众思想,组织动员引导帮助农民群众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新生活。正因为这样,小岗村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土地征用、迁坟等各方面,才创造了让人叹服的“小岗速度”。作为基层干部,“官”虽不大,但也要为官一任,致富一方。广大基层干部要像沈浩同志那样,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不断锤炼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素质能力。特别是要抓住开展第三批学习实践活动的契机,努力掌握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明确科学发展观在本地的具体要求,善于学习,善于钻研,善于借鉴,善于总结,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核心理念、基本原则、工作思路、具体措施和实际本领。
我要学习沈浩同志艰苦奋斗、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沈浩同志对自己要求严格,模范遵守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为加快小岗村的发展,他多方争取资金,积极引进外来投资,有一个项目投资高达15亿元之多,但他自己却生活俭朴,一直居住在村里一间简陋的平房里,一件毛衣穿了多年也舍不得扔。沈浩同志以自己的行动,树立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在他第一个任期结束时,98户村民按下鲜红的手印把他留了下来;今年,在他第二个任期将要结束时,小岗村的村民又再次按下了自己的手印。小岗村群众之所以对沈浩如此信任和支持,也与他的清正廉洁、艰苦创业是密不可分的。基层干部身处群众之中,一定要把沈浩同志作为一面镜子,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要牢记“两个务必”,条件再改善、生活水平再提高,都要艰苦奋斗,艰苦创业,要永远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时刻提醒自己,如果好处被党员干部先得了,人民群众离我们党就远了。千万千万不要在党风廉政建设上放松要求,始终保持两袖清风,一身正气,将“清正廉洁”四个大字鲜明地体现在实际行动上。
我要学习沈浩同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切实做到扎根基层,尽职尽责,任劳任怨。沈浩同志为小岗村、为群众贡献了很多,对家庭对自己却亏欠了很多。6年来,他一家人分居三地,既不能在年迈的老母身边尽孝,也难以为心爱的妻子助力分忧,更无暇顾及女儿的学习生活;2000多个日日夜夜,他勤勤恳恳,忘我工作,为小岗村的发展殚精竭虑,为小岗人的幸福奔波操劳,最终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人民的壮丽篇章。广大基层干部学习沈浩同志,就要时刻牢记在基层工作,是党和人民、是组织的信任和重托,一定要有职业的珍爱感、职业的责任感。要树立当干部干事是硬道理的思想,恪尽职守、勇于负责,倾心尽力做好自己的工作。要专注投入,不懈进取,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乐观向上,顽强拼搏,不浮躁,不懈怠,不消沉,努力在平凡的岗位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党员学习沈浩感悟收获范例五篇【四】
飞溅的泪花中,有一个朴素的名在闪光;雷鸣的掌声里,一段段动人的故事在传扬。
1月8日下午,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大学斛兵礼堂举行,给1000余名合工大师生员工带来了一次巨大的心灵震撼。
“两任村官呕心沥血带领一方求发展,六载离家鞠躬尽瘁引导万民奔小康。”在6名报告团成员的深情讲述中,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沈浩的音容笑貌宛如就在眼前……他东奔西走不停步,为小岗终日劳碌;他一副热肠系群众,与群众打成一片;他几番落泪终无悔,长叹忠孝难两全。
1978年冬天,小岗人以18枚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说实在话,我这个当年连杀头、坐牢都不怕的人,却在的秋天,真的‘怕’了一回。怕啥呢?怕沈浩走!”大包干带头人之一的严x陷入沉痛的回忆。沈浩一心扑在小岗,把小岗人当亲人,小岗人离不开他。为了留住他,小岗人又按了三回红手印!
沈浩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他是累死在小岗的呀!”“现在我们什么都有了,可是我们的沈书记却没了……”“在他倒下的地方,小岗人期盼的致富路在加速延伸……”台上,一个个报告人话音几度哽咽;台下,一名名师生泪水夺眶而出。
掌声如潮,一次次激荡会场经久不息。合工大人文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朱清同学心潮起伏:“我一边流泪一边在想,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我想,那是共产党员的信念和责任!”合工大外国语学院英语(国际贸易)专业俞洋同学在泪光中若有所悟:“他让我们懂得了一个人怎样活着才有价值、如何奉献才无愧于党和人民。”
信念如光,一个心灵照亮千万个心灵。合工大研究生培养处工作人员袁文霞动情地说:“我要向沈浩同志学习,永远把人民利益摆在第一位,不管在多么平凡的岗位上都要努力做出不平凡的贡献。”合工大人文经济学院思政系主任吴丽兵说:“我们学习沈浩精神要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兢兢业业做好各项教学科研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更多有理想、有责任心、有奉献精神、有创新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党员学习沈浩感悟收获范例五篇【五】
在x省凤阳县小岗村采访沈浩事迹,让记者一次次感动的,不是什么轰动性的大事件,而是他把群众的点滴难处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解决到实处,用一片真心换来了与群众水乳交融、生死相依。
让群众感到离不开,对干部来说是最大褒奖、最高信任,是一名党员干部应当追求的最高境界、最难能可贵之处。基层干部与群众相处在一起,最有条件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能不能真正融入群众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沈浩在小岗村挂职工作6年,做了多少在一些人眼里属于“鸡毛蒜皮”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小事,没人记得清了,能讲出来的只是一个个生动的事例——老奶奶的拐杖坏了,他不声不响从外地带来送过去;智障村民天寒衣单,他二话不说脱下大衣为他披上;村里的五保户生病住院,他自己掏钱将其送到医院;村民住房出现危险,他连夜冒雨动员搬迁……
凡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无论大小,只要群众有反映,都真抓实干,及时处理。这是“沈浩精神”的一个深刻启示。
基层干部处于生产生活第一线,接触最多的不是大项目、大工程,而是群众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这正是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所在,群众也正是从干部对待这些事情的态度上看基层干部是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看党和政府是否真正代表人民利益。能不能做好事关群众利益的小事,是检验基层干部素质的“试金石”。
群众利益无小事。凡是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和实际困难的事情,再小也要竭尽全力去办。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尽心竭力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是基层干部的职责所系。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基层干部以沈浩同志为榜样,牢固树立、始终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党的执政基础就会稳如泰山,党的战斗堡垒就会坚不可摧。
第二篇:学习沈浩专题文档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月13日电 今天下午,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各主办单位的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北京、河北基层党员干部代表和学生村官代表700多人共同聆听了这场报告会。在报告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说,“沈浩同志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涌现出来的生动典型。他为我们党员干部立了一面镜子,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应该和他对照,想一想应该怎样对待群众、怎样对待组织、怎样对待责任、怎样对待人生。”
以下为讲话全文:
做一个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 ——在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2010年1月13日)
李源潮
刚才,我们共同听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我和大家一样,思想受到了教育,心灵受到了净化,精神得到了洗礼。我们为小岗村有这样的好书记,我们党有这样的好干部而感到骄傲。
沈浩同志的最大特点是对人民群众有感情。小岗村的男女老少无不称他是“好人”。他从省财政厅到小岗村担任书记,6年的道路很不平坦。他刚到小岗村的时候,说风凉话的、挑毛病的、出难题拆台的,天天都有。但是,沈浩全心全意、任劳任怨、没日没夜、无私无畏地为老百姓干好事、干实事,用真情实意感动群众,终于把小岗村团结起来,使小岗村的发展走上了20年没有走上的快车道。小岗村的村民两次集体按手印不让他离开;在他因积劳成疾、猝然倒下之后,村民们又第3次按手印请求上级把他永远留在小岗。我去小岗村调研沈浩同志事迹时,听到村民讲得最多的就是“我们离不开沈书记”。能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是一个党组织书记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基层干部取得的最大政绩。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对沈浩说的,这是群众对党的干部的最大褒奖。
沈浩同志是一个在学生时代就入党的共产党员。当他所在的机关因机构改革分流干部的时候,他主动报名去参加学习。当省级机关组织万名干部下农村的时候,他主动报名去当村官。他明知道小岗村条件艰苦、矛盾复杂,但他义无反顾地住进了小岗村,与小岗村的群众同劳动、同生活、同命运。他犯过难、生过病、挨过打,但他都忍了,因为他把这看作组织交给他的任务。他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不仅要呕心沥血、而且要忍辱负重的人民公仆。沈浩同志上有90岁的老母,是出名的孝子,下有稚女爱妻,平日感情很深。但当组织上根据小岗村民要求希望他再任3年村书记的时候,他无怨无悔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离别老母、妻女,留在了小岗村。他是一个真正的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的共产党员。
沈浩同志是一个最基层的农村干部。他官不大,责任却很大,几千号人的吃穿住行都要看他的能耐。他把这种责任化成一种动力,解放思想、坚持原则、解决矛盾、干事创业,带领小岗村民进行二次改革,改变了“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年年过不了富裕坎”的困境,给小岗村民带来了希望和盼头。他是在为人民负责的信念支撑下,为群众办事,为群众造福,为人民群众鞠躬尽瘁的。他是一个真正向人民负责的基层干部。
沈浩同志是一个在省级部门当中名不见经传的机关干部。但是他把到农村基层工作当作“干事创业的机会”,把到小岗村当书记看成是“组织的信任和赐予,是花钱买不到的责任和荣誉”。他扑下身子和小岗村人民一道吃苦,“为小岗把心都操碎了”。他的一片真心,换来小岗村民的一片真情。他的艰苦奋斗,使他荣获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全国百名优秀村官”等光荣称号。从他的日记当中我们看出,他在奋斗和付出中感受到了人生之乐,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知情的人都说“沈浩改变了小岗,小岗也造就了沈浩。”沈浩在小岗的成长奋斗史,为广大机关干部展示出一条到基层锻炼成长的人生之路。
沈浩的成长与社会的鼓励是分不开的,沈浩的身后站着许多“好人”。他的母亲临别时叮咛他要:“听党的话,完成好组织交办的事”;他10岁的女儿在他临去小岗村时给他寄语:“爸爸我爱你,别做贪官”;他所在单位领导在他最难的时候到小岗看望他,帮他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他的派出机关在他农村任职期间提升了他的职级„„。这些都是沈浩在小岗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动力。可以说,沈浩是我们这个社会和时代造就的英雄模范。
沈浩同志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涌现出来的生动典型。他为我们党员干部立了一面镜子,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应该和他对照,想一想应该怎样对待群众、怎样对待组织、怎样对待责任、怎样对待人生。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牢记宗旨、一心为民,开拓进取、踏实干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努力做一个让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
沈浩介绍:沈浩生于1964年5月,安徽萧县人,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安徽省财政厅参加工作。2004年2月,他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第二批选派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报告团成员:安徽省凤阳县县委书记马占文同志、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副书记赵家龙同志、沈浩同志哥哥、安徽省萧县杨楼镇人大主席沈明儒同志、安徽省财政厅办公室主任朱长才同志、《农民日报》驻安徽记者站站长夏树同志等。
马占文:他带领小岗人走上了致富路
报告团成员,安徽省凤阳县县委书记马占文同志。
2004年2月,沈浩作为安徽省直机关优秀年轻干部,被选派到我县小岗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那一年他在日记里写到:“只要小岗能繁荣,村民们能得到实惠,就是献出生命也无怨无悔” 一朝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跨进富裕门,这是当年沈浩来到小岗村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20多年过去了,为什么当年改革的先行者迟迟没能走进发展先进者的行列?小岗村的崛起之路到底在哪里?刚刚上任的他彻夜难眠。他走进每个农户的家门,细心倾听乡亲们的心里话。他紧紧抓住村党组织建设这个关键,迅速调整充实了村两委班子。他还带领“大包干”带头人、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先后到大寨、华西、南街等名村考察,解放思想。
视野开阔了,思路也就打开了。要继续改革,再闯新路逐渐成为小岗人的共识。筑巢引凤、发展现代农业、红色旅游和特色工业是小岗崛起的希望之路。2006年初,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发表后,沈浩便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向县里提出要引进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希望得到县里的支持,不久县里专门出台了一个鼓励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的政策文件,可是那时的小岗村交通很不方便,生产生活条件都比较差,还是让大学生们下不了决心。沈浩连续四次到学校去动员,介绍中央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政策机遇,描绘小岗村发展的美好前景,还结合自己到小岗工作的切身体会和他们一起谈论人生的价值,请大学生们到小岗去参观。他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的诚恳、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和果断的做事风格给大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就有三名大学生来到小岗创业,带动八户村民建起了35个大棚。第二年又发展到35户179棚。引进大学生到小岗创业,激发了小岗人创业致富的热情,小岗村现代农业终于迈出了新的步伐。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历来是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小岗干部的特殊压力。为了加快小岗农业产业化步伐,2006年,沈浩引进了一家养殖公司到小岗发展规模养殖,需要流转一部分土地,并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可是刚刚开始丈量土地,就有媒体报道说小岗村要重走集体化道路,一时间外界议论纷纷,各方高度关注,调查组走进小岗、媒体跟踪报道、专家学者前来求证,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仿佛他的改革是在否定大包干。那时候他的思想压力特别大,我去小岗看他时,他的嘴上都起了泡,嗓音也有些沙哑,他问他怎么看待这些议论?他说:“大包干以来,党中央一直关注小岗村的发展,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才是富裕小岗村的出路”。他说:“当年的大包干是改革,现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是改革,改革总是要承担风险的,当年搞大包干难道没有风险吗?只要能使小岗村富裕起来,别说这点儿误解和委屈,就是献出生命我也愿意。”那次他握手的力量特别大,我知道那是他继续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土地流转为发展小岗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也为发展工业创造了条件,沈浩有了更大的设想,他要进一步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要把小岗村发展成一个中等规模的城镇,要建设小岗工业园区,将来小岗品牌要资本化,甚至上市,用小岗拉动整个凤阳东部经济发展。他说:“小岗这个金字招牌擦一擦就能放光”。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这一年,小岗以无形资产合作的第一个工业企业——小岗面业正式落户。2007年11月,新的小岗村总体规划通过了省级评审,小岗村城镇化步伐迈出了第一步。
2008年9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当总书记得知沈浩是在圆满完成三年选派任务后被村民自发按手印挽留下来连任的,高兴地勉励他说:“群众拥护你,这是对你最大的褒奖”。后来沈浩激动地告诉我:“那一瞬间,我什么辛酸和委屈全都没有了,我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
沈浩在日记中写道:总书记到小岗来对我们既是荣誉又是动力,小岗村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要不断创新。不久,他和大家共同研究制定了建设四型小岗村的发展目标,提出要利用五年时间把小岗村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村,城乡统筹的先行村,制度创新的试验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作为村党委主要负责人,沈浩一直紧紧抓住村党组的建设这个关键。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他根据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提出了小岗村重点工作责任分工和完成实现制度,大大提高了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效益,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为了引进好的项目,沈浩东奔西走,千方百计宣传推介小岗,今年元月5日,美国GLG集团董事局主席专门来到小岗村,沈浩早早跑到村口不停张望。张博士说,当我握着他冰冷的手,看到他热切的目光时,我的心被他深深打动了,后来总投资1.5亿元落户到了小岗村,这是小岗村发展最快的6年,6年来小岗村家家住上了新房,这是小岗村村容村貌变化最大的6年。更重要的小岗村的村民信心更足了,如今小岗村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小岗葡萄供不应求,小岗牌民用甜菊糖等项目一天天竣工。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沈浩却累了,倒在了他住了6年的小屋里,倒在了他无限热爱的那片土地上,离开了他无法割舍的小岗村父老乡亲,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带头人,他忠诚履行了一心为民的宗旨,他发扬了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的实干作风,他弘扬了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他具有团结农民,带领百姓的群众工作本领。他是当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杰出楷模,是机关干部下基层为群众服务的先进榜样,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涌现出的生动典型。在他倒下的地方,必定会有更多的人继续坚定地走下去,在广袤的田野上,必将会有千万个沈浩带领群众奔向富裕安康的明天。(发言者为安徽省凤阳县县委书记)
赵家龙:群众心中的好书记 报告团成员,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副书记赵家龙同
志。
作为沈浩的助手,我和他朝夕相处,几年来,一同走过的风风雨雨让我俩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2009年11月6号早晨6点50分,是一个让我永生难忘的时刻,快来人,快来人呀,沈书记不行了。突然听到村民撕心裂肺的哭喊,我不顾一切跑到床前“老沈、老沈,你怎么了?”可无论怎么呼喊他再也没有醒来。医生说是心源性猝死的症状。我突然想起8月21号,我和沈浩从江南大学办事返回的途中,他对我说,最近老感到胸口闷得慌,我劝他到医院看看,他说等忙过这阵子再看吧。我也就没有再催他去看病。就是这么一个疏忽,让我深感愧疚,沈浩我的好兄弟,为了小岗村你累坏了身子,操碎了心,你这一走我怎么向你的家人交代?临走时,你的手还紧压住胸口,案头还摆放着11项工作的完成时限表。我知道你是舍不下小岗。
6年前,沈浩刚来到小岗村工作那会儿,有村民议论,省城来的干部是来镀金的吧,可沈浩却笑呵呵地走访农户去了。时不时碰到冷眼他也从不生气,特困户关友林一家,家属和两个孩子有精神病,没人操持家务,家里苍蝇飞来飞去,一般人都不愿意去他家。沈浩知道后,特地去他家看看,快中午时沈浩说“就在你家吃饭,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一盘烧青菜,一碗米饭,一顿最简单的午饭,拉近了沈浩和村民心中的距离。他跑田头走农户,渴了喝口凉水,走访群众,为特困户办了低保,修建了住房。渐渐地村民们和他拉起了家常,有村民说“集体资产长期被少数人占用,很多人有怨气”,沈浩问清了原委,他知道这是小岗村在看他敢不敢碰硬,能不能实干。对此他直面矛盾,不回避,三番五次作工作,甚至通过法律途径最终收回了集体资产。为了推进工作,为了坚持原则,沈浩还承受了很多的委屈,小岗人慢慢地接纳和信任了这位新来的书记。
在小岗工作生活了6年,沈浩的房门从不上锁,他睡觉了也不插门,村民只要找他,不论白天黑夜随时可以走进他的房间。2008年3月,新合并的小岗村面积和人口都扩大了10倍,来找沈浩办事的人更多,他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的觉,我们看他太累了,心疼他,就背着他一合计,在他住处的楼梯口焊了一道铁门,就是想让他睡个安稳觉,没想到他说“装这个干吗,乡亲们来找我肯定有事,安上铁门不就和村民隔开了吗。”我感到了老百姓在沈浩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这扇铁门自打装上从来也没有锁过,就一直敞开着。6年里,他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回家的时间总共不到100天,一心扑在小岗村的发展上。他给困难户送粮送油,陪五保户过年,他和群众谈心,坐在一条板凳上。去年2月底,在落实引进企业GLG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时,用地范围内有204座坟墓需要迁出。在农村,迁坟是一个家族的大事,更是基层工作的难事。为了稳妥做好这项工作,沈浩带着我们逐户去做思想工作,并且还栽上松树。有一个延续两百多年的家族墓地,这家人认为这是块风水宝地,不愿迁移,沈浩就带着我们一家一家做工作,老人们想不通就做年轻人的工作,再由年轻人劝说家里的老人,又请有威望的长辈劝说,群众的思想工作终于做通了。他们说沈书记处处为我们着想,小岗搞好了还不是我们得实惠吗,沈书记我们听你的。
很快,村里的男女老少扛着铁锹上了墓地,田野里这里一团那里一组,都是忙着迁坟的乡亲们。看到乡亲们跪在坟前跪拜,沈浩双手抱拳“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给你们鞠躬了。”沈浩深深地弯下了腰,他的眼泪和乡亲们的眼泪流在了一起,此情此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在群众中赢得高度信任的强大力量。我们仅用了三天时间,204座祖坟就全部迁移完毕。GLG项目按时入住。6年来沈浩带领全体村民和干部埋头苦干,硬是把纸上的一幅幅蓝图变成了现实。18公里的小岗通道通往县城,大包干纪念馆迎来了八方宾客,路灯亮了,新的居民小区入住了,小岗村一天天在变化。可带领我们拼搏奋斗,为小岗村呕心沥血的好书记却永远离开了,把无尽的哀思留给了深深爱着他的乡亲们。
2009年11月12号是沈浩去世的第七天,也是农村讲的“头七”,我们原打算一大早就去墓地纪念他,可当天我们连续接待了好几批前来学习沈浩事迹的各地干部群众,一直忙到天黑才抽出身来,冒着雨来到他的墓地,在微弱的手电筒光下,我看到他的墓前早已摆满了水果、鲜花和烧了一地的纸钱。我默默地为他点上一支烟,对他说“好兄弟,你都看见了,大伙儿心里丢不下你呀,我们想念你。今年过年,我们再也不催你回家了,我们准备把嫂子和孩子接过来,在村里一起陪你过年”。沈浩,请相信我们,我们会像你一样,心里揣着群众,扑下身子干事,把你描绘的蓝图实现,小岗村一定会越来越富,越来越好。(发言者为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副书记)
沈明儒:我见五弟流过三次泪
报告团成员,沈浩同志哥哥、安徽省萧县杨楼镇人大主
席沈明儒同志。
我是沈浩的四哥,沈浩是我的五弟,五弟去世已经两个多月了,可我一直没有回过神来,时时都在思念五弟。五弟从1984年考上铜陵财专,到毕业工作至今,离开老家已经26年了。这26年间,我们兄弟俩每年也只见几次面,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到小岗工作期间我见到的三次流泪。
第一次见五弟流泪是在2004年“五一”。那时,五弟刚到小岗村任职不久。五一节前,他给我来了个电话,和我商量说:“四哥,我在小岗,工作千头万绪,担子很重,今后恐怕
一、两个月都难回家一趟,你弟妹工作又忙,平常老娘一个人在家里,我真是放心不下,我想把老娘送回老家,托付给你们照顾。”我说那好啊,老娘从96年以来就一直在你家生活,我们早该尽尽孝了。五一节,我夫妻俩到合肥接老娘。五弟依依不舍。在装好东西临上车的时候,五弟说:“老娘,儿子到小岗去工作了,一时不能好好照顾您,请您到我哥那过一段时间,等我任职回来再去接您。”说完,他扑通一声跪倒在老娘面前,给老娘磕了个响头。等抬起头时,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接着,他又走到我家属面前,深深的鞠了一躬,说:“四嫂,老娘就拜托你和四哥了。”车子开动了,五弟招着手,喊着:“老娘,老娘,保重啊”。呜呜地哭了。
五弟是出了名的孝子,对老娘点滴的事都很注意。参加工作以后,每年春节回家,五弟总会换上一些5块、10块的零钱,塞在老娘枕头底下。晚辈们来给老娘拜年,老娘就顺手抽出一张,送给晚辈当压岁钱。这个时候,老娘最开心,五弟在旁边看着,也是眉开眼笑。老娘回萧县后,五弟每次来看她,不是帮老娘梳梳头,就是帮老娘洗洗脚,晚上,就睡在老娘床边的沙发上,陪老娘说说话。我能看得出,五弟真是舍不得离开老娘呀。去年春节,五弟用手机给老娘照相。我问做啥用,他说要把老娘的照片设置成手机墙纸,想老娘的时候,就看看。在整理五弟遗物时,我们一家人看到这部手机上老娘的照片,都忍不住地哭了。
第二次见五弟流泪是在2008年春节。五弟一家回老家过年。除夕晚上,我们兄弟几家在一起吃团圆饭。饭桌上,我三哥的儿子问五弟:“小叔,听说明年你们小岗要上不少大项目,能不能介绍点工程给我做做,总比我在外面给别人打工强。”五弟听了,把筷子一放,严肃地说:“这可不行。组织上派我到小岗任职,是让我把小岗经济发展上去,带领小岗人民尽管富裕起来,而不是给自己家人谋取私利的。这个忙我不能帮!”当时叔侄俩争得面红耳赤,饭桌上的气氛很尴尬,我三哥、三嫂也很生气。吃完年夜饭,一家人便不欢而散。在守年夜时,五弟说:“四哥啊,不是我不想帮家里,是我不能帮啊!这个口一开,小岗的干部、群众会怎么看我,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做?小岗这几年的发展不容易啊,都是我们拼出来、累出来的呀。你看,虽然你比我大5岁,可你的头发还很黑,我的头发基本全白了。”看我纳闷,五弟说:“四哥啊,我现在的头发,那是染黑的呀!”说着,他用手扒开头发,“看,头发根都白了吧?”我瞧着,鼻子一酸,心疼的不得了。便劝五弟,你不但头发白了,人也瘦多了。如果太累,等干完这一任就回厅里吧。五弟沉默了一会,说:“小岗的发展已迈上了快车道,干完这一任,如果组织上要我留下,我决心再干个三、五年,带领小岗人把农村改革第一村建设成全国的经济强村和人民富村。如果组织上决定让我回去,我也要当一个小岗的名誉村主任或是顾问。小岗人按手印留我,这个名村的发展需要我,我真的舍不得离开小岗啊!可是我对家庭亏欠得太多了,四哥啊,我真正理解了‘不能两全’的含意啊!我对不起这个家!”说到这里,五弟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第三次见五弟流泪是在2009年3月7号。两年前,五弟夫妻俩因工作太忙,把女儿送回萧县老家读高中。小侄女从省城来到偏僻的县城,特别想家,想爸爸、想妈妈。3月7号这天是她的生日,听说爸爸今天要来学校陪她过生日,特别高兴。放学铃一响,便跑到学校门口张望。可左等右盼,到了中午12点,还没见到五弟的身影。小侄女很不高兴,小嘴撅得老高。她问我:“四伯,爸爸会不会又不来了呀。”就在这时,五弟给我打来电话,说,原计划今天能早点赶到萧县,但上午又接待了两批客商,可能要晚到了,让我和小侄女再耐心等会。快1点的时候,五弟终于赶到了。我们简单地吃完饭,便来到学校操场的草坪上,切生日蛋糕。小侄女显然还在生气,撅着嘴一句话都不说。五弟为了哄女儿开心,做了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举动。他说:“乖女儿,快别生气了,看爸爸给你露一手。”说完,五弟竟然在草坪上翻起了跟斗。毕竟是40多岁的人了,几个跟斗翻下来,累得坐在地上直喘气。小侄女看着,再也忍不住了,跑到五弟面前,叫了一声:“爸,爸,我想你呀,就是想你!”便抱着五弟哭了起来。五弟的眼睛也潮湿了,他搂着女儿,一边给女儿擦眼泪,一边嘱咐着女儿„„上课铃响了,父女难舍地分了手。五弟看着女儿抹着眼泪跑回教室,转过身来时,也是泪流满面了。他带着哭声跟我说“四哥,晚上我还有会,我回小岗了。”
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是儿女的大靠山。在五弟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小侄女泣不成声地说:“以前爸爸再忙,每年还能见上几次,以后我再也见不到你了,我的好爸爸!”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却看到了五弟的三次流泪。我明白,五弟的泪水中饱含着对慈母的眷恋和孝敬,饱含着对妻女的柔情和疼爱,饱含着对农村、农民的热爱和牵挂。五弟,你放心的去吧,老娘那里我们替你尽孝,女儿那里我们替你弥补父爱,至于你未竟的事业,一定会有许多像你一样的好党员、好干部来完成,一定会把小岗建设得更加美好!(发言者为沈浩同志哥哥、安徽省萧县杨楼镇人大主席)
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夏树:立在农民心中的丰碑
报告团成员,《农民日报》驻安徽记者站站长夏树同志。
6年跟踪采访沈浩,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去凤阳、去小岗,去寻觅鲜活的新闻素材。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是去送沈浩最后一程。
淮水含悲,古城动容。从灵堂到殡仪馆,从殡仪馆到小岗村公墓,成千上万闻讯赶来的群众,神情凝重,泪眼模糊。
“沈书记一路走好”、“沈书记永远和小岗在一起”„„一幅幅白底黑字的挽幛,寄托了凤阳人,寄托了小岗人,寄托了农民兄弟,对这位村书记的崇敬与哀思。
78岁的大包干带头人严立昆身患重病,在家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来到县城殡仪馆,要看沈浩最后一眼:“他是为我们小岗累死的,就是爬我也要来送送他!”“孩子啊,我来接你回家!”
年近7旬的杜永兰大妈,老伴住院急需一笔医药费,沈浩答应私人借给他。6号早晨6点多钟,大妈急着找沈浩拿钱,却发现这个日夜为小岗村操劳的书记,再也没有醒来。大妈在灵堂里哭哑了嗓子:“老天啊,怎么死的是沈浩,不能拿我换他吗?”
为了把这震撼人心的场面定格成永恒,我流着泪水穿行在送行的人群中,用颤抖的手一次次按下快门。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我内心也在不停的追问:沈浩,一个从省城来的选派干部,为什么能赢得老百姓如此的爱戴?
记得有一次,沈浩在小岗给我打电话,托我给他女儿买一些学习资料。他说话时声音低沉,我问他怎么了?他说刚刚接了女儿的电话,女儿告诉他,学校开家长会,同学问她,你是不是没有爸爸?
沈浩,去小岗村的那一年,上小学5年级的女儿找出一张自己的照片,在背面写道:“我爱你爸爸。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还有别做贪官呵!”女儿对爸爸说:“到了乡下,想我的时候,你就看看这照片。”就这样,沈浩怀揣着女儿的照片去了小岗,一干就是六年。
沈浩,他把对女儿的深深父爱,献给了小岗村的孩子们。改造村小学、建幼儿园,沈浩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对困难户的孩子们更是格外牵挂。一次在小岗村采访,村民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2005年7月的一天,下着瓢泼大雨,沈浩一手打着雨伞,一手提着奶粉,来到村民韩需要的家里,屋里嘀哒嘀哒地漏着雨水。出世才几个月的孩子韩星晨没有奶水吃,在床上哇哇直哭,孩子的奶奶急得团团转。沈浩说:“快拿开水来,冲奶粉给孩子喝!”孩子喝奶时小手紧紧地抓着碗边,沈浩见了,心头一热,伸手摸摸孩子的小脸蛋,用他的家乡话说:“我的孩啊!以后你的奶粉我包了!”
沈浩去世后,小星晨的奶奶把一张沈浩的彩色照片,揣在自己的怀里,没事就拿出来看看。一边看一边流泪。我在采访大娘时,她说:“等到我孙子长大了,我要跟他讲,是村上的书记买奶粉,给你喂大的,我们一家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掉他的恩情!”
2005年12月中旬,我去小岗。走进村西头那间十多个平米的房间里,一张桌子、一盏台灯、一个书柜、一张床,洗过的、没有洗过的衣服都堆在椅子上。
沈浩在合肥有一个温暖的家,爱人在银行工作,家里四室一厅的房子。可沈浩,竟然在这墙皮都已经脱落的小屋里,住了一年又一年,有时夜里停电,回来连口热水都喝不上,一身泥一身汗,想洗个热水澡都难啊!可沈浩把这艰苦看成是对自己的磨练。他在日记中写道:“这几年在小岗,虽然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作为丰富人生的一个平台,使自己得到锻炼,这是花钱都买不到的!”
2006年,是沈浩到小岗村的第三年,按照省里的规定,到年底他就可以回省城机关工作了。国庆节前我去凤阳,和他有过一次长谈,他第一次在我面前流泪,说到动情处,甚至哭出声来。
他说,女儿眼看就要中考了,我不能在跟前辅导她。我从小就没了父亲,是老母亲把我拉扯大,现在老人家快90岁了,这一老一小都需要我照顾。可眼下小岗村新一轮改革刚刚开始,小岗村的快速发展刚刚起步,老百姓盼着我们这些干部,带着他们往前走啊!
一个多月后的11月5号,安徽省委欢送第三批选派干部,沈浩又站在了队伍里。出征的中巴车就要启动时,我从车窗外跟他打招呼,他望望我,一声不吭,把脸转了过去。
沈浩,在亲人与小岗村百姓的天平上,又做出了一次新的选择。沈浩,你这一去,又是一个三年啊!
2008年初,“中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揭晓,沈浩荣获唯一的特别奖。我在采访时了解到,最让评委们感动的是:沈浩带领乡亲们,在穿村而过的京沪铁路上架桥。
我知道,由于京沪铁路隔开了307省道与小岗村的联系,从凤阳县城去小岗,要绕道20多公里,还要过一个铁路下穿桥,装集装箱的卡车无法通行,小岗村要招商引资,发展工业,这无疑是最大的瓶颈!
可是,要想在川流不息的京沪铁路线上架桥,谈何容易。沈浩却说:“如果没有困难,还要我们这些干部干什么?”他迎难而上,四处奔波,终于把上海铁路局的总工程师请到了小岗。铁路部门的领导说:“我们被沈浩同志那股子韧劲感动了!”
在小岗村铁路高架桥合龙的时候,京沪铁路蚌埠至南京段,整整停运了40分钟!一“桥”飞架,小岗村快速通道打通了,乡亲们奔走相告。
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说:“要不是上头给我们小岗,派来了沈浩这样的好干部,这座桥,还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呢!”
是啊!安徽省委从2001年开始,分三批选派了1.2万名机关干部到村任职,目前又在选派第四批。每次到乡村采访,我都深深地感到,这项工作,为年轻干部成长,搭建了重要平台,为改变农村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沈浩,就是这一万两千名选派干部群体中的优秀代表!
六年的拚搏,沈浩把全部的心血献给了小岗;沈浩的猝然离去,更让小岗村民肝肠寸断。
2009年11月17日,农历十月初一,这是小岗祭奠先人的日子。这一天清晨6点多钟,风雪交加,58岁的村民殷广勇,特意穿上沈浩生前送给他的衣服,背上驮着一个5岁、手里牵着一个7岁的孩子,走了一个多钟头,才赶到离他家七里多路的小岗村公墓。
爷仨跪在沈浩墓前,殷广勇一边烧纸一边哭:“沈书记,你不嫌我家穷,逢年过节都是你去看我,今天我们爷仨来看你!我们一家人离不开你啊„„”他嘱咐两个孩子:“你们以后每年都要来给沈叔叔上坟,他是我们家的恩人啊!”
沈浩,就这样,永远留在了小岗村,就这样,永远留在了小岗老百姓的心中!(发言者为《农民日报》驻安徽记者站站长)
第三篇:学习沈浩
‚60后‛的沈浩,‚80后‛的我
广顺街道柳坝村主任助理 周浩
沈浩离开小岗村的时候只有46岁,我来柳坝村的时候才26岁;他比我大20岁,因为他是‚60后‛,我是‚80后‛;我们都是普普通通的村官,他是下派干部,我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说起‚60后‛,我的第一个印象就是‚60后‛的人出了不少省部级的高官,好几十个老板在胡润的财富榜上有名,他们年轻务实,成绩斐然,且富有个人魅力是当代社会的中坚力量,主导了社会发展的方向,占据了社会高层的地位,对我来说那是可攀而不可及的境界,那是属于他们那代人的骄傲。沈浩是安徽省财政厅的干部,按照做官的途径,如今很有可能也是省部级的官了;按照做事的途径,他很乐意在‚广大农村、大有作为‛,这一待就是六年,最终永远的留在了小岗村。
‚80后‛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你们80后的怎么怎么‛,‚你们80后的不知道什么什么‛。由于80后所经历的特殊历史背景,我们在人们眼中一直没有很好的印象,如被称‚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现在这群青年充满着爱国、思辨、正义、人性的积极思想,并开始思考起民族荣誉国家前途,如今日渐成熟进入社会希望有所担当。在这个背景下,我选择了和沈浩一样的路,到农村去。
‚60后‛的沈浩出身于农村,经历了文革、高考、改革开放,骨子里社会责任感极强,在他读书期间写的日记中可见一斑。他的性格和他们那代人一样,血气方刚的年龄正好处于改革开放的初期,拼搏、上进、善于思考,思考着道德与理想,思考着任劳与任怨,思考着索取与奉献。思想上的进步决定了他在小岗所工作的一切。如今‚80后‛的我出身于城镇,度过了没有高科技围绕、没多少物质生活享受却简单充实的80年代,以及率先跨入的信息新时代前沿接触新生事物的90年代,最后带着理想在新千年做着和沈浩一样的工作。
相差20年,沈浩和我没有什么不同,‚60后‛有着才华、稳重,‚80后‛有着聪慧、激情。但是同样是基层工作人员,为什么他到村工作能给小岗村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什么他那么深得群众信赖?为什么他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能感染整个社会?我不断在各种媒体上搜索沈浩的事迹,学习他办的事、说的话、写的字。他的事迹很平凡,平凡的就像一潭湖水,他自己只是其中的一滴,但是汇聚成河、敛聚成川。沈浩年轻时代的偶像是蒋筑英,在他的日记中曾经写道:‚他并没有因为自己是一个丰富知识的拥有者,对人民有贡献,不屑做一些‘凡人小事’。在他的身上,知识的丰厚与道德的高尚相映生辉。‛从小事做起,从群众身边的小事做起,并且从不间断,这些闪耀着为人民服务的党性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的人性的光辉是他六年如一日,辛勤工作的写照。
‚60后‛的沈浩给‚80后‛的我们上了一课,他就是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力量,那是他心系的小岗情结,质朴的为民情怀和无私的大爱无疆。‚80后‛的‚村官‛要‚60后‛的沈浩那样: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政治品质,心系群众、服务人民的公仆情怀,锐意改革、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扎根基层、勤奋敬业的工作作风,舍已为公、无私奉献的崇高境界,严于律已、清正廉洁的高尚品德。
‚80后‛的‚村官‛要‚60后‛的沈浩那样把‚为官一村,造福一村‛作为自己最大的最求,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清清白白做人,坦坦荡荡做事;敢于直面困难,持之以恒的开展工作;放下架子、扑下身子,进村入户,接触群众生活,了解农村生产生活,甘当一名小学习生、一名聆听着,加深与农村群众的感情,掌握农民的需求和思想动态;努力学习科学发展观、树立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
第四篇:学习沈浩
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进一步开展“远学沈浩,近学徐师龙”活动的实施方案 各党组织: 自向沈浩、徐师龙两同志学习活动开展以来,沈浩。徐师龙两同志一心为民、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解放思想、锐意改革的创新精神,扎根基层、埋头苦干的实干作风,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团结农民、带领百姓的群众工作能力在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在镇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对照沈浩、徐师龙这两面镜子,找差距、查不足,谋思路、定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各项工作,有力地推动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
为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进一步把沈浩、徐师龙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对照沈浩、徐师龙同志,学习先进见行动,立足岗位作贡献,切实把“远学沈浩、近学徐师龙”活动不断引向深入,经镇党委扩大会议研究决定,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活动目标
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创先争优活动为统领,按照镇党委部署要求,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形式,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着力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激励党员干部做好本职工作、争创一流业绩、服务人民群众、促进社会和谐。通过活动的开展,培育和涌现一批苏南式的先进基础党组织和沈浩、徐师龙式的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
二、活动安排
1、组织开展“学习沈浩、徐师龙,我为xx发展献一策”活动。广泛收集民意,为xx经济社会发展献谋献策,贡献力量。
2、在全镇范围组织开展“学习沈浩、徐师龙,我们怎么干?”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推动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转变作风,努力形成人人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局面。
3、组织开展创先争优理论研讨活动。紧密联系XX实际,深入开展理论研讨活动,为创先争优活动提供理论支持,进一步营造浓厚氛围。
4、组织开展机关效能建设“优质服务窗口”创评活动,以“更快捷、更简化、更方便”为目标,将文明行业、文明窗口评选活动和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内容纳入行风、政风评议考核体系。
5、在机关干部中组织开展“学习沈浩、徐师龙、争做群众贴心人”活动。选派农技专家和法律、文化、卫生、教育服务群众志愿队,服务农村,提供法律、医疗、教育、文化及农技支持,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6、开展大走访大调查活动。春节前,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开展一次大走访和大调查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慰问困难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广泛征求群众和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帮助基层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三、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沈浩、徐师龙同志的事迹和精神是党员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动写照,更是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最直接、最生动的宝贵教材。全镇上下各级班子,各级领导同志尤其是各地各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要高度重视学习活动,把此项活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工作日程,注重参与,深度推进。
2、注重结合。一要把学习活动与贯彻落实党委三届一次会议精神结合起来,转化为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的具体行动,为实现“十二五”目标开好头、起好步。二要把学习活动与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活动、创先争优“3+ X”行动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推进科学发展、奋力创先争优。三要把学习活动同转变干部作风、提升机关效能结合起来,以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和精神教育广大干部,促进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和机关效能的进一步提升。四要把学习活动同各自业务工作结合起来,以典型为旗帜,以先进为榜样,立足本职、埋头苦干、比学赶超、争创一流,以学习活动促进工作开展,以工作成绩检验活动成效,切实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
3.务求实效。沈浩、徐师龙同志的先进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生动回答了新形势下基层党员干部如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加强党性修养、永葆先进性,如何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本领等重要课题。各级党组织要通过学习,积极引导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时刻把人民群众放在心坎上,始终把提速前进、跨越崛起作为第一要务,找准结合点、着力点,使学习过程转化为实践过程,务求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
XX镇委员会
主题词:创先争优 学习活动 沈浩 徐师龙 实施方案 XX镇党政办公室 2011年5月16日印发
(共印35份)
第五篇:学习沈浩专题文档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月13日电 今天下午,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各主办单位的负责同志、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北京、河北基层党员干部代表和学生村官代表700多人共同聆听了这场报告会。在报告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组织部部长李源潮发表讲话。他在讲话中说,“沈浩同志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涌现出来的生动典型。他为我们党员干部立了一面镜子,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应该和他对照,想一想应该怎样对待群众、怎样对待组织、怎样对待责任、怎样对待人生。”
以下为讲话全文:
做一个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
——在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的讲话
(2010年1月13日)
李源潮
刚才,我们共同听了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我和大家一样,思想受到了教育,心灵受到了净化,精神得到了洗礼。我们为小岗村有这样的好书记,我们党有这样的好干部而感到骄傲。
沈浩同志的最大特点是对人民群众有感情。小岗村的男女老少无不称他是“好人”。他从省财政厅到小岗村担任书记,6年的道路很不平坦。他刚到小岗村的时候,说风凉话的、挑毛病的、出难题拆台的,天天都有。但是,沈浩全心全意、任劳任怨、没日没夜、无私无畏地为老百姓干好事、干实事,用真情实意感动群众,终于把小岗村团结起来,使小岗村的发展走上了20年没有走上的快车道。小岗村的村民两次集体按手印不让他离开;在他因积劳成疾、猝然倒下之后,村民们又第3次按手印请求上级把他永远留在小岗。我去小岗村调研沈浩同志事迹时,听到村民讲得最多的就是“我们离不开沈书记”。能让人民群众感到离不开,这是一个党组织书记能达到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基层干部取得的最大政绩。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对沈浩说的,这是群众对党的干部的最大褒奖。
沈浩同志是一个在学生时代就入党的共产党员。当他所在的机关因机构改革分流干部的时候,他主动报名去参加学习。当省级机关组织万名干部下农村的时候,他主动报名去当村官。他明知道小岗村条件艰苦、矛盾复杂,但他义无反顾地住进了小岗村,与小岗村的群众同劳动、同生活、同命运。他犯过难、生过病、挨过打,但他都忍了,因为他把这看作组织交给他的任务。他把自己定位为一个不仅要呕心沥血、而且要忍辱负重的人民公仆。沈浩同志上有90岁的老母,是出名的孝子,下有稚女爱妻,平日感情很深。但当组织上根据小岗村民要求希望他再任3年村书记的时候,他无怨无悔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离别老母、妻女,留在了小岗村。他是一个真正的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的共产党员。
沈浩同志是一个最基层的农村干部。他官不大,责任却很大,几千号人的吃穿住行都要看他的能耐。他把这种责任化成一种动力,解放思想、坚持原则、解决矛盾、干事创业,带领小岗村民进行二次改革,改变了“一夜越过温饱线,二十年年过不了富裕坎”的困境,给小岗村民带来了希望和盼头。他是在为人民负责的信念支撑下,为群众办事,为群众造福,为人民群众鞠躬尽瘁的。他是一个真正向人民负责的基层干部。
沈浩同志是一个在省级部门当中名不见经传的机关干部。但是他把到农村基层工作当作“干事创业的机会”,把到小岗村当书记看成是“组织的信任和赐予,是花钱买不到的责任和荣誉”。他扑下身子和小岗村人民一道吃苦,“为小岗把心都操碎了”。他的一片真心,换来小岗村民的一片真情。他的艰苦奋斗,使他荣获全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全国百名优秀村官”等光荣称号。从他的日记当中我们看出,他在奋斗和付出中感受到了人生之乐,体会到了人生的价值。知情的人都说“沈浩改变了小岗,小岗也造就了沈浩。”沈浩在小岗的成长奋斗史,为广大机关干部展示出一条到基层锻炼成长的人生之路。
沈浩的成长与社会的鼓励是分不开的,沈浩的身后站着许多“好人”。他的母亲临别时叮咛他要:“听党的话,完成好组织交办的事”;他10岁的女儿在他临去小岗村时给他寄语:“爸爸我爱你,别做贪官”;他所在单位领导在他最难的时候到小岗看望他,帮他解决发展中的难题;他的派出机关在他农村任职期间提升了他的职级„„。这些都是沈浩在小岗村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动力。可以说,沈浩是我们这个社会和时代造就的英雄模范。
沈浩同志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涌现出来的生动典型。他为我们党员干部立了一面镜子,所有的党员、干部都应该和他对照,想一想应该怎样对待群众、怎样对待组织、怎样对待责任、怎样对待人生。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农村基层干部,要以沈浩同志为榜样,牢记宗旨、一心为民,开拓进取、踏实干事,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努力做一个让人民群众离不开的好干部。
沈浩介绍:沈浩生于1964年5月,安徽萧县人,198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在安徽省财政厅参加工作。2004年2月,他积极响应省委号召,作为第二批选派干部来到凤阳县小岗村。在小岗村任职近6年来,沈浩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在广大干部群众心中竖起了一座巍峨的丰碑。报告团成员:安徽省凤阳县县委书记马占文同志、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副书记赵家龙同志、沈浩同志哥哥、安徽省萧县杨楼镇人大主席沈明儒同志、安徽省财政厅办公室主任朱长才同志、《农民日报》驻安徽记者站站长夏树同志等。
马占文:他带领小岗人走上了致富路
报告团成员,安徽省凤阳县县委书记马占文同志。
2004年2月,沈浩作为安徽省直机关优秀年轻干部,被选派到我县小岗村担任党支部第一书记。那一年他在日记里写到:“只要小岗能繁荣,村民们能得到实惠,就是献出生命也无怨无悔” 一朝越过温饱线,二十年没跨进富裕门,这是当年沈浩来到小岗村时听到最多的一句话。20多年过去了,为什么当年改革的先行者迟迟没能走进发展先进者的行列?小岗村的崛起之路到底在哪里?刚刚上任的他彻夜难眠。他走进每个农户的家门,细心倾听乡亲们的心里话。他紧紧抓住村党组织建设这个关键,迅速调整充实了村两委班子。他还带领“大包干”带头人、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先后到大寨、华西、南街等名村考察,解放思想。
视野开阔了,思路也就打开了。要继续改革,再闯新路逐渐成为小岗人的共识。筑巢引凤、发展现代农业、红色旅游和特色工业是小岗崛起的希望之路。2006年初,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发表后,沈浩便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向县里提出要引进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希望得到县里的支持,不久县里专门出台了一个鼓励大学生到小岗村创业的政策文件,可是那时的小岗村交通很不方便,生产生活条件都比较差,还是让大学生们下不了决心。沈浩连续四次到学校去动员,介绍中央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部署和重大政策机遇,描绘小岗村发展的美好前景,还结合自己到小岗工作的切身体会和他们一起谈论人生的价值,请大学生们到小岗去参观。他对生活的热情、对人的诚恳、对待工作的认真态度和果断的做事风格给大学生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就有三名大学生来到小岗创业,带动八户村民建起了35个大棚。第二年又发展到35户179棚。引进大学生到小岗创业,激发了小岗人创业致富的热情,小岗村现代农业终于迈出了新的步伐。
作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小岗村历来是媒体和社会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小岗干部的特殊压力。为了加快小岗农业产业化步伐,2006年,沈浩引进了一家养殖公司到小岗发展规模养殖,需要流转一部分土地,并鼓励农户以土地入股,可是刚刚开始丈量土地,就有媒体报道说小岗村要重走集体化道路,一时间外界议论纷纷,各方高度关注,调查组走进小岗、媒体跟踪报道、专家学者前来求证,可谓山雨欲来风满楼,仿佛他的改革是在否定大包干。那时候他的思想压力特别大,我去小岗看他时,他的嘴上都起了泡,嗓音也有些沙哑,他问他怎么看待这些议论?他说:“大包干以来,党中央一直关注小岗村的发展,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只有坚持工业化和城镇化才是富裕小岗村的出路”。他说:“当年的大包干是改革,现在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也是改革,改革总是要承担风险的,当年搞大包干难道没有风险吗?只要能使小岗村富裕起来,别说这点儿误解和委屈,就是献出生命我也愿意。”那次他握手的力量特别大,我知道那是他继续改革的信心和决心。
土地流转为发展小岗现代农业奠定了基础,也为发展工业创造了条件,沈浩有了更大的设想,他要进一步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要把小岗村发展成一个中等规模的城镇,要建设小岗工业园区,将来小岗品牌要资本化,甚至上市,用小岗拉动整个凤阳东部经济发展。他说:“小岗这个金字招牌擦一擦就能放光”。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这一年,小岗以无形资产合作的第一个工业企业——小岗面业正式落户。2007年11月,新的小岗村总体规划通过了省级评审,小岗村城镇化步伐迈出了第一步。
2008年9月30日,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小岗村,当总书记得知沈浩是在圆满完成三年选派任务后被村民自发按手印挽留下来连任的,高兴地勉励他说:“群众拥护你,这是对你最大的褒奖”。后来沈浩激动地告诉我:“那一瞬间,我什么辛酸和委屈全都没有了,我感到浑身充满了力量。”
沈浩在日记中写道:总书记到小岗来对我们既是荣誉又是动力,小岗村是农村改革的发源地要不断创新。不久,他和大家共同研究制定了建设四型小岗村的发展目标,提出要利用五年时间把小岗村建设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村,城乡统筹的先行村,制度创新的试验村,文明和谐的新农村。作为村党委主要负责人,沈浩一直紧紧抓住村党组的建设这个关键。在学习实践活动中,他根据村民的意见和建议,认真制定整改方案,提出了小岗村重点工作责任分工和完成实现制度,大大提高了村两委班子的工作效益,赢得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为了引进好的项目,沈浩东奔西走,千方百计宣传推介小岗,今年元月5日,美国GLG集团董事局主席专门来到小岗村,沈浩早早跑到村口不停张望。张博士说,当我握着他冰冷的手,看到他热切的目光时,我的心被他深深打动了,后来总投资1.5亿元落户到了小岗村,这是小岗村发展最快的6年,6年来小岗村家家住上了新房,这是小岗村村容村貌变化最大的6年。更重要的小岗村的村民信心更足了,如今小岗村已经成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小岗葡萄供不应求,小岗牌民用甜菊糖等项目一天天竣工。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沈浩却累了,倒在了他住了6年的小屋里,倒在了他无限热爱的那片土地上,离开了他无法割舍的小岗村父老乡亲,作为农村基层组织的带头人,他忠诚履行了一心为民的宗旨,他发扬了艰苦奋斗,扎根基层的实干作风,他弘扬了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他具有团结农民,带领百姓的群众工作本领。他是当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农村基层干部的杰出楷模,是机关干部下基层为群众服务的先进榜样,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涌现出的生动典型。在他倒下的地方,必定会有更多的人继续坚定地走下去,在广袤的田野上,必将会有千万个沈浩带领群众奔向富裕安康的明天。(发言者为安徽省凤阳县县委书记)
赵家龙:群众心中的好书记 报告团成员,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副书记赵家龙同志。
作为沈浩的助手,我和他朝夕相处,几年来,一同走过的风风雨雨让我俩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2009年11月6号早晨6点50分,是一个让我永生难忘的时刻,快来人,快来人呀,沈书记不行了。突然听到村民撕心裂肺的哭喊,我不顾一切跑到床前“老沈、老沈,你怎么了?”可无论怎么呼喊他再也没有醒来。医生说是心源性猝死的症状。我突然想起8月21号,我和沈浩从江南大学办事返回的途中,他对我说,最近老感到胸口闷得慌,我劝他到医院看看,他说等忙过这阵子再看吧。我也就没有再催他去看病。就是这么一个疏忽,让我深感愧疚,沈浩我的好兄弟,为了小岗村你累坏了身子,操碎了心,你这一走我怎么向你的家人交代?临走时,你的手还紧压住胸口,案头还摆放着11项工作的完成时限表。我知道你是舍不下小岗。
6年前,沈浩刚来到小岗村工作那会儿,有村民议论,省城来的干部是来镀金的吧,可沈浩却笑呵呵地走访农户去了。时不时碰到冷眼他也从不生气,特困户关友林一家,家属和两个孩子有精神病,没人操持家务,家里苍蝇飞来飞去,一般人都不愿意去他家。沈浩知道后,特地去他家看看,快中午时沈浩说“就在你家吃饭,你们吃什么我就吃什么。”一盘烧青菜,一碗米饭,一顿最简单的午饭,拉近了沈浩和村民心中的距离。他跑田头走农户,渴了喝口凉水,走访群众,为特困户办了低保,修建了住房。渐渐地村民们和他拉起了家常,有村民说“集体资产长期被少数人占用,很多人有怨气”,沈浩问清了原委,他知道这是小岗村在看他敢不敢碰硬,能不能实干。对此他直面矛盾,不回避,三番五次作工作,甚至通过法律途径最终收回了集体资产。为了推进工作,为了坚持原则,沈浩还承受了很多的委屈,小岗人慢慢地接纳和信任了这位新来的书记。
在小岗工作生活了6年,沈浩的房门从不上锁,他睡觉了也不插门,村民只要找他,不论白天黑夜随时可以走进他的房间。2008年3月,新合并的小岗村面积和人口都扩大了10倍,来找沈浩办事的人更多,他一天睡不了几个小时的觉,我们看他太累了,心疼他,就背着他一合计,在他住处的楼梯口焊了一道铁门,就是想让他睡个安稳觉,没想到他说“装这个干吗,乡亲们来找我肯定有事,安上铁门不就和村民隔开了吗。”我感到了老百姓在沈浩心中的分量有多重。
这扇铁门自打装上从来也没有锁过,就一直敞开着。6年里,他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回家的时间总共不到100天,一心扑在小岗村的发展上。他给困难户送粮送油,陪五保户过年,他和群众谈心,坐在一条板凳上。去年2月底,在落实引进企业GLG农产品深加工项目时,用地范围内有204座坟墓需要迁出。在农村,迁坟是一个家族的大事,更是基层工作的难事。为了稳妥做好这项工作,沈浩带着我们逐户去做思想工作,并且还栽上松树。有一个延续两百多年的家族墓地,这家人认为这是块风水宝地,不愿迁移,沈浩就带着我们一家一家做工作,老人们想不通就做年轻人的工作,再由年轻人劝说家里的老人,又请有威望的长辈劝说,群众的思想工作终于做通了。他们说沈书记处处为我们着想,小岗搞好了还不是我们得实惠吗,沈书记我们听你的。
很快,村里的男女老少扛着铁锹上了墓地,田野里这里一团那里一组,都是忙着迁坟的乡亲们。看到乡亲们跪在坟前跪拜,沈浩双手抱拳“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给你们鞠躬了。”沈浩深深地弯下了腰,他的眼泪和乡亲们的眼泪流在了一起,此情此景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农村基层干部在群众中赢得高度信任的强大力量。我们仅用了三天时间,204座祖坟就全部迁移完毕。GLG项目按时入住。6年来沈浩带领全体村民和干部埋头苦干,硬是把纸上的一幅幅蓝图变成了现实。18公里的小岗通道通往县城,大包干纪念馆迎来了八方宾客,路灯亮了,新的居民小区入住了,小岗村一天天在变化。可带领我们拼搏奋斗,为小岗村呕心沥血的好书记却永远离开了,把无尽的哀思留给了深深爱着他的乡亲们。
2009年11月12号是沈浩去世的第七天,也是农村讲的“头七”,我们原打算一大早就去墓地纪念他,可当天我们连续接待了好几批前来学习沈浩事迹的各地干部群众,一直忙到天黑才抽出身来,冒着雨来到他的墓地,在微弱的手电筒光下,我看到他的墓前早已摆满了水果、鲜花和烧了一地的纸钱。我默默地为他点上一支烟,对他说“好兄弟,你都看见了,大伙儿心里丢不下你呀,我们想念你。今年过年,我们再也不催你回家了,我们准备把嫂子和孩子接过来,在村里一起陪你过年”。沈浩,请相信我们,我们会像你一样,心里揣着群众,扑下身子干事,把你描绘的蓝图实现,小岗村一定会越来越富,越来越好。(发言者为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党委副书记)
沈明儒:我见五弟流过三次泪
报告团成员,沈浩同志哥哥、安徽省萧县杨楼镇人大主席沈明儒同志。
我是沈浩的四哥,沈浩是我的五弟,五弟去世已经两个多月了,可我一直没有回过神来,时时都在思念五弟。五弟从1984年考上铜陵财专,到毕业工作至今,离开老家已经26年了。这26年间,我们兄弟俩每年也只见几次面,而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到小岗工作期间我见到的三次流泪。
第一次见五弟流泪是在2004年“五一”。那时,五弟刚到小岗村任职不久。五一节前,他给我来了个电话,和我商量说:“四哥,我在小岗,工作千头万绪,担子很重,今后恐怕
一、两个月都难回家一趟,你弟妹工作又忙,平常老娘一个人在家里,我真是放心不下,我想把老娘送回老家,托付给你们照顾。”我说那好啊,老娘从96年以来就一直在你家生活,我们早该尽尽孝了。五一节,我夫妻俩到合肥接老娘。五弟依依不舍。在装好东西临上车的时候,五弟说:“老娘,儿子到小岗去工作了,一时不能好好照顾您,请您到我哥那过一段时间,等我任职回来再去接您。”说完,他扑通一声跪倒在老娘面前,给老娘磕了个响头。等抬起头时,泪水在眼眶里直打转。接着,他又走到我家属面前,深深的鞠了一躬,说:“四嫂,老娘就拜托你和四哥了。”车子开动了,五弟招着手,喊着:“老娘,老娘,保重啊”。呜呜地哭了。
五弟是出了名的孝子,对老娘点滴的事都很注意。参加工作以后,每年春节回家,五弟总会换上一些5块、10块的零钱,塞在老娘枕头底下。晚辈们来给老娘拜年,老娘就顺手抽出一张,送给晚辈当压岁钱。这个时候,老娘最开心,五弟在旁边看着,也是眉开眼笑。老娘回萧县后,五弟每次来看她,不是帮老娘梳梳头,就是帮老娘洗洗脚,晚上,就睡在老娘床边的沙发上,陪老娘说说话。我能看得出,五弟真是舍不得离开老娘呀。去年春节,五弟用手机给老娘照相。我问做啥用,他说要把老娘的照片设置成手机墙纸,想老娘的时候,就看看。在整理五弟遗物时,我们一家人看到这部手机上老娘的照片,都忍不住地哭了。
第二次见五弟流泪是在2008年春节。五弟一家回老家过年。除夕晚上,我们兄弟几家在一起吃团圆饭。饭桌上,我三哥的儿子问五弟:“小叔,听说明年你们小岗要上不少大项目,能不能介绍点工程给我做做,总比我在外面给别人打工强。”五弟听了,把筷子一放,严肃地说:“这可不行。组织上派我到小岗任职,是让我把小岗经济发展上去,带领小岗人民尽管富裕起来,而不是给自己家人谋取私利的。这个忙我不能帮!”当时叔侄俩争得面红耳赤,饭桌上的气氛很尴尬,我三哥、三嫂也很生气。吃完年夜饭,一家人便不欢而散。在守年夜时,五弟说:“四哥啊,不是我不想帮家里,是我不能帮啊!这个口一开,小岗的干部、群众会怎么看我,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做?小岗这几年的发展不容易啊,都是我们拼出来、累出来的呀。你看,虽然你比我大5岁,可你的头发还很黑,我的头发基本全白了。”看我纳闷,五弟说:“四哥啊,我现在的头发,那是染黑的呀!”说着,他用手扒开头发,“看,头发根都白了吧?”我瞧着,鼻子一酸,心疼的不得了。便劝五弟,你不但头发白了,人也瘦多了。如果太累,等干完这一任就回厅里吧。五弟沉默了一会,说:“小岗的发展已迈上了快车道,干完这一任,如果组织上要我留下,我决心再干个三、五年,带领小岗人把农村改革第一村建设成全国的经济强村和人民富村。如果组织上决定让我回去,我也要当一个小岗的名誉村主任或是顾问。小岗人按手印留我,这个名村的发展需要我,我真的舍不得离开小岗啊!可是我对家庭亏欠得太多了,四哥啊,我真正理解了‘不能两全’的含意啊!我对不起这个家!”说到这里,五弟的眼里流出了泪水。
第三次见五弟流泪是在2009年3月7号。两年前,五弟夫妻俩因工作太忙,把女儿送回萧县老家读高中。小侄女从省城来到偏僻的县城,特别想家,想爸爸、想妈妈。3月7号这天是她的生日,听说爸爸今天要来学校陪她过生日,特别高兴。放学铃一响,便跑到学校门口张望。可左等右盼,到了中午12点,还没见到五弟的身影。小侄女很不高兴,小嘴撅得老高。她问我:“四伯,爸爸会不会又不来了呀。”就在这时,五弟给我打来电话,说,原计划今天能早点赶到萧县,但上午又接待了两批客商,可能要晚到了,让我和小侄女再耐心等会。快1点的时候,五弟终于赶到了。我们简单地吃完饭,便来到学校操场的草坪上,切生日蛋糕。小侄女显然还在生气,撅着嘴一句话都不说。五弟为了哄女儿开心,做了一个我们意想不到的举动。他说:“乖女儿,快别生气了,看爸爸给你露一手。”说完,五弟竟然在草坪上翻起了跟斗。毕竟是40多岁的人了,几个跟斗翻下来,累得坐在地上直喘气。小侄女看着,再也忍不住了,跑到五弟面前,叫了一声:“爸,爸,我想你呀,就是想你!”便抱着五弟哭了起来。五弟的眼睛也潮湿了,他搂着女儿,一边给女儿擦眼泪,一边嘱咐着女儿„„上课铃响了,父女难舍地分了手。五弟看着女儿抹着眼泪跑回教室,转过身来时,也是泪流满面了。他带着哭声跟我说“四哥,晚上我还有会,我回小岗了。”
儿女是父母的心头肉,父母是儿女的大靠山。在五弟的遗体告别仪式上,小侄女泣不成声地说:“以前爸爸再忙,每年还能见上几次,以后我再也见不到你了,我的好爸爸!”
俗话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我却看到了五弟的三次流泪。我明白,五弟的泪水中饱含着对慈母的眷恋和孝敬,饱含着对妻女的柔情和疼爱,饱含着对农村、农民的热爱和牵挂。五弟,你放心的去吧,老娘那里我们替你尽孝,女儿那里我们替你弥补父爱,至于你未竟的事业,一定会有许多像你一样的好党员、好干部来完成,一定会把小岗建设得更加美好!(发言者为沈浩同志哥哥、安徽省萧县杨楼镇人大主席)
沈浩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夏树:立在农民心中的丰碑
报告团成员,《农民日报》驻安徽记者站站长夏树同志。
6年跟踪采访沈浩,已经记不清多少次去凤阳、去小岗,去寻觅鲜活的新闻素材。可万万没有想到,这一次,是去送沈浩最后一程。
淮水含悲,古城动容。从灵堂到殡仪馆,从殡仪馆到小岗村公墓,成千上万闻讯赶来的群众,神情凝重,泪眼模糊。
“沈书记一路走好”、“沈书记永远和小岗在一起”„„一幅幅白底黑字的挽幛,寄托了凤阳人,寄托了小岗人,寄托了农民兄弟,对这位村书记的崇敬与哀思。
78岁的大包干带头人严立昆身患重病,在家人的搀扶下,颤颤巍巍地来到县城殡仪馆,要看沈浩最后一眼:“他是为我们小岗累死的,就是爬我也要来送送他!”“孩子啊,我来接你回家!”
年近7旬的杜永兰大妈,老伴住院急需一笔医药费,沈浩答应私人借给他。6号早晨6点多钟,大妈急着找沈浩拿钱,却发现这个日夜为小岗村操劳的书记,再也没有醒来。大妈在灵堂里哭哑了嗓子:“老天啊,怎么死的是沈浩,不能拿我换他吗?”
为了把这震撼人心的场面定格成永恒,我流着泪水穿行在送行的人群中,用颤抖的手一次次按下快门。作为一个新闻记者,我内心也在不停的追问:沈浩,一个从省城来的选派干部,为什么能赢得老百姓如此的爱戴?
记得有一次,沈浩在小岗给我打电话,托我给他女儿买一些学习资料。他说话时声音低沉,我问他怎么了?他说刚刚接了女儿的电话,女儿告诉他,学校开家长会,同学问她,你是不是没有爸爸?
沈浩,去小岗村的那一年,上小学5年级的女儿找出一张自己的照片,在背面写道:“我爱你爸爸。祝你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还有别做贪官呵!”女儿对爸爸说:“到了乡下,想我的时候,你就看看这照片。”就这样,沈浩怀揣着女儿的照片去了小岗,一干就是六年。
沈浩,他把对女儿的深深父爱,献给了小岗村的孩子们。改造村小学、建幼儿园,沈浩不知费了多少心血,对困难户的孩子们更是格外牵挂。一次在小岗村采访,村民跟我说了这样一件事:2005年7月的一天,下着瓢泼大雨,沈浩一手打着雨伞,一手提着奶粉,来到村民韩需要的家里,屋里嘀哒嘀哒地漏着雨水。出世才几个月的孩子韩星晨没有奶水吃,在床上哇哇直哭,孩子的奶奶急得团团转。沈浩说:“快拿开水来,冲奶粉给孩子喝!”孩子喝奶时小手紧紧地抓着碗边,沈浩见了,心头一热,伸手摸摸孩子的小脸蛋,用他的家乡话说:“我的孩啊!以后你的奶粉我包了!”
沈浩去世后,小星晨的奶奶把一张沈浩的彩色照片,揣在自己的怀里,没事就拿出来看看。一边看一边流泪。我在采访大娘时,她说:“等到我孙子长大了,我要跟他讲,是村上的书记买奶粉,给你喂大的,我们一家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忘掉他的恩情!”
2005年12月中旬,我去小岗。走进村西头那间十多个平米的房间里,一张桌子、一盏台灯、一个书柜、一张床,洗过的、没有洗过的衣服都堆在椅子上。
沈浩在合肥有一个温暖的家,爱人在银行工作,家里四室一厅的房子。可沈浩,竟然在这墙皮都已经脱落的小屋里,住了一年又一年,有时夜里停电,回来连口热水都喝不上,一身泥一身汗,想洗个热水澡都难啊!可沈浩把这艰苦看成是对自己的磨练。他在日记中写道:“这几年在小岗,虽然吃了不少苦、受了不少累,但作为丰富人生的一个平台,使自己得到锻炼,这是花钱都买不到的!”
2006年,是沈浩到小岗村的第三年,按照省里的规定,到年底他就可以回省城机关工作了。国庆节前我去凤阳,和他有过一次长谈,他第一次在我面前流泪,说到动情处,甚至哭出声来。
他说,女儿眼看就要中考了,我不能在跟前辅导她。我从小就没了父亲,是老母亲把我拉扯大,现在老人家快90岁了,这一老一小都需要我照顾。可眼下小岗村新一轮改革刚刚开始,小岗村的快速发展刚刚起步,老百姓盼着我们这些干部,带着他们往前走啊!
一个多月后的11月5号,安徽省委欢送第三批选派干部,沈浩又站在了队伍里。出征的中巴车就要启动时,我从车窗外跟他打招呼,他望望我,一声不吭,把脸转了过去。
沈浩,在亲人与小岗村百姓的天平上,又做出了一次新的选择。沈浩,你这一去,又是一个三年啊!
2008年初,“中国农村基层干部十大新闻人物”评选揭晓,沈浩荣获唯一的特别奖。我在采访时了解到,最让评委们感动的是:沈浩带领乡亲们,在穿村而过的京沪铁路上架桥。
我知道,由于京沪铁路隔开了307省道与小岗村的联系,从凤阳县城去小岗,要绕道20多公里,还要过一个铁路下穿桥,装集装箱的卡车无法通行,小岗村要招商引资,发展工业,这无疑是最大的瓶颈!
可是,要想在川流不息的京沪铁路线上架桥,谈何容易。沈浩却说:“如果没有困难,还要我们这些干部干什么?”他迎难而上,四处奔波,终于把上海铁路局的总工程师请到了小岗。铁路部门的领导说:“我们被沈浩同志那股子韧劲感动了!”
在小岗村铁路高架桥合龙的时候,京沪铁路蚌埠至南京段,整整停运了40分钟!一“桥”飞架,小岗村快速通道打通了,乡亲们奔走相告。
大包干带头人关友江说:“要不是上头给我们小岗,派来了沈浩这样的好干部,这座桥,还不知道要等到哪一年呢!”
是啊!安徽省委从2001年开始,分三批选派了1.2万名机关干部到村任职,目前又在选派第四批。每次到乡村采访,我都深深地感到,这项工作,为年轻干部成长,搭建了重要平台,为改变农村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沈浩,就是这一万两千名选派干部群体中的优秀代表!
六年的拚搏,沈浩把全部的心血献给了小岗;沈浩的猝然离去,更让小岗村民肝肠寸断。
2009年11月17日,农历十月初一,这是小岗祭奠先人的日子。这一天清晨6点多钟,风雪交加,58岁的村民殷广勇,特意穿上沈浩生前送给他的衣服,背上驮着一个5岁、手里牵着一个7岁的孩子,走了一个多钟头,才赶到离他家七里多路的小岗村公墓。
爷仨跪在沈浩墓前,殷广勇一边烧纸一边哭:“沈书记,你不嫌我家穷,逢年过节都是你去看我,今天我们爷仨来看你!我们一家人离不开你啊„„”他嘱咐两个孩子:“你们以后每年都要来给沈叔叔上坟,他是我们家的恩人啊!”
沈浩,就这样,永远留在了小岗村,就这样,永远留在了小岗老百姓的心中!(发言者为《农民日报》驻安徽记者站站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