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马原课堂总结
编辑:夜色微凉 识别码:10-933323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03 15:49:21 来源:网络

第一篇:马原课堂总结

马原课堂总结

本学期的学习,让我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了一些基本的认识,对生活现象中的一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有了一些了解。

这门课的学习让我会用理性和价值两种维度去看待事情。这两种维度相互冲突,却又相互促进。如果只看效益,那么所有事物按照理性维度发展再好不过,但在这种缺少价值理念的维度下,公平性就很难得到保障。当下第三世界国家的慢慢撅起,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只用价值维度去衡量现在世界的发展,由第三世界国家长期从事低技术、低效益的原料生产和加工制造等行业,由发达的第一世界国家从事产品研发等行业,无疑会达到世界范围内的效益最大化。但长此以往,第三世界国家同第一世界国家的贫富差距会越来越大,甚至看上去会像两个不同的时代。在这样的发展轨迹下,第三世界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毫无胜算可言,这样的发展对于这些国家无疑是不公平的。但同样的,如果只看价值,虽然整体的公平性得到了保证,但整体效益却会大大下降。理性与价值的思考犹如拉着车前行的两匹快马,只有它们配合的好,才能使发展这辆车跑得又快又稳。在学习过后我认为,理性与价值维度的思考不仅可以用到整个世界的发展,它也可以用到一个国家,一个企业,甚至是个人的发展上,两个维度动态平衡,保持张力,才能使一个国家富强,一个企业兴旺,一个人有所成就。

同时这门课也让我从一个新的角度看到了科学技术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价值。作为一个工科生,我对科技本身是有着无限热爱的,但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科技却不仅是我眼中的炫酷好玩那样简单。我很赞同老师课上的观点——科技是一个企业,一个国家发展的核心。我觉得生活中很多现象中都体现了这一点,不论是发展成功的企业,还是在国际上地位较高的国家,他们大都掌握了某些十分尖端的科学技术。如果按照古典经济学中的观点,在市场的自由机制作用下,技术创新领域同其他领域的发展会是均衡的,不会出现资源在某个领域过度集中的现象,但实际却并非如此,其中人力资源的分配就有一些集中化的趋势。我认为人才的培养不像是机器零件的生产,不是缺什么就能造什么,人才的发展方向往往取决于人才本身的价值取向,当下的”经济热”就反应了现在人们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如果不对人们的价值取向加以引导,随着时间的发展,人才会慢慢的集中到虚拟的经济领域,从事科技研发的人会逐渐减少,实体经济的发展也会减缓。如果经济真的进入脱实向虚的发展,虽然国家看起来富裕了起来,但却始终犹如空心之木,不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在政策和价值导向上鼓励科技的发展,才能使企业真正的发展,国家迅速的撅起。

课程的学习也让我感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中几乎无处不在,从人们的实践思维方式到货币的作用,再到全球化的浪潮,事物的发展轨迹中都或多或少都有马克思原理的影子。马克思原理让我们用全面的眼光去审视事物的发展,而不是将问题完全的抽象化,也不是让我们去看待一个已经脱离应有社会属性的问题,而是在考虑了信息不对称、人的非理性等因素再去看待一个实际问题。随着课程的学习我也感受到马克思原理与中国的发展是配合的,它没有十分的好高骛远,而是指出了一条脚踏实地的发展道路。马克思原理不仅在经济与科技发展中给我国很好的平衡指导,而且也在发展同文化根基的相互作用上给我国明确的引领。同时马克思原理也对企及个人的发展给出了很好的指导,课堂上的讲华为的成功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相信国家、企业、个人在马克思原理的指导下会各方面平衡稳健地发展。

一学期的课程学习过后,我对马克思基本原理的认识还是浅显的,对一些深奥理论的理解依旧不够深刻,但从课堂上学习到的一些思维方法和看待事物的角度却会使我在未来的生活中受益匪浅。我想更多的原理和方法还需要我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去慢慢在实践中体会和发现。

第二篇:马原缩印课堂

1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C)A.马克思 B.马克思和列宁C.马克思和恩格斯D.恩格斯

2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 为社会主义 以 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3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性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

4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C)A.工业革命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 D.阶级斗争

5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A.彻底的科学性B.坚定的革命性C.自觉的实践性D.与时俱进 6整个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是(A)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学说D.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

7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D)。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B.辩证思维的方法C.实用主义的方法D.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8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C)A.只坚持不发展B.只发展不坚持C.既坚持又发展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

8.1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B)的基本问题A 唯心主义哲学B 全部哲学C 唯物主义哲学D 一部分哲学

9马克思主义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D)。A 实践性B 运动性C 客观性D 物质性

10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 1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D)A 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B 工人罢工和起义C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D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12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13时间是指(C)A物质运动的广延性B物质运动的绝对性C物质运动的持续性D物质运动的规律性

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D)A.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D.事物运动发展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5印度一位教授曾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账: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多美元;但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值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C)

A.事物存在的客观性B.人类认识的主观性C.事物联系的多样性D.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16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C)。A.生活、行为、现实、事实等感性活动B.科学实验C.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D.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17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A.客观世界B.感觉C.思维D.实践

18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C)A 使用价值B 交换价值C 价值D 价格

19货币的五种职能中最基本的是(D)A 世界货币和贮藏手段B 贮藏手段和支付手段C 价值尺度与价格标准D 价值尺度与流通手段

20“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D)。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C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21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A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 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 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22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C)A 社会意识B 地理条件C 生产方式D 人口因素

23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B)A 产品的分配形式B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24上层建筑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大部分是(C)A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B 国体和政体C 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 D 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思想 25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C)A 阶级斗争B 改革开放C 社会基本矛盾D 科学技术革命

26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B)之间的对立。A 商品与商品B 商品与货币C 资本与雇佣劳动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27某资本家工厂有不变资本200万元,可变资本40万元,剩余价值率为100%,该工厂的利润率为(D)A150%B25% C37% D17%

28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C)A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

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29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B)。A 社会总产品的构成问题B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C 社会资本的循环问题D 社会资本的周转问题

30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A 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B 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 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D 工人劳动的报酬

3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本质特征是(C)A 生产相对不足B 生产严重不足C 生产相对过剩D 生产绝对过剩

32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A 金融资本B 银行资本C 工业资本D 商业资本

33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D)。A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B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C 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D 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34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C)。A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B 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C 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D 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

35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是(D)A 夺取政权,消灭资产阶级B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C 实行按劳分配D 实现共产主义 36商品最本质的因素是(C)A 使用价值C 价值B 交换价值D 价格

37“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D)。A 自然界是认识发展的动力B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C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38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C)。A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 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 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

39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C)A 社会意识B 地理条件C 生产方式D 人口因素

40划分生产关系类型的基本标志是(B)A 产品的分配形式B 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 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D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性质

41上层建筑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这两大部分是(C)A 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B 国体和政体C 政治上层建筑和观念上层建筑D 政治法律制度和政治法律思想

42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C)A 阶级斗争B 改革开放C 社会基本矛盾D 科学技术革命 43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B)的矛盾。A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B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C 简单劳动和抽象劳动D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 44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B)之间的对立A 商品与商品B 商品与货币C 资本与雇佣劳动D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

45资本循环的三种职能形式是(C)A 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B 固定资本、流动资本、生产资本C 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流通资本 46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A)。A 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B 工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C 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D 工人劳动的报酬

47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占统治地位的资本是(A)A 金融资本B 银行资本C 工业资本D 商业资本

48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的根本目的是(D)A 建立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形式B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C 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D 实现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和全面发展

49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是(C)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尖锐化B 现代无产阶级的日益壮大C 生产的社会化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D 个别企业有组织的生产与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50“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 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B)。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 51中国战国时代的哲学家荀子说: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说明规律的根本特点是(B)。A能动性B.客观性C.辨证性D.历史性 52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是(A)A对立统一规律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D.普遍联系规律

53实践的主体是(D)A绝对精神B.所有的人C.人的意识D.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5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D)A客观世界B.感觉C.思维D.实践 55大众心理影响经济走势,能正确解释这一现象的观点是(D)。A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心理可以左右社会发展方向C.只有正确的社会意识才能影响社会发展D.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56在生产关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方面是(A)A.生产资料所有制B.产品的分配和交换C.在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D.管理者和生产者的不同地位57上层建筑是指(D)。A社会的经济制度B.科学技术C.社会生产关系D.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58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生产商品的劳动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B)A形成新的价值B.创造剩余价值C.创造必要价值D.形成使用价值

59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B)A资本各部分有不同的实物形式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C.资本各部分的价值转移方式不同D.资本各部分的价值量不同

60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A)A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B.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C.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企业劳动生产率高于部门平均劳动生产率的结果

61资本主义国家选举的实质是(D)A.资产阶级和无资产阶级分权B.每个公民都能通过竞选参与政治活动,表达自己的愿望和要求C.人民当家作主D.协调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关系和矛盾的重要措施

62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实现方式,主要是通过(B)A“ 代理制 ” B.“ 参与制 ” C.“ 企业联合 ” D.“个人联合” 63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是(D)A.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学说B.德国古典哲学C.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D.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64“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D)的分配方式。A原始社会B.阶级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

65马克思主义是(ABD)A.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B.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C.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D.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66属于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的有(BCD)A.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B.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C.德国古典哲学D.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67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BCD)。A.马克思主义政治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E.马克思主义伦理学

68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ACD)A 人口因素B 民族构成C 地理环境D 生产方式E 风俗习惯 69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下列属于剩余价值转化形式的是(ABCDE)。A 产业利润B 商业利润C 银行利润D 借贷利息E 地租

70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AB)。A 劳动者拥有人身自由B 劳动者没有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生产资料C 劳动者被雇佣D 劳动者失业了E 劳动者以劳动为乐

7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是(ABCDE)。A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B 劳动成为人生快乐的巨大源泉C 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D 阶级消灭、国家消亡E 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72联系具有下列哪些基本特点(BCD)。A 必然性B 客观性C 普遍性D 多样性E 直接性 73价值的特性有(ABCD)。A 客观性B 主体性C 社会历史性D 多维性E 主观性

74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ACD)A 维持劳动者生存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B 劳动者维持生产所必需的生产资料价值C 劳动者养育子女所需要的生活资料价值D 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费用E 劳动者的必要费用

7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BCD)A.没有质变就没有量变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C.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D.量变和质变相互参透 76在资本主义现实中,剩余价值是采取各种转化形式出现的。它们有(CD)。A.成本B.工资C.利润D.利息

简答:1.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答:(1)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对程的始终。矛

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的统一。第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第二,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辨析:1.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答:正确。因为人类社会与“动物社会”的本质区别就在于实践,社会生活各项内容也归根 结底在于实践。第一,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内在地包含着三重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其意识的关系,而这些关系又构成了基本的社会关系,即物质的社会关系和思想的社会关系。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它构成了社会关系的发源地。第二,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有三种基本类型,即创造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创立和发生社会关系的实践以及创造精神文化的实践。

这三种实践构成了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社会发展不过是人的实践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中展开的过程。物质生产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和进步。阶级斗争构成了社会发展的直接 动力。

2.英雄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剧中人。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物质财富,都是人民群众创造出

来的。(2)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提供了物质前提;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人民群众也以直接或间接的不同方式从事了精神生产的创造活动。(3)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无论是社会的质变还是量变(革命还是改革),都是人民群众斗争的结果。这种说法夸大了英雄人物的作用,贬低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3.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是超额剩余价值。

答:正确。每个资本家总是力图不断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使其生产的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少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从而获得的就是超额剩余价值。

4.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答:这个命题是正确的。(1)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2)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所以说意识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5.陆游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请分析其中蕴含的哲学道理。

真正要学写诗,必须在诗外下功夫。也就是需要生活实践。陆游的这句诗充分揭示了实践的重要性,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第三篇:马原总结

马原总结

唯物论相关原理

物质和运动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的相对位置和事物的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物质在运动过程中有相对的静止。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运动的物质与时间空间的辩证关系原理

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时空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时间和空间是物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

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存在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这个是相对的。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规律是客观的。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它的存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首先,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尊重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对客观规律认识愈深刻、全面,主观能动性愈充分地发挥。

其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通过自觉活动能够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尊重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实践是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统一的基础。

自在世界人化世界的辩证关系原理

自然界(自在世界)和人类社会(人化世界)是物质世界存在的两种不同形态。

自然界(自在世界)是指独立于人的活动或未被纳入人的活动范围内的客观世界,其运动变化是自发的。人类社会(人化世界)是人们在特定的物质资料生产基础上相互交往、共同活动形成的各种关系的有机系统。它是在自然界发展到一定阶段上随着人类的产生而出现的。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具有客观实在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形成的前提,是构成人类社会客观现实性的自然基础。人在实践活动中创造了人类社会,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又反过来影响和制约自然界,不断改变着自然界。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意识从其本质来看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象,是客观内容和主观形式的统一。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意识是特殊的物质——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其一,世界是统一的,即世界的本原是一个;其二,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即世界统一的基础是物质,而不是某种“始基”的物体;其三,物质世界的统一性是多样性的统一,而不是单一的无差别的统一。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说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包括意识现象,归根到底都是物质的表现形态或物质的属性和存在形式;世界上的一切发展、变化和过程都是物质运动的具体表现,其原因在物质世界自身。

辩证法相关原理

意识的能动性原理

意识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意识于物质有能动的反作用。第一,意识反映世界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反映事物的现象、本质和规律,具有能动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着的对立面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并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二是矛盾的对立面之间相互贯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矛盾斗争性的绝对性体现在了物质运动的绝对性,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体现在了物质静止的相对性。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与有条件的相对的同一性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事物的发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的特殊性是指具体事物在其运动中的矛盾及每一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具体表现为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体,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原理是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

矛盾的不平衡性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

一个系统的矛盾都有其特殊矛盾。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根本矛盾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是矛盾体系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非根本矛盾、次要矛盾是处于服从地位的矛盾。在每一对矛盾中又有矛盾的主要方面与矛盾的次要方面。

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次要矛盾也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

矛盾是事物发展动力的原理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同一性和斗争性,二者共同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同一性对于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由于矛盾双方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条件,矛盾双方可以利用对方的发展使自己获得发展;②由于矛盾双方相互包含,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③ 由于矛盾方彼此相通,矛盾双方可以向着自己的对立面转化而得到发展,并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斗争性对事物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①斗争推动矛盾双方力量对比发生变化,造成事物的量变;②斗争促使矛盾双方地位或性质转化,实现事物的质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不能孤立地起作用,它们对事物发展的作用只有在两者的结合中才能实现,矛盾推动事物发展是同一性和斗争性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因。内因即内部矛盾是事物存在的基础,是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内在本质,是事物变化的根据,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外因是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它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它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的原因。

矛盾推动事物的发展,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不在事物的外部,而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辩证联系是以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

事物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其一,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认为,联系具有普遍性。任何事物都是一个整体,同时又包含了各个部分,事物的整体由部分构成,没有部分就没有整体。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的。整体由部分构成,但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总和。

实际工作中,人们所从事的任何一项工作都是一个整体,有确定的目标和任务,不能简单的把整体简单机械的分割为部分。

系统与要素的辩证关系原理

唯物辩证法的普遍联系原理认为,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

系统由要素构成,系统内部各个要素都具有独特的、其他要素不可替代的功能。没有要素就没有系统,二者是相互联系的。

系统内部各个要素各司其责,要注重系统的整体性,构成一个协调、高效的有机系统。

新生事物是必将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两方面也就是新事物在本质上优越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

唯物辩证法过程论的原理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一切事物只有经过一定的过程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

过程是指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中的一切现象都是作为过程而存在、作为过程而发展的。事物发展的过程,从形式上看,是事物在时间上的持续性和空间土的广延性的交替;从内容上看,是事物在运动形式、形态、结构、功能和关系上的更新。

度的原理

度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即事物的范围、幅度和限度。它的极限叫关节点,超出了关节点,事物就形成了新的质量统一。认识度才能确切地把握事物的质,不致混淆不同的事物;认识度才能为实践活动提供正确的准则即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当然,也不能把“度”绝对化。

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原理

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

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量变的积累过程,没有量变的积累,质变就不会发生。②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单纯的量变不会永远持续下去,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③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阶段性和局部性的部分质变;另一方面,在质变过程中也有旧质在量上的收缩和新质在量上的扩张。

肯定和否定的辩证关系原理

任何事物都包含肯定和否定两种因素。肯定是事物中保持其存在的因素;否定是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因素。肯定和否定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渗透。当肯定方面居于主导地位时,事物处于量变状态;当否定方面上升到主导地位时,促使事物发生质变,转化为他事物。

事物的辩证发展经过第一次否定,使矛盾得到初步解决。而处于否定阶段的事物仍然具有片面性,还要经过再次否定,即否定之否定,实现对立面的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事物的辩证发展就是经过两次否定,出现三个阶段即“肯定一否定一否定之否定”,形成一个周期。其中否定之否定阶段仿佛是向原来出发点的“回复”,但这是在更高阶段的“回复”,是“扬弃”的结果。

辩证的否定观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原因和结果

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

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

第一,原因和结果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第三,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于原因之中,原因存在于结果之中。第四,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过、一果多因、一因同果、多果多因、复合因果。

必然性和偶然性

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趋势。

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对立性: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

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本质和现象

现象和本质既对立又统一的。对立性: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多变的、生动、丰富的。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相对稳定的,比较深刻。

统一性: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要求我们通过对事物现象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认识过程,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可能和现实

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

可能与现实是既对立又统一的。

对立性:可能性是目前尚不存在的,它还不是现实性;现实性则是已经存在的,它不再是可能性。不要把二者相等同。

统一性:二者紧密相联、不可分割。现实性不能离开可能性,它是由可能性转化而来的;可能性也不能离开现实性,它的内在根据存在于现实之中。另一方面,可能性和现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客观世界的发展,就是在可能性和现实性的相互转化中实现的。

形式和内容

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形式。

形式与内容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内容和形式相互依赖不可分割。任何事物的形式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另一方面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于内容时,可以促进内容的发展,当形式不适合于内容时,就阻碍内容的发展。

认识论的相关原理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辩证关系原理

绝对真理(绝对性、无条件性):首先,绝对真理在内容上的客观性,真理总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规律。其次,就整个人类认识而言,随实践的无限发展可达到对整个物质世界的无限认识,反映了人类认识的至上性,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相对真理(相对性、有条件性):在一定条件下人类的认识只能达到对物质世界的一定的广度和深度的认识——反映了人类认识的非至上性,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对立统一:任何客观真理都是绝对和相对的统一。二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任何相对真理中,都包含有绝对真理的颗粒;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绝对真理通过相对真理表现出来,无数相对真理之总和构成绝对真理。真理是由相对不断走向绝对的永无止境的发展过程,任何真理都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转化的一个环节,这是真理发展的又一个规律。

真理的具体性的原理

真理是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表明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

真理的具体性是:真理是全面的,真理是历史的,真理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是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主观与客观的符合,它要受条件的制约,并随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离开具体的时间、地点和条件,真理就是抽象的、无意义的。

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原理

真理和谬误决定于认识的内容是否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因此真理和谬误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认识,它们是对立的。

真理和谬误是统一的,二者相互依存、相互转化。

真理和谬误相比较而存在,没有真理也无所谓谬误,没有谬误也无所谓真理;真理中包含着某种以后会暴露出来的错误的方面或因素,谬误中也隐藏着以后会显露出来的真理的成分或萌芽;在一定条件下,真理和谬误可以相互转化。真理和谬误在一定范围内的对立是绝对的,但超出一定范围,它们就会互相转化,真理变成谬误,谬误变成真理。真理和谬误之间相互依存、相互斗争和相互转化,是促进真理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真理的无限发展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

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关系的原理

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

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②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③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

价值的主体性和客观性原理

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关系的各个环节都是客观的,包括人的需要、用来满足人的需要的对象以及满足人的需要的过程和结果都具有客观性。

价值具有主体性。这是因为客观事物的某种属性能否具有价值及具有何种价值要以人的需要为基准。

同一客体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带有主体的个性特征;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不是一种自然的、现成的关系,也不是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随机相遇的关系,而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一种创造性的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理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的一致、符合。所谓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对象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这种情况决定了检验标准只能是把主观同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从而确定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在。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活动,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和优点,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即绝对性是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此外再无别的标准; 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是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第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第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 实践和认识是相互作用的,认识特别是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理性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首先,人的实践活动不能离开认识的指导。其次,认识活动及其成果具有相对独立性,遵循其特有的活动方式和发展规律。再次,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表现在许多方面:认识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认识可以实践活动作出预测和规划;认识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佳行为方式;认识可以指导主体自觉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最后,认识反作用于实践有两种情况:一是正确的认识指导实践,会使实践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二是当错误的认识误导实践时,就会对实践产生消极的乃至破坏性的作用,使实践失败。

主体和客体的辩证关系原理

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主体和客体之间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其次是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造客体的过程。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主体对客体具有能动的改造作用,这种能动性又受到客体的制约。

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环节:一是确立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二是实践主体按照实践目的和实践方案借助一定手段实际地作用于客体,把实践方案变为实际的实践活动;三是通过反馈和调节,使实践目的、手段和结果按一定方向运行。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和具体性。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理性认识的特点是它的间接性和抽象性。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质的区别。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相互联系的。首先,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依存。其次,在实际的认识过程中,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交织、互相渗透的。一方面,感性中渗透着理性的因素。另一方面,理性中渗透着感性的因素。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二是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第一,要从实际出发,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第二,要把关于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同主体自身的需要和利益的认识结合起来,形成正确合理的实践观念。第三,要把理论的正确性与现实的可行性统一起来,寻求实现理想客体的具体途径和工作方法。第四,理论必须被群众掌握,内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指导作用、解释作用、预见作用。

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包括动机、欲望、信念、信仰、习惯、本能等,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也属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发生与停止,对主体认识能力的发挥与抑制起着重要的控制和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动力作用、诱导作用、激发作用。是一种重要的认识能力。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并重视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它全面分析了非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积极作用和可能产生的消极影响,从而同非理性主义划清了界限。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人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客观上,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主观上,人的认识能力的提高也是一个过程。

认识发展的无限性是指,由于客观世界是无限发展的,因而人类认识的发展也是无止境的,它表现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无限循环,它在形式上是循环往复,在实质上是前进上升。

实践和认识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的原理

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实践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所谓具体的,即主观认识要同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客观实践想符合;所谓历史的即主观认识要同特定历史发展阶段的客观实践想适应。由于客观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所以主观认识也应是历史的、具体的。

历史唯物论的原理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社会存在属于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实践和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以及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它既包括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也包括社会心理与自发形成的风俗、习惯。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首先,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来源。其次,社会意识是人们进行社会物质交往的产物。再次,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的或迟或早地发生变化或者发展。

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它在反映社会存在的同时具有自己特有有发展形式和规律。首先,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不平衡性。其次,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最后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原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规律)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类改造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生产关系是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种反作用表现为两种情况:第一,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先进的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不适合生产力性质和发展要求的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原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规律)

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上层建筑是指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种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和上层建筑的性质;第二,经济基础的变化决定上层建筑的变化。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这种反作用集中表现为它是为经济基础服务的。当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先进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帮助它确立、巩固和发展,从而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当这一社会的经济基础变为腐朽落后的经济基础的时候,这一社会的上层建筑就极力维护它,妄图使它免予灭亡,这时它就阻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与统一性、前进性与曲折性的原理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和主体的选择性使社会发展过程呈现出统一性和多样性。统一性是社会形态运动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人类的总体历史过程表现为五种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

社会形态更替的多样性并不能否定人类总体历史过程。某些民族可以实现跨越,但其跨越的方向、跨越的限度是受总体历史进程制约的。

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这种统一性基础上的多样性,充分显示出人类以及各个民族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及其创造性。

(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社会发展过程的前进性是指社会形态通过新陈代谢、吐故纳新而向前发展,包括社会形态的质变和量变。社会进步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它最深刻的根源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又在于社会发展是一个辩证否定即扬弃的过程;还在于社会发展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要求。

社会发展过程的曲折性是指社会前进过程中所出现的反复、停滞和倒退现象。曲折前进是历史的普遍规律。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

第四篇:马原总结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从创立与发展主体来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2)从阶级属性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3)从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讲: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及其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规律的学说。(4)从理论体系来讲: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2.意识---为何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1)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或属性

人脑是意识的器官人脑的神经反射活动是意识的生理基础(2)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①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②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所以,意识是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4.新事物---新事物为什么一定会代替旧事物

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 新事物在本质上优于旧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

第一,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

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的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第三,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事物是社会上先进的、富有创造力的人们创造性活动的产物,它从根本上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因而必然战胜旧事物。5.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2)矛盾的特殊性:

一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

二是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特点;

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而且在矛盾群中又存在着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

(3)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共性和个性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中包含共性。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的辩证关系的意义:

(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1.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1)真理的客观性

1.真理的含义: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的客观性

第一,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客观的。第二,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

第三,真理的检验标准------实践也是客观的。(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世界是可知的。

真理的相对性: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真理所反映的对象在广度上是有限的。真理所反映的对象在深度上是有限的。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第一,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第二,具有相对性的真理和具有绝对性的真理又是辩证转化的。

2.实践的定义、特征

(1)实践: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感性物质活动。(2)实践的特点

1.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实践是通过人与客观世界的实际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客观世界的变化的活动,是人与世界之间实实在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变换过程。同时,实践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是可以感知的,所以它又被称为“感性的活动”。

2.实践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自觉活动

人具有理性思维,所从事的是有目的、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活动,只有人的自觉的、能动的活动才具有真正实践的意义。

3.实践是社会的、历史的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

3.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第三章

1.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

历史观即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和总的看法。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唯一标准。凡是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属于唯物史观;凡是认为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属于唯心史观。

划分依据: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唯心史观主要缺陷:1.至多考察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追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2.只看到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忽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

唯物史观把人们对社会历史的认识,从唯心史观的统治下彻底解放出来,给社会历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把对社会的研究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从而使社会主义告别空想,成为科学。

唯心史观:把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人们的思想动机或精神力量,而未能揭示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奥秘。

4.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2)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A、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B、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C、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人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民群众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1)人民群众的定义

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看,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2)人民群众对于历史发展的作用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物质资料是生产活动的主体是广大的劳动群众。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物质生产活动的主体是人民群众,精神生产活动的主体也是人民群众。人民群众通过物质生产实践为创造精神财富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和设施。C、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在创造社会财富的同时,也创造并改造着社会关系。D、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要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制约

经济条件对于人民群众的创造活动有着重要、决定性的影响。

第四章

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关系

(1)商品的二因素:价值和使用价值

使用价值: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凝结(或物化)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体脑力和体力的耗费,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2)三者之间的关系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商品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对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统一: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3)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只有通过交换,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才能得到解决

2.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

劳动力:人的劳动能力,是存在于人体内部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

(1)劳动力的所有者(劳动者)必须有人身自由,可以自由地支配自己的劳动力;

(2)劳动者丧失了一切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除了自己的劳动力之外,一无所有,只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3.资本的定义及其形态;资本与货币的关系

资本是能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如果货币购买的劳动力带来剩余价值,货币就成为了资本。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用可变资本雇佣的劳动者创造的。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

第五章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的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和长期性

(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代替 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

2.资本积累推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激化并最终否定资本主义自身;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社会化的更高形式,将成为社会主义的前奏; 4.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阶级,无产阶级必将推翻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的统治。

(2)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1.任何社会形态的存在都有相对稳定性,从产生到衰亡都要经过相对长的时间跨度 2.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平衡性决定了过渡的长期性 3.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显示出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容纳的空间,说明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多代替尚需长期的过程

第六章

1.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1)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2)建立和完善生产资料公有制,逐步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3)对个人消费品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制度

(4)在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下,建立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既无产阶级专政或人民民主专政,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5)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

第七章

1.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以及它与当下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

人的自由发展: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基础上的发展,而不是强迫的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体力、智力各方面的发展,以及人的个性和社会联系的发展。

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人的发展是自由的发展,是建立在个体高度自由自觉的基础上,而不是强迫的发展;旧式分工的消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自由时间的延长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一方面是在多样化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实现的,另一方面又是在生产劳动之外的大量自由时间中实现的。

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 法制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第一种: 马克思提出的“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这一哲学命题对我们当下坚持以人为本,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了基本的哲学根据,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要求我们发展经济必须把保障和促进人的生存,发展,幸福作为最高行动准则和根本价值标准,努力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与和谐。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第二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新诠释。人类的全部历史就是一个不断走向人的自由和发展的历史,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奋斗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历史,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奋斗的目标就是要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把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正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具体体现,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努力奋斗,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

第三种: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新社会的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和最高追求,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已成功探索出促进和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保证、经济基础和现实路径,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和根本目的,必须坚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社会存在

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在社会存在中,生产方式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而且它作为劳动对象也不断进入人们的物质生产领域;人口因素也是重要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社会发展起着制约和影响作用。

3.生产关系

A、定义:所谓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特定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B、特性: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C、分类:狭义指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广义的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因素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1.垄断

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为了获得高额利润,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商品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原因

生产集中发展到相当高程度,极少数企业就会联合起来,操纵和控制本部门的生产和销售,实行垄断,以获得高额利润。

企业规模巨大,形成对竞争的限制。

激烈的竞争给竞争各方带来的损失越来越严重,为避免两败俱伤,企业之间会达成妥协,联合起来,实行垄断。

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目的不同,手段不同,范围不同,程度不同

垄断不能消除竞争:垄断没有消除竞争产生的经济条件,垄断必须通过竞争来维持,社会生产是复杂多样的,任何垄断组织都是有限的 1.列宁的物质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3.相对静止

静止是物质运动在一定条件下的稳定状态,包括空间位置和根本性质暂时未变这样两种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第五篇:马原总结

单元一:

书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作者:马克思、恩格斯

概括主要内容:主要是自然辩证法中的劳动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劳动)它是整个人类生活的基本条件,而且达到这样的程度,一直我们在某种程度上不得不说,劳动创造了人本身。个人感悟:

读《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有感

由于本人对政治经济学等方面实在缺乏慧根,对高深的内容无法深刻理解,但是对自然科学比较感兴趣,所以仔细研读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部分,而在这部分中《劳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对我意义更清晰一些。

读恩格斯的文章,最令人感叹的就是“形散神不散”,精神在可是不那么清晰,但是思想者大概是这样吧,不太讲究清晰。说回正题。

开始。恩格斯讲了从猿到人的简单进化史,其中直立行走作用重大,而手又在直立行走中起到很关键的作用,手变得自由了却又是文明进化中劳动的产物,而自由进化中就要求人类如果如果要生存,就需要改变,从语言开始自己的沟通平台而他认为事实情况是首先是劳动,然后是语言劳动在一起,成了两个最主要的推动力,这样才猪圈形成了脑髓脑髓和人类感官推动了人类大踏步发展,催生出了社会,而这期间资源的不足导致了摄取其他食物的需要,因此肉类食物到来了,而这时人类身体的进化有相应提供了一定的动力,并对火和驯养两项又有了新的推动。,另一方面在这个过程中对季节的适应也促进了人类对住房和衣物的需要,这之后更是社会大踏步前进了,纺纱、织布、冶金、指套,航行,而部落发展成民族和国家,法律政治也发展起来了,甚至是宗教总结起来,动物与人的关系是:“一句话,动物仅仅利用外部自然界单纯的以自己的存在来使自然界改变,而人类则通过他作出的改变来使自然界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来支配自然界,这便是人同其他动物的最后本质的区别,而造成这一区别的还是劳动”。后面,说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产生了不好的影响,而自然界也相应对人类给予了回报,但当处于诱人的利益面前时,那些回报似乎就不那么重要了,最后落脚是所有制形式。

事实上,这篇手稿是不完整的,他以一个“但是”中断了,但我们对于前面的论述的学习已经叫我们对于先哲智慧赞叹不已了,寥寥数语,几乎囊括了发展的大部分方面,而主要讲述的劳动,又对她所处的时代有着重要意义。

那么作为当代大学生又能从这篇看似很公理的文章中吸取到什么实用的东西呢? 我们生活的环境如此优越,细皮嫩肉很多时候成了标榜的手段,但让我们联系实际想一想,如果不是先人们用手创造出的社会环境的改变,我们何来的幸福生活,所以做人做事都不要太娇气了。

劳动虽然已经被很多按钮代替了,但我们仍然要从中学会做人的道理,是这项行为该不安了人类社会,那么请继续坚持下去,对它继续保持热情,对自己充满自信,动手你想做你该做的,这样整个社会才有可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而不是仅仅停留现在。

适应变化做时代强者。革命就是在打破旧有的不合理,但人们又难免被就有不合理所束缚,那就要求作为当代现金的年轻人克服旧有不合理所束缚,那就要求作为当代年轻人克服旧有,吸收新鲜,适应变化,推动前进,尤其在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创优争先,发出时代最强音。

最后,我想说,劳动对于我们现在这些娇生惯养的孩子来讲似乎有些陌生,但是我是劳动人民的后代,我会尽我所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向前推进,为历史长河注入属于这个时代的光辉,成为先进的社会一员。

单元二:

简答题:1.什么是矛盾,说明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辩证关系? 矛盾时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1)对立同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①对立同一规律揭示了事物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发展的内在动力(源泉);②它是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③矛盾分析方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④是否承认对立同一规律是唯物辩证和形而上学对立的实质。(2)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分离、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其形式多种多样。斗争性绝对。(3)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和趋势。同一性是相对的(4)斗争性和同一性是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的:同一性不能脱离斗争性而存在,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斗争性也不能脱离同一性而存在,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互联结,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2.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具体表现

第一,社会意识的变化发展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的不完全同步性。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社会意识的变化落后于社会存在的变化,并阻碍其发展。比如我国目前存在的一些封建迷信、贪污腐败等落后的社会意识就是这一种情况。它们是剥削制度的产物,是剥削阶级思想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遗留,其根源并不在社会主义制度本身。腐败现象同党的性质、宗旨是不相容的,它像一个毒瘤会葬送党和国家的前途,所以我党一直非常重视反封建迷信、反腐败斗争.另一种情况是社会意识可能先于社会存在而出现,这种先进的社会意识,能够预见社会存在的发展趋势,起着指导社会变革的作用。

第二,社会意识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经济上先进的国家,并不一定在社会意识上也是先进的;经济上落后的国家,社会意识的某些方面也可能是先进的。我国能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很发达的情况下建设高度的精神文明,就是这种情况,当然这也同精神文明内部结构的复杂性有关。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第四,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最突出的表现。教材主要是讲了这一方面。

当然,社会意识的这种独立性始终是相对的,它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的大小,归根到底取决于它所反映的内容和社会存在的需要。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本质及产生的原因?

本质是垄断资本主义或资本主义,朝着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方向发展。

产生原因:①资本主义生产同消费之间的矛盾更加扩大。②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同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矛盾的加剧。③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和新产业领域的开拓,需要巨额的投资同个别垄断组织资本量相对有限的矛盾突出起来。④生产社会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同私人垄断组织单纯追求自身眼前利益的矛盾趋于尖锐化。⑤战后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化同民族市场的狭隘界限的矛盾也不断加强。总之,在现代条件下,垄断资本主义各种矛盾的深化,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此外,国际环境的变化也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强烈的影响。

4.无产阶级为什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

只有满足人民的需求才能确立自己领导地位的稳固性,并且无产阶级政权的最高目标就是让人民的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精神境界显著提升.因为人民可以改造历史,是一切力量的源泉。辨析题:1.哲学就是世界观.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一般来说,世界观是人们在实践中的一种体验,它是自发的、朴素的、零散的。这种非系统、缺乏论证的世界观还不能称之为哲学。

当人们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认识达到一定程度,社会具备一定的实践条件,特别是人类的思维达到一定水平时,哲学家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才上升为哲学。从这个意思上说,我们才称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2.真理具有相对性,就是说真理里面包含着错误。

真理相对性是和真理的绝对性相对应的。真理的相对性或相对真理是指人们在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是有限度的:(l)从广度上说,它只是客观世界的一定范围、方面的正确认识,有待于扩展;(2)从深度上说,它只是对特定事物的一定程度、层次的近似正确的认识,有待于深化;(3)从进程上说,它只是对事物的一定发展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于发展。所以这个“错”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举个例子,地心说在中世纪很长的一个时期被认为是对的(真理),而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日心说的提出,并被人们接受为真理至今,而地心说在今天看来就是一个谬误。所以参见真理的相对性,所谓真理包含的错误准确说来是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学科性质是政治学。

错误 现行政治经济学是一门独立的经济基础理论学科,而不是政治学科的附庸。虽然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但作为一门理论,政治经济学有着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即生产方式),这就决定了在学科分界上,它应有自己明确的范围和独立的地位。因此应彻底根除过去那种把政治经济学归属于政治理论范畴,把“政治经济学”当成“经济政治学”。当成政治课的作法。否则就会引致学科界定不清、理论认识混乱的现象,其结果势必削弱乃至窒息政治经济学固有的生命力。虽然政治理论对经济理论有重要的影响和制约性.但作为两门学科来看,它们之间的关系应是彼此独立、相互平行的,不存在谁依附于谁的问题。同时,政治经济学在整个经济理论领域内是一块基石,也就是说.如果有关经济的全部学问是一个大厦,那么,它就是最坚实的底座。因此,它既不属于应用经济学,也不等同于管理经济学,更不是某个具体经济部门的学问,而仅是关于经济运动员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为众多的专业经济学提供基本的理论根据.严格讲即是“理论经济学”。

4.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社会主义的本质。

错误,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社会主义要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必须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和实行按劳分配。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实现目标。共同富裕是一个逐步实现的历史过程,是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的。在我国现阶段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并允许、鼓励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个人.依靠勤奋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帮助、带动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单元三:

“开放式村委会”的启示

“到村部去办事,就像是到邻居家去串门!”现在,在安徽省淮北市杜集区双楼村,村民们这样说起“拆了高墙,没了铁门”的村委会,并称之为“新家”。开放的村部,不但没碎过一块玻璃,反而产生了一系列“化学反应”:办事更方便了,村务更透明了,干群关系更融洽了……

为什么以往“铁将军”把门的高门大院,变成了村民人人爱去的温馨庭院?正如一位村支书所说,拆掉的不仅是一堵有形的墙,更是推倒了干部与群众心中一堵无形的墙。在这里,不再“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而是“有事办事,没事来聊”,拆除的是“衙门”习气,构建的是亲民形象、服务意识、公开作风,惟其如此,才能与群众零距离,心贴心,打成一片,其乐融融。

类似的例子还有不少。“开放式村委会”,像一面镜子,反映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各级组织积极改善党群、干群关系的新探索、新经验,也引发人们对于新形势下如何搞好干群关系的思考。

信息化时代,社会成员间的交流交往空前便利,日益密切。然而,在一些地方的干群关系上,却出现了这样的悖论:交通工具发达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通信方式先进了,干部与群众的沟通却难了;干部学历提高了,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却降低了。

这些现象从不同侧面反映出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中存在的问题。这当中既有方法问题,也有能力问题,而归根结底,是少数干部偏离了党的群众路线,在工作中忽视群众利益,漠视群众疾苦,轻视群众诉求,甚至以权谋私,与民争利,把干群之间的鱼水关系,搞成了“油水关系”、“猫鼠关系”甚至“水火关系”。

俗话说,锅热饼才靠。在干群关系上,“只有缺少感情的干部,没有不通情理的群众”。干部对群众怎么样,直接决定了两者近乎不近乎,和谐不和谐。同样是农村基层干部,沈浩在小岗村,房门从来不关,晚上睡觉也不锁,村民有急事就随时敲门,“有困难,找沈浩”成了小岗村人的口头禅;而河南睢县的一个乡长,对前来说事的农民摆架子、耍官威,农民只不过想拿他的茶杯喝口水,竟然招致了被拘留7天的粗暴对待,此事引起了各界强烈批评。

这种巨大的反差,印证了一个朴素的道理:你跟百姓有多近,百姓就对你有多亲;你跟百姓有多远,百姓就与你有多远。

“民可近,不可下”。正反两面的例子都启示我们,干群关系要更加和谐,关键是各级干部在情感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为民服务,方法上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权力运用上透明公开,既要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也要创造条件让政府亲近人民,做到“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保国之大计,在结民心”。在机遇和矛盾同时凸显、利益结构多元化的执政环境下,如何通过更加民主、有序的途径和方式,增进干部群众的更多交融,促进干群关系的更加和谐。

时刻不忘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单元四:

马克思主义研究网 http://myy.cass.cn/

主题内容介绍: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指明了我们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思路和战略,明确了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和新的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阶段。

感兴趣的栏目:科学发展观,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

科学发展观,和平发展道路、和谐世界

收获与感悟:科学发展观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充分发挥大学校园文化这个载体,着力推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单元五:

学习马原心得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我慢慢地了解到: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不应只建立在我们感性理解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学习,我们必须把它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角度。

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马克思、恩格斯适应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在批判和改造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大厦的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其矛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出了现实需求,这些都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时代和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成果,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马克思主义哲学为认识历史和时代问题提供了一种崭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原则。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运行机制和发展规律的深刻分析,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和它被社会主义必然代替的历史命运。这些都是科学的理论!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真理性指导原则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认识依赖于实践,离开实践的认识是根本不可能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人类创造历史的两种基本活动。坚持认识与实践的统一,归根结底是要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结合起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是辨证统一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所揭示的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学说,为人类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指明了现实的道路,为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奠定了思想路线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提高了我们认识人类社会以及在社会上生存的能力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正确认识这一问题是解决其他社会历史观问题的基础和前提。而马克思发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唯物史观。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揭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些规律决定了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而马克思主义运用这些规律提出的阶级分析法,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等等都为人们认识人类社会提供了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为我们分析当今世界两大社会类型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剖析了资本主义社会,不仅发现了剩余价值产生的秘密,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被社会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而且揭示了商品经济发展和社会化产生的一般规律。所有这些,对我们认识资本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社会主义的发展,既有辉煌的成就,也有严重的挫折;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又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学习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以此为指导,总结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对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具有重要的意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作为当今世界两大社会类型,马克思主义对人们研究它们提供了条件。

马克思主义为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规划了理想化方向,在展望未来社会的问题上,是否坚持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能否正确预见未来的基本前提,也是马克思主义与空想社会主义的根本区别。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站在科学的立场上,提出并自觉运用了预见未来社会的科学方法。共产主义社会无疑是非常美好的,但是按照马克思预见未来的一贯立场、观点和方法,共产主义社会本身也不会是一种没有任何矛盾的社会,不会是一种不需要也不能够进一步改善和发展的静止状态。我们深信,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在更高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和前进的社会。所以,共产主义社会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类自由自觉历史的开端。

我想,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这五种其他哲学并不包含或不全面包含的真理性认识,才使我们越来越重视这门科学。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不能仅仅为了考试而学习它,我们要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中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实践,争取最大限度的领悟马克思主义的真谛。

马原课堂总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