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号文库
浅论“绝不”与“决不”的异同
编辑:空山幽谷 识别码:10-1005415 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5-22 21:29:04 来源:网络

第一篇:浅论“绝不”与“决不”的异同

内容摘要:浅论绝不与决不的异同 管晶晶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 摘要:绝不与决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繁,二者之间有同有异。以现代汉语的理论知识为基础,从词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准确探讨分析出绝不与决不二者之间存在的相同点与不同点。对于规范现代汉语用字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绝不;决不; 词义;语法;语用 现代汉语词汇绝不rdqu...浅论绝不与决不的异同 广西师范学院 文学院

关键词:绝不;决不; 词义;语法;语用

现代汉语词汇绝不与决不使用频繁,两词读音相同,意义相近,并

且两词在句中的用法也十分相近,人们经常将二者混淆使用。实际上,绝不 与决不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不能混同。本文将以现代汉语的相关知识为理论 基础,从绝不与决不的词义、语法、语用三个层面分析二者的相同点与 不同点。

一、绝不与决不的相同点

绝与决二字出现得很早,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就已经收录了二字。绝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断丝也,从糸从刀从卩。随着语言的发展的变化,绝陆续出现了断,尽,穷尽,极,极端的,独特的,少有的,没有人能赶上的,一定的,肯定的,越过旧体诗的一种体裁等意义。许慎对决的解释则为行流也,从水从夬。在语言的发展变化过程中,决也出现了排除阻塞物,疏通水道,堤岸被水冲开,断定,拿定主意,一定,决定最后胜败,执行死刑等义项。从绝与决字义的引申发展情况来看,绝可以作名词、动词、形容词以及副词,决主要可作为动词和副词。由此可见,二者都可以作副词,并且作为副词时二者所包含的意义主要为一定、肯定,完全、全然。因此作为副词的绝、决与否定副词不组合而成的绝不与决不,则表示为一定不、肯定不,完全不、绝对不的意义,具有强烈的否定意味,表示完全否定的意思。例如:

(1)朋友们求他作事,他永远尽力而为;他可是绝不拿帮助友人作本钱,而想从中生点利。(老舍《四世同堂》)(2)假若今天不是中秋节,她决不会出来多事。这并不是她的心眼不慈善,而是严守着她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寡妇教条。(老舍《四世同堂》)

例(1)例(2)中的绝不与决不都表示的是完全不,肯定不的意思,具有强烈的否定色彩。绝不与决不经常被人混淆使用,除了二者读音相同,并且在词义演变过程中出现相近义项之外,以现代汉语的相关理论知识来分析,还存在两词在句中充当的句法成分相同、对句类选择相同以及对语体的选择相同的情况。

(一)充当的句法成分相同

副词的主要功能是在句中充当状语,绝不与决不都是有副词与否定词不组合而成,必然具有状语的功能,因此二者在句中作状语来修饰限定动词、形容词,表示否定的意思。例如:(3)这个很难说!总是当局的不会应付。若是应付得好,我想事情绝不会弄到这么严重。(老舍《四世同堂》)

(4)至于对李四爷,刘师傅,剃头的孙七,和小崔什么的,他便只看到他们的职业,而绝不拿他们当人看。(老舍《四世同堂》)

(5)钱老先生决不反对儿子去开汽车,而只是不喜闻儿子身上的汽油味;因此,二少爷不打回家来,虽然并没有因汽油味和父亲犯了什么意见。(老舍《四世同堂》)

(6)他决不怀疑自己的情愿牺牲,可是不喜欢被人问到,他已经快大学毕业,不能在大家面前显得有勇无谋,任着感情乱说。(老舍《四世同堂》)

例(3)例(4)是关于绝不的句子,绝不在这两句中主要是作状语,对后面的内容进行否定。例(3)中绝不限定修饰拿他们当人看这个连谓词组,表示完全不把他们当人看;例(4)中,绝不修饰会这个能愿动词,表示绝对不会弄到这么严重的意思。例(5)例(6)使用的是决不,决不在句中充当的成分依旧是状语,分别修饰限定后面的谓词反对和怀疑、表示钱老先生肯定、完全不反对以及小三儿一定、完全不怀疑的意思。由此可见,绝不与决不在句中所充当的句法成分是完全相同的,二者都作为状语,限定修饰后面的谓语,对谓语的行为动作进行否定。

(二)对句类的选择相同

句类是把句子按照不同的语气功能划分出来的类型,一般可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绝不与决不在对句类的选择上完全相同,二者皆可以用于陈述句、疑问句和感叹句。陈述句中,绝不与决不多被用来述说事情,表达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态度和看法。例如:(7)他知道,一个英国人,即使是一个喜爱东方的英国人,象富善先生,必定是重实际的。象火一样的革命理论,与革命行为,可以出自俄国,法国,与爱尔兰,而绝不会产生在英国。(老舍《四世同堂》)

(8)他对人最喜欢用暗示,今天他可决不用它,他晓得老二是不大听得懂暗示的人,而事情的严重似乎也不允许他多绕弯子。(老舍《四世同堂》)

凡是带有疑问语气的句子都属于疑问句,绝不与决不用在疑问句中,主要是为了加强疑问的语气,表现出更强烈的质疑。例如:

(9)他家的粮食虽然也交了,但绝不会像穷汉家为下锅之米熬煎吧?(陈忠实《白鹿原》)(10)你是十分谨慎,决不当着别人的面批评她吗?(ccl-pku语料库)感叹句一般是书法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根据不同的语境,抒发出惊讶、快乐、悲哀、恐惧、愤怒、厌恶等的情感。绝不与决不用于感叹句,主要是加强这些情感,表现说话人当时的情绪。例如:

(11)日本人亡不了中国,汉奸也亡不了中国,因为中国绝对不向你们屈膝,而中国人也绝不相信汉奸!(老舍《四世同堂》)

(12)转了一下他的小眼珠,他扯了个谎:不,冠太太!家里还等着我吃饭呢!今天,有人送来了一只烤鸭子!我决不能跟你闹客气!改天,改天,我和内人一同来!(老舍《四世同堂》)根据以上的分析,绝不与决不在对句类的选择上,是完全一致的,二者主要用来陈述看法和抒发强烈的感情。

(三)对语体的选择相同

根据话语场合、方式和言语区别特征,绝不与决不既可以用于口语也可以用于书面体,二者对语体的选择完全相同。绝不与决不用于口语中,可以表现出说话人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与态度,往往有些句子会带有一种起誓、宣言的意味。例如:

(13)那可就难说!别管天下怎么乱,咱们北平人绝不能忘了礼节!(老舍《四世同堂》)(14)他先声明:我是一片忠心,凡事决不能马马虎虎!(老舍《四世同堂》)

绝不与绝不用在书面语中,表达的是一种正式强烈的态度,尤其在政论体中,二者所表达的观点更加明确,语气更加强烈,态度更加严明。例如:(15)《银行不良贷款率上升,风险绝不可大意》(文郡《金融经济》201304-02)(16)我们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绝不动摇,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贯彻寄希望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温家宝《202_年政府工作报告》)

二、绝不与决不的不同点

绝不与决不除了具有以上的相同点,二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有两词进行的否定具有主客观方面的分别,以及二者在句子中对时态的选择有一定的不同。

(一)主客观性不同

根据绝不与决不的词义发展引申的情况来看,绝在众多的义项中,含有极、极端、绝对、全然、完全的意思,这说明其词义中包含了客观性的因素。而决的义项中,含有决定、一定、肯定的意思,包含了主观性的因素。因此,绝不表示绝对不、完全不的含义,表明任何情况下都不的意思,强调了客观上的完全不可能。这时候,对某件事情进行客观上否定的时候,应该选用绝不。例如:

(17)排除了怀疑对象之一鹿子霖之后,黑娃十拿九稳地肯定杀死小娥的人非白嘉轩莫属,白嘉轩要除掉小娥的因由比鹿子霖更充分十倍,这人又是个想得出也做得出一马跑到头绝不拐弯的冷硬心肠。(陈忠实《白鹿原》)

(18)他这样很有分寸绝不直接触及儿媳尴尬的慨叹,意在取得冷先生的谅解。(陈忠实《白鹿原》)

决不表示的坚决不、决心不,一定不、肯定不,这里强调的是说话人主观意识上的坚决否定。所以,要对某件事情表达否定的主观愿望时,应选用决不而不是绝不。例如:(19)白灵索性放下筷子,不吃长面了,说:我们日后成功了,决不能轻饶叛徒。(陈忠实《白鹿原》)(20)晓荷没等东阳说出话来便开了口:我还没作过校长,倒颇想试一试,祁科长你看如何?呕,东阳,我决不抢你的事,先别害怕!我是把话说出来,给大家作个参考,请大家都想一想怎么办最好。(老舍《四世同堂》)(19)(20)两句中的决不,表明了说话人强烈的决心与主观意志,与(17)(18)中绝不所表现出来的对某件事情进行的冷静客观的否定完全不同,因此二者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二)对时态的选择不同

绝不与决不所适用的时态有所差别,绝不既可以对已经发生过的事物或者事件进行否定,也可以表示对未来某个事情的否定。例如:

(21)在平日,她不是护犊子的妇人;当小顺儿与别家孩子开火的时候,她多半是把顺儿扯回家来,绝不把错过安在别人家孩子的头上。(老舍《四世同堂》)

(22)他给自己划了一个严格的界线,只到保上催促保长,绝不到任何村子去催促甲长,更不会具体揪住某一家农户的领口要粮要钱。(陈忠实《白鹿原》)

决不因为含有陈述人的主观意愿,一般具有对将来某种行为表示坚决否定之意,从而表达自己的决心和意愿。例如:

(23)我想钱先生决不肯作这样的事!(老舍《四世同堂》)

(24)他只诺守一条,干好自己该干的事而决不干他不该干的事。(陈忠实《白鹿原》)绝不与决不有时候用于同一个词组中,根据语境以及对句子的理解,二者所表现出的语义也是不同的。例如:

(25)董明珠:我的原则是绝不妥协(姜桥《人力资本》202_-01-30)(26)潘晓黄晓菊:决不妥协是我的宿命。[李文《中华儿女》(青联版)202_-07-05] 例(25)中的绝不妥协的意思是任何情况下都不妥协;例(26)中 的决不妥协则表示坚决不妥协。

三、结语

本文以现代汉语的相关知识为理论基础分析绝不与决不之间的相同点与不同点,虽然未能完全展示,但其二者之间的异同也可略知一二。分析绝不与决不之间的异同,不仅是对现代汉语知识的运用,也为规范现代汉语用字产生积极影响。

第二篇:决不放弃

决不放弃,永不言败

六一班 买一帆 辅导教师 李春香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个人但凡有一丁点的思想境界的提高,那便是与书为舞。书,是净化心灵的武器;书,是机智与聪慧的发源地;书,是中华民族素质提升的灵魂;书,是你我他社会融入的桥梁。书固然美不胜收,可是那段史书却让人刻骨铭心,痛不欲生。

1931年9月18日,通常中国人在非正式场合下把这一天称为“中国国耻日”。只是因为日本,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居然凭着中国关东军炸毁他们修筑的南满铁路为借口,不论分说的把沈阳占为己有。打开了入侵中国的大门,在中国横行霸道了八年。中国,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史的大国,物产丰富,资源辽阔。就这样被一次很荒唐的谎言所蒙蔽,在他的掌控之下,忍辱负重,天下苍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日本军队为了研制世界上最具杀伤力的细菌武器,在东北秘密的拿中国的活人做实验。先给活人注射细菌种类,等这些人受不了折磨死后,对他们的尸体进行解剖做病历分析。这种场面惨不忍睹,国人看了都为之而振奋,痛不欲生。在生与死的关头,日本表现的是毒辣,凶暴与残忍。没有怜悯,没有人性,没有半点的同情心。同时也看到了,泱泱大国的软弱,无能,可怜可恨又可悲。

就在这当务之急,一些文人墨客,带领一支当时看来很甚微的小部队开始了长达八年的抗日战争。这些新兴的年轻人在书中汲取养料,化悲痛为力量。理论联系实际的,在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前行。一

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了中国的《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领导着自己本来就软弱的亲人,率先发起了抗日战争。中华民族在悄无声息中,开始慢慢的强大。最终把那个纸老虎驱除出中国的领土。国人开始举国上下齐欢喜。是知识让他们摆脱了愚昧与无知,是书给他们战斗的意志与勇气。而今好像是故事重演,202_年9月7日中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船在钓鱼岛海域发生相撞。9月7日晚间:中方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避免事态升级。可是日本人依然不依不饶的要购买钓鱼岛。而今的小日本,对中国没有一点儿的悔改之心,还咄咄逼人,想把钓鱼岛占为己有。钓鱼岛事件名为领土之争,实为经济之战。日本只是别人的一颗棋子,可是日本却不以为然,仍旧对中国虎视眈眈。在那样的环境下,我们的民族就能义不容辞的把这个纸老虎戳穿,相信在如此繁荣昌盛的今天,中国是决不放弃,永不言败。动用一切力量捍卫祖国领土的完整,誓死保卫钓鱼岛,永不妥协。

史书从古轮到今,给我们的是斑斑血迹,国耻家恨。史书让我们看到了历代王朝的兴衰成败,看到了生活在社会底层的辛苦劳作,懂得了惜福。没有硝烟的今天,也会在镜湖中掀起涟漪。无论怎样,中华民族都是一个坚忍不拔的民族,是一个倔强的民族,是一个让世人佩服的民族。只有我们在书中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永不言败的精神,钓鱼岛才会成为中国的一部分被写入史书,永垂不朽。

第三篇:砭灸与针灸异同

砭灸与针灸异同

一、相同

1.起源相同

砭灸与针灸都是由古时的砭针演化而来,是同一种治疗方法的两个不同分支。

2.作用原理相同

砭灸与针灸都是通过刺激体表的经络、穴位、反射区,以调节气血,达到人体机能的平衡,做到“内病外治”。

3.理论基础相同 砭灸与针灸都是以中医“八纲辨证,论证施治”为理论基础,即运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来辨别病症的性质,再对症治疗,做到“因人而异,因病而异”。

4.治疗原则相同

砭灸与针灸都是以“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温之,热则清之,达到阴阳平衡”为治疗原则。

二、不同

1.治疗特点不同

针灸的治疗特点是“急而短”,砭灸的治疗特点是“缓而长”。针灸针刺穴位,对机体的刺激强度很大,但每次的治疗时间较短。因为针在人体时,人不能随意活动,更不能做剧烈运动,否则针会钩挂肌肉纤维,甚至出现弯针和针断在体内。砭灸辐射穴位,对机体的刺激

强度比针灸要小,但可以长期贴敷体表,治疗时间很长,所以两者治疗效果相近。

2.补泻方法不同

针灸通过“提插捻转”补泻,砭灸通过“按揉迎随”补泻。

3.对施术者的医术水平要求不同 针灸操作难度较大,对施术者的医术要求很严格。穴位点很小,细针刺准穴位的难度要比砭灸贴中穴位的难度要大得多。针灸用的毫针软而细长,没有经过长期练习的人很难将其顺利的刺入人体,容易弯针和断针,进针速度慢,还会疼痛、出血。砭灸操作很容易,贴敷和按揉即可,老人与儿童也可自我操作。

4.安全程度不同

人体的有些穴位下面有内脏和神经,针灸治疗时,对针刺的角度与深度有明确要求,若操作失误,会有危险。砭灸只贴敷于体表,不会有任何危险性。

5.适用人群不同

“十针九破气”针灸治疗易损耗正气,体质虚弱的患者和老人要谨慎使用,更不易长期使用,否则体质会更加虚弱。有出血性病症的患者也不宜使用针灸治疗,否则出血会比较麻烦。砭灸不损伤机体,大部分体制的患者都可以使用。

第四篇: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异同

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异同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一种优良传统,是企业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是改善党对企业领导的重要途径和方法;而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富有时代特点。我公司企业文化建设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在学习借鉴外部先进企业文化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历经了尝试、起步、完善等阶段,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在我公司的各项工作中逐渐显现出来,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也在逐步深入,企业文化素养也在逐步提高。特别是202_年以后,随着我公司生产结构的调整,企业文化建设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形成了“六用”企业文化建设基本框架(用先进思想武装人,用现代知识培育人,用科学机制激励人,用良好环境安顿人,用榜样力量感召人,用浓厚情感温暖人)和14条企业文化理念。

那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是什么样的关系呢?二者有何异同?如何把二者进行有机结合,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软实力”作用,在企业发展中得到更有效的发挥呢?从基层领导、工程技术人员、班组长、普通职工的反应来看,比较集中和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一是认识上普遍认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是企业党政分别做工作的主要方法,“两张皮”现象依然存在;二是在实践上二者落地不深,扎根较浅,思想认识不统一,没有与现实工作较好的融合;三是职工更多关注“实惠”,对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淡化;而这些问题也恰恰是我公司各级领导应该认真加以思索、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结合个人工作实际,以及对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的探索、分析和研究,就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发挥二者最大功效谈几点认识与看法:

一、正确认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关系

(一)二者有着本质区别,不可相互代替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既不能将思想政治工

作等同于企业文化,也不能用企业文化代替思想政治工作,认清这样一个问题,可以让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用正确的方法解决不同性质的问题。

1.范畴不同。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优良传统,我们长期强调要结合经济工作一道去做。但它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围绕巩固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开展的政治工作,具有鲜明的党性、思想性,本质上属于政治范畴。企业文化上世纪80年代产生于西方国家,是一种经济文化,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软管理科学,是指导企业经营生产、提升安全质量、规范员工行为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具有明显的管理性、经济性,本质上属于经济范畴。

2.内容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是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培养“四有”职工队伍;同时,对职工在企业科学发展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情绪问题进行疏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内容是根据企业内外条件选择经营哲学、确定管理理念、制定发展目标、培养企业精神、建设企业道德等,以此规范和管理职工行为,提高企业经营水平。

3.共性与个性不同。共性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特征。思想政治工作必须立足于全党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统一,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其基本精神适应于每一个企业。个性化是企业文化的突出特征,企业文化制胜战略实际就是一种体现企业个性的差异化战略。企业文化一般具有原创性、自有性和独特性,这“三性”使企业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如我们的企业文化中的服务理念“XXXXXX”,是我公司原创的,来自于多年的企业文化沉淀,有着较强的自有性和独特性,别的企业是拿不走、用不上的,因而它只属于本企业。

4.活动主体和运行方式不同。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动主体是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专兼职相结合的政工干部队伍;其运行方式是根据党在企业的政治核心作用和职工的思想工作实际,通过理念学习、形势宣传、启发教育等方式,对职工的思想认识和工作态度施加影响,以调动其生产经营的积极性。企业

文化建设的活动主体是全体职工;其运行方式是通过企业领导人的倡导,全体职工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实践,形成企业共同的价值追求,以潜移默化的文化氛围对职工进行有效管理。

(二)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相通相融

1.目标一致: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所追求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以启示、提示、鞭策和激励等方法,以实现企业职工对企业的认同从而实现企业的科学发展。

2.对象相同: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对象都是人。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通过教育引导职工群众,使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总结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等丰富的经验和成熟的理论。而企业文化的核心理念就是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核心价值观强调的是人本管理,是发挥和调动每个职工的主观能动性。例如我公司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XXXXX”,其魅力就在于满足人愿、重视人品、尊重人格的合理需求,从而激发广大职工的热情、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保证企业经营、生产目标的实现,同时也告知了广大职工“人”、“德”、“和”三者之间关系的根本所在。

3.功能相近:一是凝聚功能。思想政治工作是用崇高的理想信念去统一职工的思想,凝聚职工群众的力量,努力去实现企业的奋斗目标。而企业文化作为全体职工普遍认知的企业精神,如我公司提倡的“XXXX”精神,能在职工中产生一种内在的强大的凝聚作用;二是协调功能。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都认为,在企业中,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可以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但人与人之间存在许多差异,矛盾是不可避免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采用民主的、说服的以及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进行经常性的协调。同样,企业文化也能够通过情感沟通、统一目标、道德修养等文化手段,协调企业内部关系;三是激励功能。在一定意义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文化的主要功能都是调动人的积极性。思想政治工作以发扬优良传统的精神鼓励为主要形式;企业文化是通过奋发向上的企业精神的引导和良好的文化氛围的熏陶来激励职工勇于奉献,不断进取;四是约束功能。

第五篇:《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异同

《岳阳楼记》与《醉翁亭记》都是千古传诵的名篇,两文在思想感情与写作手法上都有很多相似与不同之处,下面就让我们来对两文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比较,从而更好的理解课文。

从思想感情上进行比较:相同点:两文作者欧阳修与范仲淹是同一时期的人,且身居高位,而且正是因为欧阳修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思想才被贬,文章写于两人被贬之后,都是寄情于山水表述了自己虽遭贬谪却仍怀济世安民之心的高尚情感。不同点:《岳阳楼记》中范仲淹所追求的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思想,主要突出一个“忧”字,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所追求的是与民同乐,突出一个“乐”字,这两种思想是截然不同的。

从写作手法上进行比较:相同点:

1、两文都是写景的文章,在写景时都注意了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如《岳》中“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迹涯”这句话就充分抓住了水的那种波澜壮阔的特点,让人很容易就联想到那种宏伟的景象,再比如说《醉》中“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短短2句话就将早晚的景象描绘了出来,写出了山谷“晦明变化”的特点;

2、两篇文章都注意了骈散结合,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

3、两篇文章都注意了动静结合,如《岳》中“浮光跃金,静影沉璧”这句话,描写了宁静的夜晚岳阳楼的景象,其中“静”字突出了夜晚的宁静,“浮光跃金”中“跃”又给人一种灵动的感觉,两者相结合,就将夜晚宁静却又不乏生气的特点写了出来,《醉》中“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既写出了树林枝叶繁茂,又写出了鸟的叫声,给人以一种生动,不乏味的感觉;

4、两篇文章语言都很生动凝练,如《醉》中“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只有21个字,却将四季的景象都描绘了出来,且都抓住了它们的特点来写。不同点:

1、《岳》中的景物描写给人以一种波澜壮阔、气势宏伟的感觉,《醉》中一开始的景物描写则给人以一种九曲回肠的感觉,如第1节中“林壑尤美”中一个“尤”字,就将琅琊山从众多山中突出了出来,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中一个“闻”字就将读者从琅琊山带到了泉水,下文又从一个“峰回路转”由泉写到了泉上的亭,这样环环相扣,吸引着别人去往下看;

2、虽然两篇文章都是骈散结合,但《岳》文在语言上骈句散句结合,抑扬顿挫,参差溢美;四字短语成双成对,琅琅上口,婉转有力。文章既整饬严密,句丽辞畅,又张弛有度,议论纵横。且立意深刻,造词精

警。读之,音调铿锵;思之,文情壮美。而《醉》文虽也使用骈散结合的句式,但多用长句,且又有创新。仅用对偶句式就别具一格,独领风骚。有单句成对的,有双句成对的;还有三句成对的。醉翁用它叙事,则明快简洁;用它写景,则物美境幽;用它抒情,则深沉含蓄。特别是二十多个“也”字的运用使得文章层次分明,声律节奏起伏,音韵和谐悦耳。这些都给人一种美的享受,情的陶冶,思的飞升。

3、《岳阳楼记》运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抒情,如课文开头两段,用概括的语言交待了写作缘由,进而引出岳阳楼景色特点以及“迁客骚人”的不同观感,这是叙事。第3、4段,把岳阳楼不同气候条件下的景物及“迁客骚人”或悲或喜的感情,用生动的语言表现出来,这是描写、抒情。最后,由感叹引出作者的见解,点明中心,这是议论。由叙述引出写景,写景中蕴含着感情,富有感性色彩的描写又有力的衬托了下文的议论。而《醉翁亭记》中只用了记叙、描写、议论,没有抒情。

4、《岳》中整篇文章都使用了对比的手法如用阴景和晴景做对比等等,但《醉》中就没有这样做;

5、两文的主题深度有别。《醉》中表述主题的方式是含蓄深沉的。醉翁把“与民同乐”的济民之情隐含在描写叙述之中,没有一语道破,而是在醉中写乐,在乐中写醉,因而才留下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千古名句。而《岳》文表达主题的方式是直抒胸臆。范仲淹在比较了“迁客骚人”的仕途进退的悲喜之情后,直接道出了他的“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磊落胸怀,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至理名言,展示了他以天下为己任的高风亮节。

总结一下,两篇文章既有很多相同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都有其独特的地方,也正是这些独特的地方,使得两篇文章都千古传诵,流传至今

浅论“绝不”与“决不”的异同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