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库 > 11号文库
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编辑:独影花开 识别码:20-961641 11号文库 发布时间: 2024-03-25 18:29:36 来源:网络

第一篇: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龙田镇农村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政权是国家政权的基础,这个基础的动摇,势必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基于对于这一问题的关心,也为进一步推动龙田镇基层党建的深入开展,近期,笔者以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调查研究课题,通过听书面汇报、召开座谈会、实地察看和走访基层群众的等方式对我镇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情况进行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党建工作的基本情况

目前,中共龙田镇委员会共有总支委员会11个,共有党员

名,其中农村党员

名,35岁以下的党员

名,占党员总数

,50岁以上的党员

名,占党员总数的,女党员

名,占党员总数

。初中文化程度党员

名,占党员总数的,高中或中专以上文化的名,占党员总数

。今年共发展党员

名。

我镇农村党建工作现状如下:

(一)村级办公阵地有所改观。普遍建立了村务公开、财务公开拦,进一步规范了阵地建设。先后筹资进行上甸村党员活动室和小街子村党员活动室,芒回村党员活动室已正式启动建设,同时更新了会议室办公设施,制作了党建活动版面,刷新了党建活动园地,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落实了村干部日常值班制度,充分发挥了村级阵地作用。

(二)支部制度建设更加完善。近年来,我镇各支部不断建立健全发行之有效的农村党建工作制度,完善党建工作机制。健全并完善了党员发展制度、“三会一课”学习制度、议事规则、民主监督制约机制和党员评议、创先争优、党员定期向组织汇报思想工作等制度。形成了目标清晰、措施具体、责任明确、操作性较强的农村党建目标考核机制。逐步使农村党建步入规范化发展轨道。

(三)对党员的教育和管理有所提高。利用“三会一课”抓好党员的政治学习,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形式灵活、信息量大、内容新的特点,促进全体党员干部的学习,开阔基层干群的视野,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带动群众共同致富的本领。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制定整改措施,定期组织回头看。村重大事情召开党员民主会议讨论,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研究做出决定。

(四)农村党员队伍活力有所增强。各村总支坚持把致富能人、种植能手、退伍军人、妇女和热心公益事业的青年农民作为培养发展对象,把有思想、有文化、有能力的先进群体培养吸纳到党组织中来,不断充实党组织的新鲜血液。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三有三没有”影响农村组织工作的开展。

1、有基础设施,没有有效利用。我镇各党总支都建有党员活动场所,配备了广播、电视和电脑等远程教育设施,但是没有很好的利用这些设施搞好宣传和教育,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有组织制度,没有有效落实。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我镇下属行政村虽然根据党章规定和上级的指示制订了各项规章制度,可是执行起来大打折扣,很难落实,出现不少问题。党费缴纳、组织生活、“三会一课”的学习、党内民主生活会和党员定期思想汇制度等都没有按规定严格落实,严重影响了支部的工作和威信。

3、有资深干部,没有科学方法。目前,我镇各村支部支委干部年龄普遍偏大,大多是老干部。虽然资历深,但是由于担任干部时间长,缺少工作激情,抱着只要完成任务,不出事的态度。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发展方向上都没有任何创新。但是,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越来越需要市场经济知识和科学文化技术,对支部活动要求多种多样。然而目前大多数农村党组织的工作方法还是老一套,活动形式简单划一,开会念报纸,念文件,发现问题批一顿了事,很少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很少指导党员群众发展生产,组织党员群众搞好种养,发家致富。所以支部活动缺乏吸引力,开展活动难,即使有活动也是流于形式。

(二)“三不现象”影响农村党组织工作能力。

1、党员结构不合理。从上面所提供的我镇党员基本情况可以看出党员结构很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二是文化水平结构不合理;三是性别比例结构不合理。

2、党员及干部素质不高。这主要体现为文化素质低、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化、党员意识不强、党性纪律不强、思想观念难以转变等方面。对党在农村工作中的现行方针、政策理解不深、不透,执行过程中,缩手缩脚;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任务,还是用老方法、老思想去解决,整个思想方法都停留在计划经济体制上,观念没有及时得到转变和更新。

3、组织内外监督不力。一是受个人主义、利己思想的影响,对本支部党员暴露出的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二是群众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维权意识,党外监督薄弱。三是监督被动,主要是依靠上级党委。我镇今年处理的几个党员干部违纪事件都是乡纪委积极主动查出的。

(三)“四缺乏”影响农村党组织良好形象。

1、党员干部缺乏服务意识。在同许多党员交流中,发现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思考问题的,把人民群众当作真正的主人翁的党员很少。更多的党员同志认为自己和群众没有区别,不会或者没必要站在群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只要管好自己就行。从对群众的调查中了解到,群众对党员期待很高,但是几乎所有的群众都表示身边的党员没有为自己办实事。

2、党员干部缺乏政治理论学习。在被调查的党员中,定期关心国内外大事,国家法律法规政策的少之又少,一般只是通过电视新闻了解,不会主动去学习党的理论和政策。大多数党员对时事政治不了解,对国家重大法律法规模棱两可。对政治理论学习的态度主要有三种:一是大部分党员同志认为现在年纪大了没必要学了,学了也没用。二是没有时间学,心有余而力不足,平进要务农,回家后也无心学习。三是认为政治理论学习只是一种形式,学不学一个样。更有极少数党员对中国共产党失去信心,在思想上动摇了对党的坚定性。

3、党员干部缺乏组织纪律意识。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下,农村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都有了很大的改变,被调查的大多数党员表示:“市场经济时代和以前计划经济时代最大的不同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少了。以前是集体经济,大家在一起干活,而现在则是自顾自,很少有照应……”,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党员的组织观念日渐淡薄,很少或从不参加组织生活,不按时交纳党费,开会迟到或不到的现象屡有发生。特别是在违法乱纪事件中,许多党不顾及自身党员的形象和身份,带头违纪违法,严重的影响了组织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形象。

4、基层组织缺乏高素质人才。人力资源是发展农村各项事业的关键,但是由于龙田镇地处我县最西部,是一个山区乡镇,人才引进相当困难。加之,当地年轻的、素质强的、有水平的青年党员大都外出打工,导致农村组织人才缺乏。虽然农村组织基础设施较为完善,但是由于缺少能使用的人才,以致部分设施形同虚设,没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一些资历深,经验足的老党员老干部虽然能按部就班的完成各项任务,但是工作中缺少新思路,新方法,都是运用传统的方法和经验开展工作,缺少创新。为此,引进大学生村官这类高素质的人才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工作。

三、解决措施和方法

(一)加强教育培训,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

1、要提高党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结合“科学发展” 学习实践活动认真开展农村党员干部思想道德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党员干部读书活动,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学习,加强他们对国家政策的学习和理解。切实开展党群结对致富活动,不断加强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促进党群关系的良好发展。加强党员的法制纪律教育,提高党员干部遵纪守法意识,树立党员的先锋模范榜样。在内容上要突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政策法规观念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努力提高其素质。大力宣传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和党员身边的先进典型好人好事。

2、加强党员干部科学文化和技术培训。积极动员广大党员参加科学文化和技术的学习培训,不断提高科学文化水平,提高农业技术和技能。各村支部应当设立村级党校,在加强党员的思想整治素质的同时,也要请农林院校的老师,社会名流,企业精英、种植能手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和技术,提高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

(二)改善结构,有效的做好农村党员的发展工作。

具体说来,党员发展工作要注意二个方面:

1、发展对象的吸收工作。各基层党支部要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把那些在农村中能够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能够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能够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那些年纪轻、能力强、素质好的先进分子纳入到党的队伍中来。不断吸收地方致富能手、科技高手、经营大户,这些人有眼光、有技术、懂市场,党组织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教育他们。把他们纳入到党组织后,要注重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这样既能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又能增强党组织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2、党员发展程序工作。目前农村党组织的发展工作没有严格按照《党章》的要求来,发展过程中要加强引导,注重培养和教育,发挥民主集中,规范党员档案的管理。确保党员发展工作的质量。

(三)强化管理,加强制度有效落实。

1、加强制度落实。农村党组织要不断提高村级自治水平。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作用,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依法自治的各项工作之中,保证党组织在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中的主导作用。各项制度要不断的完善和健全,切实加强制度的有效落实,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

2、坚持党内监督和党外监督相结合。加强党内上下级之间的互相监督和党外群众对党员的监督,加大对不合格党员处置力度,完善党员队伍先进性的保障机制。

3、加强外出党员管理力度。结合《流动党员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执行细则,如外出党员登记制度、外出党员联络制度、外出党员管理制度、外出党员奖惩制度等。

第二篇: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范文

根据统一要求和安排,围绕解决在基层方面面临的紧迫问题,近期对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调研基本情况

采取座谈调研、资料查阅、实地考察、个别访谈等方式,先后到一大队、二大队组织开展了调研活动。

二、工作成效

今年以来,按照工作部署,坚持全面从严治要求,以坚决落实从严治主体责任为根本,不断实现工作向纵深推进,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组织保障。

一是严抓思想建设,强化理论。

坚持把加强思想建设摆在重要位置,组织全体干部深入学习,深入学习领会主义思想,切实用最新理论头脑、指导实践。

二是严肃生活,强化纪律建设。

坚定执行路线,严格生活,全面加强建设,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

三是突出功能,加强组织建设。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向基层延伸,结合组织到期换届工作,在严格程序、充分发扬内民主的基础上,配齐配强班子,不断强化基层组织领导核心。

四是践行宗旨,强化过硬作风。

严格落实有关规定精神,抓住重要环节、关键节点,持续不断纠正“四

风”问题。

五是坚持惩防并举,强化建设。

严格执行建设有关规定,认真落实述职述廉、承诺、群众评议、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全面加强干部管理。建立健全权力清单,梳理岗位职责,加强风险防控,切实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三、存在主要问题

一是基层规范化建设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通过调研发现,基层规范化建设整体水平还不高,在阵地建设、制度建设、基础台账等方面,仍存在重形式轻内容、重过程轻结果、重数量轻质量等现象。

二是工作者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近年来,持续加大培训力度,基层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有了一定程度提升,但整体来看,一些工作者的理论素质业务能力与工作需求还有一定差距,直接影响了本单位党建工作水平。

三是对指导督促不到位。

对坚定理想信念的督导不够有力,导致一些干部在落实决策、执行纪律方面不能做到严肃、严格、过硬。

四是基层保障和监管力度还需加强。

工作保障机制还不完善,有些问题缺少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创新进取意识不强。

面对机关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学习研究还不够深入,思考谋划不够全面,习惯沿用老思路、老办法,抓的思路不开阔、办法不多。

二是执纪问责力度不够。

对各存在失之于宽、失之于软、失之于松的问题,有时存在“老好人”思想,在责任上肩、任务落实上缺少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

三是常抓不懈韧劲不够。

对工作的艰巨性、复杂性、长期性认识不够,对一些工作的难题缺乏“啃硬骨头”的勇气和“钉钉子”的精神。

四、解决问题思路

针对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我将认真按照各级关于加强从严治工作的指示要求,推动基层工作严格落实做好。

一是加强责任落实。

牢牢上紧狠抓落实这个弦,认真履行各位委员责任,全覆盖制定“三单”,即: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

二是加强教育。

把深入学习贯彻主义思想作为首要任务,通过理论中心组学习、集中学习、专家辅导报告、知识竞赛等形式,教育引导干部用新时代主义思想头脑、指导行动。

三是加强管理。

坚持把建设作为最重要的基本建设,努力把每个都打造成过硬。注重加强对书记和干部的教育培养,发挥好“领头雁”作用。

第三篇: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调研人:孙自库、张久儒

时间:202_年7月12日

根据省、市、县委关于抓好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的有关要求,最近一周深入到党建联系点时中乡,对10个村进行了走访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和深入农户,多数村级组织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收入,能够满足基本运转的需要。多数基层党组织发挥作用较好,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

一、村党组织的工作特点:

围绕富民、利民,抓住发展农村经济,富民优先这一根本,实现农村经济协调发展,使集体经济强起来、农民富起来,为构建和谐农村打牢物质基础,在强村富民过程中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1、农村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是畅通民意、关注民生的连心桥,创业富民的服务器。

2、领导自治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推进自治;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3、农村党组织的工作重点是发展农村经济、助农增收。

二、存在的问题、矛盾和困难

1、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与自治组织的工作关系问题。部分村委会主任认为自己是几千名村民直接选举产生的,应当掌握 1

大权,自己应当向村民负责而不是向党支部负责,造成村支两委工作互不相干的局面。

2、干部队伍年龄老化,后备干部后继乏人。书记、主任中,40岁以下的有4人,40—50岁的有8人,50岁以上的有4人。后备干部后继乏人,村干部岗位缺乏吸引力,有知识有能力的多数在外打工,不愿到村工作。

3、部分干部素质不高,不能有效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一是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对广大党员教育、培训不力,对发展经济引导、服务不力,工作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二是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等靠要思想严重。面对当前农村工作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有的基层干部思想上产生动摇,犹豫观望;有的牢骚满腹,怨天尤人。三是工作能力较弱。表现之一是工作方法落后,工作抓不住重点。部分基层干部习惯于靠行政推动来开展工作,知识老化,经验老化,管理老化。习惯当“传声筒”,“照葫芦画瓢”,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弱。四是工作作风不过硬。有少数村干部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有的办事不公、处事不当。

4、党员队伍年龄老化、贫困落后、无力争先的问题较为突出。有相当比例的农民党员没有致富能力,不能很好地体现出“双带”作用,有的农民党员致富步伐缓慢,在农村经济发展中无法发挥作用。有相当比例的农民党员科技文化素质偏低,无法实践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的要求,事实上,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推

广和运用,市场农业的迅速发展,有些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党员在新形势下也已经成为“落伍者”,而占总数近三分之一的小学及文盲文化程度的党员,与现实的要求更是差之甚远。加之有的党员自身要求不严,致使一些党员信仰淡薄,涉足宗教活动,搞封建迷信,损害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有相当比例的农民党员生活贫困,不能实践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要求。这部分党员或年龄老化,丧失劳动能力,或思想僵化,老实本份,或文化偏低,不懂技术,或遭天灾病热,生活压力巨大。由于这部分党员家庭生活困难,发展没有门路,成为组织的扶持对象,在经济发展上落后于普通群众,在政治生活中也无法发挥作用,在一定意义上说已经丧失了先进性。

5、流动党员管理非常困难。一部分党员外出打工,不告知党组织具体地点,也不向党组织写思想汇报等,党组织根本无法了解其在外期间的表现情况。多年不缴纳党费,完全与党组织失去联系。近年来高校学生、复员退伍军人自主择业,通常是将组织关系放到居住地就出去打工,很少或者不与党组织联系,成了档案党员。

三、对策与建议

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提高党员素质为重点,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把整合城乡党建资源作为着力点,打破城乡和区域界限,推动城乡互动、区域联动,促进城乡“组

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实现城乡党建优势互补。

1、在组织调整上实现城乡统筹。结合本地实际,重点推行“村村联建”、“村企联建”、“村居联建”等党组织设置模式,实现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和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一是横向联建。积极探索“支部+协会、协会支部+龙头企业”和乡镇机关与村、先进村与后进村、乡镇站所与村联建党组织模式。二是纵向联建。选派先进基层党组织与村党组织结对共建,乡镇机关党组织与村党组织共建,这样,可以有效提高了城乡基层党组织共谋发展的能力。三是基层班子多渠道选配。大力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公选公推任职、机关干部下村挂职、先进村干部异地兼职、乡镇干部联系兼职等方式,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

2、在打造骨干队伍上实现城乡统筹。如在村支部书记换届选举过程中,我们可以打破地域、行业界限,公开选拔人才,真正把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年富力强、群众公认的有党性、有公心、有能力、有魄力的“四有”人才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同时引导各级干部到上级部门汇报工作,争取支持,走出去,到经济发达地区开阔眼界,学习经验,走下去,沉到基层解决问题,服务群众。

3、在党员管理上实现城乡统筹。创新信息互享机制,积极推进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乡村在设施、设备等方面要共建共享,打造上下贯通、互惠互利的党员教育管理平台。创新服务互动机制,做到优势互补、困难互助。建立网络联动机制,完善乡镇流动党员服务站、村流动党员服务点网络,构建“流动有序、多边互动、齐抓共管”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新格局。

第四篇: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中明确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 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要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村(社区)基层党建是关键,村(社区)基层党建是党在村(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

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村(社区)党建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近期,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走访群众等多种方式,以期尽可能全面了解农村(社区)基础党建相关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

×××共有基层党委×××个,党工委×××个,党总支×××个,党支部×××个,其中村党支部×××个,社区党支部×××个。党员×××名,其中在职党员×××名,离退休党员×××名,流动党员×××名,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名。近几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政治保障。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各级党组织能够围绕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来开展党建工作,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较好地推进了党建工作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一)基层党建重落实,组织工作的领导力明显提升。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文件。以“三级联创”、“结二联五”活动为抓手,建立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选派选聘工作、非公有制企业和社区党建联系点制度。及时充实调整区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职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夯实队伍抓党建,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提高。围绕发展选干部,着眼发展配班子,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尤其选好配强“一把手”。×××年,全面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村(社区)干部的文化、年龄等结构得到改善,能力素质明显提高。村(社区)党组织普遍建立完善了村(社区)“两委”议事决策程序、党员议事会、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党组织党员服务承诺和联系群众、村(社区)务党务公开、村(社区)民自治章程和村(社区)规民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了村(社区)工作规范化管理。

(三)依托载体强基础,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开展承诺,服务群众。各级党组织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限期认真整改。认真开展帮扶承诺、上岗承诺、创建承诺等,务求实效。推行“一线工作法”,确保工作落实。

(四)激发活力促保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内动力明显增强。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扎实开展。突出各方联动,实现结对共建全覆盖;突出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突出作用发挥,实现城乡互助共同发展。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简析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和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对加强和改进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村(社区)的实际情况表明,绝大多数村(社区)支部和党员能够在发展村(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但是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能力弱化。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作手段、执政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从党组织自身看,村(社区)人才缺乏,发展党员后备力量不足,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力削弱,“无人办事”问题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后进村、贫困村尚未改变落后面貌,有些村虽然经过整顿,但变化不大,有的还出现反复。从党组织功能定位上看,一些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不明确和功能转换不到位,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农村党员年龄老知识老作用弱倾向明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观念日益更新,农民的价值观趋于多样化。农村党员缺乏活力、凝聚力、战斗力。部分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层层打“折扣”;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时,致富无门,带头无方,守摊子,混日子,使得农村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村(社区)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到位。当前,村(社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普遍存在队伍老化、文化水平偏低、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党员队伍中产生了多元影响,一些党员思想境界不高不起作用,一些党员素质能力不强起不了作用,一些党员长期外出失去了作用,一些党员品质不佳起了消极作用。这些都成为村(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问题。主要原因:

一是村(社区)人才储备不足,选择范围较小,人才难觅;同时村(社区)党员的老化现象、有文化的年青人长年外出务工经商,党支部找不到培养“苗子”,也严重影响了村(社区)人才的储备,致使村(社区)党员结构难以改善。

二是村(社区)干部没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性,村(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相对较少,没有认真严格按要求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基层党组织缺乏对党员的关爱,致使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降低,因而青年人普遍缺乏入党的愿望,党组织也缺少发展新党员的动力。

三是村(社区)干部待遇相对较低、工作难度大,人才难留,虽然现在村(社区)支书、村(社区)主任的待遇超过了×××元,但比起在外经商、打工的来还是偏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许多有才能的年轻人不情愿入党,更不屑于当村(社区)干部,而宁可外出发展。

四是村(社区)干部选拔渠道不宽,整体素质提升缓慢。许多中青年党员和群众外出寻找发展机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造成有的村(社区)能外出的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在家的大多数是老人、儿童,在这“空巢”现象笼罩下的村(社区),难以找到合适的党员发展对象。

五是一些村(社区)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宗旨意识淡薄,创业精神差,调查报告《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谈起经济工作和中心工作头头是道,谈起党的建设无话可说,谈也谈不到点子上。有的党员宗旨意识逐渐淡化,思想素质逐渐退化,认为发挥党员作用政治上得不到好处,经济上得不到利益,有时还会吃亏,因此,不愿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村(社区)集体经济实力仍然比较薄弱。有的在发展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方面思想重视不够,发展思路不清,工作措施不力,导致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单一,来源萎缩,甚至出现“空壳村”(社区)的现象。有的虽然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但债务沉重,入不敷出,成了经济上的“负债村(社区)”。有些村(社区)组织没有集体经济,“无钱办事”的问题依然突出,缺乏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也严重影响了村(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要原因:

一是受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观念陈旧,服务意识淡薄,领导能力在科学发展面前显得滞后,不能与时俱进,发挥不了村(社区)干部的“领头雁”作用。

二是有的基层干部由于存在学习浮浅、心态浮躁、作风浮华、工作浮夸等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导致出现了大局意识缺失、责任观念淡薄、理想信念丧失、宗旨意识淡化、领导能力不强等不良倾向,缺乏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的精神,滋生出了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直接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有的村(社区)党组织主要成员不仅缺少应有的领导水平和能力,而且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知识和本领,甚至有极少数党员变为群众的“尾巴”。工作方法简单陈旧,存在着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

四是缺乏资金支撑。村(社区)党组织在发展公益事业、提供服务等方面没有坚实的财力支撑而显得力不从心,在依法管理村(社区)务方面明显力度不够,缺乏管控能力。

三、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基层党组织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

(一)以加强班子建设为重点,在抓选配、建机制上狠下功夫。

一是创新村(社区)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和完善基层干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任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多渠道选人,注意从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返乡创业青年、农村致富能手中发现人才,把那些思想作风正、观念新、懂经营、善管理、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人选拔到班子中。重点选好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两推一选”把一些政治素质强、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同时,继续做好选派、选聘到村(社区)任职工作,进一步选好配强村(社区)班子。

二是完善基层干部培训机制。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定期培训制度,制定长远培训规划,保证培训时间、内容、人员、经费四落实。努力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集中轮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观摩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用技能培训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理顺领导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好村(社区)党支部和村(社区)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村(社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同时,充分保障村(社区)委员会依法行使职权,通过建立健全村(社区)“两委”成员岗位责任制度、村(社区)“两委”成员联席会议制度、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村(社区)委员会定期向村(社区)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度、村(社区)务党务公开制度、党员议事会制度等,进一步规范村(社区)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工作,形成顺畅的工作体系。理顺村(社区)配套组织建设,把村(社区)委员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营等组织建设好,重视党小组、村(社区)民小组和治保调解组织的建设,积极引导它们依照各自的章程和规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发挥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社区)组织建设在村(社区)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整体合力。

四是健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选拔培养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选拔、培养、管理、领导等制度。积极从农村(社区)优秀青年、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下岗分流人员、优秀务工人员、农村中的能人、科技示范户等人员中进行选拔。坚持重素质、看发展,重能力、看主流,重作风、看公论,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通过建立村(社区)后备干部档案库,完善后备干部学习培训、培养联系、结对帮扶等制度,加强动态管理。适当给村(社区)后备干部压担子,分配一定工作任务,加快村(社区)后备干部的成长。

(二)以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为关键,在抓队伍、树形象上从高从严。

一是抓好发展党员进出口工作。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坚持新时期党员标准,严格程序,认真落实“四项制度”,切实把好党员队伍“入口关”。重点抓好在优秀青年、致富能手、后备干部、妇女中的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力量,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加强对基层发展党员工作的跟踪管理,坚决杜绝出现连续数年不发展党员的农村党支部。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保持一定数量的入党积极分子常数,确保发展党员工作“长流水不断线”。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以《党章》为指导,从实际出发,科学界定不合格党员标准,改进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建立健全党员出口机制,畅通不合格党员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是树立基层党员干部良好形象。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进一步完善培训教育工作统一规划和分级负责制度,依托市委党校海城区分校抓好培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切实改进领导方式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带领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树立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建立健全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监督的各项制度,构建农村(社区)党员干部管理新机制。积极探索基层党员干部制度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各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大惩处力度,严肃查处基层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做到警钟长鸣;充分发挥基层党员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基层党员加强管理、分类指导,充分发挥作用。对能人党员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对老党员要通过成立各类监督小组,发挥监督反馈、参谋指导作用。

(三)以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为目标,在抓两头、带中间上增进活力。

一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围绕创建“五个好”村、社区党组织为目标,进一步强化领导,立足实际,合理制定创建规划,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质量。加强对“五个好” 村、社区党组织的动态管理,严格考评标准,推动“三级联创”活动广泛、深入、扎实开展。

二是培育推广先进典型。加大对现有典型的培育工作,强化典型培育措施,推动老典型上新层次,新典型出新经验,单项典型迈向全面典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一村(社区)一品一特色”,增强先进典型的先进性和代表性,提高典型的层次和水平。通过健全完善争先创优、评比表彰等制度,进一步总结、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发挥典型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推进后进村、贫困村整顿转化工作。建立整顿组织和目标方案,认真查找原因,对症下药。把村(社区)班子建设作为整顿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社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社区)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理顺村(社区)党支部和村(社区)委员会关系,理清发展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

(四)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根本,在抓发展、增后劲上筑牢基础。

一是推进“一村一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针对当地条件、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走特色发展路子,实现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有资源的地方要合理规划,确保资源永续利用;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协会”的经营模式,培育一批先进典型,通过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引导农民自觉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致富。

二是完善管理机制,合理开支。加大对村集体资产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落实村级零接待、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村务党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制度,管好、用好村集体资产。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制定落实相关政策,帮助、鼓励农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和信息上进行综合帮扶,立足各村实际,帮助找准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加快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五)以增强村(社区)组织建设活力为导向,在抓领导、促规范上提高水平。

一要抓好村(社区)党支部阵地建设。继续抓好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逐步改善村(社区)办公条件。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的作用,努力把党员活动室建设成为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娱乐的场所,加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场所,村(社区)依法治村(社区)、参与村(社区)活动的场所。通过增加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变村(社区)容村(社区)貌,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提高村(社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二要加快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建设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人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继续健全和完善党建联系点制度,加强指导,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管理。

第五篇: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提高党的建设中明确指出:“要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要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村(社区)基层党建是关键,村(社区)基层党建是党在村(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村(社区)党建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稳定。近期,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走访群众等多种方式,以期尽可能全面了解农村(社区)基础党建相关情况,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层党建工作的现状

×××共有基层党委×××个,党工委×××个,党总支×××个,党支部×××个,其中村党支部×××个,社区党支部×××个。党员×××名,其中在职党员×××名,离退休党员×××名,流动党员×××名,大学本科及研究生学历×××名。近几年,×××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精神,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和领导核心作用,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和政治保障。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通过调研,我们感到各级党组织能够围绕单位的改革与发展来开展党建工作,积极研究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较好地推进了党建工作和各项事业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做法和经验。

(一)基层党建重落实,组织工作的领导力明显提升。制定出台进一步加强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的有关文件。以“三级联创”、“结二联五”活动为抓手,建立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选派选聘工作、非公有制企业和社区党建联系点制度。及时充实调整区村(社区)基层组织建设领导小组,明确第一责任人、直接责任人和具体责任人职责,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责任明确、领导有力、运转有序、保障到位的工作机制,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

(二)夯实队伍抓党建,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明显提高。围绕发展选干部,着眼发展配班子,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党员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班子,尤其选好配强“一把手”。×××年,全面完成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村(社区)干部的文化、年龄等结构得到改善,能力素质明显提高。村(社区)党组织普遍建立完善了村(社区)“两委”议事决策程序、党员议事会、民主评议党员干部、党组织党员服务承诺和联系群众、村(社区)务党务公开、村(社区)民自治章程和村(社区)规民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了村(社区)工作规范化管理。

(三)依托载体强基础,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明显增强。开展承诺,服务群众。各级党组织着力解决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制定整改方案和措施,限期认真整改。认真开展帮扶承诺、上岗承诺、创建承诺等,务求实效。推行“一线工作法”,确保工作落实。

(四)激发活力促保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的内动力明显增强。城乡基层党组织结对共建工作扎实开展。突出各方联动,实现结对共建全覆盖;突出以城带乡,实现城乡互动优势互补;突出作用发挥,实现城乡互助共同发展。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简析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和经济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对加强和改进村(社区)党组织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村(社区)的实际情况表明,绝大多数村(社区)支部和党员能够在发展村(社区)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但是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中更好地发挥作用,还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一)部分基层党组织能力弱化。部分基层党组织在自身能力、工作手段、执政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问题。从党组织自身看,村(社区)人才缺乏,发展党员后备力量不足,村(社区)党组织战斗力削弱,“无人办事”问题比较突出。还有一些后进村、贫困村尚未改变落后面貌,有些村虽然经过整顿,但变化不大,有的还出现反复。从党组织功能定位上看,一些基层党组织功能定位不明确和功能转换不到位,不能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农村党员年龄老知识老作用弱倾向明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活动范围日益扩大,观念日益更新,农民的价值观趋于多样化。农村党员缺乏活力、凝聚力、战斗力。部分基层干部的理论水平和自身能力不高,在传达贯彻上级决策部署时,层层打“折扣”;在带领群众发展经济时,致富无门,带头无方,守摊子,混日子,使得农村面貌长期得不到改善。

(三)村(社区)党员队伍先锋模范作用发挥不够到位。当前,村(社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普遍存在队伍老化、文化水平偏低、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党员队伍中产生了多元影响,一些党员思想境界不高不起作用,一些党员素质能力不强起不了作用,一些党员长期外出失去了作用,一些党员品质不佳起了消极作用。这些都成为村(社区)党员教育管理的难点问题。主要原因:

一是村(社区)人才储备不足,选择范围较小,人才难觅;同时村(社区)党员的老化现象、有文化的年青人长年外出务工经商,党支部找不到培养“苗子”,也严重影响了村(社区)人才的储备,致使村(社区)党员结构难以改善。

二是村(社区)干部没充分认识到开展党组织活动的重要性,村(社区)党组织开展活动相对较少,没有认真严格按要求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基层党组织缺乏对党员的关爱,致使党员的荣誉感、归属感降低,因而青年人普遍缺乏入党的愿望,党组织也缺少发展新党员的动力。

三是村(社区)干部待遇相对较低、工作难度大,人才难留,虽然现在村(社区)支书、村(社区)主任的待遇超过了×××

元,但比起在外经商、打工的来还是偏低,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许多有才能的年轻人不情愿入党,更不屑于当村(社区)干部,而宁可外出发展。

四是村(社区)干部选拔渠道不宽,整体素质提升缓慢。许多中青年党员和群众外出寻找发展机会的现象越来越普遍,造成有的村(社区)能外出的都外出打工了,留守在家的大多数是老人、儿童,在这“空巢”现象笼罩下的村(社区),难以找到合适的党员发展对象。

五是一些村(社区)干部思想观念陈旧,宗旨意识淡薄,创业精神差。谈起经济工作和中心工作头头是道,谈起党的建设无话可说,谈也谈不到点子上。有的党员宗旨意识逐渐淡化,思想素质逐渐退化,认为发挥党员作用政治上得不到好处,经济上得不到利益,有时还会吃亏,因此,不愿意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村(社区)集体经济实力仍然比较薄弱。有的在发展壮大村(社区)集体经济方面思想重视不够,发展思路不清,工作措施不力,导致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单一,来源萎缩,甚至出现“空壳村”(社区)的现象。有的虽然有一定的集体经济收入,但债务沉重,入不敷出,成了经济上的“负债村(社区)”。有些村(社区)组织没有集体经济,“无钱办事”的问题依然突出,缺乏凝聚群众的物质基础,也严重影响了村(社区)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主要原因:

一是受自身文化素质的限制,观念陈旧,服务意识淡薄,领导能力在科学发展面前显得滞后,不能与时俱进,发挥不了村(社区)干部的“领头雁”作用。

二是有的基层干部由于存在学习浮浅、心态浮躁、作风浮华、工作浮夸等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导致出现了大局意识缺失、责任观念淡薄、理想信念丧失、宗旨意识淡化、领导能力不强等不良倾向,缺乏求真务实、真抓实干、艰苦奋斗的精神,滋生出了严重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直接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有的村(社区)党组织主要成员不仅缺少应有的领导水平和能力,而且缺乏带领群众发展经济的知识和本领,甚至有极少数党员变为群众的“尾巴”。工作方法简单陈旧,存在着老办法不管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的问题。

四是缺乏资金支撑。村(社区)党组织在发展公益事业、提供服务等方面没有坚实的财力支撑而显得力不从心,在依法管理村(社区)务方面明显力度不够,缺乏管控能力。

三、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对策和措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团结带领群众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党的任务的战斗堡垒。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农村、城市社区党组织建设,加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力度,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覆盖,充分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带动其他各类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基层,基层党组织事关党的执政地位巩固。

(一)以加强班子建设为重点,在抓选配、建机制上狠下功夫。

一是创新村(社区)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健全和完善基层干部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选任机制,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坚持多渠道选人,注意从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返乡创业青年、农村致富能手中发现人才,把那些思想作风正、观念新、懂经营、善管理、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人选拔到班子中。重点选好基层党组织书记,通过“两推一选”把一些政治素质强、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党员选拔到村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同时,继续做好选派、选聘到村(社区)任职工作,进一步选好配强村(社区)班子。

二是完善基层干部培训机制。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定期培训制度,制定长远培训规划,保证培训时间、内容、人员、经费四落实。努力改进培训方式,采取集中轮训与学历教育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实践观摩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与实用技能培训相结合等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理顺领导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好村(社区)党支部和村(社区)委员会之间的关系,在保证村(社区)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同时,充分保障村(社区)委员会依法行使职权,通过建立健全村(社区)“两委”成员岗位责任制度、村(社区)“两委”成员联席会议制度、重大事项集体研究制度、村(社区)委员会定期向村(社区)党支部报告工作制度、村(社区)务党务公开制度、党员议事会制度等,进一步规范村(社区)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工作,形成顺畅的工作体系。理顺村(社区)配套组织建设,把村(社区)委员会、合作经济组织、协会组织、共青团、妇代会、民兵营等组织建设好,重视党小组、村(社区)民小组和治保调解组织的建设,积极引导它们依照各自的章程和规定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有效发挥作用,实现优势互补,形成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社区)组织建设在村(社区)改革、发展、稳定工作中的整体合力。

四是健全村级后备干部队伍选拔培养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选拔、培养、管理、领导等制度。积极从农村(社区)优秀青年、大中专毕业生、复退军人、下岗分流人员、优秀务工人员、农村中的能人、科技示范户等人员中进行选拔。坚持重素质、看发展,重能力、看主流,重作风、看公论,建立起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村(社区)后备干部队伍。通过建立村(社区)后备干部档案库,完善后备干部学习培训、培养联系、结对帮扶等制度,加强动态管理。适当给村(社区)后备干部压担子,分配一定工作任务,加快村(社区)后备干部的成长。

(二)以增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为关键,在抓队伍、树形象上从高从严。

一是抓好发展党员进出口工作。按照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坚持新时期党员标准,严格程序,认真落实“四项制度”,切实把好党员队伍“入口关”。重点抓好在优秀青年、致富能手、后备干部、妇女中的发展党员工作,不断壮大党员队伍力量,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加强对基层发展党员工作的跟踪管理,坚决杜绝出现连续数年不发展党员的农村党支部。加强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保持一定数量的入党积极分子常数,确保发展党员工作“长流水不断线”。坚持从严治党方针,以《党章》为指导,从实际出发,科学界定不合格党员标准,改进和完善民主评议党员工作,建立健全党员出口机制,畅通不合格党员出口,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二是树立基层党员干部良好形象。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进一步完善培训教育工作统一规划和分级负责制度,依托市委党校海城区分校抓好培训,提高基层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切实改进领导方式方法,转变工作作风,带领和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树立良好形象,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三是建立健全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管理、监督的各项制度,构建农村(社区)党员干部管理新机制。积极探索基层党员干部制度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各种有效的监督机制。加大惩处力度,严肃查处基层党员干部的违纪违法行为,做到警钟长鸣;充分发挥基层党员作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基层党员加强管理、分类指导,充分发挥作用。对能人党员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对老党员要通过成立各类监督小组,发挥监督反馈、参谋指导作用。

(三)以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为目标,在抓两头、带中间上增进活力。

一是深化“三级联创”活动。围绕创建“五个好”村、社区党组织为目标,进一步强化领导,立足实际,合理制定创建规划,丰富创建内容,提高创建质量。加强对“五个好”村、社区党组织的动态管理,严格考评标准,推动“三级联创”活动广泛、深入、扎实开展。

二是培育推广先进典型。加大对现有典型的培育工作,强化典型培育措施,推动老典型上新层次,新典型出新经验,单项典型迈向全面典型。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突出“一村(社区)一品一特色”,增强先进典型的先进性和代表性,提高典型的层次和水平。通过健全完善争先创优、评比表彰等制度,进一步总结、宣传和推广先进典型经验,发挥典型作用,以点带面,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推进后进村、贫困村整顿转化工作。建立整顿组织和目标方案,认真查找原因,对症下药。把村(社区)班子建设作为整顿工作的重点,切实加强以村(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社区)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村(社区)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加大发展党员工作力度,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理顺村(社区)党支部和村(社区)委员会关系,理清发展思路,采取有力措施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群众收入。

(四)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为根本,在抓发展、增后劲上筑牢基础。

一是推进“一村一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针对当地条件、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实行分类指导,走特色发展路子,实现集体经济多样化发展。有资源的地方要合理规划,确保资源永续利用;大力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支部+协会”的经营模式,培育一批先进典型,通过发挥典型的示范辐射作用,引导农民自觉调整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致富。

二是完善管理机制,合理开支。加大对村集体资产的监管力度,进一步落实村级零接待、村干部离任经济责任审计、村务党务公开、民主管理等制度,管好、用好村集体资产。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发展。制定落实相关政策,帮助、鼓励农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在资金、项目、人才、技术和信息上进行综合帮扶,立足各村实际,帮助找准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子,增强村集体经济自身“造血功能”,加快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五)以增强村(社区)组织建设活力为导向,在抓领导、促规范上提高水平。

一要抓好村(社区)党支部阵地建设。继续抓好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工作,逐步改善村(社区)办公条件。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的作用,努力把党员活动室建设成为党员学习教育活动娱乐的场所,加强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场所,村(社区)依法治村(社区)、参与村(社区)活动的场所。通过增加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的投入,改变村(社区)容村(社区)貌,多为群众办实事、好事,提高村(社区)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二要加快基层组织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层组织建设责任体系,明确责任人职责,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责任制。继续健全和完善党建联系点制度,加强指导,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水平,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管理。

基层党建工作调研报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