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报告丨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发布
报告丨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发布
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是针对我国老年人生活状况的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的法定国情调查,对全面了解和准确判断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和趋势,找准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提升老龄工作科学决策水平,开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调查时点为202_年8月1日0时。调查对象为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港澳台地区除外)的60周岁及以上中国公民。调查范围为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港澳台地区除外)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样本涉及466个县(市、区)的1864个乡镇(街道)7456个村(居)委会。调查样本规模为22.368万,抽样比约为1.0‰。调查结果显示,进入21世纪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工作,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纳入国家战略,采取了一系列发展老龄事业的政策举措,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作为,社会各界广泛支持,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取得重大成就,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老年人口变动趋势中蕴含着整体向好的新变化 一是老年人口城镇化水平持续提高。202_年,城镇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52.0%,农村老年人口占48.0%。十五年间,老年人口的城镇化水平提高了17.8个百分点。二是女性老年人口占比逐渐提升。202_年,女性老年人口占全国老年人口的52.2%,男性老年人口占47.8%。与202_年比较,我国女性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了1个百分点,城镇女性老年人的比例上升更为明显。
三是老年人口年龄结构相对年轻。202_年,低龄(60-69岁)老年人口占56.1%,中龄(70-79岁)老年人口占30.0%,高龄(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13.9%。
四是老年人口受教育程度大幅提升。202_年,我国老年人口中未上过学的占29.6%,文化程度为小学的占41.5%,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占25.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3.1%。与202_年相比,未上过学的老年人口下降了23.2个百分点,小学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口上升了7.8个百分点,初中和高中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口上升了14.3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老年人口上升了1.1个百分点。
五是老年人口丧偶率显著下降。202_年,老年人口中有配偶的占71.6%,丧偶的占26.1%,离婚的占0.8%,从未结过婚的占1.5%。与202_年相比,有配偶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了8.9个百分点,丧偶老年人口比例下降了9.5个百分点。六是中高龄老年人子女数高于低龄老年人。202_年,老年人子女数平均为3.0人,城镇为2.7人,农村为3.3人。分年龄组来看,202_年,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子女数平均为2.5人,70-79岁的中龄老年人为3.4人,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子女数平均为4.1人。
老年人经济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一是农村老年人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202_年,我国城镇老年人年人均收入达到23930元,农村老年人年人均收入达到7621元,分别比202_年提高16538元和5970元。扣除价格因素,城镇老年人收入年均增长率为5.9%,农村老年人收入年均增长率为9.1%,农村老年人收入增长速度快于城镇老年人。从城乡差距来看,202_年,城镇老年人年人均收入是农村老年人的4.5倍,随后逐渐缩小,到202_年,城镇老年人年人均收入是农村老年人的3.1倍。
二是城镇老年人收入来源显现结构性转变。202_年,城镇老年人保障性收入比例为79.4%,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家庭转移性收入等非保障性收入的比例为20.6%,非保障性收入占比增加接近10个百分点。
三是农村老年人保障性收入比例明显提升。202_年,农村老年人保障性收入比例为36.0%,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家庭转移性收入等非保障性收入的比例为64.0%。与202_年相比,农村老年人保障性收入提高21.7个百分点。四是城乡老年人消费结构转型升级已现端倪。202_年,城乡老年人人均消费支出为14764元。从支出结构来看,日常生活支出占56.5%,非经常性支出占17.3%,医疗费支出占12.8%,家庭转移支出占9.0%,文化活动支出占3.2%,其他支出占1.2%。
老年医疗卫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老年人预防保健服务取得积极进展。202_年,56.9%的城乡老年人享受过免费体检。
二是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实现老年人全覆盖。202_年,城乡享有医疗保障的老年人比例分别达到98.9%和98.6%。三是老年人健康状况整体改善。202_年,32.8%的城乡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好”,比202_年提升了5.5个百分点。分城乡来看:27.7%的农村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好”,比202_年提升了1.4个百分点;37.6%的城镇老年人自评健康状况“好”,比202_年提升了7.0个百分点。
老龄产业市场不断升温一是老年人照护服务需求持续上升。202_年,我国城乡老年人自报需要照护服务的比例为15.3%,比202_年的6.6%上升近9个百分点。
二是社区为老服务中上门看病需求居于首位。202_年,城乡老年人的居家养老服务需求项目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上门看病、上门做家务和康复护理,其比例分别是38.1%,12.1%,11.3%。其他需求依次是:心理咨询或聊天解闷服务为10.6%,健康教育服务为10.3%,日间照料服务为9.4%,助餐服务为8.5%,助浴服务为4.5%,老年辅具用品租赁服务为3.7%。三是老龄用品加快推广应用。202_年,有65.6%的老年人使用了老龄用品,其中城镇为71.8%,农村为59.0%。使用老花镜的比例为46.8%,使用假牙的比例为27.0%,使用血压计的比例为14.2%,使用拐杖的比例为9.3%,使用血糖仪的比例为3.9%,使用按摩器具的比例为3.3%,使用轮椅的比例为1.9%,使用助听器的比例为1.6%,使用成人纸尿裤或护理垫的比例为1.0%。
老年人社会参与和权益保障工作不断拓展 一是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活跃。202_年,45.6%的老年人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参与人数总规模突破1.0亿。有助老意愿的老年人占比较高。202_年,72.9%的老年人愿意帮助社区有困难的老年人。
二是老年人在社区公共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202_年,21.4%的老年人向社区提出过建议,39.5%的老年人表示社区在办大事时征求过他们的意见。
三是基层老年协会活动广受欢迎。202_年,在参加老年协会的老年人中,76.7%的老年人对老年协会组织的活动表示满意。
四是老年优待工作取得长足进展。202_年,65.8%的老年人享受过多种优待,其中,20.8%的老年人享受过公共交通票价减免,13.4%的老年人享受过公园门票减免,10.1%的老年人享受过旅游景点门票减免,9.1%的老年人享受过普通门诊挂号费减免。
五是老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202_年,92.6%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障。
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与时俱进 一是老年人闲暇生活更加注重品质和时尚。202_年,88.9%的老年人经常看电视或听广播,20.9%的老年人经常读书或看报,20.7%的老年人经常种花养草或养宠物,13.4%的老年人经常参加棋牌活动。202_年,有5.0%的老年人经常上网,在城镇老年人中这一比例为9.1%。而202_年,老年人学电脑的比例仅为0.3%。二是旅游成为老年人休闲生活的新选择。202_年,13.1%的老年人明确表示未来一年计划外出旅游,9.1%的老年人表示有可能在未来一年外出旅游。
三是城乡老年人幸福感显著提升。202_年,60.8%的老年人感到生活幸福,比202_年提升了12.0个百分点。分城乡来看:城镇老年人感到幸福的比例高达68.1%,比202_年提升了1.9个百分点;农村老年人感到幸福的比例为53.1%,比202_年提升了9.6个百分点。
调查也发现,目前我国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还难以完全适应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的客观需要,仍然面临很多问题和短板,主要是:老年人口持续增加,老龄化程度持续加深,对此必须高度重视;老年人收入总体水平虽然有较大程度提高,但是,贫困和低收入老年人口数量依然较多;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口数量较大,全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大致4063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8.3%;老龄服务发展不平衡,供求矛盾依然严峻;老年居住环境建设滞后,农村老年人住所和城镇公共设施不适老问题突出;老年人精神慰藉服务严重不足,农村老年人精神孤独问题尤为突出。可见,我国老龄事业发展水平与我国老年人口快速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快速增长的形势还不完全适应,发展老龄事业任重道远。
第二篇:老年人生活状况评估报告
老年人生活状况评估报告
——以对冯家成老人的调查为例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切实关心这部分弱势群体的晚年生活,让老人们健康快乐的度过自己的晚年,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主要标志。作为学习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更要时常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为以后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工作者,顺利地开展老年社会工作,实现助人自助的人生价值奠定基础,现就针对入户调查的冯家成老人的生活状况做评估如下:
一、基本人口特征
出生于1927年2月的冯家成老人今年高龄84岁,和他老伴住在河南省信阳市五星乡沁馨苑小区2号楼1单元201房。老人有3儿4女,13个孙子女和2个重孙女,四世同堂,尽享天伦。
冯家成老人出生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只读过两年书,没有什么学历,可是当新中国成立,社会局势稳定后,他又重新捡起书本,自学成才。农民出身的他在三十岁以前除了务农以外就是做些木工活。三十岁那年村里的高级合作社派他去学兽医,因为他是村里少数能识字写字的人。他的兽医生涯持续到他六十多能力不济时才结束。平时除了出诊,闲暇时间仍然做木工活,现在老人家里的客厅还有三个板凳椅子是他年轻时的杰作,几十年过去了,做工精致,带有花纹的椅子板凳依然结实无比,摆放在沙发边,陪着老人慢慢变老。
二、生理健康状况
84岁的冯家成老人总体的健康状况还算良好,比起大多同龄老人是不错的。他的眼睛有一点花了,不过仍能带花镜看书,听力正常,也没有肢体颤抖现象,身体协调能力很好,行走起坐也无碍,老人的免疫系统很好,穿衣着装的薄厚程度跟年轻人差不多,不过,老人有病史达二十年的腰间盘突出症,右腿有点疼,不能长时间站立,这是当年当兽医时四处奔走过于劳累落下的病根。他血压有点高,还有些轻微的心肌缺血。曾经换过肩周炎,不过老人自己治好了自己的毛病,说到这不得不提及老人自学成才的针灸和中医。
究其老大爷那时学针灸的原因,不得不感慨一下天下间父母对儿女的厚爱,老人儿女众多,因为当时生活环境恶劣,很容易生病,可是有时夜半或者隆冬请不来先生看病,孩子就只有拖着。于是老人就下定决心学习针灸。白天忙碌没有时间,他就在晚上挑灯学习,由于非常用心,很快就能医治简单的小毛病。后来他一直努力看书,有空就去向专门的医师请教,很快就可以出师了。他的针灸和医术越来越精湛,在十里八乡都有很好的名声,直到现在,老人仍记得很多针灸穴位,常常给老伴儿按摩。学习中医是老人卸任后的事儿了,他常常翻看中草药书,认真做笔记,并贯彻到日常说中,比如他每天喝桑叶茶,说是有清肠运便的效用,每天晚上坚持用热水泡脚,以舒筋活血。
老人有很好的吃饭习惯,一直秉持着“早饭吃饱,午饭吃好,晚饭吃少”的原则,一日三餐一般都是他和老伴一起做的,早晚饭比较简单,稀粥、馒头和包子,老人很喜欢喝稀粥,他说稀粥对身体有好处。午饭一般吃干饭,菜的搭配也很注意营养均衡,蛋类和肉类比较有节制,会常常吃一些蒜、葱、姜,对肠胃杀菌。老人有一口好牙,生冷硬的东西和水果都可以吃,但是懂得保健的他只吃对身体有益的食物。老人对自己的生理健康状况也很满意,笑着说,年纪大了,难
免会有些毛病,但操劳一生,过度透支的身体能保持这般状况就很不错了。
三、心理和社会生活状况
老人是个热情开朗、积极乐观的人,很健谈,跟我们五个同学聊天时,眉飞色舞,伴随丰富的肢体语言,有时谈到兴头,就干脆脱离座位站起来给我们表演一番。年轻时的冯大爷记忆力超强,智力也很高,当时学兽医时,刚一个月就开始下乡看病了。现在记忆力下降很多,大不如从前了,但依然能背出很多针灸穴位口诀。老人平时没事打打麻将、下下象棋,早晚出去陪老伴儿在小区的花园里散散步。他最大的兴趣就是看书,电视机旁的桌几上放了一堆厚厚的中草药书,书边有他的眼镜和笔记本,我们几个翻了一下他的笔记,苍劲有力的钢笔字让我们自愧不如。
老人的日常生活简单又充实,早饭前散散步,吃罢早饭跟小区里的老伙伴们打麻将,或者下象棋。然后跟老伴一起去买菜,回来一起做。下午是他的看书时间,有时也会跟住在一个小区的重孙交流感情。晚饭后,跟老伴聊聊天或者看会儿电视,因为儿女一再嘱咐不能晚上出门,怕上下楼梯不安全。
跟冯大爷聊天时,冯奶奶也一直陪在身边,不时微笑着点头或者温和的补充着他的话。他们都拥有着一颗平和恬淡的心,快乐的过着自己老两口的小日子。平时儿女们都挺忙的,没有时间陪着老人,但是,他们都是心心念念记挂着老人的。无论是近在市里的大儿子,还是远在南京的二儿子,每月都定期去看望老人或者打电话给老人,嘘寒问暖丝毫没有怠慢。不管是在农村里六十多的大女儿还是四十多的在广州教书的小女儿都常常给老人买衣服,置生活用品,五十多的三女儿更是常常去帮老人收拾家务,做做饭,陪他们聊聊天。现在老两口住的这套一百多平米的套房就是在南京的二儿子买给他们安度晚年的,提到自己孝顺的儿女,老大爷两口都高兴的合不住嘴。为此还专门给儿孙写了个快板,以表对他们 孝心的谢意。(附后)每年老人过生,儿孙满堂的共同庆祝。
老人虽然年纪大了,但是丝毫不影响他们出去游玩,由于儿女在外,比较便利,他们就坐火车去南京、上海、广州、杭州西湖等地方,儿女陪着他们看看转转,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四、经济状况和环境安全
老两口每个月的生活费有六七百,儿女们给他们办了一张卡,固定在邮局里,根据各自的经济状况往卡里给他们打钱,不用协商,每个人都尽一份孝心。老人从来没有为钱的问题操过心,卡里的钱都是足够用的。家里的钱是两个人一起管的,冯大爷说了,男女平等嘛。家里有一部固定电话,方便老人接打电话,另外儿子还给父亲买了一部手机,以便外出时用。平时需要买什么东西都是老两口一起去超市购来,一般外出时会选择坐公车。
老人的家住在二楼,有十几阶楼梯要走,符合他们锻炼的运动量,不过楼道有点窄,我们嘱咐他们上下楼梯要慢点,扶着扶手。在他们家里的时候,我们去他们的厨房看看,没什么安全隐患。前年发生过一次煤气中毒,所以现在他们及老人的儿女都很注意这点。老人住的这个小区环境很好,而且挺安静,他们对这个住了快三年的家很满意。
我们跟老人在一起交流了大半天,他们热情待我们,丝毫没有用怀疑的心情不配合我们的问题,反而把我们当做自己的孙辈看待,亲切的跟我们聊天,给我们端茶倒水,甚至一再挽留我们留下吃饭,让我们着实感动颇深。
但是让我们尤为担心的是,老两口的年岁毕竟有那么大了,不能否认他们居住在这个小区的二层楼房里是有很大的安全隐患的,如果老人平时有个什么突发的疾病的话,儿女们都不再身边,无人照料,不能及时得到诊治,尽管冯爷爷会针灸,懂中医保健,可那只是能有“锦上添花”的效果,而无法达到“雪中送炭”的效果,所以空巢老人的居住问题仍然是很严峻的形势。
很幸运的,我们调查的这位冯爷爷,他的晚年生活可以说是很幸福知足的,这让我们这个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觉得无比的欣慰,可是这仅仅是很少一部分空巢老人的晚年情况,有些老年人有严重的自卑心理,他们觉得人老了不中用了;有些老年人身体状况很差,没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长期下来,他们是儿女的累赘;有的老人,常年吃药,大病没有,小病不断,造成不小的经济负担;有些老人年事已高,却还不得不风餐露宿,为生计而起早贪黑,日子很是艰苦;更有一些老人,患有病疾,无人照料,没有能力养活自己,去大街上乞讨„„这些都是我们每天可以亲身感受到的现况,如此心酸,如此无奈。心酸的是操劳了一辈子的老人到了晚年却有着这般景况,无奈的是我们没有能力去解决这个问题,给不了他们应得到的晚年的安详与舒适。
在社会逐步进入老龄化的现在,如何赡养老人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空巢老人的生活状况更是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老人们为我们的社会的发展贡献了一生,临近老年,我们每一位公民都应该去关心和爱护他们。尤其是精神上的支持和安慰我们做儿女的一定要给予。也许老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了,但他们的心理问题却需要集中社会上每一个人的力量解决。儿女们事业有成,但也要谨记常回家看看,家中的父母每天都在等我们回去。如果是无儿无女的老人,我们年轻人更应该常去敬老院看看,陪陪他们聊聊天,给他们一个心灵的寄托空间。他们比我们更需要社会的爱。
附快板:
打竹板,响连天,把我家的孝顺儿媳来表一番
银钱花了几十万,买新楼还给他的父母住着度晚年
亲戚邻友人人夸,十三里桥乡我怕是他头一家
202_年腊月十六搬的家,儿孙与我来送花
十人见了九人夸,搬在沁馨苑还是我头一家,是人见了个个夸
居新楼,我真喜欢,楼内还有洗澡间居新楼,我真喜欢,厨房做饭多方便 居新楼,我真喜欢,我吃不愁穿不愁,热菜还有微波炉
居新楼,宽又宽,每年每月都发钱居新楼,宽又宽,儿孙媳婿都支援 居新楼,宽又宽,每月伙食计划七百元居新楼,宽又宽,客人来了有房间 居新楼,宽又宽,人人见了都喜欢居新楼,宽又宽,还有空调在房间 居新楼,宽又宽,电视电脑多好玩居新楼,宽又宽,上街买菜多方便 居新楼,宽又宽,感谢各位都发了钱居新楼,宽又宽,晚年的幸福享不完 居新楼,实在好,这孝顺的姊妹是难找居新楼,实在好,感谢中央的好领导 胡锦涛,温家宝,建设新农村实在是真真好
一修路,二修桥,想叫农民都致富;
上交粮,不要钱,每亩还补八十元;
中央的政策实在好,历史以来找不到,十七大开的好,讲的全中央的好处说不完
共产党领导万万年万万年
08级社会工作班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老
年
人
生
活
状
况
评
估
小组成员:张芳
陈薇 冯丽 苗林霞 薛杰
第三篇: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活动报告
老年人社区生活状况调查活动报告
XX社区老龄人口较多。由于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的繁忙,父母与子女共同生活动家庭越来越少。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到底怎么样安享晚年?面临 困难问题怎样解决?202_年6月25日拱辰街道XX社区青年汇同XX大学共同开展针对“老年人社区生活状况”调查活动,活动工作人员5人,活动志愿者3人,被访老年50余人。
本次调查数据中最为突出的三个问题:
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问题:老年人的年龄和收入成反比,即年龄越大收入越低,老年人很难与社会其他成员共同分享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成果,而日益成为贫困阶层。除个别子女条件特别好的,大多普通老人的月收入都仅仅能维持最基本的日常生活需求,他们收入的低,成为直接影响他们生活质量的主因。
二、老年人的思念:因为思念不能常来探望的儿女成了许多老年人的心病,与年轻人相比,老年人更加渴望亲情。尽管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不强,但不管是独居,还是与子女合住,老人们大都不愿意请保姆,更想让子女能抽空多陪陪。“物质上的东西我们并不缺,最大的希望就是儿女常回家看看,不要让我们孤独!”
三、老年人的出行问题:当城市的高楼大厦将人与人彻底阻隔开时,一些年过七旬的老人也因这高大的建筑,失去了在阳光下散步的机会。因为出行的不便也导致了许多生活必备物品不能及时填补。
针对老年人生活现状和面临生活中的种种问题,作为社会工作者、敬老志愿服务团队的工作者我们应多方面入手,大力倡导和宣传共同营造爱老敬老的氛围。要提倡在广阔的空间交流,帮助老人走出家门,加强与年轻人接触。老龄社会不仅是人口类型转变的标志,也是社会、经济、科技、医疗卫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体现。老年问题既是家庭问题更是目前的社会问题。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每个人都面临着自己的老年。除了物质上的关照外,老年人更需要的是感情上的关注。我们应该都来关心、爱护他们。关爱老年人,理解老年人,重视老年人,为他们创造一个幸福愉快的生活氛围。
第四篇:贵州省农村老年人生存状况抽样调查情况报告
贵州省农村老年人生存状况抽样调查情况报告
□李良兴 查文华
为了解我省老年人的生存现状,省老龄办于202_年6月至11月在全省九个市(州、地)的25个县(市、区)、42个乡(镇)对1107名60岁以上的农村老年人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抽样问卷调查,6月份调研组先后深入到六盘水市水城县杨梅乡幕尼克村、滥坝镇双水村,六盘水市钟山区大河镇渡口村,安顺市关岭自治县八德乡上前村,安顺市西秀区双堡镇下苑村和左官村,平坝县白云镇大寨村、乐平乡小屯村等5个县(区)的3所敬老院、7个村进行实地调查,了解老年人的生活生存状况。抽样调查内容涉及自然状况、家庭及居住状况、经济收入及开销、医疗及保障、生活及健康状况、心理状况、养老及服务、老年维权等8类23个项目95个子项,基本囊括了农村老年人生活的主要方面,较为真实地反映了我省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存状况。
一、自然状况方面:在被调查的1107名农村老年人中,男性老年人686人,占62%;女性老年人421人,占38%。60—69岁的511人,占46.2%;70-79岁的476人,占43%;80-89岁的107人,占9.67%;90岁以上的有13人,只占1.17%。其中有562人不识字,占50.8%;,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434人,占 39.21%,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仅111人,占10%。
调研观点:农村老龄化进程加快,老年人文化程度低。所抽查的老年人年龄结构科学,参考系数可信;文化程度反映真实,具有广泛的代表性。“未富先老”、“农村穷老”是现阶段农村老年人生活的真实写照。由此建言:积极应对农村老龄化问题应刻不容缓地摆上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
二、家庭及居住状况方面:1107名农村老年人被调查对象中,与配偶同住的有627人,占56.64%;独居有229人,占 20.69% ;与子女或孙子女同住的有237人,占21.41% ;与其他亲戚同住的有14人,占
1.26%。
调研观点:数据表明,在家庭生活中,纯老年人家庭和独居老年人比例快速居高是客观的,不可置疑的事实,完善的居家养老服务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迫切需要,也是近期的现实问题,更是长远的战略问题,务必引起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三、经济收入及开销方面:靠自己及配偶劳动收入的498人,占45%;靠外出子女劳动收入的364人,占32.88%;靠最低生活保障的209人,占18.88%;靠其他收入(储蓄利息、房租等)20人,占1.81%;靠亲戚朋友资助的16人,占1.45%。年收入最低的为50元,年收入在51-500元的225人,占20.33%;年收入在501-1000元的262人,占23.67%;年收入在1001元以上的620人,占56%。在开销上,将收入用于吃、穿、用等日常开销的老年人618人,占56%;将收入用于医疗费用的老年人333人,占30%;将收入用于农业生产的老年人135人,占12%;将收入用于代养孙子孙女的老年人21人,占1.9%。
调研观点:老年人经济收入仍是以自己劳动收入和子女补贴为主,靠最低生活保障为次之,依赖于亲戚朋友资助的甚少。收入差距大,城乡差异明显,年收入最多的5万余元,年收入最低仅50元。在老年人经济支出方面,主要用于吃、穿和医疗费开销的为多数。关爱老年人,缩短城乡差别,使老年人共享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任重而道远。
四、医疗及保障方面: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1081人,占97.65%;未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26人,占2.35%;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老年人中,有116人认为能完全解决看病问题,占10.5%;538人认为能大部分解决看病问题,占48.6%;332人认为能少部分解决看病问题,占29.99%;62人认为不能解决看病问题,占5.6%;还有59人说不清楚,占5.33%。在医疗费用支出过程中,有410人靠自己或老伴支付,占37%;387人靠外出子女支付,占34.96%;44人靠孙辈支付,占3.97%;64人靠亲戚朋友支付,占5.78%;202人靠政府合作医疗、各种补助等支付,占18.25%。在养老保障方面:老年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479人,占43.3%;老年人参加商业保险公司养老保险的10人,占0.9%;老年人未参加任何养老保险的618人,占55.83%。
调研观点:农村老年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做到了广覆盖、众受益,大部分老年人也普遍认为基本
解决了看病难的问题,老有所医逐步变成了现实,令人欣慰。同时,也还有一部分老年人仍然存在靠亲友资助解决看病等问题,各级各有关部门应积极推进城乡老年人参加医保的工作力度,确保养老保险制度真正释放普惠效能。
五、生活及健康状况方面:在被调查的1107名老年人中,目前仍然从事生产和家务劳动的有763人,占68.93%;不从事生产和家务劳动的有344人,占31.07%。健康状况良好的只有175人,占15.8%;健康状况一般的有630人,占56.9%;健康状况较差的263人,占23.76%;健康状况非常差的39人,占 3.52%。生活能完全自理的640人,占57.8%;生活能部分自理的401人,占36.2%;生活不能自理的66人,占5.96%。生病时不治疗的5人,占0.5%;自己买药治疗的361人,占32.6%;自己找偏方或草药治疗的86人,占
7.77%;上医院看病治疗的622人,占56.19%;其它方式治疗的33人,占2.98%。平时生活照料中,由老伴照料的509人,占45.98%;由子女照料的422人,占38.1%;由孙子孙女照料的73人,占6.59%;由亲戚或朋友、邻居照料的28人,占2.53%;无人照料的60人,占5.42%;由养老机构照料的15人,占1.36%。调研观点:调查数据显示,近七成的老年人还承担着繁重的生产和家务劳动,在家庭中愿意或不愿意地担任着“主力军”的角色,无私奉献与无声啃老在无奈和尴尬中悄悄蔓延。而老年人理应得到子女或晚辈回报的“孝”实属屈指可数。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何善待自己的老人、身边的老年人是每个今天的年轻人,明天的老年人应该真诚反思,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用真心、孝心和诚心做出回答的命题。
六、心理状况方面:遇到不顺心时,愿意或可以找配偶倾诉的有317人,占28.64%;愿意或可以找子女倾诉的有211人,占19.06%;愿意或可以找邻居倾诉的有330人,占29.81%;愿意或可以找亲戚倾诉的有181人,占16.35%;不愿意或无人倾诉的68人,占6.14%。
调研观点: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儿女和晚辈能常回家问寒问暖问帮助,这是所有老年人丝毫没有其他奢望的共同心愿,愿一切为工作、为生活和子女忙碌着的人们不要忘记恩重如山的年迈父母,挤点时间带上笑容、带上孝心、带上祝福常回家尽尽孝,给父母多一些心理和精神的慰藉。
七、养老及服务方面:目前,被子女轮流赡养和照顾的老年人有680人,占61.4%;没有被子女轮流赡养和照顾的老年人有427人,占38.6%。觉得养老主要靠儿子的老年人有570人,占 51%;靠女儿的老年人有89人,占8%;靠儿子或女儿都行的老年人有210人,占19%;靠自己或配偶的老年人有94人,占
8.5%;靠政府或集体的老年人有70人,占6.32%;说不清的老年人有33人,占2.98%;其他的老年人有41人,占3.7%。如果条件允许,最希望晚年独居的老年人126人,占11%;与配偶一起居住的老年人417人,占38%;在老家与儿子一家一起居住的410人,占37%;在老家与女儿一家一起居住的60人,占5.42%;在老家与孙辈一起居住的41人,占3.7%;与子女到外地一起居住的13人,占1.17%;到养老机构的37人,占3.34%;其它方式养老的3人,占0.27%。在被调查的1107名老年人中,晚年需要上门做家务服务的61人,占5.51%;需要上门护理服务的147人,占 13.28%;需要上门看病服务的596人,占53.84%;需要聊天解闷服务的136人,占12%;需要帮助购买物品服务的52人,占 4.7%;需要法律援助的115人,占10.4%。
调研观点:养老服务需求凸显多元化趋势,如何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元化服务需求,社会、家庭以及各级党委政府应该共同关注寻求互动,积极进行无缝化对接,建立起三位一体的“爱心服务网”,为老年人提供更多、更好、方便、快捷的立体化关爱服务,使老年人真正安度晚年、欢度晚年。
八、老年维权方面:当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选择通过村组织逐级反映的920人,占83.11%;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144人,占13%;选择写信投诉的3人,占0.27%;选择上访的10人,占0.9%;自认倒霉的30人,占2.17%。
调研观点:老龄工作的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村,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重点和难点也在农村,这是不争的事实。由于农村老年人缺少或没有文化、经济收入微薄、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以及老年人依赖于就地就近的村级组织实施维权,且农村老年协会是他们的维权首选。因此,大力加强农村老年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老年协会的作用,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务必引起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切实搞好城乡统筹,切忌急功近利,厚此薄彼,把农村老年协会建设边缘化。
启东市百岁老人生存现状调查报告
来源:启东民政网发表时间:202_-12-24
启东市民政局李英黄淼
摘要:进入老龄化社会后高龄老人占比日益提高。本报告选择“百岁老人”这个特殊群体为调研对象,力争通过对其生活现状、身体状况、赡养方式等多方面的全景式扫描,以一斑窥全豹,为掌握老龄群体基本情况,更好地开展老龄工作提供参考资料。
关键词:百岁老人生存现状赡养对策建议
江苏省启东市下辖12个乡镇、2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112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民平均寿命延长,全市人口老龄化速度明显加快,并呈现出高龄化的趋势。截至202_年9月底止,全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22.28万,占人口总数19.9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3.9万人,占人口总数3.48%;百岁老人总数155人(注①),每10万人中有百岁老人13.84个,超过联合国每10万人中拥有百岁寿星7.5人的“长寿之乡”标准(注②)。
为了给更好地开展老龄工作提供一手资料,全国第一个“敬老月”期间,市民政局、市老龄办组织人员对全市百岁老人的生活现状进行了入户走访,形成了如下调研报告:
一、基本情况
1.总体概况
全市百岁老人中农村户口老年人151人,占全市老龄人口的97.42%。百岁老人中文盲134人,文化程度小学19人,初中、高中各一人。百岁老人中女性126人、男性29人;年龄最长的女性108岁,年龄最长的男性106岁。百岁老人中男女各一共两人的配偶健在,其余均丧偶单身。
2.身体状况
百岁老人生活基本自理的有109人,其中1人生活完全自理,不愿子女照顾,独自一人独宅生活;68人能够帮助做些洗衣择菜、喂养家禽等轻便家务。百岁老人中需要人搀扶着行走、身体状况略差的32人,卧床不起的有14人。经过免费健康体检,百岁老人主要生理指标健康、身体矫健灵
活的83人,约占53.5%。老人健康的普遍问题是近70%的百岁老人或轻或重存在听力或视力障碍。不能独立行走的百岁老人中约半数是因为意外摔跤引起的身体状况恶化。
3.生活习惯
这些百岁老人经历了两个世纪的风雨人生,早年生活比较艰苦,勤劳生产,勤俭持家。人到晚年,无论贫贱富贵、命运如何,他们共有的性格特点是豁达善良、乐观开朗。他们生活习惯大同小异,在饮食上不挑肥拣瘦、好粗细搭配,在起居上早睡早起、讲究卫生,在为人上乐善好施、疼爱子孙。百岁老人的饮食有着强烈的地域特色:约20%的百岁老人每天两餐酒,以水乡特色的黄酒为主;约23%的百岁老人喜吃甜食;家住北部沿海地区的喜食鱼虾海产。
4.经济状况
全市百岁老人除一名退休教师、两名退休商业职工、一名退休工人外,均属农村户口,无固定薪金收入。目前,全市所有百岁老人均享受政府每月300元的长寿补贴。属于低保对象的低保金在核定标准基础上上浮15%。另外,农村户口百岁老人202_年开始按新农保规定领取每月60元的基础养老金。按家庭条件来分,百岁老人经济状况好、中、差的约各占三分之一。
5.赡养方式
从经济支出看,全市百岁老人的生活费用由儿子承担的约占45%,女儿和儿子共同承担赡养义务的约占41%,不分辈分男女、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约占14%。从日常护理看,百岁老人中有1人独立生活,子女间或上门探望;有17人入住公办或私营敬老院,主要由服务人员照顾日常生活起居;有137人在家庭养老,由子女或孙辈护理。选择家庭养老人的百岁老人中,有的固定居住在某个子孙家中,有的居住在祖屋由子女轮流上门照顾,有的按约定由子女们从这家接到那家侍奉。
二、存在问题
1.老人生活水平参差不齐
启东民风淳朴,尊老敬老蔚然成风,子孙对百岁老人都很孝顺。但是由于百岁老人家庭经济状况差异较大,客观上影响了百岁老人的生活质量。走访中发现,子孙生活条件好的百岁老人,受到的护理明显细致周到。而儿孙自身经济条件差的,待父母相对显得有心无力。一个老人生有五女一
子。小儿子全家在上海务工,孙子尚未成家,儿子自顾不暇;5个女儿务农,轮流照顾老母,其中4个单身守寡,都有数亩责任田。农忙时给母亲送好饭就要下田劳作,与老人缺少沟通交流和精神抚慰,老人深感孤独。
2.老人精神生活匮乏单一
由于历史原因,老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加之年迈造成的听力、视力功能性衰减,使得老人远离书报电视和其它娱乐活动,精神生活严重匮乏。只有约5%的百岁老人读书看报,听音乐看电视。相对而言,沙地民间甚行的长牌较有市场。有约25%的老人曾经以打牌为乐,但因为年龄的原因少有人陪同成了索然无味的“独脚戏”。目前老人多以子孙来伴为乐,行动自如的老人则以串门聊天解闷。
3.主体赡养方式传统守旧
绝大多数老人选择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究其原因大致分“不愿”和“不能”两种:一是大部分老人习惯田园生活,认为进敬老院是儿孙弃之不管的不孝表现,不愿意进敬老院养老;一是老人的经济收入有限,子孙的经济承受能力差,不能负担敬老院的费用支出。目前除少数百岁老人隔代赡养外,绝大部分百岁老人的日常生活由子女照顾。这些子女也多是古稀老人风烛残年,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例如108岁的老寿星儿女最大的87岁、最小的76岁,在母亲卧床不起后照顾更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难免影响老人的生活质量。
三、对策建议
1.加大老龄工作宣传力度
人口老龄化来势迅猛,已成为不得不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百岁老人现状是全市高龄老人的缩影,再次强调了加强老龄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养老、爱老、助老的认同理念。在弘扬“尊老、爱老、助老”传统美德的同时,把孝老、敬老、助老提高到法律层面,纳入公民的法定义务,转化成子孙贴心的自觉行动。组织、人事部门要将尊老敬老作为考核党员干部的内容,教育部门要将敬老教育渗透到德育教育中。在选拔任用和考察在任干部时,将老龄工作列入必考项目,从政绩观上引导各级切实重视老龄问题。
2.对高龄老人实行政策倾斜
严格执行老年人权益保护法,落实各项敬老优待政策,修定完善高龄老人优惠政策,对高龄老人家庭实行倾斜,以提高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逐步提高高龄老人长寿补贴和基本养老金标准,改善老人生活条件。在财力允许的前提下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入住公办敬老院的百岁老人给以部分费用减免。卫生部门每年都要定期为百岁老人体检,查病治病,建立健康档案。基层政府要建立高龄老人整生日祝寿和重大节日慰问制度。对出现百岁整生日的高龄老人家庭的子女,由当地政府给予颁发敬老奖金,鼓励出现更多的高龄老人。在生活照顾的同时加大精神敬老,组织志愿者专门为高龄老人送温暖。
3.开展多形式的社会养老服务
一是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力度。根据各地养老实际需求,加大对公办养老机构的改扩建力度。在扩建公办养老机构的同时,要积极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以规范化、高质量的服务,吸引有条件入住的百岁老人自愿入住,减轻家庭护理压力。
二是大力推进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专业化服务为内容的居家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目前我市政府出资补贴百岁老人每月50元用于购买相应的居家养老服务项目。要进一步完善城乡居家养老服务网络,丰富居家养老服务内容,建立高龄老人专项档案,让老年人既不脱离家庭温馨环境,又有效提高晚年生活质量。
三是发挥社会的力量,建立好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开展聊天、陪老、助老等服务活动,完善社会助老服务机制,维护好老年人合法权益。
四是鼓励健康的低龄老人为高龄困难老人志愿者服务,帮助排忧解难,通过社会的方方面面,实行“一对一”帮扶活动,来共同构筑起关爱高龄老人、资助高龄老人的敬老氛围,让我们的社会出现更多的高龄健康老人。
注①:根据地方风俗习惯,文中年龄均为虚岁。
注②:同一时间节点,全市100周岁以上的百岁老人89名,每十万人中有百岁老人7.95个。
第五篇:202_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全文)
202_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
一、中央政府重视语言文字事业
202_年中央政府出台了4个与语言文字事业有关的重要文件和规章,即
1.中共中央、国务院7月29日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年)》。这是21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其中许多规定涉及语言文字事业的发展。
2.国务院办公厅秘书局4月16日印发的《关于加强对行政机关公文中涉及字母词审核把关的通知》(国办秘函〔202_〕14号)。该函针对近些年行政机关公文中出现使用字母词增多势头,影响公文严肃性的情况,提出了规范行政机关公文用字的四点意见,要求:(1)行政机关强化依法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在制发公文时自觉使用规范汉字,为全社会做出表率;(2)各级行政机关要严格执行有关规定,制发公文时一般不得使用字母词,确需使用字母词的,应在文中首次出现时以括注方式注明已经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审定的汉语译名;(3)国务院语言文字工作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外语字母词的译写规则,对新出现的字母词及时翻译,定期向社会推荐规范译名及汉语简称;(4)加强对公文中涉及字母词的审核把关,发现不符合规定和要求的,应及时予以纠正。
3.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5月14日发布的《关于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管理工作的意见》(民委发[202_]53号)。该意见共21条,内容包括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政策措施、保障机制等部分,这是今后一个时期做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4.新闻出版总署11月23日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出版物文字使用的通知》(新出政发[202_]11号)。该通知要求,在汉语出版物中要注意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
二、语言文字工作亮点突出
202_年的语言文字工作亮点突出,成效显著,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1.研制《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年)》
《国家中长期语言文字事业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年)》(以下简称《纲要》)的研制、起草工作202_年10月开始,先后开展15项专题调研,召开38次专题研讨会,举办1期专题研讨班,多次召开省区市和高校座谈会,3次在国家语委全委会和咨询委员会会议、2次在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上征求意见,并向相关部委、地方语委、部内司局、高校等139家单位书面征求意见。在此基础上集中修改50余次,形成了《纲要》(征求意见稿)。《纲要》(征求意见稿)系统总结了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语言文字工作的成绩经验,将语言文字事业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提出了“注重主体性和多样性的辩证统一”,“构建和谐语言生活”的指导思想和相应的工作方针,提出了提升公民的语言能力和国家的语言能力问题。
2.开展纪念《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颁布10周年系列活动
教育部、国家语委先后在《光明日报》《语言文字报》《语言文字应用》等报刊杂志上组织发表纪念文章,在教育部门户网站、中国语言文字网、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在线等网站开辟专栏,介绍语言文字法律法规体系,总结回顾10年来语言文字工作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开展语言文字相关知识问卷调查,征集网民关心的语言文字社会热点问题。
海南省于7月31日颁布了《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使贯彻《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规章增加到32个。国家工商总局9月下发了《关于开展广告语言文字专项检查的通知》,要求各地工商部门按照文件,专项检查清理所辖区内电视、报纸、期刊、印刷品广告以及户外广告中语言文字的使用情况。
3.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
202_年,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继续扎实、深入、稳步进行,取得显著成效。分别有1个一类城市(青海西宁市)、35个二类城市、119个三类城市通过评估达标认定。天津市、江苏省分别完成对所有一类、二类、三类城市的评估认定工作,实现省(市)域内全面达标。截至202_年底,全国共有33个一类城市、226个二类城市、359个三类城市通过达标认定,分别约占全国一、二、三类城市总数的92%、68%、17%。
202_年评估推动建立城市语言文字工作机构23个,增加行政编制23个、事业编制5个,新设立或增加办公经费数272万元,增加专项评估经费422万元,推动近160多个城市39.15万人开展公务员普通话水平测试,19.2万人开展窗口行业普通话测试。
202_,全国各地共测试417.9万人次,其中公务员17.85万人次,教师41.36万人次,学生335.5万人次,广电系统0.44万人次,社会其他人员22.83万人次。其中使用计算机辅助测试人员达163.7万人次。
截至202_年底,全国各地累计共测试3522.46万人次;全国共建立测试站1462个,其中市级测试站419个,高校测试站997个,行业测试站46个。全国现有测试视导员1283人,普通话水平测试员4.76万人,其中国家级测试员0.43万人,省级测试员4.66万人。
4.稳步推进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
完成了《规范汉字表》的修改完善工作。组织专家按照“认真对待,综合分析,实事求是,慎重处理”的原则,对202_年公开征求意见中征集的3141件社会意见和建议进行了归类整理、分析研究,对字表进一步修改完善。审定发布《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和《汉语口语水平等级及测试大纲》两个汉语国际教育标准,对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标准化,提升汉语国际影响力、促进汉语国际传播,具有重要作用。
5.加强语言文字应用科研管理工作
面向全社会征集科研项目选题建议。召开“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工作研讨会”,总结“十一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工作,研究国家语委‘十二五’科研工作,明确了“十二五”期间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面临的形势、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点研究方向,形成了《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十二五”科研规划(征求意见稿)》《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十二五”科研项目指南(征求意见稿)》。筹划国家语委的科研基地建设。发布了202_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与有关机构联合发布了“202_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
6.推进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
202_年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央文明办决定共同实施“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举办了6场以诵读为主的传统节日晚会。8月在山东潍坊举办了“中华诵·202_全国中小学生夏令营”。在19个省(区、市)和11所直属高校开展试点工作,共涉及18261所中小学、286所中等职业中学、97所省属高校。试点地区和学校将诵读行动打造成加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历史文化传承、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和平台。
7.开展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
在广泛研究、深入试点的基础上,编纂出版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调查手册·汉语方言》。调查手册分“调查规范”和“调查表”两部分,“调查规范”收入与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田野调查和资料整理工作直接相关的各种规定,“调查表”是汉语方言和地方普通话的调查条目。完成了“中国语言资源有声数据库建设”江苏第二批试点的验收工作,启动了第三批语言资源调查工作。
8.开展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情况调研
4月,教育部民族教育司、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等组成调研组,赴广西、贵州、云南、青海、内蒙等省区开展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使用和少数民族双语教学情况调研。调研发现,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开展双语教学十分必要,有利于克服语言障碍,使儿童更好地接受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成为民汉兼通的人才。
9.两岸合作编纂中华语文工具书
202_年,为落实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共同建议》,国家语委牵头启动了两岸中华语文工具书合作编纂工作。与台湾相对应,分别成立了词典编写组、信息技术组、科技名词对照组、组织协调组4个工作小组,并落实了出版单位。截至202_年底,举办了3轮会谈和3次分组会谈(信息技术组1次、科技名词对照组2次),达成了多项共识。
10.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成立
202_年7月16日,教育部、国家语委、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了“国家手语和盲文研究中心”共建暨揭牌仪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党组书记、理事长王新宪,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主任李卫红,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川生等出席了会议。手语、盲文作为听力残疾人和视力残疾人使用的语言文字,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手语、盲文的使用涉及三千万聋人、盲人的切身利益,社会性强,影响面广,专业化程度强。在信息革命和知识经济大背景下,加强手语、盲文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将是“十二五”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国家语言文字工作的重要任务。
三、社会大众关注语言生活
社会大众关注语言生活,往往形成社会热点。202_年是中国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的重要一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_-202_年)》带来的期待,引发了诸多有关教育改革的议论。从高等院校招生取消语文考试,到更换中学语文教材篇目;从学生汉语能力下降,到汉字书写能力退化;还有母语教育弱化、国民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下降等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担忧。主要关注点:
1.有的高校自主招生取消语文考试
有的高校在1月份的自主招生考试中,取消语文考试。舆论认为,此举草率、短视、不负责任、急功近利,会使学校的语文教学更加边缘化。出现了“语文教育危机”“母语文化生存危机”“汉语危机”“汉语消亡”等呼声。
2.中学语文教材篇目更换
9月初,有篇微博写道:《孔雀东南飞》《药》《阿Q正传》《记念刘和珍君》《雷雨》《背影》等名篇已从高中语文教材中剔除了。此消息引起社会各个方面热议。
一些人认为,鲁迅文章传达的社会责任是超时代超地域的,撤下鲁迅的文章就是割断传统文化的血脉。另外一些人认为,新时代需要新经典,鲁迅作品有时代局限性,现今已然过时,只有新时期的新作品才更具当下价值。因涉及鲁迅多篇文章,舆论又称这次讨论是由“鲁迅大撤退”或“去鲁迅化”引起的。
3.学生汉语能力下降
一项对首都部分大学生汉语应用能力的测试显示,不及格的学生占30%,得分在70分以下的占68%,测试结果不容乐观,人们不得不质疑学生的汉语应用水平。《中国青年报》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确认当前社会存在汉语应用能力危机的占80.8%,认为汉语应用能力不存在危机的占19.2%。认为造成汉语应用能力危机的原因在于“很多人重视外语学习,轻视汉语学习”的占 52.0%。认为“现在人们喜欢解构汉语,稀奇古怪的词语层出不穷”的占43.6%,认为“影像文化占据绝对优势,文字越来越不重要”的占30.1%。
汉语使用的不规范、不严肃,引起社会广泛忧虑,担心当代中国人与自身传统文明之间出现了裂痕,母语文化受到削弱。
4.汉字书写能力退化
202_年3月“两会”期间,有政协委员提交了《关于加强青少年汉字书写教育的提案》,多家报纸和网站调查结果印证了国人汉字书写能力确实呈下降趋势。这些调查还引起英国《卫报》及美国《洛杉矶时报》的关注,他们的报道传至国内,又引发对传统文化的忧思。
多数观点认为,广泛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使得人们普遍手写汉字机会减少。对汉字书写要求不严,书法教育薄弱,对书写标准无明确规定,致使汉字书写教学逐渐边缘化,国人汉字书写能力下降。
专家呼吁,应尽快制定大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等级标准,各种考试和招聘应适当增加汉字规范书写的要求,通过强制性的标准让书写教育回归学生课堂,回归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当中。
5.普通话与方言的关系
普通话是国家通用语言,推广普通话为的是克服不同方言地区之间的交际障碍,方便沟通和交流,而不是歧视、禁止使用方言。
广州“撑粤语”事件 为了提升广州亚运会软环境建设水平,广州市政协6月份在网上进行“关于广州电视台播音情况的调查”。有网友发出微博:《广州电视台要取消粤语》,顿时“粤语危亡论”四起,引起“粤语存废”之争。7月5日,广州市政协提交《关于进一步加强亚运会软环境建设的建议》的提案,其中包括《关于广州电视台综合频道应增加普通话节目播出时段的建议》。又有政协委员发微博,称“母
语危矣”。舆论出现“推普废粤”“粤语危亡论”等伪命题,进而出现“捍卫粤语”的一些活动。广州“撑粤语”事件是方言与普通话之争的极端事例,并不仅仅是语言问题,其背后有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冲突。
上海传媒的方言问题 2月4日,《新民晚报》“闲话”版刊登一文写到:到浦东,尤其是陆家嘴,都说普通话,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其中“说上海话是没有文化的表现”一句,在主张“保卫上海话”的老上海人中间引起反响,网上有人发帖,持否定意见。次日,该报的社区版编辑部发表致歉声明,表示该文摘自《上海市井》一书,因文字摘编处理不当,伤害了上海读者的感情,“特向读者致以真诚的歉意”。
这些事件引发了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的大讨论。实际上,普通话和方言从来都不是对立的,依法推广普通话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交际障碍,方便沟通和交流,而不是歧视、禁止方言。方言是客观存在的,有其自身的产生发展规律和使用价值,并在一定领域和特定地区内将长期存在。普通话在全国通用,方言在方言区使用,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各自发挥其功能作用,满足不同层面的需求。对方言、特别是一些濒危的方言,还应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如有声数据库的建设等进行调查、整理、研究和开发应用。
四、微博、新词语、热词成为新的信息传递方式
现代社会,互联网技术发展迅猛,资讯信息过载,知识信息大爆炸,人们越来越偏爱采用词媒体、热字、流行语及“微博”等方式,来浓缩传递海量信息,因为此种信息传递方式可以使传递的内容更简要,传递的速度更快捷,传递的方式更方便。
1.微博
微博具有信息传递快、保真性强的特点。普通人、公众人物乃至媒体都感受到了微博的魅力与影响力。微博可以随时随地发布作者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对网民极具感召力。上述“撑粤语”事件及中学语文教材事件都是先由微博报料,舆论跟进,继而引爆议论升温。
202_年,中国互联网开办了“微博”服务,堪称中国的“微博元年”。随着微博从网上到网下的急速发展,随着微博在人们生活中日益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围绕“微博”产生了一系列词语,反映了微博在各个领域对人们的影响。在政界,无论人大代表还是普通网民,只要是“微民”,都可以“微博问政、微博议政”,公安机关在网络上开设了“微博110”,人们可以进行“微投诉”,体现微博舆论监督的“微动力”日益显示出强大的力量;文化领域已呈“微文化”态势:“微博控”们运用“微博体”,写着“微小说”,看着“微喜剧”,读着“微新闻”,进行着“微访”,当然,由于微博的社区虚拟性,其中不乏“微谣言”,也曾有“微博门”,这些形成了一个“微世界”;生活中,人们体验着“微博游”,用人单位可以“微博招聘”,面临就业的学生们可以投出“微简历”,网络冲浪的高手去注册“微域名”,彼此相恋的人们则写着“微情书”,享受着“微爱情”,负责微博管理的“微管”已成为一种新型的职业岗位。的的确确,生活在“微时代”的人们在经历着由微博引发的传递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生态等方面的“微革命”。
2.新词语
202_语料中提取出新词语500条。从新词语中,我们可以看出媒体以及传播方式的变化给语言以及给新词语带来的影响。
“自媒体”——草根化特点凸显 网络时代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尤其随着网络论坛—博客—微博的依次出现,人们走进了一个不再设有严格意义“把关人”的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成了语言创造者,都成了“造词家”。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人民大众的语言创造力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到张扬,语言生
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新鲜活泼,新词语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活跃,尤其是那些带有鲜明草根色彩的新词语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传播迅速,影响广泛。近些年来几个类词缀“~族、~门、~奴、~男、~女、~客、~二代”等使用率居高不下呈现了一种羊群效应。正是这种原因,近几年来,每年都会形成几个比较大的新词语的“词语群”。
“词媒体”——词语事件化与信息浓缩化 随着互联网的建立,我们已进入信息社会时代。这一时代的特点是信息呈爆炸式向我们袭来。时间有限,空间有限,人脑有限,资源有限,为了信息传递的高效便捷,为了信息记忆的长期存储,为了能最大化实现信息价值,作为信息载体的语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当一个事件或一种社会现象出现时,人们不再是四平八稳地用一堆旧有词语去讲述它,而是将之代码化——概括成一个新词,于是就形成这个时代新词语的三个特点。一是表事件、表社会现象的新词语特别多;二是新词语表达的信息高度浓缩,每一个这样的新词语背后都有一个故事,都有一道特别的社会风景;三是新词语的隐退、消亡也比较迅速。用词语来记录历史、描述社会、反映生活,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也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中文互动百科将自己的网站定位为“词媒体”。词媒体的出现,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信息社会语言变化的特点,也反映了凸显语言变化的新词语的特点。
3.热词
近年来,各种传媒通过热词、热字、流行语来盘点一年的重大社会生活,愈演愈烈,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迈入“热词”或“词媒体”的时代。
202_年的热词、热字或流行语,从现实世界到虚拟空间,几乎覆盖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如同“流星雨”一般纷涌而至。其中最引起社会关注、流行范围最广、最具特色的恐怕是“给力”一词。
“给力”作为网络用词,最早是202_年5月网民上传网络的一段日本动漫《西游记——旅程的终点》的中文配音及字幕上出现的,到了南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该词得到网民热捧,开始广泛应用。11月10日,该词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的标题中使用,引发舆论震撼。多数网民和媒体认为,此举将成为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被后人记取,它体现了党报亲近网民,接受网络文化,也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也有文章认为,不能因为《人民日报》活用了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就能够在媒体语言中大用特用。
信息传递手段的更新,语言传播媒介和传播方式的变革,有可能改变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
五、自然灾害和人道主义救援中的语言援助问题引起关注
在自然灾害和人道主义救援中,都需要语言援助。202_年4月青海玉树发生地震后,由于当地居民中藏族占94%,大多不懂汉语,语言障碍和语言援助问题凸显,已成为中国抗震救灾史上的一大焦点。
兰州市6家医院共接收了128位玉树灾民,可是其中80%在汉语交流上有困难。而这些医院中很多医生都是不懂藏语的,无法与病人很好交流。
国家民委及相关部门从全国各地民族院校懂藏语、身体好的师生中,组织起一支近千人的民族语言志愿者队伍,赶赴玉树参与语言救援工作。他们除了在搜救现场和医院做翻译外,还担负起心理疏导、照顾病患的工作,在玉树人道主义救援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刚刚从废墟里被挖出来的小学生更松卓尕,转身就加入了志愿者的队伍,用自己的语言优势,在玉树州体育场内为各个医疗队担任翻译。在玉树,还有一些大多在3年级到6年级之间的小学生也积极充当翻
译协助救援。
自然灾害和国际人道主义救援中,如何及时实施合适的语言援助,应引起国家相关部门重视,科学规划,研究预案,采取应对措施。
六、关注国际语言生活
中国正在走向世界,对于国际语言规划的经验和教训,202_年国际语言规划和语言生活的研究逐渐多起来,及时向国内介绍国际上发生的语言冲突、语言教育、语言能力、语言传播、语言规范、濒危语言保护等情况。《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参考篇在这方面起了引领作用。
七、媒体用字用语情况
媒体用字用语使用情况调查是语言监测的基础内容。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的用字用语状况,可以反映媒体的语言使用实态;用字用语的使用频率变化、频序排位相对变化是由于媒体对社会生活的关注点的不断变化而表现在语言层面上的变化。透过这些字词语的使用状况可以看到的社会生活、时事面貌。同时,社会生活对语言生活的影响,也通过字、词语的调查记录下来。
202_的用字用语调查是在国家语言资源监测语料库202_的语料上进行的。
1.汉字使用情况
本次调查全部语料中共出现了10 613个字种,覆盖率达到80%、90%、99%的字种数分别为601、972、2431个。
媒体汉字使用情况有以下特点:
(1)覆盖率达到80%、90%、99%的高频汉字个数基本稳定。
(2)在高频汉字中,使用频率变化较大的汉字体现了用字特点,记录了社会生活。如在202_年中,使用频率明显增高的汉字有:博、世、杯、住、控、涨、玉、树、灾、微、蒜、碳、娥、岛、虾等,与202_年的“世博会、世界杯、保障房调控、玉树地震、救援、嫦娥二号飞船、微博、洗虾粉、冰岛火山灰、低碳、大蒜”等热点话题相关,记录了时代生活。
(3)低频汉字使用数量大。低频偶发的汉字大部分都出现在人名用字中。纵观历年用字调查,202_年的用字种数是最多的,在语料规模大致相同的情况下,汉字的使用数量渐多。低频汉字的不断增多,及其反映的媒体语言特点以及社会变化,值得关注。
2.词语使用情况
202_媒体词语使用情况的调查采用了新的分词系统。全部语料共计601 649 583词次,词种2 175 837个。其中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新闻)三种媒体中都出现的词语有218 275个,占全部词语的10.03%,三种媒体词语使用差别较大,这表明除了语文词和热点事件外,不同媒体都有各自关注的话题。
覆盖率达到90%的高频词语13 672个,占全部词种数的 0.63%。这些词语使用了2 770个汉字,这些汉字中有2 683个出现在用字总表的前3000位高频汉字中,其余分布在用字总表的3001位到3453位之
间。三种媒体高频词语的使用具有较强的共性。
媒体的词语使用具有以下特点:
(1)高频词语数量及高频词语用字数量较稳定。高频词语数量稳定在1万余条,高频词语用字数量稳定在2700左右。这些高频词语在媒体中使用稳定,主要是语文词语,也包括少数专名和时间表达式。
(2)高频词语中使用频率变化较大的词语体现了的社会生活。如:与202_年词语相比,202_下列高频词语使用频率有明显增加,这些词语反映202_年的社会图景:微博、低碳、团购、加息、二手房、房贷、高铁、央企、准备金率、纠结、给力、上海世博会、亚运会、海地、玉树、舟曲、智利、希腊、泥石流、火山、国美、富士康、阿凡达、曹操。
(3)媒体中大量词语出现频率较低,占全部词种约92%的低频词语仅覆盖全部语料的1%。这些词语主要是人名、地名、组织机构名以及时间、数字表达式等。
新词语。202_年国家语言监测语料库中提取出新词语500条。就词语长度看,数量排前的依次为三字词语、四字词语、二字词语;三字词语占52.80%,是全部新词语的一半多,而且几年来一直走高,这与近几年多用热门格式造词有关。202_年除了持续202_年的“被××、楼××、~门、~族”外,“~哥、~姐、~帝、~体”以及由“微博”衍生出的“微~”特别活跃。就结构方式看,仍以合成型中偏正式能产性最高,占总词数的59.40%,其次是后附加式合成词,占27.60%。就使用频次分布看,202_新词语出现频次分布状况与202_、202_年相似,都是两头小,中间大,但这种状态202_更明显,特别高频和特别低频的词都很少。这也体现了新词语的特点:在使用上,大多具有小众化的特点,还处在慢慢生长、逐渐发育阶段。
3.姓氏
本次对媒体中姓氏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全部语料中出现了693 174个不同的名字(包括带姓的称谓,如张先生之类),这些名字共出现13 007 067次。姓氏752个,其中单姓492个,二字姓250个,三字姓10个。其中有些二字姓和三字姓是外来的。
排在前100位的单姓是:王、张、李、陈、刘、黄、周、杨、赵、吴、马、孙、胡、徐、郭、林、郑、朱、金、罗、何、韩、姚、梁、曹、宋、冯、许、谢、沈、高、杜、唐、温、邓、蔡、蒋、姜、于、方、曾、苏、丁、余、肖、叶、袁、韦、贾、陆、董、汪、彭、范、潘、白、鲁、石、吕、田、程、崔、魏、钟、江、谭、万、任、秦、章、孟、洪、雷、卢、钱、易、夏、尹、戴、顾、龙、侯、薛、廖、安、郝、汤、齐、邵、俞、邱、乔、梅、华、牛、毛、陶、孔、艾、康。
出现的汉族二字姓是:欧阳、诸葛、司马、司徒、西门、上官、皇甫、公孙、慕容、夏侯、尉迟、端木、东方、申屠、令狐、东郭、呼延、拓跋、长孙、万俟。
八、少数民族语文教材状况
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对维吾尔语基础教育语文教材和藏语中学语文教材进行了调查。
1.维吾尔语基础教育语文教材调查
维吾尔语调查选用的教材是新疆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普通班实验教科书(简称
“普通班版”)的维吾尔语文教材和九年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双语班实验教科书(简称“双语班版”)的维吾尔语文教材。由于一年级教材主要以识字为主,词汇量非常小,没有纳入调查范围。调查的两种版本教材从小学二年级起到初中三年级,共8个年级,每个年级的教材分上下两册,两套教材合计32册,1 270篇课文,其中普通班版656篇,双语班版614篇。课文体裁分为叙事、抒情、戏剧三大类,15种子类;题材来源分为中国文学体裁(汉语文学、维吾尔文学和其它少数民族文学)和外国文学体裁。
两套教材每册课文用词和词干的调查数据显示:随着年级增长,课文使用词干、词种均呈稳步增长态势,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两套教材对比,普通班版教材的课文用词随年级册号的变化曲线上升相对平稳,课文的词干种与词种数量相对较大,而双语班版教材课文用词,特别是中学阶段用词变化曲线相对起伏较大,词种数量相对较小。
本次调查是我国首次开展的维吾尔语文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使用情况的调查。它为教材的客观评价提供了定量的参考依据,为新疆地区维吾尔语普通班版、双语班版教材的科学规划与制定创造了条件,也为今后进一步提高维吾尔语文教材的编写质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2.藏语中学语文教材调查
在202_年对小学语文课本调查的基础上,202_年又对藏语中学语文教材进行了调查。其中初中教材是五省(区)藏语文编写委员会编著、青海民族出版社202_-202_年审定出版的五省(区)协作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教科书;高中教材是五省(区)藏语文教材编写组编著,青海民族出版社202_-202_年审定出版的五省(区)协作教材全日制高级中学《语文》教科书。调查包括课文用词和“读和写”习题词汇两方面内容。
课文用词统计显示:藏语文初中教材总词次191 062条,词种12 920条;高中教材总词次205 072条,词种14 593条。此外,还调查了课文选材来源不同的词种、词次,各册词种、词次,独用词种、词次,以及前500高频词等。
调查结果显示:初中和高中阶段在词种数、新增词种数及前册词种数的分布趋势上具有一致性;初中各册词种数呈小幅度波浪形变化,分布比较均匀。高中阶段词种数前三册呈线性递增趋势,第四册略有减少,第五册再次增加,第六册下降幅度较大。初中和高中阶段,前册词种复现率呈递增趋势,表明在词总量一定的情况下,随着年级的升高,积累的词汇量不断增加,到第五册均到达峰值,各册新增词种按线性比例递减。
本次调查为客观定量地评价初、高中教材提供了思路,也为中学阶段的藏文制定量化字词教学目标提供了依据,为今后更好地提高藏语文中学教材的编写质量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九、海外汉语教材与东南亚华文教材用字用词状况
1.海外汉语教材用字用词及语用调查
(1)调查目的与调查对象
《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2_》曾刊出了国内使用的对外汉语教材的调查报告,本次调查的是海外使用的汉语教材,即国外学者编写、国外出版、面向汉语为非母语学习者的、使用于正规学校的汉语教材。根据使用时间、范围、是否具有代表性以及是否是综合性通用教材等特点,本次调查选择了四套教材,分别是美国的《中文听说读写》、“印安第纳版”(包括《互动汉语》、《心系中国》),英国的《步步高
中文》和澳大利亚的《你好》。
海外汉语教材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要,大都会用几种不同的语言文字形式来表达同样的课文内容。有“简化字/拼音”、“简化字/繁体字/英/拼音”、“繁体字/英/拼音”、“简化字”等形式。说明、介绍、讲解、导读、题解等注释性内容则基本上用的是英文,语例用汉字或拼音。简繁汉字的同时使用,照顾到了海外华人社会繁体字还有相当使用的现实,能方便不同人群的使用。
(2)用字调查
四套教材共使用汉字1680个,其中“共用字”627个,“部分共用字”599个,“独用字”454个,独用字占总字种数的27%。
海外教材的用字量都控制在比较小的范围,总字种数较少。
常用字集中。覆盖四套教材用字50%的只使用了68个字,覆盖90%的用了484个字。
与国内中小学语文教材词表(下称小学词表)相比,四套教材的常用字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教材面向的是非母语的成年学习者,更贴近海外学习者的生活特点。如“腐”字构成的词都与“豆腐”有关,这是因为教材中较多谈到中国饮食文化,而没有小学词表中的“腐烂”“腐败”“腐朽”“腐化”;“宜”字构成的词只有“便宜”,这与购物有关,而没有“适宜”“事宜”;“签”字构成的词只有“签证”,这与学生的跨国生活有关,而没有“签订”“签署”;“资”字构成的词有“工资”“邮资”“资历”,而无“资源”“资格”“天资”“资金”;“牌”字构成的词有“登记牌”,而无“扑克牌”“金牌”。后者往往或是更抽象概括,或是离日常生活较远。“扑克牌”则是在中国大陆才特别常用到的词。
汉字的用字不少是在大陆的字表或教材中较少使用到的字。
(3)用词调查
四套教材共使用词语4497个,其中“共用词”557个,“部分共用词”1315个;“独用词”2625个,“独用词”占总词语数的58.37%。
与前几年的调查数据对比,海外汉语教材的独用词要高于国内出版的对外汉语教材,后者又要高于母语的基础教育教材。
双音词占总词语的2/3,但使用频率最高的仍是单音词,单音词是双音词使用频率的5倍。
单频次词1687个,占总词语数的37.51%。显示词语使用较稀疏,复现率低。
覆盖总语料50%时用词88个,覆盖至80%时用词624个。
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处理好国别词与汉语的核心词、通用词的关系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方面既要考虑到差异性,如国别、民族、地区、教学对象等的不同,同时又要考虑如何加强汉语核心词、通用词的教学。汉语核心词、通用词的数量不会也不宜太大,但一定得有,才能保证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从而获得在更大范围内的良好交际效果。如何确定汉语的核心词、通用词,使用怎样的标准,确定多大的词量,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2.东南亚小学华文教材课文用字情况调查
海外华文教材的语言状况是海外华人社会语言生活的重要内容之一,值得关注。调查选取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印尼、越南五个国家目前供小学阶段使用的八套华文教材作为调查对象。其中新加坡、泰国、印尼各两套,马来西亚、越南各一套。
字次和字种是各教材最基本的用字信息,反映了不同教材的华文教学性质。字种数最多的是马来西亚的《华文》,远超其他七套教材,其华文教学属于第一语言教育,识字量大,字种数多。越南、泰国、印尼华文教学以第二语言教学为主,识字量、字种数较少。新加坡介于二者之间,属于双语教学性质,因此,字种数也居中。
小学华文教材的高频字和共用字主要是口语用字、生活用字,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生活实际,如“爸、妈、老、师、学、生”是儿童最常用的称谓用字,“莉、丽”是人名用字,此外,“上、学、开、心、欢、喜、爱、点、头、家、花、树、自、然”等都体现了小学教材的特点。
分年级对比表明,六个年级用字的共性在入门阶段最多,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字种的差异越来越明显,教材用字的个性也越来越鲜明。但是,各年级共用字的字种数比例虽然相差较大,其共用字字种的字次比例却惊人地一致,这说明,各个年级中,共用字占据了绝大多数的覆盖率,高年级的独用字虽然较多,但使用率很低。
东南亚小学华文教材和中国内地小学语文教材课文用字对比表明,中国小学语文字种数4230个,东南亚小学华文3048个,二者相差较大,共用字种数为2927,小学华文教材的独用字主要是东南亚人名、地名、事物名用字和文化用字。对于二者的前3000字的频序比,表明东南亚小学华文教材中的特色用字以称谓用字、地名用字、日常事物用字为主,这说明,和中国小学语文教材的母语教学性质、重读写能力培养不同,东南亚小学华文教材以第二语言及双语教学性质为主,更重听说交际能力培养,因此,教材以对话体为主,课文内容主要为日常生活或虚拟日常生活。
十、中文博客语言状况
博客调查语料来自新浪、网易和搜狐三家网站,这些网站都公布了名博列表。本次调查统计了这些列表中的1 929个博客用户全年发布的共计176 089个博客帖。调查内容包括博客用户发帖情况、博客用字用语情况以及博客标签使用情况。
1.发帖量
年发帖量小于或等于50的用户约占总用户数的60%,发帖量小于或等于200的用户占总用户数的88.44%。发帖量最多的用户全年共发帖3 076 篇,有 72 个用户全年共发帖1 篇,平均每个用户发帖 91 篇。发帖量最多的用户主要是一些机构用户。
2.博客帖长度分布
长度在1 000到2 000个字符之间的博客帖比例最大,占总量的34%;长度小于4 000的博客帖占总数的88.63%。
3.博客标签使用情况