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县统计局“十三五”工作成就及“十四五”工作展望 [五篇范例]
编辑:蓝色心情 识别码:10-807197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3-11-22 16:29:38 来源:网络

第一篇: 县统计局“十三五”工作成就及“十四五”工作展望

县统计局“十三五”工作成就及“十四五”工作展望

一、“十三五”主要工作成就回顾

“十三五”时期以来,县统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统计局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省、市统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敬业担当奉献为职守,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服务水平有效提升,重大普查项目与各项专项调查如期圆满完成,统计队伍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努力开创了新的统计工作局面。

(一)突出重点,周密部署,全力服务经济建设

x.有效发挥统计职能优势。五年来,我局积极参与经济运行监测预警联席会议,建立并落实各专业定期碰头分析报告机制,做好主要指标的季度分析评估,稳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经济、文化产业、循环经济、数字经济等监测工作,重点加强全县经济运行监测、发展状况评价和发展趋势研究判断,增强经济运行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提高统计监测能力。

x.切实深化统计分析研究。五年来,我局坚持将统计分析研究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抓实抓细,结合干部绩效考核办法,每年将统计分析信息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专业,并安排专人督办和推进完成情况。抓好重点指标分析解读和GDP支撑性指标的动态分析及监测预警工作。五年来,共编发主动公开政务信息xxx条,编发统计简讯xxx篇,上报国家、省、市统计局政务动态信息xxx篇,其中x篇信息被国家统计局录用,《统计与调研》xxx期。积极向两办报送分析材料,其中《旅游业增加值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以xx县为例》等x个重要领域分析材料收到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的批示。每年编印出版《x统计年鉴》、《x概览》和《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定期以纸质、网络发布等形式对外公布相关统计信息,每年更新出版月度《x统计信息》和《x经济信息快讯》、季度《x三农信息》等资料。积极参与x县“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每年完成县委县政府专项课题x个,各专业积极开展分管领域调研分析,共完成xx个不同经济领域的立项课题研究。

x.政务公开运营管理升级。xxxx年开始,相继开通政务微信、微博、抖音等大众新媒体,发布统计信息、解读政策,营造氛围、促进工作。x年来共发布微信公众号xxx期,微博xxx条,抖音x条(xxxx年)。

(二)求真务实,成效明显,普查项目圆满完成x.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圆满完成。通过扎实细致的努力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各阶段的工作任务。我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共选聘指导员xxx人,普查员xxxx人,共划分了xxxx个普查小区。县农普办通过县办自查与乡镇互查的方式,对我县xx个村(社区)、xx个普查小区的xxx多户农户、xxx户规模户、xx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实现了抽查,保质保量完成了农户表、规模户表、单位表、乡表和行政村表的审核验收工作,确保高准确率,得到了市农普办事中、事后质量检查的肯定。

x.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获得省级先进。县四经普办聚焦普查重点、勇于攻坚克难,在全面清查、普查底册编制、PAD数据支撑、宣传先行、精心培训的基础上高质量完成普查登记、审核比对等重要阶段工作,对全县x.x万家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和近xxxx户个体经营户样本进行了全面普查,查清查实了全县经济家底。四经普是历次普查中信息化水平最高的一次普查,全面应用电子地图,全面使用PAD采集手段,县局在宣传动员、培训指导、工作机制、质量管控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最终,我县四经普办获得“省级成绩突出集体”的荣誉称号。

x.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稳步开启。xxxx年正式启动七人普工作,机构组建、两员选聘、业务培训、划区绘图、普查宣传等工作均走在全市前列,xxxx年xx月xx日如期启动入户摸底工作,xx月xx日上午,省七人普领导小组副组长、省统计局局长xx到xx镇xxx村现场调研入户摸底工作,高度肯定我县人口普查各项工作。

(三)精心部署,积极行动,统计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十三五”时期,我局高度重视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在先后赴xx临海等地进行调研考察后,结合我县实际,县政府出台了《x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我局印发了《x县统计“基层基础提升”专项行动方案》、《x县“统计基层基础深化年行动”专项行动方案》、《xx县“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工作。一是机构人员配备到位。指导各镇乡(街道)配齐配足专职统计人员,并配备一名享受中层待遇的统计专职副主任,明确统计机构人员分工及职责。二是任务详单明确。进一步明确具体任务,将统计人员变动备案、统计人员参加培训、统计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统计诚信单位创建、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撰写等工作形成任务详单,下发至各镇乡(街道)。三是分片督导提质量。建立局班子成员分片联系制度,结合三农普、四经普、七人普等工作强化日常督查指导,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及时反馈相关问题。四是考核推动促整改。将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细则,与考核分数进行挂钩,倒逼统计办做好问题整改,进一步推动各镇乡(街道)统计机构履职尽责。

(四)开拓创新,严格执法,统计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x.普法宣传取得新成效。我局的法制宣传重点突出、形式创新,每年结合“xx·x”国家宪法日、中国统计开放日等活动,利用媒体、网络和法制宣传进基层等多形式全方位手段做好统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定期分层次、分类别开展送法下乡、法制进社区、进企业等,推进普法工作进村入户。结合农业普查、住户调查、粮食监测调查等业务检查走村入户的时机,开展“送法下乡乡村行”统计法律宣传活动,在村级村务公开栏中张贴宣传画,向村民发放统计法律知识读本和农业普查宣传笔。五年来,我局统计法治工作两年被市统计局评为“优秀等次”。

x.主动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实施法律顾问制度,建立统计法制工作评价、网上行政执法、统计工作约谈、被执法企业回访等制度,通过联合纪委联合执法等途径进一步加强整改督导,巩固监督检查成效。借助改革东风,执法检查由突击性检查改变ABC管理方式,再向“双随机”抽查方式转变,进一步推进执法检查实效性。五年来,共开展统计执法检查企业xxx家,其中当场警告x家,警告并罚款xx家,处罚企业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x家行政处罚案卷获得市级优秀案卷。

(五)主动核查,注重实效,统计数据质量明显提高

x.完成基础数据核实修订。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统计局部署,xxxx年按照“压实总量、稳住速度”的原则,积极稳妥开展工业基础数据核实修订、贸易自查错误数据修订和xxxx年投资统计制度修订三项工作,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x.数据审核力度持续加力。五年来,不断加大对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企业数据的主动审核和查询,坚决贯彻“先进库、再有数,不在库、不出数”的原则,针对存在统计数据波动较大、对全县数据影响较大、统计人员填报报表比较随意、业务较不熟练等几类问题的企业进行重点查询核实,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x.数据自查核查齐头并进。五年来,我局不断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标准,各专业分别建立健全科学的数据质量评估标准和办法。每年自觉接受省、市局专业检查、抽查,累计配合开展各专业数据质量专项核查工作百余次。采取企业自查与统计局核查相结合的模式,各专业认真排摸、客观分析汇报数据情况及相关问题,在上级核查的基础上主动扩大范围、比例开展自查自纠。

(六)以人为本,五力建设,着力搭建统计人才队伍体系

“十三五”期间,我局紧紧围绕“提升统计队伍素质和提高优质服务能力”的目标和要求,印发《关于开展“深化统计干部五力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全县统计干部服务力、协同力、研究力、参谋力与执行力,始终把全县统计“三支队伍”的业务培训和能力提升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

x.一抓局机关统计队伍。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组织全体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通过“周一夜学”、领导讲学、统计讲堂等形式,不断提升局机关干部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

x.二抓镇乡(街道)统计队伍。在县级常态化业务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各镇乡(街道)统计人员参加市级统计培训,组织县级有关部门及镇乡(街道)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开展集中普法与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政治素养、守法意识、业务能力和分析水平。xxxx年,面向各镇乡(街道)、xx个县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统计分管领导、综合统计办公室主任、统计员及县统计局全体干部开展“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特点与统计改革”专题培训班,努力提高镇乡(街道)、部门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

x.三抓企业(村、社区)统计队伍。局班子分片区下基层指导调研,建立“一对一”联系企业制度,累计下企业达xxx余次,同时,采取以会代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辅导和传授工业、能源、投资、劳动工资、科技、贸易业、服务业、城乡住户以及统计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确保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及时更新。

二、“十四五”工作展望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局将坚持以“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公信力”为中心,创新统计方法,夯实统计基础,增强配合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推动全县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统计保障。我局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明确思路,全面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

我局要努力使统计工作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我县实际,满足政府科学决策和社会公众需求,能够真实、客观反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要积极探索统计优质服务的新途径,积极开展统计分析研究,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统计能力。

(二)服务大局,不断提升统计分析信息服务质量

撰写分析信息工作是统计部门的重要工作,既是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又是统计工作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今后五年,我局将持续把分析信息工作和统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扎实开展分析信息工作,总结反映各项数据指标的新思路、新举措,有力地促进统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依法统计,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我局要强化统计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要带头学习、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大力做好普法工作,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深入贯彻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工作要求,要严肃查处各种统计违法行为,加大对典型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要认真履行执法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使统计执法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四)加强培训,努力提高统计队伍整体素质

全面深化统计改革和加快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最根本的是要打造高素质的统计队伍,为实现改革发展目标提供坚强保障。我局要通过加强业务培训,不断增强统计干部的业务能力;要重视高素质、复合型统计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深入开展统计职业道德教育,营造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工作氛围;努力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务实、善于创新的统计队伍。

第二篇:县统计局“十三五”主要工作成就及“十四五”工作展望、2020年工作总结及2021年工作思路

一、“十三五”主要工作成就回顾

“十三五”时期以来,县统计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统计局的精心指导下,认真贯彻省、市统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敬业担当奉献为职守,统计基层基础建设进一步夯实,统计数据质量和统计服务水平有效提升,重大普查项目与各项专项调查如期圆满完成,统计队伍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努力开创了新的统计工作局面。

(一)突出重点,周密部署,全力服务经济建设

1.有效发挥统计职能优势。五年来,我局积极参与经济运行监测预警联席会议,建立并落实各专业定期碰头分析报告机制,做好主要指标的季度分析评估,稳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海洋经济、文化产业、循环经济、数字经济等监测工作,重点加强全县经济运行监测、发展状况评价和发展趋势研究判断,增强经济运行的前瞻性和主动性,提高统计监测能力。

2.切实深化统计分析研究。五年来,我局坚持将统计分析研究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抓实抓细,结合干部绩效考核办法,每年将统计分析信息目标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专业,并安排专人督办和推进完成情况。抓好重点指标分析解读和gdp支撑性指标的动态分析及监测预警工作。五年来,共编发主动公开政务信息734条,编发统计简讯533篇,上报国家、省、市统计局政务动态信息629篇,其中1篇信息被国家统计局录用,《统计与调研》212期。积极向两办报送分析材料,其中《旅游业增加值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以象山县为例》等5个重要领域分析材料收到县委县政府的主要领导的批示。每年编印出版《象山统计年鉴》、《象山概览》和《象山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定期以纸质、网络发布等形式对外公布相关统计信息,每年更新出版月度《象山统计信息》和《象山经济信息快讯》、季度《象山三农信息》等资料。积极参与象山县“十三五”规划课题研究,每年完成县委县政府专项课题1个,各专业积极开展分管领域调研分析,共完成24个不同经济领域的立项课题研究。

3.政务公开运营管理升级。2018年开始,相继开通政务微信、微博、抖音等大众新媒体,发布统计信息、解读政策,营造氛围、促进工作。5年来共发布微信公众号315期,微博203条,抖音8条(2020年)。

(二)求真务实,成效明显,普查项目圆满完成

1.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圆满完成。通过扎实细致的努力工作,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了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各阶段的工作任务。我县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共选聘指导员560人,普查员1150人,共划分了1278个普查小区。县农普办通过县办自查与乡镇互查的方式,对我县36个村(社区)、54个普查小区的300多户农户、108户规模户、18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实现了抽查,保质保量完成了农户表、规模户表、单位表、乡表和行政村表的审核验收工作,确保高准确率,得到了市农普办事中、事后质量检查的肯定。

2.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获得省级先进。县四经普办聚焦普查重点、勇于攻坚克难,在全面清查、普查底册编制、pad数据支撑、宣传先行、精心培训的基础上高质量完成普查登记、审核比对等重要阶段工作,对全县1.5万家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全部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和近2500户个体经营户样本进行了全面普查,查清查实了全县经济家底。四经普是历次普查中信息化水平最高的一次普查,全面应用电子地图,全面使用pad采集手段,县局在宣传动员、培训指导、工作机制、质量管控等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尝试。最终,我县四经普办获得“省级成绩突出集体”的荣誉称号。

3.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稳步开启。2020年正式启动七人普工作,机构组建、两员选聘、业务培训、划区绘图、普查宣传等工作均走在全市前列,2020年10月11日如期启动入户摸底工作,10月14日上午,省七人普领导小组副组长、省统计局局长王杰到涂茨镇旭拱岙村现场调研入户摸底工作,高度肯定我县人口普查各项工作。

(三)精心部署,积极行动,统计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

“十三五”时期,我局高度重视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在先后赴鄞州、宁海、慈溪、临海等地进行调研考察后,结合我县实际,县政府出台了《象山县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的意见》,我局印发了《象山县统计“基层基础提升”专项行动方案》、《象山县“统计基层基础深化年行动”专项行动方案》、《象山县“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等文件,切实抓好贯彻落实工作。一是机构人员配备到位。指导各镇乡(街道)配齐配足专职统计人员,并配备一名享受中层待遇的统计专职副主任,明确统计机构人员分工及职责。二是任务详单明确。进一步明确具体任务,将统计人员变动备案、统计人员参加培训、统计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基本单位名录库管理、统计诚信单位创建、统计信息和统计分析撰写等工作形成任务详单,下发至各镇乡(街道)。三是分片督导提质量。建立局班子成员分片联系制度,结合三农普、四经普、七人普等工作强化日常督查指导,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记录,及时反馈相关问题。四是考核推动促整改。将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细则,与考核分数进行挂钩,倒逼统计办做好问题整改,进一步推动各镇乡(街道)统计机构履职尽责。

(四)开拓创新,严格执法,统计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

1.普法宣传取得新成效。我局的法制宣传重点突出、形式创新,每年结合“12·4”国家宪法日、中国统计开放日等活动,利用媒体、网络和法制宣传进基层等多形式全方位手段做好统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定期分层次、分类别开展送法下乡、法制进社区、进企业等,推进普法工作进村入户。结合农业普查、住户调查、粮食监测调查等业务检查走村入户的时机,开展“送法下乡乡村行”统计法律宣传活动,在村级村务公开栏中张贴宣传画,向村民发放统计法律知识读本和农业普查宣传笔。五年来,我局统计法治工作两年被市统计局评为“优秀等次”。

2.主动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实施法律顾问制度,建立统计法制工作评价、网上行政执法、统计工作约谈、被执法企业回访等制度,通过联合纪委联合执法等途径进一步加强整改督导,巩固监督检查成效。借助改革东风,执法检查由突击性检查改变abc管理方式,再向“双随机”抽查方式转变,进一步推进执法检查实效性。五年来,共开展统计执法检查企业280家,其中当场警告8家,警告并罚款14家,处罚企业呈逐年递增趋势,其中2家行政处罚案卷获得市级优秀案卷。

(五)主动核查,注重实效,统计数据质量明显提高

1.完成基础数据核实修订。认真贯彻国家、省、市统计局部署,2017年按照“压实总量、稳住速度”的原则,积极稳妥开展工业基础数据核实修订、贸易自查错误数据修订和2018年投资统计制度修订三项工作,为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数据审核力度持续加力。五年来,不断加大对统计联网直报平台企业数据的主动审核和查询,坚决贯彻“先进库、再有数,不在库、不出数”的原则,针对存在统计数据波动较大、对全县数据影响较大、统计人员填报报表比较随意、业务较不熟练等几类问题的企业进行重点查询核实,不断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3.数据自查核查齐头并进。五年来,我局不断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工作标准,各专业分别建立健全科学的数据质量评估标准和办法。每年自觉接受省、市局专业检查、抽查,累计配合开展各专业数据质量专项核查工作百余次。采取企业自查与统计局核查相结合的模式,各专业认真排摸、客观分析汇报数据情况及相关问题,在上级核查的基础上主动扩大范围、比例开展自查自纠。

(六)以人为本,五力建设,着力搭建统计人才队伍体系

“十三五”期间,我局紧紧围绕“提升统计队伍素质和提高优质服务能力”的目标和要求,印发《关于开展“深化统计干部五力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进一步提升全县统计干部服务力、协同力、研究力、参谋力与执行力,始终把全县统计“三支队伍”的业务培训和能力提升摆在重要位置抓紧抓好。

1.一抓局机关统计队伍。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组织全体干部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通过“周一夜学”、领导讲学、统计讲堂等形式,不断提升局机关干部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

2.二抓镇乡(街道)统计队伍。在县级常态化业务培训的基础上,组织各镇乡(街道)统计人员参加市级统计培训,组织县级有关部门及镇乡(街道)主要负责人、分管领导开展集中普法与业务培训,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政治素养、守法意识、业务能力和分析水平。2018年,面向各镇乡(街道)、27个县级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统计分管领导、综合统计办公室主任、统计员及县统计局全体干部开展“新常态下经济运行特点与统计改革”专题培训班,努力提高镇乡(街道)、部门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

3.三抓企业(村、社区)统计队伍。局班子分片区下基层指导调研,建立“一对一”联系企业制度,累计下企业达200余次,同时,采取以会代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辅导和传授工业、能源、投资、劳动工资、科技、贸易业、服务业、城乡住户以及统计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确保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知识及时更新。

二、“十四五”工作展望

“十四五”时期是全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时期,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我局将坚持以“提高统计能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提高统计公信力”为中心,创新统计方法,夯实统计基础,增强配合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努力推动全县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统计保障。我局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明确思路,全面加强和改进统计工作

我局要努力使统计工作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我县实际,满足政府科学决策和社会公众需求,能够真实、客观反映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要积极探索统计优质服务的新途径,积极开展统计分析研究,提高服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统计能力。

(二)服务大局,不断提升统计分析信息服务质量

撰写分析信息工作是统计部门的重要工作,既是领导决策的重要依据,又是统计工作对外宣传的重要平台。今后五年,我局将持续把分析信息工作和统计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扎实开展分析信息工作,总结反映各项数据指标的新思路、新举措,有力地促进统计工作整体水平的提升。

(三)依法统计,牢固树立法制观念

我局要强化统计法律法规宣传,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统计法律意识,要带头学习、执行统计法律法规,大力做好普法工作,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的良好氛围;深入贯彻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工作要求,要严肃查处各种统计违法行为,加大对典型统计违法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要认真履行执法职责,加大执法力度,使统计执法工作经常化、制度化。

(四)加强培训,努力提高统计队伍整体素质

全面深化统计改革和加快建设现代化服务型统计,最根本的是要打造高素质的统计队伍,为实现改革发展目标提供坚强保障。我局要通过加强业务培训,不断增强统计干部的业务能力;要重视高素质、复合型统计人才的培养与使用;深入开展统计职业道德教育,营造实事求是、严谨务实的工作氛围;努力建立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工作务实、善于创新的统计队伍。

三、2020年工作总结

2020年以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以及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我局紧紧围绕统计数据质量核心,以干部能力提升为抓手,加强疫情期间调研分析,着力数据统全统准,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省、市统计局各项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靠前担当服务基层,主动履职强化监测

1.积极下沉一线开展企业帮扶。在1月初还是春节期间,积极响应县委县政府号召,紧急抽调干部赴象山北、戴港高速卡点执勤。延长春节值班,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轮换下沉社区参与防控工作。2月初抽调干部分别加入县防疫专班数据对接组、物资保障组、三复工作组,加班加点跟踪排摸返象人员,实时监测复工复产进度,积极协调帮扶企业,疏通复工复产难点与堵点。

2.认真履行疫情统计监测职责。坚持服务县委经济发展专班,先后组织干部加入县农业、工业、建筑业和房地产、投资、服务业、金融、消费等工作专班,围绕真实反映经济运行情况,及时提供统计数据服务。同时各专业人员对疫情中遭受重创的重点企业进行电话与实地调研,了解企业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做好整理并上报。

3.全力开展疫情相关分析研判。2月份以来每月开展经济运行分析会,深入开展季度分析,先后完成《疫情对象山经济指标的影响分析》、《本次疫情与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的比较分析》、《新冠疫情考验下的2020年一季度象山经济》等材料,其中撰写的《强化纳新排查确保应统尽统》、《城乡居民收入位次下滑、困难问题亟需关注》等专报得到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撰写并发布《统计与调研》39期,编发微信公众号99期,为党委政府在疫情防控下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提供决策参谋。???

(二)围绕数据质量核心,着力实现统全统准

1.多次汇报获支持。坚持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防惩工作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第一时间将省局防惩工作会议精神、密电、书籍传达到位,并多次向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县纪委负责人和组织部负责人做了专题汇报。

2.主动核查取成效。依托一套表平台,认真开展重点领域统计数据自查自纠,对同比、环比波动较大的企业、投资项目逐一进行查询,利用历年数据分析对比,并结合季节气候、政策、企业变动等因素,以及经信部门掌握的信息,进行匹配性审核与评估,进一步排摸并消除高风险专业隐患。截止目前,共完成核查规上工业企业377家(其中上级查询97家,自查280家)、投资项目250个、规上服务业企业55家、贸易企业261家、建筑业与房地产专业企业50家、能源企业5家、劳动工资企业400余家、18个镇乡(街道)的农业数据及台账、居民收入调查对象150户(其中低收入农户35户)、畜牧业规模户6户,进一步纠错纠偏,统计数据质量进一步提升。

3.实地检查促整改。4月份以来,县统计局分三次对18个镇乡(街道)定期报表的镇级和村表台账进行了检查,现场走访了25户畜牧业规模户,确保养殖情况与报表一致。5-6月份,配合市调查队开展两轮城乡住户调查数据质量抽查,6月底,配合完成省统计局委托市统计局核查的2个投资项目,并做好相应的整改;

8月份,圆满配合市调查队完成2家畜牧业规模户的统计执法检查;

9月份,配合市调查队开展农业农村及低收入农户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实地检查了4个村,对相关问题进行及时的整改,检查总体结果得到上级领导的肯定;

10月份,完成12家劳动工资数据质量核查并要求企业提供相关凭证。

(三)严格执法履职责,联合检查取成效

切实担负起统计监督的重要政治责任,已实行纪委联合执法机制,促进执法检查真正做到公正无私、实事求是。截至目前,我局已执法企业40家,其中联合县纪委对县商务局等6家单位进行实地监督检查。截止目前,1家企业受到当场警告,1家企业受到警告并罚款,其余企业差错率均在5%以内。执法现场,检查组通过传达相关防惩工作部署,以“四个县市区”的典型违法通报以案释法,进一步宣传防惩思想。

(四)深耕细作保质量,人口普查稳推进

1.分区包干重心向下,完善层级普查体系。县人普办将12个临聘人员分为三组,分别对城东片、城南片、城西片18个镇乡(街道)进行业务“包干”,确保全县“一盘棋”,片区有组、镇(乡)街道有人,能第一时间发现并解决问题。建立月、周、日三级汇报工作制度。县七人普领导小组组长、常务副县长陈兴立每月听取县人普办主任关于七人普工作开展情况的专题汇报,专题研究并定期协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顺利推进。

2.实操实练精益求精,强化业务培训效果。县人普办自6月中旬开始,先后组织召开乡镇划区绘图、综合试点、“两员”业务培训会议,在省、市课件的基础上,结合象山近年来的城乡发展特色,精心准备培训课程内容,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在授课过程中穿插案例,增强课堂的学员参与性和互动性。在国家“两员”考试中,全县抽中的104名普查员平均分86.9分,其中80分以上95人,90分以上38人,全体普查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为普查正式登记夯实了基础。

3.精心打造宣传阵势,突出人普地域特色。结合中国统计开放日,利用各主管部门电子屏滚动宣传标语、公交车站台张贴宣传海报、在公交车尾部喷绘人普宣传口号、利用流动车广播式播报等形式进行人普工作的“广而告之”。赴石浦渔港古城拍摄人普宣传片,挖掘国风民乐之美,拍摄的古筝琵琶合奏《当国乐遇上七人普》入选国家统计局微信公众号统计微讯;

制作融入象山特色元素的mg动画版的七人普宣传视频,实现多渠道、立体式宣传。同时,将信息工作列入对镇乡(街道)的人普工作考核中,要求抓好人普信息工作管理。截止9月底,共撰写上报信息106篇,人普风采39篇,工作交流3篇,居全市第二位。

(五)“五力建设”提能力,以人为本建基础

1.编制工作方案,落细实施计划。印发《关于开展“深化统计干部五力建设”活动的实施方案》,落细全年各阶段工作计划,明确领导班子责任职责,进一步提升全县统计干部服务力、协同力、研究力、参谋力与执行力。

2.组织业务研讨,加强分析研究。根据计划,在今年开展各专业业务研讨会。一是业务交流常态化。依托“周二夜学”开展业务研讨,加快了学习频率,通过“集中授课”模式,围绕报表制度、专业重点,使得学习不再流于形式,明显提高了学习效果。二是业务学习深入化。通过专业人员介绍本专业业务流程、注意事项、数据分析、难题探讨、改进措施等,使得业务学习更加深入。三是能力提升整体化。专业外人员提出问题,专业内人员解答疑问,不断激发全局干部学习动力,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精心服务基层,助力争先创优。及时调整领导班子分区域联系乡镇名单,由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分成三个基层分队,深入基层开展“三服务”。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调整修订了《镇乡(街道)公共性重点工作考核细则》,对标落实《象山县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加强对乡镇统计办业务培训、工作指导、考核督查,不断夯实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二、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县统计局将继续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宁波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巩固主题教育学习成果,贯彻落实国家、省、市统计工作决策部署要求,以统计数据质量为核心,以统计执法检查为抓手,奋力提高统计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切实提高统计服务水平,为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扎实可靠的统计保障。

(一)强抓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统计服务效能

1.加强统计监测研判。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考核任务,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抓好高质量指标体系的跟踪监测,针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通过统计专报等形式提出预测预警。

2.推进产业监测核算。切实履行统计监测职责,做好2020年gdp核算及2021年各季度gdp核算分析,加强gdp核算支撑性指标研判,根据市局部署开展海洋经济、“三新”经济和文化、旅游、体育、知识产权(专利)密集型产业等派生产业增加值统计核算,深化电商零售统计监测,针对相关统计领域的难点与堵点,认真谋划,积极探索,做到特色产业应统尽统,确保全面客观反映各行业经济发展状况。

3.加强专题调研分析。紧贴中心工作,扎实深入开展三服务工作,积极充分利用统计学会平台开展乡村振兴、重点产业、特色小镇等方面调查研究,强化重点经济指标(如工业增加值率)的分析研究,开展分行业、分领域数据分析,强化国内省内匹配和比对研究,力求进一步发现问题并指导发展。健全统计数据有效解读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号、抖音、政务微博等形式进一步丰富和优化统计服务产品。

(二)围绕数据质量核心,进一步夯实统计基层基础

1.“常态化+专项”核查助推源头统计数据质量提升。落实数据质量常态化核查机制,加大对统计调查对象的业务指导,开展工业、能源、投资、贸易、农业农村等专业数据质量专项核查,不仅要及时主动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更要汇报数据审核查询和质量核查发现的问题。

2.“目标+考核”制度助推统计工作规范化建设。对标《象山县“统计基层基础规范化建设”专项行动方案》,以组织规范、制度规范、履职规范、培训规范、宣传规范为目标,细化建设内容和标准,以目标管理考核为抓手,全面提升镇乡(街道)统计机构的履职水平,把基层统计员从单纯的“催报员”努力变身成为统计“信息员”、“管理员”、“指导员”、“分析员”和“参谋员”。

(三)坚持求真务实导向,进一步推进重点调查

1.持续推进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年内重点做好数据汇总、审核、评估与验收工作,并做好上级各项迎检工作准备。

2.开展社情民意调查。积极参谋推动提升群众改革发展获得感、满意度,积极配合平安象山建设各项任务,高质量完成粮食监测、畜牧业、住户、劳动力、消费价格、工业生产者价格、采购经理以及营商环境等调查工作。

(四)守牢数据质量底线,进一步提升防范风险能力

1.落实统计执法监督责任制。牢固树立“数据质量生命线”原则,继续推进统计与纪检监察协作机制,防范和惩治统计领域数据造假问题,畅通检举揭发统计违法行为渠道,严格执行领导干部违规干预统计工作有关规定,全面压实依法统计责任制,完成2021统计执法检查工作。

2.开展统计普法宣传教育。通过广场宣传、微信公众号、会前法制宣讲、统计开放日等方式,紧密结合调查专业开展“送法下乡”活动,积极推进普法宣传进企业、进社区。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事业观,不搞数字游戏。

3.推进统计诚信单位培育。以企(事)业单位统计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加强对辖区内企业的排摸、指导和培育,开展县级统计诚信单位评选活动。

(五)深化干部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三支队伍”建设

1.局机关统计队伍求精。坚持以文化人,推进党建争强,大力弘扬“真实可信、科学严谨、创新进取、服务于民”的统计核心价值观,通过“二轮”专业讲堂、业务比武、一线服务等练兵途径,钻研业务,深入基层,把好培训关与审核关。通过增强人员力量、健全激励机制、注重典型示范等措施,进一步激发和调动干部内动力。

2.镇乡(街道)统计队伍求稳。镇乡(街道)统计队伍要以规范化建设为载体,稳定人员队伍,强化专业学习,任务清单化操作,闭环式管理。切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不断提高用宏观的高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企业(村、社区)统计队伍求实。要以培训到每一位“报数员”为目标,将企业年报、定期季报培训与“点单式”培训相结合,通过“互联网+”方式灵活安排培训内容,不断提高统计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三篇:党办:县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和十四五工作展望

xx县十三五期间脱贫攻坚工作汇报和十四五工作展望

“十三五”以来,我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科学部署,贯彻落实中央xx工作座谈会精神和新时代党的xx方略,特别是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按照自治区党委“1+3+3+改革开放”工作部署和自治州党委、人民政府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要求,始终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把提高脱贫质量放在首位,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坚持把党中央提出的“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目标要求具体化、精细化,推进自治区“七个一批”“三个加大力度”“九个聚力攻坚”措施责任化、制度化,抓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各个环节,举全县之力科学应对贫困基数大、自然灾害、疫情防控等各种挑战带来的影响,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精准施策,使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补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短板。现将“十三五”脱贫攻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县位于xx中部,总面积xx万平方公里,其中,山地占

xx%。全县辖x镇、x乡,x个自治区级工业园区,境内有第二师x个团场。有耕地面积xx万亩,草场面积xx万亩,全县总人口xx万人,由xx等xx个民族组成,其中:农业户籍xx户xx人。2019年末,全县地区生产总值xx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xx,农牧民人均纯收入预计xx元,全县现有xx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xx人,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达xx元,其中:生产经营性收入占xx%、工资性收入占xx%、转移性收入占xx%、财产性收入占x%。

二、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

(一)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019年年底实现动态清零,贫困发生率由“十三五”初的xx%降至0;剩余x个贫困村于2017年年底全部退出,脱贫成果日益巩固。

(二)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

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明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xx%以上主要靠产业扶贫和务工就业脱贫,工资性收入和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由2016年xx%上升至2020年xx%,转移性收入占比由2016年xx

%下降至2020年xx%,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由2016年xx元增加至2020年的xx元。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

(三)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村通硬化路率达100%,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xx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电力设施全面升级电网覆盖率100%,通信建设稳步发展,手机信号、宽带网络实现行政村全覆盖,xx户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摆脱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所有村全面实现“五通七有”,群众出行难、用电难、上学难、看病难、通信难等长期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普遍解决,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和饮水安全均得到保障,并不断巩固提升。

(四)经济社会发展明显加快。

发挥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优势,推进产业就业互补互济、联动发展。特色产业不断壮大,电商扶贫、旅游扶贫等较快发展,乡(镇)村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明显增强。通过生态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措施,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贫困户就业增收渠道明显增多,基本公共服务日益完善。

(五)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

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基层组织得到加强,通过开展贫困识别、精准帮扶,基层干部本领明显提高,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选派业务骨干参加驻村帮扶,目前选派工作队xx个,选派驻村工作队干部xx人,使有扶贫任务的行政村实现“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全覆盖,特别是青年干部了解了基层,学会了做群众工作,在实践锻炼中快速成长。今年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基层干部展现出较强的战斗力,许多驻村工作队拉起来就是防“疫”队、战“疫”队,这与经受了这几年脱贫工作历练是分不开的。县、乡(镇)、村三级共配备扶贫干部

xx人,一线扶贫力量明显加强,打通了精准扶贫“最后一公里”,一大批干部在脱贫攻坚战中得到锤炼,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农村基层治理能力和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党群干群关系不断改善。

(六)减贫成就得到普遍认可。

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得到显著提升,感恩意识明显增强,贫困群众满意度达100%。先后接受了国务院脱贫攻坚交叉(广西)检查、国家健康扶贫检查、国家财政资金绩效考核评价、中央六巡、中央六巡“回头看”、国务院扶贫办建档立卡数据质量第三方评估(xx大学)实地核查;自治区第三方评估x次;自治区、自治州贫困退出验收检查,减贫成就得到了社会高度认可和肯定。

三、脱贫攻坚主要做法

(一)强化学习,切实统一思想提高政治站位。

将习近平总书记扶贫重要论述、指示批示精神和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指导意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巩固提升三年指导意见,自治区农村扶贫开发条例、中央、自治区党委脱贫攻坚重要会议、文件,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及各行业部门集体学习内容,使之成为干部开展扶贫工作的理论遵循。坚持学习、开会必讲扶贫,定期不定期点评扶贫工作,让排名靠后者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使各级领导的脱贫攻坚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显著增强,对脱贫攻坚部署的理解能力、政策的执行能力和工作的落实能力不断提高。为方便干部群众学习,提高学习效果,将《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制作成语音版和文字版并通过《

xx零距离》微信平台推送传播。

(二)精准识别,认真开展扶贫对象动态调整。

扶贫对象精准是“六个精准”的基础,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号工程”。

为解决好“扶持谁”问题,先后开展了“新识别”“回头看”“挤水分”“清洗数据”等全面摸排贫困底数,建档立卡数据精准度大幅提升,建档立卡工作实现“一县一本、一村一册、一户一页”,扶贫对象全面查准核实。建立起动态管理机制,紧盯扶贫对象,严格按照国家、自治区、自治州统一部署,制定详细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信息采集工作方案,县、乡、村三级混编逐人逐户逐村比对,全面开展线下数据采集,层层把关核实,集中统一录入,专人分级管理,按照数据校验规则,及时开展自查自纠、信息比对、动态管理,确保了“账账相符、账实相符”。经动态调整后,目前建档立卡系统内贫困户规模为xx户xx人。

(三)聚焦关键,狠抓脱贫攻坚主体责任落实。

县党委、县人民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重点围绕自治区脱贫攻坚三年指导意见、关于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指导意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南疆四地州深度贫困地区三年实施方案和2020年工作方案、自治区扶贫开发条例以及中央、自治区党委脱贫攻坚重要部署,深入调研走访,研究制定实施了《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意见》《

xx县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2016年—2020年)》《xx县脱贫成效巩固三年实施意见(2018年—2020年)》等xx余项政策措施。狠抓主体责任落实,成立县党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指挥部,根据人员变动适时调整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及时召开县党委常委会、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会、政府常务会等会议听取汇报、分析研究部署全县脱贫攻坚工作。严格落实自治区“五个一”包联帮扶机制,实现了包联帮扶全覆盖。县、乡、村三级联动深入开展了遍访行动,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困难,建立了县、乡、村“三级书记”逐级抓、合力管的工作机制。包联干部定期走访贫困户,帮助贫困户精准制定了“一户一策”“一人一法”。制定了《xx县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包联作战方案》,并细化包联作战名录,县党委书记、县长带头包联贫困村,xx名县级领导包联作战xx个贫困村,xx名州直部门领导与xx名本县领导一对一包联作战52个有扶贫任务的非贫困村,xx名科级领导包联作战xx个有扶贫任务的村,帮助乡(镇)、村、户理清脱贫巩固提升思路,完善脱贫巩固提升方案,全面落实扶贫政策和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巩固提升方案,建立了“县为主体、乡镇实施、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脱贫攻坚体制。将脱贫攻坚工作纳入党委每年目标考评,逐年提高分值,一同部署、一同考核。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强化脱贫攻坚

“军令”意识,建立了领导干部抓思路、扶贫干部抓业务、扶贫对象抓动力、各方力量抓帮扶的“四抓”机制。

(四)夯实基础,狠抓基层党建促脱贫攻坚。

先后印发《xx县关于抓党建促脱贫攻坚的实施方案》等5个指导性文件,把抓党建促脱贫作为各级党委书记述职评议重要内容,确保脱贫攻坚有序有效有力推进。坚持把扶贫队伍建设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保证。配备1名县党委扶贫专职副书记,充实精干力量到县扶贫办,县扶贫办干部由2016年x人增加到2020年xx人。乡镇党政正职保持稳定,配强乡镇扶贫分管领导,对x个脱贫任务重的乡镇增配扶贫专职副书记,乡镇设立扶贫工作站,村设立扶贫工作室,按照贫困乡镇不少于xx人、贫困村不少于x人、其他乡村不少于x人标准配备扶贫干部。配备的村扶贫专干纳入事业岗管理,工资待遇提高到xx元/月/人,县财政出资为县、乡、村三级扶贫干部购买了xx元/人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稳定了队伍,提升了士气。截至目前,镇村共配备扶贫干部xx人,其中:乡镇级x人,村级xx人。在x个乡镇xx个村实施了村级阵地建设项目。整治软弱涣散村党支部,大力选拔优秀干部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十三五”以来,调整贫困村党支部书记xx人,在全州率先将农牧民身份村“两委”正职纳入事业岗管理。深入推进“访惠聚”驻村工作,使有扶贫任务的行政村实现“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全覆盖,“五项职能”履行良好。十三五”以来,县财政投入资金xx万元,扶持xx个村壮大村集体经济,2020年实现所有贫困村集体经济均达到xx万元以上。制定2018年—2021年发展村集体经济四年规划,确保了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效。强化教育培训,结合“冬季攻势”常态化、系统化、分层次不断加大扶贫干部业务培训力度,使各级扶贫干部的素质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十三五”以来,累计培训“五类干部”xx期xx万余人次。加强创业致富带头人培养,培训致富带头人xx人,目前xx个贫困村共有创业致富党员带头人xx人。

(五)强化责任,狠抓职能部门脱贫攻坚履职尽责。

1.加强专项扶贫。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关于财政专项扶贫项目资金管理规定,并根据县情制定和完善相关管理办法措施,推动扶贫项目资金的精准落实和作用发挥。先后修订完善《xx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扶贫发展)管理办法》《xx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细则》,制定印发了《xx县2019年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牲畜采购类项目补助标准低于市场价格时的采购指导意见》《xx县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项目实施主要程序动态管理表》等,进一步规范了项目实施流程及标准程序,推行实名制管理,确保扶贫资金合理、合规使用且发挥效益。坚持所有项目在入库前和实施前必须召开政府常务会初审、县党委常委会终审机制,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项目跟着规划走、规划跟着需求走

”的思路和“两上两下”程序,健全完善县、乡两级项目库。“十三五”期间,累计落实上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x亿元,其中:专项扶贫资金xx亿元、地方债券资金xx亿元。实施项目xx个,主要用于发展生产、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就业扶贫等方面。县级配套资金xx亿元。实行挂图作战,一周一调度、一周一排名,确保了所有项目都按自治区要求时序推进。聘请第三方跟踪审计公司,对基础建设类项目进行跟踪审计。从县扶贫办、财政局、审计局各抽调x人组成执行监管x人小组工作机制,采取集中审阅、分组到乡入户的方式,每两月对扶贫项目进行面对面、点对点指导,做好项目实施前、中、后跟踪指导,确保项目规范实施如期完工。认真开展扶贫资产清理登记。“十三五”期间,形成的扶贫项目资产均完成清理登记移交,共计资产确权xx个、资金xx万元,制定了扶贫资产管理制度,做到家底清晰、产权明确、保值增值。认真开展扶贫资金绩效评价和跟踪审计,确保扶贫项目运行规范、安全高效。

2.整合行业扶贫。聚焦“三个加大力度”,充分发挥行业部门优势,推动政策、项目、资金等向贫困村和贫困人口聚集。并成立了十六个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专项工作组,推动行业脱贫攻坚。①教育扶贫持续加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教育是切断贫困代际相传的根源”。xx县毫不动摇地全面落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学,实现学前至高中阶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全覆盖。“十三五

”期间,累计投入xx亿元用于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x亿元落实农村学前免费教育、义务教育经费保障、高中助学金补助政策,确保农村适龄儿童“应入尽入”,无义务教育阶段青少年儿童因贫失学辍学的现象。招聘特岗教师、免费师范生等xx人,招聘同岗同酬事业岗教师xx人,稳定师资队伍。为符合“雨露计划”条件的xx人发放扶持资金xx万元,资助符合条件疆外大学的贫困学生xx人次,发放援疆助学金xx万元,资助疆内大学的贫困学生xx人次,发放助学金xx万元。②健康扶贫成效明显。投资xx万元实施疾控中心、县级医院建设、乡镇卫生院改扩建等项目xx个。投资xx万元,建设xx县医疗卫生信息化项目,远程医疗覆盖率100%。为改善急救条件,新增救护车xx辆,为条件较差、居住分散的x个贫困村配备了越野巡诊车。全县现有医疗卫生机构xx个,公立医疗机构编制床位xx张,标准化乡镇卫生院xx个、村卫生室xx个,村卫生室基本药物100%实行零差率销售。乡村医生由2016年的xx人增加到2020年的xx人,村医待遇由xx元/人•月提高到1800元/人•月并缴纳五险,村医合格率由xx%提高到了100%。全面实施全民免费健康体检项目。将互联网与医疗健康相结合,2020年起实施家庭医生手机APP签约,由纸质版签约改为电子签约,居民也同时可以下载电子居民APP进行健康档案及体检结果查询,签约率由2016年的xx%提高到2020年的100%。深入开展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救治工作,大病专项救治病种由

2017年的xx个增加到2020年的xx个,累计救治xx人次,认真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政策,县域内就诊率达xx%。加强了传染病、地方病、慢性病防治。对全民开展卫生健康宣传教育,提高了保健意识,有效降低了因病返贫致贫风险。③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住房安全全部保障。先后制定印发了《xx县保障性住房管理实施意见(试行)》《xx县“扶贫攻坚年”政府房源购房优惠政策》《2016年保障性住房分配安置方案》《2016年xx县扶贫对象住房出售和管理实施细则(试行)》等文件,“十三五”期间,通过农户自建、安居工程、易地扶贫搬迁、游牧民定居、公房保障、子女供养等多种方式,实现全县农村居民含贫困人口住房安全均有保障,对所有农牧户住房安全进行了鉴定,均全部达标且鉴定证牌悬挂张贴到位。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全县农村居民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饮水安全均已达标,投资xx万元实施饮水提升改造工程xx个,对有条件的地方,尽最大努力接通自来水。对偏远散地区打小机井和设置人畜分离取水点且每季度对水质进行检测,进一步巩固提升饮水安全的保障水平。道路设施提档升级。累计投资xx亿元实施农村公路建设项目xx个,建成农村公路xx公里,实施安保工程xx公里,桥xx米,符合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率达100%,通客车率达100%,成功创建国家和自治区“四好农村路”示范县。实施农网改造工程,实现有扶贫任务的行政村生活用电全覆盖。全面完成xx个贫困村的光纤网络宽带建设,开通4G信号。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100%。乡村振兴有序推进。瞄准墙内墙外“六件事”,分类推进农村“厕所革命”,xx个乡镇卫生公厕覆盖率达100%,完成贫困户改厕xxx户,推行庭院环境“四区分离”,累计完成xx个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配备垃圾清运车、垃圾收集箱、环卫保洁车等设施,卫生填埋无害化处理率达xx%以上,简易填埋处理率达xx%。全县现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3个,农村生活污水无乱排乱放现象,使农村面貌日益美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进一步补齐,贫困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强。

3.引导社会扶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结合“扶贫日”系列活动,先后制定印发《xx县社会帮扶款物管理办法》《xx县“互联网+”社会扶贫启动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努力营造“人人皆能为”“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的良好扶贫氛围,进一步引导和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脱贫攻坚,持续发挥社会帮扶作用。积极开展“百企帮百村”活动和定点帮扶工作。“十三五”期间,投入社会帮扶资金和物资xx万元。推进兵地部队帮扶共建,兵团第二师x个团场对口帮扶x个村,捐资x万元用于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资助贫困学生,切实将“兵地一家亲”落到实处。驻县部队充分发挥“扶贫济困”的作用,捐助资金xx万元用于帮助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捐资助学等方面,在脱贫攻坚战场上谱写出

“军民鱼水情”的新篇章。

4.夯实援疆扶贫。按照“援受双方同频共振、前方后方协调联动”的工作思路,不断探索援疆扶贫的“新路子、新模式”,加强与对口援疆单位xx省xx市的对接,协调制定了《xx市对口帮扶xx县脱贫攻坚工作方案》,xx市xx个县(市、区)与xx县xx个乡(镇)、贫困村结对帮扶,从资金、技术、人才、项目等方面,给予了xx县无私的支援,“十三五”期间,累计到位援疆项目资金15856.39万元,其中:明确用于脱贫攻坚的项目资金xx万元,主要用于xx个贫困村精准扶贫、贫困大学生补助等方面;其余主要用于支持安居富民、养老院、学校、基层组织阵地建设、村民服务中心、乡村环境综合整治、创业就业及就业培训等方面建设,助力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六)结合实际,聚焦脱贫成果狠抓巩固提升。

1.发展产业扶持一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坚持推动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加强技术培训和优化品种结构,大力发展“两红”产业和农区畜牧业,不断提高种养殖业效益。按照“天上飞的、地上跑的、院里养的”的思路,大力发展立体化种养殖庭院经济,引导、动员生产资料较少因多种原因不能离开家的劳动力充分利用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发展特色庭院养殖、种植,使房前屋后的“方寸地”成了脱贫致富的“增收园”。目前,全县累计发展庭院经济贫困户

xx户。推动各乡镇“资源共享、产业接力、农牧结合、区域互补、合作共赢”,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贫益贫作用,实现“四季都有增收产业、到处都有发展机会、户户都有稳定收入”,引进万瑞和万头奶牛养殖基地和华凌牧业,实行标准化、集约化、规模化养殖,延长产业链条,依托品牌提升产品影响力,做优做强畜牧业。积极发展特色养殖,县财政先后投入xx万元实施人工种草、乡镇x座雏鸡孵化基地建设和购买应急饲料等,不断扩大牛、羊以外的鸽子、鸡、鸭等家禽产业养殖规模。累计给具备养殖条件的农村人口免费发放鸡苗xx万只(其中:贫困户发放xx万只)、免费发放饲料玉米xx吨。推行“专业合作社+基地+贫困户”“能人+大户+贫困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带动模式,着力培育种养大户、营销大户,依托农村创业能人和产业大户的带动作用,让贫困户学有榜样,最大限度发挥示范引领效应。目前,全县合作社带动贫困户xx人,贫困村合作社全覆盖。选优配强产业指导员队伍,全县产业指导员xx名,通过全程技术指导,解决了贫困户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困难。将村级防疫员的实发工资由原来的xx元提高到了每月xx元—xx元。深入实施“旅游扶贫”战略,依托县域深厚的文化底蕴和x个3A级以上景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旅游业成了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增长点。目前,xx县已形成了农区以“种植业+畜禽养殖业+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牧区以“畜牧业+

旅游业”为主导产业,城镇以钢铁、建筑、服装和商贸服务业为主,以产业多元化带动持续增收多元化。“十三五”以来,累计接待游客xx万人次,旅游总收入xx亿元,旅游直接从业人员达到xx万人。旅游产业扶贫投入xx万元,通过采购马、牦牛、骆驼、马车、蒙古包、民族服饰等,组织贫困户参与经营旅游扶贫项目,全县各旅游景区、景点共有xx余名贫困户参与到宾馆酒店、农牧家乐、马匹租赁、实景剧演出、旅游纪念品销售等服务行业,年人均增收x万余元。大力实施金融扶贫,“十三五”期间,县财政投入xx万元风险补偿金,启用风险补偿金6笔xx万元;按照“能贷尽贷”的原则,认真落实扶贫小额信贷“三级联审”政策,“十三五”以来,对有发展生产意愿的贫困户累计贷款总额xx万元,贷款户数xx户,贴息xx万元,还款xx万元,贷款余额xx万元,愈期贷款余额0,还为所有扶贫畜购买了保险。

2.转移就业扶持一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就业增收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加强了职业教育和就业技能培训,在办好xx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同时,创办了xx县农牧民技工学校,因需常年开展贫困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设立了xx个实训科目,建成实习车间xx个,提供实习岗位xx余个,从2018年起,每年冬天开办《农牧民大讲堂》,与平时的《农牧民夜校》一起,形成了农牧民就业技能技术和学文化、法律的培训体系,提升了农牧民素质。县级设立了x个劳务派遣公司,乡村均设立了劳务派遣工作站,动态摸排就业岗位,及时发布劳务供求信息,鼓励贫困劳动力就地就近务工和就业创业,组织劳动力自选岗位创业和转移就业。统筹新型城镇化建设与脱贫攻坚的有机结合,在靠近工业园区的县城西侧兴建了新希望产业园,引进了

xx制衣工厂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创造了大量就业岗位。在新希望产业园成立了新希望社区,并配套建成公寓式公租房xx套、县第七幼儿园、第十二小学等基础设施,成立了劳务派遣公司,开办了劳务市场,对劳动力就业实行“保姆式”服务,动员全县45岁以下有就业意愿的农牧区劳动力在新希望社区安营扎寨、就业生活。不仅实现了本县入住劳动力全部就业,而且对xx名和田地区策勒县贫困劳动力进行了妥善安置,使其安居乐业。积极开发扶贫岗位,“十三五”期间,设立扶贫援助特设岗xx个,事业性岗位xx个,扶贫公益性岗位xx个。县财政划拨xx万元用于贫困人口创业就业各项补贴,支持贫困户开办农家乐、牧家乐,实现贫困户就近就地就业。通过一产稳定就业、企业吸纳就业、有组织转移就业、项目带动就业、农村实体就业、季节务工就业、旅游促进就业、公益岗位就业、扶持自主就业、孵化基地带动就业xx个渠道,实现了全县贫困劳动力除个别因病、产、学、照料他人等特殊情况外的全员就业,并建立了《贫困劳动力就业精准管理台账》,实行人人定目标,月月记收入。“十三五”期间,全县建档立卡劳动力累计跨省就业xx人次,省内就业xx人次,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县内)

xx人次,各种就业补贴政策补贴到位。

3.易地扶贫搬迁扶持一批。2017年,投资xx万元实施xx镇xx个村建档立卡贫困户xx户的易地搬迁项目,采取回购县城空置房的形式,分别集中安置在xx镇x个小区,于2017年10月全部入住,原易地扶贫搬迁户住房全部拆除,草场自然恢复。采取“畜牧养殖+多样就业+资产收益分红”的模式,易地扶贫搬迁户人均纯收入由2017年的xx元增加至2020年的xx元,爱心环保洗车房、标准化养殖场和景区观光车等后续产业项目运营良好,通过对外发包,在吸纳就业的同时,获取资产收益分红,2019年底,人均分红xx元,走出了一条搬得下、稳得住、能就业的搬迁致富新路。

4.实施生态补偿扶持一批。结合退耕还林、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吸纳贫困户就业,多渠道增加贫困人员的收入。“十三五”期间,选聘xx名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为国家级公益林护林员,每月收入稳定在xx元。全县现有天然草地面积xx万亩,实际利用草场面积xx万亩。扎实推进生态补偿促脱贫,全面落实禁牧和草畜平衡奖励补助政策,每年发放草补资金xx万元。按照“上封顶”x万元、“下保底”xx元以上的标准发放奖励金,“十三五”期间,累计落实补贴资金xx亿元,每年受益农户xx户,其中:受益贫困户xx余户。积极引导贫困户将奖补资金用于购买生产资料和产业类投资,使产业增收的基础进一步打牢。

5.综合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通过产业就业无法脱贫的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特殊贫困群众,落实落细养老保险、农村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等综合社会保障措施,实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丰富完善社会服务体系。投入xx万元新建xx养老院、中心敬老院餐厅、儿童福利院餐厅,改扩建儿童福利院,维修改造xx县中心敬老院一期、二期工程、1个乡镇的幸福大院,目前,全县有养老院(敬老院)x家,可容纳xx人;儿童福利院1个,可容纳xx人。“十三五”以来,全县60周岁以上应享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的贫困人员xx人,累计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xx万元。农村享受高龄补贴xx人次,累计发放高龄补贴xx万元。全县建档立卡特困供养老人xx人,按时发放供养金。符合养老保险参保条件的贫困人口参保率达100%。落实低保兜底政策。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16年的xx元/年提高到2020年的xx元/年。“十三五”以来,累计为xx名贫困人员发放低保金xx万元,实施临时救助累计xx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xx万元。全面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由2016年的xx元/人/月提高到2020年的xx元/人/月。“十三五”以来,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xx人次,累计发放残疾人补助xx万元,其中:贫困户残疾人补贴xx人次,累计发放残疾人补助xx万元。

(七)扶志扶智,全面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将扶贫与扶智、扶志、扶德、扶勤相结合,发挥基层干部和帮扶干部的思想帮扶作用,讲好身边的“脱贫故事”,用榜样的力量激发贫困群众脱贫信心和斗志。充分利用农牧民大讲堂、夜校、周一升国旗宣讲、“两个全覆盖”“冬季攻势”等载体,对贫困群众开展政策方针、国语水平、劳动技术等培训,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致富信心和能力。积极探索并推广以“劳动力潜能发挥情况、扶贫款物管理效益情况、贫困家庭增收节支情况、直系亲属帮扶情况、应知应会明白和感恩情况、参加集体活动情况”为指标内生动力“红黑榜”评选机制,强化感恩奋进意识。做到每名乡村干部联系服务一片群众,督促贫困户主动作为、不甘落后,每季度召开村民大会,对每名贫困户表现进行评议,评议结果按红榜、黑榜定等次并在人员密集处张榜公示,鼓励先进,鞭策后进,有效扭转消极思想,逐渐使“要我脱贫”变“我要脱贫”意识深入人心。开展了由辖区干部和帮扶干部双重帮扶,采取算清四本扶贫帐(直接实惠帐、发展机会帐、条件改善帐、帮扶主体帐)、倾听评估一小时、对比今昔大变化和用好五大平台(即:每周一次扶贫夜校培训教育平台、激发内生动力“红黑榜”平台、“我家脱贫了”故事会平台、包联帮扶干部和贫困户相互走访平台、“我为亲戚互办好事”平台)的感恩教育活动,切实增强贫困群众感恩意识、奋进意识,发自内心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增强了党的凝聚力和群众的向心力。“十三五”

以来,共开展扶贫夜校xx余场次,培训贫困户明白人xx万余人次;累计开展“红黑榜”评选活动xx场次,评选出红榜xx人次、黑榜xx人次;举办“我家脱贫了”故事会活动xx场,xx名贫困户参加活动,受教育贫困群众xx人次;编印了汉、维、蒙文版的《脱贫攻坚惠民政策资料汇编》,发放到贫困户和帮扶干部手中,助力培养“两个明白人”。持续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使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十三五”以来,举办三届国际马术耐力赛、三届美食节、xx首届“江格尔那达慕节—文化旅游非遗体验活动”等各类旅游文化活动xx余场次,受益群众达xx万人;开展各类读者活动xx余场,参与人数达2.5万余人,通过活动受益群众达xx万余人;放映电影xx余场次,受益群众达

xx万人次;“四下乡”“文化进社区”“文化惠民演出”等公共文化服务系列活动常态化开展,“三馆一站”免费开放,使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丰富。为农区xx个乡镇的xx个行政村和一个国营农场实施了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的建设,解决了xx户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建成xx县地面无线数字发射系统,可以发射x套本地电视节目,有线电视传输xx套电视节目。为农区x个乡镇xx个行政村的xx个村民小组实施农村大喇叭入户工程,实现了村组通大喇叭,每天早、中、晚三个时段分三个语种播出xx自办广播,使党的声音始终占领农村文化阵地。层层审核把关,选树扶志典型,评选并表彰了2019年脱贫攻坚奖xx个先进集体及xx

名先进个人,积极申报全国、自治区、自治州脱贫攻坚奖先进集体和个人,其中:x人获得自治区脱贫攻坚贡献奖。对选树脱贫致富典型的先进事迹进行了广泛宣传,进一步坚定干部群众坚决打赢xx脱贫攻坚收官之战的决心和信心,凝聚了力量。

(八)严格程序,聚焦脱贫退出狠抓质量成色。

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一要设定时间表,二要留出缓冲期,三要实行严格评估,四要实行逐户销号。”的要求,坚持“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脱贫标准和“一降五通七有”退出标准,成立核查验收小组,严格执行退出标准,规范工作流程,对脱贫人口和退出贫困村开展自查自验,实现2017年10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2019年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在建档立卡系统中进行了标注,实现了脱贫任务具体化、精准化。

(九)从严要求,聚焦作风建设狠抓监督监管。

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强化作风建设,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扶贫工作务实、脱贫过程扎实、脱贫结果真实。将问题线索搜集延伸到村级“末梢”,设立群众工作投诉站xx个、组建4个“脱贫攻坚”专项督查工作组,坚持点面结合,强化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线索摸排。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分片包干,落实三级纪委书记遍访制度,形成县、乡、村三级监督合力。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采取“拉网式”“蹲点式”“回头看”“全面巡察”方式强化脱贫攻坚督查巡查。

“十三五”期间,扎实开展“五个一”专项治理、“扶贫攻坚”专项督导、常态化专项监督等检查xx轮、专项检查x次、作风督查xx次,累计查处发生在扶贫领域案件xx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xx人,组织处理xx人,退赔各类扶贫资金xx万元。深化以案促改,拍摄专题警示教育片x部,下发监察建议x份。坚持边整改、边分析、边总结,督促相关部门建章立制x项。深入开展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坚持以身边事警示身边人,党委(党组)书记讲廉政党课x场次,开展观看廉政电教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警示教育xx场xx余人。严格落实自治区党委基层减负的xx条措施,落实精文简会,实行工作下移,县扶贫办科级干部、一般干部AB岗包联乡镇,指导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坚决杜绝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无层层考核、多头考核、变相考核现象,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基层减负成效明显。

(十)注重实效,聚焦问题整改靶向发力。

狠抓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整改作为讲政治、促工作的必要措施来抓,围绕党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历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的问题、脱贫攻坚督查巡查发现的问题、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指出的问题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检视出的问题等,主动对标对表认领,因地制宜制定整改方案,建立问题清单、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整改措施。县主要领导带头担当,压实整改责任,实行问题牵头单位主要领导、牵头县领导、县整改专班、县扶贫分管领导逐级审查、县纪委监委和组织部门监督整改、县党委常委会最终销号的整改验收机制,取得了良好成效。

“十三五”以来,整改各级反馈问题xx条,进一步提高了政治站位,强化了责任担当,加强了作风建设,推动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的落实。

(十一)攻坚克难,全面巩固提升确保脱贫成色。

2019年底,全县进入巩固提升阶段。

1.认真落实“四个不摘”“八个不变”。全县各级党组织继续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扎实推进巩固提升工作,扶贫力量进一步加强,能力素质明显提高,脱贫攻坚主要政策继续执行,帮扶关系得到加强,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巩固成果监管不断深化,因村因户因人制定和完善帮扶措施和帮扶项目,使巩固提升更加精准有效。二是聚焦疫情防控,狠抓稳岗稳产。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赢疫情阻击战、打赢脱贫攻坚战“两手抓”重要批示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制定实施了《xx县降低新冠肺炎对脱贫攻坚不利影响方案》。一是开辟农副产品运输绿色通道。优先保障肉禽蛋奶等鲜活农产品运输通畅,确保了农产品运得出,卖得出去。二是精准摸排,协调供给。全面摸排全县畜禽、蔬菜、瓜果等种养殖情况,以及商超、农贸批发市场需求情况,利用多种互联网平台定期对外发布供货信息,做到了信息互通互补。三是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制定了各类企业复工复产工作规范,开辟专用通道,组织专门服务。目前,全县

xx家规上企业、xx家规下工业企业、xx万户各类市场主体已全部复工复产;对企业从业人员实行封闭式管理、统一食宿。及时摸排工矿企业、纺织服装企业、大型合作社、县域内项目建设基地、个体工商户、种养殖大户等单位用工(岗位)需求,对组织灵活就业人员及时提供用工需求和用工岗位,实现了全县贫困劳动力全员就业。四是克服疫情对旅游业的影响。对全县从事旅游业农牧民进行从业调整,通过组织就地就近就业、调整公益类特设岗位就业;优化产业项目扶持方向,根据家庭可支配收入情况,调整项目分红,增加牲畜成活率及出栏量,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截至目前,疫情期间将从事旅游业的xx人通过转移就业和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其中:从事第一产业xx人,第二产业xx人。

2.开展消费扶贫,拓宽销售渠道。近年来,坚持将消费扶贫作为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确保稳定脱贫的新引擎,积极探索网上网下销售扶贫产品新模式,助力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尤其是今年以来,研究制定消费扶贫行动实施方案、消费扶贫推进方案、“消费扶贫月”活动方案,围绕解决“卖什么”“卖的好”“卖的快”“怎么卖”“谁来买”五大问题,压实相关部门责任,积极采取线下动员引导、订单帮扶、线上直播带货、专柜促销等多种方式,打通产销渠道,着力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充分利用xx零距离、微信群、朋友圈等网络平台,发放消费扶贫行动倡议书,倡议县直机关企事业单位、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社会各界爱心力量

“以购代捐”“以买代帮”,采取主动上门采摘、分散收购、集中配送的方式累计购买和帮助销售贫困群众农副产品及扶贫产品xx万元(其中:xx平台购买贫困地区扶贫产品xx万元),全县认定扶贫产品x种,供应商1家,产品价值总量xx万元,已建成专馆xx个、专区xx个、线下专柜xx个。

3.聚焦巩固提升,加大监测预警。充分用好自治区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防返贫致贫监测预警机制,健全完善了防止返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实行四色信号灯标识监测预警管理,做到监测实时性、预警及时性、防止前置性、脱贫稳定性。发挥帮扶干部和网格干部定期走访机制作用,对农村人口定期进行全员摸排、分析研判,一旦出现风险,及时纳入帮扶,并采取针对性措施,确保风险得到及时消除。目前,纳入监测的xx户xx人边缘户和x户x人监测户已全部化解风险并标注,“红、橙、黄”动态监测全部清零,未出现新的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户。强化风险防范,针对我县因灾致贫占比高的情况,在做好盖暖圈、备草料、强防疫等防灾减灾的同时,县财政配套专项资金为全县所有扶贫畜购买了保险,提升抗自然灾害能力,从今年起每年拿出200万元,成立防止返贫致贫的风险基金,并将全县18.6万头(只)集体牲畜作为防风险的重要救助措施,以切实防止返贫致贫。多次全面深入开展“两不愁三保障”检查、脱贫人口“回头看”、10个贫困村抽样调查等反复排查,补齐短板弱项,确保脱贫质量和成色。

4.完成试点任务,完善扶贫档案。对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早谋划、早行动,创新开展了扶贫档案学习、组织实地观摩学习交流、全覆盖交叉指导互帮互学“三大行动”夯实脱贫攻坚基础工作。推行“试点先行,全线启动”的战略,对精准扶贫档案进行了收集归档。目前,县级建成110平方米精准扶贫档案馆,320平方米脱贫攻坚成效展厅,乡(镇)村均按要求建成了精准扶贫档案室。以试点为引领,其他部门单位精准扶贫档案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四、脱贫攻坚取得的宝贵经验和深切体会

(一)坚持党的领导和制度优势,是决胜脱贫攻坚的根本保证。

脱贫攻坚,加强领导是根本。坚持“县为主体、乡镇实施、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的脱贫攻坚体制,全县各级党组织坚定做到“两个维护”,成立县党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脱贫攻坚指挥部,发挥统揽全局、高效科学决策、协调各方作用,县、乡、村三级书记逐级抓、合力管,层层压实各方责任,全县上下众志成城、合力攻坚,强化政治担当,抓实抓细脱贫攻坚收官工作,保证了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

(二)坚持精准方略和分类指导,是提高脱贫实效的根本办法。

脱贫攻坚,精准是要义。xx县脱贫攻坚能取得全面胜利,根本办法就是坚持了“六个精准”的基本方略,打好精准“组合拳

”,解决了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不搞大水漫灌,不搞“手榴弹炸跳蚤”,因村因户因人施策,对症下药、精准滴管、靶向治疗,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多次受到上级考核、指导组的充分肯定。

(三)坚持加大投入和精准使用是推进脱贫攻坚的根本“硬核”。

脱贫攻坚,资金投入是保障。“十三五”以来,中央、自治区、自治州累计投入专项扶贫资金xx亿元,县级财政投入专项扶贫资金xx亿元,争取地方债券资金xx亿元,发放小额信贷xx万元,有力地促进了生产发展、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四)坚持社会动员和各方参与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合力之源。

脱贫攻坚,各方参与是合力。坚持长期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各方力量广泛参与,形成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援疆扶贫互为补充的大扶贫格局,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撑。

(五)坚持从严要求和真抓实干是保证攻坚成效的护航法宝。

脱贫攻坚,从严从实是要领。坚持把全面从严治党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倒逼责任落实和真抓实干。一是坚持严格考核评估并纳入党委每年目标考评。二是坚持纪委监委巡查问责和扶贫业务督查指导相结合,实行每周点评排名,连续末位作检查,重大案件立案查处。三是坚持学习、开会必讲扶贫,定期不定期点评扶贫工作,让排名靠后者红脸出汗成为常态,提醒各级领导不厌战、不懈怠。四是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为脱贫攻坚赢得胜利保驾护航。

(六)坚持群众主体和激发内生动力是脱贫攻坚的信心之源。

脱贫攻坚,群众动力是基础。从转变帮扶方式、加强政策宣讲、做实群众工作、强化典型引领、推动移风易俗、规范村规民约等方面下功夫,着力抓好扶志扶智、扶德扶勤,增强了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一是持续开展以学文化、学法律、学技能为主题的农牧民大讲堂活动;二是持续开展每季度一次以“劳动力潜能发挥、扶贫款物管理效益、直系亲属帮扶、增收节支开展、应知应会明白、参加集体活动、”等六大指标体系为内容的贫困户内生动力“红黑榜”评比活动;三是开展每月一次生产就业增收竞赛活动;四是开展感恩教育活动;五是开展“我家脱贫了”故事会活动,引导贫困群众自强自立,依靠勤劳脱贫致富。

五、“十四五”展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xx县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第三次xx工作座谈会精神,按照党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党委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落实中央“四个不摘”和自治区“八个不变”,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产业提档升级,促进农牧民提质转型,接续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一)持续促进就业稳定增收。

统筹疫情防控,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把保就业、稳就业作为促进长期脱贫、群众持续增收的关键之举。加强就业情况跟踪动态监测,对失业人员及时预警帮扶,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安排到其他企业转岗就业等方式提供就业岗位,确保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人人有活干、天天有收入。同时,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抓好多渠道转移就业,增加农村劳动力到二三产就业岗位,增加劳务收入。

(二)持续加强监测预警和救助帮扶。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着重增强内生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确保脱贫后能发展、可持续。强化风险意识、加强分析研判,充分发挥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动态帮扶机制作用,依托脱贫攻坚大数据平台,持续按照收入和“两不愁三保障”指标进行预警,提前采取针对性帮扶措施,防止返贫和出现新的致贫。利用财政资金建立健全救助办法,对因学、因病、因灾导致生活困难农村群众开展精准救助帮扶,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不增加新的贫困人口。

(三)持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对照乡村振兴目标要求,全面梳理现行扶贫政策,对其适应性进行科学评估,分类确定需要取消的、接续的、完善的或强化的扶贫政策,加强与乡村振兴、农村综合改革等政策有效衔接,完善乡村振兴政策体系、制度框架。保持政策稳定,强化脱贫攻坚防风险、稳就业、促增收政策与乡村振兴产业政策的衔接。

(四)持续讲好脱贫故事。

把扶贫扶志扶智与乡风文明紧密衔接起来,持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和乡村文明建设,建强农村意识形态阵地。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式讲好脱贫故事,宣传人民安居乐业的辛福生活。坚持深入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遏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大力倡导文明新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第四篇:民政局十三五规划工作十四五规划

民政局十三五规划工作十四五规划

一、“十三五”时期X民政事业发展回顾。

“十三五”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是全面落实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推进期,是经济增长模式转换的攻坚期。X民政围绕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全面推进民政事业发展,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作出了积极贡献,也为X民政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完善。一是城乡低保全面统筹。X年X月,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城乡低保认定条件、申请审定程序、管理制度、保障标准等方面全面统筹并轨。X年X月,我市在全国率先开展城乡低保专项治理,并购买第三方服务开展低保核查,实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低保规范化管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建立城乡低保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保障标准逐年增加。截止X年X月,全市城乡低保对象X户X人,保障标准为月人均X元,X年X月至X年X月,累计发放低保金X.X亿元。

二是临时救助力度进一步加大。

加大资金投入,科学确定救助标准,优化简化审核审批程序,明确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要求,将家庭成员因病、遭遇突发事件等原因造成其家庭基本生活困难的家庭,纳入救助范围。X年X月至X年X月,共实施临时生活救助X户次,发放救助金X.X万元。

三是规范特困人员供养。

对城乡特困供养对象实行系统平台信息化管理,规范特困人员审核审批,加强特困人员生活自理能力动态管理,开展特困人员清理核查,切实保障特困供养人员合法权益,做到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建立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保障标准逐年增加。截止X年X月,全市城乡特困供养对象X人,城市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X元/月·人,农村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为X元/月·人,X年X月至X年X月,累计发放生活救助金X.X万元。

四是核对机制全面建立。

X年X月,宣城市民政局整合人社、税务、工商、公安、民政等部门的数据,建立了宣城市居民家庭经济情况核对信息系统。我市成立了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全面开展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保障各类社会救助对象准确、高效、公正认定。平台建立至X年X月,共核对各类申请救助对象X户次X人次。

社会福利事业长足发展。一是残疾人保障体系和老年人福利制度全面建立。X年全市保障生活困难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服务对象X人,发放补助资金X.X万元;发放高龄津贴X.X万人,资金X.X万元。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为城区X名居家困难低收入老人提供居家养老服务,发放困难老年人养老服务补贴X人共X.X万元;

二是养老服务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共发布X项X省民政地方标准,其中养老机构危险源识别与控制规范、养老机构修养人员心理护理规范作为全国行业标准立项,已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市社会福利院改革改制工作和乡镇敬老院转型升级、医疗服务能力建设等持续推进,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市社会福利院提升工程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三是养老服务设施建设持续推进。

全市现有各类养老床位X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达到X张,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覆盖率将达到X%以上。

社会组织管理不断规范。全市累计登记各类社会组织X家,通过不断健全规章政策、转变政府职能、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管理方法等措施,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明确、政策完善的社会组织发展新格局。

地名管理不断加强。积极开展地名设标工作,为城区X个老旧小区和X条背街小巷设置了X块地名标牌,为X个乡镇(街道)、X个村设置了X块村镇地名标牌,在全市X个村设置了X万余块农村住户门牌。开展城乡地名标牌专项整治,对X条道路X块不规范地名标牌进行了整改、对X条没有地名标牌的道路增设了X块地名标志。圆满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工作,全市共采集X大类X个子类各类地名信息X条,全部录入国家地名数据库并顺利通过国家验收。

大力开展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工作,编制出版了《X市行政区划图》、《X市地名文化集锦》,编制的《X市标准地名录》正在审核中,即将正式出版。完成了X市与旌德县、X县、广德市、X省临安区、安吉县边界线联合检查工作,积极开展平安边界建设,加大边界纠纷调处力度,有力维护了边界地区社会稳定。

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服务设施更加完善。社区综合服务能力设施逐步完善,全市X个村、X个社区全部建成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覆盖率达X%,每百户居民拥有综合服务设施面积达X平方米。

二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每年举办社区工作者职业资格考试考前培训班,鼓励社区工作者参加全国职业水平考试,按照初级X元/月、中级X元/月、高级X元/月标准予以职业津,社区专职工作人员、专业社工人才及社区志愿者数量不断增长。

二是服务内容逐步丰富。

通过“试点先行,逐步推开”的方式,打造了一批高标准的“一站式服务大厅”,增设各类便民服务设施,加强服务体系建设,规范办事流程,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和水。社区公共服务扩大覆盖,便民利民服务和志愿服务蓬勃开展。

四是体制机制持续创新。

社区多元主体广泛参与,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三社联动”社区服务机制初现雏形,社区协商工作成效明显。

五是信息共享正在形成。

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逐步普及,西津街道凤凰社区、南山街道白云社区等积极探索智慧社区建设并逐步推广,信息化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提高了公共服务便捷性和群众办事满意度。

六是村民自治持续深化。

深入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协商示范点”创建活动。X年X月,顺利完成全市村和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在选举中继续实行“三项制度”改革,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管理和服务能力显著增强。

社会事务管理不断加强。婚姻登记管理规范,登记合格率X%。市婚姻登记处首批被民政部授予“国家XA级婚姻登记机关”称号。被省妇联授予X省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殡葬改革工作深入推进,全市遗体火化率继续保持X%。加大了殡葬基础设施投入,全市X个行政村,在用村级公益性公墓X处,实现了村级公墓的全覆盖。投资X万,建设城市公益性公墓一期X亩及骨灰堂项目,预计X年投入使用。

大力推进新增骨灰集中安葬工作,建立了骨灰管理跟踪制度,全市新增骨灰集中安葬率超过X%。生活无着人员救助管理工作有效开展。市救助管理站按照三级站标准进行建设,融家庭暴力庇护中心、未成年人保护中心为一体,人员、设施配备齐全。X年至今共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X人次。

二、民政事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是基础服务设施比较薄弱。民政基础服务设施是民政工作的基石,是民政部门为社会、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提供服务的重要阵地。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十分强烈,不论是我市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还是城乡社区服务、未成年人保护、殡葬服务管理等民政公共服务设施,离群众的需求都有很大差距。

二是基层服务力量不足。

民政工作是一项关乎困难群众根本利益的基础性工作。近几年来,工作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增多,民政工作已由传统的十余项职责增加到三十多项,工作任务十分繁重,而基层民政工作人员编制却未增加。救助对象核查、走访联系制度、救急难制度等工作都需要大量的工作人员,基层工作人员负担重、压力大。

三是民政对象需求不断增长给民政工作带来了新的压力。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加快,各种利益关系更加复杂,一些深层次矛盾逐渐汇集,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凸显涌现,特别是民政工作对象的需求不断增长,且呈现出个性化、多样化趋势,给民政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和矛盾。

三、“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的任务。

(一)加快社会福利事业发展。X、加强养老服务设施功能建设。根据养老市场需求,统筹做好城乡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规划,实现每千人拥有养老床位X张;加强养老机构医疗护理能力建设,实现标准化医务室X%全覆盖,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X%以上,并建立健全养老机构医疗护理补贴制度;加快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建设,实现城市社区X%全覆盖,每个乡镇覆盖X-X个村;建立健全养老服务设施运营管理和政府补贴制度,鼓励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对社区养老服务统一打包,交由社会力量运营,争取实现区域内的社区养老服务统一标准、统一运营。

X、健全养老服务管理机制。建设全市养老机构监管平台,加强养老机构和城乡养老服务“三级中心”的日常监管力度;建立星等级与运营补贴挂钩制度和运营补贴绩效管理制度,有效提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定期组织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提升养老服务管理水平,全市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培训率达到X%,养老机构消防安全员持证上岗率X%;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出台养老服务从业人员待遇保障制度,切实提高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工资福利待遇;完善养老服务社会组织扶持政策,逐步建立志愿服务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行集约化运作、项目化服务,促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社会化、专业化建设。

X、加快社会福利社会化进程。稳步推进市社会福利院公司化运营改革,逐步探索发展医养结合、社区养老及居家养老等业务;实现X%以上的农村敬老院实现公建民营管理,在提升服务质量和保障水平的同时,满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建立政府购买服务和养老服务需求评估机制,培育养老服务产业集群和知名品牌,“十四五”期间力争打造一个智慧养老试点示范工程、建设一家省级示范智慧养老机构和一家省级智慧社区示范养老服务示范项目;继续实施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补贴制度,扩大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并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情况适时调整保障标准。

X、加快推进残疾人福利工作。全面运行全国残疾人两项补贴信息系统,规范实施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确保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覆盖所有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建立起家庭善尽义务、社会积极扶助、政府积极保障的责任共担格局。

X、补齐养老服务体系短板。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养老服务倾斜,完成霞西等乡镇(街道)敬老院扩建、迁建工作;建设特困失能人员集中供养中心X张床位,失能失智人员特困供养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X%;加大养老项目招引力度,引进全国知名养老、医护等机构,围绕健康养生、医疗保健、休闲度假等产业功能布局,实现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

(二)提升社会救助水平。

X、改进救助手段。建立困难群众基本信息数据库,完善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整合民政、应急、医保、教体、住建、人社、工会等相关部门的救助资源,探索跨部门信息共享的办法措施,建立完善社会救助工作协调联动机制,推进“互联网+救助”,使困难群体公平享受救助待遇。不断推进和深化社会救助规范化管理,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深入实施,探索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的具体办法和措施。

X、完善救助政策。探索完善社会救助标准量化确定机制,建立有利于保障不同困难人群的救助标准,不断提高困难群体的生活水平;持续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完善各项救助政策,探索制定与家庭规模、结构相对应的救助标准和与促进就业政策联动的救助工作机制;不断拓展医疗、教育、住房等单项救助政策的范围,逐步体现救助政策的“梯度效应”,完善核对平台系统数据,健全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实现“凡救助、必核对”要求,体现公平正义的救助理念;注重做好救助与其他保障政策之间的有机衔接。

(四)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X、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进一步培育发展居民服务类、文体活动类、公益慈善类、参与基层治理类社区社会组织,加快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力争“十四五”末,城市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X个社区社会组织,农村社区平均拥有不少于X个社区社会组织,有效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的作用。

X、不断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进一步压实社会组织双重管理的监管职责,不断规范社会组织检查工作,力争“十四五”末,X%的社会组织每年年检前进行专业审计。持续开展社会组织抽查审计、不规范问题集中排查整改、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等工作,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依法查处社会组织违法违规行为,推进社会组织信用体系建设,探索多种方式不断加强社会组织综合监管。

X、创新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由“有形”向“有效”转变,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公益”服务品牌建设。探索采取居民点单、民政局派单、社会组织接单、群众评单的“四单”服务模式,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志愿服务和关爱帮扶活动。着力破解为困难群众服务供需脱节的难题,实现社会组织在时间、空间和内容上与服务对象的无缝对接,增强志愿服务的针对性、及时性和有效性。

X、推动社会组织有效发挥作用。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为依托,注重社会组织孵化、赋能作用,不断引领全市社会组织规范化、职业化建设。推动落实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政策,力争将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的项目进行归口管理,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增强社会组织的活力,不断提高社会组织服务社会的意愿和能力。

(四)加强区划地名管理。

适应城乡规划体系布局要求,科学、合理、适时调整行政区划,促进城乡规划与行政区划相协调。加大力度,全面完成乡镇地名标牌和农村住户门牌的设置工作。深入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加强边界线联合检查力度,实现对行政区域界线的长效动态管理。加快地名普查成果转化,适时编制出版标准地名词典、标准地名志等地名成果资料。

(五)加强社会事务管理。

X、不断深化殡葬改革。一是全面推进惠民殡葬,惠民政策覆盖面达到X%。二是加强殡葬管理,规范殡葬车辆服务行为,进一步提升我市殡葬服务能力水平。三是持续推进新增骨灰集中安葬工作,新增骨灰公墓集中安装率达到X%。四是大力开展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工作,引导群众丧事简办、文明治丧。

X、进一步加强困境儿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建立健全由政府领导,民政牵头,教育、公安、卫健、司法、财政等部门和群团组织参加的困境儿童保障和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领导机制。牵头协调、监督管理,组织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开展业务培训,开展全市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摸排走访建档工作,加强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切实履行民政部门监护兜底职责。

X、加强婚姻登记管理。坚持“依法行政、为民服务”宗旨,以创建文明窗口为载体,以优质文明服务为目标,规范执法程序,为当事人提供优质服务;规范内部管理,确保婚姻登记工作有序透明;完善办公设施,提升婚姻登记服务水平;加强登记管理队伍建设,树立婚姻登记机关良好形象。

X、推进未成年人保护机构转型升级。在做好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的基础上,强化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职能,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对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遭受监护侵害、暂时无人监护等未成年人实施救助,承担临时监护责任;协调开通未成年人保护专线,组织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等未成年人保护政策宣传。

(六)创新城乡社区服务实效、X、加快构建多元、多层、多样的服务网络。

社区服务日益完善,建设一批服务大众、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社会服务和福利设施,健全专业化、社会化和市场化的运作模式,形成覆盖全体社区居民、内容完备、机制灵活、方便快捷的社区服务体系。

X、推动形成互联、互动、互补的治理格局。深入推进政治、德治、法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促进基层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村(居)民自治充满活力,群众自治组织和各类社会组织规范发展,专业社会工作队伍逐步壮大,政府行政功能与社会自治功能互补、政府管理力量与社会调节力量互动,促进社会安定有序。

X、基本健全协调、协作、协同的民政工作机制。增强民政工作的开放性、融合性、科学性,提高民政综合统筹能力,形成综合协调有序、部门协作有力、社会协同有效的工作局面。

X、全面打造安全、便捷、宜居的新型社区。在总结全省及我市智慧社区试点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推广科学、实用、高效的智慧社区建设模式。通过社区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与健康、卫生、体育、教育等其他智慧系统互联互通,力争社区所有公共服务进入社区事务一口式办理平台,同时在养老、家政、生活服务等领域与线下实体对接,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商业服务体系建设,推出多种品牌社区服务。

X、基本公共服务类指标。社区服务中心建设全覆盖,机构规范建设达标率X%以上,实现社区“下楼工程”率达X%。

X、基层社会管理类指标。社区居委会直接选举率达X%以上;村(居)委会办公及综合活动用房达标准化要求;社会组织作用和能力明显增强,全市每万人拥有社会组织数量达X个以上;社会工作者数量达X人以上;社区志愿者人数达X万人以上。

第五篇:丽江市国土资源工作成就及展望

丽江市国土资源工作成就及展望

【发稿时间:2009-8-21 15:25:44】

【责任编辑:超级管理员】

【作者:】

【主题词:】

【稿件来源:云南省国土资源厅 发布人:【审核发布:超级管理超级管理员】

员】

自从1996年“2·3”大地震以来,丽江市的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地委、行署)和省厅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加强国土资源管理、科学合理利用国土及矿产资源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结合丽江的实际狠抓落实,取得了显著成绩,保证了全市重大建设用地需求,认真治理整顿土地市场,依法管理国土资源,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进一步推进。

一、国土资源工作成就

(一)强化依法管理,提高国土资源的保障能力。坚持严格执行经省政府批准的“丽江地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化管理,对不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项目用地报件,不办理供地手续,从源头上控制建设用地规模,有效地遏制了擅自圈地和非法用地行为。面对丽江近几年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丽江经济建设对土地资源的需求,我们审时度势,从丽江发展需要的实际出发,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积极主动向上级主管部门请示汇报争取到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及时调整了建设用地规划指标,积极妥善地调整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开创性地开展了工作,较好地处理了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二)保障城市重点建设项目用地,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实施丽江“二次创业”和实现丽江经济的“二次腾飞”,丽江市委、市政府制定了丽江“十五”发展的发展战略,为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近几年来,市国土资源部门做出了艰苦的努力,创新工作方式,优质高效地做好玉龙新县城、祥和丽城、三河三路、高原体育训练中心、金安桥电站、丽江民族中专、云大旅游学院等各个重点项目和招商引资项目用地的征、转、用、上报审批和供地服务工作,有力地促进了丽江经济建设、社会各项事业发展。

(三)加强耕地保护,努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十五”期间,由于我市处于经济迅猛发展时期,各项建设不可避免地占用大量耕地,因此,补充耕地任务十分繁重。为实现我市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我们努力通过对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整理,有效增加耕地面积。自“十五”以来,通过开发整理增加耕地12775.59公顷,根据我市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实际,通过积极向上级申报项目资金,得到了国土资源部、省厅的重视和支持,给予了大量的项目资金投入,2004至2005年内已争取上报国家和省的开发项目17个,开发整理规模5189.44公顷,概算总投资26583.67万元。现在实施中的项目3个,总投资2782万元,总面积1438.7公顷,可增加耕地1300公顷,其中,国家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永胜县涛源热区开发项目,建设规模1131.85公顷,总投资2372万元,将有力地促进全市耕地占补平衡。

(四)深化土地利用制度改革,充分发挥土地资产的重要作用。积极推行了土地收购储备制度,全面实行了政府统一规划、统一收购、统一开发、统一储备、统一出让的土地管理制度。做到“一个渠道进水、一个池子蓄水、一个龙头放水”将调控土地市场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政府手中。各项建设用地的征收和供应,都做到由县以上人民政府统一负责,各级国土行政主管部门及其征地机构统一组织实施,依法统一征用收购、统一储备,纳入政府土地储备范围。在供地上,加大国有土地资源有偿使用力度,全面实行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按照有偿有序、供需平衡、结构优化、节约高效的要求,严格实行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加强国有土地资产管理。限制划拨用地范围,提高有偿使用比例,对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各类经营性用地,不论是存量土地还是新增建设用地,不论是政府收购储备的土地,还是企业改制后经批准改变用途的经营性用地,全部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比例已达100%。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实现了政府对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搞活了二级市场,为政府筹集了建设资金。

(五)积极探索国土资源开发管理新路子,切实推进集约和节约用地。近几年来,我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为失地少地农民谋出路、求发展,城郊农民向市民转化,盘活城郊农民集体土地,实行统一规划和开发,推进土地的集约化和节约用地等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束河茶马古镇开发建设取得了突出成效。

(六)依法测算和兑现征地补偿安置费,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坚持把征地补偿费纳入用地单位工程建设总概算中加于落实。坚持凡是征地补偿费不到位,安置计划不落实的项目不受理土地报件,不予办理用地手续。十年来,所有建设用地项目都做到了按时、足额兑现征地补偿和安置补助费。特别是04、05两年征地上万亩,但未拖欠农民一分钱的补偿费,通过全国统一行动对拖欠农民征地补偿问题进行认真清理,我市属于全省少有的未拖欠的地市之一。在对被征地农民的安置方面,我们千方百计开辟多种途径,结合城镇的建设发展,与相关部门配合,通过采取留地安置、吸纳符合条件的被征地农民为环卫工人、纳入社会低保、扶持建盖宾馆酒店参与旅游业经营等方式,妥善安置被征地农民,解决他们的长远生计,有效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七)切实加强地质灾害的防治,努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丽江是全省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之一,每年因地质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的损失非常严重。国土资源局认真落实地质灾害防治“以预防滑坡泥石流为主,以预测预报为主,以灾前避让为主”的“三为主”方针,按照防治结合、专兼结合、单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相结合的“四结合”原则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建立了市县乡村组5级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加强对地质灾害的巡查、调查和隐患的排查。市县区每年都认真编制地质灾害防治预案,责任落实到个人。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密切关注汛期气候变化,积极主动发送泥石流、滑坡预警预报,成功预报了一批重特大地质灾害的发生,并提前采取了有效措施,切实保护了灾发区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积极争取部和省两级投资,切实治理永胜县城、期纳镇刘官河、宁蒗泸沽湖大渔坝等多处泥石流滑坡。

(八)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扎实有效。近年来,我市加大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治理整顿力度,提高矿产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开发利用水平,规范矿业市场,依法管矿、探矿、采矿工作得到加强。全面开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工作,并且实行了矿业监管行政责任制,建立综合执法联动机制,重点对丽江坝区及周围非法采挖砂石资源行为进行了专项整治,有效保护了以古城为核心的丽江坝区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保障和促进了地方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九)国土资源管理体制进一步理顺,依法行政能力得到明显提高。1997年,原丽江行署土地管理局由二级局升格为一级局,后又根据形势发展改称为国土资源局,2004年以来,按照国家关于省以下国土资源部门实行垂直管理的政策,全市积极稳妥地推进省级以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在省厅对市局垂直管理的基础上,市委、市政府发文对理顺全市国土资源管理体制,调整干部管理体制,完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管理,强化国土资源执法监察职能等各项工作进行了明确。从市、县、区到乡镇国土资源部门,都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各项制度,促进了国土资源部门的工作规范化建设。切实加强了国土资源执法工作,加强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了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有效地提高了国土资源部门参与经济宏观调控、服务于辖区经济社会发展事业的能力。二、十一五国土资源工作展望

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市委一届六次全会精神,结合丽江实际,“十一五”期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市委一届六次全会和市一届人代会四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全局,积极推进资源利用方式和资源管理方式的转变,坚持依法行政、清正廉洁、深化改革、狠抓落实,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提高素质,全面加强干部队伍和基础业务建设,努力做到保护资源更加严格规范、保障发展更加持续有力、维护权益更加切实有效、服务社会更加全面优质,为全市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提供可靠的资源保障。

为全面准确地贯彻落实市委一届六次全会和市一届人代会四次会议精神,充分履行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职责职能,我们必须准确把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及时掌握重大产业和重点项目的资源需求,统筹兼顾,突出保障重点,有效调控资源供应方向。“十一五”期间,全市国土资源管理要努力实现以下主要目标:

——保护资源更加严格规范。坚持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基本农田得到严格保护。以建设促保护,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补充耕地的力度,确保耕地的占补平衡。“十一五”末,土地使用权招拍挂出让占有偿使用比例要达到50%以上。通过整顿规范,矿产资源乱采滥挖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资源整合取得显著进展,矿产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小型矿山比例明显下降,矿业权招拍挂工作取得突破。

——保障发展更加持续有力。规划调控、政策指导、信息服务、执法监管良性互动的格局初步形成,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参与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资源保障和供应能力显著增强。按照有保有压、突出重点的原则,为全市城镇、工矿、交通、水利等非农建设用地提供建设用地保障,矿产资源合理开采和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

——维护权益更加切实有效。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国土资源执法体系更加完善,征地制度改革进一步加快,被征地农民合理补偿机制及矿业权监督管理体系基本建立;矿业权人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健全覆盖全市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群专结合的监测预防网络体系,地质灾害预报成功率、灾害防治能力得到新的提高,继续强化矿山地质环境监控,重点地区矿山环境得到有效整治。

——服务社会更加全面优质。全面确立“集中统一、精干高效、依法行政、具有权威、服务高效”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土地使用权与矿业权流转进一步规范,窗口办文、政务公开和网上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完成,行政权力运作透明度明显增强,领导班子建设得到加强,职工队伍综合素质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社会化服务工作进一步改进。

【网站声明】

1.本网站为纯公益性服务网站,无任何商业目的。

2.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3.本网站所刊发、转载的文章,其版权均归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4.本网站如无意中侵犯了哪个媒体或个人的知识产权,请来信或来电告之,本网站将立即给予删除。

县统计局“十三五”工作成就及“十四五”工作展望 [五篇范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