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工作总结范文
编辑:星海浩瀚 识别码:10-924897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2-25 22:26:44 来源:网络

第一篇: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工作总结范文

传承经典文明、营造诗化校园

——韩营小学“经典诵读”工作总结

中华经典诵读能丰富人的内涵、开阔人的胸襟、净化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智慧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我校在全校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诗教文化氛围,激发师生阅读经典的兴趣。让学生喜爱吟诵古代经典,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厚学生的精神底蕴,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书海中,扩大知识源,亲近母语,提高语文素养。经典诵读在全校学生中逐步掀起高潮。我校全体师生可谓全员参与,全情投入,诵读热情日益高涨,气氛浓厚,已经形成了一支强大而有声势的诵读队伍。做到了每一项活动从计划到实施方案,活动经过到项目总结,每一项都做到完善。实现了以人的发展为目的,促进学生背经典的综合能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力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

领导在思想上重视,率先垂范,利用教师例会、教研会、升旗仪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实施经典诵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晨会课向学生明确不学诗,无以言,小学生,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

二、制定相关制度,促进经典诵读工作顺利开展

1.组织健全,明确职责

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和语文教师为主要成员的诵读领导小组。校长负责整个活动的策划和指导,包括经费的落实;主任负责活动的组织实施,人员的分工,职责的明确,诵读课程的安排落实,日常班级诵读情况的督查;语文教研组负责活动方案的起草、活动的具体操作,拟定计划,组织教师开展相关活动,资料的整理和归档。

2.建设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湛,能力适应的师资队伍,是开展好经典诵读的有效举措。①师德师风建设。我们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年、提高年、巩固年活动,吸收传统文化营养,着力形成“有教无类、诲人不倦”的教风;②钻研业务,以“教学沙龙”、网络为载体,组织教师阅读经典原著,并开展“四个一”(每年读一本经典著作、每学期读一本教育理论专著、每月读一本教育期刊、每周读一篇教育成果作品)读书活动。以扩展视野,强化内功,提升教师自身综合素质。

三、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2.制定学校经典阅读方案

(1)、每学期伊始由教导处制定统一的阅读要求。规定各年级的古诗诵读篇目。并在学期末对古诗诵读情况进行检查。

(2)、向各个年级推荐经典阅读篇目。

(3)、各学段开展不同的阅读活动。

低年级:以童谣、童话故事为主,展示形式为童谣传唱表演、讲故事比赛、编演童话剧等;

中年级:以成语、对联、名言警句为主,展示形式为成语故事会、擂台赛、对对子比赛等;

高年级:以词、古文、现代美文为主,展示形式为课本剧表演、征文、知识竞赛、自办小报等。

3.灵活安排,确保诵读时间。

(一)、一天“四诵读”。

1、晨读:每天早读课利用10分钟集体诵读诗文,一周背诵一篇经典诗文。

2、午读:每天中午收听广播,由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向学生诵读寓意小故事或朗读经典诗文。学生可跟读、跟背、跟唱。

3、路诵: 每天中午、下午放学,以班级为单位,齐背诗文,走出校门。

4、夜诵:每天晚上回家,教师布置学生完成相应的诗文诵读内容。

(二)、用好“两课”。

1、阅读课:各年级阅读课作为经典诗文诵读辅导课。

2、综合实践活动课:把经典诗文诵读活动与综合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

(三)、少先队活动将诵读经典诗文与育人紧密结合起来。

少先队每天对每班的诵读情况进行检查,将学生的诵读情况纳入星级中队积分,评选“诵读优秀班级”。学校开展评选“诵读之星”和“优秀阅读之家”的活动。

(四)、成立经典诵读小组,开展读书活动。

我们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其中经典诵读班已成立。我们学校阅读室每周两次对全体师生开放。还定期组织“我与书的故事”的演讲比赛,“经典伴我成长”征文比赛等丰富多彩的经典诵读活动。

抓好古诗文诵读活动领导重视是前提,老师参与是基础,调动学生积极性是关键,家长的支持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们开展诵读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寻根,寻民族精神之根,寻现代文明之根。在诵读古诗文中弘扬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加厚学生的人文底蕴。我们肩负着历史重任,在我们的努力下,相信我们的学生们会继承传统,弘扬传统,去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通过开展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全体师生都深刻体会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学们在经典诵读声中,变得更加遵纪守则,有礼有节,而这将为同学们的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必将进一步提高我校的经典诵读水平。经典诵读是一项灵魂工程,难在坚持,贵在扎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按照上级领导的工作要求,坚持不懈,积极推进,将经典诵读与师生的行为品质结合起来,我们坚信经典诵读活动将会助推我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我们的学校将会变得更加的完美。

第二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实施方案专题

校本课程《经典诵读》

实施方案与标准

XX小学

202_年9月

XX小学校本课程《经典诵读》

实施方案与标准

一、开设宗旨

1、为孩子们奠定人生的文化根基。传统的文化经典是一个民族智慧、心灵的庞大载体,是民族生存发展的依据。汉语言文字之根在古诗文经典当中,熟背这些古典诗文,能强化对汉语言文字的领悟,为学习语文打下良好的基础,而语文对人的训练又是多方面的。文以载道,中国优秀的古诗文意存高远,古诗文中不仅有文学,还蕴涵着美学、哲学,用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充实孩子,就是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心智的钥匙。诵读古代优秀诗文,同时也是在与历史上一批最优秀的中国人对话。从小结交这样的朋友,接受这样的熏陶,对一个人的一生都会产生积极影响,意义不仅在于知识上为课堂拾遗补缺,重要的是要补上人文教育这一大课。融汇在古诗文中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操守,是中国优秀人文精神的基因,将成为新一代中国人重建人生信念的重要资源。

2、启迪心智,用传统文化充实孩子们的精神食粮。专家研究结果表明,0-13岁是儿童记忆的黄金期,孩子13岁以前背诵能力强,称为“语言模仿期”,13岁以后接受能力强,是“理性理解期”。一个人在13岁以前记忆的东西,可以一辈子不忘记。只要读熟背诵,不要求理解,这是符合儿童学习天性、有益身心发展的教育法则。熟读背诵经典就是在儿童记忆力强时记住经典,长大后就逐渐会理解经典的义理内容。

3、落实新课程标准要求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1-2 年级学生识字不少于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背诵优秀诗文50 篇,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3-4年级累计识字2500个,其中202_个会写,背诵优秀诗文50篇,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5-6 年级认识汉字累计3000个,会写2500个,背诵优秀诗文60片段,阅读总量不少于100 万字。

(1)、有助于快速提升儿童的语言文字功底,增加识字量,从而促进儿童记忆力开发,并带动其它学科成绩的提高。

(2)、对儿童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不仅仅能扩大儿童的知识面,而且能让其从典籍中吸取中华传统美德,有利于弘扬国学,全面提高 学生自身素质。

(3)、为实现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对接和契合,不仅仅是让学 生记住名篇佳作,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孩子们能潜 移默化地把那些道理应用出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从某种意义上 看,一些古典名句成了孩子们衡量自我的道德标杆。

二、活动内容

1、国学经典诵读:

一、二年级《三字经》,三、四年级《弟子规》,五、六年级《中华经典古诗词》。

2、阅读中外经典著作。

三、实施原则

1、突出主题性,注重兴趣化。

2、重视灵活性,力求主体化。

3、加强针对性,突出个性化。

4、教师有效指导原则

(1)、针对学生的经验背景知识基础,结合实际进行一定的指导。(2)、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点拨与督促。

(3)、注重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4)、允许学生在成果获得上的层次差异。

四、活动措施与要求

1、要全面启动,全员参与,营造氛围。以组织孩子们诵读、熟 背中国古诗文经典的方式,让他们在一生学习、工作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古诗文经典的基本熏陶和修养。“读经诵诗”活动的开展,应该以点带面,动员小学生共同参与,营 造一个活动氛围,学校应该定期为学生举办古诗文诵读等丰富多彩 的课外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学习园地、宣传栏、广播站等宣传阵地,定期开办古诗文专栏,为学生欣赏诗词文赋营造良好的外部氛围。可 以采取以下措施:(1)、为减轻学生背诵负担,倡导见缝插针,积少成多的诵读方 法,号召各班充分利用每天课前三分钟时间,每天将一首诗抄在小黑 板上,原则上每天更新一个内容,如果背诵的快,可适当增加内容。一年级可酌量减少,也可以加快更新,学习委员带领大家课前诵读,直到上课铃响。

(2)、板报介绍,提供资料。在每期的班级板报中,都刊出一首古诗(词),并提供背景材料和诗词析义,供学生阅读、赏析。在班级也进行手抄报的展示和评比活动,可以配画,配字等等,训练学生,加深理解。

2、要善于引导和辨别精华与糟粕。传统德育观念的核心在于“内 省”、“克己复礼”,强调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核心在于“恭谦礼让”,其中蕴藏着“愚忠”思想、“三从四德”的伦理道德纲常,这些思想在诗词曲赋中都有表现,即使是《弟子规》、《三字经》也存在着封建思想的糟粕。传统经典入校园的关键在于古为今用,如不加以辨识,有可能误导成长中的孩子。对于古诗文中的精华与糟粕,认识也要与时俱进,有些东西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一定的意义,对于分清两者的界限,还需要加以引导。如何确保传统文化精华古为今用、重焕生机,同时又避免传统中的糟粕扭曲孩子们幼小的心灵。

3、要轻松并有韵律感地重复念唱。古诗文诵读是一个潜移默化 的文化积淀过程,不可能过高要求,一蹴而就。今天的一步两步,就 是今后的千里万里。以往孩子为了应付考试或躲开师长的责骂而读 书,这种教育方法是在压榨学生的左脑,而忽略了右脑的开发,对于 一位正在学习、成长的小孩子来讲,实在不理想。孩子诵读诗文的过 程类似念唱,整个诵读的过程,恰好动用了左右脑功能,使左右脑运 作得以同步。根据研究,左右脑能有同步效用时,学习能力可增加2 至5倍。

4、要讲求形式的创新,寓教于乐。建议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实行古诗文诵读“三步法”:第一步“知诗人,解诗题”,第二步“抓字眼,晓诗意”,第三步“入诗境,悟诗情”。在此基础上,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推荐古诗名句,拓展孩子的诵读范围,激发孩子诵读古诗文的热情,将诵读古诗文转化为自愿的行为。学习古诗文和做游戏结合起来,而有的则把古诗文朗诵与乐器演奏结合起来,寓教于乐,让孩子在轻松娱乐中学到知识,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要求学生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诵读一首古典诗文;语文作业回家向父母背诵一首古诗文。

(2)、读一篇经典古诗文;写一段阅读心得体会。

(3)、每学期举办一次成果展(优秀古诗文摘录笔记、优秀阅读心得体会等)。

5、阅读中外经典。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组织学生阅读。各年级、班级通过开展“课外阅读”、“同读一本书”等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读好书、会读书,开展评选“书香班级”、“读书之星”等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积极性,让读书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方式。

五、关于校本课程评价

1、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教师可做平时课堂表现记录。

2、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3、学生成果可通过朗诵比赛、班级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

第三篇:《校本课程经典诵读总结》

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我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结晶。解读传承经典诗文,也就意味着解读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品格;把这些语言文化的精髓传递给我们的孩子,也就意味着在孩子心灵的田园里播下了一粒粒传统文化的种子,让我们的孩子拥有了中国灵魂、拥有了民族品格。我校开发了校本课程《经典诗文诵读》,并全面实施教学。现将我校诵读活动总结如下:

一、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办学品位和办学特色。

二、落实活动方案

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除安排的校本课外,每周四下午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进行经典吟诵、个别背、接龙背、默背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每晌上课前10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学生全员参与。选一名普通话及朗诵较好的学生做带读的小老师。每周末语文教师将本周所吟诵的古诗文进行简单的讲解赏析,或进行诵读指导。

三、活动收获与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

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校思想道德建设和德育工作的发展。师生的精神面貌得到极大的改观,良好的校风、学风、班风逐步形成,有效地促进了我校学生养成教育的全面实施。

2、提高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

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3、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通过大量诵读中华经典诗文,一是激发了学生诵读经典诗文的兴趣,形成了诵读的良好氛围。二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生知道了“诗前幕后故事”、“文坛轶事”,他们了解、知道诗人多了,了解的历史事件多了。三是学生初步掌握了诵读的方法,并能运用,部分学生还能把学到的经典语句运用于作文之中。四是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4、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教师主动参与,广泛融入,他们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背诵,探讨经典的人多了,查阅资料的人多了,吟颂的多了,运用道经典语句的多了,我校广大教师在活动中极大的丰富了自身的文化底蕴。

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著名作家余秋雨说过:“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乍一看莽撞,实际上是文明传承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阔,由经典奠基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经典诵读犹如一道亮丽的风景,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开拓了学生的视野,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让孩子在读经典中养德行、学做人,引领他们走进文化经典的圣殿,汲取丰富的精神食粮,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END

第四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纲要

一、前言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解因人不同会存在有不同的解释,但“理想”的解释或许可以表述如下:“教师和学生一起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他们自己学校的学程或教学单元。”它是在中小学多年来实施活动课、选修课和兴趣小组活动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而来的课程开发策略,意思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一部分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对家庭、社会和教育起到了巨大的维系与调节作用。”国学进入课堂势在必行,抛弃传统文化是逆潮流的,应该在全社会大力弘杨“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这是时代和社会的需要。中华民族悠远的传统文化中,传承着崇高的精神和优良美德。对于少儿道德信念、精神价值、人格熏陶、习惯养成、文化基础的培养都可以起到不可估量作用。这是人才培养的需要。

在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中,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校园文化建设长期缺乏有效途径和方法。以古诗文诵读,走进中华经典文化为载体,以丰富活泼的主题教育和课堂教学的渗透为阵地,让少年儿童快乐地学习、科学地传承、健康地成长,将在潜移默化中、身体力行中,实现道德素养、全面素质的提升,从而为教育改革找到突破口。这是学校教育发展的需要。我校决定开设《经典诵读》校本课程,通过校本课程《经典诵读》组织学生诵读熟背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让孩子们在一生学习、生活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让他们拥有熔铸在经典中的中华文化的智慧、风骨、胸怀和情操,成为富有中华文化底蕴的新一代建设者。所以《经典诵读》作为校本课程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课程目标

1、优化儿童的人格,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促进身心的健康发展。让参与经典诵读的孩子长期在圣贤之道中受到熏陶,使之自然提升儿童的品味与内涵,达到人格教化的目的。

2、提高儿童的专注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参与活动的孩子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经典诵读,并欣赏一些经典音乐,儿童能平心静气地学习,提高其专注力。

3、强化儿童的记忆力。6-13岁是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在小学阶段大量诵读,将大大增强儿童的记忆力。

4、促进语文能力的提高。儿童背诵优美的文化经典,自然提高语文表达能力,不管是在书面,还是在口语交际中都将有大的收益。

5、增强阅读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要让儿童大量阅读,在阅读中增请兴趣,提高理解,感悟鉴赏、评价的能力。

6、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使学生热爱学校生活,适应社会。带动其他科目学业成绩与各科技能的提高。

7、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在经典诵读中,开发儿童的左右脑,使之均衡发展,提高学习力,带动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并且使儿童在学才艺等技能均有所提高。

三、课程内容

(1)显性课程:包括国学经典诵读和吟唱、古诗古韵的表演、诗人的故事、民族乐器的弹奏、名人名句的应用、作品的欣赏和书画的练习等。

(2)隐性课程:包括语文拓展型课程、艺术节、升旗仪式、校训、少先队活动、行规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等。

教材建设:

(1)成立教材编写小组,制定《经典诵读》课程的教材编写方案,定时讨论、交流和修改编写的材料内容。

(2)组成教材课堂实践小组,研究课堂教学模式,加强课堂有效性研究。

四、教学建议

通过校本课程《经典诵读》组织学生诵读熟背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作品,让孩子们在一生学习、生活压力最轻、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最便捷的方式,获得中华文化的熏陶和修养。学生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懂得基本的人生道理,学会感恩等,懂得做人的道理,强化责任感、进而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机,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五、课程管理

1、建立运行机制

(1)工作小组组长负责校本课程的规划。副组长经常广泛地听取各种意见,每年调整充实一次本方案。

(2)工作小组成员:负责本方案的落实和实施以及日常教学管理与评价。

(3)任课教师:合作研究课程的开发,制订教学计划,研究教学方法,开展教学活动。

(4)建立课程研究小组,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方案。

2、保障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对实施校本课程的认识,提高教师对自身专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

(2)校本课程承担的工作量与必修课程一样,教师工作量,工作实绩载入业务档案,作为考评、晋级、评优的依据。

(3)加强师资培训。采用自培与他培结合的方法,为课程实施提供教学技能支持。

六、课程评价

校本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突出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过程评价,突出评价的激励功能。

1、过程评价: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性、过程性和创造性(情感、态度、意志、合作、能力)为依据,给予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记录,作为“优秀学生”评比条件。

2、多元评价:主要由学生自评和学习伙伴(包括学生和老师)的他评。

3、当堂评价和阶段评价相结合。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进行评价,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第五篇: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工作计划

202_--202_下学期

天桥岭镇第一小学张晓红

为了充分激发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陶冶他们的情操和审美情趣,我要积极探索经典诵读、古诗词吟诵教学模式,寻找更适合学生学习经典作品、古诗词的途径,带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同时达到开发学生的记忆力和智力、打好语文基础的目的,不断积淀文化底蕴。

在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过程中,我要牢牢把握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使诵读活动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悄然熏陶感染着学生的心灵。

1、开展“五个一“经典诵读活动

充分利用每天早晨10分钟晨读时间进行诵读。每周诵读一首(篇)古诗词;每周上一节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每月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籍(教导处年初提供各年级读书目录);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诗词之最”“读书大王”和“书香班级”评选活动。既激发学生学古诗词的兴趣,又使古诗词教学形式得到有益的扩展和延伸。

2、以活动为载体,激发诵读兴趣

经典诗文言简意赅,易读易背但并非很好理解。因此,我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大胆创新,通过课内课外组织丰富的活动、竞赛来激发诵读兴趣。

我将以《中华古诗词诵读》中的125首诗词为内容在学生中开展古诗朗读、背诵和古诗文知识竞赛。班级自行组织初赛,选拔代表参加年级比赛,评出个人奖和团体奖。

利用传统节日开展活动,如清明节、中秋节来临时,我要让学生收集相关的古诗文,开展赛诗会及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获得知识,启迪智慧。

将古典诗文与书法学科整合,开展以古典诗文为内容的书法比赛,将古典诗文融入到书法教学中,既提高学生的书法技艺,又使学生受到古诗文的熏陶,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

3、校本课程教学中的一点做法。

为了引导和激励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我校每周开设一节经典诵读课,作为专任教师的我在诵读课中的设计要做到三点:

一是接受传统教育中的诵读原则:“素读”为主。所谓“素读”,就是不追求理解的深度,不作精细讲解,只在乎背诵的熟练。这种做法成年人很难做到,但小学生却毫不费力。南怀谨先生说: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读得多了,自然懂得语言和文字的音韵。

二是优化课堂教学环节,寓教于乐。低年级的孩子注意力差,不喜欢死板板地读,我就要给三字经、弟子规配上动感的图片和动听的歌谣,让孩子们边看边读,边看边唱,就这样在一看,一唱中轻松地背诵了下来。除此以外,我还要通过游戏、故事、绘画等形式激起孩子们探索的愿望,提高他们的兴趣,使他们在愉悦中获得身心的全面发展。古诗的语言极为精炼。仅仅通过接触语言来学习古诗,儿童对古诗画面美的理解就会是笼统的、模糊的。我要抓住古诗“诗中有画”的特点,把“诗”与“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通过作画,具体而形象地再现古诗中的画意,唤起学生丰富的联想,从而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古诗的画面美。如杜甫的《绝句》不仅是描写春色的好诗,更是一幅生机勃勃、情味隽永的春色图。教学时,我让学生给诗配画。在课堂上,我故意让学生教我画画,帮我选颜色。学生的情绪非常高涨,无意之中就感悟了这首诗的很多语言特色,以及景色的层次感。在绘画、赏画中,使诗意、画意相得益彰,把浓浓的诗情画意,在学生的想象展翅飞翔,生命活力尽情释放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三是以经典诵读实践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既是情境性的,又是通过活动和运用不断发展的,学习使用一种工具,重要的是了解用这一工具的某一共同体的活动情境。因此,在经典诵读中,我要积极创设经典诵读活动情境,以喜闻乐见的小品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等方式,通过真实活动和社会性互动促进学生的文化适应。在高年级的教学中,我就尝试着让学生编撰经典情景剧本,编辑传统节日活动故事集,让学生在经典文化学习中,感受经典文化的优雅,伸展学生智慧。

校本课程经典诵读工作总结范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